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石刻历史档案整合性保护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文化遗产保护日益升温的社会环境下,彝族石刻历史档案作为一种特殊载体的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应该受到重视并且给予保护。本论文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阐述彝族石刻历史档案的保存现状,分析其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引入整合性保护的理念,并论述开展彝族石刻历史档案整合性保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提出整合性保护的对策、措施。
     本论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绪论
     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等。
     彝族石刻历史档案是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然而由于自然力和人为因素的破坏,许多珍贵的彝族石刻历史档案面临着风化剥蚀或人为损毁的危险。如何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加以科学保护,研究适用于彝族石刻历史档案的保护策略,对彝族石刻历史档案的保护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二章彝族石刻历史档案概述
     从石刻文献以及档案、少数民族金石档案等概念引出彝族石刻历史档案这一研究重点,并对其内涵和外延加以解释,界定本论文研究的彝族石刻历史档案的范围。同时,提出在彝族石刻历史档案整合性保护中涉及到的另一概念——内容信息转移载体档案,对这一概念的提出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分析彝族石刻历史档案的性质特点、价值,并按照镌刻形式、刻写文字形式、记载内容及功用等标准进行分类。
     第三章彝族石刻档案现状及其整合性保护理念的提出
     从彝族石刻历史档案的分布保存、收集整理保护方面系统阐述彝族石刻历史档案的现状,并分析彝族石刻历史档案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大量石刻原件缺乏有效保护、少数民族档案保护意识缺失、缺乏多方协作性的保护机制等问题,引入彝族石刻历史档案整合性保护理念,旨在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框架之下,整合相关的政策法规资源、社会资源、技术保护力量、宣传导向力量、人才队伍资源等,对彝族石刻历史档案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性保护。
     第四章彝族石刻历史档案整合性保护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从保护相关政策法规整合的必要性、保护技术力量整合的必要性、信息资源发掘利用保护专业人才整合的必要性、保护宣传力量整合的必要性四个方面对彝族石刻历史档案整合性保护的必要性进行系统论述。同时,从宏观保护机制整合的可行性、相关社会资源整合的可行性、保护技术力量整合的可行性三个方面论述了彝族石刻历史档案整合性保护的可行性。
     第五章彝族石刻历史档案整合性保护对策探讨
     探讨彝族石刻历史档案整合性保护的对策、措施,包括政策法规整合性保护、社会资源整合性保护、技术力量整合性保护、资源开发整合性保护、专业人才队伍整合性保护五个方面。
Influenced by the trend of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historical archives of stone carvings from YI ethnic group should be emphasized and protected as a one of the special sample carrier among minority archives heritage. Based on prophase research, this paper will state current situation of historical archives protection of stone carvings from YI ethnic group, analyze existing issues, introduce the concept of integrated protection, elaborat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implementing integrated protection on historical archives of stone carvings from YI ethnic group. This paper would also propose strategies and measures of integrated protection.
     This paper is composed of five chapters.
     First chapter:Introduction
     This chapter will include research background, current situation, contribution, research structure, methods, research content and innovation.
     Historical archives of YI stone carvings are precious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nation. However, numerous precious historical archives of YI stone carvings are facing the risk of erosion and man-made damage due to the destructive force from nature and human activities. Profound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will be promoted when resources and strengths from all-around are integrated to explore protection strategies for historical archives of YI stone carvings.
     Second Chapter:Overview of historical archives of YI stone carvings
     The research focus, which is historical archives of YI stone carvings, will be brought in by introducing concepts such as stone literature and gold stone carvings of minority groups.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of the concept historical archives of YI stone carvings, as well as research range will be explained and defined. Meanwhile, this chapter will propose and discuss another concept----sample carrier archives of content information transfer. Furthermore, features and values of historical archives of YI stone carvings will be discussed. Categorizations will be made based on carvings format, character format, content, and functions.
     Third chapter:Introduction of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concept of historical archives of YI stone carvings.
     This chapter will st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istorical archives of YI stone carvings on two aspects:distribution of historical archives of YI stone carvings and protection measures during collecting archives. It will pinpoint issues existing during archives protection so as to bring in the concept of integrated protection. Existing issues include the lack of effective protection, the lack of awareness of minority archives protection, and the lack of collaboration during protection. This chapter will suggest an all-round, multi-level comprehensive protection by integrating related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social resources, technology, help from media, and help from talented people under the framework of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nation.
     Chapter4: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implementing integrated protection on historical archives of stone carvings from YI ethnic group.
     Four aspects of necessity of integrated protection will be systematically elaborated, including relevant policies and laws of integrated protec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protection, utilization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and professional talent integrated protection, and publicity force integrated protection. In the meantime, three aspects of feasibility of integrated protection will be stated. These are macro protection mechanism integration, relevant social resources integration, and technical force integrated protection.
     Chapter5:Integrated protection measures of historical archives of YI stone carvings.
     This chapter will introduce five aspects of measures and strategies on integrated protection of historical archives of YI stone carvings. These are policy and law integrated protection, social resources integrated protec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protection, resources development integrated protection, and profession talent team integrated protection.
引文
①王继超、王世忠等主编:《彝文金石图录》(第三辑),四川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前言第1页。
    ①仝艳锋:《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1年,第6-7页。
    ①中央民族大学彝文文献编译室:《彝文文献学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2页。
    ①陈子丹:《云南少数民族金石档案研究》,云南科技出版社,2001年版,第26页。
    ①冯惠玲、张辑哲:《档案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页。
    ①陈子丹:《云南少数民族金石档案研究》,云南科技出版社,2001年版,第57页。
    ①华林:《西南彝族历史档案》,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2页。
    ②陈长友主编:《彝文金石图录》(第一辑),四川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第3页。
    ③白兴发:《滇池东岸古彝村——昆明子君人历史与文化》,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80页。
    ①段金录、张锡禄主编《大理历代名碑》,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第4-5页。
    ②陈长友主编:《彝文金石图录》(第-辑),四川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第65-66页。
    ①邱宣充、张瑛华等编著《云南文物古迹大全》,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48页。
    ②云南楚雄彝族文化研究所编译:《彝文文献译丛》第17辑,第64页。
    ①王明贵:《贵州古彝文碑刻》,载贵州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编,《贵州少数民族古籍研究(一)》,贵州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88页。
    ②朱琚元编:《彝文石刻译选》,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第22-23页。
    ①陈长友主编:《彝文金石图录》(第一辑),四川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第109页。
    ②邱宣充、张瑛华等编著《云南文物古迹大全》,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99页。
    ③张纯德、李崑:《彝学探微》,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5页。
    ①《永远护山碑记》,《大理州彝族社会历史调查》,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00页。
    ②颜绍梅、张鑫昌:《清代云南彝族地区森林生态保护碑刻档案研究》,载《档案学研究》,2004年第3期。
    ①华林:《西南彝族历史档案》,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①陈子丹:《云南少数民族金石档案研究》,云南科技出版社,2001年版。
    ②朱崇先、巴莫阿依:《论彝文文献分类》,载中央民族学院彝文文献编译室编,《彝文文献研究》,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
    ③中央民族大学彝文文献编译室编:《彝文文献学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①张纯德、龙倮贵、朱琚元:《彝族原始宗教研究》,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②黄建明:《彝族古籍文献概要》,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
    ①华林:《西南彝族历史档案》,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1-82页。
    ①宋豫秦:《云南永胜他鲁人城堡与坟林考察》,载《文物》,1996年第5期。
    ②华林:《西南彝族历史档案》,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98页。
    ①《彝文金石图录》(第二辑),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第22页。
    ①朱琚元:《彝文石刻译选》,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②陈子丹:《云南少数民族金石档案研究》,云南科技出版社,2001年版,第153页。
    ①余宏模:《贵州彝文典籍翻译工作的历史和现状》,载于中央民族学院彝文文献编译室,《彝文文献研究》,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第73页。
    ①朱崇先:《彝文古籍整理与研究》,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61-62页。
    ①仝艳锋:《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1年,第52页。
    ①朱崇先:《彝文古籍整理与研究》,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75页。
    ①此内容及图片为论文作者2010年初到贵州省毕节地区彝文翻译组调研时,王继超主任提供。
    ①刘世锦、林家彬、苏杨:文化遗产蓝皮书:《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20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317页。
    ①乌谷:《民族古籍学》,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第6页。
    ②李晋有等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古籍论》,巴蜀书社,1997年版,第17页。
    ③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图书馆合编:《图书馆古籍编目》,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页。
    ①http://www.ynbwg.cn/aboutus/?id=195
    ②陈光明、李平凡主编:《贵州彝文古籍整理翻译研究》,贵州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135页。
    ③王继超:《功在千秋:将福祉留给后世——记贵州省毕节地区彝文翻译组》,《民族团结》,1997年第11期。
    ①http://222.210.17.136/mzwz/news/2/z_2_16168.html。
    ①陈志文:《清代石刻档案进档案馆》,载《云南档案》,2003年第1期。
    ①郑文:《档案管理学原理》,云南科技出版社,1999年版,第118页。
    ①张方玉主编:《楚雄历代碑刻》,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前言第7页。
    ②曹丽华:《楚雄州历代古石碑、石刻拓片采集进馆》,载《云南档案》,2004年第6期。
    ③曹馀濂:《加强对石刻档案搜录的思索》,载《档案与建设》,1994年第7期。
    ①http://www.sach.gov.cn/tabid/311/InfoID/382/Default.aspx
    ①http://www.heqing.gov.cn/canton_mode117/newsview.aspx?id=1666838。
    ①张秉坚:《古建筑与石质文物的保护处理技术》,载《石材》,2002年第8期。
    ①王艳明、李圭雄:《如何对石刻碑铭档案进行清洁》,载《湖北档案》,1997年第4期。
    ②王艳明、李圭雄:《如何对石刻碑铭档案进行清洁》,载《湖北档案》,1997年第4期。
    ①王艳明、李圭雄:《浅谈石刻碑铭档案的加固》,载《湖北档案》,1998年第1期。
    ①王艳明、李圭雄:《石刻碑铭档案的修复》,载《湖北档案》,1998年第3期。
    ①仝艳锋:《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1年,第169
    ①仝艳锋:《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1年,第187-189页。
    ①仝艳锋:《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1年,第190-191页。
    ①仝艳锋:《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1年,第178页。
    ②黄斌:《档案文献遗产抢救性保护的技术问题分析》,载《兰台世界》,2009年第8期。
    ③仝艳锋:《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1年,第179-180页。
    ①黄斌:《档案文献遗产抢救性保护的技术问题分析》,载《兰台世界》,2009年第8期。
    ①郑荃:《西南少数民族纸质历史档案的抢救与保护》,载《档案学通讯》,2005年第5期。
    ①沙马拉毅:《计算机彝文信息处理研究》,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1卷。
    ②仝艳锋:《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1年,第189-190页。
    ③仝艳锋:《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1年,第193页。
    ①王继超、王世忠等主编:《彝文金石图录》(第三辑),四川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前言第2页。
    ①张志清、冀亚平:《中文石刻拓片资源库建设》,新世纪图书馆,20056年第1期。
    ①朱崇先:《彝文古籍整理与研究》,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76页。
    ①禄玉萍:《关于毕节地区彝文古籍整理现状及其人才建设》,载《文化研究》,2008年9月下旬刊。
    ②陈光明、李平凡主编:《贵州彝文古籍整理翻译研究》,贵州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143页。
    ①张纯德、龙倮贵、朱琚元:《彝族原始宗教研究》,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395-411页。数据为根据内容介绍情况统计而来。
    ②张纯德、龙倮贵、朱琚元:《彝族原始宗教研究》,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396-397页。
    [1]中央民族大学彝文文献编译室.彝文文献学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
    [2]陈子丹.云南少数民族金石档案研究[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1.
    [3]冯惠玲、张辑哲.档案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华林.西南彝族历史档案[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
    [5]白兴发.滇池东岸古彝村:昆明子君人历史与文化[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
    [6]线纯德、李崑.彝学探微[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7]线纯德、龙倮贵、朱琚元.彝族原始宗教研究[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
    [8黄建明.彝族古籍文献概要[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
    [9]刘世锦、林家彬、苏杨.文化遗产蓝皮书:《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2009)[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10]乌谷.民族古籍学[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
    [11]李晋有等.中国少数民族古籍论[M].成都:巴蜀书社,1997.
    [12]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图书馆.图书馆古籍编目[M].北京:中华书局,1989.
    [13]陈光明、李平凡.贵州彝文古籍整理翻译研究[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8.
    [14]郑文.档案管理学原理[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9.
    [15]朱崇先.彝文古籍整理与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16]朱崇先.中国少数民族古典文献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17]顾军、苑利.文化遗产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8]于海广、王巨山.中国文化遗产保护[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19]罗茂斌.档案保护技术学[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1.
    [20]李朝真、段志刚.彝州考古[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21]张公瑾.民族古文献概览[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7.
    [22]朱崇先.彝族典籍文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
    [23]陈子丹.民族档案史料编纂学概要[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
    [24]祁庆富、黄建明.民族文化遗产.第一辑[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25]林庆.民族记忆的背影: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26]赵世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论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
    [27]许宪隆.民族文化发展与保护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28]师有福.彝族文化论[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
    [29]刘尧汉.彝族文化放言[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
    [30]白兴发.彝族文化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
    [1]颜绍梅、张鑫昌.清代云南彝族地区森林生态保护碑刻档案研究[J].档案学研究,2004,(3).
    [2]宋豫秦.云南永胜他鲁人城堡与坟林考察[J].文物.1996,(5).
    [3]王继超.功在千秋:将福祉留给后世——记贵州省毕节地区彝文翻译组[J].民族团结.1997,(11)
    [4]陈志文.清代石刻档案进档案馆[J].云南档案,2003,(1).
    [5]曹丽华.楚雄州历代古石碑、石刻拓片采集进馆[J].云南档案,2004,(6).
    [6]曹馀濂.加强对石刻档案搜录的思索[J].档案与建设,1994,(7)
    [7]禄玉萍.关于毕节地区彝文古籍整理现状及其人才建设[J].文化研究,2008,(9).
    [8]庞铭辉.广西石刻档案述略[J].云南档案,2009,(12).
    [9]华林、谭莉莉.西南少数民族石刻历史档案保护技术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05,(3).
    [10]华林.西南少数民族石刻历史档案的现状与保护研究[J].思想战线,2003,(2).
    [11]范世清.论档案与文物的共性和个性[J].浙江档案,2000,(4).
    [12]仝艳锋.档案与文物之辨析——兼论“实物档案”收藏的不合理性[J].档案学研究,2007,(4).
    [13]华林.西部大开发与少数民族历史档案保护政策研究[J].档案学研究,2002,(2).
    [14]郑荃.西南少数民族纸质历史档案的抢救与保护[J].档案学通讯,2005,(5).
    [15]黄斌.档案文献遗产抢救性保护的技术问题分析[J].兰台世界,2009,(8)
    [16]李华.风化石质文物的加固处理新探[J].文博,2006,(1).
    [17]郑荃、陈子丹.云南藏文历史档案及其开发利用[J].档案学通讯,2007,(1).
    [18]张可宏.浅谈民族档案的征集与利用[J].湖南档案,2002,(12).
    [19]张邡.论彝文古籍的收藏、抢救与保护[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9).
    [20]沙马拉毅.计算机彝文信息处理研究[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1).
    [21]陈光国.腾冲县注意收集名人石刻碑文档案[J].云南档案,1996,(3).
    [22]王艳明、李圭雄.如何对石刻碑铭档案进行清洁去污处理[J].湖北档案,1997,(4).
    [23]李新文.我们是怎样征集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的[J].云南档案,1987,(6).
    [24]时维善.略述少数民族档案史料的收集整理[J].云南档案,1987,(6).
    [25]徐自强、冀亚平.北京图书馆金石拓片的收藏整理与研究[J].北京图书馆馆刊,1998,(1).
    [26]陈雁婕、闵红云、袁帆.论云南地方少数民族文字文献数据库构建[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2).
    [27]华林.论少数民族文字历史档案的数字化技术保护[J].档案学研究,2006,(2).
    [28]华林.云南民间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的流失及其保护对策研究[J].档案学研究,2007,(4).
    [29]包和平.关于我国少数民族古籍资源数字化建设探讨[J].图书馆建设,2003,(4).
    [30]王艳明、李圭雄.浅谈石刻碑铭档案的加固[J].湖北档案,1998,(1).
    [31]张志清、冀亚平.中文石刻拓片资源库建设[J].新世纪图书馆,2005,(1).
    [32]王艳明、李圭雄.石刻碑铭档案的修复[J].湖北档案,1998,(3).
    [33]张秉坚.古建筑与石质文物的保护处理技术[J].石材,2002,(8).
    [1]王明贵.贵州古彝文碑刻.贵州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编.贵州少数民族古籍研究(一)[C].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1.
    [2]朱崇先、巴莫阿依.论彝文文献分类.中央民族学院彝文文献编译室编.彝文文献研究[C].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
    [3]余宏模.贵州彝文典籍翻译工作的历史和现状.中央民族学院彝文文献编译室编.彝文文献研究[C].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
    [4]仝艳锋.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1年.
    [5]陈长友主编.彝文金石图录(第一辑)[Z].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9.
    [6]贵州省毕节地区民委、六盘水市民委、大方县民委.彝文金石图录(第二辑)[Z].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
    [7]王继超、王世忠等主编.彝文金石图录(第三辑)[Z].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5.
    [8]朱琚元.彝文石刻译选[Z].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
    [9]段金录、张锡禄主编.大理历代名碑[Z].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
    [10]张方玉主编.楚雄历代碑刻[Z].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
    [11]邱宣充、张瑛华.云南文物古迹大全[Z].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
    [12]云南楚雄彝族文化研究所编译.彝文文献译丛(第17辑)[Z].
    [13]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大理州彝族社会历史调查[Z].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14]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四川彝族历史调查资料档案资料选编[Z].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15]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四川贵州彝族社会历史调查[Z].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16]http://www.ynbwg.cn/aboutus/?id=195
    [17]http://222.210.17.136/mzwz/news/2/z_2_16168.html
    [18]http://www.heqing.gov.cn/canton_mode117/newsview.aspx?id= 166683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