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道德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社会道德,这一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力、社会关系以及意识水平和能力发展到了一定程度的产物,人类社会一开始产生的道德现象就是以它的面目出现的,人类社会的道德自始至终不失其社会群体的存在形式。以社会群体为主体的社会道德,随着人类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特别是全球进入一体化发展的阶段,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集结、科学技术进步引发人们活动的不同走向、人类道德思想的内在演化无不向我们昭示人类应该重视对社会道德的研究和把握,这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社会道德是以一定的目的和方式有机结合的群体为了维护共同体的利益所具有的一切道德属性的总和,它是主体为非个体的社会群体所具有的道德。社会道德的主体,在共产主义社会之前是各种各样的“群体”以不同的社会人格(即社会实体或组织从事社会活动的资格)的形式活跃在人类社会舞台上的。从主观方面来讲,社会道德是群体利益的精神外化;从客观方面来看,社会道德又是社会存在的粘合剂。在社会交往中,社会道德就适应不同群体维护自身的利益需要而存在。社会道德原则规范既阻止共同体之间的碰撞所造成的外在损失,也防范共同体内部倾轧而带来的毁灭性危险,社会道德是人们维护自身利益、更为稳妥地追求利益的一种方式、手段,它的存在就是为了维护群体利益而存在的,可以说,社会道德的使命就是群体的利益,使群体利益实现最大化、具有持久性,社会道德的最终目的是全人类的幸福。
     人类社会是物质性的存在,社会存在的变化也就是群体利益的变化,最终也带来了人自身的改变。社会道德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之中,表现于不同群体和共同体谋求自身利益和共同利益的有序活动里。如果没有社会道德,也就没有人类社会。任何社会如果失去了社会道德,就会失去了人们之间互相依存的基础和纽带,社会将不复存在、人们也将无法生存。
     社会道德的基本类型,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进行考察,大致可以区分为自然经济时期的社会道德、商品经济时期的社会道德和产品经济时期的社会道德,也可以区分为原始社会道德、阶级社会道德和共产主义社会道德;根据主体的范围大小和社会作用的不同,可划分为全人类道德、国家道德和集体道德等;从社会道德作用的不同领域所包含的不同内容上进行划分,社会道德分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等。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道德得以产生的社会基础和决定因素,它催生了社会道德的产生、推动了社会道德的发展,是社会道德形成的客观前提。一定的社会生产组织和一定的家庭组织形式构成一定社会制度的基础。人类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同样是人类社会延续、繁衍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并为前者所制约,也是人类社会道德形成的前提和基本内容之一。
     客观的物质条件存在只是作为社会道德产生和存在的基础而存在,其本身并不能说明怎么会产生社会道德以及它的发展变化,只是在这种条件下,人类的存在以及发展的愿望需要得到满足的时候,社会道德的出现才能从潜在的可能转化为现实的需要,并且也有了明确的目的与发展的方向。人类祖先的合群性本能为道德的起源提供了生理前提,而原始初民在与自然抗争过程中所产生的恐惧感,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社会共同体的归属感和敬畏感乃是人类道德得以产生的心理动因。
     社会道德在演变过程中,向人们呈现出其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外在形式,这其中表现出社会道德的主体范畴的变化过程:氏族、部落、家庭、阶级、国家、民族、社会、人类。社会道德的发展演变经历了一个由统一到分化,再到统一的过程。
     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从直观的表象上看,社会道德呈现于人们面前的是一些道德现象、道德关系和道德活动,透过这些表象,我们可以看到,在每一社会道德之中,由隐到显、从里到外,都包含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社会道德意识、社会道德情感、社会道德规范和社会道德活动等要素,我们将这些要素称为社会道德的纵向要素。社会道德的横向要素是指社会道德所包含的具有相同地位的内容成分,它们是社会道德理想、道德榜样、道德准则、道德底线和道德维护(道德评价和道德教育)等。社会道德的评价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凡是有利于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社会历史进步的社会道德都是进步的。
     社会道德具有相对稳定性与易变性的交织、整体性与层次性的统一和他律与自律的同在等特征。社会道德的功能,是指社会道德作为相对独立的系统对于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所具有的功效和能力。社会道德具有利益平衡的功能,表现为要在各种利益关系网之间找到均衡点,以期各种利益关系主体能够维护和实现自身的利益需求。社会道德以“应当怎样”的道德准则来平衡人们间的利益。社会道德具有社会维系功能,它是指社会道德在共同体的政治、经济利益和正常的生活秩序等方面所具有的维护作用。社会道德还是促进人类不断由野蛮走向文明的重要精神动力,具有推进社会不断发展的功能。社会道德的作用从原始社会狭小的氏族部落范围解放出来,逐渐成为社会各个阶级群体实现自身价值、促进社会进一步完善的重要力量和手段。社会道德具有提高人类精神境界、促进人类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的作用。
     目前,中国正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十几亿中国人民致力于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的现代化需要社会道德,社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道德建设必须在下几个方面加强建设:加强社会道德理论研究、提升社会道德意识水平;注重社会道德建设,实现与法制建设的联合;规范社会道德行为,各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培养职业道德,筑牢社会道德底线;搞好社区文明建设,高扬社会道德风尚;科学地对待传统道德和外来文化,增强社会道德发展动力。
Social morality, this particular social phenomenon, the material productive forces of human society, social relations and level of awareness and capacity development to a certain extent a product of the beginning of human society is to produce a moral phenomenon which emerged in human society Throughout lose its moral existence of forms of social groups. As the main social groups in social ethics, with the human society entered the stage of civilization, especially the stage of integration into the world,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is faced with many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the contradictions in the gathering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to cause people of different activities, the internal evolution of human moral thought all clear to u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social ethics of human research and to grasp, which is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needs.
     The purpose of morality is based on a certain combination of groups and ways to safeguard the interests of the community have all the moral attributes of the sum, which is the main non-individuals have a moral social groups. Moral subject, before the communist society is in the various "groups" in different social personality (that is, social entities or organizations engaged in social activities, qualifications) in the form of active in the arena of human society. From the subjective side, the social morality is outside the spirit of group interests; from an objective point of view, social morality is the glue of social existence. In social interaction, social ethics to meet the interests of different groups need to maintain their own existence. Both social norms and moral principles of the Community to prevent the collision between the external damage caused, but also within the community to prevent the devastating strife and danger, social morality is that people protect their own interests to pursue the interests of a more secure way, means, its existence is to safeguard the interests of existing groups can be said that the mission is social and moral interests of groups that maximize group interests, is persistent, the ultimate goal of social and moral well-being of all mankind.
     Human society is the existence of material and social changes there is change in interest groups, who eventually brought its own changes. Social morality exists in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mong expressed in different groups and communities to pursue their own interests and activities of common interest in the orderly. If there is no morality, there is no human society. Any society that lost its moral, it will lose the basis of interdependence between people and link the community will cease to exist, people will not survive.
     Basic types of social mora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investigation, can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the period of natural economy of social morality, the commodity economy during the period of social morality and the product economy of social ethics, but also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original social ethics, social ethics class and communist morality; according to the size and scope of the subject of different social roles, all of humanity can be divided into moral, national morality and collective morality; from the role of social morality contained in the different areas are divided on the different aspects of social and moral points the social morality,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family virtues and so on.
     The production of material to produce a moral foundation and social determinants, which gave birth to the emergence of social morality, and promote social and moral development is the objective of social and moral formation of the premise. A certain social organization of production and certain forms of family organization constitute the basis of a certain social system. Production and reproduction of human beings is also a continuation of human society, re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basic conditions and the constraints of the former, but also the formation of human and social morality and the basic element of the premise.
     Objective material conditions exist only as a moral basis for the emergence and existence exists, does not in itself shows how well it would have social and moral development and change, but in such conditions,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human needs are met the aspirations of time, the emergence of social morality can be transformed from potential to real needs, and also with a clear purpose and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The gregarious instinct of human ancestors as the origin of ethics provides a physical premise, but the original primitive struggle with the natural process of fear generated, and on this basis, the formation of the social community sense of belonging and a sense of awe but human morality to the psychological motivation.
     In the evolution of social morality, to the people showing their human social life in various external forms, which show the main areas of social and moral change process: clan, tribe, family, class, national, ethnic, society, mankind. The evolution of social morality have gone from a unified to differentiation, to the reunification process.
     In human social life, from the visual appearance of point of view, morality is presented in front of the people some of the phenomenon of moral, ethical and moral relations activities, through these representations, we can see that in every moral being, by the the shadows here, from the inside out, all contain interrelated and interacting social and moral awareness, moral emotion, social ethics and moral activities, and social elements, these elements will be referred to as the vertical elements of social morality. The horizontal elements of social ethics are the moral status contains the contents of the same ingredients, they are social and moral ideals, moral example, moral norms, moral and ethical bottom line maintenance (moral evaluation and moral education). Evaluation standards of social morality can only exist and develop social. Any help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productive forces and the historical progress of human society is the social and moral progress.
     Relatively stable social morality intertwined with the volatility, integrity and level of unity and discipline and self-discipline with the other features. Function of social morality, is relatively independent of social morality as a system of social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with the efficiency and capacity. Has a balance of interests of social and moral function, manifested as a variety of interests to find a balance between network points to the main body of the various interests to the interests of safeguarding and realizing their own needs. Social and moral order "should do" to balance the moral norms of interests among the people. Maintain the function of social morality, it refers to social morality in the community's political and economic interests and the normal order of life with regard to the maintenance of such role. Social morality, or continued to promote human civilization from barbarism to an important spiritual power, has the function of promoting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role of social ethics from the original tribal narrow range of social liberation, has become all social classes to realize their own value groups, and promote the importance of further improvement of social forces and means. Social and moral realm of the human spirit has to improve, and promote self-improvement and overall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role.
     At present, the caus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under way, more than one billion Chinese people are committed to building China into a prosperous, democratic, civilized and harmonious modern socialist country. China's modernization needs moral, social and moral construction of a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important content.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of social and moral development must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xt several aspects:strengthening of social and moral theory, enhance the level of social and moral awareness; focus on social and moral construction, combined with the legal system; norms of social and moral behavior, leading cadres at all levels of the first offer as an example; develop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build a strong moral base line; improve community civilization, hold high social morality; scientific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morality and foreign culture, and enhance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and moral power.
引文
①参见夏甄陶.人:关系、活动、发展[J].哲学研究,1997年第10期第6页
    ①[美]马斯洛等著,林方主编.人的潜能和价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6页
    ②[美]伯纳德·巴伯著,顾昕等译.科学与社会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1页
    ①[英]阿诺德·汤因比著,刘北成、郭小凌译.历史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②参见[英]阿诺德·汤因比著,刘北成、郭小凌译.历史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88-289页
    ①2010年3月14日温家宝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答记者问
    ②南京著名的食品企业南京冠生园食品公司是一个品牌企业,但“年年出厂新月饼,周而复始陈馅料”,企业将冷冻的陈馅做成的月饼投放市场,牟取暴利。
    ③在我国的乳品生产过程中,不法分子为了提高检测指标,使乳蛋白率达标,获得较好的收入,不惜在奶源原料中加入尿素、米汤甚至是三聚氰胺等此类乳蛋白率高的物质,成千上万吃了有毒奶粉的婴幼儿发病,重者死亡。
    ①参见江畅.理论伦理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11-414页.
    ②参见江畅.理论伦理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28-429页.
    ①参见王莹.社会道德和个体道德:道德问题研究的两个重要向度[J].伦理学研究,2005年第2期第111页
    ①[美]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著,龚群译.伦理学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页
    ①[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交往行为理论: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87页
    ②[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交往行为理论: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83-84页
    ③[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交往行为理论: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88页
    ④[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交往行为理论: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88页
    ⑤[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交往行为理论: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88页
    ①欧阳康主编.当代英美哲学地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页
    ②参见欧阳康主编.当代英美哲学地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75-276页.
    ①[英]乔治·摩尔著,长河译.伦理学原理[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17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①辞海编辑委员会编纂.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191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页
    ②[法]拉法格著,王子野译.思想起源论[M].北京:三联书店,1963年版第7、11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6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①[俄]普列汉诺夫.无政府主义和社会主义[M].北京:三联书店,1980年版第22页
    ①《辞源》修订本第三册,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辞源修订组,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263页
    ②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99年版第216页
    ①参见[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交往行为理论: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②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96页
    ③[英]阿诺德·汤因比著,刘北成、郭小凌译.历史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9页
    ④《辞源》修订本第四册,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辞源修订组,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3075页
    ⑤管子·心术
    ⑥管子·心术
    ①原道
    ①诗经·小雅·北山
    ②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①孙子兵法·计篇
    ②论语·宪问
    ③论语·述而
    ④论语·颜渊
    ①易传·序卦
    ②礼记·大学
    ③老子·五十四章
    ④墨子·经上
    ⑤墨子·兼爱下
    ①论语·雍也
    ②论语·颜渊
    ③墨子·兼爱中
    ④墨子·兼爱中
    ⑤论语·里仁
    ⑥孟子·尽心上
    ⑦孟子·尽心上
    ①礼记·礼运
    ②中庸·第六章
    ③中庸一章
    ④论语·颜渊
    ⑤韩非子
    ⑥春秋繁露·基义
    ⑦春秋繁露·天地之行
    ⑧管子·牧民
    ①淮南子·齐俗训
    ②论衡·治期
    ③原人
    ④原道
    ⑤与孟尚书书
    ①答陈生书
    ②太极图说
    ③朱子文集·读大纪
    ④朱子语类·卷十二
    ⑤朱子语类·卷十三
    ①原强
    ①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99年版第115页
    ②参见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42-143、221页
    ③中共中央党校文史教研室中国近代史组编.中国近代政治思想论著选辑[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946页
    ④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99年版第1页
    ⑤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99年版第161页
    ①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17页
    ①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12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42页
    ②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347页
    ①阿奎那政治著作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40页
    ①[美]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著,龚群译.伦理学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05页
    ①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40页
    ①[美]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著,龚群译.伦理学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9-10页
    ①斯宾诺莎著,贺麟译.伦理学[M].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第171页
    ②参见欧阳康主编.当代英美哲学地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77页
    ①罗国杰、宋希仁编著.西方伦理思想史(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6月版第318页
    ②[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7页
    ①参见普列汉诺夫:唯物论史论丛[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11页
    ②转引自周辅成主编: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资产阶级哲学家政治思想家有关人道主义人性论言论选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6年版第583页
    ①[德]费希特.论学者的使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6-17页
    ②[德]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247页
    ①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802页
    ①H·赖辛巴赫.科学哲学的兴起[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83年版第219页
    ②石毓彬杨远.二十世纪西方伦理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11页
    ①E.Fromm,Beyond The Chains of Illusion,London,1980,P.75.
    ① E.Fromm,Man for Himself.An Inquiry into the Psychology of Ethics,New York,1970,P.241.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03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3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8-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62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5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7)[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61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4-435页
    ①列宁选集(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0页
    ②列宁选集(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1页
    ③列宁全集(39)[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00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毛泽东早期文稿[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73页
    ②毛泽东选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版第1094-1095页
    ①毛泽东选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版第1096页
    ①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80-781页
    ①参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2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6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3-64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6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7-278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06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4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8页
    ①[英]亨利·西季威克,廖申白译.伦理学方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5页
    ②[英]亨利·西季威克,廖申白译.伦理学方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82页
    ①[英]亨利·西季威克,廖申白译.伦理学方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9页
    ②[英]亨利·西季威克,廖申白译.伦理学方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34页
    ③[英]亨利·西季威克,廖申白译.伦理学方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90页
    ①孟子·滕文公上
    ①参见辞海编辑委员会编纂.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1912页
    ①辞海编辑委员会编纂.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1911页
    ①阿奎那政治著作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70页
    ①列宁选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4页
    ①参见霍布斯著,黎思复、黎廷弼译《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94页
    ①[英]约翰·密尔.论自由[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6页
    ②参见[德]费希特著,梁志学、李理译.伦理学体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64页.
    ①[德]费希特著,梁志学、李理译.伦理学体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61页.
    ②陈剑旄.蔡元培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第144页
    ③蔡元培.中学修身教科书,中国伦理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99年版第16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4页
    ③2010年3月14日温家宝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答记者问
    ①欧阳康.社会认识论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12页
    ②欧阳康.社会认识论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14页
    ①参见罗国杰主编.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61-68页
    ②李春秋主编.新编伦理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10页.
    ③李春秋主编.新编伦理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11页.
    ①田秀云.社会道德与个体道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页.
    ②参见王海明.新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03页.
    ③江畅.理论伦理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19页.
    ①列宁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1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 论人性 异化 人道主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9页
    ②孟子·尽心上
    ③冯友兰.三松学堂全集第5卷[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93页
    ①[英]弗朗西斯·培根.培根论人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64页
    ①参见唐凯麟、王泽应.20世纪中国伦理学研究及其历史启示[J].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第35页
    ①冯友兰.三松学堂全集第5卷[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9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6)[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4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7页
    ①王海明.新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35页
    ①唐凯麟、王泽应.20世纪中国伦理学研究及其历史启示[J].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第36页
    ②[美]阿尔温·托夫勒著,孟广均、吴宣豪、黄炎林、顺江译.未来的冲击[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35页
    ①[美]阿尔温·托夫勒著,孟广均、吴宣豪、黄炎林、顺江译.未来的冲击[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34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3-43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3页
    ①祁述宏.道德发生论发微[J].江淮论坛,1995年第1期第6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3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②参阅欧阳康.社会认识论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49页
    ①原道
    ①荀子·礼论
    ②荀子·王制
    ①彭柏林、赖换初.道德起源的三个视角[J].哲学动态,2003年第11期第14-15页
    ②彭柏林、赖换初.道德起源的三个视角[J].哲学动态,2003年第11期第15-16页
    ③杜修望.道德起源的四个依据[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7期第20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651页
    ①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7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2页
    ②礼记·内则
    ①费尔巴哈著作选集(上卷)[M].北京: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59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53页.
    ②杨玉民.我国是否已迈入工业化社会[J].经济研究参考,1999年第B3期第2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8、12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2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6页
    ③[美]伯纳德·巴伯著,顾听等译.科学与社会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250页
    ①[美]伯纳德·巴伯著,顾昕等译.科学与社会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243页
    ②章建华.浅谈科学技术与社会道德的关系[J].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第78页
    ①什么叫“后工业化社会”?[J].国际贸易,1987年第7期第21页
    ①[美]阿尔温·托夫勒著,孟广均、吴宣豪、黄炎林、顺江译.未来的冲击[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35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 论人性 异化 人道主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页
    ②吕氏春秋·不二
    ③论语·颜渊
    ④墨子·兼爱中
    ⑤老子·第七十三章
    ①庄子·齐物论
    ②庄子·天下
    ③罗国杰、宋希仁编著.西方伦理思想史(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69页
    ④[德]费希特著,梁志学、李理译.伦理学体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48页
    ①江畅.理论伦理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28页
    ②王海明.新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16页
    ③王海明.新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17页
    ①欧阳康主编.当代英美著名哲学家学术自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95页
    ②北京大学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38页
    ①[德]舍勒著,王维达编译.哲学人类学视野中的“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60页
    ②[英]A·J·汤因比[日]池田大作著,荀春生、朱继征、陈国樑译.展望二十一世纪[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429页
    ①[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刘绯、张立平、王圆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371页
    ②[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刘绯、张立平、王圆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372页
    ①参见刘继勇.构筑社会道德的底线[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第2-3页
    ①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99年版第143页
    ②[法]霍尔巴赫著,管士浜译.自然的体系(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64年版第274页
    ①论语·颜渊
    ②论语·学而
    ③孟子·滕文公上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1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2页
    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0页
    ②辞海编辑委员会编纂.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378页
    ③夏甄陶.人:关系、活动、发展[J].哲学研究,1997年第10期第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人性异化人道主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6页
    ②[法]拉法格著,王子野译.思想起源论[M].北京:三联书店,1963年版第13页
    ①参见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4-43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页
    ③列宁全集(38)[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201页
    ④荀子·儒效
    ⑤[英]亨利·西季威克,廖申白译.伦理学方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0页
    ①[荷兰]斯宾诺莎著,贺麟译.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98页
    ①转引自罗国杰、宋希仁编著.西方伦理思想史(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3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69页
    ②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7页
    ③列宁全集(20)[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255页
    ①欧阳康.社会认识论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70页
    ②唐凯麟.道德思维引论[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2期第19页
    ③[英]赫胥黎著,《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翻译组译.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1年版第100页
    ①参见孟子·公孙丑
    ②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8页
    ③列宁全集(38)[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123页
    ①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113页
    ②论语·颜渊
    ①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99年版第180页
    ②[英]A·J·汤因比[日]池田大作著,荀春生、朱继征、陈国樑译.展望二十一世纪[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7页
    ③参见石毓彬杨远.二十世纪西方伦理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96页
    ④[美]马斯洛等著,林方主编.人的潜能和价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2页
    ②王海明.新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35页
    ①参见万俊人.人为什么要有道德?(下)[J].现代哲学,2003年第2期第5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5-456页
    ③论语·宪问
    ①参见[英]乔治·摩尔著,长河译.伦理学原理[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169页
    ②参见汪信砚.当代中国社会道德理想境遇的反思[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年第5期第517页
    ③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114-115页
    ①冯友兰.儒家哲学之精神,三松堂学术文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97页
    ②墨子·兼爱中
    ③[德]费希特:人的使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0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②[英]乔治·摩尔著,长河译.伦理学原理[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171页
    ①参见廖小平.论道德榜样——对现代社会道德榜样的检视[J].道德与文明,2007年第2期第73-74页
    ①参见张鹏、黄爱教.底线道德的内涵与特征新探[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第36页
    ①胡印斌.时代的道德底线[J].优秀作文选评(高中版),2007年第11期第47页
    ②参见晓阳.道德的底线[J].四川统一战线,2002年第1期第21页
    ③李建德.论考察底线道德的基本视角[J].云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第17页
    ④参见胡宜安.论弱势群体的道德底线[J].伦理学研究,2006年第3期第38页
    ⑤燕继荣.《论语》故事与道德底线教育的思考[J].民主与科学,2005年第2期第41页
    ⑥刘继勇.构筑社会道德的底线[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第1页
    ⑦陈青松.“八荣八耻”与社会主义道德底线[J].理论月刊,2007年第1期第183页
    ①张鹏、黄爱教.底线道德的内涵与特征新探[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第37页
    ②陈璧生.文明的道德底线[J1.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第6期第59页
    ③参见[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刘绯、张立平、王圆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 社,2002年版第368-36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29页
    ①李连科著.价值哲学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46页
    ①论语·颜渊
    ②韩非子·奸劫弑臣
    ③韩非子·八经
    ④论衡·薄葬
    ⑤论衡·语增
    ⑥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11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5-456页
    ①欧阳康主编.当代英美哲学地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87页
    ①王海明.新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5页
    ②[德]卡尔·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8页
    ③孟子·告子下
    ①[德]费希特著,梁志学、李理译.伦理学体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48页
    ②[英]赫胥黎著,《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翻译组译.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1年版第53页
    ③[英]乔治·摩尔著,长河译.伦理学原理[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10页
    ④[美]马斯洛等著,林方主编.人的潜能和价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5页
    ①[英]A·J·汤因比[日]池田大作著,荀春生、朱继征、陈国樑译.展望二十一世纪[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60页
    ②李连科著.价值哲学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53页
    ③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110页
    ①霍尔巴赫著,管士浜译.自然的体系(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64年版第132页
    ②[法]拉法格著,王子野译.思想起源论[M].北京:三联书店,1963年版第34-35页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吴寿彭译.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8页
    ①[英]乔治·摩尔著,长河译.伦理学原理[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3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6)[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152页
    ①论语·阳货
    ②论语·为政
    ③荀子·礼论
    ④荀子·王制
    ⑤荀子·富国
    ⑥墨子·兼爱上
    ①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99年版第6页
    ②[英]大卫·休谟著,关文运译,郑之骧校.人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559页
    ③[英]亨利·西季威克,廖申白译.伦理学方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0、91页
    ④冯友兰.三松学堂全集第5卷[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92页
    ①王海明.新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35页
    ②[美]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著,龚群译.伦理学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6页
    ③[法]拉法格著,王子野译.思想起源论[M].北京:三联书店,1963年版第7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7页
    ①王海明.新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46页
    ②洪谦主编.逻辑经验主义(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643页
    ①赵敦华.谈谈道德起源问题[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第13页
    ②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99年版第142页
    ③邓小平文选(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90页
    ①[德]费希特著,梁志学、李理译.伦理学体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64页
    ②[英]阿诺德·汤因比著,刘北成、郭小凌译.历史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③列宁选集(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0-292页
    ④[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8页
    ①2010年3月14日温家宝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答记者问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62页
    ③邓小平文选(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①列宁选集(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8页
    ②列宁选集(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0-291页
    ③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42、133页
    ④参见罗国杰主编.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2页
    ①胡锦涛.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M.人民日报,2005年2月19日
    ②唐凯麟.建构和谐社会的道德思考[J].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第97页
    ①列宁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7页
    ①礼记·大学
    ②孟子·告子下
    ③孟子字义疏证·卷下
    ①[英]A·J·汤因比[日]池田大作著,荀春生、朱继征、陈国樑译.展望二十一世纪[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①[英]赫胥黎著,《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翻译组译.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1年版第102页
    ①毛泽东选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871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
    [2]列宁选集(1-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
    [3]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人性异化人道主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3年8月第1版
    [4]毛泽东选集(1-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6月第1版
    [5]毛泽东文集(1-8)[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至1999年6月第1版
    [6]邓小平文选(第一、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7]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8]辞海编辑委员会编纂.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9]夏甄陶著.关于目的的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版,1982年9月第1版
    [10]欧阳康著.哲学研究方法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
    [11]欧阳康著.社会认识论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11月第1版
    [12]欧阳康著.人文社会科学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13]欧阳康主编.社会认识方法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
    [14]欧阳康主编.当代英美哲学地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15]欧阳康主编.当代英美著名哲学家学术自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
    [16]欧阳康、张明仓著.社会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
    [17]陶德麟主编,欧阳康、汪信砚副主编.当代哲学前沿问题专题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
    [18]高清海著.哲学与主体自我意识[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年4月第1版
    [19]曾杰、张树相著.社会思维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5月第1版
    [20]王若水著.为人道主义辩护[M].北京:三联书店,1986年7月第1版
    [21]远明志、薛德震.社会与人[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8月第1版
    [22]马道宗.世界风俗史[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23]罗国杰马博宣余进编著.伦理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6月第1版
    [24]罗国杰主编.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1月第1版
    [25]罗国杰主编.中国传统道德简编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
    [26]魏英敏主编.新伦理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5月第1版
    [27]王海明.新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2月第1版
    [28]章海山、张建如编著.伦理学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29]李春秋主编.新编伦理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
    [30]陈楚佳编著.现代伦理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4月第1版
    [31]江畅.理论伦理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
    [32]邱仁宗著.生命伦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版,1987年5月第1版
    [33]李德顺著.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9月第1版
    [34]李连科著.价值哲学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2月第1版
    [35]田秀云.社会道德与个体道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2月第1版
    [36]张润身、韩忠主编.社会道德简明教程[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
    [37]罗国杰、宋希仁编著.西方伦理思想史(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1月第1版
    [38]罗国杰、宋希仁编著.西方伦理思想史(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6月第1版
    [39]石毓彬、杨远.二十世纪西方伦理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5月第1版
    [40]李奇主编.道德学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10月第1版
    [41]蔡元培著.中国伦理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99年12月第1版
    [42]张岱年著.中国伦理思想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
    [43]秦英君主编.东西方道德的转型与比较[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
    [44]章海山著.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发展的历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3月第1版
    [45]秦英君主编.东西方道德的转型与比较[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
    [46]章海山著.当代道德的转型和建构[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第1版
    [47]肖萐父、李锦全主编.中国哲学史(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12月版
    [48]肖萐父、李锦全主编.中国哲学史(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10月版
    [49]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6月第1版
    [50]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5月第1版
    [51]张云飞.跨越“峡谷”——马克思晚年思想与当代社会发展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52][古希腊]柏拉图著,郭斌和、张竹明译.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8月第1版
    [5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廖申白译著.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11月第1版
    [54][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吴寿彭译.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8月第1版
    [55][古罗马]奥古斯丁著,周士良译.忏悔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7月第1版
    [56][意]马基雅维利著,潘汉典译.君主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7月第1版
    [57][苏]阿·尼·列昂捷夫著,冀刚、徐世京、杨德庄等译.活动意识个性[M].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2月第1版
    [58][苏]伊本·西那(阿维森纳)著,北京大学哲学系译.论灵魂[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63年3月第1版
    [59][苏]И·T·弗罗洛夫著,王思斌、潘信之译,穆功校.人的前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4月第1版
    [60][荷兰]斯宾诺莎著,贺麟译.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3月第2版
    [61][瑞士]皮亚杰著,王宪钿等译,胡世襄等校.发生认识论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9月第1版
    [62][日]幸德秋水著,马来译.社会主义精髓[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11月第1版
    [63][加拿大]查尔斯·泰勒著,韩震等译.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64][英]D·W·海姆伦著,夏甄陶、崔建军、纪虎民译.西方认识论简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2月第1版
    [65][英]弗朗西斯·培根著,何新译.培根论人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2月第1版
    [66][英]托马斯·霍布斯著,黎思复、黎廷弼译.利维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67][英]约翰·洛克著,关文运译.人类理解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2月第1版
    [68][英]休谟著,关文运译,郑之骧校.人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4月第1版
    [69][英]约翰·格雷著,张草纫译.人类幸福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9月第1版
    [70][英]波普尔著,纪树立编译.科学知识进化论[M].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11月第1版
    [71][英]赫胥黎著,《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翻译组译.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M].北京: 科学出版社,1971年5月第1版
    [72][英]D·D·拉斐尔著,邱仁宗译.道德哲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英]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
    [73][英]Ⅰ·柏林编著,孙尚扬、杨深译.启蒙的时代[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3月第1版
    [74][英]亚当·斯密著,余涌译.道德情操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5月第1版
    [75][英]乔治·摩尔著,长河译.伦理学原理[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5月第1版
    [76][英]A·J-汤因比[日]池田大作著,荀春生、朱继征、陈国樑译.展望二十一世纪[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11月第1版
    [77][英]卡尔·波普尔著,郑一明等译.开放社会及其敌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
    [78][英]罗伯特·罗素著,靳建国译.婚姻革命[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年4月第1版
    [79][英]阿诺德·汤因比著,刘北成、郭小凌译.历史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80][英]德里克·柏菲特著,王新生译,黄颂杰校.理与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81][英]达尔文著,潘光旦、胡寿文译.人类的由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4月第1版
    [82][英]柯林武德著,何兆武、张文杰译.历史的观念[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9月第1版
    [83][英]格雷厄姆·沃拉斯著,朱曾汶译.政治中的人性[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1月第1版
    [84][英]鲍桑葵著,汪淑均译.关于国家的哲学的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1月第1版
    [85][法]帕斯卡尔著,何兆武译.思想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11月第1版
    [86][法]霍尔巴赫著,管士浜译.自然的体系(全两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3月第2版
    [87][法]卢梭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2月第2版
    [88][法]霍尔巴赫著,陈太先、眭茂译.自然政治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3月第1版
    [89][法]列维-布留尔著,丁由译.原始思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1月第1版
    [90][法]拉法格著,王子野译.思想起源论(卡尔·马克思的经济决定论)[M].北京:三联书店,1963年2月第1版
    [91][法]亨利·柏格森著,姜志辉译.创造进化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10月第1版
    [92][法]孔狄亚克著,洪洁求、洪丕柱译.人类知识起源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8月第1版
    [93][法]E.迪尔凯姆著,狄玉明译.社会学方法的准则[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12月第1版
    [94][法]弗朗索瓦·佩鲁著,张宁、丰子义译.新发展观[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9月第1版
    [95][法]皮埃尔·勒鲁著,王允道译,肖厚德校.论平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5月第1版
    [96][德]伊曼纽尔·利维纳斯著,顾建光、张乐天译.生存及生存者[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7月第1版
    [97][德]康德著,关文运译.实践理性批判[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
    [98][德]费希特著,梁志学、李理译.伦理学体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2月第1版
    [99][德]卡尔·雅斯贝尔斯著,柯锦华、范进译.智慧之路[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年3月第1版
    [100][德]威廉·魏特林著,胡文建、顾家庆译.现实的人类和理想的人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4月第1版
    [101][德]威廉·魏特林著,孙则明译.和谐与自由的保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年4月第1版
    [102][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著,何怀宏、廖申白译.伦理学体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7月第1版
    [103][德]舍勒著,王维达编译.哲学人类学视野中的“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9月第1版
    [104][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交往行为理论: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
    [105][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
    [106][德]H.李凯尔特著,涂纪亮译.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3月第1版
    [107][德]恩斯特·卡西尔著,关之尹译.人文学科的逻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
    [108][美]伯纳德·巴伯著,顾听等译.科学与社会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9月第1版
    [109][美]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3月第1版
    [110][美]怀特著,曹锦清等译.文化科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6月第1版
    [111][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刘绯、张立平、王圆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1月第3版
    [112][美]汤姆·L·彼彻姆著,雷克勤等译.哲学的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5月第1版
    [113][美]哈定著、韩建军,商戈令译.文化与进化[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版,1987 年9月第1版
    [114][美]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著,龚群译.伦理学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9月第1版
    [115][美]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著,宋继杰译.追寻美德[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
    [116][美]W·古德著,魏章玲译.家庭[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6年10月第1版
    [117][美]G·桑迪拉纳编著,周建漳、陈墀成译.冒险的时代[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3月第1版
    [118][美]A·弗里曼特勒编著,程志民等译.信仰的时代[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3月第1版
    [119][美]S·汉姆普西耳编著,陈嘉明译.理性的时代[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3月第1版
    [120][美]H·D-阿金编著,王国良、李飞跃译.思想体系的时代[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3月第1版
    [121][美]理查德·罗蒂著,李幼蒸译.哲学和自然之镜[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7月第1版
    [122][美]马斯洛等著,林方主编.人的潜能和价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2月第1版
    [123][美]克劳德·M·布理斯托著,朱国安、泰裕译.信念的魔力[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4月第1版
    [124][美]希拉里·普特南著,童世骏、李先程译.理性、真理与历史[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125][美]阿尔温·托夫勒著,朱志焱、潘琪、张焱译.第三次浪潮[M].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3月第1版
    [126][美]阿尔温·托夫勒著,孟广均、吴宣豪、黄炎林、顺江译.未来的冲击[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年6月第1版
    [127][美]约翰·奈斯比特著,梅艳译,姚琮校.大趋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2月第1版
    [1]欧阳康.构建和谐社会的人性基础[J].理论月刊,2007年第2期第46-47页
    [2]欧阳康.当代哲学视野中的社会认识论[J].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第34-36页
    [3]欧阳康.美德追寻与人格崇高[J].河北学刊,2003年第5期第40-44页
    [4]欧阳康.实践哲学的反思与构建[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第1-7页
    [5]欧阳康.复杂性与人文社会科学创新[J].哲学研究,2003年第7期第23-30页
    [6]欧阳康.哲学视野中的现代性问题[J].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3期第30-33页
    [7]欧阳康.实践哲学思想溯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第18-23页
    [8]夏甄陶.人:关系、活动、发展[J].哲学研究,1997年第10期第6-15页
    [9]邓晓芒.康德对道德神学的论证[J].哲学研究,2008年第9期第70-75页
    [10]林剑.社会规范领域中的义务与责任[J].学术月刊,2010年第10期第14-20页
    [11]张廷国、马金杰.规范的重建和反思[J].求是学刊,2008年第2期第30-34页
    [12]韩东屏.评价的意义与普遍有效性[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126-130页
    [13]韩东屏.如何构建好社会[J].江汉论坛,2000年第2期第70-72页
    [14]高秉江.古希腊哲学中的和谐思想[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第16-20页
    [15]刘晓梅.迪尔凯姆社会道德视野中的法律观[J].道德与文明,2004年第1期第60-64页
    [16]陈剑旄.蔡元培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10月
    [17]公页.毛泽东的道德教育思想初探[J].湖南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 年第2期第86-90页
    [18]杜振吉.毛泽东的道德评价理论[J].社会科学,1993年第10期第8-12页
    [19]郑庆生、郑友君.毛泽东的道德修养方法[J].道德与文明,1993年第6期第10-13页
    [20]杜振吉.毛泽东伦理思想中道德原则和规范的主要内容[J].黄淮学刊(社会科学版),199年第1期第7-11页
    [21]邱若宏.毛泽东的道德建设思想及其当代意义[J].理论月刊2009年第4期第15-18页
    [22]魏俊章.毛泽东道德哲学及其现实意义[J].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第45-56页
    [23]杨义芹.六十年来毛泽东伦理思想研究的回顾[J].齐鲁学刊,2010年第1期第69-77页
    [24]程东阳.论毛泽东伦理思想嬗变的合理机制[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6年第1期第47-49页
    [25]温克勤.邓小平道德理论的历史地位[J].东岳论丛,1997年第6期第48-53页
    [26]金建明.邓小平的道德理论:马克思主义道德学说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J].理论与改革,1999年第1期第41-42页
    [27]王泽应.邓小平伦理思想的独特地位——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J].伦理学研究,2004年第4期第5-10页
    [28]王芳恒.论冯友兰的社会道德思想[J].贵州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第41-44页
    [29]沈晓阳.论道德的理想本质与现实本质[J].岭南学刊,2008年第6期第43-46页
    [30]顾志龙.论尼采对社会道德的解构[J].求索,2006年第2期第150-152页
    [31]赵敦华.谈谈道德起源问题[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第13-28页
    [32]祁述宏.道德发生论发微[J].江淮论坛,1995年第1期第57-62页
    [33]李建华、冯昊青.道德起源及其相关性问题[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第245-250页
    [34]万俊人.人为什么要有道德?(上)[J].现代哲学,2003年第1期第65-75页
    [35]万俊人.人为什么要有道德?(下)[J].现代哲学,2003年第2期第46-58页
    [36]厉永平.论早期基督教发展的社会道德原因[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第79-82页
    [37]邹顺康.道德:是在压抑人性,还是在提升人性[J].道德与文明,2005年第6期第15-19页
    [38]彭柏林、赖换初.道德起源的三个视角[J].哲学动态,2003年第11期第14-17页
    [39]杜修望.道德起源的四个依据[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7期第204-207页
    [40]李华、殷运麒.略谈社会道德文明行为与社会物质条件的关系[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第6-8页
    [41]章建华.浅谈科学技术与社会道德的关系[J].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第77-79页
    [42]肖卫军、李向京.究竟什么是工业化[J].现代管理科学,2003年第3期第82-83页
    [43]杨玉民.我国是否已迈入工业化社会[J]..经济研究参考,1999年第B3期第22-27页
    [44]什么叫“后工业化社会”?[J].国际贸易,1987年第7期第21页
    [45]肖群忠.关于社会公德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河北学刊,2007年第6期第33-37页
    [46]唐凯麟.论个体道德[J].哲学研究,1992年第4期第67-72页
    [47]唐凯麟、龙兴海.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伦理学使命[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3年第1期第1-7页
    [48]马继仁.略谈社会道德的嬗变与重建[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专辑第47-51页
    [49]王莹.社会道德和个体道德:道德问题研究的两个重要向度[J].伦理学研究,2005年第2期第111页
    [50]赵静波、王建锋.社会道德向个体道德发展探析[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第74-77页
    [51]杨伟清.社会公德:范围与特征[J].道德与文明,2008年第1期第68-71页
    [52]王寅松.论公民道德和社会道德[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7期第153-154页
    [53]刘学坤.自然道德与社会道德[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年第4期第41-46页
    [54]刘锡钧.“初级阶段”的社会道德及其特征[JJ].道德与文明,1987年第6期第2-3页
    [55]汤剑波、陈建东.全球伦理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第9-14页
    [56]吴发科.新时期社会道德的构成特点与德育策略[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第130-132页
    [57]唐凯麟.道德思维引论[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2期第16-23页
    [58]唐凯麟、王泽应.20世纪中国伦理学研究及其历史启示[J].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第32-38页
    [59]李萍.建立良性的道德规范运作体系促成社会道德的健康发展[J].新视野,1998年第5期第23-25页
    [60]何历宇.论道德、道德理想与道德理想主义[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6期第56-60页
    [61]汪信砚.当代中国社会道德理想境遇的反思[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年第5期第517-521页
    [62]黎玉琴.论道德风尚的特征和价值[J].贵州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第90-96页
    [63]朱力.社会风尚的理论蕴含[J].学术交流,1998年第4期第60-63页
    [64]许广明.社会道德风尚的结构[J].学习与探索,1981年第6期第39-42页
    [65]魏长领.道德信仰简论[J].伦理学研究,2003年第4期第103-107页
    [66]王海明.论道德榜样[J].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第4-7页
    [67]廖小平.论道德榜样——对现代社会道德榜样的检视[J].道德与文明,2007年第2期第71-75页
    [68]陈占安.“五四”以来的中国革命道德楷模研究[J].高校理论战线,2002年第2期第54-55页
    [69]晓阳.道德的底线[J].四川统一战线,2002年第1期第21页
    [70]陈兴国.解放思想的道德底线[J].党建论坛,2006年12期第61页
    [71]陈璧生.文明的道德底线[J].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第6期第59-62页
    [72]胡宜安.论弱势群体的道德底线[J].伦理学研究,2006年第3期第38-42页
    [73]李建德.论考察底线道德的基本视角[J].云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第16-20页
    [74]刘继勇.构筑社会道德的底线[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12月
    [75]张鹏、黄爱教.底线道德的内涵与特征新探[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第36-39页
    [76]仇永民、陈兰芝.底线伦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第34-37页
    [77]范水涛.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道德底线[J].公关世界,2006年第9期第48页
    [78]陈青松.“八荣八耻”与社会主义道德底线[J].理论月刊,2007年第1期第183-185页
    [79]胡印斌.时代的道德底线[J].优秀作文选评(高中版),2007年11期第47页
    [80]王海明.论道德终极标准[J].南京社会科学,2000年第10期第7-11页
    [81]周宏.道德标准与标准之标准[J].道德与文明,1999年第1期第9-10页
    [82]畅锦芝.当代我国社会道德评价的特点[J].理论探索,1989年第4期42-43页
    [83]赵连君.当代道德标准观解析[J].长白学刊,1999年第6期第13-15页
    [84]金生鈜.人是道德教化的终极目的[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年第6期第3-7页
    [85]李金清.中西方古代社会道德批评论[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第86-89页
    [86]秦越存.麦金太尔对现代西方社会的道德批判[J].学术交流,2007年第2期第5-9页
    [87]唐凯麟、龙兴海.试论道德人格的类型[J].湖南师大社会科学学报,1993年第4期第53-58页
    [88]王啸.自由与自律:康德道德教育思想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33-41页
    [89]张颖夫、廖其发.大众道德: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J].兰州学刊,2007年第9期第81-83页
    [90]罗国杰.新时期思想道德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5 期第1-5页
    [91]陶国富、李伟.经济改革中社会道德量的回归与进化[J].社会科学,2000年第8期第42-45页
    [92]龚群.从系统论的观点看社会道德的运行机制[J].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9期第53-56页
    [93]王本兴.关于见义勇为的社会道德控制[J].道德与文明,2000年第3期第37-40页
    [94]董敏志.关于社会道德控制的几个问题[J].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第45-49页
    [95]唐凯麟、曹刚.论道德的法律支持及其限度[J].哲学研究,2000年第4期第61-67页
    [96]唐凯麟.建构和谐社会的道德思考[J].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第97-102页
    [97]王冬青.理想人格与社会道德建设[J].理论研究,1996年第5期第12-15页
    [98]刘培合.诚信:和谐社会道德构建的核心[J].求实,2007年第2期第84-86页
    [99]张军、马梦诗.道德法律化:转型时期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J].理论观察,2002年第5期第46-48页
    [100]漆玲、赵欣.建立全球伦理的可能性[J].道德与文明,2000年第6期第49-52页
    [1]Denise White Peterfreund:Great Traditions in Ethics,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2
    [2]Jacques P-Thiroux:Ethics:Theory and Practice,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5
    [3]E.Fromm:Beyond The Chains of Illusion,London,1980
    [4]E.Fromm:Man for Himself.An Inquiry into the Psychology of Ethics,New York,1970
    [5]Mark Timmons:Morality Without Foundation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6]G.E.Moore:Principla Ethica,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 Chengcheng Books,1999
    [7]Michael Smith:The Moral Problem,Oxford UK and Cambridge USA BLACKWELL, 1995
    [8]Daniel Statman:Virtue Ethics,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1997
    [9]Alasdair Macintyre:After Virtue,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 Chengcheng Books,1999
    [10]Gilbert C.Meilaende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Virtue,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1984
    [11]Stevn M.Cahn and Peter Markie:Ethics:History,Theory,and Contemporary Issu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Oxfork,1998
    [12]Louis P.Pojmam:Ethical Theory:Classical and Contemporary Readings,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USA,1995
    [13]W.D.Hudson:Modern Moral Philosophy,The Macmillan Press Ltd London,1983
    [14]GJ.Warnock:The Object of Morality,London Methuen & Co.Lid,1971
    [15]John K.Roth: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thics,Printed by Braun-Brumfield Inc U.C,1995
    [16]L.T.Hobhouse:THE ELEMENTS OF SOCIAL JUSTICE,Routledge\Thoemmes Press, 1993
    [17]Gerhard Zecha and Paul Weingartner:Conscience:An Interdisciplinary,1987 by D.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Dordrecht,Holland
    [18]William M.Kurtines,Jacob L Gewirtz:Morality,Moral Behavior,and Moral Development,New York A Wiley-Interscience Publication,198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