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以综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靳以早期爱情小说多以个人情感波折为蓝本,以极端情绪化为醒目特征。作为主观性严重的作家,靳以的人生体验充斥着阴郁、伤害、憎恨的阴影,这在整个创作中留下了深深的印痕。他始终在一种强烈的怨恨情结驱动下写作,许多作品都明显带有忧愤交织的色彩。而早期作品中自我中心主义的蔓延,使靳以延续了极端化的思维方式,导致判断、认识、处理问题的简化,在对人性之恶的体认中,夹杂着一种向整个世界和人类寻求抱复的扭曲心态,破坏大于建设、以全面毁灭为主要手段的无政府主义色彩,在其作品中相当浓厚。
     不过,在1935年之前的早期作品中,靳以体现了多方面的才华,在滥情化的同时既有委婉、细腻的爱情作品,也有关注小人物和异域流亡者的悲悯之作,还以一种粗犷豪放的风格,创作了关注东北民生的小说。在这些作品中,充分体现了靳以的人道主义情怀。
     靳以积极而自觉地试图融入1930年代的大众化文学潮流,反复书写着“从个人到众人”的时代主题,一直延续着“五四”以来为人生的文学传统,呼唤正义与光明,批判丑恶与黑暗,但也产生了诸多主题先行的急就章。单纯的惩恶扬善、爱憎分明框架,使他的作品呈现出严重的模式化特征。由简单的道德评价来批判人性的阴暗,使其民粹主义追求常处于巨大的摇摆之中,总是难以摆脱情绪化的弊病。《前夕》等抗战作品,充满强烈的宣传鼓动色彩,也影响了艺术效果。
     靳以的创作旅程,从奔腾不止的情感漩涡投入源泉枯竭的时代主潮,不啻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题材的单调与重复背后,折射出作家一直受制于精神的桎梏而无法超越自我,从而导致创作生命主体性的严重缺失。当然,这种在追赶时代中迷失自我、无法超越早期创作的教训,在现代作家中又绝不是靳以本人独有的。
     靳以的小说与散文呈现出一种高度的同构性特征,这与其对现实的怨恨心态,以及主动放弃诗歌而从事散文体写作的选择密切相关。靳以的大量散文,在极端暴烈风格的间隙,也有一些面貌不同的佳构,相对于小说体现了更为持久的生命力。
     靳以曾主编多种大型文学期刊,如《文学季刊》《水星》《文季月刊》《文丛》《收获》等,绝大多数与左翼文学期刊声气相求,是中国现代文学主潮的有机组成。靳以还长期担任复旦大学教授,通过编辑与教育工作,培植和发现了许多文学新人。靳以浓厚的政治参与意识,与对文学战斗功用的强调,必然影响到他的编辑思想。
     总之,靳以是一位追求进步、光明与正义的文学工作者;靳以的限度,既是他个人的,也是一个特定时代的。靳以通过文学活动,为中国新文学史做出了坚实的贡献,应该引起足够的关注。他的文学生涯,亦可为探询现代知识分子艰难而矛盾的精神之旅,提供富有意蕴的个案。
     当前对靳以的研究既不充分,同时存在诸多问题。一些经典文学史著,包括著名学者,在对靳以尤其是其文学创作方面的研究,做出了十分粗疏乃至甚为荒谬的论断,反映出现代文学界对非一流作家的研究中还存在相当薄弱的环节。
     对靳以编辑思想研究的欠缺在于:一是受制于传统研究的误区,流于空泛,而没有结合作家整体文学创作和文学观念进行深入研究,而这对于长期被误读的靳以来说尤为重要。二是由于靳以编辑的刊物具有编辑人员较多的复杂性,尤其是初次接编的《文学季刊》,虽然他承担主要编务,但是在选稿方面有多大的权限则要细加甄别,这样方不致被期刊的面目遮蔽其独特的编辑思想。三是由于年代久远,史料匮乏。以上欠缺也是目前许多文学期刊研究大同小异、缺乏深入开拓的写照。为此,结合靳以的创作实践与文学观念,以此还原其编辑思想,不失为一条有效的路径。
     存在问题更多的是对于靳以文学创作的研究。第一,这是由靳以本身相对贫乏的创作实绩所决定的。第二,存在以人格论文品的弊端。在许多人的回忆中,靳以为人宽厚、待人友善,其“平凡化”创作风格的定位与此不无关系,这也就忽视了作品中极端情绪化的一面。而靳以于1959年去世,对其研究亦有许多为逝者讳的因素,即多带有缅怀性的溢美成份。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对以《圣型》为代表的早期爱情作品进行人道主义的误读,从而既遮蔽了作家对待女性非常苛刻而偏激的态度,也大大忽视了这些作品对此后创作的影响。第三,还暴露了传统研究中的一些问题:首先,或以题材和内容为依据,或以作家的宣言为依据,将靳以的创作一刀切为截然不同的时段,忽视了作家的整体创作倾向。其次,陈陈相因,对前人的结论缺乏深入辨析;最后,由于靳以文学活动的复杂性,有人从其文学活动区域、接近的文学团体等方面出发,生硬地将其归属为某一流派或团体,既曲解了靳以的创作,又遮蔽了其独特之处。第四,尽管建国后的靳以文集出了不少,但所选的作品主要局限于“呼唤光明”的一面,远远不能体现其创作全貌。一些很有特色的作品如《洪流》《夜》等,长期湮没无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因此,对靳以的文学活动重新评价和深入研究既十分必要,又大有发掘的潜力,同时可以为深化现代作家研究、探求新的学术增长点提供有益参考。本文在文学史脉络中重新梳理靳以的整体文学活动,尤其针对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予以辨析和匡正,力求有所突破,以收抛砖引玉之效。
Jin Yi’s early romantic novels featuring with extreme emotions are based on personal love affair. As a very subjectively sentimental writer, Jin Yi's early life experience was filled with shadows of gloom, hurt, and hate, which has left a deep imprint in his whole works. From early love stories he has been driven by a strongly resentful complex, many of his works thus are significantly intertwined with the color of anxiety and anger.With the spread of strong egoism in his early works, Jin Yi has prolonged a extreme way of thinking, leading to simplification in judgements and recognition dealing with problems.The deep sense of evil human nature makes Jin Yi take revenge of the whole world very earnestly. The distortion of this mind always result in means of destruction rather than construction, along with an anarchism color.
     However, Jin Yi’s works before 1935 reflect a wide range of talent, for example, some delicate love stories appeared together with the extremely sentimental ones. Some novels show great sympathy towards“minor ones”, as well as exiles from other countries. Jin Yi also wrote novels concerning about the livelihood of Northeast with a wild and bold style. All of these works fully reflect Jin Yi’s humanitarian feelings.
     Jin Yi actively and consciously tried to integrate into the literary trend of popularization in the 1930’s, and repeatedly wrote”From the Individual to the People”theme of time. His works also extented the "May Fourth" tradition of“For the Ordinary People’s Life”, that is, calling for justice and light, criticizing ugliness and darkness. At the same time, a lot of coarse works as“theme first”emerged in haste.The framework of simply punishing evil and praising virtue with pure love and hate, result in serious shortcomings of modeling. His pursuit of populism often appears in a huge swing due to criticism on dark human nature based on simple moral evaluation. And it’s often difficult for Jin Yi to get rid of serious emotional malpractice. The works of Anti-Japanese War such as Eve with strong propaganda color,damage the artistic effect severely.
     Jin Yi’s writing is like a journey from an emotional vortex into a dried-up era of tide, from extremity to extremity. The dull and repeated theme reflects that the writer can not go beyound himself under spiritual shackles. It inevitably results in serious lack of subjectivity needed by creative life.This lesson is not unique for Jin Yi among Chinese modern writers who were lost in chasing time rorrent and could’t surpass themselves.
     Jin Yi’s novels and proses have highly similar feature. This phenomenon is related with Jin Yi’s resentful mentality on reality and his choice for prose writing rather than poetry. There are some colorful masterpieces of Jin Yi’s proses among large amount of extremely violent ones. His proses also have more lasting vitality compared with novels.
     Jin Yi is chief-editor of some famous large literature periodicals, such as Literature Quarterly, Mercury, Wenji Monthly, Wen Cong, Harvest,etc., most of them are highly related with Left-Wing literature periodicals which are organic composition of main stream in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JinYi has been a literary professor in Fudan University for a long time. Through his work as editor and teacher, Jin Yi cultivated and found a lot of literary newcomers. The strong political eagerness of participation and emphasis on combative literary function, inevitably have great effect on Jin Yi’s editorial ideas.
     In short, Jin Yi has been always in pursuit of progress, light and justice during his literary life. Jin Yi’s limits are both of himself as well as a specific era.Jin Yi has made a solid contribution to Chinese new literary history through his literary activities.He derserves enough attention. His literary career, as a meaningful case, also can provide a vivid example of exploring the hard and contradictory spiritual journey of modern intellectuals.
     But the current research on Jin Yi is not only insufficient but also seriously debatable. Some classical literary history works, as well as famous scholars, have made deficient even absurd conclusions about Jin Yi, especially his literature creation. This phenomenon reflects that the research on writers out of the first class is still very incompetent.
     The defect on Jin Yi’s editorial thoughts research lies in: Firstly subject to some errors of traditional research on literary editing.Without the combination of literary ideas and works it’s must have been so empty.for the in-depth research on Jin Yi. It’s particularly obvious because he has been misread for a long time. Secondly, because Jin Yi’s editorial activities are so complexed, especially Literature Quarterly, the first one Jin Yi engaed in as an editor-in–chief, was participated by so many people. So it’s very important to discern Jin Yi’s authority of selecting articles. Only by this way could his unique editorial ideas not have been obscured. Thirdly, it’s not easy to get abundant historical materials because it’s so far away from the time of Jin Yi’s editorial career. The deficiency in research on Jin Yi is the common problem of research on literary editing. Most of the reasearches are very similar and lacking in-depth exploration. To this end, it’s a very efficient way to restore Jin Yi’s editorial ideas combining with his writing career and literary opinions.
     Deficiencies are more obvious in research on Jin Yi’s literary works. Firstly, it is because of Jin Yi's relatively poor creation. Secondly, there exists the wrong way of judging a writer’s ability according to his personality. In many people's memories, Jin Yi is a generous one, so kind and amiable to others. The writing style of trivializ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this orientation. But this inclination ignores the extremely emotional side of Jin Yi. Jin Yi died in 1959, the research on him has a lot of factors that raise respect for the dead and is inevitably more flattering with reminiscent ingredients. The most typical example is Jin Yi’s Holy-type, which is often misread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humanitarian novels. This misunderstanding not only hides the author’s extremely harsh attitude towards females, but also ignores the huge impact of the love stories upon the after-works of Jin Yi. Thirdly, it also reveals some deficiencies of traditional research: First of all, cut Jin Yi’s creation into definitely distinct periods based either on content of the works or declarations of the writer, ignoring the overall creative intention of Jin Yi. Next, due to lack of deep analysis on the precedent conclusions there exists phenomenon of routinization.Finally, because of the complexity of Jin Yi’s literary activities, some researchers arbitrarily assigned him to some schools or organizations based on literary zones or groups.This method results in not only misreding Jin Yi's works, but also sheltering their uniqueness. Fourthly, There are lots of collected works of Jin Yi after liberation, however, they are mainly restricted to the side of "calling light". This part of works is far from enough in deep understaning of Jin Yi’s full production. Some very unique works such as Torrent, Night, have been submerged for a long time, and have not aroused enough attention.
     Therefore, the revaluation and further study on Jin Yi’s literary activities is not only very necessary, but also very potential. At the same time, this effort can provide reference in deepening research on modern writers and exploring new academic field.This paper is aim at revaluating the overall literary activities of Jin Yi in the context of Chinese modern literary history. It especially focuses on anylyzing and ractifying the problems of previous researches, and strives for breakthrough serving as a modest spur for the upcomging study.
引文
①巴金:《〈靳以文集〉后记》,见《靳以文集》(下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2月版。
    ②靳以生平详见南南:《从远天的冰雪中走来——靳以纪传》(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版);创作具体篇目、文集详见章洁思辑注:《靳以著作系年》(《上海鲁迅研究》2009年秋季号)。本文所引用靳以作品尽量采用原始版本,因条件限制无法满足者则采用建国后的权威选集与文集(详见文末参考文献)。有必要时标明原始出处。
    ①靳以建国初所写的简短自传名为《从个人到众人》,收入建国后首部文集《光荣人家》。
    ②[法]蒂博代:《六说文学批评》,赵坚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1月版,第61页。
    ①参见陈丽平:《〈文学季刊〉研究》,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吉崇敏:《〈文学季刊〉与1930年代文学》,吉林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后者将《文学季刊》(包括其子刊《水星》)《文季月刊》《文丛》作为具有承继关系的系列文学期刊进行研究,对靳以的编辑工作有所提及。
    ②巴金作为靳以多年的老友,写有多篇回忆靳以的文章,如《哭靳以》(《人民文学》1959年第12期)、《他明明还活着》(《收获》1959年第6期),也曾多次为靳以的文集作序;赵家璧的《和靳以在一起的日子》(《新文学史料》1988年第2期)、卞之琳的《星水微茫忆〈水星〉》(《读书》1983年第10期)为靳以的编辑事业提供了丰富的史料;萧乾回忆本人编辑生涯的文章也多次涉及靳以。靳以各时期学生的回忆文章更多,如郭风的《忆靳以师》(《新文学史料》1988年第2期),冀汸的《四十周年祭——纪念靳以先生》(《新文学史料》2000年第2期),绿原的《靳以先生二三事》(1994年12月28日香港《大公报·文学周刊》),等等。为纪念靳以百年诞辰出版的《百年靳以纪念集》(香港:香港文汇出版社,2009年9月版)收入了包括上述大部分文章在内的更多回忆和研究文章。
    ③参见南南:《从远天的冰雪中走来——靳以纪传》,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版;周立民:《从个人到众人——章靳以教授传论》,见陈思和、周斌主编《名师名流》(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章洁思:《曲终人未散·靳以》,上海:东方出版社中心,2009年8月版。
    ①张德林:《靳以老师在复旦》,见艾以等编《百年靳以纪念集》,香港:香港文汇出版社,2009年9月版,第29页。
    ②刘勇:《现代文学讲演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版,第7-8页。
    ③茅盾:《悼靳以同志》,1959年11月11日《解放日报》。
    ④张以英等:《中国现代散文一百二十家札记》,桂林:漓江出版社,1987年5月版。
    ⑤巴金:《〈靳以选集〉序》,见《靳以选集》(第一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4月版。
    ①方敬:《红灼灼的美人蕉——忆靳以同志》,《新文学史料》1982年第2期。
    ②萧乾:《小说》,1934年7月25日《大公报·文艺副刊》。
    ③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10月版,第648页。
    ④南南:《从远天的冰雪中走来——靳以纪传》,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35页。
    ⑤朱寿桐等:《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史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9月版,第396-397页。
    ①邵伯周:《人道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3年12月版,第8页。
    ①王西彦1990年1月22日致杨义函,见杨义:《叩问作家心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26页。
    ②王淑明:《〈圣型〉》,1934年4月1日《现代》第4卷第6期。
    ①萧乾:《〈虫蚀〉里的三部曲》,1935年1月27日《大公报·文艺副刊》。
    ②吉桉:《〈靳以平民小说〉序》,见《靳以平民小说》,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1月版。
    ③张泽贤:《民国书影过眼录续集》,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69页。
    ④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上册),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11月版,第277页。
    ⑤唐弢、严家炎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12月版,第149页。
    ①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版,第500页。
    ②原载1932年4月《南大周刊》129-130号,未收入任何文集。《南大周刊》是南开的校刊。
    ③方敬:《红灼灼的美人蕉——忆靳以同志》,《新文学史料》1982年第2期。
    ①[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修订版),刘象愚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版,第104页。
    ②萧乾:《评青的花》,1934年9月29日《大公报·文艺副刊》。
    ③萧乾:《评青的花》,1934年9月29日《大公报·文艺副刊》。
    ①王任叔:《中国现代小说发展的动向的蠡测》,1935年9月15日《创作月刊》第1卷第3期。
    ②卢润祥:《靳以与〈圣型〉》,2007年11月14日《新民晚报》。
    ①赵园:《艰难的选择》,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180页。
    ②周立民:《从个人到众人——章靳以教授传论》,见陈思和、周斌主编《名师名流》(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第674页。
    ①巴金:《契诃夫的话》,《人民文学》1954年第7期。
    ②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10月版,第646页。
    ③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10月版,第647页。
    ④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10月版,第652页。
    ⑤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10月版,第661页。
    ①黄修己:《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5月版,第290页。
    ②《小说史》遴选作品范围均未超出建国后囊括靳以作品最全的《靳以选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1984年版)的范围。《小说史》还存在一些常识性的错误,如将靳以的散文集《红烛》误作小说集,并将《秋花》(1936)中的方明生视为靳以小说中首次出现的革命者形象。实际上在短篇《手车夫》(1932)中,已经表达了强烈的左倾倾向。而类似于方明生这样参加过革命,后以颓废形象出现的人物,在早于《秋花》的短篇《没有用的人》(1934)中也有明显体现。这都说明《小说史》在资料把握上的有限。
    ③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10月版,第663页。
    ④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10月版,第645页。
    ⑤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10月版,第646页。
    ①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10月版,第652-653页。
    ②杨义:《京派海派综论》(图志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110页。
    ③杨义:《京派海派综论》(图志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112页。
    ④杨义:《京派海派综论》(图志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176页。
    ⑤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10月版,第654页。
    ⑥杨义:《京派海派综论》(图志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112页。
    ⑦杨义:《京派海派综论》(图志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158页。
    ⑧杨义:《京派海派综论》(图志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159页。
    ⑨杨义:《京派海派综论》(图志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178页。
    ①查振科:《对话时代的叙事话语——论京派文学》,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年10月版,第11-12页。
    ②查振科:《对话时代的叙事话语——论京派文学》,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年10月版,第12-13页。
    ③查振科:《对话时代的叙事话语——论京派文学》,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年10月版,第15页。
    ④查振科:《对话时代的叙事话语——论京派文学》,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年10月版,第17页。
    ⑤孙晶:《文化生活出版社与现代文学》,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7月版,第115页。
    ①孙晶:《文化生活出版社与现代文学》,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7月版,第143页。
    ②杜素娟:《沈从文与〈大公报〉》,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5月版,第162-163页。
    ③参见吉崇敏:《〈文学季刊〉与1930年代文学》,吉林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④参见李辉:《萧乾传》,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9月版,第63-68页。
    ①萧乾1997年7月10日致吴福辉函,《萧乾全集》(第七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10月版,第96-97页。
    ②萧乾:《生活回忆录》,《萧乾全集》(第五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10月版,第57页。
    ③萧乾1994年12月5日致杨义函,《萧乾全集》(第七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10月版,第90页。
    ④萧乾:《苦难时代的蚀刻》,《萧乾全集》(第六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10月版,第176页。
    ⑤兰(茅盾):《所谓“杂志年”》,1934年8月1日《文学》第3卷第2号。
    ⑥杨义:《叩问作家心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98页。
    ⑦陈思和:《从鲁迅到巴金:新文学精神的接力与传承——试论巴金在现代文学史上的意义》,2005年10月25日《文艺报》。
    ①林毓生1966年4月26日致殷海光函,殷海光、林毓生:《殷海光林毓生书信录》(重校增补本),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12月版,第148页。
    ②罗志田语,见童世骏主编:《西学在中国:五四运动90周年的思考》,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7月版,第145页。
    ③参见邵建:《20世纪的两个知识分子——胡适与鲁迅》,第一部分《中国自由主义的“胡冠鲁戴”》,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1月版。
    ④[英]约翰·格雷:《导论:自由主义传统的统一性》,《自由主义》,曹海军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版。
    ⑤任剑涛:《前言》,《中国现代思想脉络中的自由主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版。
    ①邱明正主编:《上海文学通史》(下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版,第779页。
    ①李长之:《〈前夕〉》,1946年5月15日《时与潮文艺》第5卷第5期。
    ②芷茵:《读〈前夕〉》,1948年1月7日天津《大公报·文艺》。
    ③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下册),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11月版,第437页。
    ④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版,第501页。
    ⑤陈晓明:《鬼影底下的历史虚空——对抗战文学及其历史态度的反思》,《南方文坛》2006年第1期。
    ⑥赵园:《艰难的选择》,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228页。
    ⑦曹书文:《家族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42页。
    ①曹书文:《家族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45-46页。
    ②严家炎:《严家炎论小说》,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2年4月版,第252页。
    ③施军:《叙事的诗意——中国现代小说与象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版,第59页。
    ④吉桉:《〈靳以平民小说〉序》,见《靳以平民小说》,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1月版。
    ⑤贾剑秋:《文化与中国现代小说》,成都:巴蜀书社,2003年9月版,第335页。
    ①赵园:《艰难的选择》,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129-130页。
    ②参见冯光廉主编:《中国近百年文学体式流变史》(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10月版,第193-201页;亦见季桂起:《中国现代小说体式的现代转型与流变》,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版,第186-189页。
    ①林非:《现代六十家散文札记》,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2年7月版,第154-155页。
    ②蒋孔阳:《〈靳以散文选集〉序言》,见章洁思编《靳以散文选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5年8月版。
    ③李广田:《文艺书简·谈散文》,见佘树森编《现代作家谈散文》,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6年7月版,第330页。
    ①俞元桂主编:《中国现代散文史》(修订本),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9月版,第345页。
    ②俞元桂主编:《中国现代散文史》(修订本),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9月版,第274页。
    ③庄汉新:《中国二十世纪散文思潮史》,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年12月版,第108页。
    ①周立民:《从个人到众人——章靳以教授传论》,见陈思和、周斌主编《名师名流》(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第633页。
    ②唐弢:《写于悲痛中——悼靳以》,见艾以等编《百年靳以纪念集》,香港:香港文汇出版社,2009年9月版,第253页。
    ③李辉:《萧乾传》,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9月版,第94页。
    ④靳以主编的许多刊物都频繁地发表了自己的作品。
    ⑤雷·蒙克语,见[英]朱利安·巴吉尼、杰里米·斯唐鲁姆编:《哲学家在想什么》,王婧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12月版,第156页。
    ①郑娟:《文化合力与理性超越——浅论萧乾小说创作与京海文化》,《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9年第7期。
    ②[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修订版),刘象愚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版,第155页。
    ①参见南南:《从远天的冰雪中走来——靳以纪传》,“失恋”一节,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版;亦见陈清:《章靳以与王右家没有任何瓜葛》,2002年9月18日《中华读书报》。
    ②巴金:《他明明还活着》,《收获》1959年第6期。
    ①指舞女。
    ①周立民:《从个人到众人——章靳以教授传略》,见陈思和、周斌主编《名师名流》(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第635页。
    ①南南:《从远天的冰雪中走来——靳以纪传》,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8页。
    ②章小东:《寻找爸爸靳以五十年》,见艾以等编《百年靳以纪念集》,香港:香港文汇出版社,2009年9月版,第43页。
    ③南南:《从远天的冰雪中走来——靳以纪传》,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14页。
    ④[加]玛格丽特·艾特伍德:《与死者协商——玛格丽特·艾特伍德谈写作》,严韵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4月版,第5页。
    ①[美]克林斯·布鲁克斯、罗伯特·潘·沃伦编著:《小说鉴赏》,主万等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年12月版,第162页。
    ②[法]保尔·利科:《虚构叙事中时间的塑形》,王文融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4月版,第261页。
    ①参见[奥]弗洛伊德:《一个幻觉的未来》,杨韶刚译,《弗洛伊德文集》(第五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2月版。
    ②[美]卡伦·荷妮:《神经症与人的成长》,陈收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1月版,第200页。
    ①徐仲佳:《性爱问题:1920年代中国小说的现代性阐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7月版,第175页。
    ②靳以恋爱时间约在1930-1932年,参见陈清:《章靳以与王右家没有任何瓜葛》,2002年9月18日《中华读书报》。
    ③原载1929年10月14日《语丝》第5卷第31期,署名章依。
    ④原载1930年9月10日《小说月报》第21卷第9号。
    ①参见周立民:《从个人到众人——章靳以教授传略》,见陈思和、周斌主编《名师名流》(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第637页。
    ②郁达夫1916年致陈碧岑函,《郁达夫全集》(第六卷),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版,第10页。
    ③参见[美]孔令昊:《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里的二十八本藏书和外公留给我的最大遗产》,《新文学史料》2000年第2期。
    ④肖同庆:《世纪末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版,第175页。
    ①[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马元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年6月版,第224-225页。
    ②刘纳:《嬗变——辛亥革命时期至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学》(修订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版,第305页。
    ③参见施蛰存:《散文丙选》,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5月版,第206页。
    ①[英]E·M·福斯特:《小说面面观》,朱乃长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年1月版,第141页。
    ②[英]E·M·福斯特:《小说面面观》,朱乃长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年1月版,第143页。
    ③上官碧(沈从文):《文学作家中的胖子》,原载1937年1月1日《宇宙风》第32期,转载于1937年2月15日《月报》第1卷第2期。
    ④参见南南:《从远到的冰雪中走来——靳以纪传》,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260-270页。
    ①原载1933年8月1日《现代》第3卷第4期,收入《圣型》。
    ①原载1933年4月1日《现代》第2卷第6期,收入《圣型》。
    ②原载1934年1月1日《文学》第2卷第1号,收入《青的花》。
    ③萧乾:《评青的花》,1934年9月29日《大公报·文艺副刊》。
    ①1933年11月1日《现代》第4卷第1期(11月狂大号)扉页广告。
    ②邱明正主编:《上海文学通史》(下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版,第790页。
    ③邱明正主编:《上海文学通史》(下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版,第791页。
    ④邱明正主编:《上海文学通史》(下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版,第792页。
    ⑤王淑明:《〈圣型〉》,1934年4月1日《现代》第4卷第6期。
    ⑥萧乾:《苦难时代的蚀刻》,《萧乾全集》(第六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10月版,第176页。
    ①[英]戴维·洛奇:《小说的艺术》,“异域风情”条目,卢丽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10月版,第151-152页。
    ②谷非(胡风):《粉饰,歪曲,铁一般的事实——用〈现代〉第一卷的创作做例子,评第三种人论争中的中心问题之一》,1932年12月15日《文学月报》第1卷第5、6期合刊。
    ③[美]亨利·詹姆斯:《小说的艺术》,朱雯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5月版,第188页。
    ④王淑明:《〈圣型〉》,1934年4月1日《现代》第4卷第6期。
    ⑤[美]亨利·詹姆斯:《小说的艺术》,朱雯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5月版,第249页。
    ①[美]亨利·詹姆斯:《小说的艺术》,朱雯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5月版,第250页。
    ②[美]亨利·詹姆斯:《小说的艺术》,朱雯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5月版,第251页。
    ③原载1932年2月1日《东方杂志》第29卷第3号,收入《群鸦》。
    ①原载1931年3月25日《东方杂志》第28卷第6号,收入《圣型》。
    ②原载1933年6月16日《东方杂志》第30卷第12号,收入《圣型》。
    ①参见张明养:《白俄在远东》,1935年5月5日《太白》第2卷第4期。
    ①惕若(茅盾):《〈文学季刊〉创刊号》,1934年2月1日《文学》第2卷第6号。
    ②原载1935年2月10日《水星》第1卷第5期,收入《黄沙》。
    ①菡子:《他明明还活着——记著名作家、〈收获〉主编靳以》,《新文学史料》1992年第4期。
    ②萧乾:《〈虫蚀〉里的三部曲》,1935年1月27日《大公报·文艺副刊》。
    ①谢昭新:《中国现代小说理论史》,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版,第226页。
    ②指《虫蚀》(原载1934年4月1日《文学季刊》第1卷弟2期)、《游絮》(原载1934年7月1日《文学季刊》第1卷第3期,当时题名《春天》)、《陨落》(据《靳以著作系年》未见在报刊发表),三部曲系采用萧乾为《虫蚀》集所写书评中的说法。
    ①萧乾:《〈虫蚀〉里的三部曲》,1935年1月27日《大公报·文艺副刊》。
    ①絮与靳以的原名章方叙和笔名序、方序,显然有着明确的对应关系,这正如同《青的花》中的主人公依取自另一笔名章依一样。
    ②[英]伊恩·P·瓦特:《小说的兴起》,高原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6月版,第135页。
    ③参见李欧梵:《李欧梵论中国现代文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10月版,第158-160页。
    ④叶嘉莹:《风景旧曾谙:叶嘉莹谈诗论词》,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版,第199页。
    ①叶嘉莹:《风景旧曾谙:叶嘉莹谈诗论词》,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版,第208页。
    ②原载1933年4月1日《文艺月刊》第3卷第4期,收入《圣型》。
    ①原载1933年9月1日《文艺月刊》第4卷第3期,收入《群鸦》。
    ①[英]F·R·李维斯:《伟大的传统》,袁伟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1月版,第134页。
    ②菡子:《他明明还活着——记著名作家、〈收获〉主编靳以》,《新文学史料》2000年第2期。
    ①萧乾:《评青的花》,1934年9月29日《大公报·文艺副刊》。
    ②张德林:《靳以老师在复旦》,见艾以等编《百年靳以纪集》,香港:香港文汇出版社,2009年9月版,第31页。
    ①参见李欧梵:《孤独的旅行者——中国现代文学中自我的形象》,《现代性的追求》,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12月版。
    ②严家炎:《考辨与析疑——“五四”文学十四讲》,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版,第44页。
    ③原载1928年11月26日《语丝》第4卷第46期,署名章依。
    ①原载1930年3月10日《小说月报》第21卷第3号。
    ②原载1935年4月10日《水星》第2卷第1期,收入《残阳》。
    ①[美]舒衡哲:《中国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刘京建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8月版,第180页。
    ②[美]孔令昊:《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里的二十八本藏书和外公留给我的最大遗产》,《新文学史料》2000年第2期。
    ①[俄]迦尔洵:《夜》,《迦尔洵小说集》,冯加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年9月版,第156-157页。
    ②[英]保罗·塔格特:《民粹主义》,袁明旭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版,第70页。
    ③[俄]赫尔岑:《往事与随想》(上),项星耀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5月版,第71页。
    ④赵园:《艰难的选择》,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285页。
    ①[俄]尼·别尔嘉耶夫:《俄罗斯思想》,雷永生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8月版,第82页。
    ②李欧梵:《李欧梵论中国现代文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10月版,第195页。
    ③[俄]尼·别尔嘉耶夫:《俄罗斯思想》,雷永生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8月版,第88页。
    ①原载1935年7月29日《国闻周报》第12卷第29期,收入《残阳》。
    ①[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1月版,第95页。
    ②[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1月版,第97页。
    ③参见[美]埃德蒙·威尔逊:《阿克瑟尔的城堡:1780年至1930年的想象文学研究》,黄念欣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版,第59页。
    ④[美]孔令昊:《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里的二十八本藏书和外公留给我的最大遗产》,《新文学史料》2000年第2期。
    ①施军:《论现代小说象征的功能形态》,《文学评论》2005年第2期。
    ①叶朗:《美学原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版,第160页。
    ②[美]本杰明·史华兹:《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程钢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版,第64页。
    ③中国现代小说以“路”为标题的不在少数,参见施军:《论现代小说象征的功能形态》,《文学评论》2005年第2期。
    ④王德威:《想像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9月版,第384页。
    ⑤《被煎熬的心》原载1939年重庆《文摘战时旬刊》新年特大号,《扑向了祖国》原连载于1939年4月重庆《国民公报》,《路》原连载于1939年11-12月重庆《国民公报》,皆收入《遥远的城》。
    ①李杨:《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2月版,第213页。
    ②朱学勤:《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10月版,第121页。
    ①原载1936年9月5日《中流》创刊号,署名方序,收入《猫与短简》。
    ①[英]以赛亚·伯林:《俄国思想家》,彭淮栋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2月版,第310页。
    ①刘广涛:《百年青春档案:20世纪中国小说中的青春主题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2月版,第164页。
    ②沈雁冰(茅盾):《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1922年7月10日《小说月报》第13卷第7号。
    ①原载1946年2月25日《文艺复兴》第1卷第2期,收入《生存》。
    ②原载1945年10月1日《文哨》第1卷第3期,收入《生存》。
    ①南南:《从远天的冰雪中走来——靳以纪传》,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6页。
    ②许纪霖:《个人主义在中国——“五四”时期的自我观研究》,见童世骏主编《西学在中国:五四运动90周年的思考》,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7月版,第284页。
    ①刘纳:《嬗变——辛亥革命时期至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学》(修订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版,第217-218页。
    ②翟瑞青:《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的母爱主题和儿童教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版,第154页。
    ③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王宏志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9月版,第254页。
    ④[英]保罗·约翰逊:《知识分子》,杨正润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11月版,第41页。
    ②徐德明:《中国现代小说叙事的诗学践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6月版,第55页。
    ①原载1935年7月7日《大公报·小公园》,收入《猫与短简》。
    ①原载1944年3月1日《当代文艺》第1卷第3期,收入《众神》。
    ②参见赵敦华:《西方哲学经典讲演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版,第57页。
    ③[法]卢梭:《爱弥儿》(上卷),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6月版,第5页。
    ④原载1942年7月19日《中央日报》(福建版),收入《沉默的果实》。
    ①[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11月版,第2页。
    ②[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6年12月版,第58-62页。
    ①参见许纪霖:《个人主义在中国——“五四”时期的自我观研究》,见童世骏主编《西学在中国:五四运动90周年的思考》,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7月版,第280-281页。
    ②[美]本杰明·史华慈:《思想的跨度与张力——中国思想史论集》,王中江编,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年5月版,第254页。
    ③[美]罗兰·斯特龙伯格:《西方现代思想史》,刘北成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1月版,第242页。
    ④[美]罗兰·斯特龙伯格:《西方现代思想史》,刘北成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1月版,第360-366页。
    ①周保欣:《历史修辞与意义迷失——现代中国文学“恶”的叙述及其思想史观照》,《文学评论》2009年第6期。
    ①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12月版,第178-179页。
    ②原载1933年2月1日《文艺月刊》第3卷第8期,收入《圣型》。
    ③原载1935年9月16日《文学季刊》第2卷第3期,收入《残阳》。
    ①抗战期间,靳以的创作与编辑事业受到战火的严重侵袭,由上海辗转至重庆,并于1938年底出任复旦大学国文系教授。其间还曾由于受到学校反动权威的迫害被解聘,短暂担任过福建师专文史系主任,1944年重返复旦任教直至建国初。
    ②郭风:《忆靳以师》,《新文学史料》1988年第2期。
    ③菡子:《他明明还活着——记著名作家、〈收获〉主编靳以》,《新文学史料》2000年第2期。
    ①李春青:《在审美与意识形态之间——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反思》,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版,第27-28页。
    ①顾颉刚:《〈辛未访古日记〉序》,《蕲驰斋小品》,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2月版,第294页。
    ②原载1934年1月31日《大公报·文艺副刊》,收入《渡家》。
    ③原载1935年3月16日《文学季刊》第2卷第1期,收入《洪流》。
    ④原载1942年3月15日《文艺杂志》第1卷第3期,收入《众神》。
    ①原载1936年10月15日《作家》第2卷第1号,收入《猫与短简》。
    ②曹阳:《镌刻在心中的师表》,见艾以等编《百年靳以纪念集》,香港:香港文汇出版社,2009年9月版,第27页。
    ①参见[加]诺思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陈慧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213页。
    ②参见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版,第260页。
    ③[俄]尼·别尔嘉耶夫:《俄罗斯思想》,雷永生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8月版,第149页。
    ④[美]阿里夫·德里克:《中国革命中的无政府主义》,孙宜学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版,第3页。
    ①孟繁华:《思有涯》,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71页。
    ②钱竞:《中国现代文艺学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1月版,第150页。
    ③[美]爱德华·W·萨义德:《格格不入:萨义德回忆录》,彭淮栋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12月版,第1页。
    ①陈平原:《思想史视野中的文学——〈新青年〉研究》,见陈平原、山口守编《大众传媒与现代文学》,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247页。
    ②[英]威廉·哈兹里特:《哈兹里特经典散文选》,毛卓亮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7月版,第187页。
    ③[英]威廉·哈兹里特:《哈兹里特经典散文选》,毛卓亮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7月版,第189页。
    ①黄梅:《推敲“自我”:小说在18世纪的英国》,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5月版,第115页。
    ②原载1935年1月10日《水星》第1卷第4期,收入《洪流》。
    ①多收入《珠落集》《残阳》《黄沙》《洪流》《众神》等小说集。
    ②原载1936年1月1日《文学》第6卷第1号,收入《黄沙》。
    ①方锡德:《中国现代小说与文学传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6月版,第96页。
    ①赵园:《艰难的选择》,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180页。
    ②朱逸森:《契诃夫》,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版,第105页。
    ③[法]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惩罚)》,刘北成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1月版,第60页。
    ④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10月版,第652页。
    ①何晓明:《知识分子与中国现代化》,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8月版,第58页。
    ②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12月版,第178页。
    ③朱晓进:《政治文化与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版,第241页。
    ①参见南南:《从远天的冰雪中走来——靳以纪传》,“商科学生”一节,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版。
    ①朱义禄:《儒家理想人格与中国文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版,第42页。
    ②余秋雨:《问学·余秋雨·与北大学子谈中国文化》,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版,第93页。
    ①原载1935年6月16日《文学季刊》第2卷第2期,收入《残阳》。
    ②原载1935年10月1日《文学》第5卷第4号,收入《珠落集》。
    ①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10月版,第650页。
    ②参见[美]孔令昊:《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里的二十八本藏书和外公留给我的最大遗产》,《新文学史料》2000年第2期。在小说《残阳》中,就曾大段引用英诗原文,显示了靳以对这些作品的熟稔。
    ③参见章小冬:《知音:〈归去来辞〉——96岁的最后一位民国才女张充和谈靳以》,《上海鲁迅研究》2009年秋季号。
    ④参见章洁思:《曲终人未散·靳以》,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9年8月版,第66-70页。
    ①钱理群:《丰富的痛苦——堂吉诃德与哈姆雷特的东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第169页。
    ②参见王卫平:《从现代小说中的文人形象看知识分子的道德人格》,《文学评论》2009年第1期。
    ③张福贵、黄也平、李新宇:《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文化审判》,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9年10月版,第98页。
    ①吉崇敏:《〈文学季刊〉与1930年代文学》,吉林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①参见孔海珠:《抬鲁迅棺材的人》,《聚散之间——上海文坛旧事》,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②张业松:《文学课堂与文学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版,第46页。
    ③陈左高:《章靳以二三事》,见艾以等编《百年靳以纪念集》,香港:香港文汇出版社,2009年9月版,第193页。
    ④参见洪焌荧:《文学想象与现代散文话语的建立》,见夏晓虹、王风等著《文学语言与文章体式——从晚清到“五四”》,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140-144页。
    ⑤参见钱理群:《与鲁迅相遇——北大演讲录之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8月版,第245页。
    ①原载1933年2月1日《文艺月刊》第3卷第8期,收入《圣型》。
    ①原载1946年9月1日《文艺复兴》第2卷第2期,收入《生存》。
    ②苏智良等编著:《去大后方——中国抗战内迁实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版,第388页。
    ③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10月版,第663页。
    ④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10月版,第661页。
    ①英文“天使”之意。
    ②英文“现代的、时尚的”之意。
    ③英文“爵士乐”之意。
    ④原载1933年6月1日《新月》第4卷第7期,收入《圣型》。
    ①代迅:《民粹主义与中国现代文艺思潮》,《学习与探索》2003年第6期。
    ②[法]白吉尔:《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王菊等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5月版,第214-215页。
    ③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10月版,第648页。
    ①陈晓兰:《文学中的巴黎与上海——以左拉和茅盾为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版,第232-233页。
    ②张柠:《没有城市的中国当代文学》,http://www.chinawriter.com.cn/wxpl/2009/2009-09-21/77 262.html。
    ①[美]欧茨:《想像的城市:美国》,转引自陈晓兰《城市意象:英国文学中的城市》,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版,第211页。
    ②参见[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城市”条目,刘建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3月版,第43-45页。
    ③[英]伊恩·P·瓦特:《小说的兴起》,高原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6月版,第209页。
    ①[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马元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年6月版,第273页。
    ②钱理群:《丰富的痛苦——堂吉诃德与哈姆雷特的东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第170-171页。
    ①王学谦:《自然文化与20世纪中国文学》,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版,第99页。
    ②原载1931年12月31日《文艺月刊》第2卷第11、12期合刊,收入《圣型》。
    ①朱寿桐等:《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史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9月版,第398页。
    ②英文“零售商店”之意。
    ①[法]卢梭:《爱弥儿》(上卷),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6月版,第5页。
    ②王学谦:《自然文化与20世纪中国文学》,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版,第103页。
    ①原载1934年10月10日《水星》创刊号。
    ①惕若(茅盾):《〈水星〉及其他》,1934年12月1日《文学》第3卷第6号。
    ②茅盾:《展开我们的文艺战线》,原载1937年9月13日《救亡日报》第15号,见《茅盾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32页。
    ①原载1942年10月25日《现代文艺》第6卷第1期,收入《众神》。
    ①曹文轩:《第二世界》,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305页。
    ②[德]E·卡西尔:《启蒙哲学》,顾伟铭等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145页。
    ③[丹麦]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三分册),张道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10月版,第63页。
    ④刘以鬯:《约靳以写长篇》,http://www.oklink.net/00/0326/liuyichang/023.htm。
    ⑤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12月版,第178页。
    ①钱竞:《中国现代文艺学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1月版,第172-173页。
    ②张中良:《〈鸡鸣早看天〉:长夜何时了》,见杨义主笔《中国新文学图志》(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9月版,第273页。
    ①施蜇存:《一人一书(下)》,1937年1月16日《宇宙风》第33期。
    ②辛笛:《怀念靳以》,《新文学史料》2000年第2期。
    ①赵园:《艰难的选择》,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285页。
    ①赵园:《艰难的选择》,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278页。
    ②赵园:《艰难的选择》,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287页。
    ①钱竞:《中国现代文艺学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1月版,第149页。
    ①南南:《从远天的冰雪中走来——靳以纪传》,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113页。
    ②钱理群:《“流亡者文学”的心理指归——抗战时期知识分子精神史的一个侧面》,见王晓明主编《批评空间的开创: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7月版,第254页。
    ①赵园:《艰难的选择》,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152页。
    ②赵园:《艰难的选择》,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153页。
    ①周立民、王晓东:《编后记:关于〈文丛〉》,见王晓东编《文丛》,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8月版,第296页。
    ①[美]亨利·詹姆斯:《小说的艺术》,朱雯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5月版,第222页。
    ①曹书文:《家族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142页。
    ②许纪霖:《寻求意义》,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12月版,第199页。
    ③李泽厚:《己卯五说·说历史悲剧》,《历史本体论·己卯五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5月版,第221页。
    ①樊浩:《文化与安身立命》,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2月版,第340页。
    ①李玲:《中国现代文学的性别意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25页。
    ①赵园:《艰难的选择》,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224页。
    ②赵园:《艰难的选择》,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228页。
    ③刘广涛:《百年青春档案:20世纪中国小说中的青春主题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2月版,第130页。
    ①[英]以赛压·伯林:《苏联的心灵》,潘永强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7月版,第84页。
    ①赵一凡:《从卢卡奇到萨义德:西方文论讲稿续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5月版,第395页。
    ①[法]邵可侣:《〈伦理学的起源及其发展〉前记》,转引自沈庆利《现代中国异域小说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版,第113-114页。
    ②[美]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宋伟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版,第144页。
    ③葛洪兵、宋耕:《身体政治》,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11月版,第92页。
    ①钱理群:《〈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四卷)前言》,见钱理群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四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2月版,第3页。
    ②石怀池(束衣人):《东平小论》,1946年7月《希望》第2集第3期。
    ①[英]弗吉尼亚·吴尔夫:《吴尔夫经典散文选》,黄梅等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版,第105页。
    ②李欧梵:《李欧梵论中国现代文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10月版,第19页。
    ①参见陈明远:《文化人的经济生活》,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年2月版,第242-243页。
    ①钱理群、黄子平、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漫说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版,第19页。
    ②许纪霖:《个人主义在中国——“五四”时期的自我观研究》,见童世骏主编《西学在中国:五四运动90周年的思考》,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7月版,第285页。
    ③赵园:《艰难的选择》,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192页。
    ①钱理群:《〈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四卷)前言》,见钱理群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四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2月版,第3页。
    ②齐裕焜:《中国历史小说通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5月版,第473页。
    ①茅盾:《八月的感想——抗战文艺一年的回顾》,1938年8月16日《文艺阵地》第1卷第9期。
    ①参见方锡德:《中国现代小说与文学传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6月版,第161-168页。
    ②李欧梵:《李欧梵论中国现代文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10月版,第81-82页。
    ③朱晓进等:《非文学的世纪: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关系史论》,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版,第146页。
    ①李长之:《〈前夕〉》,1946年5月15日《时与潮文艺》第5卷第5期。
    ②童庆炳:《现代诗学问题十讲》,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版,第161页。
    ①文天行:《火热的小说世界》,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年1月版,第297页。
    ①俞元桂主编:《中国现代散文史》(修订本),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9月版,第274页。
    ①原载1945年5月《文艺杂志》新1卷第1期,收入《沉默的果实》。
    ①作于1942年4月2日,收入《红烛》。
    ②俞元桂主编:《中国现代散文史》(修订本),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9月版,第529页。
    ①文天行:《火热的小说世界》,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年1月版,第297页。
    ②文天行:《火热的小说世界》,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年1月版,第298页。
    ①原载1936年4月15日《作家》创刊号,收入《遥远的城》。
    ①梅雨:《靳以:〈离散〉》,1936年6月5日《文学界》第1卷第1号。
    ②[美]马泰·止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5月版,第121页。
    ③茅盾:《关于“报告文学”》,1937年2月20日《中流》第1卷第11期。
    ①原载1942年2月25日《现代文艺》第4卷第5期,收入《红烛》。
    ①1944年8月26日作,收入《沉默的果实》。
    ①赵自:《几丝烟云祭靳以》,见艾以等编《百年靳以纪念集》,香港:香港文汇出版社,2009年9月版,第16页。
    ②巴金:《〈靳以选集〉序》,见《靳以选集》(第一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4月版。
    ③曹阳:《镌刻在心中的师表》,见艾以等编《百年靳以纪念集》,香港:香港文汇出版社,2009年9月版,第27页。
    ①赵林:《基督教思想文化的演进》,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246-247页。
    ②参见[英]以赛亚·伯林:《浪漫主义的根源》,吕梁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1月版,第42-45页。
    ③范培松:《中国散文史》(上),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8月版,第32-33页。
    ④范培松:《中国散文史》(上),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8月版,第6-7页。
    ⑤参见朱大可:《流氓的盛宴:当代中国的流氓叙事》,第四章第二节《酷语的演进:鲁语和仇恨政治学的崛起》,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11月版。
    ①李广田:《李广田文学评论选》,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6月版,第123页。
    ②南南:《从远天的冰雪中走来——靳以纪传》,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202页。
    ③洪荪:《送别靳以师》,见艾以等编《百年靳以纪念集》,香港:香港文汇出版社,2009年9月版,第290页。
    ④《发刊词》,1939年1月11日《鲁迅风》创刊号。
    ⑤[日]伊藤虎丸:《鲁迅与终末论:近代现实主义的成立》,李冬木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8年8月版,第107页。
    ①刘阳:《小说本体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0年8月版,第171页。
    ②参见王德威:《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在北大的八堂课》,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9月版,第23-24页。
    ③王德威:《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在北大的八堂课》,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9月版,第48页。
    ④茅盾:《这时代的诗歌》,原载1938年1月26日广州《救亡日报》第120号,见《茅盾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37页。
    ①臧克家:《诗》,见贾植芳主编《现代散文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6月版,第646-647页。
    ②[美]理查德·罗蒂:《哲学、文学和政治》,黄宗英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11月版,第73页。
    ③[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1月版,第204-205页。
    ④[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1月版,第60页。
    ①刘纳:《嬗变——辛亥革命时期至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学》(修订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版,第320页。
    ②穆木天:《小说之随笔化》,1934年4月18日《申报·自由谈》。
    ③夏晓虹:《阅读染启超》,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8月版,第138页。
    ④参见[美]罗兰·斯特龙伯格:《西方现代思想史》,刘北成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1月版,第197页。
    ①[德]恩斯特·卡西勒:《卢梭问题》,王春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年1月版,第77页。
    ②[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1月版,第14页。
    ①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版,第189页。
    ②[美]理查德·罗蒂:《偶然、反讽与团结》,徐文瑞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9月版,第80页。
    ③王乾坤:《文学的承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4月版,第110页。
    ④童庆炳:《现代诗学问题十讲》,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版,第115页。
    ①[英]弗吉尼亚·伍尔夫:《论小说与小说家》,瞿世镜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12月版,第326-328页。
    ②[英]弗吉尼亚·伍尔夫:《论小说与小说家》,瞿世镜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12月版,第328-329页。
    ①转引自[日]伊藤虎丸:《鲁迅与终末论:近代现实主义的成立》,李冬木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8月版,第100页。
    ②沈从文:《短篇小说》,《沈从文全集》(第16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505页。
    ③范智红:《世变缘常——四十年代小说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3月版,第202页。
    ④[美]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郦稚牛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版,第405页。
    ⑤谢有顺:《文学的常道》,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年1月版,第3页。
    ⑥李泽厚:《己卯五说·说儒学四期》,《历史本体论·己卯五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5月版,第142页。
    ⑦刘会军、马明博主编:《散文的可能性》,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版,第209页。
    ⑧刘会军、马明博主编:《散文的可能性》,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版,第282-283页。
    ①谢有顺:《文学的常道》,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年1月版,第3-4页。
    ②[美]希利斯·米勒:《文学死了吗》,秦立彦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版,第96页。
    ①林非:《现代六十家散文札记》,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2年7月版,第153-154页。
    ②原载1936年8月1日《文季月刊》第1卷第3期,署名方序。
    ①原载1935年3月10日《水星》第1卷第6期。
    ②原载1937年2月20日《中流》第1卷第11期,收入《雾及其它》。
    ①原载1939年3月1日《宇宙风》乙刊创刊号,收入《雾及其它》。
    ①原载1937年3月21日上海《大公报·文艺》,收入《雾及其它》。
    ①原载1937年5月15日《文丛》第1卷第3号,收入《雾及其它》。
    ①原载1939年8月31日重庆《国民公报·文群》,收入《雾及其它》。
    ①庄汉新:《中国二十世纪散文思潮史》,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年12月版,第108页。
    ①原载1939年3月1日香港《大公报·文艺》,收入《雾及其它》。
    ②原载1942年1月15日《文艺杂志》创刊号,收入《红烛》。
    ①谢有顺:《文学的常道》,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年1月版,第92页。
    ②王乾坤:《文学的承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4月版,第111页。
    ③李健吾:《咀华集·〈鱼目集〉——卞之琳先生作》,《咀华集·咀华二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版,第60页。
    ①[法]萨特:《萨特文论选》,施康强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2月版,第103页。
    ②[美]刘象愚:《中国文学理论》,杜国清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2月版,第160页。
    ①郁达夫:《现代小说所经过的路程》,1932年6月1日《现代》第1卷第2期。
    ②卜召林等:《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道德》,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395页。
    ③谢冕:《〈百年中国文学总系〉总序一·辉煌而悲壮的历程》,见谢冕《1898:百年忧患》,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版。
    ①解志熙:《写在前面的读后感——兼谈文学行为的实存分析》,见赵海彦《中国现代趣味主义文学思潮》,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3月版。
    ②王乾坤:《文学的承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4月版,第244页。
    ①刘白羽:《红烛》,见艾以等编《百年靳以纪念集》,香港:香港文汇出版社,2009年9月版,第111页。
    ②巴金:《安息吧,靳以同志——在公祭靳以同志仪式上的悼词》,1959年11月11日《解放日报》。
    ③绿原:《靳以先生二三事》,1994年12月28日香港《大公报·文学周刊》。
    ④邹荻帆:《红烛之歌——怀念靳以老师》,1994年11月26日《文艺报》。
    ①荔荔:《让我静静罢——送老师章靳以之行》,见艾以等编《百年靳以纪念集》,香港:香港文汇出版社,2009年9月版,第292-293页。
    ②冀汸:《四十周年祭——纪念靳以先生》,《新文学史料》2000年第2期。
    ③章洁思《曲终人未散·靳以》,上海:东方出版社中心,2009年8月版,第13页。
    ①石怀池:《萧红的〈呼兰河传〉》,1942年10月10日《青年文艺》创刊号。
    ②原载1942年6月25日《现代文艺》第5卷第3期,收入《鸟树小集》。
    ①端木蕻良1990年12月14日致杨义函,见杨义:《叩问作家心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103页。
    ②吊诡的是,就在靳以主编的《文丛》创刊号(1937年3月20日)上,曾经刊载过端木反抗地主压迫的小说《憎恨》,阶级色彩极其鲜明;而靳以本人发表于同期的小说《断梗》则是老套的爱情故事,只不过因创伤过度而精神变态的主人公,由男性变成了女性。可以看出,靳以因人论文的特点实在太明显了。
    ③洪荪:《送别靳以师》,见艾以等编《百年靳以纪念集》,香港:香港文汇出版社,2009年9月版,第290页。
    ①陈根棣:《“我们永远都互望着,鞭策着”——重读靳以老师对我三篇作文的评语》,《上海鲁迅研究》2009年秋季号。
    ②靳以在福建师专执教时期给学生的题字,见章洁思:《曲终人未散·靳以》,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9年8月版,第69-70页。
    ③靳以为参加进步运动而被复旦校方开除的学生的题字,见艾以等编:《靳以百年纪念集》,香港:香港文汇出版社,2009年9月版,第39页。
    ④靳以对学生习作的建议,见艾以等编:《百年靳以纪念集》,香港:香港文汇出版社,2009年9月版,第290页。
    ⑤小滢为陈西滢、凌叔华之女,此处为靳以1946年8月8日为其题字,原文无标点。见章洁思:《曲终人未散·靳以》,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9年8月版,第66页。
    ⑥朱晓进:《政治文化与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版,第236页。
    ⑦南南:《从远天的冰雪中走来——靳以纪传》,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27页。
    ①殷之:《靳以早年的几篇佚作》,《文教资料》1994年第4期。
    ②参见李本东:《重庆复旦大学的校园文学活动考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4期。
    ③邹荻帆:《忆〈诗垦地〉》,《新文学史料》1983年第1期。
    ④唐弢:《写于悲痛中——悼靳以》,见艾以等编《百年靳以纪念集》,香港:香港文汇出版社,2009年9月版,第252-253页。
    ①程极明:《怀念热情似火的靳以先生》,见艾以等编《百年靳以纪念集》,香港:香港文汇出版社,2009年9月版,第37页。
    ②方令孺:《青春常在——悼靳以》,《上海文学》1959年第12期。
    ③彭新琪:《怀念靳以师》,见艾以等编《百年靳以纪念集》,香港:香港文汇出版社,2009年9月版,第22页。
    ④巴金:《哭靳以》,《人民文学》1959年第12期。
    ①巴金:《〈靳以选集〉序》,见《靳以选集》(第一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4月版。
    ②钱谷融:《一面之缘——纪念靳以同志》,见艾以等编《百年靳以纪念集》,香港:香港文汇出版社,2009年9月版,第7-8页。
    ③范泉:《靳以谈两篇小说》,《雪莲》1984年第4期。
    ①《〈高干大〉座谈会》,原载1950年《小说》第3卷第4期,参见韩石山:《李健吾传》,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272-276页。
    ②陈农菲:《永远不会过去》,《收获》1959年第6期。
    ③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10月版,第663页。
    ④杨守森主编:《二十世纪中国作家心态史》,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11月版,第49-50页。
    ⑤杨义语,见计蕾:《命若红烛照人间——北京举行“纪念靳以诞辰85周年暨逝世35周年座谈会”》,《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5年第4期。
    ⑥王纪人:《双重身份,双份贡献——纪念靳以诞生100周年》,见艾以等编《百年靳以纪念集》,香港:香港文汇出版社,2009年9月版,第11页。
    ①参见卞之琳:《星水微茫忆〈水星〉》,《读书》1983年第10期。
    ②吉崇敏:《〈文学季刊〉与1930年代文学》,吉林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①参见周立民:《编后记:关于〈文学季刊〉》,见周立民编《文学季刊》,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8月版,第298页。
    ②杨义:《〈文学季刊〉的宽容与〈水星〉的雅致》,见杨义主笔《中国新文学图志》(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9月版,第440-441页。
    ③周立民:《编后记:关于〈文学季刊〉》,见周立民编《文学季刊》,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8月版,第298页。
    ④参见周立民:《郑振铎与巴金交往情况再述》,《文津流觞》2008年第4期。
    ①参见陈福康:《郑振铎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年8月版,第268页。
    ②陈福康:《郑振铎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年8月版,270-271页。
    ③周立民:《编后记:关于〈文学季刊〉》,见周立民编《文学季刊》,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8月版,第295页。
    ①参见陈福康:《郑振铎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年8月版,第344-347页。
    ①赵家璧:《〈现代文学期刊漫话〉序》,见应国靖《现代文学期刊漫话》,广州:花城出版社,1986年10月版。
    ②陈思和:《总序:关于巴金和靳以联袂主编的旧期刊文选》,见周立民编《文学季刊》,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8月版。
    ③沈从文:《悼靳以》,《人民文学》1959年第12期。
    ④巴金:《无题集·怀念胡风》,《随想录》,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年10月版,第645页。
    ①关于《文季月刊》《文丛》的论述,参见周立民:《编后记:关于〈文季月刊〉》,见周立民编《文季月刊》,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8月版;周立民、王晓东:《编后记:关于〈文丛〉》,见王晓东编《文丛》,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8月版;吉崇敏:《〈文学季刊〉与1930年代文学》,吉林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郭志刚、李岫主编:《中国三十年代文学发展史》,第九章第四节,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版。
    ②关于《文群》《现代文艺》的论述,参见艾以:《靳以的编辑生涯》,《中国》1985年第1期;郭风:《忆靳以师》,《新文学史料》1988年第2期;薛晨曦:《〈现代文艺〉理论建设述评》,《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4期。
    ③应国靖:《现代文学期刊漫话》,广州:花城出版社,1986年10月版,第313页。
    ①萧乾:《鱼饵·论坛·阵地——记〈大公报·文艺〉1935-1939》,《新文学史料》1979年第2期。
    ②曹禺:《简谈〈雷雨〉》,《收获》1979年第2期。
    ①曹禺在接受采访时所言与万方的叙述,皆引自章洁思:《曲终人未散·靳以》,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9年8月版,第95页。
    ②田本相:《曹禺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年8月版,第158页。
    ③杨义:《〈文学季刊〉的宽容与〈水星〉的雅致》,见杨义主笔《中国新文学图志》(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9月版,第440页。
    ④章洁思:《曲终人未散·靳以》,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9年8月版,第92页。
    ⑤韩石山:《这是巴金发现的吗?》,《文学自由谈》1999年第3期。
    ⑥陈思和:《关于巴金发现〈雷雨〉》,2000年11月25日《文汇读书周报》。
    ⑦曹树钧:《三次推荐〈雷雨〉靳以功不可没》,《戏剧之家》2010年第1期。
    ①《巴金书信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8月版,第434页。
    ②参见陈思和:《总序:关于巴金和靳以联袂主编的旧期刊文选》,见周立民编《文学季刊》,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8月版。
    ③张露薇:《现代中国文学的总清算》,1936年3月《文学导报》第1卷第1期。
    ④陈思和:《关于巴金发现〈雷雨〉》,2000年11月25日《文汇读书周报》。
    ⑤参见刘艳:《〈雷雨〉公案与作家人品》,2010年6月《中国现代文学论丛》第5卷第1期。
    ⑥唐弢:《写于悲痛中——悼靳以》,见艾以等编《百年靳以纪念集》,香港:香港文汇出版社,2009年9月版,第253页。
    ①田本相:《曹禺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年8月版,第177页。
    ①[法]蒂费纳·萨莫瓦约:《引言》,《互文性研究》,邵炜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版。
    ②以上对《日出》的评价原载1937年1月1日《大公报·文艺》,“对《日出》的‘集体批评’”专栏,参见田本相:《曹禺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年8月版,第200-202页。
    ①《〈北京人〉》,原载1942年3月25日《现代文艺》第4卷第6期,署名方序,收入《红烛》。
    ①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12月版,第300页。
    ①周而复:《〈收获〉30年——兼怀靳以、以群》,《新文学史料》2003年第3期。
    ②周而复:《〈收获〉30年——兼怀靳以、以群》,《新文学史料》2003年第3期。
    ③彭新琪:《怀念靳以师》,见艾以等编《百年靳以纪念集》,香港:香港文汇出版社,2009年9月版,第24页。
    ④参见章洁思:《日历翻回半个世纪——靳以与〈收获〉》,《江南》2007年第4期。
    ①罗荪:《让热情的赞歌响彻世界》,《收获》1959年第6期。
    ②章洁思:《日历翻回半个世纪——靳以与〈收获〉》,《江南》2007年第4期。
    ③彭新琪:《怀念老师靳以》,《新文学史料》2000年第2期。
    ①巴金:《随想录·靳以逝世二十周年》,《随想录》,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年10月版,第123页。靳以墓地在“文革”期间受到毁坏,骨灰被一位不知名的学生保存起来,存放在龙华革命公墓。参见《远天的冰雪——靳以纪传》,“桃李的欣慰”一节,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版。
    ②周立民、王晓东:《编后记:关于〈文丛〉》,见王晓东编《文丛》,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8月版,第296页。
    ③绿原:《〈灌木年轮〉校读小记》,见冀汸《灌木年轮》,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8月版,第234页。
    ①张德林:《靳以老师在复旦》,见艾以等编《百年靳以纪念集》,香港:香港文汇出版社,2009年9月版,第29页。
    ②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上册),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11月版,第277页。
    ③巴金:《〈靳以选集〉序》,见《靳以选集》(第一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4月版。
    ④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12月版,第153页。
    ①李新宇:《迷失的代价——20世纪中国文艺大众化运动再思考》(下),《文艺争鸣》2001年第2期。
    ①艾以:《靳以的编辑生涯》,《中国》1985年第1期。
    1.圣型[M].上海:现代书局,1933.
    2.群鸦[M].上海:新中国书局1934.
    3.青的花[M].上海:生活书店,1934.
    4.虫蚀[M].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4.
    5.珠落集[M].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5.
    6.残阳[M].上海:开明书店,1936.
    7.秋花[M].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6.
    8.黄沙[M].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6.
    9.远天的冰雪[M].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7.
    10.洪流[M].重庆:文化生活出版社,1941.
    11.遥远的城[M].重庆:烽火社,1941.
    12.前夕[M].重庆:文化生活出版社,1942.
    13.众神[M].重庆:文化生活出版社,1944.
    14.春草[M].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6.
    15.生存[M].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8.
    1.猫与短简[M].上海:开明书店,1937.
    2.渡家[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3.雾及其它[M].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0.
    4.红烛[M].重庆:文化生活出版社,1942.
    5.沉默的果实[M].重庆:中华书局,1945.
    6.人世百图[M].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8.
    1.光荣人家[M].上海:平明出版社,1951.
    2.祖国——我的母亲[M].上海:平明出版社,1953.
    3.佛子岭的曙光[M].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5.
    4.过去的脚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
    5.工作、学习与斗争[M].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3.
    6.江山万里[M].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7.
    7.幸福的日子[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8.靳以选集(五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1984.
    9.靳以散文小说集(上、下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
    10.靳以散文选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5.
    11.靳以平民小说[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12.靳以代表作[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1.文学季刊[J].
    2.水星[J].
    3.文季月刊[J].
    4.文丛[J].
    5.现代文艺[J].
    6.小说[J].
    7.收获[J].
    1.小说月报[J].
    2.现代[J].
    3.大公报·文艺副刊[N].
    4.文学[J].
    5.中流[J].
    6.呐喊[J].
    7.烽火[J].
    8.抗战文艺[J].
    9.时与潮文艺[J].
    10.文艺复兴[J].
    11.人民文学[J].
    12.文艺报[N].
    1.南南.从远天的冰雪中走来——靳以纪传[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
    2.章洁思.曲终人未散·靳以[M].上海:东方出版社中心,2009.
    3.周立民.从个人到众人——章靳以教授传论[A].陈思和,周斌主编.名师名流(下)[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艾以,沈辉,卫竹兰,等编.百年靳以纪念集[C].香港:香港文汇出版社,2009.
    1.巴金.随想录[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
    2.陈福康.郑振铎传[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
    3.韩石山.李健吾传[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
    4.李存光.巴金传[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
    5.李辉.萧乾传[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
    6.施蛰存.散文丙选[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
    7.田本相.曹禺传[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
    8.王晓东编.文丛[C].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9.周立民编.文学季刊[C].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10.周立民编.文季月刊[C].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1.艾晓明.青年巴金及其文学视界[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2.白浩.无政府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3.曹书文.家族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4.陈国恩.浪漫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5.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6.陈平原,山口守编.大众传媒与现代文学[C].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3.
    7.杜素娟.沈从文与《大公报》[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
    8.范培松.中国散文史(上)[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9.方锡德.中国现代小说与文学传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10.贾蕾.巴金与域外文化[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
    11.李玲.中国现代文学的性别意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12.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13.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M].王宏志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
    14.李欧梵.李欧梵论中国现代文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
    15.林非.现代六十家散文札记[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2.
    16.林伟民.中国左翼文学思潮[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7.刘广涛.百年青春档案:20世纪中国小说中的青春主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8.刘纳.嬗变——辛亥革命时期至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学(修订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19.刘艳.中国现代作家的孤独体验[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
    20.刘勇.现代文学讲演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1.刘增人.中国现代文学期刊史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22.裴毅然.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人性史论[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
    23.钱竞.中国现代文艺学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
    24.钱理群.丰富的痛苦——堂吉诃德与哈姆雷特的东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5.钱理群,吴福辉,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6.邵伯周.人道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3.
    27.施军.叙事的诗意——中国现代小说与象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8.孙晶.文化生活出版社与现代文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
    29.王德威.想像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30.王德威.现代中国小说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31.王德威.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在北大的八堂课[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
    32.王学谦.自然文化与20世纪中国文学[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
    33.温儒敏.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4.文天行.火热的小说世界[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
    35.吴中杰.中国现代文艺思潮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36.夏志清.人的文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37.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M].刘绍铭等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8.夏志清.新文学的传统[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0.
    39.肖同庆.世纪末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40.谢昭新.中国现代小说理论史[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
    41.解志熙.美的偏至——中国现代唯美—颓废主义文学思潮研究[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
    42.徐仲佳.性爱问题:1920年代中国小说的现代性阐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3.严家炎.严家炎论小说[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2.
    44.杨守森主编.二十世纪中国作家心态史[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45.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二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
    46.杨义.叩问作家心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47.杨义.京派海派综论(图志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8.应国靖.现代文学期刊漫话[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6.
    49.俞元桂主编.中国现代散文史(修订本)[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
    50.查振科.对话时代的叙事话语——论京派文学[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
    51.翟瑞青.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的母爱主题和儿童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52.张福贵,黄也平,李新宇.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文化审判[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9.
    53.赵园.艰难的选择[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54.朱晓进.政治文化与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曹文轩.第二世界[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
    2.曹文轩.小说门[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
    3.李建军.小说修辞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申丹,韩加明,王丽亚.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童庆炳.现代诗学问题十讲[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
    6.王乾坤.文学的承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7.杨冬.文学理论:从柏拉图到德里达[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8.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9.[美]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M].郦稚牛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0.[加]玛格丽特·艾特伍德.与死者协商——玛格丽特·艾特伍德谈写作[M].严韵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
    11.[美]克林斯·布鲁克斯,罗伯特·潘·沃伦.小说鉴赏[M].主万等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
    12.[法]蒂博代.六说文学批评[M].赵坚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13.[加]诺思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M].陈慧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14.[英]E·M·弗斯特.小说面面观[M].朱乃长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
    15.[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16.[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M].顾爱彬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17.[法]保尔·利科.虚构叙事中时间的塑形[M].王文融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18.[英]F·R·李维斯.伟大的传统[M].袁伟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19.[英]戴维·洛奇.小说的艺术[M].卢丽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20.[法]萨特.萨特文论选[M].施康强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21.[美]拉曼·塞尔登编.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C].刘象愚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2.[英]伊恩·P·瓦特.小说的兴起[M].高原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
    23.[美]埃德蒙·威尔逊.阿克瑟尔的城堡:1780年至1930年的想象文学研究[M].黄念欣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24.[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修订版)[M].刘象愚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25.[英]弗吉尼亚·伍尔夫.论小说与小说家[M].瞿世镜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
    26.[美]亨利·詹姆斯.小说的艺术[M].朱雯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1.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2.高瑞泉主编.中国近代社会思潮[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何晓明.知识分子与中国现代化[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
    4.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三卷)[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5.李泽厚.历史本体论·己卯五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6.裴毅然.中国知识分子的选择与探索[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
    7.任剑涛.中国现代思想脉络中的自由主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8.童世骏主编.西学在中国:五四运动90周年的思考[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
    9.王海明.道德哲学原理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0.许纪霖.寻求意义[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
    11.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问题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12.许纪霖,瞿峻,宋宏,等.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1895-1949)[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3.许纪霖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下卷)[C].上海:东方出版社中心,2000.
    14.许纪霖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C].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
    15.朱学勤.道德理想国的覆灭[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16.[德]汉娜·阿伦特.论革命[M].陈周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
    17.[英]朱利安·巴吉尼,杰里米·斯唐鲁姆编.哲学家在想什么[C].王婧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18.[美]威廉·巴雷特.非理性的人——存在主义哲学研究[M].杨照明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19.[法]白吉尔.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M].王菊等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20.[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21.[俄]尼·别尔嘉耶夫.俄罗斯思想[M].雷永生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
    22.[英]以赛亚·伯林.俄国思想家[M].彭淮栋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23.[英]以赛亚·伯林.浪漫主义的根源[M].吕梁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24.[英]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M].董乐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25.[美]阿里夫·德里克.中国革命中的无政府主义[M].孙宜学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6.[法]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惩罚[M].刘北成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27.[奥]弗洛伊德.一个幻觉的未来[A].弗洛伊德文集(第五卷)[C].杨韶刚等译,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
    28.[英]约翰·格雷.自由主义[M].曹海军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29.[美]卡伦·荷妮.神经症与人的成长[M].陈收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
    30.[德]恩斯特·卡西尔.启蒙哲学[M].顾伟铭等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31.[英]约翰·凯里.知识分子与大众[M].吴庆宏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32.[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33.[美]理查德·罗蒂.偶然、反讽与团结[M].徐文瑞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4.[美]理查德·罗蒂.哲学、文学和政治[M].黄宗英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35.[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M].马元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
    36.[德]尼采.悲剧的诞生[M].周国平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
    37.[美]舒衡哲.中国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M].刘京建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
    38.[美]罗兰·斯特龙伯格.西方现代思想史[M].刘北成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39.[英]保罗·塔格特.民粹主义[M].袁明旭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40.[英]保罗·约翰逊.知识分子[M].杨正润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1.曹树钧.三次推荐《雷雨》靳以功不可没[J].戏剧之家,2010(1).
    2.陈丽平.《文学季刊》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2003.
    3.陈晓明.鬼影底下的历史虚空——对抗战文学及其历史态度的反思[J].南方文坛,2006(1).
    4.代迅.民粹主义与中国现代文艺思潮[J].学习与探索,2003(6).
    5.韩石山.这是巴金发现的吗?[J].文学自由谈,1999(3).
    6.吉崇敏.《文学季刊》与1930年代文学[D].长春:吉林大学文学院,2006.
    7.李本东.重庆复旦大学的校园文学活动考察[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4).
    8.冒建华.中国现代主流文学家的文化人格与文学书写[J].文学评论,2010(2).
    9.施军.论现代小说象征的功能形态[J].文学评论,2005(2).
    10.宋剑华,黎保荣.试论中国现代文学的“暴力叙事”现象[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5).
    11.王卫平.从现代小说中的文人形象看知识分子的道德人格[J].文学评论,2009(1).
    12.王卫平.自我反省的力度与理想人格的缺失——从现代知识分子的形象史看作家的写作立场和描写侧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13.王卫平,徐立平.困顿行者与不安定的灵魂——新文学中知识分子的漂泊流浪[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14.王学谦.和谐社会构建与知识分子的选择[J].吉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15.薛晨曦.《现代文艺》理论建设述评[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4).
    16.郑娟.文化合力与理性超越——浅论萧乾小说创作与京海文化[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9(7).
    17.张堂会.民粹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D].徐州: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2003.
    18.张堂会.启蒙与民众崇拜的悖谬——关于民粹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关系的几点思考[J].社会科学战线,2006(1).
    19.周保欣.历史修辞与意义迷失——现代中国文学“恶”的叙述及其思想史观照[J].文学评论,2009(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