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易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通过对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的考察,主要探讨楚国易学中的一些专题性问题。首先,楚国易学的传入和流传问题。根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和《汉书·儒林传》记载的自孔子开始的传易系统,尽管前人对此有很多的争议,然而它们都提到了楚人馯臂子弓,因此易学之传入楚国,看来馯臂子弓是关键的人物。对轩臂子弓,前人也是众说纷纭,集中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馯臂子弓和《苟子》中的子弓是否同一个人;二、子弓是否就是仲弓;三、子弓是否就是朱张。本文经过分析论证,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认为轩臂子弓就是《苟子》中提到而非常尊崇的子弓,子弓并不是仲弓,也应该不是朱张,但有待考证。对易学在楚国流传的情况,一是根据传世文献的相关记载,通过这些记载,我们认为春秋时期楚国已经开始流行龟卜,战国时期《易》成为楚人经常引用的经典,蓍筮也开始普遍地使用。二是根据出土文献来看,楚地出土的易学文献,与中原易学并无实质的区别。三是认为荀子对易学在楚国的流传起了很大的作用。有关楚国的卜筮及其与中原易学的关系,本人总结了目前关于楚国卜筮研究的相关成果,认为楚国有其原始的占卜方法,同时也接受了自中原传入的龟卜和蓍筮。老子、庄子、屈原的易学思想,代表了楚国易学的最高水平,楚地出土的易学文献,如上博简《周易》、王家台秦简《归藏》、阜阳汉简《周易》、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等,反映了易学研究中的共同问题,如先秦《周易》的文本形态,《归藏》易的原始面貌,战国时期卦画形式的演变,以及《周易》筮法的演变趋势,和中原易学是一脉相承的。对于出土材料中的易卦符号,本人认为都不是数字卦。数字卦所谓的集中说是不存在的。不是以时代划分所谓数字卦和符号卦,而应该是区别经文与实际占筮,在经文中就是卦画,在实际占筮中就是四象符号。而出土材料中两组并列的卦画,本文认为可能是两次占筮的结果。有关上博简《周易》,本人考察了其文本形态,其有经无传,本文认为是先秦时期常见的文本形态。其卦画,证明了数字卦的观点是错误的。其特殊符号,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如濮茅左先生认为是代表阴阳消长的符号,李尚信先生认为是表示阴阳和合的符号,本人认为实际验证都很难自圆其说。本文的观点是这些特殊符号就是分卷符号,当然分卷也有一定的原则,仍然要考虑某些卦的权重及相互之间的错综关系。这些特殊符号还有可能是出于占筮的目的而设计的。对上博简《周易》的文字考释,本人介绍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同时对部分文字考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In this paper, right handed examination of literature and unearthed documents, the main Chu Yi to explore some of the thematic issues. First of all, the introduction and spread Chu Yi the problem. According to "Historical Records·Zhong Ni disciples Tales" and "Han·Rulin Biography" recorded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ransmission of Confucius Yi system, although there are many predecessors of this controversy, but they are referred to Chu Hanbi Zigong, Therefore, the introduction to Yi the state of Chu, it appears Han Hanbi Zigong is the key figure. Hanbi Zigong, our predecessors were also different views, focusing on three aspects:first, Hanbi Zigong and the Zigong in the "Xunzi" is the same person; 2, Zigong Is or not Zhong Gong; 3, Zigong Is or not Zhu Zhang. After analysis this paper argues, absorbing the latest research results, that the Hanbi Zigong is the "Xunzi" mentioned in the bow and very respected by the Zigong, Zigong is not the Zhong Gong, it should not, Zhu Zhang, but it remains to be verified. Right to learn the situation in the state of Chu spread, first record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handed down through these records, we believe that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has begun to pop turtle Bu Chu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Yi" has become a classic frequently cited Chu, Achillea Shi also generally begin to use.2 is based on documents unearthed point of view, Chu excavated to Yi literature, and the Central Plains to Yi, and no real difference.3 is that Xunzi's right to Yi in the state of Chu played a great role in the spread.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Chu of divination to Yi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entral Plains, I have summarized the current research on the relevant outcomes of Chu divination that Chu has its original divination methods, but also accepted the introduction of turtle from the Central Plains, and Achillea Shi Bu. Lao Tzu, Chuang Tzu, to Yi ideas Qu Yuan, representing the highest level to Yi the state of Chu to Yi unearthed in literature, above ShangBojian Zhou Yi, Qin Jian Wangjiatai Guicang, Fuyang Han Jian Zhou Yi, Mawangdui Han Tomb silk books Yijing and so on, reflecting the research to Yi the common issues, such as the Pre-Qin "Zhou Yi" text form "return possession of easy to the original appearance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form of hexagram painted, and Yijing, The evolution of Shifa trends, and the Central Plains to Yi is the same strain. For the excavated material in the Yigua symbol, I think not digital hexagrams.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so-called digital hexagrams is non-existent. Not in the era known as the digital divide Gua and symbols, but rather to distinguish between scripture and practice Zhan Shi, in the scripture is the hexagram paintings, is the four images of the actual Zhanshi symbols. The excavated material Gua two paintings side by side, this article may be twice that Zhanshi results. On the bamboo slips "Zhou Yi", I examined the text form, that they have been without mas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text of the pre-Qin period of common patterns. The hexagram paintings prove that the digital hexagrams view is wrong. Their special symbols, such as the more representative the views of the left Mr. Pu Maozuo considered to be representative of growth and decline of yin and yang symbol, Mr. Li Shangxin considered to indicate the symbol of yin and yang harmony, I think the actual verification is difficult to justify. This view is sub-volumes of these special symbols are symbols, of course, there are certain sub-volume principle, still have to consider some of the weight of hexagrams and the intric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special symbols is also possible that the purpose for Zhanshi design. Right on the bamboo slips "Zhou Yi" Explanation of the text, I introduce some of the more representative view of some language exam at the same time put forward their own views on interpretation.
引文
①朱渊清:《王家台〈归藏〉与〈穆天子传〉》,《周易研究》,2002年第6期。
    ②李学勤:《周易溯源》,巴蜀书社,2006年1月第1版第326页。
    ①钱穆:《先秦诸子系年》, 商务印书馆,2001年8月第1版,页97-98页。
    ①刘大钧:《今、古文易学流变述略——兼论<子夏易传>真伪》,《周易研究》,2006年第6期。
    ②高怀民:《先秦易学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234-235页。
    ①班固:《汉书·儒林传》,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吕雪菊、马玉杰、 赵迎华:《帛<易>今<易>孔门错综双璧》,山东大学周易研究中心网来稿照登,2005年6月22日。
    ②王应麟:《汉艺文志考证》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刘大钧:《今、古文易学流变述略——兼论<子夏易传>真伪》,《周易研究》,2006年第6期。
    ②王先谦:《荀子集解》卷二十,中华书局,1988年9月第1版。
    ①郭沫若:《青铜时代》,科学出版社,1957年9月第1版69、70、82、83页。
    ②陈梦家:《郭沫若<周易的构成时代>书后》(郭沫若《周易的构成时代》附录),长沙商务印书馆,1940年。
    ③季旭升:《古文字中的易卦材料》,《象数易学研究》第三辑,成都:巴蜀书社,2003。
    ④吴勇:《从竹简看所谓数字卦问题》,《周易研究》,2006年第4期。
    ⑤郭沫若:《青铜时代》,科学出版社,1957年9月第1版。
    ①廖名春:《<周易>经传与易学史新论》,齐鲁书社,2001年8月第1版。
    ②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商务印书馆,2001年8月第1版。
    ③杨惊:《荀子注》,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朱彝尊:《经义考》卷二百三十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李学勤:《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一版。
    ①皇侃:《论语集解义疏》卷九,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叶适:《习学记言》卷四十四,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陈士元:《名疑》卷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杨慎:《升菴集》卷五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黄生:《义府》卷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郭沂:《孟荀两系溯源》,《中国孟子网》,2007年7月19日。
    ②李学勤:《周易溯源》,巴蜀书社,2006年1月第1版131-132页。
    ③裴骃:《史记集解》,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司马贞:《史记索隐》,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朱渊清:《仲弓的年龄及其身份》,《简帛研究网》,2004年5月12日。
    ②廖名春:《楚简仲弓与论语子路仲弓章读记》,《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③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9月第1版第48页。
    ①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第592页。
    ②陈祥道:《论语全解》,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刘敞《公是七经小传》卷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陈耀文《经典稽疑》卷上,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陈来:《帛书易传与先秦儒家易学之分派》,《周易研究》,1999年第4期。
    ②李学勤:《周易溯源》,巴蜀书社,2006年1月第1版第128-130页。
    ③廖鸣春:《<周易>经传与易学史新论》,齐鲁书社,2001年8月第1版第235-240页。
    ④陈鼓应、王博:《<易传>与楚学齐学》,《管子学刊》,1992年第1期。
    ①郭沫若:《十批判书》,中国华侨出版社,2008年2月。
    ②孙聚友:《荀子与[荀子]》,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10月第一版第165-166页。
    ①潘雨廷:《易学史论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第175页。
    ①王逸:《楚辞章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3月第1版第35页。
    ③范成大:《上元节物语》。
    ④许嘉璐:《二十四史全译·史记》,世纪出版集团、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①卫绍生:《神秘与迷惘:中国古代方术阐释》,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01月第1版第28-32页。
    ②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3月第1版。
    ①张正明:《楚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7月第1版第12页。
    ②徐文武:《楚国宗教概论》,武汉出版社,2002年12月第2版。
    ③王充:《论衡》,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
    ⑤许嘉璐:《二十四史全译·史记》,世纪出版集团、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⑥徐文武:《楚国宗教概论》,武汉出版社,2002年12月第2版。
    ①胡雅丽:《楚人卜筮概述》,江汉考古,2002年第4期。
    ①贾连敏:《新蔡葛陵楚简中的祭祷文书》,《华夏考古》,2004年第3期。
    ②于茀:《新蔡葛陵楚墓竹简中的繇辞》,《文物》,2005年第1期。
    ①任继愈:《老子新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5月第2版。
    ②陈鼓应:《先秦道家易学发微》,《哲学研究》,1996年第7期。
    ③《国语·周语上》,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朱伯崑:《易学哲学史》,华夏出版社,1995年1月第1版第35页。
    ②唐明邦:《周易评注》,中华书局,1996年8月第1版第219页。
    ③高亨:《周易杂论》,齐鲁书社,1979年7月第1版第37页。
    ④朱伯崑:《易学哲学史》,华夏出版社,1995年1月第1版第40页。
    ①陈鼓应:《先秦道家易学发微》,《哲学研究》,1996年第7期。
    ①梁涛:《庄子行年考》,《孔子2000》网,2003年3月31日。
    ②陈鼓应、王博:《<易传>与楚学齐学》,《管子学刊》,1992年第1期。
    ①曹础基:《庄子浅注》,中华书局,1982年10月第1版第58页。
    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3月第1版第1222页。
    ③许嘉璐:《二十四史全译·史记》,世纪出版集团、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④陈鼓应:《<易传·系辞>所受庄子思想的影响》,《哲学研究》,1991年第4期。
    ⑤樊军:《屈赋六论》,兰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
    ①游国恩:《楚辞论文集》,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1月第1版第9页。
    ②王逸:《楚辞章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3月第1版第69页。
    ④康瑛:《楚辞全译》,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第115页。
    ①陈仁仁:《从楚地出土易类文献看<周易>文本早期形态》, 《周易研究》,2007年第3期。
    ①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王家台15号秦墓》,《文物》,1995年第1期。
    ②连劭名:《江陵王家台秦简与归藏》,《江汉考古》,1996年第4期。
    ③李家浩:《王家台秦简易占为归藏考》,《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7年第1期。
    ④林忠军:《王家台秦简<归藏>出土的易学价值》,《周易研究》,2001年第2期。
    ⑤李学勤:《出土文物与<周易>研究》,《齐鲁学刊》,2005年第2期。
    ⑥梁韦弦:《王家台秦简“易占”与殷易<归藏>》,《周易研究》2002年第3期。
    ①廖名春:《王家台秦简<归藏>管窥》,《周易研究》,2001年第2期。
    ②刘大钧:《周易概论》,巴蜀书社,2008年1月第1版。
    ③韩自强:《阜阳汉简〈周易〉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④李学勤:《出土文物与<周易>研究》,《齐鲁学刊》,2005年第2期。
    ①李尚信:《今、帛、竹书<周易>卦序研究》,中国知网,2007-07-19。
    ②李学勤:《出土文物与<周易>研究》,《齐鲁学刊》,2005年第2期。
    ①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②刘大钧:《周易概论》,巴蜀书社,2008年1月第1版。
    ③李尚信:《卦序与解卦理路》,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8年8月第1版。
    ①季旭升:《古文字中的易卦材料》(刘大钧《象数易学研究》第三辑),成都:巴蜀书社,2003。
    ②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
    ③管燮初:《西周金文语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第22页。
    ④张政烺:《古代筮法与文王演周易》(《古文字研究》第一辑),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⑤张政烺:《试释周初青铜器铭文中的易卦》,考古学报,1980年第4期。
    ⑥《包山楚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⑦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王家台15号秦墓》,文物,1995年第1期。
    ⑧新蔡葛陵楚墓: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
    ⑨马承源:《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⑩刘大钧:《大易集成·前言》,北京:文化出版社,1991第1页。
    ①李零:《中国方术考》,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
    ②李零:《中国方术续考》,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
    ③张政烺:《易辨》(《周易纵横录》),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
    ④张政烺:《试释周初青铜器铭文中的易卦》,考古学报,1980年第4期。
    ⑤李学勤:《论战国简的卦画》(《出土文献研究》第六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①董光璧:《易学科学史纲》,武汉:武汉出版社,1993第57-66页。
    ②张晓明:《周易筮法通解》,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4第266页。
    ③张政烺:《试释周初青铜器铭文中的易卦》,考古学报,1980年第4期。
    ④季旭升:《古文字中的易卦材料》(刘大钧《象数易学研究》第三辑),成都:巴蜀书社,2003。
    ⑤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王家台15号秦墓》,文物,1995年第1期。
    ⑥林忠军:《王家台秦简<归藏>出土的易学价值》,周易研究,2001年第2期。
    ⑦濮茅左:《楚竹书〈周易〉研究——兼述先秦两汉出土与传世易学文献资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1月。
    ①张志华、梁长海、张体鸽:《河南平粮台龙山文化城址发现刻符陶纺轮》,文物,2007年第3期。
    ②李学勤:《谈淮阳平粮台纺轮“易卦”符号》,光明日报,2007年4月12日。
    ③曹定云:《新发现的殷周易卦及其意义》,考古与文物,1994年第1期。
    ④张政烺:《殷墟甲骨文所见的一种筮卦》,文史第24辑,北京:中华书局,1985。
    ⑤曹定云:《新发现的殷周易卦及其意义》,考古与文物,1994年第1期。
    ⑥张政烺:《试释周初青铜器铭文中的易卦》,考古学报,1980年第4期。
    ①张政烺:《试释周初青铜器铭文中的易卦》,考古学报,1980年第4期。
    ②张政烺:《试释周初青铜器铭文中的易卦》,考古学报,1980年第4期。
    ①曹定云:《新发现的殷周易卦及其意义》,《考古与文物》,1994年第1期。
    ②徐锡台:《周原甲骨文综述》,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
    ③饶宗颐:《殷代易卦及有关占卜诸问题》(《文史》第二十辑),北京:中华书局,1983。
    ①徐锡台:《奇偶数图形画及其卦序的探讨》,《周易研究》,1990年第1期。
    ②徐锡台:《淳化出土西周陶罐刻划奇偶数图形画研讨》,《考古与文物》,1994年第1期。
    ①吴勇:《从竹简看所谓数字卦问题》,《周易研究》,2006年第4期。
    ②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帛书(六十四卦〉释文》,《文物》,1984年第3期。
    ③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帛书(六十四卦)释文》,《文物》,1984年第3期。
    ④张政烺:《易辨》(《周易纵横录》),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
    ①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帛书〈六十四卦〉释文》,《文物》,1984年第3期。
    ②《新蔡葛陵楚墓》,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
    ③王化平:《数字卦两点思考》,《求索》,2005年第12期。
    ①李学勤:《论战国简的卦画》(《出土文献研究》第六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②管燮初:《商周甲骨和青铜器上的卦爻辨识》,《古文字研究》第六辑,北京:中华书局,1981。
    ③李零:《中国方术考》、《中国方术续考》,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
    ④尚秉和:《焦氏易林注》,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
    ①李学勤:《西周筮数陶罐的研究》,《人文杂志》,1990年第6期。
    ②董光璧:《易学科学史纲》,武汉:武汉出版社,1993第57-66页。
    ①张政烺:《试释周初青铜器铭文中的易卦》,《考古学报》,1980年第4期。
    ②季旭升:《古文字中的易卦材料》(刘大钧《象数易学研究》第三辑),成都:巴蜀书社,2003。
    ③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王家台15号秦墓》,《文物》,1995年第1期。
    ④林忠军:《王家台秦简<归藏>出土的易学价值》,《周易研究》,2001年第2期。
    ⑤李学勤:《重写学术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⑥宋华强:《楚简数字卦的再讨论》,武汉大学简帛网,2006年8月27日。
    ①张政烺:《张政烺文史论集》,中华书局,2004年4月第683页。
    ②张志华、梁长海、张体鸽:《河南平粮台龙山文化城址发现刻符陶纺轮》,文物,2007年第3期。
    ③李学勤:《谈淮阳平粮台纺轮“易卦”符号》,光明日报,2007年4月12日。
    ①李学勤:《论战国简的卦画》(《出土文献研究》第六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②张晓明:《周易筮法通解》,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4第267页。
    ①张政烺:《古代筮法与文王演周易》(《古文字研究》第一辑),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②管燮初:《商周甲骨和青铜器上的卦爻辨识》(《古文字研究》第六辑),北京:中华书局,1981。
    ③管燮初:《数字易卦探讨两则》,《考古》,1981年第2期。
    ④萧汉明:《周易本义导读》,济南:齐鲁书社,2003。
    ①野鹤老人:《增删卜易》,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第6页。
    ②刘大钧:《纳甲筮法讲座》,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第17-18页。
    ③张朋:《数字卦与占筮》, 《周易研究》,2007年第4期。
    ①向传三:《周易筮法的概率研究》,《周易研究》,1997年第4期。
    ②张晓雨:《周易筮法通解》,山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8月第1版第267页。
    ①张政烺:《论殷虚甲骨文中所见的一种筮卦》(《文史》第二十四辑),北京:中华书局,1985。
    ①濮茅左:《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的发现收购过程》,《简帛研究网》,2007年12月4日。
    ②濮茅左:《楚竹书<周易>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第8-9页。
    ①李学勤:《论战国简的卦画》,《出土文献研究》第六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②王振复:《上博馆藏楚竹书<周易>初析,《周易研究》,2005年第1期。
    ③黄钊:《关于<易传>成书之我见》,《<周易>与出土经学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④濮茅左:《楚竹书<周易>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
    ①李尚信:《卦序与解卦理路》,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8年8月第1版。
    ②林忠军:《从战国楚简看通行<周易>版本的价值》,《周易研究》,2004年第3期。
    ③廖名春:《楚简<周易·颐>卦试释》,孔了2000网清华大学简帛研究专栏,2004年4月16日。
    ④李学勤:《论战国简的卦画》,《出土文献研究》第六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第463页。
    ⑤李学勤:《论战国简的卦画》,《出土文献研究》第六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第468页。
    ①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2页。
    ①黄钊:《关于<易传>成书之我见》,《<周易>与出土经学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①许嘉璐:《二十四史全译·史记》,世纪出版集团、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①周大璞:《训诂学初稿》,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年7月第1版。
    ②李尚信:《卦序与解卦理路》,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8年8月第1版。
    ①李尚信:《卦序与解卦理路》,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8年8月第1版。
    ①刘大钧:《周易概论》,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8年1月第1版第56页。
    ①来知德:《周易集注》卷首上,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廖名春:《楚简<周易>校释记(一)》,《周易研究》,2004年第3期。
    ②濮茅左:《楚竹书<周易>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第69页。
    ③徐中舒:《甲骨文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89年5月第741-742页。
    ④于省吾:《甲骨文字诂林》,中华书局,1996年5月。
    ⑤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388-391页。
    ⑥陈子展:《诗经直解》,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6月。
    ①刘大钧:《今、帛、竹书<周易>综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第10页。
    ②廖名春:《楚简<周易>校释记(一)》,《周易研究》,2004年第3期。
    ③陈仁仁:《上博易文字考释述要》,《简帛研究》网,2005年7月4日。
    ①廖名春:《楚简<周易>校释记(一)》,《周易研究》,2004年第3期。
    ②濮茅左:《楚竹书<周易>研究——兼述先秦两汉出土与传世易学文献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第83页。
    ③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50页。
    ④唐明邦:《周易评注》,中华书局,1996年8月第1版第18页。
    ⑤高亨:《周易古经今注》,中华书局,1984年3月第1版第180页。
    ⑥廖名春:《楚简<周易>校释记(一)》,《周易研究》,2004年第3期。
    ①廖名春:《楚简<周易>校释记(一)》,《周易研究》,2004年第3期。
    ②刘大钧:《今、帛、竹书<周易>综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第17页。
    ①濮茅左:《楚竹书〈周易〉研究——兼述先秦两汉出土与传世易学文献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第90页。
    ②廖名春:《楚简<周易>校释记(一)》,《周易研究》,2004年第3期。
    ③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0月第1版第569页。
    ④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缩印本),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年12月第1版第34页。
    ⑤廖名春:《楚简<周易>校释记(一)》,《周易研究》,2004年第3期。
    ①廖名春:《楚简<周易>校释记(一)》,《周易研究》,2004年第3期。
    ②廖名春:《楚简<周易·豫>卦再释》,《孔了2000》网清华大学简帛研究专栏,2004年5月8日。
    ①刘大钧:《今、帛、竹书<周易>综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第33页。
    ②廖名春:《楚简<周易>校释记(二)》,《周易研究》,2004年第5期。
    ③刘大钧:《今、帛、竹书<周易>综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第34页。
    ④廖名春:《楚简<周易>校释记(二)》,《周易研究》,2004年第5期。
    ①刘大钧:《今、帛、竹书<周易>综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第34页。
    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3月第1版。
    ③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1页。
    ④高亨:《周易古经今注》,中华书局,1984年3月第1版第161页。
    ①陈仁仁:《上博易文字考释述要》,《简帛研究》网,2005年7月4日。
    ①陈仁仁:《上博易文字考释述要》,《简帛研究》网,2005年7月4日。
    ②陈仁仁:《上博易文字考释述要》,《简帛研究》网,2005年7月4日。
    ③陈仁仁:《上博易文字考释述要》,《简帛研究》网,2005年7月4日。
    ④刘大钧:《今、帛、竹书<周易>综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第43页。
    ①廖名春:《楚简〈周易·颐〉卦试释》,孔子2000网清华大学简帛研究专栏,2004年4月16日。
    ②刘大钧:《今、帛、竹书<周易>综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第50页。
    ①廖名春:《楚简<周易>校释记(二)》,《周易研究》,2004年第5期。
    ②刘大钧:《今、帛、竹书<周易>综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第52-53页。
    ③刘大钧:《今、帛、竹书<周易>综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第57页。
    ①刘大钧:《今、帛、竹书<周易>综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第59-60页。
    ②刘大钧:《今、帛、竹书<周易>综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第61-62页。
    ①刘大钧:《今、帛、竹书<周易>综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第68页。
    ②刘大钧:《今、帛、竹书<周易>综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第72页。
    ①刘大钧:《今、帛、竹书<周易>综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第74页。
    ①刘大钧:《今、帛、竹书<周易>综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第82页。
    ②陈仁仁:《上博易文字考释述要》,《简帛研究》网,2005年7月4日。
    ③陈仁仁:《上博易文字考释述要》,《简帛研究》网,2005年7月4日。
    ④刘大钧:《今、帛、竹书<周易>综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第85页。
    ①陈仁仁:《上博易文字考释述要》,《简帛研究》网,2005年7月4日。
    ②濮茅左:《楚竹书<周易>研究——兼述先秦两汉出土与传世易学文献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71页。
    ③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217页。
    ①刘大钧:《今、帛、竹书〈周易〉综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第97页。
    ②刘大钧:《今、帛、竹书<周易>综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第98页。
    ③刘大钧:《今、帛、竹书<周易>综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第99-100页。
    ④刘大钧:《今、帛、竹书<周易>综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第103页。
    ⑤刘大钧:《今、帛、竹书<周易>综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第103页。
    ①陈仁仁:《上博易文字考释述要》,《简帛研究》网,2005年7月4日。
    ②刘大钧:《今、帛、竹书<周易>综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第106页。
    ③陈仁仁:《上博易文字考释述要》,《简帛研究》网,2005年7月4日。
    刘大钧:《今、帛、竹书<周易>综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第109。
    左丘明:《国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司马迁:《史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班固:《汉书》,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王逸:《楚辞章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王充:《论衡》,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杨惊:《荀子注》,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司马贞:《史记索隐》,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裴骃:《史记集解》,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王应麟:《汉艺文志考证》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范成大:《上元节物语》。
    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3月第1版第35页。
    来知德:《周易集注》卷首上,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皇侃:《论语集解义疏》卷九,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叶适:《习学记言》卷四十四,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陈十元:《名疑》卷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杨慎:《升菴集》卷五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黄生:《义府》卷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朱彝尊:《经义考》卷二百三十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陈祥道:《论语全解》,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刘敞:《公是七经小传》卷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陈耀文:《经典稽疑》卷上,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
    游国恩:《楚辞论文集》,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1月第1版第9页。
    郭沫若:《青铜时代》,科学出版社,1957年9月第1版。
    高亨:《周易大传今注》,齐鲁书社,1079年6月第1版。
    高亨:《周易杂论》,齐鲁书社,1979年7月第1版第37页。
    管燮初:《西周金文语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3月第1版第1222页。
    曹础基:《庄子浅注》,中华书局,1982年10月第1版第58页。
    任继愈:《老子新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5月第2版。
    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
    徐锡台:《周原甲骨文综述》,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
    周大璞:《训诂学初稿》,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年7月第1版。
    王先谦:《苟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9月第1版。
    徐中舒:《甲骨文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89年5月。
    金景芳、吕绍纲:《周易全解》,吉林大学出版社,1989年6月第1版。
    《包山楚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刘大钧:《大易集成·前言》,北京:文化出版社,1991。
    杨树达:《周易古义老子古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3月第2版。
    野鹤老人:《增删卜易》,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
    张立文:《帛书周易注译》,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9月第1版。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缩印本),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年12月第1版。
    董光璧:《易学科学史纲》,武汉:武汉出版社,1993。
    张晓明:《周易筮法通解》,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4。
    邓球柏:《白话帛书周易》,岳麓书社,1995年1月第1版。
    朱伯崑:《易学哲学史》,华夏出版社,1995年1月第1版第35页。
    张止明:《楚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7月第1版。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3月第1版。
    唐明邦:《周易评注》,中华书局,1996年8月第1版。
    于省吾:《甲骨文字诂林》,中华书局,1996年5月。
    郑昌琳:《楚国史编年辑注》,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李零:《中国方术考》,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
    李零:《中国方术续考》,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 商务印书馆,2001年8月第1版。
    廖名春:《<周易>经传与易学史新论》,齐鲁书社,2001年8月第1版。
    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9月新1版。
    李学勤:《重写学术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康瑛:《楚辞全译》,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第115页。
    徐文武:《楚国宗教概论》,武汉出版社,2002年12月第2版。
    新蔡葛陵楚墓: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
    马承源:《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萧汉明:《周易本义导读》, 济南:齐鲁书社,2003。
    韩自强:《阜阳汉简<周易>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
    许嘉璐:《二十四史全译·史记》,世纪出版集团、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张政娘:《张政娘文史论集》,中华书局,2004年4月。
    陈子展:《诗经直解》,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6月。
    孙聚友:《荀子与[荀子]》,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10月第一版。
    焦延寿:《焦氏易林注》,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
    刘大钧:《今、帛、竹书〈周易〉综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潘雨廷:《易与佛教易与老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
    刘大钧:《纳甲筮法讲座》,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李学勤:《周易溯源》,巴蜀书社,2006年1月第1版。
    卫绍生:《神秘与迷惘:中国古代方术阐释》,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01月第1版第28-32页。
    濮茅左:《楚竹书<周易>研究——兼述先秦两汉出土与传世易学文献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11。
    高怀民:《先秦易学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234-235页。
    樊军:《屈赋六论》,兰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
    潘雨廷:《易学史论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第175页。
    刘大钧:《周易概论》,巴蜀书社,2008年1月第1版。
    李尚信:《卦序与解卦理路》,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8年8月第1版。
    郭沫若:《十批判书》,中国华侨出版社,2008年2月。
    滕壬生:《楚系简帛文字编》(增订本),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版。
    廖名春:《帛书〈周易〉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
    陈梦家:《郭沫若〈周易的构成时代〉书后》(郭沫若《周易的构成时代》附录),长沙商务印书馆,1940年。
    张政娘:《古代筮法与文王演周易》(《古文字研究》第一辑),北京:中华书局,1979。
    张政娘:《试释周初青铜器铭文中的易卦》,考古学报,1980年年第4期。
    管燮初:《商周甲骨和青铜器上的卦爻辨识》,《古文字研究》第八辑,北京:中华书局,1981。
    管燮初:《数字易卦探讨两则》,《考古》,1981年第2期。
    饶宗颐:《殷代易卦及有关古卜诸问题》(《文史》第二十辑),北京:中华书局,1983。
    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帛书〈六十四卦〉释文》,《文物》,1984年第3期。
    张政娘:《殷墟甲骨文所见的一种筮卦》,文史第24辑,北京:中华书局,1985。
    张政娘:《易辨》(《周易纵横录》),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
    陈鼓应:《<易传·系辞>所受老子思想的影响——兼论<易传>乃道家系统之作》,《哲学研究》,1989年第1期。
    黎子耀:《包山竹简楚先祖名与<周易>的关系》,《杭州大学学报》,1989年6月。
    徐锡台:《奇偶数图形画及其卦序的探讨》,《周易研究》,1990年第1期。
    李学勤:《西周筮数陶罐的研究》,《人文杂志》,1990年第6期。
    陈鼓应:《<易传·系辞>所受庄子思想的影响》,《哲学研究》,1991年第4期。
    陈鼓应、王博:《<易传>与楚学齐学》,《管子学刊》,1992年第1期。
    陈鼓应:《马王堆出土帛书〈系辞〉为现存最早的道家传本》,《哲学研究》,1993年第2期。
    徐锡台:《淳化出土西周陶罐刻划奇偶数图形画研讨》,《考古与文物》,1994年第1期。
    曹定云:《新发现的殷周易卦及其意义》,考古与文物,1994年第1期。
    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王家台15号秦墓》,《文物》,1995年第1期。
    邢文:《儒学与<周易>——马王堆帛书研究的视角》,《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5年第2期。
    王葆玹:《儒家学院派易学的起源和演变——兼论中国文化传统的问题》,《哲学研究》,1996年第3期。
    方向东:《评帛书〈易经〉研究的两种倾向》,《周易研究》,1996年第3期。
    连劭名:《江陵王家台秦简与归藏》,《江汉考古》,1996年第4期。
    陈鼓应:《先秦道家易学发微》,《哲学研究》,1996年第7期。
    李家浩:《王家台秦简易占为归藏考》,《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7年第1期。
    向传三:《周易筮法的概率研究》,《周易研究》,1997年第4期。
    陈来:《帛书易传与先秦儒家易学之分派》,《周易研究》,1999年第4期。
    刘雨鹰:《商周数字卦之用六象筮法考——对张政娘先生易卦源于筮数论的初步证伪》,《怀化师专学报》,2002年2月。
    廖名春:《上海博物馆藏楚简<周易>管窥》,《周易研究》,2000年第3期。
    丁四新:《从出土竹书综论<周易>诸问题》,《周易研究》,2000年第4期。
    林忠军:《王家台秦简<归藏>出土的易学价值》,《周易研究》,2001年第2期。
    廖名春:《王家台秦简<归藏>管窥》,《周易研究》,2001年第2期。
    梁韦弦:《王家台秦简“易占”与殷易<归藏>》,《周易研究》,2002年第3期。
    胡雅丽:《楚人卜筮概述》,《江汉考古》,2002年第4期。
    程石泉:《孔子与<易经>——马王堆帛书易之经传中新发现》,《孔子研究》,2002年第5期。
    朱渊清:《王家台<归藏>与<穆天子传>》,《周易研究》,2002年第6期。
    季旭升:《古文字中的易卦材料》,《象数易学研究》第三辑,巴蜀书社,2003。
    梁涛:《庄子行年考》,《孔子2000))网,2003年3月31日。
    廖名春:《长安西仁村陶拍数字卦解读》,《周易研究》,2003年第5期。
    李学勤:《新发现西周筮数的研究》,《周易研究》,2003年第5期。
    李学勤:《论战国简的卦画》(《出土文献研究》第六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林忠军:《从战国楚简看通行<周易>版本的价值》,《周易研究》,2004年第3期。
    贾连敏:《新蔡葛陵楚简中的祭祷文书》,《华夏考古》,2004年第3期。
    廖名春:《楚简<周易·颐>卦试释》,孔子2000网清华大学简帛研究专栏,2004年4月16日。
    廖名春:《楚简<周易>校释记(一)》,《周易研究》,2004年第3期。
    陶磊:《早期儒家与易学》,《周易研究》,2004年第4期。
    朱渊清:《仲弓的年龄及其身份》,《简帛研究网》,2004年5月12日。
    于茀:《新蔡葛陵楚墓竹简中的繇辞》,《文物》,2005年第1期。
    廖名春:《楚简_仲弓_与_论语_子路_仲弓章读记》,《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王振复:《上博馆藏楚竹书〈周易>初析,《周易研究》,2005年第1期。
    李学勤:《出土文物与<周易>研究》,《齐鲁学刊》,2005年第2期。
    李秋丽:《出土文献学术研讨会综述》,《周易研究》,2005年第2期。
    于茀:《包山楚简中的数字卦》,《北方论丛》,2005年第2期。
    陈仁仁:《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周易>研究综述》,《周易研究》,2005年第2期。
    刘大钧:《今、帛、竹书〈周易〉与今、古文问题》,《周易研究》,2005年第2期。
    谢向荣:《试论楚竹书〈周易〉红黑符号对卦序与象数的统合意义》,《周易研究》,2005年第4期。
    刘大钧: 《帛<易>源流蠡测》,《文史哲》,2005年第4期。
    吕雪菊、马玉杰、赵迎华:《帛<易>今<易>孔门错综双璧》,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网《来稿照登》,2005年6月22日。
    邓球柏:《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周易〉刍议》, 《哲学研究》,2005年第10期。
    王化平:《数字卦两点思考》,《求索》,2005年第12期。
    耿济:《青墩遗址发现的奇字及其对易学研究的影响》,《江苏地方志》,2006年第1期。
    何琳仪、程燕、房振三:《沪简<周易>选释(修订)》,《周易研究》,2006年第1期。
    宋迎春:《阜阳汉简发现、整理与研究综述》,《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黄懿陆:《安阳殷墟出土易卦卜甲上的鸡卦符号解读——从壮族及其先民鸡卦看易之起源》,《广西民族研究,2006年第3期》
    吴勇:《从竹简看所谓数字卦问题》,《周易研究》,2006年第4期。
    刘大钧:《今、古文易学流变述略——兼论<子夏易传>真伪》,《周易研究》,2006年第6期。
    近藤浩之撰、曹峰泽:《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周易〉的“首符”与“尾符”》,《周易研究》,2006年第6期。
    宋华强:《楚简数字卦的再讨论》,武汉大学简帛网,2006年8月27日。
    梁韦弦:《关于数字卦与六十四卦符号体系之形成问题》,《周易研究》,2007年第1期。
    陈仁仁:《从楚地出土易类文献看<周易>文本早期形态》,《周易研究》,2007年第3期。
    张志华、梁长海、张体鸽:《河南平粮台龙山文化城址发现刻符陶纺轮》,《文物》,2007年第3期。
    张朋:《数字卦与占筮》,《周易研究》,2007年第4期。
    李学勤:《谈淮阳平粮台纺轮“易卦”符号》,光明日报,2007年4月12日。
    李尚信:《今、帛、竹书〈周易〉卦序研究》,中国知网,2007-07-19。
    郭沂:《孟荀两系溯源》,中国孟子网,2007年7月19日。
    濮茅左:《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的发现收购过程》,《简帛研究网》,2007年12月4日。
    于茀:《战国简卦画问题再探讨》,《北方论丛》,2008年第2期。
    陈仁仁:《论上博易特殊符号的类型与分布及其标识原则》,《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7月。
    陈仁仁:《“阳三阴四说”考论——从楚竹书《周易》的分篇与分段谈起》,《周易研究》,2008年第5期。
    黄钊:《关于<易传>成书之我见》,《<周易>与出土经学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年10月18日。
    王化平:《数字卦与<周易>》,《周易研究》,2009年第2期。
    刘新华: 《从数字卦和卦象看<周易>的成书》,《周易研究》,2009年第4期。
    吴勇:《出土文献中易卦符号再认识》, 《周易研究》,2010年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