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科寺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色科寺在藏传佛教史上极负盛名,历史上格鲁派将其列入“黄河以北的四大名寺”和“湟水北岸四大名寺”;其声名不但覆盖整个藏区,而且远播内外蒙古及新疆地区。作为海藏咽喉的佛教圣地和重镇,在清代和民国时期中央治理蒙藏方略中具有重要的政治作用,寺主活佛敏珠尔为青海驻京七大呼图克图之一,其地位仅次于章嘉呼图克图。但随着社会、经济与历史的发展,色科寺在当代社会中的宗教与政治地位已大不如前,处于相对式微状态。由此,研究色科寺的历史及现状,探索这座藏传佛教名刹几度兴衰的历史轨迹,不但可以窥见清代和民国时期中央治理蒙藏的政策、措施及其变迁与得失,更可分析其当代处于式微的原因与逻辑,从而为我们制定科学合理的治藏、治青政策,加强、提高藏区乃至整个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管理的水平、妥善处理民族宗教问题提供深刻的历史借鉴;此外,也可为藏传佛教史、青海民族关系史和地方史研究提供参考。
     基于此,本研究通过汉、藏文史资料的挖掘、整理、梳理,结合田野调查与访谈,在勾勒色科寺历史发展、文化变迁的轨迹与脉络之基础上,以创建及兴衰为逻辑主线,研究了其所处地域的地理特征、寺院组织与管理系统、活佛系统、经院教育体系、寺院经济与佛事活动、宗教艺术,探讨了色科寺与所属“九寺五族”、与中央及地方政府、与卫藏和蒙古人、与周边其它寺院的关系,分析了色科寺在清代、民国时期、建国以后几起几落、命运多舛的原因。本研究也通过比较,分析、研究了色科寺之所以在当代发展滞后的客观与自身的原因。
     本研究的结构与内容如下:
     绪言:陈述研究的选题背景、缘起及意义,评述相关研究现状,并设计研究的基本框架、理论与方法。
     第一章:概述色科寺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及大通县历史沿革,归纳其在顺治雍正、乾隆同治、清末民国时期、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至今的历史概况、变迁,总结色科寺几经兴衰、命运多舛的轨迹。
     第二章:研究色科寺宗教与行政组织系统及其运行机制,分析融合科层制、威权制、个人魅力型等特点于一体的寺院组织管理体制的优点和缺点。
     第三章:阐述活佛转世这一藏传佛教特有的解决寺院高僧继承人问题的制度,重点介绍敏珠尔、先灵、拉果、甘珠尔瓦、第瓦等色科寺的主要活佛系统,并总结其在中央治理蒙藏地区方略中发挥的重要宗教与政治作用。
     第四章:介绍色科寺的经院教育体系,如其各扎仓教育体系、辩经与晋升制度和学院仪规,总结藏传佛教独特的经院教育体系构成及社会功能。
     第五章:陈述色科寺的传统与当代寺院经济(经营活动方式、供养与布施等),并比较分析当代色科寺寺院经济滞后的原因。
     第六、七章:介绍色科寺寺院内外的宗教活动以及建筑、绘画、雕塑等宗教艺术,分析佛事活动体现的仪式功能和宗教艺术的象征性意义。
     第八章:辨析色科寺所属“九寺”与“五族”的变迁,介绍色科寺所属寺院与香火部落的历史与当代状况。
     第九章:梳理明清、民国时期中央治理蒙藏地区的政策与方略,阐述色科寺与中央政府、青海地方政府的互动关系,并通过现阶段色科寺与政府关系的分析,阐释代表“国家”的中央、地方政府与代表“地方社会”的色科寺之间关系模式的变迁。
     第十、十一章:研究色科寺在历史上与卫藏、蒙古人之间的关系,探索色科寺与哲蚌寺、佑宁寺、却藏寺、拉卜楞寺、塔尔寺及内蒙古多伦诺尔汇宗寺等寺院之间的密切联系;分析藏传佛教文化场域中,互为社会资本、象征性资本的寺院关系网络的建构过程。
     第十二章:结论与讨论。
     通过研究,得出如下基本结论:
     第一,色科寺在清代、民国时期中央政府治理蒙藏地区的历史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作用主要通过敏珠尔佛、先灵佛、甘珠尔瓦佛、拉果佛在中央及地方政府中所获得的重要宗教与政治地位体现出来。
     第二,色科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几经兴衰、命运多舛;其原因有中央政府治理蒙藏地区政策的变迁、地方军阀的宗教歧视与民族压迫、历史与社会发展等外在因素,也有寺院内部权利斗争、管理松弛、自身发展能力不足等内在因素。
     第三,当代色科寺的发展呈现出滞后态势,就其原因而言:一是现代化带来的工业化、世俗化、理性化等浪潮的冲击;二是周边地区民族结构、信众生产生活方式、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变迁的影响;三是所处地区的去中心化与区域经济文化发展滞后的影响;四是缺乏有感召力的高僧大德、不能满足周边信教群众的信仰需求等自身发展能力不足的影响。
     第四,现阶段宗教要获得持续发展,必须与现实社会发展相适应。寺院作为社会构成、运行的重要部分与环节,必须与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及社会管理制度相适应,服从国家和政府的管理、规范与完善寺院管理制度、提高僧侣自身素质与能力,不断满足信教群众的信仰需求。
The Sarkog Monastery is very prestigious in the history of Tibetan Buddhism, the Gelug Sect listed the monastery in "the four famous Monasteries in the north of the Yellow River" and "the four famous Monastery of North Shore of Huangshui River". With the founding of the Sarkog Monastery and its rise and fall history as the main clue, this paper focus on the description of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geographical features, historical figures, national history and culture of the Sarkog Monastery area from the time of Qing Dynasty to the Republican as well some research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monastery through literature research in order to survey the success and failures, changes and it's causes in policy of central government governing regions of Mongolia and Tibet. Baced on collation of historical data, combined with field survey data, the paper tries to depict the outline of the course of the region'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s over the years. Based on the research on the life experience of the past generations of the abbot Mundrol of the Sarkog Monastery, who was one of the seven famous Hutuketu from Qinghai who lived in Beijing. The paper explores the interaction relations between religion monastery and society and studies the reasons why the Sarkog Monastery rises and falls several times and the reasons of its ill fate, so that to make rational policy to govern regions of Qing-Tibet, improve social management levels and provide reference to the research on history of Tibetan Buddhism, Qinghai nationalities relations and local history.
     By studying of history materials and data in Chinese words and Tibetan records, it is found that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Sarkog Monastery have concerned with the benefit contradiction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local governments,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various local political forces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various nationalities, and especially have a very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central government's ethnic and religious policies. Through the several rises and falls of this Tibetan Buddhist monastery, we can get a glimpse of the pros and cons of governance policies and practices in Qing Dynasty and the Republican in Tibetan areas of Qinghai. Thus, it provides profound historical references to us today in administrating the Tibetan community, improving social management capacity and properly handling the ethnic and religious issues in Tibetan area and even the whole minority nationalities area. In addition, it will provide references materials for richening history of ethnic relations in Qinghai and local history. Finally, the material and the methods used in this paper will provides some help to the peers who are interested in the research on Sarkog Monastery in the future, which comes from the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study to the Sarkog Monastery's management system and traditional forms of organization, Living Buddha system, scholastic education, temple economy, Buddhist religious art and other aspects from various levels and angles.
     The paper includes the contents as following:
     The preface, gives explanation to the background of topic choice, origins and significance. It gives collation to related present research situation and it defines the basic framework, theory, research methods and related concepts of the paper.
     Chapter One, summarizes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geographic profiles of the Sarkog Monastery and the history of Datong county, and it described the historical outline and changes of the Sarkog Monastery during the five periods of Shunzhi and Yiongzheng of Qing Dynasty (1649-1732), Qianlong and Tongzhi period of Qing Dynasty (1736-1874), the last period of Qing Dynasty and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an (1875-1949), the early period of found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o the of China's Open and Reform (1949-1977), and the period from the beginning of Open and Reform to now (1978—now)
     Chapter Two, does some research on the religious organizations systems,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 systems and the management framework with in the monastery including rank systems, authority systems and individual fascination systems, it gives summary of the content above.
     Chapter Three, sorts the living Buddha system, explains the system of reincarnation of living Buddha, the unique system of Tibetan Buddhism's solution to the question of monastery monks succession system. Mainly introduces the living Buddha system of Minzhuer, Sanling, Laguo, Ganzhuerwa, Diwa, and also make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it's important religious and political roles in the strategy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governing regions of Mongolia and Tibet.
     Chapter Four, describes scholastic education of the Monastery, for examples, the school education system, the debate doctrine and promotion system and the ritual of the doctrine yard. And also make a summary of the unique Tibetan Buddhist scholastic education.
     Chapter Five, studies the monastery economy of Sarkog monastery (traditional way of management activities and the traditional support and donation situation). And it uses the method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to study the economic situation at the period of the monastery. Finally, it analyses the reasons why the monastery's economy lags at present time.
     Chapter Six and Chapter Seven, describes the Buddhist issues, the monastery ceremony and religious arts including architecture, painting and sculpture of Sarkog Monastery, comparative analysis to art features, and cultural relics of the monastery.
     Chapter Eight, studies the changes of interactive relationsh of the Sarkog Monastery and the "nine temples"and "five tribes" under the Sarkog Monastery.
     Chapter Nine, analyzes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arkog Monastery and central government as well as the local government of Qinghai during Qing Dynasty, Ming Dynasty and the Republican. It also analyzes the changes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central|—local government of'state" representative and Sarkog Monastery of "local society" representative.
     Chapter Ten and Chapter Eleven,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arkog monastery and Wei Tibet in the history and explores the interaction with the Mongols, and also explores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Sarkog Monastery and Zhebang Monastery, Youning Monastery, Quezang Monastery, Labuleng Monastery, Taer Monastery as well as the interaction with other monasteries such as Duolunerhuizong Monastery of Mongolia to explore the forming process of monasteries relationship net providing the social capital and symbol capital each other.
     Chapter Twelve, conclusion and discussing.
     Based on the research above, we can draw the basic conclusions as following:
     First, Sarkog Monastery played important roles in the strategy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governing regions of Mongolia and Tibet in Qing Dynasty and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an, by reflecting of the important positions in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local government of the living Buddha system of Minzhuer, Sanling, Laguo, Ganzhuerwa, Diwa.
     Second, Sarkog Monastery experienced several times of rises and falls to the ill changes, with the outsides reasons such as the policy changes of central government governing regions of Mongolia and Tibet, religion discriminating and races oppress by local warlords,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y and society; the inner reasons are such as the power struggles of Monastery, poor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capacity, etc.
     Third, at present age, Sarkog Monastery is detained with the reasons as following:1. The strikes of industrialize, common customs, sense;2. The effecting from changes of nationalities population structures,mass life style, national culture customs around area;3.local discentralizing, poor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culture;4. lack of powerful monks in monastery to attract the local people and poor development capacity itself,etc.
     Fourth, to prevent stagnation of development at present age, religions must adapt to real society development. As important factor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running, temples must adapt to the state's policies on nationalities and religions, obey government's administer, make rules and strengthen the temples regulations, improve monks'quality and capacity, etc.
引文
①色科寺,坐落在“色科”地方,故而人们称其为“色科寺”,色科,藏文称“(?)”,意即黄金山湾、峡谷之意,地域范围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范围仅指今东峡镇地区,而广义范围则指老爷山与牦牛山两山雄峙处,即今朔北乡始,向北一直到东峡镇,长约20公里左右的峡谷地带。
    ②呼图克图,系蒙古语,藏语意译为“圣者”或“化身”,是清政府授予藏传佛教大寺院著名大活佛之封号,凡属这级活佛,均载于清政府专管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事务的理藩院册籍。每世转生,必须经中央政府承认后加封。乾隆以后,呼图克图转世必经清廷主持的金瓶掣签确定。
    ③《安多政教史》,(藏文版)甘肃民族出版社,1987年8月版,第107页。
    ④《安多政教史》,(藏文版)甘肃民族出版社,1987年8月版,第96页。
    ①敏珠尔诺们汗,敏珠尔,藏语“成熟解脱”之意,诺们汗,蒙古语“法王”之意,清康熙四年(1665年)由第五世达赖喇嘛敕封,意为“成熟解脱法王”。
    ②明朝永乐年间,宗喀巴通过艰辛努力,在完善藏传佛教内在的自我调控机制、整顿戒律、改革寺院组织和建立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创立的一个影响最大的教派,藏语为“格鲁”,意为善规。
    ③《广惠寺志》,青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版,第7页。
    ①《广惠寺志》,青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版,第16页。
    ②《安多政教史》(藏文版)第96页,甘肃民族出版社,1987年8月第二次印刷。
    ①《佑宁寺》(三种),尕藏、蒲文成等译注,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12月版,第69页。
    ①《色科寺简志》,色科寺僧人端耀丹增多杰,1790年。
    ②《佑宁寺(三种)》,尕藏、蒲文成等译注,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12月版。
    ③房建昌《青海社会科学》,1990年1期。
    ④刘积顺《中国土族》2010年,秋季号。
    ⑤马福仓《中国土族》,2003年,夏季号。
    ⑥陈庆英《陈庆英藏学论文集》(上下),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6月版。
    ①张海云《贡本与贡本措周》,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9届博士学位论文。
    ①[英]彼得·伯克《法国史学革命年鉴学派》刘永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版。
    ①色科,藏文称“(?)”意即黄金山湾,或黄金峡谷之意,见《安多政教史》(藏文版)甘肃民族出版社,1987年8月第二次印刷,第96页。
    ①《大通县志》第一部《地理水源》第80页,大通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辑。
    ②《大通县志》上册《地理山脉》篇第72页,大通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辑。
    ①《大通回族土族自治概况》(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从书之三》),民族出版社,2009年6月,第4—5页。
    ②《大通回族土族自治概况》(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从书之—》),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9页。
    ①《大通回族土族自治概况》(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从书之一》),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1—32页。
    ①《安多政教史》(藏文版),甘肃民族出版社,1987年8月第二次印刷,第96页。
    ①青海民宗委主办《青海民族宗教工作》2011年第2期第29页。
    ②甘肃藏学研究所编《安多研究》第五辑,民族出版社,2009年6月版,第239页。
    ③切排博士论文《华锐藏区社会文化变迁研究》。
    ④《大通县志》第一部《地理津梁》第80一84页。
    ①色曲即色科曲,指东峡河。
    ②达日,即(?),老爷山的藏语名称。
    ③《广惠寺简志》初稿第29—30页,大通县志办公室。
    ①杨应琚《西宁府新志》,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6月版。
    ①《大通回族土族自治概况》(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从书之一》),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页。
    ①杨应琚《西宁府新志》,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6月版。
    ②见《安多政教史》(藏文版)第96页,甘肃民族出版社,1987年8月第二次印刷。
    ③见《安多政教史》(藏文版)第96页,甘肃民族出版社,1987年8月第二次印刷。
    ④见《安多政教史》(藏文版)第96页,甘肃民族出版社,1987年8月第二次印刷。
    ②《安多政教史》(藏文版),甘肃民族出版社,1987年8月第2次印刷,第97页。
    ③《陈庆英藏学论文集》(下),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6月版,第691页。
    ①《佑宁寺》(三种),尕藏、蒲文成等译注,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12月版,第69页。
    ②噶丹颇章。意泽兜率宫,1518年(西藏)乃东大司徒札西札巴将哲蚌寺内一座青石殿堂献给了二世达赖根敦嘉措,改名为噶丹颇章。公元1642年,五世达赖在固始汗扶持之下,初在其中建立格鲁派政权,后世以此名称呼原西藏地方政府(见张怡荪主编《藏汉大辞》第439页)。
    ①《清世宗实录》卷九。
    ②《清世宗实录》卷十。
    ③《清世宗实录》卷十一。
    ①《清世宗实录》卷十二。
    ②《圣武记》卷三“国朝缓服蒙古记三”。
    ③《清世宗实录》卷十三。
    ④《清世宗实录》卷十四。
    ①《清世宗实录》卷十五。
    ②《清实录藏族史料》第一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89页。
    ①《清世宗实录》卷十五,雍正二年正月甲申。
    ②张羽新著《清政府与喇嘛教》(附清代喇嘛教碑刻录),西藏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20页。
    ①衣单口粮,清雍正三年(1725年)年羹尧奏《青海善后事宜十三条》规定“至番民之粮,应俱交地方管理。每年量各庙用度给发,再加给喇嘛衣服银两”。为僧侣按口所给的衣服、口粮,称衣单口粮。
    ②两宁办事大臣全称为“钦差办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务大臣”,简称“青海办事大臣”,因其衙署设于西宁府城,故雍正以后通称“西宁办事大臣
    ①《藏学研究论丛》第6辑,西藏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版,第59—60页。
    ②《清高宗实录》卷一千十七。
    ③李兆洛《皇朝藩部要略》序。
    ④《循化厅志》卷八。
    ⑤青海省社会科学院藏学研究所《中国藏族部落》,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40页。
    ①《大通县志》(青海地方志丛书)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29—230页。
    ②《清世宗实录》卷二十。
    ③《清世宗实录》卷二十。
    ④《西宁府新志》卷十八。
    ⑤《西宁府续志》卷五。
    ①清乾隆皇帝《御制喇嘛说》。
    ②王先谦《东华续录》顺治卷十。
    ③清乾隆皇帝《御制喇嘛说》。
    ④《理藩院则例》卷五十六。
    ①张羽新《清政府与喇嘛教》西藏人民出版社,1988年9月版,第94—96页。
    ②蒲文成《青海佛教史》,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版,第253—254页。
    ③《理藩院则例》卷六十。
    ④《理藩院则例》卷五十九。
    ①杨应琚《西宁府新志》,第403页、第495页。
    ②中央民族学院汇编《边疆丛书》·《边疆一览初编》上册。
    ③雍正《惠远庙碑文》。
    ④[清]那彦成著、宋挺生校注《那彦成青海奏议》,青海人民出版社。哲仓·才让辑编《清代蒙古族档案史料辑编》,第174页。
    ⑤哲仓·才让辑编《清代蒙古族档案史料辑编》,第174页。
    ⑥吴长元《宸垣识略》卷五。
    ①《清圣祖实录》卷一七。
    ②蒋良骐《东华录》卷十二。
    ③《清世宗实录》卷二十。
    ④《清世宗实录》卷二十。
    ①陈庆英“雍和宫的佛仓简说”,网络版,2011年6月9日。
    ①喇秉德、马文慧、马小琴《青海回族史》,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164页。
    ②王昱、聪喆主编《青海简史》,青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72页。
    ③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大通大事记》(先秦时期—公元200年),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版,第31页。
    ①《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概况》,民族出版社,2009年6月版,第58页。
    ②《广惠寺志》,青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版,第7页。
    ③蒲文成《青海佛教史》,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版,第203页。
    ①大通县志编纂委员会《大通县志》(译注本)下册,第394页。
    ①大通县志编纂委员会《大通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第631页。
    ①郭卿友编著《民国藏事通鉴》,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版,第20—21页。
    ②喇嘛印务处系管理北京、热河、五台山藏传佛教寺院和僧人的机构,设在章嘉呼图克图驻锡的北京嵩祝寺。
    ③蒲文成《青海佛教史》,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版,第254页。
    ①房建昌“青海大通县广惠寺的创建历史及活佛考”,《青海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第96页。
    ②《大通县志》第631页。
    ③都纲、僧纲、僧正:僧纲是管理僧人之官。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置僧录司,各省、府置僧纲司,州僧正司,各县置僧会司,专管佛教事宜。僧纲司设都纲一人,品秩从九品;副都纲一人,品秩未入流,为一府管理僧人之官员,例择通晓经义,恪守清规之僧人充任,由礼部移咨许史部注册。
    ①《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概况》(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一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6月版,第10页。
    ②第七世敏珠尔系雅楞丕勒的五弟。《大通大事记》,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年12月版,第49页。
    ③韩海容“雅楞丕勒其人”,《青海文史资料》第七辑,第82页。
    ①《大通大事记》,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年12月版,第63页。
    ①西宁市政府门户网,2011年4月1日。
    ①《广惠寺志》,青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版。
    ②《广惠寺志》,青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版。
    ①王雅琳:生活方式社会学,
    ②《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生活方式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①罗发西等《拉卜楞寺概况》,甘肃民族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三次印刷,第15页。
    ①《世界宗教研究》1981年第2期,第60页。
    ①嘎·达哇才仁主编《藏传佛教活佛转世制度研究论文集》;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年9月版,第119页。
    ②星全成、马连龙《藏族社会制度研究》,青海民族出版社,2000年11月版,第26—27页。
    ①《土观宗派源流》第65页。
    ②《陈庆英藏学论文集》(下),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6月版。
    ①《安多政教史》(藏文版),甘肃民族出版社,1987年8月第二次印刷,第97页。
    ①房建昌“青海大通县广惠寺的创建历史及活佛考”,《青海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第94页。
    ②释妙舟《蒙藏佛教史》中将赤烈龙珠列为第15世敏珠尔,广陵书社,2009年5月版,第200—201页。
    ①《安多政教史》(藏文版),甘肃民族出版社,1987年8月第二次印刷,第97—98页。
    ②《安多政教史》(藏文版)在此处并未说明是第几世章嘉活佛,笔者根据《佑宁寺志》提供的章嘉活佛年谱考证得知应是一世章嘉活佛(?—1641年)。
    ①《安多政教史》(藏文版),甘肃民族出版社,1987年8月第二次印刷,第100页。
    ②《安多政教史》(藏文版)在此处也没有说明是第几世章嘉活佛,笔者根据《佑宁寺志》和星全成、陈柏萍著《藏传佛教四大活佛系统与清朝治理蒙藏方略》等资料提供的章嘉活佛年谱考证得知应是第二世章嘉活佛(1642—1714年)。
    ①《安多政教史》(藏文版),甘肃民族出版社,1987年8月第二次印刷,第98—99页。
    ②《安多政教史》(藏文版),甘肃民族出版社,1987年8月第二次印刷,第100页。
    ③《安多政教史》(藏文版),在此并未说明是第几世达赖和班禅,但笔者考证得知,康熙四十六年时正是第六世达赖和第五世班禅健在时期,当然我们都知道六世达赖只是个傀儡,实际统治者是第巴·桑结嘉措。
    ④一种占卜法,用大小相同的两个糌粑团,内装一是一非的两张字条,然后在佛像前祷告摇转,就其中掉下的一个以辨别其真伪(见《藏汉大辞典》,第2451页)。
    ①《安多政教史》(藏文版),甘肃民族出版社,1987年8月第二次印刷,第100—101页。
    ①格贵,系指维持寺院秩序的僧官,也称铁棒喇嘛。
    ②《安多政教史》(藏文版),甘肃民族出版社,1987年8月第二次印刷,第103页。
    ③东黄寺,据清代《日下旧闻》记载,顺治五年(1648年)五月二十日顺治皇帝正式邀请五世达赖喇嘛来京会唔,顺治八年(1651年)皇帝特降旨将位于德胜门外镶黄旗校场北(今天的德胜门外黄寺大街路北)的中土佛教寺院—普静禅林改建为藏传佛教寺院,专门接待来京朝觐的五世达赖喇嘛,到雍正年间成为驻京呼图克图办事处。
    ①多伦诺尔,即今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
    ②房建昌“青海大通县广惠寺的创建历史及活佛考”,载《青海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第95页。
    ③此处指七达赖和五世班禅。
    ④《安多政教史》(藏文版),甘肃民族出版社,1987年8月第二次印刷,第105页。
    ①房建昌“青海大通县广惠寺的创建历史及活佛考”,载《青海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第95页。
    ②罗发西等《拉卜楞寺概况》,甘肃民族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三次印刷,第118—119页。《广惠寺志》,青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版,第30页。
    ③《理藩院则例》卷五十九。
    ④《广惠寺志》,青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版,第30页。
    ②房建昌“青海大通县广惠寺的创建历史及活佛考”,载《青海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第95页。
    ③《世界广论》一书,目前尚无汉译文版,原作系藏文手抄本,青海民族出版社的专家们将其认真整理,于2009年4月正式出版藏文版,约20万字。
    ②蒲文成《青海佛教史》,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版,第254页。
    ①《广惠寺志》,青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版。
    ②蒲文成《青海佛教史》,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版,第254页。
    ③喇嘛印务处,清代至民国初期设在北京雍和宫内专门管理驻京呼图克图的部门。章嘉和敏珠尔呼图克图都先后担任过负责人。
    ①《新青海》十一期。
    ②李思明“青海解放前的蒙藏教育概况”,载《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4年第4期,第97页。
    ③白文固等《明清民国时期甘青藏传佛教寺院与地方社会》,青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版,第255页。
    ①祭海,即祭祀青海湖神,其历史最早可以溯源至唐代,但使祭海规范和规模化的则是在清雍正二年,清廷规定每年秋季举行祭海活动,届时要求青海环湖蒙藏部落王公贵族和千百户头人以及大活佛在祭海的同时举行会盟,地点在湖东察汉城。清政府每年派祭海大臣主祭,西宁办事大臣陪同等。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改由西宁办事大臣主祭。理藩院还规定凡札萨克不到的扣俸银三年。祭海后举行会盟,祭海大臣宣布清廷政令,要求各王公贵族等宣誓效忠朝廷。所以清廷高度重视祭海的目的是为了羁糜青海蒙藏部落,维护青海社会稳定。祭海制度一直沿袭至民国时期。
    ②房建昌“青海大通县广惠寺的创建历史及活佛考”,载《青海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第96页。
    ①李思明“青海解放前的蒙藏教育概况”,载《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4年第4期。
    ②房建昌“青海大通县广惠寺的创建历史及活佛考”,载《青海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第96页。
    ③陈玮《青海藏族游牧部落社会研究》,青海民族出版社,1998年10月版,第28页。
    ①杨智春“第九世敏珠尔活佛坐床始末”,载《大通文史资料》第六辑,2001年6月,第178页。
    ①《佑宁寺》(三种),尕藏、蒲文成等译注,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12月版,第48—49页。
    ②《安多政教史》(藏文版),甘肃民族出版社,1987年8月第二次印刷,第113页。
    ④《安多政教史》(藏文版),甘肃民族出版社,1987年8月第二次印刷,第97页。
    ⑤《佑宁寺》(三种),尕藏、蒲文成等译注,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12月版,第69页。
    ①《佑宁寺》(三种),尕藏、蒲文成等译注,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12月版,第232页。
    ②蒲文成《青海佛教史》,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版,第217页。
    ③《广惠寺志》,青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6页。
    ⑤《广惠寺志》附录四“德教颂”,青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版,第268页。
    ①房建昌“青海大通县广惠寺的创建历史及活佛考”,载《青海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第96页。
    ①房建昌“青海大通县广惠寺的创建历史及活佛考”,载《青海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第96—97页。
    ①《广惠寺志》青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版,第41—42页。
    ③任月海《多伦汇宗寺》,民族出版社,2005年6月版,第106页。
    ①《安多政教史》(藏文版),甘肃民族出版社,1987年8月第二次印刷,第103页。
    ②任月海《多伦汇宗寺》,民族出版社,2005年6月版,第107页。
    ①任月海《多伦汇宗寺》,民族出版社,2005年6月版,第108页。
    ①任月海《多伦汇宗寺》,民族出版,2005年6月版,211—216页。
    ②札奇斯钦·海尔保雄撰述《一个活佛的传记——末代甘珠尔瓦呼图克图的自述》,联经出版事业公司,民国72年[1983年]版,第142页。
    ①【日本】江口圭一编著《资料·日中战争时期的鸦片政策》(蒙疆政权),日本东京岩波书店,1985年。
    ①任月海《多伦汇宗寺》,民族出版,2005年6月版,第217页。
    ②“金刚不坏身,火不能焚——第17世甘珠活佛”,http://apps.hi.baidu.com/share/detail/34649652。佛教百科:http://wiki.fjdh.com/index.php?doc-view-25065.html。
    ③任月海《多伦汇宗寺》,民族出版社,2005年6月版。
    ④《广惠寺志》青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版,第41页。
    ①祁连县文史资料委员会《祁连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内部资料)1994年。
    ②洲塔《阿柔部落社会历史文化研究》,青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5月版,第111页。
    ①(法)戴密微(Paul Demieville)《吐蕃僧诤记》,耿升译,西藏人民出版社,2001年6月版。
    ①梅进才等《中国当代藏族寺院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国家教委九五规划基金项目,1999年内部出版,第6页。
    ②蒲文成主编《甘青藏传佛教寺院》,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1页。
    ③季永海等翻译点校《年羹尧满汉奏折译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87页。
    ①王昱、李庆涛主编《青海风土概况调查集》,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3页。
    ②白文固“明清以来青海喇嘛教寺院经济发展情况概述”,《青海社会科学》1985年第4期,第108页。
    ③《边疆丛书》《边疆一览初编》上册。
    ①[民国]黎小苏《青海喇嘛教寺院》,甘肃省图书馆书目参考部编《西北民族宗教史料文摘·青海分册(下)》,甘肃省图书馆1986年版,第655页。
    ②[民国]黎小苏《青海喇嘛教寺院》,甘肃省图书馆书目参考部编《西北民族宗教史料文摘·青海分册(下)》,甘肃省图书馆,1986年版,第655页。
    ①[民国]黎小苏《青海喇嘛教寺院》,甘肃省图书馆书目参考部编《西北民族宗教史料文摘·青海分册(下)》,甘肃省图书馆,1986年版,第655页
    ①蒲文成主编《甘青藏传佛教寺院》,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1页。
    ①房建昌“青海大通县广惠寺的创建历史及活佛考”,《青海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第96页。
    ②《广惠寺志》,青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版。
    ③房建昌“青海大通县广惠寺的创建历史及活佛考”,《青海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第96页。
    ①[民国]马鹤天《甘青藏边区考察记》,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80页
    ②年海治、白更登主编《青海藏传佛教寺院明鉴》,甘肃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第243页。
    ①陈华《藏医药学的发展与传播》,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医疗与文化”研讨会报告论文,2002年。
    ①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塔尔寺藏族历史文献研究所编著《塔尔寺概况》,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43页。
    ①[民国]李化方《塔尔寺之宗教源流与蒙藏社会》,载甘肃省图书馆书目参考部编《西北民族宗教史料文摘·青海分册》(下),甘肃省图书馆,1986年版,第669页。
    ②湟中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湟中县志》,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95页。
    ③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塔尔寺藏族历史文献研究所编著《塔尔寺概况》,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45页。
    ④[民国]马鹤天《甘青藏边区考察记》,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88—189页。
    ⑤湟中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湟中县志》,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97页。
    ⑥王恒生主编《中国国情丛书——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湟中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518页。
    ①陈云峰主编《当代青海简史》,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第147-148页。
    ②青海省委统战部、省宗教事务局《青海宗教问题研究》,1997年内部编印,第134页
    ③陈永龄等《佑宁寺情况》,载《青海土族社会历史调查》,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4页。
    ④蒲文成主编《甘青藏传佛教寺院》,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1页。
    ⑤青海省委统战部、省宗教事务局《青海宗教问题研究》,1997年内部编印,第135页。
    ①白文固“明清以来青海喇嘛教寺院经济发展情况概述”,《青海社会科学》1985年第4期,第108页。
    ②王昱、李庆涛主编《青海风土概况调查集》,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1页。
    ③蒲文成《河湟地区藏传佛教的历史变迁》,《青海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第98页。
    ①钟玉英“论藏族宗教仪式的类别与社会功能”,《青海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第182页。
    ①[民国]《青海省大通县风土调查概况》,载王昱、李庆涛主编《青海风土概况调查集》,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2页。
    ①第二节参考了《广惠寺》(青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部分内容,特此说明。
    ①[挪威]托马斯·许兰德·埃里克森《小地方,大论题——社会文化人类学导论》,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276、283页。
    ②钟玉英“论藏族宗教仪式的类别与社会功能”,《青海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第112页。
    ③丹珠昂奔《藏族文化发展史》(下),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413—1418页。
    ①《汉藏文化边界地带的民主自治实践——以祁连山南麓的甘村为个案》,载高永久主编《藏族文化专题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
    ②赵宗福选注《历代咏青诗选》,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88—289页。
    ①《广惠寺志》,青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78-79页。
    ①方之南《青海蒙、藏寺院的宗教艺术》,载青海省政协文史委编《青海文史资料选辑》(第6辑),1985年内部出版,第92页。
    ②方之南《青海蒙、藏寺院的宗教艺术》,载青海省政协文史委编《青海文史资料选辑》(第6辑),1985年内部出版,第93页。
    ③丹珠昂奔《藏族文化发展史》(下),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54页。
    ①[民国]马鹤天《甘青藏边区考察记》,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78页。
    ①《广惠寺志》,青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版。
    ①[美]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第10版),翟铁鹏、张钰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21、449页。
    ①智观巴·贡却乎丹巴饶吉《安多政教史》,甘肃民族出版社,1989年4月版,第106页。
    ②《门源县志》,门源县志编纂委员会,581页。
    ③《广惠寺志》,青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版。
    ①周德“西宁佛教寺院概况”,载《青海文史资料集萃民族宗教卷》,第321页。
    ②《广惠寺志》附录四“德教颂”,青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版,第268页。
    ①《广惠寺志》,青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版。
    ①《西宁府续志》,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43页。
    ②《大通县志》,大通县志编纂委员会,第631页。
    ③现居海晏、刚察、祁连等县境内。
    ①《西宁府续志》,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33页。
    ②郑国良“依山傍水祁家寺”,载《中国土族》2010年秋季号。
    ③郑国良“依山傍水祁家寺”,载《中国土族》2010年秋季号。
    ①《广惠寺志》,青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版,第107页。
    ②蒲文成主编《甘青藏传佛教寺院》,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7月版,第14页。
    ③郭练世“新中国初期大通的藏传佛教寺院”,载《大通文史资料第7辑》。
    ④《广惠寺志》,青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版,第108页。
    ①郭练世“新中国初期大通的藏传佛教寺院”,载《大通文史资料第7辑》。
    ②张怡荪主编《藏汉大词典》,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第1998页。
    ③智观巴·贡却乎丹巴饶吉《安多政教史》,甘肃民族出版社,1989年4月版,第119页。
    ④松巴堪布益两班觉《如意宝树史》。
    ①智观巴·贡却乎丹巴饶吉《安多政教史》,甘肃民族出版社,1989年4月版,第120页。
    ②蒲文成《甘青藏传佛教寺院》,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7月版,第14页。
    ③青海省地方志丛书《海北藏族自治州志》,第826页。
    ①智观巴·贡却乎丹巴饶吉《安多政教史》,甘肃民族出版社,1989年4月版,第120页。
    ①智观巴·贡却乎丹巴饶吉《安多政教史》,甘肃民族出版社,1989年4月版,第107页。
    ②《广惠寺志》,青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版,第108页。
    ①《安多政教史》,甘肃民族出版社,1987年8月版,第112页。
    ①《广惠寺志》,青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版,第132页。
    ②公元1180年(南宋淳熙七年),达隆唐巴大师在藏北倡建首座达隆寺,以后数世纪,达隆噶举在甘、青、川等广大雪域传播很广。凡和达隆噶举之传承法脉有缘的寺院,多以该教派名称命名,松山达隆寺就是其中之一,前面冠以“松山”二字,表明地域,藏籍中历来就这样称呼。
    ①周德“西宁的佛教寺庙”,《西宁文史资料集粹》,第319页。
    ①《广惠寺志》,青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版,第180页。
    ②《广惠寺志》,青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版,第181页。
    ①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青海历史纪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12月版,106页。
    ②《中国藏族部落》,青海省社会科学院藏学研究所主编,中国藏学出版社,1990年,第340页。
    ③《中国藏族部落》,青海省社会科学院藏学研究所主编,中国藏学出版社,1990年,第340页。
    ①《广惠寺志》,青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版,第181页。
    ②《广惠寺志》,青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版,第181页。
    ③《广惠寺志》附录四“德教颂”,青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版,第268页。
    ①喇秉德、马文慧、马小琴《青海回族史》,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164页。
    ①《广惠寺志》,青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版,第181页。
    ②《广惠寺志》,青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版,第182页。
    ①《广惠寺志》,青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版,第181页。
    ①《明太祖实录》卷八四。
    ①《明宣宗实录》卷十四。
    ①翟松天主编《中国人口·青海分册》,中国财政出版社1989年版,第52页。
    ②《清世宗实录》卷二十。
    ①崔永红等《青海通史》,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46页。
    ②《清世宗实录》卷二十。
    ①《清世宗实录》卷十五。
    ①嵩祝寿为乾隆帝赐给三世章嘉若必多杰在京的佛仓。
    ②[清]那彦成著、宋挺生校注《那彦成青海奏议》,青海人民出版社。哲仓·才让辑编《清代蒙古族档案史料辑编》,第174页。
    ③房建昌“青海大通县广惠寺的创建历史及活佛考”,载《青海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第95页。
    ①《理藩院则例》卷五十九。
    ②俗名达麻木扎布,道光十九年(1839年)降生于西宁色木尼地方。
    ①七世敏珠尔·洛桑阿旺赤烈拉杰(1905—1937)法号多杰嘉,蒙古族。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降生于青海蒙古和硕特部西右前旗,其牧地门河上游(今祁连县境)。
    ②释妙舟《蒙藏佛教史》,广陵书社,2009年5月版。
    ①《广惠寺志》,青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63页。
    ②《广惠寺志》,青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7页。
    ①蒲文成《青海佛教史》,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版,第254页。
    ②大通县志编纂委员会《大通县志》,青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版,第631页。
    ①《广惠寺志》,青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64页。
    ②《广惠寺志》,青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62页。
    ③第七世敏珠尔系雅楞丕勒的五弟,《大通大事记》,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年12月版,第49页。
    ①韩海容”雅楞丕勒其人”,《青海文史资料》第七辑,第82页。
    ①《广惠寺志》,青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57页。
    ②蒲文成《青海佛教史》,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版,第254页。
    ③《广惠寺志》,青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58页。
    ④《广惠寺志》,青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58页。
    ①《大通大事记》,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年12月版,第63页。
    ②《广惠寺志》,青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10月版,第12页
    ①《广惠寺志》,青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10月版,第13页。以及笔者的调研。
    ①朱英《关于中国市民社会的几点商榷意见》,马敏《官商之间——社会巨变中的近代绅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②景跃进“市民社会与中国现代化学术讨论会述要”,《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3年5期,第198页。
    ①《祁秉忠墓志》,存青海省文物考古所。
    ②[清]梁份著、赵盛世等校注《秦边纪略》,卷六。
    ③《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概况》(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6月版,第122页。
    ④《青海历史纪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12月版,第155页。
    ⑤《安多政教史》(藏文版),甘肃民族出版社,1987年8月第二次印刷,第47页。
    ①[清]素纳《青海衙门纪事》。
    ①《清世祖实录》卷一○三。
    ①《清圣祖实录》卷二四。
    ②[清]梁份著、赵盛世等校注《秦边纪略》,卷一。
    ③[清]梁份著、赵盛世等校注《秦边纪略》,卷三。
    ④[清]梁份著、赵盛世等校注《秦边纪略》,卷一。
    ①《青海省藏族蒙古族社会历史调查》,民族出版社,2009年7月版,第139页。
    ②《海晏县志》,甘肃文化出版社,1994年12月版,第493页。
    ③蒲文成《青海佛教史》,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版,第254页。
    ①青海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青海文史资料选辑》六至九辑合订本,1985年4月版。
    ①《海北州刚察、海晏、祁连县解放前部落概况》,青海省档案馆编印,1995年5月版。
    ①《口北三厅志》卷四。
    ②任月海《多伦汇宗寺》,民族出版,2005年6月版。
    ③任月海《多伦汇宗寺》,民族出版,2005年6月版,第89、90页。
    ①《安多政教史》(藏文版),甘肃民族出版社,1987年8月第二次印刷,第105页。
    ①《佑宁寺志(三种)》,尕藏、蒲文成等译注,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12月版,第12页。
    ①《青海佛教史》,蒲文成,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版,第199页。
    ②《佑宁寺》(三种),尕藏、蒲文成等译注,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12月版,第69页。
    ③星全成、陈柏萍著《藏传佛教四大活佛系统与清朝治理蒙藏方略》等资料提供的章嘉活佛年谱考证得知应是第二世章嘉活佛(1642—1714年)。
    ④房建昌“青海大通县广惠寺的创建历史及活佛考”,载《青海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第95页。
    ①《安多政教史》(藏文版),甘肃民族出版社,1987年8月第二次印刷,第100页。
    ①《广惠寺志》,青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版。
    ①陈庆英“雍和宫的佛仓简说”网络版,2011年6月9日。
    ②多伦诺尔,即今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
    ③《广惠寺志》,青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版。
    ①《安多政教史》(藏文版),甘肃民族出版社,1987年8月第二次印刷,第105页。
    ①据清代《日下旧闻》记载。
    ①房建昌“青海大通县广惠寺的创建历史及活佛考”,载《青海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第96页。
    ②布迪厄《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
    ①高宣扬《现代社会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822页。
    ②Coleman, J.1994,"ARational Choice Perspective on Economic Sociology",in Smelser, N. andSwedberg, eds),TheHandbookof Economic Sociol-og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312)
    ③Putnam, R.,1993, Making Democracy Work:Civil Tradition in Modem I-tal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167)
    ①高宣扬《现代社会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822页。
    ①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汲喆译,上海人民世纪社,2006年出版,第42页。
    ②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第76页。
    ①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汲喆译,上海人民世纪社,2006年出版,第42页。
    [俄]崔比科夫《佛教香客在圣地西藏》,王献军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3月版。
    [俄]尼·费·杜勃罗文《普尔热瓦尔斯基传》,吉林大学外语系俄语专业翻译组译,商务出版社,1978年1月版。
    [法]古伯察《鞑靼西藏旅行记》,耿昇译,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1月版。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上、下)[第7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版。
    [美]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第10版),翟铁鹏、张钰译,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民国]《青海省大通县风土调查概况》,载王昱、李庆涛主编《青海风土概况调查集》,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民国]黎小苏《青海喇嘛教寺院》,甘肃省图书馆书目参考部编《西北民族宗教史料文摘·青海分册(下)》,甘肃省图书馆,1986年版。
    [民国]李化方《塔尔寺之宗教源流与蒙藏社会》,载甘肃省图书馆书目参考部编《西北民族宗教史料文摘·青海分册》(下),甘肃省图书馆,1986年版。
    [民国]马鹤天《甘青藏边区考察记》,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民国]佚名《青海省大通县风土调查概况》,载王昱、李庆涛主编《青海风土概况调查集》,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挪威]托马斯·许兰德·埃里克森《小地方,大论题——社会文化人类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清]《大通县志》。
    [清]《日下旧闻》。
    [清]梁份著、赵盛世等校注《秦边纪略》。
    [清]那彦成著、宋挺生校注《那彦成青海奏议》。
    [清]素纳《青海衙门纪事》。
    [清]土观·洛桑却吉尼玛《佑宁寺志》,尕藏译,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清]仲优·昂青嘉布《先祖言教》,香札·尕布藏确吉坚赞整理,多杰仁青译,青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日本]江口圭一《资料·日中战争时期的鸦片政策》(蒙疆政权),东京岩波书店,1985年。
    [英]彼得·伯克《法国史学革命年鉴学派》刘永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版。
    《安多政教史》(藏文版),甘肃民族出版社,1987年8月第二次印刷。
    《边疆丛书》《边疆一览初编》上册。
    《藏汉大辞典》,民族出版社,2009年4月北京第10次印刷。
    《藏学研究论丛》(第2、6、7辑),西藏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版。
    《陈庆英藏学论文集》(上、下),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6月版。
    《大通大事记》,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年12月版。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概况》,民族出版社,2009年6月版。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概况》,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6月版。
    《广惠寺简志》初稿,大通县志办公室。
    《广惠寺志》,青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版。
    《海北州刚察、海晏、祁连县解放前部落概况》,青海省档案馆编印,1995年5月版。
    《海晏县志》,甘肃文化出版社,1994年12月版。
    《口北三厅志·卷四》。
    《理藩院则例》。
    《门源县志》,门源县志编纂委员会。
    《明太祖实录·卷八四》。
    《明宣宗实录·卷十四》。
    《祁秉忠墓志》,存青海省文物考古所。
    《青海历史纪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12月版。
    《青海省藏族蒙古族社会历史调查》,民族出版社,2009年7月版。
    《青海通史》,崔永红等著,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清高宗实录·卷一千十七》。
    《清圣祖实录·卷十七——二四》。
    《清实录藏族史料》(1—10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清世宗实录·卷九——二十》。
    《清世祖实录·卷一○三》。
    《圣武记》卷三“国朝缓服蒙古记三”。
    《土观宗派源流》。
    《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史》,西藏人民出版社,1995年8月版。
    《西宁府新志》,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西宁府续志》,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循化厅志·卷八》。
    《佑宁寺(三种)》,尕藏、蒲文成等译注,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12月版。
    白文固等《明清民国时期甘青藏传佛教寺院与地方社会》,青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班班多杰《藏传佛教思想史纲》,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版。
    班班多杰《拈花微笑——藏传佛教哲学境界》,青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班班多杰《宗喀巴评传》,京华出版社,1987年版。
    布顿·仁钦珠《布顿佛教史》,蒲文成译,甘肃民族出版社,2007年9月版。
    才旦夏茸《夏琼寺志》(藏文),青海民族出版社,1984年4月版。
    蔡志纯、黄颢《活佛传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察仓·尕藏才旦《中国藏传佛教》,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5月版。
    陈理等《中国近代边疆民族问题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版。
    陈庆英“雍和宫的佛仓简说”网络版,2011年6月9日。
    陈庆英《藏族部落制度研究》,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年版。
    陈庆英《陈庆英藏学论文集》(上、下),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6月版。
    陈庆英等编著《历辈达赖赖嘛生平形象历史》,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版。
    陈玮《青海藏族游牧部落社会研究》,青海民族出版社,1998年10月版。
    陈永龄等“青海塔尔寺情况”,《青海藏族蒙古族社会历史调查》,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陈永龄等“佑宁寺情况”,《青海土族社会历史调查》,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陈云峰主编《当代青海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
    崔明德《中国古代和亲通史》,人民出版社,2007年5月版。
    崔永红等主编《青海通史》,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大通大事记》(先秦时期——公元200年),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
    大通县志编纂委员会《大通县志》(上、下),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丹曲《卓尼藏传佛教历史文化》,甘肃民族出版社,2007年8月版。
    丹珠昂奔《藏族神灵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丹珠昂奔《藏族文化发展史》(上、下),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端耀丹增多杰《色科寺简志》(藏文),1790年。
    多吉仁钦“思故乡,话轶事”,《青海民族宗教工作》2001年第1期。
    多识仁波切《活佛说佛》,甘肃民族出版社,2007年6月版。
    方之南“青海蒙、藏寺院的宗教艺术”,《青海文史资料选辑》(第6辑),1985年内部出版。
    房建昌“青海大通县广惠寺的创建历史及活佛考”,载《青海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
    嘎·达哇才仁主编《藏传佛教活佛转世制度研究论文集》,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年9月版。
    甘肃藏学研究所编《安多研究》第五辑,民族出版社,2009年6月版。
    刚晓《<集量论>解说》,甘肃民族出版社,2008年1月版。
    刚晓《<量理宝藏论>讲记》,甘肃民族出版社,2008年5月版。
    高文远《清末西北回民之反清运动》,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1月版。
    高宣扬《现代社会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高永久《西北民族地区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版。
    高永久主编《藏族文化专题研究》,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郭卿友编著《民国藏事通鉴》,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版。
    华锐·东智《华锐民俗文化》,甘肃民族出版社,2008年9月版。
    黄玉生等《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史》,西藏人民出版社,1995年8月版。
    湟中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湟中县志》,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季永海等翻译点校《年羹尧满汉奏折译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蒋良骐《东华录·卷十二》。
    拉麻才让、仁青侃卓《化隆藏族简史》,青海民族出版社2010年7月版。
    喇秉德、马文慧、马小琴《青海回族史》,民族出版社,2009年。
    李静《民族交往心理的跨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年版。
    李静《民族心理学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年7月版。
    李鹏年等编著《清代中央国家机关概述》,紫禁城出版社,1989年6月版。
    李兆洛《皇朝藩部要略·序》。
    林继富《西藏节日文化》,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上、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罗发西等《拉卜楞寺概况》,甘肃民族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三次印刷。
    洛桑格登《郭玛尔寺志》(藏文),青海民族出版社,1991年1月版。
    马曼丽《中国西北边疆发展史研究》,黑龙江出版社,2001年版。
    马汝珩、马大正《厄鲁特蒙古史论集》,青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8月版。
    梅进才等《中国当代藏族寺院经济发展战略研究》,1999年内部出版。
    年海治、白更登主编《青海藏传佛教寺院明鉴》,甘肃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
    蒲文成“河湟地区藏传佛教的历史变迁”,《青海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
    蒲文成《甘青藏传佛教寺院》,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7月版。
    蒲文成《河湟佛教文化》,青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12月版。
    蒲文成《青海佛教史》,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版。
    祁连县文史资料委员会《祁连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内部资料),1994年。
    乔高才让、李成森、洲塔《华热藏族史略》,甘肃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
    切排《河西走廊多民族和平杂居与发展态势研究》,民族出版社,2009年7月版。
    癿尔·尼玛增·阿旺勒雪嘉措《佑宁寺续志》,谢佐译。
    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编译《清实录·青海民族史料辑录》,1983年12月内部版。
    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海北藏族自治州志》,青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藏学研究所《中国藏族部落》,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年版。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塔尔寺藏族历史文献研究所《塔尔寺概况》,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青海省委统战部、省宗教事务局《青海宗教问题研究》,1997年内部编印。
    青海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青海文史资料选辑》六至九辑合订本,1985年4月版。
    清乾隆皇帝《御制喇嘛说》。
    任月海《多伦汇宗寺》,民族出版,2005年6月版。
    色多罗桑崔臣嘉措《塔尔寺志》(藏文),青海民族出版社,1982年2月版。
    释妙舟《蒙藏佛教史》,广陵书社,2009年5月版。
    松巴堪布益西班觉《如意宝树史》。
    孙怀阳、程贤敏《中国藏族人口与社会》,中国藏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汲喆译,上海人民世纪社,2006年出版。
    王辅仁、陈庆英《蒙藏民族关系史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王辅仁《西藏佛教史》,青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10月版。
    王恒生主编《中国国情丛书——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湟中卷》,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中华书局,2008年5月版。
    王希隆、汪金国《哈萨克跨国民族社会文化比较研究》,民族出版社,2009年7月版。
    王希隆《西北少数民族史研究》,民族出版社,2003版。
    王先谦《东华续录》顺治卷十。
    王昱、聪喆主编《青海简史》,青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王昱、李庆涛编《青海风土概况调查集》,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王仲奋《中国名寺志典》,中国旅游出版社,1991年3月版。
    王宗礼《中国西北地区社会现代化的困惑与出路》,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吴长元《宸垣识略·卷五》。
    吴楚克《中国边疆政治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版。
    武沐《甘肃通史》第六卷《明清卷》,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武沐《西北少数民族通史》第三卷《秦西汉时期西北少数民族》,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武沐《匈奴史研究》,民族出版社,2009年7月版。
    谢铁群、周炜《历代中央政府治藏政策》,2004年内部出版。
    谢佐主编《青海民族关系史》,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7月版。
    星全成、马连龙《藏族社会制度研究》,青海民族出版社,2000年11月版。
    修订本编写组《大通县回族土族自治县概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徐黎丽《甘青民族地区民族关系发展趋势》,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徐黎丽《论民族关系与民族关系问题》,民族出版社,2005年3月版。
    徐黎丽《中国西北少数民族通史》(当代卷),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牙含章《班禅喀尔德尼传》,华文出版社,2000年1月版。
    牙含章《达赖喇嘛传》,华文出版社,2000年1月版。
    闫丽娟《中国西北少数民族通史》(民国卷),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杨贵明、马吉祥编著《藏传佛教高僧传略》,青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4月版。
    杨虎德《青海藏区社会稳定研究》,云南教育出版社,2010年7月版。
    杨建新、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史》,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杨建新《外国考察家在中国西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杨建新《西北民族关系史》,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
    杨建新《中国少数民族通论》,民族出版社,2009年7月版。
    杨建新《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民族出版社,2009年7月版。
    杨建新主编《各民族创中华丛书》,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
    杨建新主编《中国西北文献丛书——西北史地文献》,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版。
    杨文炯《传统与现代性的殊相——人类学视阈下西北少数民族历史与文化》,民族出版社,2001年4月版。
    杨文炯《互动调适与重构——西北城市回族社区及其文化变迁研究》,民族出版社,2009年7月版。
    杨学琛《清代民族关系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9月版。
    杨智春“第九世敏珠尔活佛坐床始末”,《大通文史资料》第六辑,2001年6月。
    尹伟先《明代藏族史研究》,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
    雍正《惠远庙碑文》。
    于式玉《于式玉藏区考察文集》,中国藏学出版社,1990年12月版。
    札奇斯钦·海尔保雄撰述《一个活佛的传记——末代甘珠尔瓦呼图克图的自述》,联经出版事业公司,民国72年[1983年]版。
    翟松天主编《中国人口·青海分册》,中国财政出版社,1989年版。
    张济民主编《青海藏区部落习惯法资料集》,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版。
    张亚莎《11世纪西藏的佛教艺术——从扎塘寺壁画研究出发》,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年版。
    张羽新《清朝治藏典章研究》(上、下),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张羽新《清代治藏要论》,中国藏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张羽新《清政府与喇嘛教》西藏人民出版社,1988年9月版。
    赵利生《民族社会学》,民族出版社,2009年7月版。
    赵利生《民族与社会之间——中国民族社会学基本理论研究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12月版。
    赵宗福选注《历代咏青诗选》,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哲仓·才让辑编《清代蒙古族档案史料辑编》。
    郑国良“依山傍水祁家寺”,《中国土族》2010年秋季号。
    智观巴·贡却乎丹巴饶吉《安多政教史》,甘肃民族出版社,1989年4月版。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藏学论文选辑》(上、下),中国藏学出版社,1996年5月版。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合编《清初五世达赖喇嘛档案史料选编》,中国藏学出版社,2000年4月版。
    中央民族学院汇编《边疆丛书》、《边疆一览初编》(上册)。
    周传斌《概念与范式——中国民族理论一百年》,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周德,“西宁的佛教寺庙”,《西宁文史资料集粹》。
    周德“西宁佛教寺院概况”,《青海文史资料集萃·民族宗教卷》。
    周润年、刘洪纪《中国藏族寺院教育》,甘肃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周润年《藏族教育》,巴蜀书社,2003年1月版。
    周希武《玉树调查记》,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3月版。
    洲塔、贾霄锋《黄河上游藏区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民族出版社,2009年7月版。
    洲塔、乔高才让《甘肃藏族通史》,民族出版社,2009年7月版。
    洲塔《阿柔部落社会历史文化研究》,青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5月版。
    洲塔《佛学原理研究——论藏传佛教显密五部大论》,甘肃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朱英《关于中国市民社会的几点商榷意见》
    马敏《官商之间——社会巨变中的近代绅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宗喀·漾正冈布“藏族传统文化和吐蕃特高原的环境保护”,《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宗喀·漾正冈布《内地旅行者眼中的拉卜楞》,甘肃民族出版社,2010年11月版。
    宗喀·漾正冈布《卓尼生态文化》(上、下)),甘肃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宗喀·漾正冈布《西方旅行者眼中的拉卜楞》,甘肃民族出版社,2010年11月版。
    臧淑兰《吹尽黄沙始到金——臧淑兰回忆录》,http://www.huiyi99.com/read/52/2_15.html。
    “金刚不坏身,火不能焚——第17世甘珠活佛”,http://apps.hi.baidu.com/share/detail/34649652。
    佛教百科:http://wiki.fjdh.com/index.php?doc-view-25065.html。
    白文固“明清以来青海喇嘛教寺院经济发展情况概述”,《青海社会科学》1985年第4期。
    陈华《藏医药学的发展与传播》,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医疗与文化”研讨会论文,2002年。
    郭练世:“新中国初期大通的藏传佛教寺院”,载于《大通文史资料·第7辑》。
    韩海容“雅楞丕勒其人”,《青海文史资料》第七辑。
    景跃进“市民社会与中国现代化学术讨论会述要”,《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3年5期。
    李思明“青海解放前的蒙藏教育概况”,《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4年第4期。
    普日哇等“塔尔寺典型模式研究报告——兼析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中国藏学》2006年第2期。
    切排《华锐藏区社会文化变迁研究》,兰州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
    武沐“明清时期河湟文化的特质与功能”,《兰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张海云《贡本与贡本措周》,兰州大学2009届博士学位论文。
    钟玉英“论藏族宗教仪式的类别与社会功能”,《青海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宗喀·漾正冈布、刘铁程《浩门水、湟水音名考——兼论藏、汉药学中的ShoMang类药用植物》《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宗喀·漾正冈布“‘本’‘巫’比较研究”,《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3期。
    宗喀·漾正冈布“藏传佛教在安多传播发展史上的几个问题”。《青海史地研究》,1987年1—2期。
    宗喀·漾正冈布“‘传统’还是‘现代’?对美国‘现代化’的审视”,One of the two main speakers at Special Panel on Cultural Exchanges:International Visitors in the Contemporary United States(organized by Dr. Dierks-the Instructor to Cultural Encounters-Early America course), 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 Indiana March 7,2002.
    宗喀·漾正冈布‘安多卡切——吐蕃特东北缘的穆斯林”,Amdo Khache:Muslims in the Nor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Submitted to the 10th Seminar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ibetan Studies, September 6th-12th,2003, Oxford University, England.
    Coleman, J.1994,"A Rational Choice Perspective on Economic Sociology", Smelser, N. andSwedberg, eds, TheHandbookof Economic Sociol-og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312)
    Putnam, R.,1993, Making Democracy Work:Civil Tradition in Modern Ital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16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