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宫廷乐器组合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唐代是中国古代乐舞艺术发展的极盛时期,繁花似锦的宫廷音乐舞蹈,代表了当时乐舞艺术所达到的最高水平。
     唐代也是我国古代器乐艺术发展的颠峰时期。宫廷器乐规模宏大,乐器、乐种众多,人才辈出,不仅成功地烘托、伴奏其时繁盛的歌舞艺术,承担各种浩大的宫廷祭祀、朝会宴享、出行仪仗等礼乐活动之用乐任务,自身还培育发展出许多独立的器乐合奏、独奏形式,例如,出现了“皇帝梨园弟子”这样庞大的丝竹乐团,专门演奏玄宗皇帝酷爱之法曲。璀璨的唐代宫廷器乐艺术,为多姿多彩的唐代表演艺术增添了无比耀眼的光辉,也在中国器乐史上浓墨重彩地书写了灿烂篇章。
     本论文以唐代宫廷各种各样的乐队的乐器配置、乐器组合为研究对象。力求较为全面、系统地梳理考订史料,从微观角度对各种乐队所运用的不同乐器组合,条分缕析,详加比较,考辨唐代宫廷各类乐队的具体组合及编配形式。进而探索其形成条件、嬗变历程以及社会影响等等,以揭示它们对唐代器乐、歌舞艺术的全面繁荣局面的出现所起的推动作用。
     乐器是音乐的物质载体,乐队组合是音乐最直接的物化体现之一,本文认为以唐代音乐的分类标准来划分宫廷所用之乐队组合种类,较为合理。考虑到宫廷、太常下辖太乐署、鼓吹署以及梨园与教坊等庞大乐舞机构的客观历史存在,故本文以相应机构为经,以音乐性质为纬。正文内容分见下列五章:
     第一章“唐代正乐之乐队组合研究”,主要对当时“正乐”所包括的雅乐、坐立二部伎、讌乐及文康乐、清乐、西凉乐的各种乐队具体组合形式、乐器配置、乐队排列等问题分别加以考述。
     第二章“唐代四夷乐之乐队组合研究”,以包括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之乐的“四夷乐”乐队组合形式为研究对象。梳理、考辨唐九、十部乐除清乐、西凉乐、讌乐及文康乐以外其余乐部的乐器组合形式。第一节“西域之乐队组合”,分别考察龟兹乐、天竺乐、疏勒乐、安国乐、康国乐、高昌乐的乐队组合形式。第二节“南蛮之乐队组合”,主要梳理南诏乐、骠国乐、扶南乐的乐队组合形式。第三节“东夷系及北狄系乐队形式”主要对高丽乐、百济乐的乐队组合形式加以梳理。因有关唐代宫廷之中北狄乐乐队形式的记述较少,故未对其详加探讨。
     第三章“唐代宫廷鼓吹乐之乐队组合研究”。第一节对唐代鼓吹乐五大部类各部中乐器的具体编配问题,详加考述;第二节考订唐代鼓吹十二案的乐器配置、乐队组合方式等问题。第三节整理与分析唐代卤簿中不同等级不同鼓吹乐队的组合形式。第四节梳理、考证唐代宫廷其他场合所用鼓吹乐队及其组合形式,如凯乐、行军鼓吹乐及军礼鼓吹乐,以及大傩、合朔伐鼓、夜警晨严、挽歌等不同鼓吹形式。
     第四章“唐代宫廷其他乐器组合形式”。本章第一节和第二节考辨梨园、教坊等机构的乐器组合形式。梨园是专门演奏“法曲”的宫廷音乐机构,具有一支庞大的丝竹管弦乐团。教坊则专演所谓的俗乐歌舞。它们都是唐玄宗时在太乐署之外另设的音乐机构。第一节便是对演奏法曲的乐队组合形式加以考辨。第二节“唐代散乐之乐队组合”,主要探讨演奏百戏、歌舞戏、俳优戏等俗乐为主的教坊乐队组合形式。此外,独奏是单件乐器构成的独特组合。唐代宫廷宴享“以部奉乐”的演奏形式,不同于宋代“以盏奉乐”,所以,唐代宫廷中的乐器独奏,形式灵活,场合不定,朝会仪式活动外亦常出现。故本文将宫廷出现的乐器独奏形式,作为本章第三节考察内容。
     第五章结语部分,综述各章研究所得,进一步考察唐代乐器组合的发展变迁轨迹。指出在唐代中外文化大交流的背景下,雅、胡、俗乐逐渐融汇,相互交流吸收,加速了乐器组合的发展变化。特别是天宝十三载玄宗大力推行的胡部新声与道调法曲“合作”,更标志着各族器乐在宫廷的空前大融合,深刻影响乐器组合的发展嬗变。另一方面,音乐史上由歌舞乐为代表的中古伎乐阶段向宋以后以戏曲音乐为代表的历史阶段的巨大转型,也加速了中晚唐宫廷器乐组合的嬗变。乐器组合的变迁,既是时代影响下艺术发展的需要,也有力地促进了音乐歌舞的变迁,加速了新的艺术高峰的出现。
Tang Dynasty was the hemera of artistic development of the China ancient dance accompanied by music. The palace music and dance that flowers blooming like a piece of brocade, and it have represented the supreme level that art of dance accompanied by music reached at that time.
     Tang Dynasty was the artistic summit period for development of ancient instrumental music of our country too. The scale of Palace band is large, the kind of Palace band is numerous, and talented musicians are coming forth in multitudes. Succeed in song and dance art that set off by contrast, grow prosperity accompany it, not merely, undertake various huge palace offer sacrifices to, until can dinner enjoy, go out flags, weapons, etc. carried by a guard of honor gift musical activity use the musical task, cultivate and develop a lot of independent instrumental music tutties, solo forms even while being one's own, for example," emperor's theatre disciple " has appeared So huge a music orchestra, specially play the law song that profound Emperor Zong loved. Bright Tang Dynasty palace instrumental music art, perform for colourful representative Tang art it adds to be incomparably dazzling glory, have written the magnificent chapter thickly and heavily in colours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instrumental music too.
     Thesis this substitute with Tang palace of different various kinds of bands musical instrument dispose, musical instrument make up for the research object. Strive to make and comb and examine and correct the historical data, different musical instruments association used toward various bands in terms of microcosmic more comprehensively and systematically, make a careful and detailed analysis, compare in detail, do in the test and distinguish the concrete associations of all kinds of bands of the palace of Tang Dynasty and allocate the form. And then explore it forms condition, transmutation course and social influence,etc, in order to announce them to Tang Dynasty the instrumental music, art of song and dance prospered the impetus played in appearance of the situation overallly.
     The musical instrument is the materials carriers of the music, the composition of the orchestra is that the most direct materialization of the music reflects, this text think criteria for classification to substitute with Tang music come, divide it composition of the orchestra kind that palace spend, it is comparatively rational. Consider the palace, have under its command and make the administration music too, advertise very much administration and theatre exist with teaching objective history of organizations of huge dance accompanied by music such as the workshop,etc. often, so this text regards corresponding organization as and passes, regard music property as latitudes. The text content divides the following chapter five:
     Chapter one " Study on the musical composition of Zheng Yue in Tang Dynasty ". At that time," Zheng Yue " included Ya Yue, Zuo Buji, Li Buji, Yan Yue, Wen Kang Yue, Qing Yue, Xi Liang Yue. The issues, Such as various bands last form specifically, musical instrument dispose, arrange and so on, are stated separately in the test.
     Chapter two " Study on the musical composition of Four Yi Yue orchestra in Tang Dynasty ". The context of this chaper include the form of the orchestra music of the east, the south, the west. Study on nine and ten Buji of Tang Dynasty, except Qing Yue, Xi Liang Yue, Yan Yue, Wen Kang Yue. Section one " The compositions of the orchestra of the Western Regions " , stated separately the band of Qiu Ci Yue, Tian Zhu Yue, Shu Le Yue, An Guo Yue, Kang Guo Yue, Gao Chang Yue. Section two " The compositions of the orchestra of the Southern Regions " , study on the band of Nan Zhao Yue, Biao Guo Yue, Fu Nan Yue. Section three " The compositions of the orchestra of the Estern and Northern Regions " stated separately the band of Gao Li Yue, Bai Ji Yue. Because the recording and narrate less about bands' form of Northern regions in the palace in relevant Tang Dynasty, so not to discuss in detail.
     Chapter three " Study on the musical composition of Gu Chui Yue orchestra in Tang Dynasty ". Section one advertise to Tang Dynasty five major category every musical instrument allocate the question specifically, do in the test and state in detail; Examine and correct in Tang Dynasty and advocate questions such as 12 tables of disposing, mode of combination of band of musical instruments,etc. in section two. Put the association form of advocating the band different from analyzing different grades in the steamed book of Tang Dynasty in order in section three. Section four study on different bands of Gu Chui Yue, which were used in the other occasions of Tang Dynasty's palace, such as military salute Gu Chui Yue, big Nuo, shut, He Shuo Fa Gu, Wan Ge and so on.
     Chapter four " The other forms of composition of the orchestra of the palace of Tang Dynasty ". Chapter this section one and section two test, study on bands of Li Yuan, Jiao Fang. Li Yuan is specially played "Fa Qu" Palace music organization,it have one piece music orchestra that is huge. Jiao Fang perform the so-called folk music song and dance specially. Music organization which they all set up except making the administration music very much separately when being Emperor Xuanzong of Tang Dynasty. Do in the test and distinguish in playing the form of composition of the orchestra of the law song in section one. Section two " The form of composition of the orchestra of the palace of Tang Dynasty ",Probe into, play acrobatics, song and dance play with, Pai excellent folk music of playing with etc. for to teach workshop composition of the orchestra form main fact mainly. In addition, the solo is the unique association that the single musical instrument forms. The imperial banquet was enjoyed in Tang Dynasty " music that Israel department presents with respect" Play form,it different from " present with respect music by on the Song Dynasty ",So Tang Dynasty musical instrument solo of palace, form flexible, occasion indefinite, towards know ceremony also often appear outside the activity. So the musical instrument solo form in which this text presents the palace, investigate the content as this seal of section three.
     Conclusion part, survey every chapter studies incomes, further investigate the development changes orbit that the musical instrument was made up of Tang Dynasty. Point out i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fact that Chinese and foreign culture was exchanged greatly in Tang Dynasty, Ya, Hu, Su music are merged gradually, exchange and absorb each other, has accelerated development and change that the musical instrument makes up. Especially in 754, Emperor Xuanzong of Tang Dynasty combined Dao Diao with Fa Qu, Indicate of all nationalities instrumental music unprecedentedly loud to merge in palace, influence development transmutation that musical instrument make up deeply even more. On the other hand, music for the enormous transition taking local opera music as representatives' historical stage afterwards to Song Dynasty of musical stage of skill of representatives' the middle ancient times by the song and dance in the music history, transmutation that Tang palace instrumental music made up late while accelerating too. The changes that the musical instrument makes up, since era influence the need of making artistic development, have promote the changes of the music and dance effectively too, has accelerated the appearance of the new artistic peak.
引文
[1]《礼记·明堂位》
    [2]《尚书·益稷》
    [3]《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篇》
    [4]《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篇》
    [1]《吕氏春秋·侈乐》
    [2]《管子·轻重》
    [3]《国语·周语》说“昔正考父校商之名《颂》十二篇于周太师,以《那》为首”。
    [4]郭乃安:《<中国乐器志>绪言》,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九五”课题《中国乐器志》,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7月版。
    [1]如《吕氏春秋》中的“择吉日,大合乐”,“命乐师习合礼乐”;《荀子》中的“合奏以成文者”等。
    [2](汉)班固:《汉书》卷二二《礼乐志》。
    [3](唐)房玄龄:《晋书·乐志》。
    [4](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二一,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1月版,第309页。
    [5](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一六,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1月版,第223页。
    [1](唐)段安节:《乐府杂录》载:“舜时……计有八百般乐器;至周时,减乐器至五百般,至唐朝又减至三百般”。
    [2]台湾《功学月刊》,第四十一期。
    [1]项阳《音乐史学与民族音乐学论域的交叉》一文指出:“(音乐)通史,基本的框架是按朝代纵向与横向展开。各个朝代新出现的一些音乐文化现象,著述者一般不会有遗漏。但却忽略了某一事物或者问题的连续性和演化的层面,有些问题也仅仅是提到而没有深入,甚至还因为认识上的局限性,对一些重要的问题尚不到位。”(项阳:《当传统遭遇现代》音乐论文集第53页,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1]徐艳霞:《<诗经> 乐器研究》,导师:刘再生,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1年打印稿。
    [2]李乐:《汉代的乐队》,《中国音乐学》,1996年增刊。
    [3]张丽:《宋代乐队编制研究》,导师:刘再生,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1年打印稿。
    [4]张国强:《宋代教坊乐制研究》,导师:秦序、崔宪,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学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2004年打印稿。
    [5]韩启超:《宋代宫廷燕乐盏制研究》,导师:赵为民,河南大学音乐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打印稿。
    [6]王秀萍:《宋代乐器研究》,导师:赵为民,河南大学音乐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打印稿。
    [7]伍国栋:《两汉魏晋南北朝“丝竹乐”窥探》,《交响》,2006年第1期。
    [8]詹皖:《丝竹音乐的源流及演奏特征》,《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9]张医杭:《丝竹音乐》,《音响技术》,2004年第3期。
    [10]侍建强:《南北朝横吹曲研究》,导师:赵敏俐,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打印稿。
    [11]关也维《唐代音乐史》,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版。
    [12]孙尚勇《乐府史研究》,导师:王小盾教授,扬州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学位2002年打印稿。
    [1]柏红秀:《唐代宫廷音乐文艺研究》,导师:李昌集,扬州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打印稿。
    [2]戴宁:《隋唐朝的打击乐论》,《交响》,1996年第3期。
    [3]郑祖襄:《唐代乐工“翻曲”考》,《中国音乐》,1993年第4期。
    [4]曾美月:《唐代宴乐活动类型考》,导师:修海林,河南大学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打印稿。
    [5]柏红秀、王定勇:《关于唐代教坊的三个问题》,《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5卷第1期。
    [6]沈冬:《论隋唐燕乐乐部》,《民族艺术》,1997年第2期。
    [7]康瑞军:《唐代音乐繁盛原因探索》,导师:高兴,山西大学音乐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3年打印稿。
    [8]邱源嫒:《唐宋雅乐的对比研究》,导师:刘复生,四川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打印稿。
    [9]王旭:《唐大曲之流变》,导师:赵会生,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打印稿。
    [10]陈四海:《“梨园”考》,《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11]魏晶:《隋唐时期西域音乐文化研究成果述要》(上、下),《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2期。
    [12]郑锦扬:《日本“清乐”研究》,导师:王耀华,福建师范大学民族音乐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打印稿。
    [13]冯亚兰:《探本穷源--论长安古乐之“古”》,《交响》,2005年第2期。
    [14]岸边成雄,樊一:《王建墓棺床石刻二十四乐妓》,《四川文物》,1988年第4期。
    [15]秦方瑜:《五代南方艺苑的奇葩--王建墓石刻伎乐与南唐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的比较研究》,《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1期。
    [16]舒言:《唐乐风采存人间--记前蜀皇帝王建墓石刻伎乐队》,《国际音乐交流》,1994年第3期。
    [17]冯汉骥:《前蜀王建墓内石刻伎乐考》,《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7年第1期。
    [18]俞松云:《永陵乐舞石刻》,《中国音乐》,1982年第1期。
    [19]崔陈:《浅谈长宁汉代石刻体育图像》。《体育文化导刊》,1990年第1期。
    [1]郭晓冰:《敦煌莫高窟中天宫伎乐的表现形式及特点》,《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2]胡小满:《说“伎”》,《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
    [3]刘忠贵:《大足石刻中所见的伎乐》,《四川文物》,1986年第S1期。秦方瑜:《五代南方艺苑的奇葩--王建墓石刻伎乐与南唐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的比较研究》,《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1期。
    [4]郝树声:《敦煌悬泉里程简地理考述(续)》,《敦煌研究》,2005年第6期。
    [5]劳沃格林,方建军,林达:《丝绸之路乐器考》,《交响》,2004年第3期。
    [6]廖旸:《新疆克孜尔石窟早期洞窟研究》,《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7]王鸿昀:《唐代乐舞文化成因与艺术形态考释》,《交响》,2004年第2期。
    [8]王克芬:《多元荟萃 归根中华--敦煌舞蹈壁画研究》,《敦煌研究》,2005年第3期。
    [9]王克芬:《云冈石窟 舞蹈雕像多元风格溯源》,《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10]魏文斌:《20世纪早中期甘肃石窟的考察与研究综述》,《敦煌学辑刊》,2005年第1期。
    [11]叶栋:《敦煌壁画中的五弦琵琶及其唐乐》,《音乐艺术》,1984年第1期。
    [12]于向东:《试论莫高窟屏风画与敦煌变文的关系》,《东南文化》,2005年第4期。
    [13]张宝玺:《庆阳北石窟几则唐代造像铭记》,《敦煌研究》,2000年第4期。
    [14]庄壮:《甘肃炳灵寺石窟第169窟佛背光乐伎研究》,《交响》,2005年第3期。
    [15]庄壮:《敦煌壁画乐队排列剖析》,《音乐研究》,1998年第3期。
    [16]庄壮:《敦煌壁画乐伎形式》,《音乐研究》,1993年第3期.
    [17]庄壮:《敦煌壁画上的吹奏乐器》,《交响》.2003年第4期。
    [18]庄壮:《敦煌壁画上的打击乐器》,《交响》,2002年第4期。
    [19]庄壮:《敦煌壁画上的弹拨乐器》,《交响》,2004年第4期。
    [20]庄壮:《敦煌乐器研制使用的回顾和思考》,《中国音乐》,1997年第4期。
    [21]庄壮:《敦煌乐舞的研究、实践和发展问题》,《艺术导刊》。1996年第5期。
    [22]庄壮:《敦煌音乐舞蹈研究的成果与发展趋势》,《人民音乐》。1997年第2期。
    [23]庄壮:《丰富多采的敦煌音乐》,《中国音乐》,1983年第4期。
    [24]庄壮:《复活的敦煌乐器》,《乐器》,1999年第6期。
    [25]庄壮:《关于组建“敦煌壁画乐器演奏团”的构想》,《人民音乐》。2004年第11期。
    [26]庄壮:《论早期敦煌壁画音乐艺术》,《中国音乐》,2004年第1期。
    [27]庄壮:《拓宽敦煌音乐研究的路子》《敦煌研究》。1994年第2期。
    [28]庄壮:《榆林窟、东千佛洞壁画上的拉弦乐器》,《交响》,2004年第2期。
    [29]庄壮:《榆林窟壁画伎乐》,《交响》。1988年第2期。
    [30]庄壮:《榆林窟壁画中的音乐形象》,《中国音乐》,1985年第3期。
    [1]《马克思 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60页。
    [2]参见《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缩印本),第275页。
    [1]李哲洋:《乐器的分类》,《中国音乐》,1987年第2期,第43-45页。
    [2]表中所示乐器仅为分类示意所用,具体各乐队的乐器分类详见各章节。
    [1](唐)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32页。
    [2](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54页。
    [1](唐)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54页。
    [2](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54页。
    [3](唐)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55页。
    [4](宋)欧阳修:《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62-463页。
    [1](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54页。
    [2](唐)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43页。
    [3](唐)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56页。
    [1](唐)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44页。
    [2]有关“横笛”的来源,下文盛唐时期“宫悬中登歌乐队的乐器编配”一段,有较为详细的考述。
    [3](唐)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45页。
    [4](唐)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42页。
    [1](唐)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49页。
    [2](唐)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74页。
    [3]《全隋文》卷二四题作《奏言雅乐定》,《隋书》卷十五《音乐志》中亦有其记载。
    [1](唐)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55-356页。
    [2](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54页。
    [1](唐)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54-355页。
    [2]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册),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2月版,249页。
    [3](唐)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57-358页。
    [1](唐)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58页。
    [2]有关文舞中“籥”的使用,在下文中亦将有所详述。
    [1](唐)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49-354页。
    [2]《隋书》卷十五《音乐志》。
    [3](唐)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73-374页。
    [1](唐)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82页。
    [2](唐)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75页。
    [3](唐)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74-375页。
    [1]表中所言“乐工”人数均包括“歌工”人数。
    [2]五郊,雅乐乐队所用乐工为143人。
    [3]庙庭,雅乐乐队所用乐工为150人。
    [4]飨宴,雅乐乐队所用乐工为107人。
    [1]有关文舞中“籥”的使用,在下文中亦将有所详述。
    [1](宋)欧阳修:《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62页。
    [2](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54页。
    [3](宋)欧阳修:《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63页。
    [4]《旧唐书》,卷二九《音乐志》。
    [1]《通典》卷一四四。
    [2](宋)欧阳修:《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64页。
    [1](宋)欧阳修:《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63页。
    [1](宋)欧阳修:《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62页。
    [2]中华书局版的《唐六典》(1992年版),在此卷校勘记中云:“笙、和、箫、埙、篪于堂下 原本‘笙'下别有‘箫'字,正德以下诸本皆然。案:《通典·乐四》乐悬作‘笙、笳、箫、篪、埙',《旧唐书·职官志》作‘笙、和、箫、篪',《新唐书·礼乐志十一》作‘笙、和、箫、篪、埙',‘笙'下‘箫'字尽重出,今删。”本文以《唐六典》原文为准。
    [3]在此列出隋代登歌乐队配置,是为了更为清晰地比照唐时登歌乐队之编配,下文将对隋代登歌乐队稍加详述。此为《隋书·音乐志》所载隋代开皇九年至十四年(589-594年)牛弘之乐中登歌乐队的编配。
    [1]上文已述《通典》此段文字亦出自于《唐六典》。
    [2](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53页。
    [3](宋)欧阳修:《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64页。
    [4](宋)欧阳修:《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63页。
    [1]《太平御览》,卷五八一引。
    [2][梁]萧统 编、[唐]李善 注:《文选注》,卷四十一,见李少卿《答苏武书》中李善所作注中引。
    [3]段安节《乐府杂录》“笛”条释曰:“笛者,羌乐也。”后汉马融《长笛赋》述曰:“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筏竹未及己……”故《通典》卷一四四《乐四》引其赋后亦云:“此器起于近代出于羌中……汉灵帝好胡笛。宋书云‘有胡篪出于胡吹',即谓此。”杨荫浏认为笛为公元前一世纪末期汉武帝时由西域传入(《中国音乐史稿》上册,127页)。
    [1](唐)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57页。
    [2](唐)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57页。
    [3](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54页。
    [1]丘琼荪:《燕乐探微》,凌廷堪 林谦三 丘琼荪:《燕乐三书》,任中杰 王延龄校,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7月版,第345页。
    [2]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释和言》,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52年9月版。
    [3]王子初:《汉籥释解》,《艺苑》,1984年第1期。
    [4]王子初:《汉籥再解》,《中国音乐学》,1988年第2期。
    [5]王子初:《汉籥余解——借复高德祥君》,《中国音乐学》,1993年第2期。
    [6]高德祥:《说龠》,《中国音乐学》,1986年第2期。
    [7]王秉义:《远古乐器“籥”考释》,《乐府新声》,2001年第3、4期。
    [8]王秉义:《“龠”考辫——答唐朴林先生兼与刘正国先生商榷》,《音乐研究》,2004年第6期。
    [9]唐朴林:《籥——单管?多管?》,《乐府新声》,2002年第2期。
    [10]刘正国:《笛乎、筹乎、龠乎——为贾湖遗址出土的骨质斜吹乐管考名》,《音乐研究》,1996年第3期。
    [11]王子初:《汉籥余解——借复高德祥君》,《中国音乐学》,1993年第2期。文集《残钟录》,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7月版,第29页。
    [1](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55页。
    [2](唐)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74-375页。
    [3](宋)欧阳修:《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63页。
    [1][唐]姚汝能:《安禄山事迹》。
    [1](宋)欧阳修:《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63页。
    [2]“开元后礼”是德宗贞元至宪宗元和年间所修定之礼,主要为开元以后所定礼仪之制。
    [3]《唐会要》卷三三。
    [4]《旧唐书》卷二九。
    [5](宋)欧阳修:《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62页。
    [1]《旧五代史·乐志》,卷一四五。
    [2](宋)欧阳修:《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63页。
    [1][宋]陈旸《乐书》卷一八八“雅乐部”条云:“唐雅乐部,宫架四面,轩架三面,判架两面,特架一面。宫架四面,各五架,共二十架,其上安金铜仰阳,以鹭鸶及孔雀羽饰之,两面缀以流苏杂彩,以彩翠丝绂为之也。十二律锺上有九乳,依月律捧之。每面石磐及编锺各一架,每架各列编磐十二,亦依律吕编之,四角鼗鼔四坐:一曰应鼔,四傍有小鼔,谓之引鼔;二曰颡鼔:三曰鹭鼔;四曰雷鼔:皆彩绘,上各安宝轮,用彩翠装之。乐有箫、笙、竽、埙、篪、龠、跋膝、琴、瑟、竽,次有登歌,皆奏宴羣臣,奏《鹿鸣》。近代内宴全不用法曲,郊天及诸坛祭祀奏《大和》、《仲和》、《舒和》三曲,凡奏法曲、登歌,先引诸乐,遂奏之。其乐工皆戴平帻,衣绯大袖,每色十二人,于乐架内已上,谓之坐部伎。八佾舞六十四人,文武各半,皆着画衣帻,俱在乐架之北。文舞居东,手执翟状如凤尾,衣帻长大。武舞居西,手执干戚,衣帻短小。钟师及登歌、八佾舞、诸色舞,通谓之立部伎。柷敌乐架既陈,太常卿居乐架之北面,太常令、鼓吹令俱在太常卿之后,恊律郎二人皆执晕竿,亦彩用翠装之。一人在殿上,一人在乐架西北面立,将发乐,殿上晕竿倒下,亦倒之,遂奏乐,其協律郎皆衣绿衣、大袖戴冠也。然则跋膝之乐、法曲之调、诸色之舞并用诸雅部,未绝乎先王之制也。”
    [2]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册),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2月版,249页。
    [3](唐)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55页。
    [1]笔者在考述隋代(隋文帝开皇议乐之后)所定钟、磐悬法时,对此条文献曾加以考释,认为其中所云“古制”有可能是指隋文帝开皇议乐改钟、磐悬法之后所用的“悬八”之制。
    [2]有关此句文献所指乐队的性质,本文第四章第一节在考述法曲乐队时,对此问题加以了辨析。可详见下文。
    [3]详见下文对法曲乐队的考述。
    [4]《通典》卷一四四亦云:“隋参用仪礼及尚书大传,为宫悬陈布之法。北方北向……大射,则彻北面而加钲鼓。又准仪礼,宫悬四面设镈钟十二簴,各依辰位。又甲、丙、庚、壬位各设钟一簴,乙、丁、辛、 癸位各陈磬一簴。共为二十簴。其宗庙殿庭郊丘社并同。树建鼓於四隅,以象二十四气。依月为均,四厢同作,盖取毛诗传曰“四悬皆同”之义。古者镈钟据仪礼击为节检,而无合曲之义。又大射有二镈,皆乱击焉,乃无成曲之理。依后周以十二镈相生击之,声韵克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54页。)
    [1](唐)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49-356页。
    [1](宋)欧阳修:《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62-463页。
    [2]并参照《通典》卷一四四。
    [3]并参照《乐书》卷一八八。
    [1]“应鼓”《乐府杂录》原文注为:四旁有两小鼓为朄鼓也。
    [2]“应鼓”《乐书》原文注为:四傍有小鼓,谓之引鼓。
    [1](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62页。
    [1](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62页。
    [2](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62页。
    [3][日]岸边成雄:《唐代音乐史的研究》,粱在平、黄志炯译,台湾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645页。
    [1](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52页。
    [2](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61页。
    [3](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62页。
    [4](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64页。
    [5](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61页。
    [1](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62页。
    [2](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62页。
    [3]文中所言“龟兹乐”,于上文中已有所阐释。
    [4]《通典》卷一四六“坐立部伎”条载。(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62页。
    [5][日]岸边成雄:《唐代音乐史的研究》,粱在平、黄志炯译,台湾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651页。
    [6](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62页。
    [1](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62页。
    [2](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62页。
    [1](唐)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80页。
    [2](宋)欧阳修:《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70页。
    [1]此处参阅[日]岸边成雄:《唐代音乐史的研究》,粱在平、黄志炯译,台湾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557页。
    [2][日]岸边成雄:《唐代音乐史的研究》,粱在平、黄志炯译,台湾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557-558页。
    [3][日]岸边成雄:《唐代音乐史的研究》,粱在平、黄志炯译,台湾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557页。
    [4]《旧唐书·音乐志》(志第八)。
    [5](唐)杜佑:《通典·乐六》,卷一四六,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62页。
    [1](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62页。
    [2](宋)欧阳修:《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71页。
    [1][日]岸边成雄:《唐代音乐史的研究》,粱在平、黄志炯译,台湾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560页。
    [2](唐)魏征寿 等:《隋书》卷十五《音乐志》,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校点排印版,第377-378页。
    [1](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61页。
    [2]所谓“清商三调”,可见《魏书·乐志》卷一○九载:“又依琴五调调声之法,以均乐器,其瑟调以宫为主,清调以商为主,平调以宫为主,五调各以一声为主。”有关“清商三调”渊源,可参见[清]胡彦升:《乐律表微》卷六载:“魏书乐志:瑟调以宫为主,清调以商为主,平调以角为主,五调各以一声为主。五调者,第一平调,第二清调,第三瑟调,第四楚调,第五侧调。陈仲孺谓依琴五调调声之法,以均乐器,是五调。本弹琴取声合曲之名,各以一声为均,主即黄锺均,五声之旋宫也。楚侧二调,仲孺不言所主为征为羽未之详也。清乐三调即此五调之三,迎气五引亦即此五调尔。唐志云:平调、清调周房中乐遗声。盖此二调之曲得其遗声,非周时有此调名也,五调之名起于汉魏乐府,其平、清、瑟三调总谓之清商。笋朂取魏三祖旧词为平、清、瑟三调歌曲,楚调则唯东阿王明月照高楼一诗而已,自此以后世特重平、清、瑟三调。”
    [3](唐)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77页。
    [4]《通典》卷二五“鼓吹署”条目载:“……梁有鼓吹令丞,又有清商署。北齐鼓吹令丞及清商部,并属太常。隋有鼔吹、清商二令丞。至炀帝,罢清商署。”《钦定历代职官表》卷十载:“至梁,设校尉,而总章始置専官,又别立清商署丞,于是太乐、总章、鼓吹、 清商四乐遂各有分掌校之。”
    [1]《唐六典》卷一四《太常寺》载:“梁太常属官,有太乐令,班第一,品从九。又别领清商丞。”
    [2]《隋书·百官志》卷二七载:“后齐制官多循后魏……太乐兼领清商部丞(掌清南音乐等事)。”《册府元龟》卷五六三载:“北齐太常掌陵庙军祀礼乐仪制衣冠之属。其属官有博士、馏律郎、八书博士等员,统诸陵太庙、太乐、衣冠、鼓吹、太祝、太医、廪牺、太宰等署令丞,而太庙兼领郊祠、崇元二局丞,太乐兼领清商部丞。”《钦定历代职官表》卷十○载:“隋书百官志:后齐太常寺属官有协律郎二人,掌监调律吕音乐,统太乐署令丞,掌诸乐及行礼节奏等事。鼓吹署令丞,掌百戏、鼓吹乐人等事。太乐兼领清商部丞,掌清商音乐等事。”
    [3](唐)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31页。
    [4]《旧唐书》,卷二八。
    [5]《旧唐书》卷二八载:“乃调五音为五夏、二舞、登歌、房中等十四调,宾、祭用之。隋氏始有雅乐,因置清商署以掌之。……隋世雅音,惟清乐十四调而已。”
    [6]《通典》卷二五载:“……梁有鼓吹令丞,又有清商署。北齐鼓吹令丞及清商部,并属太常。隋有鼔吹、清商二令丞。至炀帝,罢清商署。”
    [7](唐)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49页。
    [8]《旧唐书》卷二八载:“隋世雅音,惟清乐十四调而已。隋末大乱,其乐犹全。”
    [9][陈]释智匠:《古今乐录》,《乐府诗集》卷二六引。郭茂倩:《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一》卷四四“相和六引”载:“《古今乐录》曰:‘张永《技录》相和有四引,凡相和,其器有笙、笛、节歌、琴、瑟、琵琶、筝七种。'”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1月版,第377页。
    [1][南朝]王僧虔:《大明三年宴乐技录》,《乐府诗集》卷三○引。郭茂倩:《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五》卷三○“平调曲”载:“《古今乐录》曰:‘王僧虔《大明三年宴乐技录》,平调曲有七曲:……其器有笙、笛、筑、瑟琴、筝、琵琶七种。……'”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1月版,第441页。
    [2][南朝]王僧虔:《大明三年宴乐技录》,《乐府诗集》卷三三引。郭茂倩:《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八》卷三三“清调曲”载:“《古今乐录》曰:‘王僧虔《技录》,清调有六曲:……其器有笙、笛、(下声弄、高弄、游弄),篪、节、琴、瑟、筝、琵琶八种。……'”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1月版,第495页。
    [3][南朝]王僧虔:《大明三年宴乐技录》,《乐府诗集》卷三六引。郭茂倩:《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一》卷三六“瑟调曲”载:“《古今乐录》曰:‘王僧虔《技录》,瑟调曲有……其器有笙、笛、节、琴、瑟、筝、琵琶七种。……'”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1月版,第535页.
    [4][南朝]王僧虔:《大明三年宴乐技录》,《乐府诗集》卷四一引。郭茂倩:《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六》卷四一“楚调曲”载:“《古今乐录》曰:‘王僧虔《技录》:楚调曲有……其器有笙、笛弄、节、琴、筝、琵琶、瑟七种。……'”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1月版,第599页。
    [5][陈]释智匠:《古今乐录》,《乐府诗集》卷四四引。郭茂倩:《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卷四四“吴声歌曲”载:“《古今乐录》曰:‘吴声歌旧器有篪、箜篌、琵琶,今有笙、筝。……'”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1月版,第640页。
    [6]《隋书》卷十五《音乐志》记载清乐:“其乐器有钟、磐、琴、瑟、击琴、琵琶、箜篌、筑、筝、节鼓、笙、笛、箫、篪、埙等十五种,为一部。工二十五人。”(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78页。)
    [7]《唐六典》卷十四《太常寺》载:“编锺、编磐各一架,瑟、弹琴、击琴、琵琶、箜篌、筝、筑、节鼓各一,歌二人,笙、长笛、箫、篪各二,吹叶一人,舞四人。”《通典》卷一四六《乐六》载清乐:“乐用钟一架,磐一架,琴一,一弦琴一,瑟一,秦琵琶一,卧箜篌一,筑一,筝一,节鼓一,笙二,笛二,箫二,篪二,叶一,歌二。”(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61页。)
    [1]《宋书·乐志校注》卷一,第87页。
    [2]《宋书·乐志》,卷十九。
    [3]《宋书·乐志校注》卷一,第62页。
    [4][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四四《清商曲辞一》,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1月版,第638页。
    [1][唐]段安节:《乐府杂录》,见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1982年版,第42页。
    [1][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卷四四,乐部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月新1版,第784页。
    [2][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卷四四,乐部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月新1版,第785页。
    [3][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三七,乐十,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9月第1版,考1219页。
    [4][唐]杜佑:《通典》,卷一四四,乐四,浙江古籍出版社,典753页。
    [5][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卷四四,乐部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月新1版,第786页。
    [6][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卷四四,乐部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月新1版,第786页。
    [7][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卷四四,乐部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月新1版,第785页。
    [8][唐]魏徵:《隋书》,卷十五《音乐志》,见《二十五史》,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6年版,第3297页。
    [9]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所、音乐舞蹈研究室:《中国乐器介绍》,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第39页。
    [10][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6月版,第860页。
    [11][唐]杜佑:《通典》,卷一四四《乐四》,浙江古籍出版社,典753页。
    [1][唐]魏徵 等:《隋书·音乐志下》,卷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77-378页。
    [1]《全唐诗》,卷六一四。
    [2]《全唐诗》,卷六一○。
    [3]《全唐诗》,卷六○八。
    [4](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52页。
    [5][明]方以智:《通雅》,卷三○。
    [6][唐]唐太宗:《晋书·隠逸》,卷九四,列传第六四,《孙登传》。
    [1]《全唐诗》,卷四二。《御选唐诗》卷二七对此诗句注曰:“……孙登、嵇叔夜尝遇之于山,弹一弦琴,而五声和。”
    [2]《全唐诗》,卷八○八。其注曰:“慧偘晋陵曲阿人,姓汤.住蒋州大归善寺诗二首.”
    [3][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
    [4][宋]张淏:《云谷杂纪》,卷三引。《遵生八笺》卷七中也有此记载:“韩熙载肆情坦率,不持名检,伎乐殆以百数,所得月俸尽散诸姬,熙载敝衣芒履作瞽者,持独弦琴,俾舒雅执板挽之,随房乞食为乐.”
    [5]《宋史·乐志》,卷一二九。
    [6][东晋]王嘉:《拾遗记》。
    [7][宋]曾慥:《类说》卷五《燕北杂记》“师延奏曲”条曰:“师延乐人也.拊一弦琴,则地祗皆升.吹玉律,则天神俱降.”
    [8]高诱注:《战国策·齐策一》,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76页。
    [9]高诱注:《战国策·燕策三》,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83页。
    [10]《史记·刺客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28页,第2534页,第2536页。
    [1][汉]许慎:《说文解字》五上,北京。中国书店1989年1月版,第3页。
    [2]毕沅:《释名疏证》,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年12月版,第206页。
    [3]刘安:《淮南鸿烈解》卷二十《泰族训》,高诱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年12月版,第815页.
    [4]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90页。
    [5]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高帝纪注》。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75页。
    [6][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卷二十一。
    [7][后晋]刘咰等撰:《旧唐书》,卷二九,志第九,音乐二,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076页。
    [8]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百三十七·乐十,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219页。
    [9][清]刘锦藻:《续文献通考》,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年3月版。
    [1][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10月版,198页上。
    [2][宋]陈旸:《乐书》,卷一四六。
    [3]高诱注:《战国策·齐策一》,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76页。
    [4]高诱注:《战国策·燕策三》,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83页。
    [5]《史记·刺客列传》载:“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荆轲嗜酒,日与狗屠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28页。“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复为羽声慷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34页。“高渐离变名娃为人庸保,匿作于宋子。久之,作苦,闻其家堂上客击筑,彷徨不能去。每出言日:‘彼有善有不善。'从者以告其主,日:‘彼庸乃知音,窃言是非。'家丈人召使前击筑,一坐称善,赐酒。而高渐离念久隐畏约无穷时,乃退,出其装匣中筑与其善衣,曼容貌而前。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宋子传客之,闻于秦始皇。秦始皇召见,人有识者,乃日:‘高渐离也。'秦始皇惜其善击筑,重赦之,乃曜其目。使击筑,未尝不称善。稍益近之,高渐离乃以铅置筑中,复进得近,举筑扑秦皇帝,不中。于是遂诛高渐离,终身不复近诸侯之人。”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36页。
    [6]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载:“高祖还归,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日:‘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儿皆和习之.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89页。
    [7][晋]葛洪:《西京杂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1月版,第19页。
    [8][晋]葛洪:《西京杂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1月版,第2页。
    [1]杨炫之:《洛阳伽蓝记》,范祥雍校注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2]《史记·刺客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28页。
    [3][南朝]王僧虔:《大明三年宴乐技录》,《乐府诗集》卷三○引。郭茂倩:《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五》卷三○“平调曲”载:“《古今乐录》曰:‘王僧虔《大明三年宴乐技录》,平调曲有七曲:……其器有笙、笛、筑、瑟琴、筝、琵琶七种。”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1月版,第441页。
    [4]岳岩:《瑟、筑》,中国音乐,1985年第2期。
    [5]项阳:《中国弓弦乐器史》,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9年10月版。
    [6]项阳:《与中国弓弦乐器的几个问题的探讨》,中国音乐学,1992年第1期。
    [7]项阳:《筑及相关乐器析辨》,音乐探索,1992年第3期。
    [8]项阳:《轧筝考》,音乐学习与研究1990(2)
    [9]项阳、杨应、宋少华:《五弦筑的研究》,中国音乐学,1994年第3期。
    [1]项阳:《中国弓弦乐器史》。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9年10月版,第94页。
    [2]刘洋:《“云和”考》,音乐研究,2008年第4期。
    [1][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卷四四,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1月版,第638页。
    [2](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54页。
    [3][元]黄镇成:《尚书通考》,卷六。
    [4]《太平御览》,卷五八一引。
    [5][梁]萧统 编、[唐]李善注:《文选注》,卷四十一,见李少卿《答苏武书》中李善所作注中引。
    [6][唐]樊绰:《蛮书》,卷八,《蛮夷风俗》第八。
    [7][宋]真德秀:《西山读书记》,卷十三。
    [1][晋]成公绥:《啸赋》有云(唐)唐太宗:《晋书》,卷九十二。
    [2]陈铭道:《从民族音乐学看非洲乐器》,《中国音乐》,1993年第3期,第24页。
    [3][唐]白居易:《白氏长庆集》,卷三十一。
    [4]《全唐诗》,卷二百四十八。
    [5]《全唐诗》,卷五百四十一。
    [6]《全唐诗》,卷三百八十二。
    [7]《全唐诗》,卷七百一。
    [1]《文献通考》,卷一百三十八“跋膝管”条载:跋膝管其形如篴而短,与七星管如篪而长者异矣。唐清乐部用之,然亦七窍,具黄锺一均,其失又与七星管同矣。
    [2]《文献通考》卷一三八载:景佑乐记教坊所用之箫,凡十七管以觱篥十字记其声。然清乐所用十七管,其声法不同,故并存之。
    [3](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52页。
    [4](宋)欧阳修:《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74页。
    [1](唐)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55页。
    [2](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61页。
    [1](宋)欧阳修:《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70页。
    [1]《新唐书·段志玄传》,卷八九,第3764页。
    [1][唐]《唐六典·太常寺》,卷一四。
    [2](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61页。
    [1]《乐书》在记述时将“鼓吹部”、“骑吹部”归于同一门类。郑长铃认为《乐书》卷188是对音乐机构的介绍,《四时乐》《潇湘乐》不归入音乐机构之列,仅为陈旸传载的两个故事。见郑长铃:《陈旸及其(乐书)研究》,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10月版,第198-199页。
    [2][日]岸边成雄:《唐代音乐文献解说》,原载《东洋音乐研究》第1卷第1号(1937年),秦序译,载《交响》1987年第1期,第69页。
    [3]《说郛》(卷100)载:“清乐部,乐即有琴、瑟、云和筝(其头像云)、笙、竽、筝、箫、方响、篪、跋膝、拍板。戏即有弄贾大猎儿也。”
    [4]《古今说海》(卷129):“清乐部,乐即有琴、瑟、云和筝(其头像云)、笙、竽、筝、箫、方响、篪、跋膝、拍板。戏即有弄贾大腊儿也。
    [5]《旧唐书·宪宗上》,本纪第一四,卷一四。
    [1]《旧唐书·僖宗》,本纪第十九下,卷一九(下)。
    [2]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4月版,第204页。
    [3]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4月版,第204页。
    [4]《旧唐书·郭子仪传》,卷一二○。
    [5]《旧五代史·乐志》,卷一四五。
    [1]《旧五代史·乐志》,卷一四五。
    [2]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4月版,第202-203页。
    [3]陈寅惜《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7页。
    [4]《新唐书·礼乐志》,卷二二。
    [5][唐]白居易《法曲歌》,见中国舞蹈艺术研究会舞蹈史研究组编《全唐诗中的乐舞资料》,音乐出版社 1958年版,第169页。
    [1][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五。
    [2](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61页。
    [3]《旧唐书·音乐志》,卷二九载:“自长安已后,朝廷不重古曲,工伎转缺,能合于管弦者,唯《明君》、《杨伴》、《骁壶》、《春歌》、《秋歌》、《白雪》、《堂堂》、《春江花月》等八曲。旧乐章多或数百言。武太后时,《明君》尚能四十言,今所传二十六言,就之讹失,与吴音转远。刘贶以为宜取吴人使之传习。以问歌工李郎子,李郎子北人,声调已失,云学于俞才生。才生,江都人也。今郎子逃,《清乐》之歌阙焉。又闻《清乐》唯《雅歌》一曲,辞典而音雅,阅旧记,其辞信典。”第1067-1068页。
    [4][日]岸边成雄:《唐代音乐文献解说》,原载《东洋音乐研究》第1卷第1号(1937年),秦序译,载《交响》1987年第1期,第69页。
    [5]秦序:《刘贶与(太乐令壁记)》,原载武汉音乐学院《黄钟》1993年第1-2期合刊。后收录于论文集《一苇凌波》,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12月版,第186页。
    [6]孙晓辉:《两唐书乐志研究》,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年8月版,第113页。
    [7]《新唐书·艺文志》,卷五七,第1436页。
    [1](宋)王尧臣等:《崇文总目》(卷一),《四库全书》文渊阁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影印。
    [2]秦序:《刘贶与〈太乐令壁记〉》,原载武汉音乐学院《黄钟》1993年第1-2期合刊。后收录于论文集《一苇凌波》,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12月版,第177、185页。
    [3]《旧唐书》列传第五十二《刘子玄传》,卷一○二。
    [4]秦序:《刘贶与〈太乐令壁记〉》,原载武汉音乐学院《黄钟》1993年第1-2期合刊。后收录于论文集《一苇凌波》,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12月版,第186页。
    [5]秦序 主编:《中华艺术通史·隋唐卷(上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版,第94页。
    [6]具体文献见上文所引。
    [7]郑祖襄:《唐宋“雅、清、燕”三乐辨析》,《音乐研究》,2007年3月第1期,第43页。
    [8]除下文所列4条,其余5条如下:《旧唐书》卷四四(考证)载:“……则知不始于安史之乱也。”《旧唐书》卷一二四载:“史巨曰:‘自安史乱离河朔割据……'”《旧唐书》卷一五七载:“自安史之乱,频诏征发岭南兵募,隶南阳鲁炅军。”《旧唐书》卷一七二载:“自安史已来,翻覆如此。”《旧唐书》卷一八○载:“自安史之后,范阳非国家所有。”
    [9]《新唐书》卷一三二载:“自安史乱常始有专地四方多。”《新唐书》卷一五七载:“……上书曰:‘自安史之乱,朝廷因循涵养,而诸方……'。”
    [10]《旧唐书》,列传一○二,《马璘传》,卷一○五。
    [1]《御制律吕正义后编》,卷八四。
    [2][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五。
    [3]《文苑英华》卷801。
    [4]《唐会要》卷三九《定格令》。
    [5]《唐会要》卷三九《定格令》。
    [1]这里的“秦汉”,应指五胡、十六国中的秦(苻坚)、汉(刘氏)二国。参阅孙晓辉:《两唐书乐志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8月版,第165页。
    [2](唐)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78页。
    [3]《通典》卷一百四十六《乐六》记载:“西凉乐者,起符氏之末,吕光、沮渠蒙逊等据有凉州,变龟兹声为之,号为秦汉伎。后魏太武既平河西,得之,谓之西凉乐。至魏、周之际,遂谓之国伎。魏代至隋咸 重之。其曲项琵琶、竖头箜篌之徒,并出自西域,非华夏旧器。杨泽新声、神白马之类,生于胡歌,非汉、魏遗曲,故其乐器声调悉与书史不同。其歌曲有永世乐,解曲有万代丰,舞曲有于阗佛曲。”(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64页。)
    [1](唐)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78页。
    [2]《隋书·音乐志》,中华书局1973年8月版,卷十五,《校勘记》载:“长笛”原作“竖”,据《通典》一四六改。《旧唐书·音乐志二》作“笛”无“长”字。
    [3]此处以《隋书》四库文渊阁版。
    [1](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64页。
    [2](宋)欧阳修:《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70页。
    [1]焦文彬:《琴筝史话》,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9月版,第79-80页、86-87页。
    [2]亦可见[唐]崔令钦《教坊记》载:“平人女以容色选入内者,教习琵琶、三弦、箜篌、筝等者,谓搊弹家。” 卷九七○,中华书局1983年版10073页。)
    [1]《旧五代史》卷七十八《(晋书)高祖纪》天福四年(939年)十二月壬戌:“礼官奏:‘正旦上寿,宫悬歌舞未全,且请杂用九部雅乐,歌教坊法曲。'从之。”(《旧五代史》卷七八《晋书·高祖纪》,中华书局1976年版1034页。)
    [2](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62页。
    [3](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62页。
    [1][日]岸边成雄:《唐代音乐史的研究》,粱在平、黄志炯译,台湾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503页。
    [2](唐)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78页。
    [3][日]岸边成雄:《唐代音乐史的研究》,粱在平、黄志炯译,台湾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504页。
    [1]《隋书·音乐志》(卷十五)所涉文献中只列出清乐部中的乐器种类,未标明每种乐器的数目,故在本表中只标记“*”。
    [1]《十六国春秋辑补,》卷八一。
    [2][唐]令狐德芬 等:《周书》,卷九,《皇后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版。
    [1](唐)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45页。
    [2](唐)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78页。《通典·乐六》卷一四六亦有记载:“龟兹乐者,起自吕光破龟兹,因得其声。吕氏亡,其乐分散,后魏平中原,复获之。有曹婆罗门,受龟兹琵琶于商人,代传其业,至于孙妙达,尤为北齐文宣所重,常自击胡鼓和之。周武帝聘突厥女为后,西域诸国来媵,于是有龟兹。至隋,有西龟兹、齐龟兹、土龟兹凡三部,开皇中大盛于闾阎。疏勒、安国、康国之乐,帝大聚长安。胡儿、羯人白智通教习,颇杂以新声。”(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63页。)
    [3](唐)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78-379页。
    [4][唐]李林甫:《唐六典》,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1月版,第404页。
    [5](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62页。
    [1](宋)欧阳修:《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70页。
    [1][日]岸边成雄:《唐代音乐史的研究》,粱在平、黄志炯译,台湾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709页。
    [2]《晋书》卷八六《张重华传》,《魏书》卷九九亦有记载。
    [3](唐)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79页。
    [4](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63页。
    [1](唐)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79页。
    [2][唐]李林甫:《唐六典》,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1月版,第404页。
    [3](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62页。
    [4](宋)欧阳修:《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70页。
    [1](唐)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80页。
    [2]《通典·乐六》,卷一四六。
    [3][日]岸边成雄:《唐代音乐史的研究》,粱在平、黄志炯译,台湾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533页。
    [4](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63页。
    [5](唐)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80页。
    [6][唐]李林甫:《唐六典》,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1月版,第404页。
    [7](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62页。
    [8](宋)欧阳修:《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70页。
    [1](唐)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80页。
    [2](唐)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80页。
    [3][唐]李林甫:《唐六典》,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1月版,第405页。
    [1](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62-763页。
    [2](宋)欧阳修:《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70页。
    [1]《御制律吕正义后编》,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17册,第84卷,第403页。
    [1][日]岸边成雄:《唐代音乐史的研究》,粱在平、黄志炯译,台湾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535页。
    [1][日]岸边成雄:《唐代音乐史的研究》.粱在平、黄志炯译,台湾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535页。
    [2](唐)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79页。
    [3](唐)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42页。
    [4](唐)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79-380页。
    [5](唐)李林甫:《唐六典》,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1月版,第405页。
    [6](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62页。
    [1](宋)欧阳修:《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70页。
    [1]此处所举西域其他各乐乐队之乐器种类数目,均以《唐六典》卷一四《太常寺》所载为准。
    [1](唐)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42页。
    [2](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63页。
    [3](唐)李林甫:《唐六典》,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1月版,第405页。
    [4](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62页。
    [5](宋)欧阳修:《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70-471页。
    [1][日]岸边成雄:《唐代音乐史的研究》,粱在平、黄志炯译,台湾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544页。
    [1]秦序:《骠国献乐与白居易〈骠国乐〉诗》,收录于文集《一苇凌波》,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12月版,第213页。
    [2](宋)欧阳修:《新唐书·礼乐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80页。
    [3](宋)欧阳修:《新唐书·礼乐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80页。
    [4]秦序:《骠国献乐与白居易〈骠国乐〉诗》,收录于文集《一苇凌波》,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12月版,第212页。
    [5][后晋]刘昫 等:《旧唐书》卷十三《德宗本纪下》亦云:“十六年春正月……南诏献奉圣乐舞曲上阅于麟德殿前”。
    [6](宋)欧阳修:《新唐书·南蛮下》,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313页。
    [1](宋)欧阳修:《新唐书·南蛮下》.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315-6318页。
    [1]《新唐书》卷二二二下《南蛮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2月版,第6311页。
    [1](宋)欧阳修:《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80页。
    [2]转引自沈冬:《唐代乐舞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版,第150-151页。
    [3]《新唐书》卷二二二下《南蛮传》。
    [4]有关骠国献乐之时间,文献中有两种记载,一为《新唐书·礼乐志》、元稹《骠国乐》(诗作“贞元辛巳岁”)及白居易《骠国乐》原注,记载时间为贞元十七年(801年);另一种所载时间为贞元十八年(802年),此种记载可见于《唐会要》卷一○○、《旧唐书·德宗本纪》、《册府元龟》卷九二七、《资治通鉴》卷二三六,《旧唐书·德宗本纪》记其时间更为确切,言其献乐为十八年“春正月乙丑”。陈寅恪认为“盖实以贞元十七年来献,而十八年正月陈奏之于阙庭也”。(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08页。)秦序于《骠国献乐与白居易〈骠国乐〉诗》一文中亦指出文献中所见两种时间“实际并不矛盾,盖骠至长安,路途迢远,献乐途中,又曾'至成都,韦皋复谱次其声,又图其乐器舞容以献',故入朝献演在贞元十八年正月,其由骠出发必在贞元十七年。两种记载,是一记出发之年,一记抵达献演之时。”(秦序:《骠国献乐与白居易〈骠国乐〉诗》,原载《音乐研究》,1989年第3期,收入文集《一苇凌波》,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12月版,第220页。)沈冬对此问题亦持相同观点。(沈冬:《唐代乐舞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版,第156-157页。)故本文取此说。
    [5][唐]唐次:《骠国献乐颂》。
    [6]《新唐书》卷二二二下《南蛮传》。
    [7]《新唐书》卷二二二下《南蛮传》。
    [1]黑泽:《泰乐器》。29图a:坛龙:《逻罗的乐器》图版Ⅷ,6(ray rye)。转引自林谦三:《中唐时代骠国(缅甸)贡进的乐器及其音律》,《东亚乐器考》,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2年2月版,第450页。
    [2]萨克斯:《印度、印尼乐器》,第162:页:《乐器生命》,第216页,表37(261)。转引自林谦三:《中唐时代骠国(缅甸)贡进的乐器及其音律》,《东亚乐器考》,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2年2月版,第450页。
    [3]舍夫纳(Schaeffner):O.M.,第297页。转引自林谦三:《中唐时代骠国(缅甸)贡进的乐器及其音律》,《东亚乐器考》,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2年2月版,第450页。
    [1]此表为林谦三考证所列,表中()内为林谦三推定出来的音。林谦三:《中唐时代骠国(缅甸)贡进的乐器及其音律》,《东亚乐器考》,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2年2月版,第454页。
    [1]林谦三:《中唐时代骠国(缅甸)贡进的乐器及其音律》,《东亚乐器考》。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2年2月版,第454页。
    [2]林谦三:《中唐时代骠国(缅甸)贡进的乐器及其音律》,《东亚乐器考》,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2年2月版。第439页。
    [3]林谦三:《中唐时代骠国(缅甸)贡进的乐器及其音律》,《东亚乐器考》,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2年2月版,第455页。
    [4]林谦三:《隋唐讌乐调研究》,台北,鼎文书局,第84页。
    [5]岸边成雄:《东亚乐器的研究》,日本风间书房,第45页。转引沈冬:《唐代乐舞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版,第169页。
    [1]如 林谦三:《中唐时代骠国(缅甸)贡进的乐器及其音律》,《东亚乐器考》,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2年2月版,第431-455页.岸边成雄:《东亚乐器的研究》,日本风间书房,第45页。沈冬:《唐代乐舞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版,第169-185页。
    [2]林谦三:《隋唐讌乐调研究》,台北,鼎文书局,第84页。
    [3]陈序经:《骠国考》,载《中山大学学报》,1962年第4期,第80页。
    [1]《新唐书》卷二十二《礼乐志》。
    [2]岸边成雄著 梁在平、黄志炯译:《唐代音乐史的研究》(下册),台北:台湾中华书局,1973年10月版,第484-485页。吉联抗:《唐代九、十部乐中并无“扶南乐”》,《人民音乐》,1984年第8期。
    [3](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62页。
    [4](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63页。
    [5]岸边成雄著 梁在平、黄志炯译:《唐代音乐史的研究》(下册),台北:台湾中华书局,1973年10月版,485页。
    [1](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62-763页。
    [2](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62页。
    [1]详见本章第一节对疏勒乐乐队编制之考证。
    [2](唐)杜佑:《通典·乐六》,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63页。
    [3][日]岸边成雄:《唐代音乐史的研究》,粱在平、黄志炯译,台湾中华书局,1973年10月版,第547页。
    [4]《通典·乐六》卷一四六述曰:“宋代得高丽、百济伎。魏平冯跋,亦得之而未具。周师灭齐,二国献其乐,合西凉乐,凡七部,通谓之国伎。”(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63页。)
    [5]《三国志》卷三十《东夷传》。
    [6](唐)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80页。
    [7][唐]李林甫:《唐六典》,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1月版。第404页。
    [8](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62页。
    [1](宋)欧阳修:《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70页。
    [1](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62页。
    [1](宋)欧阳修:《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08页。
    [1](唐)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82页。
    [1](唐)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42页。
    [2]陈旸:《乐书》卷一八八“熊罴部”条亦云:“其十二案用木雕之,悉高丈余,其上安板床,后施寳幰,皆用金彩饰。其上凡奏雅乐,御含元殿方用此,故奏《十三时》、《万宇清》、《月重轮》三曲,亦谓之‘十二案乐'也。”
    [3]《文献通考》卷一三九《乐考》“熊罴架”条述曰:“熊罴架十二,悉高丈馀,用木雕之,其状如床。上安版,四旁为栏,其中以登。梁武帝始设十二案鼓吹在乐县之外,以施殿庭,宴飨用之,图熊黑以为饰,故也。隋炀帝更于案下为熊罴貙豹腾倚之状,象百兽之舞,又施宝憾于上,用金彩饰之,奏《万宇清》、《月重轮》等三曲,亦谓之十二案乐,非古人朴素之意也。”
    [1](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55页。
    [2](宋)欧阳修:《新唐书》卷二一《礼乐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70页。
    [3](宋)欧阳修:《新唐书》卷二一《礼乐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63页。
    [1](宋)欧阳修:《新唐书》卷十七《礼乐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95-396页。
    [2](宋)欧阳修:《新唐书》卷十七《礼乐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97页。
    [3](宋)欧阳修:《新唐书》卷十八《礼乐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07页。
    [4](宋)欧阳修:《新唐书》卷十九《礼乐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25页。
    [5](宋)欧阳修:《新唐书》卷十九《礼乐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30页。
    [6](宋)欧阳修:《新唐书》卷十六《礼乐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82页。
    [1](唐)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82页。
    [1](宋)欧阳修:《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81页。
    [1]〔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五。
    [2]〔日〕仁井田升:《唐令拾遗》,日本东方文化学院东京研究所,1933年版,第514-524页。
    [3]〔日〕仁井田升 著,池田温 等编集:《唐令拾遗补》,东京大学出版会,1993年版,第665-700页。
    [1](宋)欧阳修:《新唐书》卷十七《礼乐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96页。
    [1](宋)欧阳修:《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86-387页。
    [1](宋)欧阳修:《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89页。
    [2]《乐府杂录》,《說郛》版本,《說郛》卷一○○。
    [3]有关大摊之礼的情况还可参阅乔琳《大傩赋》,《全唐文》卷三五六,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1](宋)欧阳修:《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08-509页。
    [1](宋)欧阳修:《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89-490页。《大唐开元礼》卷四亦有类似记述:“其日昼漏上水五刻,銮驾发前七刻槌一鼓为一严,(三严时节前一日侍中奏裁也)侍中奏开宫殿门及城门,未明五刻槌二鼓为再严,侍中版奏请中严。”
    [2](宋)欧阳修:《新唐书》卷十七《礼乐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98页。
    [3](宋)欧阳修:《新唐书)卷十八《礼乐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11页。
    [1](宋)欧阳修:《新唐书》卷十八《礼乐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15页。
    [2]〔日〕仁井田升:《唐令拾遗》,日本东方文化学院东京研究所,1933年版,第514、521、519页。
    [3]《旧唐书》卷五八《平阳公主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4]《唐会要)卷三八
    [5]常衮:《华州刺史李公墓志铭》,《全唐文》,卷四一九,北京,中华书局,1983版。
    [6]李德裕:《唐故开府仪同三司行右领军卫上将军致仕上柱国扶风马公神道碑铭》,《全唐文》,卷七一一,北京,中华书局,1983版。
    [7]穆员:《鲍防碑》,《全唐文》,卷七八三,北京,中华书局,1983版。
    [8]张说:《唐玉泉寺大通禅师碑铭(并序)》,《全唐文》卷二三一,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1](唐)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79页。
    [2]千秋节者,玄宗以八月五日生,因以其日名节。
    [3](唐)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477页。
    [4](唐)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等:《隋书》卷二三上(仪卫志),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481页。
    [1]〔日〕岸边成雄:《唐代音乐史的研究》,梁在平、黄志炯译,台湾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33页。
    [1](宋)欧阳修:《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76页。
    [2]丘琼荪:《燕乐探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99页。
    [3](日)岸边成雄:《唐代音乐史的研究》,梁在平、黄志炯译,台湾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46页。
    [1]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第221页。
    [2]黄翔鹏:《乐问》,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社,2000年7月版,第184页。
    [3]参见李昌集:<唐代宫廷乐人考略》,钟振振等主编《第三届唐宋诗词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第21页。
    [4]赵维平;《中国古代音乐文化东流日本的研究》[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5月版,第26页。
    [5](宋)欧阳修:《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78页。
    [1]秦序:《中华艺术通史·隋唐卷》(上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版,第353-355页。
    [2]参见丘琼荪:《法曲》,《中华文史论丛》第5辑,1964年。
    [3]丘琼荪:《燕乐探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99页。
    [4]秦序:《中华艺术通史·隋唐卷》(上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版,第355页。
    [5]参见李昌集:《唐代宫廷乐人考略》,钟振振等主编《第三届唐宋诗词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第21页。
    [6]此观点与左汉林《唐代梨园法曲性质考论》观点一致,参见左汉林:《唐代梨园法曲性质考论》,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第47-55页。
    [7]刘崇德:《燕乐新说》,合肥,黄山书社,12003年7月版,第29页。
    [1]任半塘:《教坊记笺订》,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47页。
    [2]丘琼荪:《燕乐探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99页。
    [3]丘琼荪:《燕乐探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99页。
    [4](宋)欧阳修:《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76页。
    [1]《唐会要》卷三四“杂录”,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631页。
    [2]《旧唐书》卷十七下《文宗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73页。
    [3]《新唐书》卷二二《礼乐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78页。
    [4]《新唐书》卷四八《百官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244页。
    [5]《旧唐书》卷十七下《文宗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75页。
    [6]《旧唐书》卷五二《后妃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203页。
    [1](宋)欧阳修:《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78页。
    [1]丘琼荪:《燕乐探微》,凌廷堪 林谦三 丘琼荪:《燕乐三书》,任中杰 王延龄校,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7月版,第341-345页。
    [2]详见第一章第一节“隋唐雅乐的不同组合方式”,其中对晚唐时期雅乐乐队的考述部分。
    [1]《白氏长庆集》,卷三,《法曲歌 美列圣正华声也》。
    [2](宋)欧阳修:《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76页。
    [3]岸边成雄:《唐代音乐史的研究》,梁在平 黄志炯译,台湾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62页。
    [1]白居易:《陈中师除太常少卿制》,(全唐文》,卷六五七,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687页。
    [2]崔令钦:《教坊记序》,《全唐文》,卷三九六,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041页。
    [3]范及,应为范安及。《唐会要》谓开元十五年将作大臣范安及曾疏梁公堰。又《唐语林》亦作范安及。参任半塘《教坊记笺订》,上海,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12页。
    [1]秦序:《中华艺术通史·隋唐卷》(上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版,第123-124页。
    [2](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63页。
    [1](唐)杜佑:《通典》卷一四六,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64页。
    [2](唐)杜佑:《通典》卷一四六,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64页。
    [3](唐)杜佑:《通典》卷一四六,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64页。
    [1]《旧唐书》卷二九《音乐志》亦云:“《踏摇娘》,生于隋末。隋末河内有人貌恶而嗜酒,常自号郎中,醉归必殴其妻。其妻美色善歌,为怨苦之辞。河朔演其曲而被之弦管,因写其妻之容。妻悲诉,每摇顿其身,故号《踏摇娘》。”
    [2](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64页。
    [1]《旧唐书,卷二九《音乐志》亦记载有:“大抵《散乐》杂戏多幻术,幻术皆出西域,天竺尤甚。汉武帝通西域,始以善幻人至中国。安帝时,天竺献伎,能自断手足,刳剔肠胃,自是历代有之。我高宗恶其惊俗,敕西域关令不令入中国。苻坚尝得西域倒舞伎。睿宗时,婆罗门献乐,舞人倒行,而以足舞于极銛刀锋,倒植于地,低目就刃,以历脸中,又植于背下,吹筚篥者立其腹上,终曲而亦无伤。又伏伸其手,两人蹑之,施身绕手,百转无已。”
    [2]〔日〕正宗敦夫(编撰):《信西古乐图》[M].东京,日本古典全集刊行会,1947年版。
    [3](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64页。
    [1](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62页。
    [1]〔日〕林谦三:《东亚乐器考》,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2年2月版,第435-436页。
    [1](宋)欧阳修:《新唐书·南蛮下》,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313页。
    [2](宋)欧阳修:《新唐书·南蛮下》,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315页。
    [3]林谦三:《中唐时代骠国(缅甸)贡进的乐器及其音律》,《东亚乐器考》,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2年2月版,第455页。
    [4]林谦三:《隋唐議乐调研究》,台北,鼎文书局,第84页。
    [5]岸边成雄:《东亚乐器的研究》,日本风间书房,第45页。转引沈冬:《唐代乐舞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版,第169页。
    [6]参见刘东升等:《中国音乐史图鉴》[z].中国艺术研究音乐研究所,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年版。
    [1]参见郑汝中 董玉祥:《中国音乐文物大系·甘肃卷》,郑州,大象出版社,1998年9月版,第166-168页。
    [2](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64页。
    [3](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64页。
    [4]参见郑汝中 董玉祥:《中国音乐文物大系·甘肃卷》,郑州,大象出版社,1998年9月版,第168页。
    [1]据《通典》卷一四六“散乐”条,及《旧唐书》卷二九《音乐志》所载。
    [2]据《通典》卷一四六“散乐”条,及《旧唐书》卷二九《音乐志》所载。
    [3]《旧唐书》卷二九《音乐志》亦记载有:“大抵《散乐》杂戏多幻术,幻术皆出西域,天竺尤甚。汉武帝通西域.始以善幻人至中国。安帝时.天竺献伎,能自断手足,刳剔肠胃,自是历代有之。我高宗恶其惊俗,敕西域关令不令入中国。苻坚尝得西域倒舞伎。睿宗时,婆罗门献乐,舞人倒行,而以足舞于极銛刀锋,倒植于地,低目就刃,以历脸中,又植于背下,吹筚篥者立其腹上,终曲而亦无伤。又伏伸其手,两人蹑之,施身绕手,百转无已。”
    [1]参见郑汝中 董玉祥:《中国音乐文物大系·甘肃卷》,郑州,大象出版社,1998年9月版,第166-168页。
    [1]白居易:《白居易集》,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2]《全唐诗》,卷七七一。
    [3]《全唐诗》,卷一四七,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4](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61页。
    [1]王溥:《唐会要》,卷三三,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621页。
    [1]图为陈旸《乐书》中所绘,陈旸:《乐书》,卷一二八。
    [2]李贺:《李凭箜篌引》,《全唐诗》,卷三九○。
    [3]〔唐〕南卓:《羯鼓录》云:“其音主太蔟一均,龟兹部、高昌部、疏勒部、天竺部皆用之。”
    [4]图为陈旸《乐书》中所绘,陈旸:《乐书》,卷一二七。
    [1]〔唐〕南卓:《羯鼓录》。
    [2]《隋唐嘉话·补遗》,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1页。
    [3]大臣宋璟也善长羯鼓,他告诉玄宗:“头如青山峰,手如白雨点,此即羯鼓之能事也。山峰取不动,雨点 取碎急。”
    [1]《羯鼓录》附载羯鼓诸宮调曲名,有太蔟宫23调,太蔟商50调,太蔟角40调。另外还附有诸佛曲调10调,食曲32调,都是龟兹、高吕、疏勒、天竺四乐部所用之曲。
    [1]〔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54页。
    [2]丘琼荪:《燕乐探微》,凌廷堪 林谦三 丘琼荪:《燕乐三书》,任中杰 王延龄校,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7月版,第345页。
    [3]〔宋〕乐史:《杨太真外传》卷上,载《开元天宝遗事十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1月版,第133、134页。
    [1]《唐会要》,卷三四。
    [2](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54页。
    [3]〔唐〕郑处晦:《明皇杂录》逸文.载《开元天宝遗事十种》,上海古箱出版社1985年1月版,第36页。
    [1]〔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64页。
    [2]陈旸:《乐书》卷一三○“银字觱篥”条亦云:“懿皇命史敬约以觱篥引声道调,上谓是曲乃悮,拍乃,随拍制成其曲。”
    [3]〔唐〕段安节:《乐府杂录》。
    [4]〔唐〕段安节:《乐府杂录》载:“德宗朝有尉迟青,官至将军。大历中,幽州有王麻奴者,善此伎,河北推为第一手;恃其艺倨傲自负,戎帅外莧敢轻易请者。时有从事姓卢,不记名,台拜入京,临岐把酒,请吹一曲相送。麻奴偃蹇,大以为不可。从事怒曰:‘汝艺亦不足称,殊不知上国有尉迟将军,冠绝今古。'麻奴怒曰:‘某此艺,海内岂有及者耶?今即往彼,定其优劣。'不数月,到京,访尉迟青所居在常乐坊,乃侧近僦居,日夕加意吹之.尉迟每经其门,如不闻。麻奴不平,乃求谒;见阍者不纳,厚赂之,方得见通。青即席地令坐,因于高般涉调中吹一曲《勒部羝曲》,曲终,汗浃其背。尉迟领颐而已,谓曰:‘何必高般涉调也?'即自取银字管,于平般涉调吹之.麻奴涕泣愧谢,曰:‘边鄙微人,偶学此艺,实谓无敌:今日幸闻天乐,方悟前非。'乃碎乐器,自是不复言音律也。”
    [1]陈旸:《乐书》,卷一五九。
    [2]陈旸:《乐书》卷一五八。
    [3]陈旸:《乐书》卷一五八。
    [1]〔宋〕王应麟:《玉海》,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8年缩印本,第1918页。
    [2]《旧唐书》卷一五五《崔邠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5月版,第4117页。
    [1]孙晓辉在论述此条文献时亦持相同观点。孙晓辉:《两唐书乐志研究》,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年8月版,第289页。
    [2]〔明〕方以智:《通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宋〕王应麟:《玉海》,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8年缩印本,第1917页。
    [4]参见张国强:《宋代教坊乐制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2004届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第28页。
    [1]〔日〕岸边成雄:《唐代音乐史的研究》,粱在平、黄志炯译,台湾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74页。
    [2]孙晓辉:《两唐书乐志研究》,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年8月版,第286页。
    王小盾 孙晓辉:《论唐代乐部》,ICTM,2004年年刊。
    [3]张国强:《宋代教坊乐制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2004届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第29页。
    [4]孙晓辉:《两唐书乐志研究》,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年8月版,第286页。
    王小盾 孙晓辉:《论唐代乐部》,ICTM,2004年年刊。
    [5]孙晓辉:《两唐书乐志研究》,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年8月版,第289页。
    [1]〔日〕岸边成雄。《唐代音乐史的研究》,粱在平、黄志炯译,台湾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713页。
    [1]王小盾:《唐代乐部研究》,转引张国强:《宋代教坊乐制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2004届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第29页。
    [2]孙晓辉:《两唐书乐志研究》,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年8月版,第289页。
    [3]黎国韬:《唐宋四部乐考略》,《音乐研究》,2003年第3期,第46页。
    [4]张国强:《宋代教坊乐制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2004届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
    [5]孙晓辉:《两唐书乐志研究》,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年8月版,第287页。
    [6]张国强:《宋代教坊乐制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2004届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第31页。
    [1]孙晓辉:《两唐书乐志研究》,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年8月版,第288页。
    [2]〔日〕岸边成雄:《唐代音乐史的研究》,粱在平、黄志炯译,台湾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701页。
    [1]《宋史》卷一四二《乐志》,第3349页。
    [1]〔日〕岸边成雄:《唐代音乐史的研究》,粱在平、黄志炯译,台湾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709页。
    [1]《宋史》卷一四二《乐志》,第3349页。
    [1](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64页。
    [2]《宋史》卷一四二《乐志》,第3349页。
    [1](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62页。
    [1]白居易:《白氏长庆集》,卷三。
    [1]周人之语言,当时便被称为“雅言”,故周人之乐,自然而然就是“雅乐”。
    [1](唐)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等:《隋书》卷十四《音乐志》,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43-344页。
    [2](唐)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等:《隋书》卷十四《音乐志》,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45页。
    [1](唐)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等:《隋书》卷十五《音乐志》,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49页。
    [2](唐)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等:《隋书》卷十五《音乐志》,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74页。
    [3](唐)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等:《隋书,卷十五《音乐志》,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78页。
    [4]此处以《隋书》四库文渊阁版。
    [5]《隋书·音乐志》,中华书局1973年8月版,卷十五,第383页,《校勘记》载:“长笛”原作“竖”,据《通典》一四六改。《旧唐书·音乐志二》作“笛”无“长”字。
    [6]四库文渊阁电子版。
    [1]国伎即西凉乐。《隋书》卷十五《音乐志》载:“《西凉》者,起苻氏之末,吕光、沮渠蒙逊等,据有凉州,变龟兹声为之,号为秦汉伎。魏太武既平河西得之,谓之《西凉乐》。至魏、周之际,遂谓之《国伎》。”(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等:《隋书》卷十五《音乐志》,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78页。)
    [2](唐)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等:《隋书》卷十五《音乐志》,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77页。
    [1](宋)欧阳修:《新唐书》卷二一《礼乐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64页。
    [2]《旧唐书》卷二八《音乐志》。
    [3](唐)杜佑:《通典·乐六》,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62页。
    [1](唐)杜佑:《通典·乐六》,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62页。
    [2]秦序:《中华艺术通史·隋唐卷·上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版,98页。
    [3]关于演奏立部伎中的乐曲,有两种记载,一种为立部伎中除《庆善乐》之外的七曲均使用此种乐队形式, 亦或以此为基础的乐队形式;另一种记载为立部伎之《圣寿乐》、《光圣乐)的乐队形式,《破阵乐》、《大定乐》、《上元乐)、《圣寿乐》、《光圣乐》四曲乐队均是以此为基础构成的。
    [1]为《大定乐》之乐队形式。
    [2]此为《庆善乐》 之乐队形式。
    [3]主要为立部伎之《破阵乐》和《上元乐》的乐队形式。
    [4]坐部伎六曲中,除《龙池乐》之外的《长寿乐》、《天授乐》、《鸟歌万岁乐》、《小破阵乐》的乐队皆是以龟兹乐器构成。此种乐队编配应是坐部伎中主要的乐队形式。
    [5]此为坐部伎之《龙池乐》的乐队构成。
    [6][宋]王应麟:《玉海》,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8年缩印本,第1918页。
    [1]秦序主编:《中华艺术通史·隋唐卷上》,第二章,第123、124页,北师大出版社,2006年初版。
    [1](宋)欧阳修:《新唐书》卷二一《礼乐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72页。
    [2]参阅同上书,第二章,第128、129页。
    [1](宋)欧阳修:《新唐书》卷二二《礼乐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76页。
    [2](宋)欧阳修:《新唐书》卷二二《礼乐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76-477页。
    [1](唐)杜佑:《通典·乐六》,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62页。
    [2]丘琼荪:《燕乐探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99页。
    [1]丘琼荪:《燕乐探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99页。
    [2]任半塘:《教坊记笺订》,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47页。
    [1]参阅黄翔鹏《论中国古代音乐的传承关系》,载其论文集(传统是一条河流》,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年10月第1版,第116页。
    [2]参阅秦序主编:《中华艺术通史·隋唐卷(上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版,第49、50页。
    [3]秦序主编:《中华艺术通史·隋唐卷(上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版,。
    [1]参阅秦序主编:《中华艺术通史·隋唐卷(上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m6年6月版,第50页。
    [2]参阅秦序 主编:《中华艺术通史·隋唐卷(上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版,第51页。
    《诗经》,十三经注疏本。
    《周礼》,十三经注疏本。
    《仪礼》,十三经注疏本。
    《礼记》,十三经注疏本。
    《吕氏春秋》,北京,学林出版社1984年排印陈奇猷校释本。
    《十六国春秋》,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年排印清汤球辑本。
    《春秋左传》,十三经注疏本。
    (战国)司马穰苴:《司马法》,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年排印李零译注本。
    (汉)班固:《白虎通》,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排印清陈立疏证本。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校点排印本。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排印清苏舆义证本。
    (汉)刘安:《淮南子》,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排印张双棣校释本。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校点排印本。
    (汉)应劭:《风俗通义》,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排印王利器校注本。
    (汉)应劭:《汉官仪》,丛书集成初编本。
    (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校点排印本。
    (晋)刘徽注(唐)李淳风注释:《九章算术》,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排印李继闭校证本。
    (梁)萧子显:《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校点排印本。
    (粱)沈约:《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校点排印本。
    (粱)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影印胡刻本。
    (陈)徐陵编:《玉台新球》,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校点排印靖吴兆宜等笺注本。
    (陈)释智匠:《古今乐录》,本文用乐府诗集引文。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苏州,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排印杨守敬、熊会曾注疏本。
    (北魏)杨衍之:《洛阳伽蓝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排印范祥雍校注本。
    (北周)庾信:《庾子山集》,四部丛刊本。
    (北齐)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校点排印本。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排印王利器集解本。
    (唐)白居易:《白居易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顾学颉校点本。
    (唐)白居易:《白孔六帖》,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影印傅增湘旧藏本。
    (唐)长孙无忌:《唐律疏议》,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校点排印本。
    (唐)崔令钦:《教坊记》,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排印任半塘笺订本。
    (唐)杜牧:《樊川文集》,四部丛刊本。
    (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校点排印本。
    (唐)段安节:《乐府杂录》,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校点排印本。
    (唐)段成式:《酉阳杂姐》,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校点排印本。
    (唐)樊绰:《蛮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排印向达校注本。
    (唐)范撼:《云溪友议》,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校点排印本。
    (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校点排印本。
    (唐)封演:《封氏闻见录》,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排印赵贞信校注本。
    (唐)冯翊子:《桂苑丛谈》,北京,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年校点排印本。
    (唐)高彦休:《唐阙史》,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唐)韩愈:《韩愈文集》,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马其昶校注本。
    (唐)胡璩:《谭宾录》,济南,泰山出版社,中华野史陈尚君辑校本。
    (唐)皇甫枚:《三水小牍》,北京,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年校点排印本。
    (唐)瞿昙悉达:《开元占经》,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唐)康骈:《剧谈录》,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校点排印本。
    (唐)匡义:《资暇集》,丛书集成初编本。
    (唐)李翱:《李灭公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唐)李翱:《卓异记》,丛书集成初编本。
    (唐)李百药:《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校点排印本。
    (唐)李绰:《尚书故实》,丛书集成初编本。
    (唐)李德裕:《会昌一品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唐)李德裕:《李文饶文集),四部丛刊本。
    (唐)李涪:《刊误》,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 998年校点排印本。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校点排印本。
    (唐)李绛:《李相国论事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唐)李竣:《松窗杂录》,北京,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年校点排印本。
    (唐)李隆基 李林甫注 广池千九郎训点 内田智雄补订:《大唐六典》,日本,东京横山印刷株式会社昭和48年版。
    (唐)李泰等:《括地志》,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排印贺次君辑校本。
    (唐)李廷寿:《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校点排印本。
    (唐)李延寿:《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校点排印本。
    (唐)李肇:《翰林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唐)李肇:《唐国史补》,学津讨原本。
    (唐)林宝:《元和姓纂》,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校点排印本。
    (唐)令狐德荣:《周书》,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校点排印本。
    (唐)刘贶:《太乐令壁记》,本文用《玉海》引文。
    (唐)刘肃:《大唐新语》,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校点排印本。
    (唐)刘知几:《史通》,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排印清浦起龙通释本。
    (唐)刘侏:《隋唐嘉话》,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校点排印本。
    (唐)柳宗元:《柳宗元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校点排印本。
    (唐)陆贽:《翰苑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唐)马缟:《中华古今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56年校点排印本。
    (唐)马总:《通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校点排印本。
    (唐)南卓:《羯鼓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校点排印本。
    (唐)欧阳询:《艺文类聚》,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排印汪绍楹校本。
    (唐)裴庭裕:《东观奏记》,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校点排印本。
    (唐)权德舆:《权文公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唐)阙名:《大唐传载》,北京,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年排印本。
    (唐)阙名:《玉泉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校点排印本。
    (唐)苏鹗:《杜阳杂编》,学津讨原本。
    (唐)孙粱:《北里志》,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校点排印本。
    (唐)王泾:《大唐郊祀录》,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影印适园丛书本。
    (唐)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校点排印本。
    (唐)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校点排印本。
    (唐)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学津讨原本。
    (唐)武则天:《乐书要录》,丛书集成初编本。
    (唐)萧嵩等:《大唐开元礼》,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影印洪氏公善堂刊本。
    (唐)徐坚:《初学记》,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校点排印本。
    (唐)徐景安:《历代乐仪(乐书)》,本文用《玉海》引文。
    (唐)许敬宗编:《文馆词林》,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日藏弘仁本文馆词林校证本。
    (唐)许敬宗等:《翰林学士集》,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唐人选唐诗新编本。
    (唐)许嵩:《建康实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校排印本。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排印季羡林等校注本。
    (唐)颜真卿:《颜鲁公集》,四部各要本。
    (唐)姚汝能:《安禄山事迹》,藕香零拾本。
    (唐)姚思廉:《陈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校点排印本。
    (唐)姚思廉:《粱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棱点排印本。
    (唐)虞世南:《北堂书钞》,中国书店1989年影印孔广陶本。
    (唐)元稹:《元稹集》,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冀劝校点本。
    (唐)袁郊 汪辟疆校:《时泽谣》,唐人小说本。
    (唐)张固:《幽闲鼓吹》,北京,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年校点排印本。
    (唐)张九龄:《曲江文集》,四部丛刊本。
    (唐)张说:《张说之文集》,四部丛刊本。
    (唐)张莺:《朝野佥载》,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校点排印本。
    (唐)郑处诲:《明皇杂录》,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校点排印本。
    (唐)郑柒:《开天传信记》,丛书集成初编本。
    (后晋)刘啕等:《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校点排印本。
    (南唐)尉迟僵:《中朝故事》,文渊阁四库金书本。
    (后周)窦俨:《大周正乐》,本文用《太平御览》、 《玉海》引文。
    (五代)何光远:《鉴诫录》,学津讨原本。
    (五代)邱光庭:《兼明书》,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校点排印本。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历代小史本。
    (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1990年孙猛校证本。
    (宋)陈旸:《乐书》,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校点排印本。
    (宋)陈骤等 赵士炜辑考:《中兴馆阁书目》,中国历代书目丛刊本。
    (宋)程大昌:《演繁露》,学津讨原本。
    (宋)程大昌:《雍录》,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校点排印本。
    (宋)范镇:《东斋记事》,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校点排印本。
    (宋)范祖禹:《唐鉴》,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年排印本。
    (宋)高承:《事物纪原》,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校点排印本。
    (宋)高似孙:《史略》,丛书集成初编本。
    (宋)勾延庆:《锦里耆旧传》,丛书集成初编本。
    (宋)官修 赵士炜辑本:《宋国史艺文志》,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年排印宋史艺文志附编本。
    (宋)郭茂倩辑:《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校点排印本。
    (宋)洪迈:《容斋随笔》,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校点排印本。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北京,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5年校点排印本。
    (宋)李畴等编:《太平广记》,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校勘排印本。
    (宋)李畴等编:《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本。
    (宋)李畴等编:《文苑英华》,北京,中华书局1966年影印本。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校排印本。
    (宋)刘敞:《公是集》,丛书集成初编本。
    (宋)刘义庆(梁)刘孝标注:《世说新语》,上海古籍出社1993年排印余嘉锡笺疏本。
    (宋)陆游:《南唐书》,丛书集成初编本。
    (宋)吕夏卿:《唐书直笔》,丛书集成千刀编本。
    (宋)马令:《南唐书》,丛书集成初编本。
    (宋)欧阳修:《归田录》,学津讨原本。
    (宋)欧阳修:《欧阳修全集》,北京,中国书店1986年影印世界书局1936年排印本。
    (宋)欧阳修:《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校点排印本。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校点排印本。
    (宋)欧阳修:《莹盘垂》,四部丛刊本。
    (宋)欧阳修等:《太常因革礼》,丛书集成千刀编本。
    (宋)钱易:《南部新书》,学津讨原本。
    (宋)沈括:《梦溪笔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重印胡道静校注本。
    (宋)石介:《徂徕石先生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校点排印本。
    (宋)司马光:《稽古录》,四部丛刊本。
    (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校点排印本。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校点排印本。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目录》,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年影印通鉴史料别裁本。
    (宋)司马光:《资治通些考异》,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年影印通鉴史料别裁本。
    (宋)宋敏求:《长安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校点排印本。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排印本。
    (宋)宋祁:《宋景文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孙甫:《唐史论断》,学津讨原本。
    (宋)孙复:《春秋尊王发微》,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孙复:《孙明复小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王谠:《唐语林》,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周勋初校注本。
    (宋)王溥:《唐会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校点排印本。
    (宋)王溥:《五代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排印本。
    (宋)王若钦等编:《册府元龟》,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明刻本。
    (宋)王尧臣、欧阳修等清钱东垣辑释:《崇文总目》,北京,现代出版社,1987年影印中国历代书目丛刊本。
    (宋)王应麟,《困学纪司》,四部丛刊本。
    (宋)王应麟:《通鉴地理通释》,苏州,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浙江书局本。
    (宋)王应麟:《玉海》,苏州,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8年影印本。
    (宋)王灼:《碧鸡漫志》,成都,巴蜀书社2000年排印岳珍校正本。
    (宋)吴淑:《事类赋注》,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校点排印本。
    (宋)吴缜:《新唐书纠谬》,丛书集成初编本。
    (宋)薛居正等:《旧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校点排印本。
    (宋)姚铉编:《唐文粹》,四部丛刊本。
    (宋)尤袤:《遂千刀堂书目》,中国历代书目丛刊本。
    (宋)张攀等 赵士炜辑考:《中兴馆阁续书目》,中国历代书目丛刊本。
    (宋)张唐英:《蜀祷杌》,成都,巴蜀书社1999年排印王文才、王炎校笺本。
    (宋)赵绍祖:《新旧唐书互证》,丛书集成初编本。
    (宋)赵彦卫:《云钞漫录》,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校点排印本。
    (宋)郑樵:《通志》,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排印通志二十略本。
    (元)李好文:《长安图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万有文库十通本。
    (元)手文房:《唐才子传》,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排印傅璇琮校笺本。
    (元)脱脱:《辽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校点排印本。
    (元)脱脱:《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校点排印本。
    (明)冯惟讷:《古诗纪》,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郝敬:《旧唐书琐琐》,明郝洪范刻草山堂集本。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校点排印本。
    (明)焦啦:《国史经籍志》,明代书目题跋丛刊本。
    (明)解缙等奉救编纂:《永乐大典》,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影印明嘉靖本。
    (明)李东阳:《新日唐书杂论》,清钞本。
    (明)陶宗仪编:《说郛三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本。
    (明)杨士奇编:《文渊阁书目》,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年明代书目题跋丛刊本。
    (清)岑建功、罗士琳等:《旧唐书校勘记》二十五史三编本。
    (清)丁丙辑:《善本书室藏书志》,清光绪钱塘丁氏刊本。
    (清)顾炎武:《日知录》,长沙,岳麓书社1994年排印清黄汝成集释本。
    (清)官修:《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影嘉庆内府刊本。
    (清)胡培翠:《仪礼正义》,苏州,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校点排印本。
    (清)孔尚任:《圣门乐志》,济南,山东友谊书社影清光绪刊本。
    (清)劳格、赵钺:《唐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考》,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校点排印本。
    (清)厉鹗辑:《宋诗纪事》,上海古籍1983年棱点排印本。
    (清)凌廷堪:《校礼堂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校点排印本。
    (清)彭定求等纂辑:《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排印本。
    (清)钱大昕:《廿二史考异》,苏州,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排印钱大昕全集本。
    (清)邵懿辰邵章续录:《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排印本。
    (清)沈炳震:《唐书合钞》,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年影印海昌查氏刊本。
    (清)沈炳震编:《唐书合钞》,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年影印海昌查氏刊本。
    (清)孙希旦:《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校点排印本。
    (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校点排印本。
    (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北京,中国书店1987年影印上海文瑞楼本。
    (清)王聘珍:《大戴札记解诂》,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校点排印本。
    (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校点排印本。
    (清)徐松:《登科记考》,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校点排印本。
    (清)徐松:《唐两京城坊考》,丛书集成初编本。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影印本。
    (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汉魏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 8年断句影印本。
    (清)张道:《旧唐书疑义》,清刊本。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排印叶瑛校注本。
    (清)赵翼:《陔余丛考》,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年排印本。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排印王树民校证本。
    (清)赵钺、劳格:《唐御史台精舍题名考》,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校点排印本。
    (清)朱彝尊:《经义考》,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影印本。
    《旧唐书佚文》,清扬州岑建功刊本。
    《律书乐图》,本文用教训钞、文献通考引文。
    叶德辉考证:《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阀书目》,中国历代书目丛刊本。
    (日)岸边成雄 王小盾、秦序 译:《燕乐名义考》,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油印本。
    (日)岸边成雄、林谦三:《唐代的乐器》,东洋音乐学会编音乐之友社1968年版。
    (日)岸边成雄著 粱在平译:《唐代音乐史的研究》,台湾中华书局1973年版。
    (日)池田温:《唐代诏敕目录》,西安,三秦出版社1991年版。
    (日)林谦三 郭沫若译:《隋唐燕乐调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日)林谦三 钱稻孙译:《东亚乐器考》,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2年版。
    (日)拍近真:《教训抄》,日本内阁文库本。
    (日)平岗武夫、今井清编:《唐代的长安与洛阳》,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日)仁井田升、池田温编集:《唐令拾遗补》,东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日)仁井田升撰 粟劲等编译:《唐令拾遗》,长春出版社1989年版。
    《高平县志》,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2年10月第一版。
    《河南省文物志选稿》第六辑。
    《晋城百科全书》,北京,奧林匹克出版社1995年版。
    《日本国见在书目》,古逸丛书本。
    《新疆艺术》编辑部编:《丝绸之路乐舞艺术》,1985年9月版。
    《中国历代绘画·故宫博物院藏画集》Ⅰ,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年版。
    《中国历代绘画·故宫博物院藏画集》Ⅰ,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年版。
    《中国美术全集》(雕塑编12·四川石窟雕塑)。
    《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龙门石窟雕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6月版。
    《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北京卷》郑州,大象出版社,1996年11月版。
    《中国音乐文物大系·甘肃卷》郑州,大象出版社,1998年9月版。
    《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河南卷》郑州,大象出版社,1996年版。
    《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湖北卷》郑州,大象出版社,1996年10月版。
    《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山东卷》郑州,大象出版社,2000年6月版。
    《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山西卷》郑州,大象出版社,2000年6月版。
    《中国音乐文物大系·陕西、天津卷》郑州,大象出版社,1996年11月版。
    《中国音乐文物大系·上海、江苏卷》郑州,大象出版社,1996年12月版。
    《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四川卷》郑州,大象出版社,1996年12月版。
    《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新疆卷》郑州,大象出版社,2000年6月版。
    岑仲勉:《岑仲勉史学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岑仲勉:《郎官石柱题名新考订》,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岑仲勉:《隋书求是》,二十五史三编本。
    岑仲勉:《隋唐史》,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岑仲勉:《唐史余渖》,上海古籍出版社1960年版。
    岑仲勉:《通鉴隋唐纪比事质疑》,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版。
    常任侠:《汉唐时期西域琵琶的输入和发展》,民族音乐研究论文集第一集,民族音乐研究所编,北京,音乐出版社1956年版。
    常任侠:《丝绸之路与西域文化艺术》,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
    陈尚君:《唐代文学丛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陈尚君辑校:《全唐诗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陈戍国:《中国礼制史(隋唐五代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陈万鼐:《清史乐志研究》,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1978年版。
    陈寅恪:《陈寅恪读史札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版。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合肥,黄山书社1987年版。
    陈垣:《二十史朔闰表》,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陈垣:《旧五代史辑本发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本。
    陈垣:《史讳举例》,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本。
    陈垣:《校勘学释例》,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本。
    戴念祖:《中国声学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段文杰:《敦煌壁画中的衣冠服饰》,《敦煌研究文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敦煌文物研究所编:《敦煌壁画故事》一、二、三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1988年版。
    敦煌文物研究所编:《敦煌壁画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57年版。
    敦煌文物研究所编:《敦煌飞天》,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82年版。
    敦煌文物研究所编:《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三)、(四)卷,北京,文物出版社与日本平凡社1981年合作版。
    敦煌研究院编辑部编:《敦煌艺术小丛书》(6-9,初唐 盛唐 中唐 晚唐),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方建军:《中国古代乐器概论》,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冯汉骥:《前蜀王建墓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1964年版。
    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傅璇琮主编:《唐五代文学编年史》,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年版。
    傅芸子:《正仓院考古记》,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郭正忠:《中国的权衡度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洪本健编:《欧阳修数据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
    胡忌:《宋金杂剧考》,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黄翔鹏:《乐问》,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社2000年版。
    姜学勤:《敦煌艺术宗教与礼乐文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金毓黻:《中国史学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李文生:《龙门石窟的音乐研究》,见《龙门石窟与洛阳历史文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6月版。
    刘忠贵:《试论敦煌壁画中的箜篌》,《1983年年全国敦煌学术讨论会文集--石窟艺术编》下,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逯钦立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
    洛阳市博物馆:《洛阳唐三彩》,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出土文物集粹》,北京,朝花出版社1989年版。
    南京博物院:《南唐二陵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1957年版。
    牛龙菲:《雷公电母考》,《中国文化研究集刊》第三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牛龙菲:《义觜笛考》,《1983年全国敦煌学术讨论会文集--石窟艺术编》,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丘光明:《中国历代度量衡考》,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丘琼荪:《历代乐志律志校释》,(第一、二分册),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年版。
    丘琼荪著 隗芾辑补:《燕乐探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任半塘:《居声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任半塘:《唐戏弄》,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任半塘编:《敦煌歌辞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任二北:《敦煌曲徊探》,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4年版。
    沈冬:《唐代乐舞新论》,台湾里仁书局2000年版。
    谭其骧王编:《中国历史地图集》,北京,地图出版社1982年版。
    田青:《中国宗教音乐》,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7年版。
    王纯五、甘绍成:《中国道教音乐》,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王昆吾:《汉唐音乐文化论集》,台湾学艺出版社1991年版。
    王昆吾:《隋唐五代燕乐杂百歌辞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
    王昆吾:《唐代酒令艺术》,北京,东方出版中心1995年版。
    王昆吾:《中国早期艺术与宗教》,北京,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
    王运熙:《乐府诗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吴承洛:《中国度量衡史》,上海书店1984年影印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吴玉贵:《资治通鉴疑年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席臻贯:《古丝路音乐暨敦煌舞谱研究》,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城文明》,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版。
    项阳:《弓弦乐器史》,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9年版。
    谢保成:《隋唐五代史学》,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修海林、李吉提著:《中国音乐的历史与审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版。
    修海林:《古乐的沉浮》,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徐邦达:《顾闳中画韩熙载夜宴图》,《中国文物》,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
    严耕望:《唐仆尚丞郎表》,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版。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年版。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年版。
    尹荣玉编:《韩国古诗歌(资料篇)》,学文社1996年版。
    张元济:《校史随笔》,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赵超:《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集校》,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
    郑振铎:《中国古明器陶俑图录》,1947年印本。
    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14、15<敦煌壁画>》上、下册,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
    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14、15<敦煌壁画>》上、下册,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
    中国舞蹈艺术研究会编:《全唐诗中的乐舞资料》,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58年版。中
    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中国音乐史图鉴》,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年版。
    中国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史参考图片》第8辑琵琶专辑,北京,音乐出版社1959年版。
    周勋初主编:《唐人轶事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周一良、赵和平:《唐五代书仪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301国道孟津考古队:《洛阳孟津西由头唐墓》,文物》1992年第3期。
    安阳市博物馆:《唐杨F822墓清理简报》,《文物资料丛刊》1982年第6期。
    北京市文物管理处:《北京万佛堂孔水洞调查》,《文物》1977年11月。
    常任侠:《汉唐间西域音乐的东渐》,《音乐研究》1980年第2期。
    戴宁:《隋唐朝的打击乐史》,《黄钟》 1995年第4期。
    邓仲元、高俊英:《仁寿县牛角寨摩崖造像》,《四川文物》1990年5期。
    邓仲元、高俊英:《仁寿县牛角寨摩崖造像》,《四川文物》1990年第5期。
    邓仲元、高俊英:《仁寿县牛角寨摩崖造像》,《四川文物》1990年第5期。
    浮由县博物馆:《天圣宫出土乐舞石刻》,载《由西文物通讯》第1期。
    高德祥、吕殿生:《敦煌石窟壁画中的吹奏乐器》,《乐府新声》1989年第4期。
    高德祥:《从敦煌壁画看古排箫的发展》,1986年《西北师范学院学报》增刊《敦煌学研究》。
    高德祥:《敦煌壁画的<鸟歌万岁乐>》,《中国音乐》1991年第1期。
    高德祥:《敦煌壁画中的反弹琵琶与反弹箜篌》,《音乐爱好者》1989年第5期。
    高德祥:《敦煌壁画中的童子伎》,《中国音乐》1991年第2期。
    高德祥:《敦煌石窟壁画的各种鼓》,《乐器》1988年第2期。
    高德祥:《敦煌石窟壁画中的打击乐器》,《民族民间音乐》1988年第2、3期。
    高德祥:《敦煌石窟壁画中的唐代经变伎乐队》,《新疆艺术》1987年第5期。
    高德祥:《简谈琵琶形制的发展变化过程》,《乐器》1987年第3期。
    高德祥:《唐乐西传的若干踪迹》,《敦煌研究》1987年第1期。
    郭勇:《由西沁县发现了一批石刻造像》,载《文物》1959年3期。
    韩顺发:《北齐黄釉瓷扁壶乐舞图象的初步分析》,《文物》1980年7期。
    郝毅:《敦煌壁画中的古乐器--方响》,《敦煌研究》1985年第12期。
    郝毅:《敦煌石窟壁画中的古乐器羯鼓》,《乐器》1986年4、5期。
    河南省博物馆:《河南安阳北齐范粹墓发掘简报》,《文物》1972年1期。
    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河南安阳唐代双石塔》,《文物》1986年第3期。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巩县石窟寺》,文物出版社1963年版。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鲁由县天民文化馆:《河南鲁由段店窑的新发现》,《华夏考古》1988年第1期。
    贺梓城:《唐墓壁画》,《文物》1959年第8期。
    湖北省文物管会:《武昌东郊何家垅188号唐墓清理简报》,《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12期。
    黄翔鹏:《唐宋社会生活与唐宋遗音》,《中国音乐学》1993年第3期。
    霍旭初、王小云:《龟兹壁画中的乐舞形象》,《新疆艺术》1982年第2期。
    江苏省文物工作队镇江分队、镇江市博物馆:《江苏镇江甘露寺铁塔塔基发掘记》,《考古》1961年第6期。
    蒋咏荷:《敦煌壁画中的隋唐乐器及其组合形式》,《泉州历史文化中心工作通讯》1985年第1期。
    李万、张亚:《扬州出土一批唐代彩绘俑》,《文物》1979年第4期。
    梁济海:《韩熙载夜宴图的现实意义》,《文物》1958年第6期。
    陆九皋、刘建国:《江苏丹徒出土唐代银器窖藏》,《文物》1982年11期。
    洛秦:《民族音乐学作用于历史研究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尝试》,《中国音乐学》1999年第3期。
    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等:《河南偃师唐柳凯墓》,《文物》1992年第12期。
    马得志、张正龄:《西安郊区三个唐墓的发掘简报》,《考古通讯》1958年第1期。
    秦方瑜、朱舟:《试论王建墓石刻的艺术史价值》,《社会科学研究》1994年第2期。
    泉声:《反弹琵琶小议》,《乐器》1988年第2期。
    山东省博物馆:《由东嘉祥英由一号隋墓清理简报》,《文物》1981年4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太原隋斛律彻墓清理简报》,《文物》1992年10期。
    陕西省博物馆等:《郑仁泰墓发掘简报》,《文物》1972年第7期。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西安羊头镇唐李爽墓的发掘》,《文物》1959年第3期。
    苏思文:《少林寺同光禅师西方净土变乐舞图,石门线刻画“舞乐图”试析》,《中原文物》1987年第2期。
    田进:《唐戏弄俑》,《文物》1959年第8期。
    王建浩:《济南神通寺发现古代基台》,《文物》1965年第4期。
    温增源:《神通寺伎乐雕刻初考》《音乐学习与研究》(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87年第4期。
    修海林:《在历时中展开共识》,《中国音乐》2000年第2期。
    徐良玉、李久梅、张容生:《扬州发现一批唐代金首饰》,《文物》1986年第5期。
    薛哲荣主编:《泽州古代文化荟萃》,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
    扬州市博物馆:《江苏邗江蔡庄五代墓清理简报》,《文物》1980年第8期。
    扬州市博物馆:《扬州邗江县杨庙唐墓》,《考古》1983年第9期。
    杨森:《敦煌石窟艺术中的箜篌乐器形态简析》,《敦煌研究》1991年第1期。
    杨森:《莫高窟壁画中的异形笛》,《敦煌研究》1988年第1期。
    杨桂荣:《东汉“七盘舞”杂技画像镜》,《中国文物报》1988年第38期。
    杨焕成:《豫北石塔纪略》,《文物》1983年第5期。
    叶栋:《敦煌壁画中的五弦琵琶及其唐乐》,《音乐艺术》1984年第1期。
    阴法鲁:《从敦煌壁画论唐代的音乐和舞蹈》,《文物参考资料》1951年第二卷第4期。
    阴法鲁:《丝绸之路上的音乐文化交流》,《人民音乐》1982年第2期。
    袁荃猷:《谈箜篌》,《音乐研究》1984年第4期。
    张增午:《河南林县阳台寺唐代石塔》,《考古与文物》1985年第2期。
    郑汝中:《敦煌壁画乐器分类考略》,《敦煌研究》1988年第4期。
    郑汝中:《敦煌壁画乐器研究》,《敦煌研究》1988年第2期。
    郑汝中:《敦煌壁画中的几种特异乐器》,《新疆艺术》1988第5期。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发掘队:《安阳隋张盛墓发掘记》,《考古》1959年第10期。
    周伟州:《从郑仁泰墓出土的乐舞俑谈唐代音乐和礼仪制度》,《文物》1980年第7期。
    庄壮:《敦煌壁画乐队排列艺术》,《新疆艺术》1986年第2期。
    庄壮:《敦煌壁画乐伎形式》,《音乐研究》1993年第3期。
    《仁寿县文化志·第八编·文物》,1989年。
    《仁寿县文化志·第八编·文物》,1989年。
    [日]岸边成雄:《关于前蜀始祖王建棺座石雕之二十四乐伎》,《国际东方学者会议论文》,1956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