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成双·赚》谱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南宋唱赚乐谱《愿成双》中的一首“赚”谱。鉴于目前《愿成双·赚》谱的研究还存在共识不足、理解有误等问题,故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愿成双·赚》谱进行再探究。
     笔者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记载于《愿成双》谱前的唱赚口诀——《遏云要诀》,在后世曲谱的同名赚曲中得以一定的体现和传承,遂将二者结合起来作为研究依据,解析了《愿成双·赚》谱中的谱字、“/”号、汉字术语、乐曲结构、节拍节奏、词曲组合等问题,并提出了如下的观点:
     《愿成双·赚》中的一谱字对应一唱字;“/”号具有“句读标记”、“延长标记”、“一板标记”三种含义;“巾斗”术语不仅意味着旋律的反复,而且意味着唱字的反复;《愿成双·赚》为四片乐曲结构;《愿成双·赚》的“拍”相当于“板”,其节拍具有定量节拍与非定量节拍相交替的特征,《愿成双·赚》谱是骨干谱;等等。
The object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a notation called Zhuan of Yuan Cheng Shuang(愿成双)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In view of the lack of consensus and the misunderstand of concepts in the current study of the Zhuan(赚)of Yuan Cheng Shuang, I will be give the further explores based on existing research.
     I discovered the records in the formulas of Chang Zhuan(唱赚)which was called E Yun Yao Jue(遏云要诀)would be expressed and inherited to some extent in the Zhuan of the operatic scores in the subsequent generations, then combined the above two aspects as the research basis, interpreting the issues including the notes, the symbolノ,the characters, the music structure, the beat and rhythm, filling in Lyrics, etc. And my opinions are as followings:
     A note could be correspond to a lyric in the Zhuan in Yuan Cheng Shuang notation. The symbolノhave three implications:the first is a phrase sign, the second is a pause sign, and the third is a beat sign.The character Jindou(巾斗)means not only the melody is repeated, but also the lyrics is repeated. There are four sections of music structure in the Zhuan of Yuan Cheng Shuang notation in which the beat is equivalent to the Down Beat(板)and the alternating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e Quantitative Beats(定量节拍)and Non-quantitative Beats(非定量节拍)are existed. It is a kind of skeleton notation, etc.
引文
① 夏承焘《天风阁学词日记》(一),《夏承焘集》(第五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442--443页。
    ② 吴熊和《唐宋词通论》,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41页。
    ① Rulan Chao Pian:Song dynasty musical sources and their interpret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7.
    ② 张世彬《中国音乐史论述稿》,香港:友联出版社有公司,1975年,第348-353页。
    ③ 吴钊《宋元古谱“愿成双”初探》,上海:《音乐艺术》,1983年第3期。又见王耀华等:《中国传统音乐乐谱学》,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年,219-242页。
    ④ 毕铿《唐宋遗音》,上海:《音乐艺术》1991年第1期。
    ⑤ 刘崇德《燕乐新说》,合肥:黄山书社,2003年,第348-367页。
    ⑥ 郑祖襄《<事林广记>唱赚乐谱的音阶宫调及相关问题》,北京:《音乐研究》2003年第2期。
    ⑦ 杨善武《宋代唱赚<愿成双>谱一个谱字的解译》,北京:《中国音乐》2009年第2期;《宋代唱赚<愿成双>谱新译》,北京:《中国音乐学》2011年第1期。
    ⑧ 于韵菲《<事林广记>之<愿成双·双胜子急>译解》,杭州:《文化艺术研究》2009年第6期。
    ⑨ 赵如兰、吴钊、杨善武解译了《愿成双》全套。
    ⑩ 张世彬解译了《愿成双》中的[赚]与[三句儿]两曲;毕铿解译了《愿成双》中的[愿成双令]、[愿成双慢]、[狮子序]三曲;于韵菲解译了《愿成双》中的[双胜子急]一曲。
    11 刘崇德对《愿成双》谱的史料价值给予了很高评价,他指出,“《事林广记》续集中所载唱赚《愿成双》一套乐谱为仅存之宋元时期曲乐之原始乐谱资料,其价值之珍贵不低于唐曲之敦煌琵琶古谱,宋词之《白石道人歌曲》中十七首旁谱。”见刘崇德《燕乐新说》,合肥:黄山书社,2003年,第348页。
    ① 参见第二章(《愿成双·赚》的解译)第一节(谱字解译)的具体内容。
    ② 张世彬《中国音乐史论述稿》,香港:友联出版社,1975年,第353页。
    ③ 吴钊《宋元古谱“愿成双”初探》,上海:《音乐艺术》1983年第3期,第2页。
    ④ 郑祖襄《<事林广记>唱赚乐谱的音阶宫调及相关问题》,北京:《音乐研究》2003年第2期,第34-35页。
    ① 杨善武《宋代唱赚<愿成双>谱一个谱字的解译》,北京:《中国音乐》2009年第2期,第39-40页。
    ② 《愿成双·赚》校勘只是一部分,吴钊校勘的是整个《愿成双》谱。吴钊《宋元古谱“愿成双”初探》,上海:《音乐艺术》1983年第3期,第1-2页。
    ③ 参见第二章(《愿成双·赚》的解译)第二节(“ノ”号解译)的具体内容。
    ④ 杨荫浏、阴法鲁《宋姜白石创作歌曲研究》,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79年,第21-22页。
    ⑤ 吴钊《宋元古谱“愿成双”初探》,上海:《音乐艺术》1983年第3期,第3页。
    ⑥ 郑祖襄《<事林广记>唱赚乐谱的音阶宫调及相关问题》,北京:《音乐研究》2003年第2期,第35页。
    ⑦ Rulan Chao Pian, Song dynasty musical sources and their interpret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7, p71.
    ⑧ 杨善武《宋代唱赚<愿成双>谱新译》,北京:《中国音乐学》2011年第1期,第16、18页。
    ⑨ 刘崇德《燕乐新说》,合肥:黄山书社,2003年,第352页。
    ⑩ 张世彬《中国音乐史论述稿》,香港:友联出版社,1975年,第352--353页。
    11 参见第二章(《愿成双·赚》的解译)第三节(汉字术语解译)的具体内容。
    ① 张世彬《中国音乐史论述稿》,香港:友联出版社,1975年,第353页。
    ② 吴钊《宋元古谱“愿成双”初探》,上海:《音乐艺术》,1983年第3期,第3页。
    ③ 刘崇德《燕乐新说》,合肥:黄山书社,2003年,第258页。
    ④ 参见第二章(《愿成双·赚》的解译)第四节(“片”解译)的具体内容。
    ⑤ 吴钊《宋元古谱“愿成双”初探》,上海:《音乐艺术》,1983年第3期,第6、7页。
    ⑥ 刘崇德《燕乐新说》,合肥:黄山书社,2003年,第355、358页。
    ⑦ 杨善武《宋代唱赚<愿成双>谱一个谱字的解译》,北京:《中国音乐》2009年第2期,第23页。
    ⑧ 参见第二章(《愿成双·赚》的解译)第五节(“拍”解译)的具体内容。
    ⑨ Rulan Chao Pian, Song dynasty musical sources and their interpret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7, p133.
    ⑩ 张世彬《中国音乐史论述稿》,香港:友联出版社,1975年,第353页。
    ① 刘崇德《燕乐新说》,合肥:黄山书社,2003年,第355页。
    ② 杨善武《宋代唱赚<愿成双>谱新译》,北京:《中国音乐学》2011年第1期,第23页。
    ③ 杨善武《宋代唱赚<愿成双>谱新译》,北京: 《中国音乐学》2011年第1期,第18页。
    ④ 请参第二章(《愿成双·赚》的解译)第六节(词曲组合解译)的具体内容。
    ⑤ 吴钊《宋元古谱“愿成双”初探》,上海:《音乐艺术》,1983年第3期,第6页。
    ⑥ 张世彬《中国音乐史论述稿》,香港:友联出版社,1975年,第353页。
    ⑦ 刘崇德《燕乐新说》,合肥:黄山书社,2003年,第355页。
    ⑧ 杨善武《宋代唱赚<愿成双>谱新译》,北京:《中国音乐学》2011年第1期,第24页。
    ①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GBT 13745-2009》(人文社科类),上述学科名称皆为一级学科名称,其对应的一级学科代码分别为文学(750)、艺术学(760)、历史学770、考古学780、统计学(910)。另外,本论文涉及的一级学科还包括社会学(840)、民族学与文化学(850)、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870)等。
    ② 示意图中的虚线,意味着研究内容之间的交叉关系,而非割裂关系。
    ① 因不同版本《事林广记》的分卷情况不同,故《愿成双》谱的具体所处卷位也有不同。《愿成双》谱在“至顺本”《事林广记》中位于续集卷七文艺“三锦酒令”条目,但在“泰定本《事林广记》中则位于戊集卷二文艺类“三锦酒令”条目中。本文以“至顺本”为准。
    ② 在宋元诸宫调、南戏作品中,套曲曲名与第一首曲名通常是一致的。
    ① 《遏云要诀》在“至顺本”《事林广记》中位于续集卷七文艺“三锦酒令”条目中,但在“泰定本《事林广记》中则位于戊集卷二文艺类“三锦酒令”条目中。本文以“至顺本”为准。
    ② 《圆里圆》中的九曲先后是:[紫苏丸]、[缕缕金]、[好孩儿]、[大夫娘]、[好孩儿]、[赚]、[越恁好]、[鹘打兔]、[尾声]。
    ③《圆里圆》是八曲加一“尾声”,《愿成双》是六曲加一“三句儿”(“尾声”的别称)
    ④ 《圆里圆》的[赚]出现在第六首,《愿成双》的[赚]出现在第五首。
    ⑤ 王国维的考证如下:今此词之首,有遏云要诀,遏云致语。又云“唱赚道赚”,而词中又有赚词,则为宋遏云社所唱赚词无疑也。详见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15年版,第56页。
    ⑥ 周密《武林旧事》卷三“社会”条:“二月八日为桐川张王生辰,震山行宫朝拜极盛,百戏竞集,如绯绿社(杂剧)、齐云社(蹴球)、遏云社(唱赚)……。”详见周密《武林旧事》,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第45页。
    ⑦ 吴自牧《梦梁录》卷十九“社会”条:“每遇神圣诞日,诸行市户,俱有社会迎献不一。……又有锦体社、台阁社、穷富赌钱社、遏云社、女童清音社……。”详见吴自牧《梦梁录》,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第168页。
    ① 《愿成双》谱中有谱字“(?)”,但没有谱字“(?)”,“管色指法,,中有谱字“(?)”,但没有谱字“(?)”。
    ② 吴钊《宋元古谱<愿成双>初探》,上海:《音乐艺术》1983年第3期。
    ③ 杨善武《宋代唱赚<愿成双>谱新译》,北京:《中国音乐学》2011年第1期。
    ④ 《梦梁录》卷二十“妓乐”条云:唱赚在京时,只有缠令、缠达。有引子、尾声为缠令。引子后只有两腔迎互循环,间有缠达。绍兴年间,有张五牛大夫,因听动鼓板中有太平令或赚鼓板,即今拍板大节抑扬处是也,遂撰为“赚”。
    ⑤ 见《事林广记》1963年中华书局影印本前言,又见《事林广记》中华书局1999年版“附录”第559页。
    ② [宋]陈元靓《事林广记》,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559页。
    ① “至元本”、“泰定本”《遏云致语》分别见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版《事林广记》第197页、370页。
    ② “至元本”、“泰定本”《驻云主张》分别见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版《事林广记》第198页、371页。
    ①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15年版,第56页。
    ② 朱谦之《中国音乐文学史》,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第208页。
    ③ 周贻白《中国戏剧史》(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53年,第155页
    ④ 杨荫浏《中国音乐史纲》,上海:万叶书店,1953年,第221-222页。
    ② [宋]陈元靓《事林广记》,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393页。
    ① 徐于室、钮少雅《南曲九宫正始》,北京:戏曲文献流通会影印清抄本,民国二十五年(1936)
    ② 吴志武《<新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1页。
    ① 见齐森华、陈多、叶长海主编《中国曲学大辞典》,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726页。
    ② 《娋声谱》、《小品谱》收录在王骥德《曲律》(卷四)中,见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第157-158页。
    ① 杨善武《宋代唱赚<愿成双>谱新译》,北京:《中国音乐学》2011年第1期,第16页。
    ② 吴钊《宋元古谱“愿成双”初探》,上海:《音乐艺术》1983年第3期,第1页。
    ③ 吴钊《宋元古谱“愿成双”初探》,上海:《音乐艺术》1983年第3期,第2页。
    ① 张世彬《中国音乐史论述稿》,香港:友联出版社,1975年,第353页。
    ② 吴钊《宋元古谱“愿成双”初探》,上海: 《音乐艺术》1983年第3期,第2页。
    ① 郑祖襄《<事林广记>唱赚乐谱的音阶宫调及相关问题》,北京:《音乐研究》2003年第2期,第34-35页。
    ② 杨善武《宋代唱赚<愿成双>谱一个谱字的解译》,北京:《中国音乐》2009年第2期,第39-40页。
    ③ 刘崇德《燕乐新说》,合肥:黄山书社,2003年,第349页。
    ① 郑祖襄《<事林广记>唱赚乐谱的音阶宫调及相关问题》,北京:《音乐研究》2003年第2期,第34页。
    ② 杨荫浏在《宋姜白石创作歌曲研究》一书中,最早将“/”号解释为“拽”,其后学者多从之。
    ③ Rulan Chao Pian, Song dynasty musical sources and their interpret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7, p71.
    ① Rulan Chao Pian, Song dynasty musical sources and their interpret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7, p71.
    ② 张世彬《中国音乐史论述稿》,香港:友联出版社,1975年,第352-353页。
    ③ 吴钊《宋元古谱“愿成双”初探》,上海:《音乐艺术》1983年第3期,第3页。
    ④ 刘崇德《燕乐新说》,合肥:黄山书社,2003年,第352页。
    ① 郑祖襄《<事林广记>唱赚乐谱的音阶宫调及相关问题》,北京:《音乐研究》2003年第2期,第35页。
    ② 杨善武《宋代唱赚<愿成双>谱新译》,北京:《中国音乐学》2011年第1期,第16页。
    ③ 杨善武《宋代唱赚<愿成双>谱新译》,北京:《中国音乐学》2011年第1期,第16页。
    ④ 杨善武《宋代唱赚<愿成双>谱新译》,北京:《中国音乐学》2011年第1期,第18页。
    ① 吴钊《宋元古谱“愿成双”初探》,上海:《音乐艺术》1983年第3期,第3页。
    ② 杨善武《宋代唱赚<愿成双>谱新译》,北京:《中国音乐学》2011年第1期,第19页。
    ① 张世彬《中国音乐史论述稿》,香港:友联出版社,1975年,第353页。
    ② 杨善武《宋代唱赚<愿成双>谱新译》,北京:《中国音乐学》2011年第1期,第19页。
    ① 张世彬《中国音乐史论述稿》,香港:友联出版社,1975年,第353页。
    ② 吴钊《宋元古谱“愿成双”初探》,上海:《音乐艺术》1983年第3期,第3页。
    ③ 刘崇德所言的“巾斗”在“第五拍与第六拍之间”其实并不准确,“巾斗”二字应该是在第五个“/”号与第六个“/”号之间。
    ④ 刘崇德《燕乐新说》,合肥:黄山书社,2003年,第258页。
    ⑤ 杨善武《宋代唱赚<愿成双>谱新译》,北京:《中国音乐学》2011年第1期,第23页。
    ① 吴钊《宋元古谱“愿成双”初探》,上海:《音乐艺术》,1983年第3期,第3页。
    ② 杨善武《宋代唱赚<愿成双>谱新译》,北京:《中国音乐学》2011年第1期,第23页。
    ① 张世彬《中国音乐史论述稿》,香港:友联出版社,1975年,第353页。
    ② 吴钊《宋元古谱“愿成双”初探》,上海:《音乐艺术》,1983年第3期,第3页。
    ③ 杨善武《宋代唱赚<愿成双>谱新译》,北京:《中国音乐学》2011年第1期,第23页。
    ① Rulan Chao Pian, Song dynasty musical sources and their interpret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7, p130-135.
    ② 张世彬《中国音乐史论述稿》,香港:友联出版社,1975年,第352页。
    ③ 吴钊《宋元古谱“愿成双”初探》,上海:《音乐艺术》,1983年第3期,第6、7页。
    ④ 刘崇德《燕乐新说》,合肥:黄山书社,2003年,第355、359页。
    ⑤ 刘崇德在《燕乐新说》第355、359页分别引用了《遏云要诀》赚曲节拍法则,但是句读不一。请参见第九章(扩展研究)第二节(文献校勘)第一条(对王国维等人《遏云要诀》赚曲节拍法则句读的校勘)中的[表17](《遏云要诀》赚曲节拍法则句读情况比较)。
    ⑥ 笔者认为,刘崇德此处引用的“人么”有误。“,么与真正的俗字谱谱字“么”很相似,如果把“么”看成俗字谱谱字,那么,刘崇德所言的“三谱字”就不成立,就变成了“二谱字”了。如果按照三谱字理解,那么刘崇德有可能是把“么”拆成了“ノ(?)”,但是“ノ”主要为节拍节奏记号,不是俗字谱谱字。无论是“泰定本”,还是“至顺本”,与刘崇德引文对应的三谱字皆是“(?)”,由此判定刘崇德的引文有误,“人么”应纠正为“入(?)”。结合刘崇德在同书中的《连枝赚》译谱(357页)、《愿成双·赚》译谱(365、366页)可知,刘崇德所言的“么”就是“(?)”,同时,其漏引了俗字谱谱字“、”。
    ⑦ 刘崇德《燕乐新说》,合肥:黄山书社,2003年,第355页。
    ② 刘崇德《燕乐新说》,合肥:黄山书社,2003年,第358页。
    ① 杨善武《宋代唱赚<愿成双>谱一个谱字的解译》,北京:《中国音乐》2009年第2期,第23页。
    ② Rulan Chao Pian, Song dynasty musical sources and their interpret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7, p133.
    ③ 张世彬《中国音乐史论述稿》,香港:友联出版社,1975年,第353页。
    ① 吴钊《宋元古谱“愿成双”初探》,上海:《音乐艺术》1983年第3期,第7页。
    ② 刘崇德《燕乐新说》,合肥:黄山书社,2003年,第355页。
    ① 刘崇德《燕乐新说》,合肥:黄山书社,2003年,第355、359页。
    ② 杨善武《宋代唱赚<愿成双>谱新译》,北京:《中国音乐学》2011年第1期,第23页。
    ③ 杨善武《宋代唱赚<愿成双>谱新译》,北京:《中国音乐学》2011年第1期,第18页。
    ② 吴钊《宋元古谱“愿成双”初探》,上海:《音乐艺术》1983年第3期,第2页。
    ③ 杨善武《宋代唱赚<愿成双>谱新译》,北京:《中国音乐学》2011年第1期,第16页。
    ① 《明嘉靖本董解元西厢记》《凭栏人缠令·赚》首句赚词中的“冤家”二字不可丢。请参见本节(关于“对吴钊组合的说明”的具体论述)
    ② 吴钊《宋元古谱“愿成双”初探》,上海:《音乐艺术》,1983年第3期,第7页。
    ③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明嘉靖本董解元西厢记》卷七(下册,全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9月,第2页。句读为笔者所加。
    ② 刘崇德《燕乐新说》,合肥:黄山书社,2003年,第355页。
    ① 杨善武《宋代唱赚<愿成双>谱新译》,北京:《中国音乐学》2011年第1期,第24页。
    ① [宋]沈括《梦溪笔谈》,见胡道静《梦溪笔谈校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915页。
    ② 蔡元定曾撰写过《燕乐》一书,原书已佚,仅在《宋史·乐志》中保留了几段关于燕乐二十八调的文字。
    ③ [元]脱脱等《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3346页。
    ① [宋]陈元靓《事林广记》,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397页。
    ② 杨荫浏《国乐概论》,见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杨荫浏全集》(第五卷),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第435页。
    ① 杨荫浏《国乐概论》,见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杨荫浏全集》(第五卷),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第436页。
    ① [明]毛晋《六十种曲》(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79页。
    ② [宋]陈元靓《事林广记》,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371页。
    ③ 凌景埏、谢伯阳《诸宫调两种》,济南:齐鲁书社,1988年,第33页。
    ④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明嘉靖本董解元西厢记》,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
    ⑤ [清]张彝宣《寒山堂新定九宫十三摄南曲谱》,见《续修四库全书》(1750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637页。
    ⑥ [清]周祥钰、邹金生等《新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见王秋桂主编《善本戏曲丛刊》(第六辑),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7年。
    ① [清]王德晖、徐沅潋《顾误录》,见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九),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第70页。
    ① 杨荫浏、阴法鲁《宋姜白石创作歌曲研究》,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79年,第22-25页。
    ① 蔡桢《词源疏证》(上),北京:中国书店,1985年,第65页。
    ② 方成培《香研居词麈》,见王云五主编《丛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62页。
    ① [宋]陈元靓《事林广记》,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370页。
    ① [宋]沈义父《乐府指迷》,见蔡嵩雲《乐府指迷笺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第82页。
    ① 杨荫浏《语言音乐学初探》,见杨荫浏《语言与音乐》,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第81-82页。
    ① 见刘崇德的译谱([谱例2])与张世彬的译谱([谱例3])
    ② 杨善武《宋代唱赚<愿成双>谱新译》,北京:《中国音乐学》2011年第1期,第23页。
    ① 《辞海》(文学分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第247页。
    ② 《辞海》对“换头”的解释用到了“片”的概念,这个“片”概念与赚词或赚曲的“片”概念不同,含义上有区别,前者的单位要大于后者。
    ③ 施蛰存《词学名词释义》,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49页。
    ④ [明]王骥德《曲律》,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第60页。
    ① [明]沈自晋《南词新谱》,见王秋桂主编《善本戏曲丛刊》(第三辑),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第27页。
    ① 李石根《西安鼓乐谱解读》(油印资料),西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古代音乐研究室印,1983年,第32-33页。
    ② [宋]陈元靓《事林广记》,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718页。
    ① [宋]陈元靓《事林广记》,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718页。
    ② 句读为笔者所加,另有其他不同的句读,见[表17]。
    ①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上海:上海书店,1991年,第742页。
    ① 耐得翁《都城纪胜》(上海古书流通处借南陵徐氏藏栋亭原刻本景印)。见曹寅《栋亭十二种》,上海古书流通处,民国十年(1921年),第8-9页。
    ① 见昆曲曲牌及套数范例集(南套)编写组《昆曲曲牌及套数范例集范例集》(南套·上册),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172页。
    ② 王季烈、刘富梁《集成曲谱》(声集·卷二),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年,第66页。
    ① 昆曲曲牌及套数范例集(南套)编写组:《昆曲曲牌及套数范例集》(南套),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183页。
    ① 夏承焘、吴熊和《读词常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63页。
    ① 冯沅君《古剧说汇》,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第145页。
    ② 《都城纪胜》云:“唱赚在京时日,有缠令、缠达……中兴后,张五牛大夫因听动鼓板中,又有四片太平令,或赚鼓板,遂撰为‘赚’”。
    ③ 吴熊和《唐宋词通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58页。
    ④ 施议对《词与音乐关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194--195页。
    ⑤ 刘崇德《燕乐新说》,合肥:黄山书社,2003年,第355页。
    ⑥ “换头”之前为“第一片”,“换头”之后为“第二片”
    ① 拙文载《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① [宋]耐得翁《都城纪胜》(上海古书流通处借南陵徐氏藏栋亭原刻本景印),见曹寅《栋亭十二种》,上海古书流通处,民国十年(1921年),第9页。
    ① [明]毛晋《六十种曲》(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79页。
    ① 参见陈应时“关于词和曲的句式关系”的论述。《敦煌乐谱解译辨证》,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第159-160页。
    ① 刘崇德《燕乐新说》,合肥:黄山书社,2003年,第366-367页。
    ② [明]毛晋《六十种曲》(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79页。
    ③ [明]毛晋《六十种曲》(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19-20页。
    ④ [明]毛晋《六十种曲》(第六册),第61页。
    ⑤ [明]毛晋《六十种曲》(第六册),第90页。
    ⑥ 俞振飞《粟庐曲谱》,1953年版。此版本没有注明出版单位。
    ① 参见陈应时“关于词和曲的段式关系”的论述。《敦煌乐谱解译辨证》,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第157-159页。
    ① Rulan Chao Pian, Song dynasty musical sources and their interpret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7, p76.
    ② 根据赵如兰“重行”为“重头”的“误笔”一说,“重行”即应解释为" an identical repetition, but a variant beginning is still given"(一个相同的反复另加一个变化的开头反复)。
    ③ Rulan Chao Pian, Song dynasty musical sources and their interpret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7, pl33.
    ① Rulan Chao Pian, Song dynasty musical sources and their interpret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7, p76.
    ② 王耀华等《中国传统音乐乐谱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30页。
    ③ 杨善武《宋代唱赚<愿成双>谱新译》[J].中国音乐学,2011年第1期,第22页。
    ④ 刘崇德《燕乐新说》[M].合肥:黄山书社,2003版,第363页。
    ① Rulan Chao Pian, Song dynasty musical sources and their interpret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7, p76.
    ① 毕铿《唐宋遗音》,上海:《音乐艺术》1991年第1期。
    ② 刘崇德《燕乐新说》第363页,黄山书社2003年版,第363页。
    ③ 杨善武《宋代唱赚<愿成双>谱新译》,北京: 《中国音乐学》2011年第1期。
    ① Rulan Chao Pian, Song dynasty musical sources and their interpret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7, pl34.
    ① 本条目内容参见于韵菲《谈古乐谱中表示反复的汉字术语》,《文化艺术研究》2012年第2期。
    ① 徐复等编《古汉语大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第819页、第2104页。
    ② 见《明嘉靖本董解元西厢记》卷三记载的“商调”[玉抱肚],第10页。
    ③ 见《明嘉靖本董解元西厢记》卷五记载的“大石调”[玉翼蝉],第10页。
    ① 杨荫浏、阴法鲁《宋姜白石创作歌曲研究》,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79年,第36页。
    ①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15年版,第51页。
    ② 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西厢记四种乐谱选曲》(杨荫浏、曹安和译谱),北京:音乐出版社,1962年,第7页。
    ③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第313页。
    ④ 见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黄翔鹏文存》(下),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7年,第845页。
    ⑤ 潘怀素《南宋乐星图谱研究》(油印本,内部参考资料188号),中国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1965年,第88页。
    ① 洛地《词乐曲唱》,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第326-332页。
    ① [宋]陈元靓《事林广记》,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397页。
    ① [宋]陈元靓《事林广记》,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393页。
    ① 《愿成双·双胜子急》谱为“至顺本”。《琵琶记·双声子》词为《六十种曲》所录,词中的句读符号皆为句号,见毛晋《六十种曲》(丑集),上海:开明书店,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第79页。
    ② 通过《愿成双·三句儿》实证“拍=板”的研究,可参见拙文《对明代之前无定量节拍的一个否定——基于南宋<遏云要诀>尾声与后世曲学文献的记载》,《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① 陈应时《敦煌乐谱解译辨证》,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上海:2005年版,第154-165页。
    ① 夏承焘、吴熊和:《读词常识》,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47页。
    ① 张炎《词源·拍眼》云:“外有序子,与法曲散序中序不同……俗传序子有四片,其拍破碎,故缠令多用之”。
    ② 黄翔鹏《<新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简谱示意本>题记》,见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黄翔鹏文存》(下),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7年,第1000-1002页。
    ③ 吴钊《宋元古谱“愿成双”初探》,上海:《音乐艺术》,1983年第3期,第10页。
    毕铿:“唐宋遗音”,《音乐艺术》,1991年第1期。
    陈应时:《中国乐律学探微》,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
    陈应时:《敦煌乐谱解译辨证》,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
    陈应时:《燕乐二十八调再论》, 《音乐艺术》2004年第1期。
    [宋]陈元靓: 《事林广记》,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蔡桢:《词源疏证》,北京:中国书店,1985年。
    蔡嵩云: 《乐府指迷笺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
    [唐]段安节: 《乐府杂录》,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
    丁福保: 《佛学大辞典》,上海:上海书店,1991年。
    [清]方成培: 《香研居词麈》,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冯沅君: 《古剧说汇》,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
    傅雪漪: 《试谈词调音乐》, 《音乐研究》1981年第2期。
    顾淡如: 《宋词的结构》, 《中国音乐》1982年第4期。
    何昌林: 《宋代音乐文献中的“歌诀”研究》, 《音乐艺术》1984年第3期。
    胡道静: 《梦溪笔谈校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黄翔鹏:《怎样确认<九宫大成>元散曲中仍存真元之声》,《戏曲艺术》1994年第4期。
    黄翔鹏: 《黄翔鹏文存》,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7年。
    昆曲曲牌及套数范例集(北套)编写组:《昆曲曲牌及套数范例集》(北套),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
    昆曲曲牌及套数范例集(南套)编写组: 《昆曲曲牌及套数范例集》(南套),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年。
    李连生:《昆曲曲牌结构试析》, 《戏剧文学》2006年第8期。
    李石根《西安鼓乐谱解读》(油印资料),西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古代音乐研究室印,1983年。
    凌景埏、谢伯阳(校注):《诸宫调两种》,济南:齐鲁书社,1988年。
    刘尧民: 《词与音乐》,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
    刘崇德: 《燕乐新说》,合肥:黄山书社,2003年。
    龙建国: 《诸宫调研究》,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
    洛地: 《词乐曲唱》,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
    洛地: 《诸宫调的“尾”——向翁敏华同志请教》, 《文学遗产》,1984年第1期。
    洛地: 《唐宋时音乐观念中的节奏——板·拍·眼》, 《交响》,1998年第3期。
    冒怀辛: 《冒鹤亭词曲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明]毛晋: 《六十种曲》《六十种曲》,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孟瑶:《中国戏曲史》,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中华民国八十年(1991年)四月一日再版。
    耐得翁《都城纪胜》(上海古书流通处借南陵徐氏藏栋亭原刻本景印)。见曹寅《栋亭十二种》,上海古书流通处,民国十年(1921年)。
    潘怀素: 《南宋乐星图谱研究》(油印本,内部参考资料188号),中国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1965年
    齐森华、陈多、叶长海(主编):《中国曲学大辞典》,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
    钱南扬: 《戏文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青木正儿: 《中国近世戏曲史》,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
    任二北: 《唐声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任二北《南宋词之音谱拍眼考》,陈文和等编《从二北到半塘》,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上海昆剧团: 《振飞曲谱》,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
    [明]沈璟:《增订南九宫曲谱》,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
    [宋]沈义父: 《乐府指迷》,见蔡嵩霎《乐府指迷笺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
    [清]沈自晋: 《南词新谱》,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
    宋克夫: 《诸宫调体制源流考辨》, 《文学遗产》1986年第6期。
    孙玄龄: 《元散曲的音乐》,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
    施议对: 《词与音乐关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藤原师长: 《仁智要录》卷第四,[日本]宫内厅书陵部,昭和47年8月2日。
    吴自牧:《梦梁录》,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
    吴梅:《吴梅全集》(王卫民编校),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吴梅: 《中国戏曲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吴钊:《宋元古谱“愿成双”初探》,《音乐艺术》1983年第3期。
    吴钊、刘东升《中国音乐史略》,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
    吴志武: 《<新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明]魏良辅: 《曲律》,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五),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
    [清]王德晖、徐沅潋: 《顾误录》,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九)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
    王凤桐、张林: 《中国音乐节拍法》,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2年。
    王国维: 《宋元戏曲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15年。
    王季烈、刘富梁《集成曲谱》,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年。
    王昆吾: 《唐代酒令艺术》,上海:知识出版社,1995年。
    王力: 《曲律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王守泰: 《昆曲格律》,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
    王耀华、刘春曙: 《福建南音初探》,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年。
    王耀华等: 《中国传统音乐乐谱学》,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年。
    王易: 《词曲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宋]王灼: 《碧鸡漫志》,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
    翁敏华: 《试论诸宫调的音乐体制》, 《文学遗产》1982年第4期。
    吴熊和: 《唐宋词通论》,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
    夏承焘: 《夏承焘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
    夏承焘、吴熊和: 《读词常识》,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徐于室、钮少雅: 《南曲九宫正始》,北京:戏曲文献流通会影印清抄本,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
    夏敬观: 《词调溯源》,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
    [元]燕南芝菴: 《唱论》,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
    杨善武:《宋代唱赚<愿成双>谱一个谱字的解译》,《中国音乐》2009年第2期。
    杨善武:《宋代唱赚<愿成双>谱新译》,《中国音乐学》2011年第1期。
    杨越、王贵忱、岑桑、顾锡麟、刘煜炀等:《明本潮州戏文五种》,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
    杨荫浏:《中国音乐史纲》,上海:万叶书店,1953年。
    杨荫浏:《工尺谱浅说》,北京:音乐出版社,1962年。
    杨荫浏:《语言与音乐》,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
    杨荫浏、阴法鲁:《宋姜白石创作歌曲研究》,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79年。
    杨荫浏: 《中国古代音乐史稿》,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
    叶长海:《王骥德(曲律)研究》,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
    于天池:《宋元说唱伎艺脞说》,《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
    于天池:《宋代瓦舍中的流行歌曲——唱赚》, 《文史知识》1999年第3期。
    于韵菲: 《<事林广记>之<愿成双·双胜子急>译解》, 《文化艺术研究》2009年第6期。
    于韵菲: 《对明代之前无定量节拍的一个否定——基于南宋<遏云要诀>尾声与后世曲学文献的记载》,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于韵菲: 《谈文献记载中的“拍”》, 《文化艺术研究》2011年第1期。
    于韵菲: 《谈古乐谱中表示反复的汉字术语》, 《文化艺术研究》2012年第2期。
    于韵菲: 《<遏云要诀>赚曲节拍法则及其在后世曲谱的体现——兼译宋代<愿成双>[赚]谱》, 《中国音乐的历史·传统及其周边》专题汇报(中央音乐学院与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学生论文讨论会)提要,2012年10月。
    于韵菲: 《谈赚曲的“片”》,第七届东亚乐律学会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2012年12月。
    袁静芳: 《乐种学》,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
    袁静芳: 《浅草集》,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
    张林: 《论古今节拍四题》, 《交响》1999年第1期。
    张世彬: 《中国音乐史论述稿》,香港:友联出版社,1975年。
    [清]张彝宣: 《寒山堂新定九宫十三摄南曲谱》, 《续修四库全书(1750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赵义山: 《元曲宫调曲牌问题研究述略》, 《音乐研究》2001年第3期。
    赵玉卿: 《姜白石俗字谱歌曲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曾美月: 《宋代笔记音乐文献史料价值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郑祖襄: 《<事林广记>唱赚谱的音阶宫调及相关问题》, 《音乐研究》2003年第2期。
    [元]燕南芝菴:《唱论》,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明嘉靖本董解元西厢记》(全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9月。
    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中国古代音乐史料辑要》,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西厢记四种乐谱选曲》(杨荫浏、曹安和译谱),北京:音乐出版社,1962年。
    [元]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
    周维培: 《曲谱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
    周维培: 《南北曲联套论略》, 《江海学刊》1994年第6期。
    [清]周祥钰、邹金生: 《新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7。
    周贻白: 《中国戏剧史》(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53年。
    周贻白: 《中国戏剧史长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
    朱平楚: 《西厢记诸宫调注释》,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
    朱谦之:《中国音乐文学史》,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
    [明]朱权: 《太和正音谱》,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 《杨荫浏全集》,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 《郑振铎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明]臧懋循:《元曲选》,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
    Rulan Chao Pian:Song dynasty musical sources and their interpret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