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一大”至“五大”党员队伍发展壮大的历史考察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中国共产党9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从“一大”到“五大”是一个重要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不仅从无到有地建立起来,而且从小到大地发展起来。在短短6年时间内,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党员人数上,从建党之初的53名党员发展到57967名党员;在分布区域上,党员已经遍地开花,从国内到欧美,从天涯海角到白山黑水,从戈壁沙漠到东海之滨都有党的基层组织;在成分构成上,中国共产党也从以知识分子为主体发展成为工农大众为主体、知识分子和其他人员携手团结的局面。从中共“一大”到“五大”,中国共产党成功实现了从一个秘密小团体到在中国政治格局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政治派别的转变。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从星星之火发展成燎原之势,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有20世纪20年代国内外风起云涌的革命形势所造成的有利背景,也有中国共产党人团结一致努力奋斗的主观原因。从国际因素来看,首先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各种矛盾,在英、法、美、德、日等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工人和农民为改善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为中国人民提供了争取民主权益、反抗剥削压迫的学习样板。其次是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指导,共产国际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发展、方针政策的制定以及资金支持方面提供了极大帮助,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起到了重要作用。最后是苏联的远东政策,牵制日本谋取在远东的政治经济利益是苏俄及苏联调整对华政策的主要原因,苏俄通过与中国的革命势力接触,鼓励和支持中国的社会革命,作为其支持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从而达到巩固苏俄社会主义革命成果的目的。
     从国内原因看,首先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环境为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和发展壮大提供了条件。辛亥革命以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宣告失败以及民国初年民主政治实践的失败,使人们对走资本主义道路丧失了信心。在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缓慢发展中,中国的无产阶级开始形成并逐步壮大起来。在探寻救国道路的诸多方案中,先进的中国人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的鼓舞并开始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工人阶级结合起来,从而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其次,中国革命发展的形势为中共发展壮大提供了机会。尽管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由于缺乏经验,发展比较缓慢,但在组织群众运动中表现出非同一般的宣传和组织才能。孙中山在领导中国革命发展过程中屡次受挫,在共产国际的推动下实现了国共合作。其三,国共合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尤其是在风起云涌的革命大潮中,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得到不断扩大,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拥护和支持,奠定了发展壮大的群众基础和阶级基础。
     从共产党自身因素来看,首先是党的早期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及毛泽东等人,积极地参与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以及成立后的发展过程,他们从不同的方面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其次中国共产党根据党的任务和革命形势的发展状况,及时地制定和完善了相关的组织发展政策和方针,为党员从“一大”到“五大”的迅速壮大指明了方向、创造了条件。
     学习和研究历史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现在和未来。在从“一大”到“五大”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总结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组织发展的经验教训,是新时期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宝贵财富。
During the 90 years histor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it is an important stage from the 1 st National Congress to 5th National Congress, in which CPC not only had been established but also grown gradually. CPC changes a lot during a short period of 6 years. In respect of members, the party number has increased from around 50 at the beginning of foundation to 57,967. As for the territories, the party members has distributed all over the world. For the composition, the majority of CPC has changed from intellectuals to workers and farmers as well as intellectuals and other people. As for the political influence, the struggles of CPC extended more influence and achieved the supports of the masses. From the 1st National Congress to 5th National Congress, CPC has successfully changed from a small secret group to a political party with important influence in Chinese political fields.
     The reason for a single spark to start a prairie fire is the result caused by several factors including the positive revolution background in 1920'and the hard efforts of CPC. From the international factor, firstly, the First World War intensifies the various contractions of capitalist countries. The workers and famers in the advanced capitalist countries, such as the U.K., France, U.S.A, Germany and Japan etc., starts the struggle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working and living conditions as well as democratic rights, which gives the example for Chinese people to struggle for democratic rights and to resist oppression. Secondly, the Communist International places very important effects on the development and growth of CPC by instructing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CPC, helping the making of policies and giving the capital supports. Lastly, the far eastern Asia's policy of Soviet Union is to restrain the political interests of Japan in the far eastern Asia, which is the reason for Soviet Union to adjust the policy concerning China. The Soviet Union encourages and supports Chinese social revolution, which is regarded as a part of world socialism revolution, in order to stabilize the fruits of the Soviet Union's socialism revolution.
     From the national aspect, firstly,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environment of 1920' creates the condi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growth of CPC. The people give up the capitalism because of the both failures of the revolution of 1911 caused by Shikai Yuan and the practices of democracy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With the slow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apitalism economy, the Chinese working class comes into being and becomes strong. In many plans for saving China, some advanced Chinese intellectuals are encouraged by the October Socialist Revolution in Soviet Union and consolidate the Marxism and Chinese working class and, then, establish CPC. Secondly,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revolution gives the opportunity for the growth of CPC. Although CPC develops slowly because of the lack of experience, it has perfect ability in organization and publicity. Zhongshan Sun faces several failures in Chinese revolution and realizes the Kuomintang-Communist cooperation upon the help of the Communist International. Thirdly, the Kuomintang-Communist cooperation gives the favorable opportunit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PC. During the revolution, the political effects of CPC are enlarged and more and more people support it, which lays the mass basis and class basis for development.
     As for the factor of CPC itself, firstly, the leaders at the early stage such as Duxiu Chen, Dazhao Li and Zedong Mao etc.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early organization of CPC an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thereafter, which contribute a lot to the CPC's development from various aspects. Secondly, the CPC duly makes and improves the relevant policies of 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party's mission and the revolution situations, which points out the direction and creates the conditions for the sharp increase of party members from the 1st National Congress to 5th National Congress.
     The purpose of study of history is to control today and future. During the development from the 1 st National Congress to 5th National Congress, the CPC has not only the success experience but also the failure lessons. The summary of those experience and lessons during that period is the treasure for strengthening the organ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 the scientific level of party's construction.
引文
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Z].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99
    ①http://cpc.people.com.cn/GB/164113/14988776.html2011年6月24日
    ①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7月2日
    ①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八卷[Z].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5
    ②。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91
    ③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102
    ④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一卷[Z].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17
    ⑤健英.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汇编[Z].北京:红旗出版社,1981.30
    ①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八卷[Z].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747
    ②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635
    ③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一卷[Z].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39
    ①张静如,王峰.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群体特征考察[J].史学月刊,2011(7)
    ②陈公培1920年夏参加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同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春加入巴黎共产主义小组。
    ③施存统1920年6月参加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后去日本求学和养病,和周佛海建立东京共产主义小组。
    ①袁振英]920年8月参加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后随陈独秀到广州,又加入广州共产主义小组。
    ②周佛海是1920年暑假从东京来上海,经陈独秀介绍于9月加入上海党小组,随后返日继续求学。
    ③张申府1920年10月,参与创立了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同年冬天到法国深造,后成立巴黎共产主义小组。
    ①王健英.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汇编[Z].北京:红旗出版社,1981.8
    ②王健英.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汇编[Z].北京:红旗出版社,1981.17
    ③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一卷[Z].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11
    ④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八卷[Z].北京:中共党 史出版社,2000.124
    ①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八卷[Z].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748
    ②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八卷[z].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106-108
    ③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八卷[z].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108
    ①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科第八卷[z].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5
    ②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一卷[Z].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8
    王健英.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汇编[Z].北京:红旗出版社,1981.35-46
    ①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一卷[Z].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11
    ②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政治报告选辑(1922-1926)[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85
    ③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一卷:Z].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451
    ①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一卷[Z].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195
    ②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一卷[Z].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685
    ③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一卷[Z].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579
    ①孙中山全集(第3卷)[Z].上海:中华书局,1986.36
    ①吴宏亮.试论五四时期中国优秀知识分子选择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1(4)
    ②瞿秋白.俄罗斯名家短篇小说集序[M].新中国杂志社,1920.1
    ③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2辑下:[Z].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1299-1301
    ④刘明逵.1912-1921年中国工人阶级的状况[J].中国工运史料,1958(1)114
    ①彭明.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第一册(1919-1923)[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1987.40
    ②李大钊文集(下册)[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788
    ③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资料选辑(1919-1924)[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72
    ④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资料选辑(1925-1927[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99-100
    ①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资料选辑(1925-1927[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51
    ②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册[C].上海:三联书店,1984.214
    ③胡愈之文集第2卷(1925-1931)[C].上海:三联书店,1996.52
    ④冯文彬,高狄,王茂林,王瑞璞主编.中国共产党建设全书1921-1991·第一卷党的光辉历程[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613
    ⑤1898年的《泰西民志》和1899年《万国公报》的第121期,就开始提到马克思其人和马克思主义: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1902年发表的《进化论者颉德之学说》和1904年发表的《中国之社会主义》,开启了中国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
    ①张国焘著.我的回忆上册[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78-81
    ②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资料选辑(1919-1924)[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
    ③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Z].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39
    ④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资料选辑(1919-1924)[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48
    ⑤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Z].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28
    ⑥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Z].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53
    ⑦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Z].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31-32
    ①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Z].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39
    ②张国焘著.我的回忆上册[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115
    ③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资料选辑(1919-1924)[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68
    ④中国革命博物馆党史研究室.党史研究资料第2集,[Z].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4
    ⑤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资料选辑(1919-1924)[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80
    ⑥中国革命博物馆党史研究室.党史研究资料第2集,[Z].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6
    ⑦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资料选辑(1919-1924)[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82-187
    ①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资料选辑(1919-1924)[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67-169
    ②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资料选辑(1919-1924)[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30
    ③菲利浦即马林。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资料选辑(1919-1924)[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78
    ①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Z].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86-95
    ②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资料选辑(1919-1924)[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47
    ①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资料选辑(1919-1924)[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70-177
    ②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31-32
    ③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66
    ④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资料选辑(1919-1924)[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78
    ⑤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文献资料选辑(1917-1925)[Z].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266
    ①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Z].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47-49
    ②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Z].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58-64
    ③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了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Z].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66-67
    ④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资料选辑(1919-1924)[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88-191
    ⑤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资料选辑(1919-1924)[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36
    ①马林在中国的有关资料[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88
    ②张国焘著.我的回忆上册[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267-275
    ③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2册)[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146-147
    ④孙中山全集第8卷[Z].上海:中华书局,1986.501
    ⑤孙中山全集第8卷[Z].上海:中华书局,1986.458-459
    ①孙中山全集第8卷[Z].上海:中华书局,1986.435-436
    ②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256
    ③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168
    ④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47
    ⑤杨奎松.中间地带的革命——国际大背景下看中共成功之道[M].太原:山西出版社,2010.90
    ①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资料选辑(1919-1924)[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332
    ②郭恒钰.《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一九二四——一九二七年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统一战线》[M].上海:三联书店,1985.97
    ③杨奎松.中间地带的革命——国际大背景下看中共成功之道[M].太原:山西出版社,2010.90-91
    ④张国焘著.我的回忆上册[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302
    ⑤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1919-1928)第1辑[Z].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161
    ⑥马林在中国的有关资料[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30-31
    ⑦张国焘著.我的回忆上册[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367
    ⑧团中央青运史研究室.中共中央青年运动文件选编(一九二一年七月—一九四九年九月)[Z].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37
    ①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2册)[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336-347
    ②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资料选辑(1925-1927[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40
    ③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1919-1928)第1辑[Z].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121
    ④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Z].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490
    ①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第3辑1936-1943 1921-1936(补编)[Z].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116-17
    ②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Z].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655
    ③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资料选辑(1925-1927[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14
    ④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6-1927)[Z].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539
    ⑤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1919-1928)第1辑[Z].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286
    ⑥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2册):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346~347、379-381
    ①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资料选辑(1925-1927[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391
    ②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Z].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593
    ③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6-1927)[Z].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300
    ④苏联于1922年成立,所以苏联对华政策也包括在这一阶段内。
    ①薛衔天,黄纪莲,李嘉谷.中苏国家关系史资料汇编(1917-1924)[Z].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55-60
    ②薛衔天,黄纪莲,李嘉谷.中苏国家关系史资料汇编(1917-1924)[Z].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67-73
    ①《关于中俄交涉的重要公文及舆论》,《东方杂志》第21卷第8号,1924年4月25日,137-141
    ②薛衔天,黄纪莲,李嘉谷.中苏国家关系史资料汇编(1917-1924)[Z].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677-678
    ③沈志华主编.中苏关系史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27
    ④鲍罗廷在中国的有关资料[Z].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258
    ⑤国际条约集(1924-1933)[Z].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61.291-292
    ①[美]马士,[美]宓亨利著,姚曾广译.远东国际关系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654
    ②沈志华主编.中苏关系史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29
    ③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Z].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597~602
    ④张国焘著.我的回忆上册[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404-407
    ①杨奎松.中间地带的革命——国际大背景下看中共成功之道[M].太原:山西出版社,2010.95
    ②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6-1927)[Z].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20
    ③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6-1927)[Z].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281
    ④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6-1927):Z].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125
    ⑤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6-1927):Z].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163
    ①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6-1927):Z].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135-136
    ②张国焘著.我的回忆上册[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41
    ③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C].上海:三联书店,1984.359
    ④李大钊文集(下册)[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61
    ①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C].上海:三联书店,1984.396
    ②张国焘著.我的回忆上册[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41
    ③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Z].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42
    ④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资料选辑(1919-1924)[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48
    ⑤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C].上海:三联书店,1984.449
    ①李大钊文集(下册)[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642
    ②中共中央致电纪念片山潜诞生一百周年,人民日报,1959年12月3日
    ③中国社科院现代史教研室.一大前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前后资料选编(二)[Z].北京:人 民出版社,1985.52
    ①李坚,章军.日本还是俄国——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主渠道[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96(2)48
    ②石川祯浩.中国共产党成立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0-21
    ③中国社科院现代史教研室.一大前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前后资料选编(二)[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68
    ①宋镜明.李达[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89
    ②李东朗,雷国珍.董必武[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64-69
    ①张国焘著.我的回忆上册[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75
    ②李大钊文集(上册)[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276
    ③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C].上海:三联书店,1984.307
    ④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资料选辑(1919-1924)[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32
    ⑤赵生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纲要[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36
    ①黄征等人.段祺瑞与晚系军阀[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165、163
    ②王宏宾主编.张作霖和奉系军阀[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129
    ③湖南历史资料编辑室.湖南历史资料[Z].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59.115
    ④王天奖编.河南辛亥革命大事长编(下)[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223
    ⑤善哉:《民国一年来之政党》,《国是》第1期(1913年5月出版)
    ①龚书铎、方攸翰.中国近现代史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381
    ②黄征等人.段祺瑞与皖系军阀[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168
    ①黄征等人殷祺瑞与皖系军阀[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168
    ②严中平等.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Z].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141
    ③严中平等.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Z].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227
    ①邓中夏文集[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428
    ②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6、7
    ①孙中山全集(第11卷)[Z].上海:中华书局,1986.357
    ②孙中山全集(第11卷)[Z].上海:中华书局,1986.357页
    ③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3
    ④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8
    ①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编篡委员会编《革命文献》第3辑,第427页
    ②孙中山全集第8卷[Z].上海:中华书局,1986.430、435
    ③孙中山全集第8卷[Z].上海:中华书局,1986.390
    ④杨奎松.中间地带的革命——国际大背景下看中共成功之道[M].太原:山西出版社,2010.62
    ⑤《民国日报》1921年9月14日。
    ⑥孙中山全集第5卷[Z].上海:中华书局,1986.628
    ①孙中山全集(第6卷)[Z].上海:中华书局,1986.555
    ②《民报》第4期,第13-15页。
    ①孙中山全集(第8卷)[Z].上海:中华书局,1986.267-268
    ②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Z].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225-226
    ③宋庆龄选集[Z].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109
    ①魏宏运.中国现代史稿上册[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0.135
    ②周恩来选集上卷[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12~113
    ③魏宏运.中国现代史稿上册[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0.185
    ①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2册)[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224-225
    ②《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译.共产了际第四次代表大会文件第2卷[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783
    ①马林与第一次国共合作[Z].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1.190-191、196
    ②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八卷[Z].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43-44
    ③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3册)[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226、131
    ①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农民运动[Z].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396
    ①北伐战争史(一)[Z].台北:台湾“国防部”史政局,1967.111
    ②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政治报告选辑(1922-1926)[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119
    ③黄埔军校史料(1924-1927)[Z].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328
    ④湖北文史资料第1辑[Z].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0.120
    ⑤赵生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纲要[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52
    ①张明.国军政治工作史稿案,1943年内部版,第22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3卷[Z].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94
    ②毛泽东一九三六年同斯诺的谈话[Z].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7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Z].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0
    ②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新青年》第6卷第1号,1919年1月。
    ③张锡勤.论“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的新道德[J].哲学研究,2002(8)
    ①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资料选辑(1919-1924)[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67
    ②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C].上海:三联书店,1984.170
    ③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C].上海:三联书店,1984.449
    ④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册[C].上海:三联书店,1984.21
    ⑤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册[C].上海:三联书店,1984.37
    ⑥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册[C].上海:三联书店,1984.109、129-130
    ⑦李大钊文集(下册)[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230
    ⑧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册[C].上海:三联书店,1984.109、129-130.165
    ⑨陈独秀文章选编下册[C].上海:三联书店,1984.109、129-130.78
    ①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57-58
    ①包惠僧.包惠僧回忆录[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431
    ②李大钊选集[Z].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10
    ③对于俄罗斯劳农政府通告的舆论,《新青年》第7卷第6号,1920年5月1日。
    Z杨奎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J].近代史研究,1991(8)
    ②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C].上海:三联书店,1979.131
    ①恽代英日记[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624
    ②湖南省博物馆历史部校编.新民学会文献汇编[Z].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115
    ③湖南省博物馆历史部校编.新民学会文献汇编[Z].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87
    ④毛泽东书信选集[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15
    ①列宁选集(第3版)[Z].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5
    ②吴宏亮.知识分子建党:成功原因与历史经验[J].社会主义研究,2011(6)
    ①毛泽东选集(第4卷)[Z].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71
    ②毛泽东选集(第4卷)]Z].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41
    ③李一氓.模糊的荧屏[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46
    ①李大钊文集(上下册)[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666
    ②《上海机器工会开发起纪略》,《劳动界》第9期,1920年10月10日。
    ①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85
    ②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128
    ③王健英.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汇编[Z].北京:红旗出版社,1981.49
    ④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179
    ①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8
    ①陈独秀:《对于现在中国政治问题的我见》,《东方杂志》第19卷第15号,1922年6月
    ②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f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61-63,64-66
    ③《陈独秀同志代表中共中央向第三次党代表会议的报告》,1923年8月18日,《党史研究》1980年第2期。
    ④蔡和森.蔡和森的十二篇文章[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44
    ①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146、147
    ②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八卷[z].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740
    ③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八卷[z].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3
    ④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14
    ①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八卷[Z].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15
    ②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152
    ③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八卷[Z].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40
    ④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1915-1937)[Z].北京:学习出版社,1996.618
    ①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八卷[Z].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63-64
    ②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八卷[Z].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82-83
    ③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八卷[Z].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752
    ①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八卷[Z].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124
    ②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1915-1937)[Z].北京:学习出版社,1996.656
    ①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96
    ②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158
    ①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244
    ②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243、474
    ③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474
    ①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474
    ②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213
    ①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2册)[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615
    ②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2册)[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398
    ①北伐战争史(一)[Z].台北:台湾“国防部”史政局,1967.111
    ②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政治报告选辑(1922-1926)[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119
    ③黄埔军校史料(1924-1927)[Z].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328
    ④湖北文史资料第1辑[Z].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0.120
    ①《共产党》月刊第3号,1921年4月7日出版
    ②澎湃文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28
    ①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179
    ②中国共产党党章汇编[Z].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
    ①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90
    ②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86
    ③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153
    ④团中央青运史研究室.中共中央青年运动文件选编(一九二一年七月一一九四九年九月)[Z].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14
    ⑤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297
    ①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381
    ②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2册)[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132
    ①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4/15567998.html
    ①中国社科院现代史教研室.一大前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前后资料选编[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②中国社科院现代史教研室.一大前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前后资料选编[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③中国社科院现代史教研室.“二大”和“三大”——中国共产党第二、三次代表大会资料选编[Z].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④张国焘:《知识阶级在政治上的地位及其责任》,《向导》,第12期。
    ⑤曲峡.当代中国党的知识分子理论与实践[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1996.68
    ①陈独秀著作选第2卷[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557--564
    ②《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编委会.中共党史参考资料[Z].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50
    ③《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编委会.中共党史参考资料[Z].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61
    ①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二册)[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482-483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八册)[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146
    ③刘少奇选集(下卷)[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203-240
    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八册)[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302-325
    ①王国成主编.新中国统一战线50年[M].台北:台海出版社,1999.159
    ①吴宏亮.知识分子建党:成功原因与历史经验[J].社会主义研究,2011(6)
    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Z].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5-526
    ①赵朴.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5)[J].党史研究,1982(4)
    ②http://www.czsjgdj.cn/news_detail.asp?id=1809
    ①毛泽东选集(第3卷)[Z].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5
    ①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3册)[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611~618.
    ②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3册)[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151.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Z].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列宁选集(第3版)[Z].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毛泽东选集(1-4卷)[Z].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毛泽东文集第1卷[Z].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邓小平文选(1-4卷)[Z].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94.
    [6]江泽民论党的建设[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7]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2册)[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
    [8]中央档案馆.中共党史报告选编[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
    [9]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政治报告选辑(1922-1926)[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下卷)[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Z].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Z].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1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1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
    [1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
    [18]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一卷[Z].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
    [19]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八卷[Z].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
    [20]彭明.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第一册(1919-1923)[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1987.
    [21]彭明.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第二册(1924-1927)[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1988.
    [22]彭明.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第一、二册补编(1919-1927)[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23]南开大学,湖南师院,杭州大学,东北师大,北京师院.中国现代史资料选编(1)[Z].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
    [24]王健英.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汇编[Z].北京:红旗出版社,1981.
    [25]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1915-1937)[Z].北京:学习出版社,1996.
    [26]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共产主义小组(上下册)[Z].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
    [27]中共中央书记处.六大以前[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28]中国社科院现代史教研室.一大前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前后资料选编(一、二)[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29]中共二大史料编纂委员会.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Z].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
    [30]中国社科院现代史教研室.“二大”和“三大”——中国共产党第二、三次代表大会资料选编[Z].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31]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编.中共“三大”资料[Z].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
    [32]《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文献》编辑委员会.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文件第2卷[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33]中共武汉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Z].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
    [34]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Z].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
    [35]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6-1927)[Z].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
    [36]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文献资料选辑(1917-1925)[Z].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
    [37]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文献资料选辑(1926-1927)[Z].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
    [38]薛衔天,黄纪莲,李嘉谷.中苏国家关系史资料汇编(1917-1924)[Z].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39]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资料选辑(1919-1924)[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40]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资料选辑(1925-1927[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41]《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译.《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文件》第2卷[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42]鲍罗廷在中国的有关资料[Z].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43]马林在中国的有关资料[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44]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史研究室组织编译.维经斯基在中国的有关资料[Z].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45]张静如等.李大钊生平史料编年[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46]湖南省博物馆历史部校编.新民学会文献汇编[Z].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
    [47]李光一.中国现代史论文书目索引[Z].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6.
    [48]严中平等.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Z].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
    [49]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知识分子问题文献选编[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50]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1]林文光.陈独秀文选[Z].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9.
    [52]李大钊文集(上下册)[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53]张静如.李大钊生平史料编年[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54]澎湃文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55]北伐战争史(一),[Z].台北:台湾“国防部”史政局,1967.
    [56]黄埔军校史料(1924-1927)[Z].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
    [57]湖北文史资料第1辑[Z].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0.
    [58]陈独秀文章选编(上中下册)[C].上海:三联书店,1984.
    [59]恽代英文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60]胡愈之文集第2卷(1925-1931)[C].上海:三联书店,1996.
    [61]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2辑下:[Z].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
    [62]中国革命博物馆党史研究室.《党史研究资料》第2集,[Z].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63]张国焘著.我的回忆上册[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
    [64]孙中山全集(第5、6、8、9、11卷)[Z].上海:中华书局,1986.
    [65]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1919-1928)》第1辑[Z].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66]团中央青运史研究室.中共中央青年运动文件选编(一九二一年七月—一九四九年九月)[Z].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
    [67]国际条约集(1924-1933)[Z].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61.
    [68]邓中夏文集[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69]毛泽东一九三六年同斯诺的谈话[Z].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70]毛泽东书信选集[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71]中国共产党党章汇编[Z].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72]宋庆龄选集[Z].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73]马林与第一次国共合作[Z].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1.
    [74]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暨中央全会资料(上),[Z].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
    [75]《周恩来选集》上卷[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76]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农民运动[Z].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
    [77]蔡和森.《蔡和森的十二篇文章》[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78]《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编委会.中共党史参考资料[Z].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79]刘少奇选集(下卷)[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80]恽代英日记[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624
    [1]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下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
    [2]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上下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
    [3]李君如.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上下)[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
    [4]沙健孙.中国共产党通史(第一、二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
    [5]邵维正.中国共产党创建史[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1.
    [6]刘宋斌,姚金果.中国共产党创建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7]高新民,张希贤.中国共产党建设史[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
    [8]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1-4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9]石川祯浩.中国共产党成立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10]朱建华,宋春.中国近现代政党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
    [11]赵生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纲要[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
    [12]李金河.中国政党政治研究(1905-1949)[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13]王长江.政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4]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5]赵丰.走向百年大党[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1.
    [16]李颖.从一大到十七大[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17]梁书祥,刘道慧.日出东方——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7.
    [18]肖甡.革命纲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7.
    [19]李颖.国共合作——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7.
    [20]肖牲.唤起工农——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7.
    [21]李颖.路在何方—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7.
    [22]何虎生.建党伟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3]方城.烟雨莽苍苍——中共五大全景录,[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
    [24]孟醒.谁主沉浮—中共一大代表沉浮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5]王光远.陈独秀年谱[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
    [26]唐宝林,林茂生.陈独秀年谱[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27]张宝明,刘云飞.飞扬与落寞——陈独秀的旷代悲情[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
    [28]王学勤.陈独秀与中国共产党[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
    [29]朱志敏.李大钊传[M].北京:红旗出版,2009.
    [3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传(1893-1949)(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31]包惠僧.包惠僧回忆录[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32]姚金国,苏杭.张国焘传[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
    [33]李新,陈铁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伟大的开端(1919-1923)[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34]黄大熹.中国共产党组织结构发展路径的历史考察[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35]王宗华.中国大革命史(1924-1927)(上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36]杨云若、杨奎松.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37]罗伯特·诺斯.罗易赴华使命[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
    [38]沈志华主编.中苏关系史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39]杨奎松.中间地带的革命——国际大背景下看中共成功之道[M].太原:山西出版社,2010.
    [40]黄征等人.段祺瑞与晚系军阀[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
    [41]王宏宾主编.张作霖和奉系军阀[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
    [42]王天奖编.河南辛亥革命大事长编(下)[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
    [42]中共中央组织部研究室.论知识和知识分子[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
    [43]贾春增.知识分子与中国社会变革[M].北京:华文出版社,1996.
    [44]杨凤城.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理论与政策研究[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
    [45]王功安,毛磊.国共两党关系史[M].武汉:武汉出版社,1988.
    [46]梁玉魁.早期中国工人运动史[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47]高爱娣.中国工人运动史[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48]王晓岚.中国共产党报刊发行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49]张明楚.中国共产党基层党组织建设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
    [50]余世诚,刘明义.中共山东地方组织建设史[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1996.
    [51]陈弘君.中共广东历史择要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52]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1921-1933:中共中央在上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
    [53]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湖南历史[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54]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湖北历史(1919-1949)[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55]冯文彬,高狄,王茂林,王瑞璞主编.中国共产党建设全书1921-1991·第一卷党的光辉历程[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
    [56]沈志华主编.《中苏关系史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57][美]马士,[美]宓亨利著,姚曾广译.《远东国际关系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
    [58]宋镜明.《李达》[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
    [59]李东朗,雷国珍.《董必武》[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
    [60]龚书铎、方攸翰.《中国近现代史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381
    [61]沈寂主编.陈独秀研究第1辑[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
    [62]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C].上海:三联书店,1979.131
    [63]魏宏运.中国现代史稿上册[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0.
    [64]李一氓.模糊的荧屏[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65]吴宏亮.理念与现代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66]徐志宏主编.保持共产党的先进性专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67]申振东等.党的先进性建设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68]本书编写组.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69]《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09.
    [70]本书编写组.党章学习读本[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
    [71]本书编写组.发展党员工作实务[M].北京:红旗出版社,2012.
    [72]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单行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3]季明,程卫华《认真学习胡锦涛“七一”讲话建党90周年学习问答》,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1年
    [74]曲峡.当代中国党的知识分子理论与实践[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1996.
    [75]王国成主编.新中国统一战线50年[M].台北:台海出版社,1999.
    [1]习近平.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献[J].人民日报,2009年10月9日。
    [2]习近平.扎实做好保持党的纯洁性各项工作[J].求是,2012(3)
    [3]唐正芒,唐金培.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前后中共党员发展缓慢原因[J].求索,2004(11)
    [4]唐正芒,唐金培.中共“四大”至“五大”党员人数迅速增加的原因探析[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4(8)
    [5]唐金培.大革命失败前后中共党员锐减内因探析[J].党史文苑,2007(5)
    [6]唐金培.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共党员队伍曲折发展原因探析[J].福建党史月刊,2010(10)
    [7]唐金培.大革命时期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历史经验及其启示[J].攀登,2006(3)
    [8]张静如,王峰.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群体特征考察[J].史学月刊,2011(7)
    [9]孙绍斌,李洪震.中国共产党成分结构的历史考察[J].唐山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
    [10]北京市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共党员队伍社会成分的历史考察[J].红旗文稿,2002(10)
    [11]何益忠.从精英到大众——试论大革命时期中共组织形态的转变[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9(4)
    [12]王来棣.关于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几个问题[J].浙江学刊,1981(3)
    [13]刘勇.从历史经验看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4)
    [14]朱华.试论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基层组织建设的探讨[J].中共党史研究,2006(4)
    [15]张秋实.中共五大召开前后共产国际与中共组织建设状况之考察[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8(4)
    [16]王艳艳.1919-1927陈独秀对工人运动的态度[J].思茅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
    [17]张家康.陈独秀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J].文史月刊,2006(6)
    [18]邓荣元.中共“三大”前后的陈独秀[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3)
    [19]陈铁健.代人受过的陈独秀[J].史学月刊,2006(8)
    [20]杨奎松.陈独秀与共产国——兼谈陈独秀的“右倾”问题[J].近代史研究,1999(2)
    [21][俄]朵鲁尚茨.俄共在中共创建过程中的作用[J].党史研究与教学,1994(1)
    [22]肖甡.论共产国际对一次国共合作建立的贡献[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5(1)
    [23]郭荣华,贺瑞虎.共产国际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
    [24]朱洪.大革命时期苏联和共产国际对国共两党经济援助之比较[J].党的文献,2007(2)
    [25]刘大平,张学智.试议苏俄的远东政策(1917-1923年)[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26]王文丰.苏联早期远东政策述评[J].济南大学学报,2003(6)
    [27]陈汉楚.试论共产国际在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历史作用[J].江淮论坛,1981(6)
    [28]杨奎松.共产国际为中共提供财政援助情况之考察[J].社会科学论坛,2004(4)
    [29]李颖.共产国际与中国五大[J].中共党史研究,2003(4)
    [30]刘国华.共产国际与中共五大关系再认识[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4)
    [31]杨奎松.关于共产国际与中共的关系史研究的进展问题[J].福建论坛,2002(3)
    [32]李坚,章军.日本还是俄国——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主渠道[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96(2)
    [33]熊杏林.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道路[J].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2)
    [34]彭焕才.留日学生与中国共产党的创立[J].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4)
    [35]王继停.第一次国共合作:各有所图的革命联合[J].史学月刊,2010(9)
    [36]董根明.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中共“一大”的几个问题[J].安庆师范学院学院学报,2004(1)
    [37]张小红.对中共一大前"53名党员”的质疑[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7(6)
    [38]李永春.蔡和森与中共五大[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9(1)
    [39]张秋实.瞿秋白与党的第五次代表大会[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4(1)
    [40]王建英.六大以前中共中央领导成员基本状况的分析[J].中共党史研究,1993(1)
    [41]谢毅.略论中共五大的历史作用[J].中共党史研究》,1988(3)
    [42]李苏琼.略论中共五大前后党的建设[J].学理论,2009(21)
    [43]高万娥.论中共五大对党的建设的历史贡献[J].学习与实践,2007(12)
    [44]陶用舒.论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J].零陵师专学报,1994(4)
    [45]毛磊.试论中共五大的历史贡献[J].湖北大学学报,2007(3)
    [46]曾成贵,谢芳.中共五大与党的建设述论[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7(5)
    [47]李烈满.中国共产党党员队伍先进性建设的历史经验与启示[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8(6)
    [48]方琦.新世纪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管见[J].延边党校学报,2002(1)
    [49]王树臣.从一大到十六大:党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认识的轨迹[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4)
    [50]陈平其.论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
    [51]王桂兰,孟柯.政治和谐与当代知识分子的责任担当[J].科学社会主义,2008(1)
    [52]高新民.把握先进性内涵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J].党政干部论坛,2005(3)
    [53]王建英.试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J].山东社会科学,1998(1)
    [54]邵政、裴焕宝.大革命时期的党支部建设[J].党建研究,1992(5)
    [55]俞昌俤.切实抓好农村党员发展工作[J].福州党校学报,2003(1)
    [56]胡灏.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经验研究[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1(2)
    [57]曾小兰、邱梅青.新时期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思考[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7(4)
    [58]赖菊.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再教育工作的思考[J].高教论坛,2009(9)
    [59]陈兆双.“严入口”“畅出口”保持党的纯洁性[J].新长征,2004(16)
    [60]李群贺等.畅通“出口”纯洁队伍一对疏通党员出口的调查与思考[J].石油政工研究,2002 (3)
    [61]张云龙.党的建设必须与时俱进[J].理论学刊,2002(3)
    [62]路智孟.增强军队党员教育管理和监督有效性思考[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2(4)
    [63]刘明逵.1912-1921年中国工人阶级的状况[J].中国工运史料,1958(1)
    [64]张锡勤.论“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的新道德[J].哲学研究,2002(8)
    [65]杨奎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J].近代史研究,1991(8)
    [66]赵朴.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5)[J].党史研究,1982(4)
    [67]吴宏亮.试论五四时期中国优秀知识分子选择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1(4)
    [68]吴宏亮.知识分子建党:成功原因与历史经验[J].社会主义研究,2011(6)
    [1]宋庆勇.论新时期党的先进性建设——党的先进性建设思想及其实践途径探析
    [D].[硕士学位论文].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08
    [2]黄后文.国共合作视野下中国共产党的适应性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1
    [3]韩锦.中共对于国民党北伐的态度及其演变[D]-[硕士学位论文].湘潭:湘潭大学,2011
    [4]范婷.中国近代留日学生与中共早期革命运动[D].[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9
    [5]赵奇伟.评苏联对中共的援助(1921--1949)[D].[硕士学位论文].湘潭:湘潭大学,2011
    [6]王云飞.1924-1937年国共两党基层党组织建设比较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7]张玲.1926-1935年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政策及影响[D].[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2
    [8]江晓峰.第一代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群体结构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9]勾淑玲.探寻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群众性的思想轨迹[D].[硕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4
    [10]胡育红.早期中国共产党组织特点研究(1920-1927)[D]-[硕士学位论文].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8
    [11]吴兴红.中共对党员社会成分规定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D].[硕士学位论文].长沙:中南大学,2006
    [12]曹建坤.中国共产党党员标准与发展对象的历史考察[D].[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4
    [13]肖贵清.陈独秀政治思想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4
    [14]衣慎思.革命年代的三重变奏—托洛茨基、陈独秀、“反对派”(1923-1929)[D].[硕士学位论文].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