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治理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一方面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另一方面,社会矛盾凸显,特别是“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的出现,成为了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由于它在影响范围、治理难度上都超越了传统的物质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是对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构成挑战的冲突事件,因此,提升党和政府对社会矛盾的管理能力,增强对“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的治理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政府社会管理水平的重要课题。
     本文把“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的演变发展看作一个动态的流程,对其演进流程中的变量因素进行分析,认为“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的产生是不同层次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诱因是涉及少数人物质利益的冲突事件,但究其根本仍然是由物质利益矛盾引发的,即根本原因是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利益结构失衡,社会不公平感是无直接利益相关者能够被动员参与到事件中的直接原因,利益表达机制的不健全是“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产生的重要变量。
     针对以上原因分析,本文提出对“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的动态治理机制,通过构建利益结构平衡机制,从根本上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化解社会不公平感的社会心理机制,化解产生“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态;完善利益表达机制,消除“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制度缺失;建立社会矛盾预防和应急管理机制,降低“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造成的危害损失。
At present, our country goes into the critical period of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ll-round way. While economic construction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the social contradictions, especially "the indirect interest conflict" mass incidents became a serious problem which goes against social stability. Because of its coverage is wide and its treatment is difficulty, even value conflict is involved, it is the type of mass incidents which has challenged the Party's ruling position and accomplishment of ruling commission. Therefore,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management to the social conflict, to enhance the "indirect interest conflict", is urgent request of ruling Party's ability construction and improving government social management.
     With a dynamic view, we saw "the indirect interest conflict" mass incidents as a dynamic process, analyzing the factors in the process of evolution."The indirect interest conflict" mass incidents is a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factors. Incentives to minority interests conflict events, but the fundamental reason is caused by the conflict of material interests, which is the fundamental reason for the imbalance in the structure of interests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social unfairness is indirect stakeholders can be mobiliz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direct cause of events, the deficiency of benefit expression ways is a significant variable of "the indirect interest conflict" mass incidents.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he above reasons, this paper presents a dynamic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the indirect interest conflict" mass incidents,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structure of interests balance mechanism, resolve social conflicts fundamentally resolve social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construction of social unfairness, resolve "the indirect interest conflict" mass incidents; improve the benefit expression mechanism, eliminate the "lack of system the indirect interests conflict" mass incidents happen; the establishment of social conflict prevention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reduce the possibility of " indirect interest conflict" mass incidents occur and damage caused by.
引文
①马建堂.科学发展铸就辉煌.求是,2012(12)
    ②谢海军.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演变态势及其动态应对机制.科学社会主义,2011(2)
    ①黄顺康.无直接利益冲突何以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甘肃社会科学,2008(5)
    ②李春锋.“半直接利益冲突”:诠释农民上访行动的新视角.浙江学刊,2010(4)
    ③于建嵘.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的基本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第47页
    ④李伟南,陈玉梅.“向政府泄愤的群体性事件”的生成机理研究.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⑤文凤华,杨晓光.情绪主导型群体事件的机理研究.求索,2008(6)
    ①于建嵘.把握突发事件的社会群体心理.学习文摘,2010(9)
    ②刘勇.“无直接利益冲突”的群体心理分析及对应策略.理论前沿,2009(19)
    ③陈振宇.“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的政府协调机制研究.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9
    ①于建嵘.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第160页
    ②刘孝云,郝宇青.论当前我国“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产生的原因.社会科学,2008(6)
    ③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21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第250页
    ①马克思.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一篇论文)(1842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第82页
    ①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①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规定,公安部2000年4月5日
    ②林维业,刘汉民.公安机关应对群体性事件实物和策略.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③转引自朱力.中国社会风险解析——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冲突性质.学海,2009(1)
    ①于建嵘.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4页
    ②张明军,陈明.2011年中共社会典型群体性事件的基本态势及学理分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1)
    ①王来华,陈月生.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基本含义、特征和类型.理论与现代化,2006(5)
    ②于建嵘.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第45页
    ③刘能.当代中国的群体性事件:形象地位变迁和分类框架再构.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2)
    ④王赐江.群体性事件的类型化及发展趋向,长江论坛,2010(4)
    ⑤张明军,陈明.2011年中共社会典型群体性事件的基本态势及学理分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1)
    ⑥朱力,曹振飞.结构箱中的情绪共振——治安型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社会科学研究,2011(4)
    ①王赐江.群体性事件的类型化及发展趋向.长江论坛,2010(4)
    ②张明军,陈明.2011年中共社会典型群体性事件的基本态势及学理分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1)
    ①刘能.当代中国的群体性事件:形象地位变迁和分类框架再构.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2)
    ①刘能.当代中国的群体性事件:形象地位变迁和分类框架再构.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2)
    ②于建嵘.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的基本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第47页
    ③刘勇.“无直接利益冲突”对政治稳定的挑战及应对机制.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3)
    ①宋香丽,高军.群体性事件频发背景下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探析.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5)
    ② http://www.stats.gov.cn/tjdt/gjtjjdt/t20130118_402867315.htm
    ①张海波,童星.当前中国社会矛盾的内涵、结构与形式——一种跨学科的分析视野.中州学刊.2012(5)
    ②张健.群体性事件中的弱势群体问题研究.理论学刊,2010(1)
    ①刘孝公,郝宇青.论当前我国“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产生的原因.社会科学,2008(06)
    ①赵鼎新.当下中国公共舆论的特殊性.东方早报,2011-2-20
    ②张海波,童星.当前中国社会矛盾的内涵、结构与形式——一种跨学科的分析视野.中州学刊,2012(5)
    ①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766页
    ②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766页。
    ①哈罗德·伊罗生[美].群氓之族——群体认同与政治变迁.广西师范出版社,2008年,第5页
    ①朱力,曹振飞.结构箱中的情绪共振——治安型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社会科学研究,2011(4)
    ①于建嵘.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的基本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第47页
    ②李伟南,陈玉梅.“向政府泄愤的群体性事件”的生成机理研究.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③文凤华,杨晓光.情绪主导型群体事件的机理研究.求索,2008(6)
    ④谢海军.中国政治认同困境演变路径的分类及其特征.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2(7)
    ①马克思.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一篇论文)(1842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第82页。
    ②聂军,李渊清.群体性事件的原因与防范;政治认同的视角.社会主义研究,2010(4)
    ①马克思.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一篇论文)(1842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第82页
    ②王伟光.利益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第165页
    ③李景鹏.中国政治发展理论研究纲要.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1页
    ①何小勇.我国转型发展期风险共生现象的深层成因探析.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1(4)
    ①汝信,陆学艺,李培林.200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8
    ②黄宗良.理性正视现实矛盾,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2007(3)
    ③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李盛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56页
    ①姚望.非理性利益表达的行动逻辑及矫正路径选择.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08(4)
    ②姚望.非理性利益表达的行动逻辑及矫正路径选择.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08(4)
    ①于建嵘.中国信访制度批判.中国改革,2005(2)
    ①郭洁妮.人大代表的结构分析.法治与社会,2010(8)
    ② http://news. xinhuanet. com/politics/2013-02/27/c_114822744.htm
    ③罗文东.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5)
    ①谢海军.中国政治认同困境演变路径的分类及其特征.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2(7)
    ①刘能.怨恨解释、动员结构和理性选择——有关中国都市地区集体行动发生可能性的分析.开放时代,2004(4)
    ②[美]阿尔波特.班杜拉.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上).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①转引自柳建文.行动与结构的双重视角——对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群体性事件的一个解释框架.云南社会科学,2009(6)
    ①杨清涛等.:和谐之道——社会转型时期人民内部利益矛盾解析.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第284页
    ②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第36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第13页
    ②陆学艺.研究社会流动的意义.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8)
    ①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2004.第14页
    ①聂军,李渊清.群体性事件的原因与防范:政治认同的视角.社会主义研究,2010(4)
    ①罗尔斯.正义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第1页
    ①胡锦涛.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人民日报,2011-02-20
    ②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③罗尔斯[美].正义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第5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2]毛泽东著作选集(上、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
    [3]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
    [4][美]L.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M].孙立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5][美]萨缪尔·亨延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李盛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6][美]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7]王伟光,利益论.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8]王伟光.社会矛盾论: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阶级阶层和利益群体的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9]杨清涛.和谐之道:社会转型期人民内部利益矛盾解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10]吴忠民.走向公正的中国社会[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
    [11]李培林,张翼等.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12]李培林.和谐社会十讲[M].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13]曾庆香,李蔚.群体性事件:信息传播与政府应对[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0年
    [14]肖唐镖.群体性事件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1年
    [15]陈晋胜.群体性事件研究报告[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4年
    [16]于建嵘.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17]郑杭生.走向更加公正的社会—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2-2003)[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18]孙立平.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19]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20]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发展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21]童星,张海波.群体性突发事件及其治理[J].学术界,2008(2)
    [22]童星,张海波.当前中国社会矛盾的内涵、结构与形式——一种跨学科的分析视野[J].中州学刊,2012(9)
    [23]于建嵘.社会泄愤事件中群体心理研究——对“瓮安事件”发生机制的一种解释[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1)
    [24]黄宗良.理性正视现实矛盾,努力构建和谐社会[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2007(3)
    [25]谢海军.群体性事件与非直接利益冲突[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3)
    [26]谢海军.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演变态势及其动态应对机制[J].科学社会主义,2011(2)
    [27]谢海军.中国政治认同困境产生的多元路径及其分类治理[J].前沿,2011(7)
    [28]朱力、曹振飞.结构箱中的情绪共振——治安型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J].社会科学研究,2011(4)
    [29]刘能.怨恨解释、动员结构和理性选择——有关中国都市地区集体行动发生可能性的分析[J].开放时代,2004(4)
    [30]聂军,李渊清.群体性事件的原因与防范:政治认同的视角[J].社会主义研究,2010(4)
    [31]陈振宇.“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的政府协调机制研究[硕士论文].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9
    [32]张明军,陈明.2011年中共社会典型群体性事件的基本态势及学理分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1)
    [33]贺宾,许爱青等.无直接利益冲突的成因及对策[J].甘肃理论学刊,2008(1).
    [34]冉光仙.非直接利益冲突视阈下诉求表达机制的构建——缘于信访救济的探讨[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35]冉光仙,徐玲琳.新时期执政民心资源建设利益机制论——基于非直接利益冲突的视角[J].理论探讨,2012(4)
    [36]李春玲.各阶层的社会不公平感比较分析[J].湖南社会科学,2006(1)
    [37]王春光.快速转型时期的利益分化与社会矛盾[J].江苏社会科学,2007(2)
    [38]王甫勤.转型期社会不公平感的产生与调试[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7(9)
    [39]刘琳.“无组织化”: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主要风险因素[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2(2)
    [40]胡安全.新时期社会利益关系演变与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理论创新[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