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日本国民的铸造:从明治到大正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近代国民的构建是国民国家建设的基础和重要内容。既有权利意识又有国家意识,同时具备民族特质和公民特质,是国民的内在属性。国民权利、国家归属和国家认同构成近代国民的三大支柱,“去地域化”、“去奴仆化”是近代国民形成的条件。“去地域化”是最基本的条件,“去奴仆化”是最本质的特征。
     幕藩体制下的日本民众从本质上是臣民,处于政治统治的客体地位。明治新政府面临着将臣民转变为近代国民的重要任务。福泽谕吉、森有礼等人提出了关于国民铸造的系统化构想,他们的思想和政策极大影响了日本国民形成的进程。
     明治政府所要铸造的是具有国家意识、能够实现富国强兵和对外扩张路线的国民,因此在实践中采取了自上而下的国家强制的方式。通过一系列制度化措施和方式,成功地创造出日本式的国民化渠道,催生了近代日本民众对国家的忠诚和认同。甲午战争彻底改变了以前国民发展的路径,是近代日本国民“民族”特质形成的重要标志。
     社会底层民众的希望,是要向将自己变成具有公民权利和自由的国民,由此采取了自下而上地对政府的强权专制进行抵抗以促使其开放权利的方式。自由民权运动在国民形成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国民的“公民”特质得以铸造出来。大正时代的民众运动是民众要争取成为国民的第二波抗争,“公民”特质有了进一步发展。
     两种国民铸造动力作用的结果是,来自政府方面的影响力远远大于来自自由民权运动及以后的大正民主党人的影响力。大正民主社会转瞬即逝,刚成长壮大起来的“公民”特质被扼杀,从而出现从国民向臣民的悲剧性回归,日本近代国民铸造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为国家臣民的铸造。
     从明治到大正,近代日本国民的形成过程集中体现的主要特点是:横纵轴交错与时空交互的结合体;实践过程的压迫性;明显的阶段性与不均衡性;对外与“他者”差异化的强化与利益诱惑。近代国家的制度性保障、近代国家统一市场的形成、四位一体的文化教育整合机制、领导阶层的与时俱进与有效引导,是近代日本国民成功铸造的主要经验。江户时代发达的教育和已经存在的市场化的经济形态为近代日本国民的铸造提供了客观条件。统治者为了帝国扩张的需要,以国家权益之名压制民众权利,打着民族自立的招牌推行对外扩张,实施国际压迫,不仅将民众引上国家臣民的歧路,也将国家推向灭顶之灾,这是近代日本国民铸造的深刻教训。近代日本市民社会发育的不成熟是导致这种教训的重要原因。
The most basic and crucial content of a nation state building is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s in the modern times. The inner attribute of a nation is a combination of the sense of rights, national identity, ethnic traits and the particularity of citizen. The rights of a nation, national belongings, and national identity together form the three pillars of the modern nations. The three forming conditions of modern nations are "de-regionalization",which is the elementary one, "de-serflization",which is the essential feature and "de-isolation",which is the ideal index.
     Essentially, the Japanese people were liege subjects in the position of politically ruled in Bakuhan System. The new Meiji government was facing the critical challenge of turning liege subjects into a modern nation. Fukuzawa Yukichi, Mori Arinori and others proposed a systematical blueprint of nation-building and their ideas and policies had greatly influenced the process of the Japanese nation founding.
     The aim of Meiji government was to build a nation, which should 1) has the sense of national identity,2) make the country prosperous and strong, and 3) outward expand itself. Hence, it adopted a compulsory top-down mode in practice. Through a series of institutional procedures and methods, the Meiji Government successfully created a Japanese characterized path of nationalization and catalyzed the Japanese nation's loyalty and identification to the country. The Sino-Japanese war of 1894 drastically changed the former nation development path, becoming an important milestone during the formulation of modern Japanes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The lower class appealed to turn themselves into nations which had civic rights and freedom; therefore, it resisted the government's might autarchy from bottom up to stimulate the government offering civic rights. The movements of freedom and civil rights played a dominant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ation, and the "nation" characteristics could thereby be forged. The mass movements of Taisho period were the second wave of the people becoming the nation. After that, the "civic" feature of "nation" was further developed.
     The result of these two forces which competing each other in the process of nation-building was that the government overwhelmed the mass movements and the subsequent efforts of Democratic Party members in Taisho period. The democratic society of Taisho period flashed away and the spark of nation's "civic" feature was put out; and as a consequence, Japan went through a tragic regression, from nation to liege subject. At a great exten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ation is reduced to liege subjects growth.
     From Meiji to Taisho, the main features of the Japanese nation formulation can be named as followed:1) interlacing periodically and geographically,2) oppressing during practical process,3) apparent interim and imbalance,4) strengthen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Japan and the "others", and 4) resisting the lure of lucre. The main experiences of the successful nation building are the institutional security of modern times, the national uniform market, the quaternity integration mechanism of cultural education, and the leading class's pacing with the times and efficient guiding. The developed education system and existing market economy provided the substantial conditions of Japanese nation's molding. For the sake of empire expansion, the ruler suppressed the civic rights in the name of national rights, carried out a national tyranny under the name of nation independence, and implemented a worldwide oppression. All these eventually led the nation into the way of liege subject and also led the country to a catastrophe. This is the most valuable lesson learned from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dern Japanese nation. The immaturity of civil society of modern Japan is the important reason for the lessons.
引文
1 关于“国家”一词的英文的三种不同词语,正如许多学者早已指出的那样,如果要区别使用的话,"country "表达的是地域国家的含义,“nation”侧重于文化国家的含义,而“state”则意指政治国家。"nation-state"一般译为“现代民族国家”,也有的作者译为“近代国家”、“近代民族国家”、“现代国家”等,是有别于此前存在的传统国家(traditional states)的现代国家形式,最早是指出现于西欧的那种摆脱中世纪和教权控制过程中所诞生的现代主权国家——这一过程中,民族的形成与国家的创立并头齐进,并且基本具备了民族与国家同一的形态。 陈乐民指出,“欧洲的‘民族国家’不是一个普世性的概念。……Nation-state指基本上一个民族构成一个国家的那种国家形态,……‘民族国家’是一个欧洲概念。”但在社会科学领域的西方中心主义的影响下,民族国家已被抽象化为现代国家(其核心特征为建立与一定地域和人群上的主权)的一般分析概念。具有双重身份:拥有国家主权的近代民族和主权属于民族的近代国家。或者说,既是产生于近代的政治意义上的民族模式,又是资本主义诞生以来确认主权属于全体公民的国家模式。其实质性特征是政治性国家——主权国家、理性化国家和合法性国家。在日本, "nation-sate"一般被译为“近代国民国家”或“国民国家”。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4-276页。
    3 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188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第1版,2009年,第219页。
    4 列宁:《论民族自决权》(1914年),《列宁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25页。
    5 近代以来建立“民族国家”往往被学术界简称为“现代国家建设”或“现代国家构建”等诸多用词,用词并不十分规范。近代国家乃国民国家之构建,国民国家则是在一种法律体系下统合所有类别国民的机器,时常表现为多民族复合之状况。国民国家的中文译词为“民族国家”。但在日本,“民族国家”多指单一民族或单一国家之理念。为此,日本一般不采用“民族国家”的说法,而采用“国民国家”或“近代国民国 家”的说法。为规范统一,本文统一采用“国民国家”的说法,但在引文时保持别人的原文说法。
    6 S.N.艾森斯塔特:《日本文明——一个比较的视角》,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1页。
    7 关于日本奇迹和日本独特性的相关研究,已经有汗牛充栋的成果。这些主要的研究成就,可以参见S.N.艾森斯塔特所著:《日本文明——一个比较的视角》(商务印书馆,2008年)在《序言:日本之谜》部分做了相当充分的研究综述;同时还可以参见埃德温.赖肖尔著《日本人》,(孟胜德、刘文涛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第86-87页)等相关书籍。因研究主题不同,在此不再赘述。
    8 松本三之介:《国权与民权的变奏一日本明治维新精神结构》,李冬君译,东方出版社,2005年,第1页。
    9 19世纪中叶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们已经开始明确地提出日本列岛建立统一国家的目标,他们认为应该超越各藩的私利,尤其是德川家族应该放弃自居中央的观念,各藩联合,建立列岛统一的政权。当时的政治家 和思想家胜海舟、横井小楠以及坂本龙马和西乡隆盛等人曾经明确地提出建立大“公”日本的政治口号。
    10 信夫清三郎:《日本政治史》第3卷序,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第4页。
    11 丸山真南:《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王中江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第297页。
    12 松本三之介:《国权与民权的变奏—日本明治维新精神结构》,李冬君译,东方出版社,2005年,第2页。
    13 S.N.艾森斯塔特:《日本文明——一个比较的视角》,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31-33页,第8、9-10页。
    14 西里尔.E.布莱克:《日本和俄国的现代化——一份进行比较的研究报告》,1992年,商务印书馆。第188页,第189页。
    15 诺曼:《明治维新史》,姚广廙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49页。
    16 丸山真男:《日本的思想》第8页,《日本近现代思想史》,第280页。
    17 富永建一:《日本的现代化与社会变迁》,李国庆、刘畅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286页
    18 参见参考文献,此处不再赘述。
    19 牧原宪夫编:《我的国民国家论》,2003年,日本经济评论社,第179-183页。西川长夫等编《幕末.明治期的国民国家形成与文化变迁》,新曜社,1995年。
    20 安丸良夫:《近代天皇像的形成》,岩波书店,2007年。多木浩二:《天皇的肖像》,1988年,岩波书店;T.藤谷等人:《天皇的化妆游行》,米山サ译,日本放送出版协会,1994年。
    21 龟井胜一郎:《现代史的课题》,岩波书店,2010年,第54-56页。
    22 信夫清三郎:《日本政治史》第3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第6页,第299页。
    23 安德鲁.戈登:《日本的起起落落——从德川幕府到现代》,李朝津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7页。
    24 加藤节:《政治与人》,唐士其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0页。
    25 J. Dunn. Western Political Theory in the Face of the Future (M). Cambridge,1979, p.3
    26 本概念借用了丛日云《从臣民到公民》的诸多思想,选自作者编著的《中国公民读本》,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
    27 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尼·弗巴.《公民文化》,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63年,第17-18页。
    28 韩水法:《理解市民与公民概念的维度》,《文景》2008年第11期。
    29 郑戈:《迈向一种法律的社会理论——马克斯·韦伯法律思想研究·第七章》,法律快车知识网http://www.lawtime.cn/info/lunwen/falixue/2006102642770_2.html
    30 这部分具体内容,可以参见马克斯.韦伯的《经济与社会》“不正当的统治(城市的类型)”一章和《社会经济通史》中的“市民阶级”一节。
    31 转引自巴特.范.斯廷博根编:《公民身份的条件》郭台辉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译者序第3页。
    32 朱耀辉:《城市文明与西欧民族国家的兴起》,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
    33 转引自巴特.范.斯廷博根编:《公民身份的条件》,郭台辉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译者序第3页。
    34 洛克:《政府论》,翟菊农、叶启芳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
    35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启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201页。
    36 引自秦晖与陈宜中的谈话,载《绿叶》杂志2009年第12期,也可参见《东方早报》2010年1月25日。
    37 佐伯启思:《市民是谁?》,PHP研究所,1997年,第154-156页。
    38 亚里斯多德:《政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08页。
    39 恩靳.伊辛、布雷恩.特纳:《公民权研究手册》,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29-130页。
    40 转引自巴特.范.斯廷博根编:《公民身份的条件》郭台辉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译者序——市民、臣民与选民:现代公民的角色整合与嬗变》,第3页。
    41 巴特.范.斯廷博根编:《公民身份的条件》,郭台辉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 第3页,第56页,第105-106页。可参见马歇尔《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一书。
    42 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志水速雄译,筑摩学艺书库,1994年,第85-86页。
    43 关于“国民”和“民族”的区别和关系,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已经有众多学术成果问世。这里只做最简单的区分,重点阐述“国民”的含义。
    44王希恩:《民族过程与国家》,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79页。
    45 许宝强、罗永生编译的《解殖与民族主义》(2004年)中,就把nation译为“国族”,把民族主义翻译成为“国族主义”,以彰显国家与民族之间的区别。另外,马戎在《民族与社会发展》中区分了族群、民族和国家的概念,辨析了其间的逻辑联系,认为现代汉语中的民族应做“族群”(ethnic group)解释(2001年);宁骚在《民族与国家》(1995年)中也试图厘清国家、国族、民族和族体的概念,认为族类共同体的历史发展脉络,是从部落到部族、从部族到民族,再由民族锻造出国族的过程。因此,民族的概念只有在“族类共同体”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把握。
    46 王建娥、陈建樾等著:《族际政治与现代民族国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56页。
    47Lucian W. Pye, Aspects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An Analytic Study, Little Brown & Company,1966, p63.其他危机包括合法性危机、政府权力渗透危机、参与危机、整合危机、分配危机。
    48 白鲁恂:《认同与政治文化》,第6页、第13页,载Leonard Binder, Crises and Sequences in Political Development,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1。
    49 佐佐木毅、金泰昌主编:《国家.人.公共性》,金熙德、唐永亮译,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5页。
    50 “臣民”的存在时段只是相对于产生这种政治状态的制度而言。实际上,即使这种制度消失了,只要作为政治社会成员的思想意识还有“臣民意识”,就很难说他已经脱离“臣民”状态。
    51 德里克.希特:《何谓公民身份?》,郭忠华译,2007年,吉林人民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5页。
    52 中世纪,市民身份意味着具有居住在某个城市或企业他自治城市的特权,这种身份大致相当于基尔特等同业公会的成员资格,这种组织构成了市民社会的基本组织成分。参见德里克.希特:《何谓公民身份?》,郭忠华译,2007年,吉林人民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6页。
    53 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第453.454页。
    54 参见张树青等:《关于民族国家的思考》,《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55 莫里斯.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华夏出版社,1987年,第59页。
    56 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1884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458页。
    57 贾恩弗兰科.波齐:《近代国家的发展》,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78页。
    58 佩里.安德森对绝对主义国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指出:“‘民族主义’一类的思想观念与绝对主义的内在特性格格不入”,参见佩里.安德森:《绝对主义国家的系谱》,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59 恩格斯:《反杜林论》(1879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7页。
    60 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15页。
    61 宁骚:《民族与国家——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国际比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88页。
    62 在梳理西欧近代国家发展的具体进程上,有代表性的研究如下:查尔斯.蒂利在《强制、资本与欧洲国家,公元990—1990年》一书代表着他关于国家构建的最系统、最全面思考。他关注的焦点是对强制工具的集中控制,使用的变量是资本和强制。从间接统治到直接统治的转化过程实际上是国家构建和民族构建的双重过程。蒂利概括了通向直接统治的典型道路。佩里.安德森的《绝对主义国家谱系》认为,封建主义是产生现代国家前身——绝对主义国家的基本前提。当市场关系和绝对财产权利观念取代了领地承担的封建义务的时候,绝对主义国家就诞生了。划分欧洲绝对主义谱系基本根据是国家权力的集中程度。迈克尔.曼在《社会权力的来源》中用“社会权力”(把民族和地域整合进支配框架中的能力)对世界历史进行了梳理。他认为,社会权力的四个来源(经济、意识形态、政治和军事)是基础性权力。欧洲近代以来的政治发展实际上就是这四种结构性基础构建的过程。出战争不仅对国家使用权力的能力提出了挑战,而且培养了民族意识和民族认同,直接推动了国家边界的清晰化。
    63 罗伯特.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武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
    64杨雪冬在《民族国家》一文中提炼出不同学者对民族国家的研究,指出了国家构建的基本构件:核心的能动者2.有效率的职业官员队伍3.可持续的财政4.全面的合法性5.市民社会。韦伯在《经济与社会》提出了“理性化”和“合理性”概念,指出国家构建被视为实现理性化的过程;合理性实现的程度决定了国家构建的成败,并总结了理性的国家有五个基本特征。吉登斯的《民族-国家与暴力》特别强调国家的控制能力,一是国家行为的“非暴力化”;二是国家反思性监控和协调的系统化,认为“民族国家”与“传统国家”、“绝对主义国家”的最根本区别是“反思性监控”的全面化。查尔斯.蒂利在《西欧民族国家的兴起》中出于分析的便利,提出“国家构建”先于“民族构建”,将二者视为民族国家发展的两个不同历史阶段。前者表现为政权的官僚化、渗透性、分化以及对下层控制的巩固;后者表现为公民对民族国家的认同、参与、承担义务和忠诚。
    65 宁骚:《民族与国家——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国际比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71页。
    66 米勒、波格丹诺、邓正来等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725页。
    67 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等译,三联书店,1998年,第4页。
    68 转引自宁骚:《民族与国家——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国际比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73页。
    69列宁:《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1913年),《列宁全集》第24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9页。
    70鲁迅:《这也是生活》,载《且介亭杂文末编》(附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
    71 米勒、波格丹诺、邓正来等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490页。
    72 黑斯廷的《民族体的建设》以英国为例考察了种族认同在加强民族意识和民族主义形成中的重要意义。作者指出,频繁的外来侵略和边界冲突不但培养了英国人作为一个民族的自我意识,而且外来侵略者还被英国人本身所吸纳和消化。转引自崔玉军:《全球化、民族认同与现代性——《民族与民族主义读本》评价》,《国外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第78-81。以下74-77注释观点出处同此。
    73 盖尔纳认为民族主义在本质上是一种现代现象,在现代社会中民族成员之间广泛的交流激发了民族需求,他坚持是民族主义“发明”了民族。
    74 史密斯提供了民族和民族主义起源的多种角度,即历史、种族基础、文化因素、种族神话等。他认为民族的连续性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神话创造,因为神话对族群团结和认同不但非常有效,而且非常必要。
    75 布鲁伊利的“民族主义与国家”将民族主义视为一种政治动员力量和运动.是攫取与保留国家控制的根据.而现代国家对权力和资源的控制则成为民族动员的重心所在。
    76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强调民族主义的出现是因为技术(尤其是印刷技术)的发展和方言的传播,摧毁了宗教共同体与王国,使得他们将自己想象为一个拥有同一种语言的一个共同体。民族这一“想象的共同体”遂由此诞生。
    77 关于民族和民族主义的问题,目前学术界存在着以.盖尔纳、霍布斯鲍姆、吉登斯、迈克尔.曼、本尼迪特.安德森等为代表的“现代主义”民族理论与以约翰.哈金森、阿德里安.哈斯廷斯、约翰.阿姆斯特朗以及安东尼.史密斯等为代表的“族群一象征主义”民族理论的分歧和对峙。前者重点在于强调民族的现代性、政治性、市民性以及其缘起的西欧性,反对民族只是现代史发展过程中的暂时现象的观点。“现代主义”理论迄今还在西方学术界占主导地位。参见叶江:《当代西方的两种民族理论——兼评安东尼·史密斯的民族(nation)理论》,《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
    7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4-276页。
    79 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斯大林选集》,第70-71页。
    8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55-256页。
    81 A.D.Smith:Theorise ofNationlism,Newyork,1983,p3.
    82 王建娥等著:《族际政治与现代民族国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57页。
    8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42页。
    84 A.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8页。
    85 A.D.史密斯:《民族国家》,《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490页。
    86 J.S.密尔,《代议制政府》,汪暄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转引自林开强:《共和主义视野中的自主自治》,《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1期。
    87 转引自王缉思:《民族与民族主义》,《欧洲》,1993年第5期。
    88 菲利克斯.格罗斯:《公民与国家:民族、部族和族属身份》,王建娥译,新华出版社,2003年,第194页。
    89 从这个角度看,作为国家基础的“国民”不过是为达成民众的同质性而将各种价值差异整合而编织出来的虚构观念。国家这一事物,从象征意义上讲就是虚构。但一个重要的不容否认的事实是,虚构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9世纪以来,靠着维持这种虚构而产生了国民国家,经过了这些阶段,各地区创造出了虚构的国家,以此为单位发生了各种各样的事情,它具有无可怀疑的作为社会政治框架的实体性和现实性。而在虚构未能成功的地方往往沦为殖民地。
    90转引自王建娥、陈建樾等著:《族际政治与现代民族国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91 密尔:《功利主义论》,《世界的名著38》,中央公论社,1967年。
    92 菲利克斯.格罗斯著:《公民与国家——民族、部族和族属身份》,王建娥魏强译,2003年,第199页。
    93 菲利克斯.格罗斯著:《公民与国家——民族、部族和族属身份》,王建娥魏强译,2003年,第210-211页。
    94 佐佐木毅、金泰昌主编:《日本的公与私》,刘雨珍、韩立红等译,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7页。
    95 史密斯的《民族主义》,本迪克斯的《民族建设与公民资格》以及查尔斯.蒂利的《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都从国家构建角度谈到了国民形成所需条件这一核心问题。本文吸收了这些著者的一些观点。
    96 菲利克斯.格罗斯著:《公民与国家——民族、部族和族属身份》,王建娥魏强译,2003年,第185页。
    97 菲利克斯.格罗斯著:《公民与国家——民族、部族和族属身份》,王建娥魏强译,2003年,第207页。
    98 菲利克斯.格罗斯著:《公民与国家——民族、部族和族属身份》,王建娥魏强译,2003年,第208页。
    99 丸山真男:《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东京大学出版社,1952年,第321-322-323页。也可参见中译本《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王中江译,三联书店,第268-270页。笔者以为,按照先前关于“国民”和“民族”概念的界定,中译本将“国民”译做“民族”并不是很贴切,而有的地方又并未译作“民族”,笔者仍然保持原样的“国民”一词译法。
    100 丸山真男:《福泽的秩序和人》,《三田新闻》昭和8年,11月25日号,三田新闻学会:丸山真男:《战中和战后之间》,みすず书房,1976年再录,第144页。
    101 尹健次:《近代日本的民族认同》,《民族译丛》,1994年第6期;《日本国民论》:筑摩书房,1997年。
    102 牧原宪夫:《客人与国民之间——近代民众的政治意识》,吉川弘文馆,1998年。
    103 玉井清:《战时日本的国民意识——国策图表志<写真周报>及其时代》,庆应义塾大学出版会,2006年。
    104 门松秀树:《明治初期的统治者意识:以藩的告示和府县的通告的比较为中心》,载《19世纪的政权交替和社会变动:社会、外交和国家》,大石学主编,东京堂出版,2009年,第422-423页。
    105 高桥哲哉:《国家与牺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95-99页。他比较了恩格斯.勒南和费希特的“国民”理论,强调无论是勒南还是费希特,归根结底,他们的“国民概念”,只不过是“牺牲的感情”,即“牺牲的逻辑”——“所谓国民就是人们在过去构成的、今后也要继续由牺牲的感情所构成的伟大的团结精神。”(第102页)根据勒南的“国民的形成就是哀悼和忘却的共同体,没有忘却就不可能创造一个国民”的理论,(第106页)他指出,“靖国问题”正是国家政治性地要人们从记忆中抹消一些民族形成过程中的暴力、恐怖和流血,使国民达到同质、国家达到统一的表现。
    106 小路田泰直:《国民“丧失”的近代》,吉川弘文馆,1998年。
    107 参见松本三之介:《明治思想中的传统与现代》,东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5页。
    108 关于日本学者有关民族主义研究的先行研究,参见向卿:《日本近代民族主义(1868-189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1-5页。
    109 铃木贞美:《日本的文化民族主义》,冯天瑜总编,魏大海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
    110 松本三之介:《明治精神的构造》,NHK,1981年。也可参见李冬君译中译本。
    111 铃木健二:《日本的民族主义和媒体:资本主义.国民国家.媒体的相互规定性》,东京大学博士论文,1996年。
    112 有泉贞夫:《明治国家与民众统合》,《岩波讲座日本历史》17,岩波书店,1976年。
    113 安在帮夫等:《日本的的近代:国家与民众》,梓出版社,1984年。
    114 鹿野正直、由进正臣编:《近代日本的统合与抵抗Ⅰ1868-1894》,日本评论社,1982。
    115 石川一雄:《民族主义与政治统合》,有信堂高文社,1994年。
    116 色川大吉:《天皇制意识形态与民众意识》(《色川大吉著作选》第2卷,筑摩书房,1995年。
    117 西川长夫、松宫秀治编:《幕末.明治期的国民国家形成与文化变迁》,新曜社,1995年,第31页。
    118 西川长夫、松宫秀治编:《幕末.明治期的国民国家形成与文化变迁》,新曜社,1995年,第11页。
    119 西川长夫、松宫秀治编:《幕末.明治期的国民国家形成与文化变迁》,新曜社,1995年,第28页。
    120 佐佐木毅、金泰昌主编:《日本的公与私》,刘雨珍、韩立红等译,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32页。
    121 佐佐木毅、金泰昌主编:《日本的公与私》,刘雨珍、韩立红等译,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1页。
    122 佐佐木毅、金泰昌主编:《日本的公与私》,刘雨珍、韩立红等译,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4页。
    123 黑田由彦:《日本现代化进程中公共性的构造转换》,《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11期。
    124 西川长夫等:《幕末.明治期的国民国家形成与文化变迁》,新曜社,1995年,第1-19页:《思想》,1990年3月号。
    125 寺崎修和玉井清主编:《战前日本的政治与市民意识》,庆应义塾大学出版会,2005年。
    126 玉井清:《战时日本的国民意识——国策图表志<写真周报>及其时代》,庆应义塾大学出版会,2006年。
    127 早期主要集中于日本国民性和民族性的研究,如缪风林的《中日民族论》,戴季陶的《日本论》,王文萱的《日本国民论》等,“国民性”和“国民”虽只有一字之差,但涵义相差甚远。
    128 陈秀武:《近代日本国家意识的形成》,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129 林呈蓉:《从历史风土探讨日本“国家意识”的建构》,《台湾国际研究季刊》2006年9月第2卷第3期秋季号《国家认同之文化论述》。
    130 内田善一郎:《日本人的国家意识的方向》,松下政经塾((2005年度月例报告》。http://www.mskj.or.jp/profile/uchida.html,2005年10月。
    131 王文岳:《追求经济国度:日本共同体形构的政治经济分析》,台湾大学博士论文,台湾大学图书馆藏。
    132 武心波:《一个“古怪”而“特殊”的国家——战后日本的“国家再造”虚实探》,《日本学刊》2004年第1期。《“天皇制”与日本近代“民族国家”的建构》,《日本学刊》,2007年第3期。
    133 戴宇:《略论日本近代国民国家的形成》,《日本研究》2004年第1期。
    134 周颂伦:《近代日本社会转型期研究(1905-1936年)》,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135 卜正民、施恩德:《民族的构建:亚洲精英及其民族身份认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
    136 安德鲁.戈登:《日本的起起落落——从德川幕府到现代》,李朝津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137 S.N.艾森斯塔特:《日本文明——一个比较的视角》,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42-42页,第45-46页。
    138 吉田茂:《激荡的百年史——我们的果断措施和奇迹般的转变》,孔凡、张文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年,第4-5页。
    139 19世纪中叶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们已经开始明确地提出日本列岛建立统一国家的目标,他们认为应该超越各藩的私利,尤其是德川家族应该放弃自居中央的观念,各藩联合,建立列岛统一的政权。当时的政治家和思想家胜海舟、横井小楠以及坂本龙马和西乡隆盛等人曾经明确地提出建立大“公”日本的政治口号。
    140 信夫清三郎:《日本政治史》第3卷序,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第4页。
    141 高桥幸八郎、永原庄二、大石嘉郎主编:《日本近代史纲要》,东京大学出版会,1980年版。
    142 藩即是领主在领内的统治机构,或者就是其封建领国对幕府而言的称呼。
    143 1982年日本角川书店出版的高柳光寿、竹内理三主编的《角川日本史词典》、1983年日本数研出版株式会社出版的小叶田淳等主编的《日本史词典》等
    144 福泽谕吉:《文明论概论》,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18页。
    145 大名,被分封统治一个藩王的国主、城主、掌握所辖地区的军政大权,领有一万石以上禄米,臣服于将军的封建领主。直属武士是直属德川将军家的、俸禄在一万石以下的武士,即旗本、御家人的总称。
    146 町人虽排名之末,但其负担比农民轻,他们凭其经济实力而成为江户时代城市文明的主要创造者。
    147 贱民中绝大多数是随着17世纪后半叶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在贫农和城市贫民中的没落者。
    148 本百姓指登记在检地帐上的、固定于耕地的独立小农。
    149 江户幕府控制藩侯、大名的一种方策,规定诸藩侯、大名在一定期间内,必须居住在江户。
    150 吉田茂:《激荡的百年史——我们的果断措施和奇迹般的转变》,孔凡、张文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年,第4页。
    151 坂本太郎:《日本史》,汪向荣、武寅、韩铁英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282页。
    152 分国制度,按照信夫清三郎的解释:平安时代(794-1185),授公卿等以“国司”之权,分管各国,是为“分国”之滥觞;战国时代(1477-1575),各地大名称其武力统治区域为“分国”,并各自制定其“分国法” (家法)。
    153 《德川成宪百条》,《日本思想大系27》,岩波书店,1974年,第473页。
    154 施超伦:《幕藩体制下日本武士阶级的精神观念形态》,《世界历史》,1991年第1期。
    155 五味文彦、高梵利彦、鸟海靖:《详说日本史研究》,山川出版社,1998年。
    156 司马辽太郎:《历史与风土》,《文艺春秋》1998年10月。
    157 福泽渝吉:《文明论概略》,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56页。
    158 一般将“大君外交”体制解读为日本脱离“华夷体制”而独立的宣示,或者是“日本型华夷体制”的确立。
    159 信夫清三郎:《日本政治史》第1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第19-20页。
    160 “身土不二”用语出自14世纪中国的佛教书中,强调人的身体与所居地的风土密不可分。从养生学的观点来看,居住地三里四方、或四里四方的邻近地区所培育出的食材是对健康最好的。这个概念正好适用于外来物资取得不易的锁国体制时代。
    161 转引自丸山真男:《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王中江译,2000年,第162-164页。
    162 《日本思想大系》32,《山鹿素行》,岩波书店,1976年,第32页。
    163 正田健一郎:《日本近代社会的形成》,三岭书房,1995年,第225-226页。
    164 丸山真男:《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王中江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第158-159页。
    165 竹越与三郎:《新日本史》,载自《明治文学全集77》,第160页。
    166 松平定信:《闲余漫话》,转引自丸山真男:《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第274页。
    167 林呈蓉:《从历史风土探讨日本“国家意识”的建构》,《台湾国际研究季刊》2006年9月第2卷第3期秋季号《国家认同之文化论述》。
    168 远山茂树:《明治维新》,1967年,岩波书店,第73-74页。
    169 丸山真男:《福泽谕吉与日本的近代化》,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141页。
    170 福泽渝吉:《文明论概略》,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70页。
    171 丸山真男:《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王中江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第269-270页。
    172 转引自丸山真男:《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王中江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第243页。
    173 丸山真男:《日本近代思想家——福泽渝吉》,区建英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年,第6页。
    174 德富猪一郎:《吉田松阴》,第87页,明治41年。转引自丸山真男:《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第281页。
    175 丸山真男:《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第274页。
    176 福泽谕吉:《通俗国权论》,《福泽谕吉全集》第4卷,岩波书店1960年,第34页。
    177 丸山真男:《福泽的秩序和人》,《三田新闻》昭和8年,11月25日号,三田新闻学会;也可参见,丸山真男:《战中和战后之间》,みすず书房,1976年再录,第144页。
    178 福泽谕吉:《劝学篇》,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2页、4页、9页。
    179 福泽谕吉:《劝学篇》,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12页。
    180 福泽谕吉:《劝学篇》,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44-45页。
    181 福泽谕吉:《劝学篇》,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6页。
    182 《民权自由论附录》,转引自丸山真南:《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王中江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0年,第246页。
    183 福泽谕吉:《劝学篇》,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27-28页。
    184 鹿野正直:《福泽谕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第65页。
    185 梁启超《新民说》,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34页。
    186 丸山真男:《日本近代思想家——福泽谕吉》,区建英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年,第3页。
    187 福泽谕吉:《劝学篇》,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65-66页。
    188 鹿野正直:《福泽谕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第66页。
    189 福泽谕吉:《劝学篇》,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52-56页。
    190 福泽谕吉:《劝学篇》,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28页。
    191 福泽谕吉:《劝学篇》,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28-29页。
    192 鹿野正直:《福泽谕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第82页。
    193 福泽谕吉:《劝学篇》,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18页。
    194 鹿野正直:《福泽谕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第83页。
    195 福泽谕吉:《劝学篇》,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18-19页。
    196 福泽谕吉:《劝学篇》,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4页。
    197 福泽谕吉:《福翁百话——福泽谕吉随笔集》,上海三联书店,1993年,第69页。
    198 丸山真男:《福泽谕吉与日本近代化》,学术出版社,1992年,第30页。
    199 鹿野正直:《福泽谕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第77-78页。
    200 《西洋事情》,富田正文等:《福泽谕吉选集》,第1卷,岩波书店,1980年。
    201 福泽谕吉:《劝学篇》,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44页。
    202 福泽谕吉:《劝学篇》,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38页。
    203 福泽谕吉:《劝学篇》,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12页。
    204 福泽谕吉:《劝学篇》,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39页。
    205 福泽谕吉:《劝学篇》,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32页。
    206 福泽谕吉:《劝学篇》,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31页。
    207 《国权可分之说》,《民间杂志》第12集。转引自近代日本思想史研究会:《近代日本政治思想史》第2卷,马采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52-53页。
    208 福泽谕吉:《劝学篇》,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32页。
    209 福泽谕吉:《劝学篇》,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40页。
    210 福泽谕吉:《劝学篇》,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41页。
    211 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2页。
    212 福泽谕吉:《劝学篇》,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29-30页。
    213 福泽谕吉:《劝学篇》,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15页。
    214 丸山真男:《福泽的秩序和人》,《三田新闻》昭和8年,11月25日号,三田新闻学会;也可参见,丸山真男:《战中和战后之间》,みすず书房,1976年再录,第144页。
    215 在接受废藩置县和四民平等政策、打破封建割据和身份差别的统一体这点,它和福泽的“国民”概念是共通的。不同的是,福泽的“国民”是承担国家的主体,政府法令所体现的“国民”,其出发点是政府所支配的客体。
    216 丸山真南:《福泽的秩序和人》,《三田新闻》昭和8年,11月25日号,三田新闻学会;丸山真南《战中和战后之间、みすず书房,1976年再录。144页。
    217 富田正文等:《藩阀寡人政府论》第三,《福泽谕吉选集》第6卷,岩波书店,1981年。
    218 丸山真男:《福泽谕吉的儒教批判》,《丸山真男集》第2卷,岩波书店,1996年。
    219 近代日本思想史研究会著:《近代日本思想史》第1卷,马采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30页。
    220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1·文集之六》:《论学术之势力左右世界》(1902年2月8日),中华书局,1989年。第115-116页。
    221 福泽谕吉:《劝学篇》,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44页。
    222 福泽谕吉:《劝学篇》,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108页。
    223 福泽谕吉:《劝学篇》,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109页。
    224 石井南桥著:《明治之光》,1875年。明治文化研究会编,《明治文化全集》第24卷文明开化篇,自主自由,日本评论社昭和4年。
    225 近代日本思想史研究会:《近代日本思想史》第1卷,马采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56页。
    226 福泽谕吉:《劝学篇》,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65页。
    227 福泽谕吉:《劝学篇》,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66-67页。
    228 松本三之介、山室信一编:《日本近代思想大系》10《学问与知识分子》,岩波书店,1988年,第152页。
    229 福泽谕吉:《福泽谕吉全集》第15卷,岩波书店,1970年,第336页。
    230 丸山真男:《日本近代思想家——福泽谕吉》,区建英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年,第4页。
    231 近代日本思想史研究会:《近代日本思想史》第2卷,马采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58页。
    233 长谷川精一:《森有礼关于创造国民主体的思想》,思文阁,2007年,第5页。
    234 林竹二:《森有礼研究 第一 森驻美代理公使的辞任》,《东北大学教育学部研究年报》,第15号,1967年,第17页。
    235 《森有礼全集》第2卷,宣文堂书店,1972年,第531页。
    236 《森有礼全集》第1卷,宣文堂书店,1972年,第345页。
    237 《森有礼全集》第1卷,宣文堂书店,1972年,第581页。
    238 长谷川精一:《森有礼关于创造国民主体的思想》,思文阁,2007年,第22页。
    239 林竹二:《森有礼研究二 森有礼和基督教》,《东北大学教育学部研究年报》,东北大学教育学部,1968年;《林竹二著作集》第二卷,《森有礼——通往悲剧的序章》,筑摩书房,1986年,第193页再录。
    240 本山幸彦:《森有礼的国家主义和其教育思想》,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人文学报》第8号,1957年,第91页。
    241 《森有礼全集》第1卷,宣文堂书店,1972年,第663页。
    242 关于“臣民”概念和“国民“概念这一点,请参照后面关于特点的相关解释。
    243 长谷川精一书,《森有礼关于创造国民主体的思想》,思文阁,2007年,第285-286页。
    244 大泽真幸:《安东尼.D.史密斯<国民种族的诸起源>》,《民族主义论名著50》,平凡社,2002年,第312页。
    245 森有礼引进学校的祝日大祭日仪式,也是在全国各个学校、同一时刻、同一形式,让参加者意识到自己是日本人的一个有效手段。
    246 辻本雅史:《森有礼的思想形成——近代国民教育的构想》,《光华女子大学研究纪要》第22集,1984年,第38页。
    247 《森有礼全集》第1卷,宣文堂书店,1972年,第481页。
    248 《森有礼全集》第1卷,宣文堂书店,1972年,第569页,第585页,第563页。
    249 《森有礼全集》第1卷,宣文堂书店,1972年,第523页。
    250 《森有礼全集》第1卷,宣文堂书店,1972年,第584页。
    251 “顺良”“信爱”“威重”揉合了元田永孚的修正意见,森有礼的表达为“从顺”“友情”“威仪”。在学事巡视之际进行全国各地的演说中,强调了这三个气质。《森有礼全集》第1卷,第481页,宣文堂。
    252 江木千之是森有礼政策的最热心赞成者和参与者,他记述了明治17、18年森有礼视察东京师范学校时的样子:“此时学生不规范情况严重,穿着日本服装,到了寄宿舍,有象棋、有围棋、有火炉、有煎茶工具、其他的地方有放到口袋里的煎饼、榻榻米烧焦、走到走廊上即使见面也不敬礼,实际上过着极不规范的生活。森见之深有感触,作为教育中心的东京师范学校变成这样,国民教育的振兴是不能想象也无法希望的,我开始在东京师范学校实施兵式体操,开始着手整肃校纪,大力刷新校风。”江木千之:《复兴兵式体操吧!》,《教育时论》1138号,1916年,第3页。
    253 《森有礼全集》第1卷,宣文堂书店,1972年,第479页。
    254 町田则文:《明治国民教育史》,昭和出版社,1928年,第197页。
    255 《森有礼全集》第1卷,宣文堂书店,1972年,第643页。
    256 长谷川精一在《森有礼关于创造国民主体的思想》中对此进行了较多阐述。思文阁,2007年,第63--65页。
    257 多木浩二指出:“在日本对从身体产生其效用进行关注,森有礼是最早的”。《续.现代史资料月报》第10回,1994年12月号。
    258 《森有礼全集》,第1卷,宣文堂书店,1972年,第328页。
    259 《森有礼全集》,第1卷,宣文堂书店,1972年,第333页。
    260 《森有礼全集》第1卷,宣文堂书店,1972年,第484页。
    261 木下秀明:《日本体育史演技序说——明治期“体育”概念形成史的研究》,不昧堂出版,1971年,第123页。
    262 《本省事务》,《文部省第十三年报》(明治18年11月)1885年,第3页。
    263 《森有礼全集》第1卷,宣文堂书店,1972年,第346页。
    264 《森有礼全集》第1卷,宣文堂书店,1972年,第347页。
    265 《森有礼全集》第1卷,宣文堂书店,1972年,第675页。
    266 《森有礼全集》第1卷,宣文堂书店,1972年,第664页。此外,还参见本卷第594页。
    267 山内昌之:《国民是什么?》,岩波讲座,现代社会学24《民族.国家.种族》,岩波书店,1996年,第11页。
    268 《森有礼全集》第1卷,宣文堂书店,1972年,第568页。
    269 转引自长谷川精一,《森有礼国民主体的创造》,思文阁,2007年,第34页,序章第30号注释。
    270 《森有礼全集》第2卷,宣文堂书店,1972年,第516页。
    271 林竹二根据“新生社”的史料,指出,森的国家主义原型应该是“以自由的良心的主体作为个人的前提的民族主义”,认为“森的民族主义,不管在哪里都是浅显易懂的、合理的”。园田英弘认为对森前后期矛盾中能够看到森观点的一贯性。森链接国家和个人的是其在国家和个人之间设定了“制度”的水平。“森的‘国家主义教育’真正的意思是为了创造出国民国家的主体”,“森所要求的对国家的忠诚心的射程不是‘天皇’和‘国体’,而是被限定在‘作为制度的国家’”。他得出的结论是“在森的国家主义中,只有一部分行动被限定,能够确保其他活动领域的自由”。以后关于森的解释,很多是受园田的“机能主义的国家论”见解的影响。如犬塚孝明就认为:“森的国家主义,是作为达成国民的安全和幸福的合理手段来考量的,本质上并不具有侵害个人自由的性格。不如说是将“个的精神”隐藏于内的合理的健全的国家主义”,“森对所有国民所希望的是本来的‘爱国心’,不是对天皇的‘忠诚心’。他所求的是国家作为国民主动的献身对象而发挥作用,为他们能够实现内在的自立的一个手段而发挥作用。这是和后来的法西斯的‘超国家主义’是完全不能相容的‘合理’的‘作用’。这便是森的国家主义的本质”。参见园田英弘:《西洋化的构造——黑船.武士.国家》,思文阁出版,1993年,第286页,第317页。
    272 消极自由即人要做什么的时候不能被妨碍的自由,否定国家对“私”领域的个人的干涉。积极自由是指个人有干什么的自由,是将“自己是主人”作为自由的本质。
    273 以赛亚.伯林:《自由论》,胡传胜译,译林出版社。
    274 《丸山真男集》第4卷,岩波书店,1995年,第24页。
    275 《坂上的云》1,《文艺春秋》,1969年,第7页。
    276 《森有礼全集》第1卷,宣文堂书店,1972年,第486页。
    277 本山幸彦:《森有礼的国家主义和其教育思想》,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人文学报》第8号,1957年,第91页。
    278 酒井直树《国际社会中的日本国宪法——作为社会性比喻的“移民”和宪法》,《被死产的日语日本人——“日本”的历史——地政的安排),新曜社,1996年,第83页,第87页。
    279 酒井直树:《主体是什么?》(《现代思想》,1998年10月,第78页。
    280 国民国家的本质,究其根本,在于不管何时都可以爱国心之名义,命令国民杀“敌国”之人、命令其自杀。酒井直树将它叫做“死的共同体”。酒井指出:“通过杀人成就对国民共同体的归属的同时也应该意味着通过被杀完成其归属。……国民皆兵的思想就是教给人们如此抛开自己的生死去归属国民共同体。这样,对于民众来说,国民国家就意味着死的共同体。酒井直树:《日本的思想问题——翻译和主体》,岩波书店,1997年,第120页。
    281 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戒》,刘北成、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113页。
    282 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戒》,刘北成、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155-156页。
    283 《森有礼的教育人物形象》:《人性论的相克——近代日本的思想和基督教》、弘文堂,1959年,第225页。转引自长谷川精一,《森有礼国民主体的创造》,思文阁,2007年,第30页。
    284 德富苏峰:《木户松菊先生》,民有社,1928年,第36页。
    285 信夫清三郎:《日本政治史》第2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第416-417页。
    286 妻木忠太编篡,日本史料协会编:《木户孝允文书》第1卷,103-104页。
    287 《大久保文书》第5卷,第563页,及第7卷,第446页。
    288 日本史籍协会编:《木户孝允日记》第2卷,“七时离家,访问福泽谕吉,谈至二时始用膳”,日本史籍协会丛书第75,1967年,第417页。
    289 妻木忠太编篡,日本史料协会编:《木户孝允文书》第4卷,第100页
    290 妻木忠太编篡,日本史料协会编:《木户孝允文书》第8卷,第78-79页。
    291 妻木忠太编篡,日本史料协会编:《木户孝允文书》第3卷,给三条、岩仓的信,第242页。
    292 妻木忠太编篡,日本史料协会编:《木户孝允文书》第3卷,给岩仓的信,第335页。
    293 妻木忠太编篡,日本史料协会编:《木户孝允文书》第4卷,给杉山孝敏的信,第320页。
    294 日本史籍协会编:《木户孝允日记》第2卷,日本史籍协会丛书第75,1967年,第226页。
    295 妻木忠太编篡,日本史料协会编:《木户孝允文书》第7卷,给杉山孝敏的信,第15页。
    296 妻木忠太编篡,日本史料协会编:《木户孝允文书》第4卷,给杉山孝敏的信,第320页。
    297 妻木忠太编篡,日本史料协会编:《木户孝允文书》第7卷,给井上馨的信,第70页。
    298 妻木忠太编篡,日本史料协会编:《木户孝允文书》第7卷,给品川弥二郎的信,第36页。
    299 信夫清三郎:《日本政治史》第2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第366页。
    300 妻木忠太编篡,日本史料协会编:《木户孝允文书》第8卷,第61页。
    301 日本史籍协会编:《木户孝允日记》第3卷,日本史籍协会丛书第76,1967年,第113页。
    302 妻木忠太编篡,日本史料协会编:《木户孝允文书》第8卷,第175页。
    303 妻木忠太编篡,日本史料协会编:《木户孝允文书》第3卷,给河濑真孝的信,第189页。
    304 妻木忠太编篡,日本史料协会编:《木户孝允文书》第3卷,给长藩政府员的报告书,第82页。
    305 信夫清三郎《日本政治史》第2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第371页,第419页。
    306 《陆羯南全集》第1卷,1968年,みすず害房,第67页。
    307 《陆羯南全集》第2卷,1969年,みすず害房。转引自小股宪明:《近代日本的国民像与天皇像》,大阪公立大学共同出版社,第264页。
    308 《世界的理想和国民的观念》,《日本》报明治23年1月6日号。转引自邹晓翔:《试论明治中期“国民论派陆羯男的政治思想》,《东北亚论坛》1995年第2期。
    309 《陆羯南全集》第2卷,1969年,みすず书房、第375页。
    310 《陆羯南全集》第2卷,みすず书房,1969年,第371页。
    311 《陆羯南全集》第2卷,みすず书房,1969年,第370页。
    312 《陆羯南全集》第1卷,みすず书房,1968年,第373页。
    313 《陆羯南全集》第1卷,みすず书房,1968年,第67页。
    314 《陆羯南全集》第1卷,みすず书房,1968年,第32页。
    315 《陆羯南全集》第1卷,みすず书房,1968年,第31页。
    316 《陆羯南全集》第1卷,みすず书房,1968年,第8页。
    317 《陆羯南全集》第2卷,みすず书房,1969年,第7页。
    318 《陆羯南全集》第1卷,みすず书房,1968年,第26页。
    319 以上两句译注,分别出自陆羯南:《国政的要义》以及《诚心》,未看原文,转引自邹晓翔:《论明治中期“国民论派”陆羯南的政治思想》,《东北亚论坛》,1995年第2期。
    320 法国大革命的国民观念是在与君主、贵族、僧侣等旧体制统治者对决并将其消灭过程中得以形成的。
    321 丸山真男:《陆羯南与国民主义》,《中央公论》1947年2月号。
    322 《近时政论考》,《日本》报明治23年7月20日号。
    323 《陆羯南全集》第1卷,1968年,みすず书房、第67页。
    324 《陆羯南全集》第1卷,1968年,みすず书房、第20-21页。
    325 《陆羯南全集》第1卷,1968年,みすず书房、第20页。
    326 《陆羯南全集》第1卷,1968年,みすず书房、第26页。
    327 《陆羯南全集》第1卷,みすず书房,1968年,第32页。
    328 丸山真男:《陆羯南——人和思想》,《中央公论》昭和22年2月号;另可参见丸山真男:《战中和战后之间》,みすず书房,1976年再录。第281页、第294页。
    329 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第80-81页。
    330日本史籍协会编:《大久保利通文书》第3卷,东京大学出版会,1968年,第161-162页。
    331 丸山真男:《日本的思想》,区建英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9页。
    332 丸山真男:《日本的思想》,区建英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48页。
    333 尹健次:《近代日本的民族认同》,《民族译丛》1994年6期。
    334 藤田省三:《天皇制国家的支配原理》,未来社,1966年,第108页。
    335 井上清:《日本现代史》,第1卷,三联书店,1956年,第16页。
    336天皇亲政在日本历史上并非首次,其中很著名的便是“建武新政”。打到幕府,恢复天皇政治,是后鸟羽上皇以来公家的理想。镰仓幕府灭亡后,1333年6月后醍醐天皇重新即位,建立天皇亲政的新政权,1334年改元“建武”,重整天皇亲政的政治机构,天皇的权力进一步得到集中。镰仓时代的公武二元政治变成了公家一元政治。“建武新政”只不过足后醍醐天皇的理想,由于他忽略了一个客观事实,即独立且实力颇强的武力的存在,因而新政权仅三年就崩溃了。因此19世纪的明治天皇亲政,准确的讲,应属于“恢复天皇亲政”。
    337 转引自向卿:《日本近代民族主义1868-189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110-111页。
    338 转引自向卿:《日本近代民族主义1868-189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126页。
    339 许介麟:《谁最了解日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9,第30页。
    340 植村邦彦:《支撑近代的思想》,中西屋出版,2001年,第208页。
    341 坂本太郎:《日本史》,汪向荣、韩铁英、武寅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362页。
    342 表面上称东幸,而不称迁都,是为了避免反对而采取的一种辞令,为政者的真实意图是要迁都。这年九月,天皇东幸,十二月返回京都,次年3月,再次东幸,从此再没有还幸,实际上实现了奠都东幸。
    343 江藤新平:《迁都江户论》,载自《史料大系日本的历史》第6卷,大阪书籍,1980,第361页。转引自向卿:《日本近代民族主义(1868-189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191页。
    344 岩井忠雄《近代天皇制的意识形态》,新日本出版社,1998,第107页。
    345 龟井胜一郎:《现代史的课题》,岩波书店,2010年,第106-107页。
    346 转引自殷燕军:《近代日本政治体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208页。
    347 参见殷燕军:《近代日本政治体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182页-185页。
    348 信夫清三郎:《日本政治史》第3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第200-201页。
    349 信夫清三郎:《日本政治史》第3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第223页。
    350 信夫清三郎:《日本政治史》第2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第209页。
    351 毛利民彦:《明治维新的再发现》,吉川弘文馆,1993年,第93-94页。
    352 毛利民彦指出,“从学术上来看,因实行废藩置县,日本个别领有制=藩的废止这样的见解并不完全政治正确,认为奉还版籍才是带来废藩的决定性措施,它的实质就是废藩。废藩置县应该看作在奉还版籍基础上的必然结果。《明治维新的再发现》,吉川弘文馆,1993年,第93页。
    353 大津淳一郎:《大日本宪政史》第1卷,原书房,1969年,第432页。
    354 使(北海道开拓使)3府(东京、大阪、京都)和302县。1871年12月改为3府72县,后在1888年合并为3府42县,延续至今。
    355 竹越与三郎:《新日本史》,载自《明治文学全集77》,筑摩书房,1965年,第160页。
    356 《明治23年在大津之言说》,《东京日日新闻》,1889年4月18日,第5238号。
    357 藤田省三:《天皇制国家的支配原理》,未来社,1966年,第70-71页。
    358 所谓绝对主义,是西欧近代历史上继等级君主制之后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的“新君主国”(马基雅维利语),即“绝对君主制”。是由16世纪和17世纪欧洲宗教战争和农民战争中产生的国家形态,恩格斯将其定义为“使贵族市民等级彼此保持平衡”的平衡机制,马克思则宣称“中央集权的国家政权及其遍布全国各地的机关——常各军、警察、官僚、僧侣和法官(这些机关是按照系统和等级的分工原则建立的),是起源于绝对君主制时代,当时充当了新兴资产阶级社会反对封建制度的有力武器。”佩里安德森指出,军队、官僚机器、外交与王朝构成封建复合体,统治着整个国家机器,操纵着国家的命运。绝对主义国家的统治就是向资本主义过渡时代封建贵族的统治。这一统治的结束标志着封建贵族阶级权力的危机,资产阶级革命的来临,资本主义国家的诞生。绝对主义的历史特质是“作为历史转折的杠杆,必须隔断政权和社会的融合,首先是把社会对政权的规定力限制到最低,反而强使封建社会在强压中崩溃。最为‘例外国家’的特质这是从这里产生的”。佩里.安德森:《绝对主义国家的系谱》,刘北成、龚晓庄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4页,第26页。
    359 佩里.安德森:《绝对主义国家的系谱》,刘北成、龚晓庄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87页。
    360 《太政类典》第一编第79卷。“国民”的词语,以后在公文书中就一般化了,比如明治4年10月12日对华族下达的敕谕也三处提到“国民”一词。敕语、敕谕中的“国民”用语这是第一次。
    361 日本文部省编:《学制百年史》(资料编),帝国地方行政学会,1972年,第11页。
    362 在“关于学制实施细目的太政官指令”中,教育被看成王权的工具,其目的在于“建设一个具有正确思想的臣民划一的国家”,要求形成的是兼有主体性的“臣民”,即受过教育和训练的臣民以及顺从的士兵。
    363 高久领之介表达了对90年代以来“国民国家论”的疑问。他指出,将小学校的建设与地租改正事业在全国的实施,只以“国家的强制”是不能说明的。“国家在地域的登场作为进步表示欢迎的人还是多数,国家的政策并非直接进入到地域,在各阶段有各种弹性进入的空间。他主张,比起国家的“强制”,更要看到“地域”方面的接受,比起政策,要看到地方的实态,较之同一性,更要看到多样性。大日方纯夫:《近代日本成立期研究概览——从地域的观点》,《历史评论》,2002年11月号。
    364 酒井直树:《日本的思想问题——翻译和主体》,岩波书店,1997年,120页。
    365 山县有朋:《军各意见书》,载自《山县有朋意见书》,原书房,1996,第43-44页。转引自信夫清三郎:《日本政治史》第2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第336页。
    366 信夫清三郎:《日本政治史》第2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第337页。
    367 本你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111页。
    368 转引自信夫清三郎:《日本政治史》第2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第281-283页。
    369 参见信夫清三郎:《日本政治史》第2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第276页。
    370 竹越与三郎:《新日本史》,载自《明治文学全集77》,筑摩书房,1965年,第160页。
    371 小川为治:《开化问答》(卷上),国文学研究资料馆,二书屋明治7年刊复印本,平凡社,2005年。
    372 由于日本在1871年前采用阴历,此后采用阳历,因此在不同的著者那里,同一事件发生的时间在月份上可能会有一定差异。后同。
    373 转引自安德鲁.戈登:《日本的起起落落——从德川幕府到现代》,李朝津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78-79页。
    374 鹿野正直:《臣民.市民.国民》,《近代日本政治思想史》Ⅰ,有斐阁,1971年,第231页。
    375 安德鲁.戈登:《日本的起起落落——从德川到现代》,李朝津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98页。
    376 远山茂树:《明治维新与现代》,转引自殷燕军:《近代口本政治体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175页。
    377 林尚立:《政党政治与现代化:日本的历史与现实》,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1页。
    378 安德鲁.戈登:《日本的起起落落——从德川到现代》,李朝津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379 郭冬梅:《日本近代地方自治制度的形成》,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23页。
    380 山田公平:《近代日本的国民国家和地方自治》,名古屋大学出版会,1991年,第70页。
    381 佐藤进:《日本的自治文化——日本人和地方自治》,ぎよぅせい,1993年,第14-16页。
    382 大岛美津子:《明治国家与地域社会》,岩波书店,1994年,第76页。
    383 都丸泰助:《地方自治制度史论》,新日本出版社,1982年,第18页。
    384 山田公平:《明治地方自治的国际性格——从比较史的观点》,日本地方自治学会编:《日本地方自治的回顾和展望》,地方自治丛书2,敬文堂,1989年,第51页。
    385 郭冬梅:《日本近代地方自治制度的形成》,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46-49页。
    386 海野福寿、大岛美津子校注:《日本近代思想大系(20):家与村》,岩波书店,1989年,第300-306页。
    387 《摩赛答议》,载大久保利谦编:《近代史史料》,吉川弘文馆,1975年,第234-235页。
    388 莫塞:《市制町村制理由书》,载山中永之佑监修:《近代日本地方自治立法资料集成》2明治中期篇,弘文堂,1994年,第374401页。
    389 都丸泰助:《地方自治制度史论》,新日本出版社,1982年,第35页。
    390 山田公平:《近代日本的国民国家和地方自治》,名古屋大学出版会,1991年,第420-421页。
    390 佐藤进:《日本的自治文化——日本人和地方自治》,ぎよぅせい,1993年,第14-16页。
    391 信夫清三郎:《日本政治史》第3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第181页。
    392 山县有朋:《征兵制度及自治制度确立沿革》,载国家学会编:《明治宪政经济史论》,宗高书房,1974年,第397-398页。
    393 山县有朋:《征兵制度及自治制度确立沿革》,载国家学会编:《明治宪政经济史论》,宗高书房,1974年第398页。
    394 转引自富永健一:《日本的现代化与社会变迁》,李国庆、刘畅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59页。
    395 富永健一:《日本的现代化与社会变迁》,李国庆、刘畅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209-210页。
    396 桧山幸夫:《近代日本的形成与日清战争》,2001年,雄山阁,第8页。
    397 大石嘉一郎、西田美昭:《近代日本的行政村》,日本经济评论社,1991年,第8页。
    398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109页,第126页。
    399 西川长夫、松宫秀治编,《幕末.明治期的国民国家形成与文化变迁》,新曜社,1995年,第11页。
    400 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254页。
    401 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和民族主义》,英文版第140页。转引自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58页。
    402 土房和雄:《日本文化论和天皇制意识形态》,新日本出版社,1983年,第59-60页。
    403转引自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李金梅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第11页。
    404 吉野耕作:《文化民族主义的社会学:现代日本认同意识的走向》,名古屋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8-39页。
    405 内容详见于《日本思想大系53》,1973年,第60-64页。
    406 富永健一:《日本的现代化与社会变迁》,李国庆、刘畅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282-284页。
    407 尹健次:《日本国民论》,筑摩书房,1997年,第21页。
    408 信夫清三郎:《日本政治史》第3卷,熊培云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第224页。
    409 村上重良:《国家神道》,讲谈社,第116页。
    410 伊藤博文:《关于废藩之建议》,载《世界历史》编辑部编:《明治维新的再探讨》(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第172页。
    411 富永健一:《日本的现代化与社会变迁》,李国庆、刘畅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382页。
    412 其后将中日战争的1940年颂为“纪元2600年”。二战后,否定了战时甚嚣尘上的建国神话以及相关于此的民族主义,废止了纪元节。然而,1967年,日本又恢复了“建国纪念日”。铃木贞美:《日本的文化民族主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8-39页。
    413 信夫清三郎:《日本政治史》第3卷,熊培云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第203页。
    414 铃木贞美:《日本的文化民族主义》,魏大海译,武汉大学出版社,第127-128页。
    415 转引自村上重良:《天皇与日本文化》,讲谈社,1986年,第225页。
    416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正文第4页。
    147 村上重良:《国家神道》,讲谈社,第29页。
    418 文部省编:《国体本义》,内阁印刷局,1937年,第38页。
    419 吉野作造编:《明治文化全集第四卷.宪政篇》,日本评论社,1928年,第346页。
    420 穗积重威编:《穗积八束博士论文集》,有斐阁,1943年。
    421 松本三之介编:《近代日本思想大系31.明治思想集Ⅱ》,筑摩书房,1977年,第91页。
    422 新渡户稻造:《武士道》,商务印书馆,1993年,第96页。
    423 吉田松阴:《讲孟余话》,岩波书店,1943年,广濑丰校订。第223-224页,卷之四;第21页,卷之一第264页,卷之四中,尽心第三章。转引自原田胜正:《“国民”形成中的统合与隔离》,日本经济评论社,第22页。
    424 源了圆:《日本文化与日本人性格的形成》,北京出版社,1992年,第190-191页。
    425 佐佐木克:《明治天皇形象的形成与民众》,载西川长夫等编《幕末.明治时期的国民国家的形成与文化变容》,新曜社,1997年,第117页。
    426 田中彰:《近代天皇制的路程》,吉川弘文馆,2007年,第226页。
    427 1882-1912年具体行幸数和行幸地,请参见佐佐木克:《明治天皇形象的形成与民众》,载于西川长夫等编《幕末.明治时期的国民国家的形成与文化变容》,新曜社,1995年,第135-139页。
    428 巡幸的记录还可参照《明治文化全集.皇室篇》、《明治天皇纪》第3、4、5。
    429 佐佐木克:《明治天皇形象的形成与民众》,载于西川长夫等编《幕末.明治时期的国民国家的形成与文化变容》,新曜社,1995年,第132页。
    430 地方巡幸对于不知有天皇存在的民众来说,在使其认识天皇的权威上有很大效果。社会主义者木下尚江少年时在松本亲眼看见1880年的巡幸,在其自传《忏悔》(1906年)中就当时的情况记述如下,“(他们)在雨中从十月里、二十日里的山中,背着婴儿,扶着老人,互相招呼,出来‘参拜’天皇。……一旦允许自由通行,道路两旁的男男女女争先恐后地跑出来,互相冲撞,互相推挤,不怕弄脏衣服,在泥泞中争抢起来。他们拼命争抢的是马蹄踢起和马车溅起的沾满泥土的小石块。在他们之间,普遍地流传着‘如果拿到天子走过的砂石,则家里安宁、五谷丰登’的信仰”。《木下尚江著作集》第5卷第76页,转引自远山茂树:《日本近现代史》第1卷,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32页。
    431 佐佐木克:《明治天皇形象的形成与民众》,载于西川长夫等编《幕末.明治时期的国民国家的形成与文化变容》,新曜社,1995年,第129页。
    432 1891年,基督教徒内村鉴三在东京大学预备校“一高”的开学典礼上,因为没有对天皇“御真影”的照片和天皇亲笔签名的《教育敕语》行“最敬礼”,受到全国诸多媒体的口诛笔伐。评论达143篇,发表报纸达56种,被辱之以“国贼”、“不忠之臣”、“外国教会的奴隶”。
    433 详细内容可参见多木浩二的《天皇的肖像》,岩波书店1988年,以及T.藤谷等人著《天皇的化妆游行》,米山サ译,日本放送出版协会,1994年。
    434 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李金梅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第90页。
    435 王桂:《日本教育史》,吉林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121页。
    436 西里尔.E布莱克:《日本和俄国的现代化——份进行比较的研究报告》,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298页。
    437 安川寿之辅:《日本近代教育的思想构造——福泽谕吉的教育思想研究》,增补版,评论社,1979年,第31页。
    438 1879年颁布的《教学大旨》规定小学校要挂“古今之忠臣、义士、孝子、节妇之画像照片”。当时欧化派伊藤博文发表《教育议》予以批判,作者元田永孚立即写了《教育议附录》与之论争,并力主在学校开设以“四书五经”为主要内容的“修身”课程,主张儒学复兴的代表人物西村茂树予以反对,1886年发表《日本道德论》,强调“在今天以儒道为本邦道德基础”应为最上策。此次争论促成了日本在1890-1910年逐步形成了正式的国家思想体系,并从教育体制上强制性的保障这种思想体系的灌输。
    439 石田雄:《明治政治思想史研究》,未来社,1954年,第30页。
    440 《日本近代教育百年史》(3)“学校教育篇”国立教育研究所,文唱堂,1974年,第548-550页。
    441 《日本近代教育百年史》(3)“学校教育篇”国立教育研究所,文唱堂,1974年,第1131页。
    442 《日本近代教育百年史》(3)“学校教育篇”,国立教育研究所,文唱堂,1974年,第1131页。
    443《日本近代教育百年史》(3)“学校教育篇”,国立教育研究所,文唱堂,1974年,第177页。
    444 《日本近代百年教育史》(4)“学校教育篇”,国立教育研究所,文唱堂,1974年,第158页。
    445 《日本近代百年教育史》(4)“学校教育篇”,国立教育研究所,文唱堂,1974年,第174-175页。
    446 《日本近代百年教育史》(4)“学校教育篇”,国立教育研究所,文唱堂,1974年,第878页。
    447 铃木贞美:《日本的文化民族主义》,冯天瑜总编,魏大海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43页。
    448 《山梨日日新闻》1895年6月16日《教育敕语即教育之大主义》。
    449 井上哲次郎:《敕语衍义》,第86页。
    450 井上哲次郎:《敕语衍义》,第111页。有关《教育敕语》对近代日本国民精神的影响,可参见源了圆的《教育敕语的国家主义解释》,此文收入坂田吉雄编:《明治前半期的民族主义》,未来社,1958年9月。
    451 转引自殷燕军:《近代日本政治体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212页。
    452 河上肇:《河上肇著作集》第8卷,筑摩书房。
    453 家永三郎:《战争责任》,第277页。
    454 严绍盪:《日本当代“国家主义”思潮的思想基础》,《亚太论坛》,2005年创刊号。
    455 西川长夫等编:《幕末.明治期的国民国家形成与文化变容》,新曜社,1995年,第11页,第31页。
    456 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李金梅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第68-69页。
    457 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李金梅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第87页。
    458 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李金梅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第87页。
    459 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李金梅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第88页。
    460 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李金梅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第89页。
    461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导论第9页。
    462 本来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导论第12页。
    463 本来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第140-141页。
    464 长志珠绘:《国歌与国乐的位相》,载自西川长夫等编:《幕末.明治期的国民国家形成与文化变容》,新曜社,1995年,第462页。
    465 长志珠绘:《国歌与国乐的位相》,载自西川长夫等编:《幕末.明治期的国民国家形成与文化变容》,新曜社,1995年,第474页。
    466转引自长志珠绘:《近代日本与国语民族主义》吉川弘文馆,1999年,第41页。
    467 转引自长志珠绘:《近代日本与国语民族主义》吉川弘文馆,1999年,第3页。
    468 《国民新闻》,1898年4月12日,《奠都三十年祝贺会》。
    469 《德岛日日新闻》,1899年4月18日。
    470 村上重良:《国家神道》,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120页。
    471 比如,明治初期以来,地方政府当局逐渐发布面向一般民众的关于天皇的正式的通告。较早时期,长崎裁判所做成的通告,采用了平易近人的口语体。参见《天皇的化妆游行:近代日本的历史民族志的视角》,T. 藤谷著,米山リサ 译,1994年,日本放送出版协会,第15页。
    472 关于“记忆之场”,法国历史学家罗拉曾经这样写道:“这里的方法,就是将法国的国家记忆成文化、集约化、根据化这些具体的东西进行集中分析的方法。在这里,包含了比如凡尔赛宫和斯特拉斯大教堂等大建筑物、法国的三色旗、革命纪念日、法国国歌等表象、纪念日、象征(戴冠等)礼仪、以万神殿为首的法国每个村庄都有的战殁者慰灵碑等纪念碑、法国全图孩子都使用的教科书和字典等辅导书、以及自由、平等、博爱等标语。”参见《天皇的化妆游行:近代日本的历史民族志的视角,T.藤谷著,米山リサ译,1994年,日本放送出版协会,第15-16页。
    473 佐藤友之:《昭和天皇下的事件簿》,第21-22页。
    474 转引自信夫清三郎:《日本政治史》第3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第236页。
    475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第9页。
    473 田山,1917年,287-288页。转引自《天皇的化妆游行:近代日本历史民族志的视角》,T.藤谷著,米山サ译,日本放送出版协会,1994年,第20-21页。
    477 转引自:《天皇的化妆游行:近代日本历史民族志的视角》,T.藤谷著,米山サ译,日本放送出版协会,1994年,第21-22页。
    478 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李金梅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第92页。
    479 转引自:小森阳一:《日本近代国语批判》,陈多友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480 《东京新闻》,2010.7.18《世界中的日语》。
    481 宫地正人:《日本的国民国家的确立与日清战争》,载《黑船与日清战争——围绕历史认识的对话》,比较史.比较历史教育研究会编,未来社,1996年,第335页。
    482 1894年10的演讲,收入《为了国语》,转引自子安宣邦:《东亚论:现代日本思想批判》,赵京华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19页。
    483 宫地正人:《日本的国民国家的确立与日清战争》,载《黑船与日清战争——围绕历史认识的对话》,比较史.比较历史教育研究会编,未来社,1996年,第335页。
    484 《山梨日日新闻》,1894年9月29日。
    485 近代日本思想史研究会:《近代日本思想史》第1卷,马采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58页。
    486 板垣退助监修,宇田友猪编纂:《自由党史》上卷,岩波书店,1910年。
    487 远山茂树:《日本近现代史》第1卷,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14页-15页。
    488 政党政治研究汇编:《议会政治100年》,德间书店,1988年,第45页
    489 后藤靖:《士族反乱研究》,青木书店,1967年,第24-26页。
    490 信夫清三郎:《日本政治史》第3卷,吕万和、熊达云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第14-15页。
    491 信夫清三郎:《日本政治史》第3卷,吕万和、熊达云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第54页。
    492 远山茂树:《日本近现代史》第1卷,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23页。
    493 E.H.罗曼:《日本近代国家的形成》,岩波书店,1993年,第220-222页。
    494 参照三重县令向内务卿的报告,载大江志乃夫:《明治国家的成立——天皇制成立史研究》,ミネルウア书房,1959年,第214页。
    495 信夫清三郎:《日本政治史》第3卷,吕万和、熊达云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第7-8页。
    496 1882年,福岛县令三岛通庸企图扑灭民权派,斗争激化,警官队与农民发生冲突,民权派农民全部被逮捕,河野广中等六人被起诉并处以死刑判决。
    497 发起人(县议员、户长即豪农)——户长、议长、教员(豪农所在村所有者)——农民。
    498 安部博纯、藤春道生等:《近代日本政治史》,南窗社,1980年,第62页。
    499 升味准之辅:《日本政治史》第1卷,董果良,郭洪茂,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78-189页。
    500 林尚立:《政党政治与现代化:日本的历史与现实》,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5页。
    501 后藤靖:《士族反乱研究》,青木书店,1967年,第11页。
    502 远山茂树:《自由民权与现代》,筑摩书房,1985年,第4-5页。
    503转引自松本三之介:《国权与民权的变奏—日本明治维新精神结构》,李冬君译,东方出版社,2005年,第49页。
    504转引自松本三之介:《国权与民权的变奏—日本明治维新精神结构》,李冬君译,东方出版社,2005年,第59页。
    505 明治文化研究会编:《明治文化全集.正史篇》(下),日本评论社复刻版,1992年,第422-423页。详解可参照家永三郎:《植木枝盛研究》,第207-221页,第282页。
    506 明治文化研究会编:《明治文化全集.自由民权篇》(下),日本评论社复刻版,1992年,第94页。
    507 明治文化研究会编:《明治文化全集.自由民权篇》(下),日本评论社复刻版,1992年,第467页。
    508 转引自松本三之介:《国权与民权的变奏—日本明治维新精神结构》,李冬君译,东方出版社,2005年,第61-62页。
    509 明治文化研究会编:《明治文化全集.自由民权篇》(下),日本评论社复刻版,1992年,第184页。
    510 植木枝盛:《国家主权论》,家永三郎等编:《植木枝盛集》第4卷,岩波书店,1990年,第34页。
    511 植木枝盛:《民权自由论》,明治文化研究会编:《明治文化全集.自由民权篇》(下),日本评论社复刻版,1992年,第185页。
    512 中江兆民:《三醉人经纶问答》,《近代日本思想大系》3《中江兆民集》,筑摩书房,1974年,第4-5页。
    513 中江兆民:《三醉人经纶问答》,《近代日本思想大系》3《中江兆民集》,筑摩书房,1974年,第27页。
    514 中江兆民:《三醉人经纶问答》,《近代日本思想大系》3《中江兆民集》,筑摩书房,1974年,第45页。
    515 中江兆民:《三醉人经纶问答》,《近代日本思想大系》3《中江兆民集》,筑摩书房,1974年,第60页。
    516 中江兆民:《三醉人经纶问答》,《近代日本思想大系》3《中江兆民集》,筑摩书房,1974年,第69页。
    517 中江兆民:《三醉人经纶问答》,《近代日本思想大系》3《中江兆民集》,筑摩书房,1974年,第182页。
    518 中江兆民:《三醉人经纶问答》,《近代日本思想大系》3《中江兆民集》,筑摩书房,1974年,第182页。
    519 中江兆民“干涉教育”,《东洋自由新闻》,1882年3月27日,《中江兆民全集》,岩波书店,第188页。
    520 中江兆民“联谊会”,《忧世概言》,《中江兆民全集》,第245页。
    521 《国会论》,《近代日本思想大系》3《中江兆民集》,筑摩书房,1974年,第69页,第82页。
    522 中江兆民:《三醉人经纶问答》,《近代日本思想大系》3《中江兆民集》,筑摩书房,1974年,第314页。
    523 《国会议员的后盾》,《近代日本思想大系》3《中江兆民集》,筑摩书房,1974年,第297页。
    524 富永健一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参见《日本的现代化与社会变迁》,李国庆、刘畅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37-138页。
    525 植原悦二郎:《日本民权发达史》第1卷,日本民主协会,1958年,第38页。
    526 川人贞史:《日本政党政治:1890-1937年》,东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47-48页。
    527 政党政治研究会编:《议会政治100年》,德间书店,1988年,第101页。
    528 远山茂树:《日本近现代史》第1卷,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51页。
    529 转引自安德鲁.戈登:《日本的起起落落——从德川幕府到现代》,李朝津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98页。
    530 家永三郎、松永昌三、江村荣一著:《明治前期的宪法设想》中收录了大部分私拟宪法,民权派草案共18篇。
    531 该宪法草案(《明治文化全集.正史篇下》,稻田证次推测可能是嘤鸣社的宪法草案,江村荣一推测说可能说私拟宪法的修正案,还有学者说可能是别的东西。
    532 安德鲁.戈登:《日本的起起落落——从德川幕府到现代》,李朝津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416页,注释4。
    533 安德鲁.戈登:《日本的起起落落——从德川幕府到现代》,李朝津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416页,注释5。
    534 安德鲁.戈登:《日本的起起落落——从德川幕府到现代》,李朝津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416页,注释6。
    535 信夫清三郎:《日本政治史》第3卷,吕万和、熊达云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第109页。
    536 有查善会、琢磨会、武相恳亲会、养英馆讲学、融贯社讲学会、凌霜馆、武相政谈演说会、南多摩自由党、多摩讲学会、静修馆、谈梦会、读书会等。
    537 松尾章一:《近代天皇制国家和民众.亚洲》(上),法政大学出版局,1997年,第84-85页。
    538 转引自远山茂树:《日本近现代史》第1卷,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37页。
    539 转引自远山茂树:《日本近现代史》第1卷,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36页。
    540 李文:《士族身份的转换与市民社会的形成》,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15页。
    541 转引自安德鲁.戈登:《日本的起起落落——从德川幕府到现代》,李朝津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08页、第416页。
    542 转引自松尾章一:《近代天皇制国家和民众.亚洲》(上),法政大学出版局,1997年,第90-91页。
    543 信夫清三郎:《日本政治史》第3卷,吕万和、熊达云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第143-149页。
    544 转引自安丸良夫:《文明化的经验:近代转换期的日本》,第245页。
    545 信夫清三郎:《日本政治史》第3卷,吕万和、熊达云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第150页。
    546 西川长夫、松宫秀治编:《幕末.明治期的国民国家形成与文化变迁》,新曜社,1995年,第709-710页。
    547 安丸良夫:《文明化的经验:近代转换期的日本》,岩波书店,2007年,第284页。
    548 西川长夫:《国民国家论的射程》,柏书房,1998年,第95页。
    549 松本三之介:《国权与民权的变奏—日本明治维新精神结构》,李冬君译,东方出版社,2005年,第11.12页。
    550 宇田友猪等编:《自由党史》(上),岩波文库,第247页。
    551 明治文化研究会编《明治文化全集.自由权篇》,日本评论社复刻版,1992年,第192页。
    552 《立宪政体辩》,《爱国新志》明治13年10月5日。
    553 宇田友猪等编:《自由党史》(上),岩波书店,1957年,第9页。
    554 松本三之介:《国权与民权的变奏:日本明治精神结构》,李东君译,东方出版社,第50页。
    555 宇田友猪等编:《自由党史》(上),岩波书店,1957年,第286页。
    556 宇田友猪等编:《自由党史》(上),岩波书店,1957年,第9-11页。
    557 田村安兴:《民族主义与自由民权》,清文堂出版,2004年,第68页。
    558 宇田友猪编:《自由党史》(上),岩波书店,1957年,第119页。
    559 殷燕军:近代日本政治体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168页。
    560 田村安兴:《民族主义与自由民权》,清文堂出版,2004年,第92页。
    561 宇田有猪:《自由党史》(上),岩波书店,1957年,第153页。
    562 下山三郎编:《自由民权思想》(下),青木书店,1961年,第57-61页。
    563 远山茂树:《日本近现代史》第1卷,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78页。
    564 周颂伦:《近代日本社会转型期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35-236页、第241页。作者将大众社会的三大基本特征规定为:广泛的大众政治参与、周期性的大众消费热潮、通俗的大众流行文化构成了大众社会中的三大基本特征。作者认为通过革命走向大众社会是现代化理论所包含的核心内容,是现代化运动的主要表现途径。
    565 近代日本思想史研究会:《近代日本思想史》第2卷,李民、夏纯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162-169页。
    566 信夫清三郎:《日本政治史》第3卷,吕万和、熊达云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第344页。
    567 信夫清三郎:《日本政治史》第3卷,吕万和、熊达云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第304-305页。
    568 近代日本思想史研究会:《近代日本思想史》第2卷,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65页。
    569 转引自宫地正人:《日本的国民国家的确立与日清战争》,载比较史.比较历史教育研究会编:《黑船与日清战争》,1996年,第336-338页。
    570 桂太郎内阁为了彻底消灭社会主义者,1910年精心策划、炮制了“大逆事件”。5月25日,日本政府以所谓社会主义者企图暗杀明治天皇为罪名.逮捕了大批社会主义者,并在1911年初杀害了幸德秋水等十几名社会主义者。“大逆事件”之后,日本的社会主义运动和工人运动暂时进入了低潮。具体可参见吴廷璆著:《日本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544-546页。
    571 转引自安德鲁.戈登:《日本的起起落落——从德川幕府到现代》,李朝津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05-208页。
    572 松成义卫:《日本的工薪阶层》,青木书店,1957年,第27-31页。
    573 近代日本思想史研究会:《近代日本思想史》第2卷,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165页。
    574 近代日本思想史研究会:《近代日本思想史》第2卷,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184页。
    575 吉野作造:《论民众的示威运动》,松尾尊、三谷太一郎、饭田泰三:《吉野作造选集:3从大战至战后的国内政治》,岩波书店,1995,第18页。
    576 吉野作造:《论民众的示威运动》,松尾尊、三谷太一郎、饭田泰三:《吉野作造选集:3从大战至战后的国内政治》,岩波书店,1995,第39页。
    577 吉野作造:《论宪政本义及其完成至善至美的途径》,松尾尊、三谷太一郎、饭田泰三:《吉野作造选集:2德谟克拉西与政治改革》,岩波书店,1996年,第24-25页。
    578 吉野作造:《论民众的示威运动》,中央公论,1914年第4号。
    579 宫本盛太郎、关静雄、大墁健洋:《美国人的吉野作造论》风行社,1992年,第15-21页。
    580 转引自王超伟:《吉野作造民本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581 金原左门:《近代日本的轨迹——大正民主》,吉川弘文馆,1994年,第59页。
    582 伊藤隆:《大正期“革新派”的成立》,土高书房,1978年,第15页。
    583 转引自陈秀武:《吉野作造独立人格刍议》,《日本学论坛》2002年第1期。
    584 中濑寿一:“天皇机关说确立过程中的美浓部理论的特点”,载《同志社法学》第14卷第2号,1962年,第43页。转引自韩大元《美浓部达吉立宪主义思想研究》,《比较法研究》2010年4期。
    585 美浓部达吉:《逐条宪法精义》,有斐阁,1927年,第20页。
    586 长谷部恭男:“法治概念在日本的继受——行政学上的缩减和宪法学上的扩张”,载《早稻田大学比较法研究所演讲记录集》,2008年,第29页。
    587 美浓部达吉:“警察制度革新的必要与对策”,载美浓部达吉:《现代宪政评论》,人文书房,2003年,第436页、437页。
    588 美浓部达吉“天皇治下的民主政”,载高见胜利编:《美浓部达吉著作集》,慈学社,2007年,第239、240、242页。
    589 参见美浓部达吉著、宫泽俊义补订:《日本国宪法学原论》,有斐阁,1952年,第143页。
    590 樋口阳一:《自由与国家》,岩波书店,1989年,第107页。
    591 美浓部达吉:“新宪法中国民的权利义务”,载高见胜利编:《美浓部达吉著作集》,慈学社2007年,第258页。
    592 西村裕一:“美浓部达吉的宪法学的考察”,载《国家学会杂志》第121卷,第11、12号(2008年),第26页。
    593 近代日本思想史研究会:《近代日本思想史》第2卷,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175页。
    594 大隈重信:《日本开国五十年史》下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第925-927页。
    595 大隈重信:《日本开国五十年史》下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第930页。
    596 淳于淼泠: 《宪政制衡与日本的官僚制民主化》,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82页。
    597 转引自《牛岛千寻:《战争时期东京的新中间层与“女中”:另一个郊外化》,《社会学评论》2001年(52)2,第266页。
    598 吴廷璆:《日本近代化研究》,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30页。
    599 升味准之辅:《日本政治史》第3册,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635-636页。
    600 这一观点可以陈秀武:《论大正时代的新中产阶层》,《日本问题研究》2000年第2期得到印证。
    601 淳于淼泠:《宪政制衡与日本的官僚制民主化》,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87页。
    602 何新华:《威权主义之后:东亚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演变和终结》,《书屋》2004年第2期。
    603 20世纪30年代是战前日本政治体制发展的新的转型时期。日本政党在争斗中败退,财阀逐渐疏远政党,倒向了表明“容纳财阀”、掌握政治主导权的军部,两者形成了以军部为中心的“军财抱合”关系。
    604 具体数字下参见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编: 《现代日本社会》第4卷,东京大学出版会,1991年,第379页。
    605 栗原宪太郎:《十五年战争期的政治与社会》,大月书屋,1995年,第125页。
    606 袁灿兴:《对日本大正民主的思考》,《书屋》2008年第1期。
    607 《与官僚诸君》,《改造》1936年3月号。转引自西田毅编:《近代日本的自相矛盾:近代化与自我、民族主义的诸形态》,晃洋书房,2001年,第198页。
    608 《人物的养成》,《国人与人物》,1941年所收,转引自西田毅编:《近代日本的自相矛盾:近代化与自我、民族主义的诸形态》,晃洋书房,2001年,第198页。
    609 《自由主义政治家》,《国民政治读本》,1936年所收。转引自西田毅编:《近代日本的自相矛盾:近代化与自我、民族主义的诸形态》,晃洋书房,2001年,第198页
    610 征兵制在士族中也引起强烈反抗,但农工商的庶民对征兵制不满和反抗的原因与士族并不相同。此处主要探讨庶民阶级的状况。参见松下芳男:《征兵令制定史》,五月书房,1981年增补版,第191-196页。
    611 矢吹正巳:《北条县下暴动记》,载今西一:《美作“血税”起义断章》,大日方纯夫:《近代日本成立期研究概览——从地域的观点》,《历史评论》,2002年11月号。
    612 《日新真事志》47卷第322页,1871年2月24日。
    613 松下芳男:《征兵令制定史》,五月书房,1981年增补版,第207页。
    614 松尾章一:《近代天皇制国家和民众.亚洲》(上),第46页,法政大学出版局,1997年6月
    615 松下芳男:《征兵令制定史》,五月书房,1981年增补版,第195页。
    616 主要是:纪伊(3月)、筑前(4月)、丰后(5月)、伯耆(处罚了一万九千人)、出云、备后、讚岐、肥前、伊予(6月)、肥后、丹波(7月)、羽后(9月)等。
    617 松尾章一:《近代天皇制国家和民众.亚洲》(上),法政大学出版局,1997年,第46-47页。
    618 《内外兵事新闻》第119号,1877年11月25日。
    619 《日新真事志》47卷第322页,1871年2月24日
    620《日新真事志》48卷第310页,1871年3月18日
    621 《明治宪政经济史论》所载山县有朋《征兵制度及自治制度确立沿革》,第394页。转引自松下芳男: 《征兵令制定史》,五月书房,1981年增补版,第210页。
    622 广田昌希:《文明开化与民众意识》,青木书店,1980年,第22-23页。
    623 王希恩:《民族过程与国家》,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41页,158-159页。
    624 王希恩:《民族过程与国家》,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60页。
    625《自由灯》,1884年8月2-3日。
    626《自由灯》,1884年5月11日。
    627《自由新闻》,1884年6月4日。
    628《自由新闻》,1883年6月13日。
    329 转引自安丸良夫:《文明化的经验:近代转换期的日本》,第250页。
    630 转引自安丸良夫:《文明化的经验:近代转换期的日本》,第249-250页。
    631 《自由新闻》,1884年6月7日。
    632 《自由新闻》,1884年6月17日。
    633 《自由新闻》,1884年9月27日。
    634 《自由新闻》,1883年6月13日。
    635 本问题的主要资料来自于安丸良夫:《文明化的经验:近代转换期的日本》,岩波书店,2007年。
    636 转引自安丸良夫:《文明化的经验:近代转换期的日本》,第227页。
    637 《静冈县自由民权史料集》,转引自安丸良夫:《文明化的经验:近代转换期的日本》,第234页。
    638 《茨城县史料近代政治社会编Ⅱ》,转引自安丸良夫:《文明化的经验:近代转换期的日本》,第234-235页。
    639 《三多摩自由民权史料集》,转引自安丸良夫:《文明化的经验:近代转换期的日本》,第238页。
    640《静冈县自由民权史料集》,转引自安丸良夫:《文明化的经验:近代转换期的日本》,第234页。
    641 安丸良夫:《文明化的经验:近代转换期的日本》,岩波书店,2007年,第290页。
    642 《新闻集成明治编年史》(三),转引自安丸良夫:《文明化的经验:近代转换期的日本》,岩波书店,2007年,第229页。
    643 《自由新闻》1883年7月17日。
    644松泽弘阳:《自由民权论的政治思想》,《社会科学研究》35-5,1984年。
    645安丸良夫:《文明化的经验:近代转换期的日本》,岩波书店,2007年,第271页。
    646远山茂树:《日本近现代史》第1卷,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74页。
    647 《山梨日日新闻》1884年9月1日。
    648 《山梨日日新闻》1884年9月2口。
    649 《山梨日日新闻》1884年11月22日。
    650 《自由灯》,1885年1月7日。
    651 《自由灯》,1885年1月7日。
    652 《自由新闻》,1885年1月9日。
    653 《自由灯》,1884年12月29日。
    654 《自由灯》,1885年1月8日。
    655 黑木彬文:《甲申政变和<福冈日日新闻>》,载地方史研究协议会编《异国和九州》,雄山阁出版,1992年。
    656 《山梨日日新闻》,1885年1月28日。
    657 《朝野新闻》1885年1月16日。
    658 《自由灯》,1885年1月17日。
    659 《自由灯》,1885年1月18日。
    660 《大阪事件关系史料集》,转引自牧原宪夫:《从客人到国民之间》,吉川弘文馆, 第142页。
    661 具体报道题目参见附录一。在此不一一标注。
    662 《自由新闻》,1885年1月21日。
    663 《朝野新闻》,1888年7月25日。
    664 《朝野新闻》,1888年7月25日。
    665 《あずま新闻》,1890年12月13日。
    666 布川弘:《神户都市“底层社会”的形成和构造》,部落问题研究所,1993年。
    667《大阪事件关系史料集》。转引自牧原宪夫:《从客人到国民之间》,吉川弘文馆, 第146页。
    668 《朝野新闻》,1889年2月5日。
    669 《朝野新闻》,1889年月2月6日。
    670 《时事新报》,1889年2月14日。
    671 转引自牧原宪夫:《从客人到国民之间》,吉川弘文馆,第159-160页。
    672 《读卖新闻》1889年2月13日。
    673 《大阪新闻》,1909年4月11日。
    674 《读卖新闻》,1889年2月13日。
    675 《东京日日新闻》,1889年2月8日。
    676 《东京日日新闻》,1889年2月11日。
    677 T.藤谷等人:《天皇的化妆游行》,米山リサ译,日本放送出版协会,1994年,第68-69页。
    678 《日本人》,1889年2月18日。
    679 《朝野新闻》,1889年2月6-7日。
    680 《日本人》,1889年3月3日。
    681 可参考查尔斯.蒂利的《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 States in Western Europe》(芝加哥大学出版,1974年)以及《强制、资本和欧洲国家(公元990-1992年)》(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出版,2005年)。还可参考吉登斯的《民族-国家与暴力》(三联出版社,1998年)。
    682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42页。
    683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112页
    684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112页
    985 代表性人物和刊物可参看桧山幸夫:《近代日本的形成与日清战争》,2001年,雄山阁,第68页
    686 山本文雄:《日本新闻史》,国际出版株式会社,1948年,1973页。
    687 《艺备日日新闻》,1894年9月20日。转引自桧山幸夫:《近代日本的形成与日清战争》,2001年,雄山阁,第68页
    688 《日清战争实记》,第50编,第2-3页。
    689 宫地正人:《日本国民国家的确立与日清战争》,载于《黑船与日清战争》,比较史.比较历史教育研究会编,1996年,第333-334页。
    690 《山梨日日新闻》1894年7月10日。
    691 《山梨日日新闻》1894年7月16日。
    692 《山梨日日新闻》1894年7月26日。
    693 《山梨日日新闻》1894年7月18日。
    694 《国民新闻》,1894年7月29日,桧山幸夫:《近代日本的形成与日清战争》,2001年,雄山阁,第69页。
    695 《读卖新闻》,1894年7月28日。
    696 《山梨日日新闻》1894年7月21日。
    697 《艺备日日新闻》,1894年8月2日。桧山幸夫:《近代日本的形成与日清战争》,第71页。
    698 《日清战争实记》第四编,第90-91页。
    699 《万朝报》1894年7月29日,转引自桧山幸夫:《近代日本的形成与日清战争》,第73页.
    700 《二六新报》1894年8月2日,转引自桧山幸夫:《近代日本的形成与日清战争》,第73页。
    701 《万朝报》1894年8月6日,转引自桧山幸夫:《近代日本的形成与日清战争》,第73页。
    702 《山梨日日新闻》1894年12月8日。
    703 《山梨日日新闻》1894年12月11日。
    704 《山梨日日新闻》1894年12月29日。
    705 《山梨日日新闻》1895年1月3日。
    706 《山梨日日新闻》》1895年4月19日。
    707 《山梨日日新闻》》1895年4月25日。
    708 《山梨日日新闻》1885年4月10日。
    709 《山梨日日新闻》1894年7月21日。
    710 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くろしお出版,1960年,第217页。
    711 《山梨日日新闻》 1894年9月3日。
    712 《山梨日日新闻》1894年12月20日。
    713 《时事新报》1894年7月29日,转引自桧山幸夫:《近代日本的形成与日清战争》,第69页。
    714 《国民新闻》1894年8月23日,转引自桧山幸夫:《近代日本的形成与日清战争》,第71页。
    715 桧山幸夫:《近代日本的形成与日清战争》,2001年,雄山阁,第75页-76页。
    716 《山梨日日新闻》1894年8月6日。
    717 《山梨日日新闻》1894年12月3日。
    718 《山梨日日新闻》1895年2月21日。
    719 《山梨日日新闻》1895年4月28日。
    720 《山梨日日新闻》1895年2月21日。
    721 《山梨日日新闻》》1895年5月31日。
    722 《山梨日日新闻》1894年10月4日。
    723 《山梨日日新闻》1894年10月26日。
    724 《山梨日日新闻》1894年12月21日。
    725 《山梨日日新闻》1894年9月15日。
    726 《读卖新闻》1894年8月16日。
    727 《山梨日日新闻》1894年7月21日。
    728 《山梨日日新闻》》1895年2月26日。
    729 《山梨日日新闻》1894年12月21日。
    730 长志珠绘:《爱国心是怎样形成的?——历史的角度》,《历史地理教育》2004年1月号。
    731 《山梨日日新闻》》1895年5月20日。
    732 《山梨日日新闻》》1895年9月1日。
    733 《山梨日日新闻》》1895年9月20日。
    734 《山梨日日新闻》》1895年9月3日。
    735 具体数字由笔者直接统计。详见附录二。
    736 原田胜正:《“国民”形成中的统合与隔离》,日本经济评论社,第23-27页。
    737 原田胜正:《“国民”形成中的统合与隔离》,日本经济评论社,第23页。
    738 原田胜正:《“国民”形成中的统合与隔离》,日本经济评论社,第23-27页。
    739 《山梨日日新闻》1894年9月29日
    740 长志珠绘:《爱国心是怎样形成的?——历史的角度》,《历史地理教育》2004年1月号。
    741 《山梨日日新闻》1894年11月9日。
    742 《山梨日日新闻》》1895年6月9日。
    743 《稻城市史 资料篇》3,转引自转引自牧原宪夫:《从客人到国民之间》,吉川弘文馆,第173-174页。
    744《每日新闻》,1894年12月27-28日。转引自牧原宪夫:《从客人到国民之间》,吉川弘文馆, 第155页。
    745《时事新报》,1894年12年11日。转引自牧原宪夫:《从客人到国民之间》,吉川弘文馆,第156页。
    746 《いはらき》,1895年9月28日,《茨城县史料 近代政治社会编》四,转引自牧原宪夫:《从客人到国民之间》,吉川弘文馆,第158页。
    747 围绕这个问题的最近的研究,有鬼头清明的《回溯国民国家》、载自历史学研究会编《追问国民国家》,青木书店,以及尹健次的《民族幻想的挫折——日本人的自我像》,岩波书店,1994年,26页。
    748 鹿野正直:《国民的形成》,《近代日本政治思想史》Ⅰ,有斐阁,1971年,第75页。
    749 西川长夫、松宫秀治编:《幕末.明治期的国民国家形成和文化变容》,新曜社,1995年,第652页)
    750 安丸良夫:《文明化的经验:近代转换期的日本》,岩波书店,2007年,第212页。
    751 藤田省三:《天皇制国家的支配原理》,未来社,1966年,第8页。
    752 大日方纯夫:《近代日本成立期研究概览——从地域的观点》,《历史评论》,2002年11月。
    753 尹健次:《近代日本的民族认同》,《世界》,1994年第1期。
    754 周颂伦:《近代日本社会转型期研究(1905-1936年)》,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36页。
    755 尹健次:《近代日本的民族认同》,《世界》,1994年1期。
    756 诺曼:《明治维新史》,姚广廙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196页。
    757 信夫清三郎:《日本政治史》第2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第196页。
    758 久米邦武编:《特命全权大使美欧回览实记》第2卷,岩波书店,1978年,第67页。
    759 1888年创立的杂志社《日本人》,较早提出这个问题。他们认为,日本是一个民族国家,现在却跟着一条所谓的文明开化之路走,这会“使我日本”失去民族性格,日本本土因子悉被打破“。棚桥一郎写到:“呜呼!今日之日本是何种之日本?旧日本已亡,新日本今仍未兴。余辈应奉何种宗教?应持何种道德主义?将来又承受何种主义之教化?一想至此,茫茫然如彷徨于五里雾中,仍未知归着之所,宁不无感也。”
    760 子安宣邦:《东亚论:日本现代思想批判》,赵京华编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78页。
    761 子安宣邦:《东亚论:日本现代思想批判》,赵京华编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81页。
    762 沿着明治的领袖们所测绘的光辉道理前进,则无异于是要按照历史和地理条件所许可的唯一方向去扩张,也就是说矛头指向在西方列强的威胁下惴惴不安的半觉醒的民族所居处的亚洲大陆。诺曼指出,明治日本的领袖们看不出有任何理由不去参与分割中国的逐鹿,倘若经济压力、国内市场狭小和重要原料缺乏可以视为正当理由的话,那么日本比其他各国更当理直气壮。在1885年伊藤博文在和李鸿章谈判时,就承认了日本有(对朝鲜)扩张的必要。日本、中国和列强相对处境的变化,因明确表示出日本不必冒重大危险就可以将衰微的清朝对朝鲜的控制一举而廓清。诺曼:《日本维新史》,姚广廙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197页,第202页。
    763 芝原拓:《对外观与民族主义》,载自《日本近代思想大系12.对外观》,第508-509页。
    764 《福泽谕吉选集》第7卷,岩波书店,1981年,所收《时事新报论集》中的《脱亚论》。
    765 子安宣邦:《东亚论:日本现代思想批判》,赵京华编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86页。
    766 诺曼:《明治维新史》,姚广廙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197页。
    767《政治、学术与民众感情:专访中日共同历史研究中方首席委员步平教授》,《世界博览》2010年4期。
    768 本问题的一部分内容得益于高全喜《国家理性的正当性何在?》的启示,载王炎:《宪政主义与现代国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1-19页。
    769 松本三之介:《明治思想中的传统与现代》,东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3页。
    770 植手通有:《对外观的转变》,载自《近代日本政治思想史1》,第67页。
    771 布莱克:《日本和俄国的现代化》,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4-25页。
    772 家永三郎:《日本文化史》,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71页。
    773 二宫尊德“报德社”运动,致力于在农民中普及道德教育。他力主农业是万业之本,重视农民和农业生产的改进,肯定农民身上传统的勤俭美德和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等等,影响很大。江户时代后期城市商人及工匠、平民中还流行“心学”教育。当时的心学倡导者石田梅岩及其后人力主商人合法盈利的正当性,主张凭借自己的诚实劳动与智慧获取利润,这对儒学教条来说是具有革命性的思想。他还主张节俭、勤奋、戒贪戒伪。心学的这些主张不仅在心学的教育机构中进行,而且也渗透到许多寺子屋、乡校之中。
    774 王桂编著:《日本教育史》,吉林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85、59页。
    775 Irene Tauber:《日本的人口》,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26-28页。
    776 赖肖尔:《近代日本新观),三联书店,1992年,第19-20页。
    777 麻生诚等:《教育与日本现代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第3页。
    778 巴林顿.摩尔曾记述到:“德川时代的后半期在农业技术方面确实取得了重大进步”,“部分是由于农业增加了产量的结果,通过市场而进行的交换也越来越多地扩展到农村地区。同样,钱的使用也日益普及。”“到了18世纪中叶,向雇工经营的转化已成为一股强大的潮流。”“到19世纪中叶,农业中商业关系的侵入对旧秩序来说无疑构成了一种危险的处境,也为明治时代留下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参见巴林顿.摩尔:《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拓夫、张东东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第213、第214、第215页。
    779 楫西光速:《日本资本主义的成立》,转引自李文:《武士阶级与日本的近代化》,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27-128页。
    780 高尾一彦:《摄津平野乡棉作的发展》,《史林》34。
    781 速水融、宫本又郎:《日本经济史》第2卷,《经济社会的成立》,第44页。
    782 盐泽君夫:《尾西地区寄生地主的成立》,历史研究会编:《明治维新与地主制》。
    783 《资本论》第一卷,第358页。
    784 依田熹家:《日中两国近代化中经济论之比较》,第27页。
    785 李文:《武士阶级与日本的近代化》,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57页。
    786 李文:《武士阶级与日本的近代化》,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36页。
    787 宋成有:《明治初期“文明开化”运动中的三大矛盾》,《世界历史》1988年第4期。
    788 武寅:《论日本近代民主制的建立》,《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第181页。
    798 李文:《士族身份的转换与市民社会的形成》,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07-209页
    790 卢西恩.派伊:《政治发展诸方面》第四章,波士顿:小布朗出版社,1966年。转引自何忠国、朱友粉:《公民文化:一种参与型复合政治文化》,《学习时报》2007年9月7日。
    79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55页。
    792 Leodard Tivery:The nation state——The formation of modem politics. Oxford.1981.p35转引自王希恩:《《民族国家与过程》,甘肃人民出版社,第178页。
    793 龟井胜一郎:《现代史的课题》,岩波书店,2010年,第106-117页。
    794 《东京日日新闻》,1898年2月9日。
    795 王希恩:《民族过程与国家》,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59页。
    796 Dawa Norbu:Culture and the politics of third world nationlism.London,1992,p27转引自王希恩:《民族过程与国家》,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67页。
    797 永井道雄:《知识人的生产基础》,载伊藤整《近代日本思想史讲座》4,筑摩书房,1959年,第223页。
    798 诺曼:《日本维新史》,姚广廙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102页。
    799 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144页。
    800 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262页。
    801 富田正文、土桥俊一编:《福泽谕吉选集》第7卷,岩波书店,1981年,第60页。
    802 尹健次:《近代日本的民族认同》,《民族译丛》1994年第6期,第3页。
    803 松本三之介:《明治思想中的传统与近代》,束京大学出版会,1996,第9页。
    804 ih 路田泰直:《国民丧失的近代》,吉川弘文馆,1998年,第7页。
    805 转引自向卿:《日本近代民族主义(1868-189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460页。
    806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千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第464页。
    807 尹健次:《近代日本的民族认同》,《民族译丛》,1994年第6期。
    808 富永健一:《日本的现代化与社会变迁》,李国庆、刘畅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292-293页。
    809转引自富永健一:《日本的现代化与社会变迁》,李国庆、刘畅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93-94页。
    810 21Anthony Giddens,SocialTheory andModern Sociolo-gy, Cambridge:Polity Press,1987, p.178.
    811 平田清明:《市民社会与社会主义》,岩波书店,1969年,第79、86页。
    812 内田义彦:《日本资本主义的思想像》,《内田义彦著作集》第5卷,岩波书店,1988年。
    813 佐佐木毅、金泰昌主编:《日本的公与私》,刘雨珍、韩立红等译,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3页。
    814 尚会鹏:《日本社会现代的启示——从个人与集团的角度考察》,《日本学刊》,1996年第2期。
    815 丸山真男:《超国家主义的理论和心理》,《丸山真男集》(第9卷,岩波书店,1996,第12页。
    816 丸山真男:《超国家主义的理论和心理》,《丸山真男集》(第9卷),岩波书店,1996,第15-16页。
    817 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262页。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译.列宁全集(第2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译.列宁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
    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A].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译.斯大林选集(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启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
    亚里斯多德.政治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洛克.政府论[M].翟菊农.叶启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马基雅维利.君主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
    J.S.密尔.代议制政府[M].汪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以赛亚.伯林.自由论[M].胡传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
    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下卷)[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
    莫里斯.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政治学要素[M].杨祖功.王大东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
    贾恩弗兰科.波齐.近代国家的发展[M].沈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查尔斯.蒂利.强制、资本和欧洲国家(公元990-1992年)[M].魏洪钟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
    罗荣渠.塞缪尔.亨廷顿等.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
    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刘为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
    西里尔.布莱克编.比较现代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
    西里尔.E.布莱克.日本和俄国的现代化——一份进行比较的研究报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
    巴林顿.摩尔.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M].拓夫、张东东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
    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M].胡宗泽,赵力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迈克尔.曼.社会权力的来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埃德温.赖肖尔.日本人[M].孟胜德.刘文涛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
    S.N.艾森斯塔特.日本文明——一个比较的视角[M].王晓山.戴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
    诺曼.赫伯特.日本维新史[M].姚广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
    巴特.范.斯廷博根编.公民身份的条件[M].郭台辉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
    恩靳.伊辛.布雷恩.特纳.公民权研究手册[M].王小章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
    德里克.希特.何谓公民身份?[M].郭忠华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
    菲利克斯.格罗斯.公民与国家——民族、部族和族属身份[M].王建娥魏强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
    罗伯特.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M].武军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
    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M].徐湘林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
    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戒[M].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
    E.希尔斯.论传统[M].傅铿.吕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M].李金梅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
    埃里.凯杜里.民族主义[M].张明明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韩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佩里.安德森.绝对主义国家的系谱[M].刘北成.龚晓庄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吴叔人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
    阿力克斯.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M].殷陆君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
    米勒.波格丹诺.邓正来等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
    福泽谕吉.文明论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
    福泽谕吉.劝学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
    福泽谕吉.福翁百话——福泽谕吉随笔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3年.
    福泽谕吉.福泽谕吉自传[M].马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
    丸山真男.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M].王中江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
    丸山真男.日本的思想[M].区建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
    丸山真男.福泽谕吉与日本近代化[M].区建英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
    丸山真男.日本近代思想家——福泽谕吉[M].区建英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年.
    井上清.日本现代史(第1卷) [M].吕明译.北京:三联书店,1956年.
    鹿野正直.福泽谕吉[M].卞崇道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
    松本三之介.国权与民权的变奏—日本明治维新精神结构[M].李冬君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
    信夫清三郎.日本政治史(1-3)[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1988年.
    升味准之辅.日本政治史(1-4)[M].董果良,郭洪茂.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村上重良.国家神道[M].聂长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
    富永健一.日本的现代化与社会变迁[M].李国庆.刘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加藤节.政治与人[M].唐士其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高桥哲哉.国家与牺牲[M].徐曼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铃木贞美.日本的文化民族主义[M].魏大海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
    佐佐木毅.金泰昌主编.日本的公与私[M].刘雨珍.韩立红.种健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佐佐木毅.金泰昌主编.国家.人.公共性[M].金熙德.唐永亮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佐佐木毅.金泰昌主编.公与私的思想史[M].刘文柱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世界历史》编辑部编.明治维新的再探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卜正民.施恩德.民族的构建:亚洲精英及其民族身份认同[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
    安德鲁.戈登.日本的起起落落——从德川幕府到现代[M].李朝津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坂本太郎.日本史[M].汪向荣.韩铁英.武寅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新渡户稻造.武士道[M].张俊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
    源了圆.日本文化与日本人性格的形成[M].郭连友.漆红译.北京:北京出版社,1992年.
    日本近代日本思想史研究会.近代日本思想史(第1-3卷)[M].马采.李民.那庚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1991年.1992年.
    罗伯特.贝拉.德川宗教:现代日本的文化渊源[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
    子安宣邦.东亚论:现代日本思想批判[M].赵京华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
    大隈重信.日本开国五十年史(下) [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
    家永三郎.日本文化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
    过清明.日本官僚制研究[M].王仲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依田熹家.日中两国近代化中经济论之比较[M].叶坦.蒋松岩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吉田茂.激荡的百年史——我们的果断措施和奇迹般的转变[M].孔凡.张文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年.
    陶慕廉.战前日本的社会民主运动[M].赵晨译.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7年.
    许田波.战争与国家形成:春秋战国与及近代早期欧洲之比较[M].徐进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
    王希恩.民族过程与国家[M].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年.
    许宝强.罗永生选编译.解殖与民族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
    王建娥.陈建樾等.族际政治与现代民族国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宁骚.民族与国家——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国际比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徐讯.民族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向卿.日本近代民族主义(1868-1895)[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陈秀武.近代日本国家意识的形成[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周颂伦.近代日本社会转型期研究(1905-1936年)[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肖传国.近代西方文化与日本明治宪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许介麟.谁最了解日本?[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9年.
    殷燕军.近代日本政治体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吴廷璆主编.日本近代化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冯玮.日本通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
    林尚立.政党政治与现代化:日本的历史与现实[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郭冬梅.日本近代地方自治制度的形成[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
    周家荣.近代日本文化与思想[M].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85年.
    淳于淼泠.宪政制衡与日本的官僚制民主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
    王桂编著.日本教育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7年.
    斯塔夫里亚诺斯.全球分裂(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
    麻生诚等.教育与日本现代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
    李文.武士阶级与日本的近代化[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梁启超.新民说[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
    王炎.宪政主义与现代国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
    许宝强.罗永生编译.解殖与民族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
    马戎.民族与社会发展[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
    高全喜.国家理性的正当性何在?[A].见王炎.宪政主义与现代国家[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
    朱耀辉.城市文明与西欧民族国家的兴起[D].上海:复旦大学,2003.
    王文岳.追求经济国度:日本共同体形构的政治经济分析[D].台北:台湾大学博士论文,2007.
    王学新.日本国家神道与集团意识——以明治期(一八六八~一九一二)为主[D].台北:台湾淡江大学硕士论文,1987年。
    韩水法.理解市民与公民概念的维度[J].文景,2008,11.
    张树青等.关于民族国家的思考[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4.
    崔玉军.全球化、民族认同与现代性——《民族与民族主义读本》评价[J].国外社会科学,2006,6.
    叶江.当代西方的两种民族理论——兼评安东尼·史密斯的民族(nation)理论[J].中国社会科学,2002,1.
    王缉思.民族与民族主义[J].欧洲,1993,5.
    尹健次.近代日本的民族认同[J].民族译丛,1994,6.
    黑田由彦.日本现代化进程中公共性的构造转换[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11.
    林呈蓉.从历史风土探讨日本“国家意识”的建构[J].台湾国际研究季刊,2006,9(第2卷第3期).
    戴宇.略论日本近代国民国家的形成[J].日本研究,2004,1.
    武心波.一个“古怪”而“特殊”的国家——战后日本的“国家再造”虚实探[J].日本学刊,2004,1.
    以赛亚.柏林.论民族主义[J].战略与管理,2001,4.
    郑浩澜.福泽渝吉与梁启超关于国民思想的比较[J].江西社会科学,2001,5.
    武斌.中日国民性与现代化的比较分析[J].日本研究,1996,2.
    鲍刚.日本传统国民性的基本特征[J].日本学刊,1996,5.
    严绍盪.日本当代“国家主义”思潮的思想基础[J].亚太论坛,2005,创刊号.
    王超伟.吉野作造民本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3.
    陈秀武.吉野作造独立人格刍议[J].日本学论坛,2002,1.
    韩大元.美浓部达吉立宪主义思想研究[J].比较法研究,2010,4.
    何新华.威权主义之后:东亚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演变和终结[J].书屋,2004,2.
    袁灿兴.对日本大正民主的思考[J].书屋,2008,1.
    杨孔炽.论江户时代日本教育中的近代因素及其研究意义[J].日本学刊,1996,6.
    武寅.论日本近代民主制的建立[J].中国社会科学,2002,2.
    尚会鹏.日本社会现代的启示——从个人与集团的角度考察[J].日本学刊,1996年,2.
    宋成有.明治初期“文明开化”运动中的三大矛盾[J].世界历史,1988,4.
    施超伦.幕藩体制下日本武士阶级的精神观念形态[J].世界历史,1991,1.
    陈秀武.论大正时代的新中产阶层[J].日本问题研究,2000,2.
    邹晓翔.论明治中期“国民论派”陆羯南的政治思想[J].东北亚论坛,1995,2.
    戶沢 行夫 编集.福沢諭吉著作集(第4卷)[M].慶應義塾大学出版会,2002年.
    大久 保利謙 編.森有礼全集(全3卷)[M].宣文堂書店,1972年.
    日本史籍協会 編.木户孝允文書(全8册)[M].東京大学出版会,2003年。
    日本史籍協会編.木尸孝允日記(全3冊)[M].東京大学出版会,1985年復刻。
    松尾正人.(幕末維新の個性8)木尸孝允[M].吉川弘文馆,2007年.
    大久保 利謙 编.近代史史料(单行本)[M].吉川弘文馆, 1965年.
    日本史籍協会 編.大久保利通文書3[M].東京大学出版会,1983年.
    西田長寿·横手通有·坂井勇吉编.陸羯南全集(第1-4卷)[M].みすず書房,1968年.
    板垣 退助 監修.遠山 茂樹.佐藤 誠朗 校訂.自由党史(上)[M].岩波書店,1957年.
    美濃部 達吉.逐条憲法精義[M].有斐阁,1927年.
    高見 勝利编.美濃部達吉著作集[M].慈学社出版,2007年.
    坂野 潤治解說.吉野作造選集3(大戰から戰後への国内政治)[M].岩波書店,1995年.
    穗積重威編纂.穗積八束博士論文集[M].有斐閣,1943年.
    乾 宏巳 著.(史料大系日本の歷史6)幕末.维新[M].大阪書籍,1980年.
    松永昌三 编解.(近代日本思想大系3)中江兆民集[M].筑摩书房,1974年.
    橋川文三ほか編.(近代日本思想史大系3)近代日本政治思想史[M].有斐阁,1971年.
    明治文化研究會编.明治文化全集[M].日本評論社,1992年複刻版.
    文部省编集.学制百年史[M].帝国地方行政学会,1972年.
    国立教育研究所編集.日本近代教育百年史[M].国立教育研究所,1973年.
    松沢弘陽.植手通有編.超国家主義の論理と心理[A].见丸山真男集(第9卷)[M]岩波書店,1996年.
    松沢弘陽.植手通有编.福泽諭吉の儒教批判[A].见丸山真男集(第2卷)[M].岩波書店,1996年.
    丸山 真男.現代政治の思想と行動[M].未来社,1964年.
    加藤 周一.木下 順二.丸山 真男.武田 清子.日本文化のかくれた形[M].岩波書店,1984年.
    竹越 与三郎.新日本史(上)[M].岩波書店,2005年.
    飯塚 浩二.日本の神的風土[M].岩波書店,1952年.
    藤田 省三.天皇制国家の支配原理[M].みすず書房,1998年.
    岩井 忠熊.明治国家主義思想史研究[M].青木書店,1972年.
    毛利 敏彦.明治維新の再発見[M].吉川弘文館,1993年.
    家永 三郎.戰争責任[M].岩波書店,1985年.
    神島 二郎.近代日本の精神構造[M].岩波書店,1961年.
    藤井松一.岩井忠熊.後藤靖编.日本近代国家と民眾運動[M].有斐閣,1980年.
    江村 泶一.中村政則.国榷と民榷の相剋[M].三省堂,1974年.
    歷史学研究会编.国民国家を問ぅ[M].青木書店,1994年.
    松本 三之介.明治精神の構造[M].岩波書店,1993年.
    松本 三之介.明治思想における仡統と近代[M].東京大学出版会,1996年.
    松本 三之介.山室 信一.(日本近代思想大系)学問と知識人[M].岩波書店,1988年.
    山室 信一.法制官僚の時代——国家の設計と知の歷程[M].木鐸社,1984年.
    色川 大吉.色川大吉著作集[M].筑摩書房,1995-996年.
    色川 大吉.(日本の歷史21)近代国家の出発[M].中央公論社,J966年.
    西川 長大.松宮 秀治共编著.幕末·明治期の国民国家形成と文化变容[M].新曜社,1995年.
    西川 長夫、渡边 公三共編著.世紀耘換期の国際秩序と国民文化の形成[M].柏書房,1999年.
    安丸 良夫.文明化の經驗—近代耘換期の日本[M].岩波書店,2007年.
    安丸 良夫.近代天皇像の形成[M].岩波書店,2007年.
    鈴木 正幸.国民国家と天皇制[M].校倉書房,2000年.
    大石 学.一九世紀の政榷交代と社会变動—社会·外交·国家[M].東京堂出版,2009年.
    小路 田泰直.国民“喪失”の近代[M].吉川弘文館,1998年.
    安在 邦夫.日本の近代:国家と民眾[M].梓出版社,1984年.
    寺崎 修、玉井清.戰前日本の政治上市民意識[M].慶應義塾大学出版会,2005年.
    龟井 勝一郎.現代史の課題[M].岩波書店,2005年.
    大津 淳一郎.大日本憲政史(第1卷)[M].原書房,1969年.
    山口 定.ファシズム[M].岩波書店,2006年。
    山田 公平.近代日本の国民国家と地方自治—比較史研究[M].名古屋大学出版会,1991年.
    原田 勝正.“国民”形成における統合と隔離[M].日本經濟評論社,2002年.
    田中 彰.近代天皇制への道程[M].吉川弘文館,2007年復刊版.
    安川 寿之輔.日本近代教育の思想構造-福沢諭吉の教育思想研究[M].新評論,2003年.
    石田 雄.明治政治思想史研究[M].未来社,1977年.
    村上 重良.天皇と日本文化[M].講談社,1986年.
    馬原 鉄男、掛谷 宰平编集.近代天皇制国家の社会統合[M].文理閣,1991年.
    多木 浩二.天皇の肖像[M].岩波書店,1988年.
    後藤 靖.士族反乱の研究[M].青木書店,1967年.
    政党政治研究会.議会政治100年:生命をかけた政治家達[M].德間書店,1988年.
    安部 博純.近代日本政治史—史料構成[M]。南窓社,1976年.
    伊藤 隆.大正期“革新”派の成立[M].塥書房,1978年.
    粟屋 憲太郎.十五年戰争期の政治と社会[M].大月書店,1995年.
    松下 芳男.徵兵令制定史[M].五月書房,1981年.
    松尾 章一.近代天皇制国家と民眾·アジア[M].法政大学出版局,1997年.
    店田 昌希.差別の視線:近代日本の意識構造[M].吉川弘文館,1998年.
    広田 昌希.文明開化と民眾意識[M].青木書店,1980年.
    井出 孫六編著.自由民榷機密探偵史料集[M].三一書房,1981年.
    檜山 幸夫.近代日本の形成と日清戰争—戰争の社会史[M].雄山閣出版,2001年.
    比較史比較歷史教育研究会編集.黑船と日清戰争—歷史認識をめぐる対話[M].未来社,1996年.
    山本 文雄.日本新聞史[M].国際出版,1948年.
    实藤 惠秀.中国人日本留学史[M].くろしお出版,1981年.
    尹 健次.民族幻想の蹉跌—日本人の自己像[M].岩波書店,1994年.
    久米 邦武.田中 彰.特命全権大使米欧回覽实記(2) [M].岩波書店,1978年.
    平田 清明.市民社会と社会主義[M].岩波書店,1969年.
    杉山 光信.戰後日本の“市民社会” [M].みすず書房,2001年.
    五味 文彦.高垫 利彦.鳥海 靖.詳說 日本史研究[M].山川出版社,1998年。
    遠山 茂樹.明治維新[M].岩波書店,2000年.
    正田 健一郎编集.日本における近代社会の形成[M].三嶺書房,1995年.
    高橋 幸八郎编.日本近代史要說[M].東京大学出版会,1980年.
    有泉 貞夫.(岩波講座日本歷史17)明治国家と民眾統合[M]..岩波書店,1976年.
    西川 俊作.松崎欣一.福沢諭吉論の百年[M].慶應義塾大学出版会,1999年.
    長谷川 精一.森有礼における国民的主体の創出[M].思文閣出版,2007年.
    林 竹二.林竹二著作集(第2卷)[M].筑摩書房,1986年.
    町田 則文.寺崎 昌男.明治国民教育史[M]日本国書セソタ一,1981年.
    園田 英弘.西洋化の構造—黑船·武士·国家[M].思文閣出版,1993年.
    久留島 浩.趙 景達编著.国民国家の比較史[M].有志含,2010年.
    石田 雄.近代日本政治構造の研究[M].未来社,1996年.
    石井 紫郎.日本人の国家生活—日本国制史研究2[M].東京大学出版会,1986年.
    大石 嘉一郎.西田美昭编著.近代日本の行政村[M].日本經濟評論社,1991年.
    J.S.ミル.(世界の名著第38)功利主義論[M].中央公論社,1967年.
    司馬遼太郎.歷史と風土[J].文藝春秋,1998,10.
    司馬 遼太郎.坂の上の雲》[J].文藝春秋,1999,1.
    吉野 作造.民眾的示威運動を論ず[J].中央公论,1914,4.
    田中 望,长 志珠绘.国民国家形成における日本語[J].月刊日本語,1999,11.
    中嶋 久人.(近代日本の軌跡9)書評 成田龍一编<都市と民眾> [J].歷史学研究(675),1995,9.
    能川 泰治.日露戰争前後の都市下層社会—大阪市の人力車夫を事例に[J].歷史学研究(673),1995,7.
    林 竹二.森有礼研究一 森駐米代聾公使の辞任[J].東北大学教育学部研究年報,1967.15.
    林 竹二.森有礼研究二 森有礼とキリスト教[J].東北大学教育学部研究年報,1968,16.
    本山幸彦. 森有礼の国家主義とその教育思想[J].人文学報(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1958,8.
    辻本 雅史.森有礼の思想形成—近代国民教育の構想[J].研究紀要(京都光華女子大学),1984.22.
    酒井 直树.主体とは何か[J].現代思想,1998,10.
    松沢 弘陽.自由民榷論の政治思想:党ぇ書き(石田雄教授迢曆記念号)[J].社會科學研究(東京大学),1984,35(5).
    丸山 真男.陸羯南と国民主義[J].中央公論,1947,2.
    駒林 邦男.明治5年学制以前における国民教育の構想[J].岩手大学学芸学部研究年報,1954,7(1).
    五十嵐 晓郎.明治維新指導者の構想[J].思想,1976,8.
    《曰新真事志》(1871-1874)
    《山梨日日新闻》(1881-1895)
    《读卖新闻》(1884-1895)
    《自由新闻》(1883-1884)
    《自由灯》(1883-1885)
    《日清战争实记》(1894-1896)
    《内外兵事新闻》(1877-1885)
    《国民新闻》(1898.4)
    《德岛日日新闻》(1899.4)
    《东京新闻》(2010.7.18)
    《东京日日新闻》(1898.2))
    Lucian W. Pye, Aspects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An Analytic Study Little Brown& Company,1966。
    Leonard Binder, Crises and Sequences in Political Development,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1.
    Adrian Hastings,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hood, 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1998.
    John Breuilly, Nationalism and the State,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3.
    Tilly, Charles, ed., 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 States in Western Europe, 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5.
    B. C. Shafer, Nationality:Myth and Reality, New York,1955.
    21 Anthony Giddens, Social Theory and Modern Sociology, Cambridge:Polity Press,1987.
    郑戈.迈向一种法律的社会理论——马克斯·韦伯法律思想研究(第七章)[EB/OL].:法律快车知识,2010-9-10.
    内田善一郎.日本人的国家意识之走向[EB/OL].:松下政经塾2005年10月月例报告,2005-1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