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框式介词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框式介词是汉语的一种重要语言类型特征,由于学界重视前置词,忽略后置词的传统,框式介词受到的关注较少。本文在语言类型学的视野下,在大规模语料调查统计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认知语法、功能类型学、语法化和词汇化等理论和方法,全面系统地研究了现代汉语框式介词的句法、语义功能和框式介词前后项的隐现规律,从历时的角度考察了现代汉语后置词以及框式介词的来源,并依据汉语的特征类型以及功能类型学的共性原则,对框式介词的句法语义属性以及成因做了分析和解释。
     第一章是对框式介词的界定。依据粘着后附以及介词性特征,从严界定后置词,进而将框式介词与虚词框架区分开来。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了汉语后置词以及框式介词系统。
     第二章考察框式介词的句法和语义功能。对框式介词的句法分布、句法范域、语义标记功能、语义抽象度和冗余度,进行了较为详细地分析。框式介词的句法范域可以用语义冗余度来解释,部分冗余的框式介词,前后置词谁冗余,谁就处于外层;完全冗余的框式介词则分不清具体的句法范域来,所以可以视作双核心的结构。
     第三章考察框式介词前后项的隐现规律和制约因素。框式介词在不同句法位置更多地表现出一种倾向性,在某个具体位置,某个框式介词可能表现出强制性的需要,这可能受到句法、语义、语用、语体或韵律等因素的制约。
     第四章从历时的角度调查了框式介词的来源。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框式介词产生的一个重要阶段,大致到明清所有框式介词的类型基本完备。多数框式介词是通过后置词的语法化和词汇化而来的,但排除类和部分比况类框式介词的来源比较特殊,它们是句法糅合和类推的结果。后置词语法化或词汇化的主要动因是背景化和联系项原则的驱动,演变中还涉及语法功能的衰退和调整,语义、语用和韵律因素也在起作用。
     第五章从类型学的角度解释框式介词句法语义特点以及成因。现代汉语是具有近动型前置词以及认知型语序特征的SVO语言,从两汉开始,汉语不断向认知型语序表达策略调整,框式介词主要是联系项原则、认知型语序表达策略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在句法和语义方面的特点可以用经济原则、标记度等级、重度-标记对应律和距离-标记对应律等语言共性原则来解释。
Circumposition is an important item of linguistic type. Academics traditionally emphasis on prepositions, and ignore postpositions, so circumposion has received less attention. Based on cognitive grammar, functional typology, grammaticalization and lexicalization theories and methods, we examined the syntax, semantic features, and restrictive factors of Chinese circumposition comprehensively through large corpus surve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ypology. We also examined the source of the postpositions and circumposions in modern Chinese from diachronic perspective. And then we gave an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causes about the syntactic and semantic attributes of circumposions.
     In first chapter, we try to define circumposion properly. Based on the adhesive and prepositional characteristics, we defined postposition and circumposition strictly, and then distinguished the circumposion and function frame. On this basis, we summarized the Chinese postpositions and circumposion system.
     The second chapter examines syntactic and semantic functions of circumposion. We analyse in more detail about the syntax distributions, syntax domains, semantic functions, semantic abstraction and redundancy of circumposion. Domains of the circumposion can be interpreted by semantic redundancy. As for partly redundant circumposions, preposition or postposion will be the outermost layer if they are semantically redundant. Fully redundant circumposions can not be distinguished with specific syntax domain. And they can be regarded as dual-core structures.
     The third chapter examines the restrictive factors of circumposions. They usually show some preferences in different syntactic positions. At a specific location, a circumposion may show the need for mandatory, which may be restricted by syntactic, semantic, pragmatic, stylistic or rhythmic factors.
     Chapter IV investigated the sources of circumpositions from diachronic perspective. The period of the Six dynasties is an important stag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ircomposions.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y, almost all types of circumpositions can be found. Most of circumpositions come from grammaticalization and lexicalization of postpositions, but the type of exclusion and Comparison are special, most of them are the result of syntactic blending and analogy. Relator and Background Principle are the main motivation of grammaticalization and lexicalization of postposition. It also involves the recession and adjustment of grammatical function. Semantic, pragmatic and prosodic factors also are at work.
     Chapter V investigated causes and syntactic and semantic features of circumposi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ypology. Modern Chinese is a SVO language with verby preposition and cognitive word order. Beginning from the Han Dynasty, Chinese word order has been adjusted to cognitive strategy constantly. Circumpositions are a result of interaction between Relator Principle and t cognitive word order. Its syntactic and semantic aspects can be interpreted by some linguistic universals including Principle of Economy, Marked Grade, Heaviness-Marking Correspondence, and Distance-Marking Correspondence.
引文
① 刘丹青《汉语中的框式介词》一文最早是在2001年“首届现代汉语语法国际研讨会”上提交的会议论文,陈昌来(2002)《介词与介引功能》一书已将该文列入参考文献。
    ① 参见刘丹青《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短语》第145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① 引自网文,陆丙甫(2008)《神奇的数目4》,http://www.eastling.org/discuz/showtopic.aspx?topicid=3441.
    ① 这里的“上”表示内部空间,义同“里、内、中”。
    ② 内部空间、外部空间和附着空间这三个术语参考储泽祥(2010:15)。
    ③ 下面的例句转引自谢红华(2001:74)。
    包括以下三部作品:王朔等《编辑部的故事》、梁左等《我爱我家》和池莉《怎么爱你也不够》。
    以下三个例句转引自储泽祥(2010:148)。
    ① 严格来讲,《王朔小说集》不算是口语语体材料,而是口语色彩很强的书面语。但从中也能大致推测口语语体中的情况,这里不作严格区分。
    这两个例句引自朱峰《介词框架“除了……以外”考察》第66页,上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① 以下8个例句均引自李崇兴(1992:246-251),处所词发展历史的初步考察,《近代汉语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① “世、搜、洛、颜”指《世说新语》、《搜神记》、《洛阳伽蓝记》和《颜氏家训》四部作品。
    ① “之”类后置词中·唯有“之外”在唐五代时期可以确定是后置词,如“除营食之外,皆令膺役城上(《通典》)”,这里的“除营食之外”中的“之”已经是词内语素,不能视作定语标记了。“之外”早于其他“之类”后置词词汇化的原因可能是类推“除……外”的结果,六朝时期框式介词“除……外”就已经产生了。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研究室编,商务印书馆,2004版。
    以上四例转引自马贝加(2002:71-72)。
    ① 译文原载《国外语言学》1984(2):45-60
    ① 这15对相关的倾向性语序引自金立鑫(2012),术语名称略作了修改。
    上引例证部分转引自石毓智,《中国语文》1995年第1期。
    蔡日英1981说“似的”,《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
    蔡言胜2005《世说新语》方位词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曹聪孙 1996语言类型学与汉语的SVO和SOV之争,《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曹逢甫(王静译)2005《汉语的句子与子句结构》,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曹志希、杨烈详2008汉语方所框式介词的句法分析,《四川外语学院学报》第3期。
    车洪才、张敏2003《普什图语基础语法》,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陈昌来2002《介词与介引功能》,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陈昌来、杨丹毅2009介词框架“对/对于……来说/而言”的形成和语法化机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
    陈红燕2008现代汉语“用”字介词框架考察,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陈全静2006汉语介词框架“PP上”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陈信春1995“对+NP”的“对”的隐现,《河南大学学报》第1期。
    陈卓2010介词“对于”来源新探,《理论界》第4期。
    程工1999《语言共性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储泽祥1996“在”的涵盖义与句首处所前“在”的隐现,《汉语学习》第4期。
    储泽祥1997现代汉语的命名性处所词,《中国语文》第5期。
    储泽祥2004汉语“在+方位短语”里方位词的隐现机制,《中国语文》第2期。
    储泽祥2006汉语处所词的词类地位及其类型学意义,《中国语文》第3期。
    储泽祥2010《汉语空间短语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崔希亮2001汉语空间方位场景与论元的凸显,《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崔希亮2002空间关系的类型学研究,《汉语学习》第1期。
    戴浩一1988时间顺序和汉语的语序,《国外语言学》第1期。
    戴维·克里斯特尔编,沈家煊译2000《现代语言学词典》,商务印书馆。
    董秀芳2002论句法结构的词汇化,《语言研究》第3期。
    董秀芳2009汉语的句法演变与词汇化,《中国语文》第5期。
    端木三1999重音理论和汉语的词长选择,《中国语文》第4期。
    段福德2009《史记》方位短语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范继淹1982论介词短语“在十处所”,《语言研究》第1期。
    方经民2002论汉语空间区域范畴的性质和类型,《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方经民2004现代汉语方位成分的分化和语法化,《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
    冯胜利1996论汉语的“韵律词”,《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冯胜利1997《汉语的韵律、词法和句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冯胜利1998论汉语的“自然音步”,《中国语文》第1期。
    付琨2004介词框架“PpAu来说”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傅雨贤等1992《现代汉语介词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
    高明凯1948《汉语语法论》,商务印书馆。
    高桥弥守彦1997关于名词和方位词的关系,《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
    高永奇1994“除”字句动态浅析,《濮阳教育学院学报》第2期。
    顾振立2008介词框架“在X中”考察,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郭锐2002《现代汉语词类研究》,商务印书馆。
    郭熙1986“放到桌子上”“放在桌子上”“放桌子上”,《中国语文》第1期。
    郭锡良1997介词“于”的起源和发展,《中国语文》第2期。
    郭锡良1998介词“以”的起源和发展,《古汉语研究》第1期。
    何洪峰、苏俊波2005“拿”字语法化的考察,《语言研究》第4期。
    何乐士1984史记语法特点研究,《两汉汉语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
    何乐士1992敦煌变文与《世说新语》若干语法特点的比较,程湘清主编《隋唐五代汉语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
    贺阳2004从现代汉语介词中的欧化现象看间接语言接触,《语言文字应用》第4期。
    黑维强2002从陕北方言看近代汉语助词“也似”的来源,《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侯学超1998《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大学出版社。
    胡建华2007题元、论元和语法功能项:格标效应与语言差异,《外语教学与研究》第3期。
    胡建华2010论元的分布与选择:语法中的显著性和局部性,《中国语文》第1期。
    胡裕树1995《现代汉语》,上海教育出版社。
    江蓝生1992助词“似的”的语法意义及其来源,《中国语文》第6期。
    江蓝生1994“动词+X+地点词”句型中介词“的”探源,《古汉语研究》第4期。
    江蓝生1998后置词“行”考辨,《语文研究》第1期。
    江蓝生1999从语言渗透看汉语比拟式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江蓝生2000概数词“来”的历史考察,《近代汉语探源》,商务印书馆。
    江蓝生2002时间词“时”和“後”的语法化,《中国语文》第4期。
    江蓝生2003音步模式与句法结构的关系,《语言学论丛》第二十七辑,商务印书馆。
    江蓝生2012汉语连—介词的来源及其语法化的路径和类型,《中国语文》第4期。
    蒋绍愚1999抽象原则和临摹原则在汉语语法史中的体现,《古汉语研究》第4期。
    蒋绍愚2000论词的相因生义,《汉语词汇语法史论文集》,商务印书馆。
    金昌吉1995动词后的介词短语及介词的虚化,《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第2期。
    金昌吉1996《汉语介词和介词短语》,南开大学出版社。
    金理新2006《上古汉语形态研究》,黄山书社。
    金立鑫2012从与OV-VO相关和不相关参项考察普通话的语序类型,《外国语》第3期。
    黎锦熙1924《新著国语文法》,商务印书馆。
    黎天睦1981汉语词序和词序变化,《国外语言学》第4期。
    李 艳2004汉语并列连词的历史演变,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李崇兴1992处所词发展历史的初步考察,《近代汉语研究》,商务印书馆。
    李德鹏2009现代汉语双音节介词的成词研究,华中师大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李方桂1983 Archaic Chinese.张惠英译,《中国语文》第4期。
    李纳、汤普逊1983《mandarin chinese》黄宣范译,台湾文鹤出版有限公司。
    李纳、汤普逊1984主语与主题:一种新的语言类型学,《国外语言学》第2期。
    李思明1998晚唐以来的比拟助词体系,《语言研究》第2期。
    李卫中2007“由”字句和“由”字介词框架研究,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李向农1997《现代汉语时点时段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梁银峰2004时间方位词“来”对事态助词“来”形成的影响及相关问题,《语言研究》第6期
    廖秋忠1985篇章中的框—棂关系与所指的确定,《语法研究与探索》第3辑,北京大学出版社。
    廖秋忠1983现代汉语篇章中空间和时间的参考点,《中国语文》第4期。
    廖秋忠1989空间方位词和方位参照点,《中国语文》第1期。
    林齐倩2003“Vp+在L”和“在L+Vp”,《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第3期。
    林晓恒2006魏晋至唐基本方位词语义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刘 兵2005汉语介词的隐现与论元标识功能的转换,《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第7期。
    刘 坚1989试论“和”字的发展:附论“共”字和“连”字,《中国语文》第6期。
    刘 坚、曹广顺等1995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中国语文》第3期。
    刘顺、刘志远2011论框式介词“对(于)……来说”的句法制约条件,《通化师范学院学报》第1期。
    刘顺1998“对”和“对于”互换条件初探,《济宁师专学报》第4期。
    刘丹青、徐烈炯1998《话题的结构与功能》,上海教育出版社。
    刘丹青1999语序共性与歧义结构——汉语歧义的类型学解释,载石锋、潘悟云编《中国语言学的新拓展——庆祝王士元教授六十五岁华诞》,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
    刘丹青1995语义优先还是语用优先:汉语语法学体系建设断想,《语文研究》第2期。
    刘丹青2001赋元实词与语法化,《东方语言与文化》第一辑,东方出版社。
    刘丹青2002汉语中的框式介词,《当代语言学》第4期。
    刘丹青2003《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理论》,商务印书馆。
    刘丹青2005从所谓“补语”谈古代汉语语法学体系的参照系,载《汉语史学报》第5辑,上海教育出版社。
    刘丹青2008《语法调查研究手册》,上海教育出版社。
    刘丹青2010汉语是一种动词型语言:试说动词型语言和名词型语言的类型差异,《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
    刘丹青2011语言库藏类型学构想,《当代语言学》第4期。
    刘艳红2010唐五代方位词研究,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刘志远2012框式介词“对(于)……来说”的话题焦点标记功能,《通化师范学院学报》第1期。
    陆丙甫2004作为一条语言共性的“距离-标记对应律”,《中国语文》第1期。
    陆丙甫2005语序优势的认知解释:论可别度对语序的普遍影响,《当代语言学》第1、2期。
    陆丙甫、罗天华2007“0V蕴含TV”的功能解释,《汉语学报》第2期。
    陆丙甫2011重度-标志对应律:兼论功能动因的语用性落实和语法性落实,《中国语文》第4期。
    陆俭明1985汉语句法成分特有的套叠现象,《中国语文》第2期。
    陆俭明1985析“像…似的”,载陆俭明、马真《现代汉语虚词散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陆俭明1991现代汉语时间词说略,《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
    罗日新1987“里、中、内”辨异,《汉语学习》第4期。
    罗天华2007 SOV语言宾格标记的考察,《民族语文》第4期。
    吕叔湘1979《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
    吕叔湘1956助词说略,《中国语文》第6期。
    吕叔湘1961现代汉语单双音节问题初探,《中国语文》第1期。
    吕叔湘1965方位词使用情况的初步考察,《中国语文》第3期。
    吕叔湘1979《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
    吕叔湘1980《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
    吕叔湘1984《汉语语法论文集》,商务印书馆。
    吕文华1985“由”字句:兼及“被”字句,《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
    马忠1960“对”和“对于”的用法,《中国语文》第6期。
    马贝加1990介词“按、依、乘、趁”探源,《温州师院学报》第3期。
    马贝加1992方式介词“凭、据、随、论”的产生,《温州师院学报》第2期。
    马贝加1992介词“照”的产生,《温州师院学报》第1期。
    马贝加1997介词“就”的产生及其意义,《语文研究》第4期。
    马贝加1998介词“就”萌生过程中的两个句法位置,《温州师院学报》第2期。
    马贝加2002《近代汉语介词》,中华书局。
    潘悟云1987谐声现象的重新解释,《温州师院学报》第4期。
    齐沪扬1995《有关介词“给”的支配成分的省略问题》,《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第4期。
    齐沪扬1998现代汉语的空间系统,《世界汉语教学》第5期。
    齐沪扬2000动词移动性功能的考察和动词的分类,载《语法研究和探索》(十),商务印书馆
    齐沪扬、唐依力2004带处所宾语的“把”字句中V后格标的脱落,《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齐沪扬1998《现代汉语的空间问题研究》,学林出版社。
    屈承熹1984汉语的词序及其历史变迁,《语言研究》第1期。
    邵洪亮2003“V在+L”格式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邵敬敏2011汉语框式结构说略,《中国语文》第3期。
    沈家煊1994“语法化”研究综观,《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
    沈家煊1999a“在”字句和“给”字句,《中国语文》第2期。
    沈家煊1999b《不对称和标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
    沈家煊2000句式与配价,《中国语文》第4期。
    沈家煊2009语言类型学的眼光,《语言文字应用》第3期。
    石毓智1995时间的一维性对介词衍生的影响,《中国语文》第1期。
    石毓智、李纳1998汉语发展史上结构助词的兴替:论“的”的语法化历程,《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石毓智2001《汉语语法化的历程:形态句法发展的动因和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
    石毓智2004《汉语研究的类型学视野》,江西教育出版社。
    时昌桂2009范围介词“除”的产生和发展,《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第2期。
    史金生2006目的标记“起见”的语法化:兼谈后置词的来源,载《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三)》,商务印书馆。
    史金生、胡晓萍2013汉语动源后置词语法化的类型和机制,《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第3期。
    孙剑2007介词框架“在X前”的考察,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孙天琦,李亚非2010汉语非核心论元允准结构初探,《中国语文》第1期。
    太田辰夫1987《中国语历史文法》,蒋绍愚,徐昌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谭赤子1991方位词的方位意义在语言发展中的引申和变化,《古汉语研究》第1期。
    唐国章1998介词“为”的起源和用法,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汪维辉1996方位词“里”考源,《古代汉语研究》第2期。
    王萌2006“里”类介词框架的句法、语义及隐现规律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王蕊2004“对于、关于、至于”的话题标记功能和篇章衔接功能,《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第3期。
    王大新1998一次只能应用一个标准:也论连词、介词的划分,《汉语学习》第1期。
    王凤兰2007“为X起见”格式的语义句法分析,《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第3期。
    王红旗2004框架及其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语言研究》第3期。
    王洪君2008《汉语非线性音系学(增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鸿滨2003“除”字句溯源,《语言研究》第1期。
    王建勤1992介词“对于”的话语功能,《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
    王 琴2008元曲中的比拟句考察:兼论比拟句的历史发展,《修辞学习》第2期。
    吴福祥2003汉语伴随介词语法化的类型学研究:兼论SVO型语言中伴随介词 的两种演化模式,《中国语文》第3期。
    向 熹1993《简明汉语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肖奚强1996略论“除了……以外”与“都”、“还”的搭配规则,《南京师大学报》第2期。
    肖奚强2004“除了”句式句法语义分析,《汉语学习》第2期。
    谢红华2001单双音节同义方位词补说,《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
    辛承姬1998连动结构中的“来”,《语言研究.》第2期。
    邢福义1996方位结构“X里”和“X中”,《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徐丹1990评介《介词问题及汉语的解决方法》,中国语文第6期
    徐烈炯、刘丹青1998《话题的结构与功能》,上海教育出版社。
    徐敏2010现代汉语“按照”类介词短语和介词框架考察,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徐枢1984“对”字句的几种主要格式,《汉语学习》第3期。
    徐阳春2005 《语言类型及其功能基础》(未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5BYY035)。
    许国萍2004“对……而言/来说”与“就……而言/来说”之比较,《修辞学习》第4期。
    许余龙2004《篇章回指的功能语用探索:项基于汉语民间故事和报刊语料的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薛风生1991试论连词“而”字的语意与语法功能,《语言研究》第1期。
    严慈1993“对(于)……”和“对(于)……来说”,《徐州师范学院学报》第3期。
    杨炳钧2001介词的功能语言学解释,《外国语》第1期。
    杨丹毅2007“对于”类介词框架及相关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杨子琴2009“从X起”介词框架及相关问题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论文。
    叶建军2008《祖堂集》中四种糅合句式,《语言研究》第1期。
    殷志平1999“除了…以外”的语义辨析:与郑懿德、陈亚川两位先生商榷,《汉语学习》第4期。
    于江1996近代汉语“和”类虚词的历史考察,《中国语文》第6期。
    俞敏1953语法札记,《语文学习》第5期。
    袁毓林2002多项副词共现的语序原则及其认知解释,《语言学论丛》(第二十六辑),商务印书馆。
    张伯江2005功能语法与汉语研究,《语言研究》第6期。
    张赖2002《汉语介词词组词序的历史演变》,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张国宪2009“在+处所”构式的动词标量取值及其意义浮现,《中国语文》第4期。
    张国宪、卢建2010“在+处所”状态构式的事件表述和语篇功能,《中国语文》第6期。
    张敏、李予湘2009《先秦两汉汉语趋向动词结构的类型学地位及其变迁》,“汉语‘趋向词’之历史与方言类型研讨会暨第六届海峡两岸汉语史研讨会”论文。台北,2009年8月。
    张寿康1978说“结构”,《中国语文》第4期。
    张旺熹2004汉语介词衍生的语义机制,《汉语学习》第1期。
    张谊生2000《现代汉语虚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谊生2001说“的话”,《现代中国语研究》(日)第2期。
    张谊生2002《助词与相关格式》,安徽教育出版社。
    张谊生2004试论“由”字被动句:兼论由字句和被字句的区别,《语言科学》第3期。
    张玉金2010谈出土战国文献中的虚词“为”,《语言研究》第4期。
    张豫峰2003“对于”句的语义和语用分析,见《中国语言学报》(第十二期),商务印书馆。
    张振兴2003现代汉语方言语序问题的考察,《方言》第2期。
    赵金铭1995现代汉语补语位置上的“在”和“到”及其弱化形式“·de”,《中国语言学报》第7期,语文出版社。
    郑懿德、陈亚川1994“除了……以外”用法研究,《中国语文》1994第1期。
    周芍、邵敬敏2006试探介词“对”的语法化过程,《语文研究》第1期。
    朱峰2006介词框架“除了……以外”考察,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朱攀2009现代汉语介词框架“Px以来”考察,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朱建颂1992《武汉方言研究》,武汉出版社。
    Ameka,f.k.1995.The linguistic construction of space in Ewe.Cognitive Linguistics 6-2/3,139-181.
    Chen, Chung-yu.1978. Aspectual Features of the Verb and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the Locatives.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6.1:76-103.
    Comrie.1981. Language Universals and Linguistic Typolog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DeLancey, Scott.1997. Grammaticalizaiton and the gradience of categories:relator nouns and postpositions in Tibetan and Burmese. In Joan Bybee et al (eds.) Essays of Language Function and language type:dedicated to T. Givon. Amsterdam:John Bejamins.
    Dik, Simon C.1997. The Theory of Functional Grammar. Part Ⅰ:The Structure of the Clause, ed. By Kees Hengeveld, Second, revised version. Berlin &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Dryer, M. S.1992.The Greenbergian Word Order Corrections.Language,(68):81-138.
    Ernst,Thomas 1988. Chinese postpositions?-again.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16-2.
    Greenberg, J.H.1966.Some universals of grammar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the order of meaningful elements. In J.H.
    Greenberg.1980. Circumfixes and typological change. In Elizabeth C. Traugott et al (eds.) Paper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istorical Linguistics. Amsterdam:John Benjamins.
    Greenberg.1995. The diachronic typological approach to language. In Shibatani, Masayoshi & Theodora Bynon (ed.) 1995. Approaches to Language Typology. Oxford:Clarendon Press.
    Grunthall, Riho.2003.Finnic adpositions and cases in change (Memoires de la Societe Finno-Ougrienne).Helsinki:Scoiete Finno-Ougrienne.
    H Sinclair, J.P Bronckart.1972.S. V.O. a linguistic universal? A study in developmental psycholinguistic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14 (3): 329-348.
    Hagege, Claude.2010. Adposition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awkins, John, A.1983.Word Order Universals.New York:Academic Press.
    Heine, Bernd.1991. Grammaticalizaiton:A Conceptual Framework.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opper, Paul & Elizabeth Traugott.1993. Grammaticaliz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uang,C.TJ.1982.Logical Relations in Chinese and the Theory of Grammar.Cambridge, MA:The MIT.
    Huddleston, Rodney, and Geoffrey K. Pullum.2002.The Cambridg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ehmann, Christian.1995. Thoughts on Grammaticalization. Munchen & Newcastle: LINCOM Europa.
    Li, C.N. and S.A.Thompson.1974.Historical change of word order:A case study in Chinese and its implications. J. M. Anderson & C. Jones. Historical linguistics. Amsterdam:North-Holland.
    Li, Y.-H.1990. Order and constituency in Mandarin Chinese. Dordrecht: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
    Liu, Feng-Hsi.1998. A clitic analysis of locative particles.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28(1),48-70.
    Napoli, Donna Jo.1993. Syntax:Theory and Problems.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ooryck, Johan.1996. Prepositions and minimalist case-marking. In Hoskulour. Thrainsson, Samuel D. Epstein and Steve Peter, eds., Studies in comparative Germanic Syntax Volume II. Dordrecht:Kluwer,225-42.
    Silvia Kouwenberg & John Victor Singler.2008.The handbook of Pidgin and Creole studies. Blackwell Pub.
    Sinclair,H.1972. S.V.O. a linguistic universal? A study in developmental psycholinguistic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Vol.14: 329-348.
    Stilo, D.2006. Circumpositions as an areal response:The case study of the Iranian zone. In:Johanson/Bulut (eds.).Turkic-Iranian contact areas. Historical and linguistic aspects.
    Sun, C. F and T Givon.1985.On the So-Called SOV Word Order in Mandarin Chinese: A Quantified Text Study and Its Implications.Language,(61):329-351.
    Sun, Chaofen.1996. Word-Order Change and Grammaticalization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un,Chaofen.2008.Two Conditions and Grammaticalization of the Chinese Locative. Space in Languages of Ch ina. Springer.
    Tai, J. H. Y.1973.Chinese as an SOV Language.Papers from the 9th Chicago Linguistic Society, (9):659-671.
    Tai, J. H. Y.1976.On the Change from SVO to SOV in Chinese. S. B. Steerer et al. Papers from the Parasession on Diachronic Syntax. Chicago:Chicago Linguistic Society.
    Tsunoda, Tasaku, Sumie Ueda & Yoshiaki Itoh.1995. Adpositions in word-order typology. Linguistics, Vol.33:741-76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