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觉主体的自由:牟宗三美学思想的核心问题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牟宗三美学思想是一种纯哲学意义的美学思想,故对牟宗三哲学美学思想的研究则理应从其哲学思想里体贴出来。综观牟宗三之全部著作并以核心著作为主要依据,笔者体贴出牟宗三哲学美学思想的核心问题是圆觉主体的自由。在其思想语境里,自由乃是境界义的,而所谓圆觉主体,乃圆满觉悟的主体义,具体地言之:在儒家是圣人,在佛家是佛陀,在道家是天人,故所谓圆觉主体的自由,即圣人佛陀天人之圆融无碍之证境者也。
     笔者根据牟宗三的核心著作所示之义理分际而将其哲学思想分为三期:第一期是逻辑哲学时期,在此一期里,牟宗三著有逻辑学系列著作,以及以此为义理根基而运用到历史文化研究领域所成之新外王学三书。其美学思想可概之以道德天心与主体自由。此一时期其较偏重于儒家思想的表现,故其特别强调道德天心的作用,即使言审美愉悦,如成于乐者,亦特别强调此乃是源立于礼而来者。第二期是中国哲学时期,在此一期里,牟宗三著有从魏晋至明末的中国哲学阶段主题史之三书:研究魏晋玄学之《才性与玄理》,研究隋唐佛学之《佛性与般若》,研究宋明儒学之《心体与性体》。其美学思想可概之以心性之学与自由之呈现。此一时期的思想乃是通判道释儒三家之思想并会通之。道释儒三家,皆是心性之学,即皆重内在心性之修证,此理易明。道家强调道心之修证而至迹冥圆融之自由境界;佛家强调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之修证而至菩提心自证之自由境界;儒家强调圣心之修证而至大德敦化之自由境界。道释儒三家所修证的自由境界乃是修证主体经由次第之修证而自然而然地达至者,故谓此语境里的自由乃是呈现者,即自然而然所现者。第三期是消化并发展康德哲学时期,在此一期里,牟宗三通过翻译康德之三批判,为消化并发展每一批判所关涉及的哲学基本问题而著有《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现象与物自身》、《圆善论》之三书及《以合目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原则之疑窦与商榷》一长文。其美学思想可进一步区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方面,乃是依《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现象与物自身》、《圆善论》而表其美学思想,第二方面,乃是依《以合目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原则之疑窦与商榷》一文及相关诸讲录文本而表其美学思想。就第一方面言,可概之以智的直觉与自由之朗现。智的直觉一观念在牟宗三哲学里具有中柱之作用,故特以一章之篇幅而疏解其依中国儒释道三家而证明之过程。并此一观念对其美学思想之表述亦甚关键重要。依中国智慧吾人有智的直觉,故有自由的无限心,具体而言:在儒家是道德仁心,在佛家是如来藏自性清净心,在道家是道心,此一自由的无限心之如如地呈现出来者,即一览无遗地呈现出来者,乃是圆满地呈现,故谓其为朗现。依中国智慧传统而确定吾人有智的直觉,并已表明吾人因此而有一自由的无限心并能如如地呈现出来,以圆教系统义理模式范域之,则可证成或妥善地解答德福一致即圆善问题。内心之德与现实之福能够圆满一致,此亦表示自由的无限心已朗现出来了。而自由的无限心一旦朗现,此则表示内心修证境界已达至平平一如之境界,故内心与现实一如,德与福一如。如此朗现出来的自由境界可谓是审美之极致。就第二方面言,可概之以即真即美即善与自由之圆成。牟宗三首先依循康德之思维道路而疏解了康德关于审美判断之诸问题,继而进一步依中国智慧传统而提出真美善之分别说与合一说之诸问题。依牟宗三,在即真即美即善之合一化境里,分别说的真美善之自性相皆被化掉了而归平平一如之浑化圆满境界。既然真美善三者皆可化而相即,故能够达至此一即真即美即善之合一化境者,乃是自由之究极圆成者。因此理之故,特单提出来而独立成章以表之而示其重要性与特殊性。此即是牟宗三哲学美学思想之大端。
Mou Tsung-san's aesthetics show a purely philosophical significance, so his philosophical aesthetics is from his philosophy. According to Mou Tsung-san's all works, especially the core works, author believe that freedom of the perfect enlightenment Human Being is a core issue in Mou Tsung-san's aesthetics. In the context of his thought, the freedom is a spere, the perfect enlightenment Human Being is complete enlightenment Human Being.In particular:in Confucianism, this is theSaint;in Buddhism, this is the Buddha;inTaoism, this is Heaven-human.Therefore, Freedom of the Perfect Enlightenment Human Being, namely, the Saints, the Buddha and the Heaven-human achieve perfect penetration without obstruction sphere by Personal practicing.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border of Mou Tsung-san's core works,his philosophical thoughts is divided into three periods:The First period is the logical philosophy stage.In this stage, Mou Tsung-san had a series of logic works, as well as researched Chinese historical culture in this theory foundation to have three books about New Outside King. In terms of his aesthetics, can be summarized as:moral mind and freedom of Human Being. At this stage, he is more focus on Confucianism, so he specially emphasis on the role of moral mind, even if aesthetic pleasure achieving in music, but also specially emphasis on it is from standing in ceremony. The second period is Chinese philosophy stage. In this stage, Mou Tsung-san had three books about the theme of Chinese Philosophy History from Wei-jin to the end of Ming:1, "Talent andMetaphysics"about the Metaphysics of Wei-jin period;2, "the Buddha and the Prajna" about the Buddhism of from Sui to Tang period;3, "mind noumenon and nature noumenon" about the Confucianism of from Song to Ming period. In terms of his aesthetics, can be summarized as:mind-nature philosophy and presentation of freedom. in this period,he judged and digested the Taoist,Buddhist and Confucianism. The Taoist,Buddhist and Confucianism are mind-nature philosophy because they all focus on practicing the intrinsic mind-nature.It is easy to understand. Taoism emphasizes the taoist-mind can achieve perfect and harmonizing sphere of Phenomenon and Noumenon. Buddhism emphasizes tathagata-garbha buddha-mind can achieve freedom sphere of Bodhicitta. Confucianism emphasizes the Saint-mind can achieve perfect sphere of morals.The freedom sphere of the Taoist,Buddhist and Confucianism that practical subject had naturally achieve by gradual practicing,so freedom in the context is present. The third period is the stage of digestion and development of Kant's philosophy. In this stage, Mou Tsung-san had three books and a long special paper:"Intellectual Intuition and Chinese Philosophy","phenomenon and thing-in-itself","On Supreme Good" and "suspicion and the discussion about the principle of purposiveness is the transcendental principle of aesthetic judgment". In terms of his aesthetics, there are two aspects: First,according to the "Intellectual Intuition and Chinese Philosophy","phenomenon and thing in itself',"On Supreme Good", explaining his aesthetics; Secondly, according to the "suspicion and the discussion about the principle of purposiveness is the transcendental principle of aesthetic judgment" and related speech texts,explaining his aesthetics. On the first aspect, can be summarized as:intellectual intuition and perfect presentation of freedom. A concept of intellectual intuition in Mou Tsung-san's philosophy has a role of the axial column, so in this special chapter,the logical process that he untwined it according to the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will be explained.And this concept is very important for researching his aesthetics.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wisdom,human being have intellectual intuition, therefore, human being have unlimited mind of freedom, In particular:in Confucianism, this is the Saint-mind;in Buddhism, this is the Buddha-mind, inTaoism, this is Taoist-mind. The unlimited mind of freedom such as presents,that is,completely presents,namely, perfect presentation. The freedom sphere by such as perfectly presenting is the best perfection of aesthetic. On the second aspect, can be summarized as:that is ture that is beauty that is good and perfect accomplishment of freedom. Mou Tsung-san first untwined a series of issues of aesthetic judgments in kant's aesthetics, and then further according to the tradition of Chinese wisdom,stated a series of issues in the theory of independently speaking and comprehensively speaking true,beauty and good.According to Mou Tsung-san,in the perfect sphere by comprehensively speaking true,beauty and good,self-physiognomy of true,beauty and good all are dissipated and achieve to plain and perfect sphere.The sphere is perfect accomplishment of freedom. Therefore, this particular department is separately and independently formed a chapter in order to show it's importance and particularity.This is the outline of Mou Tsung-san's philosophical aesthetics.
引文
1康德,牟宗三译注:《判断力之批判·译者之言》,台北:台湾学生书局,民81,第Ⅵ页(案:后文引证此书时,仅标注书名及页码)。
    2参氏著,《康德的自由学说》,台北:里仁书局,2009。See Kant's Theory of Freedo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3参见氏著,《康德的道德世界观》,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第81、112页。
    4 康德,牟宗三译注:《康德的道德哲学》,台北:台湾学生书局,民71,第129页(案:后文引证此书时,仅标注书名及页码)。
    5 《康德的道德哲学》,第128页。
    6 康德,牟宗三译注:《纯粹理性之批判》(下册),台北:台湾学生书局,民72,第195页(案:后文引证此书时,仅标注书名及页码)。
    7 《纯粹理性之批判》(下册),第198页。
    8 《纯粹理性之批判》(下册),第284页。
    9 《纯粹理性之批判》(下册),第284-285页。
    10 《纯粹理性之批判》(下册),第308页。
    11 《纯粹理性之批判》(下册),第304页。
    12 《康德的道德哲学》,第66页。
    13 《康德的道德哲学》,第72-73页。
    14 《康德的道德哲学》,第73页。
    15《康德的道德哲学》,第85页。
    16《康德的道德哲学》,第84页。
    17 《康德的道德哲学》,第93页。
    18 《康德的道德哲学》,第93-94页。
    19《康德的道德哲学》,第94页。
    20 自由必须被预设为一切理性存有底意志之特性”,此乃《道德底形上学之基本原理》一书第三节之第二个
    27 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一),台北:正中书局,民95,第131页(案:后文引证此书时,仅标注书名及页码)。
    28《心体与性体》(一),第132页。
    29《心体与性体》(一),第133页。
    30《心
    74《认识心之批判》(下册),第329页。
    75《认识心之批判》(下册),第332页。
    76《认识心之批判》(下册),第332-333页。
    77 《孟子译注》,第302页。
    78 《孟子译注》,第334页。
    79 川振甫:《周易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第17页(案:后文引证此书时,仅标注书名及页码)。
    80 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3,第236页。
    92《历史哲学》,第74页。
    93《历史哲学》,第74-75页。
    94 《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第4页。
    95《历史哲学》,第74-75页。
    96《历史哲学》,第76页。
    97 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第163页(案:后文引证此书时,仅标注书名及页码)。
    98 《孟子译注》,第265页。
    470 《心体与性体》(二),第220页。
    471 牟宗三谓:“但人可问:明道之所独悟者于论语亦有据乎?”《心体与性体》(二),第220页。
    472 孔子曰:一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译注》,第24页;《心体与体》(二),第221页。
    473 孔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锺鼓云乎哉!”《论语译注》,第185页;《心体与性体》(二),第221页。
    474《论语译注》,第188页;《心体与性体》(二),第221页。
    481 牟宗三谓:“良知教自身虽可以圆足,然而我们可权且不让它圆足。”《从陆象山到刘蕺山》,第355页。
    482 《从陆象山到刘蕺山》,第356-357页。
    483 《从陆象山到刘哉山》,第357-358页。
    485 《心体与性体》(二),第124-125页。
    488《心体与性体》(二),第126-127页。
    489《胡宏集》,第334-5页。
    490《心体与性体》(二),第475页。
    491 《中庸》:“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第32页。
    492 《中庸》:“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第31页。
    493 《心体与性体》(二),第476页。
    494 《心体与性体》(二),第476-477页。
    495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三),台北:正中书局,民79,第337页(案:后文引证此书时,仅标注书名及页码)。
    499 《心体与性体》(三),第339-340页。
    526《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第185-186页。
    527《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第186页。
    528 《张子正蒙注》,第123-124页:《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第186页。
    535 《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第190-191页。
    547 《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第198-199页。
    555 《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第203-204页。
    556《庄子今注今译》,第94页;《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第203页。
    557郭象注、成玄英疏:《南华真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98,第66页(案:后文引证此书时,仅标注书名及页码);《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第204页。
    558 《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第204-205页。
    559《庄子今注今译》,第117页;《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第205页。
    560
    563 《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第206-207页。
    568《庄子今注今译》,第181页;《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第208页。
    569 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老子注译及评价》,第209页。570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第23-4页(案:后文引证此书时,仅标注书名及页码)。
    571 《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第208-209页。 《庄子今注今译》,第170页。
    576 《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第210-211页。
    577 《中庸》:“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第34页。
    578《智
    585 《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第212页。
    586 《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第212-213页。
    589 《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第215页。
    590 《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第322-323灭。
    591 《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第213-214页。 《现象与物自身》,第12-13页。
    616参杨泽波:《康德的物自身不是一个事实的概念吗?——牟宗三关于康德物自身概念之诠释质疑》,《云南大学学报》,2008,第3期,第22-34页;《牟宗三何以认定康德的物自身不是一个事实的概念?》,《哲学研究》,2007,第11期,第31-36页。617 《现象与物自身》,第13页。 《现象与物自身》,第16-17页。
    622 《现象与物自身》,第17页。
    623 王龙溪:《E龙溪全集》(第一册),台北:华文书局,1970,第89-90页(案:后文引证此书时,仅标注书名及页码)。
    624 《现象与物自身》,第17-18页。
    638 《现象与物自身》,第27页。
    639 罗近溪谓:“真正仲尼临终不免叹口气。”罗近溪:《盱坛直诠》卷下,台北:广文书局,民66,第185页(案:后文引证此书时,仅标注书名及页码);《现象与物自身》,第28页。
    640 《现象与物自身》,第28页。
    641 《现象与物自身》,第28-29页。
    642《现象与物自身》,第29页。
    643 《现象与物自身》,第9页450-1。
    644《现象与物自身》,第47页;《康德的道德哲学》,第138页。
    660 《现象与物自身》,第61页。
    667 《现象与物自身》,第9页78-9。
    668 关于随躯壳起念一义,参王阳明:《传习录》,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第98页(案:后文引证此书时,仅标注书名及页码)。
    678 《现象与物自身》,第118-119页。
    679《现象与物自身》,第30页。
    680《现象与物自身》,第30页。
    681《现象与物自身》,第38页。
    682《现象与物自身》,第38页。
    683《现象与物自身》,第38页。
    684 《现象与物自身》,第38-39页。
    685 《现象与物自身》,第39页。
    686参林安梧:《存有·意识与实践-熊十力体用哲学之诠释与重建》,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3;《道的错置-中国政治思想的根本困结》,台北:台湾学生书局,2003;《儒学转向-从“新儒学“到后“新儒学”的过渡》,台北:台湾学生书局,2006。
    687《现象与物自身》,第39页。
    688 《现象与物自身》,第40页。
    689 《现象与物自身》,第406页。
    690 《现象与物自身》,第406-407页。
    691《现象与物自身》,第407页。
    392 《现象与物自身》,第407页。
    693《现象与物自身》,第408页。
    694《现象与物自身》,第409页。
    695《现象与物自身》,第409页。
    696《现象与物自身》,第410页。
    697 大正藏,46册,578下;《现象与物自身》,第411、412页。
    698 大正藏,46册,578上;现象,《现象与物自身》,第413页。
    699 大正藏,46册,578上;现象,《现象与物自身》,第413页。
    700 《现象与物自身》,第9页412-3。
    701 大正藏,第34册,883上:《现象与物自身》,第413-414页。
    702 《现象与物自身》,第413-414页。
    703 大正藏,第46册,578上;《现象与物自身》,第414页。
    704《现象与物自身》,第414页。
    705 《老子注译及评价》,第124页;《现象与物自身》,第430页。
    706《现象与物自身》,第430页。
    707 《现象与物自身》,第430-431页。
    708 《现象与物自身》,第9页431-2。
    709 《老子注译及评价》,第75页。
    710 《现象与物自身》,第432页。
    711 《老子注译及评价》,第209页;现象,《现象与物自身》,第434页。
    712 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老子注译及评价》,第250页;《现象与物自身》,第434页。
    713 《现象与物自身》,第434页。
    717 《传习录》,第199-200页;《现象与物自身》,第440页。
    718 《现象与物自身》,第440页。
    727 《现象与物自身》,第446-447页。
    728参尤西林:《圆善与时间——康德伦理-宗教学的现代性》,《哲学与文化》,廿八卷第六期,2001年6月,第541-551页。
    729参杨祖汉:《当代儒学思辨录》,台北:鹅湖出版社,民87,第151-159页。
    730《圆善论·序》,第xiv页。
    731参尤西林:《智的直觉与审美境界——牟宗三心体论的拱心石》,《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第5-19页;亦参氏著,《心体与时间:二十世纪中国美学与现代性》,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第195-263页。
    732《孟子译注》,第253页:《圆善论》,第1页。
    733《圆善论》,第2页。
    734《孟子译注》,第254页;《圆善论》,第3页。
    741 《圆善论》,第9-10页。
    742《孟子译注》,第258-259页;《圆善论》,第20页。
    750 《圆善论》,第23-24页。
    755 《圆善论》,第161-162页。
    756 《盱坛直诠》卷下:《圆善论》,第162页。
    757《圆善论》,第162页。
    758 牟宗三谓:“以上所说就是依‘君子所性’而说的德性人格之格范。”《圆善论》,第162页。
    765 《圆善论》,第164-165页。
    766
    770 《圆善论》,第170页。
    771《圆善论》,第172页。
    777 《圆善论》,第180页。
    778《圆善论》,第180-181页。
    780 《圆善论》,第184-185页。
    790《圆善论》,第199页。
    791《圆善论》,第199-200页。
    792 《康德的道德哲学》,第356页;《圆善论》,第200页。
    799 《圆善论》,第249-250页。
    800《圆善论》,第255页。
    801《圆善论》,第255页。
    802 《圆善论》,第255页。
    803 《圆善论》,第262-263页。
    804 《圆善论》,第263页。
    805 《老子注译及评价》,第53页;《圆善论》,第263页。
    806 《圆善论》,第263-264页。
    807 《圆善论》,第264-265页。
    808 《圆善论》,第265页。
    809 《圆善论》,第265页。
    810 《圆善论》,第266页。
    811 《圆善论》,第266页。
    812 《圆善论》,第267页。
    813 《圆善论》,第269-270页。
    814 《圆善论》,第270页。
    815 《圆善论》,第273页。
    816 《圆善论》,第274-275页。
    817 《圆善论》,第275页。
    818 《圆善论》,第275页。
    819 《圆善论》,第276页。
    820 《圆善论》,第276-277页。
    821 《圆善论》,第277页。
    822 《圆善论》,第278页。
    823 《圆善论》,第278-279页。
    824 《圆善论》,第279-280页。
    825《圆善论》,第280页。
    826 《老子注译及评价》,第212页;《圆善论》,第280页。
    827 《老子注译及评价》,第163页。
    828 《老了注译及评价》,第209页。
    829 《老子注译及评价》,第136页:《圆善论》,第281页。
    830 《圆善论》,第280-281页。
    831 《庄子今注今译》,第855页;《圆善论》,第282页。
    832 《圆善论》,第282页。
    833 《庄子今注今译》,第170页:《圆善论》,第283页。
    834 《庄子今注今译》,第71页;《圆善论》,第283页。
    835 《圆善论》,第283-284页。
    836 《圆善论》,第288页。
    837 《三国志》,第795页;《圆善论》,第288-289页。
    838 《三国志》,第795页;《圆善论》,第289页。
    839 《圆善论》,第288-289页。
    840 《圆善论》,第289页。
    841 《庄子今注今译》,第18页;《圆善论》,第290页。
    842 庄子集释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85,第24-25页(案:后文引证此书时,仅标注书名及页码);《圆善论》,第291页。
    843 《论语译注》,第83页;《圆善论》,第291页。
    844 《圆善论》,第291页。
    845 《圆善论》,第290页。
    846 《圆善论》,第292页。
    847 德充符《庄于今注今译》,第71页;《圆善论》,第294-296页。
    848 《庄子集释》,第204-5页(案:后文引证此书时,仅标注书名及页码);《圆善论》,第296-297页。
    849 《庄子集释》,第206页;《圆善论》,第297页。
    850 《圆善论》,第297页。
    851 《圆善论》,第297-298页。
    852 《圆善论》,第302-303页。
    853 《圆善论》,第303-305页。
    854 《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第35页。
    855 《圆善论》,第306-307页。
    856 《正阳明全集》,第790页。
    857 《圆善论》,第307页。
    858 《圆善论》,第307-308页。
    859 《圆善论》,第308页。
    860 《圆善论》,第308页。
    861 《圆善论》,第309页。
    862 《陆九渊集》,第398页。
    863 《圆善论》,第309-310页。
    864 《圆善论》,第312-313页。
    865 《传习录》,第322页;《圆善论》,第313页。
    866 《传习录》,第98页;《圆善论》,第314页。
    867 《圆善论》,第313-314页。
    868《传习录》,第133页;《圆善论》,第314页。
    869《王阳明全集》,第790页。
    870 《孟子译注》,第267页;《圆善论》,第315页。
    871 《圆善论》,第314-315页。
    872 《圆善论》,第315页。
    873 《圆善论》,第316页。
    874 《圆善论》,第316页。
    875 《王龙溪全集》,第89-90页;《圆善论》,第316页。
    876 《圆善论》,第317-318页。
    877 《庄子今注今译》,第71页;《圆善论》,第286页。
    878 《圆善论》,第319页。
    879 《圆善论》,第319-320贝。
    880 《圆善论》,第320-321页。
    881 《圆善论》,第322页。
    882 黄宗羲:《宋元学案》,北京:中华书局,2009,第563页(案:后文引证此书时,仅标注书名及页码);《圆善论》,第323页。
    883 《圆善论》,第322-323页。
    884 《胡宏集》,第329页;《圆善论》,第324页。
    885 《圆善论》,第316页。
    886 《圆善论》,第322-323页。
    887;大正藏,46册,703下;《圆善论》,第324页。
    888《孟子译注》,第319页;《圆善论》,第324页。
    889 《圆善论》,第324页。
    890 《圆善论》,第325页。
    891《圆善论》,第332-333页。
    892参郑志明:《牟宗三(圆善论)的生命关怀》,《揭谛》,第11期,2006年6月,第323-347页。
    893参张海燕:《牟宗三美学思想研究》,杭州,浙江大学,2008;《牟宗三“圆善”美学思想概述》,《中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第251-3页。
    894 蔡仁厚:《牟宗三先生学思年谱》,台北:台湾学生书局,民85,第80-1页(案:后文引证此书时,仅标注书名及页码)。
    895牟宗三:《康德美学演讲录》(一),第三四卷第一一期,第6页(案:后文引证此书时,仅标注书名及页码)。
    896 《判断力之批判·译者之言》,第V页。
    897 康德著、全增嘏译:《宇宙发展史概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第129页(案:后文引证此书时,仅标注书名及页码);劳承万等:《康德美学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第45页(案:后文引证此书时,仅标注书名及页码)。
    898 《康德美学论》,第45页。
    899 《宇宙发展史概论》,第130页:《康德美学论》,第46页。
    900 《康德美学论》,第46页。
    901 《宇宙发展史概论》,第142页;《康德美学论》,第47页。
    902 《康德美学论》,第48页。
    903 《康德美学论》,第51页。
    904 《康德美学论》,第52页。
    905 《判断力之批判》,第149页;《康德美学论》,第52页。
    906 《判断力之批判》,第148页;《康德美学论》,第52页。
    907 黑格尔著、贺麟、王太庆译:《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第294页;《康德美学论》,第53页。
    908 《康德美学论》,第53页。
    909 《康德第三批判讲演录(三)》,第4页。
    910 《康德第三批判讲演录(六)》,第7页。
    911 《判断力之批判》,第124页;牟宗三:《以合目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原则之疑窦与商榷》,载《判断力之批判》上卷之第3-91页,第3页(案:后文引证此一文献时,仅标注文献名及页码)。
    912 《以合目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原则之疑窦与商榷》,第3页。
    913 《以合目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原则之疑窦与商榷》,第3-4页。
    914 《以合目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原则之疑窦与商榷》,第7页。
    915 《判断力之批判》,第126页;《以合目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原则之疑窦与商榷》,第9页。
    916 《以合目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原则之疑窦与商榷》,第9页。
    917 《以合目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原则之疑窦与商榷》,第9-10页。
    918 《以合目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原则之疑窦与商榷》,第ll页。
    919 《以合目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原则之疑窦与商榷》,第l1-12页。
    920 《以合目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原则之疑窦与商榷》,第12页。
    921参林安梧:《契约、自由与历史性思维》,台北:幼狮文化事业公司,民85,第183-204页。
    922 《以合目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原则之疑窦与商榷》,第14-15页。
    923 《天净沙秋思》;《以合目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原则之疑窦与商榷》,第17页。
    924 《敕勒歌》;《以合目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原则之疑窦与商榷》,第17页。
    925 《西厢记》;《以合目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原则之疑窦与商榷》,第17页。
    926 《牡丹亭》;《以合目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原则之疑窦与商榷》,第17页。
    927 《以合目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原则之疑窦与商榷》,第17页。
    928 《以合目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原则之疑窦与商榷》,第18-19页。
    929 《以合目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原则之疑窦与商榷》,第2l页。
    930 《以合目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原则之疑窦与商榷》,第23页。
    933 《以合目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原则之疑窦与商榷》,第26页。
    932参殷小勇:《审美判断与合目的性之关系——论牟宗三关于康德美学思想之商榷》,《同济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第54-60页。
    933 《以合目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原则之疑窦与商榷》,第71-72页。
    934 《以合目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原则之疑窦与商榷》,第72-73页。
    935 《以合目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原则之疑窦与商榷》,第34页。
    936 《以合目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原则之疑窦与商榷》,第35-36页。
    937 《以合目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原则之疑窦与商榷》,第37页。
    938 《以合目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原则之疑窦与商榷》,第39页。
    939 《以合目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原则之疑窦与商榷》,第41页。
    940 《以合目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原则之疑窦与商榷》,第43-44页。
    941 《以合目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原则之疑窦与商榷》,第44页。
    942 《以合目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原则之疑窦与商榷》,第73-74页。
    943 《庄子今注今译》,第7l页;《以合目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原则之疑窦与商榷》,第74页。
    944 《以合目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原则之疑窦与商榷》,第74页。
    945 《以合目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原则之疑窦与商榷》,第54-55页。
    946 《以合目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原则之疑窦与商榷》,第57页;《判断力之批判》,第305页。
    947 《以合日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原则之疑窦与商榷》,第57-58页。
    948 《以合目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原则之疑窦与商榷》,第59页;《判断力之批判》,第307-308页。
    949 《康德第三批判讲演录(四)》,第12页;《判断力之批判》,第396页。
    950 《康德第三批判讲演录(四)》,第12-13页。
    951 《康德第三批判讲演录(四)》,第13页。
    952 《以合目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原则之疑窦与商榷》,第76页。
    953参曾美珠:《牟宗三对“美善冲突”的解决》,桃园:台湾中央大学,民92。
    954 《以合目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原则之疑窦与商榷》,第77页。
    955 《以合目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原则之疑窦与商榷》,第47页。
    956 《以合目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原则之疑窦与商榷》,第49-50页。
    957 《以合目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原则之疑窦与商榷》,第50-51页。
    958 《以合目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原则之疑窦与商榷》,第51页。
    959 《以合目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原则之疑窦与商榷》,第75页。
    960 《康德第三批判讲演录(四)》,第10页。
    961 关于孟子谈辩语言的哲学意义,王慧茹著一专书讨论之,其具体内容,参氏著:《孟子‘谈辩语言’的哲学省察》,台北: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6。
    966 《康德第三批判讲演录(八)》,第1页。
    967 《以合目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原则之疑窦与商榷》,第79页。
    968 《以合目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原则之疑窦与商榷》,第79-80页。
    969 《康德第三批判讲演录(八)》,第5页。
    970 《判断力之批判·译者之言》,第172页;《康德第三批判讲演录(八)》,第5页。
    971 《康德第三批判讲演录(八)》,第6页。
    972 《前赤壁赋》;《康德第三批判讲演录(八)》,第5页。
    973 《康德第三批判讲演录(八)》,第5页。
    974 《康德第三批判讲演录(八)》,第6页。
    975 《康德第三批判讲演录(八)》,第6页。
    976 《康德第三批判讲演录(八)》,第6页。
    977 《康德第三批判讲演录(八)》,第7页。
    978 《康德第三批判讲演录(八)》,第2页。
    979 《康德第三批判讲演录(九)》,第3页。
    980 《以合目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原则之疑窦与商榷》,第82页。
    981 《康德第三批判讲演录(九)》,第3页。
    982 《以合目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原则之疑窦与商榷》,第82页。
    983 《以合目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原则之疑窦与商榷》,第82页。
    984 《康德第三批判讲演录(八)》,第8页。
    985 《以合口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原则之疑窦与商榷》,第82页。
    992 《孟子译注》,第334页:《以合目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原则之疑窦与商榷》,第84页。
    993 《论语译注》,第20l页;《以合目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原则之疑窦与商榷》,第84页。
    994 《论语译注》,第67页;《以合目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原则之疑窦与商榷》,第84页。
    995 《以合目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原则之疑窦与商榷》,第84页。
    996 《以合目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原则之疑窦与商榷》,第85页。
    997 关此可以参《圆善论》之第316-20页。关此吾已简述于前章第三节。
    998 《王龙溪全集》,第89-90页;《以合目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原则之疑窦与商榷》,第75页。
    999 《庄子今注今译》,第71页。
    1000 《以合目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原则之疑窦与商榷》,第75页。
    1001 《以合目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原则之疑窦与商榷》,第75页。
    1002 孔子口:“‘夙夜其命宥密’,无声之乐也。”《礼记注疏》,第1628页;《以合目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原则之疑窦与商榷》,第85页。
    1003 《晋书》,第2463页:《以合目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原则之疑窦与商榷》,第85页。
    1004 《老子注译及评价》,第64页;《以合目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原则之疑窦与商榷》,第85页。
    1005 《以合目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原则之疑窦与商榷》,第85页。
    1006 《康德第三批判讲演录(十)》,第12页。
    1007 《.E龙溪全集》,第89-90页;《康德第三批判讲演录(十一)》,第14页。
    1008《康德第三批判讲演录(十一)》,第14页。
    1009 续藏经,80册,308上。
    1010 续藏经,69册,4下。
    1011 续藏经,82册,44中。
    1012 《康德第三批判讲演录(十一)》,第15页。
    1013 《康德第三批判讲演录(九)》,第9页。
    1014 《以合目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原则之疑窦与商榷》,第87页。
    1015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第26页;《以合目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原则之疑窦与商榷》,第89页。
    1016《庄子今注今译》,第855-856页;《以合目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原则之疑窦与商榷》,第89页。
    1017《以合目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原则之疑窦与商榷》,第87-89页。
    1018参陈迎年:《牟宗三的善美学》,《文艺研究》,2010年第5期,第32-40页;《牟宗三的善美学与康德的审美共通感》,《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第92-7页。
    1019 《以合目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原则之疑窦与商榷》,第89页。
    1020《周易译注》,第247页;《以合目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原则之疑窦与商榷》,第89页。
    1021周振甫:《诗经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2,第398页。
    1022《三国志》,第319-320页。
    1023 《以合目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原则之疑窦与商榷》,第89-90页。
    1024《周易译注》,第245页;《以合目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原则之疑窦与商榷》,第90页。
    1025 《以合目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原则之疑窦与商榷》,第90页。
    1026 《以合目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原则之疑窦与商榷》,第90页。
    1027黄进德编著:《冯延巳词新释集评》,北京:中国书店,2006,第9l页。
    1028《康德第三批判讲演录(十五)》,第4-5页。
    1029 《孟子译注》,第314页;《康德第三批判讲演录(十五)》,第5页。
    1030《康德第三批判讲演录(十五)》,第5页。
    103l参宛小平:《以中国传统智慧会通和消化康德的第三批判——牟宗三美学思想初探》,《安徽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第24-30页。
    1032参杨祖汉:《当代儒学思辨录》,台北:鹅湖出版社,民87,第63-79页。
    1033 《康德第三批判讲演录(八)》,第7页。
    1035 澄观说:“虽即心即佛。唯证者方知。”续藏经,58册,426上。
    1036 牟宗三:《实践的智慧学》(一-十,《鹅湖月刊》,第三三卷第九期-第三四卷第七期。
    牟宗三先生全集(1—33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3。
    从周易方面研究中国之元学及道德哲学,天津:天津大公报馆,民24。
    历史哲学,台北:学生书局,民89。
    认识心之批判(上下册),台北:学生书局,民79。
    道德的理想主义,台北:学生书局,民81。
    政道与治道,台北:学生书局,民80。
    中国哲学的特质,台北:学生书局,民83。
    才性与玄理,台北:学生书局,民82。
    心体与性体(一),台北:正中书局,民95。
    心体与性体(二),台北:正中书局,民95
    心体与性体(三),台北:正中书局,民79
    生命的学问,台北:三民书局,2009。
    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台北:商务印书馆,民60。
    现象与物自身,台北:学生书局,民79。
    佛性与般若(上下册),台北:学生书局,民93。
    名家与荀子,台北,学生书局:民68。
    从陆象山到刘蕺山,台北:学生书局,民89。
    康德的道德哲学(译注),台北:学生书局,民72。
    康德纯粹理性之批判(译注、上下册),台北:学生书局,民75-77。
    中国哲学十九讲,台北:学生书局,民72。
    中国文化的省察,台北:联合报社,民72。
    时代与感受,台北:鹅湖出版社,民84。
    圆善论,台北:学生书局,民74。
    周易的自然哲学与道德函义,台北:文津出版社,民77。
    五十自述,台北:鹅湖出版社,民89。
    中西哲学之会通十四讲,台北:学生书局,民79。
    康德判断力之批判(译注、上下册),台北:学生书局,民81-82。
    人文讲习录,台北:学生书局,民85。
    四因说演讲录,台北:鹅湖出版社,民86。
    宋明儒学的问题与发展,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
    周易哲学演讲录,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
    以合目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原则之疑寞与商榷,载《判断力之批判》上卷之第3-91页。
    牟宗三:
    康德第三批判讲演录(1-16),鹅湖月刊,总第303-318期。
    庄子《齐物论》讲演录(1-15),鹅湖月刊,总第319-332期。
    老子《道德经》讲演录(1-10),鹅湖月刊,总第334-343期。
    康德道德哲学(1-9),鹅湖月刊,总第362-373期。
    实践的智慧学(1-10),鹅湖月刊,总第393-403期。
    康德美学演讲录(1-9)鹅湖月刊,总第407-412、414-416期。
    真美善的分别说与合一说,鹅湖月刊,总第287期。
    《孟子》演讲录(1-10),鹅湖月刊,总第347-358期。
    《原始的型范》第二部份《周易》大义——“先秦哲学”演讲录(1-7),鹅湖月刊,总第379-389期。
    《圆善论》指引,鹅湖月刊,总第253期。
    儒家的道德的形上学,鹅湖月刊,1975年第3期。
    道家的无底智慧与境界形态形上学,鹅湖月刊,1975年第4期。
    佛家的存有论,鹅湖月刊,1975年第6期。
    郑家栋编,道德理想主义的重建:牟宗三新儒学论著辑要,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Critique of pure reason,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Paul Guyer, Allen W. Wood,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Critique of judgement,translated by James Creed Meredith; revised, edited, and introduced by Nicholas Walker,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
    Observations on the feeling of the beautiful and sublime,Translated by John T. Goldthwait, Berkeley,University ofCalifornia Press,1960.
    Groundwork of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Mary Gregor;with an introduction by Christine M. Korsgaard,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Prolegomena to any future metaphysics that will be able to come forward as science. with selections from the Critique of pure reason,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Gary Hatfield,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Religion within the boundaries of mere reason and other wnitings,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Allen Wood, George Di Giovanni;with an introduction by Robert Merrihew Adam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康德著、许景行译:逻辑学讲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李秋零编译:康德书信百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康德著、全增嘏译:宇宙发展史概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陈荣捷编著:
    中国哲学文献选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周振甫译注:
    诗经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2。
    周易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l。
    杨伯峻译注:
    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
    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5。
    王先谦撰:
    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
    陈鼓应:
    老子注译及评价,北京:中华书局,1984。
    庄子今注今译(上中下),北京:中华书局,2001。
    郭庆藩:
    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85。
    十三经注疏委员会:
    礼记注疏(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2000。
    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礼记注疏(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2000。
    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
    黄宗羲:
    明儒学案,北京:中华书局,2008。
    宋元学案,北京:中华书局,2009。
    陆九渊:
    陆九渊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
    王守仁:
    王阳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王阳明:
    传习录,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第98页。
    程颢、程颐:
    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
    周敦颐:
    周敦颐集,北京:中华书局,2010。
    张载:
    张载集,北京:中华书局,1978。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北京:中华书局,1975。
    孙诒让:
    周礼正义(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7。
    司马迁:
    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99。
    范晔:
    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99。
    胡宏:
    胡宏集,北京:中华书局,1987。
    郭象注、成玄英疏:
    南华真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98。
    楼宇烈校释:
    王弼集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
    黄晖:
    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
    刘邵:
    人物志,北京:红旗出版社,1996。
    余嘉锡:
    世说新语笺疏,北京:中华书局,2007。
    陈寿:
    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64。
    房玄龄等:
    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
    陈伯君:
    阮籍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7。
    王龙溪:
    王龙溪全集(第一册),台北:华文书局,1970。
    罗近溪:
    盱坛直诠,台北:广文书局,民66。
    嵇康:
    嵇康集,载《鲁迅全集》(第九卷),上海:鲁迅全集出版社,民37。
    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8、9、12、14、18、24、25、30、33、34、38、46册。1037卍新纂续藏经,第10、57、58、80、99册。
    印顺:中观论颂讲记,新竹:正闻出版社,民89。
    憨山大师:肇论略注,香港:香港佛经流通处,1997。
    蔡仁厚:
    牟宗三,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民88。
    牟宗三先生学思年谱,台北:学生书局,民85。
    牟宗三先生七十寿庆论文集编辑组编:
    牟宗三先生的哲学与著作,台北:台湾学生书局,民67。
    李明辉主编:
    牟宗三先生与中国哲学之重建,台北:文津出版社,民85。
    江日新主编:
    牟宗三哲学与唐君毅哲学论,台北:文津出版社,民86。
    蔡仁厚、杨祖汉主编:
    牟宗三纪念集,台北:东方人文学术研究基金会,民85。
    李庆余:
    大乘佛学的发展与圆满:牟宗三先生对佛家思想的诠释,台北:台湾学生书局,2003。
    王寿南主编:
    冯友兰.方东美.唐君毅. 牟宗三,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民88。
    谢大宁:
    儒家圆教底再诠释:从“道德的形上学”到“沟通伦理学底存有论转化”,台北:学生书局,民85。
    曾美珠:
    牟宗三对“美善冲突”的解决,国立中央大学哲学研究所,民91,硕士
    李彦仪:
    牟宗三与康德对于“道德情感”之理解,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民92,硕士。
    张宗曙:
    从牟宗三圆善论解绎儒家之圆教与圆善,东海大学哲学系,民97,博士。
    林安梧:
    当代新儒学之回顾、反省与前瞻——从“两层存有论”到“存有三态观”的确立,鹅湖,总第299期,民89。
    “新儒学”、“后新儒学”、“现代”与“后现代’,——最近十年来的省察与思考之一斑,鹅湖,总第360期,民94。
    从“牟宗三”到“熊十力”再上溯“王船山”的哲学可能——后新儒学的思考向度,鹅湖,总第319期,民91。
    牟宗三的康德学及中国哲学之前瞻——格义、融通、转化与创造,鹅湖,总第362期,民94。
    中西哲学会通之“格义”与“逆格义”方法论的探讨——以牟宗三先生的康德学与中国哲学研究为例,淡江中文学报,第15期,民95。
    关于老子哲学诠释典范的一些省察——以王弼《老子注》暨牟宗三《才性与玄理》为对比暨进一步的展开,台北大学中文学报,第5期,2008。
    赖文远:
    牟宗三先生如何从“才性”看魏晋人物之格局和风度,当代儒学研究,第2期,2007。
    许炎初:
    牟宗三先生美学思想要义,建国学报,第20期,民90。
    萧凤娴:
    生命情性的悲剧——牟宗三红学观研究,鹅湖,总第356期,民94。
    张健捷:
    牟宗三哲学中智的直觉与传统儒家的道德形上学,鹅湖,总第363期,民94。
    林同奇著,周勤译:
    牟宗三的精神理境:圆善如何可能?(上)——牟宗三“圆善论”初解,鹅湖,总第366,民94。
    牟宗三的精神理境:圆善如何可能?(下)——牟宗三“圆善论”初解,鹅湖,总第367期,民95。
    郑志明:
    牟宗三《圆善论》的生命关怀,揭谛,第11期,民95。
    赖锡三:
    牟宗三对道家形上学诠释的反省与转向——通向“存有论”与“美学”的整合道路,台大中文学报,第25期,民95。
    林维杰:
    牟宗三伦理美学中的人物想像,中国文哲研究通讯,第19卷第3期,2009年9月。
    李明辉:
    牟宗三哲学中的“物自身”概念,中国文哲研究集刊,第三期,1993年3月。
    颜炳罡:
    整合与重铸:当代大儒牟宗三先生思想研究,台北:学生书局,民84。
    牟宗三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
    郑家栋:
    牟宗三,台北:东大图书公司,民89。
    本体与方法:从熊十力到牟宗三,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
    杨泽波:
    牟宗三三系论论衡,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李山:
    牟宗三传,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王兴国:
    契接中西哲学之主流:牟宗三哲学思想渊源探要,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
    牟宗三哲学思想研究:从逻辑思辨到哲学架构,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陈迎年:
    感应与心物:牟宗三哲学批判,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殷小勇:
    道德思想之根:牟宗三对康德智性直观的中国化闸释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汤忠钢:
    德性与政治:牟宗三新儒家政治哲学家研究,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8。
    刘爱军:
    识知与智知:牟宗三知识论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林瑞生:
    牟宗三评传,济南:齐鲁书社,2009。闵仕君:
    牟宗三‘道德的形而上学’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5。
    侯敏:
    有根的诗学:现代新儒家文化诗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张毅:
    儒家文艺美学——从原始儒家到现代新儒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尤西林:
    心体与时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张海燕:
    牟宗三美学思想研究,浙江大学,2009-07-17。
    陶悦:
    道德形而上学:牟宗三与康德之间,黑龙江大学,2006-03-30。
    王兴国:
    从逻辑思辩到哲学架构:牟宗三哲学思想进路,南开大学,2000-05-01。
    陈迎年:
    感应与心物——牟宗三研究,复旦大学,2003-04-28。
    刘连朋:
    在佛学与哲学之间:熊十力与牟宗三哲学方法论研究,南开大学,2006-06-30。
    郭荣丽:
    文化理念的构建与落实: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文化观研究,黑龙江大学,2008-05-10。
    闵仕君:
    牟宗三“道德的形而上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3-04-01。
    侯敏:
    现代新儒家文化诗学研究,苏州大学,2002-04-01。
    焦自军:
    牟宗三道德形上学研究,湘潭大学,2004-05-01。
    邓文涛:
    现代性和牟宗三的道德形上学,西北师范大学,2007-06-01。
    郭荣丽:
    中西哲学会通的中介与道德形上学建构的基石:牟宗三“智的直觉”理论疏析,黑龙江大学,2003-04-10。
    王秋:
    “别子为宗”:思想史的真实与现代性诠释的辩证——牟宗三朱子学研究,黑龙江大学,2007-05-14。
    黄勇:
    牟宗三的朱子思想研究述评,西北大学,2007-04-01。
    苏磊:
    判摄与圆融:牟宗三天台判教思想研究,黑龙江大学,2007-04-29。
    朱晓明:
    牟宗三论现象与物自身,吉林大学,2006-04-10。
    柏林:
    牟宗三儒家智的直觉理论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07-05-01。
    孔林:
    生命的圆善——牟宗三的道德形而上学及其对道德教育的启示,山东师范大学,2008-05-31。
    尤西林:
    智的直觉与审美境界——牟宗三心体论的拱心石,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 3期。
    “分别说”之美与“合一说”之美——牟宗三的伦理生存美学,文艺研究,2007年第11期。
    圆善与时间,哲学与文化,第28卷第6期,2001年6月。
    恩典与自由,学术月刊,2001年第12期。
    劳承万:
    对康德“判断力”原理的新思考——兼论牟宗三对康德美学的会通,学术月刊,2006年第2期。
    张海燕:
    牟宗三“圆善”美学思想概述,中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陈迎年:
    牟宗三的善美学,文艺研究,2010年第5期;
    牟宗三的善美学与康德的审美共通感,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宛小平:
    以中国传统智慧会通和消化康德的第三批判——牟宗三美学思想初探,安徽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殷小勇:
    审美判断与合目的性之关系——论牟宗三关于康德美学思想之商榷,同济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张重岗:
    审美妙慧心与牟宗三的文艺言说,语文知识,2007年第3期。
    王兴国:
    成于乐的圆成之境——论牟宗三的美学世界及其与康德美学的不同,孔子研究,2005年第1期。
    侯敏:
    牟宗三美学思想探论,学术交流,2004年第12期。
    罗义俊:
    圆教与圆善:康德与牟宗三——读牟宗三先生《圆善论》,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蔡仁厚:
    牟宗三先生对哲学慧命的疏通与开发——牟先生铸造学术新词之意涵述解,孔研究,1999年第1期。
    郭齐勇:
    论牟宗三“两层存有论”的道德形上学,天津社会科学,1993年第5期。
    杨泽波:
    康德的物自身不是一个事实的概念吗?——牟宗三关于康德物自身概念之诠释质疑,云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牟宗三何以认定康德的物自身不是一个事实的概念?,哲学研究,2007年第11期。
    邓晓芒:
    牟宗三对康德之误读举要(之三)——关于“物自身”,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6期;
    牟宗三对康德之误读举要——关于“智性直观”(上),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牟宗三对康德之误读举要——关于智性直观(下),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徐瑾:
    牟宗三真的“误读”康德了吗?——就“智性直观”与邓晓芒老师商榷,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文洁华:
    从对康德“判断力批判”之批判到道家“智的直觉”——牟宗三论审美经验的起源,载于江日新主编《牟宗三哲学与唐君毅哲学论》,台北:文津出版社,民86。
    牟宗三审美经验论与女性主义美学,载于氏著《美学与性别冲突:女性主义审美革命的中国境遇,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牟宗三先生的审美经验论与西方女性主义美学新发展,载于荒林主编《中国女性主义·3》,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Henry E. Allison:
    Kant's Theory of Freedo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Heidegger,M.Trans.James S. Churchill:kant and the problem of metaphysics, 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62.
    [美]阿利森著,陈虎迎译:
    康德的自由理论,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l。
    [德]奥特弗里德·赫费(Otfried hoffe)著:
    郭大为译: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现代哲学的基石,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郑伊倩译:康德:生平著作与影响,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劳承万等著:
    康德美学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卢雪崑:
    康德的自由学说,台北:里仁书局,2009。
    意志与自由:康德道德哲学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86。
    张志伟:
    康德的道德世界观,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黄裕生:
    真理与自由:康德哲学的存在论阐释,南京:江苏人民,2002。
    赵广明:
    康德的信仰:康德的自由、自然和上帝理念批判,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叶朗:
    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蒋述卓:
    佛教与中国古典文艺美学,长沙:岳麓书社,2008。
    陈炎:
    多维视野中的儒家文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林安梧:
    存有·意识与实践——熊十力体用哲学之诠释与重建,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3。
    道的错置——中国政治思想的根本困结,台北:台湾学生书局,2003。
    儒学转向——从“新儒学”到后“新儒学”的过渡,台北:台湾学生书局,2006。
    契约、自由与历史性思维,台北:幼狮文化事业公司,民85。
    儒学与中国传统社会之哲学省察:以“血缘性纵贯轴”为核心的理解与诠释,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
    中国人文诠释学,台北:台湾学生书局,2009。
    儒学革命论:后新儒家哲学的问题向度,台北:台湾学生,1998。
    王慧茹:
    孟子“谈辩语言”的哲学省察,台北: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6。
    熊十力:
    体用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读经示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张君劢:
    儒家哲学之复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新儒家思想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宗白华:
    宗白华全集(第一至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
    唐君毅:
    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台北:台湾学生书局,民75。
    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卷一),台北:台湾学生书局,民75。
    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卷二),台北:台湾学生书局,民75。
    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卷三),台北:台湾学生书局,民75。
    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台北:台湾学生书局,民78。
    中国哲学原论·原教篇,台北:台湾学生书局,民79。
    人文精神之重建,台北:台湾学生书局,民89。
    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台北:台湾学生书局,民75。
    道德自我之建立,台北:台湾学生书局,民74。
    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生命存在之三向与心灵九境(上下),台北:台湾学生书局,民75。
    徐复观:
    中国艺术精神,台北:台湾学生书局,民55。
    蔡仁厚:
    宋明理学.北宋篇:心体与性体义旨述引,台北:台湾学生,民68。
    宋明理学.南宋篇:心体与性体义旨述引,台北:台湾学生,民69。
    刘述先:
    当代儒学发展之新契机,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
    当代新儒家人物论,台北:文津出版社,民83。
    杜维明:
    儒家思想:以创造转化为自我认同,台北:东大图书,民86。
    儒家自我意识的反思,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民79。
    李明辉:
    儒家与康德,台北:联经出版事业,民79。
    四端与七情:关于道德情感的比较哲学探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孟子重探,台北:联经文化事业公司,2001。
    当代儒学之自我转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杨祖汉:
    当代儒学思辨录,台北:鹅湖出版社,民87。
    儒学与康德的道德哲学,台北:文津出版社,民76。
    尤煌杰:
    美学基本原理,台北:哲学与文化月刊社,2004。
    赖贤宗:
    体用与心性:当代新儒家哲学新论,台北:台湾学生,200l。
    陈荣捷:
    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3.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Trans.J. Sibree:
    M.A.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Batoche Books,2001.
    黑格尔著、贺麟、王太庆译:
    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张惠慧:
    嵇康音乐美学思想探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
    谢大宁:
    历史的嵇康与玄学嵇康:从玄学史看嵇康思想的两个侧面,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86。
    郭绍虞:
    沧浪诗话校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黄进德编著:
    冯延巳词新释集评,北京:中国书店,2006。
    周博裕:
    新儒学对康德“智的直觉”之厘清与超越,周群振等著:当代新儒学论文集·内圣篇,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
    劳承万:
    “清园”理论:纠偏差而绝祸害——王元化反思之理论价值与历史意义,文艺理论研究,2009年第3期。
    倪梁康:
    康德“智性直观”概念的基本含义,哲学研究,2001年第10期;
    “智性直观”在东西方思想中的不同命运(1),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1期;
    “智性直观”在东西方思想中的不同命运(2),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2期。
    张毅:
    智的直觉与中国艺术精神,文艺理论研究,2004年第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