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考课制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考课制度,是政府对官员的行政才能、道德素养等方面进行考核的制度,它是中国古代传统政治制度的重要一环。纵观北魏考课制度发展的历程,它经历了形成、确立、演变、破坏四个阶段。
     在道武帝到冯太后听政这一时期,考课制度逐渐形成。由于胡汉二重行政体制的存在,考课对象主要是实行传统州郡县管理体制下的地方官员,对于中央行政体制中的外朝和内朝官员,直接的考课资料阙如。考课的方式包括派遣大使巡行、皇帝亲巡、吏民举告地方官员不法等,太武帝太延元年,创建了刺史、太守、县令层级考课的方式。地方官员的考课内容除农业(力)、赋役(财)、户口(恩)、法律(刑)、用人(政)五个方面外,仍着重于官员在经济上是否贪赃受贿。官员考课后的黜陟并没有形成定制,政绩优良的官员得到衣、马、布帛等赏赐,直到延兴二年才制定了“岁积有成,迁位一级”的标准,这是北魏第一次明确地将考课的陟赏与官级的升迁联系起来。而对考课为劣绩的官员的黜罚是相当严酷的,轻则杖罚、免所居官,重则处死。
     孝文帝亲政后,重用汉族士人进行官制改革,胡汉二重行政体制逐渐向一元制转化,从而考课对象扩大到全体官员,考课后的黜陟也直接关系到官品的降、升。而且,孝文帝以“论考之事,理在不轻,问绩之方,应关朕听”为指导思想,亲自掌握对官员的考课。太和十五年,考课制度作为一项政治制度明确的以法令的形式确立下来。最早确立的是针对地方官员的外考令,规定每年年终州、镇以下首先实行分级考课,刺史、镇将依据本州镇所辖郡太守、县令的政绩定其品第上报中央,在中央进行统一考课时,其政绩考核品第作为黜陟的依据。太和十八年在拓跋羽的建议下,中央官员的考课也形成定制,即由各曹长官负责本部门官员的考课,依其政绩,分为上、中、下三等,上上、上中、上下、中等、下上、下中、下下七品,上下二等分别陟黜,中等守本。官品为六品以下的官员,由尚书省负责考课;五品以上的官员,皇帝与公卿论其政绩善恶。而且确定了“三年一考,考即黜陟”的原则。孝文帝时,中央政府对全部官员进行考课,此时的中央集权可视为北魏之最强时期。
     宣武帝时期,考课制度在各个方面更加完善,同时由于政治环境的变化,考
Merit system was a system according to which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ssessed the achievements, the administrative ability and morality of an official. It was a key component in ancient China’s political system. This paper provides a survey of the merit system in Northern Wei, with its formation, establishment, evolution and destruction as focuses.
     Merit system was formed gradually from the reign of Emperor Daowu to the holding court of Empress Dowager Feng. Because of the dual administrative system of no-Hans and Hans, the merit system was applied only to the local officials under the traditional system of prefectures and counties, while there were no direct merit documents regarding to the central officials. The merit ways included ambassadors’going the rounds, emperor’s going on an imperial tour and government clerks’and the common peoples’reporting of officials’malfeasance, etc. In Taiyan the first year there appeared another merit way, i.e. evaluating regional chief, grand protector and county magistrate level by level. The contents of local official merit were mainly directed to agriculture, taxation and corvee, households, jurisdiction and personnel designation, with the examination of whether an official committed graft and corruption as focus. There was no system of dismissing or promoting officials after merit was performed, but officials who got an excellent rank in the merit would be awarded clothing, horses and silk, etc. It was until Yanxing the second year when the standard of promoting officials with achievements was established that Northern Wei connected assessment of the merit system with the promotion of officials. The punishment inflicted on the officials with bad rank in the merit was harsh, ranging from bastinado, dismiss to death penalty.
     After Emperor Xiaowen ascended the throne, he designated the scholar-officials of the Hans to important positions to reform the civil service system. As a result, the administrative structure developed from the duality of no-Hans and Hans into the monopoly of Hans. And the scope of merit system was extended to all officials, including the local and central officials. Officials’ranks in the merit were directly related to their demotion or promotion. And Emperor Xiaowen himself was in charge of official merit. In Taihe the fifteenth year, merit system was established by law as one part of political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merit decree directed to local officials’merit, in the end of every year, merit was performed in the governments below that of prefectures. Regional chief would rank grand protectors and county magistrates according to their achievements and report the results to the central government. When the central government merited officials, the officials’achievements would be decisive to their promotion or demotion. In Taihe the eighteenth year, at T’o P’ayu’s suggestion, the merit decree directed to the officials of central government was established formally, i.e, head of each department was in charge of the merit of department officials and the officials’achievements would be rated in nine ranks. The first and last two ranks would be promoted and demoted respectively; the
引文
《尚书古今文注疏》,(清)孙星衍撰,中华书局 1986 年版。
    《十三经注疏》,(清)阮元撰,膜望仙馆石印,光绪十三年版。
    《商 君 书》,(战国)商鞅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 年版。
    《吕氏春秋》,(战国)吕不韦撰,高诱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 年版。
    《韩 非 子》,(战国)韩非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 年版。
    《新 序》,(汉)刘向撰,中华书局 1985 年版。
    《春秋繁露》,(汉)董仲舒,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 年版。
    《白虎通义》,(汉)班固,中华书局 1985 年版。
    《管子校注》,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中华书局 2004 年版。
    《史 记》,(汉)司马迁撰,中华书局 1959 年版。
    《汉 书》,(汉)班固撰,中华书局 1962 年版。
    《后 汉 书》,(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中华书局 1965 年版。
    《三 国 志》,(晋)陈 寿 撰,(宋)裴松之注,中华书局 1959 年版。
    《晋 书》,(唐)房玄龄撰,中华书局 1974 年版。
    《魏 书》,(北齐)魏收撰,中华书局 1974 年版。
    《宋 书》,(梁)沈 约 撰,中华书局 1974 年版。
    《南 齐 书》,(梁)萧子显撰,中华书局 1972 年版。
    《梁 书》,(唐)姚思廉撰,中华书局 1973 年版。
    《北 史》,(唐)李延寿撰,中华书局 1974 年版。
    《周 书》,(唐)令狐德棻撰,中华书局 1971 年版。
    《隋 书》,(唐)魏征、令狐德棻撰,中华书局 1973 年版。
    《旧 唐 书》,(后晋)刘昫等撰,中华书局 1975 年版。
    《新 唐 书》,(宋)欧阳修、宋祈撰,中华书局 1975 年版。
    《华阳国志》,(晋)常璩撰,中华书局 1985 年版。
    《十六国春秋》,(北魏)崔鸿撰,丛书集成初编,第 3815 本,中华书局 1986 年版。
    《水经注疏》,(北魏)郦道元注,(清)杨守敬、熊会贞疏,江苏古籍出版社 1989 年版。
    《洛阳伽蓝记校注》,(北魏)阳衔之撰,范祥雍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年版。
    《颜氏家训集解》,(北齐)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年版。
    《唐律疏义》,(唐)长孙无忌等撰,中华书局 1983 年版。
    《白孔六帖》,上海古籍《四库类书丛刊》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992 年版。
    《唐 会 要》,(唐)王溥撰,中华书局 1955 年版。
    《唐 六 典》,(唐)李林甫等撰,中华书局 1992 年版。
    《李文公集》,(唐)李翱,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本,民国八年(1919 年)版。
    《艺文类聚》,(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中华书局 1965 年版。
    《北堂书钞》,(唐)虞世南撰,孔广陶校注,宏业书局 1974 年版。
    《元和姓纂四校记》,(唐)林宝撰,岑仲勉校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专刊之二十九。
    《通 典》,(唐)杜 佑撰,王文锦等点校,中华书局 1988 年版。
    《初 学 记》,(唐)徐坚撰,中华书局 1962 年版。
    《文馆词林》(唐)许敬宗等撰,中华书局 1985 年版。
    《困学纪闻》,(宋)王应麟撰,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
    《太平御览》,(宋)李昉等撰,中华书局 1960 年版。
    《资治通鉴》,(宋)司马光撰编著,(元)胡三省注,中华书局 1956 年版。
    《长 安 志》,(宋)宋敏求撰,《丛书集成初编》第 3209-3212 册,中华书局 1991 年版。
    《太平寰宇記》,(宋)乐史撰,《丛书集成初编》第 3098 册,中华书局 1985 年版。
    《习学记言序目》,(南宋)叶适撰,中华书局 1977 年版。
    《文献通考》,(元)马端临撰,新兴书局(台北)1956 年版。
    《汉唐事笺》,(元)朱礼,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0 年版。
    《东晋南北朝舆地表》,(清)徐文范撰,丛书集成初编,第 3066 本,中华书局 1985 年版。
    《元魏方镇年表》,(清)吴廷燮撰,《二十五史补编》,中华书局 1955 年版。
    《佩文韵府》,(清)张玉书等编,上海古籍书店 1983 年版。
    《周礼正义》,(清)孙诒让撰,中华书局 1987 年版。
    《十六国疆域志》(清)洪亮吉撰,商务印书馆出版(日期不详)。
    《读通鉴论》,(清)王夫之撰,中华书局 1975 年版。
    《山西通志》,(清)王轩等纂修,中华书局 1980 年版。
    《越缦堂文集》,(清)李慈铭撰,(台北)文海出版社 1975 年版。
    《廿二史剳记校正》,(清)赵翼撰,中华书局 1984 年版。
    《陔余丛考》(清)赵翼撰,中华书局 1963 年版。
    云梦睡虎地秦简编写组:《云梦睡虎地秦简》,文物出版社 1981 年版。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 1990 年版。
    连云港市博物馆编:《尹湾汉墓简牍》,中华书局 1997 年版。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灵丘北魏文成帝<南巡碑>》,《文物》1997 年第 2 期。
    洪 适:《隶释》,中华书局 1985 年版。
    赵明城:《金石录》,空山堂刻,清顺治七年(1650 年)。
    王 昶:《金石萃编》,扫叶山房 1936 年,唐驼署。
    罗振玉:《芒洛冢墓遗文》、《芒洛冢墓遗文续编》,《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新文丰出版公司 1982 年印行。
    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石刻史料新编》第三辑,新文丰出版公司印行。
    赵 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2 年版。
    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石刻史料新编》第六辑,新文丰出版公司 1982 年印行。
    唐长孺主编:《吐鲁番出土文书》,武汉大学出版社 1983 年版。
    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齐鲁书社 1985 年版。
    陈 爽:《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年 12 月
    陈长琦:《两晋南朝政治史稿》,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
    陈琳国:《魏晋南北朝政治体制》,(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4 年版。
    陳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生活、读书、求知三联书店(北京)2001 年版。
    陈仲安、王素《汉唐职官制度研究》,中华书局 1993 年版。
    程树德:《九朝律考》,中华书局 1963 年版。
    储考山、何平立、来可泓:《中国政治制度史》,上海三联书店 1993 年版。
    戴炎辉:《唐律通论》,(台湾)中正书局 1946 年印行。
    邓小南:《宋代文官选任制度诸层面》,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3 年版。
    高 敏:《云梦秦简初探》,河南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
    韩国东洋史学会编:《中国史研究的成果与展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1 年版。
    黄惠贤:《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第四卷《魏晋南北朝卷》,人民出版社 1996 年版。
    黄惠贤、陈峰主编:《中国俸禄制度史》,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6 年版。
    黄留珠:《秦汉仕进制度》,西北大学出版社 1985 年版。
    胡舒云:《九品官人法考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年版。
    康 乐:《从西郊到南郊:国家祭典与北魏政治》,(台北)稻禾出版社 1995 年版。
    李开元:《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0 年版。
    李 铁:《中国文官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89 年版。
    李 凭:《北魏平城时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年版。
    李振宏:《居延汉简与汉代社会》,中华书局 2003 年版。
    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论中国史(六朝隋唐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 年版。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 年版。 《吕思勉读史札记》,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年版。
    马长寿:《乌桓与鲜卑》,上海人民出版社 1962 年版。 《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落》,中华书局 1985 年版。
    缪 钺:《读史存稿》,三联书店 1963 年版。
    钱 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台湾东大图书公司 1976 年印行。
    邱永明:《中国监察制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
    萨孟武:《中国社会政治史》,(台北)三民书局印行,1983 年版。
    沈任远:《魏晋南北朝政治制度》,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日期不详)。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三联书店 1955 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论从续编》,三联书店 1959 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中华书局 1983 年版。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5 年版。
    陶新华:《北魏孝文帝以后北朝官僚管理体制研究》,巴蜀书社 2004 年版。
    田余庆:《东晋门阀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9 年版。 《拓跋史探微》,三联书店 2003 年版。
    万绳楠:《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黄山书社 1987 年版。 《魏晋南北朝文化史》,黄山书社 1989 年版。
    汪受宽:《谥法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 年版。
    王 素:《三省制略论》,齐鲁书社 1986 年版。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 《北周六典》,中华书局 1979 年版。
    汪征鲁:《魏晋南北朝选官体制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 年版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 《北周六典》,中华书局 1979 年版。
    吴仕龙、邱宝林:《中国历代官员考核》,云南教育出版社 1996 年版。
    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卷中《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四十五。
    严耀中:《北魏前期政治制度》,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0 年版。
    阎步克:《乐师与史官:传统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论集》,三联书店 2001 年版。 《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中华书局 2002 年版。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 《阎步克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
    杨鸿年:《汉魏制度丛考》,武汉大学出版社 1985 年版。
    杨鸿年、欧阳鑫:《中国政制史》,安徽教育出版社 1989 年版。
    杨树藩:《中国文官制度史》,(台北)黎民文化事业公司 1982 年版。
    杨熙时:《中国政治制度史》,上海书店 1992 年版。
    杨 阳:《中国政治制度史纲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姚薇元:《北朝胡姓考》,科学出版社 1958 年版。
    殷宪主编:《北朝史研究》,商务印书馆 2004 年版。
    曾繁康:《中国政治制度史》,台北,华冈出版有限公司 1979 年版。
    曾资生:《中国政治制度史》,上海书店 1992 年据 1947 年商务印书馆版影印。
    张金龙:《北魏政治与制度论稿》,甘肃教育出版社 2003 年 3 月。
    张晋藩、王超:《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87 年。
    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 年版。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中华书局 1985 年版。
    左言东:《中国政治制度史》,浙江古籍出版社 1986 年版。
    逯耀东:《从平城到洛阳:拓跋魏文化转变的历程》,(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1979 年版。
    郑钦仁:《北魏官僚制度研究》,(台北)牧童出版社 1976 年版。 《北魏官僚制度研究续编》,(台北)稻禾出版社 1995 年版。
    朱大渭:《六朝史论》,中华书局 1998 年版。
    (日)福島繁次郎:《中国南北朝史研究(增补版)》,名著出版昭和三十七年版。
    (日)宫崎市定:《九品官人法の研究》,京都大学东洋史研究会,日本昭和三十一年版。
    (日)川胜义雄、礪波護编:《中国贵族制社会の研究》,同朋舍昭和六十二年印刷。
    (日)谷川道雄:《中国中古社会与共同体》,马彪译,中华书局 2002 年版。
    (日)谷川道雄:《隋唐帝国形成史论》,李济仓译,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 年版。
    (日)江上波夫:《骑马民族国家》,张承志译,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8 年版。
    (日)前田正名:《平城历史地理学研究》,李凭,孙耀等译,书目文献出版社 1994 年版。
    
    (英)马丁?阿尔布罗著,阎步克译:《官僚制》,知识出版社 1990 年版。
    (美)S?N 爱森斯塔得著,阎步克译:《帝国的政治体系》,贵州出版社 1992 年版。
    (美)孔飞力:《叫魂:1768 年中国妖术大恐慌》,陈兼、刘昶译,上海三联书店 1999 年版。 Wolfram Eberhard , Conquerors and rulers: social forces in medieval China, E.J.Brill, Leiden,1952。
    卜宪群:《也谈<尹湾汉墓简牍>的性质》,《史学月刊》,2000 年第 5 期。 《西汉吏员升迁考述》,《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1999 年第 1 期。
    曹刚华:《北魏内外秘书考略》,《民族研究》,2003 年第 2 期。
    陈长琦:《魏晋九品官人法释疑》,《中国史研究》,2005 年第 4 期。
    代继华:《汉代职官考课的四点经验》,《天府新论》,2000 年第 6 期。
    邓小南:《西汉官吏考课制度初探》,《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84 年第 2 期。
    高 敏:《试论尹湾汉墓出土<东海郡属县乡吏员定簿>》,《郑州大学学报》,1997 年 3 月。 《<集簿>的释读、质疑与意义探讨》,《史学月刊》,1997 年第 5 期。 《尹湾汉简<考绩簿>所载给我们的启示》,《东南文化》,1999 年第 1 期。
    高 恒:《汉代上计制度考论—兼评尹湾汉墓木牍<集簿>》,《东南文化》,1999 年第 1 期。
    谷霁光:《九品中正制考》,(天津)《益世报》1936 年 3 月 31 日。 《北魏地方官制》,(天津)《益世报》1936 年 6 月 7 日。
    何德章:《北魏初年的汉化制度与天赐二年的倒退》,《中国史研究》,2001 年第 2 期。
    黄连清:《唐朝文官考课制度》,中研院史语所集刊第 55 本第 1 分。
    江洪、张永春:《简述嬴秦的上计与考课制度》,绥化师专学报,1995 年第 2 期。
    蒋非非:《汉代功次制度》,《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1995 年第 3 期。
    康 乐:《代人集团的形成与发展——拓跋魏的国家基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 61 本第 3 分。
    李传军:《魏晋南北朝时期风俗巡使制度初探》,《晋阳学刊》2004 年第 2 期。
    梁满仓:《北魏中书学》,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八届年会提交论文。
    劳 幹:《汉代察举制度考》,《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 17 册。
    刘太祥:《试论秦汉行政巡视制度》,《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 年第 5 期。
    楼 劲:《对几条北魏官制材料的考绎——太和年间官制整改与官制诸令的若干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学刊(第一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年版。
    陆庆夫:《吐鲁番出土西凉秀才对策文考略——兼论汉晋隋唐时期策试制度的传承》,《敦煌学辑刊》1989 年第 1 期。
    卢开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秀才和孝廉考试》,《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1995 年第5 期。
    秦学颀:《京房及其考课法》,《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87 年第 3 期。
    宿志丕:《唐代官吏考课制度》,《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 年第 1 期。
    陶新华:《北魏后期的中正制新论》,《历史教学》2004 年第 1 期。
    王大良:《试论北魏前期的官吏生活保障制度》,《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 2 期。
    王东洋:《魏晋北朝的考课制度探讨》,2004 年郑州大学硕士论文。 《曹魏考课法的制定及其社会背景初探》,《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 3 月。
    吴大旬:《隋唐官吏考课制度与廉政》,《邢台师范高专学报》,2002 年 6 月。
    吴海燕、范志军:《两汉“风俗”演变及职能初探》,《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第 29卷第 3 期。
    谢桂华:《尹湾汉墓新出<集簿>考述》,《中国史研究》1997 年第 2 期。
    严耕望:《北朝地方政府属佐制度考》,《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十九本。 《北魏尚书制度考》,《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十八本。
    严耀中:《北魏內行官试探》,《魏晋南北朝史学会论文集》,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6 年版。 《北魏中书学及其政治作用》,《魏晋南北朝史学会论文集》,齐鲁书社 1991 年版。
    阎步克:《北魏北齐“职人”初探——附论魏晋的“王官司徒吏”》,《文史》1999 年第 3 辑。 《魏晋南北朝军号散阶化进程》,《文史》2000 年第 2 期。
    杨际平:《论北魏太和八年的班禄酬廉》,《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1994 年第 1 期。
    杨普罗:《北魏官吏考课制度述略》,《甘肃社会科学》,1992 年第 4 期。 《关于魏晋官吏考课制度研究的两个问题》,《乐山师专学报》,1992 年第 1 期。
    杨钰侠:《北魏地方官吏考课述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 年第 6 期。《论北魏地方官吏考课制度的演变》,《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5 年第 1 期。 《北魏大使出巡评议》,《安徽史学》,1999 年第 4 期。
    余 逊:《读<魏书?李冲传>论宗主制》,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 20 本,中华书局1987 年版。
    于振波:《汉代官吏的考课时间和方式》,《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4 年第 5 期。
    袁 刚:《隋代考课制度述略》,《烟台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 年第 3 期。 《说北魏孝文帝班俸禄》,《行政人事管理》,1996 年第 4 期。
    张弘、李文青:《秦汉时期对地方官吏经济政绩的考核》,《东岳论丛》,第 24 卷第 2 期。
    张金龙:《北魏御史台制度的发展变化》,《北朝研究》,1993 年第 4 期。 《从高允“征士颂”看太武帝神□四年征士及其意义》,《北朝研究》1993 年第 2 期。 《北魏“中散”诸职考》,《中国史研究》,1993 年第 2 期。
    张连诚:《北魏的弹官与弹文》,《文献》,1995 年第 2 期。
    张庆捷:《北魏文成帝<南巡碑>碑文考证》,《考古》,1998 年第 4 期。
    张庆捷、郭春梅:《北魏文成帝<南巡碑>所见官职初探》,《中国史研究》1999 年第 2 期。
    张维训:《试论北魏的食邑制度》,《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79 年第 4 期。 《北魏官禄制度的确立及其对鲜卑族封建化的意义》,《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4年第 3 期。
    张文强:《魏晋南北朝考课制度述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8 年第 5 期。
    张新武:《北魏时期的“八部大夫”、“八大人”及“六部大人”简论》,《怀化师专社会科学学报》,1987 年第 3 期。
    张旭华:《北魏中央和地方中正组织的分张及其意义》,《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 年第 5 期。 《九品中正制名物辨析》,《中国史研究》,2001 年第 2 期。
    周一良:《北魏镇戍考》,《禹贡》,第 3 卷第 9 期。 《北魏镇戍续考》,《禹贡》,第 4 卷第 5 期。
    (日)福島繁次郎:《北魏孝文帝中期以后の考课》,《东方学》,第 28 辑。
    (日)福島繁次郎、西村元佑:《北魏世宗宣武帝の考课と考格》,《史林》,47 卷 4 号。
    (日)矢野主税《魏晋中正制についての考察》,《史学研究》,1961 年第 82 期。
    (日)越智重明《九品官人法の制定について》,《东洋学报》,第 46 卷,1963 年 2 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