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典籍引《诗》考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对先秦典籍中引《诗》这一文化现象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整理和研究,主要分为上、中、下三编。
     上编以《左传》、《国语》、《战国策》为中心,探讨了先秦史书中的引《诗》情况。
     第一章,《左传》引《诗》数量是先秦典籍中最多的,达266处(次),其中的“君子曰”引诗,实际上开了著述引诗之先河。《左传》引诗的分期研究,反映出春秋政治经济和文化文艺思想与引《诗》活动的相互影响。《左传》引诗的分类透视,可以说明春秋时期,人们对雅诗和颂诗的熟悉程度和乐于引用的兴趣,远在风诗之上。《左传》引诗者的国别、身份研究,反映出地域环境、文化水准等对引诗活动的影响。《左传》引诗场合分析,全方位地透视出《诗》在春秋时期的运用情况及其功能:《诗》是作为一种具有伦理或法律规范效用的“公理”而被称引的,再确切一点说,就是作为“礼”而被运用的。《左传》引诗的效果定位,侧重于从听诗者的角度来研究《诗》在当时的接受情况。其中引诗义与诗本义的对比研究,反映了人们接受意识的自觉性,以及对《诗》进行重新阐释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二章,《国语》引诗37处(次),本文通过引诗的分期、分类、引诗者的国别、身份、引诗场合、效果等角度的研究,全面细致地梳理了《国语》引诗的风貌。并特别指出,公元前967年祭公谋父引诗劝谏周穆王,应该是先秦引《诗》史上的第一例引《诗》。《国语》所记载的一些引诗活动虽然在《左传》中也有所记载,但《国语》所记更为完整、详细,这当与其长于记言的特点相关。
     第三章,《战国策》引诗计7处、9次,其引诗目的具有一个共同趋向:为自身的观点或利益服务。在这一共同目的的左右下,其引诗的特点有二:1、引用的全部是具体的诗句;2、引诗时常常辅以历史事实,以增强说服力。
     第四章,《左传》、《国语》、《战国策》引诗综论。这三部史书中的引《诗》相比较,前两者反映的主要是春秋时期的引诗情况,后者反映了战国时代的引诗情况。在“尊王攘夷”的春秋时期,赋诗言志之风兴盛,《诗》成为重要的外交工具之一。而在众暴寡、强凌弱、大并小的战国社会,《诗》在政治、外交中的地位下降,为纵横策士们所轻视。
     中编是先秦儒家典籍引《诗》研究,主要探讨了《论语》、《孟子》、《荀子》、《礼记》、《孝经》中的引《诗》现象及其各自的特点。
     第五章,《论语》引诗、论诗、解诗计19处。孔子主要从用诗的角度,强调了《诗》的社会作用,把《诗》推向了社会。孔子的诗学观念以“礼”为核心,强调《诗》的政治、伦理功用。
     第六章,《孟子》引诗共37处,其中有26处都是引《诗》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孟子提出了“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等诗学理论,进一步完善了儒家的诗学体系。其引诗呈现出“以诗为史”的特点。
     第七章,《荀子》引诗83处,涉及《诗》篇目47篇,且喜引雅、颂。其引诗时常用的格式:一是先陈述自己的观点,再引诗,也即引用圣人之言来表明自己观点的绝对真理性;二是先引诗,再解说自己对《诗》中圣人之志的理解。其引诗灵活多变,都是为阐明自己的观点、学说服务的。
     第八章,《礼记》引诗共计140次,涉及《诗》篇目64篇。本文通过引诗分类、功能定位等角度,对《礼记》引诗作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并从中梳理出《礼记》之诗教观。儒家把《诗》、乐、舞当作推行礼法的工具,而《礼记》引《诗》则反映了儒家对《诗》的推崇以及《诗》所发挥的理论依据功能。
     第九章,《孝经》全书十八章,约一千九百余字,但有十章都引用了《诗》,共计引诗10次,引用比例也很高。《孝经》引《诗》反映出,《诗》成为儒家所信奉的圣典,成为其论证孝道思想的理论依据。
     第十章,先秦儒家典籍引《诗》综论。儒家典籍引《诗》在总体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多引《雅》、《颂》,较少征引《风》。这种状况表明,在儒家学者的眼中,《雅》、《颂》的地位似乎更高,而《风》的地位则相对较低,这可能与《风》多是民间土歌,而《雅》、《颂》多是王朝乐歌有关。
     下编是先秦非儒家典籍引《诗》研究,主要探讨了《晏子春秋》、《墨子》、《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各自引《诗》的特点及其意义。
     第十一章,《晏子春秋》一书引诗16处、24次,其特点是:书中的引诗以晏子引《诗》为主,《诗》主要作为晏子论说自己的礼治、德治、仁政以及民本思想的依据,增强了劝谏的说服力,引诗义与诗本义几乎都相符,可见《诗》发挥着充当理论依据的功能。
     第十二章,《墨子》引诗11处,通过研究可以看出,墨子引诗具有平民化的倾向,重视诗的实用性,对《诗》的推崇度没有儒家那么高,只是“不得已而用之”。这反映出墨子毕竟受过儒家思想的浸染,这种潜意识的影响是无法消除的。再者,《诗》在当时士人,乃至上层统治阶层中已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已经被广泛称引,具有了一定的权威性,人们对《诗》有一种普遍的认同感,这是墨子难以漠视的。
     第十三章,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讲,《庄子》中的引诗只有1次,且征引的仅是一首逸诗。《庄子》引《诗》、说《诗》,代表了当时道家对《诗》的认识。《庄子》中的引《诗》、说《诗》者,都是以儒家的身份出现的,这说明庄子并非引《诗》言志,援《诗》说理,而只是借《诗》来反讽儒家的礼义道德,《诗》几乎成为道家攻击儒家的武器和手段。
     第十四章,《韩非子》引诗5处,代表了以韩非为首的法家对《诗》的批判态度。《韩非子》中的引《诗》基本上都是借他人之口引《诗》,然后由韩非子对所引之《诗》的思想加以否定。因为《诗》是儒家推崇的典籍,承载着儒家治世的观念、学说,所以韩非对《诗》的批判就是对儒家思想的反驳和斥责。
     第十五章,《吕氏春秋》引诗16处,代表了杂家的思想,其引诗特点主要是:1、作者引用诗文以说明问题、阐释事理,论证自己的观点:2、记载前人之赋诗、诵诗的史料。《吕氏春秋》杂糅了各家的思想,特别是儒家的思想,因此对《诗》采取了比较推崇的态度。
     第十六章,对《尸子》、《尹文子》、《管子》和《子华子》等典籍中的引诗情况进行了统计和简要分析。
     第十七章,先秦非儒家典籍引《诗》综论。非儒家典籍引《诗》、说《诗》,反映了非儒家学派的诗学思想,以及《诗》在当时被接受的情况。从《晏子春秋》、《墨子》到《庄子》再到《韩非子》,表现出对《诗》由较为肯定、推崇到越来越强烈的贬斥、冷漠态度,但到了《吕氏春秋》,由于战国末年各家思想的合流,《诗》的地位又重新上升。这种现象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儒家《诗》经学化的演进轨迹。
     通过先秦典籍引《诗》研究,对《诗》的功能及其经典化过程进行了反思。
This paper is the study on the ancient books and records of the period of pre-Qin recommending "Poems".It on being mainly mark weave,middle weave,weave time three parts.
     Go ahead weaving "to assist biography","Chinese textbook for students of primary or middle schools","Intrigues of the Warring States" has been centre,has discussed stretching "poem" first hitting the target Qin historical records condition.
     That the first chapters,"Zuo Zhuan " attract "poem" quantity has been that first,Qin the most, amounts to 266 places in the ancient book and record(time),"gentlemen among them have said" cite a poem,has written out author's work anything that is advocated earlier of citing a poem in fact. Cause the poem periodization to study "Zuo Zhuan",reflect year political economy literary theory and mutuality stretching "poem" using personal influence affect with culture."Zuo Zhuan" attracts the poem classification perspective,can explain year period,people's know degree very well and be happy to recommend interest in Yashi and ode,far above wind poem."Zuo Zhuan" the country who attracts poem person pins up,dignity environment,cultural level studying,reflecting a region etc. attracts face to face flexible effect of poem.Yin=33.3 meter of poem occasion is analytical "Zuo Zhuan",period the condition applying and their function the all-direction field is grasped the essence of out "poem" in year:The "poem" is to be one kind have ethics or "axiomatic" but be quoted,still definite one point of legal norm efficacy says,is to be "gift" but be applied.Cause the poem effect to fix position "Zuo Zhuan",put particular emphasis on in the recipient condition from studying "poem" coming the angle listening to poem person on that time.The contrast studies citing poem righteousness and poem original meaning among them,has reflected people and to carrying out initiative and creativeness expounding again "poem" accepting the consciousness realizing.
     Second chapters,"Chinese textbook for students of primary or middle schools" cite 37 places of poems(time),scene the main body of a book having been studied by the fact that the country who cites poem periodization,classification,attracts poem person pinning up,dignity,attracting angles such as poem occasion,effect's,having combed all round in a meticulous way citing a poem's.And point out specially,hold a memorial ceremony for in the A.D.front for 967 years the male stratagem father to cite a poem advise expostulate with the cycle Mu king,ought to be that Qin causes that "history of poetry" is upper first examples to cite a "poem" first.
     Third chapters,"Intrigues of the Warring States "cause a poem to be 7 places,the person causes poem purpose to have a common tendency 9 time:Serve for self's viewpoint or benefit. Under this one common purpose retinue,the person causes the poem characteristic to have two:All that 1,quotes are concrete verse;2,stretches often complementing with history fact time the poem, to strengthen a stringency.
     Fourth chapters,"Zuo Zhuan","Chinese textbook for students of primary or middle schools", "Intrigues of the Warring States" cause a poem to put theory together.Stretching "poem" hitting the target this three historical records compares,main part that both report in the front is year period's cause poem condition,the latter to have reflected the Period of Warring States's attracting poem condition.In the year "honouring the king and driving off the barbarians" period,write poem wind of word aspiration is prosperous",become "poem" one of important diplomacy implement.
     The characteristic attracting "poem" phenomenon and their each in middle being arranged into being that Qin the Confucian School ancient book and record has caused a "poem" to study first, have discussed mainly.
     Fifth chapters,"Analects of Confucius" cite a poem,the poem is 19 places in terms of the poem,the solution.Confucius complies with the angle using a poem mainly,the society effect having emphasized that,pushes with the "poem" having faced society.Confucian poetics concept is centering on "gift",politics,ethics function emphasizing "poem".
     Sixth chapters,"Mencius" attract poem 37 places in total,have among them being the viewpoint stretching "poem" coming to expound and prove self 26 places,Mencius has brought forward poetics theory such as "going against aspiration with intention",commenting the man and the world",has perfected poetics of the Confucian School system further.
     Seventh chapters,"Master Xun" cite 83 places of poems,relate to 47 "poem" tables of contents and are fond of yin=33.3 meter,elegant,praising.The person attracts the form that the poem often uses:The absolute truth coming to indicate self viewpoint the word of first first,stating self viewpoint,citing a poem again,also being to recommend a sage;Two is to cite a poem first, narrates self understanding to aspiration of being hit by a sage "poem" again.
     Eighth chapters,"Book of Rites" causes a poem to total 140 relating that "poem" time,tables of contents.The main body of a book is passed attracting angles such as poem classification,function allocation,is teaches a Taoist temple to causing a poem to have done poem of studying all-round, systematic,and combing out "Book of Rites" out of "Book of Rites".
     Ninth chapters,about more than 1,900 characters ninth chapters,"Filial Piety Classic" complete books,have ten chapters to have quoted a "poem" but,the altogether cites 10 time of poems,quote proportion also very highly.
     Tenth chapters,Qin the Confucian School ancient book and record stretches first putting theory together "poem".
     Arrange into the characteristics that each attracts "poem" such as having been that my deceased Qin Fei Confucian School ancient book and record causes a "poem" to study,having discussed mainly and their significance time.
     Eleventh chapters,"Yan Zi year" citing 16 places of poems,whose characteristic is 24 time: The book hits the target causing a poem to give first place to Yah Zi.
     Twelfth chapters,"Mo Zi" cause a poem to pass 11 places,studying it can be seen,Mo Zi causes a poem to have plebification inclination,the pragmatism taking a poem seriously,the Confucian School is not so high to praise highly "poem".
     Thirteenth chapter,secondary strict significance come up talking",hit the target "village" causing a poem to be one ease poem only only when symbol yin time,at present.Attract "poem", say a "village" "poem",Taoist cognition having represented that time to the "poem".
     Fourteenth chapter,"Han Fei Zi" causes a poem to have represented the Legalist School attitude to criticizing "poem" headed by Hart Fei 5 places.
     Fifteenth chapters,"Ls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cite 16 places of poems,thought having represented the Eclectics's.
     Sixteenth chapter,hits the target to ancient books and record such as "corpse son","Yin Wen Zi", "Guan Zhong" and "Zi Hua zi" guiding poem condition having carded out count and brief analysis.
     The ancient books and records cause seventeenth chapters,my deceased Qin Fei Confucian School to put theory together "poem".The Confucian School ancient book and record attracts "poem",says mistake "poem",have reflected poetics thought,and "poem" condition being accepted in that time being not the Confucian School school.But arrive at "Han Fei Zi" again from arriving at "village" "Yah Zi year","Mo Zi",be comparatively affirmative to the reason "poem",praise highly to the more and more intense denouncing,indifferent attitude,have arrived at "Ls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every family thought confluence,"poem" position rises again because of Warring States last years of a dynasty or reign.This phenomenon has reflected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rization evolution of the Confucian School "poem" trajectory from another angle.
引文
[1]闻一多:《闻一多全集·神话与诗·文学的历史动向》,北京: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202页。
    [1]《左传·襄公四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932页。
    [2]杨伯峻等:《春秋左传词典》,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878页。
    [3]水渭松:《对于“赋诗言志”现象的历史考察——兼论<诗经>的编集和演变》,《东方丛刊》1996年第1辑。
    [4]朱自清:《诗言志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0页。
    [5](汉)班固:《汉书》,(《二十五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531页。
    [6]《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1页。
    [7]范文澜:《范文澜全集》(第四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21页。
    [8]顾颉刚:《古史辨》(第三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650页。
    [9]刘生良:《春秋赋诗的文化透视》,《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1]《周礼·春官宗伯》:《十三经注疏》之《周礼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76页。
    [2]《周礼·春官宗伯》:《十三经注疏》之《周礼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76页。
    [3]《周礼·春官宗伯》:《十三经注疏》之《周礼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76页。
    [4]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011页。
    [5]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011页。
    [1]朱自清:《朱自清说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06页。
    [2]杨伯峻:《论语译注·导言》,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0页。
    [1]冯天瑜:《中华元典精神》,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39页。
    [2]胡适:《<国学季刊>发刊宣言》,《胡适文存》第2集第1卷,合肥:黄山书社,1996年版。
    [1]朱自清:《诗言志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董治安:《先秦文献与先秦文学》,济南:齐鲁书社,1994年版。
    [3]刘丽文:《春秋的回声——<左传>的文化研究》,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版。
    [4]毛振华:《<左传>赋诗研究》,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5月。
    [5]李春青:《诗与意识形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曾勤良:《左传引诗赋诗之诗教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版。
    [7]过常宝:《从诗和史的渊源看“赋诗言志”的文化内涵》,《学术界》2002年第2期。
    [8]刘丽文:《春秋时期赋诗言志的礼学渊源及其形成的机制原理》,《文学遗产》2004年第1期。
    [9]刘毓庆:《春秋会盟宴享与诗礼风流》,《晋阳学刊》2004年第2期。
    [10]刘生良:《春秋赋诗的文化透视》,《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1]傅道彬:《用诗时代的形成及其意义探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
    [2]董治安:《<吕氏春秋>之论诗引诗与战国末期诗学的发展》,《文史哲》1996年第2期。
    [3]李春青:《简论“诗亡”与“<春秋>作”之关系——从一个侧面看先秦儒家士人的话语建构工程》,《中国文化研究》2003年第1期。
    [4]马银琴:《春秋时代赋引风气下<诗>的传播与特点》,《中国诗歌研究》第2辑,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8月版。
    [5]马银琴:《战国时代<诗>的传播与特点》,《文学遗产》2006年第3期。
    [1]《论语·季氏》: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78页。
    [1]《左传·桓公六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13页。
    [1]《左传·庄公二十二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20页。
    [2]《左传·闵公元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56页。
    [3]《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10页。
    [4]《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95页。
    [5]《左传·文公元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16页。
    [1]《左传·襄公八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959页。
    [2]《左传·襄公十四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008页。
    [3]《左传·襄公十六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028页。
    [4]《左传·襄公十九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047页。
    [1]《左传·昭公八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301页。
    [2]《左传·昭公十六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376页。
    [3]《左传·襄公十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975页。
    [4]《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108页。
    [5]《左传·昭公七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287页。
    [1]马银琴:《春秋时代赋引风气下<诗>的传播与特点》,《中国诗歌研究》第2辑,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8月版,第166页。
    [2]《左传·定公四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546页。
    [3]《左传·哀公二十六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731页。
    [1](汉)班固:《汉书·艺文志·诗赋略小序》,(《二十五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531页。
    [2]《韩非子·五蠹》:《诸子集成·韩非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341页。
    [3]马银琴:《春秋时代赋引风气下<诗>的传播与特点》,《中国诗歌研究》第2辑,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8月版,第166页。
    [1](俄)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北京:三联书店,1961年版,第250页。
    [2](俄)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4卷,北京:三联书店,1961年版,第44页。
    [1]《左传·襄公四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932页。
    [1]《左传·成公九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843页。
    [2](清)高士奇《左传纪事本末》(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5页。
    [3]《礼记·明堂记》:王文锦《礼记译解》(上),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437页。
    [4]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79页。
    [5]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78页。
    [1]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第32页。
    [2]曾勤良:《左传引诗赋诗之诗教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版,第451页。
    [3]董治安:《先秦文献与先秦文学》,济南:齐鲁书社,1994年版,第30页。
    [1]《左传·襄公二十七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134页。
    [2]《左传·昭公元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207页。
    [3]《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116页。
    [1]《左传·昭公十六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380页。
    [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381页。
    [3](宋)朱熹:《朱子全书·诗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469页。
    [4](宋)朱熹:《朱子全书·诗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469页。
    [5](清)魏源:《魏源全集》(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11页。
    [6](清)魏源:《魏源全集》(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11页。
    [1]《论语·卫灵公》: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4页。
    [2]《荀子·乐论》:《诸子集成·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254页。
    [3]《礼记·乐记》:王文锦《礼记译解》(下),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27页。
    [4]《左传·昭公十七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384页。
    [5]《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564页。
    [1]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40页。
    [2]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54页。
    [3]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55页。
    [4]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59页。
    [1]《庄子·天下》: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55页。
    [2]《左传·昭公二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227页。
    [3]《左传·宣公十二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31页。
    [4]《国语·楚语上》:来可泓《国语直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58页。
    [1]《左传·宣公十二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43页。
    [2]《左传·襄公十四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005页。
    [1]《周礼·春官宗伯》:《十三经注疏》之《周礼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74页。
    [2]《周礼·春官宗伯》:《十三经注疏》之《周礼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01页。
    [3]《周礼·春官宗伯》:《十三经注疏》之《周礼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14页。
    [4]《论语·泰伯》: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81页。
    [1]李春青:《论先秦“赋诗”、“引诗”的文化意蕴》,《齐鲁学刊》2003年第6期。
    [2](汉)班固:《汉书》,(《二十五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531页。
    [3]《左传·文公三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31页。
    [1]《左传·昭公元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209页。
    [2]《左传·襄公八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959页。
    [3]《左传·襄公二十七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134页。
    [1]《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161-1165页。
    [1]徐连城:《春秋初年“盟”的探讨》,《文史哲》1957年第11期。
    [1]《左传·闵公元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56页。
    [2]《左传·僖公九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30页。
    [3]《左传·僖公十九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83页。
    [4]《左传·文公二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21页。
    [1]《左传·宣公十七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74页。
    [2]《左传·成公十六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880页。
    [3]《左传·昭公九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312页。
    [1]《左传·宣公十六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68页。
    [2]《左传·昭公十六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376页。
    [2]《左传·文公十五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14页。
    [1]《左传·襄公七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952页。
    [2]《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496页。
    [3]《左传·哀公五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631页。
    [1](唐)刘知几:《史通》(卷四),浦起龙《史通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81页。
    [2](唐)刘知几:《史通》(卷四),浦起龙《史通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81页。
    [3]《左传·隐公元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6页。
    [4]《左传·隐公三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7页。
    [5]顾颉刚:《<诗经>在春秋战国间的地位》,《古史辨》(第三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322页。
    [1]《左传·成公八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838页。
    [2]《左传·襄公十三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999页。
    [3]《左传·昭公元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217页。
    [1]《左传·桓公十二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34页。
    [2]《左传·僖公十二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41页。
    [3]《左传·文公二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23页。
    [1]《左传·成公二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808页。
    [2]《左传·襄公五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943页。
    [1]《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459页。
    [2]《论语·子罕》: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92页。
    [1]《论语·阳货》: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85页。
    [1]《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26页。
    [2]《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26页。
    [3]《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02页。
    [4]《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31页。
    [5]《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39页。
    [6]《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18、1432页。
    [7](宋)朱熹:《朱子全书·诗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394页。
    [8]《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20页。
    [9]《国语·周语》:来可泓《国语直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页。
    [1]《论语·子路》: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35页。
    [1]《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68页。
    [2]《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69页。
    [3]《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700页。
    [1]《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06页。
    [2]《左传·襄公十六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026页。
    [3]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之《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39页。
    [1]《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145页。
    [2]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之《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78页。
    [3]傅道彬:《<诗>外诗论笺》,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2页。
    [4]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页。
    [1]《左传·襄公十九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047页。
    [2]《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117页。
    [3]周振甫:《诗经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11页。
    [4]《左传·昭公元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203页。
    [5]周振甫:《诗经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10页。
    [6]《左传·昭公四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248页。
    [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250页。
    [2]《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519页。
    [3]《左传·成公八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837页。
    [1]《左传·昭公元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208页。
    [2]《左传·襄公十四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008页。
    [3]周振甫:《诗经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48页。
    [4]《左传·定公十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581页。
    [5]周振甫:《诗经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62页。
    [1]顾颉刚编著:《古史辨》(第三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332页。
    [2]傅道彬:《<诗>外诗论笺》,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40页。
    [3]赵毅衡编:《新批评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97页。
    [4]冯天瑜:《中华元典精神》,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76-377页。
    [5]《左传·隐公元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5页。
    [6]《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4页。
    [7]《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4页。
    [8]《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85页。
    [1]《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79页。
    [2]《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79页。
    [3]《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79页。
    [4]《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79页。
    [5]《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85页。
    [6]《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85页。
    [7](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影印本),济南:山东友谊书社,1992年版,第1424页。
    [1]《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189页。
    [2]《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99页。
    [3]《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45页。
    [4]《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44页。
    [5]《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45页。
    [6]《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46页。
    [7]《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46页。
    [8]《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46页。
    [9]《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46页。
    [1]《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186页。
    [2]《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20页。
    [3]《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65页。
    [4]《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68页。
    [5]《左传·宣公十五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64页。
    [6]《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22页。
    [1]冯天瑜:《中华元典精神》,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1页。
    [2]《文心雕龙·明诗》:黄叔琳等《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上),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64页。
    [3](清)劳孝舆:《春秋诗话》,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1页。
    [4]《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95页。
    [1]《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01页。
    [2]《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089页。
    [3]《左传·襄公二十七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127页。
    [4]《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149页。
    [1]《左传·昭公十二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332页。
    [2]《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95页。
    [1]《国语·周语上》:来可泓《国语直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1]《国语·周语上》:来可泓《国语直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7页。
    [2]《国语·周语中》:来可泓《国语直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5页。
    [1]《国语·周语下》:来可泓《国语直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58页。
    [2]《国语·周语下》:来可泓《国语直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74页。
    [1]《国语·晋语四》:来可泓《国语直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7页。
    [2]谢无量:《中国妇女文学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2页。
    [1]《国语·周语中》:来可泓《国语直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4页。
    [1]《国语·周语下》:来可泓《国语直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84页。
    [2]《国语·鲁语下》:来可泓《国语直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52页。
    [3]《国语·晋语四》:来可泓《国语直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94页。
    [1]《国语·晋语四》:来可泓《国语直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49页。
    [2]《国语·鲁语下》:来可泓《国语直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45页。
    [1]《国语·周语下》:来可泓《国语直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51页。
    [2]《国语·晋语四》:来可泓《国语直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05页。
    [1]《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10页。
    [2]《国语·晋语四》:来可泓《国语直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88页。
    [1]《国语·晋语四》:来可泓《国语直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90页。
    [2]《国语·鲁语下》:来可泓《国语直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88页。
    [3]《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8页。
    [4]《国语·楚语上》:来可泓《国语直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76页。
    [1]《国语·楚语上》:来可泓《国语直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86页。
    [2]《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65页。
    [3]《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65页。
    [4](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696页。
    [5]《国语·楚语上》:来可泓《国语直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89页。
    [1]《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14页。
    [2]《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21页。
    [1]《战国策·东周策》:缪文远《战国策新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87年版,第16页。
    [2]《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31页。
    [3]《战国策·秦策三》:缪文远《战国策新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87年版,第184页。
    [4]《战国策·秦策三》:缪文远《战国策新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87年版,第189页。
    [5]缪文远:《战国策新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87年版,第188页。
    [1]《战国策·秦策四》:缪文远《战国策新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87年版,第232页。
    [2]《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56页。
    [3]《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57页。
    [4]《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82页。
    [5]《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86页。
    [1]《战国策·秦策五》:缪文远《战国策新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87年版,第257页。
    [2]《战国策·楚策四》:缪文远《战国策新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87年版,第568页。
    [3]《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65页。
    [4]《战国策·赵策二》:缪文远《战国策新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87年版,第669页。
    [1]《论语·泰伯》: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81页。
    [1]《战国策·战国策叙录》:缪文远《战国策新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87年版,第2页。
    [1]李春青:《论先秦“赋诗”、“引诗”的文化意蕴》,《齐鲁学刊》2003年第6期。
    [1]《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95页。
    [1]《左传·成公二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97页。
    [2]《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161页。
    [3]《仪礼·乡饮酒礼》:《十三经注疏》之《仪礼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72-173页。
    [4]《礼记·乐记》:王文锦《礼记译解》,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55页。
    [5]何定生:《诗经今论》(卷一),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8年版,第34页。
    [6]袁长江:《先秦两汉诗经研究论稿》,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年版,第28-29页。
    [1]《左传·僖公二十七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45页。
    [2]张新科:《唐前史传文学研究》,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54页。
    [1](汉)班固:《汉书》,(《二十五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531页。
    [2]《论语·季氏》: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74页。
    [1]《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190页。
    [2]《左传·襄公十一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993页。
    [3]《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116页。
    [1]《论语·季氏》: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74页。
    [1]《论语·颜渊》: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28页。
    [2]《论语·八佾》: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3页。
    [3]《论语·子路》: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33页。
    [4]《论语·子罕》: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87页。
    [1]《论语·尧曰》: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11页。
    [1]《论语·述而》: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67页。
    [2]《论语·为政》: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1页。
    [3]《文心雕龙·明诗》:黄叔琳等《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上),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64页。
    [4]宋代以来,学者多将“郑声淫”解释为郑诗在内容上多男女淫奔之辞,然而其说不确。“郑声淫”之“淫”,当与“《关雎》乐而不淫”之“淫”同义,都是逾越法度之意,其例则如鲁国季氏之八佾舞于庭。
    [1]《论语·阳货》: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85页。
    [2]叶嘉莹:《“比、兴”之说与“诗可以兴”》,《光明日报》1987年9月22日。
    [1](汉)刘向:《说苑·奉使》,向宗鲁《说苑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98页。
    [2]杨树达:《论语疏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456页。
    [3]《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页。
    [1]《论语·季氏》: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78页。
    [2]《论语·子路》: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35页。
    [3]《论语·阳货》: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85页。
    [4]《论语·八佾》: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3页。
    [5]《论语·季氏》: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78页。
    [1]《论语·宪问》: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49页。
    [2](宋)郑樵:《通志略》,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883页。
    [3]《礼记·仲尼燕居》:王文锦《礼记译解》(下),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746页。
    [4]陈桐生:《孔子诗论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63页。
    [5](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936页。
    [6]《论语·子罕》: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92页。
    [1]《论语·八佾》: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5页。
    [2]《左传·隐公三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0页。
    [1]《论语·学而》: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9页。
    [2]冯天瑜:《中华元典精神》,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9页。
    [1]《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145页。
    [2](汉)班固:《汉书》,(《二十五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531页。
    [1]《孟子·梁惠王章句上》: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页。
    [2]《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19页。
    [3]《孟子·公孙丑章句上》: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74页。
    [4]《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36页。
    [5]《孟子·离娄章句上》: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65页。
    [1]《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56页。
    [2]《孟子·离娄章句下》: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92页。
    [1]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6-7页。
    [2]《孟子·万章章句上》: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15页。
    [1]朱自清:《诗言志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2页。
    [2]《孟子·万章章句下》: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51页。
    [1]李春青:《诗与意识形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0页。
    [2]李春青:《诗与意识形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1页。
    [1](清)顾镇:《虞东学诗》,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384页。
    [2]张采田:《玉谿生年谱会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3页。
    [3]《孟子·告子章句下》: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78页。
    [1]《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57页。
    [1]《孟子·梁惠王章句下》: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6-37页。
    [1]《孟子·滕文公章句上》: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17页。
    [2]《孟子·梁惠王章句下》: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6-37页。
    [1]《孟子·公孙丑章句上》: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75页。
    [2]《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99页。
    [1]《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99页。
    [2]《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03页。
    [3]《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29页。
    [4]朱自清:《诗言志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6页。
    [5]《孟子·万章章句下》: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48页。
    [1]《孟子·尽心章句上》: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15页。
    [2]陈良运:《中国诗学批评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8页。
    [3]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30-32页。
    [1]董治安:《先秦文献与先秦文学》,济南:齐鲁书社,1994年版,第32页。
    [2]《荀子·礼论》:《诸子集成·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248页。
    [1]《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20页。
    [2]《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21页。
    [3]《荀子·修身》:《诸子集成·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2页。
    [4](宋)朱熹:《朱子全书·诗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598页。
    [5]《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63页。
    [1]《荀子·富国》:《诸子集成·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16页。
    [2]《荀子·儒效》:《诸子集成·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79页。
    [1]《荀子·正名》:《诸子集成·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283页。
    [2]《荀子·大略》:《诸子集成·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329页。
    [1]《荀子·强国》:《诸子集成·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203页。
    [2]《荀子·臣道》:《诸子集成·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69页。
    [1]《荀子·大略》:《诸子集成·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328页。
    [2]《荀子·天论》:《诸子集成·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208页。
    [1]《荀子·大略》:《诸子集成·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321页。
    [2]《荀子·君子》:《诸子集成·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300页。
    [3]《孟子·万章章句上》: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15页。
    [4]《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31页。
    [1]《荀子·解蔽》:《诸子集成·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273页。
    [2]《荀子·儒效》:《诸子集成·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82页。
    [1]《荀子·荣辱》:《诸子集成·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43页。
    [2]《荀子·儒效》:《诸子集成·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84页。
    [3]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128页。
    [4]《荀子·儒效》:《诸子集成·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92页。
    [1]《荀子·正名》:《诸子集成·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282页。
    [2]《荀子·不苟》:《诸子集成·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25页。
    [1](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116页。
    [2](吴)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21页。
    [3](清)皮锡瑞:《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55页。
    [4]马积高:《荀学源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66页。
    [1]马积高:《荀学源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73页。
    [2]《荀子·儒效》:《诸子集成·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84页。
    [3]《荀子·强国》:《诸子集成·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99页。
    [4]《荀子·劝学》:《诸子集成·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7页。
    [1]《文心雕龙·徵圣》:黄叔琳等《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上),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8页。
    [2]《荀子·劝学》:《诸子集成·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7页。
    [3]《吕氏春秋·大乐》:《诸子集成·吕氏春秋》,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46页。
    [4]《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164页。
    [1]《荀子·大略》:《诸子集成·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336页。
    [2](宋)朱熹:《朱子全书·诗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351页。
    [3]《荀子·乐论》:《诸子集成·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254页。
    [1](汉)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482页。
    [2]《毛诗正义·诗大序》:《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8页。
    [3]《荀子·劝学》:《诸子集成·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8页。
    [4]《荀子·劝学》:《诸子集成·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9页。
    [5]《荀子·劝学》:《诸子集成·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0页。
    [6]《荀子·儒效》:《诸子集成·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88页。
    [7]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8页。
    [1]袁长江:《孔子孟子荀子说诗之比较》,《文史知识》1995年第1期。
    [1]《礼记·缁衣》:王文锦《礼记译解》(下),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834、835页。
    [2]《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4页。
    [1]《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6页。
    [2](清)方玉润:《诗经原始》,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76页。
    [3]《礼记·大学》:王文锦《礼记译解》(下),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901页。
    [4]《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4页。
    [5](清)方玉润:《诗经原始》,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2页。
    [6]《礼记·檀弓下》:王文锦《礼记译解》(上),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53页。
    [7]《礼记·孔子闲居》:王文锦《礼记译解》(下),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750页。
    [1]《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71页。
    [2]《礼记·孔子闲居》:王文锦《礼记译解》(下),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750页。
    [3]《礼记·表记》:王文锦《礼记译解》(下),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806页。
    [4]《礼记·经解》:王文锦《礼记译解》(下),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728页。
    [5]《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57页。
    [1]《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60-561页。
    [2]《礼记·缁衣》:王文锦《礼记译解》(下),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828页。
    [3]《礼记·缁衣》:王文锦《礼记译解》(下),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834页。
    [4]《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57页。
    [5]《礼记·大学》:王文锦《礼记译解》(下),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902页。
    [1]《礼记·中庸》:王文锦《礼记译解》(下),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780页。
    [2]《礼记·中庸》:王文锦《礼记译解》(下),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799页。
    [3]《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65页。
    [4]《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75页。
    [5]《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74页。
    [6]《礼记·表记》:王文锦《礼记译解》(下),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804页。
    [7]《礼记·表记》:王文锦《礼记译解》(下),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808页。
    [1]《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73页。
    [2]《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79页。
    [3]《礼记·缁衣》:王文锦《礼记译解》(下),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826-827页。
    [4]《礼记·缁衣》:王文锦《礼记译解》(下),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836页。
    [5]《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67页。
    [6]《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77页。
    [7]《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71页。
    [1]《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71页。
    [2]《礼记·中庸》:王文锦《礼记译解》(下),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799页。
    [3]《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14页。
    [4]《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31页。
    [5]《礼记·缁衣》:王文锦《礼记译解》(下),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824页。
    [6]《礼记·缁衣》:王文锦《礼记译解》(下),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827页。
    [7]《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31页。
    [8]《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26页。
    [1]《礼记·大学》:王文锦《礼记译解》(下),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898页。
    [2]《礼记·大学》:王文锦《礼记译解》(下),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903页。
    [3]《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21页。
    [4]《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30页。
    [5]《礼记·礼器》:王文锦《礼记译解》(上),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311页。
    [6]《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32页。
    [7]《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34页。
    [1]《礼记·祭义》:王文锦《礼记译解》(下),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695页。
    [2]《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36页。
    [3]《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36页。
    [4]《礼记·坊记》:王文锦《礼记译解》(下),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760页。
    [5]《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37页。
    [6]《礼记·表记》:王文锦《礼记译解》(下),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806页。
    [1]《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37页。
    [2]《礼记·缁衣》:王文锦《礼记译解》(下),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826、833页。
    [3]《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14页。
    [4]《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16页。
    [5]《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24页。
    [6]《礼记·大学》:王文锦《礼记译解》(下),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903页。
    [1]《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16页。
    [2]《礼记·中庸》:王文锦《礼记译解》(下),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799页。
    [3]《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515页。
    [4]《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519页。
    [5]《礼记·大学》:王文锦《礼记译解》(下),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898页。
    [6]《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519页。
    [7]《礼记·坊记》:王文锦《礼记译解》(下),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756页。
    [1]《礼记·射义》:王文锦《礼记译解》(下),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934页。
    [2]《礼记·经解》:王文锦《礼记译解》(下),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731页。
    [1]《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5页。
    [2]《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9页。
    [1]《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83页。
    [2](宋)朱熹:《朱子全书·诗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394页。
    [3](宋)朱熹:《朱子全书·诗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702页。
    [4]《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57页。
    [5](宋)朱熹:《朱子全书·诗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640页。
    [1]《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44页。
    [2]《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79页。
    [3]《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79页。
    [4]《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98页。
    [5]《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45页。
    [6](清)方玉润:《诗经原始》,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30页。
    [1](宋)朱熹:《朱子全书·诗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628页。
    [2](宋)朱熹:《朱子全书·诗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431页。
    [3](宋)朱熹:《朱子全书·诗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628页。
    [4](宋)朱熹:《朱子全书·诗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431页。
    [5]《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2页。
    [6]《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68页。
    [7](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482页。
    [1]《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32页。
    [2](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06页。
    [3]《礼记·冠义》:王文锦《礼记译解》(下),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909页。
    [1]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49-53页。
    [2]《礼记·乐记》:王文锦《礼记译解》(下),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25页。
    [3]《礼记·乐记》:王文锦《礼记译解》(下),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31页。
    [4]《礼记·礼器》:王文锦《礼记译解》(上),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327页。
    [1]《礼记·乐记》:王文锦《礼记译解》(下),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31页。
    [2]修海林:《周代雅乐审美观》,《音乐研究》1991年第1期。
    [3]《礼记·乐记》:王文锦《礼记译解》(下),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31页。
    [4]《礼记·乐记》:王文锦《礼记译解》(下),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32页。
    [5]《礼记·乐记》:王文锦《礼记译解》(下),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35页。
    [6]《礼记·乐记》:王文锦《礼记译解》(下),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39页。
    [7]《礼记·乐记》:王文锦《礼记译解》(下),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44页。
    [1]《礼记·礼器》:王文锦《礼记译解》(上),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331页。
    [2]《礼记·仲尼燕居》:王文锦《礼记译解》(下),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746页。
    [3]《礼记·孔子闲居》:王文锦《礼记译解》(下),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749页。
    [1]《礼记·乐记》:王文锦《礼记译解》(下),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44页。
    [2](宋)郑樵:《通志二十略》之《乐略·乐府总序》,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883页。
    [1]《礼记·乐记》:王文锦《礼记译解》(下),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62页。
    [1]《礼记·乐记》:王文锦《礼记译解》(下),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26页。
    [2]《礼记·乐记》:王文锦《礼记译解》(下),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60页。
    [3]《礼记·乐记》:王文锦《礼记译解》(下),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61页。
    [1]《礼记·学记》:王文锦《礼记译解》(下),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16页。
    [2]《礼记·经解》:王文锦《礼记译解》(下),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727页。
    [3]《礼记·经解》:王文锦《礼记译解》(下),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727页。
    [1](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184页。
    [2]《礼记·乐记》:王文锦《礼记译解》(下),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48页。
    [1](梁)皇侃:《孝经皇氏义疏》,(清)马国翰辑《玉函山房辑佚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548页。
    [1]《孝经·开宗明义章》:《十三经注疏》之《孝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
    [2]《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14页。
    [3]《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28页。
    [1]《孝经·孝治章》:《十三经注疏》之《孝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7页。
    [2]《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67页。
    [3]《孝经·感应章》:《十三经注疏》之《孝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0页。
    [4]《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34页。
    [5]《孝经·广至德章》:《十三经注疏》之《孝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3页。
    [1]《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20页。
    [2]《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21页。
    [3]《孝经·卿大夫章》:《十三经注疏》之《孝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页。
    [4]《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32页。
    [5]《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36页。
    [6]《孝经·诸侯章》:《十三经注疏》之《孝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页。
    [7]《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62页。
    [1]《孝经·士章》:《十三经注疏》之《孝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6页。
    [2]《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69页。
    [3]《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72页。
    [4]《孝经·三才章》:《十三经注疏》之《孝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2页。
    [5](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605页。
    [6]《孝经·事君章》:《十三经注疏》之《孝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4页。
    [1]《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82页。
    [2]《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82页。
    [3]《孝经·圣治章》:《十三经注疏》之《孝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3页。
    [4]《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57页。
    [5]《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60页。
    [1]顾颉刚:《<诗经>在春秋战国间的地位》,《古史辨》第三册下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366页。
    [1](宋)王应麟:《困学纪闻》,济南:山东友谊书社,1992年版,第178页。
    [2](明)杨慎:《升庵诗话》,王仲镛《升庵诗话笺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09页。
    [3]《礼记·中庸》:王文锦《礼记译解》(下),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781页。
    [4](宋)王应麟:《困学纪闻》,济南:山东友谊书社,1992年版,第222页。
    [5](宋)王应麟:《困学纪闻》,济南:山东友谊书社,1992年版,第222页。
    [1]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92页。
    [2](明)焦竑:《焦氏笔乘》,清伍崇曜辑《奥雅堂丛书》
    [3]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71页。
    [4]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6页。
    [5](宋)朱熹:《朱子全书·诗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401、543页。
    [6]朱自清:《诗言志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11页。
    [7]朱自清:《诗言志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11页。
    [1]《荀子·荣辱》:《诸子集成·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43页。
    [2]《荀子·劝学》:《诸子集成·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7页。
    [3]《荀子·儒效》:《诸子集成·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85页。
    [1]朱自清:《诗言志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06页。
    [2]冯天瑜:《中华元典精神》,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1](唐)魏征等:《隋书·经籍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903页。
    [1](唐)魏征等:《隋书·经籍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903页。
    [1]《晏子春秋·内篇谏下第二十四》:《诸子集成·晏子春秋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64页。
    [2]《晏子春秋·内篇谏上第一》:《诸子集成·晏子春秋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2页。
    [3]《晏子春秋·内篇谏上第十四》:《诸子集成·晏子春秋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20页。
    [4]《晏子春秋·内篇问下第二十一》:《诸子集成·晏子春秋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16页。
    [5]《晏子春秋·内篇问上第十二》:《诸子集成·晏子春秋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83页。
    [1]《晏子春秋·外篇上第十五》:《诸子集成·晏子春秋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95页。
    [2]《晏子春秋·内篇谏下第二十五》:《诸子集成·晏子春秋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66页。
    [3]《晏子春秋·内篇谏下第十二》:《诸子集成·晏子春秋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48页。
    [4]《晏子春秋·问上第十六》:《诸子集成·晏子春秋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87页。
    [5]《晏子春秋·外篇上第十五》:《诸子集成·晏子春秋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95页。
    [6]《晏子春秋·内篇谏上第六》:《诸子集成·晏子春秋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9页。
    [7]《晏子春秋·外篇上第十五》:《诸子集成·晏子春秋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95页。
    [1]《晏子春秋·外篇下第一》:《诸子集成·晏子春秋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205页。
    [2]《晏子春秋·内篇谏上第六》:《诸子集成·晏子春秋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9页。
    [1]《晏子春秋·内篇谏上第二》:《诸子集成·晏子春秋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3页。
    [1]《晏子春秋·外篇上第一》:《诸子集成·晏子春秋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77页。
    [2]《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42页。
    [3]《晏子春秋·内篇谏上第九》:《诸子集成·晏子春秋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3页。
    [4]《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47页。
    [1]《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51页。
    [2]《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77页。
    [3]《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79页。
    [4]《晏子春秋·内篇杂上第十五》:《诸子集成·晏子春秋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34页。
    [5]《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26页。
    [6]《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43页。
    [7]《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43页。
    [8]《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43页。
    [9]《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79页。
    [1]《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81页。
    [2]《晏子春秋·内篇谏上第十六》:《诸子集成·晏子春秋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22页。
    [3]《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56页。
    [4]《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57页。
    [5]《晏子春秋·外篇上第六》:《诸子集成·晏子春秋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82页。
    [6]《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32页。
    [1]《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35页。
    [2]《晏子春秋·内篇谏下第十九》:《诸子集成·晏子春秋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55页。
    [3]《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37页。
    [4]《晏子春秋·外篇上第十》:《诸子集成·晏子春秋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87页。
    [5]《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19页。
    [6]《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21页。
    [1]《晏子春秋·内篇问下第六》:《诸子集成·晏子春秋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03页。
    [2]《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23页。
    [3]《晏子春秋·内篇问下第十三》:《诸子集成·晏子春秋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07页。
    [4]《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68页。
    [5]《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68页。
    [1]《晏子春秋·内篇问下第二十七》:《诸子集成·晏子春秋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19页。
    [2]《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36页。
    [3]《晏子春秋·内篇问下第十八》:《诸子集成·晏子春秋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12页。
    [1]《晏子春秋·外篇上第五》:《诸子集成·晏子春秋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81页。
    [2]《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690页。
    [3]《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691页。
    [4]《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26页。
    [5]《晏子春秋·内篇杂上第三》:《诸子集成·晏子春秋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26页。
    [6]《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75页。
    [1]《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82页。
    [2]《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41页。
    [3]《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41页。
    [4]《晏子春秋·内篇谏下第二十》:《诸子集成·晏子春秋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58页。
    [5]《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14页。
    [6]《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17页。
    [1]《晏子春秋·内篇杂下第二十一》:《诸子集成·晏子春秋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69页。
    [2]《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84页。
    [1]《墨子·兼爱上》:《诸子集成·墨子闲诂》,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63页。
    [2]《淮南子·要略》:《诸子集成·淮南子》,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375页。
    [3]《论语·泰伯》: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81页。
    [4]《论语·八佾》: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8页。
    [1]《墨子·公孟》:《诸子集成·墨子闲诂》,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276页。
    [2]《墨子·非儒》:《诸子集成·墨子闲诂》,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85页。
    [3]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65页。
    [4]《论语·学而》: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页。
    [5]《墨子·兼爱中》:《诸子集成·墨子闲诂》,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65页。
    [6]《墨子·兼爱上》:《诸子集成·墨子闲诂》,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63页。
    [1]《墨子·兼爱中》:《诸子集成·墨子闲诂》,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65页。
    [2]《墨子·兼爱上》:《诸子集成·墨子闲诂》,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62页。
    [3]《墨子·兼爱中》:《诸子集成·墨子闲诂》,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64页。
    [4]《墨子·兼爱中》:《诸子集成·墨子闲诂》,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65页。
    [5]《墨子·法仪》:《诸子集成·墨子闲诂》,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2页。
    [1]《论语·先进》: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13页。
    [2]《论语·雍也》: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61页。
    [3]《墨子·公孟》:《诸子集成·墨子闲诂》,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276页。
    [4]《墨子·天志上》:《诸子集成·墨子闲诂》,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20页。
    [5]《墨子·法仪》:《诸子集成·墨子闲诂》,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2页。
    [6]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65页。
    [1]《墨子·尚贤中》:《诸子集成·墨子闲诂》,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30页。
    [2]《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83页。
    [3]《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87页。
    [4]《墨子·尚同中》:《诸子集成·墨子闲诂》,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54页。
    [1]《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570页。
    [2]《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571页。
    [3]《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58页。
    [4]《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58页。
    [5]《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61页。
    [6]《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61页。
    [7]《墨子·兼爱下》:《诸子集成·墨子闲诂》,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77页。
    [1]《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11页。
    [2]《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12页。
    [3]《墨子·兼爱下》:《诸子集成·墨子闲诂》,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78页。
    [4]《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73页。
    [5]《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77页。
    [6]《墨子·天志中》:《诸子集成·墨子闲诂》,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27页。
    [1]《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94页。
    [2]《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94页。
    [3]《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13页。
    [4]《墨子·天志下》:《诸子集成·墨子闲诂》,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37页。
    [5]《墨子·明鬼下》:《诸子集成·墨子闲诂》,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47页。
    [6]《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14页。
    [7]《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14页。
    [1]《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20-1122页。
    [2]《墨子·所染》:《诸子集成·墨子闲诂》,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0页。
    [3]《墨子·尚贤中》:《诸子集成·墨子闲诂》,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37页。
    [1]《墨子·非攻中》:《诸子集成·墨子闲诂》,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87页。
    [2]《墨子·三辩》:《诸子集成·墨子闲诂》,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23页。
    [1]《墨子·公孟》:《诸子集成·墨子闲诂》,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275页。
    [2]《墨子·公孟》:《诸子集成·墨子闲诂》,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274页。
    [1]《庄子·逍遥游》: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上),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1页。
    [2]《庄子·徐无鬼》: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下),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30页。
    [3]《庄子·则阳》: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下),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86页。
    [1]《老子·第七十五章》: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39页。
    [2]《庄子·庚桑楚》: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下),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93页。
    [3]《庄子·胠箧》: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62页。
    [4]《庄子·马蹄》: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46页。
    [5]《庄子·在宥》: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74页。
    [6]《庄子·应帝王》: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上),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15页。
    [7]《庄子·骈指》: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39页。
    [1]《庄子·马蹄》: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46页。
    [1]《庄子·天运》: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89页。
    [1]《庄子·徐无鬼》: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下),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26页。
    [2]《庄子·让王》: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下),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60页。
    [1]《庄子·天下》: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下),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55页。
    [2]《庄子·外物》: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下),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09页。
    [1]《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诸子集成·韩非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210页。
    [2]《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21页。
    [1]《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诸子集成·韩非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97页。
    [2]《韩非子·外储说右上》:《诸子集成·韩非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233页。
    [1]《韩非子·忠孝》:《诸子集成·韩非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359页。
    [2]《韩非子·说林上》:《诸子集成·韩非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28页。
    [1](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148页。
    [2]《韩非子·八经》:《诸子集成·韩非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331页。
    [3]《韩非子·定法》:《诸子集成·韩非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304页。
    [1]《韩非子·难言》:《诸子集成·韩非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4页。
    [2]《韩非子·五蠹》:《诸子集成·韩非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350页。
    [3]《韩非子·和氏》:《诸子集成·韩非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67页。
    [1]《吕氏春秋·先己》:《诸子集成·吕氏春秋》,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27页。
    [2]《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60页。
    [1]《吕氏春秋·先己》:《诸子集成·吕氏春秋》,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29页。
    [2]《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33页。
    [3]《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33页。
    [4]《吕氏春秋·重言》:《诸子集成·吕氏春秋》,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220页。
    [5]《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82页。
    [6]《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86页。
    [1]《吕氏春秋·求人》:《诸子集成·吕氏春秋》,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293页。
    [2]《吕氏春秋·安死》:《诸子集成·吕氏春秋》,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99页。
    [3]《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68页。
    [1]《吕氏春秋·务本》:《诸子集成·吕氏春秋》,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33页。
    [2]《吕氏春秋·务本》:《诸子集成·吕氏春秋》,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34页。
    [3]《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97页。
    [4]《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42页。
    [5]《吕氏春秋·慎人》:《诸子集成·吕氏春秋》,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50页。
    [1]《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31页。
    [2]《吕氏春秋·不屈》:《诸子集成·吕氏春秋》,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230页。
    [3]《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21页。
    [4]《吕氏春秋·知分》:《诸子集成·吕氏春秋》,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260页。
    [1]《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82页。
    [2]《吕氏春秋·行论》:《诸子集成·吕氏春秋》,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267页。
    [3]《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35页。
    [4]《吕氏春秋·求人》:《诸子集成·吕氏春秋》,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293页。
    [5]《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67页。
    [1]《吕氏春秋·爱士》:《诸子集成·吕氏春秋》,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82页。
    [2]《吕氏春秋·权勋》:《诸子集成·吕氏春秋》,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64页。
    [3]《吕氏春秋·行论》:《诸子集成·吕氏春秋》,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269页。
    [4]《吕氏春秋·原乱》:《诸子集成·吕氏春秋》,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305页。
    [1]《吕氏春秋·适音》:《诸子集成·吕氏春秋》,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50页。
    [2]《吕氏春秋·音初》:《诸子集成·吕氏春秋》,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59页。
    [3]《吕氏春秋·适音》:《诸子集成·吕氏春秋》,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50页。
    [1]《吕氏春秋·音初》:《诸子集成·吕氏春秋》,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59页。
    [2]《吕氏春秋·古乐》:《诸子集成·吕氏春秋》,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53页。
    [3]《吕氏春秋·音初》:《诸子集成·吕氏春秋》,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58-59页。
    [1]《尚书·益稷》:《十三经注疏》之《尚书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7页。
    [2](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80页。
    [1](战国)尸佼:《尸子》,《百子全书》(二),长沙:岳麓书社,1993年版,第1597页。
    [2]《汉书·艺文志》杂家有“《尸子》二十篇”,班固自注:尸子“名佼,鲁人,秦相商君师之。鞅死,佼逃入蜀。”刘向《荀子书录》说尸子著书“非先王之法,不循孔氏之术”,似曾有法家倾向。《隋书·经籍志》杂家记载:“《尸子》二十卷、目一卷。梁十九卷。秦相卫鞅上客尸佼撰。其九篇亡,魏黄初中续。”可见原书在三国时已亡佚一半。《后汉书·宦者吕强传》李贤注说:“(佼)作书二十篇,十九篇陈道德仁义之纪,一篇言九州险阻、水泉所起也。”《尸子》一书早佚,后由唐代魏徵、清代惠栋、汪继培等辑成。《尸子》佚文的思想兼宗儒、墨、名、法、阴阳,的确算是杂家。但书中保存先秦《尸子》的多少内容,今天已经难于辨析。
    [3]《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1页。
    [4]《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2页。
    [1](周)尹文:《尹文子》,《百子全书》(三),长沙:岳麓书社,1993年版,第2536页。
    [2](周)尹文:《尹文子·序》,《百子全书》(三),长沙:岳麓书社,1993年版,第2529页。
    [3]《汉书·艺文志》著录《尹文子》一卷,列为“名家”,已佚。今本《尹文子》分《大道上》和《大道下》两篇。
    [4]《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4页。
    [5]《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7页。
    [1](周)管仲:《管子》,《百子全书》(二),长沙:岳麓书社,1993年版,第1449页。
    [2]《汉书·艺文志》把《管子》列为道家,自《隋书·经籍志》开始,把它改列为法家。就总体说,《管子》思想属于法家,但与商鞅、申不害、韩非比较亦各有特点。《管子》是齐法家,它的经济思想除与三晋法家思想有共同点而外,还含有儒家思想。
    [3]《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21页。
    [4](周)程本:《子华子》,《百子全书》(三),长沙:岳麓书社,1993年版,第2333页。
    [5]《子华子》一书,不见《汉书·艺文志》著录,但是《吕氏春秋》引用了子华子的论述三见,说明《子华子》一书原先是有的,东汉时已佚。现存的《子华子》二卷十篇,可能系后人托名之作。
    [1]《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37页。
    [2]《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38页。
    [3](周)程本:《子华子》,《百子全书》(三),长沙:岳麓书社,1993年版,第2334页。
    [4]《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74页。
    [5]《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75页。
    [1](周)程本:《子华子》,《百子全书》(三),长沙:岳麓书社,1993年版,第2338页。
    [2]《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43页。
    [3](周)程本:《子华子》,《百子全书》(三),长沙:岳麓书社,1993年版,第2342页。
    [4]《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58页。
    [5]《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59页。
    [6](周)程本:《子华子》,《百子全书》(三),长沙:岳麓书社,1993年版,第2354页。
    [1]《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8页。
    [2]《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9页。
    [3]《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11页。
    [4]《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14页。
    [1]《庄子·天下》: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下),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55页。
    [1]覃召文、刘晟:《中国文学的政治情结·序》,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2](宋)郑樵:《通志二十略》之《乐略·乐府总序》,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883页。
    [3]修海林:《周代雅乐审美观》,《音乐研究》1991年第1期。
    [4]《尚书·舜典》:《十三经注疏》之《尚书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3页。
    [1]《礼记·乐记》:王文锦《礼记译解》(下),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37页。
    [2](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197页。
    [3](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235页。
    [3](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197页。
    [4]《尸子·绰子》:《百子全书》,长沙:岳麓书社,1993年版,第1605页。
    [5](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198页。
    [6](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235页。
    [1](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236页。
    [2]陆晓光:《中国政教文学之起源》,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页。
    [1]《论语·阳货》: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85页。
    [2]《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6页。
    [3]《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12页。
    [1]《礼记·王制》:王文锦《礼记译解》(上),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65页。
    [2]《国语·周语》:来可泓《国语直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页。
    [1]《周礼·春官宗伯》:《十三经注疏》之《周礼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01页。
    [2]《周礼·春官宗伯》:《十三经注疏》之《周礼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14页。
    [3]马银琴:《两周诗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87页。
    [4]《礼记·王制》:王文锦《礼记译解》(上),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79页。
    [5]马银琴:《两周诗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87页。
    [1]《周礼·春官宗伯》:《十三经注疏》之《周礼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34页。
    [1]姜广辉:《儒家经学思潮的演变轨迹与诠释学导向》,《中国哲学》第22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
    [2](德)汉斯·罗伯特·姚斯:《文学史作为向文论的挑战》,胡经之、张首映主编:《西方二十世纪文论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54页。
    [3](德)汉斯·罗伯特·姚斯:《文学史作为向文论的挑战》,胡经之、张首映主编:《西方二十世纪文论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52页。
    [1]钟振振:《谈中国古典诗词的歧解》,《文学遗产》2002年第1期。
    [1]尚书正义.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毛诗正义.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春秋左传正义.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周礼注疏.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5]仪礼注疏.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6]孝经注疏.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7](周)尹文.尹文子.百子全书(三)[M].长沙:岳麓书社,1993.
    [8](周)管仲.管子.百子全书(二)[M].长沙:岳麓书社,1993.
    [9](周)程本.子华子.百子全书(三)[M].长沙:岳麓书社,1993.
    [10](战国)尸佼.尸子.百子全书(二)[M].长沙:岳麓书社,1993.
    [11](战国)荀况.荀子.清王先谦.荀子集解(诸子集成本)[M].北京:中华书局,1954.
    [12](战国)墨翟.墨子.清孙诒让.墨子闲诂(诸子集成本)[M].北京:中华书局,1954.
    [13](战国)韩非.韩非子.清王先慎.韩非子集解(诸子集成本)[M].北京:中华书局,1954.
    [14](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诸子集成本)[M].北京:中华书局,1954.
    [15](汉)刘安.淮南子(诸子集成本)[M].北京:中华书局,1954.
    [16](汉)董仲舒.春秋繁露[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7](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18](汉)刘向.说苑.向宗鲁.说苑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7.
    [19](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0](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21](晋)杜预.春秋左传集解[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22](唐)魏征等.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23](唐)刘知几.史通.清浦起龙.史通通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24](宋)郑樵.通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5.
    [25](宋)朱熹.朱子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26](宋)王应麟.困学纪闻[M].济南:山东友谊书社,1992.
    [27](明)杨慎.升庵诗话.王仲镛.升庵诗话笺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8](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影印本)[M].济南:山东友谊书社,1992.
    [29](清)皮锡瑞.经学历史[M].北京:中华书局,1959.
    [30](清)方玉润.诗经原始[M].北京:中华书局,1986.
    [31](清)高士奇.左传纪事本末[M].北京:中华书局,1979.
    [32](清)劳孝舆.春秋诗话[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4.
    [33](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34](清)魏源.魏源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4.
    [35](清)张纯一.晏子春秋校注(诸子集成本)[M].北京:中华书局,1954.
    [36]马承源.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37]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
    [38]杨伯峻等.春秋左传词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5.
    [39]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40]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41]杨树达.论语疏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42]来可泓.国语直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43]缪文远.战国策新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1987.
    [44]周振甫.诗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2.
    [45]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
    [46]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7]王文锦.礼记译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1.
    [48]黄叔琳等.增订文心雕龙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0.
    [49]陈桐生.孔子诗论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4.
    [50]马积高.荀学源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51]闻一多.闻一多全集[M].北京:三联书店,1982.
    [52]范文澜.范文澜全集[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53]朱自清.诗言志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54]朱自清.朱自清说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55]傅道彬.诗外诗论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3.
    [56]马银琴.两周诗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57]李春青.诗与意识形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8]顾颉刚.古史辨(第三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59]董治安.先秦文献与先秦文学[M].济南:齐鲁书社,1994.
    [60]刘丽文.春秋的回声——左传的文化研究[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
    [61]冯天瑜.中华元典精神[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62]袁长江.先秦两汉诗经研究论稿[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
    [63]覃召文,刘晟.中国文学的政治情结[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64]陆晓光.中国政教文学之起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65]姜广辉.儒家经学思潮的演变轨迹与诠释学导向.中国哲学(第22辑)[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66]赵毅衡.新批评文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67]胡经之,张首映主编.西方二十世纪文论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68]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69]张新科.唐前史传文学研究[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
    [70]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
    [71]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72]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73]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79.
    [74]钱穆.国史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75]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76]陈良运.中国诗学批评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
    [77]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78]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三联书店,1985.
    [79]姚小鸥.诗经三颂与先秦礼乐文化[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80]方朝晖.春秋左传人物谱[M].济南:齐鲁书社,2001.
    [81]沈玉成,刘宁.春秋左传学史稿[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82]夏传才.诗经研究史概要[M].郑州:中州书画社,1982.
    [83]叶舒宪.诗经的文化阐释[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
    [84]张建军.诗经与周文化考论[M].济南:齐鲁书社,2004.
    [85]洪湛侯.诗经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2.
    [86]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87]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88]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89]任继愈.中国哲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90]曾勤良.左传引诗赋诗之诗教研究[M].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
    [91](俄)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M].北京:三联书店,1961.
    [92]水渭松.对于“赋诗言志”现象的历史考察——兼论诗经的编集和演变[J].东方丛刊,1996,1.
    [93]刘丽文.春秋时期赋诗言志的礼学渊源及其形成的机制原理[J].文学遗产,2004,1.
    [94]刘毓庆.春秋会盟宴享与诗礼风流[J].晋阳学刊,2004,2.
    [95]刘生良.春秋赋诗的文化透视[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6.
    [96]傅道彬.诗可以观——春秋时代的观诗风尚及诗学意义[J].文学评论,2004,5.
    [97]董治安.吕氏春秋之论诗引诗与战国末期诗学的发展[J].文史哲,1996,2.
    [98]李春青.论先秦“赋诗”、“引诗”的文化意蕴[J].齐鲁学刊,2003,6.
    [99]马银琴.战国时代诗的传播与特点[J].文学遗产,2006,3.
    [100]毛振华.左传赋诗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05,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