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代上海文学与上海出版业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旨在考察30年代上海文学与上海出版业的关系,重点落在思考30年代上海出版业对30年代上海文学及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影响。
     30年代上海国际都市是30年代上海文学和上海出版业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性场域。伴随30年代上海都市辉煌而来的,是30年代上海出版业的繁荣。30年代上海出版业的发展环境、发展特点和出版物的接受状况,则决定性地影响着30年代上海文学的生成发展状貌,30年代上海文学的繁荣与30年代上海出版业的繁荣,两者之间有高度的关联。
     30年代上海租界相对宽松的出版管理环境吸引了大批作家定居上海。30年代上海都市崛起的新兴中产阶层是作家作品的当然读者,他们构成了促进30年代文学发展的巨大文化市场。30年代上海出版业注重市场善于整合营销、注重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益以及注重拓展多种文化产业链的特点,极大地刺激着作家创作速度地提高及多产,也扩大了30年代文学和中国文学的传播范围,同时强化了作家的文学市场意识,以至于30年代作家整体上呈现出对趣味主义文学风格的追求。
     本文还分别对四位作家和出版的关系进行了个案研究。鲁迅是30年代上海左翼文学的精神领袖,依托30年代上海出版业的繁荣,鲁迅推动了左翼文学的发展并赋予了杂文这种新兴报刊文体新的内涵;林语堂创造的现代小品也是颇受出版市场欢迎的报刊休闲文体,通过和中外出版商的合作,林语堂让中国文学从上海走向了世界;赵家璧利用自己身处商业性出版机构良友图书公司文艺编辑的有利位置,出版了支持现代文学向经典化和大众化两个路径发展的大型丛书;邵洵美创办的多家出版机构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文化传播班底,在传播西方唯美颓废主义文学思潮的同时,也拓展了30年代上海文学的国际化视野和国际合作特色。
     30年代上海出版业对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贡献,突出表现在它肯定和确证了现代文学经典化和大众化两种发展路径,强化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开放性格局。
     本文结论是:文学发展不是一种纯粹的文化精神发展,它还受种种物质性场域规约。以30年代上海都市和上海现代出版业为代表的物质性场域形成的巨大力量,规约着30年代上海文学和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状貌,促进了它们的发展。
This article try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30's Shanghai literature and 30's Shanghai publishing,in order to find out how much the 30's Shanghai publishing as a kind of substantial factors inflended on the 30's Shanghai literature and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30's Shanghai international metropolis was the largest substantial environment which difind the feature of 30's Shanghai literature and 30's Shanghai publishing.With the metropplis's bloom,30's Shanghai publishing made a great progress.The Prosperity of 30's Shanghai literature also depended on the boom of 30's Shanghai publishing and 30's Shanghai international metropolis.
     Many writers lived in Shanghai in 1930's,they produced various works for the publishing house to get money to liveing.Where there was a publisher's will,there was a writer's work to satisfy it.the developmengt of 30's Shanghai literature and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was from all the Shanghai writers'effort.
     Lu Xun was the typical writer in 30's Shanghai,his essay born of the 30's booming publish business,Lin Yu-tang was a successful write who could write works in Chinese and English,he made Chinese culture enter into the western country.Zhao Jia-bi was the famous literature editer-in-chief who published series books,Shao Xun-mei organized many publishing houses to impelling the literature development.
     In large degree this article's conclusion i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iterature is controlled by the substantial circumstances and factors such as publishing house and metropolis.
引文
1 见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著:《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 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3-134页。
    2 王晓明主编,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
    3 陈平原 山口守主编,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
    4 刘增人等纂著,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5 程光炜主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6 同5。
    7 同5。
    8 关于文学研究转向文化研究,王岳川认为有三个方面的转向:一是从经典文化转向了大众文化的研究,或从中心转向了边缘的研究;二是从文字载体的文化研究转向了影视、图像的现代文化研究,使广告、绘画、建筑、影视、大众传媒、消费文化成为热门话题;三是从纯文学研究转向种族、性别、阶级、民族性、差异性、社区文化、媒介文化、女性文化和后殖民文化等问题的审理。这种新型的学术研究转型,形成了性别文化研究、地域文化研究、种族文化差异研究、当代影视文化研究、现代消费文化研究等多种新型研究的兴起。见王岳川著:《二十世纪西方哲性诗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34页。
    1 杨剑龙:《现代文学期刊研究的重要收获一读<中国现代文学期刊史论>》,《文汇读书周报》,2006年2月17日。
    1 见《读书》,2004年第5期。
    2 见《文艺争鸣》,2004年第4期。
    3 见《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4 孙晶著,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 李济生编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2 《苏州大学学报》,1991年第2期。
    3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6期。
    4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5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6 《文艺争鸣》,2002年第2期。
    7 《河北学刊》,2002年第3期。
    8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9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2期。
    2 《新文学史料》,2002年第1期。
    3 《中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3期。
    4 《海外学者对上海城市进行多角度、多学科的研究,成果非常繁富。据不完全统计,到2002年,海外学者研究上海的英文博士论文就有323篇,著作230本,论文256篇。统计数据来自熊月之周武主编:《海外上海学·附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5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4年1期。
    1 《读书》,1997年9期。
    2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3 《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1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版。
    2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1版。
    3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版。
    4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 见[英]安德斯.汉森等著:《大众传播研究方法》,崔保国 金兼斌 童菲等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1[美]沃尔特·李普曼著:《舆论学》,林姗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43-48页。
    2 参见R·E·帕克:《城市:对于开展城市环境中人类行为研究的几点意见》,《城市社会学》,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47页。
    3 关于都市人类学的各种研究方法,参见李德洙主编:《都市化与民族现代化——中国都市人类学第一次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国物质出版社,1994年版,第38-44页。
    1 见清嘉庆《上海县志》中陈文序的序言。
    2 马学强:《近代上海成长中的“江南因素”》,《史林》,2003年第3期。
    3 参见顾柄权编著:《上海洋场竹枝词》,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版。
    1 洪泽主编:《上海:通往世界之桥》,上海社科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232页。
    2[美]霍塞:《出卖的上海滩》,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4页。
    3 樊百川著:《中国轮船航运业的兴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页。
    4 笔者对各种产业发展先后关系的梳理,参考了朱华等著:《上海一百年》,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9-27页。同时也参考了黄汉民著:《近代上海工业企业发展史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 黄仁宇:《我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再估计——首届国际中国文化学术讨论会(1986)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28页。
    2 布罗代尔著:《资本主义的动力》,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44页。
    3 领事裁判权始于1848年瑞典和挪威通商条约。条约规定,凡瑞典挪威两国人民住在中国者,皆由其领事为之裁判,不受中国法律制裁。自此以后,中美望厦条约、中法天津条约、中美天津条约、中荷通商条约、中丹通商条约、中西通商条约、中比通商条约、中意通商条约、中日通商条约、中巴通商条约、中葡通商条约,皆援瑞典和挪威通商条约有关领事裁判权各款。更有甚者,由于当时翻译中英天津条约的人不明法理,出现翻译错误,于是领事裁判权变成了混合裁判权,凡华人与外人争讼,外人遂要求会审,华人转而低首于外人之审理,而受其裁判。参见郭卫:《领事裁判权存于我国之现状》,《现代法学》第一卷第二号,1931年版,第1-9页。
    4 参见段怀清 周俐玲编著:《中国评论与晚清中英文学交流》,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8-73页。
    1 唐振常著:《近代上海探索录》,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1994年版,第58-60页。
    2[美]柯文著:《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雷颐 罗检秋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42页。
    3[法]白吉尔著:《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王菊 赵念国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4 姜义华:《上海现代性析论》,《学术月刊》,2004年第3期。
    5[美]科斯 诺思等著:《制度、契约与组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的透视》,刘刚等译 杨瑞龙校,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页。
    1 上海的自由港政策参见张忠民主编:《近代上海城市发展与城市综合竞争力》,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387页。
    2 邹依仁著:《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附录表16,第107页。
    1 王韬:《弢园文录外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269-270页。
    2 李维清:《上海乡土志》,1907年上海劝学所刊。第44页。关于晚清文人在上海的职业生活,参见张敏论文:《晚清上海租界文人职业生活(1843-1900)》。
    1 转引自李磊:《上海:世界经济语言的核心音节》,《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12月29日。
    2 参见季泽晋编:《全国进出口商行要览》,实业部国际贸易局,1937年版。
    3 潘君祥王仰清等著:《民国经济》,见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第8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9-110页。
    1 1935年的系列数据来自干杏娣:《解读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定位》,《当代金融家》,2006年第1期。
    2 1936年的各个数据来自陆红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定位初探》,《国际金融中心研究》,2003年9月。
    3 数字来自张仲礼主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15页。
    4 数字来自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4册,第97页。出自1937年《上海市年鉴》。
    5 王韬:《漫游随录》,陈尚凡任光亮校点,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58-59页。
    1 唐振常:《近代上海探索录》,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版,第62页。
    2 史岩:《揭开所谓“圣人”的面目》,《人民日报》,2000年10月3日。
    1 见《基督教在华传教士大会纪录》,1877年,第171-180页。
    2 江文汉:《广学会是怎样的一个机构》(上),《出版史料》,1988年第2期,第34页。
    1 许力以:《出版和出版学》,见《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杜,1990年版,第8页。
    2[法]埃斯卡皮著:《文学社会学》,王美华 于沛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81-82页。
    1 见上海档案馆,档案号S313-1-74。卷宗《清朝书业公所同业挂号原函汇存薄》里有当时119家登记备案成员的原始资料。
    2 参见赵建国:《清末民初的上海日报公会》,《探求》,2006年第4期。
    3 马光仁:《我国早期的新闻界团体》,《新闻研究资料》第41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63页。
    1 潘君祥 王仰清等著:《民国经济》,见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第8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9-110页。
    2 陈昌文:《上海近代出版业对都市人口的吸纳与整合》,见林克主编:《上海研究论丛》,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49-66页。
    3 参看傅国涌:《笔底波澜:百年中国言论史的一种读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 数据来自宋原放著:《出版纵横》,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60页。
    2 关于上海出版业发展历程以及与都市工商业发展的关系,可参见陈伯海主编:《上海文化通史》上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568-573页。
    3 见《叶圣陶出版文集》,中国书籍出版杜,1996年版,第29页。
    4 同3。
    5 参见李白坚著:《中国出版文化概观》,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50页。
    1 《向导周报宣言》,1922年9月13日第1期。
    2 同1。
    3 同1。
    1 数据来自张树栋:《百年回首话印刷》,《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5月15日。
    2 爱多亚路即今天的延安东路。
    3 朱联保:《近现代上海出版业印象记》,上海学林出版社,1993年版,第6-7页。
    1 曹聚仁:《我与我的世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349-350页。
    2 啼红:《望平街四大金刚又弱一个——呜呼!王春山死矣!四金刚已去其三》,《铁报》,1936年1月30日。
    3 赵景深:《文坛回忆》,重庆出版社,1985年版,第148页。
    1 郑振铎:《回过头去——欧游杂记之一节,献给上海诸友》,程德培郜元宝杨扬编:《1926-1945良友随笔》,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1 侯东阳:《林语堂的新闻舆论观——评林语堂的<中国新闻舆论史>》,《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年第2期。
    2 《本馆告白》,《申报》1877年6月20日。
    1 1931年的统计数据来自秦绍德:《上海近代报刊史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82页。
    2 参见李泽彰:《三十五年来中国之出版业》,出自张静庐辑注:《中国现代出版史料丁编(下)》,第381-394页。
    1 王云五:《十年来的中国出版事业—一九二七—一九三六年》,张静庐辑注:《中国现代出版史料·乙编》,第336-337页。
    2 李家驹著:《商务印书馆与近代知识文化的传播》,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64页。
    1 钱炳寰编:《中华书局大事纪要(1912-1954)》,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5页。
    2 钱炳寰编:《中华书局大事纪要(1912-1954)》,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56页。
    3 王建辉:《商务与中华:中国近代出版的冠军与亚军》,《中华读书报》,2005年9月29日。
    4 1930到1937年的出书册数和字数是笔者根据钱炳寰编《中华书局大事纪要(1912-1954)》中第162页给出的数字统计出来的。
    5 钱炳寰编:《中华书局大事纪要(1912-1954)》,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15页。
    1 王云五:《十年来的中国出版事业—一九二七—一九三六年》,见张静庐辑注《中国现代出版史料乙编》,第336-337页。
    2 谢其章:《孤崖一枝花——<宇宙风>》,《创刊号风景》,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第79页。
    1 邹韬奋:《韬奋新闻出版文选》,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332页。
    2 邹韬奋:《韬奋新闻出版文选》,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336页。胡适曾认为韬奋成不了什么气候,并对《生活》周刊的实际销数感到怀疑,认为是邹韬奋为了做广告夸大了数量。韬奋在《为生活书店辟谣敬告海内外读者及朋友们书》中举出了周刊发行数量的证据:“该刊销数每期在十五万份以上(有当时邮局盖章的立券薄为证),仅仅该刊每年的订费即有数万元。”见《韬奋新闻出版文选》,第352页。
    3 茅盾:《所谓“杂志年”》,《文学》,1934年8月1日,第132页。
    4 沈从文:《谈谈上海的刊物》,《大公报·小公园》1769期,1935年8月18日。
    1 袁殊:《文艺新闻》之发刊,《文艺新闻》,1931年3月16日。
    2 郑振铎:《世界文库·编例》,上海生活书店,1935年5月20日刊。
    3 杨义主笔 中井政喜、张中良合著:《中国新文学图志》(下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51页。
    4 杨义主笔中井政喜、张中良合著:《中国新文学图志》(下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51页。
    1 杨寿清:《中国出版简史》,上海永祥印书馆,1946年,第68-74页。
    2 邹振环:《20世纪上海翻译出版与文化变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见该书第四章的标题。
    1 上海市文史研究馆编:《海上春秋》,上海书店,1992年版,第37页。
    2 见《新小说》第2期中的“编者·作者·读者”栏。
    1 吴亮撰文:《老上海·已逝的时光》,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上海图书馆供稿,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179-180页。
    1 张静庐辑注:《中国现代出版史料·丁编(下)》,第381-394页。
    1 参阅熊月之:《论晚清上海文化管理:从<点石斋画报>案说起》,《书窗》,2000年第2期。
    1 张静庐辑注:《中国现代出版史料·补编》,第265页。
    2 同1,第265-266页。
    1 史料出处:上海档案馆,档案号:U38-2-680。
    2 史料出处:上海档案馆,档案号:U38-2-685。
    3 郭卫:《领事裁判权存于我国之现状》,《现代法学》第一卷第二号,1931年4月版。
    1 参见丁易:《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及其和反动政治的斗争》,见张静庐辑注:《中国现代出版史料·乙编》,第43页。
    2 关于具体的某一家书店的遭禁书目及遭禁理由,如泰东书店,可翻阅王余光吴永贵阮阳著:《中国新图书出版业的文化贡献》,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 卞杏英著:《上海革命简史》,学林出版社,1990年版,第130页。
    2 张静庐:《在出版界二十年》,上海书店,1984年版,第128页。
    1 见张静庐辑注:《中国现代出版史料·丁编(下)》,第413页。
    2 倪墨炎:《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从产生到消亡》,《出版史料》,1989年第1期。
    3 更多的伪装书名,参见吴贵芳:《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上海革命报刊伪装名目摭谈》,出自张静庐辑注《中国现代出版史料丁编(上)》,第139页。宋庆森著《书海殊尘——漫话老版本书刊》(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一书中也举了很多生动的伪装书名的例子。
    4 数字统计来自马良春张大明编《三十年代左翼文艺资料选遍》提供的刊物目录统计,见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21页。
    1 胡适:《新文化运动与国民党》,《胡适文集》第5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80页。
    2 林语堂:《林语堂自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333页。
    3 陈琳琳 周基琛:《林语堂文学转型探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张恨水30年代前期到上海,对当时上海人追求享乐的生活态度也深有体会。
    4 沈从文:《“文艺政策”探讨》,《文艺先锋》2卷1期,1943年1月10日。
    1 沈从文:《“文艺政策”探讨》,《文艺先锋》2卷1期,1943年1月10日。
    2 参见朱晓进:《论三十年代文学杂志》,《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1 姜穆:《一百两黄金打倒多少人马》,台北大东图书公司印行,中华民国七十五年十月初版,第29-30页。
    2 魏子初:《帝国主义在华投资》,北京人民出版社,1951年版,第3页。
    3 数据来自洪谢文:《汇丰银行在旧中国的经济掠夺》,见《上海的故事》,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75-76页。
    1 郑逸梅:《史量才被刺及其他》,《书报话旧》,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17-218页。
    2 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该词及理论,并在1939、1942年出版的《经济周期》和《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两书中使该理论系统化。
    1 瞿兆鸿:《我国印刷业概况调查》,上海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印刷印钞组编《中国印刷史资料汇编》第一辑,第177页。
    1 《申报》,1912年2月23日版。
    2 周武:《文化市场与上海出版业(1912-1921)》,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苏智良主编:《上海:近代新文明的形态》,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版。
    3 《中国现代出版史料·甲编》,第268页。
    4 陆费逵:《六十年来中国之出版业与印刷业》,《申报月刊》第1卷第1号,1932年7月15日。
    1 见钱炳寰编:《中华书局大事纪要》(1912-1954),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02页。
    1 朱艳丽:《幽默大师林语堂》,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61-162页。
    2 有关整合营销传播的理论和经典案例,可参看特伦斯·A.辛普著:《整合营销传播——广告、促销与拓展》,廉晓红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 参见包天笑著:《钏影楼回忆录》,刘幼生点校,山西教育出版社与山西古籍出版社,1998年共同出版,第578-580页。
    4 王云五:《岫庐八十自述》,台湾商务印书馆,1967年版,第98页。
    5 《叶圣陶出版文集》,中国书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57页。
    1 舒新城:《中华书局编辑所》,《狂顾录》,中华书局,1936年版,第149页。
    2 范军:《试论出版风格》,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简报,2000年第一期。
    1 余汉生:《良友十年以来》,程德培 郜元宝 杨杨编:《1926-1945良友随笔》,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225页。
    2 见陈明远著:《文化人的经济生活》,文汇出版社,2005年版,第111页。
    3 见陈明远著:《文化人的经济生活》,文汇出版社,2005年版,第111页。
    4 汪原放:《亚东图书馆与陈独秀》,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227页。
    1 汪原放著:《亚东图书馆与陈独秀》,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182页。
    2 冯春龙:《汪孟邹和亚东图书馆》,《出版史料》,2005年第1期。
    3 中国近代出版机构的各种产权类型,可参考王一方:《中国近代出版机构产权衍进的历史考察》,见《2002年出版年鉴》。
    4 参见张忠民:《20世纪30年代上海企业的科学管理》,《上海经济研究》,2003年第6期。
    5 当时译为戴乐儿:《工厂适用学理的事业管理法》,上海中华书局,1916年版。
    6 “科学管理法计划”草案全文见《岫庐八十自述》,台湾商务印书馆,1967年版,第174-200页。
    1 参见王学哲编:《王云五对青年谈求学与生活》,台湾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51-152页。
    2 参见茅盾:《对于(小学生文库)的希望》,《申报·自由谈》,1933年10月30日。
    3 王云五:《工商管理一瞥》,商务印书馆,1943年版,第52页-53页。
    4 关于王云五的改革,可参阅王建辉:《文化的商务——王云五专题研究》,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 参见赵晓恩:《六十年出版风云散记》,中国书籍出版杜,1994年版,第78页。
    2 见钱炳寰编:《中华书局大事纪要》(1912-1954),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16页。其它出版企业的用人管理,可参看吴永贵 曹琳娜:《民国时期出版企业的人员构成与管理》,《中国编辑》,2006年第2期。
    3 同2。
    4 这个英文单词的意思是笔者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翻译而来。
    5 同4。
    1 迈克·费舍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9-20页。
    2 清水英夫著:《现代出版学》,沈洵澧 乐惟清译,中国书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42-143页。
    1[英]奈杰尔·拉波特乔安娜·奥弗林:《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鲍雯妍 张亚辉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273页。
    1 巴顿在他的著作中引用了蒂茨的这段话。见K.J巴顿著:《城市经济学》,上海社科院部门经济研究所城市经济研究室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55页。
    2 邹韬奋:《韬奋新闻出版文选》,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346页。
    3 上海《生活星期刊》第1卷第20号,1936年10月18日版.
    4[美]阿列克斯·英克尔斯等著:《从传统人到现代人——六个发展中国家的个人变化》,顾昕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版,第424页。
    1 胡林阁 朱邦兴 徐声合编《上海产业与上海职工》,香港远东出版社,1939年版,第586页。
    2 同1,第597页。
    3 同1,第M9页。
    4 工人在长时间劳动后无法继续学习是一种世界性现象。19世纪美国的一位劳动妇女曾经给报社写信说:“当一个人进行了10-14小时的体力劳动后,再去学习历史、哲学或科学是不可能的。我清楚地记得这种恼怒,那就是当我听讲座时,我常常发现自己睡着了。也许是因为迟到而坐得离演讲者那么远,以至于一天中机器的噪音引起的耳朵鸣响使我几乎听不到他所说的任何一句话。我确信很少有人不我对知识且有更强烈的欲望,但是长时间工作制度的结果就是如此。我最大的快乐是晚餐后,以任何一种舒适的姿势搁放疼痛的脚,看本小说。”见[美]阿尔弗雷德·D.小钱德勒 托马斯·K麦克科劳理查德·S.特德劳著:《管理学历史与现状》,郭斌主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13页。
    5 胡林阁 朱邦兴 徐声合编《上海产业与上海职工》,香港远东出版社,1939年版,第551-552页。
    6 1933年上海各项物价来自《1926-1936年上海市零售物价表》,见《上海解放前后物价资料汇编(1921-1957)》,上海人民出版杜,1959年版,第343-345页。
    1 见晏阳初:《平民教育》(1923年10月),《晏阳初全集》第1卷,第51页。《在周会上的讲话》(1932年3月28日),《晏阳初全集》第1卷,第213-214页。
    2 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28-129页。
    1[法]安克强:《1927~1937年的上海——市政权、地方性和现代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88-89页。
    2 这些数据来自于顾准在1939年4~5月用“立达”的笔名在《职业生活》杂志上连续发表的《上海职员与职员运动》一文。
    3 朱帮兴 胡林阁 徐声编:《上海产业与上海职工》,香港远东出版社,1939年版,第621-622页。
    4 见岩间一弘著:《1940年前后上海职员阶层的生活情况》,甘慧杰译,《史林》,2003年04期。
    5 周晓虹主编:《中国中产阶级调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329页。
    6 见邹依仁编:《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90页,表14。
    7 绶晋:《论中等社会》,《铁报》,1931年3月4日。
    8 参见张忠民主编:《近代上海城市发展与城市综合竞争力》,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85页。
    1 参见李康化:《漫话老上海知识阶层》,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19-120页。
    2 参见国民政府教育部编:《中华民国二十二年度全国教育初等教育统计》,教育部编《中华民国二十一年度全国教育中等教育统计》的有关统计资料。
    3 上海市政府秘书处编:《上海市政府报告(1932-1934)》,汉文正楷印书局,1936年版,第82页。
    4 同3,第82页附表。
    1 王卫平:《接受史——现代文学史研究的新视角》,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26页。
    2 马以鑫:《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3-14页。
    3 邹韬奋:《韬奋新闻出版文选》,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287页。
    1 鲁迅:《文艺的大众化》,《鲁迅全集》(第七卷),第367页。
    2 茅盾:《从牯岭到东京》,《茅盾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41页。
    3 茅盾:《<子夜>写作的前前后后》,《新文学史料》,1981年第4期。
    4 同3。
    1 参见韦泱:《听罗洪漫谈巴金》,《苏州杂志》,2005年第6期。
    1 丁玲:《一九三O年春上海》,《一个人的诞生》,上海新月书店,1931年版,第6页。
    2 林语堂:《林语堂自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94页。
    1 李今:《海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94页。
    2 邹韬奋:《韬奋新闻出版文选》,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200页。
    3 张恨水:《我的小说过程》,《写作生涯回忆》,北岳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6页。
    4 华严一丐:《啼笑种种》,《珊瑚》第21期,1933年5月1日版。
    5 王德威:《文学的上海——一九三一》,《上海文学》,2001年第4期。
    1 郑逸梅:《报纸登载长篇小说的创始者蔡尔康》,《书报话旧》,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2 参阅陈昌凤著:《蜂飞蝶舞——旧中国著名报纸副刊》,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5页。
    1 参见鲁深:《晚清以来文学期刊目录简编》,见《中国现代出版史料·丁编(下)》,第510-576页。
    2 郭浩帆:《清末民初小说与报刊业之关系探略》,《文史哲》,2004年第3期。
    3[美]伊恩·P·瓦特著:《小说的兴起》,高原董红钧译,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52页。
    4 见张赣生:《民国通俗小说论稿》,重庆出版社,1991年版,第28-30页。张赣生在书中罗列了150余种小说类型的名称,这150余种小说类型对应的应该是不同类型的读者的小说阅读和欣赏趣味。
    1 寅半生:《小说闲评·序》,《游戏世界》,1906年第1期。
    2[美]泰勒·考恩著:《商业文化礼赞》,严忠志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92页。
    1 宋原放 孙顒:《上海出版志·序》,《上海出版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2 鲁迅:《“醉眼”中的朦胧》,载《语丝》周刊第4卷第11期,1928年3月12日。
    3 朱自清:《那里走·我们的路》,《朱自清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238页。
    1 见周振鹤主编:《晚清营业书目》,第253页。
    2 陈原:《商务印书馆》,见《记胡愈之》,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142页。
    3 参见李家驹著:《商务印书馆与近代知识文化的传播》,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4 杨扬:《商务印书馆与二十年代新新文学中心的南移》,《商务印书馆一百年》,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467页。
    1 汪原放:《亚东图书馆与陈独秀》序,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
    1 见《中国旧海关史料》(1895-1948),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海关总署办公厅编,京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115册558页。
    1 陈思和:《商务印书馆:民间出版业的兴衰》序,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 邱明正主编:《上海文学通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91页。
    3 钱杏邨:《一九三一年中国文坛的回顾》,见张静庐辑注:《中国现代出版史料·乙编》,第97页。
    1 曹清华:《发表左翼作品的四类刊物》,《新文学史料》,2005年第4期。
    2 程光炜:《左翼文学思潮与现代性》,见温奉桥编:《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文学》,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2页。
    3 陈思和:《论海派文学的传统》,《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1 胡适:《人权与约法》,《人权论集》,上海新月书店,1930年版,第12页。
    2 邱明正主编:《上海文学通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91页。
    3 《开明》第2卷第5号,1929年11月10日。
    4 王哲甫:《中国新文学运动史》,北平杰成印书局,1933年版,第225-226页。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现代文学史著作,介绍、分析和总结了自1917年至1933年十七年间的新文学运动。
    5 巴金:《灵魂的呼号》,《大陆杂志》第1卷第5期,1932年11月1日。
    6 巴金:《关于两个<三部曲)》,《抗战文艺》第7卷第2-3期合刊,1941年3月20日。
    7 秦弓:《如何重写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华读书报》,2005年8月3日。在该文里,秦弓还提出一个问题,目前存在的现代文学史中,没有一部现代文学史提到作家创作与个人生计、文化市场、社会生活的关系、现代文学的传播方式等历史的原生态,而文学史作为一门历史,应该生动地反映历史原生态。
    1 鲁迅:《“民族主义文学”任务和运命》,《鲁迅全集》(第四卷),第320页。
    1 麦克昂(郭沫若):《桌子的跳舞》,《创造月刊》第1卷第11期,1928年5月1日。
    2 李兆忠:《人情世界的异态返照》,《书屋》,2006年第7期。
    1 微知:《现代文学的十大特色》,《东方杂志》第二十七卷第七号,1930年4月10日发行。
    2 杨义:《京派海派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9页。
    3 朱寿桐:《中国现代社团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2页。
    4 张静庐辑注:《中国现代出版史料·甲编》,第30页。
    1 邹韬奋著:《韬奋我的出版主张》,徐诚王一方编,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5页。
    2 同1,第4页。
    3 同1,第16页。
    4 同1,第16-17页。
    5 同1,第22页。
    1 章克标:《解题》,《文坛登龙术》,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2页。
    2 同1,第183页。
    1 见狂苕:《编余琐话》,《红玫瑰》第1卷第1期,1924年8月2日。
    2 赵狂苕:《花前小语》,载1929年9月《红玫瑰》第5卷24期。
    1 吕若涵:《“论语派”论》,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53页。
    2 关于众多作家的具体趣味追求,参见赵海彦:《中国现代趣味主义文学思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4-210页。
    1 旷新年:《1928年的文学生产》,见程光炜主编:《大众媒介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3-134页。
    2[日]小滨正子:《近代上海的公共性与国家》,葛涛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212-213页。
    1 鲁迅:《270919致翟永坤》,《鲁迅全集》(第十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7页。以下引用的鲁迅言论全是出自相同版本,不再注明。
    2 鲁迅:《341118致母亲》,《鲁迅全集》(第十三卷),第262页。
    3 赵家璧:《编辑忆旧》,北京:生活·新知·读书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61页。
    4 陈明远:《文化人的经济生活》,文汇出版社,2005年版,第200页。
    1 周作人:《十字街头的塔》,《雨天的书》,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2年版,第59页。
    1 鲁迅:《260617致李秉中》,《鲁迅全集》(第六卷),第528-529页.
    2 鲁迅:《360802致曹白》,《鲁迅全集》(第十四卷),第121页.
    3 唐弢:《鲁迅先生的梓印工作》,出自张静庐辑注:《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补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373页.
    4 鲁迅:《祝中俄文字之交》,《文学月报》第一卷第五、六号合刊,1932年12月15日版。
    1 鲁迅:《290322致韦素园》,《鲁迅全集》(第十二卷),第156页。
    2 鲁迅:《310816致蔡永言》,《鲁迅全集》(第十二卷),第270-271页。
    3 鲁迅:《361017致曹靖华信》,《鲁迅全集》(第十四卷),第171-172页。
    1 鲁迅:《小品文的危机》,《鲁迅全集》(第四卷),第591页。
    2 陈漱渝:《<斯巴达之魂>与梁启超》,《鲁迅研究月刊》,1993年第10期。
    1 见倪墨炎:《现代文坛灾祸录》,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版。第91-92页。
    2 见马蹄疾 陈淑渝主编:《茅盾集》,知识出版社,1997年版,第3-5页。
    3 王富仁:《我看中国的鲁迅研究》,见《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1期。
    1 鲁迅:《徐懋庸作<打杂集>序》,《鲁迅全集》(第六卷),第302页。
    1 鲁迅:《英译本<短篇小说选集>自序》,《鲁迅全集》(第七卷),第411页。
    1 Lin Yu tang:All Men Are Brothers,January 4,1934,The China Critic.
    1 林语堂:《发刊<人间世>意见书》,《论语》第38期,1934年4月1日。
    1 Lin Yu tang:a history of the press and public opinion in china,greedwood press,1968.P164-165.
    1 林语堂:《与陶亢德书》,《论语》第28期,1933年11月1日。
    2 陈福康 蒋山青编:《章克标文集》(下),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73页。
    3 《人间世》第4期,1934年5月20日版。
    1 林语堂:《谈中西文化》,《人间世》第26期,1935年4月20日。
    2 见《林语堂自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34页。
    1 鲁迅:《一思而行》,《鲁迅全集》(第五卷),第499页。
    2 林语堂:《二十二年之幽默》,见沈永宝编《林语堂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149页。
    1 林语堂:《幽默》,见《论语》第35期,1934年2月16日。
    2 茅盾:《所谓“杂志年”》,《文学》第三卷二期,1934年8月1日。
    3 谢其章:《孤崖一支花——宇宙风》,见《创刊号风景(插图本)》,北京图书馆出版,2003年版,第79页。
    4 林语堂:《记性灵》,《宇宙风》第11期,1936年2月16日。
    5 同4。
    1 乐正:《近代上海人社会心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21-243页。
    2 林语堂:《啼笑皆非》中文译本序言——为中国读者进一解,见《宇宙风》第138期,1944年8月。
    1 "New Book by Lin Yu tang",October 17,1935,The China Critic.
    2 "Lin Yu tang's New Book",November 7,1935,The China Critic.
    1 "My Country and My People",January 23,1936,The China Critic.
    2 见林语堂:《啼笑皆非》中文译本序言——为中国读者进一解,《宇宙风》第138期,1944年8月。
    1 林语堂:《浮生六记·译者序》,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版,第17页。
    2 林语堂:《浮生六记·后记》,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版,第330页。
    1 黄万华:《40年代:文学开放性体系的形成——兼及林语堂小说的文化视角》,《理论学刊》,2002年第2期。
    2 张爱玲:《私语》,《天地》月刊,1944年第10期。
    1 《鲁迅全集》(第十四卷),第111页。
    1 陈子善:《杰出的编辑出版家——追忆赵家壁先生》,见上海鲁迅纪念馆上海文艺出版社合编的《赵家壁先生纪念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17页。
    1 邓九平编:《冯亦代文集·书话卷》(三),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366页。
    1 邵洵美:《色彩与旗帜——<金屋月刊>发刊词》,《洵美文存》,第378页。
    1 邵洵美:《色彩与旗帜——<金屋月刊>发刊词》,《洵美文存》,第378页。
    1 邵绡红:《我的爸爸邵洵美》,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第117-118页。
    2 林淇:《海上才子:邵洵美传》,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 温梓川:《文人的另一面——民国风景之一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4页。
    2 同1,第272页。
    3 邵绡红著:《我的爸爸邵洵美》,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第325页。
    4 同3,第375页。
    5 同3,第105页。
    6 章克标:《海上才子:邵洵美传》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7 邵洵美:《晒书的感想》,《洵美文存》,第422页。原载1935年9月5日《时代图画半月刊》第8卷第6期。
    1 邵洵美:《一个人的谈话·小序》,《洵美文存》,第3页。
    2 见《论语》第144期新年号,1948年1月1日版。
    3 见《论语》第145期,1948年1月16日版。
    1 邵洵美:《一本赤裸裸的小说》,载《狮吼》半月刊第九期,1928年11月1日。
    2 原载1936年1月4日《人言周刊》第2卷第43期。
    1 邵洵美:《新诗与“肌理”》,原载1935年12月21日《人言周刊》第2卷第41期。
    2[美]雅克·巴尔赞著:《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林华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747页。
    1 乐黛云:《中国的世纪末颓废——最后一个唯美派诗人邵洵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82-388页。
    2 赵毅衡:《邵洵美:中国最后一位唯美主义者》,《对岸的诱惑》,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33页。
    3 邵洵美:《文化的班底——七月二十一日在蚁社演讲稿》,《洵美文存》,第158-159页。
    1 邵洵美:《画报在文化界的地位》,《洵美文存》,第150页。
    2 邵洵美:《花厅夫人——介绍弗丽茨夫人》,1933年6月《时代图画半月刊》第4卷第7期。
    1 黄曼君:《新文学传统与经典阐释》,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0-62页。
    2 这是笔者记录的吴福辉于2006年12月11日在上海师范大学所做《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生成与再思考》的学术前沿报告中提出的观点。
    1 刘为民:《科学与现代中国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03页。
    2 杨义:《京派海派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9页。
    1 梁实秋:《文学批评辩》,《晨报副刊》,1926年10月27-28日。
    2 沈从文:《创作杂谈·给志在写作者》,《沈从文文集》第12卷,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110页。
    3 朱光潜:《“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中学生》杂志第六十号,1935年12月版。
    4 《鲁迅全集》(第六卷),第444页。
    1 参见郑伯奇:《伟大的作品底要求》,《两栖集》,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7年出版。
    2 本文最初发表于《中华日报·动向》,1934年9月29日版。
    3 《鲁迅全集》(第八卷),第417-419页。
    4 何家槐:《所谓“杂文问题”》,《冒烟集》,桂林文献出版社,1941年版,第128-135页。
    5 邵洵美:《一个人的谈话》,《洵美文存》,第17页。
    1 李继凯 陈黎明:《论五四新文学与出版业的互动效应》,《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第31卷第4期,2002年7月版。
    2 陈黎明:《控制与自由之间:“五四”后新文学与出版业的互动效应》,《学术探索》,2004年10期。
    1 载于1934年5月南京《时代公论》第114号。
    2 《中央日报》,1934年6月1日版。
    3 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219-225页。
    4 同3,第6-8页。
    1 陈子展:《文言—白话—大众语》,见文振庭编:《文艺大众化问题讨论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209页。
    1 参见郭国昌著:《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大众化之争》,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1 谢天振:《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3年翻译文学·序》,春风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1 张英:《访上海作家施蛰存、王安忆、格非、孙甘露》,《作家》,1999年第9期。
    1[法]洛里哀:《比较文学史》,傅东华译,商务印书馆,1932年版,第351-352页。
    1 艾青:《艾青诗选》自序,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1][德]马克斯·霍克海默 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渠敬东 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德]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
    [3][德]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张旭东 魏文生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
    [4][德]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
    [5][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6][英]安德斯·汉森等:《大众传播研究方法》,崔保国 金兼斌 童菲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7][法]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8][美]大卫·E·莫里森:《寻找方法:焦点小组和大众传播研究的发展》,柯惠新 王宁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9][美]马丁·杰:《法兰克福学派的宗师—阿道尔诺》,胡湘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0][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 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1][美]约翰·R.霍尔玛丽·乔·尼兹:《文化:社会学的视野》,周晓虹,徐彬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12][美]戴安娜·克兰著:《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赵国新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13][美]雪莉·贝尔吉:《媒介与冲击》,赵敬松主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4]Kathleen Hall Jamieson,Karlyn Kohrs Campbell:《The Interplay of Influence:News,Advertising,Politics and the Mass Media》,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5][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 刘绯 张立平 王圆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16][美]泰勒·考恩:《商业文化礼赞》,严忠志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7][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 蒲隆 任晓晋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
    [18][美]伊恩·P·瓦特:《小说的兴起——笛福、理查逊、菲尔丁研究》,高原董红钧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
    [19]范伯群主编:《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0]王卫平:《中国现当代文学及其名家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1]周大鸣编著:《现代都市人类学》,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2]杨东平:《城市季风:北京和上海的文化精神》,东方出版社,1994年版。
    [23][美]阿列克斯·英克尔斯等著:《从传统人到现代人——六个发展中国家的个人变化》,顾昕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第1版。
    [24]张忠民主编:《近代上海城市发展与城市综合竞争力》,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25]李德洙主编:《都市化与民族现代化——中国都市人类学第一次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国物质出版社,1994年版。
    [26][美]希夫林:《出版业》,白希峰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27]陈思和:《陈思和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8]周海波 杨庆东:《传媒与现代文学之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9]李希光 赵心树:《媒体的力量》,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
    [30]喻国明:《传媒影响力》,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
    [31]黄志伟 黄莹编著:《中国近代广告》,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
    [32]李家驹著:《商务印书馆与近代知识文化的传播》,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33]林语堂:《林语堂自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34]刘为民:《科学与现代中国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5][法]安克强(Christian Henriot):《上海妓女——19-20世纪中国的卖淫与性》,袁燮铭夏俊霞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36][美]柯文:《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雷颐,罗检秋译,江苏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37]王韬:《瀛蠕杂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38]李今:《海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9][美]韩南:《中国近代小说的兴起》,徐侠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0]邹广文 徐庆义著:《全球化与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41]宋军:《申报的兴衰》,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
    [42]叶中强:《从想象到现场——都市文化的社会生态研究》,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
    [43]王文英主编:《上海现代文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4]杨剑龙:《旷野的呼声——现代作家与基督教文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5]孔范今:《孔范今自选集》,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46]何凯立:《基督教在华出版事业》,陈建明王再兴译,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7]阿英:《晚清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48]高小康:《狂欢世纪——娱乐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9]王余光 吴永贵 阮阳:《中国新图书出版业的文化贡献》,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0][日]清水英夫著:《现代出版学》,沈洵澧、乐惟清译,中国书籍出版社,1991年版。
    [51][美]韦尔伯·施拉姆:《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金燕宁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
    [52][美]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章建刚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53][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陈晓林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54]丁宁:《接受之维》,百花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55]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6][英]奈杰尔·拉波特乔安娜·奥弗林:《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鲍雯妍 张亚辉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57][德]格罗塞:《艺术的起源》,蔡慕晖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58]杨剑龙主编:《中国现当代文学简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9]苏智良主编:《上海:近代新文明的形态》,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版。
    [60]邱明正主编:《上海文学通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1]包亚明 王宏图 朱生坚等著:《上海酒吧—空间、消费与想象》,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62][美]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上海》,毛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
    [63]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4][法]白吉尔:《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王菊 赵念国译,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65]程光炜主编:《大众媒介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66]程光炜主编:《文人集团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67]程光炜主编:《文人集团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68]李天纲:《人文上海:市民的空间》,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69]汪原放:《亚东图书馆与陈独秀》,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
    [70]李白坚:《中国出版文化概观》,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71]吴信训 金冠军 李海林等著:《现代传媒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2]于先友:《现代出版产业发展论》,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3]郑逸梅:《书报话旧》,中华书局,2005年第1版。
    [74]邹韬奋:《韬奋新闻出版文选》,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75]钱炳寰编:《中华书局大事纪要(1912-1954)》,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76]上海特别市社会局:《上海特别市工资和工作时间(民国十八年)》,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
    [77]包天笑著 刘幼生点校:《钏影楼回忆录》,山西教育出版社和山西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78]章克标:《文坛登龙术》,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79]李康化:《漫话老上海知识阶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0]陈明远:《文化人的经济生活》,文汇出版社,2005年版。
    [81]王建辉:《出版与近代文明》,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2]夏济安:《黑暗的闸门》,台北志文出版社,1971年版。
    [83]李良荣:《中国报纸文体发展概要》,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84]杨扬:《商务印书馆:民间出版业的兴衰》,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85]马永强:《文化传播与现代中国文学》,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6]郑乐平编译:《经济·社会·宗教——马克斯·韦伯文选》,上海社会科学院,1997年版。
    [87]李欧梵:《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8]陈平原 山口守编:《大众传媒与现代文学》,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
    [89]王岳川主编:《媒介哲学》,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0]杨义:《京派海派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91]赵晓恩:《六十年出版风云散记》,中国书籍出版社,1994年版。
    [92]张静庐辑注:《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近代初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93]张静庐辑注:《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近代二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94]张静庐辑注:《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现代甲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95]张静庐辑注:《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现代乙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96]张静庐辑注:《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现代丙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97]张静庐辑注:《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补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98]张静庐辑注:《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现代丁编·上),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99]张静庐辑注:《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现代丁编·下),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100]鲁迅:《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1]沈从文:《沈从文文集》(12卷),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
    [102]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上 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03]李明伟:《清末民初中国城市社会阶层研究(1897-192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1版。
    [104]朱帮兴 胡林阁 徐声编:《上海产业与上海职工》,香港远东出版社,1939年版。
    [105]邹依仁编:《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06]周晓虹主编:《中国中产阶级调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07]赵家壁:《编辑忆旧》,生活·新知·读书三联书店,1984年第1版。
    [108]倪墨炎:《现代文坛灾祸录》,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版。
    [109][美]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0]沈启无编选:《近代散文抄》,黄开发校订,东方出版社,2005年第1版。
    [111]乐正:《近代上海人社会心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12]陈平原:《从文人之文到学者之文——明清散文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
    [113]张恨水:《写作生涯回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年版。
    [114]袁进:《张恨水评传》,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115]刘少文:《大众媒体打造的神话——论张恨水的报人生活与报纸化文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6]张伍:《我的父亲张恨水》,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117]林语堂著:《吾国与吾民》,华龄出版社,1995年版。
    [118]周作人:《雨天的书》,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2年版。
    [119]阎庆生:《鲁迅创作心理论》,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20]胡适:《人权论集》,上海新月书店,1930年版。
    [121][法]安克强:《1927~1937年的上海—市政权、地方性和现代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122]马长山:《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23]舒新城:《狂顾录》,中华书局,1936年版。
    [124]邵燕君:《倾斜的文学场——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的市场化转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25]王晓明主编:《批评空间的开创——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研究》,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
    [126]唐振常:《近代上海探索录》,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版。
    [127][美]小科布尔著 杨希孟译:《上海资本家与国民政府1927-1937》,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128]吴景平主编:《上海金融业与国民政府关系研究(1927—1937)》,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9]张静庐:《在出版界二十年》,上海杂志公司,1938年版。
    [130]张志强:《20世纪中国的出版研究》,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31]杨寿清:《中国出版简史》,上海永祥印书馆,1946年版。
    [132][法]埃斯卡皮著王美华 于沛译:《文学社会学》,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133]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年版。
    [134][美]道格拉斯·诺思著:《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等译,上海三联书店出版,1991年版。
    [135]朱华等著:《上海一百年》,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36][美]霍塞:《出卖的上海滩》,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137]梅新林 陈国灿主编:《江南城市化进程与文化转型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38][德]卡尔·雅斯贝斯著:《历史的起源与目标》,魏楚雄 俞新天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139]栾梅健:《前工业文明与中国文学》,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40]熊月之 周武主编:《海外上海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141]王岳川著:《二十世纪西方哲性诗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42]刘增人等纂著:《中国现代文学期刊史论》,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143]顾朝林等著:《中国城市地理》,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44]郑祖安:《海上剪影》,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版。
    [145][英]安东尼·吉登斯克里斯多弗·皮尔森著:《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尹宏毅译,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146][法]费尔南·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一卷),顾良施康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147][美]爱狄·密勒:《上海—冒险家的乐园》,包玉珂编译,上海文化出版社,1956年版。
    [148][英]Mike Savage Alan Warde:《都市社会学》,孙清山译,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版。
    [149][加拿大]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50][法]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著:《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151]蔡丰明:《上海都市民俗》,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
    [152][美]R·E·帕克等著:《城市社会学》,宋俊岭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153]刘建美:《从传统消遣到现代娱乐》,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54][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像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睿人译,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155]王兆鹏:《文学传播与接受论丛》,中华书局,2006年版。
    [156]秦绍德:《上海近代报刊史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57]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58]马以鑫著:《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59]《上海出版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出版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160]王本朝:《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
    [161]李向民:《中国文化产业史》,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162]曾小逸主编:《走向世界文学中国现代作家与外国文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63]胡正强:《中国现代报刊活动家思想评传》,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164]乐黛云:《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北大出版社,1987年版。
    [165]郭国昌:《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大众化之争》,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166]杨联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期刊与思潮(1897—1949)》,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1]许纪霖:《都市空间视野中的知识分子研究》,《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2]费勇 吴燕:《大众传播与文学功能的重新审视》,《文艺争鸣》,2004年第4期。
    [3]陈平原:《学问家与舆论家》,《读书》,1997年第11期。
    [4]王富仁:.《传播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读书》,2004年第5期。
    [5]吴富辉:《海派文化现代二重性》,载《外滩画报》第119期,2005年3月1日。
    [6]王晓明:《一份杂志和一个“社团”——重评五四文学传统》,《上海文学》,1993年第4期。
    [7]周武:《论民国初年文化市场与上海出版业的互动》,《史林》,2004年第6期。
    [8]陈惠芬:《“文学上海”与城市文化身份建构》,》(《文学评论》,2003年第3期。
    [9]陈思和:《当代文化趋向与图书出版》,《文汇报》,2005年2月20日。
    [10]张震宇 高彩霞:《世纪回眸话文学—谈20世纪中国文学与媒体的互动关系》,《文艺评论》,2003年第3期。
    [11]潘建国:《明清时期通俗小说的读者与传播方式》,《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12]王富仁:《我看中国的鲁迅研究》,《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1期。
    [13]姜义华:《上海现代性析论》,《学术月刊》2004年第3期。
    [14]李继凯 陈黎明:《论五四新文学与出版业的互动效应》,《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1卷第4期,2002年7月。
    [15]韩建民:《晚清科学出版的流变与走向》,《河北学刊》2005年第2期。
    [16]王建辉:《知识分子群体与近代报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17]毛志成:《学学林语堂的精明》,《文学自由谈》,2005年第3期。
    [18]罗维扬:《林语堂的编、译、著》,《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4年第12期。
    119]邓丽兰:《略论<中国评论周报>(The China Critic)的文化价值取向——以胡适、赛珍珠、林语堂引发的中西文化论争为中心》,《福建论坛》,2005年第1期。
    [20]黄万华:《40年代:文学开放性体系的形成——兼及林语堂小说的文化视角》,《理论学刊》,2002年第2期。
    [21]张忠民:《20世纪30年代上海企业的科学管理》,《上海经济研究》,2003年第6期。
    [22]金忠明 李本友:《市民社会与上海近代“海派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第21卷第2期,2003年6月。
    [23]钱宗灏:《上海外滩——东亚最负盛名的国际公共空间》,《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7卷第1期,2006年2月。
    [24]施萍:《幽默何以成小品——以林语堂小品为例》,《文学评论》,2006年1月。
    [25]王德威:《文学的上海一一九三一》,《上海文学》,2001年第4期。
    [26]曹清华:《发表左翼作品的四类刊物》,《新文学史料》,2005年第4期。
    [27]郭浩帆:《清末民初小说与报刊业之关系探略》,《文史哲》,2004年第3期。
    [2a]吴永贵 曹琳娜:《民国时期出版企业的人员构成与管理》,《中国编辑》,2008年第2期。
    [29]冯春龙:《汪孟邹和亚东图书馆》,《出版史料》,2005年第1期。
    [30]陈昌文 唐晓青:《近代上海出版业与都市的商业性文化》,《巢湖学院学报》,2002年4期。
    [31]陆费逵:《六十年来中国之出版业与印刷业》,《申报月刊》第1卷第1号,19:32年7月15日。
    [32]倪墨炎:《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从产生到消亡》,《出版史料》,1989年第1期。
    [33]吴义勤 房伟:《文学:在现代性的认同与互动之间——评路英勇著<认同与互动——五四新文学出版研究>》,《文学报》,2005年6月2日。
    [34]杨剑龙:《现代文学期刊研究的重要收获——读<中国现代文学期刊史论)》,《文汇读书周报》,2006年2月17日。
    [35]吴永贵:《中华书局的成功经营之道》,《编辑学刊》,2002年第3期。
    [36]朱联保:《关于世界书局的回忆》,《出版史料》,1987年第2期。
    [37]岳凯华:《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文学格局》,《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38]朱晓进:《政治文化语境与三十年代左翼文学批评》,《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39]朱晓进:《政治文化与20世纪30年代作家的文学选择》,《江海学刊》,2003年第2期。
    [40]王中忱:《新式印刷、租界都市与近代出版资本的形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第1期。
    [41]江文汉:《广学会是怎样的一个机构》(上),《出版史料》,1988年第2期。
    [42]王益:《“出版”再探源》,《出版发行研究》,1999年第6期。
    [43]侯东阳:林语堂的新闻舆论观——评林语堂的《中国新闻舆论史》,《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年第2期。
    [44]王建辉:《商务与中华:中国近代出版的冠军与亚军》,《中华读书报》,2005年9月29日。
    [45]熊月之:《论晚清上海文化管理:从<点石斋画报>案说起》,《书窗》,2000年第2期。
    [46]秦弓:《如何重写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华读书报》,2005年8月3日。
    [47]李兆忠:《人情世界的异态返照》,《书屋》,2006年第7期。
    [48]郑祖安:《近代上海,“花园洋房区”的形成及其历史特色》,《社会科学》,2004年10期。
    [49]马学强:《近代上海成长中的“江南因素”》,《史林》2003年第3期。
    [50]王建辉:《上海何以成为近代中国出版的中心》,《中华读书报》,2002年3月27日。
    [51]温儒敏:《论<中国新文学大系>的学科史价值》,《文学评论》,2001年第3期。
    [52]赵家璧:《话说<中国新文学大系>》,《新文学史料》,1984年1期。
    [53]解志熙:《英国唯美主义文学在现代中国的传播》,《外国文学评论》,1998年第1期。
    [54]杨义:《流派研究的方法论及其当代价值》,《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年第5期。
    [55]秦艳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新文学传播的大众化趋向》,《文艺研究》,2005年第12期。
    [56]吴晓东:《象征主义在三十年代中国文坛的传播》,《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
    《世界文库》《万有文库》《新青年》《向导》《文学》《语丝》
    《论语》《人间世》《宇宙风》《金屋》《万象》《无轨列车》《现代》
    《东方杂志》《生活》周刊《工商半月刊》《申报月刊》
    《红黑》《太白》《前锋》《汗血月刊》《太阳月刊》
    《新小说》《红玫瑰》《红》《紫兰花片》《礼拜六》《游戏世界》《珊瑚》《天地》月刊
    《新月》 《现代文化》《小说月报》《文艺新闻》
    《申报》《新闻报》《时事新报》《万国公报》《社会月报》《中央日报》《大公报》
    《铁报》《上海新报》《消闲报》《时报》《文化日报》《晶报》《福尔摩斯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