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宋乐府诗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论文从文献学、音乐学、文学三方面,对晋宋时期的吴声、西曲和文人乐府诗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研究。
     绪论部分分析了“晋宋乐府诗”时段划分的音乐和文学依据,指出此时期乐府文学旧曲、新声并存的特点。在综述研究状况的同时,提出本文的创新空间及所运用的乐府学研究理念。
     正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以《乐府诗集》为中心,考察晋宋乐府诗的文献来源、著录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认识晋宋乐府诗的基本格局,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第二章通过对晋宋乐府制度和上层社会歌舞娱乐环境的考察,揭示出晋宋乐府诗创作的音乐背景和总体的发展趋势。
     由于产生的时间、地域不同,曲式结构各异,因此,第三章、第四章分别对吴声、西曲进行单独研究。吴声、西曲研究重在音乐性质、音乐渊源、音乐特点、产生方式、体式特征、题名来源、民俗内涵等方面的开掘,以区别于传统的诗歌研究范畴。主要观点如下:一、吴声是在“吴哥”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艺术歌曲,是晋宋时期新型的世俗化娱乐乐歌。二、吴声渊源于南方音乐系统,“哀”、“怨”是其主要的音乐风格。三、吴声的表演方式包括组曲联唱、单曲独唱、男女对唱等。四、吴声歌辞制作中存在着运用套式语、模拟仿制和曲辞借用等独特现象。五、吴声歌辞中的民俗内涵与晋宋文人诗歌意象、题材有相沟通之处。六、西曲因对当时各种流行音乐的吸纳而呈现出开放的音乐形态。七、“舞曲”是西曲主要的艺术形式,“倚歌”则是一种伴奏形式特殊的独唱歌曲。
     第五章研究晋宋相和歌辞。相和歌辞是晋宋文人乐府诗的主要类型。它们继承了汉魏乐府文学关注现实、人生的创作精神,但又受到流行新声的影响,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均呈现出新变的特点,其总体面貌可概括为“在传统与新变之间”。保存于刘宋宫廷中,并具有完整表演体制的相和歌和清商三调,成为刘宋文人乐府创作的音乐背景。而文学抒情性的回归,文坛的拟古倾向,共同构成刘宋乐府文学复兴的文学背景。
     第六章鲍照乐府诗研究中,首先结合史实和鲍照的生平经历,对其乐府诗内容的三个层面——时事政治层面、社会政治层面、个体人生层面进行详细考察。其次,从题、辞、意三者之关系入手,深入研究鲍照乐府的创作方式。再次,区分制作流行乐歌与运用流行乐歌体式两种情况,解释了鲍照乐府诗与流行新声的关系。
     结语部分立足于乐府诗史,总结了晋宋乐府诗的特殊面貌;从不同的诗歌功能出发,阐明了晋宋时期各类乐府诗之间的内部联系。
The article studies the Wu-Ge、 Xi-Qu and Yue-Fu Poem made by literati in Eastern Jin and liu Song period, which integrates the exploratory research of musicology、 philology and literature.
    The introduction part reveals the phenomena that the old songs and the prevailing songs coexist based on illustrating the cause of music and literature about the Yue-Fu poem appeared in this period. Meanwhile, this part raises several new ideas and research theory.
    The body part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sees about the philology source .carding trait and shortcoming about Jin-Song Yue-Fu poems in Yuefushiji .The second chapter makes an overall research about Conservatory system and the surroundings of entertainment in Jin-Song, reveals the musical background and the developing tread of Yue-Fu poem in this period.
    Because of different area and time .different musical structure ,Wu-Ge and Xi-Qu are discussed in two chapters .The third and fourth chapters stress Wu-Ge and Xi-Qu's musical source and nature and trait ,as while as appearance style .pattern and name. The main points are followed: firstly, Wu-Sheng(吴声)is artistic song which is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Wu-Ge(吴歌).Secondly, Wu-Sheng origins from the fork rhyme in the Southern area, its melody is narrow. Thirdly, the performance consists of three modes-suite and sole and antiphonal singing. The fourth point is that the produce of Wu-Sheng poems exists the phenomena named polite formula .imitating and borrowing .The fifth point is that the folk custom content of the Wu-Sheng poem links up the poem made by literati .The sixth point is that Xi-Qu has open musical form due to absorbing different music .The seventh point .dancing is important mode of Xi-Qu .while Yi-Ge(倚歌)is a song sung singly.
    The fifth chapter researches Xiang-he songs in Jin-Song, points out that it is placed between tradition and innovation. The make of Xiang-he songs has the musical and literature background, including that Xiang-he song are sung in the Liu-song palace and the change of literature direction.
    In the last chapter sees about the content of Yue-fu poem made by Baozhao.researches the creating mode about Baozhao's Yue-fu poem, reveal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aozhao's Yue-fu poem and the prevailing songs.
    The appendix part summarizes the particular characters of Yue-fu pomes appeared in Jinsong period, analyses interior connection among the different Yue-fu poem in this period.
引文
① 曹植《鼙舞歌序》曰:“汉灵帝西园鼓吹有李坚者,能鼙舞。遭乱播迁,西随段煨。先帝闻其旧有伎,召之。坚既中废,兼古曲多谬误。异代之文未必相袭。故依前曲,改作新歌五篇。”(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上册,第427页,北京,中华书局,1983。)
    ② [唐]房玄龄《晋书》,第22卷,第679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③ 《宋书》曰:“远考经籍,近采故事,魏复先代古乐,自夔始也。而左延年等,妙善郑声,惟夔好古存正焉”。([梁]沈约《宋书》,第19卷,第534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① [唐]房玄龄《晋书》,第22卷,第679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② 《宋书》曰:“勖作新律笛十二枚,散骑常侍阮咸讥其声高,高近哀思,不及中和。”(《宋书》,第19卷,北京,中华书局,1974。)《晋书》曰:“泰始九年,光禄大夫荀勖以杜夔所制律吕,校太乐、总章、鼓吹八音,与律吕乖错,乃制古尺,作新律吕,以调声韵。”(《晋书》,第22卷,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③ [梁]沈约《宋书》,第19卷,第549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④ [梁]刘勰著,詹鍈义证《文心雕龙义证》,第2卷,第204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⑤ [梁]刘勰著,詹鍈义证《文心雕龙义证》,第2卷,第208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⑥ [梁]刘勰著,詹鍈义证《文心雕龙义证》,第29卷,第1089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① 曾智安《清商曲辞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打印稿。
    ② 王云路《六朝诗歌语词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
    ③ 樊维纲《南朝民歌词语释》,载《杭州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第5期。
    ④ 这部书后来集中收入《乐府诗述论》。《乐府诗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⑤ 杨荫浏认为:“南方民歌,在曲式上,在一曲中每节的前面有时加一个歌唱的引子,在每节的末尾,有时又加上一个歌唱的尾声;引子和尾声,或称为和,或称为送,没有一定。(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第146页,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崔炼农认为和声、送声在乐曲中的位置并非不固定,送声当在乐曲末尾,而和声位置有曲中和曲前两种情况。(崔炼农《关于江南弄和声的位置—黄翔鹏“曲调考证”文献补正一例》,载《中国音乐学》,2003年第3期。)
    ⑥ 余冠英《吴声歌曲里的男女赠答》,收录于《古代文学杂论》,北京,中华书局,1987。
    ① 曾智安《清商曲辞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打印稿。
    ② 钱志熙《魏晋诗歌艺术原论》,第506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③ 王小盾《〈行路难〉与魏晋南北朝的说唱艺术》,载《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④ 曹道衡《中古文学史论文集》,第415负,北京,中华书局,1986。
    ⑤ 曹道衡《中古文学史论文集》,第243页,北京,中华书局,1986。
    ⑥ 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第260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⑦ 刘世林《鲍照》,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
    ① 曾君一《鲍照研究》,载《四川大学学报》,1957年第4期。
    ② (梁)萧子显《南齐书》,第52卷,第908页,北京,中华书局,1972。
    ③ 王瑶《中古文学史论集》,第145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④ 葛晓音《八代诗史》,第211页,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
    ⑤ 王传飞《相和歌辞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打印稿。
    ⑥ 刘加夫《南朝文人乐府诗的演进论述》,载《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① 王运熙《汉魏两晋南北朝乐府官署沿革考略》,《乐府诗述论》,第173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② 刘怀荣《南北朝及隋代乐府官署演变考》,载《黄钟》,2002年第2期。
    ③ 杨生枝《乐府诗史》,第293页,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
    ④ 吴相洲先生将乐府学的研究路径总结为三个层面、五个要素。详见吴相洲《关于建构乐府学的思考》,载《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① 孙楷第认为《上邪曲》是傅玄作晋鼓吹曲中的《大晋承运期》,第三首《艾如张曲》是傅玄作晋鼓吹曲中的《征远东》,第二首《晚芝曲》没能考出结果。见《〈宋书乐志今鼓吹铙歌词〉考》,收录于《沧州集》,北京,中华书局,1965。
    ②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16卷,第224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③ (梁)萧子显《南齐书》,第33卷,第596页,北京,中华书局,1972。
    ④ 详见本论文第二章第一节。
    ⑤ 喻意志认为:“《乐府诗集》中的无主名作品主要来源于《古今乐录》、《古乐府》、《乐苑》、《历代歌辞》、正史乐志等收录歌辞的典籍中,作家作品主要来源于别集中,同时办参考总集。”《〈乐府诗集〉的成书研究》,第102页,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文库,索书号:2003\1207.22\43。
    ① 马茂元《古诗十九首初探》,第2-3页,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
    ② (陈)徐陵编,(清)吴兆宜注、程琰删补,穆克宏点校《玉台新咏笺注》,第13页,北京,中华书局,1985。
    ③ (明)胡應麟《诗薮》,第2卷,第146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
    ① 参见刘跃进《玉台新咏研究》,第98页,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② (梁)沈约《宋书》,第11卷,第204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③ (梁)沈约《宋书》,第11卷,第204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① 王运熙《汉魏六朝乐府诗研究书目提要》提及《古今乐录》的两种辑本,清王谟《汉魏遗书钞》、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本》。《乐府诗述论》(增补本),第332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刘跃进《玉台新咏研究》有《古今乐录》辑存部分。《玉台新咏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0。
    ② 详见曾智安《清商曲辞研究》,第45页,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打印稿。
    ① (梁)沈约《宋书》,第19卷,第550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① (梁)沈约《宋书》,第19卷,第546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② 此表参考了王运熙《吴声西曲的产生时代》一文,《乐府诗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此外,部分信息录自1979年中华书局《乐府诗集》校点本校语。
    ① 此表参考了王运熙《吴声西曲的产生时代》一文,《乐府诗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① 王传飞补录的晋宋乐府曲题、曲辞如下:颜延之《挽歌》一首;孔欣《猛虎行》一首;谢惠连《从军行》一首;谢灵运《苦寒行》残篇;谢灵运《董逃行》断句;谢惠连《陇两行》断句。《相和歌辞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打印稿。
    ② (唐)李延寿《南史》,第34卷,第881页,北京,中华书局,1975。
    ③ 曹道衡、刘跃进《南北朝文学编年史》,第99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④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33卷,第496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⑤ 转引自《乐府诗集》谢灵运《苦寒行》校语,第33卷,第498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⑥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33卷,第495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⑦ (梁)沈约《宋书》,第85卷,第2176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⑧ (梁)沈约《宋书》,第96卷,第2373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① 曹道衡、刘跃进《南北朝文学编年史》,第177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② (梁)萧子显《南齐书》,第52卷,第889页,北京,中华书局,1972。
    ③ 曹道衡、刘跃进《南北朝文学编年史》,第188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④ (唐)徐坚《初学记》,第14卷,第363页,北京,中华书局,1962。按:《初学记》作“江智泉”。
    ⑤ (梁)沈约《宋书》,第59卷,第1610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⑥ 《乐府诗集》杨方《合欢诗》校语,第76卷,第1079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又吴世昌《晋杨方〈合欢诗〉发微》一文认为:“在五首中,《合欢诗》只是第一第二两首,其余三首,就其内容观之,绝非《合欢诗》。”载《文史》二十二辑。
    ⑦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7,第726页,北京,中华书局,1983。
    ①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75卷,第1061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② (唐)房玄龄《晋书》,第8卷,第201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③ (唐)房玄龄《晋书》,第85卷,第2206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④ (唐)房玄龄《晋书》,第99卷,第2602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⑤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47卷,第682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⑥ 《辞源》“寿春”条:“战国时楚邑。楚考烈王迁都于此。命名为郢。秦置县。晋孝武时避讳改名寿阳。北魏仍名寿春。隋置寿州。后仍为县。即今安徽寿县地。”《辞源》合订本,第0348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⑦ 曹道衡、刘跃进《南北朝文学编年史》,第14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⑧ 参见《乐府诗集》《东门行》校语,第36卷,第551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⑨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26卷,第382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① (唐)房玄龄《晋书》,第70卷,第1878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② 中华书局本《乐府诗集》《扶风歌》后校语,第84卷,第1180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③ 中华书局本《乐府诗集》《扶风歌》后校语,第84卷,第1180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④ 《晋书》本传载刘琨在晋阳“登楼清啸”、“中夜奏胡笳”。《晋书》卷九十八载桓温于北方得巧作老婢,乃刘琨伎女。《晋书》并记:“河南徐润者,以音律自通,游于贵势,琨甚爱之”。刘琨的音乐爱好和音乐才能是讨论《扶风歌》乐类归属的重要背景。
    ① 余冠英解释《乌生》中的“南山”:“即终南山,秦岭的主峰,在长安的南边。”《乐府诗选》,第12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
    ② 黄节《汉魏乐府风笺》,第46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③ (梁)萧统编、(唐)李善、吕延济等《文选六臣注》,第28卷,第536页,北京,中华书局,1987。
    ④ (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209页,北京,中华书局,1983。
    ⑤ (宋)李昉《太平御览》,第565卷,第2553页,北京,中华书局,1960。
    ⑥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83卷,第1165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⑦ (梁)沈约《宋书》,第67卷,第1761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① 《南齐书》称为“水平乐歌者”,但《乐府诗集》于谢胱《永明乐十首》题解下引《南齐书》此段,即称《永明乐歌》。郭茂倩曰:“按此曲永明中造,故曰永明乐”。萧子显《南齐书》,第十一卷,第196页,北京,中华书局,1972。郭茂倩《乐府诗集》,第75卷,第1062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② 王运熙《子夜变曲考》,《乐府诗述论》,第62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③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50卷,第726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④ (西汉)刘向撰,石光瑛校释《新序校释》,第1卷,北京,中华书局,2001。
    ⑤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57卷,第823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⑥ 引自钱仲联《鲍参军集注》,第15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① 参见钱仲联《鲍参军集注》,第21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② (梁)钟嵘著,吕德申校释《钟嵘诗品校释》,第140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① 参见刘怀荣的两篇文章,《魏晋乐府官署演变考》,载《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5期;《南北朝及隋代乐府官署演变考》,载《黄钟》2004年第2期。
    ① (唐]房玄龄《晋书》,第25卷,第764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② (唐)房玄龄《晋书》,第19卷,第603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③ (梁)沈约《宋书》,第19卷,第540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④ (唐)杜佑《通典》,第25卷,第148页,北京,中华书局,1984。
    ⑤ 参见韩宁博士论文《鼓吹曲辞和横吹曲辞研究》第二章第二节附“历代鼓吹使用情况表”,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打印稿。
    ⑥ (唐)房玄龄《晋书》,第98卷,第2560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⑦ (唐)房玄龄《晋书》,第98卷,第2560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⑧ (唐)房玄龄《晋书》,第65卷,第1750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① (唐)房玄龄《晋书》,第24卷,第736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② 参见赵敏俐、吴相洲、刘怀荣等著《中国古代歌诗研究》,第265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③ (唐)房幺龄《晋书》,第24卷,第736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④ (梁)沈约《宋书》,第19卷,第552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⑤ 王运熙《汉魏两晋南北朝乐府官署沿革考略》,《乐府诗述论》,第188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⑤ (梁)沈约《宋书》,第19卷,第552—553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⑥ (梁)沈约《宋书》,第93卷,第2277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⑦ (梁)萧子显《南齐书》,第3卷,第61页,北京,中华书局,1972。
    ① (梁)萧子显《南齐书》,第11卷,第195页,北京,中华书局,1972。
    ② (唐)房玄龄《晋书》,第7卷,第183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③ (梁)沈约《宋书》,第19卷,第551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④ (梁)沈约《宋书》,第19卷,第546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⑤ [梁]沈约《宋书》,第19卷,第540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⑥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1卷,第1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⑦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l卷,第1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⑧ 《周礼注疏》,第23卷,(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上册,第796页,中华书局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
    ① (梁)萧子显《南齐书》,第11卷,第179页,北京,中华书局,1972。
    ② 《礼记正义》,第37卷,[清]阮兀校刻《十三经注疏》,下册,第1530页,中华书局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
    ③ (唐)房玄龄《晋书》,第92卷,第2370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④ (唐)房玄龄《晋书》,第92卷,第2407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①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8卷,第113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②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8卷,第116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③ (宋)沈约《宋书》,第39卷,第1229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④ (宋)李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影印本,第三册,第2574页,1960。此段今本《宋书》亡佚。
    ⑤ (梁)萧子显《南齐书》,第28卷,第519页,北京,中华书局,1972。
    ⑥ 刘怀荣认为:“宋齐两代的雅乐、俗乐,都足由太乐掌管的”。参见赵敏俐、吴相洲、刘怀荣等著《中国古代歌诗研究》,第269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⑦ (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第9卷,第383页,北京,中华书局,1965。
    ⑧ (唐)房玄龄《晋书》,第22卷,第692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⑨ (唐)房玄龄《晋书》,第66卷,第1766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① 王运熙《汉魏两晋南北朝乐府官岩沿革考略》,《乐府诗述论》,第189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② (梁)沈约《宋书》,第19卷,第547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③ (梁)沈约《宋书》,第18卷,第515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④ (梁)沈约《宋书》,第19卷,第223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⑤ (梁)沈约《宋书》,第19卷,第535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⑥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53卷,第766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⑦ (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三册,第2860页,北京,中华书局,1958。
    ⑧ 《隋书》记载梁代“太常”一职:“又置协律校尉、总章校尉监、掌故、乐正之属,以掌乐事。”((唐)魏征等撰《隋书》,第26卷,第724页,北京,中华书局,1973。)
    ① [梁)沈约《宋书》,第41卷,第1270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② (梁)沈约《宋书》,第41卷,第1270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③ (梁)沈约《宋书》,第19卷,第553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④ (唐)李延寿《南史》,第22卷,第602页,北京,中华书局,1975。
    ⑤ 《三国志》引司马师废曹芳的上表中提到其时朝廷设有清商令和清商丞等职。(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第4:卷,第129-130页,北京,中华书局,1959。
    ⑥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第22卷,第1071页,北京,中华书局,1962。
    ⑦ (晋)陈寿《三国志》,第3卷,第105页,北京,中华书局,1959。
    ⑧ 曾智安《清商曲辞研究》,第24—25页,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打印稿。
    ⑨ (梁)沈约《宋书》,第11卷,第204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① (唐)房玄龄《晋书》,第16卷,第481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② (唐)房玄龄《晋书》,第51卷,第1425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③ (唐)李延寿《南史》,第23卷,第628页,北京,中华书局,1975。
    ④ (梁)沈约《宋书》,第7卷,第141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⑤ [梁]沈约《宋书》,第42卷,第1314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⑥ (梁)沈约《宋书》,第19卷,第534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⑦ (梁)沈约《宋书》,第19卷,第540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① (梁)沈约《宋书》,第19卷,第541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② (梁)沈约《宋书》,第19卷,第542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③ (梁)沈约《宋书》,第19卷,第552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④ (梁)沈约《宋书》,第19卷,第541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①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14卷,第195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②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9卷,第123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③ (东汉)班固《汉书》,第22卷,第1070页,北京,中华书局,1962。
    ④ (梁)沈约《宋书》,第19卷,第553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⑤ 《春秋左传正义》第31卷,(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下册,第1951页,中华书局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
    ① (梁)沈约《宋书》,第11卷,第219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② (梁)沈约《宋书》,卷11卷,第212、213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③ (梁)沈约《宋书》,卷11卷,第219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①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56卷,第810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② (梁)沈约《宋书》,第19卷,第552页,中华书局,1974年。
    ③ (梁)萧子显《南齐书》,第11卷,第172页,北京,中华书局,1972。
    ④ 《周礼注疏》第19卷,(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上册,第766页,中华书局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
    ⑤ 转引自钱玄、钱兴奇编著《三礼辞典》,第163页,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⑥ (梁)萧子显《南齐书》,第11卷,第172页,北京,中华书局,1972。
    ① (汉)司马迁《史记》,第24卷,第1177页,北京,中华书局,1959。
    ② 葛晓音《八代诗史》,第182页,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③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19卷,第287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④ (明)于慎行撰,吕景琳点校《谷山笔麈》,第8卷,第88页,北京,中华书局,1984。
    ⑤ 刘加夫《南朝文人乐府诗的演进论述》,载《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⑥ 韩宁《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打印稿。
    ⑦ 钱志熙认为:“何承天在晋末义熙中作《饶歌十五章》,虽是私人创制,但目的也是为了备朝廷典礼之用,而非个人流连风光、吟咏情性之作。”《齐梁拟乐府诗赋题法初探—兼论乐府诗写作方法之流变》,载《北京大学学报》1995年第 4期。笔者按:何作完成于义熙末年,其时晋帝尚未禅位。“备朝廷典礼之用”的说法较为含糊,且钱文并未就此问题展开讨论。
    ① “雅乐”是指用于祭祀和燕饗的乐歌。笔者认为魏吴晋鼓吹曲和何承天《鼓吹铙歌》具备雅乐性质,是从其内容、音乐功能考虑的,不是说它们属于严格意义上的“雅乐”。
    ②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19卷,第287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今本《宋书·乐志》作“何承天晋义熙中私造”。
    ③ (梁)沈约《宋书》,第2卷,第38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④ (梁)沈约《宋书》,第2卷,第45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① (梁)沈约《宋书》,第64卷,第1702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② (梁)沈约《宋书》,第14卷,第354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③ (梁)沈约《宋书》,第29卷,第849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①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19卷,第287贝,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② (梁)沈约《宋书》,第11卷,第204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③ 参见韩宁《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打印稿。
    ④ (梁)沈约《宋书》,第2卷,第40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① (梁)沈约《宋书》,第2卷,第46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② (唐)房玄龄《晋书》,第81卷,第2118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③ (唐)房玄龄《晋书》,第94卷,第2457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① (唐)房玄龄《晋书》,第79卷,第2069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② (唐)房玄龄《晋书》,第82卷,第2169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③ (梁)沈约《宋书》,第93卷,第2279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④ (梁)沈约《宋书》,第53卷,第1511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⑤ (梁)沈约《宋书》第78卷,第2011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⑥ (唐)李延寿《南史》,第28卷,第749负,北京,中华书局,1975。
    ① (唐)房玄龄《晋书》,第75卷,第1968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② (唐)房玄龄《晋书》,第91卷,第2362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③ (梁)沈约《宋书》,第31卷,第918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④ (宋)李昉《太平广记》,第321卷,第2545页,北京,中华书局,1961。
    ⑤ (宋)李昉《太平御览》,第569卷,第2574页,北京,中华书局,1960。
    ⑥ (梁)沈约《宋书》,第74卷,第1920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⑦ (唐)李延寿《南史》,第37卷,第966页,北京,中华书局,1975。
    ⑧ (梁)沈约《宋书》,第63卷,第1687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⑨ (梁)沈约《宋书》,第65卷,第1722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⑩ (梁)沈约《宋书》,第29卷,第1829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①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44卷,第638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② (唐)房玄龄《晋书》,第98卷,第2558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③ (梁)萧子显《南齐书》,第46卷,第811页,北京,中华书局,1972。
    ④ (梁)沈约《宋书》,第93卷,第2276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① (唐)姚思廉《梁书》,第21卷,第332页,北京,中华书局,1973。
    ② (唐)李延寿《南史》,第38卷,第988页,北京,中华书局,1975。
    ③ (梁)沈约《宋书》,第69卷,第1820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④ (唐)李延寿《南史》,第22卷,第602页,北京,中华书局,1975。
    ⑤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徐震崿校笺,《世说新语校笺》,第88页,北京,中华书局,1984。
    ⑥ (梁)沈约《宋书》,第19卷,第549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① 郭茂倩《乐府诗集》引《乐苑》曰:“《碧下歌》者,宋汝南王所作也。”(第45卷,第663页。)按:校语曰宋无汝南王,疑为晋。《乐府诗集》无名氏《碧玉歌》第二第四两首亦见《玉台新咏》卷十,题作《情人碧玉歌》,孙绰作。《古今乐录》亦云:“《碧玉歌》,晋孙绰作。”有关《碧玉歌》作者问题可参见王运熙《吴声西曲杂考》,《乐府诗述论》第65—66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② 郭茂倩《乐府诗集》《桃叶歌》题解引《古今乐录》,第45卷,第664页。
    ③ 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第198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④ (梁)沈约《宋书》,第4卷,第65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⑤ (梁)沈约《宋书》,第19卷,第552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⑥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56卷,第810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① 崔炼农《魏晋南北朝辞乐关系研究》,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文库,索书号2003\1207.22\41。曾智安《清商曲辞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打印稿。
    ② 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第1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① (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211页,北京,中华书局,1983。
    ② (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庾子山集注》,上册,第111页,北京,中华书局,1980。
    ③ (梁)沈约《宋书》,第19卷,第550页,北京,中华书局,1975。
    ④ (梁)沈约《宋书》,第19卷,第549页,北京,中华书局,1975。
    ①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44卷,第640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②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44卷,第640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但此本断句有误,查宋书,无“盖自……”后几句,为后来所加。
    ③ 罗根泽《乐府文学史》,第2页,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① 王昆吾《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第55、56页,北京,中华书局,1996。
    ② “世俗化乐歌”的提法借鉴了赵敏俐《论两汉社会生活变化与诗歌创作》一文,文章认为:“汉诗平民化方向发展的第二个特征是诗歌表现内容的世俗化”。《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第1期。
    ③ (唐)虏玄龄《晋书》,第79卷,第2076-2077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④ 徐震崿《世说新语校笺》,第206页,北京,中华书局,1984。
    ① 徐震崿《世说新语校笺》,第452页,北京,中华书局,1984。
    ② 徐震崿《世说新语校笺》,第426页,北京,中华书局,1984。
    ③ (梁)沈约《宋书》,第1卷,第1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④ (梁)沈约《宋书》,第1卷,第10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⑤ (梁)沈约《宋书》,第3卷,第60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⑥ (梁)沈约《宋书》,第4卷,第66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⑦ (梁)沈约《宋书》,第9卷,第109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① 沈玉成《宫体诗与〈玉台新咏〉》,载《文学遗产》1988年第6期。
    ①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44卷,第644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②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44卷,第651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③ 王运熙《吴声西曲的产生时代》,《乐府诗述论》,第1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① 王运熙《吴声西曲产生的时代》,《乐府诗述论》,第6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② (梁)沈约《宋书》,第19卷,第549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③ (梁)沈约《宋书》,第31卷,981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① 关于《丁督护歌》的本事及相关史料,可参考王运熙《吴声西曲杂考》一文。(《乐府诗述论》,第78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②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2册,第1721页,北京,中华书局,1958。
    ③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44卷,第641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④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46卷,第669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⑤ (梁)沈约《宋书》,第19卷,第550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⑥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45卷,第655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⑦ 王运熙:“变曲是从旧有曲调中变化出秋的新声,故古人往往以新声变曲连称。”参见《吴声西曲杂考》。
    ⑧ 王运熙《吴声西曲杂考》。《乐府诗述论》,第73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① 参见王运熙《论六朝清商曲中之和送声》。《乐府诗述论》,第73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②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44卷,第641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③ 关于《子夜变歌》前作持子送、后作欢娱我送两个送声的情况,王运熙认为是由于《子夜歌》、《子夜变歌》联唱形成的。参见《吴声西曲中的和送声》一文。崔炼农认为这是一个双结构曲体,自然有两个送声。参见《汉魏六朝乐府辞乐关系研究》。
    ① 吴相洲《关于建构乐府学的思考》,载《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② 丘琼荪《燕乐探微》,第32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③ 王运熙《吴声西曲的渊源》,《乐府诗述论》,第37-38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④ 王昆吾《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第38页,北京,中华书局,1996。
    ⑤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第145页,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⑥ 参见赵敏俐、吴相洲等著《中国古代歌诗研究》,第366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①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44卷,第638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② 任半塘《唐声诗》,第30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③ (梁)沈约《宋书》,第31卷,第913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④ (梁)沈约《宋书》,第31卷,第914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①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44卷,第638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② 王运熙从乐章的节解和乐曲的配置方面,认为吴声西曲在声调上承袭中原旧曲很多。他在《清乐考略》一文中,讲“晋代南渡,清商旧曲的一部分声制被带至江左,随着时代地域和人情好尚的不同,从清商旧曲,渐渐蜕变出适合演唱江南民歌的新的声制,这样便形成了清商新声。”将吴声西曲的声制完全归于旧曲,过于绝对。
    ③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44卷,第641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④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57卷,第823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① (北齐)魏收《魏书》,第109卷,第2843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② (宋)王灼《碧鸡漫志》,第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第2674册,第3页,北京,中华书局,1983。
    ③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44卷,第640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④ 王运熙《吴声西曲的渊源》,《乐府诗述论》,第37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⑤ 《礼记正义》第39卷,(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下册,第1541页,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
    ⑥ (后汉)赵晔《吴越春秋》第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第3696册,第18页,北京,中华书局,1983。
    ⑦ (梁)沈约《宋书》,第19卷,第553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⑧ 《礼记正义》第36卷,(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下册,第1527页,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
    ⑨ 《礼记正义》第38卷,(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下册,第1535页,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
    ⑩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61卷,第884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① 《礼记正义》第37卷,(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下册,第1527页,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
    ② 《春秋左传正义》,第41卷,(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下册,第2025页,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
    ③ 《春秋左传正义》,第41卷,(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下册,第2024-2025页,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
    ④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45卷,第655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⑤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45卷,第657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⑥ (梁)沈约《宋书》,第19卷,第550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⑦ (五代)刘昫《旧唐书》,第29卷,第1064页,北京,中华书局,1975。
    ①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734页,北京,中华书局,1983。
    ②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349页,北京,中华书局,1983。
    ③ (五代)刘昫《旧唐书》,第29卷,第1064页,北京,中华书局,1975。
    ④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48卷,第690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笔者对前一句的理解是:虽然也是促柱繁弦,但那支曲并非《子夜歌》。如果理解为“《子夜歌》非促柱繁弦”,则与曲题及后一句都不符。
    ⑤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44卷,第655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⑥ 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149卷,第1247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⑦ 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256卷,第681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⑧ 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48卷,第416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⑨ 关于曲式结构与表演形态的“提法”,笔者参考了杨荫浏《霓裳羽农曲考》一文。杨文称之为“曲体结构”,笔者以为吴声音乐结构较简单,不宜称“曲体”,改称“曲式”。《霓裳羽衣曲考》,1962《人民音乐》4月号。
    ⑩ 王运熙《乐府诗述论》,第104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①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30卷,第441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② 参见王传飞《相和歌辞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打印稿。
    ③ 崔炼农《汉魏六朝乐府辞乐关系研究》,第119页,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文库,索书号2003\1207.22\41。
    ④ 王运熙《论吴声西曲之和送声》,《乐府诗述论》,第94-109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⑤ 刘明澜《中国古代诗词音乐》,临沂,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3。
    ⑥ 王昆吾《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讨论唐曲子中的“齐杂言同调异体”现象。笔哲借用了“同调异体”之提法。《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96。
    ⑦ 王昆吾《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第89页,北京,中华书局,1996。
    ⑧ 王昆吾《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第91页,北京,中华书局,1996。
    ① 余冠英《吴声歌曲里的男女赠答》,载《古代文学杂论》,第190--198页,北京,中华书局,1987。
    ② 赵敏俐、吴相洲等著《中国古代歌诗研究》,第357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③ (梁)沈约《宋书》,第11卷,第214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④ 琴曲中亦有《飞龙引》。隋萧悫《飞龙引》曰:“引商吹细管,下徵长徽。持此凄清引,春夜舞罗衣。”似《飞龙引》在隋时犹传。
    ⑤ (唐)徐坚《初学记》,第16卷,第392页,北京,中华书局,1962。
    ① 王运熙《清乐考略》,《乐府诗述论》,第188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②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55卷,第800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③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54卷,第786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④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53卷,第772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⑤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44卷,第640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⑥ 王运熙《吴声西曲杂考》,《乐府诗述论》,第65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①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45卷,第655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② (梁)萧子显撰《南齐书》,第42卷,第744页,北京,中华书局,1972。
    ③ (唐)姚思廉撰《梁书》,第28卷,第422页,北京,中华书局,1973。
    ① (唐)姚思廉撰《梁书》,第39卷,第561页,北京,中华书局,1973。
    ② (唐)李延寿撰《南史》,第60卷,第1485页,北京,中华书局,1975。
    ③ 参见郑振铎著《中国俗文学史》第四章“六朝的民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④ (梁)萧绎《金楼子》,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48册,第808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⑤ (唐)李延寿《南史》,第22卷,第593页,北京,中华书局,1975。
    ① (宋)李昉《太平御览》,第577卷引《晋书》。中华书局影印本,第2604页,1960。
    ② (宋)李昉《太平广记》,第468卷引《甄异传》。第十册,第3861页,北京,中华书局,1961。
    ③ 朱自清《诗言志辨》,第9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① (唐)李延寿《南史》,第60卷,第1485页,北京,中华书局,1975
    ② (唐)魏征等《隋书》,第13卷,第467页,北京,中华书局,1973。
    ③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44卷,第639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① 丘琼荪《燕乐探微》,第34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①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44卷,第640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② (唐)杜佑《通典》,第145卷,第3701—3702页,北京,中华书局,1984。
    ③ (东汉)王充《论衡》,第14卷。《丛书集成》初编本,第0591册,第71页,北京,中华书局,1983。
    ④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45卷,第655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⑤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2册,第1883页,北京,中华书局,1958。
    ⑥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2372页,北京,中华书局,1983。
    ⑦ [梁]沈约《宋书》,第19卷,第550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⑧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46卷,第671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① 王运熙《乐府诗述论》,第100页—101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② 《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第648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③ [清)汤球《九家旧晋书辑本》,《丛书集成初编》,第3806册,第15页,北京,中华书局,1983。
    ④ 据明胡震亨《刘敬叔传》,敬叔卒于宋明帝泰始年间。《南齐书》卷五十四记载臧荣绪与刘康之沉潜典籍、荣绪撰《晋书》之事。康之宋末卒。又,齐建元间褚渊上太祖《晋书》。则《晋书》可能成书于宋末,应晚于《异苑》。
    ①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第116页,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②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第22卷,第467页,北京,中华书局,1975。
    ③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26卷,第376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①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44卷,第640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① 笔者关于“啸”的讨论参考了范子烨《论“自然之至音”一啸》一文,部分文献材料也取自此文。蒙范先生惠赐此文,深表感谢,特此说明。
    ②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2册,第1795页,北京,中华书局,1960。
    ③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24卷,第349页,北京,中华书局,1975。
    ④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25卷,第362页,北京,中华书局,1975。
    ①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45卷,第663页,北京,中华书局,1975。
    ② (宋)洪兴祖撰《楚辞补注》,第11卷,第228页,北京,中华书局,1983。
    ③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16卷,第230页,北京,中华书局,1975。
    ④ (宋)洪兴祖撰《楚辞补注》,第6卷,第178页,北京,中华书局,1983。
    ⑤ 《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第82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⑥ 黄鹤为祥瑞之鸟,董仲舒《春秋繁露》卷十三曰:“恩及羽虫,则飞鸟大为,黄鹄出见,凤凰翔。”又,《后汉书·章帝本纪》记载元和二年二月,黄鹄三十从西南来。
    ⑦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2,第112页,北京,中华书局,1983。
    ①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12,第336页,北京,中华书局,1983。
    ②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12,第338页,北京,中华书局,1983。
    ③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12,第330页,北京,中华书局,1983。
    ④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39卷,第576页,北京,中华书局,1975。
    ⑤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3,第378页,北京,中华书局,1983。
    ⑥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45卷,第663页,北京,中华书局,1975。
    ⑦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21卷,第311页,北京,中华书局,1975。
    ⑧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24卷,第359页,北京,中华书局,1975。
    ① 吴相洲《永明体与音乐关系研究》,第80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② 赵敏俐、吴相洲、刘怀荣等著《中国古代歌诗研究》第一章,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③ 余冠英指出:“乐工将歌辞割裂拼搭来凑和乐谱,是乐府诗里常见的情形。”(《乐府诗选·前言》,第11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
    ④ “套语”或“套语化”是西方学者帕里-洛德提出的口头诗学中的一个概念。([美]约翰·迈尔斯·弗里著,朝戈金译:《口头诗学:帕里—洛德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王靖献运用口头诗学理论对《诗经》中的套语进行了专门研究。(王靖献著,谢谦译:《钟与鼓——〈诗经〉的套语及其创作方式》,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中国古代歌诗艺术生产史》对于靖献所做工作有引述,同时也以“套语”一词指称汉乐府中的一些固定表达法,并且指出《诗经》中是与主题相关的套语,而汉乐府是纯粹歌唱技巧的套语,二者不同。(赵敏俐、吴相洲、刘怀荣等著《中国古代歌诗研究》,第四章,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口头诗学理论所言“套语”与乐府中的套式用语并不一致,前者是歌诗情节与结构的内在组织因素,后者是一些惯用语,这些惯用语的形成有种种原因。所以,笔者以为,余冠英先生所言“乐府陈套”一词贴切,笔者主要以“套式用语”指称这一现象,但为行文方便,亦用“套语”一词。
    ⑤ 余冠英《乐府诗选》,第11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
    ① 赵敏俐、吴相洲等著《中国古代歌诗研究》,第252贝,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② 廖群《厅堂说唱与汉乐府艺术特质探悉》,《义史哲》,2005年第3期。
    ①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上册汉诗第12卷,第338页,北京,中华书局,1983。
    ②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上册汉诗第12卷,第329页,北京,中华书局,1983。
    ③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上册晋诗第1卷,第555页,北京,中华书局,1983。
    ④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上册晋诗第1卷,第559页,北京,中华书局,1983。
    ⑤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上册晋诗第5卷,第654页,北京,中华书局,1983。
    ⑥ 倚歌歌辞数量少与其“悉用铃鼓,无弦有吹”的特殊伴奏有关。据《古今乐录》等相关文献记载,管弦乐器的配合 即丝竹伴奏依然是吴声西曲的主要音乐形式。“倚歌”的特殊伴奏可能造成其曲调流传不广,影响较小,歌辞数量自然也少。
    ① 《论语注疏》,第17卷,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下册,第2526页,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
    ② (唐)房玄龄《晋书》,第72卷,第1911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③ (梁)沈约《宋书》,第46卷,第1398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④ (梁)沈约《宋书》,第64卷,第1710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① (后魏)郦道元撰《水经注》,第22卷。《从书集成》初编本,第3010册,第1149页,北京,中华书局,1983。
    ② (梁)沈约《宋书》,第15卷,第407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③ (唐) 魏征《隋书》,第8卷,第153页,北京,中华书局,1973。
    ④ (西晋)崔豹《古今注》,《新世纪万有文库》第二辑,第7页,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⑤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第5卷,《新世纪万有文库》第二辑,第27页,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① (汉)刘安《淮南鸿烈解》,《丛书集成》初编本,第0587册,第377页,北京,中华书局,1983。
    ② 吴承学《先秦的盟誓》对盟誓进行了专门研究,收录于《中国古代问题形态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
    ③ 洪顺隆《从六朝民歌看原始阿注婚残迹》,载《许昌师专学报》,1998年第4期。
    ④ 何光岳《百越源流史》,第8—10页,83—154页,浙江教育出版社,1980。
    ⑤ 藤复、徐吉军《浙江文化史》,第82页,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
    ⑥ 洪顺隆《从六朝民歌看原始阿注婚残迹》,载《许昌师专学报》1998年第4期。
    ①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1册,第674页,北京,中华书局,1960。
    ② 《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第81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③ (宋)李昉《太平御览》,第31卷。中华书局影印本,第一册,第149页,1960。
    ④ (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第1058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⑤ 《诗大东》中描写的织女星与牵牛星已经人格化,但那时织女与牵牛大概还没有发生关系。参看萧放《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第178页,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① 杨伯峻《孟子译注》,第284页,北京,中华书局,1960。
    ① (汉)刘向《古列女传》,第4卷《贞顺传》。《丛书集成》初编本,第3400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
    ② (东汉)王充《论衡》,第5卷。《丛书集成》初编本,第1579册,第53页,北京,中华书局,1983。
    ③ (宋)李昉《太平御览》,第192卷,中华书局影印本,第1册,第928页,1960。
    ④ 《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第514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⑤ 王运熙《乐府诗述论》,第40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⑥ 王运熙《乐府诗述论》,第60页-61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① 由于“变曲”与“六变”的问题结合在一起,所以较为复杂。“变曲”都有所从变的一个原曲,但“六变”中的《长史变》不存在所从变的“原曲”。笔者倾向认为,“变曲”与“六变”应该分开讨论,属于不同的音乐问题。至于“变曲”,与“原曲”显然是有关系的。
    ② (东汉)班固《汉书》,第22卷,第1044页,中华书局,1962。
    ① 曹道衡《南朝政局与“吴声歌”、“西曲歌”的兴盛》,载《社会科学战线》,1988年第2期。
    ② 王运熙《吴声西曲的产生时代》,《乐府诗述论》,第11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③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47卷,第688-689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④ 王运熙《乐府诗述论》,第23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⑤ (梁)沈约《宋书》,第37卷,第1117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①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36页,上海,地图出版社,1982。
    ② 雍州是宋文帝时割襄阳、南阳等地而建,是荆州北部区域。郢州是孝武帝时从荆州割置而建。
    ③ (梁)沈约《宋书》,第68卷,第1798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④ [粱]沈约《宋书》,第51卷,第1476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① 王运熙《乐府诗述论》,第81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②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45卷,第1225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① 王运熙《乐府诗述论》,第11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②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68卷,第1208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① 可参看任半塘《唐声诗》上编第二章论和声。《唐声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① 《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第97-98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② (唐)段安节《乐府杂录》“架鼓部条”。《丛书集成》初编本,第1659册,第13页,北京,中华书局,1983。
    ③ 曾昭岷、曹济平等编著《全唐五代词》,下册,第1206页,北京,中华书局,1999。
    ④ (梁)沈约《宋书》,第92卷,第2261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①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49卷,第710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② 转引自苏晋仁、萧炼子校注《宋书乐志校注》,第99页,山东,齐鲁书社,1982。
    ③ (梁)沈约《宋书》,第19卷,第555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④ 《辞海》合订本,第836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⑤ 以上材料俱见《辞海》合订本,第1394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⑥ 唐代《十部乐》中的《西凉乐》、《龟兹乐》、《疏勒乐》、《高昌乐》、《高丽乐》等也用到“腰鼓”。
    ⑦ (元)马端临撰《文献通考》,第135卷,第1203页,北京,中华书局,1986。
    ① (梁)沈约《宋书》,第78卷,第2011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② 王昆吾著《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第57页,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③ 丘琼荪《燕乐探微》,第32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④ 臧艺兵《疑说倚歌》一文对“倚歌”一词的来源进行了详细梳理,可参看。载《黄钟》,1994年第3期。
    ⑤ (汉)司马迁《史记》,第102卷,第2754页,北京,中华书局,1959。。
    ⑥ (唐)魏征《隋书》,第14卷,第331页,北京,中华书局,1973。
    ⑦ 《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第1009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⑧ (梁)萧子显《南齐书》,第7卷,第106页,北京,中华书局,1972。
    ①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49卷,第722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① 曾智安《清商曲辞研究》,第123页,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打印稿。
    ② (五代)刘昫《旧唐书》,第29卷,第1066页,北京,中华书局,1975。
    ③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48卷,第703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④ (梁)沈约《宋书》,第65卷,第1719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① 王运熙《论清商曲中之和送声》,《乐府诗述论》,第107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② 王运熙《乐府诗述论》,第39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③ 刘航《刘生、王昌考》,《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9期。
    ④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21卷,第311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⑤ 王运熙《乐府诗述论》,第39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⑥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49卷,第718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⑦ 以上考证详见沈冬《唐代乐舞新论》收录的《杨柳枝考》一文,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① 笔者是在一种较宽泛的意义上使用“民俗”一词的,如某种生产行为或某种社会现象均视之为民俗。
    ② 刘航《〈乐府诗集〉民俗丛考》电子稿。
    ③ 刘航《〈乐府诗集〉民俗丛考》电子稿。
    ① (唐)徐坚《初学记》,第16卷,第386页,北京,中华书局,1962。
    ②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47卷,第690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③ 《乐府诗集》所收梁至唐的24首《乌栖曲》中,只有三首体式例外。
    ① 刘航《〈乐府诗集〉民俗从考》电子稿。
    ② 任半塘《唐声诗》,第7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① (宋)李昉《太平御览》,第573卷。中华书局影印本,第3册,第2589页,1960。
    ②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陈诗卷6,下册,第2574页,北京,中华书局,1983。
    ③ 王运熙《论吴声西曲的和送声》,《乐府诗述论》,第105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① (五代)刘昫《旧唐书》,第29卷,1065页,北京,中华书局,1975。
    ②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48卷,第698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③ (梁)沈约《宋书》,第5卷,第102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④ (梁)沈约《宋书》,第6卷,第110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⑤ [梁]沈约《宋书》,第40卷,第1390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⑥ (梁)沈约《宋书》,第68卷,第1798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⑦ (梁)沈约《宋书》,第65卷,第1719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⑧ 范致明《岳阳风土记》。《丛书集成》初编本,第3176册,第30-31页,北京,中华书局,1983。
    ① (梁)沈约《宋书》,第2卷,第42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① (唐)魏征《隋书》,第15卷,第377页,北京,中华书局,1973。
    ② (唐)魏征《隋书》,第15卷,第350页,北京,中华书局,1973。
    ③ 沈冬《唐代乐舞新论》,第6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④ 关于张永和王僧虔在宋齐时代所进行的音乐工作,可参看郑祖襄《〈古今乐录〉“相和歌辞”文字的标点和释义》一文。
    ⑤ 杨明《〈乐府诗集〉“相和歌辞”题解释读》和郑祖襄《古今乐录“相和歌辞”文字的标点和释义》两篇文章,贡献尤为突出。杨明的文章主要解决何埏所言的问题,将张录、王录和《古今乐录》中的话区别出来。郑祖襄的文章对“相和歌辞”题解重新标点并解说,但此文有一些说法值得商榷。本文参看了两篇文章,部分内容按个人理解又重作标点,凡不同之处,后文一一注出。《〈乐府诗集〉题解释读》,载《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年第3期。《〈古今乐录〉“相和歌辞”文字的标点和释义》,载《音乐研究》,2006年第2期。
    ①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26卷,第377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② 实际上《乐府诗集》对平、清、瑟、楚调的著录依照王僧虔的《大明三年宴乐技录》。杨明认为,大约两部乐录的记载相差尢几,因而在实际著录中,分别参看了两部乐录。相和六引、相和曲、吟叹曲的著录参考张录,其他类别则参考王录。
    ③ 这一点已得到研究者的认同。喻意志指出:“荀录所载魏世清商三调相和歌辞,包括王录所云传者与不传者,总计有平调十二曲,清调九曲,瑟调十五曲,楚调二曲。所录当为魏,西晋时仍入乐演唱者。而约晚于荀氏二百年的王僧虔则以《荀氏录》为参照记录了魏和西晋时清商三调歌诗在宋时的保存实况。”笔者按,所谓“保存实况”自然就应该也包含了演唱实况的意思,如果只是歌辞的保存而没有演唱的意义,那么,诗人别集也可保存,何必是在“乐录”中呢?喻意志《乐府诗集成书研究》,第128页,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文库,索书号2003\207.22\43。
    ④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26卷,第377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此段引文断句遵照杨明《〈乐府诗集〉“相和歌辞”题解释读》一文引述文字。
    ⑤ (梁)沈约《宋书》,第11卷,第214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⑥ “三引有歌声”中的“歌声”是指什么?这是“相和歌辞”题解中令人不解的地方。杨明认为“歌声”不是指器乐谱,而是指具体的唱腔和唱法,只有器乐谱和歌辞并不一定能实现歌唱,还需要有知音者将歌辞配入曲谱。参见杨明《〈乐府诗集〉“相和歌辞”题解释读》及其文注释一。
    ① (唐)魏征《隋书》曰:“旧三朝设乐有登歌,以其颂祖宗之功烈,非君臣之所献也,于是去之。三朝,第一,奏《相和五引》……”。(《隋书》,第13卷,第302页,北京,中华书局,1973。)
    ② 参见钱玄、钱兴奇编著《三礼辞典》“三朝”条,54页。《三礼辞典》,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③ 梁“三朝”所奏之乐也并不全部是接近雅乐的乐曲,比如“舞曲歌辞”中有梁白纻辞二首,《古今乐录》曰:“梁三朝乐第二十,设《巾舞》,并《白纻》,盖《巾舞》以《白纻》四解送也。”说明,《巾舞》也是“三朝”所奏之乐。由此,大约梁“三朝”所奏之乐雅俗兼有。
    ④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26卷,第383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⑤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27卷,第394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⑥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26卷,第395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⑦ 见杨明《〈乐府诗集〉“相和歌辞”题解释读》一文。《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年第3期。
    ①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29卷,第424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②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29卷,第425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关于“契注声”,匠琼荪认为“类于曲中之尾声,或较一般尾声为长。因其音节有异,故此末拍又特称之为契声。《燕乐探微》,第64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①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30卷,第440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此段文字笔者依文意重新标点。
    ② 《辞源》合订本,第301贝,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③ 杨生枝认为“四弦曲”是指四部合奏的弦乐器。参见《乐府诗史》,第75页,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
    ④ 《列子·汤问》第5卷。《丛书集成》初编本,第0544册,第69页,北京,中华书局,1983。
    ⑤ (后汉)应邵《风俗通》,第6卷。《丛书集成》初编本,第0274册,第161页,北京,中华书局,1983。
    ⑥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2册,第1716页,北京,中华书局,1958。
    ⑦ 顾学颉校点《白居易集》,第12卷,第242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⑧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72卷,第1023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①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30卷,第440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② 丘琼荪《燕乐探微》设专节介绍琵琶。中国本有四弦十二柱之直项琵琶,又称秦汉子、阮咸。曲项琵琶由外国传入,具体时间不可考,最早见于文字记载是在北魏,四弦四柱。《燕乐探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同时,据《宋书·乐志》对琴、瑟、筝的介绍,没有四弦的。瑟,二十七弦;筝,十三弦;琴,有五弦,七弦,二十弦。沈约《宋书》,第十九卷,第555页-557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③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26卷,第377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④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30卷,第441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⑤ 参见杨明《〈乐府诗集〉“相和歌辞”题解释读》一文。《古今整理研究学刊》,2006年第3期。
    ①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30卷,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② 如《古今乐录》所言陈时“不传”的曲目中有左延年《从军行》“苦哉”一篇,但这首曲辞在《乐府诗集》卷32魏王粲《从军行》五首题解引述的《乐府广题》中保存着,因而“不传”的不是歌辞,而是具体的唱腔唱法。
    ③ 此段文字笔者依文意重新断句。
    ① 刘明澜指出三调包括弄、弦和歌弦三部分。《中国古代诗词音乐》,第58页,临沂,中国科学出版社,2003。
    ② 吉联抗认为“部”似乎是指乐段。《古乐书佚文辑注》,第17页,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沈冬《文物千官会,夷音九部陈》一“乐部”考一文认为:南北朝迄隋唐与音乐相关的“部”的意义有三,一表示乐舞伎人的团体;二表示完整的一套乐器;三表示乐曲和乐段。他认为王僧虔乐录中的“歌弦六部”“八部弦”是指乐曲和乐段。见《唐代乐舞新论》,第27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刘明澜论“歌弦”:“在丝竹乐器相伴下,唱多段歌曲,即平调歌弦六部,清调歌弦四部,瑟调歌弦六部。”《中国古代诗词音乐》,第58页,临沂,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3。
    ③ 按郑祖襄所言,多个乐队的存在,其目的也是要演奏他们所掌握的不同乐曲,因而多个乐队在实际表演中就要演奏多段乐曲。参见《〈古今乐录〉相和歌辞文字的标点和释义》,载《音乐研究》2006年第2期。
    ① 笔者依文意重新标点。
    ② 荀氏录所载九曲实际上只有六个曲调。
    ① 参看吴相洲《论唐代旧题乐府的入乐问题》一文,收录于《唐诗十三论》,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
    ② 王传飞《相和歌辞研究》,第231页-232页,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打印稿。
    ① 这一统计不包括郊庙、燕射歌辞,这类乐歌性质与其他乐歌不同。另有赵整的《琴歌》二首,王嘉的杂歌谣辞,但此二人活动在前秦,远离东晋文坛,也不计在内。
    ② 钱志熙《乐府古辞的经典价值》,载《文学评论》1998年第2期。
    ③ (唐)房玄龄《晋书》,第66卷,第1766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④ (唐)房玄龄《晋书》,第43卷,第1230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① (梁)沈约《宋书》,第53卷,《谢方明传附谢惠连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② 依钱仲联《鲍照年表》。《鲍参军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③ (梁)沈约《宋书》卷71:“时有沙门释惠休,善属文,辞采绮艳,湛之与之甚厚。世祖命使还俗。本姓汤,位至扬州从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④ 《南史》曰:“又有吴迈远者,好为篇章,宋明帝闻而召至。及见,曰,此人连绝之外,尢所复有。((唐)李延寿《南史》,第72卷,第1766页,北京,中华书局,1975。)
    ① 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第179页,北京,中华书局,1996。
    ② 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第260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③ 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第200页,北京,中华书局,1996。
    ① 刘加夫《南朝文人乐府诗研究》内容摘要部分,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文库,索书号2002\1207 22 174。
    ② 王运熙认为:“汉代的杂曲歌词,风格跟相和歌辞相同,因其歌辞未被中央乐府机构采习或年代久远等原因,后世不详它们属于何调,故被列入杂曲。”(《乐府诗述论》(增补本》,第253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③ (梁)沈约《宋书》,第4卷,第65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① (梁)沈约《宋书》,第67卷,第1774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② (梁)沈约《宋书》,第67卷,第1754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① 可参考陈冰《论陆机的拟古乐府诗》。《淮阴师范学院学报》1998第1期。
    ②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656页,北京,中华书局,1983。
    ③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663页,北京,中华书局,1983。
    ④ 钱志熙指出:“晋宋之际的诗人复兴诗歌传统,也继承乐府诗艺术传统,促成了汉魏乐府诗创作的又一次繁荣。但是他们基本上是继承了沿袭旧主题旧题材的模拟作风,最典型的如谢灵运的乐府诗,完全是步趋曹植、陆机等人的作品。”《齐梁拟乐府诗赋题法初探—兼论乐府诗写作方法之流变》,北京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
    ①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657页,北京,中华书局,1983。
    ②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制诗》,第1148页,北京,中华书局,1983。
    ③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41卷,第605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④ 转引自黄节《汉魏乐府风笺》,第17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⑤ 钱志熙《齐梁拟乐府诗赋题法初探—兼论乐府诗写作方法之流变》,北京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
    ① 刘加夫《南朝文人乐府诗的演进述论》,《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①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34卷,第508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② 转引自黄节《汉魏乐府风笺》卷,4页。《汉魏乐府风笺》,黄节笺释,陈伯君校订。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社。1958。
    ③ 余冠英《乐府诗选》《江南曲》注释,第8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
    ④ “始辞”这一提法较早见于《碧鸡漫志》卷一,曰“大抵先世乐府,有其名者尚多,其义存者,十之二三,其始辞存者,十不得一”,“始辞”是指创调时的原初歌辞。任半塘曰:“所谓始辞,对拟辞言”。正是此意。见《唐声诗》第6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笔者此处所言“始辞”是特指《乐府诗集》在某一曲题下收录的第一首作品,创调时之歌辞称为“原辞”,
    ①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69卷,第987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①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30卷,第441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②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相逢行》题解曰:“一曰《相逢狭路间行》,亦曰《长安有狭斜行》。”比较两题,后者实际从前者中部分摘出。《相逢行》晋乐所奏,《长安有狭斜行》入乐情况虽不明了,但入乐的可能性很大。二者实为一曲。
    ③ 傅刚指出:“将《三妇艳》编为乐章是乐工的行为,刘铄则利用其题目写诗。自刘铄之后,《三妇艳》迅速成为齐梁文人喜爱的题目,但古辞的意旨和人物的身份却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汉代家人的生活,完全被齐梁文人改造为娟女艳情。”傅刚《南朝乐府古辞的改造与乐府诗的创作》,载《文学遗产》2004年第3期。笔者以为,他将刘铄之作仅仅视作利用《三妇艳》题目写诗,与其乐曲性质不合。
    ④ 傅刚对此曲题写作之流变有较细致分析,可参看。《南朝乐府古辞的改造与艳情诗的写作》,载《文学遗产》2004年第3期。
    ① (梁)沈约《宋书》,第51卷,第1477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② 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第260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③ (梁)钟嵘《诗品》引钟宪语。吕德申《钟嵘诗品校释》,第198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① [汉]班固《汉书》,第30卷,第1756页,中华书局,1962。
    ② 转引自黄节《汉魏乐府风笺》,第4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③ 转引自白黄节《汉魏乐府风笺》,第6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④ 转引自黄节《汉魏乐府风笺》,第6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⑤ 转引自黄节《汉魏乐府风笺》,第78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⑥ (梁)萧统编,(唐)李善等注,《文选六臣注》,第27卷,第507页,北京,中华书局,1987。
    ⑦ 转引自黄节《汉魏乐府风笺》,第97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⑧ 钱志熙《魏晋诗歌艺术原论》,第243页,265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① 钱仲联《鲍参军集注》,第185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② 钱仲联《鲍参军集注》,第171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③ 见曹道衡《中古文学史论集》。另,丁福林《论鲍照的社会诗》对此亦有解说,见《镇江师专学报》1994年第3期。
    ④ (元)方回撰《文选颜鲍谢诗评》。文渊阁《四库全本》,第1331册,第61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影印本。
    ⑤ 钱仲联《鲍参军集注》,第169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⑥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上册,第125卷,第1014页,北京,中华书局,1997。
    ①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上册,第125卷,第1010页,北京,中华书局,1997。
    ②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上册,第125卷,第1012页,北京,中华书局,1997。
    ③ 丁福林认为元嘉二十八年始兴王濬率众城瓜布,鲍照时为始兴王国臣,理应随之。事见《宋书·二凶传》。丁福林《鲍照年谱》,第8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④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70卷,第997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⑤ 余冠英《乐府诗选》,第188—189页。关于鲍照《行路难》组诗的写作时间,曹道衡《论鲍照诗歌的几个问题》中 有详细论述。《中古文学史论文集》,第239—241页,北京,中华书局,1986。
    ① 详见丁福林《鲍照年谱》,第36--61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② (梁)沈约《宋书》,第51卷,第1477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③ 据丁福林《鲍照年谱》。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④ 参见丁福林《鲍照年谱》的相关解说。《鲍照年变》,第50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⑤ (梁)沈约《宋书》,第51卷,第1477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⑥ (梁)沈约《宋书》,第51卷,第1476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⑦ (梁)沈约《宋书》,第51卷,第1480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⑧ (清)陈沆《诗比兴笺》,第2卷,第79页,上海,中华书局,1959。
    ⑨ (宋)李昉《太平御览》,第552卷,中华书局影印本,第3册,第2500页,1960。
    ⑩ (宋)李昉《太平御览》,第497卷,中华书局影印本,第3册,第2275页,1960。
    ① 徐震堮著《世说新语校笺》,第406页,北京,中华书局,1984。
    ② (梁)沈约《宋书》,第69卷,第1820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③ (宋)李昉《太平御览》,第552卷,中华书局影印本,第三册,第2500页,1960。
    ④ (宋)李昉《太平御览》,第552卷,中华书局影印本,第三册,第2500页,1960。
    ⑤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第61卷,第2028页,北京,中华书局,1965。
    ⑥ 葛晓音认为,士庶关系的变化是刘宋政治的特点,“……实际上真正上升到公认的大族地位的寒人还是极少数,但寒人与皇权相结合的事实毕竟意味着高位被士族垄断的局面已有解冻。”《八代诗史》,184页-185页,陕两人民出版社,1989。
    ① (梁)萧子显《南齐书》,第33卷,第592页,北京,中华书局,1972。
    ②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3册,第3177页,北京,中华书局,1958。
    ③ 转引自钱仲联《鲍参军集注》,第3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① (梁)沈约《宋书》,第100卷,第2458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② 钱仲联《鲍参军集注》,第143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③ 丁福林《鲍照年谱》系此诗于宋孝武孝建大明年间,同吴汝纶之说,认为诗颇有可能即借用《诗经》之典,以讽孝武帝淫乱之事实。《鲍照年谱》,第130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④ 《毛诗正义》第3卷,(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上册,第314页,1980。
    ① 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第131页,北京,中华书局,1991。
    ② 曹道衡《鲍照几篇诗文的写作时间》,《中古文学史论集》,第415页,北京,中华书局,1986。
    ③ 顾农《读鲍照诗札记三题》认为《采菱歌》一组有联系的爱情歌曲,但对组诗的理解与笔者不尽相同。又,朱思信《鲍照爱情诗初探》认为《采菱歌七首》的中心内容是抒发离愁别绪。
    ④ 钱仲联《鲍参军集住》,第20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① 钱仲联《鲍参军集注》,第149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② 钱仲联《鲍参军集注》,第149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③ 钱仲联《鲍参军集注》,第149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④ 丁福林《鲍照年谱》,第88页。丁福林将此诗系于宋元嘉二十八年,认为是鲍照离始兴王幕后所作。
    ① (梁)沈约《宋书》,第5卷,第103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②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第125卷,第1010页,北京,中华书局,1997。
    ③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第125卷,第1014页贝,北京,中华书局,1997。
    ① (宋)州马光《资治通鉴》,第125卷,第1009页,北京,中华书局,1997。
    ①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40卷,第592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②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志第五·礼仪中》,北京,中华书局,1965。
    ③ 《汉魏笔记小说大观》,第1056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④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40卷,第594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⑤ 可参看丁福林《鲍照年谱》,第65页。丁谱就此诗自述行踪提出两点证据:第一,诗言“羁客离婴时,飘遥无定所”,说明此时诗人脱离官场而未有归宿。第二,诗有“昔秋寓江介,兹春客河浒”。丁谱曰“所游之商洛梁郡地区,据《宋书州郡志》为刘宋北魏交界处,地近黄河;时明远家居建康,在长江边。”目《临川王服竟还田里诗》“顾此谢人群,岂值止商洛”,说明鲍照确在离临川王幕后又出游梁郡。此点《鲍参军集注》引钱振伦辨说已明。综合上述考证,定《代棹歌行》为鲍照北游梁郡之作是可信的。《鲍照年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⑥ 钱仲联《鲍参军集注》,第145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⑦ 钱仲联《鲍参军集注》,第436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⑧ 丁福林《鲍照年谱》,第153页。笔者以为鲍照早年诗文中表现出的思乡念亲情绪都较具体,此诗中“遇物虽成趣,念者不解忧”似乎包含着更深沉的人生忧患,体味其中意绪,作于辗转诸王幕府,历经人世艰难的后期更有可能。
    ① 钱仲联《鲍参军集注》,第200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② 钱仲联《鲍参军集注》,第201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③钱仲联《鲍参军集注》,第178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④ 苏瑞降《鲍照诗文研究》,第148页,北京,中华书局,2006。
    ⑤ 钱仲联《鲍参军集注》,第370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⑥ 钱仲联《鲍参军集注》,第278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① 钱仲联《鲍参军集注》,第276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② 钱仲联《鲍参军集注》,第200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③ 钱仲联《鲍参军集注》,第375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④ 钱仲联《鲍参军集注》,第74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⑤ 我仲联《鲍参军集注》,第80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⑥ 钱仲联《鲍参军集注》,第4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⑦ 《辞源》合订本,第1397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⑧ 罗春兰《鲍照诗接受史研究》,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文库,索书号2005\1207.22\。
    ① 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第216贝,415页。北京,中华书局,1996。
    ① (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第159页,北京,中华书局,1977。
    ② (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第166页-167页,北京,中华书局,1977。
    ① 钱仲联《鲍参车集注》,引《宋书·孝武本纪》“改新亭为中兴亭”释《中兴歌》之题名,但又认为“歌中无一语及讨逆事,仍以颂文帝为近”,笔者以为,以“中兴”称颂文帝依然没有历史依据,还以颂孝武为足。
    ②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61卷,第885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① 郭茂倩《乐府诗集》,第30卷,第446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① 《隋书·经籍志》:“宋征虏记室参军《鲍照集》十卷,梁六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隋书·经籍志》著录十卷,而注曰‘梁六卷’,然则后人又续增矣。”钱仲联《鲍参军集注》引录钱振伦序:“何义门手批《芜城赋》曰:‘重江复关之隩,宋刻鲍集作重关复江’,则是义门固曾见宋刻。”说明宋刻《鲍照集》大概清时尤存。明本《鲍照集》有都穆本,朱应登刊本,《四库全书》所收为后者,曰:“此本为明正德庚午朱应登所刊,云得自都穆家”,可见两本同。明本又有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的《鲍参军集》二卷。钱振伦注鲍诗采用张溥本。黄节注鲍诗,在钱振伦注本的基础上,又参照了王伊所校宋本,及涵芬楼影印毛斧季宋本,见钱仲联《鲍参军集注》黄序。邵懿辰《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曰:“阳湖孙氏有影写宋本,系鲍集原文。”似清时宋本有若干种。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今存鲍集己非《隋志》所著录的十卷本之原来面目。曹道衡认为四库提要所举的理由都有问题。他认为《四部丛刊》本的《鲍氏集》(按:《四部丛刊》本,套版影印毛斧季本,民国十八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印行)是比较可靠的。详见《中古文学史论文集》,第469页,中华书局,1986。
    ② 《鲍氏集》十卷,二册,藏国家图书馆善本阅览室,缩微胶片,原书书号18143。
    ③ 《鲍氏集》十卷,四部丛刊本,套版影印毛斧季本,民国十八年(1929)上海商务印书馆印行,张元济等辑,影印本第592-593册。
    ① (清)邵懿辰撰、孙诒让等参校《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下册,638页,世界书局印行,1959。
    ② 此本后跋曰:“……予尝于他籍中见参军戍边、拟古,心窃爱之。近过吴中友人都君幺敬出示此本,方以得见其全为快,因刻之郡斋以诒同志。正德庚午秋七月延平知府维扬朱应登记。”
    ③ 胡大雷《中古诗人抒情方式的演进》,第26页,北京,中华书局,2003。
    ④ 胡大雷《中古诗人抒情方式的演进》中据此认为“苏李诗”可能本来应该为“代苏李诗”。第26页。北京,中华书 局,2003。
    ① 王瑶《中古文人生活》,第125页,上海,棠棣出版社,1951年。
    ② 胡大雷《中古诗人抒情方式的演进》,第241页,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①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44卷,第648页,北京,中华局,1979。
    ②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49卷,第724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③ 钱仲联《鲍参军集注》,第213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④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上册,第283页,北京,中华书局,1983。
    ⑤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上册,第403页,北京,中华书局,1983。
    ①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上册,第557页,北京,中华书局,1983。
    ② 徐公持认为,汉代乐府的曲与辞有严格的对应关系。曹操乐府在这方面表现了充分的灵活性。一,严格的“依前曲,作新歌”。即填词式的创作。二,新歌辞在章句格式方面与古辞部分相同,部分不同,表明他对“前曲”有所突破,作了部分改变。三,新歌辞与古辞句式全然不同,表明曹操所作不但歌辞是新的,而且曲调也有了大的改变,仅仅是借用旧题而己。四,“新歌”与“前曲”毫无关系,连旧题都不借,曲辞两方面全系创新。曹植乐府的曲题辞有五种变化形态。一,沿用汉乐府旧曲旧题,另撰新辞。二,沿用汉乐府旧曲,另撰新辞,篇题则既不用汉乐府旧题,亦不自拟新题,而是取曹操乐府诗文句为题。三,沿用汉乐府旧曲,自撰新辞,又据新辞另拟新题。四,不用汉乐府旧曲,另作新辞新曲。篇题题意与新辞内容相关,但命题文字则参酌其它文学作品产生。五,不用旧曲旧题,全部自拟新撰。篇题皆以歌辞首句为文,可以判断全出作者自创。《魏晋文学史》,第32页,第88-89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① 钱仲联《鲍参军集注》,第153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②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61卷,第893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③ 《鲍参军集住》,第168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④ 曹道衡《关于南北朝文学的评价问题》一文根据《宋书·何尚之传》证明鲍照《代陆平原君子有所思行》是对刘义降大修玄武湖及景阳山的行为有所讥刺。载《文学遗产》1980年第2期。
    ① (梁)萧统《文选》,第28卷,第530页,北京,中华书局,1987。
    ② 钱仲联《鲍参军集注》,第165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③ (汉)班固《汉书》,第28卷,第1634页,北京,中华书局,1962。
    ④ (汉)司马迁《史记》,第110卷,第2883页,北京,中华书局,1959。
    ⑤ 钱仲联《鲍参军集注》,第165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⑥ 《乐府诗集》,第41卷,第608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⑦ 钱仲联《鲍参军集注》,第160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① 胡大雷《中古诗人抒情方式的演进》,第245—248页,北京,中华书局,2003。
    ② (明)许学夷《诗源辩体》,第104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③ (元)刘履撰,明刻本《选诗补注》,第5卷,《拟古五首》注,图家图书馆缩微片,善本阅览室,原件书号SB18390。
    ① 王瑶《拟古与作伪》,收录于《中古文学史论》,第223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版。
    ② 钱仲联《鲍参军集住》,第32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③ (汉)班固《汉书》,第30卷,第1756页,北京,中华书局,1962。
    ① 此一内容参考了梅家玲《汉魏六朝文学新论一拟代与赠答篇》中《汉晋诗赋中的拟作、代言现象及其相关问题》一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② 刘加夫《南朝文人乐府诗研究》内容摘要,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文库,索书号2002\1207 22 174。
    ① 王瑶《拟古与作伪》:“他们为什么喜欢拟作别人的作品呢?因为这本来是一种主要的学习属文的方法,正如我们现在的临帖学书一样”,“这种风气既盛,作者也想在同一类的题材上,尝试着与前人一较短长,所以拟作的风气便越盛了。”《中古文学史论》,第216页,218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② 梅家玲《汉魏六朝文学新论—拟代与赠答篇》,第53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③ 梅家玲《汉魏六朝文学新论—拟代与赠答篇》,第54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④ 见廖群《厅堂说唱与汉乐府艺术特质探悉》,《文史哲》,2005年第3期。
    ① 黄节《汉魏乐府风笺》,第153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②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58卷,第844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① 丁福林《鲍照年谱》,第12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① 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第97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② 据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十一首诗作包括了《杨花曲》三首、《白纻歌》三首,实则为7个诗题。
    ③ 其实不仅是乐府诗。据朱思信统计,在鲍照现存的二百零四首诗歌中,如果按照广义的标准划分,即把描写男女之情、夫妇生活的作品都算在内,那么,爱情诗有五十首左右,约占他全部诗歌的四分之一,这个比例在历代诗人中是较高的。朱思信《鲍照爱情诗初探》,收录于《古典文学论丛》第七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①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53卷,第766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② 郭茂倩《乐府诗集》著录宋宫廷所用白经纻舞歌只一首,按《宋志》实有三首,因其他两首与晋辞全同,故不录。这也可说明宋杂舞歌沿袭前代较多。
    ③ 钱仲联《鲍参军集注》,第216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① 钱仲联《鲍参军集住》,第22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②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54卷,第788页,中华书局,1979。
    ③ 钱志熙《魏晋诗歌艺术原论》,第506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④ 钱仲联《鲍参军集注》,第391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⑤ 钱仲联《鲍参军集注》,第375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① 钱仲联《鲍参军集注》,第386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② 钱仲联《鲍参军集注》,第404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③ 钱仲联《鲍参军集注》,第392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① 吕德申《钟嵘诗品校释》,第192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② 吕德申《钟嵘诗品校释》,第198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③ (梁)萧子显《南齐书》,第52卷,第908页,北京,中华书局,1972。
    ④ (梁)沈约《宋书》,第71卷,第1847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⑤ (唐)李延寿《南史》,第34卷,第881页,北京,中华书局,1975。
    ① 见郭绍虞、富寿荪《清诗话续编》,第33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② 钟涛《休鲍体发微》,载《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3期。
    ① 释慧皎《高僧传》,第13卷。《丛书集成》初编本,第3353册,第240页,北京,中华书局,1983。
    ② 曹道衡、刘跃进《南北朝文学编年史》,第271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③ (梁)沈约《宋书》,第97卷,第2386-2387页,北京,中华书局,1975。
    ① (梁)沈约《宋书》,第19卷,第549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② 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第123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十三经注疏》,(清)阮元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汉书》,(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中华书局,1962。
    《后汉书》,[刘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中华书局,1965。
    《三国志》,(晋)陈寿撰,(刘宋)裴松之注,中华书局,1959。
    《晋书》,(唐)房玄龄等撰,中华书局,1974。
    《宋书》,[梁]沈约撰,中华书局,1974。
    《南齐书》,[梁]萧子显撰,中华书局,1972。
    《南史》,(唐)李延寿撰,中华书局,1975。
    《隋书》,(唐)魏征等撰,中华书5局,1973。
    《旧唐书》,[五代]刘昫等撰,中华书局,1975。
    《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撰,中华书局,1975。
    《资治通鉴》,(宋)司马光撰,中华书局,1956。
    《通典》,(唐)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中华书局,1988。
    《六臣注文选》,(梁)萧统撰,(唐)李善等注,中华书局,1987。
    《玉台新咏笺注》,(陈)徐陵撰,(清)吴兆宜注,程琰增补,穆克宏点校,中华书局,1985。
    《初学记》,(唐)徐坚编,中华书局,1962。
    《乐府诗集》,(宋)郭茂倩撰,中华书局,1979。
    《太平御览》,(宋)李昉等撰,中华书局,1960。
    《选诗补注》,(元)刘履撰,国家图家馆缩微胶片,明刻本。
    《诗比兴笺》,(清)陈沆撰,中华书局,1959年。
    《乐府正义》,(清)朱乾撰,文渊阁《四库全书》。
    《宋书乐志校注》,苏晋仁、萧炼子校注,齐鲁书社,1982。
    《诗品》,吕德申校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编,中华书局,1983。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清)严可均校辑,中华书局,1985。
    《增订注释全唐诗》,陈贻焮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1。
    《鲍参军集注》,钱仲联,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乐府诗选》,余冠英,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
    《汉魏乐府风笺》,黄节,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辞源》缩印本,商务印书馆,1988。
    《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谭其骧主编,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
    《中国古代音乐史稿》,杨荫浏,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萧涤非,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乐府诗史》,杨生枝,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
    《燕乐探微》,丘琼荪,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王昆吾,中华书局,1996。
    《乐府诗述论》,王运熙,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汉魏乐府的音乐与诗》,钱志熙,大象出版社,2000。
    《中国古代诗词音乐》,刘明澜,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3。
    《唐代乐舞新论》,沈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汉魏六朝文学新论—拟代与赠答篇》,梅家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唐诗创作与歌诗传唱关系研究》,吴相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中国古代歌诗研究》,赵敏俐、吴相洲、刘怀荣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永明体与音乐关系研究》,吴相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中古文学史论》,王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中古文学史论文集》,曹道衡,中华书局,1986。
    《八代诗史》,葛晓音,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
    《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罗宗强,中华书局,1996
    《魏晋文学史》,徐公持,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南北朝文学史》,曹道衡、沈玉成,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南北朝文学编年史》,曹道衡、刘跃进,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昭明文选〉研究》,傅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中古文人生活研究》,范子烨,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中古诗人抒情方式的演变》,胡大雷,中华书局,2003
    《鲍照年谱》,丁福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汉魏六朝辞乐关系研究》,崔炼农,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文库,索书号2003\1207.22\4
    《相和歌辞研究》,王传飞,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2006年博士论文打印稿。
    《清商曲辞研究》,曾智安,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2006年博士论文打印稿。
    《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研究》,韩宁,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2006年博士论文打印稿。
    《南朝政局与“吴声歌”、“西曲歌”的兴盛》,曹道衡,《社会科学战线》,1988年第2期。
    《从六朝民歌看原始阿注婚残迹》,洪顺隆,《许昌师专学报》1988年第4期。
    《“休鲍体”发微》,钟涛,《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3期。
    《从乐府诗的选录看文选》,曹道衡,《文学遗产》,1994年第4期。
    《齐梁拟乐府诗赋题法初探—兼论乐府诗写作方法之流变》,钱志熙,《北京大学学报》1995年4期。
    《“吴歌”“西曲”文人拟作考》,翁奇斌,《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
    《论陆机的拟古乐府诗》,陈冰,《淮阴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
    《乐府古辞的经典价值》,钱志熙,《文学评论》,1998年第2期。
    《论王公贵人对南朝乐府民歌的接受》,陈桥生,《北京大学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南北朝及隋代乐府官署演变考》,刘怀荣,《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魏晋乐府官署演变考》,刘怀荣,《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5期。
    《从刘宋帝王政策看鲍照乐府诗创作》,沈玲,《贵州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南朝文人乐府诗的演进论述》,刘加夫,《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读鲍照诗札记三题》,顾农,《中国典籍与文化》,2005年第1期。
    《关于建构乐府学的思考》,吴相洲,《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3刿。
    《厅堂说唱与汉乐府艺术特质探悉》,廖群,《文史哲》,2005年第3期。
    《〈乐府诗集〉题解释读》,杨明,《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年第3期。
    《〈古今乐录〉“相和歌辞”文字的标点和释义》,郑祖襄,《音乐研究》,2006年第2期。
    《刘生 王昌考》,刘航,《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