三峡早期人居环境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的研究目标,是运用人居环境科学的理论模型,以考古学材料为对象,以长江三峡工程重庆库区为空间范围,以忠县到巫山一段长江沿岸为核心区域,以距今约5000~2200年为时间跨度,考察这一时空框架内的人居环境状况与发展演化过程。同时,还将对人居环境研究中如何解读和整合考古学材料,进行理论上的探讨,尝试籍此充实或完善人居环境科学现有的学科体系。
     18世纪工业革命以后城市化问题日益加剧,在此背景之下,人居环境科学应运而生。它强调运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从事城市研究,把创造更为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达到人与自然的协调作为自己的研究任务。尽管人居环境科学面对的是当代人居环境中的现实问题,展望的是未来人居环境的建设趋势,但也从来没有忽视对古代人居环境的研究。而就我国古代人居环境研究的现状来说,其对象主要是那些具有丰富史料记载和考古发掘材料的古代城市,或者是至今仍有保存的明清村落;对于那些无文字可考或文献很少、只有考古发掘材料可查的早期聚落,则十分有限。本文的研究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人类聚居活动发展的客观规律,为解决当前现代化过程中的城乡矛盾与城市化问题提供经验和教训,为建设更好的人类聚居环境提供借鉴;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我们用宏观的、统筹的眼光去看待目前日益细化和多样化的考古学资料,提高我们对早期聚落认识的整体性,这对考古学研究来说也不无裨益。
     本文首先根据现已正式发表的考古材料,对忠县到巫山一段的三峡库区的早期人居环境进行复原和分析,重点从人类的居住形态和生存方式两方面展开:
     1.全面收集了忠县、万州、云阳、奉节和巫山境内132处先秦遗址,着重对遗址数量、平面分布、垂直分布、时间分布等要素进行统计分析,并加以图表化处理。将当时聚落发展分为“新石器时代稀少期”、“夏商增长期”、“西周稳定期”和“东周再增期”四个阶段,并辨析了夏商和东周两个增长期在增长模式上的不同。根据遗址分布区位和各遗址发现的房屋遗迹,重建当时人类的居住形态:人们主要选择长江及其支流,特别是支流入江口的岸边阶地为聚居点,既便于取水和获取江河中的水产品资源,还可避免长江洪水的侵袭;为了适应这些阶地的坡状地势,人们建造干栏式建筑以木柱支架的方式获得水平居住面,而对于斜坡较为平缓地方,人们则通过垫土的方式平整地面,并加以烧烤保持干燥,再在其上建造木骨泥墙式的房屋。
     2.整理各遗址出土的有关生产活动的工具遗存,如石锄、网坠、鱼钩、箭镞、制盐工具等,结合环境考古研究的成果,探讨三峡库区早期人类的生存方式。三峡早期先民主要以渔猎为生,当时发达的渔猎经济一方面是得益于当地丰富的动物资源,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忠县(洽甘)井沟一带对自然盐泉的开发和利用,解决了剩余渔猎产品的保存问题。也正是由于长江水域丰富的水产资源和周边森林中的野生动物资源,使得他们缺少发展农业生产的动力,只是将其作为一种辅助性的生产行业。
     从对忠县到巫山一段三峡库区早期人类的居住形态和生存方式的复原式研究中,我们对当时当地的人居环境状况有了基本的了解。但由于考古学材料的残缺性和各遗址发掘、研究水平的参差不齐,这种了解还是十分有限,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还是早期人居的片段式场景,难窥全貌。因此,运用考古学材料进行人居环境研究,特别是对人居环境变化发展的深层次原因进行探究,需要从考古材料中获取更多信息,为整体性的融贯研究提供条件。本文专门对在人居环境研究中如何运用考古学材料进行了探讨:首先,需要考古学不断突破传统理念的限制,以获取更多的信息;其次,需要多学科介入,特别是自然科学技术手段,从考古遗存中提取隐含信息;第三,在使用考古学材料时,必须注意共时性、历时性的问题,这就像是对人居环境的发展历史进行切片,共时性的材料反映的是某一时间点上人居环境的状况,将这些切片按时间序列组合起来,比较之间的异同,并探究趋同与变异的原因,就可以对人居环境的演化问题进行动态的分析。
     本文以万州麻柳沱遗址为例,在充分提炼信息的基础上,综合多学科研究的成果,对麻柳沱早期人居环境状况,尤其是人居环境演化过程中的动力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麻柳沱聚落的人居环境系统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到商代基本上比较稳定,但到了东周时期,一方面受到内部经济发展、人口膨胀的压力,另一方面受到楚文化的巨大冲击,打破了原有的系统稳定结构,在东周之际对自己的系统结构做出调整,如新产生的金属冶铸业、劳动力配置、聚居地迁移等等,最终达到了一个新的平衡状态。
     通过对忠县到巫山的三峡库区和万州麻柳沱聚落这面、点两个层面上的分析与研究,不仅填补了我们对三峡早期人居环境认识上的空白,而且还在方法论意义上对运用考古学材料研究早期人居环境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On the basis of theoretical model of the Human Settlements Sciences, the dissertation is aimed at investigating the human settlements situation and evolutive process 2200-5000B.P. of the Chongqing Section of the Reservoir Area in Three Gorges Project, by using the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especially focuses on the riverine area of Yangtse River between Zhong-xian and Wu-Shan. Meanwhile, it also discusses theoretically how the Human Settlements studies explain and integrate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for an effort to consummate the disciplinary system of Human Settlements Sciences.
     The Sciences of Human Settlements was originated from the progressively urbanization issues since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the 18~(th) Century. It emphasized the use of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es in urban study for the sake of creating more suitable settlements for human habitation and of coordinating human and nature. In despite of the Sciences of Human Settlements deals with practical matters of contemporary human settlements and prospects the future construction tendency of human settlements, it still attaches importance to the researches in ancient human settlements. For the concerned results up to the present in China, the researches of ancient human settlements were mainly for those cities with abundant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excavated fmdings or for the preserved villages of Ming or Qing Dynasty, only a few researches for those early residences only with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and barely literatures. In addition to ascertain comprehensively the objective regularity of human resident activities' rise and fall in order to supply experiences to solve the urban-rural contradictions and urbanization problems during modernization process, as references for better human settlements; the dissertation, on the other hand, will also facilitate us to examine the various archaeological material with an integrated viewpoint thereby improve the integrality of knowledge about early residences.
     According to the published archaeological reports, the dissertation firstly reconstructed and analyzed the early human settlements of the area from Zhong-xian to Wu-Shan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stressed on the two aspects of resident states and subsistent modes:
     1. To gather extensively the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from 132 Pre-Chin Period sites of Zhong-xian, Wan-zhou, Yun-yang, Feng-jie and Wu-shan, analyzed statistically the elements such as quantity,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istributions, temporal distributions of those sites, and presented the data in the form of diagrams. The settlements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day were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thereof the two increasing periods of Xia-Shang Period and East-Zhou Period were differentiated in increased mode. Bases on the distributive regions and dwelling ruins of those sites, the author reestablished the human resident states of the day.
     2. To organize the tool findings of productive activities from those sites, such as stone hoe, net plummet, fishhook, arrow and salt-making tools, combined with the results from environmental archaeological researches to consider the subsistent modes of early human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Form the above reconstructive methods we could comprehend basically the human settlement states of the day in the area. However, since a great deal of the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are fragmentary and the various levels of sites excavation and investigation, the understanding to early settlement was still limited in a segmental vision. Therefore, applying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into the human settlements study, especially into the exploration of the further reasons of human settlements evolvement, needs to acquire more information from the materials to the effect of continuous entirety. The dissertation discussed particularly how to use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into human Settlements study: first of all, we must go beyond the limits of traditional ideas of the archaeology in order to gain more information; secondly, we need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especially the techniques and means of natural science, so that to extract hidden information from archaeological findings; furthermore, we must regard the synchronic and diachronic issues when using the acquired information thus to find out the reasons of adience and variation of human settlements.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that had extracted richly and the results from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es, the dissertation gave an example of Maliutuo Site, discussed its early human settlements states, particularly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the evolutionary process of human settlements. The human settlements system of Maliutuo was in a generally stable state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Neolithic Age to Shang Dynasty, but the stable structure was destroyed in East-Zhou Dynasty by the pressures of inter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pulation expansion and of far-reaching impact from Chu Culture. The system then adjusted its structure, for instance the metallurgy industry, labor force allocation, settlement movement etc., and reached a new equilibrium finally.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above-mentioned areas and sites, the dissertation not only enhanced the knowledge of early human settlements in the Three Gorges, but also explored methodologically the approaches of applying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into the early human settlement study in an effective way.
引文
[1] (德)海德格尔.人,诗意地安居:海德格尔语要[M].郜元宝,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71-95.
    [2] 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M].北京:三联书店,1999:181.
    [3]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22.
    [4]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34.
    [5] http://www.un.org/esa/sustdev/documents/docs_unced.htm
    [6] http://www.un.org/chinese/events/Habitat/habitat2.html
    [7] http://www.un.org/chinese/events/Habitat/index.html
    [8]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6.
    [9]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四库全书本).
    [10] 蔡达峰.历史上的风水术[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4.
    [11] 吴良镛.中国传统人居环境理念对当代城市设计的启发[J].世界建筑,2000(01):82-85.
    [12] 汉书·晁错传.
    [13] 管子·乘马.
    [14] 吴良镛.中国传统人居环境理念对当代城市设计的启发[J].世界建筑,2000(01):82-85.
    [15] 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86-93.
    [16] 张忠培.聚落考古初论[J].中原文物,1999(1):31-33.
    [17] 严文明.聚落考古与史前社会研究[J].文物,1997(6):27-35.
    [18] 俞伟超,张爱冰.考古学新理解论纲[A].见:王然,编.考古学是什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164-193.
    [19] 徐光冀,主编.永不逝落的文明:三峡文物抢救纪实·前言[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1.
    [20]a.高蒙河.试论“漩涡地带”的考古学文化研究[J].东南文化,1989(1):15-19;
    b.高蒙河.苏皖平原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存的研究[A].见:文物研究编辑部,编.文物研究(第七辑)[M].合肥:黄山书社,1991:108-133.
    [21]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38.
    [22]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40-48.
    [23]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01.
    [24] 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88-89.
    [25] 栾丰实.关于聚落考古学研究中的共时性问题[J].考古,2002(5):65-73.
    [1]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50.
    [2] 吴良镛.中国传统人居环境理念对当代城市设计的启发[J].世界建筑,2000(1):82-85.
    [3] (美)高登·威利.维鲁河谷课题与聚落考古[J].贾伟明,译.华夏考古,2004(1):66-89.
    [4] 严文明.近年聚落考古的进展[J].考古与文物,1997(2):34-38.
    [5] (美)米勒德·B·罗杰斯.《安阳》序言[A].见:李济.安阳[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6.
    [6] 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86-93.
    [7] 严文明.聚落考古与史前社会研究[J].文物,1997(6):27-35.
    [8] 张忠培.聚落考古初论[J].中原文物,1999(1):31-33.
    [9] 俞伟超,张爱冰.考古学新理解论纲[A].见:王然,编.考古学是什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164-193.
    [10] 张忠培.聚落考古初论[J].中原文物,1999(1):31-33.
    [11] 转引自:(美)杰里米·A·萨布罗夫、温迪·阿什莫尔.美国聚落考古学的历史与未来[J].陈洪波,译.中原文物,2005(4):54-62.
    [12] 张文奎,主编.人文地理学词典[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478.
    [13]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38.
    [14] 俞伟超.考古学新理解论纲[A].见:王然,编.考古学是什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173.
    [15] (美)史徒华(即斯图尔特).文化变迁的理论[M].张恭启,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44-48.
    [16] 高蒙河.长江下游考古地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31.
    [17] 常娥.古DNA分析技术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J].文物春秋,2004,(1):22-31.
    [18] 朱泓、张全超.中国边疆地区古代居民DNA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3):86-92.
    [19] 黄颖、李辉等.遗传基因技术与三峡考古实践[J].东南文化,2002,(3):55-63.
    [20] 胡耀武、王昌燧等.中国若干考古遗址的古食谱分析[J].农业考古,2005,(3):49-54.
    [21] Bruce G. Trigger. Settlement Archaeology-its Goals and Promise[J]. American Antiquity, 1967, 32(2): 149-161.
    [22] 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86.
    [23]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26.
    [24] 杨鸿勋.略论建筑考古学[J].文物春秋,1995(4):3-5.
    [25] 高蒙河.长江下游考古地理[M].上海:复旦大学,2005:175-182.
    [26] (美)冯·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M].林康义,魏宏森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34.
    [27] 陈淳.谈谈考古学的新与旧[J].文物季刊,1999(1):14-19.
    [28] (美)弗雷德·T·普洛格.考古学研究中的系统论[J].陈虹,译.南方文物,2006(4):85-92. (Fred T. Plog. Systems Theory in Archeological Research[J].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1975, 4: 207-224.)
    [1]陈可畏,主编.长江三峡地区历史地理之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2.
    [2]徐光冀,主编.永不逝落的文明:三峡文物抢救纪实·前言[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1.
    [3]a.高蒙河.试论“漩涡地带”的考古学文化研究[J].东南文化,1989(1):15-19;
    b.高蒙河.苏皖平原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存的研究[A].见:文物研究编辑部,编.文物研究(第七辑)[M].合肥:黄山书社,1991:108-133.
    [4]俞伟超.长江三峡文物存真·序[A].见:俞伟超,主编.长江三峡文物存真[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0:1.
    [5]孙华.渝东地区新发现的新石器晚期文化——忠县哨棚嘴遗址的发掘[A].见:徐光冀,主编.永不逝落的文明:三峡文物抢救纪实[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36-43.
    [6]邹后曦.万州区苏和坪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2000[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234.
    [7]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组.四川省忠县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报告[M].重庆市文化局三峡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藏,1995:附表.
    [8]李锋等.忠县邓家沱新石器时代至清代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2002[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324.
    [9]a.李水城.忠县哨棚嘴新石器时代及商周汉代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1995[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218-219;
    b.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三峡考古队等.忠县(洽甘)井沟遗址群哨棚嘴遗址发掘简报[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7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610-657;
    c.孙华.忠县哨棚嘴新石器时代至周代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1998[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216-217
    d.樊力.忠县哨棚嘴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代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2001[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259-256.
    [10]a.李水城.忠县瓦渣地新石器时代商周至南朝遗址及明代墓葬[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1995[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219;
    b.孙华.忠县瓦渣地新石器时代和周代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1998[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215-216;
    c.北京大学考古学系三峡考古队等.忠县瓦渣地遗址发掘简报[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649-678.
    [11]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组.四川省忠县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报告[M].重庆市文化局三峡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藏,1995:13.
    [12]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组.四川省忠县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报告口[M].重庆市文化局三峡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藏,1995:12.
    [13]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组.四川省忠县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报告[M].重庆市文化局三峡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藏,1995:附表.
    [14]a.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组.四川省忠县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报告[M].重庆市文化局三峡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藏,1995:13;
    b.李水城.忠县崖脚商周时期至唐宋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 ·1995[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221;
    c.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三峡考古队等.忠县崖脚墓地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679-734;
    d.唐飞、钟怡.忠县崖脚战国时期及汉、宋墓地[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2001[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268-269.
    [15]a.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忠县中坝遗址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7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559-609;
    b.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忠县中坝遗址Ⅱ区发掘简报[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607-648;
    c.孙智彬.忠县中坝遗址发掘获重大成果[N].中国文物报,1999,2(10):1;
    d.孙智彬.忠县中坝西周至清代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2002[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329.
    [16]蒋晓春.方刚.忠县老鸹冲商周遗址及秦汉墓群[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2002[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325-326.
    [17]方刚.忠县王家堡商周至汉代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2003[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283-284.
    [18]全洪、覃杰.忠县上油坊发掘西周遗址和汉代窑址[N].中国文物报,2002,2(1):1.
    [19]孙华.忠县李园战国及汉代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1995[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229.
    [20]a.福建省博物馆考古队等.万州涪溪口遗址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7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325-346
    b.福建省博物馆考古队等.万州涪溪口遗址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454-478.
    [21]a.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组.四川省万县市五桥区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报告[M].重庆市文化局三峡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藏,1995:13;
    b.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万州大地嘴遗址发掘简报[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479-505.
    [22]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组.四川省万县市龙宝区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报告[M].重庆市文化局三峡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藏,1995:13;
    吴春明.万县市黄陵嘴商周及汉代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1995[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222.
    [23]杨群.万州区梁上战国至东晋墓群[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2003[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336-338.
    [24]彭学斌.李应东.万州区大丘坪墓群的发现与初步研究[J].重庆历史与文化,2004(1):24-25.
    [25]邹后曦、袁东山.重庆峡江地区的新石器文化[A].见:重庆市文物局等.重庆2001三峡文物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7-40.
    [26]a.上海大学文物考古研究中心等.万州麻柳沱遗址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7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381-421;
    b.重庆市博物馆等.万州麻柳沱遗址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 考古报告集·1998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539-559;
    c.杨群等.万县麻柳沱东周、汉唐及明清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1999[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278-279;
    d.邹后曦.万州区麻柳沱商周至明清时期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2000[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239-240;
    e.高蒙河等.万州区武陵麻柳沱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2001[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261-263;
    f.胡志祥等.万州区武陵麻柳沱新石器时代及商周时期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2002[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322-323;
    g.潘碧华等.万州区武陵麻柳沱及明清墓地[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2002[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346-347.
    h.复旦大学考古队.1999年度重庆万州麻柳沱遗址发掘简报[A].见: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编.文化遗产研究集刊(3)[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431-450.
    [27]陆建松等.万州区燕山黄桷樑商周至明清时期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2002[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324-325.
    [28]陈淳等.万州区麻柳湾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2002[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323.
    [29]石磊.万州区中坝河战国、东汉及六朝墓群[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2004[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333-334.
    [30]肖梦龙.重庆市万州区新田曾家溪墓地发掘与初步认识[A].见:重庆市文物局等.重庆2001三峡文物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28-135.
    [31]杨群.万州区王家沱商周至明清遗址及汉代墓葬[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2001[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264-265;
    杨群.万州区王家沱新石器时代至明清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2002[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317-318.
    [32]赵从苍.万州区余家河东周、两汉和六朝时期墓群[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2003[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285-286.
    [33]冯小妮等.万州区谭绍溪先秦至明清时期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2004[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327-328.
    [34]a.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组.四川省万县市天城区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报告[M].重庆市文化局三峡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藏,1995:10;
    b.马明志.万州区聚鱼沱新石器时代、汉代、六朝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2004[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323-324.
    [35]邹后曦.万州区苏和坪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2000[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234.
    [36]魏兴涛.万州区铺垭东周、汉、唐、宋、明清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2004[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328-329.
    [37]熊凯等.万州区太龙镇老屋院子先秦时期遗址及东汉、六朝和清代墓地[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2004[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324-325.
    [38]陈淑卿.万州区大周溪商周至南朝遗址及墓葬[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 鉴·2001[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264.
    [39]王金平等.万州区渣子门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2003[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282-283.
    [40]a.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万州区文物管理所.万州塘坊坪遗址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7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469-500;
    b.重庆市文化局三峡办、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三峡考古队.万州塘坊坪遗址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575-591;
    c.刘呆运.万州区安全村塘坊坪夏商至唐宋时期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2000[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235-236.
    [41]a.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组.四川省万县市天城区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报告[M].重庆市文化局三峡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藏,1995:11;
    b.西北大学考古队等.万州中坝子遗址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7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347-380;
    c.西北大学考古队等.万州中坝子遗址东周时期墓葬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592-605;
    d.吴建民.万县市中坝子先秦时期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1995[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227-228;
    e.张宏彦.万县中坝子遗址发掘获重要成果[N].中国文物报,1998,11(11):1.
    [42]西北大学考古队、万州区文物管理所.万州上中坝遗址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7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546-558.
    [43]西北大学考古队.重庆市云阳乔家院子遗址第三次发掘简报[J].文博,2002(1):3-25.
    [44]邓宏文.万州区礁芭石战国、两汉及六朝墓葬[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2003[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293.
    [45]重庆市博物馆等.万州黄柏溪遗址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506-538.
    [46]邹后曦、袁东山.重庆峡江地区的新石器文化[A].见:重庆市文物局等.重庆2001三峡文物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7-40.
    [47]a.吴小平.云阳县佘家嘴先秦至明清时期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2002[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339-340;
    b.庄景辉.云阳县佘家嘴新石器时代至东晋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2003[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280-281.
    [48]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组.四川省云阳县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报告[M].重庆市文化局三峡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藏,1995:55.
    [49]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组.四川省云阳县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报告[M].重庆市文化局三峡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藏,1995.
    [50]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组.四川省云阳县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报告[M].重庆市文化局三峡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藏,1995:55.
    [51]曹建恩等.云阳县余家包商周、战国、汉、唐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2002[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326-327.
    [52]a.李映福.云阳县明月坝山周时期及唐、明清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2001[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263-264;
    b.李映福.云阳县明月坝商周及唐宋时期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2002[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327-329;
    c.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云阳县明月坝遗址试掘简报[A].见:国家文物局三峡工程文物保护领导小组湖北工作站,编.三峡考古之发现(二)[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24-141.
    [53]a.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组.四川省云阳县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报告[M].重庆市文化局三峡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藏,1995:55;
    b.四川联合大学历史考古专业.1994~1995年四川云阳李家坝遗址的发掘[A].见:国家文物局三峡工程文物保护领导小组湖北工作站,编.三峡考古之发现(二)[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75-121;
    c.李永宪等.云阳县三峡工程淹没区古遗址与古墓葬[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1995[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222-223;
    d.马继贤等.云阳县李家坝商周及汉代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1996[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227-228;
    e.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等.云阳李家坝遗址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7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09-243;
    f.罗二虎.云阳县李家坝商周时期至唐宋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1998[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218-219;
    g.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等.云阳李家坝遗址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99-347;
    h.李映福.云阳县李家坝商周秦汉及唐宋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2000[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236-238;
    i.白彬.云阳县李家坝东周至明清时期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2003[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288-290;
    j.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等.重庆云阳县李家坝遗址1997年发掘简报[J].考古,2004(6):22-49.
    [54]a.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组.四川省云阳县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报告[M].重庆市文化局三峡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藏,1995:55;
    b.邹后曦、袁东山.重庆峡江地区的新石器文化[A].见:重庆市文物局等.重庆2001三峡文物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7-40.
    [55]罗二虎.云阳县丝栗包新石器时代至唐代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2005[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310-312.
    [56]张伟等.云阳县杨沙东周东汉六朝及唐代墓群[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2002[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331-332.
    [57]席道合.云阳县大地坪新石器时代至夏商时期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2004[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322-323.
    [58]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组.四川省云阳县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报告[M].重庆市文化局三峡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藏,1995.
    [59]a.李永宪等.云阳县三峡工程淹没区古遗址与古墓葬[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1995[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222-223;
    b.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云阳县旧县坪遗址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416-453.
    [60]郑州市文物考古所.重庆云阳县马粪沱墓地2002年发掘简报[J].文物,2004(11):19-60.
    [61]a.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组.四川省云阳县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报告[M].重庆市文化局三峡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藏,1995:55;
    b.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等.云阳东洋子遗址考古勘探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7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87-208.
    [62]a.邹后曦、袁东山.重庆峡江地区的新石器文化[A].见:重庆市文物局等.重庆2001三峡文物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7-40;
    b.中国历史博物馆故陵考古队等.云阳故陵楚墓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389-415.
    [63]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组.四川省云阳县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报告[M].重庆市文化局三峡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藏,1995:55.
    [64]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组.四川省云阳县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报告[M].重庆市文化局三峡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藏,1995.
    [65]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组.四川省云阳县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报告[M].重庆市文化局三峡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藏,1995.
    [66]a.吉林大学考古学系等.奉节老油坊遗址考古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56-275;
    b.陈国庆.奉节县老油坊周、汉、宋代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1999[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274-276;
    c.吉林大学考古系.奉节老油坊遗址试掘报告[J].江汉考古,1999(3):14-17.
    [67]a.滕铭予.奉节县三峡工程库区新石器时代及青铜时代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1995[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217-218;
    b.吉林大学考古学系.四川奉节县新浦遗址发掘报告[A].见:国家文物局三峡工程文物保护领导小组湖北工作站,编.三峡考古之发现(二)[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42-154;
    c.吉林大学考古学系等.奉节新铺遗址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7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60-178;
    d.李永宪.奉节县新浦商周时期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1998[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217-218;
    e.吉林大学考古学系等.奉节新铺遗址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39-255.
    [68]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组.四川省奉节县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报告[M].重庆市文化局三峡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藏,1995:29.
    [69]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组.四川省奉节县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报告[M].重庆市文化局三峡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藏,1995:25.
    [70]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组.四川省奉节县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报告[M].重庆市文化局三峡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藏,1995:28-29.
    [71]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组.四川省奉节县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报告[M].重庆市文化局三峡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藏,1995:29.
    [72]赵宾福.奉节县刘家院坝旧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2003[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277-278.
    [73]刘兴林.奉节县营盘包战国至汉代墓地[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2005[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318-319.
    [74]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组.四川省奉节县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报告[M].重庆市文化局三峡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藏,1995:20.
    [75]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组.四川省奉节县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报告[M].重庆市文化局三峡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藏,1995:20.
    [76]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组.四川省奉节县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报告[M].重庆市文化局三峡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藏,1995:16-17.
    [77]邹后曦、袁东山.重庆峡江地区的新石器文化[A].见:重庆市文物局等.重庆2001三峡文物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7-40.
    [78]邹后曦、袁东山.重庆峡江地区的新石器文化[A].见:重庆市文物局等.重庆2001三峡文物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7-40.
    [79]陈国庆.奉节县陈家坪周代至明清时期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2003[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284-285.
    [80]冯恩学.奉节县宝塔坪战国、汉代及唐宋墓葬[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2004[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334.
    [81]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组.四川省奉节县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报告[M].重庆市文化局三峡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藏,1995:20-21.
    [82]a.重庆市文物考古所.奉节上关遗址发掘简报[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76-298;
    b.袁东山.白九江.奉节县上关战国及唐代墓葬[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2000[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240-241.
    [83]a.滕铭予.奉节县三峡工程库区新石器时代及青铜时代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1995[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217-218;
    b.赵宾福等.奉节县老关庙新石器时代至周代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1996[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226;
    c.吉林大学考古学系.四川奉节老关庙遗址第一次和第二次发掘[A].见:国家文物局三峡工程文物保护领导小组湖北工作站,编.三峡考古之发现(二)[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08-214;
    d.吉林大学考古学系等.奉节县老关庙遗址第三次发掘[A].见: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考古报告集[M].文物出版社,1998:11-40.
    [84]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组.四川省巫山县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报告[M].重庆市文化局三峡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藏,1995:11.
    [85]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组.四川省巫山县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报告[M].重庆市文化 局三峡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藏,1995:11.
    [86]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重庆巫山水田湾东周两汉墓葬发掘简报[J].文物,2005(9):4-13.
    [87]a.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巫山县大溪新石器时代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1986[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192-193;
    b.黄卫东.巫山县大溪新石器时代至清代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1995[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215-216;
    c.邹后曦等.巫山大溪遗址再次发掘发现重要遗存[N].中国文物报,2002,5(10):1;
    d.邹后曦等.巫山县大溪新石器时代至唐宋及明清时期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2003[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278-279;
    e.杨华、丁建华.巫山大溪遗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J].四川文物,2000(1):9-19;
    f.林向.大溪文化与巫山大溪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第二次年会论文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124-132.
    [88]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组.四川省巫山县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报告[M].重庆市文化局三峡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藏,1995:11.
    [89]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组.四川省巫山县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报告[M].重庆市文化局三峡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藏,1995:11.
    [90]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组.四川省巫山县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报告[M].重庆市文化局三峡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藏,1995:11.
    [91]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巫山四龙嘴遗址德调查与试掘[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9-26.
    [92]a.李明斌.巫山县锁龙新石器时代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1998[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214;
    b.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等.巫山锁龙遗址发掘简报[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7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30;
    c.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重庆市巫山县锁龙遗址1997年发掘简报[J].考古,2006(3):14-31;
    d.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巫山锁龙遗址发掘简报[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18;
    f.成研.巫山锁龙遗址发掘有重要收获[N].中国文物报,1999,3(7):1.
    [93]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组.四川省巫山县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报告[M].重庆市文化局三峡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藏,1995:11.
    [94]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组.四川省巫山县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报告[M].重庆市文化局三峡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藏,1995:11.
    [95]a.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巫山境内长江、大宁河流域遗址调查简报[A].见: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考古报告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1-10;
    b.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组.四川省巫山县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报告[M].重庆市文化局三峡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藏,1995:11.
    [96]倪婉.巫山县大水田东周墓地和明清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2002[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333.
    [97]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组.四川省巫山县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报告[M].重庆市文化局三峡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藏,1995:11.
    [98]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组.四川省巫山县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报告[M].重庆市文化局三峡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藏,1995:11.
    [99]陈冰白.巫山县柏树林新石器时代、西周、六朝至清代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2001[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260-261.
    [100]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组.四川省巫山县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报告[M].重庆市文化局三峡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藏,1995:11.
    [101]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组.四川省巫山县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报告[M].重庆市文化局三峡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藏,1995:11.
    [102]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组.四川省巫山县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报告[M].重庆市文化局三峡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藏,1995:11.
    [103]a.裴树文等.巫山上、中、下安坪石器时代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2002[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314-315;
    b.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组.四川省巫山县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报告[M].重庆市文化局三峡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藏,1995.11.
    [104]a.裴树文等.巫山上、中、下安坪石器时代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2002[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314-315;
    b.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组.四川省巫山县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报告[M].重庆市文化局三峡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藏,1995.11.
    [105]a.裴树文等.巫山上、中、下安坪石器时代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2002[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314-315;
    b.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组.四川省巫山县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报告[M].重庆市文化局三峡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藏,1995.11.
    [106]a.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巫山境内长江、大宁河流域遗址调查简报[A].见: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考古报告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1-10;
    b.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组.四川省巫山县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报告[M].重庆市文化局三峡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藏,1995:11.
    [107]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组.四川省巫山县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报告[M].重庆市文化局三峡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藏,1995:11.
    [108]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巫山境内长江、大宁河流域遗址调查简报[A].见: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考古报告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1-10.
    [109]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巫山境内长江、大宁河流域遗址调查简报[A].见: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考古报告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1-10.
    [110]邹后曦、袁东山.重庆峡江地区的新石器文化[A].见:重庆市文物局等.重庆2001三峡文物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7-40.
    [111]王永彪.巫山县教场坝东周、汉代和明代墓群[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2004[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329-330.
    [112]a.乔栋.巫山县胡家包春秋、汉、宋墓葬[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2001[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266;
    b.文物报.巫山县胡家包东周、秦汉与宋明墓葬[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2004[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330-331.
    [113]重庆市文化局等.重庆巫山麦沱古墓群第二次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2005(2):185-206.
    [114]南京博物馆考古研究所等.巫山瓦岗槽墓地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48-171.
    [115]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组.四川省巫山县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报告[M].重庆市文化局三峡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藏,1995:11.
    [116]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组.四川省巫山县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报告[M].重庆市文化局三峡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藏,1995:11.
    [117]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组.四川省巫山县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报告[M].重庆市文化局三峡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藏,1995:11.
    [118]a.丛德新.巫山县江东嘴夏商时期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1995[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219-220;
    b.张之恒.巫山县江东咀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2001[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258-259;
    c.张之恒等.重庆巫山江东嘴遗址发掘获重要成果[N].中国文物报,2002,5(10):3.
    [119]a.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组.四川省巫山县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报告[M].重庆市文化局三峡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藏,1995:11.
    b.邹后曦、袁东山.重庆峡江地区的新石器文化[A].见:重庆市文物局等.重庆2001三峡文物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7-40.
    [120]雷雨.巫山县小三峡水泥厂战国至宋代墓地[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2001[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271-272.
    [121]吴耀利.巫山县欧家老屋新石器时代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1995[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214-215.
    [122]a.吴耀利.巫山县魏家梁子新石器时代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1995[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216-217;
    b.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四川巫山县魏家梁子遗址的发掘[J].考古,1996(8):1-18.
    [123]丛德新等.巫山县琵琶洲新石器时代至汉代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1996[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226-227.
    [124]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组.四川省巫山县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报告[M].重庆市文化局三峡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藏,1995:11.
    [125]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组.四川省巫山县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报告[M].重庆市文化局三峡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藏,1995:11.
    [126]a.王宏.巫山县涂家坝东周、汉代和明清时期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2001[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267-268;
    b.王宏.巫山县涂家坝东周至宋代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2003[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287-288.
    [127]王宏.姚春.巫山县东坝战国、西汉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 鉴·2004[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331-332.
    [128]a.邹后曦等.巫山县蓝家寨东周时期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2000[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240;
    b.董新林.巫山县蓝家寨东周、魏晋及明清时期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2003[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286-287;
    c.重庆市博物馆等.巫山蓝家寨遗址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03-118.
    [129]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组.四川省巫山县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报告[M].重庆市文化局三峡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藏,1995:11.
    [130]王宏.余介方.巫山县林家码头战国、汉代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2002[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335-336.
    [131]南京大学历史系等.巫山张家湾遗址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89-205.
    [132]a.叶茂林.巫山县大昌双堰塘西周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1995[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224-225;
    b.郑若葵.巫山大昌双堰塘西周及汉晋时期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1996[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228-229;
    c.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江三峡工作队等.巫山双堰塘遗址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7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31-64;
    d.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江三峡工作队等.巫山双堰塘遗址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58-102.
    [133]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组.四川省巫山县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报告[M].重庆市文化局三峡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藏,1995:11.
    [134]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组.四川省巫山县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报告[M].重庆市文化局三峡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藏,1995:11.
    [135]a.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四川工作队.四川万县地区考古调查简报[J].考古,1990(4):314-321;
    b.郑若葵.巫山县龙溪刘家坝东周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1995[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226.
    [136]a.丛德新.巫山县跳石商周时期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1995[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220-221;
    b.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等.巫山跳石遗址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7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65-99;
    c.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等.巫山跳石遗址第二次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7-57;
    d.邹后曦、袁东山.重庆峡江地区的新石器文化[A].见:重庆市文物局等.重庆2001三峡文物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7-40.
    [137]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组.四川省巫山县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报告[M].重庆市文化局三峡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藏,1995:11.
    [138]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组.四川省巫山县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报告[M].重庆市文化 局三峡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藏,1995:11.
    [139]多纳·C·罗珀.论遗址区域分析的方法和理论[A].见: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编.当代国外考古学理论与方法[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1:239.
    [140]a.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系等.重庆云阳李家坝东周墓地1997年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2002(1);
    b.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系等.重庆云阳县李家坝Ⅰ区水田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2001(11).
    [141]朱诚、郑朝贵等.长江三峡库区中坝遗址地层古洪水沉积判别研究[J].科学通报,2005,50(20):2240-2250.
    [142]马继贤.关于长江三峡地区古文化遗址分布的几个特点[J].江汉考古,1988(4):114-119.
    [143]冯小妮、孙林.连续与断裂:奉节、万州地区聚落演变过程研究[A].见:湖北省文物事业管理局等.2003三峡文物保护与考古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323-330.
    [144]高蒙河.长江下游考古地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32.
    [145]王妙发.黄河流域的史前聚落[A].见:《历史地理》编辑委员会.历史地理(第十六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73-79.
    [146]麻赛萍.重庆沿江地区魏晋以前聚落演变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6.
    [147]潘碧华.重庆云阳地区古代聚落演变初论[A].见: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编.文化遗产研究集刊(3)[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189-206.
    [148]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忠县中坝遗址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7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559-609.
    [149]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万州大地嘴遗址发掘简报[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479-505.
    [150]a.上海大学文物考古研究中心等.万州麻柳沱遗址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7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381-421;
    b.重庆市博物馆等.万州麻柳沱遗址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539-559.
    [151]魏兴涛.万州区铺垭东周、汉、唐、宋、明清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2004[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328-329.
    [152]重庆市博物馆等.万州黄柏溪遗址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506-538.
    [153]庄景辉.云阳县佘家嘴新石器时代至东晋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2003[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280-281.
    [154]a.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等.云阳李家坝遗址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7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09-243;
    b.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等.云阳李家坝遗址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99-347.
    [155]席道合.云阳县大地坪新石器时代至夏商时期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2004[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322-323.
    [156]罗二虎.云阳县丝栗包新石器时代至唐代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 鉴·2005[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310-312.
    [157]吉林大学考古学系等.奉节新铺遗址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39-255.
    [158]a.李明斌.巫山县锁龙新石器时代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1998[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214;
    b.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等.巫山锁龙遗址发掘简报[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7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30;
    c.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重庆市巫山县锁龙遗址1997年发掘简报[J].考古,2006(3):14-31.
    [159]a.重庆市博物馆等.巫山蓝家寨遗址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03-118;
    b.董新林.巫山县蓝家寨东周、魏晋及明清时期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2003[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286-287.
    [160]a.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等.巫山跳石遗址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7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65-99;
    b.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等.巫山跳石遗址第二次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7-57.
    [161]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巫山县大溪新石器时代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1986[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192-193.
    [16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江三峡工作队等.巫山双堰塘遗址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58-102.
    [163]杨华.三峡地区古人类房屋建筑遗迹的考古发现与研究[J].中华文化论坛 2000(?)56-63.
    [164]刘晓晖、覃琳.土家吊脚楼的特色及其可持续发展思考[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2):273-276.
    [165]杨华.三峡地区古人类房屋建筑遗迹的考古发现与研究[J].中华文化论坛,2001(2):56-63.
    [166]俞伟超.长江三峡文物存真·序[A].见:俞伟超,主编.长江三峡文物存真[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0:1.
    [167]林向.大溪文化与巫山大溪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第二次年会论文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124-132.
    [168]a.唐兰.中国古代杜会使用青铜农器的初步研究[J].故宫博物院院刊,1960(2):17;
    b.郭宝钧.中国青铜器时代[M].北京:三联书店,1963:17;
    c.陈振中.殷周的铚艾——兼论殷周大量使用青铜农具[J].农业考古,1981(1);
    d.张鸣环.商周没有大量使用青铜农具吗?[J].农业考古,1983(2);
    e.王克林.关于古代青铜农具的研究[J].农业考古,1985(1);
    f.陈振中.青铜生产工具与中国奴隶制社会经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169]陈文华.关于夏商西周春秋时期的青铜农具问题[J].农业考古,2002(3):171-178.
    [170]a.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重庆市巫山县锁龙遗址1997年发掘简报[J].考古,2006(3):14-31; b.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巫山锁龙遗址发掘简报[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18.
    [171]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巫山四龙嘴遗址德调查与试掘[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9-26.
    [172]林向.大溪文化与巫山大溪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第二次年会论文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124-132.
    [173]吉林大学考古学系等.奉节老油坊遗址考古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56-275.
    [174]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等.云阳李家坝遗址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99-347.
    [175]a.福建省博物馆考古队等.万州涪溪口遗址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7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325-346;
    b.福建省博物馆考古队等.万州涪溪口遗址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454-478.
    [176]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三峡考古队等.忠县(洽甘)井沟遗址群哨棚嘴遗址发掘简报[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7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610-657.
    [177]西北大学考古队等.万州中坝子遗址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7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347-380.
    [178]付罗文、袁靖.重庆忠县中坝遗址动物遗存的研究[J].考古,2006(1):79-88.
    [179]武仙竹.长江三峡先秦渔业初步研究[A].见:湖北省文物事业管理局等,编.2003三峡文物保护与考古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95-310.
    [180]北京大学考古学系三峡考古队等.忠县瓦渣地遗址发掘简报[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649-678.
    [181]a.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忠县中坝遗址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7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559-609;
    b.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忠县中坝遗址Ⅱ区发掘简报[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607-648;
    c.付罗文、袁靖.重庆忠县中坝遗址动物遗存的研究[J].考古,2006(1):79-88..
    [182]a.福建省博物馆考古队等.万州涪溪口遗址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7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325-346;
    b.福建省博物馆考古队等.万州涪溪口遗址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454-478.
    [183]a.上海大学文物考古研究中心等.万州麻柳沱遗址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7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381-421;
    b.重庆市博物馆等.万州麻柳沱遗址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539-559;
    c.复旦大学考古队.1999年度重庆万州麻柳沱遗址发掘简报[A].见: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编.文化遗产研究集刊(3)[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431-450.
    [184]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万州区文物管理所.万州塘坊坪遗址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7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469-500.
    [185] 西北大学考古队等.万州中坝子遗址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7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347-380.
    [186] 重庆市博物馆等.万州黄柏溪遗址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506-538.
    [187] a.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等.云阳李家坝遗址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7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09-243;
    b.罗二虎.云阳县李家坝商周时期至唐宋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1998[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218-219.
    [188] a.吉林大学考古学系.四川奉节县新浦遗址发掘报告[A].见:国家文物局三峡工程文物保护领导小组湖北工作站,编.三峡考古之发现(二)[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42-154;
    b.吉林大学考古学系等.奉节新铺遗址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39-255.
    [189] 吉林大学考古学系等.奉节县老关庙遗址第三次发掘[A].见: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考古报告集[M].文物出版社,1998:11-40.
    [190] a.林向.大溪文化与巫山大溪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第二次年会论文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124-132;
    b.邹后曦等.巫山县大溪新石器时代至唐宋及明清时期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2003[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278-279.
    [19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四川巫山县魏家梁子遗址的发掘[J].考古,1996(8):1-18.
    [192] 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巫山境内长江、大宁河流域遗址调查简报[A].见: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考古报告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1-10.
    [193] 重庆市博物馆等.巫山蓝家寨遗址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03-118.
    [194] 南京大学历史系等.巫山张家湾遗址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89-205.
    [195] a.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江三峡工作队等.巫山双堰塘遗址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7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31-64;
    b.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江三峡工作队等.巫山双堰塘遗址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58-102.
    [196] 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等.巫山跳石遗址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7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65-99.
    [197] 三峡考古队.湖北宜昌白庙遗址1993年发掘报告[J].江汉考古,1994(1):22-34.
    [198] 三峡考古队.宜昌大坪遗址发掘简报[J].江汉考古,1994(1):35-38.
    [199] 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秭归何光嘴[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00] 武仙竹.考古学所见长江三峡夏商周时期的渔业生产[J].江汉考古,2002(3):60-68.
    [201] 高蒙河.考古地理学与三峡考古实践[J].中原文物,2002,(6):7-15.
    [202] (日)甲元真之.黄、渤海周围地区的史前时期渔捞[A].见: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编.环 渤海考古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北京:知识出版社,1996:102-105.
    [203]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四川巫山县魏家梁子遗址的发掘[J].考古,1996(8):1-18.
    [204] 重庆市博物馆等.万州黄柏溪遗址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506-538.
    [205]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秭归何光嘴[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06] 付罗文、袁靖.重庆忠县中坝遗址动物遗存的研究[J].考古,2006(1):79-88.
    [207] 付罗文、袁靖.重庆忠县中坝遗址动物遗存的研究[J].考古,2006(1):79-88.
    [208] a.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重庆市巫山县锁龙遗址1997年发掘简报[J].考古,2006(3):14-31;
    b.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巫山锁龙遗址发掘简报[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18.
    [209] 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巫山四龙嘴遗址德调查与试掘[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9-26.
    [210] 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等.巫山跳石遗址第二次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7-57.
    [211] a.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江三峡工作队等.巫山双堰塘遗址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7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31-64;
    b.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江三峡工作队等.巫山双堰塘遗址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58-102.
    [212] 重庆市博物馆等.巫山蓝家寨遗址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03-118.
    [213] 南京大学历史系等.巫山张家湾遗址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89-205.
    [214] 林向.大溪文化与巫山大溪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第二次年会论文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124-132.
    [215] 吴耀利.巫山县魏家梁子新石器时代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1995[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216-217.
    [216] a.吉林大学考古学系.四川奉节县新浦遗址发掘报告[A].见:国家文物局三峡工程文物保护领导小组湖北工作站,编.三峡考古之发现(二)[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42-154;
    b.吉林大学考古学系等.奉节新铺遗址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7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60-178;
    c.吉林大学考古学系等.奉节新铺遗址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39-255.
    [217] 吉林大学考古学系等.奉节县老关庙遗址第三次发掘[A].见: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考古报告集[M].文物出版社,1998:11-40.
    [218] 吉林大学考古学系等.奉节老油坊遗址考古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56-275.
    [219]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等.云阳东洋子遗址考古勘探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 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7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87-208.
    [220] a.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等.云阳李家坝遗址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7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09-243;
    b.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等.云阳李家坝遗址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99-347.
    [221] 福建省博物馆考古队等.万州涪溪口遗址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454-478.
    [222] 重庆市博物馆等.万州黄柏溪遗址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506-538.
    [223] 西北大学考古队等.万州中坝子遗址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7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347-380.
    [224] a.上海大学文物考古研究中心等.万州麻柳沱遗址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7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381-421;
    b.重庆市博物馆等.万州麻柳沱遗址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539-559;
    c.复旦大学考古队.1999年度重庆万州麻柳沱遗址发掘简报[A].见: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编.文化遗产研究集刊(3)[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431-450.
    [225] 重庆市文化局三峡办、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三峡考古队.万州塘坊坪遗址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575-591.
    [226] a.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忠县中坝遗址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7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559-609;
    b.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忠县中坝遗址Ⅱ区发掘简报[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607-648.
    [227] 北京大学考古学系三峡考古队等.忠县瓦渣地遗址发掘简报[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649-678.
    [228]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三峡考古队等.忠县(?)井沟遗址群哨棚嘴遗址发掘简报[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7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610-657.
    [229] 付罗文、袁靖.重庆忠县中坝遗址动物遗存的研究[J].考古,2006(1):79-88.
    [230] 陈淳、潘艳.三峡古文化的生态学研究[A].见:中山大学岭南考古研究中心,编.岭南考古研究(4)[M].香港:香港考古学会,2004.
    [231] 张强、朱诚等.重庆巫山张家湾遗址2000年来的环境考古[J].地理学报,2001,56(3):353-362.
    [232] 罗伦德.长江三峡库区第四纪哺乳动物群及生态环境的演替[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5(4):467-471.
    [233] 程龙刚.长江三峡地区自然盐泉发现时期考[J].盐业史研究,2001(2):41-43.
    [234] a.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忠县中坝遗址发掘报告[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7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559-609;
    b.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忠县中坝遗址Ⅱ区发掘简报[A].见: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607-648.
    [235] 李晓波.三峡盐业考古发现及其意义[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8(1):50-55.
    [236] 朱继平、王昌燧等.长江三峡早期并盐开发的初步探讨[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3,33(4):500-504.
    [237] 孙华.忠县瓦渣地新石器时代和周代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1998[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215-216.
    [1] 李力.“史前城址与聚落考古学术研讨会”综述[J].文物,1996(11):93-95.
    [2] 陈淳.考古学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202.
    [3] 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86-87.
    [4] 程鹏、朱诚.试论良渚文化中断的成因及其去向[J].东南文化,1999(4):14-21.
    [5] 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编著.马桥1993-1997年发掘报告[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56-57.
    [6] 多纳·C·罗珀.论遗址区域分析的方法和理论[A].见: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编.当代国外考古学理论与方法[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1:239-257.
    [7] 宋金平,编.聚落地理专题[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
    [8] 俞伟超.关于“考古地层学”问题[A].见:苏秉琦.考古学文化论集(1)[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1-32.
    [9] 有两种译本:一为郑师许、胡肇春的《考古学研究法》,连载于1935年《学术世界》杂志第一卷第2-6期,1936年由世界书局印为单行本发行;另一为滕固的《先史考古学方法论》,1937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
    [10] 陈星灿.中国史前考古学史研究1895-1949[M].北京:三联书店,1997:158.
    [11] 李济.记小屯出土之青铜器[A].见: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中国考古学报(即田野考古报告)第三册[C].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8.
    [12] 俞伟超.本世纪中国考古学的一个里程碑[A].见: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M].北京:三联书店,1999:4.
    [13] 张忠培.地层学与类型学的若干问题[J].文物,1983(5):60-69.
    [14] 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88-89.
    [15] 栾丰实.关于聚落考古学研究中的共时性问题[J].考古,2002(5):65-73.
    [16] 高蒙河.长江下游考古地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5.
    [17] 张忠培、马淑琴.浅述考古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A].见:《科技考古论丛》编辑组.科技考古论丛[C].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74.
    [18] 刘树人.我国遥感考古回顾和展望[J].国土资源遥感,1998(2):18-23.
    [19] 杨林.遥感与航空摄影考古在中国首次尝试——河南洛阳地区航空摄影考古堪察工作追 记[J].中国历史文物,2002(3):24-28.
    [20] 许志勇,编译.航空摄影与考古的基本方法[J].北方文物,2001(1):109-112.
    [21] 杨林.遥感与航空摄影考古在中国首次尝试——河南洛阳地区航空摄影考古堪察工作追记[J].中国历史文物,2002(3):24-28.
    [22] 中国历史博物馆航空摄影考古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东南部航空摄影考古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3] 陈德超、刘树人等.上海地区古遗址遥感初步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83-87.
    [24] 钟世航.我国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中物探技术的应用[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4,16(3):61-69.
    [25] 高立兵、王赞、夏明军.GPR技术在考古勘探中的应用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0,15(1):61-69.
    [26] 伍宗华、金仰芬、古平等.汞的勘查地球化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4:31-58.
    [27] 常勇、李同.化探汞量测量在考古中的应用[J].中国地质,1987,7:21-22.
    [28] a.郭景康、朱海信、承焕生等.景德镇明代仿天目瓷初考[J].陶瓷学报,1999,20(1):27-31;
    b.郭景康、承焕生、陈显求等.用PIXE技术测定古代建窑“供御”和“进盏”瓷片的主量、痕量化学组成[J].中国陶瓷,1999,35(3):1-4;
    c.郭景康、承焕生、陈显求等.元代丽水保定窑青瓷化学组成的研究[J].中国陶瓷工业,1999,6(2):34-37:
    d.郭景康、承焕生、陈显求等.从化学组成上区分宋代汝瓷与民窑钧瓷[J].陶瓷学报,1999,20(3):153-157;
    e.承焕生、何文权等.宋代汝瓷研究[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1999,11(2):19-26;
    f.要华、承焕生.用质子激发X荧光技术鉴别清代仿明成化青花瓷[J].核技术,2000,23(6):418-422;
    g.承焕生、张正权、要华.应用PIXE和多元统计方法鉴别成化青花瓷[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40(1):95-98;
    h.沙因、王昕等.中国古代瓷器的外束PIXE研究[A].见:现代科技考古研讨会文集编委会,编.考古文物与现代科技——现代科技考古研讨会论文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45-49.
    [29] a.承焕生、陈刚等.用质子激发X荧光分析技术鉴别玉器种类[J].核技术,1999,22(4):233-236;
    b.朱海信、承焕生、杨福家等.福泉山良渚文化玉器的PIXE分析[J].核技术,2001,24(2):149-153.
    [30] 王进玉.古代青金石颜料的质子激发X荧光分析[J].核技术,1995,18(3):183-187.
    [31] B. Zhang, B. H. Pan, Z. Q. Zhang, etc. PIXE study on ancient pottery from Chinese Sanxia area [J]. Nuclear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in Physics Research B 219-220(2004) 26-29.
    [32] 张正权、潘碧华等.南河浜遗址出土崧泽文化陶片成分的PIXE分析报告[A].见: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河浜:崧泽文化遗址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394-398.
    [33]a.潘碧华、黄颖、高蒙河.三峡考古中引入的两项科技考古手段[A].见:重庆市文物局、重庆市移民局,编.重庆·2001三峡文物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84-292;
    b.张正权.核技术和多元统计对古陶产地的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3;
    c.潘碧华、张斌.麻柳沱:一个聚落演变的微观分析[A].见:湖北省文物事业管理局、湖北省三峡工程移民局,编.2003三峡文物保护与考古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330-336.
    [34] 黄蕴平.沂源上崖洞石制品的研究[J].人类学学报,1994,13(1):1-14.
    [35] 顾玉才.海城仙人洞遗址出土钻器的实验研究[J].人类学学报,1995,14(3):219-226.
    [36] 陈淳、沈辰等.小长梁石工业研究[J].人类学学报,2002,21(1):23-40.
    [37] 张敬国、杨竹英、陈启贤.凌家滩玉器微痕迹的显微观察与研究[J].东南文化,2002(5):16-27.
    [38] 祝鸿范.石器上的血迹考古[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6,18(2):56.
    [39] 祁国琴.动物考古学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J].人类学学报,1983,2(3):293-300.
    [40] 袁靖.试论中国动物考古学的形成与发展[J].江汉考古,1995,(2):84-88.
    [41] 袁靖.走向世界的中国动物考古学[N].中国文物报,2006,9(8):7.
    [42] 赵志军.有关农业起源和文明起源的植物考古学研究[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5,(2):82-91.
    [43] 黄其煦.灰像法在考古中的应用[J].考古,1982,(4):418-420.
    [44] 常娥.古DNA分析技术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J].文物春秋,2004,(1):22-31.
    [45] 朱泓、张全超.中国边疆地区古代居民DNA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3):86-92.
    [46] 黄颖、李辉等.遗传基因技术与三峡考古实践[J].东南文化,2002,(3):55-63.
    [47] 胡耀武、王昌燧等.中国若干考古遗址的古食谱分析[J].农业考古,2005,(3):49-54.
    [48] 仇士华、蔡莲珍.考古断代方法述评[A].见:《科技考古论丛》编辑组,编.科技考古论丛——全国第二届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1:1-9.
    [49] 陈列.放射测量技术在考古年代学中的作用[J].今日科技,2000,(6):2-3.
    [50] 陈列.放射测量技术在考古年代学中的作用[J].今日科技,2000,(6):2-3.
    [51] 阎桂林.考古磁学——磁学在考古中的应用[J].物探与化探,1996,20(2):141-148.
    [52] 陈列.放射测量技术在考古年代学中的作用[J].今日科技,2000,(6):2-3.
    [53] 赵力华.脂肪酸分析法和树木年轮年代测定法[J].文物,1999,(8):94-96.
    [54] 方辉.对区域系统调查法的几点认识与思考[J].考古,2002(5):56-64.
    [55] 中美两城地区联合考古队.山东日照市两城地区的考古调查[J].考古,1997(4):1-15;中美两城地区联合考古队.山东日照地区系统区域调查的新收获[J].考古,2002(5):10-18.
    [56] 陈星灿、刘莉、李润权.巩义市聚落考古调查取得丰硕成果[N].中国文物报,1999,5(19):1.
    [57] Gideon Shelach. A Settlement Pattern Study in Northeast China: Results and Potential Contributions of Western Theory and Methods to Chinese Archaeology [J]. Antiquity, 1978, 71:114-127.
    [58] 中美洹河流域考古队.洹河流域区域考古研究初步报告[J].考古,1998(10):13-22.
    [59]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一工作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河南灵宝市北阳平遗址调查[J].考古,1999(12):1-15.
    [60] 方辉.对区域系统调查法的几点认识与思考[J].考古,2002(5):56-64.
    [61] 王青.西方环境考古研究的遗址域分析[N].中国文物报,2005,6(17):7.
    [62] 崔翔.浮选法与考古学的视野[A].见: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编.文化遗产研究集刊(2)[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85-198.
    [63] 高蒙河.“空方”不空:三峡考古作业分析[A].见: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编.文化遗产研究集刊(3)[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20-34.
    [64] 潘碧华.三峡地区次生堆积剖析的考古学实践[J].华夏考古,2001,(2):29-33.
    [65] 高蒙河、陈淳.考古学次生堆积的研究和探索[J].华夏考古,2001,(2):94-101.
    [66] David Clarke. Archaeology: the loss of innocence [J]. Antiquity, 1973, 47: 6-18.
    [67] (加)布鲁斯·特里格.世界考古学展望[J].陈淳,编译.东南文化,1991,(5):239-241.
    [1] 高蒙河.《南河浜》:崧泽文化的一次最重要的考古工作[N].中国文物报,2006,10(11):4.
    1.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美)冯·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M].林康义,魏宏森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
    3.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1995~2005)[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2006.
    4.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组,编.四川省忠县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报告、四川省万县市龙宝区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报告、四川省万县市天城区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报告、四川省万县市五桥区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报告、四川省云阳县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报告、四川省奉节县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报告、四川省巫山县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报告[M].重庆市文化局三峡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藏,1995.
    5.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7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6.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7.重庆市文物局等.重庆2001三峡文物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8.湖北省文物事业管理局等.2003三峡文物保护与考古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9.国家文物局三峡工程文物保护领导小组湖北工作站,编.三峡考古之发现[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10.国家文物局三峡工程文物保护领导小组湖北工作站,编.三峡考古之发现(二)[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11.徐光冀,主编.永不逝落的文明:三峡文物抢救纪实[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
    12.俞伟超,主编.长江三峡文物存真[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0.
    13.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考古报告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14.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四川考古论文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
    15.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M].北京:三联书店,1999.
    16.张忠培.中国考古学:走近历史真实之道[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17.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
    18.王然,编.考古学是什么——俞伟超考古学理论文选[M].北京:中国社会 科学出版社,1996.
    19.高蒙河.长江下游考古地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0.陈淳.考古学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1.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编.当代国外考古学理论与方法[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1.
    2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考古学的历史·理论·实践[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
    23.(英)科林·伦福儒、保罗·巴恩.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M].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译.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
    24.段渝.政治结构与文化模式——巴蜀古代文明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25.蓝勇,主编.长江三峡历史地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26.霍巍、王挺之,主编.长江上游早期文明的探索[M].成都:巴蜀书社,2002.
    27.宋治民.蜀文化与巴文化[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
    28.孙华.四川盆地的青铜时代[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29.《科技考古论丛》编辑组.科技考古论丛[C].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
    30.现代科技考古研讨会文集编委会,编.考古文物与现代科技——现代科技考古研讨会论文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