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至五四:文学中的疾病言说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19、20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学乃至各种政治文化言述中爆发了大量的疾病隐喻。中国被看作是一个沉疴在身的病体,而文学承担了疗救新生的功用。医学的隐喻手段不仅内在地奠基了现代文学,“疾病”书写也构成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主题之一。但是本论文并不是“疾病”的文学主题史研究,也不囿于疾病隐喻的文化美学分析。论文题目锁定在“疾病言说”的用意是:晚清至五四的文学以疗救病痛的名义参与了现代中国的生命政治(biopolitics),而我借用对疾病话语的勘察,尝试讲述这场缔造“民族国家”、锻造现代“主体”的“文学与政治”的故事。因此,不是疾病话语,而是中国在现代民族国家转型中的“主体”与“现代文学”的起源构成了论文研究内在的主题和动力。
     本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大致描述了晚清至五四的疾病言说状况,并指出疾病言说发生的源头实质乃是中国遭遇现代西方强权的“颠倒”话语。
     第二章通过对“国民性”话语的重读,深入具体地解释疾病话语发生的历史原因及其变迁,同时展现了从晚清至五四,中国现代进程中所发生的一些历史转折:中西之辩走向古今之争、新民至新人、知识分子的代际转换等。这些转折对现代文学发生了深刻的影响。
     第三章首先回顾晚清五四两次文学革命的发生历史,揭示现代文学通过想象、情感、以及主体塑造功能与民族国家的内在共生关系。接着进入文学微观层面分析,概括晚清新小说中疾病隐喻的批判功能,并指出以往研究忽略的问题且分析其深层原因——晚清至五四小说中的疾病隐喻发生了变化,从“作为隐喻的疾病”(Illness as Metaphor)变为“疾病的隐喻”(It's Metaphors)。五四文学的“疾病”书写继续了对社会文化的批判,但更重要的是发挥了建构功能,辅助了现代文学对于“新人”/“现代人”的塑造,“疾病”成为“新人”/“现代人”的面相。
     第四、五章承接第三章的问题,以五四文学最早最有影响力的两位作家——鲁迅和郁达夫的作品个案为中心,通过将文本和阐释史双重历史化,揭示现代文学如何以病的名义,通过表达特定的身体感受、特定的表达方式,创生出现代“自我”。
Between the 19~(th)and 20~(th)century,a great deal of illness metaphors had broken out in the Chinese literature and political discourses.China was seen as a heavily sick body and literature as a healing method.This medical metaphor internally laid the foundation of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The discourse of illness was a basic theme of the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20~(th)century.But this dissertation is neither a research on the illness theme in the literature history,nor the aesthetical analysis of the illness metaphor.The literature in Late Qing and May 4~(th)period had been involved in the biopolitics in Modern China history.This dissertation mainly focuses on the illness discourse and tries to tell the story of literature and politics which constructed the nation-state and modern subjects.The origination of subjects and modern literature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of China is the inner theme and motive of this dissertation.
     This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five chapters.The first chapter gives a description of the illness discourse from Late Qing to May 4~(th)period.It points out that the origination of illness discourse is the encounter of modern West power reversal discourse.
     Chapter two gives a deep and detailed explanation to the historical reason and the evolution of illness discourse by reinterpreting the national character description in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It also analyzes some historical changes in the process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a and the profound impact of these changes had on the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Chapter three firstly retrospects the origination history of the literature revolution in Late Qing and May 4~(th)period to explain the symbio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dern literatur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state.Then it analyzes the critical function of illness metaphors in the new novels in Late Qing period from a micro perspective.It reveals the questions neglected by other researches:the illness metaphors in novels had endured changes from Late Qing to May 4~(th)period.From illness as metaphor to metaphor of illness,the illness discourse of May 4~(th) era continued the criticism of society.Furthermore,it had helped to construct the building of new people/modern people.And illness had been the facet of new people/modern people.
     Chapter four and five focuses on two most influential writers in May 4~(th)period:Lun Xun and Yu Dafu.By the double historization of the texts and the interpretations,the dissertation tries to reveal how the modern literature expressed specific physical feelings to create a modern self in the name of illness.
引文
1 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郑大华、任菁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7页。
    2 这个称之为“文学”的概念、事物是西洋19世纪的产物,中国在创造民族国家的时候也同时要创造现代意义的“文学”,故在此加上引号。
    3 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耶鲁出版社,1971年版,第533-554页)中提出这个说法,这个描述比较言简意赅地体现了现代文学和现代作家的重要特点,但是夏志清的使用中包含着基于西方中心主义立场上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批评,这是需要辨析的。此处仅借用其形象化的描述。
    4 黄金麟:《历史、身体、国家——近代中国的身体形成(1895—1937)》,新星出版社,2006年8月版,第57页。
    5 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城、杨远婴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7页。
    1(日)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赵京华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08页。
    2 早在1970年代,福柯用生命政治的概念,指出“生命”(life)和“生命体”(living being)处于新的政治斗争和经济策略的中心位置。他认为生命被引入历史,是和资本主义的兴起相一致的。权力和知识的种种机制开始规划、控制、矫正生命的各种过程。生命和生命体,人种及其生产的需求,已进入政治斗争的中心,这在人类历史上是一种全新的现象。参见P.Rabinow,ed.,The Foucault Reader(《福柯读本》)New York:Pantheon Books,1984。
    1 李怡:《现代中国:我们究竟有着怎样的文化与文学——对于“现代性”批评话语的质疑》,《文艺争鸣》2002年第6期。
    1 梁启超:《变法通议》,《饮冰室合集(二)·饮冰室文集之一》,中华书局1989年版。
    1 严复:《原强》,《严复集》诗文卷(上册),王栻编,中华书局1986版。
    2《曾文正公全集·奏稿》,卷二十九,《请以陈钦署天津府折》。转引自杨国强《1900:新旧消长和人心丕变》,《史林》2001年第1期。
    3 杨国强:《1900:新旧消长和人心丕变》,《史林》2001年第1期。
    4 梁启超:《爱国论》,《饮冰室合集(一)·饮冰室文集之三》,中华书局1989年版。
    1 严复:《原强》,《严复集》诗文卷(上册),王栻编,中华书局1986版。
    2《忧患篇》,《选报》第14期,论说,第一页。转引自《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第二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91页。
    3 严复:《原强》,《严复集》诗文卷(上册),王栻编,中华书局1986版。
    4 伍晓明:《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在西方面前的自我意识》,《二十一世纪》1992年10月号。
    1 谭嗣同:《仁学》,《谭嗣同全集》,三联书店1954年版,第75页。
    2 严复:《原强续篇》,《严复集》诗文卷(上册),王栻编,中华书局1986版。
    3 康有为:《日本书目志序》,侯外庐:《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史》,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 康有为:《戊戌变法前后·致吴佩孚电》,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91页。
    5 梁启超:《续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梁启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5页。
    1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辛亥革命前十年时论选集》(第一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760页。
    2 转引自邵京:《说与做:医学人类学批判的尴尬》,《视界》,第13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15页。
    3(美)约翰·奥尼尔:《身体形态——现代社会的五种身体》,张旭春译,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0页。
    4 如(不代表是最早的):西汉贾谊的《大都》:“天下之势方病大尰,一胫之大几如要(腰),一指之大几如股,恶病也。平屈不可屈信(伸),一二指搐,身固无聊也。失今弗治,必为痼疾,后虽有扁鹊,弗能为已。”(转引自于首奎《两汉哲学新探》,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5页);桓宽的《盐铁论》(卷六·散不足第二十九):“故国病聚不足即政怠,人病聚不足则身危”,“药酒,病之利也:正言,治之药也”,“扁鹊不能治不受针药之疾,圣贤不能正不食谏诤之君”。(《盐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5“国家有机体论”是将人类社会和国家比作生物有机体的一种学说。其思想源于古代,但作为一种学说体系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的H.斯宾塞,其他代表人物有德国的A.E.F.谢弗勒和R.菲尔肖等。斯宾塞用生物进化论解释社会现象,认为社会与国家如同生物一样,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不断发展进化的有机体。
    6 关于严复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影响,梁启超是这样说的:“时独有侯官严复,先后译赫胥黎《天演论》、斯密亚当《原富》、弥尔约翰《名学》、《群己权界论》、孟德斯鸠《法意》、斯宾塞《群学肄言》等数种,皆名著也。虽半属旧籍,去时势颇远,然西洋留学生与本国思想界发生关系者,复其首也。”(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版)
    1 严复:《原强》,《严复集》诗文卷(上册),王栻编,中华书局1986版。
    2 梁启超:《论民族竞争之大势》,《饮冰室合集(二)文集之十》。
    3 梁启超:《中国立国之方针》,《饮冰室合集(四)文集之二十八》。
    4 梁启超:《论民族竞争之大势》,《饮冰室合集(二)文集之十》。。
    5 梁启超:《新民说》,《饮冰室合集(六)专集之四》。
    1 康有为:《公民自治》,转引自黄金麟:《历史、身体、国家》,第39页。
    2 梁启超:《新民说》《饮冰室合集(六)专集之四》。
    3 梁启超《新民说》,《饮冰室合集(六)专集之四》。
    1 严复《原强》,《严复集》诗文卷(上册),王栻编,中华书局1986版。
    1 严复《原强》,《严复集》诗文卷(上册),王栻编,中华书局1986版。
    2 严复《原强》,《严复集》诗文卷(上册)。
    3 梁启超《新民说》,《饮冰室合集(六)专集之四》。
    4 严复《原强》,《严复集》诗文卷(上册)。
    5 梁启超《新民说》,《饮冰室合集(六)专集之四》。谭嗣同也崇尚“动”,要求中国人养成威力、奋讯、勇猛、大雄等气质。参见谭嗣同《仁学》。
    6 毛泽东发表的具有影响的第一篇文章是,1917年四月《新青年》,题为《体育之研究》。毛泽东认为,体力是发展和成就一个完善而全面的个人所需要的其他素质的前提条件。
    7 郭国璨:《中国人文精神的重建——约戊戌—五四》,贵州人民出版社,第181页。
    1 鲁迅:《呐喊》(自序),作于1922年12月3日,曾发表于1923年8月21日北京《晨报·文学旬刊》。
    2 鲁迅:《随感录三十七》,发表于1918年11月15日《新青年》第五卷第五号。
    3 鲁迅:《有无相通》,最初发表于1919年11月1日《新青年》第六卷第六号。
    4 鲁迅:《有无相通》,最初发表于1919年11月1日《新青年》第六卷第六号。
    1 鲁迅《忽然想到(二)》,最初分两次发表下一九二五年四月十八日、二十二日《京报副刊》。
    2 鲁迅《忽然想到(二)》。最初分两次发表下一九二五年四月十八日、二十二日《京报副刊》。
    1 鲁迅:《北京通信(1)》,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五年五月十四日开封《豫报副刊》。
    2 鲁迅:《北京通信(1)》。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五年五月十四日开封《豫报副刊》。
    1(美)王斑:《历史的崇高形象——20世纪中国的美学与政治》,孟祥春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3月版,第51页。
    2 学者郜元宝对鲁迅著作的身体语言作过精彩的分析,他指出,鲁迅不论是自我解剖还是批评现实,关键都是要让身体和精神一道“出场”,“如果没有身体的出场,抽象的精神将无所寄托,将会变成真正的空喊、宣传和做戏”,“很难想象,鲁迅的作品倘没有这种身体言说,其表达力量会打多大的折扣”,“鲁迅文学在整个中国现代文学体系中的独异之处,就是他几乎固执地坚持将现代中国思想感情的全部困境尽量拉向自身并予以身体化的呈现,在直接的身体感觉的充分玩味中探寻可能的出路,而不是把身体抛再一旁,任由本不足恃的精神之‘影'一意孤行”。郜元宝:《从舍身到身受——略谈鲁迅著作的身体语言》,《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第4期。
    3 郜元宝:《从舍身到身受——略谈鲁迅著作的身体语言》,《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第4期。
    4 鲁迅:《摩罗诗力说》,1908年2月和3月《河南》月刊第二号、第三号,署名令飞。
    1 张光芒:《启蒙论》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15页。
    2 鲁迅:《复仇》,1924年12月29日《语丝》周刊第七期。
    3 鲁迅:《随感录四十一》,1919年1月15日《新青年》第六卷第一号。
    1 刘鹗:《〈老残游记〉自评》,第一回,《刘鹗及〈老残游记〉资料》,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74页。
    1 鲁迅:《呐喊》(自序),作于1922年12月3日,曾发表于1923年8月21日北京《晨报·文学旬刊》。
    2 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赵京华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07页。
    3 参见罗志田:《天下雨世界:清末士人关于人类社会认知的转变》,《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4 梁启超《新民说》,《饮冰室合集(六)专集之四》。
    1 刘禾:《跨语际实践》,宋伟杰译,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45页。
    2 刘禾指出,“国民性是‘现代性'理论中的一个神话。说它是神话,我不过在这里用了一个隐喻,指的是知识的健忘机制。理由是,国民性的话语一方面生产关于自己的知识,一方面又悄悄抹去全部生产过程的历史痕迹,使知识失去自己的临时性和目的性,变成某种具有稳固性、超然性或真理性的东西。”刘禾:《跨语际实践》,第103页。
    3 刘小枫把对“关于现代现象的社会理论之建构”的研究谓之现代学,这和某种现代性(迷思者)宗教的教徒所作的事情是不同的——刘小枫将之描述为:“在思想学术域,也有一种‘现代现象',即现代幽灵游荡在人文思想和社会理论的言述中,‘现代'话语可谓千姿百态。但是,言说‘现代'并不必然是一种关于现代现象的知识学建构,它也可能是、而且经常是一种非知识性的个体情绪反应”。刘小枫接着指出,“现 代学的知识言述尽管不可能摆脱个体旨趣和价值立场,然而,在现代学中,现代现象首先被实证知识性地推距为一个审视的对象,将现代现象先予客观化,以便有效地审视它,而非或激进、或保守地批判之”。《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刘小枫著,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第一版,(前言)第2-3页。
    1 关于这方面的研究综述参考了栗建新《“国民性”研究综述》,《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8期。
    1 刘禾:《跨语际实践》,宋伟杰译,三联书店,2002年6月第一版,第76页。
    2 反驳文章很多,此处仅随机列举几篇。如:王学钧《刘禾“国民性神话”论的指谓错置》,汪卫东、张鑫《国民性:作为被“拿来”的历史性观念——答竹潜民先生兼与刘禾女士商榷》,陶东风《“国民性神话”的神话》,杨曾宪《质疑“国民性神话”理论——简评刘禾对鲁迅形象的扭曲》等。
    3 陶东风:《“国民性神话”的神话》,《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1 参见李杨:《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版,第161页。
    2 刘禾:《跨语际实践》,第4页。
    1 严复《读经当积极提倡》(1913年),《严复集》第二册诗文(下)。
    1 钱智修:《功利主义与学术》,转引自刘纳:《嬗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2 严复:《原强》,《严复集》第一册诗文(上)。
    3 严复:《原强》,《严复集》第一册诗文(上)。
    4 严复:《原强》,《严复集》第一册诗文(上)。
    1 夏晓红:《觉世与传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70页。
    2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饮冰室合集(六)专集之一》。
    3《庚子记事》,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室编,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31页。转引并参考自杨国强《1900:新旧消长和人心丕变》,《史林》2001年第1期。
    1《义和团史料》下册,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本书编辑部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666-667页。转引并参考自杨国强《1900:新旧消长和人心丕变》。
    2《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张枬、王忍之编,第三卷,三联书店1977年版,第669页。转引并参考杨国强《1900:新旧消长和人心丕变》。
    3 梁启超:《新民说》,《饮冰室合集(六)专集之四》。
    1 梁启超:《国民十大元气论》,《饮冰室合集(一)文集之三》。
    1 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香港大学出版社1971年版,第145页。
    2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1902年),《饮冰室合集(一)文集之七》。
    1 梁启超《论中国与欧洲国体异同》(1899年),《饮冰室合集(一)文集之四》。
    2 杨度《金铁主义说》,刘晴波主编《杨度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14页。
    3 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1912),《饮冰室合集(四)文集之二十八》。
    4 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
    [1]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饮冰室合集(一)文集之六》。
    [2]严复:《论事变之亟》,《严复集》。
    [1]严复:《论事变之亟》,《严复集》诗文集(上)。
    [2]林乐知:《中西关系略论》(1875年),转引自崔志海《中国近代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先声》,《史学月刊》1994年第4期。
    [1]陈独秀:《我之爱国主义》,1916年10月1日《新青年》2卷2号。
    [2]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4页。
    [3]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第191页。
    [1]参考伍国:《重思百年“国民性”论述》,《书屋》2006年第7期。
    [2]胡适:《四十自述》,中国华侨出版社1994年版,第54页。
    [1]述侯官严氏最近之政见》,《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二卷上册,三联书店1963年版,第146页。
    [2]梁启超:《论中国与欧洲国体异同》,《饮冰室合集(一)文集之四》。
    [3]陈独秀在《敬告青年》,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1卷1号。
    [1]鲁迅致许寿裳信,1918年8月20日。《鲁迅全集》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2]鲁迅:《随感录·三十六》,1918年11月15日《新请年》第5卷5号。
    [1]见潘光旦《民族特性与民族卫生》李景汉序,商务印书馆1937年7月版。原序写作于1936年6月。
    [2]鲁迅:《“立此存照”(三)》,1936年10月5日《中流》半月刊第一卷第三期。
    [3]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162-163页。
    [1]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162-163页。
    [2]梁启超:《论湖南应办之事》,《饮冰室合集(一)专集之三》。
    [3]梁启超:《上陈宝箴书》,《戊戌政变记》附录,《湖南广东情形》。见《饮冰室合集(六)专集之一》。
    [4]李书城《学生之竞争》,《湖北学生界》第2期。
    [5]关于国民性改造主体的代际构成内容参考了郭国灿《中国人文精神的重建——约戊戌一五四》,第48-56页。
    [6](英)以赛亚·柏林:《浪漫主义的根源》,吕梁译,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51页。
    [1](英)以赛亚·柏林:《浪漫主义的根源》,第10页。
    [1]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见《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一),陈平原、夏晓虹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见《〈新小说〉第一号》,《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一)。
    [2]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版。
    [3]参见梁启超:《五十年来中国进化概论》,原载抱一编《最近之五十年》,《申报》馆,1923年。
    [4](日)森有礼:《文学兴国策》,林乐知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版。
    [5]《中国记事》1895年7月号,“教育部门”栏目。
    [6]康有为:《日本书目志》,《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一)。
    [1]严复、夏曾佑:《本馆附印说部缘起》,《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一)。
    [2]梁启超:《译印政治小说序》,《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一)。
    [3]邱炜萲:《小说与民智关系》,《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一)。
    [4]《〈新世界小说报社〉发刊词》,《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一)。
    [5]梁启超:《劫灰梦传奇·楔子》,《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一)。
    [1]天缪生:《论小说与改良社会之关系》,《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
    [2]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北京大学出版社年版,第19页。
    [3]黄远庸《释言》,《甲寅》1卷10号,1915年。
    [1]李大钊《〈晨钟〉之使命》,《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一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
    [2]陈独秀:《文学革命论》,1917年2月1日《新青年》2卷6号。
    [3]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
    [4]傅斯年:《白话文学与心理的改革》,《新潮》第1卷第5期,1919年5月出版。
    [5]愈之《新文学与创作》,《小说月报》1921年12卷2号。
    [6]鲁迅:原文“使知黄金黑铁,断不足以兴国家”(《摩罗诗力说》),“奚事抱枝拾叶,徒金铁国会立宪之云乎?”(《文化偏执论》)。
    [1]刘纳:《嬗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0页。
    [2](德)顾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范劲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页。
    [3]刘纳:《嬗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1页。
    [4]旷新年:《现代文学观的发生与形成》,《文学评论》,2000年第4期。
    [1]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
    [2]参见(日)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英文版作者序),赵京华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
    [3](日)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第220页。
    [1]参见旷新年:《现代文学观的发生与形成》,《文学评论》,2000年第4期。
    [1](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6、54页。
    [2]Timothy Brennan,The National Longing for Form,in Hoim K.Bhabha(ed.),Nation and Narration,(New York:Routledge,2000),p.48。
    [1]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李平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1-22页。
    [2](美)韩南:《中国近代小说的兴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26页。
    [3]旷新年:《现代文学观的发生与形成》,《文学评论》,2000年第4期。
    [1]朱自清:《爱国诗》,《新诗杂话》,三联书店,1984年版。转引自旷新年:《民族国家想象与中国现代文学》,《文学评论》2003年第1期。
    [2]王一川:《中国人想象之中国——20世纪文学中的中国形象》,《东方丛刊》1997年第1、2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3]旷新年:《民族国家想象与中国现代文学》,《文学评论》2003年第1期。
    [1]参见王斑:《历史的崇高形象——20世纪中国的美学与政治》(引言),孟祥春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
    [1]关爱和:《论老残》,载《文学评论》1994年第4期。
    [2](美)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程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65页。
    [1]杨念群:《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1832—1985)》(导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收入《南腔北调集》。本篇最初印入一九三三年六月上海天马书店出版的《创作的经验》一书。
    [2]冰心:《北京社会的调查》,原载《燕大季刊》1920年9月第1卷第3期。
    [3]巴金:《谈〈第四病室〉》,李存光:《巴金研究资料》上卷,海峡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501页。
    [4]参见谭光辉:《症状的症状——疾病隐喻与中国现代小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43、244页。
    [5]参见(美)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程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53页。
    [1]参见(美)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程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67、68页。
    [2]或是褒义的标志,如结核病暗示着人格提升和富有激情,患者是一个反叛者或者不适应社会的人:或者是贬义的污名,如癌症被认为是源自情感的压抑,人们将癌症患者视为生活的失败者。参见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第44—46页。
    [3]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程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27页。
    [1](美)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程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35页。
    [2]在此之前,陈衡哲的《一日》发表于1917年5月发表在《留美学生季报》上,因此引起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否是《狂人日记》的争议,但是从影响力和艺术水准上,被公认能够代表现代文学开端的还是《狂人日记》。
    [3]谭光辉:《症状的症状——疾病隐喻与中国现代小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40、155页。
    [4]这方面的研究很多,单篇散论不可胜数,质量也参差不齐。就笔者所见,比较早地从这个角度作出开拓性研究的,可以吴俊的《鲁迅个性心理研究》为例。在“暮年意识:疾病和死亡”章节中,吴俊对鲁迅的病患体验对后期创作之影响做出了出色的阐释。但此项研究并不涉及到具体的文学修辞层面的疾病隐喻。
    [1]参见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英文版作者序),赵京华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柄谷行人指出:“假如文学是‘作家'的‘自我'‘表现',那么,这不管是怎么样的反现代的或怎样的反西洋的,都已经是在现代文学之一装置里了”,而“作家”、“自我”、“表现”等装置并非是不证自明的。
    [2]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赵京华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41页。
    [3](美)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程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27页。
    [1]杨念群:《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1832—1985)》(导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赵京华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07页。
    [3]立波:《谈阿Q》,陈漱渝《说不尽的阿Q:无处不在的魂灵》,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年版,第304页。
    [4]张定璜:《鲁迅先生》,1925年1月24日、30日《现代评论》第1卷第7、8期。
    [1]蒋梦麟:《西潮》,耶鲁大学出版社1947年版,第72—73页。转引自周明之《胡适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选择》,雷颐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33页。
    [1]刘禾:《跨语际实践》,宋伟杰译,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55页。
    [2]参见龚鹏程:《近代思潮与人物》,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10页。
    [1]李欧梵:《寻求现代性》,第110页。转引自刘禾《跨语际实践》,宋伟杰译,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39页。
    [2](美)弗里德里克·詹姆逊:《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36页。
    [3](美)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程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27页。
    [4]从20世纪20年代的陈西滢、30年代的黎锦明,到70年代的司马长风等,在研究20世纪20年代的小说成就时,都首推鲁迅和郁达夫为“双峰对峙的两大家”。刘纳先生亦指出,鲁迅、郭沫若、郁达夫为新文学的开拓奠定作家。
    [1]刘禾:《跨语际实践》,宋伟杰译,三联书店2002年版,序言第3页。
    [2]郁达夫:《艺文私见》,1922年3月15日,《创造》季刊第一卷第一期。
    [1]鲁迅:《呐喊·自序》,1922年12月3日。1923年8月北京新潮社初版。
    [2]鲁迅:《狂人日记》,1918年5月《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 况的招式和姿态。《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范劲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一版。
    [1]参看(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政治无意识》,第10页。
    [1]刘纳:《嬗变:辛亥革命时期至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1版,第11页。
    [1]冯天瑜:《封建考论》,第8页。
    [2]冯天瑜:《封建考论》,第252页。
    [3]参考(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42页。
    [1]实际上,布洛赫在其著作《封建社会》中就指出,欧洲对与“封建主义“的批判也是一种泛化的语言上的误用,后来变成了越来越广泛的用法。布朗在为此书作序时也说道关于“封建”,第一,这个词语的定义多种多样,已经交得混乱和无用;第二,它代表着一种武断的建构,将它强加在中世纪史上,只能起到歪曲事实的作用。([法]布洛赫:《封建社会》(中文版),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699页、第5页。)由此可见,泛化封建观实质上与现代性有密切关系。
    [2](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第33页。
    [1]茅盾《读〈呐喊〉》,1923年10月8日《时世新报》副刊《文学》第91期。
    [1]张定璜《鲁迅先生》,1925年1月24、25日《现代评论》1卷7期。
    [2]茅盾《读〈呐喊〉》,1923年10月8日《时世新报》副刊《文学》第91期。。
    [3]文化震惊culture shock一词,是社会学家卡勒富·奥博在1960年首先提出来的。是指个体进入一个新的文化环境时可能产生的混乱与迷失。他指出文化震惊引致的六个情况:1、因为心理上要适应而产生焦虑。
    2、感到失去原有的朋友、地位、工作和拥有物。3、对新文化或其成员产生抗拒。4、角色和角色期待、价值、感受和身份认同产生混乱。5、意识到文化相异之后,会惊异紧张甚至厌恶愤怒。6、因为不能应付新环境而觉得无助。转引自:(加)梁丽芳《私人经历与集体记忆:知青一代人的文化震惊和历史反讽》,《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4]转引自季广茂《异样的天空——抒情理论与文学传统》,花城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第198页。
    [1]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1月1版,第16-17页。
    [2]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916年2月15日《青年杂志》1卷6号。
    [3]陈独秀:《敬告青年》,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1卷1号。
    [4](英)以赛亚·柏林:《浪漫主义的根源》,吕梁等译,译林出版社2008年第一版,第13、31页。
    [1]王一川:《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28-329页。
    [2]参见(英)E·H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林夕、李本正、范景中译,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年版,第72-101页。
    [3]鲁迅:《灯下漫笔》,1925年5月1日、22日日发表于《莽原》周刊第2期和第5期。
    [1]鲁迅:《中国地质略论》,最初发表于1903年10月在日本东京出版的《浙江潮》月刊第八期。
    [2]1912年6月27日,鲁迅日记。
    [3]参见刘颖:《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民俗学语境》,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0-52页。
    [1]直江广治:《中国民俗学的发展》,第91页。转引自刘颖的《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民俗学语境》第89页。
    [2]鲁迅:《随感录·四十二》,1919年1月15日《新青年》第六卷第1号。
    [1]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1935年3月写。
    [2]《未来主义画家宣言》,伍蠡甫编:《现代西方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第69页。
    [1](法)布勒东《第一次超现实主义宣言(1924年)》,柳鸣九主编:《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42页。
    [2]鲁迅:《文化偏至论》,1908年8月《河南》月刊第7号,署名迅行。
    [1]魏文哲:《论〈轰天雷〉》,载《明清小说研究》2000年第4期。
    [2]参见杨念群:《再造病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6、78页。
    [3](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5页。
    [1]鲁迅:《随感录·四十》,1919年1月15日《新青年》第六卷第一号。
    [2]鲁迅:《随感录·三十六》,1918年11月15日《新青年》第五卷第五号。
    [1]陈翔鹤:《郁达夫回忆琐记》,1947年1月—3月,《文艺春秋副刊》第1卷第1—3期。收入《郁达夫研究资料》,王自立,陈子善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参见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参考郑坚:《吊诡的新人——新文学中的小资产阶级形象研究》,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71页。
    [1]周作人:《沉沦》,1922年3月26日《晨报副镌》“文艺批评”栏,署名仲密。
    [2]茅盾:《〈创造〉给我的印象》,1922年6月1日《时事新报·文学旬刊》第39期,署名损。
    [3]陈西滢:《闲话》,1926年4月17日《现代评论》第3卷71期。署名西滢。
    [4]锦明:《达夫的三时期》,1927年9月5日《一般》第3卷第1期。
    [1]华汉:《中国新文艺运动》,1930年4月10日神州国光社初版《文艺讲座》第1册。
    [2]钱杏邨在《〈达夫代表作〉后序》文中说郁达夫小说的主人公前途黯淡,“只有仿照现代人的生活的惯例,去寻求刺激——沉醉于醇酒妇人的生活了!”。
    [1]孙百刚:《郁达夫外传》,转引自张恩和《郁达夫研究综述》,天津人民出版社,第105页。
    [2]苏汶:《忏余集》,1933年8月1日《现代》第3卷第4期“书评”栏。
    [3]贺玉波:《论郁达夫的转变》,转引自张恩和《郁达夫研究综述》,天津人民出版社,第29页。
    [4]苏雪林:《郁达夫论》,1934年9月1日《文艺月刊》第6卷第3期。参见《郁达夫研究资料》,王自立,陈子善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参见(捷)普实克:《茅盾和郁达夫》,收入《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论文集》,李燕乔等译,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加)米切尔·伊根:《郁达夫:传统文学与现代文学的过渡》,收入贾植芳编《中国现代文学的主潮》,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捷)普实克:《茅盾和郁达夫》,《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论文集》,李燕乔等译,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92页。
    [1]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王宏志等译,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38页。王任叔:《作家与人生》,《贡献》(1928年4月15日)。
    [2]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王宏志等译,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81-82页。
    [1]袁进:《连接古今的过渡小说——论《花月痕》的影响》,来源“思与文”网站,2007年12月5号。键连:http://www.chinese-thought.org/whyj/004722.htm 。
    [1]李欧梵:《引来的浪漫主义:重读郁达夫《沉沦》中的三篇小说》,《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1月1期。收稿日期为2005年11月28日。
    [2]青年学者郑坚在博士论文《吊诡的新人》中也注意到了郁达夫及创造社诸人的西洋词汇夹杂现象,他认为这是一种五四留学生、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文化资本的炫耀,用于身份区隔。此说富有洞见,但我以为其中有更大的“翻译的政治”问题。
    [1]尽管中国最早的医学文献《黄帝内经》已经提到过有关悲伤的情绪,但是并没有这样命名,明朝1624年左右出版的《景岳全书》也之提到了“郁”,但这一疾病类别的命名不管是在中医还是在文化中都没有得到广泛使用。参见(美)凯博文:《苦痛和疾病的社会根源》,郭金华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35-37页。
    [2]参考刘禾:《跨语际实践》(序、导论),宋伟杰译,三联书店2002年版。
    [1]参看刘禾在《跨语际实践》一书中的外来词语附录表B。
    [2](美)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程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35页。
    [1]转引自(美)凯博文:《苦痛和疾病的社会根源》,郭金华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8页。
    [2](美)凯博文:《苦痛和疾病的社会根源》,郭金华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5页。
    [1](美)凯博文:《苦痛和疾病的社会根源》,郭金华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9页。
    [2]罗芙芸:《卫生的现代性——中国通商口岸卫生与疾病的含义》,向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版2007年版,第108页。
    [3]凯博文对中国抑郁病的历史研究指出,中国文化关于苦痛的习惯用语以及流行症状术语倾向于强调有关生理而非情绪的诸多不适。参见(美)凯博文:《苦痛和疾病的社会根源》,郭金华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37页。
    [1]陈翔鹤:《郁达夫回忆琐记》,1947年1—3月《文艺春秋副刊》第1卷第1—3期。参见参见《郁达夫研究资料》,王自立,陈子善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加)米切尔·伊根:《郁达夫:传统文学与现代文学的过渡》,收入贾植芳编《中国现代文学的主潮》,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赵京华译,三联出版社2003年版,第127页。
    [2]柄谷行人从另一个方面分析了现代文学“自白”书写,他认为是有了“言文一致”的制度,才会有“自白”的产生,“应该表现的‘内面'或者自我不是先验地存在着的,而是通过一种物质性的制度其存在才得以成为可能”,“问题不在于自白什么或者怎么自白,而在于自白这一制度本身。不是有了应隐蔽的事情而自白,而是自白之义务造出了应该隐蔽的事物或‘内面'”(《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第70页)。笔者以为,精神分析和心理学话语也是一种物质性制度。另外,学者耿占春也从阅读社会学的角度指出,现代印刷文字对自白的内在要求以及对读者自白能力的培育。两位学者的敏锐洞见对笔者非常有启发。耿占春:《阅读的社会学》,中国学术论坛网,键连:http://www.frchina.net/data/personArticle.php?id=5019
    [1](美)凯博文:《苦痛和疾病的社会根源》,郭金华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15-17页。
    [1](德)马克思·舍勒:《资本主义的未来》,刘小枫编校,罗悌伦等译,三联书店1997年4月版,第14-15页。
    [2]M.福柯:“Right of Death and Power over Life”(死亡的权利和管理生命的权力),见P.Rabinow编The Foucault Reader(《福柯读本》)New York:Pantheon Books,1984,p264.转引朱康的翻译,见《从生命权力到生命政治》(未刊稿)。。
    [1](日)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赵京华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21-222页。
    [2]参见(德)马克思·舍勒:《资本主义的未来》(中译本导言),第9页。
    [1]希腊神话中宙斯和勒达的儿子,能征善战,所向无敌,建立许多功绩。
    [2](前苏)卢纳察尔斯基:《艺术及其最新形式》,郭家申译,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8年版,第414页。
    [3]谭光辉:《症状的症状——疾病隐喻与中国现代小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清议报》
    《新民丛报》
    《新小说》
    《绣像小说》
    《月月小说》
    《小说林》
    《安徽俗话报》
    《东方杂志》
    《新青年》
    《新潮》
    《小说月报》
    《晨报副刊
    《每周评论》
    《创造》
    《创造周报》
    《创造日》
    阿英《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剧研究卷》,中华书局 1960年,上海
    阿英《中国新文学大系·史料·索引》,良友图书公司 1935年,上海
    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一),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9年,北京
    陈独秀《独秀文存》安徽人民出版社 1987,合肥
    蔡元培《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论集》,良友复兴图书公司 1940年,上海
    蔡元培《蔡元培美育论集》,高平叔编,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6年,长沙
    董文成《中国近代珍稀本小说》,春风文艺出版社 1997年,沈阳
    (日)福泽谕吉《劝学篇》,商务印书馆 1984年,北京
    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黄兴涛、宋小庆译,海南出版社 1996年,海口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2年,北京
    胡适《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良友图书公司 1935年,上海
    胡适《胡适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北京
    胡适《四十自述》,中国华侨出版社 1994年版,北京
    蒋梦麟《蒋梦麟自传:西潮与新潮》,团结出版社 2004,北京
    康有为《康有为政论集》,中华书局 1981年,北京
    《戊戌变法前后——康有为遗稿》,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上海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 1936年,上海
    林纾《林纾选集》小说卷,林薇选注,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5年,成都
    李伯元《官场现形记》(署李宝嘉),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2年,北京
    《文明小史》,花山文艺出版社 1996年,石家庄
    刘鹗《老残游记》,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年,北京
    刘德隆《刘鹗及老残游记资料》,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5年,成都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 1936年,上海
    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北京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鲁迅研究资料索引》,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年,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鲁迅研究室编《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1913-1983),中国出版公司 1989年,北京
    (美)明恩溥《中国人的素质》佚名译,黄兴涛校注,中华书局 2006年,北京
    茅盾《茅盾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年,北京
    潘光旦《潘光旦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年,北京
    潘光旦《民族特性与民族卫生》李景汉序,商务印书馆 1937年7月,上海。
    任访秋《中国近代文学大系》,上海书店,1991年,上海
    苏曼殊《苏曼殊小说集》,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1年,杭州
    (日)森有礼《文学兴国策》,林乐知译,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2,上海
    魏绍昌《中国近代文学大系》史料索引集(1),上海书店 1996年,上海
    魏绍昌《老残游记资料》,中华书局 1962年,上海
    魏绍昌《吴趼人研究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年,上海
    魏绍昌《孽海花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年,上海
    魏绍昌《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4年,上海
    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年,北京
    吴趼人《恨海》,世界书局 1923年,上海
    吴趼人《新石头记》,改良小说社 1908年,上海
    徐中玉编《中国近代文学大系》第1集第1卷、第2卷,文学理论集,上海书店出版社 1994、1995年
    徐念慈《新法螺》(署觉我),小说林社 1905年,上海
    严复《严复集》,中华书局 1986年,北京
    严家炎《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二),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9年,北京
    于润琦《清末民初小说书系》,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97年,北京
    郁达夫《达夫全集》,北新书局 1929年,上海
    浙江文艺出版社编《郁达夫文论集》,1985年,杭州
    王自立、陈子善《郁达夫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2年,天津
    王训昭《郭沫若研究资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6年,北京
    王铁仙编《新文学的先驱〈新青年〉、〈新潮〉及其他作品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5年,上海
    赵家壁编《中国新文学大系》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 1935-1936年,上海
    章培恒等编《中国近代小说大系》,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1996年,南昌
    曾朴《孽海花》(署东亚病夫),真善美书店 1928年,上海
    郑振铎《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良友图书公司 1935年,上海
    张菊香、张铁荣《周作人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6年,天津
    周作人《自己的园地》,晨报社 1923年,北京
    周作人《鲁迅的青年时代》,中国青年出版社 1957年,北京
    周作人《艺术与生活》,群益书社 1931年,上海
    杨扬编《周作人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 1998年,珠海
    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三联书店 1977年,北京
    阿英《晚清小说史》,东方出版社 1996年,北京
    陈思和《巴金论稿》,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6年,北京
    陈思和《巴金研究的回顾和瞻望》,天津教育出版社 1991年,天津
    昌切《清末民初的思想主脉》,东方出版社 1999年,北京
    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三联出版社 1997年,北京
    陈潮《近代留学生》,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年,上海
    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年,上海
    陈国恩《浪漫主义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9年,合肥
    陈国球《文学史书写与文化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北京
    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北京
    陈平原《文学史的形成与建构》,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9年,南宁
    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年,上海
    陈存仁《银元时代生活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年,上海
    方正耀《晚清小说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年,上海
    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山西教育出版社 1981年,太原
    范伯群《中国近代通俗文学史》,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0年,南京
    (美)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年,北京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刘敬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年,北京
    (美)费约翰《唤醒中国:国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与阶级》,李恭忠等译,三联出版社2004年北京
    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7年,济南
    郭志刚、孙中田《中国现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年,北京
    郭延礼《20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学术史》,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4年,南昌
    郜元宝《在鲁迅的地图上》,文汇出版社1999年,上海
    郜元宝《鲁迅六讲》,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上海
    郭箴一《中国小说史》,商务印书馆 1939年,上海
    郭国璨《中国人文精神的重建——约戊戌—五四》,贵州人民出版社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2年,上海
    (德)顾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范劲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上海
    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8年,北京
    胡怀琛《中国小说研究》,商务印书馆 1933年,上海
    韩南《中国近代小说的兴起》,徐侠译,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年,上海
    何小莲《西医东渐与文化调适》,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年上海
    黄金麟:《历史、身体、国家——近代中国的身体形成(1895—1937)》,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北京
    季广茂《隐喻视野中的诗性传统》,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年,北京
    旷新年《现代文学与现代性》,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8年,上海
    (美)柯文《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4年,南京
    (美)凯博文:《苦痛和疾病的社会根源》,郭金华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
    刘纳《嬗变——辛亥革命时期至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北京
    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宋伟杰译,三联书店 2002年,北京
    刘禾《语际书写——现代思想史写作批判刚要》上海三联1999年,上海
    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 1979年,北京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 1987年,北京
    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和学术》,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9年,武汉
    李杨《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太原
    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三联书店1998年,北京
    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新星出版社 2005年,北京
    李孝悌《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1901——1911》,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1年,石家庄
    李良松、郭洪涛《中国传统文化与医学》,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0年,厦门
    林石《疾病的隐喻》,花城出版社 2003年,广州
    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穆善培译,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8年,贵州
    刘为民《科学与现代中国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0年,合肥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 1998年,上海
    刘桂生等编《台港及海外五四研究论著撷要》,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9年,北京
    栾梅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发生论》,业强出版社 1992年,台北
    (美)罗芙芸《卫生与城市现代性》,向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南京
    (加)米琳娜《从传统到现代——19至20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小说》,吴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年,北京
    (日)木山英雄《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北京
    马睿《从经学到美学:中国近代文论知识话语的嬗变》,四川民族出版社 2002年,成都
    马伯英《中国医学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年,上海
    欧阳健《晚清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7年,杭州
    (捷)普实克《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论文集》,李燕乔译,湖南文艺出版社 1987年,长沙
    钱谷融《闲斋书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上海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北京
    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岳麓书社 1986年,长沙
    时萌《中国近代文学论稿》,上海古籍 1986年,上海
    社科院文研所近代文学研究组《中国近代文学研究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6年,北京
    桑兵《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三联书店 1995年,北京
    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学林出版社,1995,上海
    孙隆基《历史学家的经线》,广西师范大学 2004年,桂林
    上海书店出版社编《中国近代文学的历史轨迹》,1999年,上海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岳麓书社 1999年,长沙
    谭光辉《症状的症状:疾病隐喻与中国现代小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年,北京
    汪晖《汪晖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年,桂林
    汪晖《死活重温》,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年,北京
    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三联书店 2004年,北京
    王济民《晚清民初的科学思潮和文学的科学批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年,北京
    王瑶《在东西古今的碰撞中——对“五四”新文学的文化反思》,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 1989年,北京
    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修订重版),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2年,上海
    王瑶《中国新文学文稿》,新文艺出版社 1954年,上海
    王铁仙《中国现代文学精神》,人民出版社 2008年,北京
    吴俊《鲁迅个性心理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年,上海
    吴俊《鲁迅评传》,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1992年,南昌
    吴俊《鲁迅学术论著》,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8年,杭州
    吴俊《东洋文论》译文集,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8年,杭州
    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年,北京
    王晓明《批评空间的开创——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东方出版中心 1998年,上海
    王彬彬《风高放火与振翅洒水》,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北京
    王彬彬《在功利与唯美之间》,学林出版社 1996年,北京
    王彬彬《鲁迅晚年情怀》,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年,上海
    王一川《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北京
    王一川《汉语形象与现代性情结》,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北京
    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三联书店 1998年,北京
    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宋伟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北京
    王斑《历史的崇高形象:二十世纪中国的美学与政治》孟祥春译,上海三联书店 2008年,上海
    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年,北京
    王立新《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近代基督新教传教士在华社会文化和教育活动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7年,天津
    王文宝《中国民俗学史》,巴蜀出版社 1995年,成都
    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年,北京
    汪民安等主编《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从福柯到赛义德》,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杭州
    汪民安《身体的文化政治学》,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4年,开封
    夏志清《中国古典小说导论》,安徽文艺出版社 1988年,合肥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传记文学杂志社 1985年,台北
    夏晓虹《晚清社会与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1年,武汉
    熊月之《西制东渐:近代制度的嬗变》,长春出版社 2005年,长春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年,上海
    严家炎《求实集》,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3年,北京
    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北京大学出版2003年,北京
    袁进《中国小说的近代变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年,北京
    袁进《中国文学观念的近代变革》,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上海
    袁伟时《中国现代思想散论》,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8年,广州
    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5年,南京
    余凤高《飘零的秋叶:肺结核文化史》,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4年,济南
    余凤高《天才就是疯子》,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2年,长沙
    殷国明《艺术形式不仅仅是形式》,浙江文艺出版社 1988年,杭州
    殷国明《艺术家与死》,花城出版社 1990年,广州
    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年,北京
    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6年,北京
    (日)伊藤虎丸《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孙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年,北京
    杨念群《杨念群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桂林
    杨念群《空间·记忆·社会转型——“新社会史”研究论文精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年,上海
    杨念群《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空间政治》,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北京
    杨念群主编《新史学》,中华书局2007,北京
    杨春时《现代性与中国文化》,中国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2年,北京
    张新颖《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三联书店 2001年,北京
    张新颖《文学的现代记忆》,三民书局 2003年,台北
    郑坚《吊诡的新人》,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05年,南昌
    张光芒《启蒙论》,上海三联书店 2002年,上海
    赵洪钧《近代中西医论争史》,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年,合肥
    郑家建《中国文学现代性的起源语境》,上海三联书店 2002年,上海
    周策纵《五四运动史》,岳麓出版社 1999年,长沙
    (美)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三联书店 1999年,北京
    (美)爱德华·W.萨义德《赛义德自选集》,谢少波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年,北京
    (美)本·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吴叡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5年上海
    (美)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郑大华、任菁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年版,北京
    (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李金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年,上海
    (日)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赵京华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 2003年,北京
    (英)布莱恩·特纳《身体与社会》马海良、赵国新译,春风文艺出版社 2000年,沈阳
    (美)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程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3年,上海
    (前苏)卢纳察尔斯基《艺术及其最新形式》,郭家申译,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8年,天津
    (法)伊夫·瓦岱《文学与现代性》田庆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年北京
    (美)安东尼·吉登斯,克里斯多弗·皮尔森《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尹宏毅译,新华出版社 2001年,北京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年,北京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政治无意识》,王逢振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北京
    (英)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何兆武、张文杰译,商务印书馆 1997年,北京
    (法)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刘北城、杨远婴译,三联书店2003年,北京
    (法)米歇尔·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莫伟民译,上海三联书店 2001年上海
    (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三联书店 2003年,上海
    (法)米歇尔·福柯《不正常的人》钱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上海
    (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译,新知三联书店2003,北京
    (瑞)荣格《荣格文集:让我们重返精神家园》冯川、苏克译,改革出版社 1997年,北京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学》彭丽新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0年,北京
    (美)希尔斯《论传统》傅铿、吕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年,上海
    (德)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起源和心理起源的研究》王佩莉译,三联书店 1998-1999年,北京
    (德)马克思·舍勒《资本主义的未来》,三联书店 1997年,北京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译,三联书店 1985年,北京
    (法)菲力浦·勒热讷《自传契约》杨国政译,三联书店 2001年,北京
    (丹麦)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1982年北京
    (英)乔治·福斯特(Foster,G.M)《医学人类学》陈华、黄新美译,桂冠图书公司,1992年,台北
    (英)E.霍布斯鲍姆《传统的发明》,译林出版社 2004年,南京
    (英)玛丽·道格拉斯《洁净与危险》,黄剑波、卢忱等译,民族出版社 2008年,北京
    (美)雅克·巴尊《古典的,浪漫的,现代的》,侯蓓译,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年,南京
    (美)伊恩·P·瓦特《小说的兴起》,高原译,三联书店 1993年,北京
    (英)以赛亚·柏林《浪漫主义的根源》吕梁译,译林出版社,南京
    (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无副面孔》,顾爱彬译,商务印书馆 2003年,北京
    (美)华伦斯坦《开放社会科学》,刘锋译,三联书店 1997年,北京
    (美)华伦斯坦《学科·知识·权力》,刘健芝编译,三联书店 1999年,北京
    (英)雷蒙德·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巨流图书公司2003年,台北
    (德)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等译,三联书店 1987年,北京
    《语言与翻译的政治》,许宝强袁伟选编,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年,北京
    (英)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李平译,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沈阳
    (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南京
    (英)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7年,西安
    (英)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王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年,桂林
    (英)伊格尔顿《历史中政治、哲学、爱欲》,马海良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北京
    宫爱玲《现代中国文学疾病叙述研究》(博士论文)
    李蓉《中国现代文学的身体阐释》(博士论文)
    李自芬《小说身体:中国现代性体验的特殊视角》(博士论文)
    车红梅《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疾病情结'—以鲁迅、巴金、曹禺的创作为例》,《文艺争鸣》2005年第1期
    姜彩燕《疾病的隐喻与中国现代文学》,《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陈晓兰《现代中国“疯狂”观念的衍变——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狂人与疯子》,《上海文学》2005年第12期
    丁琪《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疾病意象”探析》,《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年第5期
    伍国《重思百年“国民性”论述》,《书屋》2006年第7期
    罗志田《天下与世界:清末士人关于人类社会认知的转变》,《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杨国强《1900:新旧消长和人心丕变》,《史林》2001年第1期
    旷新年《现代文学观的发生与形成》,《文学评论》,2000年第4期。
    旷新年《民族国家想象与中国现代文学》,《文学评论》2003年第1期
    A.克莱曼(Kleinman,A)《文化建构病痛、经验与行为:中国文化内的情感与症状》,《思与言》,37卷,1期
    雷祥麟《负责人的医生与有信仰的病人:中西医论争与医病关系在民国时期的 转变》,《新史学》,14卷,1期,2003年3月
    李尚仁《医学、帝国主义与现代性:专题导言》,《台湾社会研究季刊》,54期,2004年6月
    巫敏荃、邓惠文:《热、神经衰弱与在台日本人——殖民晚期台湾的精神医学论述》,《台湾社会研究季刊》,54期,2004年6月
    杰弗里·梅耶斯《疾病与艺术》顾闻译,《文艺理论研究》,1995年6期
    Ng.Vivien w,Madness in late Imperial China:from illness to deviance.U of Oklahoma Pr,1990
    Feder,Lillian,Madness in Literature,Princeton,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0
    Mary D.Douglas,Natural Symbols,New York:Vintage,1973
    Hoim K.Bhabha,ed.,Nation and Narration,New York:Routledge,2000P.Rabinow,ed.,The Foucault Reader,New York:Pant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