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素质开发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骨干力量,他们肩负着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使命。加强高校辅导员素质开发,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维护高校稳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的必然要求。当前,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信息网络化不断发展,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扩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入,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高等学校也在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在此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也对高校辅导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素质辅导员队伍,已经成为一项极为迫切的重要任务。
     本研究以高校辅导员素质开发的内涵与特征、及表现形式为逻辑起点,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等相关文件为依据,借鉴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知识,对高校辅导员素质开发的历史与现状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素质开发的策略。具体如下:
     导论本章主要阐明高校辅导员素质开发研究的缘起、意义、现状及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等。
     第一章高校辅导员素质开发的内涵、特征及表现形式。本章主要分析高校辅导员的内涵、职责及工作特征、高校辅导员素质的内涵与特点、高校辅导员素质开发的内涵与特征,以准确把握高校辅导员素质开发的本质,并为后续研究奠定逻辑基础。
     第二章高校辅导员素质开发的历史回顾与启示。本章着重分析从民主革命时期到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素质开发的历程,并从中总结历史经验及启示。
     第三章高校辅导员素质开发的现状现状调查与思考。本章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对高校辅导员素质开发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分析把握高校辅导员素质开发的整体状况,开发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为高校辅导员素质开发策略提供现实依据。
     第四章高校辅导员素质开发的对策。本章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从政策和制度、培训、管理机制等方面对高校辅导员素质开发的策略进行分析,以期为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素质开发提供参考。
     结束语
The team of College counselors is the backbone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This team is shouldering the important mission of implementing the Party's line, principles and policies, of fostering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professionals and of guiding the healthy growth of college students. Enhancing the quality-exploration of this team will be helpful for not only strengthening and improv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maintaining stabili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ut also for fully implementing the Party's education policy. And it is also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implement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various tasks. At present, as the constant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political multi-polarization and information networks, and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constantly expanding and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constantly deepening. China's economic sectors, forms of organization, means of employment, interests and the mode of distribution is becoming more diverse, Chinese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are also confront a number of new conditions in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is context, the independence, selectivity, variability and differ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thinking enhances . some university students exist to varying degrees political beliefs confused, ideals and beliefs fuzzed, values distorted, integrity weak, social responsibility awareness lacked, spirit of arduous struggle diluted, the concept of unity poor, psychological quality poor. A solution to these new problems calls for a higher quality of college counselors. Therefore, in the new situation, to construct a team with strong political, strict discipline, and specialized technology has become an extremely urgent important task..
     This study takes the connotations and features of college counselor' s quality-exploration as logical beginning, takes Marxism on the nature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theory and the quality-construction of the rank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ory of the Party as a guide, and takes sociology, education, psychology, management science and other academic knowledge as references. This study does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content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counselor's quality-exploration, and on this basis, discusses the strategy of college counselor's quality-exploration in the new time. Details are as follows.
     Introduction: This chapter mainly clarifies the origin and significance of college counselor's quality-exploration, research status, basic ideas and methods , and innovation in this study.
     Chapter One: The connotations and features of college counselor's quality-exploration. This chapter mainly analyzes on the connotations and features of college counselor's quality and college counselor's quality-exploration to accurately grasp the essence of college counselor's quality-exploration and settle the logical foundation for the following research.
     Chapter two: Historical review and inspiration of college counselors' quality-exploration . This chapter focuses on the history of college counselors' quality-exploration from the period of democratic revolution to new era . According to that we can sum up historical experiences and historical enlightenment.
     Chapter three: The content of college counselors' quality-exploration. Based on analyzing professional duties and work characteristics, this chapter focuses on researching contents of college counselor's quality-exploration, such a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quality, knowledge, ability, physical and mental quality etc.
     Chapter four: Countermeasures of college counselor's quality-exploration. Based on previous analyses, this chapter researches countermeasures of college counselor's quality-exploration on policy and system, education and training, management mechanism, counselor's self-cultivation etc,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college counselors' quality-exploration.
引文
[1]王文华.辅导员专业化标准体系构建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5).
    [2]杨军.论高校辅导员的基本素质[J].佳木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
    [3]林天翔.论新时期高校政治辅导员的素质要求[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
    [4]黄靖强.当前形势下做好辅导员工作应具备的素质和技能[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2(1).
    [5]杨静.论高等学校辅导员在毕业生工作中的角色定位与作用[J].经济师,2004(11).
    [6]蒋礼文.高校政治辅导员职业化开发探究[J].教育探索,2007(6).
    [7]张彦.高校辅导员职业化问题再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6).
    [8]武士俊.加强高校辅导员的管理和开发[J].高校理论战线,1999(4).
    [1]胡卫新,王伯平,王震威,高校政治辅导员职业化探析[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6(4)。
    [1]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词语增补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第381页.
    [2]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650页.
    [3]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27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67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8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96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出版社,1979年,24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22页.
    [1]波诺马廖夫.共产主义辞典[M].成都:四川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第187页.
    [1]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出版社,1978年,第839页.
    [1]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589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年,第284页.
    [3]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20页.
    [1]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年,第442页。
    [1]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第90页.
    [2]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29页.
    [3]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30页.
    [1]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33页.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58页.
    [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57页.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59页.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9-380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40页。
    [1]江泽民,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5年5月26日.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32页.
    [1]龚建星,刘毅强选编.爱因斯坦如此说[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70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6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35页.
    [2]恩格斯著,于光远译.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58页.
    [3]马克思著,刘丕坤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50页.
    [1]转引李传华等主编.中国思想政治工作全书(上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213页。
    [2]转引中共中央党校选编.思想政治工作文献选编[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第31页。
    [3]转引李传华等主编.中国思想政治工作全书(上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214页。
    [4]周恩来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97页.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22页。
    [2]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09页。
    [3]朱德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01-102页。
    [4]邓小平文选: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24页。
    [5]转引李传华等主编.中国思想政治工作全书(上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243页。
    [6]周恩来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99页。
    [7]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569-570页。
    [1]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2页。
    [1]王昌华,杨滨章,李效民[M].政治辅导员工作概论.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55-256页。
    [1]孙洪涛:《对普通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体育科学》,1996(4).
    [1]中国教育报[N].2007年12月5日.第1版.
    [2]中国教育报[N].2007年11月5日.第6版.
    [1]计琳.上海建立辅导员考核指标体系.中国教育报[N].2008年2月27日.第1版.
    [1]张兴华.辅导员队伍建设任重道远.中国教育报[N].2007年11月5日.第6版.
    [2]杨占芬.河北高校辅导员可评职业技术职务.中国教育报[N].2007年12月21日.第2版.
    [1]赵正元.北京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国教育报[N].2007年12月5日.第1版.
    [2]赵正元.北京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国教育报[N].2007年12月5日.第1版.
    [1]谢维和.我国应建立自己的教育标准[J].教育研究,2001(11).
    [1]张金辉,韩秀花.激励理论在高校师资管理中的运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1).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M].人民出版社,1998年.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M].人民出版社,1971年.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9.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99年.
    10.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94年.
    11.中共中央宣传部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4年.
    1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5年10月5日.第一版.
    1.徐涛编.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研究.[M].成都:西南交大出版社,2007年.
    2.张文强.高校政治辅导员职业化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
    3.马明华主编.现代大学学生工作特色与创新.[M].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2007年.
    4.广东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委员会编.学生工作的释义与构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
    5.桂富强主编.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创新与实践.[M].成都:西南交大出版社,2006年.
    6.梁金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热点问题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
    7.刘建军,曹一建著.思想理论教育原理新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8.徐颂陶,罗洪铁主编.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6年.
    9.张耀灿等著.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10.陈立民主编.高校辅导员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
    11.张文辉编著.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贯彻实施与辅导员职能、培训、聘任及考核测评手册.[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2006年.
    12.徐松巍编著.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与新时期学生工作管理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科技文化出版社,2006年.
    13.本书编委会主编.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及辅导员素养培训手册.[M].北京: 中国知识出版社,2006年.
    14.本书编委会主编.<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贯彻实施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导手册.[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2006年.
    15.本书编委会主编.(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与管理考核实施手册.[M].北京: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16.黄蓉生主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与大学生德育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
    17.金美福.教师自主发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
    18.周长春.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
    19.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
    20.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件选编.[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21.罗洪铁,董娅.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基础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22.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23.罗国杰等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24.董雅华.知识 信仰 现代化——中国政治社会化中的高等教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25.彭未名.交往德育论.[M].西安:陕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
    26.高德胜.生活德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27.马抗美.大学德育新视野——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2005年.
    28.王光明.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5年.
    29.石书臣.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研究.[M].北京:学林出版社,2004年.
    30.吴潜涛,刘建军.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史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年.
    31.张蔚萍主编.思想政治工作学教程.[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
    32.孟东方.高校德育新论.[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
    33.王荣德.现代教师人格塑造.[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年.
    34.孙其昂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原理.[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
    35.李康平.德育发展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36.张晓静.自我教育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
    37.张东娇.教育沟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
    38.魏国栋、吕达主编.新课程中的教师角色与教师培训.[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39.龚群主编.心灵的教化——变革社会中的中国师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
    40.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41.秦在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42.金生鈜.德性与教化.[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43.杨振斌主编.双肩挑50年——清华大学辅导员制度五十周年回顾与展望.[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44.连秀云主编.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
    45.肖鸣政.德育评测的理论与方法.[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
    46.孙少平.新中国德育50年.[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
    47.刘捷.专业化—挑战21世纪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
    48.罗洪铁.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研究.[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
    49.郑永廷著.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50.王玄武等.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比较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
    51.张进辅主编.现代青年心理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年.
    52.D·John Mclntyre等著,丁怡译.教师角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
    53.佟庆伟、秋实.个体素质结构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
    54.中共中央宣传部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C].北京:学习出版社,2001年.
    55.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大连: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
    56.郭景扬主编.教师继续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
    57.郭东歧.教师的适应与发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58.叶澜主编.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探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59.傅道春主编.教师的成长与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60.陈秉公.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理论体系.[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年.
    61.罗洪铁.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62.陆庆壬.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研究.[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年.
    63.张贵仁著.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0年.
    64.张孝宜主编.新世纪高校政治理论教育途径与方法探索.[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
    65.陈秉公.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理论体系.[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年.
    66.陈永明主编.现代教师论.[M].上海:上海教师出版社,1999年.
    67.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68.刘书林,陈立思.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
    69.许启贤.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70.教育部社政司组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71.罗炽,李太平.中国德育思想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72.龚海泉.当代大学德育史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73.王小锡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74.罗洪铁.思想政治教育学专题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75.龚海泉.当代大学生德育史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76.林泰.大学德育新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1997年.
    77.杨春如,奕永玉主编.高校政治辅导员工作概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1997年.
    78.孙其昂等主编.高校德育队伍建设的战略思考.[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6年.
    79.李材栋.中国教育管理制度史.[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80.冷浩然等.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哲学问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81.王植彬著.现代人才素质概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
    82.[美]阿历克斯·英格尔斯著,曹中德等译.人的现代化素质探讨.[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83.刘德华,张耀灿等.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著作选的讲解.[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84.谈松华.中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史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
    85.李长喜.论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2年.
    86.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年.
    87.叶骏,金永发著.高等学校学生工作规范与指导.[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1年.
    88.金汉杰主编.高德学校管理通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年.
    89.辛旸.中国班主任学.[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
    90.樊万清,赵才元主编.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
    91.张蔚萍著.新编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
    92.林崇德.品德发展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
    93.王焕勋主编.马克思教育思想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年.
    94.中共北京市委研究室编.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
    95.顾翔主编.大学生管理.[M].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
    96.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
    97.刘德华,张耀灿,闻立树主编.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学习提要.[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88年.
    98.王亚朴.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
    99.[美]马斯洛等著,林方主编.人的潜能与价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
    100.陆庆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年.
    101.李耀宗主编.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长春: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86年.
    102.上海市高教局主编.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
    103.姜思毅主编.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史.[M].南京:解放军政治学院出版社,1984年.
    104.上海市高教局主编.高等学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
    105.曾德聪.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学概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3年.
    106.张蔚萍,张俊男.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
    107.王昌华,杨滨章,李效民主编.政治辅导员工作概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
    1.黄飞.高校专职政治辅导员心理需求调查分析[J].高教探索.1987(3).
    2.杨志荣.浅谈高效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4(2).
    3.莫海平.模糊综合评判仔高校辅导员工作业绩评价中的应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5(1).
    4.陈迪英.高校学生辅导员的角色冲突[J].高等教育研究.1996(1).
    5.王玉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J].教育科学.1996(1).
    6.陈亨泰.建设高素质的高校辅导员队伍[J].教育评论.1998(4).
    7.武士俊.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管理与建设[J].高校理论战线.1999(4).
    8.肖文娥,王运敏.论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培养[J].教育研究.2000(10).
    9.宁曼荣,旷勇.论学习型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2).
    10.刘荣军.浅析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7).
    11.彭庆红.高校辅导员素质结构模型的构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3).
    12.蒋礼文.高校政治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探究[J].教育探索.2007(6).
    13.唐文红.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培训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7).
    14.孙茂华,董晓波.以胜任力的研究视角论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评价的原则[J].教育与职业.2007(15).
    15.王文华.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标准体系构建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5).
    16.彭庆红.高校辅导员素质结构模型的构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3).
    17.胡沐辉.关于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素质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1).
    18.王燕芳.浅谈高校学生政治辅导员的素质要求[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2).
    19.王文华.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标准体系构建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5).
    20.林天翔.论新时期高校政治辅导员的素质要求[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
    21.黄靖强.当前形势下做好辅导员工作应具备的素质和技能[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2(1).
    22.蒋礼文.高校政治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探究[J].教育探索.2007(6).
    23.张彦.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问题再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6).
    24.武士俊.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管理和建设[J].高校理论战线.1999(4).
    25.张再兴,张瑜.加强高校网络辅导员队伍建设 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J].高校理论战线.2006(5).
    26.朱立军.论大学生辅导员队伍的可持续发展[J].高校理论战线.2006(5).
    27.张建明.让辅导员工作成为充满活力的光彩事业[J].中国高等教育.2006(10).
    28.朱正昌.以专业化职业化为目标建设高水平辅导员队伍[J].中国高等教育.2006(10).
    29.陈希.发扬“双肩挑”制度优势 建设高素质辅导员队伍[J].中国高等教育.2006(10).
    30.金一斌,丁晓.建设一支可持续发展的辅导员队伍[J].中国高等教育.2006(10).
    31.羽白.高校辅导员,迈向一种事业[J].教育与职业.2006(13).
    32.林伟,蔡君荣,钟文晶,曾胜昌.论政治辅导员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角色与作用[J].求实.2006(2).
    33.熊书银,王文博,黄登婕.简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06(5).
    34.彭庆红.高校辅导员素质结构模型的构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3).
    35.廖敏.树立科学发展观 建立高校辅导员独立专业发展标准[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36.陈健生.韩国辅导员计划受欢迎[J].上海教育.2006(14).
    37.王秀彦,赵曙东.用机制创新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06(3).
    38.杨志稳.浅谈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的素质及其养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
    39.童静菊.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回顾与展望[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8).
    40.范冬姣.辅导员队伍建设长效机制初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7).
    41.张斌贤.教师培养模式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5(12).
    42.骆郁廷.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05(11).
    43.王学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学校德育改革[J].思想理论教育.2005(11).
    44.徐文良.茹苦含辛锲而不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历程的回顾与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5(9).
    45.梁金霞,包金玲.关于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状况的调查及思考与建议[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8).
    46.宁虹.实践——意义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研究.2005(8).
    47.宋晔.教师德性的理性思考[J].教育研究.2005(8).
    48.胡斌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存在的基本问题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5(7).
    49.候彩颖.教师反思性自我评价[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4).
    50.庞丽娟.易凌云.论教师的缄默性个人教育观念及其外显化[J].教育研究.2005(7).
    51.刘松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学意蕴[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5(6).
    52.吴秀华.论共生伦理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05(6).
    53.杨伦琪.大众化教育下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4).
    54.姚建涛.论高校政治辅导员工作理念的确立与角色的转变[J].教育探索.2005(7).
    55.张宇,夏晓虹.建机制 搭平台 高水准建设辅导员队伍[J].中国高等教育.2005(20).
    56.石国亮.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和基本经验[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5).
    57.孙钟伟,许克毅.系统论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J].理论与改革.2005(3).
    58.彭薇.心理学视野中的思想政治工作[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2).
    59.张继平,罗汝坤.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适应性转变[J].思想理论教育.2005(1).
    60.檀传宝.论教师“职业道德”向“专业道德”的观念转移[J].教育研究.2005(1).
    61.连凤宝.谈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04(1).
    62.李正赤.论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5).
    63.杨雪.心理学理论在高校学生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04(8).
    64.王晓霞.关于加强高校辅导员自身修养的思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
    65.李桂兰.高校辅导员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
    66.曲铁华,冯茁.专业化——教师教育的理念与策略[J].教师教育研究.2005(1).
    67.王功勇.论高校政治辅导员思想道德素养[J].中国科学教育.2004(12).
    68.班华,薛晓阳.新时期我国德育模式研究的理论特征[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1).
    69.邱柏生.试图摆脱困境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探索与争鸣.2003(6).
    70.陈平.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之我见[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1).
    71.陈华.网络的发展对思想政治工作者素质提出的挑战[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1).
    72.郑明辰.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特点[J].思想政治研究.2003(1).
    73.秦宣.面向新世纪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遇到的挑战[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
    74.文玖富.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认识和体会[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
    75.施永红,祝水富.职业化——高校专职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由之路[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5).
    76.冯彩莲.应增加高校兼职辅导员的比例[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2(6).
    77.李晓萍.谈新时期辅导员的素质[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
    78.中共上海市委教育工委.高进优出,抓好学生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00(8).
    79.朱建文.高校政治辅导员应有的观念、措施与方法[J].中国成人教育.2002(2).
    80.陈孔祥.谈高校政治辅导员的队伍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2(9).
    81.马向真.关于高校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高校理论战线.2003(2).
    82.曲壮凯.切实加强辅导员理论思维能力的培养[J].辽宁教育研究.2003(6).
    83.林泰,彭庆红.清华大学政治辅导员制度的特色及其发展[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
    84.杜嘉、林清快.关于新时期加强清华大学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思考[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
    85.肖文娥,王运敏.论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培养[J].教育研究.2000(10).
    86.王建香,高峰,曹爱平,王红梅.高校政治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0(9).
    87.易忠.论新世纪高校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0(2).
    88.刘献君.建国五十年大学德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高等教育研究.1999(4).
    89.武士俊.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管理和建设[J].高校理论战线.1994(4).
    90.宋俊杰.浅谈辅导员在大学生中的威信[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4).
    91.刘英飞,余亚平.知识经济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思考[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
    92.田汉族.现代教师创新素质的建构[J].现代教育研究.1999(3).
    93.陈霞.英国学校生计辅导员的专业发展[J].全球教育展望.1999(3).
    94.徐今雅,张元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主动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J].思想教育研究.1999(2).
    95.王育德,卢兰萍.略论辅导员的人格魅力[J].教育发展研究.1999(2).
    96.陈高山,黄希庭.青年教师自我价值感及其培育方法[J].高等教育研究.1999(1).
    97.金更欢,潘树章.围绕学风建设,做好新时期高校政治辅导员工作[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
    98.武士俊.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亟需加强[J].中国高教研究.1999(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