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视觉行为动词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视觉行为动词是按照意义特征划分出来的一个动词小类,是对视觉行为进行语言描述的主要方式。现代汉语动词小类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方面都存在一定不足,有必要进行多角度的深入研究。本文对现代汉语视觉行为动词从静态和动态、共时和历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本研究的意义有:1、通过研究,使我们对现代汉语视觉行为动词的各种属性有了充分掌握。2、为汉语其他小类动词的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帮助。3、为计算机对视觉行为动词的自动识别和对外汉语教学提供相应的语言学支持。
     本文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第一章为本文绪论,介绍与本研究有关的研究现状、研究难点和意义,最后介绍本文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对视觉行为与视觉行为动词的关系进行论述说明,指出二者是联系密切又相互区别的两个概念。视觉行为与视觉行为动词之间的关系是所指和能指的关系,前者为后者提供存在的意义,但是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一对应的,而是受到了词语自身特点的限制。不同语言对视觉行为的描述存在着差异,同一种语言对视觉行为的描述也存在着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同。在对二者关系进行详细阐述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汉语的词汇特点,本章给视觉行为动词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并且提出了界定的原则和标准。
     第三章内容包括三个主要方面:一、通过前一章所提出的词语界定的原则和标准,对现代汉语视觉行为动词的范围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共确定了210个现代汉语视觉行为动词,使研究范围具有可控性。并且对部分非视觉行为动词与视觉行为动词的区别进行了分析,进一步廓清了研究对象的范围,同时也是对研究对象的主要特征的初步阐释。二、从构词、及物性和语义特征角度对现代汉语视觉行为动词进行分类。其中,重点通过义素分析对现代汉语视觉行为动词的基本意义特征和附属意义特征进行了归纳,建立了完整的《现代汉语视觉行为动词语义属性信息表》,并对语义特征从多个角度加以阐释。三、分析现代汉语视觉行为动词的静态语义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对部分语义特征之间相容度的计算,考察了这些特征之间相容性的显著程度,并且通过计算结果与人们认知直觉的比较,揭示了这些特征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表明,视觉行为动词语义特征之间的存在着“相容”和“相斥”的关系;而且视觉行为动词语义特征之间的相关程度与我们的认知直觉之间并不完全一致。
     第四章使用自建的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和相关分词检索软件,对210个现代汉语视觉行为动词的使用频度情况进行了封闭测查。在词频统计时,不仅考察该动词在语料库中的出现次数,而且考察它的视觉义项、非视觉义项、视觉用法、非视觉用法的使用频次,再将这些数据汇总成《现代汉语视觉行为动词降频表》,为下一步的研究作好了充分的数据准备。通过逐词分析,建立了《现代汉语视觉行为动词语法功能表》,并且结合视觉行为动词语义特征对其语法功能的特点,数量分布情况进行了阐释。语法特征分布状态表明,视觉行为动词词义的特殊性会对动词语法功能产生影响。视觉行为动词词义的特殊性表现在相对普通动词而言较弱的动作性,以及词义一般包含较强的对行为方式状态的描述,这是由视觉行为在人类行为中的特殊性决定的。在上述研究所得到的数据基础上,通过相关系数的计算,对现代汉语视觉行为动词词频与部分功能之间的相关程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另外,通过相容性的计算,对这些功能之间的相容程度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现代汉语视觉行为动词的功能与词频之间普遍呈现正相关,在相关性的显著程度上则存在一定差异。
     第五章研究汉语视觉行为动词的历时变化,包括:一、现代汉语视觉行为动词与《说文解字》视觉行为动词比较分析。这部分内容在方法上主要以现代汉语视觉行为动词与《说文》中出现的视觉行为动词相比较,对它们在数量和语义类型上的差别进行了分析。二、汉语视觉行为动词的演变。汉语视觉行为动词的演变主要表现为原有视觉要素的消亡和新的视觉要素的出现,前者包括视觉行为动词的消亡和词语的视觉行为意义的消亡,后者主要指新的视觉行为动词出现,包括新的词语形式的出现、旧词语获得视觉行为意义。另外,还对核心视觉行为动词的历时替换情况进行了对比和分析。三、对汉语视觉行为动词词义引申情况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隐喻是汉语视觉行为动词词义引申的主要方式,表现为词义由表示物理视觉意义向表示心理视觉意义的转化,视觉行为动词词义的隐喻基础是视觉行为与人类心理行为的相似性以及行为过程的共现性。语法化是词义引申的一个重要结果,汉语视觉行为动词的语法化具有多样性,本章对其中语法化程度较高的几个动词进行了考察分析。从语法化过程来看,它们都是通过视觉意义与其他意义之间的联系,在语法化规律的作用下完成了词义由实到虚的转变。
     结语部分对本文所采用的理论、方法、结论进行总括说明,并且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几个主要统计表是本文研究成果的主要方面,由于所占篇幅较大,所以未在正文中出现,全部放到文后的附录之中。
Visual behavior verbs are a subcategory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ir meaning features. They are the main method to give language descriptions to visual behaviors. The research of the Modern Chinese subcategory verbs is now in its initial stage, so there is certain inadequacy in the depth and breadth of the research. This paper does a multi-angle research of the Modern Chinese visual behavior verb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is as follows: Firstly, it provides us with the diverse attributes of the Modern Chinese visual behavior verbs; Secondly, it provides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help to the study of other subcategory verbs; Thirdly, it provides the corresponding linguistic support to computational auto-recognition of visual behavior verbs and the Chinese teaching to foreigners.
     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paper are as follows:
     Chapter 1 is the preface, introducing the relevant current situation, difficulties and significance relating to this research, and in the final part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research methodology of this paper.
     Chapter 2 discusses the relation between visual behaviors and visual behavior verbs, showing that these are two closely-related but distinctive conceptions. Their relation is one of the signified and the signifier, with the former making the existence of the latter meaningful. They are not corresponding, but are limited by th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words themselves. Different languages give different descriptions to visual behaviors, and even the same language describes them differently because of temporal and spatial divergence. On the basis of an elaborate analysis of their rela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dern Chinese vocabulary, this chapter gives a precise definition to visual behavior verbs, and also provides the principles and standards to it.
     Chapter 3 is mainly composed of three parts: Firstly, the range of the Modern Chinese visual behavior verbs is delimited precisely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s and standards provided by the previous chapter. 210 Modern Chinese visual behavior verbs are within the range, which makes the research controllable. Additionally, it analys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ome non-visual behavior verbs and visual behavior verbs, so it further clarifies the scope of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at the same time discusses briefly the main features of the objects. Besides, this chapter clarifies the Modern Chinese visual behavior verbs from the aspects of word formation, transitivity and semantic features. It includes the basic meaning features and attached meaning features of relevant verb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semanteme, thus an Information Chart of the Modern Chinese Visual Behavior Verbs' Semantic Attributes is made. It also discusses semantic features from different angles. Thirdly, this chapter analyses the correlation among the static semantic features of the Modern Chinese visual behavior verbs. Through the calculation of the consistence degree among some of the semantic features, this chapter studies their consistence degree. Moreover, their internal relations are revealed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and people' cognitive intuition.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semantic features of visual behavior verbs have both "compatible" and "incompatible" relations, and the relevance degree of these features is not totally identical with our cognitive intuition.
     Chapter 4 does a closed research on the usage frequency of the 210 Modern Chinese visual behavior verbs, with the help of the self-established Modern Chinese balance corpus and relevant particle retrieval softwares. While the word frequency is being calculated, the focus is not only on how many times a certain verb occurs in the corpus, but also on the frequency of its visual items, non-visual items, visual usages and non-visual usages. These statistics appear on The Frequency Chart of Modern Chinese Visual Behavior Verbs, which makes a full statistical preparation for further researches. Through analyzing the words one by one, a Chart of the Grammatical Functions of Modern Chinese Visual Behavior Verbs is made. This chart is illustrated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semantic features of visual behavior verbs, the features of their grammatical functions and their frequency distribution.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grammatical features reveals that the semantic specialness of visual behavior verbs affects their grammatical functions. Compared with general verbs, the semantic specialness of visual behavior verbs lies in their actionness and their emphasis on description of behavioral modes in their meaning. This emphasis is determined by the special role of visual behaviors among all human behaviors. On the basis of the statistics obtained from the previous research and the calculation of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this chapter makes a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the relevance degree between the frequency and part of the functions of Modern Chinese visual behavior verbs. What's more, an analysis is also made on the consistence degree of these functions through the calculation of consistence. The result of the analyses shows that the functions and frequency of Modern Chinese visual behavior verbs have a general direct correlation, whereas there is certain difference in their relevance degree.
     Chapter 5 studies the diachronic changes of Chinese visual behavior verbs. It has the following contents: Firstly, a comparison is made between the visual behavior verbs in Modern Chinese and those in the book Origin of Chinese Characters. This part compares the visual behavior verbs in Modern Chinese and those in the book Origin of Chinese Characters methodologically and analyses their difference in quantity and semantic types. Secondly, it illustrates the changes of Chinese visual behavior verbs. The changes of Chinese visual behavior verbs are mainly the result of the occurrence of new visual elements and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existing visual elements. The former mainly refers to the appearance of new visual behavior verbs, including the appearance of new word forms and the old words' acquiring visual behavior meanings; the latter mainly refers to the disappearance of visual behavior verbs and words' losing their visual behavior meanings. Moreover, it makes a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n the diachronic substitution of core visual behavior verbs. Thirdly, it studies the meaning extension of Chinese visual behavior verbs. The study reveals that metaphor is the main method for Chinese visual behavior verbs to extend their meanings, which can be seen from the transformation of word meanings from their physical visual meanings to psychological visual meanings. The basis for semantic metaphors of visual behavior verbs is the similarity between the visual behaviors and human psychological behaviors, and its co-appearance with behavioral processes. Grammaticalization is an important result of word meaning extension, and it's diverse in Chinese visual behavior verbs. This chapter analyses several verbs with a relatively high degree of grammaticalization. In the respect of their grammaticalization process, these words have transferred from being notional to being functional under the rules of grammaticalization through the relation between visual meanings and other meanings.
     The concluding part gives a summary of the theories, methodology and conclusions in this paper, and points out the imperfectness in this research.
     The statistical charts are the main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this paper. For the sake of space, these charts are not put in the text but in the appendix.
引文
[1]1967年特瑞东拉(法)的研究认为,人类83%的外部信息是通过视觉获得的。也有人认为“据估计,在人脑获得的全部信息中,大约有95%以上来自视觉系统,……”(参看龚茜玲主编,《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一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年)。
    [2]据郭锐的统计,现代汉语词汇中动词所占比重约为24%。参看郭锐:《现代汉语词类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1]吕叔湘:《语法学习》,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3年。
    [2]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
    [3]范晓、杜高印、陈光磊:《汉语动词概述》,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
    [4]李临定:《现代汉语动词》,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1]朱德熙:《语法讲义》(《朱德熙文集》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2]范晓、杜高印、陈光磊:《汉语动词概述》,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
    [3]王希杰:《“想”类动词的句法多义性》,《汉语学习》1992年第二期。
    [4]闫春慧:《汉语“洗涤”类动词语义场的历史演变》,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5]朱坤林:《现代汉语“猜测”类动词的多角度分析》,延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6]杜诚忠:《现代汉语饮食类动词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7]王云英:《现代汉语问类动词研究》,延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8]刘新春:《睡觉类动词的历史演变研究》,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9]王迎春:《汉英脚部动作语义场对比研究》,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10]乔丽彩:《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研究》,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1]陆俭明:《现代汉语中一个新的语助词“看”》,《中国语文》1959年第十期。
    [2]符淮青:《汉语表眼睛活动的词群》,《中国语言学报》1995年第六期。
    [3]韩玉国:《汉语视觉动词的语义投射及语法化构拟》,《外国语言文学》2003年第四期。
    [4]张磊:《汉英视觉动词语法化的认知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1]黄昌宁、李涓子:《语料库语言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1](英)弗朗西斯·克里克:《惊人的假说》(汪云九译),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4。
    [2]张伟:《视觉形成的神经机制》,《眼科研究》2002年第5期。
    [1]石磐:《视觉的奥秘》,《国外科技动态》2001年第3期。
    [1]钱家渝:《视觉心理学——视觉形式的思维传播》,北京:学林出版社,2006年。
    [1]王珏:《汉语生命范畴初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2]H · Sweet:Collected Paper,Oxford,1913:25.
    [1](瑞士)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
    [2]张磊:《汉英视觉动词语法化的认知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3]王文斌、周慧波《英汉“看”类动词的语义及词化对比分析》,《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十一期。
    [1]动物也存在视觉行为,但是词语中对人类视觉行为的描写更为广泛和详尽,而且从认知的顺序角度看,人类首先从自身视觉行为开始认知并加以描述,然后才把这种描述用于其他动物,所以除非特别强调,本文所提到的视觉行为的主体一般都指人类。
    [2]这个义项不一定是词语的基本义。
    [3]“元语言”的概念请参看苏新春:《汉语释义元语言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1]陈昌来:《汉语语义结构中工具成分的性质》,《世界汉语教学》第二期。
    [2]徐默凡:《现代汉语工具范畴的认知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3]最初使用是在古汉语阶段,但仍作为现代汉语词汇继续使用的不属于排除对象。
    [1]高名凯:《语言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张永言:《词汇学简论》,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年。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增订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2]岑麒祥:《论词义的性质及其与概念的关系》,《中国语文》1961年第五期。张志毅、张庆云:《词汇语义学》(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许威汉:《二十世纪的汉语词汇学》,太原:书海出版社,2000年。
    [3]苏新春:《汉语词义学》,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
    [4]曹炜:《现代汉语词义学》,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
    [1]葛本仪、刘中富:《论动态词义》,《文史哲》1994年第一期。
    [2]符淮青:《表动作行为的词的意义分析》,《北京大学学报》1982年第三期。
    [1]高顺全:《三个平面的语法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
    [2]关于视觉语素的定义可参见本章2.2.1的内容。
    [1]参看马庆株:《时量宾语和动词的类》,《中国语文》1981年第二期。
    [2]马庆株先生认为,在句子“这本书看了一年了,还没看完”中“看”的动作是持续的,而在“那场戏我已经看了一年了,还记得很清楚”中的“看”的动作是已经完成了的,二者的计时起点不同。因此,“看了三天了”会产生歧义,而“等了三天了”则不产生歧义,不产生歧义的是强持续动词,会产生歧义的是弱持续动词,“看”属于弱持续动词。
    [1]李先生认为:“就多数持续动词来说,在表示持续量的长短上是没有限制的,持续量可以长也可以短。比如‘看',可以说‘看了一年'(长持续量),也可以说‘看了一分钟'、‘看了一会儿'(短持续量),……但是,有些动词则只能表示较长时间的持续量而捧斥表示较短时间的持续量。这样的动词便是长持续动词。……短持续动词是指其所显示的动作进行的持续量比较短的动词。”(参看李临定:《现代汉语动词》,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69-71页。)
    [2]具有生命特征的自主动词也符合这个特征。
    [1]马庆株:《时量宾语和动词的类》,《中国语文》1981年第二期。
    [2]由于持续性的长短具有相对性,这里考察的前提是把“看类”作为一个整体集合,只对这类动词内部进行比较而非考察其在整个动词集合里的特征。
    [1]沈家煊《“有界”和“无界”》,《中国语文》1995年第五期。
    [2]同前。
    [3]王丹:《汉语动词的“界限”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马庆株《自主动词和非自主动词》,《中国语言学报》第三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
    [1]李临定:《现代汉语动词》,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1]王力:《中国语法理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51年。
    [2]“瞥见”属于“见类”,具有[-仔细]特征是受到了构词前语素“瞥”的意义影响。
    [1]张志毅、张庆云:《词汇语义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2]同前。
    [1]郭锐:《词频与词的功能的相关性》,《语文研究》2001年第三期。
    [1]于根元:《语言的本质和语言教学》,《汉语学报》2000年第一期。
    [1]郭锐:《词频与词的功能的相关性》,《语文研究》2001年第三期。
    [2]现代汉语视觉行为动词中有很多离合动词,下文中把这部分词语作统一的表述,除特别说明外一般不单独列举。
    [3]王力:《中国语法理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51年。
    [4]宋玉柱:《关于“把”字句的两个问题》,《语文研究》1981年第二期。
    [1]王政红:《“把”字句的情状类型及其语法特征》,《南京师大学报》1994年第四期。
    [1]王力:《中国现代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龚千炎:《现代汉语里的受事主语句》,《中国语文》1980年第五期;劲松:《被字句的偏误和规范》,《汉语学习》2004年第一期。
    [2]洪心衡:《汉语语法问题研究》,上海:新知出版社,1956年;刘叔新:《现代汉语被动句的范围和类别问题》,载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研究室编《句型和动词》,北京:语文出版社,1987年;藏耀晶:《现代汉语被动句试析》,载《汉语被动表述问题研究新拓展》,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王力:《中国现代语法》,上海:商务印书馆,1943年。
    [2]胡裕树、范晓:《动词研究综述》,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6年。
    [1]李珊:《动词重叠式研究》,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年。
    [2]如吴洁敏认为某些动词重叠后,表示动作不十分肯定,通常语气比较委婉,而与之相对的非重叠式往往带有命令的口气。参看吴洁敏:《试论汉语动词的重叠及其语法意义》,《杭州大学学报》1986年第三期。
    [3]朱德熙:《语法讲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1]详见《现代汉语视觉行为动词词频与功能相关性表》。
    [2]对具备否定意味的词语的范围尚存在不同看法,参看文贞惠:《现代汉语否定范畴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
    [3]石毓智:《肯定和否定的对称与不对称》(增订本),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年。
    [4]郭锐:《词频与词的功能的相关性》,《语文研究》2001年第三期。
    [5]文贞惠:《现代汉语否定范畴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
    [1]白荃:《“不”、“没(有)”教学和研究上的误区》,《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三期。
    [2]石毓智:《肯定和否定的对称与不对称》(增订本)。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年。
    [1]本文考察的“了”指“了1”、“了2”中的“了1”。
    [2]石毓智:《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3]王力:《关于汉语有无词类的问题》,《北京大学学报》1955年第二期。
    [4]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1957语言班:《现代汉语虚词例释》,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5]“见类”动词的范围及特征可参看本文第三章内容。
    [1]古汉语中有“亲视”的用法,与“目睹”相比,前者表示“亲自看”,动作特征上具有更强的主动性。
    [2]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
    [3]刘勋宁:《现代汉语句尾“了”的语法意义及其与词尾“了'的联系》,《世界汉语教学》,1990年第二期。
    [1]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
    [2]孔令达:《关于时态助词“过1”和“过2”》,《中国语文》1986年第四期。刘月华:《趋向补语的语法意义》,载《语法研究与探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
    [1]黄彩玉等:《多个随机变量样本统计相关性的另一种量度指标》,《南京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第三期。
    [1]本文采用的是中科院上海天文台的周永宏、郑大伟的《相关系数临界值表》,详见周永宏、郑大伟:《相关估计显著水平的Monte Carlo模拟检验》,《测绘学报》1999年第四期。
    [1]郭锐:《词频与词的功能的相关性》,《语文研究》2001年第三期。
    [1]李珊:《动词重叠式研究》,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年。
    [2]相容度的相关介绍和计算公式见本文第三章3.3.1的内容。
    [1]周祖谟:《周祖谟文字音韵训诂讲义》,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
    [2]部分释义取自《广雅》和《广韵》等其他字书。
    [1]如果考虑连绵词和异体字等因素,这一比例应当更高。
    [2]对汉语史的分期学术界存在很多分歧,本文采用王力先生的分期方法。参看王力:《汉语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1]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
    [1]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
    [1]“释义基元词”可参阅安华林:《现代汉语释义基元词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1]隐喻最初仅限于修辞学的研究领域内,指将一个事物转移到另一事物,这两个事物就是“源域”和“目标域”,修辞学中一般称之为“喻体”和“本体”。
    [2]韩玉田:《汉语视觉动词的语义投射及语法化构拟》,《外国语言文学》,2003年第四期。
    [3]赵彦春:《认知词典学探索》,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
    [1]一般认为在进行心理活动时不一定有视觉行为相伴随,事实上,记忆中的视觉形象在整个心理活动过程一直进行着支持和干预。
    [2]黎锦熙、刘世儒:《汉语语法教材》,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年。
    [1]《六书正伪》:“大抵古人制字,皆从事物上起。今之虚字,皆古之实字”。
    [2]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年第四期。
    [3]吴福祥:《“语法化”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1月。
    [4]E J.Hopper.1991.On some principles of grammaticalization.In Traugott & Heine,vol.1.
    [5]陆俭明:《现代汉语中一个新的语助词“看”》,《中国语文》,1959年第十期。
    [1]吴福祥:《尝试态助词“看”的历史考察》,《语言研究》,1995年第二期。
    [2]石奠智所说的“语法规律”是“动词并列结构与动词重叠式的不相容性”。参看石毓智、李讷:《汉语语法化的历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1]对于“相一由互指向偏指的演化,吕先生认为:“相字原来以互指为其本用,何以又演为偏指?……相字之为偏指,有藉以省略宾语之用,当为甚有用之方式。是则偏指之相之所以独盛于宾语为第二或第一身之句,不为偶然也”。参看吕叔湘:《相字偏指释例》,《汉语语法论文集》(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
    [2]韩玉国:《汉语视觉动词的语义投射及语法化构拟》,《外国疆育文学》,2003年第四期。
    [1]黄昌宁、李涓子:《语料库语言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范畴篇解释篇(方书春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日]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蒋绍愚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3][瑞士]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4][英]戴维·克里斯特尔.现代语言学词典[Z].沈家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5][英]弗朗西斯·克里克.惊人的假说(汪云九译)[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4.
    [6][英]杰弗里·利奇.语义学(李瑞华等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
    [7]H·Sweet.Collected Paper[M],Oxford,1913.
    [8]Kurt koflka.格式塔心理学原理(The Principle of Gestalt Psychology)(黎炜译)[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9]P.J.Hopper,1991.On some principles of grammaticalization.In Traugott &Heine,vol.1.
    [10]安华林.现代汉语释义基元词研究[J].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1]白荃.“不”、“没(有)”教学和研究上的误区[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三期.
    [12]白硕.语言学知识的计算机辅助发现[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13]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1957语言班.现代汉语虚词例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4]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主编.现代汉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15]北京语言学院语言教学研究所.现代汉语频率词典[Z].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6.
    [16]曹成志.英语“看"的表达形式[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三期.
    [17]曹聪孙.论词语消亡的时代性维度[J].《语文建设》1999年第二期.
    [18]曹炜.现代汉语词义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19]陈昌来.汉语语义结构中工具成分的性质[J].《世界汉语教学》第二期.
    [20]陈佳.英汉视觉常规隐喻比较[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一期.
    [21]程琪龙.概念框架和认知[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22]储泽祥等.通比性的“很”字结构[J].《世界汉语教学》1999年第一期.
    [23]戴卫平、高艳红.英语视觉词的思维隐喻[J].《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二期.
    [24]戴耀晶.现代汉语被动句试析.载《汉语被动表述问题研究新拓展》[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5]邓开初.关于词义引申的途径问题[J].《长沙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26]丁声树等.现代汉语语法讲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27]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
    [28]董秀芳.汉语的词库与词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9]杜诚忠.现代汉语饮食类动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0]范开泰、张亚军.现代汉语语法分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1]范晓、杜高印、陈光磊.汉语动词概述[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
    [32]冯志伟.计算语言学基础[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33]符淮青.词义的分析和描写[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34]符淮青.汉语表眼睛活动的词群[J].《中国语言学报》1995年第六期.
    [35]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36]高名凯.汉语语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37]高顺全.三个平面的语法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38]高增霞.汉语担心一认识情态词“怕”“看”“别”的语法化[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3年第一期.
    [39]葛本仪、刘中富.论动态词义[J].《文史哲》1994年第一期.
    [40]葛本仪.词汇的动态研究与词汇规范[J].《辞书研究》2002年第3期.
    [41]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42]龚千炎.现代汉语里的受事主语句[J].《中国语文》1980年第五期.
    [43]郭垒.视觉时间与内禀时间[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0年第五期.
    [44]郭锐.词频与词的功能的相关性[J].《语文研究》2001年第三期.
    [45]郭锐.现代汉语词类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46]郭曙纶.动词的类义及其层级[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一期.
    [47]韩荔华.汉语词语组合的两种动态趋向[J].《世界汉语教学》2000年第一期.
    [48]韩玉国.汉语视觉动词的语义投射及语法化构拟[J].《外国语言文学》,2003年第四期.
    [49]洪心衡.汉语语法问题研究[M].上海:新知出版社,1956.
    [50]侯敏.计算语言学与汉语自动分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51]胡华.以高频语素为核心的现代汉语词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一期.
    [52]胡裕树、范晓.动词研究综述[M].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6.
    [53]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4]黄彩玉等.多个随即变量样本统计相关性的另一种度量指标[J].《南京邮电学院学报》1999年第一期.
    [55]黄昌宁、李涓子.语料库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56]江轶.浅论现代汉语中的静态词义和动态词义[J].《青海师专学报》2002年第六期.
    [57]金失根.关于时间一维性对动词句法特征的制约作用[J].《汉语学习》1997年第六期
    [58]劲松.被字句的偏误和规范[J].《汉语学习》2004年第一期.
    [59]靳光瑾.现代汉语动词语义计算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60]孔令达.关于时态助词“过1”和“过2”[J].《中国语文》1986年第四期.
    [61]黎锦熙、刘世儒.汉语语法教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
    [62]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63]李福印.语义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4]李临定.现代汉语动词[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65]李倩.词义演变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研究取向[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二期.
    [66]李珊.动词重叠式研究[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
    [67]李铁根.“了”、“着”、“过”与汉语时制的表达[J].《语言研究》2002年第 三期.
    [68]李宇明.语法研究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69]林杏光等主编.现代汉语动词大词典[z].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
    [70]刘海君.“把”字句中动词特征[J].《现代语文》2007年第六期.
    [71]刘华、刘坤.从几个视觉动词看动态语义学的实质[J].《宁波大学学报》2006年第五期.
    [72]刘培玉、赵敬华.把字句的类和制约因素[J].《中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一期.
    [73]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74]刘叔新.现代汉语被动句的范围和类别问题.载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研究室编《句型和动词》[M].北京:语文出版社,1987.
    [75]刘新春.睡觉类动词的历史演变研究[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76]刘勋宁.现代汉语句尾“了”的语法意义及其与词尾“了”的联系[J].《世界汉语教学》,1990.
    [77]刘月华.趋向补语的语法意义[J].语法研究与探索[A].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78]刘月华.实用现代汉语语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3.
    [79]刘中富.现代汉语词汇特点初探[J].《东岳论丛》2002年第六期.
    [80]卢英顺.形态和汉语语法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
    [81]卢植.认知与语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82]陆俭明.现代汉语中一个新的语助词“看”[J].《中国语文》,1959年第十期.
    [83]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84]吕叔湘.相字偏指释例.《汉语语法论文集》(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85]吕叔湘.语法学习[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3.
    [86]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87]马清华.语义的多维研究[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6.
    [88]马庆株.汉语语义语法范畴问题[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
    [89]马庆株.时量宾语和动词的类[J].《中国语文》1981年第二期.
    [90]马庆株.自主动词和非自主动词[J].《中国语言学报》1988年第三期.
    [91]马庆株主编.语法研究入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92]梅家驹等.同义词词林(第二版)[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
    [93]孟琮等.汉语动词用法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94]欧阳晓芳、万菁.汉语词的动态交际义及其相关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第四期.
    [95]齐沪扬等.与名词动词相关的短语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4.
    [96]钱家渝.视觉心理学——视觉形式的思维传播[M].北京:学林出版社,2006.
    [97]乔丽彩.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98]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99]沈家煊.“有界”和“无界”[J].《中国语文》1995年第五期.
    [100]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年第四期.
    [101]沈家煊.现代汉语语法的功能、语用、认知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02]盛玉麒.文学作品的语言贡献度研究导言[C].中国小说古今通识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地点:山东济南,2006年9月25日.
    [103]盛玉麒.语言文字信息处理[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104]石安石.论语素的结合能力与一用语素[J].《语文研究》1993年第一期.
    [105]石安石.语义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106]石磐.视觉的奥秘[J].《国外科技动态》2001年第3期.
    [107]石毓智、李讷.汉语语法化的历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08]石毓智.肯定和否定的对称与不对称(增订本)[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109]石毓智.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
    [110]束定芳.隐喻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111]宋宣.词义演变“二次分类分法”的理论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六期.
    [112]宋玉柱.关于“把”字句的两个问题[J].《语文研究》1981年第二期.
    [113]苏新春.汉语词汇计量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
    [114]苏新春.汉语释义元语言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115]孙茂松.关于词汇使用度的初步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00年第一期.
    [116]孙宜志.动词AABB复叠式的语法意义及动词的特点[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一期.
    [117]汪榕培.词义变化的社会和语言原因[J].《大连外国语学院学报》1997年第三期.
    [118]王艾录、司富珍.语言理据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19]王丹.汉语动词的“界限”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20]王珏.汉语生命范畴初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21]王力.关于汉语有无词类的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1955年第二期。
    [122]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23]王力.中国现代语法[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3.
    [124]王力.中国语法理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51.
    [125]王伟、匡友华.概率统计在词频统计和语篇赋码中的应用[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第三期.
    [126]王文斌、周慈波.英汉“看”类动词的语义及词化对比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六期.
    [127]王希杰.“想”类动词的句法多义性[J].《汉语学习》1992年第二期.
    [128]王迎春.汉英脚部动作语义场对比研究[D].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29]王玉鼎.论汉语词语的类推变化[J].《西北大学学报》2003年第一期.
    [130]王嫒嫒.普通话中“你看”变体的多角度考察[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一期.
    [131]王云英.现代汉语问类动词研究[D].延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132]王政红.“把”字句的情状类型及其语法特征[J].《南京大学学报》1994年第四期.
    [133]文贞惠.现代汉语否定范畴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134]吴福样、洪波主编语法化与语法研究[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35]吴福祥.“语法化”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第一期.
    [136]吴福祥.尝试态助词“看”的历史考察[J].《语言研究》,1995年第二期.
    [137]吴洁敏.试论汉语动词的重叠及其语法意义[J].《杭州大学学报》1986年第三期.
    [138]吴新民.汉英视觉动词概念隐喻的比较研究[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四期.
    [139]伍和忠.“尝试”、“经验”表达手段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40]武占坤、王勤.现代汉语词汇概要[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
    [141]向道华.镇龙方言尝试态助词“看”及相关问题[J].《外交学院学报》2002年第三期.
    [142]邢福义.汉语语法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143]徐国庆.现代汉语词汇系统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44]徐默凡.现代汉语工具范畴的认知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145]徐通锵.语言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146]徐中舒编.说文解字段注[D].成都:成都古籍书店,1981.
    [147]许慎.说文解字[D].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148]宣恒大.“把”字句研究综述[J].《宜宾学院学报》2004年第四期.
    [149]闫春慧.汉语“洗涤”类动词语义场的历史演变[D].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50]杨惠中主编.语料库语言学导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151]杨锡彭.汉语词素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52]杨振兰.试论词义与语素义[J].《汉语学习》1993年第六期.
    [153]姚建民等.基于句子相似度的机器翻译评价方法及其有效性分析[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4年第七期.
    [154]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概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
    [155]余迺永.新校互注宋本广韵[D].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
    [156]于根元.语言的本质和语言教学[J].《汉语学报》2000年第一期.
    [157]俞士汶.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基本加工规范[J].《中文信息学报》2002年第5期.
    [158]俞士汶.计算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59]袁毓林.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M].1998.
    [160]袁毓林.汉语语法研究的认知视野[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61]张伯江、方梅.汉语功能语法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162]张积家、陆爱桃.汉语心理动词的组织和分类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一期.
    [163]张建理.英语视觉动词.概念的转换和彰显[J].《浙江大学学报》2005年第六期.
    [164]张磊.汉英视觉动词语法化的认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165]张莉娜.从几个常用词演变浅析词汇和词义的发展[J].《四川大学学报》2004年增刊.
    [166]张伟.视觉形成的神经机制[J].《眼科研究》2002年第5期.
    [167]张晓涛.动词重叠的语义条件考察[J].《学术交流》2005年第七期.
    [168]张秀松.“视觉——非视觉”对立的语言意义[J].《延安大学学报》2006年第一期.
    [169]张云峰.试析“看把你……的”句式[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二期.
    [170]张志毅、张庆云.词汇语义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71]章宜华.语义学与词典释义[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172]赵克勤.古代汉语词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73]赵彦春、黄建华.感官动词模块性的句法分析[J].《暨南大学文学院学报》2001年第二期.
    [174]赵彦春.认知词典学探索[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175]赵艳芳、周红.语义范畴与词义演变的认知机制[J].《郑州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第四期.
    [176]郑桦.词义引申与实词语法化[J].《宁夏大学学报》2005年第一期.
    [177]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倒序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178]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179]周国光.语义场的结构和类型[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一期.
    [180]周同燕.现代汉语中“看”的语法化现象考察[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六期.
    [181]周永宏、郑大伟.相关估计显著水平的Monte Carlo模拟检验[J].《测绘学报》1999年第四期.
    [182]周祖谟.周祖谟文字音韵训诂讲义[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183]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84]朱坤林.现代汉语“猜测”类动词的多角度分析[D].延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85]朱彦.汉语复合词语义构词法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86]朱志平.汉语双音复合词属性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