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归绥地区回民研究(1632-1937)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是继《呼和浩特回族史》之后对呼和浩特地区回民历史的系统研究,有别于前者侧重于民国及建国后的研究,本文综合利用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档案、土默特都统衙门档案、内蒙古和兄弟省份地方文献、《清实录》、《清会典》、《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清史稿》等史料、清近代国内外私人笔记、游记和回忆录和伊斯兰史料集以及学界的研究成果,并结合田野访查,试图对入清以来至1937年被日侵占前夕归绥地区回民的社会组织、经济形式、民族认同的形成等方面做一相对系统的研究。全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构成。引言介绍了本文的选题及其意义、国内外研究状况、研究方法及创新和突破以及拟利用之基本史料。正文共分为5章。
     前两章分阶段对清初至1937年间归绥地区回民寺坊的建立和发展进行了系统梳理。第一章着重阐述了回民寺坊建立的历史背景,以及清初至雍正年间回民在归化城的活动及其寺坊的建立情况。并对康雍年间来到归绥地区的回民其来源和在归化城的活动情况进行了考证,说明至晚在康熙年间,就已经有来自天山南北、青海、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地的回民在归绥地区活动了。
     第二章对清代中后期和民国前期(1911-1937年)回民的来源及其活动特点进行了探讨。(1)在乾隆年间,归绥地区回民聚居点纷纷建立,回民分片聚居的基本格局形成,这为建国后市辖回民自治城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2)同治至清末,陕西、甘肃、宁夏、新疆地区等地的大量回民避乱入迁,直接导致归绥地区回民人口的增加和清真寺的扩建和寺坊的扩大。(3)通过实地考察《同治八年助款钱粮碑》,充实了该时期回民在归绥地区活动的史料。(4)民国前期(1912-1937年),随着“五族共和”、“民族平等”等思想的传入,归绥地区回民文化运动日趋活跃,特别是归绥市回民俱进会的成立,极大地推动了该地区清真寺的扩建、伊斯兰文化的发展和回族民族意识的觉醒。
     第三章系统剖析了归绥地区回民的社会组织制度。(1)对归绥地区第一个清真寺即现在的呼和浩特市清真大寺的创建年代进行了考证,以确定该地区回民寺坊始建于清初至康熙三十二年间(1632-1693年)。(2)梳理了清真大寺与其他大寺间的关系、新旧教派之间的关系,归纳出归绥地区新教回民宗教信仰上的地区特征;(3)系统阐述了归绥地区教坊制的历史脉络,分析了以教坊制为基础,以清真寺为中心,以伊斯兰教为纽带,回民内部在清真寺的庶务与宗教管理、宗教的传承等方面形成的一系列制度;在此节中,作者引用了新的第一手资料《费翁碑记》对于归绥地区寺坊的历史研究,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4)勾勒出在归绥地区各教坊紧密联系尚未建立前,回民在以地域和行业为纽带的行社体系中的活动,并分析了清末民初回民驼运发展带动下,该地区第一个回民社团“绥远回教俱进会”的成立过程及其在该地区的活动和影响。
     第四章从经济角度对本地区回民所从事的各行业和职业的兴衰、归绥地区回民商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梳理。(1)梳理了归绥地区回民各行业的历史脉络;(2)引用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土左旗档案馆的资料以及本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清代前期的各行业发展史进行了填充。(3)从民族心理文化、地区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角度对归绥地区回民经济的发展进行了系统剖析,得出如下结论:归绥地区回民经济在深受伊斯兰文化内核影响的同时,具有鲜明的地区和时代烙印,主要表现为:回民经济浓郁的草原特色,对商路地理条件的高度依赖及其殖民地经济特点。
     第五章则对归绥地区回民与地方政府间的关系做了梳理。第一节,探讨了归绥地区土默特都统衙门、将军衙署和道厅衙署的行政建置沿革及其对归绥地区的基层治理,并分析了归绥地区基层治理的弊端。后者使归绥地方政府无法实现对基层地方的有效控制,从而为归绥回民提供了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第二节,分阶段探讨了清代回民与政府间的关系。第三节,宏观梳理了1912-1937年间中央政权与回族之间的关系,概述了北洋军阀政府和国民政府的民族政策。在此基础上,对归绥地区回民民族意识的觉醒以及归绥地区回民为争取本民族生存和发展权利而进行的努力做了整理。
     结语部分在五章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了清近代归绥地区回民作为整体生存和发展的特点。概括了本文的主旨,还对本文的进展与突破、局限与不足作了评估,提出了今后研究的计划与展望。
This thesis is another systematic research on the history of Hui people in Gui Sui region after the Hui nationality history in Hohhot. The thesis makes an attempt to systematically research on social organization, economic forms, national identity of Hui people in Gui Sui region in the times from A. D.1632-1937. The research bases on such data as archives preserved in First Historical Archives of China and Archives of Tumed Banner, local chronicles, Chronicles of Qing Emperor, Code of Qing Dynasty, Regius Lists and Biographys of Princes and Gongs in Outer Mongol and Hui Tribes, and Draft of Qing Dynasty, personal notes, memoirist, Historical collections, achievement achieved in academia, and the research also bases on author's fieldwork.
     The thesis consists of preface, body and conclusion. The preface introduces the topic and its significance, research situ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research methods and innovations, as well as basic historical data used. The body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two chapters systematically setup the history of found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Jamaat of Gui Sui Hui people (1632-1937). In chapter 1, the thesis focuses on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Jamaat in the early of Qing dynast, as well as activities of Gui Sui Hui people and foundation and primary development of Jamaat. In this section, The thesis makes some textual research and draws a conclusion that there have been Muslims come from Tian Shan Mountains, Qinghai, Shanxi, Shaanxi, Gansu, Ningxia lived in the Gui Sui area in Kang Xi time.
     In chapter2, the thesis analyzes origin and traits of Hui people that immigrated Gui Sui area.(1) In Qianlong time, the Muslim Jamaat established continuately, and basic pattern of Jamaat of Gui Sui Hui people have been fixed.(2) As a result of immigration of large numbers of Hui people from northwestern area evading war, Hui people population increased, mosques have been broaden and the Jamaat have been broaden also in Gui Sui area during the time from Tong Zhi time to end of Qing dynasty.(3) The thesis make use of new-found stone tablet founded in1869enrichs thesis.(4)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1912-1937),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idea of "republic of five nationalities" and "ethnic equality", Hui people's cultural movement increasingly come alive in Gui Sui area, and Gui Sui City Hui Advancement council greatly promoted the expansion of the mosque,spreading of Islamic culture and the awakening of national identity of Hui nationality in the region.
     In chapter3, social organization systems of Gui Sui Hui people have been analized.(1)The thesis makes some textual research on foundation time of first mosque in the region, and concludes that the first mosque founded in the times from1632to1693.(2)The thesis discusses relationship between new religious sects and old one, and traits of new religious sects in the region.(3)The thesis stated the history of Jamaat of Gui Sui Hui people, and a series of organization system managing mosque's profane and religious affairs. In this section, the author introduced a new first-hand information named"the Fee Weng Tablets" to complement the thesis.(4) The thesis outlined movement of Hui people in guild and analyzed foundation of Gui Sui City Hui Advancement council and its influence.
     In chapter4, the thesis outlines history of various industries and careers Gui Sui Hui people engaged in, and analyzes circumstance of Gui Sui Hui people economy runn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ionality culture and regional condition and social condition.(1) In this section, new data has been used.(2) through systematic discussion, we can draw some views that Islamic culture is important factor to influence economy of Gui Sui Hui people, and regional condition and social condition form such traits of economy of Gui Sui Hui people as strong grasslands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highly dependent on trade routes and colonial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In chapter5, the thesis outlined the evolution of relationshiop between Gui Sui Hui people and the local government. In the first section, the thesis states evolution and disadvantages of three primary level managing system in Gui Sui region. In the second section, the thesis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i people and the government of the Qing Dynasty. In the third section, thesis outl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i people and the government from1912to1937. In this part, the thesis outlined nationality policies of the Northern Warlords government and national government and stated the awakening of national consciousness of Gui Sui Hui people and their efforts for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the ethnic group.
     The conclusion analyzes overall traits of Jamaat of Gui Sui Hui People, Summarizes the purpose of this thesis.
引文
① 参见李晓峰、王龙胜选编:“从回民自治区成立到更名回民区档案及相关史料选编”,自代林主编:《呼和浩特回族史料》第四集,政协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委员会、《呼和浩特回族史料》编辑委员会,2001年,第276页。
    ① 参见张威:“1572-1921年呼和浩特城市形态演变分析”,《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9年第2期。
    ① 版本信息参见本节“主要史料介绍”。
    ① 参见鲁忠慧: “日本对中国伊斯兰教研究概述,《回族研究》,2000年第3期。
    ② 参见森川哲雄著,叶新民译:“十七世纪前半叶的归化城”,《蒙古学信息》,1985年第z1期。
    ①齐木德道尔吉主编:《内蒙古通史》(第五卷),人民出版社,2011年。
    ① 齐木德道尔吉:“<满文原档>比较研究:以天聪六年爱新国大军征略库库和屯及其周边地区史实为中心”,《蒙古学集刊》2013年第2期。
    ② 齐木德道尔吉:“蒙古文档案与17世纪呼和浩特史实”,《内蒙古大学学报》(蒙古文版)2006年第3期。
    ③ 齐木德道尔吉:“‘蒙古衙门’与其首任承政阿什达尔汉”,《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④ 黑龙:“噶尔丹统治时期的准噶尔与清朝关系研究”,内蒙古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⑤ 乌仁其其格:《18至20世纪初归化城土默特财政研究》,民族出版社,2008年。
    ⑥ 牛敬忠、钟仁:《近代绥远地区的社会问题》,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0年。
    ⑦ 金海、赛航:《内蒙古通史》(第六卷),人民出版社,2011年。
    ⑧ 余元盦:《内蒙古历史概要》,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年。
    ⑨ 郝维民、齐木德道尔吉主编:《内蒙古通史纲要》,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① 晓克主编:《土默特史》,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8年。
    ② 佟靖仁点校注《绥远城驻防志》,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地方志编写领导小组翻印,1984年。
    ③ 高延青:《呼和浩特经济史》,华夏出版社,1995年。
    ④ 却金扎布,孙秀川:《内蒙古自治区地名志呼和浩特市分册》,内蒙古自治区地名委员会,1985年。
    ⑤ 土默特左旗《土默特志》编纂委员会编:《土默特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
    ⑥ 纳森主编:《察哈尔绥远历史沿革考录》,远方出版社,2010年。
    ⑦ 安介生、邱仲麟主编:《边界、边地与边民——明清时期北方边塞地区部族分布与地理生态基础研究》,齐鲁书社,2009年。
    ⑧ 白寿彝主编:《中国回回民族史》(上),中华书局,2007年。
    ⑨ 邱树森主编:《中国回族史》,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年。
    ⑩ 《回族简史》编写组:《回族简史》修订本,民族出版社,2009年。
    11 邱树森:《贺兰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
    12 马通《中国伊斯兰教派与门宦制度史略》,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年:马通:《中国伊斯兰教派门宦溯源》,宁夏人民出版社,1986年。
    13 马宗保:“试论回族社会的‘坊’”,《宁夏社会科学》,1994年第6期。
    14 杨桂萍:“从西北地区的清真寺和道堂经济看伊斯兰教教派与门宦的组织模式”,《回族研究》,2008年第4期。
    15 赖存理:《回族商业史》,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8年。
    16 马宗保:“回族商业经济与历史上的西部开发——以民国时期西北回族商业活动为例”,宁夏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17 [美]詹姆斯·艾·米尔沃德:“1880-1909年回族商人与中国边境地区的羊毛贸易”,甘肃民族研究,1989年第4期。
    18 回建:《中国散居回族经济发展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
    ① 马丽静:“回族穆斯林捐赠制度研究——以伊斯兰教汉文文献为中心”,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② 高源:“清真寺的社会功能——兰州清真寺中的族群认同”,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③ 罗惠翾:“宗教的社会功能——几个穆斯林社区的对比调查与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④ 虎有泽:《张家川回族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⑤ 良警宇:《牛街:一个城市回族社区的变迁》,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⑥ 胡云生:《传承与认同——河南回族历史变迁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
    ⑦ 王钟翰主编:《中国民族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⑧ 王孝通:《中国商业史》,团结出版社,2007年。
    ⑨ 龚荫:《中国民族政策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⑩ 李新总编:《中华民国史》,中华书局,2011年。
    ① 参见齐木德道尔吉:“蒙古文档案与17世纪呼和浩特史实”,《内蒙古大学学报》(蒙古文版)2006年第3期。
    ② 参见祁韵士:《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112,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③ 参见晓克主编《土默特史》,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8年9月,第278页。
    ④ 都统为一旗最高军政长官(武从一品),其职责为镇守险要,绥和军民,均齐政刑,修举武备。
    ⑤ 理藩院,其成立时间据齐木德道尔吉考证:“至晚于天聪八年(1634年)八月时已经存在,称“蒙古衙门”。(参见齐木德道尔吉:“‘蒙古衙门’与其首任承政阿什达尔汉”,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1638年更名为“理藩院”,初为管理蒙古事务设立,到18世纪,其管理范围扩及新疆、西藏等边疆民族地区。理藩院设尚书、侍郎、员外郎等官,以满人为主,蒙人为辅。
    ⑥ 参见《清太宗实录》,中华书局1985年,卷36,崇德二年六月癸丑条。
    ⑦ 参见《清太宗实录》,卷37,崇德二年七月辛未条。
    ⑧ 参见《清太宗实录》,卷41,崇德三年三月丙寅条。
    ⑨ 参见齐木德道尔吉:“蒙古文档案与17世纪呼和浩特史实”,《内蒙古大学学报》(蒙古文版)2006年第3期。
    ① 参见《清世祖实录》,中华书局1985年,卷13,顺治二年正月戊子条。
    ② 清代蒙古各部与内地贸易有京师贸易和边口贸易两种,京师贸易是随着入贡的蒙古各部使团在北京贸易。这是以贡物为中介而进行的一种交换,蒙古封建领主定期派遣使节或贡使商队携带表文与方物,进京纳贡。入贡的方物,多是牲畜、猎物和各种手工业品,清廷以赏赐的名义,回赠各种丝织品、棉织品、农产品、佛经、佛器、银钱等。这种贸易使团进边口时由地方官查明人数、贡物,亦用印文差绿旗步兵护送。进京的使团人数被理藩院限定,贸易的规模有限。因此纳贡使团除进贡方物外,还率领商队携带大量地方产品,在进京途中的沿边重镇同民间进行交易,更大规模的贸易只能在边口进行。
    ③ 参见《清世祖实录》,卷77,顺治十年七月辛酉。
    ④ 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编:《清代理藩院资料辑录》之《雍正朝<大清会典>中的理藩院资料辑录》,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中心,1988年。该书在第18页《录勋清吏司·防汛》中记载:“(顺治)十一年题准,外藩王、贝勒、贝子、公等,欲向归化城买马驼者,报院奏请得旨,给本院印文令往,不得擅行。”
    ⑤ 同上。
    ⑥ 《清世祖实录》,卷143,顺治十七年十二月己亥。
    ② 《清圣祖实录》,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本。卷112,康熙二十二年九月癸未条,北京,中华书局,1987。
    ⑤ 张鹏翮:《奉使俄罗斯日记》,上海神州国光社1947年版,第14-15页。
    ⑥ 钱良择:《出塞纪略》,世楷堂藏板,第23卷,第15-17页。
    ③ 《清圣祖实录》卷171,康熙三十五年二月丁未条。
    ④ 《清圣祖实录》卷62,康熙十五年七月丁亥条。
    ⑤ 《清圣祖实录》卷167,康熙三十四年七月乙酉。
    ⑥ 《清圣祖实录》卷177,康熙三十五年十月丙中。
    ⑦ 《清圣祖实录》卷264,康熙五十四年七月辛亥。
    ① 《清圣祖实录》卷268,康熙五十五年闰三月辛酉。
    ② 《清圣祖实录》卷283,康熙五十八年正月辛丑。
    ③ 昆岗.光绪大清会典事例[M].光绪二十五年八月石印本.卷980,《理藩院·赋税·归化城等处税银》
    ④ 金启孮“呼和浩特召庙、清真寺历史概况”,内蒙古大学学报(哲社版),1981年第4期。
    ① 《清圣祖实录》卷69,康熙十六年十月甲寅条。
    ② 参见《清圣祖实录》卷84,康熙十八年九月丁酉条。
    ③ 参见《清圣祖实录》,卷111,康熙二十二年,七月戊戌条。
    ④ 参见《清圣祖实录》卷112康熙二十二年九月癸未。
    ⑤ 参见《清圣祖实录》卷124康熙二十五年正月戊辰。
    ① 参见《清圣祖实录》卷160康熙三十二年十月己卯。
    ② 参见金启孮“呼和浩特召庙、清真寺历史概况”
    ③ 参见《清圣祖实录》卷180康熙三十六年二月癸巳。
    ④ 参见《清圣祖实录》卷163康熙三十三年五月戊戌条。
    ⑤ 参见赵尔巽等撰:《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年,卷281,第10144页。
    ① 参见《清世祖实录》卷46顺治六年十月壬辰条。
    ② 参见(清)无名氏著《秦边纪略》卷6,第17-18页。此处所选该书版本为无句读本。收入(民国)宋连奎辑《关中丛书》第七集,陕西通志馆,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排印本。此文文中每于正文后用小字作注,本文引用时皆加以注明。本文所引内容的标点及括号内字句为本文作者所加。据学界考证:《秦边纪略》作者当为清人梁份(1641~1729)。他曾于康熙二十一至二十七年(1682-1688)间西游边陲,于康熙二十七年著成《秦边纪略》。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作者再游秦边,对该书作出修订后再次出版此书。详参李毅虎“《秦边纪略》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5-6页。
    ③ 参见《秦边纪略》卷1,第19-20页,第26页,第28-29页。
    ④ 注解:达赖,指达赖黄台吉,顾实汗第六子,为青海右翼长,也为青海联盟盟长。
    ① 参见《秦边纪略》卷1,第19页。
    ② 参见《秦边纪略》卷1,第26页。
    ③ 顺治八年(1651年),甘肃总兵官张勇在甘州洪水堡开市。
    ④ 参见《秦边纪略》卷6,第16页。
    ⑤ 同上。
    ⑥ 参见《清世祖实录》卷122,顺治十五年十二月乙丑条。
    ① 参见《秦边纪略》卷6,达赖黄台吉传,第18页。
    ② 参见李兴华,李大钧,李大宏:“大同伊斯兰教研究”,《回族研究》,2006年第3期。
    ③ 参见王俊敏:“呼和浩特市区的民族迁移与居住格局”,《西北民族研究》,1997年第2期。
    ④ 参见政协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委员会,《呼和浩特回族史》编辑委员会编,《呼和浩特回族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8页。
    ① 参见刘映元:“扎达海河及其两岸的发展与变迁”,选自邢野主编:《刘映元文集》,远方出版社,2012年,14-27页。
    ② 参见《清圣祖实录》卷137,康熙二十七年九月庚午条。
    ③ 参见《清圣祖实录》卷147,康熙二十九年七月戊申条。
    ④ 参见《清圣祖实录》卷164,康熙三十三年七月壬午条。
    ⑤ 参见刘映元:“呼和浩特市回族来源与回民区形成的初探”,原载《回民区文史资料》第一辑,第1-43页,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政协委员会编,现收入邢野主编:《刘映元文集》,远方出版社,2012年。具体内容见《文集》第554页。《洪武皇帝御制回辉教百字碑》此碑现立于呼和浩特市清真大寺院内。关于这一时期清真大寺的修建,刘映元在其文中认为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清真大寺进行了扩建,而王俊敏著《青城民族——一个边疆城市民族关系的历史演变》则表述为:“清王朝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在归化城增加兵戎……旧城北门外的清真寺(呼和浩特清真大寺的前身),就是这一时期允许聚居于此的回回和绿营回族官兵兴建的。”(详参王俊敏著《青城民族——一个边疆城市民族关系的历史演变》,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8页),本文认为清真大寺建成早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因此康熙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间(1692-1693年)当是清真大寺被扩建的时间。
    ⑥ 参见王俊敏:“呼和浩特市区的民族迁移与居住格局”,《西北民族研究》1997年第2期。
    ① 参见马明良:《简明伊斯兰史》,经济曰报出版社社,2001年,第524—525页;《回族简史》编写组编:《回族简史》(修订本),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119页。
    ② 参见王俊敏:“.呼和浩特市区的民族迁移与居住格局”,西北民族研究,1997年第2期。
    ③ 参见(清)曾国荃、张煦修,王轩,杨笃等纂《山西通志》,续修四库全书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影印上海古籍出版社藏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刻本。该书卷13《职官谱四》中罗列了清代历任大同镇总兵的籍贯和上任时间:调任令见《清圣祖实录》卷28,康熙八年三月乙未条;调离令见《清圣祖实录》卷40,康熙十一年十二月乙巳,以下皆同。
    ④ 分别参见光绪本《山西通志》卷13《职官谱四》;《清圣祖实录》卷145,康熙二十九年四月癸未条;《清圣祖实录》卷156,康熙三十一年九月丙辰条。
    ⑤ 参见泾阳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泾阳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第785页。
    ⑥ 同上;《清圣祖实录》卷156,康熙三十一年九月壬戌条;《清圣祖实录》卷179,康熙三十六年正月己卯条。
    ⑦ 光绪本《山西通志》卷13,《职官谱四》记载:广武人。因山西也有广武地名,特此考证。广武营,属今宁夏青铜峡市,明英宗正统九年(1444年),巡抚都御史金濂奏请在此筑城,以“广布武德”之意命名。清乾隆四年(1739年)重修,隶属宁夏中卫县,称广武营。据张金城:《乾隆宁夏府志》第455页-456页记载:“俞益谟,字嘉言,中卫人”,“累以军功历官大同总兵,湖广提督。”(张金城:《乾隆宁夏府志》,宁夏人民出版社,1992年。)
    ⑧ 参见《清圣祖实录》卷179,康熙三十六年正月庚辰条;卷211,康熙四十二年正月丁卯条。
    ⑨ 参见光绪本《山西通志》卷13,《职官谱四》;《清圣祖实录》卷211,康熙四十二年己丑条:卷251,康熙五十一年十月丙寅条。
    ⑩ 参见白寿彝主编《中国回回民族史》(上),中华书局,2007年,第327页。
    ① 参见光绪本《山西通志》卷13,《职官谱四》:《清圣祖实录》,卷284,康熙五十八年五月甲戌条,卷298,康熙六十一年七月庚戌条l杨大业在“明清回族进士考略(二)”(《回族研究》,2005年第2期)中考证其为穆斯林。
    ② 参见张金城《乾隆宁夏府志》第453页。
    ③ 光绪本《山西通志·职官谱四》记载为雍正元年任,但是《清圣祖实录》卷298,康熙六十一年七月庚戌条已有记载:“升杀虎口副将马觌伯,为山西大同总兵官。仍驻军前。”雍正三年,因事革职,见《清世宗实录》,中华书局,1985年,卷32,雍正三年五月丙辰条。
    ④ 马见伯,马觌伯之兄,马玉第二子,武进士,四十二年至五十四年间任太原镇总兵。调任令参见《清圣祖实录》卷212康熙四十二年四月乙酉条,调离令参见《清圣祖实录》,卷262,康熙五十四年正月壬戌条。
    ⑤ 本文在雍正时期的回民中将具体论述。
    ① 以上内容和结论皆引自齐木德道尔吉:“蒙古文档案与17世纪呼和浩特史实”
    ② 关于归化城外城修筑时间一说在康熙三十三年,一说在康熙三十年。《归绥县志》第135页记载归化城于康熙三十三年扩建;张曾《归绥识略》则说,归化城外城于“康熙三十年工竣报部”,转引自金启孮、佟靖仁“呼和浩特的兴建和发展”该文收入中共呼和浩特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呼和浩特市地方志编修办公室编:《呼和浩特史料》(第一集),中共呼和浩特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出版,1983年第214页。据荣祥、荣赓麟著《土默特沿革》(征求意见稿)内蒙古土默特左旗文化局,1981年,第41页记载:关于归化城外墙的增筑,土默特旗志也没有载明确实年月,只说在康熙中年。可以肯定的是,康熙中期归化城扩建了外城。
    ③ 参见戴学稷著:《呼和浩特简史》,中华书局,1981年,第47页和国柱、李杰等:“玉泉区沿革概要”,选自《呼和浩特史料》第一集,1983年,第276页。二者的内容是一致的,关于归化城扩建后的规模,荣祥:《土默特沿革》4243页所及内容与前两篇资料是一致的。
    ④ 参见荣祥:《土默特沿革》第4041页。
    ① 礼拜寺巷和十间房的具体位置参见却金扎布,孙秀川:《内蒙古自治区地名志呼和浩特市分册》,内蒙古自治区地名委员会,1985年“解放前呼和浩特城区图”。
    ② 上述两个聚居点的情况是根据《呼和浩特回族史》52-53页和刘映元:“呼和浩特市回族来源与回民区形成的初探”一文整理。
    ① 呼市革委会整顿街道门牌办公室整理:《呼和浩特市新旧街巷门牌对照簿》,呼市革委会整顿街道门牌办公室1975年第49页。
    ② 新民街和九龙湾聚居点的形成详参《呼和浩特回族史》52-53页和刘映元:“呼和浩特市回族来源与回民区形成的初探”。
    ③ 参见荣祥《呼和浩特市沿革纪要稿》,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蒙古史研究所,1979年,第138页。
    ① 参见《呼和浩特回族史》,第53页-54页。
    ① 参见《呼和浩特回族史》第52页。
    ② 土左旗档案馆藏土默特都统衙门档案,档号:80-02-490,“充认买卖牲畜牙侩请领照票的呈文与保状”,雍正十三年四月初七日。
    ① 参见绥远通志馆编纂:绥远通志稿,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卷57,宗教(伊斯兰教),第492493页。
    ② 详参戈耀、李博宏、丹昌国“香妃之传说与史实——兼谈呼和浩特回族源流”,丹昌国主编《呼和浩特回族史料》第集,政协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委员会、《呼和浩特回族史料》编辑委员会,1989年,第44-51页。该文对于香妃的身份和进京过程以及香妃族人留居八拜地方的史实进行了考证。
    ③ 参见戈耀、李博宏、丹昌国“香妃之传说与史实——兼谈呼和浩特回族源流”;刘桢:“呼和浩特回族历史及其它’《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1年第03期。
    ① 参见《呼和浩特回族史》第252页。
    ② 土默特左旗档案馆藏土默特都统衙门档案:“归化城厅咨查回民马成恩先人有无拨过户口地亩”,道光二十六年八月十八日发文,档号80-05-394。
    ③ 参见绥远通志馆编纂:《绥远通志稿》,卷57,宗教(伊斯兰教),第492-493页。
    ④ 参见本文第三章第一节。
    ⑤ 参见《呼和浩特回族史》第58页
    ⑥ 其暂居的府第在乾隆初年改为归化城管狱巡检署
    ⑦ 本段文字根据以下资料整理而来:《呼和浩特回族史》第58页,第138页;刘映元:“呼和浩特市回族来源与回民区形成的初探”,选自邢野主编:《刘映元文集》,远方出版社,2012年,第547-570页:刘映元:“扎达海河及其两岸的发展与变迁”,选自邢野主编:《刘映元文集》,第14-27页。
    ② 参见《呼和浩特回族史》第5859页,刘映元:“呼和浩特回族来源初探”,丹昌国《呼和浩特回族史料》第一集第36页。
    ③ 参见金启踪、佟靖仁:“呼和浩特的兴建和发展”,《呼和浩特史料》,第一集。第218页。
    ④ 参见《呼和浩特回族史》第59页。
    ① 参见《呼和浩特回族史》第66-67页。
    ② 详参邱树森主编:《中国回族史》,第633页。
    ① 参见路伟东:“清代陕西回族的人口变动”,《回族研究》,2003年第4期。
    ② 参见左宗棠:《左文襄公全集》,文海出版社光绪十六年影印本,1964年,卷41。
    ③ 参见李健彪:“试论近代西北回族社会历史的两次大变迁”,《人文杂志》,2009年第6期。
    ④ 参见张彦笃:《洮州厅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第117页。
    ⑤ 同上,第293页
    ⑥ 参见秦翰才:《左文襄公在西北》,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98页;蔡宇安:“论清同治回民起义对近代西北回族社会经济的影响——基于经济人类学的视角”,《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⑦ 参见杜经国、张克非:“左宗棠在陕甘与新疆民族政策的比较研究”,《兰州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
    ⑧ 参见左宗棠:《左宗棠全集:札件》,岳麓书社,1986年,第562页,
    ① 参见《呼和浩特回族史》6869页。
    ② 同上。
    ③ 参见(俄]波兹德涅耶夫著,张梦玲等译《蒙古及蒙古人》(第2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42页。
    ④ 参见《呼和浩特回族史》,第70页。
    ⑤ 参见苏德:“陕甘回民起义期间的伊克昭盟”,《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
    ⑥ 参见《清史稿》卷520,《藩部三·鄂尔多斯部》,第14376页。
    ① 参见苏德:“陕甘回民起义期间的伊克昭盟”。
    ② 参见梁继祖:“隆盛庄盛衰史”,载《内蒙古文史资料》第三十三辑,1988年,第72页。
    ③ 参见刘映元:“呼和浩特市回族来源与回民区形成的初探”,原载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政协委员会编:《回民区文史资料》第一辑第1-43页,该文收入邢野主编:《刘映元文集》第569页。
    ① 参见《呼和浩特回族史》第260-261页。
    ② 参见“绥远省各地清真寺概况调查表”,《呼和浩特回族史料》第四集,第324页。
    ③ 参见《呼和浩特回族史》第262页。
    ④ 参见刘映元:“扎达海河及其两岸的发展与变迁”一文。
    ⑤ 参见“绥远省各地清真寺概况调查表”,《呼和浩特回族史料》第四集,第327页。
    ⑥ 参见《呼和浩特回族史》第255页。
    ⑦ 参见《呼和浩特回族史》第276-277页。
    ① 此碑内容尚未引起学界关注,未被任何资料引用、收录。此碑现立于呼和浩特市清真大寺院内。
    ① 参见郝维民、齐木德道尔吉主编:《内蒙古通史纲要》,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71473页。
    ② 参见刘映元“扎达海河及其两岸的发展与变迁”,《刘映元文集》第1427页。
    ③ 参见刘映元“归化城‘食店行’的变迁和经营管理”,《内蒙占文史资料》第三十九辑,内蒙古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1990年,第46-77页。
    ① 同上。
    ② 荣祥《呼和浩特市沿革纪要稿》,第56-57页。
    ③ 参见刘映元:“扎达海河及其两岸的发展与变迁”
    ④ 本小节资料根据《呼和浩特回族史》第83-84页整理。
    ① 《呼和浩特回族史》第251259页中罗列了归绥地区各清真寺可考的阿訇姓名和籍贯,总体看来,只有清真西寺和北寺聘请的阿訇其籍贯是以甘肃宁夏为主的,其他清真寺都是以聘请河北地区的阿訇为主。
    ② 参见李品三:“先父李凤藻在归绥二三事”,《呼和浩特回族史料》第四集,第97-104页。
    ③ 参见杨万清:“记我的祖母——‘彰国风夫人’杨寡妇”,载于《呼和浩特回族史料》第一集。
    ① 参见代林:“1923年-1925年间清真大寺的修缮和扩建”,载于《呼和浩特回族史料》第三集,政协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委员会、《呼和浩特回族史料》编委会编印,2000年。第282-290页。
    ② 同上
    ③ 参见白寿彝:“绥宁行纪”,白寿彝著:《白寿彝民族宗教论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507页。
    ④ 参见《呼和浩特回族史》第256-258页
    ⑤ 该址在今呼和浩特市通道南街中段路西,呼和浩特回民中学校北。
    ⑥ 参见《呼和浩特回族史》第262页。
    ① 李明和当时在火车站开“信义货栈”,参见刑野主编:《刘映元文集》,第569页;白慧中《内蒙古回族历史研考》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82页。
    ② 参见《呼和浩特回族史》第263页
    ③ 该寺已于1958年实行宗教改革时拆除。参见《呼和浩特回族史》第263页
    ④ 参见《呼和浩特回族史料》第四集,第104页。
    ⑤ 参见白寿彝著:《白寿彝民族宗教论集》,第508页
    ⑥ 同上。
    ① 参见代林:“呼和浩特哈吉录”,《呼和浩特回族史料》第一集,第235-236页。
    ② 详参本文“民国时期政府与回民间关系”一节。
    ③ 参见杨菊蓉“归绥市回部学校”,《呼和浩特回族史料》第一集,第158页-168页。
    ① 参见罗惠翾:“宗教的社会功能——几个穆斯林社区的对比调查与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② 参见黄玉芳:“论寺坊在回族文化传衍中的保障作用”,《工会博览》,2009年第2期。
    ③ 参见马小华:“回族寺坊组织运行及其影响”,《云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① 参见刘映元文,甄可君整理“呼和浩特回族来源初探”,收录于《呼和浩特回族史料》第一集,1989年,第22页-43页。
    ② 参见戈耀、李博宏“历史上呼和浩特回族的几个问题”,收录于《呼和浩特史料》第一集,呼和浩特市地方志编修办编,1983年,第283页。
    ① 参见金启孮:“呼和浩特召庙、清真寺历史概况”,内蒙古大学学报(哲社版),1981年第4期。
    ② 参见齐木德道尔吉主编:《内蒙古通史》(第五卷),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62页。
    ③ 参见《呼和浩特回族史》,第243页。
    ① 参见刘智:《天方至圣实录》,中国伊斯兰教协会,1984年,第400-405页。
    ②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宫中档朱批奏折》,档号:04-01-01-0384-026,山西巡抚雅德:“奏为盘获回民教匪马中吉马广文严审事”,乾隆四十六年六月初二日。
    ① 参见《清圣祖实录》卷112,康熙二十二年九月癸未条。
    ② 同上,卷146,康熙二十九年六月壬中条。
    ③ 同上,卷160,康熙三十二年十月己卯条。
    ① 参见金启孮:“呼和浩特召庙、清真寺历史概况”,内蒙古大学学报(哲社版),1981年第4期。
    ② 同上。
    ③ 参见胡玉冰,明太祖:“‘御制至圣百字赞’异文现象初探”,回族研究,2012年第1期。
    ① 参见钱良择:《出塞纪略》,卷第23。世楷堂藏板,第1517页。
    ② 参见邱树森:《贺兰集》,,江苏占籍出版社,1997年,第426页。
    ② 参见邱树森,《贺兰集》第426页。
    ③ 参见王学宏:“门宦制度及其支系初探”,《宜春学院学报》2010年第11期。
    ① 参见邱树森:《中国回族史》第729页。
    ① 参见甄可君:“略论伊斯兰教派之争及呼和浩特地区伊斯兰教传播特点”,《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6年第03期。
    ② 同上。
    ① 校注:碑文为别字,应为“坊”
    ② 现立于呼和浩特市清真大寺院内。
    ③ 同上。
    ① 参见邱树森:《贺兰集》第426页
    ② 本节伊斯兰术语转写源自《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
    ③ 阿訇(Akhund)伊斯兰教教职称谓,波斯语的音译。旧译阿洪,阿衡。原意为教师,在通用波斯语地区是对宗教学者或教师的尊称。在中国穆斯林中,阿訇是对具有宗教学识或担任教职者的通称。
    ④ 阿拉伯语的音译,原译为继承人。
    ① 参见马寿千:“中国伊斯兰教的经堂教育制度”,选自马寿千:《马寿千回族史志论集》,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11页。
    ② 参见“修建胡太师祖佳城记”,载白寿彝主编:《回族人物志》(明代),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
    ③ 庞士谦“中国回教寺院教育之沿革及课本”,《禹贡》半月刊,1937年,第七卷第四期。
    ④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宫中朱批奏折》,档号:04-01-01-0384-026。山西巡抚雅德:“奏为盘获回民教匪马中吉马广文严审事”,乾隆四十六年六月初二日。这一资料与中国伊斯兰教协会1984年印制《天方至圣实录》第400-405页内容相互印证,相互补充。
    ① 参见刘智著:《天方至圣实录》,第403页。
    ② 参见《呼和浩特回族史》,第270页。
    ① 参见土左旗档案馆藏土默特都统衙门档案,档号80-32-07,“呈报十王庙门外马姓回民自缢身亡情形”,雍正十三年四月三日发文。
    ② 参见张曾《归绥识略》,清咸丰间抄本,卷9,《地部·坛庙·十王庙》。
    ③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内阁刑科题本·土地债务贪污违禁类》,档号:02-01-07-09537-006,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署理刑部尚书董诰瑚图礼:“题为会审山西丰镇厅回民米舍室因拒给米面殴伤蒙古鄂尔闷身死一案依例拟绞等请旨事”,嘉庆十六年五月初七日。
    ① 参见张曾:《归绥识略》,卷17,《地部·市集》
    ② 参见刘映元:“‘醇厚社’与‘三元成’——归化城最老的行社与字号”,《呼和浩特文史资料》第10辑,第5860
    页,呼和浩特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1995年。
    ③ 参见张曾:《归绥识略》,卷17,《地部·市集》
    ④ 参见刘映元:“‘醇厚社’与‘三元成’——归化城最老的行社与字号”
    ① 参见张曾:《归绥识略》卷17
    ② 参见《绥远通志稿》卷27,“商业”。
    ③ 指出售神马、冥纸和香烛等杂货的店铺。
    ④ 参见刘映元:“‘醇厚社’与‘三元成’——归化城最老的行社与字号”,《呼和浩特文史资料》第10辑,第58-60页,呼和浩特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1995年。所谓南县班子指山西境内太原以南诸县。
    ① 参见刘映元:“归化城‘食店行’的变迁和经营管理”,《内蒙古文史资料》,第39辑,内蒙古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1990年版,第46-77页。
    ② 参见《清世宗实录》,卷136,雍正十一年十月甲寅条。
    ③ 土左旗档案馆藏土默特都统衙门档案,档号80-02-488,“充认买卖牲畜牙侩请领照票的呈文与保状”,雍正十三年四月初七日发文。文中“授首”当为授受的别字。
    ④ 详参本文第一章第三节“雍正时期回民来源考”一文。
    ① 参见刘映元“‘醇厚社’与‘三元成’—归化城最老的行社与字号”,《呼和浩特文史资料》第十辑,第58-60页,呼和浩特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1995年版。
    ② 参见刘映元:“归化城的骆驼交易”,《呼和浩特文史资料》第七辑,呼和浩特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1989年,第126-132页。
    ③ 参见《呼和浩特回族史》,第128页。
    ④ 参见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载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二卷,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研究室,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合编,中华书局出版,1982年,第2页。
    ① 参见《孙中山文集》第二卷,第430页。
    ② 参见李兴华,冯今源编《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19111949)(上),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3页
    ③ 参见钱志和:“中国回教俱进会与近代回族文化运动”,《中国穆斯林》,1994年第3期。
    ④ 参见李兴华,冯今源编《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下),第15页。
    ① 参见代林:“回族文化名人马文仕先生传略”,载《回族研究》,1993年第4期。
    ① 参见王静斋:“中国回教经堂教育的检讨”,选白《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下)第22页。
    ② 参见杨菊蓉:“归绥市回部学校”,《呼和浩特回族史料》第一集,第158-168页。
    ③ 参见《绥远通志稿》卷64,“会社”“中国回教公会绥远省分会”和“归绥市回教支会”条目,第751-752页。
    ① 参见本文“归化城商业的发展”一日。
    ② 参见程俊:“清代前期归化城的牙行”,内蒙古大学学报(哲社版),2014年第2期。
    ① 参见刘映元:“扎达海河及其两岸的发展与变迁”,《刘映元文集》,第14-27页。
    ② 参见麻树声:“牙纪‘词考’”《呼和浩特回族史料》第四集,第268-270页。
    ③ 同上
    ④ 详参刘映元:“归化城的骆驼交易”,《呼和浩特文史资料》第七辑,呼和浩特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1989年,第126页-132页。
    ⑤ 参见贾汉卿:“归化城的马桥与十大股”,《内蒙古文史资料》第十二辑,政协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1984年,第162-163页。
    ① 参见马忠口述,刑金瑞整理:“归化城的牲畜牙纪行业”,代林主编:《呼和浩特回族史料》第4集,2001年,第257-264页。
    ② 参见《呼和浩特回族史》第128页。
    ③ 参见马忠口述,邢金瑞整理“归化城的牲畜牙纪行业”,《呼和浩特回族史料》第四集259页。
    ① 详参马忠口述,刑金瑞整理:“归化城的牲畜牙纪行业”,《呼和浩特回族史料》第四集第257-264页。
    ② 参见《内蒙古文史资料》第十二辑,,第100页。
    ③ 参见《内蒙古文史资料》第十二辑,102-103页。
    ① 参见代林:“德厚堂曹氏家史”,《呼和浩特回族史料》第4集,第213-251页。
    ② 参见荣祥《呼和浩特市沿革纪要稿》,第138页。
    ① 参见邱树森:《中国回族史》第660-661页。
    ② 清康熙中期以后,在乌里雅苏台和科布多驻有重兵,一般把乌里雅苏台的驻兵成为“前营”,把科布多的驻军成为“后营”,相沿日久,“前营”和“后营”成为两地的别名。详参《内蒙古文史资料》第十二辑,第4页。
    ③ 参见《呼和浩特回族史》,第120页。
    ④ 参见丹昌国:“呼和浩特回族驼运概况”,《呼和浩特回族史料》,第一集,第148-155页。
    ① 参见沈世德口述、贾汉卿整理“归化城驼运”,载内蒙古文史资料,第十二辑,第182-194页。
    ② 详参刘映元:“札达海河及其两岸的发展与变迁”,载《刘映元文集》,第14-27页。
    ③ 同上。
    ④ 参见[美]詹姆斯·艾·米尔沃德著,李占魁译:“1880-1909年回族商人与中国边境地区的羊毛贸易”,《甘肃民族研究》,1989年第4期。
    ① 详参代林:“‘德厚堂’曹氏家史”,《呼和浩特回族史料》,第四集,第213-251页;《内蒙古文史资料》第十二辑,第96页
    ② 参见刘映元:“扎达海河及其两岸的发展与变迁”,《刘映元文集》,14-27页。
    ③ 本小节文字根据以下资料整理1.刘映元“归化城‘食店行’的变迁和经营管理”,载《内荤古文史资料》第三十九辑,内蒙古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1990年,第46--77页。2.《呼和浩特回族史》,第130-134页。3.马珍:“呼和浩特回族经济考”,载代林主编:《呼和浩特回族史料》第五集,政协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委员会、《呼和浩特回族史料》编辑委员会
    2003年,第19-25页。
    ① 参见刘映元:“归化城‘食店行’的变迁和经营管理”,载《内荤古文史资料》第三十九辑,内蒙古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1990年,第46-77页。
    ② 参见马逵英:“归绥回商的历史价值浅析”,《回族研究》,2011年第4期。
    ③ 天兴园清真饭馆,清末由邸显亮开办于归化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顺城街东口路南,与当时著名清真饭馆北古丰轩相隔仅数间房屋。前堂后楼,以饸铬为主,兼营炒菜。参见白慧中:《内蒙古回族历史研考》,第238页。
    ① 刘映元:“归化城‘食店行’的变迁和经营管理”,载《内荤古文史资料》第三十九辑,第46—77页。内蒙古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1990年。
    ② 参见《呼和浩特回族史》第64页。
    ③ 参见刑野主编:《刘映元文集》,第23页。
    ① 参见刘映元:“札达海河及其两岸的发展与变迁”,载刑野主编《刘映元文集》,第14-27页。
    ② 参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军机处录副奏折,档号:03-2199-01。山西巡抚成宁:“奏报审拟回民刘明经呈控范文昊等领利争赎房屋”一案,嘉庆十一年十二月初五日。
    ③ 参见马珍:“呼和浩特回族经济考”,载代林主编:《呼和浩特回族史料》第五集,政协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委员会,2003年,第15页。
    ① 参见王希隆,连芙蓉:“论西北回族重商文化形成的原因”,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② 同上。
    ③ 参见王正伟:“回族:一个善于经商的民族”,市场经济研究,1998年第5期。
    ① 参见《绥远通志稿》,卷27,商业。
    ② 参见马坚译《古兰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33页
    ③ 详参《内蒙古文史资料》第十二辑,第6583页
    ① 参见马坚译:《古兰经》第198页。
    ② 这些天课或交给清真寺的乡老由其集中管理,或转换成其他形式直接出散给穷困回民。
    ③ 参见代林:“‘德厚堂’曹氏家史”《呼和浩特回族史料》第四集,第221-222页。
    ④ 参见马丽静:“回族穆斯林捐赠制度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
    ① 参见杨万清: “记我的祖母——彰国风夫人”杨寡妇,《呼和浩特回族史料》第一集,第241-247页。
    ① 参见《内蒙古文史资料》第十二辑,第103页。大盛魁商号靠骆驼运输货物,他们运送货物的驼队用“房子”来计算,一般以一百峰骆驼编为一队,叫做“一顶房子”。详参丹昌国:“呼和浩特回族驼运概况”,《呼和浩特回族史料》第一集,第148-149页。
    ② 参见《内蒙古文史资料》第十二辑,第105页。
    ③ 参见马珍:“呼和浩特回族经济考”,《呼和浩特回族史料》第五集,第22页。
    ① 参见《内蒙古文史资料》第十二辑,第2427页。
    ② 参见《内蒙古文史资料》第十二辑,第5052页。
    ③ 参见代林:“‘德厚堂’曹氏家史”《呼和浩特回族史料》第四集,第218页
    ① 参见(民国)炳寰:“绥包之行”,长城季刊,1937年第2卷第3期。20世纪30年代,出于开发绥远的热忱,内地各界人士纷纷赴往归绥地区进行考察,并将其考察结果发表于各杂志期刊上。这是其中1篇。
    ① 参见《清圣祖实录》卷231,康熙四十六年十二月丙申条。
    ② 参见《清圣祖实录》卷159,康熙三十二年五月庚戌。
    ③ 参见张曾《归绥识略》卷9,《地部·坛庙》。
    ④ 参见张曾《归绥识略》卷17,《地部·市集》。
    ⑤ 在费扬古塑像东西归化城商民先后又塑丹津、齐布森像。
    ① 参见乌仁其其格:《18至20世纪初归化城土默特财政研究》,第41页。
    ② 参见[俄)波兹德涅耶夫著,张梦玲等译:《蒙古及蒙占人》(第2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10-111页。
    者。管理驻防官兵坟地,收归公有之绝户地,还要为土地纠纷案提供佐证。参见乌仁其其格:《18至20世纪初归化城土默特财政研究》,第46-47页。
    ① 参见乌仁其其格:《18至20世纪初归化城土默特财政研究》,第42页。
    ② 同上,第47-49页。
    ③ 生息银是清代政府信用的一种形式,主要以取利为目的的贷放,其本银谓之“生息银两”。清末土默特地区的生息银两主要包括发当和发商两种,息银作为公用开支。参见乌仁其其格:《18至20世纪初归化城土默特财政研究》,第48页。
    ④ 雍正六年(1728年)清廷议准,归化城征收贸易马畜税银。驼、马、牛、羊四项牲畜到归化城,交易每一两银抽收制钱八文。该项税银专为稽查盗卖马匹而设。由土默特派员记档征收,所收记档钱交储土默特旗库充作公费,按年造报理藩院核销。当时土默特两旗负责财政事务并于年终向理藩院或户部奏报核销的基层政权就是户司,直接负责该事的是户司翼长。一直到乾隆二十六年,归化城税务,改归杀虎口监督兼管。乾隆三十三年(1768)由将军富梁等奏定:大青山哈莫尔、阿利莫图、清水河、喀喇乌克尔图等四处煤炭窑口,每年派土默特参领一员,总管每处派佐领、骁骑校、前锋校等各一员,驻扎征收煤炭租税。
    ⑤ 参见光绪朝《清会典》,卷976,,《理藩院·設官·内蒙古部落官制》。
    ⑥ 参见光绪朝《清会典》,卷976,,《理藩院·設官·内蒙古部落官制》。
    ⑦ 同上。
    ① 《清圣祖实录》卷160,康熙三十二年九月庚午。
    又《清圣祖实录》卷177,康熙三十五年十月甲午条载:“谕议政大臣,兵丁仅十日不支粮犹可,如驻扎日久不支,口粮可乎?且归化城地方牧草维艰,应将多余人役、赢瘦马匹、酌量遣发大同右卫等处喂养以备。
    ② 《军机处满文月折包》,档号:1540-001,缩微号:039-0348,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转引自边晋中:“清代绥远城驻防若干问题考述”,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③ 乾隆二年赐名为绥远。
    ④ 佟靖仁点校注《绥远城驻防志》,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地方志编写领导小组翻印,1984年,序言第1-2页。
    ① 参见边晋中:“清代绥远城驻防若干问题考述”,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② 参见乌仁其其格:《18至20世纪初归化城土默特财政研究》,第51页。
    ③ 参见《清代边疆满文档案目录》第三册(内蒙古卷),0325-001,010-1056条,转引自边晋中:“清代绥远城驻防若干问题考述”。
    ④ 参见《清史稿》(志89),《职官一·兵部尚书》:“武选掌武职选授、品级、阶十有八:正一品授建威将军,公、侯、伯同”。
    ⑤ 参见光绪朝《清会典》卷976,《理藩院·設官·内蒙古部落官制》;《清史稿》志一百五,兵一。
    ⑥ 《清高宗实录》卷775,乾隆三十一年十二月丙辰条记载:“军机大臣等议覆:…绥远城满兵止一千五百名。将军一人足敷管理,不若将绥远城副都统裁汰,于右卫、归化城两处各设副都统一员,寻常事件,办定后申详将军,大事会商办理。从之。”
    ⑦ 参见(清)理藩院,《钦定理藩院则例》卷六,设官,光绪三十四年(1908)排印本,内蒙古大学藏。
    ① 《清高宗实录》,卷225,乾隆九年九月壬辰条:“大学士鄂尔泰等议覆,巡查归化、绥远二城太仆寺员外郎宝全条奏,大青山东西绵亘三百余里,其大山口共十三处,如乌里雅苏台、哈郎桂等处,未设卡座,……其新店子一带卡座七处实属无益,请移置各山口安设。……黄河每冬河冻时,鄂尔多斯匪人,每偷渡来窃马匹牲畜,请沿河设卡座,每日会哨,至春融冰解撤去,仍交渡口官兵看守。……均应如所请办理,并饬绥远城将军,亦不时派员巡察,从之。”
    ② 《绥远城驻防志》卷四载:“嘉庆四年内,遵奉理藩院来文,兼管广觉寺命盗案件,每年春秋二季,派官一员,前往查核喇嘛数目,咨报理藩院查照。每届三年,将军亲往巡查一次。该寺现有喇嘛一百二十三名,黑人五十二户,二百零九名,学经喇嘛,共三百七十八名。”参见《绥远城驻防志》,卷四,第126页。
    ③ 参见《清高宗实录》,卷115,乾隆五年四月丁酉条。
    ④ 参见《清高宗实录》卷742,乾隆三十年八月乙巳条。
    ⑤ 《清高宗实录》,卷125,乾隆五年八月己未条记载“请以杀虎口边路台站,令绥远城将军管辖。……从之。”
    ⑥ 参见《清高宗实录》,卷139,乾隆六年三月甲午条。
    ⑦ 嘉庆朝《钦定理藩院则例》卷三十四,“边禁”记载:“商人等出外贸易,由察哈尔都统、绥远将军、多伦诺尔同知衙门领取部票,该衙门给发部票时,将商姓名及货物数目,所住地方,起程日期,另缮清单粘帖票尾,钤印发给。一面知照所往地方大臣官员衙门,不准听其指称未及领取部票,由别衙门领用路引为凭,违者,查出照无部票例治罪。……西北两路内地民人与外藩交易,侯外藩人等到该管将军大臣所辖地方,方准贸易。责成该将军大臣等严行查办,毋任越界妄行。如失补觉察,致生越界等事,将该将军大臣交部议处。”(参见嘉庆朝《钦定理藩院则例》,内蒙古大学图书馆藏)
    ⑧ 乾隆二年,王常奏请将归化城开垦地亩量地升科,并将起征数额一一拟定,获得批准。《清高宗实录》卷52,乾隆二年闰九月戊辰条;乾隆三年三月绥远城建威将军王常奏请将上年民欠粮草暂行停征。见《清高宗实录》,卷64,乾隆三年三月癸亥条。
    ⑨ 《清高宗实录》卷72,乾隆三年七月戊午条,王常奏请:将托克托城内仓贮米石散给鄂尔多斯地方饥贫蒙古,以资接济。此所谓“养”。御批:“所办甚是”。《清高宗实录》卷103,乾隆四年十月己亥条记载:王常奏请停止绥远城等处开捐监生之例,获准。此所谓“教”
    ⑩ “绥远城将军,管理绥远城驻防八旗官兵,兼管右卫官兵,归化城土默特官兵。”参见土默特左旗《土默特志》编纂委员会编《土默特志》(上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19页。
    11 (绥远城将军)“兼管右卫官兵、归化城土默特官兵,如有需用绿旗官兵之处,于大同、宣化二镇绿旗官兵内听其酌量调遣。”参见《绥远旗志》,卷首,帝制纪一,诏谕。
    12 参见《绥远通志稿》,卷84,职官,第291页。
    ① 建威将军于乾隆二十六年改为绥远城将军,并改铸印信。见《清高宗实录》卷633,乾隆二十六年三月丁卯条。
    ② 参见清乾隆官修《清朝文献通考》,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本,卷184,兵6,;《绥远通志稿》,卷84,职官,290页。
    ③ 参见《清高宗实录》卷775,乾隆三十一年十二月丙辰。
    ④ 参见《绥远通志稿》摘录了《归绥识略》中的文字。参见《绥远通志稿》卷84,职官,290页。
    ⑤ 参见《绥远通志稿》卷84,职官,第303页。
    ⑥ 参见《清世宗实录》卷10,雍正元年八月癸亥条。
    ① 《归绥识略》记载:雍正元年,设归化城理事同知,协理笔帖式一员。转引自1《绥远通志稿》卷84,职官313页。
    ② 参见刘映元“扎达海河及其两岸的发展与变迁”,选白《刘映元文集》14-27页,在同一文章中刘还写到:“雍正初年设置归化城厅时,其衙门修盖到归化城西门外的扎达海河的西岸”,《归化城厅志》第229页记载:“雍正元年设理事同知厅,驻西河。”(李德龙主编:《归化城厅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年,)《山西通志》卷30,《府州厅县考八》记载,雍正元年设理事同知,厅驻西河(《山西通志》715页)。三者所讲的地理位置应为同一地点。
    ③ 土左旗所藏土默特都统衙门档案,全宗号80,目录号2(行政类)的档案中多有归化厅同知通判关于“支给养济院孤贫米石”的呈文。
    ④ 参见《清世宗实录》,卷150,雍正十二年十二月乙巳条。
    ⑤ 参见《绥远通志稿》卷84,职官,314页。
    ⑥ 参见《清高宗实录》卷36,乾隆二年二月庚申。
    ⑦ 参见光绪版《山西通志》卷30,第715-716页。
    ⑧ 参见傅林祥:“清康熙六年后守巡道性质探析”《社会科学》,2010年第8期。
    ① 详参《绥远通志稿》卷84,职官,386页和《山西通志》卷30,716-717页。
    ② 参见刘映元“扎达海河及其两岸的发展与变迁”,选自《刘映元文集》,第14-27页。
    ③ 参见《归绥县志》,第145页。
    ④ 参见光绪《清会典》卷997,《理藩院·刑法·审断》。
    ⑤ 参见《清高宗实录》卷149,乾隆六年八月丙辰。
    ⑥ 清代山西有四个道,济宁道、河东道、雁门道、归绥兵备道。
    ⑦ 同上。
    ⑧ 参见《清高宗实录》卷276,乾隆十一年十月甲戌。
    ⑨ 参见《清高宗实录》卷286,乾隆十二年三月庚子。
    ⑩ 参见《清文献通考》卷273,考7292页上。转引自傅林祥“清康熙六年后守巡道性质探析”,《社会科学》,2010年第8期。
    ① 参见《土默特志》上卷,土默特左旗《土默特志》编纂委员会,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第547页。
    ② 参见傅林祥:“清康熙六年后守巡道性质探析”《社会科学》,2010年第8期。
    ③ 参见《土默特志》上卷,第547页。
    ④ 参见《清世宗实录》卷80,雍正七年四月辛巳,参见本章第一节。
    ⑤ 参见《中国历史大辞典》“里”,“里甲”条目,第1467-1468页。(中国历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中国历史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
    ① 参见光绪版《山西通志》卷30,第716页。
    ② 参见《清世宗实录》,卷129,雍正十一年三月丙戌。
    ③ 参见乾隆朝内府抄本《理藩院则例》,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录勋清吏司下·什长》,第42页。
    ① 参见乌仁其其格:《18至20世纪初归化城土默特财政研究》,第42页。
    ② 参见《清高宗实录》卷115,乾隆五年四月丁酉条。
    ③ 参见《清高宗实录》卷127,乾隆五年九月壬辰条。
    ① 参见《清高宗实录》卷157,乾隆六年十二月辛亥。
    ② 参见《清高宗实录》卷225,乾隆九年九月壬辰。
    ① 参见《清高宗实录》卷225,乾隆九年九月壬辰。
    ② 参见张曾:《归绥识略》,第256-258页。
    ① 参见土左旗档案馆藏土默特都统衙门档案,档号80—02—486,“认充牲畜牙侩一名的甘结与保状”,雍正十三年四月初七日,甘结所具人:贾裁中。档案标题为该档案馆已有标题。档案出处中的时间为当时该档案的收发日期。标点为笔者所加。括号内字为笔者对文中疑是别字的内容作出的校正。符号“口”表示字迹不清。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对于馆内所藏档案自有一套管理方法:80指全宗号,02是目录号,目录名称是行政类,486是02目录下第486号档案。本档案分为三部分:保状;甘结;批文。此节仅选取申请人的禀请文书部分。后文同。
    ① “充认买卖牲畜牙侩请领照票的呈文与保状”,雍正十三年四初七,呈请人:穆国贤,件号80-02-487。
    ② “禀请应募充当买卖畜牲巡牙”,雍正十三年四月七日,禀请人:丁加德。件号800-604。
    ① 参见光绪朝《清会典》卷980,《理藩院·赋税·归化城等处税银》
    ② 参见张曾《归绥识略》卷25,《物部·税课》
    ③ 同上。
    ④ 参见乌仁其其格:《18至20世纪初归化城土默特财政研究》,第47-49页。
    ⑤ 参见土默特都统衙门档案,档号80-30-10,80-30-11,80-30-12,80-30-13,80-30-14。
    ⑥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宫中朱批奏折,档号:04-01-01-0384-026。山西巡抚雅德“奏为盘获回民教匪马中吉马广文严审事”,乾隆四十六年六月初二日。
    ① 同上。
    ② 参见《天方至圣实录》,第400-405页。
    ① 参见《清穆宗实录》卷38,同治元年八月己卯。
    ② 参见《清穆宗实录》卷57,同治二年二月甲申。
    ③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宫中朱批奏折,档号:04-01-01-0881-018,绥远将军德勒克多尔济,归化副都统桂成:“奏为遵旨通筹口外防兵守御援剿兼顾抚驭本地回民事”,同治三年二月初一日。
    ④ 参见《清穆宗实录》卷106,同治三年六月癸未。
    ⑤ 参见《清穆宗实录》卷106,同治三年六月癸未。
    ⑥ 参见《清穆宗实录》卷108,同治三年七月癸卯。
    ① 参见《清穆宗实录》卷215,同治六年十一月庚戌。
    ② 参见邱树森:《中国回族史》,第611页。
    ③ 参见《清穆宗实录》卷228,同治七年四月辛巳。
    ④ 参见苏德:“陕甘回民起义期间的伊克昭盟”
    ⑤ 参见《清穆宗实录》卷232,同治七年闰四月乙丑。
    ⑥ 参见《清穆宗实录》卷232,同治七年闰四月乙丑。
    ⑦ 参见钟正文:“血雨腥风的年代”,载《内蒙古文史资料》第二十八辑,1987年。
    ⑧ 参见本文第二章第一节。
    ⑨ 参见张睿:“古镇河口”,载《内蒙占文史资料》第三十三辑,1988年。
    ① 参见苏德:“陕甘回民起义期间的伊克昭盟”。
    ② 参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军机处录副奏折,档号:03-4781-084,绥远城将军定安(片):“奏为遣撤归绥沿河防兵事”,同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七日。
    ③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宫中朱批奏折:档号:04-01-01-0881-018.绥远将军德勒克多尔济,归化副都统桂成:“奏为遵旨通筹口外防兵守御援剿兼顾抚驭本地回民事”,同治三年二月初一日。
    ④ 参见《孙中山全集》(第二卷),第2页。
    ① 参见《孙中山全集》(第二卷),第105页。
    ② 参见《孙中山文集》第二卷,第430页。
    ③ 参见《孙中山文集》第二卷,第451页。
    ④ 参见王钟翰主编:《中国民族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988页。
    ① 参见邱树森《中国回族史》,第946页。
    ① 参见中国史地学会《史学与地学》第一期 1926年3月,转引自白寿彝:《中国回回民族史》,第4页。
    ② 1928年1月刊于《东方杂志》第25卷第1号。
    ③ 专著,成达师范出版部1935年印行。
    ④ 写于1937年,出版于1940年。
    ⑤ 参见邱树森:《中国回族史》,950页。
    ⑥ 参见李兴华、冯今源编:《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1911-1949)(上册),第167页。
    ① 民国三年(1914年),绥远将军改为绥远都统。
    ① 民国三年设土默特总管,土默特旗即归、萨、托、清、和五县辖境,及包头县辖境之东部,东至察哈尔正蓝旗,南至边墙,西至乌拉特东公旗,北至达尔汗贝勒旗,东南至杀虎口,西南至鄂尔多斯准格尔达拉特两旗,西北至茂明安并沙尔沁河岸,东北至四子部落旗。土地隶于各县,旗务归于总管。
    ② 民国元年,归化厅改称归化县,同知、通判改称知事。参见《归绥县志·與地志》,第7577页,民国二年,撤销新城的粮饷理事同知厅(原绥远粮饷厅),将原职权归于归化县,并将绥远、归化新旧二城正式合并称归绥县。(参见《绥远通志稿》卷84,职官;《归绥县志》,第75-77页。)
    ③ 民国三年(1914年)八月,将都统衙门民政厅事务划出,于绥远都统之下设置绥远道尹一缺,辖归绥、萨拉齐、清水河、托克托、和林格尔、五原、武川、东胜诸县。1928年裁去,所属事务归民政厅。
    ④ 参见《绥远通志稿》卷84,职官。
    ⑤ 同上
    ⑥ 绥远都统为统一官称,由绥远城将军改称,其人选由国民政府选任。
    ⑦ 由归绥道改称。
    ⑧ 参见金海,赛航:《内蒙古通史》(第六卷),第391-392页。
    ⑨ 同上。
    ① 参见《绥远通志稿》卷61,自治。
    ② 同上。
    ① 参见《归绥县志》,第256-257页。
    ② 参见《绥远通志稿》,卷63,“保甲团防”,第418页。
    ③ 参见《绥远通志稿》,卷63,“保甲团防”,第420页。
    ④ 参见《归绥县志》,第258页。
    ① 参见荣赓麟:“先父荣祥先生生平事略”,载《呼和浩特史料》第四集,中共呼和浩特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呼和浩特市地方志编修办公室,1984。
    ② 参见《绥远通志稿》卷80,“宗教(伊斯兰教)”部分。
    ① 参见代林“1923-1925年间清真大寺的修缮和扩建”,选自《呼和浩特回族史料》第三集。
    ② 参见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蒙回教育共进会成立有关史料选”,《呼和浩特回族史料》第八集。
    ③ 参见王祟仁“李鸣钟主政绥远”,载《内蒙古参事》第四集。
    ④ 参见杜晓荣,白燎原:“绥远五族学院”,《呼和浩特文史资料》第九辑,呼和浩特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1994年,第206-210页。
    ⑤ 参见代林:“关于《回光社宣言》与沙明远先生”,摘自《呼和浩特回族史料》第五集。
    [1]潘喆,李鸿彬,孙方明.清入关前史料选辑第三辑[G].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2]祁韵士.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M].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3]清太宗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5.
    [4]清世祖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5.
    [5]清圣祖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5.
    [6]张鹏翮.奉使俄罗斯日记[M].上海:神州国光社,1947.
    [7]钱良择.出塞纪略.世楷堂藏板.
    [8]昆岗.光绪大清会典事例[M].光绪二十五年八月石印本.
    [9]赵尔巽等撰.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
    [10]宋连奎辑.关中丛书(第七集)秦边纪略[M].西安:陕西通志馆,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
    [11]郑裕孚.归绥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
    [12]曾国荃、张煦修,王轩等纂.山西通志[M].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清光绪十八年刻本.1995
    [13]泾阳县志编纂委员会.泾阳县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
    [14]张金城.乾隆宁夏府志[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2.
    [15]清世宗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6]左宗棠.左文襄公全集[M].台北:文海出版社据光绪十六年本影印,1964.
    [17]张彦笃.洮州厅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
    [18]秦翰才.左文襄公在西北[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19]左宗棠.左宗棠全集:札件[M].长沙:岳麓书社,1986
    [20]刘智.天方至圣实录[M].北京:中国伊斯兰教协会,1984.
    [21]庞士谦.中国回教寺院教育之沿革及课本[N].禹贡.1937,7(4).
    [22]张曾.归绥识略[M].清咸丰间抄本。
    [23]徐珂.清稗类钞[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4]炳寰.绥包之行[N].长城季刊.1937,(3).
    [25]清高宗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6]理藩院.钦定理藩院则例[Z].光绪三十四年(1908)排印本,内蒙古大学藏.
    [27]内蒙古图书馆编.绥远旗志·绥乘·归绥县志[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12年.
    [28]清朝文献通考[M].上海: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本.
    [29]李德龙.归化城厅志[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
    [30]乾隆朝内府抄本《理藩院则例》[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
    [31]清穆宗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7.
    [1]归化城副都统衙门汉文档案[Z],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档案局藏。
    [2]归化城副都统衙门满文档案[Z],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档案局藏。
    [3]军机处录副奏折[Z],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4]宫中档朱批奏折[Z],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5]内阁刑科题本[Z],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1]代林.呼和浩特回族史料第四集[G].呼和浩特:政协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委员会,《呼和浩特回族史料》编辑委员会,2001.
    [2]齐木德道尔吉.内蒙古通史(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3]乌仁其其格.18至20世纪初归化城土默特财政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4]牛敬忠,钟仁.近代绥远地区的社会问题[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0.
    [5]金海,赛航.内蒙古通史(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6]余元盒.内蒙古历史概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
    [7]郝维民,齐木德道尔吉.内蒙古通史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8]晓克.土默特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8.
    [9]佟靖仁点校注.绥远城驻防志[M].呼和浩特: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地方志编写领导小组翻印,1984.
    [10]高延青.呼和浩特经济史[M].呼和浩特:华夏出版社,1995.
    [11]却金扎布,孙秀川.内蒙古自治区地名志呼和浩特市分册[M].呼和浩特:内蒙古自治区地名委员会,1985.
    [12]土默特左旗《土默特志》编纂委员会编.土默特志(上卷)[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
    [13]纳森.察哈尔绥远历史沿革考录[C].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10.
    [14]安介生、邱仲麟.边界、边地与边民——明清时期北方边塞地区部族分布与地理生态基础研究[C].济南:齐鲁书社,2009.
    [15]白寿彝.中国回回民族史(上下)[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6]邱树森.中国回族史[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
    [17]《回族简史》编写组编.回族简史(修订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18]邱树森.贺兰集[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19]马通.中国伊斯兰教派与门宦制度史略[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
    [20]马通.中国伊斯兰教派门宦溯源[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6.
    [21]赖存理.回族商业史[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8.
    [22]回建.中国散居回族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23]虎有泽.张家川回族研究[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7.
    [24]良警宇.牛街:一个城市回族社区的变迁[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25]胡云生.传承与认同——河南回族历史变迁研究[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
    [26]王钟翰.中国民族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7]王孝通.中国商业史[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7.
    [28]龚荫.中国民族政策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
    [29]李新.中华民国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1.
    [30]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编.清代理藩院资料辑录[G].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中心,1988年
    [31]政协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委员会,《呼和浩特回族史》编辑委员会编.呼和浩特回族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
    [32]邢野.刘映元文集[G].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12.
    [33]王俊敏.青城民族——一个边疆城市民族关系的历史演变[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34]马明良.简明伊斯兰史[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
    [35]中共呼和浩特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呼和浩特市地方志编修办公室编.呼和浩特史料(第一集)[G].呼和浩特:中共呼和浩特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1983.
    [36]荣祥、荣赓麟.土默特沿革(征求意见稿)[M].呼和浩特:内蒙古土默特左旗文化局,1981.
    [37]戴学稷.呼和浩特简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1.
    [38]荣祥.呼和浩特市沿革纪要稿[M].呼和浩特: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蒙古史研究所,1979.
    [39]绥远通志馆编纂.绥远通志稿[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
    [40]丹昌国.呼和浩特回族史料第一集[G].呼和浩特:政协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委员会、《呼和浩特回族史料》编辑委员会,1989.
    [41]马永真,代林.内蒙古清真寺[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
    [42][俄]波兹德涅耶夫著,张梦玲等译.蒙古及蒙古人(第2卷)[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
    [43]内蒙古文史资料第三十三辑[G].呼和浩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1988.
    [44]内蒙古文史资料第三十九辑[G].呼和浩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1990.
    [45]代林.呼和浩特回族史料第三集[G].呼和浩特:政协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委员会、《呼和浩特回族史料》编委会编印,2000.
    [46]白寿彝.白寿彝民族宗教论集[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47]白慧中.内蒙古回族历史研考[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
    [48]马寿千.马寿千回族史志论集[C].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49]白寿彝.回族人物志(明代)[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
    [50]呼和浩特文史资料第十辑[G].呼和浩特:呼和浩特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1995.
    [51]呼和浩特文史资料第七辑[G].呼和浩特:呼和浩特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1989.
    [52]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研究室,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合编.《孙中山全集》第二卷[G].北京:中华书局.1982.
    [53]李兴华,冯今源.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1911-1949)(上下)[G].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
    [54]内蒙古文史资料第十二辑[G].呼和浩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1984.
    [55]代林.呼和浩特回族史料第五集[G].呼和浩特:政协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委员会,《呼和浩特回族史料》编辑委员会,2003.
    [56]马坚译.古兰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57]内蒙古文史资料第二十八辑[G].呼和浩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1987年
    [58]王钟翰.中国民族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59]呼和浩特史料第四集[G].呼和浩特:中共呼和浩特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呼和浩特市地方志编修办公室,1984.
    [60]代林.呼和浩特回族史料第八集[G].呼和浩特:政协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委员会,《呼和浩特回族史料》编辑委员会,2010.
    [61]呼和浩特文史资料第九辑[G].呼和浩特:呼和浩特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1994.
    [1]呼市革委会整顿街道门牌办公室整理.呼和浩特市新旧街巷门牌对照簿[K].呼市革委会整顿街道门牌办公室,1975.
    [2]《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K].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
    [3]中国历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中国历史大辞典[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
    [4]周燮藩.清真大典[K].合肥:黄山书社,2005
    [1]张威.1572-1921年呼和浩特城市形态演变分析[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9,(2).
    [2]鲁忠慧.日本对中国伊斯兰教研究概述[J].回族研究.2000,(3).
    [3]齐木德道尔吉.<满文原档>比较研究:以天聪六年爱新国大军征略库库和屯及其周边地区史实为中心[J].蒙古学集刊,2013,(2).
    [4]齐木德道尔吉.蒙古文档案与17世纪呼和浩特史实[J].内蒙古大学学报(蒙古文版).2006,(3).
    [5]齐木德道尔吉.“蒙古衙门”与其首任承政阿什达尔汉[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
    [6]黑龙.噶尔丹统治时期的准噶尔与清朝关系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05.
    [7]马宗保.试论回族社会的“坊”.宁夏社会科学[J].1994,(6).
    [8]杨桂萍.从西北地区的清真寺和道堂经济看伊斯兰教教派与门宦的组织模式[J].回族研究.2008,(4).
    [9]马宗保.回族商业经济与历史上的西部开发——以民国时期西北回族商业活动为例[J].宁夏大学学报.2005,(5).
    [10][美]詹姆斯·艾·米尔沃德,李占魁译.1880-1909年回族商人与中国边境地区的羊毛贸易[J].甘肃民族研究.1989,(4).
    [11]马丽静.回族穆斯林捐赠制度研究——以伊斯兰教汉文文献为中心[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1.
    [12]高源.清真寺的社会功能——兰州清真寺中的族群认同[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9.
    [13]罗惠翾.宗教的社会功能——几个穆斯林社区的对比调查与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5.
    [14]金启孮.呼和浩特召庙、清真寺历史概况[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社版),1981,(4)
    [15]李毅虎.《秦边纪略》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
    [16]李兴华,李大钧,李大宏.大同伊斯兰教研究[J].回族研究.2006,(3).
    [17]王俊敏.呼和浩特市区的民族迁移与居住格局[J].西北民族研究.1997,(2)
    [18]杨大业.明清回族进士考略(二)[J].回族研究.2005,(2).
    [19]刘桢.呼和浩特回族历史及其它[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1,(03)
    [20]路伟东.清代陕西回族的人口变动[J].回族研究.2003,(4).
    [21]李健彪.试论近代西北回族社会历史的两次大变迁[J].人文杂志.2009,(6).
    [22]蔡宇安.论清同治回民起义对近代西北回族社会经济的影响——基于经济人类学的视角[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
    [23]杜经国,张克非.左宗棠在陕甘与新疆民族政策的比较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1986,(2).
    [24]苏德.陕甘回民起义期间的伊克昭盟[J].内蒙古师大学报,1998,(5).
    [25]罗惠翾.宗教的社会功能——几个穆斯林社区的对比调查与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5.
    [26]黄玉芳.论寺坊在回族文化传衍中的保障作用[J].工会博览.2009,(2).
    [27]马小华.回族寺坊组织运行及其影响[J].云南社会科学.2009,(4)
    [28]胡玉冰,明太祖.“御制至圣百字赞”异文现象初探[J].回族研究,2012,(1).
    [29]王学宏.门宦制度及其支系初探[J].宜春学院学报,2010,(11).
    [30]甄可君.略论伊斯兰教派之争及呼和浩特地区伊斯兰教传播特点[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6(3).
    [31]钱志和.中国回教俱进会与近代回族文化运动[J].中国穆斯林.1994,(3).
    [32]代林.回族文化名人马文仕先生传略[J].回族研究.1993,(4).
    [33]程俊.清代前期归化城的牙行[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社版).2014,(2)
    [34]马逵英.归绥回商的历史价值浅析[J].回族研究.2011,(4).
    [35]王希隆,连芙蓉.论西北回族重商文化形成的原因[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4).
    [36]王正伟.回族:一个善于经商的民族[J].市场经济研究.1998,(5).
    [37]边晋中.清代绥远城驻防若干问题考述[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
    [38]傅林祥.清康熙六年后守巡道性质探析[J].社会科学.2010,(8).
    [1]余振贵,雷晓静.中国回族金石录[G].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1.
    [2]洪武皇帝御制回辉教百字碑[Z].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呼和浩特市清真大寺藏.
    [3]同治八年助款钱粮碑[Z].同治八年(1869年).呼和浩特市清真大寺藏.
    [4]清真大寺重修建盖山门碑记[Z].光绪十八年(1892年).呼和浩特市清真大寺藏.
    [5]费翁碑记[Z].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呼和浩特市清真大寺藏.
    [6]万古流芳碑[Z].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呼和浩特市清真大寺藏.
    [7]重修绥远清真大寺碑记[Z].民国十四年(1925年).呼和浩特市清真大寺藏.
    [1]中国·霸州·民族宗教[Z].http://www.bzfwzx.gov.cn/2012/0525/331.html.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