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江淮地区西周考古学文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安徽江淮地区包括淮河与长江两大水系,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优越,是孕育人类文明的理想区域。这里自古就是南北文化交流融合的中间地带,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安徽江淮地区一直以开放的姿态接受着各种外来的文化因素,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碰撞,促进了独具特色考古学文化形成。在中国古代文明走向一统的三代时期,来自各方面的文化交流与融合表现得尤为突出,作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西周时期到春秋早中期,虽然受到来自周、东夷以及南方各种文化因素的影响,安徽江淮地区本土文化却最为繁荣,地方特色最为明显,其原因值得思考。
     本文结合目前掌握的考古学材料及文献资料,采用地层学、类型学的方法,选取含山大城墩、肥东吴大墩、六安霍邱绣鞋墩、堰墩、滁州何郢等重点遗址,对区域内发掘出土的陶器进行型式分析,初步建立起本区域西周时期的文化发展序列,并通过与中原地区相同或相近、年代清晰的器物的对比进行年代判断;然后通过与周边各类文化遗存的横向比较,对每期器物所表现的特征进行了文化因素分析,并根据不同区域器物所表现的不同特征,将整个安徽江淮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分为皖东部、皖中部、皖西部和皖西南部四个文化小区。最后结合文献材料和金文材料,重点探讨了安徽江淮地区西周时期考古学文化与淮夷文化的关系,确认安徽江淮地区在西周时期是淮夷文化的中心区域;并进一步分析了西周时期淮夷文化与周文化的关系,阐明了在不同时期,各种文化因素在本区域消长的原因。
There are two main rivers——Huai river and the Yangtze river——in the yangtze-huaihe region of Anhui province. Due to its superb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nd diverse natural resources, this region is treated as the ideal reg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civilization. This place has been considered consistently as the transitional zone where the northern culture interacts and integrates with the southern culture. Over a long period of the development, the Yangtze-Huaihe region of Anhui province is always open-minded and has been assimilating all kinds of exterior cultural factors, so the cultural collision of the exterior culture and the ingredient culture promotes the formation of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archaeological culture remains. During the Bronze Age, when the ancient Chinese civilization developed towards the unification, the cultural integration and synthesis of all aspects of the culture was particularly conspicuous. From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to the early and middl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s an important channel of North-South economic and cultural interaction, Anhui Jianghuai region was the most prosperous culture with significant local features, although it was affected by the Zhou State, the South Eastern Tribes and various cultural factors.
     Based on abundant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and literature, this paper mainly uses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tratigraphy and typology to analyzes the excavated pottery excavated from some significant sites, such as Dachengdun site in Hanshan, Wudadun site in Feidong, Xiuxiedun site in Luan, Yandun site, Heying site in Chuzhou and so on, thereby preliminarily building the cultural evolution sequence of this area in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After that, through making a comparison with those similar potteries that are excavated in the Zhongyuan region, i.e. central plain of China, whose chronology sequence is quite clear, this paper proposes a relative chronology sequence of the research area. Secondly, through comparing with various cultural relics in the surrounding areas, this paper makes an analysis of cultural elements of relics in every phase.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n different areas, the paper divides the whole region into four small areas, consisting of Anhui eastern area, Anhui central area, Anhui western area and Anhui south-west area.
     Finally, according to some literature and inscriptions on the bronze wares, this paper prob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rchaeological culture and the Huaiyi culture in the yangtze-huaihe region of Anhui province in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confirming that this area is the central area in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Further more, it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uaiyi culture and the Zhou culture in Western Zhou dynasty, and explains the reasons why the proportions of different cultural factors have changed in different phases.
引文
①关于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多元一体论,可参见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严文明:《中国史前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文物》1987年第3期。
    ②王湘:《安徽史前遗址调查报告》,《中国考古学报》第二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47年。
    ③安徽文物管理文员会:《寿县蔡侯墓出土遗物》,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
    ④安徽省文物局文物工作队:《安徽屯溪西周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59年第4期。
    ⑤葛治功:《安徽阜南出土殷商时代的青铜器》,《文物》1959年第1期。
    ⑥葛治功:《安徽嘉山县泊岗引河出土的四件青铜器》,《文物》1965年第7期。
    ⑦安徽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安徽舒城凤凰嘴出土的铜器》,《考古》1964年第10期。
    ⑧殷涤非:《安徽屯溪周墓第二次发掘》,《考古》,1990年第3期。
    ①安徽省展览博物馆:《安徽含山县孙家岗商代遗址调查与发掘》,《考古》1977年第3期。
    ②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含山大城墩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集刊》第6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③张敬国、贾庆元:《肥东县古城吴大墩遗址试掘简报》,《文物研究》第一辑,合肥,黄山书社,1986年。
    ④北京大学考古系商周组、安徽省文物工作队:《安徽省霍邱、六安、寿县考古调查试掘报告》,《考古学研究》(三),北京大学考古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年。
    ⑤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庐江县文物管理所:《庐江大神墩遗址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06年第2期。
    ⑥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六安市文物管理所:《安徽六安市烟墩西周遗址发掘报告》,《考古》,2002年第2期。
    ⑦宫希成:《安徽滁州市何郢遗址发掘的主要收获》,北京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古代文明研究通讯》,2002年12月总第十五期。
    ⑧杨德标、金晓春、江茂东:《安徽怀宁跑马墩遗址发掘的主要收获》,《文物研究》第八辑,合肥,黄山书社,1993年。
    ⑨北京大学考古系,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安庆市张四墩遗址发掘简报》,《中原文物》2004年第4期。
    ⑩顾颉刚:《徐和淮夷的迁、留——周公东征史事考证四之五》,《文史》,1990年总第23期。
    11徐中舒:《蒲姑、徐奄、淮夷,群舒考》,《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12黄盛璋:《淮夷新考》,《文物研究》第五辑,合肥,黄山书社,1989年。
    13李修松:《徐夷迁徙考》,《历史研究》1996年第4期。
    14顾孟武:《有关淮夷的几个问题》,《中国史研究》1986年第3期。
    15陈秉新:《殷墟征人方卜辞地名汇释》,《文物研究》第五辑,合肥,黄山书社,1989年。
    ① Karlgren,B.1941 Huai and Han, Bulletin of the museum of Eastern Antiquities (BMPEA),13。
    ②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考古的世纪回顾与思索》,《考古》2002年第2期。
    ③张敬国:《略论江淮地区夏商周文化分期及族属》,《文物研究》第三辑,黄山书社,1988年6月。
    ④杨德彪、杨立新:《皖西地区的商周文化》,《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杨立新:《安徽淮河流域夏商时期古文化》,《文物研究》第5辑,合肥,黄山书社,1989年。
    ⑤宫希成:《夏商时期安徽江淮地区的考古学文化》,《东南文化》,1991年第2期;《安徽淮河流域西周时期文化试析》,《东南文化》1999年第5期。
    ⑥王迅:《东火文化与淮夷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①高广仁、邵望平:《析中国文明主源之一——淮系文化》,《东方考古》第1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12月。
    ②陶治强:《皖西南地区夏商考古学文化的研究》,2007年安徽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③徐峰:《西周时期的淮夷——以安徽江淮地区为中心》,2007年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④王静:《皖西地区周代文化的初步研究》,2008年西北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⑤余建立:《何郢遗址出土陶器的初步研究——兼论滁州地区西周时期考古’学文化编年谱系及相关问题》,2006年北京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⑥赵慧群:《试论滁河流域商周时期文化遗存》,2005年南京大学硕十毕业论文。
    ⑦秦颍.王昌燧.张国茂.杨立新.汪景辉:《皖南古铜矿冶炼产物的输出路线》,《文物》2002年第5期;何介均:《商文化的南渐与商时期南方青铜文化》,《亚洲文明》,2000年第3辑。
    ①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考古的世纪回顾与思索》,《考古》2002年第2期。
    ②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考古的世纪回顾与思索》,《考古》2002年第2期。
    ③宫希成:《安徽滁州地区何郢遗址发掘的主要收获》,北京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古代文明研究通讯》2002年12月总第十五期。
    ①余建立:《何郢遗址出土陶器的初步研究——兼论滁州地区西周峙期考古学文化编年谱系及其相关问题》2006年北京大学硕十毕业论文。
    ②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安徽含山大城墩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集刊》第6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③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含山县文管所:《安徽含山大城墩遗址第四次发掘报告》,《考古》1989年第2期。
    ①张敬国、贾庆元:《肥东县吴大墩遗址发掘简报》,《文物研究》第1辑,合肥,黄山书社,1985年。
    ②北京大学考古系商周组、安徽省文物工作队:《安徽省霍邱、六安、寿县考古调查试掘报告》,《考古学研究》(三)北京大学考古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年。
    ①王静:《皖西地区周代文化的初步研究》,2008年西北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②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六安市文物管理所:《安徽六安市堰墩西周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02年第2期第30页。
    ③王静:《皖西地区周代文化的初步研究》,2008年西北大学硕十毕业论文第9页。
    ①余建立:《何郢遗址出土陶器的初步研究——兼论滁州地区西周时期考古学文化编年谱系及其相关问题》,2006年北京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①严文明:《安徽新石器文化发展谱系的初步观察》,《文物研究》第五辑,合肥,黄山书社,1989年。
    ②王迅:《东夷文化与淮夷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③宫希成:《夏商时期安徽江淮地区的考古学文化》,《东南文化》1991年第2期。
    ①关于湖熟文化和吴文化的关系,学界历来颇有争议,目前学界普遍能接受的观点是宁镇地区的青铜文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夏王朝时期的点将台文化、商时期的湖热文化和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吴文化。具体可参考张敏《宁镇地区青铜文化研究》,《长江流域古铜文化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
    ①黄石市博物馆:《大冶古文化遗址考古调查》,《江汉考古》1984年第4期。
    ①《安徽嘉山县泊岗引河工地发掘出古代文物300余件》,《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第2期。
    ②胡悦谦:《试谈肥西县大墩孜商文化》,《中国考古学会会刊》第1期。
    ③《滁州地区濮家墩新石器至周代遗址》,《考古学年鉴—1998年》,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
    ④曾昭燏、尹焕章:《试论湖熟文化》,《考古学报》1959年第4期。
    ⑤南京博物院:《江苏仪六地区湖熟文化遗址调查》,《考古》1962年第3期。
    ⑥水涛:《试论商末周初宁镇地区长江两岸文化发展的异同》,《长江流域青铜文化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
    ⑦宋建:《试论滁河流域的周代文化》,《东南文化》1990年第5期。
    ⑧宋新潮:《殷商文化区域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77—181页。
    ⑨王力之:《周文化分区研究》,2003年北京大学博士毕业论文。
    ①余建立:《何郢遗址出土陶器的初步研究——兼论滁州地区西周时期考古学文化编年谱系及其相关问题》,2006年北京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②赵慧群:《试论滁河流域商周时期文化遗存》,2005年南京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①杨德标、金晓春、汪茂东:《安徽怀宁跑马墩遗址发掘的主要收获》,《文物研究》第八辑,合肥,黄山书社,1993年。原报告将第一期定为商周时期,第二期为西周中期。
    ②北京大学考古系、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安庆市张四墩遗址试掘简报》,《考古》2004年第1期。
    ③高一龙:《太湖县王家墩遗址试掘》,《文物研究》第一辑,合肥,黄山书社,1985年。
    ①杨立新: 《安徽考古的世纪回顾与思索》, 《考古》2002年第2期。
    ①蒙文通:《古史甄微》,北京,商务印书馆,1933年。
    ②傅斯年:《夷夏东西说》,《庆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下册,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外编第种,1935年。
    ③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增订本),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10月。
    ①曾昭燏、尹焕章:《江苏古代历史上的两个问題》,《江海学刊》1961年第12期。
    ②苏秉琦:《略谈我国东南沿海的新石器考古》,《文物》1978年第3期。
    ③王迅:《东火文化与淮火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④高广仁、邵望平:《析中国文明主源之——淮系文化》,《东方考古》第1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12月。
    ①「汉」司马迁著,「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引,「唐」张守节正义:《史记·夏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56页。
    ②「汉」司马迁著,「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引,「唐」张守节正义:《史记·夏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58页。
    ③「汉」司马迁著,「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引,「唐」张守节正义:《史记·夏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56页。
    ①徐中舒:《蒲姑、徐奄、淮夷、群舒考》《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文中作者认为“徐即淮火,名号不同耳。”
    ②黄盛璋和顾颉刚都表达过类似观点。分別见于黄盛璋:《淮夷新考》,文物研究第五辑,合肥,黄山书社,
    1989年;顾颉刚:《徐和淮夷的迁流——周公东征史事考四之五》,《文史》,1993年总第23期。
    ③李修松:《徐火迁徙考》,《历史研究》1996年第4期。
    ④「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510页。
    ⑤「清」朱石曾辑录,王国维校补,王国维撰,《古本竹书纪年辑校一卷 今本竹书纪年疏证二卷》,香港,世界书局,1957年1月。
    ⑥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224页。
    ⑦程俊英译汁,《诗经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602页。
    ⑧同2、3.
    ①何光岳:《群舒与偃姓诸国的来源与分布》,《江淮论坛》1982年第6期。
    ②安徽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安徽舒城出土的铜器》,《考古》,1964年第10期。
    ③《安徽省博物馆藏青铜器》图54,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5年。
    ④安徽省文物工作队:《安徽肥西县金牛春秋墓》,《考古》1984年第9期。
    ⑤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舒城具文物管理所:《安徽舒城县河口春秋墓》,《文物》1990年第6期。
    ⑥李国梁:《群舒故地出土的青铜器》,《文物研究》第六辑,合肥,黄山书社,1990年。
    ⑦张爱冰、张钟云:《江淮群舒青铜器研究的意义》,《文物报》2011年3月4日第7版。
    ⑧安徽省文物局:《五十年来安徽省的文物考古工作》,《新中国考古五十年》,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
    ⑨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538页。
    ⑩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蚌埠市博物馆:《安徽蚌埠市双墩一号春秋墓发掘收获意义》,《文物研究》第十六辑,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安徽蚌埠双墩一号春秋墓发掘简报》《文物》2010年第3期。
    ①吴大焱、罗英杰:《陕西武功县出十驹父(?)盖》,《文物》1976年第5期94页,北京,文物出版社。
    ②马承源:《关于翏生(?)和者减钟的几点意见》,《考古》1979年第1期第60页,北京,科学学出版社。
    ③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585页。
    ④孙星衍辑:《括地志》,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
    ⑤「战国」左丘明著,「晋」杜预注,「店」 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左传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2月。
    ⑥杨履选:《春秋黄国故城》,《中原文物》1986年第1期。
    ⑦河南信阳地区文管会、光山县文管会:《春秋早期黄君孟夫妇墓发掘报告》,《考古》1984年第4期。
    ①「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510页。
    ②「汉」司马迁著,「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引,「唐」 张守节正义:《史记·夏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33页。
    ③「汉」司马迁第著,「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引,「唐」张守节正义:《史记·曾周公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1524页。
    ④陈佩芬著,《夏商周青铜器研究 西周篇(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2月。
    ⑤邵望平:《西周王朝对海岱旧国的经略》,《燕京学报》2001年第2期。
    ⑥「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东火列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65年版,第2808贝。
    ⑦「清」朱右曾辑录,王国维校补于国维撰,《古本竹书纪年辑校一卷 今本竹书纪年疏证二卷》,香港,世界书局,1957年1月。
    ⑧「宋」范哗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东夷列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65年版,第2808页。
    ⑨「清」朱右曾辑录,王国维校补,王国维撰,《古本竹书纪年辑校一卷今本竹书纪年疏证二卷》,香港,世界书局,1957年1月。
    ⑩黄盛璋:《淮夷新考》,《文物研究》第五辑,合肥,黄山书社,1989年版。
    ①朱风瀚:《柞伯鼎与周公南征》,《文物》2006年第5期。朱先生将柞伯鼎的年代定在西周晚期厉、宣时期。
    ②「宋」范哗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东夷列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65年版,第2808页。
    ③「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东夷列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65年版,第2808页。
    ④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43页。
    ⑤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陈公柔:《‘曾伯漆簠’铭中的‘金道锡行’及相关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中国考古学论丛》,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⑥陈公柔:《‘曾伯漆簠’铭中的‘金道锡行’及相关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中国考古学论从》,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年。
    ①李德文等:《六安青山乡金陂塘西周晚期墓》,《中国考古学年鉴(1993年)》,文物出版社,1995年。
    1、「清」朱右曾辑录,王国维校补,王国维撰:《古本竹书纪年辑校一卷今本竹书纪年疏证二卷》,香港,世界书局,1957年1月。
    2、「汉」司马迁著,「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引,「唐」张守节正义:《史记·夏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3、「汉」许慎撰,「宋」徐铉校注:《说文解字》,同治十二年陈昌治刻本缩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
    4、「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东夷列传》,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65年。
    5、「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82年。
    6、程俊英译注:《诗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7、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8、「战国」左丘明著,「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左传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2月。
    9、孙星衍辑:《括地志》,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
    10、「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6月。
    11、「唐」孔颖达等疏:《尚书》,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9月。
    1、王湘:《安徽寿县史前遗址调查报告》,《中国考古学报》第二册,1947年,第179-212页。
    2、《安徽嘉山县泊岗引河工地发掘出古代文物三百余件》,《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第2期。
    3、殷涤非:《安徽地区四年来发现的考古材料》,《文物》1954年第4期。
    4、李国梁,孙百朋:《安徽省文管会在合肥清理了古墓两座》,《文物》1955年第2期。
    5、马人权:《安徽肥东县龙城发现古代遗物》,《文物》1955年第6期。
    6、殷涤非:《亳县北关发现春秋晚期画彩陶器及汉空心砖墓》,《文物》1956年第12期。
    7、安徽文物管理委员会:《寿县蔡侯墓出土遗物》,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
    8、葛治功:《寿县牛尾岗治淮工地发现战国时代文物》,《文物》1957年第8期。
    9、葛介屏:《安徽阜南发现殷商时代的青铜器》,《文物》1959年第1期。
    10、《文物工作报道》,《舒城县发现春秋时期古墓》,《文物》1960年第1期。
    11、安徽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安徽淮南市蔡家岗赵家孤堆战国墓》,《考古》1963年第4期。
    12、安徽省文物工作队:《安徽舒城出土的铜器》,《考古》1964年第10期。
    13、安徽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安徽舒城凤凰嘴出土的铜器》,《考古》1964年第10期。
    14、葛冶功:《安徽加山县泊岗引河出土出土的四件青铜器》,《文物》1965年第7期。
    15、安徽省展览博物馆:《安徽含山县孙家岗商代遗址调查与发掘》,《考古》1977年第3期。
    16、安徽省博物馆:《遵循毛主席的指示,做好文物博物馆工作》,《文物》1978年第8期。
    17、安徽省文物工作队:《舒城县九里墩春秋时期的古墓》,《安徽省考古学会会刊》第五辑,1982年。
    18、安徽省文物工作队:《安徽舒城九里墩春秋墓》,《考古学报》1982年第2期。
    19、安徽省文物工作队:《安徽长丰杨公发掘的九座战国墓》,《考古学集刊》第2集,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20、安徽省文物工作队:《潜山薛家岗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82年第3期。
    21、怀宁县文物管理所:《安徽怀宁县出土春秋青铜器》,《文物》1983年第11期。
    22、颍上县文化局文物工作组:《安徽颍上出土一批商周青铜器》,《考古》1984年第2期。
    23、安徽省文物工作队:《安徽肥西县金牛春秋墓》,《考古》1984年第9期。
    24、许濮,建疆:《春秋时期铜方壶》,《安徽文化报》1984年4月22日第4版。
    25、杨立新,杨德标:《安徽江淮地区的商周文化》,《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
    26、安徽省博物馆:《安徽省博物馆藏青铜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
    27、高一龙:《太湖县王家墩遗址试掘》,《文物研究》第一辑,合肥,黄山书社,1985年。
    28、张敬国,贾庆元:《肥东县吴大墩遗址发掘简报》,《文物研究》第一辑,合肥,黄山书社,1985年。
    29、杨履选:《春秋黄国故城》,《中原文物》1986年第1期。
    30、张敬国,贾庆元:《肥东县古城吴大墩遗址试掘简报》,《文物研究》第一辑,合肥,黄山书社,1986年。
    31、张敬国:《安徽肥东、肥西古文化遗址调查》,《文物研究》第二辑,合肥,黄山书社,1986年。
    32、寿县博物馆:《寿县双桥战国墓调查》,《文物研究》第二辑,合肥,黄山书社,1986年。
    33、余本爱:《潜山县彰法山清理一座战国墓》,《文物研究》第二辑,合肥,黄山书社,1986年
    34、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枞阳、庐江古遗址调查》,《江汉考古》1987年第4期。
    35、张敬国:《含山大城墩遗址第四次发掘的主要收获》,《文物研究》第四辑,合肥,黄山书社,1988年。
    36、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安徽含山大城墩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集刊》第6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37、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含山县文管所:《安徽含山大城墩遗址第四次发掘报告》,《考古》1989年第2期。
    38、安徽省文物工作队:《六安出土一批春秋铜器》,《中国文物报》1989年4月14日。
    39、寿县博物馆:《寿县肖严湖出土春秋青铜器》,《文物》1990年第11期。
    40、李国梁:《群舒故地出土的青铜器》,《文物研究》第六辑,合肥,黄山书社,1990年。
    41、张敬国等:《安徽萧县先秦遗址考古调查》,《文物研究》第六辑,合肥,黄山书社,1990年。
    42、杨益峰:《蚌埠市先秦古文化遗址调查简报》,《文物研究》第六辑,合肥,黄山书社,1990年。
    43、张敬国,贾庆元,何长风,胡欣民:《安徽萧县先秦遗址考古调查》,《文物研究》第六辑,合肥,黄山书社,1990年
    44、杨益峰:《蚌埠市先秦古文化遗址调查简报》,《文物研究》第六辑,合肥,黄山书社,1990年。
    45、舒城县文物管理所:《舒城县秦家桥战国楚墓清理简报》,《文物研究》第六辑,合肥,黄山书社,1990年。
    46、安徽省考古研究所:《安徽省舒城河口春秋墓》,《文物》1990年第6期。
    47、六安县文物管理所邵建白:《安徽六安县发现两件春秋铜鼎》,《文物》1990年第1期。
    48、张国茂:《安徽铜陵谢陇春秋铜器窖藏》,《东南文化》1990年第4期。
    49、马道阔:《安徽省庐江县出土春秋铜器——兼谈南淮夷文化》,《东南文化》1990年1、2期合刊。
    50、方林:《六安九里沟春秋墓清理简报》,《文物研究》第七辑,合肥,黄山书社,1991年
    51、李国梁:《安徽宿县谢芦村出土周代青铜器》,《文物》1991年第11期。
    52、贾庆元,张敬国,何长风,胡欣民:《宿县、灵璧、泗县古文化遗址调查简报》,《文物研究》第八辑,合肥,黄山书社,1993年。
    53、杨德标,金晓春,江茂东:《安徽怀宁跑马墩遗址发掘的主要收获》,《文物研究》第八辑,合肥,黄山书社,1993年。
    54、六安地区文管所,六安县文管所:《六安县城北窑厂战国墓清理简报》,《文物研究》第八辑,合肥,黄山书社,1993年。
    55、广德县文化局郑振:《安徽广德出土东周青铜器》,《文物研究》第八辑,合肥,黄山书社,1993年。
    56、安徽省博物馆等:《安徽六安县发现一座春秋时期墓葬》,《考古》1993年7期。
    57、叶润清:《安徽省宿州市芦城子遗址发掘简报》,《文物研究》第九辑,合肥,黄山书社,1994年。
    58、安徽省考古研究所:《歙县新州新石器时代及夏商时期遗址》,中国文物报1995年第6期。
    59、李德文等:《六安青山乡金陂塘西周晚期墓》,《中国考古学年鉴(1993年)》,文物出版社,1995年版。
    60、北京大学考古系商周组,安徽省文物工作队:《安徽省霍邱、六安、寿县考古调查试掘报告》,《考古学研究》(三)北京大学考古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年
    61、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怀宁县百林山遗址发掘简报》,《文物研究》第十二辑,合肥,黄山书社,1999年。
    62、汤雷:《安徽舒城县城关出土一件青铜面饰》,《考古》2000年第8期。
    63、六安市文物管理所:《六安市九里沟战国墓清理简报》,《文物研究》第十三辑,合肥,黄山书社,2001年。
    64、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安徽六安市堰墩西周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02年2期。
    65、宫希成:《安徽滁州市何郢遗址发掘的主要收获》,北京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古代文明研究通讯》,2002年12月总第十五期。
    66、宫希成:《合肥市烟大古堆商周时期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
    67、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枞阳汤家墩遗址发掘简报》,《中原文物》2004年第4期。
    68、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潜山薛家岗》,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
    69、北京大学考古系,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安庆市张四墩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04年第1期。
    70、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庆市博物馆:《安徽安庆市先秦文化遗址调查报告》,《文物研究》第十四辑,合肥,黄山书社,2005年。
    71、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怀宁县文物管理所:《安徽怀宁县皖河流域先秦遗址调查报告》,《文物研究》第十四辑,合肥,黄山书社,2005年
    72、许闻:《安徽安庆市张四墩遗址初步调查》,《文物研究》第十四辑,合肥,黄山书社,2005年。
    73、淮南市博物馆:《安徽淮南市小孙岗遗址试掘收获》,《文物研究》第十四辑,合肥,黄山书社,2005年。
    74、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太和县东殿新石器——商周遗址调查报告》,《文物研究》第十四辑,合肥,黄山书社,2005年。
    75、巢湖市文物管理所:《巢湖市战国墓清理简报》,《文物研究》第十四辑,合肥,黄山书社,2005年
    76、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庐江县文物管理所:《庐江大神墩遗址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06年第2期。
    77、杨玉彬,刘海超:《安徽涡洋县出土的东周青铜器》,《考古》2006年第9期。
    78、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肥西塘岗遗址发掘》,《东南文化》2007年第1期。
    79、王爱武:《安徽宣城出土的青铜器》,《文物》2007年第2期。
    80、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六安市文物局:《安徽六安战国晚期墓发掘简报》,《文物》2007年第11期。
    81、安徽省博物馆:《安庆市张四墩遗址1980年试掘述要》,《文物研究》第十五辑,合肥,黄山书社,2007年
    82、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庆市张四墩遗址1997年试掘新石器时代材料补遗》,《文物研究》第十五辑,合肥,黄山书社,2007年。
    83、巢湖流域先秦遗址调查课题组:《安徽合肥市南淝河流域先秦遗址调查报告》,《文物研究》第十六辑,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
    84、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安徽蚌埠市双墩一号春秋墓发掘收获与意义》,《文物研究》第十六辑,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
    85、阚绪杭,周群,钱仁发,唐更生:《春秋钟离国墓的发掘收获》,《东南文化》2009年第1期。
    86、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2005年度南方地区考古新发现》,《南方文物》 2006年第3期。
    87、中国文物报社:《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成就通览》,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
    88、天长市博物馆,天长市文物管理所:《安徽天长出土一批战国青铜器》,《文物》2009年第6期。
    89、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凤阳县文物文物管理所:《安徽凤阳卞庄一号春秋墓发掘简报》,《文物》2009年第8期。
    90、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蚌埠市博物馆:《安徽蚌埠市双墩一号春秋墓葬》,《考古》2009年第7期。
    91、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蚌埠市博物馆:《安徽蚌埠双墩一号春秋墓发掘简报》,《文物》2010年第3期。
    1、山东省博物馆,临沂地区文物组,莒南县文化馆:《莒南大店春秋时期莒国殉人墓》,《考古学报》1978年第3期。
    2、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曲阜鲁故城》,济南,齐鲁书社,1982年。
    3、心健,家骥:《山东费县发现东周铜器》,《考古》1983年2期。
    4、山东省文物考古所等:《山东沂水刘家店子春秋墓发掘报告》,《文物》1984年第9期。
    5、沂水县文物管理站:《山东沂水发现两座战国墓》,《文物》1986年第6期。
    6、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莒县陵阳河大汶口文化墓葬发掘简报》,载《史前研究》1987年第3期。
    7、山东省兖石铁路文物考古工作队:《临沂凤凰岭东周墓》,济南,齐鲁书社1987年。
    8、临沂市博物馆:《山东临沂中洽沟发现三座周墓》,《考古》1987年第8期。
    9、马玺伦:《山东沂水发现一座西周墓葬》,《考古》1988年第8期。
    10、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山东莒县杭头遗址》,《考古》1988年第12期。
    11、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山东临淄齐国故城出土西周墓》,《考古》1988年第1期。
    12、沂水县博物馆:《山东沂水发现一座东周墓》,《考古》1988年第3期。
    13、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临淄两醇墓地发掘简报》,《海岱考古》第1辑,1989年。
    14、山东大学考古教研室:《泗水尹家城》,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
    15、山东省济宁市文物管理局:《薛国故城勘察和墓葬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91年第4期
    16、何德亮:《山东莒县大朱村发现战国墓》,《考古》1991年第10期。
    17、孔繁刚:《山东沂水县出土一批青铜器》,《考古与文物》1992年第2期。
    18、沂水县博物馆:《山东沂水县埠子村战国墓》,《文物》1992年第5期。
    19、沂水县博物馆:《山东沂水县发现五座东周墓》,《考古》1995年第4期。
    20、马玺伦:《山东沂水县全美官庄东周墓》,《考古》1997年第5期。
    21、张开学等:《山东莒县大沈刘庄春秋墓》,《考古》1999年第1期。
    22、莒县博物馆:《山东莒县西大庄西周墓葬》,《考古》1999年第7期。
    23、山东大学考古系:《山东沂源县姑子坪周代墓葬》,《考古》2003年第1期。
    24、山东大学考古系:《山东沂源县姑子坪遗址的发掘》,《考古》2003年第1期。
    25、任相宏:《山东沂源县姑子坪周代遗存相关问题探讨》,《考古》2003年第1期。
    26、冯沂,山东省博物馆:《山东临沂市大范庄遗址调查》,《华夏考古》2004年第1期。
    1、南京博物院:《南京市北阴阳营第一、二次的发掘》,《考古学报》1958年第1期。
    2、南京博物院:《江苏仪六地区湖熟文化遗址调查》,《考古》1962年第3期。
    3、南波:《江苏省东海县焦庄古遗址》,《文物》1975年第8期。
    4、詹汉清:《固始县北山口春秋战国故城址调查报告》,《中原文物》1983年特刊。
    5、镇江博物馆:《江苏句容城头遗址山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85年第4期。
    6、南京博物院:《江苏汤山点将台遗址》,《东南文化》1987年第3期。
    7、团山考古队:《江苏丹徒赵家窑团山遗址》,《东南文化》1989年第1期。
    8、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等:《江苏高邮邶墩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97 年第4期。
    9、南京博物院:《江苏省邳州市九女墩二号墩发掘简报》,《考古》1999年第11期。
    10、南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江苏镇江市左湖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00年第4期。
    11、孔令远,陈永清:《江苏邳州市九女墩三号墩的发掘》,《考古》2002年第5期。
    1、信阳地区文管会、潢川县文化馆:《河南潢川县发现黄国和蔡国铜器》,《文物》1980年第1期。
    2、信阳地区文管会,罗山县文化馆:《河南罗山县发现春秋早期铜器》,《文物》1980年第1期。
    3、河南省博物馆,信阳地区文管会,信阳市文化局:《河南信阳市平桥春秋墓发掘简报》,《文物》1981年第1期。
    4、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商周组等:《晋豫鄂三省考古调查简报》,《文物》1982年第7期。
    5、河南信阳地区文管会,光山县文管会:《春秋早期黄君梦夫妇墓发掘报告》,《考古》1984年第4期。
    6、信阳地区文管会等:《河南光山春秋黄季佗父墓发掘简报》,《考古》1989年第1期。
    7、信阳地区文管会,信阳市文管会:《河南信阳市平西五号春秋墓发掘简报》,《考古》1989年第1期。
    8、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省丹江库区考古发掘队,淅川县博物馆:《淅川下寺春秋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
    1、北京大学考古系商周组,山西省考古所:《天马—曲村(1980—1989)》,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
    1、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1962年。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张家坡西周墓地》,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
    1、齐文涛:《概述近年来山东出土的商周青铜器》,《文物》1972年第5期。
    2、安徽省文物工作队:《安徽文物工作新收获》,《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年。
    3、李学勤:《论汉淮间的春秋青铜器》:《文物》1980年第1期。
    4、陈寿:《大保簋的复出和大保诸器》,《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4期。
    5、殷涤非:《安徽近年来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江淮论坛》1981年第3期。
    6、丁超尘等: 《对含山仙踪遗址出土古稻浅见》, 《安徽农业科学》1981年第1期。
    7、高明:《中原地区东周时代青铜礼器研究》,《考古与文物》1981年第2、3、4期。
    8、何光岳: 《群舒与偃姓诸国的来源与分布》, 《江淮论坛》1982年第6期。
    9、贺云翱:《徐国史初探》,《南京博物院集刊》第5辑,1983年。
    10、王迅:《略论皖西淮南地区夏商周时期的文化(提要)》,《中国考古学第四次年会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年。
    11、杨德标,杨立新:《安徽江淮地区的商周文化》,《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年。
    12、高广仁,邵望平:《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海岱历史文化区》,《史前研究》1984年第1期。
    13、陈秉新:《舒城鼓座铭文初探》,《江汉考古》1984年第2期。
    14、杨德标,杨立新: 《皖西地区的商周文化》, 《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
    15、顾梦武: 《有关淮夷的几个问题》《中国史研究》1986年第3期。
    16、杨履选:《春秋黄国故城》,《中原文物》1986年第1期。
    17、严文明:《中国史前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文物》1987年第3期。
    18、杨立新:《皖南古代铜矿初步考察与研究》,《文物研究》第三辑,合肥,黄山书社,1988年。
    19、魏成敏等:《山东地区商周时期的殉人问题》,《刘敦愿先生纪念文集》,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8年
    20、张敬国: 《略论江淮地区夏商周文化分期及族属》, 《文物研究》第三辑,合肥,黄山书社,1988年。
    21、严文明: 《安徽新石器文化发展谱系的初步观察》, 《文物研究》第五辑,合肥,黄山书社,1989年。
    22、黄盛璋:《淮夷新考》,《文物研究》第五辑,合肥,黄山书社,1989年。
    23、杨立新:《安徽淮河流域夏商时期古代文化》,《文物研究》第五辑,合肥,黄山书社,1989年。
    24、严文明:《东夷文化的探索》,《文物》1989年第9期。
    25、邹厚本:《略论宁镇地区青铜文化序列》,《东南文化》1990年第5期。
    26、宋建:《试论滁河流域的周代文化》,《东南文化》1990年第5期。
    27、张懋镕: 《西周南淮夷称名与军事考》, 《人文杂志》1990年第4期。
    28、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十年来安徽省的文物考古工作》,《文物考古工作十年1979-1989》,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
    29、李国梁:《群舒故地出土的青铜器》,《文物研究》第六辑,合肥,黄山书社,1990年。
    30、顾颉刚: 《徐和淮夷的迁、留——周公东征史事考证四之五》, 《文史》1990年总第23期。
    31、李修松:《淮夷探论》,《东南文化》1991年第2期。
    32、李季,何德亮:《泗河流域古文化的编年与类型》,《文物》1991年第7期。
    33、王厚宇:《试谈淮阴高庄墓的时代、国别、族属》,《考古》1991年第8期。
    34、黄盛璋:《山东诸小国青铜器研究》,《华夏考古》1989年第1期,《山东出土莒国铜器及其相关问题综考》,《华夏考古》1992年第4期。
    35、韩榕:《海岱文化刍议——关于“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问题”的研究》,《中国考古学论丛》,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年。
    36、陈公柔:《‘曾伯漆簠’铭中的‘金道锡行’及相关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中国考古学论丛》,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年
    37、宫希成:《安徽楚墓概述》,《楚文化研究论集》第四集,楚文化研究会编,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38、李修松: 《淮夷迁徙考》, 《历史研究》1996年第4期。
    39、王恩田:《东周齐国铜器的分期与断代》,《中国考古学会第九次年会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
    40、李国梁:《吴、越、徐青铜器概述》,《中国青铜器全集》(11),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
    41、刘彬徽:《山东地区东周青铜器研究》,《中国考古学会第九次年会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
    42、徐中舒: 《蒲姑、徐奄、淮夷、群舒考》,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43、安徽省文物局:《五十年来安徽省文物考古工作》,《新中国考古五十年》,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
    44、宫希成: 《安徽淮河流域西周时期文化试析》, 《东南文化》1999年第5期。
    45、张钟云:《淮河中下游春秋诸国青铜器研究》,《考古学研究(四)》,北京大学考古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
    46、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考古的世界回顾与展望》,《考古》2000年第10期。
    47、张钟云:《安徽地区楚文化研究与展望》,《东南文化》2001年第7期。
    48、中国先秦史学会,政协莒县委员会编,《莒文化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9、王峰: 《淮夷文化初探》, 《文物研究》第十三辑,合肥,黄山书社,2002年。
    50、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考古的世纪回顾与思索》,《考古》2002年第2期。
    51、高广仁邵望平:《析中国文明主源之一—淮系文化》,《东方考古》第1集,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
    52、朱光耀,朱诚,凌善金,王吉怀,杨晓轩:《安徽省新石器和夏商周时代遗址时空分布与人地关系的初步研究》,《地理科学》,第25卷第3期,2005年6月。
    53、赵东升:《徐国史迹钩沉》,《东南文化》2006年第1期。
    54、刘延常,兰玉富:《山东的地区周代考古的新进展》,《东南文化》2009年第6期。
    55、徐少华:《舒城九里墩春秋墓的年代与族属析论》,《东南文化》2010年第1期。
    1、傅斯年: 《夷夏东西说》, 《庆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下册,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外编第一种,1935年。
    2、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3、董楚平:《吴越徐舒金文集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
    4、王迅:《东夷文化与淮夷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5、朱凤瀚:《古代中国青铜器》,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
    6、栾丰实:《海岱地区考古学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
    7、王青:《海岱地区周代墓葬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
    8、彭裕商:《西周青铜器年代综合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3年。
    9、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10、童书业:《蛮夷戎狄与东西南北》,《童书业历史地理论集》,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11、毛颖,张敏:《长江下游的徐舒与吴越》,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
    12、陈秉新,李立方:《出土夷族史料稽考》,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年。
    13、安徽大学,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皖南商周青铜器》,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
    14、陈梦家:《两周铜器断代》,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1、王力之:《周文化分区研究》,2003年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2、黄曲:《周原遗址西周陶器谱系与编年研究》,2003年北京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3、赵慧群:《试论滁河流域商周时期文化遗存》,2005年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4、余建立:《何郢遗址出土陶器的初步研究——兼论滁州地区西周时期考古学文化编年谱系及其相关问题》,2006年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5、陶治强:《皖西南地区夏商考古学文化的研究》,2007年安徽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6、徐峰:《西周时期的淮夷——以安徽江淮地区为中心》,2007年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7、王静:《皖西地区周代文化的初步研究》,2008年西北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