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梦龙《情史》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冯梦龙所辑评的文言小说总集《情史》一书,首先是作为小说作品长河中的一份子,具有其特有的文学意义;其次,《情史》网罗了从周朝到明代几千年的情趣逸事,其丰富的素材罗列对小说的创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最后,《情史》也是一部中国古代社会饮食男女的爱情婚恋生活史,其真实而全面地展示了中国传统爱情观念的风貌和婚恋原则,为现代人解读数千年前的古人们尤其是封建伦理枷锁束缚下的古代女子的爱情婚恋生活提供了珍贵的资料。鉴于此,对《情史》进行全面的研究,意义深远。本文正是基于此种想法,从《情史》的生成背景与辑评因由、《情史》文本结构、《情史》故事类型、《情史》中所承载的编选者思想以及《情史》的地位、影响等诸方面对《情史》加以研究,希望藉此能更深入、全面的解读冯梦龙其人及其生活的时代风貌,以及中国古人的情感生活。
     本文第一章对近年来学术界针对《情史》一书所作的相关研究作了一个综述,包括《情史》辑评者、成书时间等有争议的问题的探寻,以及对其中所辑录的故事的来源的考察和其中所体现的辑评者的情学思想等方面作了详细的介绍,藉以让读者对《情史》一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为下文作铺垫。第二章介绍了《情史》辑评的背景与因由,从文学背景、外部条件,再到冯梦龙创作《情史》的个人因由等方面作了深刻的挖掘。本文的重点在于第三章和第四章,第三章是对《情史》文本的解读,分为四部分,包括对《情史》书名的解析、文本架构和编选理念和编选方式等的解析,以及对《情史》中九百余则故事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和总结,罗列出了古代社会婚恋爱情故事的主要类型,包括至情型、薄情型、情恋型、离合型、有缘无份型、异女荐枕型等。第四章从五个方面总结了《情史》一书中所体现出来的冯梦龙的情学思想,具体来说包括至情论、情教观、对世俗婚恋观的认识、对非正常婚恋关系的认识以及女性观等。最后一章总结了《情史》一书作为古代爱情婚恋之百科全书的地位及对此后文学创作的影响。
The collective works of Feng Meng-long’s classical Chinese Novel Qing Shi, First as the materials on the novel history, has collected those anecdotes for thousands of years from the Zhou Dynasty to the Ming Dynasty, which has a very important qualification on the novel creation. At the meantime,Qing Shi is also a Chinese women’s life history and spirit history, it could be called as a encyclopedia of how Chinese ancient women loved and married in the ancient society in the past thousands of years. It reveals the principles, rules, values, ethics, systems, taboos, magic and various art performances of the love world, which have displayed truly and comprehensively the style, features and basic principles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love concept, it is a key to study the Chinese emotional world. In view of this, to have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Qing Shi has a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This article is right based on such ideas, to study from the generation background and the compilation reasons of Qing Shi, the text structure of Qing Shi, the story types of Qing Shi, the thoughts of the editors of Qing Shi have carried out, the status, impacts and many other aspects of Qing Shi, hoping to understand Feng Meng-long himself more in-depth and more comprehensively.
     The first chapter of this article gives a overview of the academe researches in recent years on Qing Shi, including the argumentative questions on editors, the written time and other questions for Qing Shi and the detailed introductions on the source of the stories and the emotional thoughts of the editors to make the readers have a brief idea about Qing Shi to pave the way below. The second chapt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compliatory background and reasons for Qing Shi, deeply analyzed from the literary background, the external conditions, then to the personal causes of why Feng Meng-long created Qing Shi and other aspects. 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Chapters III and IV, Chapter III is the interpretation of Qing Shi, including four parts: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name of the book, the structure of the text and the compliatory concept and mode. Among them were more important part of talking about the love stories of Qing Shi.This part has carefully summarized and classified the over 900 stories in Qing Shi to list out the types of the love stories in the ancient society, including the type of situation,the man of merciless,man and wemen love each other,love of people gathered after years of separation,love each other bue not live together,immortal monster ghost women take the initiative to become the mistress and so on. The fourth chapter summarizes the love concepts of Feng Meng-long which has been presented by Qing Shi in five aspects.Specific to that include infatuated theory, teaching situation, and to the secular concept of marriage for non-normal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riage and women and so on. The final chapter sums up the "Love Story" as the ancient love of the Encyclopedia of Marriage and the status of literature after this impact.
引文
1王彬主编《清代禁书总述》,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 2006年版,第345-346页
    2冯梦龙《情史·龙子犹序》,长沙:岳麓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3具体参见傅承洲《冯梦龙与侯慧卿》,北京:中华书局,第115-116页
    4具体参见金源熙《<情史>故事源流考述》,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6-8页
    5黄文旸编《曲海总目提要》卷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32页
    6冯桂芬、谭钧培、李铭皖撰修《中国地志集成》之《同治苏州府志》卷一三六,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042页
    7王凌《畸人·情种·七品官——冯梦龙探幽》,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28页
    
    8陆树仑《冯梦龙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49页
    9龚笃清《冯梦龙新论》之《冯梦龙生平行迹考释》,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14页
    10高洪钧《冯梦龙集笺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392页
    11金源熙《<情史>故事源流考述说》,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45页
    12刘梦溪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总序,石家庄市: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页
    13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之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11-112页
    14转引自吴承明《中国的现代化》之《16、17世纪中国的经济现代化因素与社会思想变迁》,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8页
    15王守仁撰,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王阳明全集》卷三《语录三·传习录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11页
    16李贽《焚书续焚书》卷三《童心说》,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73页
    17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四集《衡曲麈谭·情痴寤言》,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1959年,第273页
    18徐朔方笺《汤显祖全集》之《寄达观》,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1999年版,第1351页
    19徐朔方笺《汤显祖全集》之《牡丹亭题词》,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153页
    20李贽《焚书续焚书》卷二《复耿侗老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8页
    21徐朔方笺《汤显祖全集》之《合奇序》,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138页
    22袁宏道著,钱伯城笺校《袁宏道集笺校》卷二十二《瓶花斋集之十·答李元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786页
    
    23张翰《松窗梦语》卷四《百工纪》,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6-77页
    24胡应麟撰《少室山房笔丛》甲部卷四,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42页
    25张秀民《历代刻书概况》之《明代南京的印书》,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 1991年版,第272-282页
    26魏同贤主编《冯梦龙全集·古今小说》之《古今小说》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7页
    
    27王书奴《中国娼妓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版,第223页
    28高洪钧《冯梦龙集笺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9页
    
    29魏同贤主编《冯梦龙全集·挂枝儿》欢部二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35页
    30魏同贤主编《冯梦龙全集·太霞新奏》卷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308页
    31魏同贤主编《冯梦龙全集·太霞新奏》卷十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509页
    32冯梦龙《情史·龙子犹序》,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1页
    33魏同贤主编《冯梦龙全集·挂枝儿》隙部五卷《扯汗巾》文后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144-145页
    34傅承洲《明代文人与文学》之《冯梦龙与明代的哲学思潮》,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47页
    35顾廷龙主编《续修四库全书》1133册《子部·杂家类》之许自昌撰《樗斋漫录》卷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753页
    36李贽《焚书续焚书》卷二《答以女人学道为见短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4页
    37李贽《藏书》卷三十七《词学儒臣司马相如》,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509页
    38高洪钧《冯梦龙集笺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7页
    39中国地志集成编委会编《浙江府县志辑》第25册,南京:凤凰出版社,1991年版,第515页
    40孙逊、秦川《明代文言小说总集述略》,出自《明代小说面面观:明代小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辜美高,黄霖主编,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372-373页
    41冯梦龙《情史·詹詹外史序》,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2页
    42魏同贤主编《冯梦龙全集·情史》之《情史影印说明》,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1-2页
    43冯梦龙《情史·龙子犹序》,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1页
    
    44冯梦龙《情史·龙子犹序》,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1页
    45冯梦龙《情史·詹詹外史序》,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2页
    46冯梦龙《情史·情痴类·周幽王》,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131页
    47冯梦龙《情史·情痴类·陈后主》,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132页
    48冯梦龙《情史·情仇类·潘夫人》,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278页
    49冯梦龙《情史·情贞类·绿珠》,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13-15页
    50冯梦龙《情史·情豪类·吴王夫差》,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93页
    51冯梦龙《情史·情豪类·夏履癸商纣》,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91页
    52冯梦龙《情史·情爱类·李师师》,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120-121页
    53冯梦龙《情史·情憾类·杨太真》,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242-243页
    
    54冯梦龙《情史·情贞类·邓廉妻》,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10页
    55冯梦龙《情史·情贞类》卷末总评,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21页
    56冯梦龙《情史·情贞类·美人虞》文后评,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12页
    57冯梦龙《情史·情贞类·申屠氏》,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6-7页
    58魏同贤主编《冯梦龙全集·警世通言》第三十卷《金明池吴清逢爱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1225-1258页
    59冯梦龙《情史·情化类·望夫石》,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212页
    60冯梦龙《情史·情灵类·祝英台》,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189-190页
    61冯梦龙《情史·情感类·孟姜》,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151页
    62冯梦龙《情史·情感类·湘妃》,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151页
    63冯梦龙《情史·情憾类·南唐昭惠后》,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242页
    64冯梦龙《情史·情痴类·荀奉倩》,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127页
    65冯梦龙《情史·情憾类·朝云》,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245页
    66冯梦龙《情史·情仇类·窦玄妻》,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274页
    67冯梦龙《情史·情仇类·谢氏女》,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274页
    68冯梦龙《情史·情仇类·窦玄妻》,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274页
    69冯梦龙《情史·情感类·长门赋》,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134页
    70冯梦龙《情史·情感类·白头吟》,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134-135页
    71冯梦龙《情史·情感类·图形诗》,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135页
    
    72冯梦龙《情史·情仇类·戴复古》,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293页
    73冯梦龙《情史·情仇类·莺莺》,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274-278页
    74冯梦龙《情史·情缘类·绍兴士人》,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43页
    75刘发岑《婚姻通史》,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81页
    
    76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之四《长干行二首》之一,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256页
    77冯梦龙《情史·情灵类·祝英台》,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189-190页
    78冯梦龙《情史·情憾类·建康龙生》,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234-236页
    79冯梦龙《情史·情私类·张幼谦》,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47-48页
    80冯梦龙《情史·情私类·晁采》,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48-49页
    81冯梦龙《情史·情豪类·唐寅》,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107-108页
    82冯梦龙《情史·情私类·江情》,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50-52页
    
    83冯梦龙《情史·情贞类·范希周》,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1-2页
    84冯梦龙《情史·情仇类·刘翠翠》,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298-299页
    85冯梦龙《情史·情报类·珍珠衫》,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320-323页
    86冯梦龙《情史·情缘类·玉堂春》,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45-46页
    87冯梦龙《情史·情贞类·金三妻》,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5-6页
    88冯梦龙《情史·情缘类·朱显》,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36-37页
    89冯梦龙《情史·情缘类·程万里》,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37-38页
    90冯梦龙《情史·情幻类·王生》文后评,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155页
    91冯梦龙《情史·情憾类·杨闷儿》,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237页
    92冯梦龙《情史·情灵类·杨玉香》,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204-205页
    93冯梦龙《情史·情憾类·昭君》,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230-231页
    94冯梦龙《情史·情憾类·杜牧》故事主人公杜牧的诗作《叹花》,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232页。原诗出自(唐)杜牧著,欧阳灼校点《杜牧集》之《杜牧集外集·叹花》,长沙:岳麓书社,2001年版,第286页: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
    95冯梦龙《情史·情憾类·朱淑真》故事主人公朱淑真的词作《元夕生查子》,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238-239页。原词与故事所引一致,出自(宋)朱淑真撰,郑元佐注《朱淑真集注》外编卷一,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97页。另此词已见周必大编《欧阳文忠集》一三一卷,又误作秦观词,见《续草堂诗余》卷上。方回《瀛奎律髓》卷十六又引‘月上柳梢头’句,误作李清照作。
    
    96冯梦龙《情史·情疑类·织女》,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384-387页
    97冯梦龙《情史·情妖类·狐精》,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483-490页200-202页
    98冯梦龙《情史·情灵类·绿衣人》,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200-202页
    
    99冯梦龙《情史·龙子犹序》,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1页
    100冯梦龙《情史·龙子犹序》,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1页
    101冯梦龙《情史·龙子犹序》,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1页
    102冯梦龙《情史·情贞类》卷末总评,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21页
    103冯梦龙《情史·情贞类》卷末总评,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21页
    104冯梦龙《情史·情灵类》卷末总评,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209页
    
    105冯梦龙《情史·龙子犹序》,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1页
    106冯梦龙《情史·情贞类·章纶母》文后评,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11页
    107冯梦龙《情史·情贞类·张宁妾》文后评,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13页
    108冯梦龙《情史·情贞类·张宁妾》文后评,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13页
    
    109冯梦龙《情史·情迹类·选婿窗》文后评,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557页
    110冯梦龙《情史·情侠类·卓文君》文后评,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69页
    111冯梦龙《情史·情憾类·李易安》,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253-254页
    
    112冯梦龙《情史·情侠类·卓文君》文后评,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69页
    113冯梦龙《情史·情报类·李益》,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326-331页
    114冯梦龙《情史·情侠类·冯翠蝶》,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71-73页
    115谢肇淛《五杂俎》,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12页
    116吴存存《明清社会性爱风气》,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5页
    117冯梦龙《情史·情外类》卷末总评,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533页
    118冯梦龙《情史·情外类》卷末总评,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533页
    119冯梦龙《情史·情痴类·眇娼》,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125页
    120冯梦龙《情史·情痴·老妓》,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126-127页
    121冯梦龙《情史·情痴·老妓》,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126-127页
    122鲁迅《鲁迅全集》,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年版,第420页
    123冯梦龙《情史·情贞类·张小三》,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15-16页
    124冯梦龙《情史·情贞类·杨娼》,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17页
    125冯梦龙《情史·情贞类·韩香》,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17-18页
    126冯梦龙《情史·情报类·荥阳郑生》,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316-320页
    127冯梦龙《情史·情侠类·梁夫人》,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70-71页
    128冯梦龙《情史·情贞类·王四儿》,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20页
    129冯梦龙《情史·情贞类·朱葵》,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20页
    130高世瑜《中国古代妇女生活》,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13页
    
    131冯梦龙《情史·情感类·织锦回文》,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135-136页
    132冯梦龙《情史·情贞类·范希周》,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1页
    133冯梦龙《情史·情幻类》卷末总评,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182页
    134徐永斌《“二拍”与冯梦龙的<情史>、<智囊>、<古今谭概>》,该文对此有详细考证,《明清小说研究》,2005年第2期
    135徐扶民《<牡丹亭>研究资料考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17页
    136王实甫著,张燕谨校注,《西厢记》附录三《董解元西厢记》之《南吕宫·瑶台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74页
    137一粟编《红楼梦卷》第一册花月痴人《红楼幻梦自序》,北京:中华书局,963年版,第54页
    138曹雪芹著,陈文新、王炜辑评《红楼梦》(百家汇评本)(下)第六十六回《情小妹耻归地府冷二郎一冷入空门》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464页
    [1]魏同贤主编.冯梦龙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2]高洪钧编著.冯梦龙集笺注[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3] (明)澹澹外史评辑.情史[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4] (明)冯梦龙著,杨军等点评.情史[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4年版
    [5] (明)冯梦龙著,陈煜奎校点.寿宁待志[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6] (明)冯梦龙编.情史[M].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
    [7] (明)胡应麟撰.少室山房笔丛[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8] (明)冯梦龙编纂,刘瑞明注解.冯梦龙民歌集三种注解[M].北京:中华书局, 2005版
    [9]傅承洲著.冯梦龙与侯慧卿[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10]傅承洲著.明代文人与文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11] (清)黄虞稷编.千顷堂书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12] (明)王守仁撰,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13] (明)何良俊著.四友斋丛说[M].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14] (清)黄文旸著.曲海总目提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15] (清)张翰著.松窗梦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16] (清)冯桂芬等著.同治苏州府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17] (明)李贽撰.焚书续焚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18]顾廷龙主编.续修四库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19]中国地志集成[M].南京:凤凰出版社,1991年版
    [20]谷应泰著.明史纪事本末[M].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
    [21] (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22] (明)谢肇淛著.五杂俎[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3] (明)袁宏道著,钱伯城笺校.袁宏道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24]王琦注.李太白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
    [25] (清)曹雪芹著.红楼梦(百家汇评本)[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26] (明)兰陵笑笑生著.金瓶梅词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27]陆树仑著.冯梦龙散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版
    [28]龚笃清著.冯梦龙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9]聂付生著.冯梦龙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30]陆树伦著.冯梦龙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31]龚笃清著.冯梦龙新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版
    [32]马汉民著.冯梦龙[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版
    [33]缪咏禾著.冯梦龙和三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34]一粟编.红楼梦卷[M].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
    [35]谭正璧编.三言二拍资料[M].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36]朱一玄编,朱天吉校.明清小说资料选编[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7]王凌著.畸人·情种·七品官——冯梦龙探幽[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38]张廷玉等编.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39] (清)黄宗羲.明儒学案[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40]周群著.儒释道与晚明文学文学思潮[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
    [41]赵园著.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2]张宏生著.明清文学与性别研究[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43]陈大康著.明代商贾与士风[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44]吴志达著.明清文学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45]明清传奇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版
    [46]余英时著.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7]陈东原著.中国妇女生活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48]王实甫著,张燕谨校注.西厢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49]中国禁毁小说一百一十部[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50]吴志达著.中国文言小说史[M].济南:齐鲁书社,1994年版
    [51]高世瑜著.中国古代妇女生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52]吴存存著.明清社会性爱风气[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53]刘发岑著.婚姻通史[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54]辜美高,黄霖主编.明代小说面面观:明代小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55]张秀民著.历代刻书概况[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91年版
    [56]王书奴著.中国娼妓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57]明清笔记小说大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58]程国赋著.三言两拍传播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版
    [59]张在舟著.暧昧的历程:中国古代同性恋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60]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M].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1959年版
    [61]徐朔方笺.汤显祖全集[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62]王彬主编.清代禁书总述[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
    [63]刘世德主编.中国古代小说百科全书修订本[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
    [64]宋若云著.逡巡于雅俗之间:明末清初拟话本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65]袁震宇,刘明令著.明代文学批评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66]王震远,邬国平著.清代文学批评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67]方志远著.明代城市与市民文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68]邱江宁著.清初才子佳人小说叙事模式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69]薛亮著.明清稀见小说汇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70]周明初著.晚明士人心态及文学个案[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
    [71]张兵主编.五百种明清小说博览[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
    [72]宋莉华著.明清时期的小说传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73]邱绍雄著.中国商贾小说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4]宁稼雨编.中国文言小说总目提要[M].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版
    [1]方胜.论冯梦龙的“情教”观[J].文学遗产,1985年第4期
    [2]傅承洲.冯梦龙研究六十年[J].文史知识,1991年第4期
    [3]姚政.冯梦龙丛考[J].明清小说研究,1989年第4期
    [4]姚政.冯梦龙交游录[J].明清小说研究,1991年第3期
    [5]傅承洲.从风流才子到清廉知县[J].文史知识,1992年第1期
    [6]周五纯.晚明文坛巨擘——冯梦龙[J].古典文学知识,1993年第1期
    [7]夏咸淳.冯梦龙的《情史》及其人情说[J].明清小说研究,第4辑
    [8]高洪钧.冯梦龙家世探秘[J].明清小说研究,1996年第1期
    [9]傅承洲.“情教”新解[J].明清小说研究,2003年第1期
    [10]缪咏禾.中世纪文坛巨星冯梦龙人[J].大复印资料古代文学近代文学,1986年第2期
    [11]薛宗正,龚允怡.反封建启蒙思想家冯梦龙[J].人大复印资料古代文学近代文学,1986年第2期
    [12]曾礼军.《情史》研究[J].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13]金源熙.《情史》故事源流考[J].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