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四名女子铅球运动员左侧技术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是现今大多数推铅球运动员采用的投掷技术,因而国内外对其研究的比较多,但是大多数的研究都是定性的和两维平面分析。随着科研方法的改进,三维分析研究不断增多,但也很难揭示其下肢用力及游离投掷臂对铅球用力的实际情况,本文采用三维摄影方法和三维测力板和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与合肥智能工程研究所联合研制的数字化铅球(研究成果三维数字铅球已申请了国家专利,专利号:02292897.9),对我省四名女子铅球运动员在实验条件下,用运动学和动力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她们的技术进行研究,尤其是数字化铅球的采用是属国内外首例,因此本研究具有创新性,并且本论文以左侧技术为切入点对四名女子铅球运动员的背向滑步技术进行整体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左侧肢体的运动形式是整个投掷技术的前提条件,并且动力学研究表明左腿的离心—向心收缩能力对成绩的影响很大,对于在最后用力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左侧支撑起到关键作用,同时数字化铅球的测力结果表明,在最后用力过程中应该强调技术动作的向上发力,以此增加器械的飞行时间和飞行远度,以此来提高最后的成绩。总之,我们以此来探索新的研究方法为体育运动的发展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同时也希望为河北省体工队的铅球训练提供一点有意义的建议。
Nowadays, back gliding shot put technique is adopted by most of athletes. Therefore, there are a lot of researches about it in home and abroad . But most of them are two-dimensional or qualitative analysis.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research method, three-dimensional analysis is increasing . However it is difficult to reveal the fact which how lower limbs and throwing arm enforce power . In this paper , we adopted method of three-dimensional photograph ,three-dimensional-testing force platform and digital shot put to study the techniques of our province's female shot putter in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 in which we combined the kinematics and dynamics to study their techniques and have the left technique as a main research point. In the research, we found that the movement of left limbs is the premise of the whole throwing technique. Moreover ,dynamics research found that the capability of the eccentric and concentric contraction has an effect on the achievement. And as the same time ,the testing force of the digital shot put found that we should emphasize the movenfent of the upwords enforce power of the technique so as to enhance the flying length of the apparatus. We adopted it to explore new scientific methods and make a contribute to our province's athletic train of female shot put.
引文
[1]刘建国,李永辉,我国优秀铅球运动员左侧技术对整体技术影响的三维运动学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1999(10),2—6。
    [2]李美霞,女子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分析和评定指标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0(12),14—16.
    [3]谭建共,田锋,最后用力阶段非投掷臂摆动特征对铅球技术的影响[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3),90—92。
    [4]李建臣,张秋亚,对我国优秀铅球运动员过渡与最后用力阶段下肢动作的动力学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1998(9),43—45。
    [5]张华光,卢雁,我国部分推铅球运动员技术特征[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1),—135—136。
    [6]张为桥,现代铅球左侧技术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4(3),57—61。
    [7]王保成,再论推铅球的最后用力[J]。中国体育科技。2000(5),29—31。
    [8]肖林鹏,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双脚支撑阶段速度节奏的特征与模式研究[J]。体育科学。2002(4),69—71。
    [9]白光斌,龚锐,张榴红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动作的速度节奏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1),73—76。
    [10]苏平,蒋燕,关于优化推铅球左腿支撑技术结构的探讨[J]。安徽体育科技。2003(97),29—31。
    [11]吴延禧,何志坚,铅球投掷技术的动力学诊断[J]。中国体育科技。1992
    
    (12),66—77。
    [12]吴延禧,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投掷技术的生物力学诊断[C]。国家体委体育科学研究所论文集。1993,115—122。
    [13]宋连永,石金凤,论推铅球左侧技术不容忽视[J]。北京高校体育。1995(21),71—73。
    [14]崔允龙,推铅球技术系统的生物力学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5(2),46—51。
    [15]崔允龙,大幅度成绩体差与推铅球动作结构的变化[J]。山东体育科技。1995(2),7—10。
    [16]何艳花,陆中山,低姿势滑步投掷铅球动作技术特点的分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1994(2),23—25。
    [17]李建设,吴忠贯,现代铅球的再认识[J]。浙江体育科学。1992(2),22—25。
    [18]李建臣,刘宗文,我国铅球运动员滑步后两腿的力学特征[J]。山西体育科技。1992(3),54—58。
    [19]刘瑞昌,对铅球左侧支撑的力学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1996(6),27—32。
    [20]吴延禧,方兴,女子铅球的三维分析[C]。第六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会论文摘要汇编。1988,10。
    [21]崔喜灿,柳万祥,推铅球滑步与最后用力阶段的主要技术要求[J]。辽宁体育科技。2000(1),8—9。
    [22]田英,李冰光,铅球最后用力阶段左侧环节与出手角度的关系[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2),56—58。
    
    
    [23]白光斌,严明等,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动作的运动学分析[J]。体育科学。2000(6),120—123。
    [24]张建,郑亚平,对背向滑步推铅球最后用力过程中躯干三维生物力学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1998(5),38—41。
    [25]朱荣利,冯伟,对背向滑步推铅球过渡阶段的技术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1(3),92—93。
    [26]王星明,赵焕彬,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在投掷过程中对外输出机械能及其动作技术关系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0(3),35—37。
    [27]张庆来,三维测力铅球的研制及铅球运动员投掷臂的动力学特征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研究生论文。2003。
    [28]李建臣,崔嘉宾,黄志红、隋新梅推铅球技术整体动作的速度节奏[C]。第四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1992,211。
    [29]文超等主编,《田径运动高级教程》[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10月,487—497。
    [30]李树君,刘福林主编《现代田径运动》[M],大连出版社,1992、6月,33—551。
    [31]魏星,马永峰创造19.48米铅球亚洲纪录的技术动作闭。田径。1990、3月。
    [32]刘建国,何增生,李梅菊冲击阶段的技术与训练[J]。田径。1990(3),9—15。
    [33]李建臣,铅球最后用力时右侧动作的动力学研究[J]。田径指南。1998(2),73。
    [34]苏小云,韩江,铅球用力过程中“左侧”技术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
    
    报。1992(40),15。
    [35]刘新兰,杨学军,优秀少年女子铅球运动员技术特征的运动学分析[Z]。科研论文。29—31。
    [36]苗文科,铅球投掷出手后的数学力学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84,57。
    [37]巴尔托尼茨著,顾为群译,世界优秀投掷运动员的技术[J]。国外体育科技。1997,1997(1),51—57。
    [38]马里恩·亚历三大,铅球投掷后退的作用[J]。体育科研。1992(3),44—49。
    [39]E·萨鲁尔的铅球技术和训练[J]。青少年体育训练。1995(4),1—3。
    [40]Karvey J.shot put form [J].Track and field. Q Rew. 1990(3), 5.
    [41]Alexander M JX, The Role of the rear in the shot put delivery[J].Track& Field. Q Rew. 1991(3), 16—31.
    [42]Tabor N. Shot analysis of Timmerman,Gunter, Andret[J].Thrower.1991(50), 17—20.
    [43]Grigalka Opapanov V.Shot put technique:Gunter, Andrei and Brenner[J].SovSports Rev. 1991 (1), 23—26.
    [44]Mileshkin L. A shot put comparison[J]. Athl Coach. —1989(2),—26 28.
    [45]Mileshkin L. A shot put comparison[J]. Track Tech. 1988(9), 46—4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