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抄本《五音通韵》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官话,是对明代以降汉民族共同语的通称,是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前身。历史上,官话是与方言相对而言的。周德清《中原音韵》称之为“天下通语”,明清时期被称为“官话”,最初通行于官场。明清时期北京官话语音的研究还很不充分。虽然十九世纪以后记录北京官话的材料很丰富,但是反映清初语音的资料很缺乏,因此,很难描摹北京官话历史演变的轨迹,致使许多问题悬而未决。
     作为清代前期的一部等韵文献,佚名韵书《五音通韵》非常重视韵书与韵图为体为用的配合。它顺应时音的变化,改良旧有反切的弊端,废除等韵门法,变等第为开齐合撮四呼,共归纳出了十九个声母十二个韵摄和五个声调。它在汉语语音史、汉语韵书史、中国语言学史、汉语辞书史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惜乎该书传本稀少,世人很难寓目,故往哲时贤鲜有论及。
     本文以日本永岛荣一郎文库藏清抄本《五音通韵》为研究对象,条分缕析,进行全面研究。全文分为七章。
     第一章《绪论》,交代本课题的研究价值、综述研究现状,并简要介绍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五音通韵〉的版本与著作年代》,初步摸清清初韵书《五音通韵》的版本情况,并利用文献内部材料补证了《五音通韵》的成书年代。《五音通韵》是一部鲜为人知的韵书,未见刻本,只有两部抄本传世。一部为韵图抄本,收藏在台北市台湾师范大学图书馆特藏室;另一部是等韵图与韵书相配的抄本,收藏在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永岛荣一郎文库。现存两部抄本均没有交代作者、成书年代等情况。它的著作年代不会早于清代雍正二年,即1724年。
     第三章《〈五音通韵〉编撰研究》,将该书置于明清等韵学史、等韵学思想史背景下,介绍其编撰体例、韵图,探讨其编撰特点。第一节详尽介绍《五音通韵》的体例及内容;第二节依照十二摄韵图的先后顺序分析每幅图的情况与特点,比较分析韵图列字与韵书小韵首字以及韵图韵书编制编撰形式方面的差异;第三节围绕韵图与韵书配合情况探讨其编撰特点,蠡测编撰者的创作意图。
     第四章《〈五音通韵〉语音系统》,是本文的重点所在,在分析《五音通韵》语音框架基础上,探求其语音性质。首先通过查检韵书小韵首字的中古音韵地位,梳理其声母、韵母的来源,考察声母、韵母的分合演变;再与卷首韵图参照,构拟其音值,列出了声母表和韵母表;根据韵图、韵书中入声字的排列探求声调调类的情况。结合《五音通韵》音系情况,我们对汉语语音史上的重要问题如全浊声母的清化、见组精组与舌面音的关系、韵尾的分合情况、入声字的分布等进行了探讨,也对某些不符合语音演变规律的例外情况作出了解释。在判定《五音通韵》的语音性质时,将其与《五方元音》、《三教经书文字根本》、《中原音韵》、《切韵指南》、《语言自迩集》、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进行共时、历时比较分析。我们认为《五音通韵》反映的是十八世纪初北京官话的语音面貌。
     第五章《〈五音通韵〉的语音意识》,主要从它对《韵法直图》、《字汇》、《正字通》等韵书、字书注音材料的批评出发探求作者所持的语音立场。
     第六章《〈五音通韵〉所引辞书文献考》,对《五音通韵》所征引《中原雅音》、《字汇》、《正字通》等韵书、字书文献考辨论析,归纳、阐发该书在汉语辞书史、汉语语言文字规范史等方面的价值。
     第七章《结语》,总结全文研究所得。
Mandarin,the predecessor of Putonghua in present China,refers to the common language used by Chinese people. Historically, Mandarin existed as the opposition of dialect. Zhou De-qing called it“nationwide language”in Zhongyuan Yinyun(《中原音韵》).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t began to be known as“Mandarin”, since it was originally spoken in officialdom.The study on phonetics system development of Beijing Mandarin was far from sufficient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lthough there have been much material recording Beijing Mandarin since the 19th century, the lack of early Qing Dynasty data still leavs many problems unsolved, making it difficult to describe evolution of Madarin.
     As an anonymous rhyming dictionary with phonetics Rhyme-table in early Qing dynasty, Wuyin Tongyun(《五音通韵》) attaches much importance to the function of Rhyme-table. It emphasizes recording the pronunciation of that time and revising traditional“Fanqie(反切)”. In this book, some old regualtions not in tune with the age are abandoned, and“kai(开口呼)”“qi(齐齿呼)”“he(合口呼)”and“cuo(撮口呼)”are invented. In addition, 19 initials, 12 final sounds and 5 tunes are summarized in this book. Therefore this book is of great academic valu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honetics, the history of rhyming dictionary and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nguistics. However, the copies of the book handed down are rare and hard to access, so few experts have mentioned it.
     This paper thoroughly studies Wuyin Tongyun(《五音通韵》),the version possessed by Yongdao Rongyilang Library. There are seven chapters in this paper.
     Chapter one is Introduction which reveals the value of this research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other studies on this issue. Research ideas, methods and purposes are also presented in this chapter.
     Chapter two is Compilation of Wuyin Tongyun(《五音通韵》).The written time and version of the book are explored. Without any block printed editions, Wuyin Tongyun(《五 音通韵》) is rarely known by people. There are only two handcopied books, of which one is a Rhyme-table of phonetics kept in the special collection room of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Library and the other is a rhyming dictionary with Rhyme-tables kept in Yongdao Rongyilang Library of Keio University. Neither of the two has mentioned who the writer is or when the book was written. However, through investigation we claim that the book was written after 1724.
     Chapter three is Compilation of Wuyin Tongyun(《五音通韵》), in which the edition principle, Rhyme-table and edition features are explained in the background of phonetics history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re are three sections in this chapter. Section one thoroughly introduces the edition principle and content of the book. Section two explores status and features of every Rhyme-table according to sequence of 12 final sounds, contrasting first the representing characters in Rhyme-table and those in the book, and second compilation of the two. Section three discusses edition features of the book and infers writing motivation and starting point of the writer.
     Chapter four is Phonetics System of Wuyin Tongyun(《五音通韵》), the major part of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phonetics framework, the phonetics nature of the book is determined. First the phonetic situation of representing charaters in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is examined, and then the origin of initials and finals in this system is checked. Based on the above research, the evolution of the phonetic system in this book is investigated. Through comparing with the phonetic Rhyme-table on the first part of the book, sound value is worked out, and the rhyme-tables of initial and final are formed. Accoring to the position of Rusheng(入声) characters in the Rhyme-table and the book, tunes and its classification are investigated. Meanwhile, we also discuss some significant problems in Chinese phonetics history, such as devoicing of voiced initials, relations among Jian(见)group, Jing(精) group and palatal sound, evolution of endings and position of Rusheng(入声) characters. Explainations about those exceptions violating evolution rules are also presented in this section. Secondly, the phonetic system in Wuyin Tongyun(《五音通韵》) is compared with the system in other books in the same period such as Wufang Yuanyin(《五方元音》) and Sanjiao Jingshu Wenzi Genben(《三教经书文字根本》). The succession relation between Wuyin Tongyun(《五音通韵》) and some earlier books such as Zhongyuan Yinyun(《中原音韵》) and Qieyun Zhinan(《切韵指南》) is explored. The nature of the phonetics system in this book is determined through constrasting Wuyin Tongyun(《五音通韵》) and Yuyan Zier Ji(《语言自迩集》) and the phonetics system of Present-day Mandarine. We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what Wuyin Tongyun(《五音通韵》) records is the phonetics situation of Beijing Mandarin in 18th century.
     Chapter five is Criticism in Wuyin Tongyun(《五音通韵》) . The writer has criticized the phonetic notation in some rhyming dictionarys such as Yunfa Zhitu(《韵法直图》), Zihui(《字汇》), Zhengzi Tong(《正字通》). This chapter analyses the criticism and tries to make clear about the purpose of the criticism,and summarizes the writer’s view of phonetics and the its values.
     Chapter six is Investigation of Reference in Wuyin Tongyun(《五音通韵》). Through analysing the reference books such as Zhongyuan Yayin(《中原雅音》); Zihui(《字汇》) and Zhengzi Tong(《正字通》), values of Wuyin Tongyun(《五音通韵》) in the history of lexicographical books and the history of language regulation are presented.
     Chapter seven is Summary. It summarizes the study in this chapter.
引文
①赵荫棠:《等韵源流》第15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年。
    ②报告中,竺先生说:“从中古到现代的语音发展中,舌面后不圆唇韵母[?]是一个相当晚起的成分。中古音系里没有它的踪迹,宋以后乃至明末清初的语料,诸如《西儒耳目资》、《五方元音》等也都看不到它的影子。然而,康熙开始的几部韵图里,韵母[?]的痕迹终于出现了。《拙菴韵悟》、《五音通韵》、《字母切韵要法》是最早含有韵母[?]的韵图。现代韵母[?]的演化可以称为‘滚雪球式的语音类化’,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是汉语语音演变的一种特殊类型”。
    ③冯尔康:《〈清史史料学〉序》,沈阳:沈阳出版社,2004年。
    ①冯志伟编著:《现代语言学流派》(修订本),第259-265页,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
    ①(日)永岛荣一郎:《近世支那語特に北方語系統に於ける音韻史研究資料に就いて》,《言语研究》, 1941年第8-9号。(董冰华译文,未刊稿)
    ②赵荫棠:《等韵源流》,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年。
    ②冯蒸:《赵荫棠音韵学藏书台北目睹记——兼论现存的等韵学古籍》,《汉字文化》,1996年第4期。
    ③李致忠:《古籍版本知识500问》,第381-382页,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
    ①(日)永岛荣一郎:《近世支那語特に北方語系統に於ける音韻史研究資料に就いて》,《言语研究》, 1941年第8-9号。(董冰华译文,未刊稿)
    ②《三教经书文字根本》,阿摩利谛著,关于作者及著作年代还不太明确,赵荫棠先生在《明清等韵之北音系统》中考证它成书于康熙三十八年至康熙四十年之间(公元1699-1701年)。详见《辅仁学志》1936年第6卷第1-2合期。
    ③(日)永岛荣一郎:《近世支那語特に北方語系統に於ける音韻史研究資料に就いて》,《言语研究》, 1941年第8-9号。(董冰华译文,未刊稿)
    ①应裕康:《抄本韵图〈五音通韵〉所反映的清初北方语音》,《国立编译馆馆刊》,1993年第22卷第2期。.
    ①清代乾隆时期,王锡侯编撰《字贯》一书60卷,纠正《康熙字典》漏误。凡例及书中直书“玄烨”、“胤祯”、“弘历”字样,没避讳,被全家斩首,著作也全部销毁。看来当时的文人们还是有不避讳现象的,只不过是以“全家性命”为代价的。所记事宜详见姜聿华:《中国传统语言学要籍述论》,第284-285页,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年。
    ②《康熙字典》成书于康熙五十五年即公元1716年,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官修字典。在中国字典、辞书的历史上,有清一代,“字典”为《康熙字典》之专称。详见刘叶秋:《中国字典史略》,第1、156-165页,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③此处漫漶不清,对检《康熙字典》应为“漓”。
    ①“熟刱”,就上下文意推度,似为“孰创”二字,亦即“反切之法,不详孰创!”
    ①应裕康:《抄本韵图〈五音通韵〉所反映的清初北方语音》,《国立编译馆馆刊》,1993年第22卷第2期。
    
    ①《门法玉钥匙》记录的十三门,是宋元等韵门法之大成,对等韵图中归等列字做了总括式说明。
    ②此处“於”当为“与”。
     ①此处“与”字当为“于”。
    
    ①龙庄伟:《〈五方元音〉音系研究》,《语言研究》,1989年第2期。
    ②王平:《〈五方元音〉韵部研究》,《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5期。
    ①宁忌浮:《读明代韵书的注释——附谈韵书与字书的关系》,《宁忌浮文集》第469-481页,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0年。
    
    
    ①向熹:《简明汉语史·下册》(修订本),第820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②耿振生:《明清等韵学通论》第142页,北京:语文出版社,1992年。
    ①(日)平山久雄:《普通话“铅”字读音的来源》,《李新魁教授纪念文集》第196-210页,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①应裕康:《清代韵图之研究》第432页,台北:弘道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72年。
    ①李珍华、周长楫编撰:《汉字古今音表》(修订本),第197页,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①王力:《王力论学新著》第13页,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
     ①张玉来:《韵略易通研究》第23页,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9年。
    ①应裕康:《清代韵图之研究》第433-434页,台北:弘道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72年。
    ②钱曾怡主编:《汉语官话方言研究》第29-30页,济南:齐鲁书社,2010年。
    
    ①张树铮:《方言历史探索》第109-118页,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年。
    ②罗常培:《〈中原音韵〉声类考》,《罗常培语言学论文集》第85-104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③郑仁甲:《汉语卷舌声母的起源和发展》,《语言研究》,1991年增刊。
    ①向熹:《简明汉语史·上册》(修订本),第267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②汪银峰:《明末以来内丘、尧山语音的演变研究》第134-142页,沈阳:辽海出版社,2009年。
    ③李无未主编:《汉语音韵学通论》第168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①向熹:《简明汉语史·上册》(修订本),第264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②向熹:《简明汉语史·上册》(修订本)第332-334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①王平:《〈五方元音〉音系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1期。
    ②耿振生:《明清等韵学通论》第148页,北京:语文出版社,1992年。
    ①汪银峰:《明末以来内丘、尧山语音演变研究》第116-124页,沈阳:辽海出版社,2009年。
    ①耿振生:《明清等韵学通论》第180页,北京:语文出版社,1992年。
    ①《存目丛书一·经部第二一八册》。
    ①王力:《汉语史稿》第135页,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②杨耐思:《近代汉语-m的转化》,载《近代汉语音论》第60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①李无未主编:《汉语音韵学通论》第170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①杨耐思:《中原音韵音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宁继福:《中原音韵表稿》,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5年。
    ②王力:《汉语史稿》第155页,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③郭力:《重订司马温公等韵图经》,载《古汉语研究论稿》第58页,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3年。
    ④周赛华:《〈合并字学篇韵便览〉研究》第57-59页,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①宁继福:《中原音韵表稿》第9页,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5年。
    ①应裕康:《清代韵图之研究》第442页,台北:弘道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72年。
    ②(日)永岛荣一郎:《近世支那語特に北方語系統に於ける音韻史研究資料に就いて》,《言语研究》, 1941年第8-9号。(董冰华译文,未刊稿)
    ③(日)永岛荣一郎:《近世支那語特に北方語系統に於ける音韻史研究資料に就いて》,《言语研究》, 1941年第8-9号。(董冰华译文,未刊稿)
    ④应裕康:《清代韵图之研究》第442页,台北:弘道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72年。
    ①王力:《汉语语音史·明清的韵部》第395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②耿振生:《明清等韵学通论》第148-149页,北京:语文出版社,1992年。
    ③(英)威妥玛著:《语言自迩集》第1章“发音”,第25-26页,张卫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①应裕康:《清代韵图之研究》第437-438页,台北:弘道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72年。
    ②应裕康:《清代韵图之研究》第442页,台北:弘道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72年。
    
    ①王力:《汉语语音史·明清的韵部》第590-591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②向熹:《简明汉语史·下册》(修订本),第821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①应裕康:《抄本韵图〈五音通韵〉所反映的清初北方语音》,《国立编译馆馆刊》,1993年第22卷第2期
    ②并未全混,如曾摄、梗摄唇音及喉牙音合口字。
    ③止摄开口喉牙音及舌音、止摄合口及微韵唇音、蟹摄齐祭泰灰韵。
    ①李新魁:《论“等”的起源和发展》,载《李新魁自选集》,洛阳:大象出版社,1993年。
     ①宁忌浮:《〈古今韵会举要〉及相关韵书》第38页,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①应裕康:《抄本韵图〈五音通韵〉所反映的清初北方语音》,《国立编译馆馆刊》,1993年第22卷第2期。
    ②应裕康:《抄本韵图〈五音通韵〉所反映的清初北方语音》,《国立编译馆馆刊》,1993年第22卷第2期
     ①详见汪银峰:《明末以来内丘、尧山语音的演变研究》,沈阳:辽海出版社,2010年。
    
    ①赵荫棠:《明清等韵之北音系统》,《辅仁学志》,1936年第6卷第1-2期。
    ②(日)永岛荣一郎:《近世支那語特に北方語系統に於ける音韻史研究資料に就いて》,《言语研究》, 1941年第8-9号。(董冰华译文,未刊稿)
    ①张卫东:《威妥玛氏〈语言自迩集〉所记的北京音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①张卫东:《威妥玛氏〈语言自迩集〉所记的北京音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①威妥玛编著:《语言自迩集》(第1卷),第29页,张卫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②张卫东:《威妥玛氏〈语言自迩集〉所记的北京音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③威妥玛编著:《语言自迩集》(第1卷),第28页,张卫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④威妥玛编著:《语言自迩集》(第1卷),第27-28页,张卫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①钱曾怡主编:《汉语官话方言研究》第69页,济南:齐鲁书社,2010年。
    ②叶宝奎:《明清官话音系》第185-189页,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①详见巫俊勳:《〈字汇〉编纂理论研究》“提要”,收录在潘美月、杜洁祥主编《古典文献研究辑刊·四编》第25册,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7年。
    ①刘叶秋:《中国字典史略》第147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②抄本《五音通韵》原书并没有页码标示,为便于翻检笔者替其编号记录,特此说明。
     ①“谐”当为徐锴之“锴”字。《五音通韵》上下文的引述材料,可证。是为内部材料互证用于校勘。
    ①详见董琨:《〈正字通〉影印前言》,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6年。
    ②(明)张自烈、(清)廖文英著:《正字通》,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6年。
    ③抄本《五音通韵》原书并没有页码标示,为便于翻检笔者替其编号记录,特此说明。
    ①先列出庚戌本《正字通》之出处(集、部与页码),后面跟排的是工人出版社缩微影印本之阿拉伯数字页码及位置,下同。
    ①“谐”,当为“徐锴”之“锴”。《五音通韵》上下文的引述材料,可证。
    ①李方桂:《上古音研究》第16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
    ②李新魁:《论〈切韵〉系统中床禅的分合》,《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年1期。
    ③邵荣芬:《〈切韵〉研究》第105-106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④李无未主编:《汉语音韵学通论》第210-211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①因为《韵法直图》与《韵法横图》附刊在《字汇》中,故亦称之为《字汇直图》、《字汇横图》。
    ②宁忌浮:《汉语韵书史(明代卷)·弁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①应裕康:《清代韵图之研究》第8-10页,台北:弘道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72年。
    ②如唐作藩、耿振生等先生的《二十世纪的汉语音韵学》、《汉语音韵学的实用性》等文章的研究。
    
    ①详见刘叶秋《中国字典史略》(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的述说。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②蒋希文:《〈中原雅音〉记略》,《中国语文》,1978年第4期。
    ③邵荣芬:《〈中原雅音〉研究》第28页,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1年。
    ①赵荫棠:《〈中原音韵〉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56年;钱玄同:《评赵荫棠〈中原音韵〉研究》,《国语周刊》,1932年第52期。
    ②吉林省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室:《中原雅音辑佚》(油印本),1978年。该材料蒙宁继福先生赐原版油印本供笔者复印,特此致谢。
    ③宁先生在《〈中原雅音〉辑佚》中所辑条目有重复列出的,具体是:龍(P2)、聚(P10-11)、?(P46)、搦(P49)、迎(P50)、硬(P54)、甃(P62-63)。
     ①李建国:《汉语规范史略》第1-6页,北京:语文出版社,2000年。
    ①雍和明等著:《中国辞典史论》第298-299页,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①耿振生:《明清等韵学通论》,第4页,北京:语文出版社,1992年。
    1.丁度等编(宋):《宋刻集韵》,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2.樊腾凤撰(清):《五方元音》,文秀堂刻本,《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3.韩道昭著(金)、宁忌浮校订:《校订五音集韵》,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4.黄公绍、熊忠著(元),宁忌浮整理:《古今韵会举要》,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5.《康熙字典》(同文书局本,附王引之《字典考证》),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6.兰廷秀(明):《韵略易通》,《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7.莫友芝著、罗常培校点:《韵学源流》,民国间排本。
    8.沈乘麐著(清)、欧阳启名编:《韵学骊珠》(光绪版),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9.司马光撰(宋):《宋本切韵指掌图》(北京图书馆藏宋绍定刻本),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10.《宋本广韵?永禄本韵镜》,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11.张自烈(明)、廖文英(清):《正字通》(庚戌序弘文书院刊本),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6年。
    12.周德清(元):《中原音韵》,《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
    13.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编:《北京大学百年国学文萃·语言文献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14.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语言学教研室编:《汉语方音字汇》(第二版重排本),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年。
    15.曹述敬:《音韵学辞典》,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年。
    16.陈保亚:《论语言接触与语言联盟——汉越(侗台)语源关系的解释》,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年。
    17.陈保亚:《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
    18.陈垣:《史讳举例》(新1版),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19.丁锋:《日汉琉汉对音与明清官话音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20.丁声树、李荣:《古今字音对照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21.丁邦新:《丁邦新语言学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
    22.董冰华:《〈中原雅音〉新考》,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23.董同龢:《汉语音韵学》,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24.杜泽逊:《文献学概要》,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25.方经民:《现代语言学方法论》,洛阳: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26.方孝岳编:《广韵韵图》,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27.高本汉著(瑞典),赵元任、罗常培、李方桂译:《中国音韵学研究》(缩印第1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
    28.耿振生:《明清等韵学通论》,北京:语文出版社,1992年。
    29.耿振生:《音韵通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30.耿振生:《20世纪汉语音韵学方法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31.耿振生主编:《近代官话语音研究》,北京:语文出版社,2007年。
    32.《古汉语大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
    33.郭力:《古汉语研究论稿》,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3年。
    34.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
    35.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编:《汉语大字典》(缩印本),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6年。
    36.何大安:《规律与方向——变迁中的音韵结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37.侯精一:《现代汉语方言概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38.胡安顺:《音韵学通论》,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39.胡奇光:《中国文祸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40.吉林省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室编印:《〈中原雅音〉辑佚》(油印本),长春:1978年。
    41.姜聿华:《中国传统语言学要籍述》,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年。
    42.金德建:《司马迁所见书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年。
    43.金基石:《朝鲜韵书与明清音系》,哈尔滨: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03年。
    44.金立鑫编著:《语言研究方法导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
    45.金有景:《普通话语音》,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
    46.李立成:《元代汉语音系的比较研究》,北京:外文出版社,2002年。
    47.李清桓:《五方元音音系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
    48.李无未:《音韵文献与音韵学史——李无未文存》,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
    49.李无未:《汉语音韵学通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50.李新魁:《汉语等韵学》,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51.李新魁:《中原音韵音系研究》,洛阳:中州书画社,1983年。
    52.李新魁:《汉语音韵学》,北京:北京出版社,1986年。
    53.李新魁、麦耘:《韵学古籍述要》,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54.李新魁:《李新魁自选集》,洛阳:大象出版社,1993年。
    55.李新魁:《李新魁音韵学论集》,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7年。
    56.李致忠:《古书版本学概论》,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0年。
    57.李致忠:《古籍版本知识500问》,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
    58.林平和:《明代等韵学之研究》(未刊稿),“台湾”政治大学博士论文,1975年。
    59.林焘、耿振生:《音韵学概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60.林焘、王理嘉编著:《语音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61.刘叶秋:《中国字典史略》,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62.鲁国尧:《鲁国尧语言学论文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
    63.鲁国尧:《语言学文集:考证、义理、辞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64.陆志韦:《陆志韦近代汉语音韵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
    65.罗常培、蔡美彪:《八思巴字与元代汉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66.罗常培、王均:《普通语音学纲要》(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67.毛春翔:《古书版本常谈》(插图增订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68.梅耶著(法)、钱晋华译:《历史语言学中的比较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年。
    69.宁继福:《中原音韵表稿》,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5年。
    70.宁忌浮:《古今韵书举要及相关韵书》,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71.宁忌浮:《宁忌浮文集》,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0年。
    72.潘文国:《韵图考》,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73.钱曾怡:《汉语方言研究的方法与实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74.钱曾怡等主编:《山东方言研究》,北京:齐鲁书社,2001年。
    75.钱曾怡主编:《汉语官话方言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10年。
    76.桥本万太郎著(日),余志鸿译:《语言地理类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
    77.邵荣芬:《中原雅音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1年。
    78.邵荣芬:《汉语语音史讲话》(校正本),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79.索绪尔著(瑞士),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
    80.唐作藩:《音韵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81.唐作藩:《普通话语音史话》,北京:语文出版社,2000年。
    82.唐作藩:《汉语史学习与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83.唐作藩:《汉语音韵学常识》(第4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84.唐作藩主编:《中国语言文字学大辞典》,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年。
    85.唐作藩著:《汉语语音史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86.万献初:《音韵学要略》,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
    87.汪银峰:《明末以来内丘、尧山语音的演变研究》,沈阳:辽海出版社,2010年。
    88.王福堂:《汉语方言语音的演变和层次》,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年。
    89.王洪君:《汉语非线性音系学》(增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90.王进安:《〈韵学集成〉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
    91.王理嘉编著:《音系学基础》,北京:语文出版社,1991年。
    92.王力:《汉语音韵》,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
    93.王力:《汉语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94.王力:《汉语语音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95.王新华:《避讳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
    96.威妥玛著(英),张卫东译:《语言自迩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97.向熹:《简明汉语史》(上、下),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98.徐通锵:《汉语研究方法论初探》,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99.徐通锵:《历史语言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100.薛凤生:《北京音系解析》,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6年。
    101.阳海清、褚佩瑜、兰秀英等编:《文字音韵训诂知见书目》,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
    102.杨剑桥:《汉语现代音韵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
    103.杨耐思:《中原音韵音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104.杨耐思:《近代汉语音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105.袁家骅:《汉语方言概要》(第二版),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89年。
    106.叶宝奎:《明清官话音系》,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
    107.应裕康:《清代韵图之研究》,台北:台北弘道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72年。
    108.雍和明等著:《中国辞典史论》,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109.余迺永:《新校互注宋本广韵》,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
    110.遇笑容、曹广顺、祖生利主编:《汉语史中的语言接触问题研究》,北京:语文出版社,2010年。
    111.张鸿魁:《明清山东韵书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5年。
    112.张树铮:《方言历史探索》,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年。
    113.张树铮:《清代山东方言语音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
    114.张世禄:《中国音韵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影印本,1998年。
    115.张玉来:《韵略易通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9年。
    116.张玉来:《韵略汇通音系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年。赵诚:《中国古代韵书》,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117.赵荫棠:《中原音韵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118.赵荫棠:《等韵源流》,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年。
    119.《中国历史年代简表》,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
    120.中国音韵学研究会编:《音韵学研究》(第一辑),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121.中国音韵学研究会编:《音韵学研究》(第二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122.中国音韵学研究会编:《音韵论丛》,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
    123.《〈中原音韵〉新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124.周好璐:《圆音正考注说》,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年。
    125.周赛华:《合并字学篇韵便览研究》,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
    126.周振鹤撰集,顾美华点校:《圣谕广训:集解与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
    127.周祖谟:《问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6年。
    128.朱晓农:《音韵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129.竺家宁:《近代音论集》,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4年。
    130.鲍明炜:《略论汉族共同语的形成和发展》,《中国语文》,1955年第6期。
    131.陈东辉:《日本的汉语史研究之历史与现状——兼论中日学术交流对汉语史研究的重要作用》,《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简报》,2005年第4期。
    132.方环海:《描写与阐释——20世纪近代汉语北音学研究方法例说》,《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133.冯蒸:《赵荫棠音韵学藏书台北目睹记——兼论现存的等韵学古籍》,《汉字文化》,1996年第4期。
    134.傅力:《元、明、清三代的推普工作》,《语文建设》,1991年第9期。
    135.耿振生:《近代书面音系研究方法琐谈》,《古汉语研究》,1993年4期。
    136.耿振生:《怎样用现代方言去证明〈中原音韵〉的语言基础?——从多向的音系比较看近代北京话的来源及递嬗延续(一)》,中国音韵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讨论会暨汉语音韵学第九届国际学术研讨会宣读论文,南京:南京大学,2006年。
    137.黄侃:《音略》,载费振刚、温儒敏主编:《北京大学中文系名家文存(1898-199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
    138.黄笑山:《利玛窦所记的明末官话声母系统》,《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
    139.蒋希文:《〈中原雅音〉记略》,《中国语文》,1978年第4期。
    140.蒋礼鸿:《〈中原雅音辑佚〉校读》,《蒋礼鸿文集》(第3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
    141.金基石:《朝鲜对音文献中的微母字》,《语言研究》,2000年第2期。
    142.金薰镐:《西洋传教士的汉语拼音所反映的明代官话音系》,《古汉语研究》,2001年第1期。
    143.黎新第:《近代汉语共同语语音的构成、演进与量化分析》,《语言研究》,1995年第2期。
    144.黎新第:《见精组声母合流应已见于明清以前的方言口语》,中国音韵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讨论会暨汉语音韵学第九届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2006年,南京大学。
    145.李方桂:《声韵结合的问题》,《中国语文》,1984年第1期。
    146.李红:《〈韵诠〉与早期韵图模式演进之关系》,《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2期。
    147.李启文:《近代汉语共同语入声字的演变》,《中国语文》,1996年第1期。
    148.李如龙:《声韵调的演变是互制互动的》,《方言与音韵论集》,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1996年。
    149.李无未、秦曰龙:《高本汉“二手材料”构拟〈广韵〉之检讨》,《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1期。
    150.李无未:《大矢透〈韵镜考〉“要说”寻绎》,《古汉语研究》,2008年第3期。
    151.李新魁:《论近代汉语共同语的形成》,《语文建设》,1987年第5-6期。
    152.李子君:《〈音韵集成〉对〈韵略汇通〉的影响》,《中国语文》,2003年第3期。
    153.李子君:《十七世纪北京话声母系统》,《古汉语研究》,2003年第3期。
    154.林焘:《北京官话溯源》,《中国语文》,1987年第3期。
    155.林焘:《北京官话区的划分》,《方言》,1987年第3期。
    156.林焘:《从官话、国语到普通话》,《语文建设》,1998年第10期。
    157.刘晓梅:《期待绚烂绽放:百年东北官话研究述评》,《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1期。
    158.刘勋宁:《中原官话与北方官话的区别及〈中原音韵〉的语言基础》,《中国语文》,1998年第6期。
    159.龙晦:《〈韵学集成〉与中原雅音》,《中国语文》,1979年第2期。
    160.龙庄伟:《〈五方元音〉音系研究》,《语言研究》,1989年第2期。
    161.龙庄伟:《〈五方元音〉与〈元韵谱〉》,《河北师院学报》,1996年第3期。
    162.龙庄伟:《论〈五方元音〉的入声》,《河北师院学报》,1990年第3期。
    163.罗杰瑞著(美)、蔡宝瑞译:《汉语历史语言学的新方法》,济宁师专学报,1998年第2期。
    164.罗常培:《〈中原音韵〉声类考》,《罗常培语言学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165.木津祐子:《〈新刻官话汇解便览〉的音系初探——兼论明清正音书在日本的影响》,《中国音韵学研究会第11届学术讨论会暨汉语音韵学第6届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香港:2000年。
    166.宁忌浮:《〈切韵指南〉入声韵兼配阴阳试析》,《语言研究》,1991年增刊。
    167.平山久雄:《普通话“铅”字读音的来源》,《李新魁教授纪念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168.钱曾怡:《官话方言》,《钱曾怡汉语方言研究文选》,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
    169.沈炯:《北京话合口呼零声母的语音分歧》,《中国语文》,1987第5期。
    170.史鉴:《清代的语音规范》,《语文建设》,1995年第12期。
    171.司徒修著、方环海译:《早期官话、老北京话和〈中原音韵〉的韵类》,《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2期。
    172.孙建元:《中古影、喻、疑、微诸纽在北京音系里全面合流的年代》,《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3期。
    173.孙玉文:《从变调构词的角度看中古汉语全浊上声变去声》,载龙庄伟、曹广顺、张玉来主编:《汉语的历史探讨——庆祝杨耐思先生八十寿诞学术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174.王力:《论汉族标准音》,《中国语文》,1954年第6期。
    175.王平:《〈五方元音〉音系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
    176.王平:《从〈五方元音〉和〈中原音韵〉的差异看近代汉语语音的发展》,《语文研究》,1989年第3期。
    177.王洪君:《层次与断阶——叠置式音变与扩散式音变的交叉与区别》,《中国语文》,2010年,第4期。
    178.王士元:《考察历史的三个窗口》,《语言的探索》,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年。
    179.王松木:《明清韵图研究之思想史转向》,中国音韵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研讨会暨汉语音韵学第十届国际学术研讨会,南昌:南昌大学,2008年。
    180.王松木:《会通与超胜——从演化模型看高本汉典范之发展与挑战》,中国音韵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十一届国际学术研讨会,太原:山西大学,2010年。
    181.徐朝东:《从例外音切看〈切韵〉系韵书中的语音层次》,《南大语言学》(第一编),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82.徐通锵、叶蜚声:《历史比较法和〈切韵〉音系的研究》,《语文研究》,1980年第1期。
    183.薛凤生:《中国音韵学的性质与目的——从两个“事件”说起》,《南大语言学》(第一编),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84.岩田宪幸(日):《〈同声千字文〉所传〈中原雅音〉记略》,载《声韵论丛》(第6辑),台北:学生书局,1997年。
    185.杨耐思:《〈韵学集成〉所传〈中原雅音〉》,《中国语文》,1978年第4期。
    186.杨耐思:《近代汉语-m的转化》,《近代汉语音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187.叶宝奎:《谈清代汉语标准音》,《厦门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188.应裕康:《抄本韵图〈五音通韵〉所反映的清初北方语音》,《国立编译馆馆刊》,1993年第22卷第2期。
    189.永岛荣一郎(日)、董冰华译:《近世支那語特に北方語系統に於ける音韻史研究資料に就いて》,《言语研究》(日),1941年第8-9号。未刊稿。
    190.俞敏:《北京音系的成长和它受的周围影响》,《方言》,1984年第4期。
    191.张光宇:《汉语语音史中的比较方法》《中国语文》,2010年,第4期。
    192.张琨:《汉语方言中鼻音韵尾的消失》,《历史语言学所集刊》,1983年第五十四本第一分。
    193.张美兰:《19世纪末北京官话背景下的两部朝鲜汉语教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2期。
    194.张玉来:《论近代汉语官话韵书音系的复杂性》,《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195.张玉来:《朝鲜时期所传习的明代汉语官话的语音性质》,《语言研究》,2005年第2期。
    196.赵荫棠:《新声韵学家对于等韵之研究》,费振刚、温儒敏主编:《北京大学中文系名家文存(1898-199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
    197.郑仁甲:《汉语卷舌声母的起源和发展》,《语言研究》,1991年增刊。
    198.周赛华:《徐孝〈等韵图经〉中卷舌元音之再探》,《语言研究》,2003年第2期。
    199.朱永凯:《“蓝青官话”说略》,《语文研究》,1998年第2期。
    200.竺家宁:《论近代音舌尖韵母[?]和舌面后不圆唇韵母[?]的演化》,北京大学汉声社第12次音韵学沙龙的学术报告,2005年11月12日。
    201.竺家宁:《12世纪至19世纪汉语声母的演化规律与方向——论零声母的扩大与演化》,北京大学中文系学术报告,2005年11月10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