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制度的信息费用问题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法律是一种主要由政府作为第三方进行实施的社会控制方式、激励机制。法律制度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能否精确的对不同的“有害”行为设置恰当的法律责任,并予以准确的实施,也就是控制的精确度。提高法律控制的精确度有助于更好的威慑有害行为,避免对可欲行为的错误威慑,同时也能够减少没有收益的、甚至会带来损失的法律实施成本。法律制度的精确运作必须以获得足够的信息为前提,而信息从来都不是免费的。如此以来对法律控制的精确度的追求就受制于信息费用,信息费用也就成为决定法律制度有效性的关键变量。
     本文旨在运用经济学的分析工具来研究制约法律控制的精确度,进而决定法律制度的有效性的信息费用问题,同时透过信息费用这一关键变量来考察相关法律制度,探讨它们背后的支配性逻辑。因法律控制的精确性不足而带来的损失,可以称之为误差损失。法律制度作为一种社会控制机制,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改进行为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如此以来,理想的法律制度应该寻求法律控制的误差损失与信息费用之间的均衡,也就是两者之和的最小化,此时法律控制的净收益最大化。能够更好的回应特定的信息环境进而更为接近这一均衡点的制度安排是更有效率的制度安排。
     法律运作的第一步需要制定包容适度、威慑适度的法律命令。这就需要法律对调整对象进行恰当的“类型化”,设置相适应的法律责任。忽略更多差异、考虑较少因素的简单规则有助于节省信息费用,但会带来社会控制的更大误差损失。区分更为细致的复杂规则有助于提高精确性,但通常也会增加信息费用。另一种形式的法律命令“标准”,有助于通过法官裁量获得更高的个案处理的精确性,但通常也意味着更高的信息成本、不确定性增加及权力滥用的风险,尤其在法治不发达的国家。规则与标准各有不同的优势,适合不同的领域,且其成本收益与司法环境密切相关。我们通常所说的立法“宜粗”还是“宜细”的问题,其实质就是规则与标准及法律的精确性与信息费用的问题。应该根据不同的司法环境与不同的调整对象来寻求有效率的规则与标准组合。程序的重要功能就在于增加信息供给、减少信息需求,降低公众对政府决策的监控成本,人们可能难以对政府的实质性决策进行评判,但却能够容易的确认是否违反了程序。程序可以通过严格的形式主义的“程序性”规则容纳对实质问题的裁量,有助于提高规则与标准的综合治理收益。
     法律创制出来以后必须能够予以准确的实施,否则法律的控制目的也不可能达成。提高司法准确性,减少错误惩罚与错误开释有助于提高法律的威慑水平,获得更好的控制效果,但这也同样受制于发现及核实事实的信息费用。准确性可以通过有罪者被定罪概率与无辜者被错误定罪概率的比值来测度。在事实层面上,法律实施的准确性与信息费用同证明方式、证明标准、证明程序密切相关。这些基本的司法制度从不同的维度影响着司法的准确性与成本,反过来它们的不同形态及变迁也是不同的信息费用环境决定的,是制度对变化了的信息成本的回应。“神判”方式是认知水平低下、信息技术落后、信息成本高昂的环境下的一种司法证明方式。它通过一系列的制度与技术安排减少或替代了信息需求,是适应当时环境的产物,是特定环境下寻求社会控制的精确性与控制成本之间的均衡的结果。古代社会高度形式化甚至是机械性的实体法及程序法是对当时高昂信息费用的一种必然的回应。从“神判”到“人判”,从“知情陪审团”到“不知情陪审团”、从“法定证据”到“自由心证”的变迁反映的是司法制度随信息成本的变化而变化。信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证明标准的提高意味着单个案件所需信息费用的增加,这有助于降低无辜者被错误惩罚的概率,但若司法投入的总量不变,也会增加真正有罪者被错误开释的几率,在调整证明标准时必须考虑不同维度的成本。而信息成本大大降低时,即使司法投入总量不变,适当提高证明标准也既能够降低无辜者被错误定罪的概率,亦不会提高甚至还会降低真正有罪者被错误开释的概率,此时提高证明标准就是有效率的。最佳证明标准同信息费用水平密切相关。证明程序也同时影响着错误惩罚几率与错误开释几率,并同信息费用密切相关。正当程序也必须在提高准确性和信息费用之间寻求平衡,而非单一的提高对无辜者的保护强度。
     在法律层面上,实施中会遇到法律模糊、冲突、漏洞以及同社会正义观念严重背离等情况。这就涉及到疑难案件中法律的解释、补充、续造问题。不同的解释方法意味着不同的信息费用与精确性。形式主义倾向的裁判既有助于节省法官的裁判成本,又有助于获得判决的权威性与说服性,且有助于提高法律的确定性,降低人们的服从成本、和解成本及对法官的监控成本。正因为如此形式主义才成为正统的司法意识形态,这也是社会所期望的。但在疑难案件中严格形式化的裁判将导致案件处理的精确性的损失,此时就面临着两种成本的平衡问题。形式化较强的文本解释与裁量性较强的非文本解释反映了对不同成本的关注。法官会优先尝试用信息成本较小的解释方法来解决案件。为了降低说服成本(也就是信息成本),司法过程充满了修辞。判决出自法律是最有效的修辞,因此法官即使在“造法”也努力披上“解释”的外衣。当然,这也是法律对修辞的一种限制。更有助于法官决策的是社会科学知识而非道德理论,但道德话语往往更具修辞色彩,因此尽管我们主张疑难案件中的后果主义权衡应以社会科学为指导,但却仍然赞成道德话语的修辞策略,这有助于降低说服成本。
     是否考虑行为主体的主观意图,对于法律运作的信息费用有着重大影响,原因在于主观意图的观察与核实成本极为高昂,甚至有些信息根本不可能被行为主体之外的人所获得。这就涉及到过失责任与严格责任问题。在侵权制度中,两者均致力于实现事故预防费用、事故损失与制度运作的信息成本之和的最小化。信息费用决定着它们达成目标的能力和成本。过失标准客观化的原因在于节省信息费用。过失责任受制于确定过失的信息费用,严格责任受制于评估预测事故损失的信息费用。制度的比较优势取决于不同环境下它们自身运作所需的信息成本及引导行为主体有效运用私人信息的能力。
     法律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是一种“契约(合同)”,反过来合同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特定主体之间的“法律”。因此对合同制度的探讨所发现的问题往往能够扩及到整个法律制度。除了法律以外,合同还存在其他实施机制,不同的实施机制有着不同信息需求和信息能力。实际上,法律本身也存在政府之外的实施主体与方式。合同法的一项主要功能在于提供易于观察、核实的合同程式,降低法院确认是否存在自愿接受法律约束的合意的信息成本,减少错误强制。合同法还为合同的订立及法官解释、补充合同提供了大量隐含条款,降低了交易与司法成本,提高了判决的可预测性。法官对不完备合同的补充能力是有限的,严格遵循合同文本有助于降低裁判成本、减少错误补充、防止法官滥权,促使当事人努力签订更为完整的合同。由于信息费用与司法能力的限制,关系合同的启发可能不是法官应该更为能动的补充合同,而是重新认识在信息需求上不同于法律的其他实施机制,在司法中更为尊重合同自由与合同文本。一定程度上,这些结论也可以适用于法律自身的运作。
     不同社会控制机制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应对信息费用的能力。柏拉图由“哲学王”统治的理想国的最大障碍就在于高昂的信息费用。作为规则之治的法律的优势在于借助一般性规则,通过同类情况同样对待的“类型化”处理,降低了“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所需的高昂信息费用,当然也因忽略了调整对象的无限差异性而导致了社会控制精确性上的损失。法律应寻求两者之间的均衡。法治所要求的“良法”的形式美德本质上都在于降低信息费用,信息费用为这些形式美德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参照。法治的成功在于既有效回应了政府控制社会的信息问题,又回应了社会控制政府的信息问题。自由的意义在于能够有效的产出和利用分散存在的知识和信息。大多数情况下政府并不比个体更具信息优势,这是有限政府的重要经济学理由,政府控制的最佳边界取决于控制收益与控制成本之间的均衡。“人治”和“法治”之争的背后隐藏的仍然是社会控制的精确性与信息费用的均衡的经济学逻辑。
     于此,信息费用既是我们研究的对象也是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它能够帮助我们刺穿诸多复杂的术语、理论,直面事物的本原,为很多问题提供清晰、简洁而富有解释力的说明。进而为法律研究提供一种简约而富有解释力的理论或视角。同时本文研究所获得的诸多结论也对我国的制度变革、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规范意义。
Law is a knid of social control approach and incentive mechanism by government's implementation as the third part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legal system mainly depends on the fact that whether it can set appropriate legal responsibilities to different "harmful" behavior accurately and implement precisely, ie. the accuracy of control.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legal control contributes to a better deterrence to harmful behaviors, avoids the error deterrence to attainable behaviors, and also reduces the unproductive law enforcement's costs which even may bring in loss. The accurate operation of the legal system must obtain sufficient informationas as the premise, but the information is never free. Therefore, the pursuit of the accuracy to social control will subject to information costs, and the information costs will also become the key variable to decide the effectiveness of legal system.
     This paper aims to apply the approach of economic analysis to study the accuracy of legal control, thereby to determine the information costs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legal system, simultaneously to see about the relevant legal system through this key variable, ie. information costs and to discuss the dominant logic they hide. The loss which is caused by the deficiency of accuracy of legal control can be called error loss. As a kind of social control mechanism, legal system's ultimate purpose is to improve social welfare by enhancing behavior. Therefore, the ideal legal system should seek the equilibrium between the error loss of legal control and the information costs, ie. the minimum of summation of the both. At this time, the net profit of legal control can get maximization. To better response to specific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so as to much closer to the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of the equilibrium point is the most efficient one.
     The first step of legal operation needs to establish inclusive and deterrent appropriate legal orders. This requires that law makes proper "typology" to objects's adjustment and set the corresponding legal responsibility. The simple rule of ignoring more differences and considering fewer factors could help to save information costs, but it could bring greater error loss for social control. The complex rule that is distinguished more detailedly could enhance the accuracy, but usually also increase the information costs. Another form of legal order——"standard" is helpful for judges to obtain a higher accuracy, but it usually also means the higher information costs, the uncertainty and the risks of abuse of rights, especially in the countries with underdeveloped rule of law. The rule and standard have different advantages and suit to different areas respectively. Their cost-benefi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judicial environment. What we usually discuss that the legislation "should crude" or "should complex" is the issues of the precision of the rules and standards and information costs in essence. This issue should be based on the specific conditions of China in different fields to find an efficient combination of rule and standard. The important function of due process is to increase information supply, reduce information requirements and to reduce public-to-government's decision-making monitoring costs. It may be difficult for people to make judgments for the governmental substantive decision-making, but people can easily validate whether the government have violated the procedure. The due procedure makes substantive questions arbitration through rigorous formalistic "procedural" rules, and it helps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s profit of rule and standard.
     After created, law must be able to implement accurately, otherwise the control purpose of the law can not be achieved. Improving judicial accuracy, reducing error penalty and error acquittal are able to enhance the level of legal deterrence and obtain the better control effect, but also subject to information costs of discovery and checking fact. The accuracy is estimated by the ratio:the probability of criminals who are convicted and of innocent people who are wrongly convicted. In fact, the accuracy of the legal enforcement and information costs are closely related with justifiable approach, proof standard and proof procedure.These basic judicial systems influence the judicial accuracy and cost from different dimensions; in turn, their different forms and vicissitudes are also determined by diferent environments of information costs, and they are the responses for the system to changeable information costs. "Ordeal" is one judicial proof method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a low level of awarenes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ackwardness and highly information cost. Relying on a series of institutional and technical arrangements, "ordeal" reduces or replaces the information needs. It is the production to adapt to the prevailing circumstances, and is the result to make balance between seeking social control's accuracy and controlling cost. In ancient society, highly formalized and even mechanical substantive laws and procedural laws were an inevitable response to highly information costs at that time. From the "ordeal" to "sub", from "the informed jury" to the modern jury and from the "legal evidence" to "discretion", these changes reflect that the judicial systems vary along with different information costs. Under the invariable condition to information, the fact that the improvement of justifiable standard means increased information costs the single case needs is helpful to reduce probability that the innocent people are wrongly punished. But if the justical input keeps invariable amount, the probability that the real guilty person is wrongly acquitted may be increased so that the cost of different dimensions must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in adjusting justifiable standard. While information cost is greatly reduced, even though the justical input keeps invariable amount, the appropriate increased justifiable standard not only will reduce the probability that the innocent people are wrongly convicted, but also will not even will reduce the probability that the real guilty person is wrongly acquitted. At this time, it is efficient to improve justifiable standard. The best justifiable standard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level of information costs. The justifiable procedure also influences the probability of wrongful punishenment and of wrongful acquittal simultaneously, and it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information costs. Due process must seek balance between the accuracy improvement and the information costs, rather than a single increased protection intensity to the innocent.
     In the legal level, the implementation will meet the legal vagueness, conflicts, gaps and the situations of serious departure from the viewpoints of social justice, and so on. This refers to the issues of legal interpretation, supplement and continued making in complicated cases. Different interpretative methods means different information costss and accuracy. The judgment of formalism tendency is helpful not only to save judge's referee cost, to obtain authoritative and persuasion of the adjudication, but also to improve legal certainty, and reduces the cost of people's obedience, obstacles to reconciliation, and the monitoring costs to judges. That is why the formalism becomes the orthodox judicial ideology and could be also expected by society. However, in difficult cases, the formalized judgments will result in loss of substantial justice, and then two kinds of cost's balanced questions will be confronted. The stronger formalized textualism interpretation and the stronger deliberate contextualism interpretation reflect the concerns for different costs. The judge will first attempt to choose interpretation approaches of fewer information cost to solve the case. In order to reduce the cost to convince (namely information costs), the judicial process is full of rhetoric. Ruling from the law is the most effective rhetoric; therefore a judge even in "law" has to put on the coat of "interpretation". Of course, this is a restriction law against the rhetoric. What is more helpful for judges' decision is the social scientific knowledge rather than a moral theory. But moral discourse is often more rhetorical color, so even though we advocate that in difficult cases, consequential balance should be guided by social science, but we still approved the rhetorical strategy of moral discourse.
     Whether to consider the subjective intentions of behavior subject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information costs of legal operation. The reason is that the the observation and verification cost of the subjective intent is extremely high, and even some of the information may not be obtained by other people except behavior subject. This refers to negligence liability and strict liability. In the infringement system, both of them are committed to making the sum of administrative cost in accident prevention costs, casualty loss and system operation to a minimum. Information costs determines their ability to meet targets and cost. The reason of negligence standard's objectification lies in saving the information costs. The negligence liability subjects to the information costs of confirming negligence. And the strict liability subjects to the information costs of assessing and forecasting accident loss.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s of systems lies on the information cost that their operation needs and the ability that they guide behavior subject to effectively exert private information under different circumstances
     All laws can be regarded as a kind of "deed (contract)" in some sense; in turn, the contract also can be regarded as a kind of "law" between special subjects in some sense. Therefore, the problem found in the discussion to the system of contract often extends to the whole legal system. In addition to law, the contract has other enforcement mechanisms, and different enforcement mechanisms have different information needs and information capabilities. Actually, the law itself also exists implementing body and method beside the government. A key function of the contract law is to provide easy observation, verification of contract programs, to reduce acceptable cost that the court confirms whether the litigant receives legal restriction voluntarily, and to reduce the wrong compulsion. Contract law also provides a large number of implicit clauses which are useful for the conclusion of contract and for the judges' interpretation and supplement to contract, reduces the transaction costs and judicial cost, and improves the predictability of judgments. The judges' incomplete contract's supplement capability is limited, therefore strictly following the text of the contract will help reduce the referee costs, reduce errors supplement, prevent the abuse of power of judges, and urge the litigant to write in a more complete contract. As a result of the information costs and the judicial ability's limit, the relational contract's inspiration may not be more free supplement contract for judge, but reconsider other enforcement mechanisms which are different from law in information needs, and be more respectful to contract freedom and contract text in judicature. To some extent, these conclusions can also be applied to the operation of law itself.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different social control mechanisms largely depends on their ability to deal with the information costs. As "the king of philosophy", the greatest barrier of Plato's "Republic" lies in highly information costs. Law is the rule of provisions. Relying on the general rule and the "typological" resolution to similar issues by similar treatment, what the legal superiority rests with reduces highly information costs needed by "concrete analysis of concrete conditions". Of course, owing to neglecting infinite difference for modulating objects, it results in the loss in social control's accuracy. The law should pursue for the balance between the two situations. The formal virtues of the rule of law required "good law" is to reduce information costs in essence, and information costs offers a valid reference for understanding and explaining these formal virtues. The success of the rule of law is an effective response to the information issues not only of the government controlling society, but also of the society controlling government. The significance of freedom is the ability to effectively produce and utilize the scattered existing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In most cases, the fact that the government doesn't have much more informational advantage is an important economic reason of limited government. The best boundary of government control relies on the balance between the controls of income and of cost. What is hidden in the controversy between "rule of man" and "rule of law" is still the balanced economic logic between the accuracy of social control and information costs.
     Hereupon, information costs is not only a object for study, but also a new research perspective. It can help us to understand lots of complex terms and theories, to face the nature of things, and to provide clear, concise and rich explanatory accounts for many questions. Then, it can offer a simple and explanatory theories or perspectives for legal reseraches. At the same time, the research conclusions achieved from this paper also establish important normative meanings to Chinese system transformation and legal construction.
引文
1.桑本谦:《休谟问题的经济学描述及其联想》,《博览群书》2008年第6期。
    2.桑本谦:《法理学主题的经济学重述》(未刊稿)。
    3.桑本谦:《疑案判决的经济学原则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4.桑本谦:《理论法学的迷雾——以轰动案例为素材》,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5.桑本谦:《推定与汉德过失公式》,《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6.柯华庆:《合同法基本原则的博弈分析》,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
    7.管毅平:《经济学信息范式刍论》,《经济研究》1999年第6期
    8.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与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9.张维迎:《产权、政府与信誉》,三联书店2003年版。
    10.张维迎:《信息、信任与法律》,三联书店2003年版。
    11.魏建:《谈判理论:法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12.张五常:《经济解释》,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407页
    13.张五常:《定义与量度的困难——交易费用的争议之三》,载《IT经理世界》2003年第18期。
    14.樊纲:《有关交易成本的几个理论问题》,载盛洪主编:《现代制度经济学》(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5.应飞虎:《信息失灵的制度克服研究》,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博士论文。
    16.苏力:《法律与科技问题的法理重构》,载《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
    17.苏力:《法律与文学》,三联书店2006年版。
    18.苏力:《“海瑞定理”的经济学解读》,载《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19.苏力:《道路通向城市——转型中国的法治》,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20.苏力:《解释的难题:对几种法律文本解释方法的追问》,《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
    21.候猛:《中国人民最高法院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22.冯玉军主编:《中国法经济学应用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23.冯玉军:《法律供给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
    24.吴元元:《信息能力与压力型立法》,《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25.吴元元:《神灵信仰、信息甄别与古代清官断案》,《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26.吴元元:《调控政策、承诺可置信性与信赖利益保护》,载《法学论坛》2006年第6期。
    27.吴元元:《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制度中的信息异化》,载《学海》2007年第3期。
    28.吴元元:《基于信息的荐证广告法律规制》,载《法商研究》2008年第1期。
    29.吴元元:《劳资契约安排的制度逻辑》,载《现代法学》2009年第1期。
    30.丁利:《核实机制、激励与举证责任配置——以医疗事故纠纷为例》,载冯玉军主编:《中国法经济学应用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31.王文宇:《物权法定原则与物权债权区分——兼论公示登记制度》,载王文宇:《民商法理论与经济分析》(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2.张巍:《物权法定与物权自由的经济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33.丁利:《作为博弈规则的法律与关于法律的博弈》,载拜尔、格特纳、皮克:《法律的博弈分析》,严旭阳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代译序。
    34.梁启超:《梁启超法学文集》,范忠信选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5.梁治平:《法辨》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6.魏建:《理性选择理论与法经济学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37.龚汝富:《作为民间生活常识和伦理规则的中国传统法律》,载谢晖、陈金钊主编:《民间法》(八)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8.张建伟:《转型、变法与法律经济学——本土化语境中法律经济学理论思维空间的拓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9.王小卫:《宪政经济学——探索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年。
    40.《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1.曲玉萍、刘明飞:《反思“宜粗不宜细”的立法观念》,《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 年第3期。
    42.朱广新:《物权法立法思维之批判》,《现代法学》2006年第4期。
    43.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4.吴丹红:《法律的侧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45.周天玮:《法治理想国——苏格拉底与孟子的虚拟对话》,商务印书馆2000年。
    46.秦晖:《传统十论——本土社会的制度、文化及其变革》,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7.何家弘:《司法证明方式和证据规则的历史沿革——对西方证据法的再认识》,《外国法译评》1999年第4期。
    48.何家弘:《新编证据法》,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49.程春华、黄斌:《从法定证据到公开心证——民事诉讼中发现真相与抑制主观随意性之间的历史抉择》,载张卫平主编:《司法改革论评》(第3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
    50.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51.祖伟:《中国古代“据供辞定罪”刑事证据首要规则及理据解析》,《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年第1期。
    52.郑也夫:《信任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
    53.戴听:《心理学对法律研究的介入》,载苏力主编:《法律与社会科学》(第二卷),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54.梁慧星:《民法解释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5.陈金钊主编:《法律方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6.陈金钊:《法治与法律方法》,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7.张伟强:《麦考米克法律论辩理论的经济学解读》,《政法论丛》2008年第4期。
    58.王文宇:《类推适用与法律解释》,载《民商法理论与经济分析》(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9朱景文主编:《当代西方后现代法学》,法律出版社2002年。
    60.洪浩、陈虎《论判决的修辞》,载《北大法律评论》2005年第5卷第2辑。
    61.舒国滢:《从“司法的广场化”到“司法的剧场化”——一个符号学的视角》,《律师文摘》2002年第1辑。
    62.汪丁丁、罗卫东、叶航:《人类合作秩序的起源与演化》,载《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3期。
    63.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2),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4.王利明:《侵权责任法制定中的若干问题》,《当代法学》2008年第5期。
    65.王利明:《关于诚信的法学思考》,《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底5期。
    66.叶金强:《风险领域理论与侵权法二元归责体系》,《法学研究》2009年第2期。
    67.邱聪智:《从侵权行为归责原理之变动论危险责任之构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8.周枏:《罗马法原论》,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69.程延军、杜海英:《论中国古代契约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及成因》,《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70.韩世远:《合同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71.王轶:《民法原理与民法学方法》,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72.王泽鉴:《民法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3.苏永钦主编:《民法物权争议问题研究》,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9年。
    74.苏永钦:《私法自治中的国家强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
    75.贾敬华:《不完备合同的经济分析》,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6.杨圣坤:《合同法上默示条款制度研究》,《北方法学》2010年第2期。
    77.王利明:《合同漏洞的填补》,《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2期。
    78.王泽鉴:《民法债篇总论》第1册,台湾三民书局1993年版。
    79.罗培新:《公司法的合同路径——兼论我国公司法规则的正当性》,载冯玉军主编:《中国法经济学应用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1.[美]威廉姆斯·庞德斯通:《推理的迷宫——悖论、谜题,及知识的脆弱性》,李大强译,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英]休谟:《人类理解研究》,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
    3.[美]道格拉斯·G·拜尔、罗伯特·H·格特纳、兰德尔·C·皮克:《法律的博弈分析》,严旭阳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4.[美]罗伯特·考特、托马斯·尤伦:《法和经济学》,张军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科斯:《社会成本问题》,龚柏华、张乃根译,载盛洪主编:《现代制度经济学》(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美]唐纳德·A·威特曼:《法律经济学文献精选》,苏力等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7.[美]罗伯特·C·埃里克森:《无需法律的秩序——邻人如何解决纠纷》,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美]大卫·D·弗里德曼:《经济学语境下的法律规则》,杨欣欣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9.[美]梯利:《西方哲学史》,葛力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10.[古希腊]柏拉图:《政治家》,洪涛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1.[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册),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
    12.[英]莫里森:《法理学——从古希腊到后现代》,李桂林等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3.[英]密尔:《论自由》,于庆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
    14.[美]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沈宗灵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
    15.[美]罗利主编:《财产权与民主的限度》,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16.[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17.科斯:《企业的性质》,陈郁译,载盛洪主编:《现代制度经济学》(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8.[美]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蒋兆康、林毅夫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
    19.[美]波斯纳:《法理学问题》,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0.[美]波斯纳:《证据法的经济分析》,徐听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21.[美]波斯纳:《法律理论的前沿》,武欣、凌斌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2.[美]波斯纳:《超越法律》,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3.[美]波斯纳:《道德和法律理论的疑问》,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4.[美]波斯纳:《正义与司法的经济学》,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5.[美]波斯纳:《法官如何思考》,苏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26.[美]波斯纳:《法律、实用主义与民主》,凌斌、李国庆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7.[美]波斯纳:《英国和美国的法律理论及法学理论》,郝倩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8.[美]波斯纳:《法律与文学》,李国庆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
    29.[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30.[美]理查德·A·爱波斯坦:《简约法律的力量》,刘星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1.[德]沙弗尔(舍费尔):《“规则”与“标准”在发展中国家的运用》,李成钢译,《法学评论》2001年第2期。
    32.[美]戴维·亨德森:《欢乐的经济学》,王志毅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与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3.[美]庞德:《法理学》,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4.[美]博西格诺:《法律之门》,邓子滨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35.[美]埃里克·A·波斯纳:《法律与社会规范》,沈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6.《法国刑事诉讼法典》,余叔通、谢朝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
    37.[美]布莱恩·福斯特:《司法错误论——性质、来源和救济》,刘静坤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8.[美]达马斯卡:《比较法视野中的证据制度》,吴宏耀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9.[美]麦特·里德雷:《美德的起源——人类本能与协作的进化》,刘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40.[美]巴泽尔:《国家理论》,钱勇等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
    41.[美]理查德·派普斯:《财产论》,蒋琳琦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42.[德]舍费尔、奥特:《民法的经济分析》,江清云、杜涛译,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43.[美]桑斯坦主编:《行为主义法律经济学》,涂永前、成凡、康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4.[英]麦考密克:《法律推理与法律理论》,姜峰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45.阿蒂亚、萨默斯:《英美法中的形式与实质》金敏、陈林林、王笑红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6.[德]拉德布鲁赫:《法学导论》,米健、朱林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年版。
    47.[德]考夫曼:《类推与“事物本质”——兼论类型理论》,吴从周译,台湾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年版。
    48.[美]伯尔曼:《法律与宗教》,梁治平译,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版。
    49.[美]德沃金:《法律帝国》,李常青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50.[美]孙斯坦《法律推理与政治冲突》,金朝武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51.[美]路易斯·卡普洛、斯蒂文·萨维尔:《公平与福利》,冯玉军、涂永前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52.[美]斯蒂文·萨维尔:《事故法的经济分析》,翟继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3.[美]埃里克·A·波斯纳:《合同法经济分析三十年之检讨》,高益民、张坚、宋丽华译,载陈金钊、谢晖主持:《法律方法》(第六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4.[英]梅因:《古代法》,高敏、瞿慧虹译,九州出版社2007年版。
    55.[美]霍姆斯:《普通法》,冉昊、姚中秋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
    56.[德]康拉德·茨威格特、海因·克茨:《合同形式》,纪海龙译,《中外法学》2001年第1期。
    57.[德]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邵建东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58.[美]麦克尼尔:《新社会契约论》,雷喜宁、潘勤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
    59.[美]阿尔奇安、德姆塞茨:《生产、信息成本和经济组织》,载盛洪主编:《现代制度经济学》(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0.[美]伊斯特布鲁克、费希尔:《公司法的经济结构》,张建伟、罗培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1.[美]伍德沃德:《公司理论中的有限责任》,张丽丽译,载威特曼:《法律经济学文献精选》,法律出版社2006年。
    62.[美]纽曼主编:《新帕尔格雷夫法经济学大辞典》,许明月、夏登峻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63.[比]海姆·佩雷尔曼:《旧修辞学与新修辞学》,杨贝译,载郑永流主编:《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8),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4.[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王荣芬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1.Encyclopedia of Law and Economics,网址为http://users.ugent.be/-gdegeest/
    2.L.Fuller,The Morality of The Law,Yale University Press,1969.
    3.Louis Kaplow, "A Model of the Optimal Complexity of Legal Rules",11 Journal of Law, Economics & Organization150-163(1995).
    4.George J. Stigler, "The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69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13-225(1961).
    5.Richard S. Murphy and Erin A. O'Hara, "Mistake of Federal Criminal Law:A Study of Coalitions and Costly Information",5 Sup. Ct. Econ. Rev.217-278(1997).
    6.Steven Shavell, "Legal Advice about Contemplated Acts:The Decision to Obtain Advice, Its Social Desirability,7.and the Protection of Confidentiality",17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796-852(1988).
    8.Hayek, " The Use of Knowledge in Society",35American Economic Review519-530(1945).
    9.1saac Ehrlich and Richard A. Posner, "An Economic Analysis of Legal Rulemaking," 3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257-286(1974).
    10.Louis Kaplow, " Rules Versus Standards:An Economic Analysis",42Duke Law Journal557-629(1992)
    11.Carol M. Rose, "Crystal and Mud in Property Law," 40Stanford Law Review577(1988).
    12.Russell B. Korobkin:"Behavioral Analysis and Legal Form:Rules versus Standards Revisited," 79Oregon Law Review23-60(2000).
    13.Holmes, "The Path of the Law", 10Harvard Law Review457(1897).
    14:Louis Kaplow, "The Value of Accuracy in Adjudication:an Economic Analysis," 23Jouenal of Legal Studies307-401(1994)
    15.Posner, "An Economic Approach to Legal Procedure and Judicial Administration," 2Jourmal of Legal Studies 339-458(1973).
    16.Robert Bartlett, Trial by Fire and Water:The Medieval Judicial Ordeal,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
    17. William Andrew Noye, Evidence:Its History and Policies,1991.
    18.Warren F. Schwartz, et al., "The Duel:Can These Gentlement Be Acting Efficiently?", 13Journal of Legal Studies321(1984)
    19.Max Cluckman, The Ideas in Barotse Jurisprudence,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65.
    20.Micgael L. Davis, "The Value of Truth and the Optimal Standard of Proof in Legal Disputes",10 Journal of Law, Economics, and Organization343-359 (1994)
    21.Edmund S. Phelps, "The Statistical Theory of Racism and Sexism, " 62American Economic Review659-661(1972)
    22.Homes, "Theory of Legal Interpretation," 12Harvard Law Review417(1899)
    23.Cass Sunstein, "Incomletely Theorized Agreements",108Harv.L.Rev.1733(1995)
    24.Easterbrook, "The Role of Original Intent in Statutory Construction,"11Harvard Journal of Law and Public Policy59-66(1988)
    25.Pound, "Spurious Interpretation",7 Columbia Law Review379-390(1907).
    26.Larry Percy and Jon R. Rossiter, Advertising Stategy:A Communication Theory Approach, Praeger,1980.
    27.Peter Goodrich, Legal Discourse:Studies in Linguistitcs, Rhertoric and Legal Analysis,1987.
    28.Charles Larmore, The Morals of Moderni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29.Posner, "A Reply to Some Recent Criticisms of Efficiency Theory of the Common Law," 9Hofstra L. Rev.775 (1981).
    30.Posner, "A Theory of Negligence,"1Journal of Legal Studies29-96(1972)
    31.Guido Calabresi,The Costs of Accidents:A Legal and Economic Analysis,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70.
    32.Steven Shavell, "Strict Liability versus Negligence",9Journal of Legal Studies1-25(1980).
    33.Posner, "Strict Liability:A Comment", 2Journal of Legal Studies205-221(1973)
    34. Posner, "The Future of Law and Economics in Europe," 17International Review of Law and Economics3-14(1997).
    35.Simpson, A History of The Common Law, Oxford:Clarendon Press,1987
    36.Eric A. Posner,, "The Parol Evidence Rule, the Plain Meaning Rule, and the Principles of Contractual Interpretation,"146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Law Review533-577(1998)
    37.George M. Cohen, " Implied Terms and Interpretation In Contract Law", in Encyclopedia of Law and Economics.p.78
    38.C. Goetz and R. E. Scott, "Principles of Relational Contracts," 67Va. L. Rev.1089-1150(1981).
    39.Goldberg, "Relational Exchange:Economics and Complex Contracts," 23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337-352(1980).
    40.R. E. Scott, "The Case for Formalism in Relational Contract," 94NW. U. L. Rev.845-875 (2000)
    *[美]道格拉斯·G·拜尔、罗伯特·H·格特纳、兰德尔·C·皮克:《法律的博弈分析》,严旭阳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张维迎:《信息、信任与法律》,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79页。
    ①[美]威廉姆斯·庞德斯通:《推理的迷宫——悖论、谜题,及知识的脆弱性》,李大强译,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页。
    ②[美]威廉姆斯·庞德斯通:《推理的迷宫——悖论、谜题,及知识的脆弱性》,李大强译,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9页。
    ③[英]休谟:《人类理解研究》,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32页。
    ①桑本谦:《休谟问题的经济学描述及其联想》,《博览群书》2008年第6期。
    ②[美]威廉姆斯·庞德斯通:《推理的迷宫——悖论、谜题,及知识的脆弱性》,李大强译,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6页。
    ③郑也夫:《信任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第101页。
    ④桑本谦:《休谟问题的经济学描述及其联想》,《博览群书》2008年第6期。
    ⑤柯华庆:《合同法基本原则的博弈分析》,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51页。
    ⑥可参见[美]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沈宗灵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①桑本谦:《法理学主题的经济学重述》(未刊稿)。
    ②桑本谦:《法理学主题的经济学重述》(未刊稿)。
    ①[美]路易斯·卡普洛、斯蒂文·萨维尔:《公平与福利》,冯玉军、涂永前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301页。
    ②[美]道格拉斯·G·拜尔、罗伯特·H·格特纳、兰德尔·C·皮克:《法律的博弈分析》,严旭阳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305页。
    ①管毅平:《经济学信息范式刍论》,《经济研究》1999年第6期。
    ②管毅平:《经济学信息范式刍论》,《经济研究》1999年第6期。
    ③经典分析见George J. Stigler,"The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69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13-225(1961).
    ④这里主要参照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与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39--401页。
    ①科斯:《社会成本问题》,龚柏华、张乃根译,载盛洪主编:《现代制度经济学》(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页。
    ②管毅平:《经济学信息范式刍论》,《经济研究》1999年第6期。
    ③[美]罗伯特·考特、托马斯·尤伦:《法和经济学》,张军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6-138页;魏建:《谈判理论:法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④张五常:《经济解释》,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407页。
    ⑤有关论述参见樊纲:《有关交易成本的几个理论问题》,载盛洪主编:《现代制度经济学》(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①樊纲:《有关交易成本的几个理论问题》,载盛洪主编:《现代制度经济学》(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页。
    ②应飞虎:《信息失灵的制度克服研究》,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博士论文,第93-94页。
    ③[美]唐纳德·A·威特曼:《法律经济学文献精选》,苏力等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苏力中译本序;吴锦宇:《中国内地法经济学研究述评》,载冯玉军主编:《中国法经济学应用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①相关文献的具体出处,文中引证均有注明,于此不再单列。
    ②候猛:《中国人民最高法院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五章、第六章。
    ③张维迎:《信息、信任与法律》,三联书店2003年版。
    ①相关文献出处,文中引证均有注明此处不单列。
    ①相关文献涉及《调控政策、承诺可置信性与信赖利益保护》,载《法学论坛》2006年第6期:《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制度中的信息异化》,载《学海》2007年第3期;《基于信息的荐证广告法律规制》,载《法商研究》2008年第1期;《劳资契约安排的制度逻辑》,载《现代法学》2009年第1期,其他文献出处文中引证另行注明。
    ②冯玉军:《法律供给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
    ③丁利:《核实机制、激励与举证责任配置——以医疗事故纠纷为例》,载冯玉军主编:《中国法经济学应用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①王文宇:《物权法定原则与物权债权区分——兼论公示登记制度》,载王文宇:《民商法理论与经济分析》(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②张巍:《物权法定与物权自由的经济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③Edmund S. Phelps, "The Statistical Theory of Racism and Sexism, "62American Economic Review659(1972).
    ①[美]道格拉斯·G·拜尔、罗伯特·H·格特纳、兰德尔·C·皮克:《法律的博弈分析》,严旭阳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②[美J波斯纳:《正义与司法的经济学》,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二、三、四编。
    ③[美]波斯纳:《超越法律》,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二十四章。
    ④[美]波斯纳:《证据法的经济分析》,徐昕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Posner, "An Economic Approach to Legal Procedure and Judicial Administration,"2Jourmal of Legal Studies339-458(1973).
    ⑤对这些问题的讨论集中在Isaac Ehrlich and Richard A. Posner, "An Economic Analysis of Legal Rulemaking," 3Journal of Legal Studies257-286(1974)[美]波斯纳:《法理学问题》,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法律理论的前沿》,武欣、凌斌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波斯纳:《法官如何思考》,苏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法律与文学》,李国庆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道德和法律理论的疑问》,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法律、实用主义与民主》,凌斌、李国庆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等著作中。
    ⑥ Louis Kaplow, "A Model of the Optimal Complexity of Legal Rules",11Journal of Law, Economics & Organization150-163(1995);Louis Kaplow,"Rules Versus Standards:An Economic Analysis", 42Duke Law Journal557-629(1992);Louis Kaplow, "The Value of Accuracy in Adjudication:an Economic Analysis," 23Jouenal of Legal Studies307-401(1994).
    ①f美]埃里克·A·波斯纳:《法律与社会规范》,沈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②[美]理查德·A·爱波斯坦:《简约法律的力量》,刘星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③[美]罗伯特·C·埃里克森:《无需法律的秩序——邻人如何解决纠纷》,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④[美]巴泽尔:《国家理论》,钱勇等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⑤[美]斯蒂文·萨维尔:《事故法的经济分析》,翟继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Posner, " A Theory of Negligence,"1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29-96(1972); Steven Shavell, "Strict Liability versus Negligence", 9Journal of Legal Studiesl-25(1980); Posner, "Strict Liability:A Comment", 2Journal of Legal Studies205-221(1973).
    ⑥ Louis Kaplow, "A Model of the Optimal Complexity of Legal Rules",11Journal of Law, Economics & Organization 153(1995).
    ① Isaac Ehrlich and Richard A. Posner, "An Economic Analysis of Legal Rulemaking," 3Journal of Legal Studies272(1974).
    ①[美]波斯纳:《法律经济分析》,蒋兆康、林毅夫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20-21页。
    ②丁利:《作为博弈规则的法律与关于法律的博弈》,载拜尔、格特纳、皮克:《法律的博弈分析》,严旭阳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代译序,第2页。
    ③参见[美]波斯纳:《法律经济分析》,蒋兆康、林毅夫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中文版译者序,第21-23页。
    ①张五常:《定义与量度的困难——交易费用的争议之三》,载《IT经理世界》2003年第18期。
    ②[美]波斯纳:《法律理论的前沿》,武欣、凌斌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61页。
    ③ Milton Friedman, "The Methodology of Positive Economics",转引自Encyclopedia of Law and Economics中0400词条"Methodology:General",页392,网址为http://users.ugent.be/-gdegeest/
    ④此方面的论述可参见戴昕:《心理学对法律研究的介入》,载苏力主编:《法律与社会科学》(第二卷),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美]桑斯坦主编:《行为主义法律经济学》,涂永前、成凡、康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⑤[美]波斯纳:《法律理论的前沿》,武欣、凌斌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71-272页。
    ⑥[美]波斯纳:《法律理论的前沿》,武欣、凌斌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72-273页。
    ①尽管事物间存在差异,但却以无限连续性的状态存在,如此,类型化的过程,也就是不断的将无限连续的对象“一分为二”的过程,这就使得规则不可避免的存在容纳了不该自身管辖的对象的包容过度问题,或遗漏了应该管辖的对象的包容不足问题,它们的最终后果还是威慑过度或不足的问题。
    ① Louis Kaplow,"Rules Versus Standards:An Economic Analysis",42 Duke Law Journal559(1992).
    ② Carol M. Rose, "Crystal and Mud in Property Law,40Stanford Law Review577(1988).
    ③ Russell B. Korobkin,"Behavioral Analysis and Legal Form:Rules versus Standards Revisited," 79Oregon Law Review29-30(2000).
    ④梁慧星:《民法解释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11页。
    ① Holmes, "The Path of the Law",10Harvard Law Review457,461(1897).
    ② Louis Kaplow, " Rules Versus Standards:An Economic Analysis", 42Duke Law Journal577,597(1992).
    ① Russell B. Korobkin, "Behavioral Analysis and Legal Form:Rules versus Standards Revisited," 79Oregon Law Review32(2000).
    ②吴元元:《信息能力与压力型立法》,《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① Russell B. Korobkin, "Behavioral Analysis and Legal Form:Rules versus Standards Revisited," 79Oregon Law Review37(2000).
    ② Isaac Ehrlich and Richard A. Posner, "An Economic Analysis of Legal Rulemaking," 3Journal of Legal Studies267(1974).
    ③[美]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蒋兆康、林毅夫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706页。
    ④[美]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蒋兆康、林毅夫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707页。
    ⑤ Louis Kaplow, " Rules Versus Standards:An Economic Analysis", 42Duke Law Journal585(1992).
    ⑥ Louis Kaplow, " Rules Versus Standards:An Economic Analysis", 42Duke Law Journal563(1992).
    ① Isaac Ehrlich and Richard A. Posner, "An Economic Analysis of Legal Rulemaking," 3Journal of Legal Studies271(1974).
    ①[美]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蒋兆康、林毅夫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997年版,第708页。
    ② Isaac Ehrlich and Richard A. Posner, "An Economic Analysis of Legal Rulemaking," 3Journal of Legal Studies265(1974).
    ① Russell B. Korobkin,"Behavioral Analysis and Legal Form:Rules versus Standards Revisited," 79Oregon Law Review41(2000).
    ② Isaac Ehrlich and Richard A. Posner, "An Economic Analysis of Legal Rulemaking," 3Journal of Legal Studies278(1974).
    ① Louis Kaplow, "Rules Versus Standards:An Economic Analysis", 42Duke Law Journal573(1992).
    ② Louis Kaplow," Rules Versus Standards:An Economic Analysis",42Duke Law Journal571(1992).
    ③ Louis Kaplow, " Rules Versus Standards:An Economic Analysis", 42Duke Law Journal592(1992).
    ④ Russell B. Korobkin, "Behavioral Analysis and Legal Form:Rules versus Standards Revisited," 79Oregon Law Review38,46(2000).
    ① Isaac Ehrlich and Richard A. Posner, "An Economic Analysis of Legal Rulemaking," 3Journal of Legal Studies265(1974).
    ② Louis Kaplow," Rules Versus Standards:An Economic Analysis",42Duke Law Journal594(1992).
    ③ Russell B. Korobkin:"Behavioral Analysis and Legal Form:Rules versus Standards Revisited," 79Oregon Law Review38-39(2000).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7页。
    ②曲玉萍、刘明飞:《反思“宜粗不宜细”的立法观念》,《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③朱广新:《物权法立法思维之批判》,《现代法学》2006年第4期。
    ①有关我国法官素质、知识及法学教育的一个良好分析可参见苏力:《道路通向城市——转型中国的法治》,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三章、第六章。
    ②[德]沙弗尔:《“规则”与“标准”在发展中国家的运用》,李成钢译,《法学评论》2001年第2期。
    ③[美]波斯纳:《法理学问题》,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57-58页。
    ④[美]波斯纳:《正义与司法的经济学》,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07页。
    ①[美]庞德:《法理学》,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84页。
    ②[美]庞德:《法理学》,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90页。
    ③[美]庞德:《法理学》,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14页。
    ④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9页。
    ①吴丹红:《法律的侧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页。
    ②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0页。
    ③[美]波斯纳:《法理学问题》,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99页。
    ①秦晖:《传统十论——本土社会的制度、文化及其变革》,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2页。
    ②参见梁治平:《法辩》,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有2002年版,第117页。
    ③苏力:《法律与文学》,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213页。
    ①参见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13页。
    ②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8页。
    ③该模型参考了周天玮对不同条件下规则与自由裁量权关系的两个分析模型,周天玮:《法治理想国——苏格拉底与孟子的虚拟对话》,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201-202页。
    ①[美]波斯纳:《证据法的经济分析》,徐听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106页。
    ① Louis Kaplow, "The Value of Accuracy in Adjudication:an Economic Analysis," 23Journal of Legal Studies310(1994).
    ②[美]波斯纳:《证据法的经济分析》,徐听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39页。
    ③有关准确性不足在民事及刑事领域带来的损失问题可参见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蒋兆康、林毅夫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719-722。
    ①美国司法环境下的一个无辜者被定罪概率与真正有罪者被定罪概率的函数关系可参见Posner, "An Economic Approach to Legal Procedure and Judicial Administration,"2Journal of Legal Studies411(1973).
    ②Posner, "An Economic Approach to Legal Procedure and Judicial Administration,"2Journal of Legal Studies413(1973).
    ③[美]大卫·D·弗里德曼:《经济学语境下的法律规则》,杨欣欣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④Posner, "An Economic Approach to Legal Procedure and Judicial Administration,"2Journal of Legal Studies400 (1973).
    ①[美]波斯纳:《正义与司法的经济学》,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8-210页。
    ②本文有关“神证”的资料主要来自何家弘:《司法证明方式和证据规则的历史沿革——对西方证据法的再认识》,《外国法译评》1999年第4期。
    ①[美]道格拉斯·G·拜尔、罗伯特·H·格特纳、兰德尔·C·皮克:《法律的博弈分析》,严旭阳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31页。
    ②Robert Bartlett, Trial by Fire and Water:The Medieval Judicial Ordeal,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 p160.
    ③William Andrew Noye,Evidence:Its History and Policies,1991,p.10
    ④桑本谦:《疑案判决的经济学原则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①何家弘:《新编证据法》,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48-49页。
    ②[美]博西格诺:《法律之门》,邓子滨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497页。
    ③ Warren F. Schwartz, et al., "The Duel:Can These Gentlement Be Acting Efficiently?", 13Journal of Legal Studies321(1984).
    ④[美]埃里克·A·波斯纳:《法律与社会规范》,沈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3页。
    ①William Andrew Noye, Evidence:Its History and Policies,1991,p.11.
    ②何家弘:《司法证明方式和证据规则的历史沿革——对西方证据法的再认识》,《外国法译评》1999年第4期。
    ③相关研究参见程春华、黄斌:《从法定证据到公开心证——民事诉讼中发现真相与抑制主观随意性之间的历史抉择》,载张卫平主编:《司法改革论评》(第3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
    ④何家弘:《新编证据法》,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60页。
    ①何家弘:《新编证据法》,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61页。
    ②何家弘:《新编证据法》,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71页。
    ③[美]理查德·派普斯:《财产论》,蒋琳琦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0页。
    ①何家弘:《新编证据法》,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4页。
    ②有关论述可参见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02-203页。
    ③参见祖伟:《中国古代“据供辞定罪”刑事证据首要规则及理据解析》,《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年第1期。
    ①参见苏力:《法律与文学》,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42页。
    ②吴丹红:《法律的侧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第73-75页。
    ③参见苏力:《法律与文学》,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213页。
    ④对这两个故事的分析可参见苏力:《法律与文学》,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99-200页。
    ⑤吴元元:《神灵信仰、信息甄别与古代清官断案》,《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⑥参见苏力:《法律与文学》,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207页。
    ①参见苏力:《法律与文学》,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215页。
    ②[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王荣芬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154-158页。
    ③Max Cluckman, The Ideas in Barotse Jurisprudence,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65, p223.
    ④有关推定的经济分析可参见桑本谦:《推定与汉德过失公式》,《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①详细分析参见苏力:《最高法院、公共政策和知识需求》,载苏力:《道路通向城市——转型中国的法治》,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②吴丹红:《法律的侧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6页。
    ③吴丹红:《法律的侧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3页。
    ①对这一问题的详细分析参见张维迎、邓峰:《信息、激励与连带责任——对中国古代连坐、保甲制度的法和经济学解释》,载张维迎:《信息、信任与法律》,三联书店2003年版。
    ①《法国刑事诉讼法典》,余叔通、谢朝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32页。
    ②[美]波斯纳:《证据法的经济分析》,徐听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84页。
    ①对这一问题的批评和分析可参见陈虎:《死刑案件证明标准改革之理论误区》,《法学论坛》2010年第2期。
    ② Posner, "An Economic Approach to Legal Procedure and Judicial Administration,"2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410 (1973)
    ③[美]布莱恩·福斯特:《司法错误论——性质、来源和救济》,刘静坤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1、86页。
    ① Posner, "An Economic Approach to Legal Procedure and Judicial Administration,"2Journal of Legal Studies414(1973).
    ②桑本谦:《疑案判决的经济学原则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③ Micgael L. Davis, "The Value of Truth and the Optimal Standard of Proof in Legal Disputes",10 Journal of Law, Economics, and Organization350-351(1994)
    ①Posner, "An Economic Approach to Legal Procedure and Judicial Administration,"2Journal of Legal Studies415(1973)
    ②[美]波斯纳:《法理学问题》,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71页。
    ③[美]波斯纳:《法理学问题》,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60页。
    ④[美]达马斯卡:《比较法视野中的证据制度》,吴宏耀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05页。
    ①[美]波斯纳:《法理学问题》,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74页。
    ①[美]路易斯·卡普洛、斯蒂文·萨维尔:《公平与福利》,冯玉军、涂永前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324页。
    ②桑本谦:《法律论证的神话》,桑本谦:《理论法学的迷雾——以轰动案例为素材》,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90页。
    ①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可参见Louis Kaplow, "The Value of Accuracy in Adjudication:an Economic Analysis," 23Jouenal of Legal Studies307-401(1994).
    ①苏力:《解释的难题:对几种法律文本解释方法的追问》,《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
    ②梁慧星:《民法解释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十一章;陈金钊主编:《法律方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四章。
    ①梁慧星:《民法解释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39-241页,陈金钊:《法治与法律方法》,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59-256页。
    ②桑本谦:《法律解释的假象》,载桑本谦:《理论法学的迷雾——以轰动案例为素材》,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64页。
    ③[英]麦考密克:《法律推理与法律理论》,姜峰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前言第1页。
    ④ Homes, "Theory of Legal Interpretation," 12Harvard Law Review419(1899).
    ①桑本谦:《法律解释的假象》,载桑本谦:《理论法学的迷雾——以轰动案例为素材》,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64页。
    ②阿蒂亚、萨默斯:《英美法中的形式与实质》,金敏、陈林林、王笑红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3页。
    ③Cass Sunstein,"Incomletely Theorized Agreements",108Harv.L.Rev.1733(1995).
    ④阿蒂亚、萨默斯:《英美法中的形式与实质》,金敏、陈林林、王笑红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24页。
    ① Easterbrook, "The Role of Original Intent in Statutory Construction," 11 Harvard Journal of Law and Public Policy63(1988).
    ② Pound, "Spurious Interpretation",7Columbia Law Review381(1907).
    ③[美]波斯纳:《法理学问题》,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40页,注13。
    ①[德]拉德布鲁赫:《法学导论》,米健、朱林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7页。
    ②桑本谦:《法律解释的假象》,载桑本谦:《理论法学的迷雾——以轰动案例为素材》,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67页。
    ③张伟强:《麦考密克法律论辩理论的经济学解读》,《政法论丛》2008年第4期。
    ④[英]麦考密克:《法律推理与法律理论》,姜峰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47页。
    ①阿蒂亚、萨默斯:《英美法中的形式与实质》,金敏、陈林林、王笑红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②[美]波斯纳:《法官如何思考》,苏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8页。
    ③[德]舍费尔、奥特:《民法的经济分析》,江清云、杜涛译,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14页。
    ④候猛:《中国人民最高法院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第122-123,126页。
    ⑤代表作有[德]考夫曼:《类推与“事物本质”——兼论类型理论》,吴从周译,台湾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年版。
    ①王文宇:《类推适用与法律解释》,载王文宇:《民商法理论与经济分析》(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39页。
    ②[美]波斯纳:《法理学问题》,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3页。
    ③[美]波斯纳:《法理学问题》,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0、116页。
    ①桑本谦:《法律解释的假象》,载桑本谦:《理论法学的迷雾——以轰动案例为素材》,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66页。
    ②[美]庞德:《法理学》,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94页。
    ③桑本谦:《法律论证理论的神话》,载桑本谦:《理论法学的迷雾——以轰动案例为素材》,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91页。
    ①[美]波斯纳:《超越法律》,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72页。
    ②[美]波斯纳:《超越法律》,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04页。
    ③Larry Percy and Jon R. Rossiter, Advertising Stategy:A Communication Theory Approach,Praeger,1980,p.162.
    ④[美]波斯纳:《超越法律》,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06页
    ⑤有关新修辞学的论述可参见[比]海姆·佩雷尔曼:《旧修辞学与新修辞学》,杨贝译,载郑永流主编:《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8),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⑥Peter Goodrich, Legal Discourse:Studies in Linguistitcs,Rhertoric and Legal Analysis110(1987)转引自[美]波斯纳:《超越法律》,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74页,注6。
    ①[美]波斯纳:《法理学问题》,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页。
    ②[美]波斯纳:《超越法律》,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00页。
    ③转引自朱景文主编:《当代西方后现代法学》,法律出版社2002年,第287页。
    ①有关司法修辞方法的一个全面论述可参见洪浩、陈虎《论判决的修辞》,载《北大法律评论》2005年第5卷第2辑。
    ②[德]舍费尔、奥特:《民法的经济分析》,江清云、杜涛译,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481页。
    ③洪浩、陈虎《论判决的修辞》,载《北大法律评论》2005年第5卷第2辑
    ①舒国滢:《从“司法的广场化”到“司法的剧场化”——一个符号学的视角》,《律师文摘》2002年第1辑。
    ②转引自谢鸿飞:《疑难案件如何获得合法性》,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3),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90、291页。
    ③[美]伯尔曼:《法律与宗教》,梁治平译,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版,第21-22页。
    ④[德]拉德布鲁赫:《法学导论》,米健、朱林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6页。
    ⑤这是德沃金相关理论的核心概念,代表作为德沃金:《法律帝国》,李常青译,中国大酉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⑥[美]孙(桑)斯坦《法律推理与政治冲突》,金朝武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39页。
    ①[美]波斯纳:《超越法律》,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99页。
    ②[美]波斯纳:《超越法律》,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76页。
    ①[美]波斯纳:《道德和法律理论的疑问》,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14页。
    ②[美]麦特·里德雷:《美德的起源——人类本能与协作的进化》,刘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9页。
    ③[美]波斯纳:《道德和法律理论的疑问》,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8页。
    ④[美]路易斯·卡普洛、斯蒂文·萨维尔:《公平与福利》,冯玉军、涂永前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9页。
    ①桑本谦:《法律论证理论的神话》,载桑本谦:《理论法学的迷雾——以轰动案例为素材》,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97页。
    ②[美]路易斯·卡普洛、斯蒂文·萨维尔:《公平与福利》,冯玉军、涂永前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3页。
    ①[美]路易斯·卡普洛、斯蒂文·萨维尔:《公平与福利》,冯玉军、涂永前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84页。
    ②Charles Larmore, The Morals of Moderni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p.173.
    ③[美]波斯纳:《道德和法律理论的疑问》,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3页。
    ④[美]波斯纳:《法理学问题》,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39页。
    ⑤[美]波斯纳:《道德和法律理论的疑问》,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5页。
    ⑥[美]波斯纳:《道德和法律理论的疑问》,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4页。
    ①对于社会科学与道德哲学在解决疑难案件中的可能价值,国内亦有学者以近年来的一系列“热点”案件为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了道德理论的苍白无力与社会科学的强大解释力及决策指导能力,详见桑本谦:《理论法学的迷雾——以轰动案例为素材》,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当然我们承认这也只是一种解释而已。
    ② Posner, "A Reply to Some Recent Criticisms of Efficiency Theory of the Common Law," 9Hofstra L. Rev.775-777(1981).
    ③[美]罗伯特·考特、托马斯·尤伦:《法和经济学》,张军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95-498页。
    ④柯华庆:《合同法基本原则的博弈分析》,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⑤桑本谦:《法律论证理论的神话》,载桑本谦:《理论法学的迷雾——以轰动案例为素材》,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98页。
    ①汪丁丁、罗卫东、叶航:《人类合作秩序的起源与演化》,载《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3期。
    ②[美]波斯纳:《道德和法律理论的疑问》,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0页。
    ③桑本谦:《法律论证理论的神话》,载桑本谦:《理论法学的迷雾——以轰动案例为素材》,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98页
    ④[美J波斯纳:《法官如何思考》,苏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8页。
    ①[美]波斯纳:《法官如何思考》,苏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3页。
    ②[美]波斯纳:《法律、实用主义与民主》,凌斌、李国庆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7、79页。
    ③有关这方面的比较研究可参见阿蒂亚、萨默斯:《英美法中的形式与实质》,金敏、陈林林、王笑红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波斯纳:《英国和美国的法律理论及法学理论》,郝倩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④苏力:《最高法院、公共政策和知识需求》,载苏力:《道路通向城市——转型中国的法治》,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48-150页。
    ①参见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2),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45、162页。
    ②我国许多民法学者将侵权法定位为权利救济法,首要功能是填补损失。参见王利明:《侵权责任法制定中的若干问题》,《当代法学》2008年第5期。
    ③See Richard A. Posner," A Theory of Negligence", 1Journal of Legal Studies30(1972).
    ④美国部分州自1970年代开始尝试采用补偿车祸受害者的“无过失汽车保险计划”,当然亦有学者从事故预防的角度反对以此取代侵权责任制度。参见[美]罗伯特·考特、托马斯·尤伦:《法和经济学》,张军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39647页。
    ①[美]斯蒂文·萨维尔:《事故法的经济分析》,翟继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44页。
    ②叶金强:《风险领域理论与侵权法二元归责体系》,《法学研究》2009年第2期,第55页。
    ③这方面的讨论详见叶金强:《风险领域理论与侵权法二元归责体系》,《法学研究》2009年第2期,第46、51页。
    ④[德]舍费尔、奥特:《民法的经济分析》,江清云、杜涛译,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154页.
    ⑤参见邱聪智:《从侵权行为归责原理之变动论危险责任之构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5、58页。
    ⑥参见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2),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2页。
    ⑦[美]梯利:《西方哲学史》,葛力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239页。
    ①参见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2),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43、151页。
    ② Guido Calabresi,The Costs of Accidents:A Legal and Economic Analysis,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0,p.340.
    ①在民法学中这被称之为“具体的轻过失”,源于罗马法, 是根据具体人的特殊条件对“抽象轻过失”所负责任的一种减轻,后者是指未尽到“善良家长”的注意义务,为客观化的过失标准。参见周枏:《罗马法原论》(下册),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696-698页。
    ②参见[美]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蒋兆康、林毅夫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213页。
    ①参见[德]舍费尔、奥特:《民法的经济分析》,江清云、杜涛译,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183页。
    ②“违法视为过失”是指只要违反法律或判例所确定之义务,就判定存在过失,是过失客观化的高度发展,如德国法中的“社会安全义务”、日本民法的“忍受限度论”及英美法的"Negligence per se"。详见邱聪智:《从侵权行为归责原理之变动论危险责任之构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7-90页。
    ③[美]理查德·A·爱波斯坦:《简约法律的力量》,刘星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4页。
    ④[德]舍费尔、奥特:《民法的经济分析》,江清云、杜涛译,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190-191页。
    ①[美]斯蒂文·萨维尔:《事故法的经济分析》,翟继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页。
    ②Steven Shavell, "Strict Liability versus Negligence",9Journal of Legal Studies2(1980).
    ③[美]斯蒂文·萨维尔:《事故法的经济分析》,翟继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1页。
    ①[美]斯蒂文·萨维尔:《事故法的经济分析》,翟继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5页。
    ① Richard A. Posner, "Strict Liability:A Comment",2Journal of Legal Studies216(1973).
    ①[德]舍费尔、奥特:《民法的经济分析》,江清云、杜涛译,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201页。
    ②参见[美]波斯纳:《正义/司法的经济学》,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06页。
    ③桑本谦:《理论法学的迷雾——以轰动案例为素材》,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09页。
    ④[美]波斯纳:《正义与司法的经济学》,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33页。
    ①“不可预见性”实质上就是不可能以合理的信息成本预测风险,还是信息费用问题。
    ② See Richard A. Posner, Strict Liability:A Comment,2Journal of Legal Studies209(1973).
    ③邱聪智:《从侵权行为归责原理之变动论危险责任之构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页。
    ① See Richard A. Posner, "A Theory of Negligence",1Journal ofLeeal Studies33(1972).
    ②[美]罗伯特·考特、托马斯·尤伦:《法和经济学》,张军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99页。
    ①参见邱聪智:《从侵权行为归责原理之变动论危险责任之构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1页。
    ②有关美国各州侵权法中对非经济性损害赔偿的限制,可参见[美]罗伯特·考特、托马斯·尤伦:《法和经济学》,张军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26—630页。
    ①参见[美]理查德·A·爱波斯坦:《简约法律的力量》,刘星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3页。
    ①[美]斯蒂文·萨维尔:《事故法的经济分析》,翟继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06页。
    ②现在好多国家或地方采取的都是比较(相对)过失制度,其需要有其他方面的收益来抵消其相对于共同过失或简单过失的高信息成本。有关此问题的探讨可参见[美]罗伯特·考特、托马斯·尤伦:《法和经济学》,张军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53—-554页。
    ③[美]斯蒂文·萨维尔:《事故法的经济分析》,翟继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6页。
    ④ Richard A. Posner, "Strict Liability:A Comment",2Journal of Legal Studies212(1973).
    ①[美]埃里克·A·波斯纳:《合同法经济分析三十年之检讨》,高益民、张坚、宋丽华译,载陈金钊、谢晖主持:《法律方法》(第六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43页。
    ②See Richard A. Posner, "The Future of Law and Economics in Europe," 17International Review of Law and Economics6(1997).
    ①[美]埃里克·A·波斯纳:《法律与社会规范》,沈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7页。
    ②[美]巴泽尔:《国家理论》,钱勇等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81页。
    ①[美]巴泽尔:《国家理论》,钱勇等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90-91页。
    ②[美]巴泽尔:《国家理论》,钱勇等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66页。
    ①王利明:《关于诚信的法学思考》,《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②大卫·D·弗里德曼:《经济学语境下的法律规则》,杨欣欣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86页。
    ①[德]舍费尔、奥特:《民法的经济分析》,江清云、杜涛译,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378页。
    ②[美]埃里克·A·波斯纳:《法律与社会规范》,沈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6-247页。
    ①[英]梅因:《古代法》,高敏、瞿慧虹译,九州出版社2007年版,第391页。
    ②[美]庞德:《法理学》,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95页。
    ③[美]罗伯特·考特、托马斯·尤伦:《法和经济学》,张军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6页。
    ④[美]庞德:《法理学》,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99页399
    ⑤Bewes, The Romance of the law Merchant, London:Sweet& Maxwell,1923,pp.28-9,31转引自纽曼等主编:《新帕尔格雷夫法经济学大辞典》(第二卷),词条“法律程式”,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588-589页。
    ①程延军、杜海英:《论中国古代契约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及成因》,《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②对这一问题的论述可参见Simpson, A History of The Common Law, Oxford:Clarendon Press,1987,第4-7章。
    ③[美]霍姆斯:《普通法》,冉昊、姚中秋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第229、241页。
    ④[美]埃里克·A·波斯纳:《法律与社会规范》,沈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7页。
    ⑤[美]罗伯特·考特、托马斯·尤伦:《法和经济学》,张军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24-125页。
    ⑥[美]罗伯特·考特、托马斯·尤伦:《法和经济学》,张军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10页。
    ①[美]罗伯特·考特、托马斯·尤伦:《法和经济学》,张军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12页。
    ②韩世远:《合同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34页。
    ③王轶:《民法原理与民法学方法》,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231页。
    ①参见王泽鉴:《民法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51页;苏永钦主编:《民法物权争议问题研究》,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37页。
    ①[德]康拉德·茨威格特、海因·克茨:《合同形式》,纪海龙译,《中外法学》2001年第1期。
    ②凯茨:《合同的成立与解释》,载纽曼主编:《新帕尔格雷夫法经济学大辞典》(第一卷),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82页。
    ③王文字:《民商法理论与经济分析》(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4-46页。
    ①管毅平:《经济学信息范式刍论》,《经济研究》1999年第6期。
    ②魏建:《谈判理论:法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③苏永钦:《私法自治中的国家强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26页。
    ①苏永钦:《私法自治中的国家强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50-52页。
    ②张芝梅:《波斯纳的法律经济分析》,载冯玉军主编:《中国法经济学应用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35页。
    ③[德]舍费尔、奥特:《民法的经济分析》,江清云、杜涛译,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386页。
    ①[美]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蒋兆康、林毅夫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119页。
    ②[德]舍费尔、奥特:《民法的经济分析》,江清云、杜涛译,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404页。
    ③[美]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蒋兆康、林毅夫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120页。
    ④[美]庞德:《法理学》,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94页。
    ①对此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具体界定也不相同,但还是存在最大公约数,主要参见王利明:《合同漏洞的填补》,《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2期,王轶:《民法原理与民法学方法》,法律出版社2009年,216-221,贾敬华:《不完备合同的经济分析》,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24-131页。
    ②杨圣坤:《合同法上默示条款制度研究》,《北方法学》2010年第2期。
    ③王泽鉴:《民法债篇总论》第1册,台湾三民书局1993年版,第424页。
    ①[德]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邵建东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58-259页。
    ②[德]舍费尔、奥特:《民法的经济分析》,江清云、杜涛译,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413页。
    ③[美]罗伯特·考特、托马斯·尤伦:《法和经济学》,张军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86页。
    ①贾敬华:《不完备合同的经济分析》,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30页。
    ②f德]舍费尔、奥特:《民法的经济分析》,江清云、杜涛译,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529-530页。
    ③ George M. Cohen,"Implied Terms and Interpretation In Contract Law",载Encyclopedia of Law and Economics,p.78,网址为http://users.ugent.be/-gdegeest/.
    ①[美]波斯纳:《法律与文学》,李国庆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278页。
    ② Eric A. Posner,, "The Parol Evidence Rule, the Plain Meaning Rule, and the Principles of Contractual Interpretation," 146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Law Review542-544(1998)
    ③ George M. Cohen, "Implied Terms and Interpretation In Contract Law",载Encyclopedia of Law and Economics,p.97, http://users.ugent.be/-gdegeest/.
    ④[德]舍费尔、奥特:《民法的经济分析》,江清云、杜涛译,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612页。
    ① C. Goetz and R. E. Scott, "Principles of Relational Contracts," 67 Va. L. Rev.1089(1981).
    ②相关理论可参见[美]麦克尼尔:《新社会契约论》,雷喜宁、潘勤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
    ③ Goldberg, "Relational Exchange:Economics and Complex Contracts," 23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337(1980).
    ④对这一问题的详细分析可参见R. E. Scott, "The Case for Formalism in Relational Contract," 94NW. U. L. Rev.845-875(2000).
    ①吴元元:《劳资契约安排的制度逻辑》,载《现代法学》2009年第1期
    ②张维迎:《产权、政府与信誉》,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56页。
    ①参见[美]麦考莱:《企业中的非契约性关系的初步研究》,转引自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2000年版,第373页。
    ②[美]埃里克·A·波斯纳:《法律与社会规范》,沈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7页。
    ③[美]罗伯特·C·埃里克森:《无需法律的秩序——邻人如何解决纠纷》,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第264-265页。
    ①[美]埃里克·A·波斯纳:《法律与社会规范》,沈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0-241页。
    ②罗培新:《公司法的合同路径——兼论我国公司法规则的正当性》,载冯玉军主编:《中国法经济学应用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381页。
    ①对这一问题的论述可参见科斯:《企业的性质》,载盛洪主编:《现代制度经济学》(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②[美]阿尔奇安、德姆塞茨:《生产、信息成本和经济组织》,载盛洪主编:《现代制度经济学》(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4页。
    ③[美]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蒋兆康、林毅夫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514页。
    ④[德]舍费尔、奥特:《民法的经济分析》,江清云、杜涛译,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623页。
    ⑤[美]伊斯特布鲁克、费希尔:《公司法的经济结构》,张建伟、罗培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5页。
    ⑥[美]伊斯特布鲁克、费希尔:《公司法的经济结构》,张建伟、罗培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21页
    ①[美]伊斯特布鲁克、费希尔:《公司法的经济结构》,张建伟、罗培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38页
    ②[德]舍费尔、奥特:《民法的经济分析》,江清云、杜涛译,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624页
    ③保罗·哈勃恩:《有限责任和扩充责任制》载纽曼主编:《新帕尔格雷夫法经济学大辞典》(第二卷),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655页。
    ④[美]伍德沃德:《公司理论中的有限责任》,张丽丽译,载唐纳德·A·威特曼:《法律经济学文献精选》,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232页。
    ①参见[美J伊斯特布鲁克、费希尔:《公司法的经济结构》,张建伟、罗培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46-49;伍德沃德:《公司理论中的有限责任》,张丽丽译,载唐纳德·A·威特曼:《法律经济学文献精选》,法律出版社2006年233页。
    ②[美]伍德沃德:《公司理论中的有限责任》,张丽丽译,载唐纳德·A·威特曼:《法律经济学文献精选》,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244页。
    ③[德]舍费尔、奥特:《民法的经济分析》,江清云、杜涛译,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642页。
    ④[美]伊斯特布鲁克、费希尔:《公司法的经济结构》,张建伟、罗培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页。
    ①[德]舍费尔、奥特:《民法的经济分析》,江清云、杜涛译,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490-492页,
    ①[德]舍费尔、奥特:《民法的经济分析》,江清云、杜涛译,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329页。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99页。
    ②[美]大卫·D·弗里德曼:《经济学语境下的法律规则》,杨欣欣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0页。
    ①参见[美]梯利:《西方哲学史》,葛力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74-75页。
    ②参见[古希腊]柏拉图:《政治家》,洪涛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5页。
    ③[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册),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9-20页。
    ④桑本谦:《法理学主题的经济学重述》(未刊稿)
    ①苏力:《法律与科技问题的法理重构》,载《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
    ②梁启超:《梁启超法学文集》,范忠信选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6页。
    ③梁启超:《梁启超法学文集》,范忠信选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7页。
    ④梁治平:《法辨》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6页。
    ⑤梁启超:《梁启超法学文集》,范忠信选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9页。
    ⑥梁治平:《法辨》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2-33页。
    ⑦梁治平:《法辨》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5页。
    ①[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册),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95页。
    ①桑本谦:《法理学主题的经济学重述》(未刊稿)
    ②L.Fuller,The Morality of The Law, Yale University Press,1969,p.106.
    ①参见L.Fuller,The Morality of The Law, Yale University Press,1969,pp.38-91.
    ②[英]莫里森:《法理学——从古希腊到后现代》,李桂林等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13-414页。
    ③参见L.Fuller,The Morality of The Law, Yale University Press,1969,p.97.
    ④[英]莫里森:《法理学——从古希腊到后现代》,李桂林等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12页。
    ①魏建:《理性选择理论与法经济学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① Louis Kaplow, "A Model of the Optimal Complexity of Legal Rules",11 Journal of Law, Economics & Organization 151(1995).
    ② Louis Kaplow, "A Model of the Optimal Complexity of Legal Rules",11Journal of Law, Economics & Organization159(1995).
    ①相关论述可参见龚汝富:《作为民间生活常识和伦理规则的中国传统法律》,载谢晖、陈金钊主编:《民间法》(八)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①本文有关知法推定的论述主要参照Richard S. Murphy and Erin A. O'Hara, "Mistake of Federal Criminal Law: A Study of Coalitions and Costly Information",5 Sup. Ct. Econ. Rev.227-230 (1997).
    ②该预期惩罚s是由法定责任乘以执法机关的查获概率和司法机关的有责判决概率得出的。
    ③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没有收益”是指对事故或犯罪的事先一般预防的收益,而非指像“剥夺犯罪能力”之类的特殊预防的收益。
    ①Richard S. Murphy and Erin A. O'Hara, "Mistake of Federal Criminal Law:A Studv of Coalitions and Costlv Information",5 Sup. Ct. Econ. Rev.241(1997).
    ①有关该方面的论述可参见Steven Shavell, "Legal Advice about Contemplated Acts:The Decision to Obtain Advice, Its Social Desirability, and the Protection of Confidentiality",17Journal of Legal Studies796-852(1988).
    ②[美]波斯纳:《法律理论的前沿》,武欣、凌斌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9页。
    ①[美]波斯纳:《法律理论的前沿》,武欣、凌斌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6页。
    ②[美]波斯纳:《法律理论的前沿》,武欣、凌斌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1页。
    ①[美]罗伯特·C·埃里克森:《无需法律的秩序——邻人如何解决纠纷》,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3页。
    ②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与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4页。
    ①张建伟:《转型、变法与比较——本土化语境中的法律经济学理论思维空间的拓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6页。
    ①[美]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沈宗灵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3-4页。
    ②[英]密尔:《论自由》,于庆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144页。
    ③[英]莫里森:《法理学——从古希腊到后现代》,李桂林等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13页。
    ④[英]密尔:《论自由》,于庆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80页。
    ①王小卫:《宪政经济学——探索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年,第51页。
    ②[美]罗利:《自由与国家》,载罗利主编:《财产权与民主的限度》,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270页。
    ①[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27-28页。
    ②[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册),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8页。
    ③Hayek, " The Use of Knowledge in Society",35American Economic Review521(1945).
    ④相关论述可参见科斯:《企业的性质》,载盛洪主编:《现代制度经济学》(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⑤[美]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蒋兆康、林毅夫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514页。
    ①[美]理查德·A·爱波斯坦:《简约法律的力量》,刘星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4页。
    ①这一模型来自桑本谦有关法律最佳控制范围的模型,原模型中作者主要强调的是司法系统调查证明方面的成本,我们这里的讨论大大扩张了成本的范围,尤其纳入了对政府进行监控的成本问题。桑本谦:《法律控制的范围》,载桑本谦:《理论法学的迷雾——以轰动案例为素材》,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七章。
    ②王小卫:《宪政经济学——探索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年,第93页。
    ①[美]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蒋兆康、林毅夫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译者序,第11页。
    ②吴元元:《信息能力与压力型立法》,《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①参见[美]理查德·派普斯:《财产论》,蒋琳琦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30-333页。
    ②有关这方面的具体讨论可参见[美]戴维·亨德森:《欢乐的经济学》,王志毅译,世纪出版集团与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七章、十四章、十五章。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