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量化评价的反思与超越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受科学主义思潮和回归生活思想等方面的影响,目前道德量化评价在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实践上,它能将道德教育的“软任务”变成所谓的“硬指标”,从而能够“客观”地反映学生的道德状况和道德教育的成效,并对维护学校纪律和进行课堂控制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道德量化评价却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相反,还有可能会导致一些不良后果:它易使学生将追求道德分数当作道德教育的目的,把道德当工具,从而误解道德的本质;产生伪善行为,不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独立人格。同时,它也可能导致学校道德教育追求短期效应,易使学校道德教育简单化和浅薄化,不利于共同致力于学校道德教育,等等。
     道德量化评价主要是建立在行为主义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师通过道德量化评价对学生的预期行为进行控制,即只有学生表现出教师所期望的行为时,才能获得以道德分数方式呈现出的肯定性评价。这种控制可能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和纪律教育有某种积极意义,尤其是在矫正年幼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方面甚至可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控制是无助于学生道德发展的。因此,道德量化评价在道德教育中的流行,实乃误解了它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作为一种道德教育方法,道德量化评价有悖于道德的本质特征。道德是“出乎道德”与“合乎道德”的统一,亦即评价一种行为是否为道德行为,不仅要看行为本身是否“合乎道德”,更重要的是必须省察主体的行为动机是否“出乎道德”。同时,只有意志自由的行为才能接受道德评价。但是,道德量化评价却将所有“合乎道德”的行为都赋予了道德价值,而忽略了对其意志是否善良的省察。另一方面,学校道德教育旨在使学生过完满的生活。因此,道德教育应引导学生对德性生活的向往和构建,培养学生健康的独立人格,帮助学生学会共同生活,而不是基于道德分数的算计和得失。
     因此,作为一种外部强化手段,道德量化评价并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达成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倘若道德教育将它推到愈高的位置,那么就离道德教育的目标愈远。这样一来,在学校道德教育中,学校和教师应摒弃和超越作为外部控制手段的量化评价方式,采取合格性评价,正确厘清道德的边界,并实现道德评价的重心由“评学”向“评教”的转变。
Mainly influenced by the scientism and the thought of "back to life", moral quantitation evaluation (MQE) is applied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moral education widely in China. MQE would turn the "soft task" to the "objective index" which reflects students'moral condition and the achievement of moral education, and so it is positive to the school's discipline and classroom management. But MQE does nothing good to the mora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to the contrary, it may lead some bad results. For example, because of the misunderstanding the nature of morality, students may take moral scores as the goal of moral development, and take moral as the tool to achieve high marks. As a result, students become hypocritical and it's difficult to develop their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Meanwhile, the educators may pursue some short-term educational goals, and it makes the moral education becomes simplified and superficial. All of that do no good for the moral education.
     MQE depends on the theory of behavioral psychology. The teachers would control the students'anticipated actions by using MQE. The reason is that students cannot get positive evaluation which is presented as moral scores, unless their behaviors are exactly anticipated by the teacher. The control itself may be positive to the students'everyday behavior and regulation, especially in correcting the wrong deeds of pupils, but it is not helpful to their moral development in any sense. It is proposed in this thesis that MQE is misunderstood and misused in moral education, though it is widely applied and thought to be effective.
     As one of moral education methods, MQE is no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moral. Moral has at least two meanings. The first, the behaviors are commanded by the moral needs of doer. The second, the behavior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moral standards. Other words, when we judge the behavior is moral or not, we should not only judge it by the moral standards, but also judge it by the moral motivation. MQE takes the behavior in accordance with moral standards as moral behaviors absolutely neglecting the moral motivation. It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at of standards is over-valued, considering that the goal of education is to bring students a better life. Moral education should put more importance in leading students to aspire to and construct their moral life, developing their healthy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and helping them to learn how to live together; rather than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moral marks.
     As a means by the external control, MQE is not an effective tool for students' moral development, or an effective way to the goal of moral education. The more importance it kept in moral education, the further moral education deviates from the goal. MQE should be abandoned and exceeded as a way of outer-control in school moral education. Hence educators should adopt qualification assessment, clarify the boundary of moral, 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teacher evaluation, rather than on the student evaluation.
引文
①易连云:《重建学校精神家园》,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7页。
    ②贾馥茗:《教育伦理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52-59页。
    ③鲁洁:《教育的返本归真——德育之根基所在》,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第4期。
    ④李国汉等:《德育工作思路与方法创新的思考》,载《天津教育》1999年第6期。
    ⑤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92页。
    ①例如,在2009年高考招生中,临沂师范学院投档考生中有十几名考生由于“综合素质评价低”而被退档,同时也有刚上投档线的考生因为“综合素质评价高”被录取。参见《山东部分高分考生因综合素质评价低被退档》,载《中国青年报》2009年8月30日。
    ②檀传宝:《品德评价的否定之否定》,载《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09年第2期。
    ③例如,湖南省日前在全国推出首个师德量化标准,使用精确的计算机系统对师德进行考核,并将考核成绩纳入绩效考核之中。其中师德考核细化为10项标准,每违反一项将被扣分(参见《绩效考核考师德不考升学率》,载《长沙晚报》2009年9月28日)。又如,江苏省教育厅出台了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的考核办法,明确规定绩效考核会和师德挂钩,绩效考核结果将作为教职工绩效工资分配的主要依据(参见《江苏规定教师绩效工资与师德挂钩》,载《扬子晚报》2009年9月8日)。
    ①江苏省睢宁县创造性地将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引入了大众信用征集系统,从银行欠贷到早点摆摊,从官员受贿到司机闯红灯,从欠缴水费到家庭道德等无所不包。这些行为全部被量化为分数,并将公民个人评为ABCD四个等级。如果信用评估为A级的个人将会在入学、就业、提干等方面优先照顾,而被评为C、D级公民将在各方面被严查。参见《江苏睢宁政府给公民打分划分四等,低分者受限制》,载《京华时报》2010年3月27日。
    ②针对一些违法行为在群众中视而不见、一些小吵小闹无人劝解等新情况,江苏省宿迁市出台了《宿迁市治安志愿者积分考核奖励管理办法》。该办法对平时大家常见的“小善”行为根据详细的计分规定进行积分,然后根据积分累计进行一定的奖励。根据“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积分卡实行累计积分,最低分是0.01分,最高分是100分,每月一次兑现奖励,按照每积1分换算100元人民币的比例,进行累计积分奖励;对一次性达到1分以上的事,实行“一事一奖”、“一案一奖”,及时兑现奖励。参见《江苏宿迁对小善行为积分考核,做好事得现金奖励》,载《扬子晚报》2010年7月31日。
    ③浙江省永嘉县委组织部起草下发的文件规定,从2009年9月起,全县纳入发展对象的人,都要按照“基本条件、政治表现、道德品质、党员群众认可度、教育培养情况和服务奉献”等六大项十多个小项进行量化,总分65分。凡要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或拟列入发展对象者,至少要达到45分。如果达不到,将被直接淘汰“出局”。参见《浙江永嘉入党标准量化引争议,年龄学历成上进门槛》,载《浙江日报》2010年6月17日。
    ④河北省新乐市制定出台了《2010年度领导干部考核办法》,家庭美德首次被纳入干部考核内容。该办法规定,领导干部家庭美德考核共包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等5个方面13项内容。按照办法规定,领导干部家庭美德指标满意度有1项低于标准,不得评为优秀等次;有2项低于标准,不得评为良好以上等次;超过3项低于标准,直接定为较差等次。被评定为一般等次的领导干部由分管市领导对其进行诫勉谈话,责令其制定整改措施、限期整改,一年内不得晋升职务。被评为较差等次,领导干部要降低一个职务层次任职;连续两次被评定为较差,领导干部将被辞退。参见人民网:《河北新乐:领导干部夫妻不和,轻则降职重则辞退》,http://unn.people.com.cn/GB/14774/21681/11452627.html.
    ⑤江苏省沐阳县对96名乡科级“一把手”进行年中考核,并首次对领导干部在有关“孝敬父母、忠于配偶、关爱子女、尊重邻里”等方面的个人品德情况进行考核。个人品德考核实行倒扣分,未发现问题的得满分。考核工作每半年进行一次,考核结果存入本人档案,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布。考核结果与“一把手”的使用、激励紧密结合。参见《江苏沭阳将“忠于配偶”等个人品德纳入干部考核》,载《人民日报》2010年7月19日。
    ①[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和教育》,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3—34页。
    ②一位小学老师有一次做物理实验,课后他想请一名男生帮助自己把实验器皿拿回办公室,没想到这名男生却说:“老师,你给我加多少分?”男生天真直率的问题,令老师感到十分惊愕。参见新浪网:《南宁中小学盛行品德操行量化管理,各方褒贬不一》,http://news.sina.com.cn/e/2005-04-10/07545606999s.shtml。
    ①参见拙文《道德量化评价研究的现状与问题》,载《高教发展与评估》2011年第1期。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855页。
    ③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3968页。
    ④教育管理辞典编辑委员会:《教育管理辞典》,海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80页。
    ⑤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教育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12页。
    ①中国百科大辞典编委会:《中国百科大辞典》(第八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0页。
    ②宋希仁:《伦理学大词典》,吉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042页。
    ③刘合行:《道德评价标准论》,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5页。
    ④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52页。
    ①肖鸣政:《品德测评的理论与方法》,福建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9-40页。
    ②陶西平:《教育评价辞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52页。
    ③王健敏:《“生态激励性”品德测评系统的构建》,载《教育评论》2001年第3期。
    ④陈旭,曾欣然:《现代品德情境测评与德育实验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9-47页。
    ⑤胡卫:《学生品德测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0页。
    ⑥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61-562页。
    ①李荆:《浅析品德测评理论与实际操作的基本问题》,载《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年第3期。
    ②于月萍:《关于中小学生思想品德评价的思考》,载《教育科学》2000年第1期。
    ③肖鸣政:《当前品德测评量化思想的分析与概述》,载《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2期。
    ④傅宝英:《学生思想品德测评的三个问题》,载《中国德育》2006年第10期。
    ⑤肖鸣政:《教育改革实践难点问题的分析与思考》,载《河北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
    ⑥周志仁:《量化管理:班级德育工作的良方》,载《湖南教育》2001年第18期。
    ①高德胜:《道德教育的20个细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2页。
    ②叶飞:《论德育评价中的人文关怀》,载《教育测量与评价》2008年第7期。
    ③林智:《对学生品德量化“加分”的思考》,载《山东教育科研》2001年第12期。
    ④姚远:《近20年学生品德测评研究的回顾》,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⑤吴铁:《论德育量化》,载《教育与职业》1990年第3期。
    ⑥杜时忠:《品德测评量化的贡献与局限》,载《教育理论与实践》1994年第3期。
    ①肖鸣政:《当前品德测评量化思想的分析与概述》,载《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2期。
    ②王健敏:《学生品德测评系统的改革与探索》,载《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第1期。
    ③杜时忠:《品德测评量化的贡献与局限》,载《教育理论与实践》1994年第3期。
    ①杜时忠:《品德测评量化的贡献与局限》,载《教育理论与实践》1994年第3期。
    ②陆有铨:《“道德”是道德教育有效性的依据》,载《中国德育》2008年第10期。
    ③[前苏联]马卡连柯:《论共产主义教育》,刘长松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年版,第125—126页。
    ④黄向阳:《德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①[美]威廉·K·弗兰克纳:《善的求索——道德哲学导论》,黄伟合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74-175页。
    ②[瑞典]T.胡森等:《教育大百科全书》(第1卷),张斌贤等译,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海口出版社2006年版,第559页。
    ③ R.Peters, Ethics and Education.George Allen and Unwin Ltd,1966.P.20.
    ④林逢祺:《教育规准论》,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3年版,第146页。
    ⑤ R.Peters, Ethics and Education.George Allen and Unwin Ltd,1966.P.12.
    ⑥[英]彼得斯:《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邬冬星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09页。
    ①黄向阳:《德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4页。
    ②孙彩平:《道德教育的伦理谱系》,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8页。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89页。
    ④刘亚政:《道德评价论纲》,载《理论月刊》1994年第5期。
    ⑤赵汀阳:《长话短说》,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53页。
    ①陈玉琨:《教育评价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7页。
    ②陈玉琨:《教育评价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2页。
    ①刘家访等:《现代课程论基础教程》,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1页。
    ②解释主义哲学认为,主体和客体两者是互为主体、相互渗透的。知识是主体不断通过建构和检验而形成。不存在带有普遍意义的、脱离具体情境的抽象的知识,因而不能用对或错对知识加以判断,而必须依据它在具体情境中发挥的作用。事实与价值并不足相互独立的。理解是一种意义创造和不断生成的过程,通过双方的视域融合而达致理解。对话是视域融合和理解的基本途径。因此,就道德教育而言,不能完全用科学方法去评价道德和道德教育现象,那样只会导致人们对道德和道德教育认识的僵化。许多问题只能通过描述性、解释性的语言来实现。质性评价就是要对与道德行为及其原因和意义作出理解和判断。参见[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①李雁冰:《质性课程评价:从理论到实践(一)》,载《上海教育》2001年第11期。
    ②李雁冰:《质性课程评价:从理论到实践(二)》,载《上海教育》2001年第12期。
    ③[美]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赵祥麟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37页。
    ①陆有铨:《“道德”是道德教育有效性的依据》,载《中国德育》2008年第10期。
    ①吴康宁:《教育研究应研究什么样的“问题”——兼谈“真”问题的判断标准》,载《教育研究》2002年第11期。
    ②转引自王海明:《新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545页。
    ①杨国荣:《伦理与存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38页。
    ②[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5-36页。
    ③王玄武:《比较德育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3页。
    ①亚里士多德认为,守法的公正是总体上的德性,不过不是总体的德性本身,而是对于另一个的关系上的总体的德性。公正是一切德性的总括。也就是说,守法的公正不是德性的一部分,而是涵盖着德性的整个范围。同时,守法也是自律的重要表现之一。参见[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30页。
    ②[法]爱弥尔·涂尔干:《道德教育》,陈光金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3页。
    ①徐向东:《美德伦理与道德要求》,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37页。
    ②每个学校一般对于基础分的规定不一。事实上,在总分一定的情况下,基础分的确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地方和学校在道德教育上的价值取向。比如,是以鼓励学生做好事、多做好事为主的价值取向,还是以控制学生做坏事、少做坏事为主的价值取向。同样,下文中有关对于学生行为的加分和减分的多少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类似的价值取向。
    ①[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等译,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74页。
    ②[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等译,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74页。
    ③[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等译,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70-171页。
    ①[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86页。
    ②唐凯麟:《西方伦理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60页。
    ③[美]迈克尔·J·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万俊人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226页。
    ①赵汀阳:《论可能生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8页。
    ①[法]爱弥尔·涂尔干:《道德教育》,陈光金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23页。
    ②[美]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291页。
    ③[英]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时殷弘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57页。
    ④[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伦理学体系》,廖申白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41页。
    ⑤[英]彼得斯:《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邬冬星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9页。
    ⑥《墨子·兼爱下》。
    ①印鑫:《初中学生品行量化考核评价初探》,载《江苏教育》(教育管理版)2008年第19期。
    ②夏基松:《现代西方哲学教程新编》(上),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3页。
    ①沈铭贤:《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在当代的发展趋势》,载《哲学研究》1992年第6期。
    ②20世纪20年代,我国思想界展开了一场后被称为“科玄论战”的激烈论辩。这场论辩可谓是科学主义与道德教育在我国的第一次相遇,其主题是“科学是否能支配人生观”。论辩双方几乎囊括了当时中国思想界中所有举足轻重的学者。以丁文江、胡适等人为代表的“科学派”主张人生观应该由科学的方法来指导,而以张君励、梁启超等人为代表的“玄学派”则认为,人生有很多问题(比如感情、信仰等)是科学不能解决的。论辩的后期可以说是“科学派”稍占上风。参见张君励、胡适等:《科学与人生观》,中国致公出版社2009年版。
    ③胡克英:《教育科学的生命在于教育实验》,载《教育研究》1980年第2期。
    ④[法]奥古斯特·孔德:《论实证精神》,黄建华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2页。
    ⑤威尔逊认为,“一个在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应该具有15种“道德要素”,并把这些要素归纳为“知”、“行”、“情”等三大类。参见[英]约翰·威尔逊:《道德教育新论》,蒋一之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50-151页。
    ①[法]爱弥尔·涂尔干:《道德教育》,陈光金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2页。
    ②高德胜:《生活德育简论》,载《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年第3期。
    ③檀传宝,班建武:《实然与应然: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两个向度》,载《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年第2期。
    ④[美]约翰·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03页。
    ⑤《教育研究》2004年第1期封三。
    ①陆有铃:《“道德”是道德教育有效性的依据》,载《中国德育》2008年第10期。
    ②郭文安:《主体教育思想发展的回顾与前瞻》,载《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年第5期。
    ①朱小蔓:《素质教育与德育》,载《中国德育》2006年第1期。
    ①王文英:《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主题教学设计》,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83页。
    ②有学者认为,我国现行德育中,存在“三多一少”现象。其中,“自上而下的活动多”则是“三多”之一。参见陈桂生:《教育研究空间的探求》,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11页。
    ③杜时忠,程红艳:《“无德而富”与道德教育的根本性危机》,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第1期。
    ①鲁洁:《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6-157页。
    ②有人曾经对河南省禹州市参加2003年高考学生的操行评语进行了分析。全市共有考生4335人,每个考生的操行评语大致在3至5个评价词左右,用得较多的有“努力学习、思想进步、团结同学、遵守纪律、尊敬师长、拥护党的领导、符合报考条件”等词语。利用计算机进行统计,有2026个学生被评价为努力学习,有1173个学生被评价为思想进步,有2457个学生被评价为遵守纪律,有1373个学生被评价为尊敬师长。参见张国建:《中小学生品德评价的现状与改革趋势》,载《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10期。
    ①陈瑞瑞:《德育与班主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06页。
    ②在某校一次评选表彰一批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活动中,在面对各方对有关人选意见不一的情况下,遵循“用事实说话”的原则,学校领导最终以少先队辅导员所在班级的德育量化考核分数作为该少先队辅导员能否入选的唯一依据,尽管依据该分数而得出的人选并非大家心目中的理想人选。参见杜林:《一次评选先进的思考》,载《现代校长》2006年第9期。
    ③[法]爱弥尔·涂尔干:《道德教育》,陈光金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1页。
    ①金生鈜:《规训与教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8页。
    ②[美]约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姜文闵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77页。
    ③[美]C.M.Charles:《建立课堂纪律》,李庆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第77页。
    ①鲁洁:《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6页。
    ②戚万学:《冲突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62页。
    ③戚万学:《冲突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66页。
    ①陆有铨,戚万学:《关于我国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1990年第2期。
    ②[英]约翰·威尔逊:《道德教育新论》,蒋一之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78页。
    ③[英]彼得斯:《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邬冬星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78页。
    ④[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和教育》,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75页。
    ⑤[法]爱弥尔·涂尔干:《道德教育》,陈光金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4页。
    ①侯鸿勋:《论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32页。
    ②[加]克里夫·贝克:《优化学校教育——一种价值的观点》,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2页。
    ③[英]约翰·威尔逊:《道德教育新论》,蒋一之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4-25页。
    ④李雅静:《乖孩子的伤,最重》,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0-32页。
    ⑤[美]威廉·格拉瑟:《没有失败的学校》,唐晓杰译,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94页。
    ⑥[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82-83页。
    ①[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85页。
    ②[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22页。
    ③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08页。
    ④[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蒋自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7页。
    ⑤沈益洪:《杜威谈中国》,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58页。
    ⑥[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著:《伦理学体系》,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89页。
    ①[美]麦特·里德雷:《美德的起源:人类本能与协作的进化》,刘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64页。
    ②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参见《孟子·告子上》。
    ③[法]爱弥尔·涂尔干:《道德教育》,陈光金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6页。
    ④[美]埃尔菲·科恩:《奖励的惩罚》,程寅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54页。
    ①倪梁康:《论伪善:一个语言哲学的和现象学的分析》,载《哲学研究》2006年第7期。
    ②例如,9岁的小东在沈阳市皇姑区某小学读3年级,4月10日放学后,小东在路边捡到50元钱马上想到要把钱交给学校。可小东让妈妈把50元钱换成10张5元的,想分10次交给学校,因为拾到5元钱交学校就可以给班级加5分。参见《捡50元,男孩想分10次交学校》,载《华商晨报》2009年4月13日。
    ③湖北大学哲学学院:《德国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9-40页。
    ④[美]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赵祥麟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44页。
    ⑤邓晓芒:《康德哲学诸问题》,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09页。
    ⑥[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78页。
    ①[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65页。
    ②[德]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杨东柱等编译,北京出版社2007年版,第72页。
    ③[美]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赵祥麟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44页。
    ①陆有铨:《用“道德”的方法养成道德》,载《当代青年研究》2008年第8期。
    ②例如,重庆大东方行走学校专收难管教的孩子,让他们“重归正道”。一名来自北京的小男生不堪折磨服用外用药高锰酸钾后坠楼,揭开这所学校的暴力内幕:穿迷彩服的教官用皮带、电线、竹戒尺等打学生,用脚把学生踹到吐血,甚至打伤学生后在伤口上撒盐。对于所谓的“差生”,大东方行走学校的教育理念就是暴力教学,因为他们信奉不打不成材。当“差生”们害怕了棍棒,也就“重归正道”,然而他们也可能真得变差了。参见《教育失去耐心,也就失去了自己的脊梁》,载《人民日报》2007年6月11日。
    ③朱小蔓:《中小学德育专题》,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页。
    ①[德]沃夫冈·布雷钦卡:《信仰、道德和教育:规范哲学的考察》,彭正梅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②[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77页。
    ③陆有铨,戚万学:《关于我国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0年第2期。
    ①2009年3月24日中午,湖南省郴州市九中初一女生徐远方从五楼教室跳下身亡。她留下一张小纸条:“李老师,我对您没有什么意见,只是以后您不要轻易再让我们写检讨了。”跳楼之前,徐远方被老师罚写1000字的检讨书。据徐远方的同学称,写检讨是班规,只要学生犯了错误,都是被逼写检讨书,让自己一遍遍痛骂自己、侮辱自己。大多数学生都写过检讨书,徐远方被罚写检讨书10多次,感到“很羞辱”。参见《初一女生跳楼自杀,留遗书称不想再写检讨书》,载《成都商报》2009年4月9日。
    ①重庆市渝中区红叶敬老院工作人员清早刚打扫干净的栏杆、窗户,被八批学雷锋的志愿者擦了一遍又一遍。擦窗户、抹栏杆,拿到抹布的志愿者们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一旁负责拍照留念的志愿者也忙得不亦乐乎,正面拍一张,侧面也不放过。为接待这些“雷锋”,敬老院的工作人员忙得团团转。参见《学雷锋日一敬老院被扫八次,工作人员忙得团团转》,载《重庆晚报》2007年3月6日。
    ②高德胜:《道德教育的20个细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4页。
    ③[法]爱弥尔·涂尔干:《道德教育》,陈光金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1页。
    ④[美]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赵祥麟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42页。
    ⑤戚万学:《冲突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62页。
    ①[美]A.J.赫舍尔:《人是谁》,隗仁莲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6-27页。
    ②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1152页。
    ③陈桂生:《中国德育问题》,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29页。
    ①[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1页。
    ②黄向阳:《别把德育当“工作”》,载《上海教育科研》2006年第8期。
    ①白海东:《量化考核别让班主任为难》,载《教书育人》2004年第6期。
    ②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61-62页。
    ①陆有铨:《“道德”是道德教育有效性的依据》,载《中国德育》2008年第10期。
    ①刘合行:《走向文化深处——道德文化价值论》,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页。
    ②[美]约翰·杜威:《评价理论》,冯平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11页。
    ③成达如:《学校管理的人本意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3页。
    ①唐凯麟:《试论道德价值的生成》,载《伦理学研究》2004年第5期。
    ②罗国杰:《伦理学》,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07页。
    ③[美]路易斯·拉思斯:《价值与教学》,谭松贤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5页。
    ①鲁洁:《试论德育之个体享用性功能》,载《教育研究》1994年第6期。
    ②钱焕琦:《教育伦理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72页。
    ①休谟在《人性论》中这样写道:“在我所遇到的每一个道德体系中,我一向注意到,作者在一时期中是照平常的推理方式进行的,确定了上帝的存在,或是对人事作一番议论;可是突然之间,我却大吃一惊地发现,我所遇到的不再是命题中通常的‘是’与‘不是’等连系词,而是没有一个命题不是由一个‘应该’或一个‘不应该’联系起来的。这个变化虽是不知不觉的,却是有极其重大的关系的。因为这个应该与不应该既然表示一种新的关系或肯定,所以就必须加以论述和说明;同时对于这种似乎完全不可思议的事情,即这个新关系如何能由完全不同的另外一些关系推出来的,也应该指出理由加以说明。不过作者们通常既然不是这样谨慎从事,所以我倒想向读者们建议要留神提防;而且我相信,这样一点点的注意就会推翻一切通俗的道德学体系。”参见[英]休谟:《人性论》,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509-510页。
    ②[英]休谟:《人性论》,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505页。
    ③[德]马克思·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等译,中国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4、44页。
    ④[美]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24页。
    ①徐向东:《自我、他人与道德》,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220页。
    ②黄向阳:《德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58页。
    ③刘时工:《论道德评价》,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④杨国荣:《伦理与存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3、75页。
    ①倪愫襄:《伦理学导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7页。
    ②[美]约翰·杜威:《确定性的寻求》,傅统先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23页。
    ③[美]约翰·杜威:《确定性的寻求》,傅统先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216页。
    ④金生鈜:《为什么需要教育哲学》,载《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1期。
    ⑤金生鈜:《规训与教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9页。
    ⑥[美]F.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黄胜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代序)第13页。
    ①[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24页。
    ②[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8页。
    ①[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13页。
    ②[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73页。
    ③崔宜明:《道德哲学引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2页。
    ④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56-58页。
    ⑤转引自北京大学哲学系:《古希腊罗马哲学》,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114、111页。
    ⑥[英]休谟:《人性论》,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517-518页。
    ①万俊人:《现代西方伦理学史》(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69页。
    ②[英]詹姆斯·雷切尔斯:《道德的理由》,杨宗元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9页。
    ③《孟子·离娄下》。
    ④鲁君谓子墨子曰:“我有二子,一人者好学,一人者好分人财,孰以为太子而可?”子墨子曰:“未可知也,或所为赏与为是也。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吾愿主君之合其志功而观焉。”参见《墨子·鲁问》。
    ⑤《汉书·董仲舒传》。
    ①[美]彼得·辛格:《实践伦理学》,刘萃译,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325页。
    ②[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16页。
    ③[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32页。
    ④2010年7月5日晚6时许,广东东莞一刘姓富豪路遇两抢匪抢夺路人挎包,先是开着保时捷轿车一路狂追3公里。一名抢匪被富豪的儿子和他的私人飞机师抓获,另一名抢匪被迫得走投无路,跳进一水塘。刘先生为将其抓住,先后动用了自己的直升机和汽艇。与当地公安、特警、消防等部门人员一起,耗时3个小时,终于在晚上9时许,将该抢匪抓上岸。参见《广东将为驾直升机捉贼富豪申报见义勇为称号》,载《广州日报》2010年7月17日。
    ①2006年11月20日早晨,一位徐姓老太太在南京市水西门广场一公交站台等公交车时被人撞倒。一名叫彭宇的青年将她扶了起来并送其去医院检查。不曾想,受伤的徐老太太及家人在得知胫骨骨折,要花费数万元医药费时,一口咬定是彭宇撞了人,要其承担数万元医疗费。被拒绝后,老人向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彭宇赔偿各项损失共13万多元。2007年9月,鼓楼区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认为本次事故双方均无过错。按照公平的原则,当事人对受害人的损失应当给予适当补偿。因此,判决彭宇给付受害人损失的40%,共45876.36元。参见《男子称扶摔倒老太反被告,被判赔四万》,载《南方日报》2007年9月6日。
    ②[英]齐格蒙·鲍曼:《生活在碎片之中——论后现代道德》,郁建兴等译,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序)第1页。
    ③[美]弗兰克·梯利:《伦理学概论》,何意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9页。
    ④[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伦理学体系》,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41页。
    ①[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53页。
    ②转引自朱德米:《自由与秩序:西方保守主义政治思想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40页。
    ③戴兆国:《心性与德性:孟子伦理思想的现代阐释》,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④[美]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33页。
    ①[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9-10、16页。
    ②转引自北京大学哲学系:《古希腊罗马哲学》,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111页。
    ③[美]威廉·K·弗兰克纳:《善的求索——道德哲学导论》,黄伟合等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19页。
    ①[美]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221-222页。
    ②[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70页。
    ③檀传宝:《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4页。
    ④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30页。
    ⑤《了凡四训·积善之方》。
    ⑥黄显中:《公正德性论》,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388页。
    ①2009年10月24日,湖北荆州两名游泳少年落水呼救,长江大学10多名学生跳水并组成人链救人,但由于诸多原因导致3名大学生溺水身亡。令人心寒的是,在打捞英雄遗体时,面对同学们的“跪求”,宣称“活人不救,只捞尸体;打捞一个1.2万元。先交钱,后打捞”的打捞者不仅不为所动,而且趁人之危挟尸要价,直到前后一共收取了3.6万元的捞尸费后,才将三具尸体陆续打捞上岸。参见《3.6万天价捞尸费背后的垄断黑幕》,载《华商报》2009年11月5日。
    ②黄雁玲:《论道德回报的实质与心理基础》,载《理论导刊》2010年第6期。
    ③王海明:《新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613页。
    ①罗明星:《道德回报的伦理质疑》,载《江汉论坛》2009年第10期。
    ②高德胜:《道德教育的20个细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0页。
    ③[德]罗伯特·施佩曼:《道德的基本概念》,沈国琴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66页。
    ①[美]埃尔菲·科恩:《奖励的惩罚》,程寅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53页。
    ②吴康宁:《教会选择:面向21世纪的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必由之路》,载《华东帅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年第3期。
    ③高兆明:《现代化进程中的伦理秩序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69页。
    ④刘铁芳:《教育哲学意识的开启与日常教育生活的价值自觉》,载《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第3期。
    ①[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44页。
    ②[美]A.J.赫舍尔:《人是谁》,隗仁莲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3页。
    ③彭定光:《政治伦理的现代建构》,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9页。
    ④在伦理学史中,最初有关自由、意志(即决定或选择的功能)与责任之间关系的讨论,与后来围绕自由意志的讨论,其各自关注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由于二者之间内在的紧密关系,并不影响将它们同样纳入自由意志问题这一领域,故本文仅限于在广义上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而不作狭义上的划分和区别。
    ①朱贻庭:《伦理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第4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4页。
    ③[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70页。
    ④[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59-62页。
    ①吴天岳:《意愿与自由》,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59页。
    ②[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页。
    ③[法]让-保罗·萨特:《存在与虚无》,陈宜良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584页。
    ①[法]让-保罗·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周煦良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5页。
    ②徐向东:《自由意志和道德责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页。
    ③陆有铨:《用“道德”的方法养成道德》,载《当代青年研究》2008年第8期。
    ④郭金鸿:《道德责任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33页。
    ①[美]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伦理学简史》,龚群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62页。
    ②[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1页。
    ③杨国荣:《伦理与存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2页。
    ④[荷兰]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86页。
    ⑤宋希仁:《伦理学大辞典》,吉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799页。
    ⑥[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探本》,唐钺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53页。
    ①徐向东:《自由意志和道德责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64页。
    ②[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47页。
    ③张世英:《自我的自由本质和创造性》,载《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①黄富峰:《德育思维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5页。
    ②《论语·为政》。
    ③杨国荣:《伦理与存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24页。
    ④[美]安德鲁·J.德洛里奥:《道德自我性的基础》,刘玮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01页。
    ⑤万增奎:《自我认同与道德自我的建构》,载《思想理论教育》2005年第24期。
    ①[美]埃·弗洛姆:《为自己的人》,孙依依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40页。
    ②埃里克森认为,这个阶段体现了童年期向青年期发展中的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儿童必须仔细思考全部积累起来的有关他们自己及社会的知识,最后致力于某一生活策略。一旦他们这样做,他们就获得了一种同一性,长大成人了。然而,这个阶段自身应当看成是一个寻找同一性的时期,而不是具有同一性的时期。埃里克森把这个时期称为心理社会的合法延缓期,他用这一术语来表示青少年和成年期的间隔。他认为,自我同一性的感觉是一种不断增长的信念,一种一个人在过去经历中形成的内在的恒常性和同一感(心理上的自我),一旦这种同一性的自我感觉与一个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觉相匹配时,那么就表明一个人的“生涯”是大有前途的。参见张哗:《人格理论与塑造》,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114页。
    ③金生鈜:《规训与教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0页。
    ①王敬华:《道德选择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1页。
    ②[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42、66、47页
    ③[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21页。
    ①[美]安德鲁·J.德洛里奥:《道德自我性的基础》,刘玮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00页。
    ②罗国杰:《伦理学》,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44-345页。
    ③李耀臻:《论大学生道德选择教育》,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5-6页。
    ④[英]卡尔·波普尔:《通过知识获得解放》,范景中等译,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179页。
    ①翟振明,刘慧:《论克隆人的尊严》,载《哲学研究》2007年第11期。
    ②徐向东:《自由意志与道德责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4页。
    ③[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许金声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51-52页。
    ④陈刚:《人的哲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79页。
    ⑤王敬华:《道德选择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5页。
    ①《荀子·性恶》。
    ②唐凯麟:《伦理学教程》,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33页。
    ③[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60页。
    ④[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5-6页。
    ⑤[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4页。
    ①[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页。
    ②[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83页。
    ③[美]詹姆士:《实用主义》,陈羽纶等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63页。
    ④徐向东:《自由意志与道德责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12页。
    ⑤[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蒋自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06页。
    ①[美]肯尼思A.斯特赖克:《教学伦理》,洪成文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1页。
    ②徐向东:《理解自由意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95页。
    ③徐向东:《理解自由意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8页。
    ④[新西兰]詹姆斯·D·马歇尔:《米歇尔·福柯:个人自主与自由》,于伟等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6页。
    ①胡林英:《道德内化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256-257页。
    ②[美]艾·弗洛姆:《爱的艺术》,李健鸣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103页。
    ①[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伦理学体系》,廖申白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8页。
    ②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6页。
    ③[美]威廉·K·弗兰克纳:《善的求索——道德哲学导论》,黄伟合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47页。
    ④[英]约翰·洛克:《教育漫话》,傅任敢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4页。
    ⑤[加]克里夫·贝克:《学会过美好生活》,詹万生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第7页。
    ⑥[英]赫·斯宾塞:《斯宾塞教育论著选》,胡毅,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58页。
    ①鲁洁:《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引导生活的建构》,载《教育研究》2010年第6期。
    ②[美]A.J.赫舍尔:《人是谁》,隗仁莲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6-47页。
    ③转引自冯建军:《生命与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0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6页。
    ②高清海:《人就是“人”》,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13页。
    ③薛晓阳:《希望德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77页。
    ④赵汀阳:《论可能生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页。
    ①《庄子·田子方》。
    ②《田子方注》。
    ③[印度]克里希那穆提:《你就是世界》(Ⅱ),孙芳译,海南出版社2008年版,第31页。
    ④刘铁芳:《生命与教化》,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1页。
    ⑤陈根法:《论德性的意义和价值》,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⑥王泽应:《论道德与生活的关系及道德生活的本质特征》,载《伦理学研究》2007年第6期。
    ①[美]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50页。
    ②[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73页。
    ③[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④[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55页。
    ⑤转引自宋希仁:《西方伦理学思想史》,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6页。
    ⑥[德]鲁道夫·奥伊肯:《生活的意义与价值》,万以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①[奥]维克多·E.弗兰克尔:《追寻生命的意义》,何忠强译,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第111页。
    ②赵汀阳:《论可能生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
    ③[英]M·奥克肖特:《巴比塔——论人类道德生活的形式》,张铭译,载《世界哲学》2003年第4期。
    ④[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07页。
    ⑤鲁洁:《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引导生活的建构》,载《教育研究》2010年第6期。
    ①寇东亮:《作为个人品德的自我认同》,载《伦理学研究》2010年第2期。
    ②肖群忠:《伦理与传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97页。
    ③[德]费希特:《伦理学体系》,梁志学等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322页。
    ④《孟子·离娄下》。
    ①胡林英:《道德内化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8页。
    ②[美]柯尔伯格:《道德发展心学:道德阶段的本质和确证》,郭本禹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5页。
    ③[美]柯尔伯格:《道德教育的哲学》,魏贤超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6页。
    ①[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97版,第157页。
    ②[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2页。
    ③康德认为,“道德的信念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因为在这里绝对必然的是,有件事情必须发生,这就是我会在一切方面听从道德律。这个目的在这里是不可回避地固定了的,并且按照我的一切洞见,只有一个惟一的条件可以使这个目的与所有的目的全部都关联起来,并使之具有实践的效力,这就是:有一个上帝和一个来世;我甚至完全确定地知道,没有人会知道可以在道德律之下导致诸目的的这种统一的其他条件。但既然道德规范同时就是我的准则(正如理性命令它应该是的那样),那么我将不可避免地相信上帝的存有和一个来世的生活,并且我肯定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动摇这一信念,因为那样一来我的道德原理本身将会遇到颠覆,而这些道德原理是我如果不在自己眼里成为可憎的就不能放弃的。”参见[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26页。
    ④转引自任建东:《宗教信仰与道德自觉》,载《中国宗教》2007年第8期。
    ①檀传宝:《信仰教育和道德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页。
    ②[德]沃夫冈·布雷钦卡:《信仰、道德和教育:规范哲学的考察》,彭正梅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3页。
    ③薛晓阳:《希望德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77-78页。
    ④[德]E.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张庆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14页。
    ⑤[德]鲁道夫·奥伊肯:《生活的意义与价值》,万以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①是面临见死不救的指责,还是面对强行手术的争议?日前,广州一家医院选择了后者。2010年12月3日早晨,一名孕妇临产时出现胎盘早剥症状,情况危急,必须做剖宫产手术挽救生命,然而孕妇坚决拒绝签字。最终,医生征得其家人同意后,强行为其进行手术。孩子出生后很快天折,孕妇目前情况稳定,但还不知道孩子夭折的消息。对于医院的处置,家属表示已经很满意。这一事件让人不禁想起三年前轰动全国的“肖志军案件”,因为自称丈夫的肖志军拒绝签字,最终令母子两人一尸两命。参见搜狐网:《医院强行动手术救命,再度引发生命权之争议》,http://news.sohu.com/20101206/n278111442.shtml。
    ②[英]斯图亚特·雷切尔斯:《道德的理由》,杨宗元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页。
    ③杨春花:《论信仰与道德的关系》,载《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④[美]埃·弗洛姆:《为自己的人》,孙依依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83页。
    ①周国平:《各自的朝圣路》,黄山书社2007年版,第10页。
    ②黄明理:《社会主义道德信仰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9页。
    ③贺麟:《文化与人生》,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98页。
    ④荆学民:《当代中国社会信仰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98页。
    ⑤鲁洁:《试论德育之个体享用性功能》,载《教育研究》1994年第6期。
    ①[加]克里夫·贝克:《学会过美好生活》,詹万生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第8页。
    ②[美]约瑟夫·弗莱彻:《境遇伦理学》,程立显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26页。
    ③[美]约瑟夫·弗莱彻:《境遇伦理学》,程立显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21页。
    ①[美]弗克兰·梯利:《伦理学导论》,何意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2-183页。
    ②秦越存:《20世纪西方伦理学理论发展类型的变迁》,载《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8期。
    ③[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56页。
    ①[美]琼·F·古德曼:《道德教育: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取向》,杨韶刚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7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4页。
    ①罗谟鸿:《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5页
    ②[俄]阿尔森·占留加:《康德传》,贾泽林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65页。
    ①[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94-95页。
    ②《论语·子罕》。
    ③《孟子·滕文公》。
    ④沈善洪:《蔡元培选集》(上),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427页。
    ⑤鲁洁:《当代德育基本理论探讨》,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71-172页。
    ⑥[德]E.弗洛姆:《生命之爱》,罗原译,工人出版社1988年版,第107页。
    ①[英]齐格蒙·鲍曼:《生活在碎片之中——论后现代道德》,郁建兴等译,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序)第2页。
    ②[美]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6页。
    ①[美]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33页。
    ②[英]齐格蒙·鲍曼:《生活在碎”之中——论后现代道德》,郁建兴等译,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1页。
    ③[美]路易斯·拉思斯:《价值与教学》,谭松贤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9页。
    ①胡林英:《道德内化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257页。
    ②陆有铨:《皮亚杰理论与道德教育》,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157页。
    ③[德]沃夫冈·布雷钦卡:《信仰、道德和教育:规范哲学的考察》,彭正梅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5页。
    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页。
    ①张青兰:《人格的现代转型与塑造》,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37页。
    ②石中英:《“狼来了”道德故事原型的价值逻辑及其重构》,载《教育研究》2009年第9期。
    ③黄向阳:《德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7页。
    ④鲁洁:《教育的原点:育人》,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第4期。
    ①2009年12月18日,山东潍坊迎来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该天清晨,临驹县五井中学14岁的初一学牛张继鑫被发现死在校园的排水沟内。据张的同学透露,17日晚上,张继鑫翻出宿舍围墙为另一名同学买东西,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警方初步判定为“意外死亡”。然而,有知情人爆出惊人内幕,这个孩子被老师罚站,而老师却忘记了这回事,导致他最终冻死在寒夜里的校园排水沟中。该校一位教师称,“孩子死得很安详,很舒坦”。参见《初一男生冻死校园排水沟》,载《扬子晚报》2009年12月23日。
    ②张景浩:《饿死的梭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9页。
    ③[美]埃·弗洛姆:《为自己的人》,孙依依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32页。
    ①郭华:《静悄悄的革命:日常教学生活的社会构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2页。
    ②[英]约翰·密尔:《论自由》,许宝睽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74页。
    ③吴康宁:《教会选择:面向21世纪的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必由之路》,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年第3期。
    ①[美]埃尔菲·科恩:《奖励的惩罚》,程寅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44页。
    ②余潇枫:《人格之境》,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8页。
    ③[前苏联]伊·谢·科恩:《自我论》,佟景韩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208页。
    ④关于伪君子,刘永澄这样描述道:“假善之人,事事可饰圣贤之迹。只逢著忤时抗俗的事,便不肯做,不是畏祸,便怕损名,其心总是一团私意故耳。”(参见《明儒学案·东林学案三》。)冯从吾指出,这种人格的特点是“平日好称人恶,恶道人善。自托于直之人。立朝偏不肯犯颜敢谏,偏不直。”(参见《冯少墟集·疑思录四》。)
    ①《陶行知全集》编辑委员会:《陶行知全集》(1),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26-27页。
    ②《味檗斋文集·无极县修学记》。
    ③杜时忠:《学生怨恨滋生与道德人格扭曲》,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④[德]尼采:《论道德的谱系·善恶之彼岸》,谢地坤等译,漓江出版社2007年版,第236页。
    ⑤[德]舍勒:《价值的颠覆》,罗悌伦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53页。
    ①张志平:《情感的本质与意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40页。
    ②[美]约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姜文闵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75页。
    ③[美]约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姜文闵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75页。
    ①[美]梯利:《西方哲学史》,葛力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109页。
    ②转引自宋希仁:《西方伦理学思想史》,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8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90页。
    ①[法]爱弥尔·涂尔干:《道德教育》,陈光金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64-165页。
    ②[法]爱弥尔·涂尔干:《道德教育》,陈光金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68页。
    ③[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202页。
    ④戚万学:《冲突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97页。
    ⑤[美]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赵祥麟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①黄向阳:《德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4-65页。
    ②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9页。
    ①闫艳:《和谐社会中合作道德教育的博弈论解读》,载《教育研究与实验》2008年第1期。
    ②茅于轼:《中国人的道德前景》,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8-59页。
    ③鲁洁:《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3、59页。
    ①[瑞士]让·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傅统先译,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184页。
    ②[美]罗伯特·C·所罗门:《伦理与卓越》,罗汉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248页。
    ③[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87-288页。
    ④[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70页。
    ①[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蒋自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313页。
    ②[瑞士]让·皮亚杰:《儿童的道德判断》,傅统先、陆有铨译,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124页。
    ③[瑞士]让·皮亚杰:《儿童的道德判断》,傅统先、陆有铨译,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234页。
    ④赵祥麟、王承绪:《社威教育名篇》,赵祥麟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11-312页。
    ①金生鈜:《规训与教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66页。
    ②陈正良:《冲突与整合:德育环境的系统建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7页。
    ③黄向阳:《德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01页。
    ①刘华杰:《竞争性学习观的道德后果及矫正》,载《全球教育展望》2010年第1期。
    ②[德]E.弗洛姆:《生命之爱》,罗原译,工人出版社1988年版,第107页。
    ③冯国平:《关注学校教育的伤害,构建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载《外国中小学教育》2006年第6期。
    ④[美]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赵祥麟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47页。
    ①[美]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赵祥麟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页。
    ② Robert J.starratt: Building an Ethical School: a Practical Response to the Moral Crisis in Schools. London; Washington, D.C.:Falmer Press,1994, p.17.
    ③黄向阳:《德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00页。
    ④[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等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03页。
    ①[美]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精神和社会》,王成兵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4页。
    ②石中英:《“狼来了”道德故事原型的价值逻辑及其重构》,载《教育研究》2009年第9期。
    ③[美]R.尼布尔:《道德的人和不道德的社会》,蒋庆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1页。
    ④[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蒋自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05-106页。
    ①茅于轼:《中国人的道德前景》,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页。
    ②[美]赫伯特·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黄勇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1966年政治序言”第3页。
    ③杜时忠:《当前学校德育的三大认识误区及其超越》,载《教育研究》2009年第8期。
    ④黄武雄:《童年与解放》,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2页。
    ①[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126页。
    ②[美]约翰·杜威:《评价理论》,冯平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214页。
    ③陆有铨:《皮亚杰理论与道德教育》,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143-144页。
    ④周中之:《伦理学》,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40页。
    ①龙兴海:《道德观察》,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75页。
    ②陆有铨:《“道德”是道德教育有效性的依据》,载《中国德育》2008年第10期。
    ③张洪高:《道德教育从“崇高境界”向“基本境界”的回归》,载《教育评论》2010年第4期。
    ④所谓假性成长,简言之,是指在学生在道德成长的过程中,学生被认为或自认为是一个“道德人”或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平,但实际上只是具备了“道德人”的一些外部表征(如获得较高的道德分数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荣誉证书等),其实并未从质上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和要求,他们的道德成长中还存在诸多与真实有效的成长相背离的因素。此注得益于李斌辉老师观点的启发,谨致谢忱!
    ①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参见《吕氏春秋·察微》。
    ②张远山:《寓言的密码——轴心时代的中国思想探源》,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4页。
    ③茅于轼:《中国人的道德前景》,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6页。
    ④[法]雨果:《悲惨世界》(上),李丹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8页。
    ①[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3-4页。
    ②[德]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12页。
    ③王东莉:《德育人文关怀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页。
    ④杨启亮:《合格性评价:基础教育评价的应然选择》,载《教育研究》2006年第11期。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24页。
    ①孙少平:《论道德需要及其培养》,载《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18期。
    ②赵汀阳:《论可能生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0页。
    ③黄向阳:《高标德育平议》,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研究生课程内部资料。
    ④陆有铨:《“道德”是道德教育有效性的依据》,载《中国德育》2008年第10期。
    ⑤朱自强、高占祥:《中国文化大百科全书》(教育卷),长春出版社1994年版,第372页。
    ①王海明:《新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425页。
    ①[加]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李树英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2页。
    ②叶飞:《合格性评价:品德评价的一种合理选择》,载《教育科学研究》2010年第1期。
    ③赵汀阳:《论可能生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8页。
    ①夏正江:《教育理论哲学基础的反思——关于人的问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78页。
    ②陆有铨:《“道德”是道德教育有效性的依据》,载《中国德育》2008年第10期。
    ①谭维智:《道德减法——庄子道德教育思想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121页。
    ②付志宏:《图解南怀瑾国学精萃》,中国言实出版社2008年版,第65页。
    ③[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二、三卷),邓正来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99页。
    ④贾馥茗:《教育伦理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281页。
    ⑤陆有铨:《“道德”是道德教育有效性的依据》,载《中国德育》2008年第10期。
    ⑥陆有铨:《“道德”是道德教育有效性的依据》,载《中国德育》2008年第10期。
    ①崔宜明:《道德哲学引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58页。
    ②高兆明:《现代化进程中的伦理秩序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85页。
    ③秦晖:《思无涯,行有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6页。
    ④[美]安·兰德:《自私的德性》,焦晓菊译,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第81页。
    ⑤汪凤炎,燕良轼:《教育心理学新编》(修订版),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9页。
    ①[德]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李其龙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07页。
    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96页。
    ①徐向东:《自我、他人与道德——道德哲学导论》,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35-36页。
    ②[美]拉瑞·P·纳希:《道德领域中的教育》,刘春琼等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9页。
    ①陈桂生:《普通教育学纲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62页。
    ②[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王宪钿等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2-25页。
    ③[美]拉瑞·P·纳希:《道德领域中的教育》,刘春琼等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0页。
    ①[美]拉瑞·P·纳希:《道德领域中的教育》,刘春琼等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2页。
    ②邓正来:《哈耶克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42页。
    ③[英]约翰·密尔:《论自由》,许宝睽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66页。
    ①高德胜:《道德教育的20个细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9页。
    ②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567-568页。
    ③[美]詹姆斯·马奇:《规则的动态演变》,童根兴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6页。
    ④吴灿新:《辩证道德论:道德流变的立体图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1页。
    ⑤[美]拉瑞·P·纳希:《道德领域中的教育》,刘春琼等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2页。
    ①[美]拉瑞·P·纳希:《道德领域中的教育》,刘春琼等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9页。
    ②赵汀阳:《论可能生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0页。
    ③陈桂生:《中国德育问题》,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22-123页。
    ①[英]齐格蒙·鲍曼:《后现代性及其缺憾》,郇建立等译,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58页。
    ②高德胜:《道德教育的20个细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4页。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63页。
    ①[英]齐格蒙·鲍曼:《生活在碎片之中——论后现代道德》,郁建兴等译,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②为了考研,36岁的陈女士在上班之余,苦苦复习了一年多。可昨日上午她到考场后发现没带身份证,急忙给家人打电话。当陈女士拿到身份证时,开考时间过了近半小时。陈女士两次跪在考场工作人员面前求进考场。但陈女士的下跪没有撼动考试规则,她最终还是被拒考场之外。据悉,陕西省招生办公室明确规定,研究生入学考试时考生必须携带准考证和身份证,迟到15分钟者不得进入考场。参见《36岁女子考研忘带身份证,两次跪求进考场仍遭拒》,载《华商报》2011年1月16日。
    ③吴康宁:《为什么学校会对学生的发展不负责》,载《教育研究》2007年第12期。
    ④[德]H.贡尼,R.林古特:《霍克海默传》,任立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65页。
    ①[德]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88-189页。
    ②[英]齐格蒙·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杨渝东等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25页。
    ③[德]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李其龙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6页。
    ①比如,在谈到“规范化裁决”这一规训手段时,福柯指出:“工厂、学校、军队都实行一整套微观处罚制度,其中涉及时间(迟到、缺席、中断)、活动(心不在焉、疏忽、缺乏热情)、行为(失礼、不服从)、言语(聊天、傲慢)、肉体(“不正确的”姿势、不规范的体态、不整洁)、性(不道德、不庄重)。与此同时,人们在惩罚时通常使用了一系列微妙的做法,从光线的物质惩罚到轻微剥夺和羞辱。这样既使最微小的行为不端受到惩罚,也使规训机构的表面上无关紧要的因素具有一种惩罚功能。因此,在必要时任何东西都可用于惩罚微不足道的小事。每个人都发现自己陷入一个动辄得咎的惩罚罗网中。”参见[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201-202页。
    ②[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5页。
    ①吴也显:《教学论新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46页。
    ②张茂聪:《品德与社会教学导论》,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16页。
    ①冯文全:《对“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命题的多学科视角的审视》,载《教育研究》2007年第10期。
    ②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46页。
    ③班华:《现代德育论》,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93页。
    ④王景英:《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9页。
    ⑤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58页。
    ①[美]琼·F.古德曼:《道德教育: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取向》,杨韶刚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②李先军:《教师道德责任感的培养》,载《教育科学研究》2008年第12期。
    ①孙彩平:《教育的伦理精神》,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318页。
    ②[美]肯尼思A.斯特赖克:《教学伦理》,洪成文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9页。
    ③[美]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赵祥麟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④[美]弗朗西丝·斯贡梅克:《道德教育中教师的作用:教师们对早期学校生活的回忆》,胡玲译,载《中国德育》2006年第4期。
    ⑤《乌申斯基文集》(第二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64页。
    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22页。
    ①叶澜:《新编教育学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3页。
    ②罗国杰:《伦理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8页。与此类似的观点还有:《中国伦理学百科全书·伦理学原理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页;《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1195页;等等。
    ③牟宗三:《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6页。
    ④[日]小原国芳:《小原国芳教育论著选》(下),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50页。
    ⑤转引自王海明:《新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325页。
    ⑥[美]David R.Shaffer:《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邹泓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552页。
    ①王海明:《新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338页。
    ②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9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3-434页。
    ④[英]詹姆斯·雷切尔斯:《道德的理由》,杨宗元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7页。
    ⑤[法]埃德加·莫兰:《方法:天然之天性》,吴泓缈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6页。
    ①孙彩平:《教育的伦理精神》,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317页。
    ②鲁洁:《超越与创新》,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50页。
    ③杜时忠:《德育十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66页
    ①[美]柯尔伯格,杜里尔:《道德发展和道德教育》。参见瞿葆奎:《教育学文集·德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485页。
    ②黄武雄:《童年与解放》,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5-96页。
    ①[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4页。
    ②[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9-50页。
    ③[美]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赵祥麟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5页。
    ④钟启泉:《教育的发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32页。
    ⑤ Graham Rossiter, The moral and spiritual dimension to education: some reflections on the British experience. 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No.2,1996.
    ①鲁洁:《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②[美]约翰·杜威:《教育科学的资源》。参见赵祥麟:《外国教育家评传》(第1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①叶澜:《世纪初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断想》,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第1期。
    ②李景源:《中国哲学30年:1978-200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9页。
    ③[德]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二版前言”第5页。
    ①万增奎:《道德同一性的心理学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299页。
    ②[英]约翰·怀特:《再论教育目的》,李永宏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44页。
    1、[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和教育》,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美]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赵祥麟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3、[美]约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姜文闵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4、[美]约翰·杜威:《评价理论》,冯平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
    5、[美]约翰·杜威:《确定性的寻求》,傅统先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6、[美]威廉·K·弗兰克纳:《善的求索——道德哲学导论》,黄伟合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7、[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8、[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等译,三联书店2007年版。
    9、[英]约翰·密尔:《论自由》,许宝睽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10、[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11、[英]休谟:《人性论》,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12、[美]迈克尔·J·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万俊人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13、[法]爱弥尔·涂尔干:《道德教育》,陈光金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4、[美]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
    15、[英]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时殷弘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6、[美]梯利:《西方哲学史》,葛力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17、[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伦理学体系》,廖申白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18、[美]弗兰克·梯利:《伦理学概论》,何意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9、[美]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伦理学简史》,龚群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20、[荷兰]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21、[美]霍尔,戴维斯:《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陆有铨、魏贤超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2、[美]柯尔伯格:《道德发展心理学:道德阶段的本质和确证》,郭本禹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3、[美]柯尔伯格:《道德教育的哲学》,魏贤超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4、[英]彼得斯:《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邬冬星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5、[英]约翰·威尔逊:《道德教育新论》,蒋一之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6、[美]路易斯·拉思斯:《价值与教学》,谭松贤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7、[英]赫·斯宾塞:《斯宾塞教育论著选》,胡毅,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8、[法]奥古斯特·孔德:《论实证精神》,黄建华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29、[美]B.F.斯金纳:《超越自由与尊严》,陈维武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0、[美]C.M.Charles:《建立课堂纪律》,李庆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31、[加]克里夫·贝克:《优化学校教育——一种价值的观点》,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2、[美]威廉·格拉瑟:《没有失败的学校》,唐晓杰译,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3、[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34、[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35、[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蒋自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36、[美]麦特·里德雷:《美德的起源:人类本能与协作的进化》,刘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37、[美]埃尔菲·科恩:《奖励的惩罚》,程寅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38、[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39、[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40、[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41、[德]沃夫冈·布雷钦卡:《信仰、道德和教育:规范哲学的考察》,彭正梅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2、[美]A.J.赫舍尔:《人是谁》,隗仁莲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43、[英]詹姆斯·雷切尔斯:《道德的理由》,杨宗元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4、[美]彼得·辛格:《实践伦理学》,刘萃译,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
    45、[英]齐格蒙·鲍曼:《生活在碎片之中——论后现代道德》,郁建兴等译,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46、[英]齐格蒙·鲍曼:《后现代性及其缺憾》,郇建立等译,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47、[英]齐格蒙·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杨渝东等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
    48、[德]罗伯特·施佩曼:《道德的基本概念》,沈国琴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
    49、[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
    50、[法]让-保罗·萨特:《存在与虚无》,陈宜良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51、[美]安德鲁·J·德洛里奥:《道德自我性的基础》,刘玮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52、[美]埃·弗洛姆:《为自己的人》,孙依依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
    53、[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许金声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54、[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55、[美]詹姆士:《实用主义》,陈羽纶等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56、[美]肯尼思A.斯特赖克:《教学伦理》,洪成文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57、[新西兰]詹姆斯·D·马歇尔:《米歇尔·福柯:个人自主与自由》,于伟等 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8、[美]艾·弗洛姆:《爱的艺术》,李健鸣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
    59、[英]约翰·洛克:《教育漫话》,傅任敢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60、[法]卢梭:《爱弥儿》,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61、[印]克里希那穆提:《你就是世界》(Ⅱ),孙芳译,海南出版社2008年版。
    62、[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63、[加]克里夫·贝克:《学会过美好生活》,詹万生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
    64、[奥]维克多·E.弗兰克尔:《追寻生命的意义》,何忠强译,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63、[德]鲁道夫·奥伊肯:《生活的意义与价值》,万以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64、[美]约瑟夫·弗莱彻:《境遇伦理学》,程立显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65、[美]琼·F·古德曼:《道德教育: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取向》,杨韶刚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66、[德]尼采:《论道德的谱系·善恶之彼岸》,谢地坤等译,漓江出版社2007年版。
    67、[德]舍勒:《价值的颠覆》,罗悌伦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68、[瑞士]让·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傅统先译,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69、[瑞士]让·皮亚杰:《儿童的道德判断》,傅统先、陆有铨译,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70、[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王宪钿等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71、[美]罗伯特·C·所罗门:《伦理与卓越》,罗汉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72、[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等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73、[美]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精神和社会》,王成兵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74、[美]R.尼布尔:《道德的人和不道德的社会》,蒋庆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9年版。
    75、[美]赫伯特·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黄勇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
    76、[德]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77、[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二、三卷),邓正来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
    78、[美]安·兰德:《自私的德性》,焦晓菊译,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
    79、[美]拉瑞·P·纳希:《道德领域中的教育》,刘春琼等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0、[美]詹姆斯·马奇:《规则的动态演变》,童根兴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81、[德]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
    82、[美]David R.Shaffer:《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邹泓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83、[法]埃德加·莫兰:《方法:天然之天性》,吴泓缈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4、《论语·为政》。
    85、《论语·子罕》。
    86、《孟子·告子上》。
    87、《孟子·离娄下》。
    88、《墨子·兼爱下》。
    89、赵祥麟:《外国教育家评传》(第1-4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90、王海明:《新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91、贾馥茗:《教育伦理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92、钱焕琦:《教育伦理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93、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94、鲁洁:《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95、班华:《现代德育论》,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96、陆有铨:《皮亚杰理论与道德教育》,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97、陆有铨:《现代西方教育哲学》,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98、陆有铨:《躁动的百年》,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99、黄向阳:《德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0、高德胜:《道德教育的20个细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1、林逢祺:《教育规准论》,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3年版。
    102、陈玉琨:《教育评价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03、赵汀阳:《长话短说》,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
    104、赵汀阳:《论可能生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5、杨国荣:《伦理与存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06、徐向东:《美德伦理与道德要求》,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07、徐向东:《自由意志和道德责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08、徐向东:《自我、他人与道德》,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109、徐向东:《理解自由意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10、唐凯麟:《西方伦理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11、陈桂生:《中国德育问题》,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112、陈桂生:《普通教育学纲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13、金生鈜:《规训与教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4、戚万学:《冲突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115、李雅静:《乖孩子的伤,最重》,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16、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17、邓晓芒:《康德哲学诸问题》,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
    118、朱小蔓:《中小学德育专题》,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9、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0、崔宜明:《道德哲学引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21、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122、万俊人:《现代西方伦理学史》(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23、刘合行:《道德评价标准论》,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24、戴兆国:《心性与德性:孟子伦理思想的现代阐释》,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25、檀传宝:《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26、黄显中:《公正德性论》,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127、高兆明:《现代化进程中的伦理秩序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28、吴天岳:《意愿与自由》,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29、郭金鸿:《道德责任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30、黄富峰:《德育思维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31、王敬华:《道德选择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132、胡林英:《道德内化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133、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34、薛晓阳:《希望德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35、刘铁芳:《生命与教化》,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36、肖群忠:《伦理与传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37、周国平:《各自的朝圣路》,黄山书社2007年版。
    138、荆学民:《当代中国社会信仰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39、杨光海:《教育功能的偏失与匡正》,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40、张景浩:《饿死的梭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41、郭华:《静悄悄的革命:日常教学生活的社会构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42、宋希仁:《西方伦理学思想史》,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43、茅于轼:《中国人的道德前景》,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44、黄武雄:《童年与解放》,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45、王东莉:《德育人文关怀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46、汪凤炎:《德化的生活》,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47、邓正来:《哈耶克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48、孙彩平:《道德教育的伦理谱系》,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49、孙彩平:《教育的伦理精神》,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150、牟宗三:《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151、杜时忠:《德育十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52、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目的、德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153、钟启泉:《教育的发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54、万增奎:《道德同一性的心理学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155、谭维智:《道德减法——庄子道德教育思想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156、李先军:《论学校道德教育中的表扬》,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157、鲁洁:《教育的原点:育人》,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第4期。
    158、鲁洁:《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引导生活的建构》,载《教育研究》2010年第6期。
    159、陆有铨:《“道德”是道德教育有效性的依据》,载《中国德育》2008年第10期。
    160、陆有铨,戚万学:《关于我国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0年第2期。
    161、陆有铨:《用“道德”的方法养成道德》,载《当代青年研究》2008年第8期。
    162、吴康宁:《为什么学校会对学生的发展不负责》,载《教育研究》2007年第12期。
    163、檀传宝,班建武:《实然与应然: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两个向度》,载《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年第2期。
    164、杨启亮:《合格性评价:基础教育评价的应然选择》,载《教育研究》2006年第11期。
    165、杜时忠,程红艳:《“无德而富”与道德教育的根本性危机》,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第1期。
    166、杜时忠:《当前学校德育的三大认识误区及其超越》,载《教育研究》2009年第8期。
    167、石中英:《“狼来了”道德故事原型的价值逻辑及其重构》,载《教育研究》2009年第9期。
    167、郭文安:《主体教育思想发展的回顾与前瞻》,载《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年第5期。
    169、叶澜:《世纪初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断想》,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第1期。
    170、朱小蔓:《素质教育与德育》,载《中国德育》2006年第1期。
    171、黄向阳:《别把德育当“工作”》,载《上海教育科研》2006年第8期。
    172、唐凯麟:《试论道德价值的生成》,载《伦理学研究》2004年第5期。
    173、刘时工:《论道德评价》,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174、金生鈜:《为什么需要教育哲学》,载《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1期。
    175、刘铁芳:《教育哲学意识的开启与日常教育生活的价值自觉》,载《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第3期。
    176、李先军:《教师道德责任感的培养》,载《教育科学研究》2008年第12期。
    183、张世英:《自我的自由本质和创造性》,载《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177、[英]M·奥克肖特:《巴比塔——论人类道德生活的形式》,张铭译,载《世界哲学》2003年第4期。
    178、[美]弗朗西丝·斯贡梅克:《道德教育中教师的作用:教师们对早期学校生活的回忆》,胡玲译,载《中国德育》2006年第4期。
    179、孙少平:《论道德需要及其培养》,载《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18期。
    180、尹伟:《道德量化评价研究的现状与问题》,载《高教发展与评估》2011年第1期。
    181、尹伟:《促进儿童自我控制的学校纪律》,载《教育科学研究》2009年第12期。
    182、王佳佳:《道德教育的前提性反思》,载《中国德育》2010年第1期。
    183、丁念金:《从依附到独立:中国实现人格观念转变的必然性及教育学意义》,载《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184、董吉贺:《惩罚在教育中的伦理学辩护》,载《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7期。
    185、王俏华:《控制与人“自我”的缺失——学校道德教育失效的根本原因》,载《教育科学研究》2009年第5期。
    186、叶飞:《合格性评价:品德评价的一种合理选择》,载《教育科学研究》2010年第1期。
    187、刘华杰:《竞争性学习观的道德后果及矫正》,载《全球教育展望》2010年第1期。
    188、R.Peters, Ethics and Education.George Allen and Unwin Ltd,1966.
    189、Robert J.starratt: Building an Ethical School: a Practical Response to the Moral Crisis in Schools. London; Washington, D.C.:Falmer Press,1994.
    190、Graham Rossiter, The moral and spiritual dimension to education:some Reflect-ions on the British experience. 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No.2,1996.
    191、Nucci,L.(Ed.).(1989).Moral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 Education:A Dialogue. California:McCutchan Publishing Corporation.
    192、Wolfgan Althof & Marvin W.Berkowitz:Moral Education And Character Edu-cation:Their Relation and Roles in Citizenship Education.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Vol.35, No 4.December 2006.
    193、Adam Ferguson:Of the principle of moral estimation: a discourse between David Hume, Robert Clerk & Adam Smith. Ernest Campbell Mossner,1960.
    194、Ronnie Littlejohn:Ethics: studying the art of moral appraisal.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1993.
    195、Andrew Sneddon:Action and responsibility. Springer,2006.
    196、Eric D'Arcy:Human Acts an Essay in Their Moral Evaluation. Oxford: Clarendon Press,1963.
    197、Richard B. Brandt:A theory of the good and the right. Oxford:Clarendon Press, 1998.
    198、Larry P. Nucci, Darcia Narvaez:Handbook of moral and character education. New York:Routledge,2008.
    199、Philip R. May:Moral education in school. Methuen Educational.University of Michigan,1971.
    200、Hugh Sockett:The moral base for teacher professionalism. Teachers College Press,1993.
    201、James Douglas Stewart:The teacher as moral adviser.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1974.
    202、John I. Goodlad, Roger Soder, Kenneth A. Sirotnik:The Moral Dimensions of Teaching. John Wiley & Sons,199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