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开发多主体博弈及演化模型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人力资源作为核心要素的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开发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工具受到学术界、企业界以及政府、高校等多元主体的关注。特别是在当下的中国,无论是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还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亦或是“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以及“新人口红利”的获得,都要经由人力资源开发解决人才问题进而形成内生性、可持续的竞争力。而作为一门相对年轻的交叉型、应用型学科,人力资源开发领域现有理论观点与实践成果间分歧颇多,就开发主体而言,企业、政府、大学是实施人力资源开发的三个核心主体,学者们习惯于将三者区分开来,或是宏观或是微观、或是培训或是教育,从单一主体的视角分析开发问题与策略。尽管人力资源开发的多个主体是彼此独立的社会组织,但相互之间在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存在紧密地互动关系,形成了一个典型的人类社会复杂系统。系统成员各自的目标与行为会影响其它成员、同时受到其它成员的影响,最终也会影响整体层面的目标实现情况。因此多主体之间的融合才是完整的研究视阈,实现多主体之间的协同合作才是实现人力资源开发多赢目标的路径。本文试图从开发的多主体角度切入,对不同层面、不同目标的人力资源开发主体所实施的人力资源开发活动及其理论支持进行研究,尝试使用主体建模这种研究复杂动态系统运行机制的研究工具,试图打开人力资源开发多主体运作机制的“黑箱”,进而解释现实中的困境问题并提供解决路径。
     本文以人力资源开发现有研究成果为基础,以文献研究、理论思辩、主体建模、案例研究为基本方法,以“文献综述—理论推演—模型构建—实例验证—应用策略”为研究思路框架根据论文研究的基本框架。全文共分为6章,其基本内容如下:
     第1章为绪论。首先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与原因,阐述论题研究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继而明确论文的关键概念与研究问题,说明论题研究的概念框架;之后对论文的研究思路进行说明,介绍文章的结构内容与研究方法;最后提出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为文献评述,对人力资源开发主体及其行为的概念界定、理论支持基础、国内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进行整理与评析。首先梳理并拓展了人力资源开发主体的内涵界定与类型,将宏观与微观结合的人力资源开发观作为本文的观点立场,为论题研究明确了分析视角。继而整理了人力资源开发不同主体行为决策的理论基础,将经济学理论、学习理论与系统理论列为人力资源开发宏观主体、微观主体及主体协作的支撑理论,从而为本研究搭建了理论基础的平台。之后,对微观与宏观层面的人力资源开发主体行为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加以总结比较,对各主体的人力资源开发形式与效果及相互冲突问题进行论述,进而揭示人力资源开发多主体整合与协同的研究价值。
     第3章从视阈融合这一方法论哲学入手,论述了作为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之一的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着视阈割裂的研究局限,而视阈融合将为人力资源开发呈现研究与实践的“全景图”。之后以该方法论哲学为指导,对人力资源开发多主体关系的模式与特点进行探究,指出人力资源开发目前的主体关系是以政府为主导的企业-大学合作关系,未来趋势是向多主体、多中心的治理模式转型。以该关系模式为基础,本章对人力资源开发多主体间的静态博弈行为进行了主体建模分析,得出:企业、高校、政府作为独立主体进行自由博弈行为的人力资源开发投资时,各方的收益较低,整体的收益也较低;当其中两个主体愿意合作时,收益情况对双方都有改善,整体收益也有提高;而当三方合作形成时,各主体及整体的收益水平都达到最大。理论分析的结果与现实情况基本吻合。
     第4章以“政府—大学—企业”三螺旋模型为框架研究了人力资源开发多主体合作演化博弈行为及稳定策略。基于主体建模后的演化博弈分析从动态角度对有限理性的人力资源开发主体间博弈行为进行探究,得出如下多主体最优合作的对策和建议:第一,政府对大学和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合作具有正向激励作用,但不应该直接干涉各种市场活动,而是应该充当市场调节下的补充。第二,“大学-企业”合作实施人力资源开发的概率随着各自开发成本的增加而降低,随着各自开发实力的增降而提高,随双方合作时所获得的超额收益的增加而增大。理论上存在一个最优分配比例,能够促使双方合作的意愿最大化。第三,“大学-企业”合作实施人力资源开发的概率随着投机行为所获背叛收益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投机行为所获背叛惩罚的增加而增大。双方应明确各自的开发义务与责任边界,形成自身开发特色,这将有利于合作的开展。三螺旋环境下的中间组织包括双边组织与三边组织两种类型,为三螺旋模型的实现发挥合作平台与沟通枢纽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政府、产业和大学间人力资源开发活动的三方合作。
     第5章为案例研究与应用,以辽宁省高技术服务业的人力资源开发问题为实证案例,验证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与实践应用。先对高技术服务业的基本情况加以概述,分析产业特点与产业人力资源需求、培养的特点,说明选择该产业作为案例研究对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铺垫研究与应用的基础。之后结合辽宁省的实际情况,分析高技术服务业设计实施人力资源开发的产业因素及环境因素,利用第3章的博弈分析结果讨论该产业的多主体人力资源开发问题。最后以第4章演化模型的理论分析结果为指导,结合高技术服务业与辽宁省情况,设计了由政府、大学、企业及中间组织共同构成的辽宁高技术服务多主体协同化人力资源开发体系。具体包括:政府应由传统型公共管理模式转而实践整体性治理模式;大学应由教学型、研究型大学向创业型大学转化;企业应实施战略性人力资源开发进而构建开发型组织;中间组织则应发挥更大作用成为“第四螺旋”。
     第6章为结束语,对全文主要观点进行整合,进而对人力资源开发研究及人力资源开发主体整合机制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总结本研究的局限与不足,为后续研究及同领域的相关研究提出建议。
     就研究的创新性而言,本文试图在以下三方面有所贡献:第一,以视阈融合的方法论哲学为指导,通过对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的评析,界定了各开发主体的角色与责任,从而构建了多主体协同的人力资源开发主体关系模型。第二,将基于主体建模的方法引入人力资源开发主体间行为的研究,揭示了人力资源开发多主体博弈互动与动态演化的运作机制,进而解释现实中的困境问题并寻找多元合作的优化路径。第三,为辽宁高技术服务业构建了多主体协同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依据三螺旋模型对政府、大学、企业、中间组织分别设计了转型目标,弥补了对该产业及其它新兴产业的人力资源开发问题解决策略的匮乏。
As human resource has become the core element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era of knowledge economy,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HRD) also has got more attention of scholars, enterprises and governments. Especially, recent China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strategie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economic transi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uch as the strategy of developing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HRD is the most important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alent and then obtain the endogenous competitive power. As an emerging intercrossed and applied discipline, 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s in the theories and practices of HRD, which provide the valuable research problems for the scholars. Enterprises, governments and universities are the three core subjects of HRD, and previous studies tended to focus on single one of them—training or educating, macro or micro. Although they are generally independent of each other, all of them become a social complex system and are interrelated and interact on each other. The multi-subjects of HRD, mainliy including governments, universities and enterprises, should be integrated, and the cooperation among HRD's multi-subjects is the approach to achieve HRD's win-win object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heories and practices of each HRD subject, uses agent-based modeling method to explore the game behaviors among multi subjects, then analyzes the evolutionary model of cooperation.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lie in trying to open the Black Box of HRD multi-subjects cooperation mechanism, then explain the realistic dilemma in HRD field and put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This paper consists of6chapters, and the main contents as following:
     Chapter1makes a brief introduction about the whole research. Firstly introducing the background and reasons of this research, this part identifies the key concepts and objects of the research. The framework and research methods are also clarified in this part.
     Chapter2reviews the literatures and proposes the question. Combing through the literatures on HRD systematicall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objections, theoretical foundation, concept definition and previou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researches on this field. After considering different views of scholars at home and aboard, this paper takes human capital theory of economics, learning theory of psychology and system theory as the three pillars of HRD's theoretical foundation. Expanding the boundary of HRD definition, this paper combines the micro and macro view of HRD to form an integrated view for this research. After that, HRD research results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on the microscopic and macroscopic level are summarized, and obviously there are many conflicts in various subjects'target and practices, which reveal the value of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of multi-agent integration and coordination.
     Chapter3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hilosophy of horizons fusion discusses the limitations in recent HRD field, and tries to present a "panorama" for HRD research and practice. Taken this methodology of philosophy, this paper uses the Agent-based Modeling method to study the game behaviors among HRD's multiple agents, and draws the following results:when enterprises, universities and government as an independent body of free game behavior, both every subject and the whole system have the lower benefits; When two of the three subjects are willing to cooperation, benefits have improved on both sides, but also improve the overall benefit; and when the three party cooperation is formed, the main body and the overall level of income reached maximum.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agree well with the real situation.
     Chapter4takes the "government-university-enterprise" triple helix model as the framework to build the evolutionary model and stable strategy for HRD's multi-subjects behaviors. Exploring the limited rational subject of HRD from the dynamic perspective, evolutionary game analysis concludes the following multi-agent optimal cooperation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Firstly, the government has a positive incentive effect of University and 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HRD, but should serve as the complement of market regulation and avoid intervening directly in various market activities; Secondly, the probability of the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of HRD decreases with their development costs, increases with their respective development strength and excess income increases. There is an optimal allocation proportion to promot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sides. Thirdly, the probability of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of HRD decreases with the resulting speculation against income increase, and increases with the speculation by increasing punishment. The two sides should clear the obligation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HRD, which will be beneficial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operation. The intermediate organizations in the triple helix model include the bilateral organizations and the three edge tissues of two types, and they are the platform of cooperation and media of communication.
     Chapter5is case study and application suggestions. Taken the hi-tech service industry in Liaoni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is part tries to test the correctness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Liaoning Province, the paper analy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the strategic environment of HRD in hi-tech service industry, designs multi-subjects collaboration of HRD system for this industry, which is composed of governments, universities, enterprises and intermediate organizations. The contents include:government should transfer from the traditional public management model to the holistic governance model; university should evolve from the research university to the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 enterprise should implement the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so as to construct the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intermediate organizations should play a bigger role as the "fourth spiral".
     Chapter6is the conclusion. This part emphasizes the main views of this research,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limitations and shortcomings, then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the following research studies in HRD field.
     There are three innovative points:(1) using the triple helix model to construct a multi-agent collaborative relationship modle of HRD's subjections in the view of the methodology of horizons fusion;(2) using the agent-based modeling method to study the multi-subjects'game behaviors and giving a better explain to the dilemma problems in reality;(3) systematically studying the HRD problem of the hi-tech service industry and constructing the multi-subjects system of HRD, which can be used as reference for other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y.
引文
① [美]理查德·斯旺森、埃尔伍·德霍尔顿著,王晓晖译,《人力资源开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第6页。
    ① [美]理查德·斯旺森、埃尔伍·德霍尔顿著,王晓晖译,《人力资源开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第54页。
    ① 田俊荣,《劳动年龄第一次出现下降,人口红利拐点已现》,http://finance.people.com.cn/n/ 2013/0128/c1004-20340931.html。
    ② 《中国企业大学从成长走向成熟》,http://money.163.com/12/1117/01/8GFN4A8J00253B0H.html。
    ① Jacobs, R.,1990,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as an interdisciplinary body of knowledge",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Quarterly,1990,1(1),66.
    ② 王晓晖、谢西庆,《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开发学科刍议》,《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8年第9期,第18页。
    ① 黄璜,《社会科学研究中“基于主体建模”方法评述》,《国外科研与管理》,2010年第5期,第43页。
    ② J. M. Epstein, R. L. Axtell,1996, Growing Artificial Societies:Social Science from the Bottom Up, Cambridge, MA:MIT Press.
    ① 郑伯埙、黄敏萍,《实地研究中的案例研究》。载于陈晓萍、徐淑英、樊景力主编,《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第199-226页。
    ①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第二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36页。
    ② 西奥多·舒尔茨:《人力投资——教育和研究的作用》,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1页。
    ③ 同上,第2页。
    ④ Nadler L.,1970, Developing Human Resource:Concepts and Models,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3.
    ① [美]理查德·斯旺森、埃尔伍德·霍尔顿著,王晓晖译,《人力资源开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
    ② [美]理查德·斯旺森、埃尔伍德·霍尔顿著,王晓晖译,《人力资源开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
    ③ 杰里·W·吉雷、安·梅楚尼奇著,康青译,《组织学习、绩效与变革——战略人力资源开发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
    ④ 萧鸣政编著,《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与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
    ⑤ 廖泉文,《人力资源管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① 简建忠,《人力资源发展》,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5。
    ② 刘进才,《关于拓展人力资源开发内涵的思考》,《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0年第12期。
    ③ 林忠、金延平,《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第2版。
    ① 房国忠,《东北老工业基地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① 张和平,《人力资源开发的特点和功能》,《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7年第7期。
    ② 樊建芳,《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研究》,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① 舒尔茨,《人力投资》,华夏出版社,1990年。
    ① 莫雷,《教育心理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
    ① 莫雷,《教育心理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
    ① 魏宏森著,《系统论》,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年9月第1版。
    ① 刘天祥,《IT产业知识型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研究》,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① 刘天祥,《IT产业知识型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研究》,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② Gutteridge, T. G.,1986, Organizational career development systems:The state of the practice. In D. T. Hall. Career Development in organizaions,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 pp50-94..
    ① Gutteridge, T. G., Leibowitz. Z. B. & Shore, J. E.,1993, Organizational career development.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
    ② Yehuda Barueh & Maury Peiperl,2000, "Career management practices", Human Resourc Management, (39):99-103
    ③ 龙立荣、凌文辁、方俐洛,《组织职业生涯管理及效果的实证研究》,《管理科学学报》,2002年第8期:61-67。
    ④ 杰里.W.吉雷、安.梅楚尼奇著,康青译,《组织学习、绩效与变革——战略人力资源开发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第一版,第7页。
    ① 杰里.W.吉雷、安.梅楚尼奇著,康青译,《组织学习、绩效与变革——战略人力资源开发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第一版。
    ① Edgar H. Schein,1978, Career Dynamics:Matching Individual and Organizational Needs, Addison-Wesley.
    ② Hall D. T., Mos J. E.,1998, "The New Protean Career Contract:Helping organizations and Employees Adapt",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26):22-37.
    ③ 龙立荣、方俐洛,《职业发展的整合理论述评》,《心理科学》,2001年第4期。
    ④ 廖泉文,《职业生涯发展三·三·三理论》,《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4年第9期:9-12。
    ① 王晓峰,《美国人力资源开发中政府的作用》,《人口学刊》,2005年第3期,第28-31页。
    ② 王耀辉,《国家战略——人才改变世界》,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第41页。
    ③ 孙一平、胡晓东,《21世纪美国联邦政府人力资本管理战略新发展及启示》,《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第4期。
    ① 刘追、邢春雷,《美国人力资源战略的实施措施及对我国的启示》,《中国行政管理》,2011年第4期。
    ② 梁茂信著,《美国人力培训与就业政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71-572页。
    ① 祁鸣、李建军,《NASSCOM在印度软件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中国科技论坛》,2007年第10期,第139-144页。
    ① 祁鸣、李建军,《NASSCOM在印度软件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中国科技论坛》,2007年第10期,第139-144页。
    ② 李娟、顾凤佳,《英国产业大学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角色及启示》,《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总第52期)。
    ① 英国教育与就业部,《英国的产业大学——使人人都参与终身学习》,《教育研究参考》,2000,15,第24页。
    ② 洪明,《英国终身学习的新变革——“产业大学”的理念与实施》,《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4月。
    ③ 李娟、顾凤佳,《英国产业大学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角色及启示》,《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总第52期),第3页。
    ① 李娟、顾凤佳,《英国产业大学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角色及启示》,《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总第52期),第3页。
    ② 李娟、顾凤佳,《英国产业大学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角色及启示》,《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总第52期)。
    ① 程中兴,《人机界面的认识论研究》,东华大学硕士论文,2005。
    ② 李益南,《解释学视角下的建筑地域表达》,昆明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1。
    ③ 加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① 加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② 刘开会,《伽达默尔解释学中的辩证法》,《兰州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
    ③ 何为平,《试析伽达默尔效果历史原则的辩证结构》,《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① 加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第391页。
    ② 任志安,《理解与历史:伽达默尔的真理观》,《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第65页。
    ③ 刘康,《从胡适的方法论说到伽达默尔的阐释学》,《读书》,1987年第6期。
    ④ 加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① 张道武,《基于我国企业核心能力提升背景的合作创新若干机制研究》,中国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60-98。
    ① 冯.诺伊曼、摩根斯坦,《博弈论与经济行为》,中译本,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46-68页。
    ① 张道武、吴劲松,《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中多主体行为博弈建模研究》,《运筹与管理》,2008年4月,第17卷第2期,第60页。
    ① 方舟子,《无比复杂的生命三螺旋》,《中华读书报》,2000年8月9日。
    ② 方卫华,《创新研究的三螺旋模型:概念、结构和公共政策含义》,《自然辨证法研究》,2003年11月,第19卷第11期,第69页。
    ③ 王琴梅、张勇,《中国“用工荒”和“就业难”矛盾探索——基于三螺旋模式的分析》,《经济与管理》,2011年8月,第25卷第8期,第83页。
    ① 方卫华,《创新研究的三螺旋模型:概念、结构和公共政策含义》,《自然辨证法研究》,2003年11月,第19卷第11期,第71页。
    ① 周春彦、亨利·埃茨科瓦茨,《双三螺旋: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① 王琴梅、张勇,《中国“用工荒”与“就业难”矛盾探索——基于三螺旋模式的分析》,《经济与管理》,2011年第8期。
    ② 郑富年、江旺龙、梁邦福,《基于“三螺旋”系统进化模型的区域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研究——以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为实例》,《商场现代化》,2011年第13期。
    ① Friedman D.,1991,"Evolutionary Games in Economics",Econometrica,59(3):637-666.
    ① 姜忠辉、刘晓静,《论三螺旋环境下中间组织的角色和作用》,《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9期。
    ② 潘东华、尹大为,《三螺旋接口组织与创新机制》,《科研管理》,2009年1月,第30卷第1期。
    ① 姜忠辉、刘晓静,《论三螺旋环境下中间组织的角色和作用》,《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9期。
    ① 王仰东等编著,《服务创新与高技术服务业》,科学出版社,2011年3月,第99页。
    ② 王仰东等编著,《服务创新与高技术服务业》,科学出版社,2011年3月,第99-100页。
    ① 百度文库:《北京高技术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
    ① 注:本部分以《辽宁省高技术服务业人才开发战略及实施建议》为题,已经刊发于《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年第6期。
    ① 数据选择依据为国家发改委2010年《关于当前推进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的有关工作通知》中的说明。按照现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统计目录,高技术服务总量统计主要包括:一是第“G”类,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二是第“M”类,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三是第“L”类中的7450小类,即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中的知识产权服务。参考国内现有研究的做法,本报告将年鉴中“G”、“M”、“L”三类相加作为高技术服务业的统计数据来源。
    ① 辽宁省统计局,《2011年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辽宁日报》,2012年2月19日。
    ① 潘晨光主编,《中国人才发展报告(2011)》,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9月第1版,第69页。
    ① 孟畅,《国内居民收入差距已收缩到拐点区》,《华商晨报》,2012年11月20日。
    ① 辽宁教育网:辽宁省教育事业发展发展概况,http://www.lnen.cn/secpage.htm? actionType =viewjsp&id=3547。
    ① 何勇,《“东北现象”失落辽宁人的十年嬗变》,《人民日报》,2012年8月7日。
    ① 潘晨光主编,《中国人才发展报告(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9月第1版,第23-74页。
    ① 大连市2012年起实施的高端人才“5511”工程是指:力争用5年时间,使在连工作的两院院士达到50名左右,适合大连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学术技术水平领先、业内广泛认可的领军人才达到500名左右,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100名左右,由海外学子、博士、博士后等中青年专业技术骨干组成的后备领军人才达到1000名左右。
    ② 新华网,《2012中国海创周以签约23.3亿元圆满落幕》,http://news.xinhuanet.com/hr/2012-07/02/c_123356565.htm。
    ③ 新华网,《辽宁省出台新政策支持人才服务业发展》,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2-10/01/c 123783955.htm。
    ① 注:本部分以《辽宁省高技术服务业人才开发战略及实施建议》为题,已经刊发于《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年第6期。
    ② 《2010-2020年辽宁省人才发展规划》。
    ③ 李向前、李东、黄莉:《我国区域人力资本投资主体结构与竞争力关系研究》,《河南科学》,2011年第8期,第991页。
    ① 胡象明、唐波勇,《整体性治理:公共管理的新范式》,《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1月,第49卷第1期。
    ② Perry Hicks, Dinna Leat, Kimberly Seltzer & Gerry Stoker,2002, Towards Holistic Governance:The New Agenda. New York:Palgrave,37.
    ③ 勤益奋,《网络治理:公共管理的新框架》,《公共管理学报》,2007年第1期。
    ① 刘伟忠,《我国协同治理理论研究的现状与趋向》,《城市问题》,2012年第5期。
    ② 注:本节部分内容以《辽宁省高技术服务业人才开发战略及实施建议》为题,已经刊发于《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年第6期。
    ① 潘晨光、陈学强,《建设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的实践经验及建议》,《中国人才发展报告(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9月第一版,第252页。
    ① 彭宜新、邹珊刚,《从研究到创业:大学职能的转变》,《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4月,第19卷第4期。
    ① 陈统奎,《复旦:又一次华丽转身》,《新民周刊》,2005年9月23日。
    ② 陈笃彬,《正确处理八个关系,建设创业型大学》,《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① 邹晓东、陈汉聪:《创业型大学:概念内涵、组织特征与实践路径》,《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年第3期:第57页。
    ② 王雁、李晓强,《创业型大学的典型特征和基本标准》,《科学学研究》,2011年2月,第29卷第2期。
    ① 资料来源:东软集团网站,www.neusoft.com。
    ① Arthur, M. B.,1994, "The Boundaryless career:A new perspective for organizational inquiry",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15:295-306.
    ① 《东软集团2011社会责任报告》。
    ① 时晓玲,《校企双赢让企业离不开学校——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调查》,《中国教育报》,2011年4月17日第一版。
    ① http://sovo.neusoft.gd.cn/about.jsp。
    ① 《东软集团2011社会责任报告》。
    ② 同上。
    ① 徐光、尹哲辉,《东软集团通过PCMM5级评估》,《中国证券报》,2011年8月2日。
    ② 唐学良,《东软集团:通过PCMM5级认证》,《上海证券报》,2011年8月3日。
    ① 王成军、葛智勇、窦德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整合与优化:人力资源能力成熟度模型探析》,《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8年第8期,第29-32页。
    ② 杨明海、张体勤、丁荣贵,《人力资源能力成熟度模型:概念、体系与结构》,《东岳论丛》,2003年第24期,第134-136页。
    ③ 齐勇、潘英俊,《PCMM框架及应用前景》,《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4年第21期,第473-476页。
    ① 本部分以《试论猎头公司在区域人才竞争中的作用》为题,已经刊发于《中国集体经济》2012年第7期。
    [1][美]彼得·圣吉.郭进隆译.第五项修炼[M].上海:三联书店,1998.
    [2]陈统奎.复旦:又一次华丽转身[J].新民周刊,2005年9月23日.
    [3]蔡祥、刘晓正.SCI视角的官产学创新合作关系测度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2,(8).
    [4]陈笃彬.正确处理八个关系建设创业型大学[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
    [5]陈沛.发挥猎头公司在高层次人才引进中的作用[J].中国人才,2010,(10).
    [6]程中兴.人机界面的认识论研究[D].东华大学硕士论文,2005.
    [7]程贤文.国家猎头在行动[J].人力资源,2011,(9).
    [8]董维春、罗泽意、朱志成.迈向创业的现代大学——基于1998-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农业领域的调查[J].高等教育研究,2010,(5).
    [9]东软集团.东软集团:2011年度社会责任报告[EB/OL],http://www.cfi.net.cn/ p20120331000446.html.
    [10]方舟子.无比复杂的生命三螺旋[N].中华读书报,2000-8-9.
    [11]方卫华.创新研究的三螺旋模型:概念、结构和公共政策含义[J].自然辨证法研究,2003,19(11):69-78.
    [12]樊建芳.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13]房国忠.东北老工业基地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14][美]冯·诺伊曼、摩根斯坦.博弈论与经济行为[M].上海:三联书店,2004.
    [15]国务院.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16][美]亨利·埃茨科瓦茨著.周春彦译.三螺旋[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17][美]亨利·埃茨科瓦茨著.王平聚、李平译.创业型大学与创新的三螺旋模型[J].科学学研究,2009,27(4):481-488.
    [18]韩高军.三螺旋理论视角下的创业型大学[J].教育学术月刊,2010,(6).
    [19]黄璜.社会科学研究中“基于主体建模”方法评述[J].国外科研与管理,2010,(5):40-47.
    [20]黄健.我国发展人力资源开发学科的思考[J].兰州学刊,2009,(9):96-99.
    [21]何辉.战略视角下的人力资源开发[J].经济管理,2009,(3):180-185.
    [22]何为平.试析伽达默尔效果历史原则的辩证结构[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
    [23]何勇.“东北现象”失落辽宁人的十年嬗变[N].人民日报,2012-8-7.
    [24]洪明.英国终身学习的新变革——“产业大学”的理念与实践[J].比较教育研究,2001,(4):18-22.
    [25]洪京一主编.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报告(2012)[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26]胡象明、唐波勇.整体性治理:公共管理的新范式[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9(1):11-15.
    [27]胡君辰、郑绍濂.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三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8]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EB/OL],http://news.sina. com.cn/c/2003.12.21/10061394602s.shtml.
    [29]瞿建权.服务外包人才开发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09,(5).
    [30][德]加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31][美]加里·贝克尔.人力资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32]姜忠辉、刘晓静.论三螺旋下中间组织的角色和作用[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55-58.
    [33]江光荣.人性的迷失与复归——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社,1999.
    [34][美]杰里.W.吉雷、安·梅楚尼奇著.康青译.组织学习、绩效与变革——战略人力资源开发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5]金潇明.产业集群知识共享的四螺旋结构模型[J].系统工程,2010,(1).
    [36][美]赖尔·约克斯著.胡英坤、孙宁译.战略人力资源开发[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37][美]理查德·斯旺森、埃尔伍·德霍尔顿著.王晓晖译.人力资源开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8]李瑞祥.人力资源能力成熟度模型(P-CMM)及其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39]李益南.解释学视角下的建筑地域表达[D].昆明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1.
    [40]李燕萍.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程度的测评指标体系构建[J].统计研究,2001,(7):39-42.
    [41]李世超、苏俊.大学变革的趋势——从研究型大学到创业型大学[J].科学学研究,2006,(4).
    [42]李雪芹、周怀营、蔡翔.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创业型”大学建设[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4).
    [43]李小丽.三螺旋模型下美国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机构的动态演进及其启示[J].图书情报工作,2011,(14).
    [44]李颖主编.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报告(2011)[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45]李维安.网络组织——组织发展的新趋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46]李华晶、王睿.知识创新系统对我国大学衍生企业的影响——基于三螺旋模型的解释型案例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1,(1).
    [47]李纪珍、邓衢文、褚文博.资源开放共享的“北京模式”[J].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12,(1).
    [48]李娟、顾凤佳.英国产业大学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角色及启示[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3):1-5.
    [49]李印杲.协同·创新推动中国IT产业发展[C].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10周年院庆校企论坛,2012年10月27日(中国-武汉).
    [50]廖泉文.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1]廖泉文.职业生涯发展三·三·三理论[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4,(9):9-12.
    [52]辽宁省统计局.2011年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辽宁日报,2012-2-19.
    [53]梁茂信.美国人力培训与就业政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4]林忠、王晓莉.大连软件产业人才战略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11).
    [55]刘开会.伽达默尔解释学中的辨证法[J].兰州大学学报,1996,(1).
    [56]刘康.从胡适的方法论说到伽达默尔的阐释学[J].读书,1987,(6).
    [57]刘斌、田代贵.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基地战略研究——重庆北部新区案例[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58]刘进才.关于拓展人力资源开发内涵的思考[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0,(12): 5-8.
    [59]刘天祥.IT产业知识型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研究[D].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60]刘伟忠.我国协同治理理论研究的现状与趋向[J].城市问题,2012,(5):81-85.
    [61]刘元芳、彭绪梅、彭绪娟.基于创新三螺旋理论的我国创业型大学的构建[J].科技进步与管理,2007,24(11):106-108.
    [62]刘志明、殷保达.大学—产业—政府关系与创新模式变革[J].当代经济研究,2007,(10).
    [63]刘追、邢春雷.美国人力资源战略的实施措施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行政管理,2011,(4).
    [64]刘祖云、严燕.“三螺旋”国家理论创新模式的一个解释框架——以“包容性增长”与“包容性发展”为例[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65]刘美玉、刘力荣、李哲.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大学生机会型创业研究[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66]龙立荣、方俐洛.职业发展的整合理论述评[J].心理科学,2001,(4).
    [67]龙立荣、凌文辁、方俐洛.组织职业生涯管理及效果的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2,(8):61-67.
    [68]鲁志强.“第三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大奖”颁奖典礼上的讲话[EB/OL]. http://finance.sina. com.cn/g/20080414/07534743860.shtml.
    [69]栾维新、王茂军.我国高技术产业的问题和主要对策[J].地理科学进展,2000,(1):35-40.
    [70][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71][美]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72]孟畅.国内居民收入差距已收缩到拐点区[N].华商晨报,2012-11-20.
    [73]莫雷.教育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78]宁波企业招高端人才政府补贴“猎头费”[N].东方早报.2010-11-22.
    [79]欧阳忠明.人力资源开发学科:在争议中健康发展[J].企业活力,2009,(7):59-63。
    [80]欧阳忠明.跨溪建屋:学科互涉视角下人力资源开发学科构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81]潘晨光、陈学强.建设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的实践经验及建议[C].中国人才发展报告(2011).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82]潘东华、尹大为.三螺旋接口组织与创新中的知识转移[J].科学学研究,2008, 26(5):1073-1079.
    [83]潘东华、尹大为.三螺旋接口组织与创新机制[J].科研管理,2009,30(1):15-21.
    [84]潘锡辉、徐东岳、施祖麟.国家高新区人才发展战略探讨[J].中国软科学,2007,(6).
    [85]潘晨光主编.中国人才发展报告(2011)[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86]彭锦鹏.全观性治理:理论与制度化策略[J].政治科学论丛(台湾),2005,(23).
    [87]彭宜新、邹珊刚.从研究到创业:大学职能的转变[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19(4):44-48.
    [88]祁鸣、李建军.NASSCOM在印度软件产业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科技论坛,2007,(10):139-144.
    [89]齐善鸿、吴思.中国创新战略研究及其趋势分析——基于三螺旋创新的视角[J].中国科技论坛,2007,(7).
    [90]齐勇、潘英俊.PCMM框架及应用前景[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4,(21):473-476.
    [91]秦玉文、韩雪峰、丁华,等.人力资源开发实证研究——以构筑沈阳市人才高地战略研究为例[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92]勤益奋.网络治理.公共管理的新框架[J].公共管理学报,2007,(1).
    [93]任志安.理解与历史:伽达默尔的真理观[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6):63-66.
    [94]沈维涛.从人才链到产业链——印度软件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人才链因素[J].管理世界,2004,(1):141-144.
    [95]时晓玲.校企双赢让企业离不开学校——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调查[N].中国教育报,2011-4-17(1).
    [96]石火学.三螺旋模式:产学研结合的理想模式[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11).
    [97]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及应用实践[R].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98][美]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孙健敏等译.管理学(第9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99]宋斌.经济全球化视野下的政府猎头[J].中国商界,2009,(10).
    [100]宋之杰、赵之友.人力资源及人力资本浅析[J].技术经济,2001,(9).
    [101]搜狐网教育频道.中国企业大学从成长走向成熟[EB/OL].http://money.163. com/12/1117/01/8GFN4A8J00253B0H.html.
    [102]孙文荆.政府组建猎头公司免费“送”人[N].江苏工人报,2011-7-13.
    [103]孙一平、胡晓东.21世纪美国联邦政府人力资本管理战略新发展及启示[J].中国行政管理,2009,(4).
    [104]唐伟文.我国三螺旋模型下大学生创业初探[J].魅力中国,2011,(2).
    [105]唐学良.东软集团:通过PCMM5级认证[N].上海证券报.2011-8-3.
    [106]唐向红、胡伟.日本产学官合作机制分析与启示——以早稻田大学产学官合作为例[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2,(3).
    [107]田俊荣.劳动年龄第一次出现下降,人口红利拐点已现[EB/OL].http://finance. people.com.cn/n/2013/0128/c1004-20340931.html.
    [108]王成军、葛智勇、窦德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整合与优化:人力资源能力成熟度模型探析[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8,(8):29-32.
    [109]王楠.发展行业协会促进我国软件外包[J].宏观经济管理,2006,(9).
    [110]王琴梅、张勇.中国“用工荒”和“就业难”矛盾探索——基于三螺旋模式的分析[J].经济与管理,2011,25(8):83-87.
    [111]王雁、李晓强.创业型大学的典型特征和基本标准[J].科学学研究,2011,29(2):175-180.
    [112]王仰东、安琴、窦君鸿,等.我国高技术服务业发展对策研究——基于2005-2009年创新基金的数据[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0).
    [113]王仰东等.服务创新与高技术服务业[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114]王耀辉.国家战略——人才改变世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115]王晓峰.美国人力资源开发中政府的作用[J].人口学刊,2005,(3):28-31.
    [116]王晓晖、谢西庆.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开发学科刍议[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8,(9):18.
    [117]王晓莉.辽宁省高技术服务业人才开发战略及实施建议[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 (6).
    [118]王晓莉.试论猎头公司在区域人才竞争中的作用[J].中国集体经济,2012,(7).
    [119]王勇.海峡西岸经济区区域三螺旋合作深化发展路径探讨[J].台湾研究集刊,2011,(3).
    [120]韦锋.PCMM:人力资源管理的持续改进之路[J].人力资源管理,2010,(12).
    [121]魏迪、郑卫华.三螺旋视角下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模式初探[J].中国科技信息,2011,(9).
    [122]魏宏森.系统论[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
    [123]吴志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美国联邦政府改革[J].美国研究,2006,(1).
    [124]吴玉光.三螺旋视角下湖南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2,(1).
    [125][美]西奥多·舒尔茨.人力投资——教育和研究的作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126]《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第二卷).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127]萧鸣政.人力资源开发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28]萧鸣政.中国政府人力资源开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29]萧鸣政.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30]谢晋宇.人力资源开发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131]谢飞.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区域创新模式——上海杨浦区“三区联动”创新体系案例分析[J].中国信息导报,2007,(4).
    [132]新华网.2012中国海创周以签约23.3亿元圆满落幕[EB/OL]. http://news.xinhuanet. com/hr/2012-07/02/c123356565.htm.
    [133]新华网.辽宁省出台新政策支持人才服务业发展[EB/OL].http://news.xinhu.anet. com/edu/2012-10/01/c 123783955.htm.
    [134]熊斌、葛玉辉.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科技人力资源开发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0,(8):5-8.
    [135]徐光、尹哲辉.东软集团通过PCMM5级评估[N].中国证券报,2011-8-2.
    [136]许彤、王金红.行业协会在实用型人才培养中的角色定位与功能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0,(9).
    [137]许强、兰文艳.研发联合体(平台)的形成和演变——以台湾和中国大陆为例[J].科学学研究,2010,(2).
    [138]苑大勇.英国新工党终身学习政策10年回顾与评述[J].职业技术教育,2007,(31):87-90.
    [139]英国教育与就业部.英国的产业大学——使人人都参与终身学习[J].教育研究参考,2000,(15):24.
    [140]杨明海、张体勤、丁荣贵.人力资源能力成熟度模型:概念、体系与结构[J].东岳论丛,2003,(24):134-136.
    [141]杨连生、文少保.美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运作模式的创新——加州格雷·戴维 斯州长科学与创新研究院案例分析[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10,(3).
    [142]杨丽娟、刘大毅.千名“海归”投身沿海经济带建设[N].辽宁日报,2012-6-18.
    [143]张道武、吴劲松.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中多主体行为博弈建模研究[J].运筹与管理,2008,17(2):57-61.
    [144]张道武.基于我国企业核心能力提升背景的合作创新若干机制研究[D].中国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145]张和平.人力资源开发的特点和功能[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7,(7).
    [146]张卫国.三螺旋理论下欧洲创业型大学的组织转型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10,(3).
    [147]张秀萍、迟景明、胡晓丽.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创业型大学管理模式创新[J].大学教育科学,2010,(5).
    [148]张铁男、陈娟.基于三螺旋模型的大学科技园孵化模式研究[J].情报杂志,2011,(2).
    [149]张冬生、王子杰、齐秀强.开放与担当: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三螺旋解读[J].湖北社会科学,2011,(2).
    [150]张颖、胡树华、牟仁艳,等.基于三螺旋的高新区多主体合作演化博弈分析[J].软科学,2012,26(6):33-37.
    [151]郑伯埙、黄敏萍.实地研究中的案例研究[A].载于陈晓萍、徐淑英、樊景力主编.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99-226.
    [152]郑富年、江旺龙、梁邦福.基于“三螺旋”系统进化模型的区域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研究——以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为实例[J].商场现代化,2011,(13).
    [153]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中国服务外包发展报告2009[R].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154]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报告2008.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155]周春彦、亨利·埃茨科瓦茨.双三螺旋:创新与可持续发展[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156]周银珍、赵彪、段波.区域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157]周志忍.整体政府与跨部门协同[J].中国行政管理,2008,(9).
    [158]周志霞、肖平.基于三螺旋模型的山东省木材加工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10,(3).
    [159]朱国华等.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专利、标准与人才战略[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160]朱瑞博.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及其政策取向[J].改革,2010,(3).
    [161]邹晓东、陈汉聪.创业型大学:概念内涵、组织特征与实践路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3):54-59.
    [162]Alagaraja, M. and Dooley, L. M.,2003, "Origins and Historical Influences on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A Global Perspective",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Review, 2(1):82-96.
    [163]Andy Smith,2006, "Engagement or Irrelevance? HRD and the World of Policy and Practice", Development Review, (3):123.
    [164]Arthur, M. B.,1994, "The Boundaryless career:A new perspective for organizational inquiry",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5):295-306.
    [165]Bennett, C. A.,1937, History of Mannual and Industrial Educaion 1870 to 1917. Peoria, IL:Bennett.
    [166]Bill Curtis, William E. Hefley, Sally A. Miller.,2001, People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Version 2.0. Pittsburgh PA:Software Engineering Institute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167]Chalofsky, N.,2007, "The Seminal Foundation of the discipline of HRD:People, learning and organizations",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Quarterly,18(3):234-236.
    [168]David P. Mankin,2001,"A Model for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3).
    [169]Davis, E.G.,1978, "Education in Industry:A historical overview". Education Canada, Spring,40-46.
    [170]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DfEE),1998, The Learning Age:a Renaissance for a New Britain, London HMSO.
    [171]Edgar H. Schein,1978, Career Dynamics:Matching Individual and Organizational Needs, Addison-Wesley.
    [172]Friedman D.,1991."Evolutionary Games in Economics". Econometrica,59(3): 637-666。
    [173]Gourlay, S.,2001,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HRD",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4(1):27-46.
    [174]Gutteridge, T. G,1986, Organizational career development systems:The state of the practice. In D. T. Hall. Career Development in organizaions,50-94.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
    [175]Gutteridge, T. G., Leibowitz. Z. B. & Shore, J. E.,1993. Organizational career development.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
    [176]Hall D. T., Mos J. E.,1998, "The New Protean Career Contract:Helping organizations and Employees Adapt",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26):22-37.
    [177]Iraki Gvaramagze,2008,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Practice:the Paradox of Empowerment and Individualization",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11(5):465-477.
    [178]J. M. Epstein, R. L. Axtell,1996, Growing Artificial Societies:Social Science from the Bottom Up, MA:MIT Press, Cambridge.
    [179]J. W. Gilley & A. Maycunich,2000, Beyond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Creating a Culture of Continuous Growth and Development Through State-of-the-Art Human Resource Practices, Cambridge, Mass.:Perseus Publishing.
    [180]Jacobs, R.,1990,"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as an interdisciplinary body of knowledge",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Quarterly,1(1),65-71.
    [181]Jim McGoldrick, Jim Stewart, Sandra Waston,2001, "Theorizing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4(3):343-356.
    [182]Kuruvilla Sarosh,1996, "National Industrialization Strategie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Workplace HR Practices:Case Studies in Malaysia and the Philippines",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Journal,6(3):22-41.
    [183]Lee, M.,2001, "A Refuse to define HRD",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4(3):327-341.
    [184]Lynham, S. A., Paprock.,2006. "NHRD in transitioning societies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Advances in Developing Human Resources, (1).
    [185]Margaret Kulpa,2007, "Why Should I Use the People CMM?", The Journal of Defense Software Engineering,11:19-22.
    [186]Mclean, G. N.,1998, "HRD:A Three Legged Stool, an Octopus, or a Centipede?",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1(4):375-377.
    [187]Mclean, G. N.,2004, "National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What is the world is it?", Advances in Developing Human Resources,6(3):269-275.
    [188]Miles I, Kastrinos N, Bilderbeek R, et al.,1995, Knowledge 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their Role as Users, Carriers and Sources of Innovation, Report to the EC DG XIII Sprint EIMS Programme.
    [189]Nadler L.,1970, Developing Human Resource:Concepts and Model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190]OPM, President Management Agenda 2001[EB/OL], http://www.cfn.doe.gov/budget/ 03budge/content/appendix.
    [191]Perry Hicks, Dinna Leat, Kimberly Seltzer & Gerry Stoker,2002, Towards Holistic Governance:The New Agenda.New York:Palgrave.
    [192]Reiskin E. D., White A. L., Kauffman Johnson J., & Votta T. J.,2000, "Servicing the Chemical Supply Chain",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3.
    [193]Richard A. Swanson,2001,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its Underlying Theory",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4(3):299-312.
    [194]SEI,2000,Software Engineering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SEI Joint Program Office.
    [195]Wilson J. P.,1999,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Learning and Training for individuals and organizations. London:Kogan Page Publishers,14.
    [196]Woodall, J.,2006,"From individual learning to social learning—Reframing HRD theory and Practice",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2).
    [197]Yehuda Barueh & Maury Peiperl,2000, "Career management practices",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39):99-103.
    [198]http://www.neusoft.com
    [199]http://sovo.neusoft.gd.cn/about.jsp
    [200]http://www.lnen.cn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