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的文化动力探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又一个奇迹。中国经济奇迹般的成就逐渐成为了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成为了经济学家们讨论的重要话题之一。中国经济发展奇迹是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下发生的,中国经济发展历程与中国文化之间必然存在着密切联系,因此,厘清中国经济发展与中国文化的内在关系,测定文化因素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力,对推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第一部分主要分析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经济功能。文化是一个包含多种元素的集合,具有着丰富的内涵,其中就包括鲜明的经济内涵和价值。同时,文化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主要表现在对经济发展基本方向的导向功能;对经济发展依靠力量的凝聚;对经济发展环境氛围的规范功能;对经济发展科技质量的支撑功能。
     本文第二部分主要简明介绍中国经济发展的文化动力探源问题的理论基础,其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西方思想界以及中国思想界对推动经济发展的文化动力理论的研究,这些理论为本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研究视角。
     本文第三部分主要是中国传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双重作用分析。中国传统文化是影响中国经济发展时间最长的文化因素。笔者首先对“李约瑟之谜”进行文化解析,深刻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导致近代中国经济、科技落后的具体路径,指出封闭僵化的制度文化是经济发展的绊脚石。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儒家文化的重德、仁爱和群本主义等思想助推“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充分地显示文化思想的伦理属性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本文第四部分主要是对文化推动经济发展的各国先进经验进行分析及参考借鉴。美国、日本、德国是当今世界的经济强国代表。然而,在它们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都经历过挫折与成功,深刻剖析其经济挫折与成功背后的文化影响,清晰梳理出多元文化环境、鲜明经济特色、强大民族精神是美国、日本、德国经济强盛的文化助推力。
     本文第五部分主要解析中国经济发展奇迹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动因。依据中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分析指出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指导以及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是中国经济腾飞的根本原因。并进一步分析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所起的突出作用以及当代中国经济发展所处的文化困境。
     本文第六部分深入分析和探究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推动下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理论概括和精神灵魂。推进当代中国经济更好发展的有效途径就是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导,构建当代中国经济发展新模式。
In the past30years of economic reform and opening-up,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gained the success that attract worldwide attention, created a miracle in the history of theworld economy. The whole world is now focusing o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miracle of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become the most interesting topic of discussionamong economists. The miracle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happened in certaincultural environment,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cess is tied up with Chinese culturalinevitability. Therefore to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Chinese cultural, measure the contribution of cultural factors to China’s economicdevelopment has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contemporary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first part of this paper, is mainly about analyzes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itseconomic function. Culture is a collection contains of a variety of elements. It has richconnotation, including the value of economic and economic connotation. At the same time,culture has important economic function. Performances of culture are including guidance ofbasic economic development direction; strength of cohesion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torely on; specification function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science andtechnology support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second part briefly introduced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cultural motiveforce of Chines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ragraph introduced Marxism, the westernideological circle, as well as the China ideological circle and how these scholar analysis andresearch the cultural understanding towar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se theories for studiesprovide soli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and abundant research perspectives.
     The third part of this paper is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dual role of Chinesetraditional culture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s the longest affect of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cultural factors. The author first carried out on the"Needham question" culture, profound analyzed that China's traditional culture is the lead to the specific path of the backward of econom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modern China. Thewrither points out that the closed rigid institutional culture is a stumbling block to economicdevelopment. And the esse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Confucian culture of heavy, loveand the socialist ideas such as boosting economic take-off, fully display the important role ofethics attribute of cultural thought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fourth part of this paper is to analysis and reference of the advanced experience ofculture as promoter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other countries. The United States, Japan,Germany are the economic powerhouse of the world today.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theireconomic development have experienced setbacks and success, deeply analyze culturalinfluence on its economic setbacks and success, clearly tease out multicultural environment,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strong national spirit are the culture booster of the United States,Japan, and Germany’s economy.
     The fifth part of this paper is meant to find out the cultural reason of China's economicdevelopment miracle by study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Basis on Marxism, China's economicdevelopment has made brilliant achievements, the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adheres to thescientific guidance of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and stuck to the correct ideological path, is theroot cause of China's economic booming. Further analysis of culture in socialism withChinese characteristics played a prominent role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 plight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will be found in this part too.
     The sixth part in this paper, in-depth analysis and explore the route choice of economicdevelopment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under the guidance of advanced culture. Socialist corevalue system is the theoretical generalization and spirit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advanced culture. The effective way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hineseeconomy better is to adhere to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as the core of the guidance ofthe advanced socialist culture, construct the new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contemporary Chinese.
引文
孙浩.制度与中国经济增长[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5-1:1.
    [1]管昳晟.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D].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3-1:19.
    2高煦照.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综述[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3):28.
    [3]高煦照.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综述[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3):28.
    [4]曹丽村.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文献综述[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6):65.
    [5]曹丽村.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文献综述[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6):65.
    [1]曹丽村.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文献综述[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6):65.
    [2]曹丽村.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文献综述[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6):65.
    [1]陈争平.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增(1):86.
    [1][英]泰勒著,连树声译.原始文化:神话、哲学、宗教、语言、艺术和习俗发展之研究[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1.
    [2]郭齐勇.文化学内核刍议[J].哲学研究,1988(5):4.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2]楼宇列.论传统文化[J].北京大学学报,1989(3).
    [3]胡兆量.中国区域发展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朱国宏,桂勇.经济社会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5]诺思著,黄祖辉,蒋文华译.制度、意识形态和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4卷,第697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4卷,第247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06.
    [1]江怡.维特根斯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4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1.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296.
    [1][英]马歇尔(Alfred Marshall)著,廉运杰译.经济学原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123.
    [1][德]弗里德里希·李斯特著,陈万煦译.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2][德]弗里德里希·李斯特著,陈万煦译.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1]于怀彬.新增长理论初探[J].理论学刊,2004(10):60.
    [2]于怀彬.新增长理论初探[J].理论学刊,2004(10):61.
    [1][美]道格拉斯·C·诺斯著,陈郁、罗华平译.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5.
    [2][美]道格拉斯·C·诺斯著,陈郁、罗华平译.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7.
    [3][美]道格拉斯·C·诺斯著,陈郁、罗华平译.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2.
    [4]何智美.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及其启示[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3(3):58.
    [1]程恩富.文化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5.
    [2]胡惠林,李康化.文化经济学[M].太原:书海出版社,2006:56.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20.
    [2]唐向红.日本文化与日本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2:19.
    [3]童世骏.文化软实力[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18.
    [4]沈壮海.软文化·真实力——为什么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7-13.
    [5]陈飞,柳卫东.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意义[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5-16.
    [6]王广军.论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J],理论界,2009(1):156-158.
    [1]李明月.文化软实力: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因素[J].实事求是,2007(4):68-69.
    [2]李明月.文化软实力: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因素[J].实事求是,2007(4):69.
    [3]高占祥.文化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
    [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是,2007(21).
    [1]李瑞环.务实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1.
    [2]王祥云.中西方传统文化比较[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4.
    [1]董琼华.如家精英主义思想与廉政建设[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2):58.
    [1]刘钝,王扬宗.中国科学与科学革命:李约瑟难题及相关问题研究论著选[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84.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65.
    [1]王国炎,汤忠钢.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J].江西社会科学,2003(4):49.
    [1]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11.
    [2]王新婷,金鸣娟,姚晚霞.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305.
    [1]于福建.儒家文化教育传统对“儒家文化圈”的影响[J].教育研究,2005(4):72.
    [1]罗荣渠.各国现代化比较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274-1751.
    [2]刘煜,陈正华.韩国威权政治发展中的教育及其启示[J].现代大学教育,2005(1):50.
    [1]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94.
    [1]朱学敏.浅析美国多元化文化对美国社会发展的影响[J].海外英语,2010(9):195.
    [2]参见美国国务部国际信息局:http://www.america.gov/mgck.
    [1][美]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著,李杨译.货币银行金融市场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30-382.
    [2]美联储独立性的影响因素分析——政治系统论的视角[J].亚太经济,2012(1):75.
    [1]丁煌.西方行政学理论概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3.
    [1]赵晓雷.美国政府经济管理体制演变述评[J].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1990(6):19.
    [2]王岩.从“美国精神”到实用主义——兼论当代美国人的价值观[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1998(2):35.
    [1]詹姆士.实用主义[M].商务印书馆,1976:104-105.
    [1]邓蜀生.美国移民政策的演变及其动因[J].历史研究,1989(3):77.
    [1]邓蜀生.美国移民政策的演变及其动因[J].历史研究,1989(3):178.
    [1]梁云祥.中日民族主义比较研究[J].国际政治研究,2009(1):84.
    [1]孙钱章,袁玉兰.比较·启迪——中日企业文化比较研究[M].北京:中党校出版社,1999:20.
    [2]张暄.日本传统村落文化与现代日本杜会[J].东方企业文化,2007(11):24.
    [1][美]里亚·格林菲尔德著,张京生,刘新义译.资本主义精神:民族主义与经济增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436.
    [1]毛恒才.试论儒家文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J].国外社会科学情况,1995(5):5.
    [2]赵春明.儒家文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J].当代亚太,1998(6):30.
    [3]王家骅.儒家思想与日本文化[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177-178.
    [1]毛恒才.试论儒家文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J].国外社会科学情况,1995(5):6.
    [2]日本学术报告会编著,张慧春译.日本的科学研究[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125.
    [1]南亮进.日本的经济发展[M].东洋新闻社,1981:79.
    [2]高桥龟吉著,宋绍英等译.战后日本经济跃进的根本原因[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1984:282.
    [3]余玖玖.战后日德经济起飞比较[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67-69.
    [4]余玖玖.战后日德经济起飞比较[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70-71.
    [1]苏联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编.国际关系研究所编译组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状况(统计汇编)[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62:471-47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5-696.
    [3]费希特.告德意志人民书,236页,转引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240.
    [4]中央宣传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0:14.
    [1]丁建宏.德国通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2.
    [2]古奇.十九世纪历史学学与历史学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77.
    [1]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统计年鉴,1979年“国际概览”部分.
    [2]International Momentary Fund: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1979.
    [3]刘立群.德国,请走好!——德国历史:半是天使半是恶魔[J].世界知识,2002(19):14.
    [1]孙晓莹.德国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J].教学研究,2006(5):384.
    [2]符娟明.比较高等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241.
    [1]黄正柏.德意志民族思想文化与纳粹主义的兴起[J].历史教学问题,1998(5):13.
    [2]余玖玖.战后日德经济起飞比较[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87.
    [3]邢来顺.德国文化解读[M].济南:济南出版社,2005:181.
    [1][德]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87:134.
    [1]朱毅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多元的必然性[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96.
    [1]许璇.试论德意志民族的实用主义[J].巢湖学院学报,2005(7):85.
    [2]余玖玖.战后日德经济起飞比较[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87.
    [3]马克思·韦伯著,黄晓京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35.
    [1]刘国柱.希特勒与知识分子[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0:82.
    [2](美)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65:143.
    [3]李云霞.从德国民族主义形成的特点看纳粹独裁统治的必然性[J].邯郸学院学报,2003(1):80.
    [4](德)卡尔·哈达赫著,杨绪译.二十世纪德国经济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79.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86.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85-186.
    [1]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64-65.
    [2]蔡志良,蔡应妹.科学发展观对传统发展观和市场经济自发性的伦理矫正[J].毛泽东思想,2005(5):118-121.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12.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5.
    [1]腊晨阳.经济发展的文化动因探析[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138.
    [1]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31.
    [1]张筱强.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因素[Z]. http://www.china.com.cn/xxsb/txt/2006-09/04/content_7130367.htm.2004-3-25.
    [1]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51.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网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64569/65444/4429118.html,2002-11-8.
    [1]刘云山.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N].人民日报,2011-10-28.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N].人民日报:2-3版,2012-11-09.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N].人民日报:2-3版,2012-11-09.
    [2]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69.
    [1]王俊,彭京华.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依据和意义[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6):109.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24.
    [1]李保忠,杨邦荣.科学把握共同理想的理论特色[N].人民日报,2012-11-16.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76.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83.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3、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毛泽东选集(第1-3卷,第2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邓小平文选(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江泽民文选(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6]中共中央宣传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3.
    [7]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8]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9]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1]亚当·斯密.国富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1版.
    [2]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第1版.
    [3]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4]爱·迈克尔·斯宾塞.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R].2006年首都经贸大学50周年校庆论坛.
    [5]马克思·韦伯著.彭强,黄晓京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琼斯.经济增长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7]亨廷顿,哈里森.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8][德]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87.
    [9][英]泰勒著,连树声译.原始文化:神话、哲学、宗教、语言、艺术和习俗发展之研究
    [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0][德]弗里德里希·李斯特著,陈万煦译.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11][美]道格拉斯·C·诺斯著,陈郁、罗华平译.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2][美]约瑟夫·奈.软实力——国际政治的制胜之道[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13]日本学术报告会编著,张慧春译.日本的科学研究[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
    [1]郭齐勇.文化学概论[M].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
    [2]马涛.儒家传统与现代市场经济[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3]邱守娟.苏联哲学界对文化概念的探讨[M].北京: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4]蔡尚思.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5]杨思信主编.中国文化概要[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
    [6]刘钝,王扬宗.中国科学与科学革命:李约瑟难题及其相关问题研究论著选[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
    [7]张宇燕.文贯中等.制度变迁与长期经济发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8]余玖玖.战后日德经济起飞比较[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
    [9]王家骅.儒家思想与日本文化[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
    [10]李瑞环.务实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11]王新婷,金鸣娟,姚晚霞.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12]罗荣渠.各国现代化比较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13]骆郁廷.精神动力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1]金相郁.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第三种解释[J].经济学动态,2004(3).
    [2]蔡旺春.文化与经济增长文献述评[J].科学·经济·社会,2010(119).
    [3]杨贤才.经济增长理论文献综述[J].东方企业文化,2011(1).
    [4]李广平.马克思的经济增长理论[J].当代经济研究,2003(6).
    [5]李武好,翟景明.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与哈罗德经济增长理论之比较[J].理论研究,2004(1).
    [6]韩昭琦.述评亚当·斯密的经济增长理论及其启示[J].哲学研究,2011(13).
    [7]杨依山.亚当·斯密的经济增长理论[J].理论学习,2007(10).
    [8]林牧.试论文化传统[J].社会科学评论,1988(4).
    [9]余敦康.关于传统与现代化的思考[J].南京大学学报,1988(3).
    [10]张岱年.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剖析[J].北京大学学报,1985(1).
    [11]杜道明.有关“中庸”的几个问题[J].中国文化研究,1998(1).
    [12]李会钦.“李约瑟之谜”的文化求解[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13]黄金花.论传统文化对市场经济的精神支持[J].理论前沿,2005(22).
    [14]林毅夫.李约瑟之谜、韦伯疑问和中国的奇迹:自宋以来的长期经济发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7).
    [15]朱乐尧.中国文化与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与模式取向[J].学习与探索,1991(2).
    [16]李倩雯.儒家文化成就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J].宏观经济,2010(6).
    [17]张德.儒家文化传统与东亚经济崛起[J].清华大学学报,1995(1).
    [18]张德.儒家文化与东亚经济[J].探索与争鸣,1995(8).
    [19]杨清荣.中国文化精神与市场经济的相容性[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0(2).
    [20]黄志亮.论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11).
    [21]王燕,杭宇.美国移民对美国经济的贡献[J].北方经济,2008(3).
    [22]杨林,张毅.对美国企业文化力的寻与思[J].企业文化,2003(3).
    [23]杨云.美国“个人主义”文化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8(1).
    [24]邱建伟.大民族主义与日本政治主流意识[J].理论导刊,2005(12)
    [25]华民,王劲松.对美国经济的再认识[J].国际经济评论,2002(11).
    [26]唐任伍.论日本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因素[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
    [27]魏来.中外文化经济发展比较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36).
    [28]李庚.日本企业文化对我国文化建设的启示[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4).
    [29]唐文彰,姜红明.苏联模式与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J].理论月刊,2001(9).
    [30]孙其明.中苏关系的演进与中国经济——二论中苏关系恶化对中国的影响[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31]潘卫民,徐再良等.如何辩证对待西方文化[J].湖南大学学报,1996(2).
    [32]吴忠民.论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重要贡献[J].科学社会主义,2007(4).
    [33]宋超,冯捷.马克思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及其当代意义[J].理论学刊,2001(1).
    [34]唐家龙.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J].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4).
    [35]顾钰民.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改革的理论基础[J].财经研究,1997(4).
    [36]陈争平.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J].清华大学学报,2008(1).
    [37]蒋凤想.试论社会主义文化对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促进作用[J].江西社会科学,1999(12).
    [38]张宇,张晨等.中国经济模式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11(3).
    [39]邓蜀生.美国移民政策的演变及其动因[J].历史研究,1989(3).
    [40]毛恒才.试论儒家文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J].国外社会科学情况,1995(5).
    [41]赵晓雷.美国政府经济管理体制演变述评[J].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1990(6).
    [42]曲慧敏.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特征的思考[J].科学社会主义,2012(1).
    [43]刘铁明.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关系[J].探索,2005(2).
    [44]闫海潮,徐博文.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J].探索,2012(3).
    [45]蔡天新,陈明德.再论新中国选择计划经济的历史原因[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46]张瑞敏.毛泽东对苏联执政和建设经验借鉴的历史意义[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47]肖引.苏联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反思[J].湖北社会科学,2008(11).
    [48]卫兴华,侯为民.新中国60年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及其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10).
    [49]秦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源流[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1).
    [50]张涛.改革开放30年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成就分析[J].社会主义研究,2008(4).
    [51]蒋将将.认真总结经验探索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律[J].探索与争鸣,1997(17).
    [52]俞吾金.当代中国文化的内在矛盾与出路[J].浙江学刊,2000(5).
    [53]李科.当代中国文化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0(4).
    [54]梁金枝.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发展的思考[J].兵团党校学报,2012(5).
    [55]张慧彬.论先进文化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中的作用[J].学习与探索,2003(6).
    [56]吴玉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当代中国文化认同的重建[J].青海社会科学,2010(4).
    [57]黄枬森.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6).
    [58]周中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中的引领作用[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5).
    [59]吴照峰.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文化建构中的“铸魂”功能[J].理论导刊,2010(6).
    [60]范秀英.要以社会可持续发展规范经济发展[J].长春大学学报,2003(6).
    [61]侯才,张瑞芳.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丰富和发展[J].科学社会主义,2007(2).
    [62]韩金强.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思考[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10).
    [63]陈方刘,徐兵.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路经研究述评[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8(2).
    [64]沈卫星.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社会思潮[J].中国青年研究,2008(11).
    [65]段美,欢佩君.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价值选择作用[J].前沿,2010(2).
    [66]赵有田.论中国近代以来的三次文化选择[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3).
    [67]杨永华.软实力: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J].南京社会科学,2009(1).
    [68]宋周,李明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经济发展思想的演进[J].重庆社会科学,2009(4).
    [69]王晓锡,王露露.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J].南京社会科学,2006(6).
    [70]欧洲所,周弘.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保障[J].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报,2006(3).
    [71]陈秉公.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8).
    [72]蔡志良,蔡应妹.科学发展观对传统发展观和市场经济自发性的伦理矫正[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5(9).
    [73]余金成.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对市场经济的改造[J].学习论坛,2009(11).
    [74]赵晓霞,范召全.社会主义和谐市场经济的内在机理[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8(3).
    [75]欧阳北松.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根源的探讨[J].深圳大学学报,1997(2).
    [76]武力.中国计划经济的重新审视与评价[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4).
    [77]祁广森.计划经济是“文化大革命”发生的体制原因[J].党政干部学刊,2008(5).
    [78]赵梦涵,李维林.新中国经济发展两大历史拐角成因的经济学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09(6).
    [79]王晓锡,王露露.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J].南京社会科学,2006(6).
    [80]薛汉伟.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81]虞崇胜,张光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在逻辑[J].理论探讨,2011(2).
    [82]赵德馨,乔吉燕.中国经济发展的路径、成就和经验[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9(5).
    [83]韩喜平,崔妍.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及其中国经验[J].理论学刊,2013(7).
    [84]韩喜平,崔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当代中国经济发展[J].东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