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比较视域下“五四”新文化运动再思考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中西碰撞、古今更替的历史背景下,在国家和民族面临救亡图存之时,“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德”“赛”两面旗帜,发挥了重大的文化启蒙作用。它一直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现代中国文化的发展,隐含着一条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不断解读的反思之路。
     “引论”部分首先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概念加以厘定,对其起讫时限予以界定,梳理了过去的研究成果。“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多重面相、多种意义在过去的文化反思中不断被揭示出来,不论是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学生爱国主义运动概念的辨析,对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内涵的诠释,还是对新文化运动思想流派的梳理、传统在后现代中的意义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进展。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热和90年代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潮,近年来“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研究出现一个趋于平和、寻求融合的时期,人们不再拘泥于启蒙与反启蒙的论争,而是以开放的文化心态,突破“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学术范式,在回应时代课题的基础上综合创新。然而,“五四”新文化运动轰轰烈烈的文化启蒙并没有如人们所愿,真正实现科学与民主。与西方启蒙运动相比,“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蒙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遇到了哪些特殊的困境?依然是需要深化的课题。从文化比较的视域出发,彰显启蒙的坐标意义,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蒙特征与特殊困境有更明晰的呈现,为反思与超越“五四”寻找到突破口,即是本论文要努力做的工作。
     第一章追溯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前文化比较思想及面临的问题。“五四”新文化运动与西方启蒙运动相似,是促成中国文化近现代转型的文化启蒙运动,但不同的是,作为一种外源性启蒙,它是在中西文化碰撞、冲突中发生的,表现为文化比较视域下的文化启蒙。洋务运动时期,“中体西用”是在中西学割裂基础之上的文化比较框架,在意识到船坚炮利只是西学之末以后,时人对西学之体的理解开始上升到政治制度层面,如何在中学之中安置西体的问题成为国人亟待解决的难题,中学之体正统的至上地位开始受到质疑与威胁。维新派虽然也坚持“中体西用”,但内涵已有所变化,倾向于“新旧之争”基础上的中西会通,在一定意义上消除了体用框架中文化价值判断的偏见。严复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现”范式奠基人,他所指出的“黜伪而崇真”的自然科学方法和“屈私以为公”的民主政治制度即是科学与民主的先声,他对进化论的信奉和对实证经验的推崇也确立了“五四”新文化派与“科玄论战”中的科学派的基本前提。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夜,东西方文化无处不在昭示着文化时代性的巨大落差,在中西文化比较中文化时代性凸显表现为“世界主义”倾向的形成和“变”的思想的激进化。
     第二章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两次文化论战和科学主义思潮的兴起作了概述和简要的比较分析。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由器物层面的图强到政治制度的变革,再到思想文化领域的觉悟,为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论战在历史与逻辑的双重意义上提供了前提。从东西文化论战中可以看出,对科学与民主的肯认、对东西文化之间根本性差异的认识,新文化派与文化保守主义者是一致的,但两者在东西文化的差异性质的判断、新旧文化的理解、世界文化未来走向等方面表现出迥然不同的理解。科学与民主是西方启蒙运动孕育出的两大成果,“五四”新文化运动则试图在缺乏两者的社会基础上,通过对两者的提倡来回应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表现出科学与民主的泛化趋向。“五四”新文化运动深化了对民主的认识,强调了人的解放,肯定人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但表现出批判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侧重民主的文化启蒙意义,带有民族主义色彩等特点,把民主视作一种价值概念,启迪民智的一种工具。在缺少近代科学的现实条件下,科学更多的是在哲学、文化的语境中被认识的,科学不仅是求真的智识,还成为一种自明的信仰。科学超越了知识领域,扩及社会科学,甚至是宇宙人生各个领域,摇身变为无所不能的新偶像。科学泛化表现为“求善”到“求真”文化价值取向的转变,实证主义和形而上化的浓厚色彩和科学的信仰化取向。
     “科玄论战”是东西文化论战的延续与深入,既有中西文化关系问题,又有中国文化、哲学现代性问题;既反映了西方文化中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关系问题,也折射了形而上学与现代性的纠结。“科玄论战”中的科学派受西方实证主义思潮的影响,从科学与哲学的联系入手,试图实现哲学的科学化,以科学统一宇宙人生,具体表现为:第一,科学代替经学,试图重新建立一种形而上的世界图景;第二,科学主义视域中人与人生的机械化;第三,真对善的遮蔽;第四,通过科学方法的万能,实现价值领域的僭越。当科学派将科学作为一种全息的视野审视宇宙人生时,科学视野的独断化就导致了科学主义的产生。玄学派对形而上学与科学视野的不同有着强烈的自觉,而这种自觉来源于对人的存在的二重性的深刻认识,虽然在论战中黯然谢幕,但其提出的人生观及自由意志问题关涉着人的终极关怀,是“安心立命”之所在,更有其深刻的历史意蕴,有力地揭示了任何一种外源性启蒙必须坚持自身文化民族性维度的必要性。“科玄论战”还标志着早期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分道扬镳。文中对早期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从“问题与主义”之争到“科玄论战”的分歧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在“问题与主义”之争中,两者表现为主义的历史与当下作用、再造文明与社会革命、点滴改良与根本改造、对马克思主义阶级竞争说的不同认识。胡适奉行的实验主义也显示出了自身的两大缺陷:实验主义通过方法论的化约成为了一种“真理”;实验主义长于批判,短于建设。“科玄论战”中早期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分歧更突出学理预设上的不同:基础的一元论与多元论的分野;物质本体论与存疑的唯心论之区别。
     第三章的主要内容是考察“五四”新文化运动与西方启蒙运动的异同。“五四”新文化运动使得中国文化迅速转入现代文化的轨道,但科学与民主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未竟的事业,与西方启蒙运动塑造的现代性历史潮流形成鲜明对比。首先,通过西方启蒙运动中人权代替君权、人本代替神本、科学代替信仰特征的分析,揭示启蒙的实质即通过理性发现人的自我。“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启蒙表现形式,是通过对科学与民主的高扬和对封建的纲常名教的批判挺立起人的主体性,从而凸显人的理性精神。与西方启蒙运动的具体内容虽然不同,但它们的实质都是通过理性发现人的自我,人的发现是中西启蒙运动的共同目标。其次,揭示中西启蒙运动的不同之处。一是文化传统的不同。西方是理性与神性相结合的文化传统,中国文化以儒学为主流、儒释道互补,“道统”一脉相承,关注的领域是社会人生,宗教意识淡薄。两种文化传统的不同根本在于理性与德性的不同人性预设。一是启蒙与传统关系的不同。“五四”新文化运动在中西文化的比较中,把西方文明的优势泛衍到文化比较的领域,从一开始就形成了一个遮掩的价值判断,表现出对传统的全面否定。在西方的启蒙进程中,启蒙与传统却表现为一种回归关系,它是在西方文化自身体系内做出的自我调整。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西方启蒙运动是对传统中的希腊路向的复归,它所反对的是神性的宰制性垄断,而不是对传统进行全面的否定。它的反传统并没有打破整个西方文化体系的构架。再次,分析中国启蒙的特殊性。一是启蒙的外源性与文化民族性维度的凸显。“五四”新文化运动作为受到西方启蒙精神影响的文化启蒙运动,标志着中国文化由近代到现代的时代转化。同时,启蒙的外源性决定了“五四”新文化运动面临文化民族性的纠结。启蒙的外源性决定了任何一种非西方文化在现代化的道路上都要面临文化民族性的维度,这是文化保守主义虽然显得不太合时宜却又具有深刻思想价值的原因,也是“五四”留给我们的另一种意义上的启蒙。二是救亡压倒启蒙:国家民族本位取代个体意识。西方启蒙运动的中心是对人的研究,把启蒙推进到人的主体性层面。与此相比,“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蒙思想也注意到启蒙张扬个性一面,但由于国家与民族的存亡危机,并未向西方启蒙运动一样进入到深层的理性与自由去揭示启蒙意义,而是把启蒙定位于科学与民主这样一种外显的范畴。三是启蒙塑造的理性精神在西方社会结构层面上具有坚实的市民社会基础。与此相比,中国启蒙显然缺少市民社会成熟的现实土壤。从社会结构看,中国传统的“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不利于市民社会的形成。中国市民社会的建立,其特点表现为一种文化上的觉醒,国家在社会的变革中扮演主导的角色,市场经济发展的贫弱状况尚无法提供有力的世俗基础的支持。
     第四章对“五四”新文化运动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反思:理性的独断化必然导致启蒙精神走向自身的反面,这是启蒙的悖论所在。对历史时代的永恒的批判是对待“启蒙”应有的态度;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意识到启蒙的双重性,把新文化看作对传统文化和近代文化的双重超越,寻求回归传统与全盘西化之外超阶段发展的“第三条道路”,依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反传统并不是启蒙的应有之义,“五四”新文化运动非主流思潮凸显的是对传统维度的维护,作为外源性启蒙,我们应从中汲取更多的思想养分;现代新儒家的科学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文化是文化自我反省透显出的理性与价值的整合取向,这是超越“五四”启蒙心态、进行传统创造性转化的契机。
With the collision of modernized West and conserved China, May Fourth New Culture Movement, holding high the two flags of science and democracy,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of cultural enlightenment when the Chinese nation was faced with a great survival crisis. This has been a hot academic issue under discussio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culture implicated a way of reflec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May Fourth New Culture Movement.
     The introduction part defines the concept of May Fourth New Culture Movement, sets precisely its starting and ending time, and summarizes the previous studies. The multi-facets and multi-meaning of May Fourth New Culture Movement were revealed in the past reflections, which presented much progress in the following topics as, the distinction of May Fourth New Culture Movement and the students'Patriotic Movement,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notation of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Enlightenment, the review on the schools of thoughts of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and the meaning of tradition in the postmodernism. Through the cultural rush of1980s and the cultural conservatism of1990s, in recent years, the study on May Fourth New Culture Movement has opened up a new period, which is more peaceful and tends to seek integration. During this period, people no longer stick to the Enlightenment and counter-Enlightenment debates. Instead, with an open cultural mentality, people break the academic paradigm since May Fourth New Culture Movement, and progresses rapidly in response to contemporary issues based on the integrated innovation. However, the vigorous cultural enlightenment of May Fourth New Culture Movement does not meet the public's expectations, which aims to realize science and democracy. Compared with the Western Enlightenment, what had happened to May Fourth New Culture Movement in the Enlightenment? What kind of special difficulties it had encountered? Therefore, it is still necessary to deepen the subject. This dissertation tries, from a cultural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to show clear the coordinative meaning of enlightenment, to present the traits and difficulties of enlightenment, and to discover a breakout for reflecting and overcoming May Fourth New Culture Movement.
     Chapter one traces the previous thoughts and problems in the field of cultural comparison before May Fourth New Culture Movement Cultures. May Fourth New Culture Movement, similar to the Western Enlightenment, is a cultural enlightenment movement promoting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lies in that the Enlightenment in China is exogenous, which is a result of collision of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and performs a role in the cultural enlightenment from a cultural comparison perspective. During the Westernization Movement,"Chinese essence, Western techniques" is a comparative framework based on the separation of the West and East. After realizing that a strong army is not the essence of Western culture, reformers began to understand western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itical systems. As a result, the question about how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of West and East assumed the vital importance. Under this circumstance, the East root was challenged and threatened. Although reformers still stuck to the principal of "Chinese essence, Western techniques", actually the content had changed, and tended to get rid of the biases towar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West and East. Yan Fu is the founder of the "discovered" paradigm in May Fourth New Culture Movement the founder of Paradigm, he advocated the natural scientific methods of "Elimination of the false and worship of the truth," and called for a democratic political system of "sacrificing private for public", which is the harbinger of science and democracy. He believed in the theory of evolution and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established the basic premises for the New Culturists and the school of thoughy of science. On the May Fourth New Culture Movement Eve, the great cultural gap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 is viewed everywhere. In the era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comparison, relevance is the formation of the "cosmopolitan" tendencies and the radicalization of the idea "change".
     Chapter two gives a summary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May Fourth New Culture Movement in the two cultural debates and intellectual trend. From the Westernization Movement, the Reform Movement, the1911Revolution, to the "May4th" New Culture Movement, and strengthen the country level from the objects to change the political system, to the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awareness, for the Oriental culture and Western culture, history and logic Debate available on the double meaning of the premise. From the debate of the East and West, the new centralists and the cultural conservatives agreed on such issues, as they have gradually gained recognition toward science and democracy and understanding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Western and Eastern culture. However, they had quite different ideas on other problems, such as the judgment of essential differences between West and East, understandings on the old and new cultures, and the future of the world culture. Science and democracy are the tow results of Western Enlightenment. The May Fourth New Culture Movement is trying to, in the absence of appropriate social factors; make the two notions of science and democracy generalized through both the promotion of the response to the national salvation era theme. The May Fourth New Culture Movement deepened their understanding of democracy, emphasized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nd affirmed the value and meaning of life. Meanwhile, it held critical ideas toward Chinese traditional ethics, focused on the democratic significance of the cultural enlightenment with nationalism, and viewed the concept of democracy as a value and a tool to enlighten the whole nation. In the absence of modern science, science is more a philosophical. Cultural context is recognized, scientific truth is not only intellectual, but also becomes a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Beyond the field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expansion and social sciences, and even the universe in all areas of life, it suddenly becomes an all-powerful new idol. Scientific generalization showed a turn from the pursuit of goodness to the pursuit of truth and a strong scientific belief and orientation toward positivism and metaphysics.
     The Controversy of Science and Metaphysics is a continuation of East-West controversy. It involves not only Chinese and Western relations, but also contemporary issues as Chinese culture and philosophy. It reflects not on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ientism and humanism in western culture, but also the twist between metaphysics and modernity. The Controversy in the Scientology by the thought of Western positivism, the link between science and philosophy from the start, tries to achieve a scientific philosophy, unity of the universe and life science, specifically as follows:First, science will take the place of experience, trying to re-establish a metaphysical picture of the world; second, the mechanization of human and human in the perspective of science; third, the shelter of truth for goodness; Fourth, to realize the value of field overstepped through the universal scientific method. When Scientology takes science as a holographic vision of the universe and life, the scientific view of the arbitrariness leads to the emergence of scientific doctrine. Metaphysics and science party had a strong vision of different conscious, and this initiative comes from the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duality of human existence. Although Metaphysics sadly in this debate curtain call, the questions of life and free will they raised are concerned with human ultimate happiness and where a peaceful life can start. With its meaning, it effectively reveals the necessity for any exogenous enlightenment to adhere to its own national character and cultural dimensions. The Controversy of Science and Metaphysics also marked the separation of early Marxism and liberalism. This dissertation analyzes briefly the divergence from the "problem versus doctrine" to "The Controversy of Science and Metaphysics " between early Marxism and liberalism. In the "problem versus doctrine", their argument focuses on problems as the historical and instant functions of doctrine, re-constructed civilization and social revolution, piecemeal evolution and the fundamental transformation, th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of class competition. The experimentalist Hu Shi pursued also showed its own two defects:experimentalism becoming a truth through methodology; experimentalism is good at criticize, but short at building. In the Controversy of Science and Metaphysic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arly Marxism and liberalism mainly lie in the different presupposition of theory:the basis of a distinction between monism and pluralism;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substance ontology and doubts about the idealism.
     Chapter three compares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with the Western Enlightenment. The May Fourth New Culture Movement promoted the Chinese culture's turning into modern culture, but science and democracy are still our unfinished career, which has a long way to go when compared with the historical trend the Western Enlightenment had shaped. Firstly, by the Western Enlightenment, human rights replace the monarchical power, human-orientation replaces God, science replaces doctrine, we can discover the ego of self through sense May Fourth New Culture Movement in the form of enlightenment through science and democracy Praise and criticism of the feudal morality stand out from the human subjectivity, highlighting people's rational spirit, with the specific content of the western Enlightenment, which are different. But, actually the person by reason of self-discovery, human is found to be the common goal of both Western and Eastern Enlightenment. Secondly, it reveals the differences. On the one hand, they have different cultural traditions:the West is a combination of ration and Godhood, while the Chinese culture follows the mainstream of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and has very weak religious consciousness.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actually lie in the different presupposition of humanity. On the other h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enlightenment and tradition are different. May Fourth New Culture Movement in the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the advantages of Western civilization to the pan-cultural comparison of the areas of derivatives from the beginning formed to judge the value of a cover showing the traditional completely negated. In the Western Enlightenmen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lightenment and tradition is regressive. The Western culture does judgment within its own system and with the reason to oppose the monopoly of divinity. Therefore, the Western Enlightenment is the return to the traditional Greek way, and is against the divine domination of monopoly, instead of full negation to tradition. Its anti-tradition did not break the system architecture of Western culture. Thirdly, the Chinese Enlightenment has its own particularity. On the one hand, the exogenous Enlightenment and the cultural nationalism are in highlights. Affected by the spirit of the Enlightenment, May Fourth New Culture Movement marked that Chinese culture's transformation from modern times to the contemporary age. Meanwhile, the exogenous enlightenment decided that May Forth New Culture Movement would face the tangle of cultural nationality. It also determined that any non-Western culture must confront cultural dimensions of national character Enlightenment in the modern way. This is why the cultural conservatism is not entirely appropriate, but it has profound ideological value. This is a different sense of enlightenment May Fourth New Culture Movement left us. On the other hand, salvation overwhelmed Enlightenment:national position replaced the individual consciousness. The center of the Western Enlightenment, human study, advanced the Enlightenment to human subjectivity level. Meanwhile, May Fourth New Culture Movement of the Enlightenment also noted the personality of the Enlightenment. But because of the survival of the national crisis, there is no access to the same deep level of rationality and freedom to explor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Enlightenment, just as the Western Enlightenment did. It can only locate science and democracy in such a category. Third, the rational spirit of the Enlightenment shaped the social structure in the West reflected the gradual maturity of civil society. By contrast, China Enlightenment apparently lacks social maturity basis in reality. From a societal perspectiv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family structure and the country's social structure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formation of civil society. The Chinese civil society has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performance of enlightenment is a cultural awakening; the state plays the main role in the social changes;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is still unable to provide a strong secular foundation.
     Chapter four reflects the May Fourth New Culture Movement in the following two aspects:the arbitrariness of rational enlightenment will inevitably leads to the opposite, which is the paradox of enlightenment; the eternal criticism toward history is the right attitude to treat "the Enlightenment"; early Marxists realize the dual nature of the Enlightenment, and they treat the new culture as a transcendence of both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modern culture. It still has 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seek a new road beyond returning to the tradition and ultra-Westernized. Anti-Enlightenment tradition is not the proper meaning of enlightenment. The emergence of non-mainstream thought May Fourth New Culture Movement is a kind protection to the traditional dimensions. May Fourth New Culture Movement is an exogenous enlightenment, and we should learn more ideological nutrients; the scientization of modern Neo-Confucianism and the humanization of Marxist philosophy represent the orientation formed through rational self-reflection and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values, which is the mentality exceeding the May Fourth Enlightenment, and the opportunity to transform the traditional creativity.
引文
①转引自[美]余英时:《钱穆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版,第37页。
    ①参见汤一介:《关于文化问题的几点思考》,《学术月刊》2002年第9期。
    ①[美]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①参见何干之:《近代中国启蒙运动史》,《何干之文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70页。
    ②参见[美]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③参见陈崧编:《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文选》编辑说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④参见[美]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穆善培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页。
    ⑤参见[美]余英时:《重寻胡适历程:胡适生平与思想再认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美]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57页。
    ①[德]E·卡西尔:《启蒙哲学》序言,顾伟铭等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①参见李少兵:《爱国、启蒙和文艺复兴》,《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但李文中只提到了前面三种定性,没有提及在20世纪80年代有很大影响的林毓生的“全盘性的反传统主义”观点。
    ②参见[美]余英时:《重寻胡适历程:胡适生平与思想再认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4-245页。
    ③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全集》(第一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39页。
    ①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29页。
    ②参见张立文:《现代化的文化启蒙》,《复旦学报》1989年第3期;葛雍:《关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历史接合点的探寻——萧箑父教授访问记》,《天津社会科学》1988年第4期;杨春时:《五四精神的命运》,《学习与探索》1989年第3期;[美]舒衡哲:《中国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刘京建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版等。
    ③参见李平生、刘京希:《山东大学纪念五四运动70周年学术讨论会纪要》,《文史哲》1989年第3期等。
    ①参见[美]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穆善培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美]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
    ②[美]余英时《论中国文化的重建》,王跃、高力克编:《五四:文化的阐释与评价——西方学者论五四》,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07页。
    ③转引自徐胜萍:《海外与港台“五四”运动史研究综述,《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期。
    ④参见郭齐勇:《现代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刍议》,《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6年第5期。
    ①[美]余英时:《重寻胡适历程:胡适生平与思想再认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6页。
    ②汤一介:《略论百年来中国文化上的中西古今之争》,《中国文化研究》2001年第2期。
    ①参见欧阳哲生、金安平:《五四运动与二十世纪的中国——北京大学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②何中华:《“科玄论战”与20世纪中国哲学走向》,《文史哲》1998年第2期。
    ③[美]杜维明:《化解启蒙心态》,《杜维明文集》,武汉:武汉出版社2002年版,第261页。
    ④王元化:《对于“五四”的再认识答客问》,《九十年代反思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43页。
    ⑤许纪霖等著:《启蒙的自我瓦解:1990年代以来中国思想文化界重大论争研究》,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第42页。
    ⑥丁国强:《启蒙死了,启蒙万岁——近年来关于思想启蒙的图书扫描》,《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08年第3期。
    ①参见王代莉:《开放的文化观念——纪念新文化运动9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1期。
    ②方克立:《二十一世纪,能否淡化东化与西化之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9年第2期。
    ③汤一介:《略论百年来中国文化上的中西古今之争》,《中国文化研究》2001年第2期;汤一介:《走出“中西古今”之争,融会“中西古今”之学》,《学术月刊》2004年第7期。
    ④何中华:《“科玄论战”与20世纪中国哲学走向》,《文史哲》1998年第2期。
    ①李华兴:《民主与近代中国》,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9页。
    ②汤一介:《走出“中西古今”之争,融会“中西古今”之学》,《学术月刊》2004年第7期。
    ①[美]沃勒斯坦:《作为一种文明的近现代世界体系》,《国外社会学》1991年第5期。
    ①[美]顾明栋:《对中西比较研究中一些文化理论问题的思考》,《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②王先明:《近代新学: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嬗变与重构》,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7页。
    ①戚其章:《从“中本西末”到“中体西用”》,《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1期。
    ②程颢、程颐:《二程集·易传序》,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③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22页。
    ④《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25,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088页。
    ①冯桂芬:《采西学议》,《校邠庐抗议》,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57页。
    ②路新生:《论“体”“用”在中国近代的“错位”》,《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
    ③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全集》(第一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96页。
    ④王韬:《易言原跋》,《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67页。
    ⑤薛福成:《筹洋刍议·变法》,《薛福成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56页。
    ⑥张之洞:《劝学篇》,《张文襄公全集》卷203,北京:中国书店1990年版,第570页。
    ①张之洞:《劝学篇》,《张文襄公全集》卷203,北京:中国书店1990年版,第575页。
    ②张之洞:《劝学篇》,《张文襄公全集》卷202,北京:中国书店1990年版,第559页。
    ③郑观应:《盛世危言·凡例》,《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40页。
    ④郑观应:《盛世危言·西学》,《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76页。
    ⑤郑观应:《盛世危言·道器》,《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42-243页。
    ⑥郑观应:《南游日记》,《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967页。
    ⑦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33页。
    ⑧郭嵩焘:《条陈海防事宜》,《郭嵩焘奏稿》,长沙:岳麓书社1983年版,第345页。
    ①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饮冰室合集》专集三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36年版,第71页。
    ②参见戚其章:《从“中本西末”到“中体西用”》,《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1期。
    ③康有为:《康有为政论集》上册,汤志钧编,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94-295页。
    ④张之洞将新学视为西学是当时的一种见解,据今人王先明的研究,新学是指称对象不断变化的一种过渡性学术文化休系,大略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旧学汲取西学成分后的一种学术转型,以汲取西学为特征,但不等同于西学,本质上仍是中学的移行换步。王先明认为戊戌“新学”标志着近代“新学”的初步形成,详见王先明:《近代新学: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嬗变与重构》,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⑤丁伟志、陈崧:《中西体用之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87页。
    ①梁启勋:《“万木草堂”回忆》,夏晓虹编:《追忆康有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版,第189页。
    ②路新生:《论“体”“用”在中国近代的“错位”》,《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
    ①严复:《与<外交报>主人书》,《严复集》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59页。
    ②严复:《救亡决论》,《严复集》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5页。
    ③严复:《论世变之亟》,《严复集》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页。
    ④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285页。
    ⑤严复:《论世变之亟》,《严复集》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3页。
    ⑥严复:《原强》,《严复集》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7页。
    ①参见何中华:《“科玄论战”与20世纪中国哲学走向》,《文史哲》1998年第2期。
    ②蔡元培:《五十年来中国之哲学》,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四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51页。
    ③严复:《天演论》自序,《严复集》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21页。
    ④胡汉民:《述侯官严复最近政见》,《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2卷(上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年版,第146页。
    ①胡适:《四十自述》,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1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0页。
    ②严复:《与<外交报>主人书》,《严复集》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59页。
    ③严复:《原强》,《严复集》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3页。
    ④严复:《原强》,《严复集》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9页。
    ⑤严复:《救亡决论》,《严复集》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4页。
    ⑥严复:《穆勒名学》按语,《严复集》第4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036页。
    ⑦蔡元培:《五十年来中国之哲学》,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四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52页。
    ①严复:《穆勒名学》按语,《严复集》第4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028页。
    ②严复:《原富》按语,《严复集》第4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905页。
    ③[英]约翰·穆勒:《穆勒名学》,严复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87页。
    ④严复:《与张元济书》,《严复集》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46页。
    ⑤严复:《穆勒名学》按语,《严复集》第4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047页。
    ①[美]张灏:《危机中的知识分子——寻求秩序与意义》,高力克、王跃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页。
    ②[美]汪荣祖:《康章合论》,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27页。
    ①王国维:《观堂别集卷四》,《王国维遗书》,第4册,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版,第8页。
    ②王国维:《静庵文集续编》,《王国维遗书》,第5册,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版,第39页。
    ③章太炎:《论经史儒之分合》,《章太炎文集》,北京:线装书局2009年版,第148页。
    ①康有为:《进呈俄罗斯大彼得变政记序》,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25页。
    ②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11页。
    ③康有为:《康南海自编年谱》,楼宇烈整理,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2页。
    ①参见[美]余英时:《20世纪中国的激进化》,《人文与理性的中国》,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②谭嗣同:《仁学》,《谭嗣同全集》(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版,第337页。
    ①参见[美]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17页。
    ①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35-236页。
    ②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独秀文存》,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1页。
    ①参见陈崧编:《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文选》编辑说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②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独秀文存》,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1页。
    ③伧父:《迷乱之现代人心》,《东方杂志》第15卷第4号,1918年4月。
    ①伧父:《战后东西文明之调和》,《东方杂志》第14卷第4号,1917年4月。
    ②李大钊:《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李大钊文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62页。
    ③李大钊:《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李大钊文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63页。
    ④李大钊:《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李大钊文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60页。
    ⑤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独秀文存》,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52页。
    ①陈独秀:《宪法与孔教》,《独秀文存》,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79页。
    ②汪淑潜:《新旧问题》,《青年杂志》第1卷第1期,1915年9月。
    ③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独秀文存》,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43页。
    ④章行严:《新时代之青年》,《东方杂志》第16卷第11号,1919年11月。
    ⑤伧父:《何谓新思想》,《东方杂志》第16卷第11号,1919年11月。
    ⑥伧父:《新旧思想之折衷》,《东方杂志》第16卷第9号,1919年9月。
    ⑦张煊:《驳(新潮)(国故和科学的精神)篇》,《国故》第3期,1919年5月。
    ⑧章行严:《新时代之青年》,《东方杂志》第16卷第11号,1919年11月。
    ⑨吴宓:《论新文化运动》,《学衡》第4期,1922年4月。
    ①张东荪:《突变与潜变》,《时事新报》,1919年10月1日。
    ②张东荪:《答章行严君》,《时事新报》,1919年10月12日。
    ③毛子水:《国故和科学的精神》,《新潮》第1卷第5号,1919年5月。
    ④常乃惠:《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国民》第2卷第3号,1920年10月1日。
    ⑤李大钊:《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李大钊文集》(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51页。
    ⑥李大钊:《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李大钊文集》(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①梁启超:《欧游心影录》,《饮冰室合集》专集二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36年版,第12页。
    ②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全集》(第一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25页。
    ③恶石:《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2年3月28日。
    ④吴必:《论新文化运动》,《学衡》第4期,1922年4月。
    ⑤梅光迪:《评提倡新文化者》,《学衡》第1期,1922年1月。
    ⑥汤用彤:《评近人之文化研究》,《学衡》第12期,1922年12月。
    ⑦柳诒徵:《中国文化西被之商榷》,《学衡》第27期,1924年3月。
    ⑧常乃息:《东西文化问题质胡适之先生》,《现代评论》第4卷第90、91期,1926年8、9月。
    ①陈独秀:《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独秀文存》,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0页。
    ②胡适:《读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3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95页。
    ③常乃息:《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国民》第2卷第3号,1920年10月1日。
    ④伧父:《静的文明与动的文明》,《东方杂志》第13卷第10号,1916年10月。
    ⑤熊吕茂:《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岭南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
    ①梁漱洪:《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全集》(第一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88页。
    ②汪叔潜:《新旧问题》,《青年杂志》第1卷第1期,1915年9月。
    ③伧父:《新出思想之折衷》,《东方杂志》第16卷第9号,1919年9月。
    ④伧父:《何谓新思想》,《东方杂志》第16卷第11号,1919年11月。
    ⑤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全集》(第一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39页。
    ⑥吴必:《论新文化运动》,《学衡》第4期,1922年4月。
    ⑦汤用彤:《评近人之文化研究》,《学衡》第12期,1922年12月。
    ⑧吴必:《论新文化运动》,《学衡》第4期,1922年4月。
    ①伧父:《何谓新思想》,《东方杂志》第16卷第11号,1919年11月。
    ②李大钊:《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李大钊文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60页。
    ③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全集》(第一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53页。
    ①胡适:《读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3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85页。
    ②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全集》(第一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52页。
    ③胡适:《读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3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93页。
    ①[美]余英时:《余英时文集》序,《民主制度与近代文明》,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②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独秀文存》,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43页。
    ③参见[美]余英时:《民主制度与近代文明》,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9页。
    ④参见[美]张灏:《中国近代转型时期的民主观念》,许纪霖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
    ①严复:《论世变之亟》,《严复集》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页。
    ②严复:《主客平议》,《严复集》,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18页。
    ③严复:《原强》,《严复集》,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9页。
    ④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独秀文存》,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8页。
    ①参见李华兴:《民主的追求和理性的反思——五四时期中国知识分子民主思想研究》,《民主与近代中国》,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②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独秀文存》,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03页。
    ③陈独秀:《宪法与孔教》,《独秀文存》,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79页。
    ④李大钊:《民彝与政治》,《李大钊文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69页。
    ⑤李大钊:《民彝与政治》,《李大钊文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68页。
    ⑥[美]郭颖颐:《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1900-1950)》,雷颐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页。
    ①陈独秀:《国庆纪念底价值》,《独秀文存》,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73页。
    ②陈独秀:《谈政治》,《独秀文存》,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71页。
    ③[美]杜威:《新旧个人主义——杜威文选》,孙有中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
    ④胡适:《胡适口述自传》,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1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56页。
    ⑤胡适:《易卜生主义》,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2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86-487页。
    ⑥胡适:《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11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2页。
    ①胡适:《自由主义》,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12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10页。
    ②胡适:《不朽——我的宗教》,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2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32页。
    ③张君劢:《宪政之道》,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版,第136页。
    ①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独秀文存》,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42-243页。
    ②[美]张灏:《中国近代转型时期的民主观念》,许纪霖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
    ①转引自[美]余英时:《方以智晚节考》,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65页。
    ②王夫之:《搔酋问》,《船山全书》第12册,湖南:岳麓书社1996年版,第637页。
    ③参见樊洪业:《从“格致”到“科学”》,《自然辩证法通讯》1988年第3期。
    ④严复:《与<外交报>主人书》,《严复集》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59页。
    ①严复:《穆勒名学》按语,《严复集》第4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051页。
    ②杨国荣:《作为普遍之道的科学——晚清思想家对科学的理解》,《科学·经济·社会》1998年第4期。
    ③[英]W·C·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李珩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5页。
    ④胡适:《科学与人生观序》,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3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52页。
    ①陈独秀:《敬告青年》,《独秀文存》,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8页。
    ②陈独秀:《敬告青年》,《独秀文存》,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页。
    ③陈独秀:《新文化运动是什么》,《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512页。
    ④陈独秀:《(新青年)宣言》,《独秀文存》,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45页。
    ①陈独秀:《再论孔教问题》,《独秀文存》,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1页。
    ②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5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07-508页。
    ③胡适:《演化论与存疑主义》,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10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52页。
    ④胡适:《实验主义》,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2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12页。
    ⑤胡适:《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4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页。
    ⑥蔡元培:《三十五年来中国之新文化》,高平叔编:《蔡元培选集》(第六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91页。
    ①蔡元培:《中国科学社征集基金启》,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31页。
    ②蔡元培:《哲学与科学》,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49-253页。
    ③樊洪业、李真:《科学家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贡献》,《自然辩证法通讯》1989年第3期。
    ④任鸿隽:《科学与教育》,《科学》第一卷第十二期,1914年。
    ⑤任鸿隽:《科学精神论》,《科学》第二卷第一期,1915年。
    ⑥胡明复:《科学方法论》,《科学》第二卷第七期,1915年。
    ①唐钺:《科学与德行》,《科学》第三卷第四期,1917年。
    ②丁文江:《优生学与谱牒》,《改造》第3卷笫5号,第44页。
    ③丁文江:《玄学与科学》,张君劢、丁文江等著,《科学与人生观》,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1页。
    ①[英]卡尔·皮尔逊:《科学的规范》,李醒民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14-15页。
    ②吴稚晖:《箴洋八股化之理学》,张君劢、丁文江等著,《科学与人生观》,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09-310页。
    ①梁启超:《欧游心影录》,《饮冰室合集》专集二十三,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版,第12页。
    ②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全集》(第一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28页。
    ③张君劢:《欧洲文化之危机及中国新文化之趋向》,《东方杂志》第19卷第3号,1922年2月。
    ①张君劢:《人生观》,张君劢、丁文江等著,《科学与人生观》,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3页。
    ②丁文江:《玄学与科学》,张君劢、丁文江等著,《科学与人生观》,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1-59页。
    ①丁文江:《玄学与科学——答张君劢》,张君劢、丁文江等著,《科学与人生观》,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05页。
    ②胡适:《孙行者与张君劢》,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3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79页。
    ③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36页。
    ④梁启超:《人生观与科学》,张君劢、丁文江等著,《科学与人生观》,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39-142页。
    ⑤范寿康:《评所谓“科学与玄学之争”》,张君劢、丁文江等著,《科学与人生观》,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16-323页。
    ①王星拱:《科学与人生观》,张君劢、丁文江等著,《科学与人生观》,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85-286页。
    ②唐钺:《心理现象与因果律》,张君劢、丁文江等著,《科学与人生观》,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18页。
    ③唐钺:《一个痴人的说梦》,张君劢、丁文江等著,《科学与人生观》,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74-275页。
    ①蒙培元:《20世纪中国哲学的回顾与展望》,《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001年第3期。
    ② Owen, Scientism, Man and Religion, The Westminster Press,1950, P20.
    ③ Tom Sorell, Scientism:Philosophy and the infatuation weith Science, London and New York,1991, P1.
    ④[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册,马元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62页。
    ①参见杨国荣:《科玄之战与科学主义》,《理性与价值》,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61页。
    ②杨国荣:《科学与科学主义》,《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9年第2期。
    ③何中华:《“科玄论战”与20世纪中国哲学走向》,《文史哲》1998年第2期。
    ④丁文江:《玄学与科学——答张君劢》,张君劢、丁文江等著,《科学与人生观》,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88页。
    ①丁文江:《玄学与科学》,张君劢、丁文江等著,《科学与人生观》,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7页。
    ②吴稚晖:《一个新信仰的宇宙观及人生观》,张君劢、丁文江等著,《科学与人生观》,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54页。
    ③胡适:《科学与人生观序》,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3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4页。
    ④唐钺:《机械与人生》,钟离蒙、杨凤麟编,《中国现代哲学史资料汇编》第一集第六册,沈阳:辽宁大学哲学系1981年版,第125页。
    ⑤吴稚晖:《一个新信仰的宇宙观及人生观》,张君劢、丁文江等著,《科学与人生观》,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59页。
    ①江天骥:《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关系问题》,《哲学研究》1996年第11期。
    ②丁文江:《玄学与科学》,张君劢、丁文江等著,《科学与人生观》,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9页。
    ③王星拱:《科学的起源与效果》,钟离蒙、杨凤麟编,《中国现代哲学史资料汇编》第一集第七册,沈阳:辽宁大学哲学系1981年版,第213-214页。
    ④丁文江:《玄学与科学——答张君劢》,张君劢、丁文江等著,《科学与人生观》,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94页。
    ①[德]卡尔纳普:《哲学和逻辑句法》,傅季重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版,第13页。
    ②丁文江:《玄学与科学——答张君劢》,张君劢、丁文江等著,《科学与人生观》,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02页。
    ③丁文江:《玄学与科学》,张君劢、丁文江等著,《《科学与人生观》,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9页。
    ④丁文江:《玄学与科学》,张君劢、丁文江等著,《科学与人生观》,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3页。
    ①张君劢:《再论人生观与科学并答丁在君》,张君劢、丁文江等著,《科学与人生观》,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84页。
    ②张君劢:《人生观之论战序》,《张君劢集》,北京:群言出版社1993版,第71-72页。
    ③张东荪:《科学与哲学》,《东方杂志》第22卷2号,1925年1月。
    ④张君劢:《再论人生观与科学并答丁在君》,张君劢、丁文江等著,《科学与人生观》,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84页。
    ①陈独秀:《答张君劢及梁任公》,《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488-489页。
    ②张君劢:《再论人生观与科学并答丁在君》,张君劢、丁文江等著,《科学与人生观》,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80页。
    ③张君劢:《再论人生观与科学并答丁在君》,张君劢、丁文江等著,《科学与人生观》,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77页。
    ④陈独秀:《(科学与人生观)序》,《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351页。
    ①张君劢:《人生观之论战序》,《张君劢集》,北京:群言出版社1993版,第67页。
    ②张君劢:《人生观之论战序》,《张君劢集》,北京:群言出版社1993版,第72页。
    ③张君劢:《人生观》,张君劢、丁文江等著,《科学与人生观》,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3页。
    ④丁文江:《玄学与科学》,张君劢、丁文江等著,《科学与人生观》,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2页。
    ⑤胡适:《科学与人生观序》,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3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59页。
    ①何中华:《“科玄论战”与20世纪中国哲学走向》,《文史哲》1998年第2期。
    ②张君劢:《人生观之论战序》,《张君劢集》,北京:群言出版社1993版,第70页。
    ①梁启超:《欧游心影录》,《饮冰室合集》专集二十三,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版,第11页。
    ②梁启超:《人生观与科学》,张君劢、丁文江等著,《科学与人生观》,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40灭。
    ③范寿康:《意志自由与道德》,钟离蒙、杨凤麟编,《中国现代哲学史资料汇编》第一集第七册,沈阳:辽宁大学哲学系1981年版,第382页。
    ④瞿秋白:《自由世界与必然世界》,《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97页。
    ①张君劢:《人生观之论战序》,《张君劢集》,北京:群言出版社1993版,第66页。
    ②陈独秀:《答张君劢及梁任公》,《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490页。
    ③[美]郭颖颐:《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1900-1950)》,雷颐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7页。
    ④胡适:《胡适口述自传》,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1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58页。
    ⑤参见郑东升:《近十年来关于“问题与主义”之争研究综述》,《锦州师范学院学报》第25卷第5期。
    ①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2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2页。
    ②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李大钊文集》(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2页。
    ③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李大钊文集》(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7页。
    ①胡适:《三论问题与主义》,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2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73-274页。
    ②胡适:《四论问题与主义》,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2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78页。
    ③胡适:《新思潮的意义》,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2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55页。
    ④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编:《中共党史参考资料》(一),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13贝。
    ①彭继红、何为:《“问题与主义”论战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②胡适:《三论问题与主义》,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2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66-267页。
    ③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李大钊文集》(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2页。
    ④胡适:《新思潮的意义》,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2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58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5页。
    ⑥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李大钊文集》(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7页。
    ①胡适:《新思潮的意义》,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2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58页。
    ②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李大钊文集》(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7页。
    ③胡适:《四论问题与主义》,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2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77页。
    ④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李大钊文集》(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8页。
    ①[美]余英时:《重寻胡适历程——胡适生平与思想再认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4-215页。
    ②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44页。
    ①陈独秀:《<科学与人生观>序》,《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353-355页。
    ②胡适:《答陈独秀先生》,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3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73页。
    ③陈独秀:《答适之》,《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377页。
    ④陈独秀:《答适之》,《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377页。
    ⑤陈独秀:《答适之》,《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379页。
    ①陈独秀:《答适之》,《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379-340页。
    ②陈独秀:《答适之》,《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37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1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2页。
    ①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74-275页。
    ②[法]霍尔巴赫:《健全的思想》,王荫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6年版,第165页。
    ③转引自[英]亚·沃尔夫:《十八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上),周昌忠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7页。
    ①[英]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何兆武、张文杰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87页。
    ②[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马元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页。
    ③赵林:《从西方文化的历史发展看科学与宗教的辩证关系》,《文史哲》2007年第2期。
    ①[法]霍尔巴赫:《健全的思想》,王荫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6年版,第17页。
    ②[德]E·卡西尔:《启蒙哲学》,顾伟铭等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25-126页。
    ③[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77页。
    ④[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2页。
    ⑤[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58页。
    ⑥[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6-27页。
    ①邓晓芒:《20世纪中国启蒙的缺陷》,《史学月刊》,2007年第9期。
    ②[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4页。
    ③[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4-25页。
    ④[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30-31页。
    ①[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996年版,第3-4页。
    ②[法]米歇尔·福科:《什么是启蒙》,汪晖译,汪晖、陈燕谷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427页。
    ①[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1版序言,蓝公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4页。
    ②[法]米歇尔·福科:《什么是启蒙》,汪晖译,汪晖、陈燕谷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423页。
    ③[法]米歇尔·福科:《什么是启蒙》,汪晖译,江晖、陈燕谷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433-434页。
    ①[法]米歇尔·福科:《什么是启蒙》,汪晖译,汪晖、陈燕谷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437页。
    ②[法]米歇尔·福科:《什么是启蒙》,汪晖译,汪晖、陈燕谷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441页。
    ①陈独秀:《敬告青年》,《独秀文存》,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页。
    ②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独秀文存》,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43页。
    ③胡适:《新思潮的意义》,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2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52页。
    ①[美]舒衡哲:《中国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刘京建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版,第5页。
    ②胡适:《吴虞文录序》,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2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10页。
    ①罗家伦:《批评的研究——3W主义》,《新潮》2卷3号,1920年4月。
    ②贺麟:《儒家思想的新开展》,贺麟:《文化与人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5页。
    ①牟宗三:《关于文化与中国文化》,《道德理想主义的重建——牟宗三新儒学论著辑要》,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8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55页。
    ②李大钊:《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李大钊文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64页。
    ③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独秀文存》,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43页。
    ①陈独秀:《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独秀文存》,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0页。
    ②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5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15页。
    ①陈方正:《论启蒙与传统的关系——五四与日本启蒙运动的反思》,《开放时代》1999年第5期。
    ②邓晓芒:《西方启蒙思想的本质》,《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①李新宇:《重评五四启蒙运动三题——兼评李洋厚诸先生之说》,《文史哲》2004年第4期。
    ②高一涵:《非“君师主义”》,《新青年》第5卷第6号,1918年12月。
    ①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全集》(第一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39页。
    ①汪晖:《无地彷徨——“五四”及其回声》,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版,第236页。
    ②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独秀文存》,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8页。
    ①孙中山:《三民主义》,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102页。
    ②江晖:《中国现代历史中的“五四”启蒙运动》,许纪霖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第48页。
    ①邓正来:《邓正来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页。
    ②[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7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0-131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2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45页。
    ②参见马敏、朱英:《传统与近代的二重变奏——晚清苏州商会个案研究》,成都:巴蜀书社1993年版。朱英:《关于中国市民社会问题的几点商榷意见》,《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4年春季卷(总第7期)。
    ③梁治平:《中国法律史上的民间法——兼论中国古代法律的多元格局》,《中国文化》1997年Z1期。
    ①[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97页。
    ②王新生:《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评析》,《哲学研究》2003年第12期。
    ③[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74页。
    ④[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25页。
    ①邓正来:《邓正来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5页。
    ①[德]霍克海默、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②何中华:《启蒙、道德与文学——一种可能的解释》,《河北学刊》2004年第6期。
    ①《启蒙的反思——杜维明、黄万盛对话录》,哈佛燕京学社主编:《启蒙的反思》,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5页。
    ①伧父:《静的文明与动的文明》,《东方杂志》第13卷第10号,1916年10月。
    ②胡适:《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4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
    ③胡适:《科学与人生观序》,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3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54页。
    ①李大钊:《“第三”》,《李大钊文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84页。
    ②李大钊:《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李大钊文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60-561页。
    ③瞿秋白:《赤都心史》,《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12-213页。
    ①胡适:《吴虞文录序》,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2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10页。
    ①李大钊:《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李大钊文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63页。
    ②陈独秀:《答佩剑青年》,《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86页。
    ③牟宗三、徐复观、张君劢、唐君毅:《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封祖盛编,《当代新儒家》,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5-36页。
    ①郭齐勇:《现代性与传统的思考》,《开放时代》1999年第5期。
    ②[法]米歇尔·福科:《什么是启蒙》,汪晖译,汪晖、陈燕谷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433-434页。
    《新青年》、《东方杂志》、《新潮》、《学衡》、《每周评论》、《星期评论》、《国故》、
    《时事新报》、《国民》、《民国日报》副刊《觉悟》、《现代评论》、《科学》、《改造》、
    《甲寅》、《学艺》、《学灯》、《少年中国》、《晨报》副刊。
    1.程颢、程颐:《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2.王夫之:《船山全书》,湖南:岳麓书社1996年版。
    3.《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4.冯桂芬:《校邠庐抗议》,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5.郑观应:《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6.薛福成:《薛福成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7.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北京:中国书店1990年版。
    8.郭嵩焘:《郭嵩焘奏稿》,长沙:岳麓书社1983年版。
    9.章太炎:《章太炎文集》,北京:线装书局2009年版。
    10.康有为:《康有为政论集》汤志钧编,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11.康有为:《康南海自编年谱》,楼宇烈整理,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12.夏晓虹编:《追忆康有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版。
    13.梁启超:《饮冰室合集》,北京:中华书局1936年版。
    14.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15.谭嗣同:《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版。
    16.严复:《严复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17.王国维:《王国维遗书》,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版。
    18.孙中山:《三民主义》,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版页。
    19.陈独秀:《独秀文存》,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0.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
    21.胡适:《胡适文集》,欧阳哲生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2.李大钊:《李大钊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3.鲁迅:《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24.蔡元培:《蔡元培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25.梁漱溟:《梁漱溟全集》,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6.张君劢、丁文江等著:《科学与人生观》,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7.张君劢:《张君劢集》,北京:群言出版社1993版。
    28.张君劢:《宪政之道》,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版。
    29.瞿秋白:《瞿秋白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30.何干之:《何干之文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31.熊十力:《十力语要》,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96年版。
    32.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五四运动文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9年版。
    33.《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年版。
    34.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编:《中共党史参考资料》,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35.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纪念五四运动六十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36.葛懋春、李兴芝编:《胡适哲学思想资料选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
    37.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38.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39.钟离蒙、杨凤麟编:《中国现代哲学史资料汇编》,沈阳:辽宁大学哲学系1981年版。
    40.彭明:《五四运动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41.陈崧编:《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文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42.萧延中、朱艺编:《启蒙的价值与局限——台港学者论五四》,太原:山西人民 出版社1989年版。
    43.王跃、高力克编:《五四:文化的阐释与评价——西方学者论五四》,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44.《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五四运动与中国文化建设——五四运动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45.郝斌、欧阳哲生主编:《五四运动与二十世纪的中国——北京大学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
    46.俞吾金编选:《疑古与开新》,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版。
    47.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8.丁守和主编:《中国现代启蒙思潮》,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49.袁伟时编著:《告别中世纪:五四文献选粹与解读》,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陈嘉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陈来:《传统与现代:人文主义的视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5.陈序经:《东西文化观》,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丁伟志、陈崧:《中西体用之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7.邓正来:《邓正来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封祖盛编:《当代新儒家》,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
    9.哈佛燕京学社主编:《启蒙的反思》,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0.葛力:《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
    11.贺麟:《文化与人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12.高瑞泉:《天命的没落:中国近代唯意志论思潮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3.何中华:《哲学:走向本体澄明之境》,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4.何中华:《社会发展与现代性批判》,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15.何中华:《重读马克思》,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6.何卓恩:《殷海光与近代中国自由主义》,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17.姜义华:《“理行缺位”的启蒙》,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18.江怡主编:《理性与启蒙——后现代经典文选》,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
    19.李长之:《迎中国的文艺复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6年版。
    20.李华兴:《民主与近代中国》,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21.李龙牧:《五四时期思想史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2.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23.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24.刘桂生:《时代的错位与理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25.刘军宁:《民主与民主化》,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26.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27.刘小枫、陈少明主编:《康德与启蒙》,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28.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3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1.马敏、朱英:《传统与近代的二重变奏——晚清苏州商会个案研究》,成都:巴蜀书社1993年版。
    32.牟宗三:《道德理想主义的重建——牟宗三新儒学论著辑要》,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33.牟宗三:《中西哲学之会通十四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34.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35.庞朴:《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年版。
    36.钱穆:《中国文化精神》,台北:三民书局1973年年版。
    37.钱穆:《民族与文化》,台北:东大图书馆1989年版。
    38.秦英君:《科学乎人文乎:中国近代以来文化取向之两难》,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9.邵汉明主编:《中国文化研究二十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0.王先明:《近代新学: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嬗变与重构》,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41.王元化:《九十年代反思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42.汪晖:《无地彷徨——“五四”及其回声》,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版。
    43.汪晖、陈燕谷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44.徐复观:《中国人文精神之阐扬》,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版。
    45.许纪霖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
    46.许纪霖等编:《启蒙的自我瓦解:1990年代以来中国思想文化界重大论争研究》,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
    47.许苏民:《比较文化研究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48.杨国荣:《理性与价值——智慧的历程》,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49.袁伟时:《中国现代思想散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
    50.叶秀山、王树人主编:《西方哲学史》(学术版),南京:凤凰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1.赵林:《中西文化分野的历史反思》,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2.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53.张光芒:《启蒙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54.张利民:《文化选择的冲突——“五四”时期东西文化论战中的思想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55.张世英:《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6.郑大华:《梁漱溟与胡适——文化保守主义与西化思潮的比较》,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
    57.郑师渠:《晚清国粹派》,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58.朱谦之:《文化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59.[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60.[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61.[德]霍克海默、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渠敬东、曹卫东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2.[德]E·卡西尔:《启蒙哲学》,顾伟铭等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3.[德]卡尔纳普:《哲学和逻辑句法》,傅季重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版。
    64.[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蓝公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
    65.[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66.[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67.[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纲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
    68.[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王荣芬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9.[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陈晓林译,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70.[法]福柯:《福柯集》,杜小真编选,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版。
    71.[法]霍尔巴赫:《健全的思想》,王荫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6年版。
    72.[美]艾恺:《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现代中国的困境》,王宗昱,冀建中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73.[美]卡尔·贝克尔:《启蒙时代哲学家的天城》,何兆武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74.[美]杜维明:《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版。
    75.[美]杜维明:《杜维明文集》,武汉:武汉出版社2002年版。
    76.[美]杜威:《新旧个人主义——杜威文选》,孙有中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77.[美]费侠莉:《丁文江:科学与中国新文化》,丁子霖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78.[美]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79.[美]郭颖颐:《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1900—1950)》,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80.[美]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穆善培译,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81.[美]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
    82.[美]罗兰·斯特龙伯格:《西方现代思想史》,刘北成、赵国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83.[美]舒衡哲:《中国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刘京建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版。
    84.[美]本杰明·史华兹:《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叶凤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85.[美]詹姆斯·施密特:《启蒙运动与现代性:18世纪与20世纪的对话》,徐向东、卢华萍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86.[美]汪荣祖:《康章合论》,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
    87.[美]爱德华·西尔斯:《论传统》,傅铿,吕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88.[美]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89.[美]余英时:《钱穆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版。
    90.[美]余英时:《重寻胡适历程:胡适生平与思想再认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1.[美]余英时:《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
    92.[美]余英时:《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
    93.[美]余英时:《方以智晚节考》,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
    94.[美]余英时:《民主制度与近代文明》,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5.[美]余英时:《人文与理性的中国》,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96.[美]张灏:《危机中知识分子——寻求秩序与意义》,高力克、王跃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97.[美]张灏:《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崔志海,葛夫平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98.[美]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年版。
    99.[日]近藤邦康:《救亡与传统——五四思想形成之内在逻辑》,丁晓强等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00.[英]w·C·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李珩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1.[英]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何兆武、张文杰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102.[英]罗素:《西方哲学史》,马元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103.[英]约翰·穆勒:《穆勒名学》,严复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104.[英]卡尔·皮尔逊:《科学的规范》,李醒民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105.[英]亚·沃尔夫:《十八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周昌忠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毕春丽:《也论五四时期的“全盘化反传统”与“过激主义”》,《东岳论丛》1999年第2期。
    2.蔡方鹿:《弘扬五四精神与建立社会主义新文化》,《社会科学研究》1989年第4期。
    3.车玉玲:《启蒙精神逆转的理性根源》,《哲学研究》2002年第4期。
    4.陈宝云:《道德的向度:学衡派“德化天下”思想探析》,《兰州学刊》2006年第4期。
    5.陈方正:《论启蒙与传统的关系——五四与日本启蒙运动的反思》,《开放时代》1999年第5期。
    6.陈方正:《试论新文化运动与欧洲文艺复兴》,《中国文化》2007年第2期。
    7.陈嘉明:《启蒙的意义与现代性的合理性——福柯的“现代性的态度”》,《求是学刊》2006年第3期。
    8.陈嘉明:《中国现代性研究的解释框架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9.陈乐民:《启蒙在中国》,《开放时代》2006年第6期。
    10.陈少明:《理性的唤醒——西方认识论冲击下的中国近代哲学》,《哲学研究》1987年第12期。
    11.陈思和:《“五四”与当代——对一种学术萎缩现象的断想》,《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3期。
    12.陈树林:《启蒙精神与现代性的内在关联》,《学术交流》2004年第6期。
    13.陈卫平:《从“会通以求超胜”到“西学东源”说——论明末至清中叶的科学家对中西科学关系的认识》,《自然辩证法通讯》1989年第2期。
    14.陈卫平:《八十年的“五四”观》,《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15.陈卫平:《1980年代的启蒙:三种思潮与李泽厚——台湾对大陆1980年代“文化热”的评述》,《社会科学》2005年第7期。
    16.陈先初:《现代性视野下的“科玄论战”》,《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17.程玲娟:《略论五四时期的东方文化思潮》,《理论学刊》2004年第9期。
    18.程志华:《超越“科玄论战”——“科玄论战”85周年祭》,《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19.董德福:《古今中西衡价值——论“学衡派”的文化观》,《江苏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
    20.董德福:《学衡派五四观的哲学审视——兼论学衡派现代性诉求的独特禀性》,《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21.董国强:《论“问题与主义”之争前后的李大钊思想》,《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4期。
    22.董光璧:《移植、融合、还是革命?——论中国传统科学的近代化》,《自然辩证法通讯》1990年第1期。
    23.董涛:《五四救亡与启蒙关系我见》,《晋阳学刊》2000年第3期。
    24.邓晓芒:《继承五四,超越五四——新批判主义宣言》,《科学·经济·社会》1999年第4期。
    25.邓晓芒:《西方启蒙思想的本质》,《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26.邓晓芒:《20世纪中国启蒙的缺陷》,《史学月刊》2007年第9期。
    27.丁国强:《启蒙死了,启蒙万岁——近年来关于思想启蒙的图书扫描》,《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08年第3期。
    28.樊洪业:《从“格致”到“科学”》,《自然辩证法通讯》1988年第3期。
    29.樊洪业、李真:《科学家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贡献》,《自然辩证法通讯》1989年第3期。
    30.樊洪业:《17-18世纪“中体西用”说的线索》,《自然辩证法通讯》1992年第6期。
    31.方克立:《二十一世纪,能否淡化东化与西化之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9年第2期。
    32.方敏:《中西文化比较视域中现代中国的启蒙》《新疆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33.冯俊锋:《启蒙的式微与传统精神的归隐——对五四文化启蒙运动的再评价》,《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34.傅新毅:《启蒙的现代性与现代中国的启蒙》,《社会科学辑刊》1999年第4期。
    35.傅永军:《理性缺位的总体性批判——论哈贝马斯对<启蒙辩证法>的批评》,《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36.高力克:《重评杜亚泉与陈独秀的东西文化论战》,《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4期。
    37.高力克:《启蒙辩证法与中华现代性》,《浙江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38.高力克:《五四启蒙的困境:在历史与价值之间》,《浙江学刊》1999年第2期。
    39.葛雍:《关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历史接合点的探寻——萧箑父教授访问记》,《天津社会科学》1988年第4期。
    40.郭齐勇:《现代性与传统的思考》,《开放时代》1999年第5期。
    41.顾红亮:《启蒙与责任——康德和“五四”思想家的启蒙观》,《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42.顾听:《唯科学主义与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自然辩证法通讯》1990年第3期。
    43.何晓明:《“五四”精神的文化反思》,《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 年第3期。
    44.何晓明:《中国文化与欧洲启蒙运动——兼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若干通则》,《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3期。
    45.何中华:《文化启蒙与系统悖论》,《山东社会科学》1989年第2期。
    46.何中华:《试论中国文化的启蒙与超越——纪念五四运动70周年》,《文史哲》1989年第3期。
    47.何中华:《现代新儒学演变的文化诠释》,《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3期。
    48.何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山东社会科学》1993年第4期。
    49.何中华:《读书·思考·写作三位一体》,《文史哲》1994年第4期。
    50.何中华:《重估传统》,《洛阳师专学报》1996年第4期。
    51.何中华:《“科玄论战”与20世纪中国哲学走向》,《文史哲》1998年第2期。
    52.何中华:《文化哲学中的悖论刍议》,《哲学动态》1998年第1期。
    53.何中华:《形而上学与现时代》,《齐鲁学刊》2001年第3期。
    54.何中华:《人文精神与现代性》,《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55.何中华:《试论价值的绝对性——从道德和宗教的层面看》,《学术研究》2003年第4期。
    56.何中华:《启蒙、道德与文学——一种可能的解释》,《河北学刊》2004年第6期。
    57.韩震:《关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论争》,《新华文摘》2002年第5期。
    58.黄玉顺:《“自由”的歧路——“五四”自由主义的两大脱离》,《学术界》2001年第3期。
    59.洪峻峰:《五四反传统的实绩与难题》,《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60.洪峻峰:《从思想启蒙到文化复兴——20年来“五四”阐释的宏观考察》,《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61.江天骥:《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关系问题》,《哲学研究》1996年第11期。
    62.旷新年:《学衡派与现代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研究》,1994年第4期。
    63.旷新年:《学衡派与新人文主义》,《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 年第6期。
    64.李登贵:《五四精神:重评还是重申?——五四精神与传统文化学术座谈会述评》,《哲学研究》1995年第5期。
    65.李靖莉:《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比较》,《齐鲁学刊》2001年第5期。
    66.李平生、刘京希:《山东大学纪念五四运动70周年学术讨论会纪要》,《文史哲》1989年第3期。
    67.李秋丽:《现代化视野中的“科玄论战”》,《理论学刊》2004年第8期。
    68.李慎之:《重新点燃启蒙的火炬——五四运动八十年祭》,《太平洋学报》1999年第4期。
    69.李少兵:《爱国、启蒙和文艺复兴——五四运动的定性及其历史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70.李文义等:《试论科玄论战的理论误区》,《齐鲁学刊》1994年第5期。
    71.李醒民:《“五四”先哲的睿智:对科学和民主要义的洞见(上)》,《学术界》2001年第3期。
    72.李醒民:《“五四”先哲的睿智:对科学和民主要义的洞见(下)》,《学术界》2001年第4期。
    73.李醒民:《科玄论战的主旋律、插曲及其当代回响》,《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74.李侠:《简评哈耶克对科学主义的批判》,《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第2期。
    75.李新宇:《重评五四启蒙运动三题——兼评李泽厚诸先生之说》,《文史哲》2004年第4期。
    76.李翔海:《从“科玄论战”到“良知自我坎陷”》,《天津师大学报》1995年第4期。
    77.李怡:《反现代性:从学衡派到“后现代”?》,《中州学刊》2002年第5期。
    78.刘长林:《科玄论战——重建人生哲学的理论冲突》,《探索与争鸣》2000年第10期。
    79.刘长城:《科玄论战的实质及双方理论上的缺陷》,《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80.刘放桐:《西学传入与“五四”前后中西文化和哲学的碰撞——西方哲学研究百年反思之一》,《东南学术》,2001年第2期。
    81.刘梦溪:《王国维、陈寅恪与中国现代学术》,《文艺研究》2002年第3期。
    82.刘梦溪:《百年中国:文化传统的流失与重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83.刘晓辰、曹跃明:《近代中国启蒙研究》,《争鸣》1993年第1期。
    84.刘正强:《论五四思想启蒙运动与传统文化——再评“五四全盘反传统”论》,《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85.乐黛云:《世界文化语境中的(学衡>派》,《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86.黎红雷:《中法启蒙哲学之比较》,《哲学研究》1987年第5期。
    87.路新生:《论“体”“用”在中国近代的错位》,《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
    88.柳媛、钟明华:《论近代中国启蒙的传统思想资源》,《求索》2007年第7期。
    89.柳春肠、杨或:《新文化运动与现代中国的思想启蒙》,《天津师大学报》1989年第3期。
    90.骆徽、王志红、刘雪飞:《中西启蒙运动比较初探》,《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91.梁治平:《中国法律史上的民间法——兼论中国古代法律的多元格局》,《中国文化》1997年Z1期。
    92.敏泽:《关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问题——纪念五四运动七十周年》,《哲学研究》1989年第4期。
    93.敏泽:《论所谓“五四”启蒙精神的“失落”和“回归”》,《求是》1989年第18期。
    94.蒙培元:《20世纪中国哲学的回顾与展望》,《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001年第3期。
    95.马汉广:《启蒙观念的辩证发展——康德、霍克海默、福柯》,《学术交流》2006年第6期。
    96.马俊峰:《两种思维框架的紧张与整合》,《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97.马立新:《“五四”东西文化论战新探》,《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98.马勇:《除了民主我们还需要什么?——五四启蒙运动的再检讨》,《民主与科学》1999年第2期。
    99.欧阳军喜:《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儒学》,《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7期。
    100.欧阳军喜:《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儒学:误解及其他》,《历史研究》1999年第3期。
    101.欧阳哲生、金安平:《五四运动与二十世纪的中国——北京大学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102.庞朴:《近代以来中国人的文化认识历程——兼论文化的时代性与民族性》,《教学与研究》1988年第1期。
    103.庞朴:《以五四精神继承五四精神》,《文史哲》1989年第3期。
    104.彭继红、何为:《“问题与主义”论战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105.彭先国:《中西启蒙思潮差异论》,《求索》1997年第1期。
    106.戚其章:《从“中本西末”到“中体西用”》,《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1期。
    107.乔清举:《“五四”:跨世纪的反思与超越——中央党校哲学部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学术座谈会述要》,《哲学动态》1999年第6期。
    108.任建中:《走向新的融合——1988年“科学与文化”讨论综述》,《自然辩证法研究》1988年第5期。
    109.沈连婕:《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源流》,《唯实》1998年第10期。
    110.沈卫威:《作为文化保守主义批评家的胡先骗》,《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111.孙美堂:《从中西文化模式的差异看中国的启蒙》,《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112.唐文明:《论作为哲学问题的“启蒙心态”》,《开放时代》1999年第4期。
    113.汤一介:《略论百年来中国文化上的中西古今之争》,《中国文化研究》2001年第2期。
    114.汤一介:《关于文化问题的几点思考》,《学术月刊》2002年第9期。
    115.汤一介:《走出“中西古今”之争,融会“中西古今”之学》,《学术月刊》2004年第7期。
    116.王代莉:《开放的文化观念——纪念新文化运动9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1期。
    117.王东:《五四新文化运动若干问题辨析》,《哲学动态》1999年第4期。
    118.王凤才:《启蒙精神的毁灭——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观析评》,《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9期。
    119.王桂妹:《五四文化激进主义及其反思的历史性检视》,《江汉论坛》2005年第3期。
    120.王立:《什么是启蒙:康德与福柯》,《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5期。
    121.王明生:《“问题与主义”之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萌芽》,《南京师大学报》2008年第1期。
    122.王新生:《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评析》,《哲学研究》2003年第12期。
    123.王毅:《“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1840-1949)学术研讨会”综述》,《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2期。
    124.王元化:《科学地认识“五四”的时刻到来了》,《学术研究》1989年第1期。
    125.王元化:《我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再认识》,《炎黄春秋》1998年第5期。
    126.王元化:《对于五四的再认识答客问》,《开放时代》1999年第3期。
    127.王元化:《现代精神与传统思维方式》,《人民论坛》1999年第12期。
    128.王元化:《关于中西哲学与文化的对话》,《文史哲》2002年第2期。
    129.王元明:《实用主义在中国》,《哲学动态》2000年第3期。
    130.王中江:《“新旧之辨”的推演与文化选择形态》,《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131.吴重庆:《“科学”与“民主”在传统文化中的厄运》,《开放时代》1989年第4期。
    132.吴海江:《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科学主义思潮:路向、特质及影响》,《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年第5期。
    133.吴民祥:《“新人文主义”与东南学风——以“学衡派”与“新文化派”思想论争为中心》,《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134.吴炜,张静:《解放与独断:科学在中国现代思想中的两种面相》,《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年第3期。
    135.吴效马:《近五年来国内五四运动史研究述略》,《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5期。
    136.伍醒、高冰冰:《五四启蒙嬗变原因探析》,《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137.魏屹东:《科学主义的实质及其表现形式》,《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年第1期。
    138.徐嘉:《“体用”范式下的近现代伦理启蒙》,《中国哲学史》2007年第2期。
    139.徐胜萍:《海外与港台“五四”运动史研究综述,《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期。
    140.徐友渔:《对启蒙的消解和捍卫》,《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第1期。
    141.徐宗良:《论现代化进程中科学的困窘与解蔽》,《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年第1期。
    142.邢荣:《现代性的内在矛盾》,《哲学动态》2002年第5期。
    143.熊吕茂:《梁漱溟与“五四”新文化运动》,《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144.熊吕茂:《五四时期中西文化论争研究述评》,《岭南学刊》2007年第1期。
    145.夏林:《从现代性的基础看两种启蒙及其历史表现》,《人文杂志》2006年第3期。
    146.衣俊卿:《评现代新儒学与后现代主义思潮》,《教学与研究》1996年第2期。
    147.喻大华:《晚清文化保守思潮论纲》,《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148.于建胜:《康有为、章太炎、王国维师法西学之异同》,《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149.余纪元:《中西哲学比较与哲学论证》,《江海学刊》1996年第6期。
    150.郁振华:《科学和玄学:几种典型进路的考察》,《学术月刊》1999年第5期。
    151.叶秀山:《康德之“启蒙”观念及其批判哲学》,《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152.颜炳罡:《五四·新儒家·现代文化建构》,《文史哲》1989年第3期。
    153.颜炳罡:《论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哲学研究》1992年第9期。
    154.严家炎:《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传统文化》,《鲁迅研究月刊》1995年第9期。
    155.阎润鱼:《近代中国唯科学主义思潮评析》,《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10期。
    156.阎润鱼:《比较视野下的新启蒙运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157.殷明耀:《论近代以来中西文化关系中体用概念的演变》,《天中学刊》2007年第3期。
    158.杨春时:《五四精神的命运》,《学习与探索》1989年第3期。
    159.杨国荣:《从中西古今之争看中国近代方法论思想的演变》,《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1期。
    160.杨国荣:《科学的泛化及其历史意蕴——五四时期科学思潮再评价》,《哲学研究》1989年第5期。
    161.杨国荣:《20世纪初科学主义的多向度展开》,《学术月刊》1998年第3期。
    162.杨国荣:《作为普遍之道的科学——晚清思想家对科学的理解》,《科学·经济·社会》1998年第4期。
    163.杨国荣:《科学与科学主义》,《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9年第2期。
    164.袁伟时:《回答对新文化运动的三大责难——献给“五四”85周年》,《探索与争鸣》2004年第8期。
    165.苑银和:《保守与激进——中国传统道德现代转型的两大特征》,《南都学坛》2005年第2期。
    166.朱洪军、陈敏:《论五四启蒙运动嬗变之内因》,《青海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167.朱水涌:《现代性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168.朱晓进:《重读“五四”》,《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
    169.朱玉湘等:《十年来五四运动史研究述评》,《文史哲》1989年第3期。
    170.朱玉湘:《五四启蒙运动初探——兼评“五四启蒙运动中断论”》,《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
    171.朱英:《关于中国市民社会问题的几点商榷意见》,《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4年春季卷(总第7期)。
    172.朱志敏、宁敏峰:《90年代国内五四运动研究述》,《教学与研究》1999年第5期。
    173.朱志敏:《八十余年来国内五四运动研究》,《中共党史研究》2006年第2期。
    174.赵凯荣:《科玄论战以来关于中国文化之科学形态的研究及其意义——冯、胡、李、杨纵论》,《中国哲学史》2001年第4期。
    175.赵立坤:《论18世纪启蒙理性》,《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第6期。
    176.赵立坤:《论启蒙时代的历史观》,《史学理论研究》2002年第4期。
    177.赵林:《从西方文化的历史发展看科学与宗教的辩证关系》,《文史哲》2007年第2期。
    178.赵彤:《创新与中国的新文化》,《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1期。
    179.赵卫东:《由生命哲学到康德——张君励先生道德与知识关系思想的演变》,《理论学刊》2005年第12期。
    180.张宝明:《从“五四”到“文革”:道德形而上主义的终结——对一个“启蒙”与“反启蒙”命题的破解》,《河北学刊》2003年第3期。
    181.张宝明、张光芒:《百年“五四”:是“文艺复兴”还是“启蒙运动”?关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性质的对话》,《社会科学论坛》2003年第11期。
    182.张岱年:《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3期。
    183.张利民:《文化差异的本质与根源:陈独秀梁漱溟胡适的思考与困惑》,《社会科学与实践》1994年第3期。
    184.张立文:《现代化的文化启蒙》,《复旦学报》1989年第3期。
    185.张立文:《论传统与现代化的契合》,《南京社会科学》1990年第6期。
    186.张立文:《国学的新视野和新诠释》,《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187.张天行:《五四启蒙思想家的化约倾向于突破》,《中国哲学史》1999年第2期。
    188.张文建:《学衡派的文化保守主义及其影响》,《史学理论研究》1995年第4期。
    189.张雪萍:《2000年以来国内五四运动研究热点述评》,《党史研究与教学》2004年第3期。
    190.张艳:《新启蒙运动对“五四”的反思和超越》,《学术论坛》1997年第4期。
    191.张政文:《康德黑格尔启蒙观的差异与文化批判》,《哲学研究》2005年第12 期。
    192.张政文:《康德与福柯:启蒙与现代性之争》,《哲学动态》2005年第12期。
    193.郑大华:《重评“五四”前后的东西文化论战》《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4期。
    194.郑大华:《对保守与激进的辩证思考》,《中州学刊》2004年第3期。
    195.郑大华:《重评学衡派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批评》,《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196.郑大华、伏炎安:《20世纪90年代以来五四东西文化论战研究述评》,《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197.郑东升:《近十年来关于“问题与主义”之争研究综述》,《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198.郑秋月:《从反思启蒙心态到儒家价值的普世化期盼——杜维明启蒙观探微》,《北方论丛》2007年第6期。
    199.郑师渠:《“古今事无殊,东西迹岂两”——论学衡派的文化观》,《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4期。
    200.郑一明:《必须继续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纪念“五四”70周年学术讨论会纪要》,《哲学动态》1989年第6期。
    201.邹诗鹏:《遮蔽与解蔽:走出启蒙的当代困境》,《天津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
    202.周建超:《“五四”启蒙与文化现代化》,《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203.周武:《论“五四”启蒙的内在冲突》,《社会科学》1989年第5期。
    204.曾晓平:《康德的启蒙思想》,《哲学研究》,2001年第5期。
    205.翟永明:《试论五四启蒙思潮的局限》,《东岳论丛》2004年第2期。
    206.[美]杜维明、黄万盛:《启蒙的反思》,《开放时代》2006年第3期。
    207.[美]杜维明、黄万盛等:《“启蒙的反思”学术座谈》,《开放时代》2006年第3期。
    208.[美]顾明栋:《对中西比较研究中一些文化理论问题的思考》,《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209.[美]沃勒斯坦:《作为一种文明的近现代世界体系》,《国外社会学》1991年第5期。
    1. Owen, Scientism, Man and Religion, The Westminster Press,1950.
    2. Tom Sorell, Scientism:Philosophy and the infatuation with Science, London and New York,199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