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中的网络政治监督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伴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在互联网这个新的载体上面相结合,构建了监督当代中国政治的崭新监督形式——网络政治监督。网络政治监督是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的一大特色,它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
     本文以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政治监督与我国民主政治的相互关系为主题展开研究,阐述了网络政治监督的基本内涵、特点和本质;回顾了我国网络政治监督的发展历程,指出网络政治监督是我国政治监督的新形式,也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内容。网络政治监督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从21世纪初到现在,我国网络政治监督发展大体经过了三个阶段,初步体现了网络政治监督的优势,当然也伴随着网络政治监督的一些弊端。网络政治监督在推动着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同时,也对我国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执政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应对网络政治监督的挑战,必须要在思想意识形态、社会主义的本质、共产党的执政能力等三个基本问题上提高认识,把握好党性原则、法治原则、宽容原则和引导原则,加强网络立法、提高网民素质、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完善网络政治监督的体制机制等,推进网络政治监督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良性互动。最后,要认识到网络政治监督是现实政治监督体系的有益补充,借助网络监督推动民主政治是一个逐步探索和完善的过程。全文围绕此思路,在理论和逻辑上展开,全文分为一个导论,五章正文,一个结束语,共计七个部分。具体如下:
     导论部分,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缘由、研究意义,对国内网相关研究做了综述,从而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此部分还对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全文的逻辑结构作了简要介绍。
     第一章主要围绕网络政治监督概念的基本内涵、主要特征和网络政治监督实现的主要途径进行了分析。重点在于界定网络政治监督的内涵,从而为全文的展开奠下基础。本人认为,所谓网络政治监督,是指网民以网络为平台,在网络世界里对现实生活中的政治现象、政治过程进行评价、批评的一种行为。网络政治监督是两类政治权力主体之间的权力监督与制衡,网络政治监督的主体是拥有公民身份的网民,网络政治监督的客体以及监督对象是政府及政府官员。网络政治监督的内容是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政治活动、政治事务、政治言论,对于经济、文化、社会等公共事务的监督不在网络政治监督的范围之内。网络政治监督是对政治事务的非正式的政治参与,是宪法赋予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它把现实政治生活中的群众监督和虚拟网络环境下的网络监督结合起来,是现代社会民主化发展进程的必然。第一章还归纳了网络政治监督的主要特征,即监督主体的大中性、监督途径的便捷性、监督环境的纯净性、监督成本的廉价性。实现网络政治监督的主要途径有三方面,一是以网络权力监督政治权力,二是以网络监督制约政治权力,三是德性监督政治权力。
     第二章探讨了我国网络政治监督发展的简要历程及其兴起的原因。在回顾互联网发展的基础上,从网络政治参与的视角,初步概括了我国网络政治监督发展的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形成阶段和发展阶段,这三个阶段,表现了网络监督从附议——表达——参与转变的过程。我国网络政治监督兴起和蓬勃发展的主要原因既是网络技术发展提供的物质条件,也是腐败问题和权力监督失灵的现实需求,更是党和政府对网络政治监督的主动应对。
     第三章主要分析网络政治监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新机遇、新推动。网络政治监是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新手段,是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新平台,是强化政治权力监督的新杠杆。网络政治监督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推动力。
     第四章探讨了网络政治监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挑战。网络政治监督带来新机遇的同时,它也存在弊端,如网络政治监督主体的代表性存在质疑、网络政治监督的可操作性和欺骗性、网络政治监督中出现的“网络暴力”问题以及网络政治监督的偶然性和随意性。这些弊端,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构成了挑战,造成合法性危机;对我国政治制度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构成了挑战,造成了信仰危机;对我国民主政治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构成了挑战,造成了信任危机。
     第五章主要讨论中国特色民主政治进程中网络政治监督的治理和调试。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对网络政治监督的治理要注意把握党性原则、法治原则、宽容原则和引导的原则。探讨了民主政治进程中正确应对网络政治监督的策略:一是理性应对:提升网络政治监督的舆论引导能力;二是依法治网:规范网络政治监督的根本保证;三是道德规范:网络政治治理的基本要求;四是畅通渠道:提升网络政治监督的品质;五是制度完善:网络政治监督从网络延伸到现实。
     论文最后对网络政治监督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未来进行了展望。网络监督只是社会主义民主监督诸多实践形式中的-种,目前它与其他民主监督一样没有实质解决政治监督得以顺利展开的监督权问题,同时自身还有着难以克服的内在缺陷,我们只能说,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机制的创新提供了一种技术条件或突破口。网络监督的根本价值显然是工具性的而不是目的性的,这意味着它绝非天然正当,其历史地位与发展前景需要在民主政治实践中展开具体分析。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widespread of Internet in China, surveillance both by public opinion and by the masses, via Internet, find their common denominator——the newly emerging media in modern era, which results in the yielding of a new supervising form--the network political surveillance. Being not only the product of, but also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development in Chinese democratic politics, it represents another characteristic for Chinese democratic politics.
     Began with the interrelation between the network political surveillance and the Chinese democratic politics under the Internet times, the article states the basic connotations, features and intrinsic quality of the network political surveillance, reviews its development course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network political surveillance is the new form of the Chinese democratic politics as well as the new contents. Network political surveillance is the corollary of the Chinese democratic politics, which,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21s century to now, largely underwent three main stages. It preliminarily exemplifies the advantages of network political surveillance, indeed, companied with some disadvantages of it.
     It also brings some challenges to the political systems and main ideology of our country, and governing ability of the Party while improving the strengthening of democracy. When facing these challenges, we must deepen our comprehension of the following three basic problems:cognition, essence of socialism, and governing ability of the Party. We must handle Party spirit principle, legality principle, charity principle, and guiding principle well, reinforce the network legislation, promote net-citizens'quality, and strengthen the publicity of government information, perfect network political surveillance system. And the beneficial interaction between network political surveillance and Chinese democratic politics should be impelled as well. Finally, we must also realize that the network political surveillance is the favorable supplement to the real political surveillance system. It is a progressive and exploratory course to improve democratic politics through network surveillance. Focusing on the key opinion, the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seven parts: introduction, five main chapters and conclusion.
     Introduction explains the senses of the study, the research significance and its statu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paves way for the article. It also gives a brief explanation of the research's clue, methods and the whole logical arrangements.
     Chapter One mainly analyzes the basic concept connotation, the main features and the major way of realization of the network political surveillance. The point is to define the connotation of the network political surveillance, thus paves way for the article. In my opinion, the so-called network political surveillance is a kind of action which gives comments and criticism to the political phenomenon and political process of the real life in net world through the platform of network. Network political surveillance is the supervision and balance of power between the two kinds of political right subjects. The subjects are net-citizens who own the citizenship, while the objects and the surveillanced objects are government and its officials. The contents of network political surveillance are the political activities, political affairs, and political speech, excluding the surveillance of economy, culture, society, and public affairs. Network political surveillance, the informal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political affairs, is the fundamental right of our citizen empowered by the constitution. It combines the surveillance by the masses in real life and the network surveillance in virtual net environment, which is the necessity of the modern social democratization course. Chapter one also concludes the major features of network political surveillance, that is to say, the generality of the surveillance subjects, the convenience of the surveillance means, the purity of the surveillance environment, and the cheapness of the surveillance cost. The following three chief methods can achieve the network political surveillance: firstly, supervise political power through network power; secondly, restrict political power by network surveillance; thirdly, supervise political power via moral.
     Chapter Two discusses the main course of our country's network political surveillance development and the reason for its rise. On the basis of reviewing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it summaries from the view of 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he three phases of our country's network political surveillance:the preparation phase, the formation phase, and the developing phase, which show the changing course of network surveillance from contending to expressing and to participating. The reason for the rise and flourish of network political surveillance i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has provided material condition, which is the realistic demand for the corruption problem and the failure on power surveillance as well as the positive response of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on political surveillance.
     Chapter Three mainly analyzes the new opportunities and improvements to strengthening the socialistic democracy brought by network political surveillance, which is the new method of pushing the socialistic democracy construction, the new platform of enlarging th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citizen, and the new lever of strengthening political power surveillance, and it also offers new opportunities and driving force to the socialistic democracy construction.
     Chapter Four contains that the network political surveillance brings challenges for socialist democracy. As well as new opportunities, drawbacks created by network political surveillance are in evidence, such as query on the representative subject of network political surveillance, on the maneuverability and fraudulence, on network violence and the contingency and spontaneity of network political surveillance. Those drawbacks mentioned above are roots of crisises which are challenges of the legitimacy of socialist democratic political system, of political conviction of Marxism which is the fundamental guiding principle of our political system, of the confidence in our party who is the leadership of socialist democracy.
     Chapter Five mainly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democracy, the administration and debugging of network political surveillance. To build a socialist democracy, we must grasp firmly the basic principle of Party character, the principle of legality, the principle of charity and the principle of guiding. In addition, there are five strategies for supervision of network political surveillance. Firstly, be rational. The guiding capacity of network political surveillance must be improves. Secondly, be legal. The fundamental guarantee of network political surveillance must be standardized. Thirdly, be moral. Morality is the basic requirement of network political surveillance. Fourthly, be open and unconditional. The quality must be promoted. Fifthly, be perfect. A perfect system can truly put network political surveillance into effect.
     In the conclusion part, the author made a forecast of the future on the tendency of the network political surveillance and the socialist democracy. At present, the network political surveillanceis just one of many practical forms of our socailist democratic surveillance system, which, like the other supervising forms, could not give an eventual answer to the problem of superintendence only by which the political surveillance can go on wheels. Meantime, it still has its insurmountability of its own. By far, e we can only confirm that the network political surveillance sullies some technological factors or a sally port to come up with some new trail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 democracy. The ultimate value of the network political surveillance is instrumental rather than purposive, which means, its historical function and future propects will be determined by the practice of socialist democracy.
引文
①李俊彦:《网络媒体的有效舆论监督》,载《新闻知识》2005年3月。
    ②刘召成:《网络舆论监督的异化与人格权保护》,载《信息网络安全》2008年第7期。
    ③姜岭君:《对完善网络舆论监督的理性探讨》,载《青年记者》2008年第23期。
    ④方军:《试论信息化时代的网络舆论监督》,载《理论与当代》2007年第11期。
    ①颜开云:《网络舆论监督及其影响》,暨南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5月。
    ②张帅:《论网络舆论监督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4月。
    ③袁世杰:《网络舆论监督的问题及对策》,载《记者摇篮》2007年第8期。
    ④程少华、傅丁根:《网络监督:蓬勃中呼唤规范》,载《人民日报》2009年2月3日第8版。
    ⑤傅丁根:《舆论监督的广阔平台(观察时评)》,载《人民日报》2009年2月3日第8版。
    ① 董娇蕊、段闪:《网络媒体舆论监督的优势与负效应规避——以徐州“一夫二妻”区委书记事件为例》,载《东南传播》2009年第3期。
    ② 郑则:《试比较网络与传统媒体舆论监督》,载《第四媒体》2002年第1期。
    ③ 何源:《网络中的舆论监督》,载《当代传播》2002年第6期。
    ④ 官建文、廖玒、陈智霞:《利用网络实现快捷有效的舆论监督——人民网对网上批评的探索》,载《新闻战线》2002年第1期。
    ①方玉:《网络媒体在舆论监督中的作用》,载《新闻采编》2001年第6期。
    ②李琳:《从网络的发展看舆论监督的本位回归》,载《今传媒》2005年第6期。
    ③李国民:《网络舆论监督的六大优势》,载《检察日报》2009年4月8日第5版。
    ①参见孙英华:《析我国网络媒体舆论监督的走向——以北航广西招生黑幕事件为例》,载《新闻天地》2005年第1期。
    ②参见陈玉霞:《从“李信事件”看网络舆论监督》,载《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③参见巢立明:《舆论监督中的网络优势与趋势——以<如此让人恶心的三亚>事件为例》,载《新闻爱好者》2007年第8期。
    ④参见王佳:《网络舆论监督特性分析》,载《青年记者》2008年第23期。
    ⑤参见钟克勋、邹万明:《从汶川地震看社会化网络媒体舆论监督的力量》,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8期。
    ①“群体极化”这一概念是美国学者凯斯·桑斯坦提出来的,他认为:“群体计划的定义极其简单,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
    ②郭光华:《论网络舆论主体的群体“极化”倾向》,载《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6期。
    ③王艳玲、杨静:《网络舆论真能实现广泛的民意表达吗》,载《新闻知识》2006年第4期。
    ④吴风:《网络传播学:一种形而上的透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版,第277页。
    ⑤金霞:《论网络传播的舆论监督》,载《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①潘慧芳:《浅析网络舆论的监督和引导》,载《消费导刊》2008年第6期。
    ②袁世杰:《网络舆论监督的问题及对策》,载《记者摇篮》2007年第8期。
    ③陈明、杨国炜、陈樵哥:《中国网络舆论现状及舆论引导》,载《瞭望新闻周刊》2004年第35期。
    ④叶战备:《权力制约视角下的舆论监督》,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5月。
    ⑤《人大传播学教授陈力丹、律师陈际红谈整治网络暴力》http://www.people.com.cn/GB/32306/54155/57487/7820336.html,2010年4月3日访问。
    ⑥权辉蓉:《网络舆论监督与网络暴力的平衡点》,载《青年记者》2007年第20期。
    ①王军:《从“铜须事件”透视我国网络舆论管理中的问题》,转引自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编:《新闻传播学前沿2006>,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70页。
    ②孟威:《网络互动:意义诠释与规则探讨》,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第211页。
    ③《人大传播学教授陈力丹、律师陈际红谈整治网络暴力》http://www.people.com.cn/GB/32306/54155/57487/7820336.html,2010年4月3日访问。
    ④《人大传播学教授陈力丹、律师陈际红谈整治网络暴力》http://www.people.com.cn/GB/32306/54155/57487/7820336.html,2010年4月3日访问。
    ①刘锐:《“人肉搜索”与舆论监督、网络暴力之辨》,载《新闻记者》2008年9期。
    ①[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54页。
    ②[美]詹姆斯·M.伯恩斯等:《美国式民主》,谭君久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89页。
    ③[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55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82页。
    ⑤参见黄颂杰:《权力制衡,幸福至善————亚里士多德政治哲学要义》,《学术月刊》2007年第12期。
    ①[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154—156页。
    ②[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156页。
    ③参见刘建峰:《孟德斯鸠的分权学说及其现代意义》,《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①参见余凯:《近代分权学说的发展:洛克、孟德斯鸠和联邦党人之比较》,《兰州学刊》2008年第3期。
    ②参见何勤华:《西方法学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14—11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2页。
    ①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56页。
    ②参见李光灿、吕世伦主编:《马克思恩格斯法律思想史》,法律出版社1991年版,第34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7页。
    ④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28页。
    ①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27页。
    ②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90页。
    ③参见王传利:《权力监督:社会主义政权建设的必然要求》,《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1期。
    ④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24—225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2页。
    ⑥参见《列宁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81页。
    ①《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0页。
    ②《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0页。
    ③《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91页。
    ④参见王同昌、陈琛:《列宁时期俄共(布)中央机构的创立和权力结构的运行》,《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3期。转引自《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和中央全会决议汇编(第二分册)》,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70页。
    ①《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06—507页。
    ②邓小平:《邓小平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中国方正出版社1998年版,第219页。
    ①参见文晓明王立新著:《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运行机制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30页。
    ①蔡文之著:《网络:21世纪的权力与挑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71页。
    ①傅丁根著:《舆论监督的广阔平台》,人民日报2009年2月3日。
    ①参见《奥巴马普京们的“网事”——国外政要如何直面网络监督》,《党建》2010年第6期。
    ②参见CNNIC发布《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nnic.net.cn/html/Dir/2010/01/15/5767.htm,2010年6月6日访问。
    ③参见CNNIC发布《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nnic.net.cn/html/Dir/2010/07/15/5921.htm,2010年8月4日访问。
    ①《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10页。
    ②参见CNNIC发布《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nnic.net.cn/html/Dir/2010/01/15/5767.htm,2010年6月6日访问。
    ③刘兴亮:《微博的传播机制及未来发展思考》,《网络传播》2010年第5期。
    ①沈宝祥:《领导干部要适应“互联网政治”的发展》,《学习时报》2007年第388期。
    ①邱戈:《媒介身份论——中国媒体的身份危机和重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6-147页。
    ②转引自丁淦林《中国新闻事业史新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82页。
    ③参见《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2008年6月20日)》,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4094/7408960.html,2010年6月8日访问。
    ①参见《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8次集体学习上的讲话》,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7-01/24/content-5648188.htm,2010年6月8日访问。
    ②《人民日报》,2011年2月3日。
    ①[美]科恩:《论民主》,聂崇信、朱秀贤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0页。
    ②《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4页。
    ③《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01页。
    ④《列宁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6页。
    ⑤[美]巴林顿·摩尔:《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335页。
    ①参见《调查指中国网民对网络的政治监督作用有强烈期待(2004年1月15日》,http://www.chinanews.com/n/2004-01-15/26/392103.html,2010年6月9日访问。
    ②[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4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27页。
    ①[英]卡尔·波普尔:《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傅季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505页。
    ② 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74935,2010年12月15日访问。
    ③[荷]E·舒尔曼:《科技时代与人类未来——在哲学深层的挑战》,李小兵等译,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第377—378页。
    ①http://www.zhongcheng.org/news.asp?id=3404,2010年12月15日访问。
    ②参见CNNIC发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2010年12月15日访问。
    ①[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06页。
    ②刘军涛:《人民调查:六成网友关注两会重要为参与政治生活》,人民网,2010-03-05。
    ①詹勇:《温总理与网民“勾指相约”,网络问政迈向新高度》,人民网,2010-03-01。
    ②任珊珊:《人大代表眼中的新兴媒体》,人民网,2010-03-02。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
    [3]《列宁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邓小平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5]《江泽民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莫吉武:《当代中国政治监督体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7]陈国权:《政治监督论》,学林出版社2009年版。
    [8]周甲禄:《舆论监督权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9]杨明品:《新闻舆论监督》,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
    [10]展江:《中国社会转型的守望者——新世纪新闻舆论监督的语境与实践》,海关出版社2002年版。
    [11]刘文富:《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12]刘建明著:《新闻发布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3]杨鹏著:《网络文化与青年》,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4]李斌著:《网络政治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5]宋元林,陈春萍著:《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6]吴满意编:《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7]袁峰、顾铮铮、孙迁著:《网络社会的政府与政治/网络技术再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8]袁峰:《网络社会的政府与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9]吴风:《网络传播学:一种形而上的透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版。
    [20]许新芝、罗朋、李清霞:《舆论监督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
    [21]陈剩勇、何包钢著,《协商民主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22]彭兰著:《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3]钟瑛著:《网络传播伦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4]韦吉锋著:《网络思政政治教育研究》,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25]李炳毅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论》,兰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6]李希光、周庆安编,《软力量与全球传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7]哈艳秋、陈作平著:《新闻传播学前沿》,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8]【美】马克·斯劳卡:《大冲突——赛博空间和高科技对现实的威胁》,江西教育出版1999年版。
    [29]【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
    [30][美]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新华出版社1996年版。
    [31][美]阿尔蒙德·维伯:《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徐湘林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32][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黄维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3][荷]舒尔曼:《科技文明与人类未来》,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
    [34][英]马克·斯劳卡:《大冲突:赛博空间和高科技对现实的威胁》,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5][英]卡尔·波普尔:《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1]周作翰、吴克明:《论网络文化与人的自由发展》,《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第6期。
    [2]周作翰:《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基于政治文明的角度》,《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第1期。
    [3]周作翰:《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治民主效应》,《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第2期。
    [4]周作翰:《马克思的“社会公仆”思想永放光芒》,《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第6期。
    [5]周作翰:《学习列宁同错误思潮作斗争的历史经验——纪念列宁逝世六十周年》,《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4年第1期。
    [6]李屏南、张西山:《社会主义制度文化的演进与启示》,《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第1期。
    [7]赵中源、李屏南:《论党的执政资源体系构成及其要素变迁》,《学术论坛》2006年第8期。
    [8]李屏南:《论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的与时俱进》,《社会主义研究》2003年第4期。
    [9]胡穗、李屏南:《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公民意识教育的紧迫性和途径》,《科学社会主义》2004年第6期。
    [10]黄大熹、李屏南:《全球化趋势下党的执政思考》,《广西党史》2002年第1期。
    [11]吴家庆、卿孟军:《论公信力丧失对速攻垮台的影响》,《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第5期。
    [12]吴家庆:《论执政党公信力:内涵、功能与实现途径》,《政治学研究》2009年第5期。
    [13]吴家庆:《民主意识——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助推器》,《湘潭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14]杨小云:《西方国家预防腐败的程序和制度评析》,《政治学研究》1996年第4期。
    [15]丁俊萍:《马克思恩格斯的廉政思想》,《廉政文化研究》2010年第4期。
    [16]马慧茹:《试论网络民意的形成及特征》,《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17]陈忠禹:《马克思主义人民自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2期。
    [18]袁雷:《马克思廉价政府理论及其现实价值》,《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7期。
    [19]张添翼:《马、恩公仆思想》,《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年第3期。
    [20]代俊兰:《<法兰西内战>与人类解放——几年巴黎公社成立140周年》,《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第6期。
    [21]张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权力制约的探索及其当代意义》,《科学社会主义》2010年第2期。
    [22]李孝纯:《论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观》,《科学社会主义》2000年第2期。
    [23]叶皓:《马克思恩格斯权力制约思想初探》,《社会主义研究》1989年第3期。
    [24]邬思源:《论马克思恩格斯权力监督与制约思想》,《求实》2008年第6期。
    [25]任雪丽:《马克思恩格斯权力制约思想解读》,《东岳论丛》2009年第12期。
    [26]陈玢、杨俊:《西方学者视野下的权力制约与权力监督之辨析——站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视角》,《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年第5期。
    [27]成亮、任中平:《从道德约束到权力制衡——运用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观分析中国反腐败》,《安阳工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28]曾爱英:《论西方的权力制约模式与马克思主义的权力监督思想》,《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9期。
    [29]王爱琦:《列宁社会主义民主理论的当代启示》,《浙江学刊》2009年第4期。
    [30]张振:《试论列宁的执政伦理思想》,《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3期。
    [31]张荣臣:《列宁晚年的改革思想及其启示》,《理论视野》2009年第5期。
    [32]施雪华、胡勇:《近代西方“防止多数暴政”思想论析》,《唯实》2004年第3期。
    [33]赵大朋、周华平、王建国:《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对执政党党内民主建设的探索》,《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5期。
    [34]赵君、刘继峰:《列宁晚年“三位—体”的权力制约思想与实践》,《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35]赵建宾:《邓小平反腐败理论探析》,《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36]叶战备:《论完善对权力的舆论监督》,《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10期。
    [37]徐秀勇、杨嘉:《网络监督:成因、局限及政府应对作者》,《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38]俞可平:《俞可平谈“中国模式”与“普世价值”——访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上海党史党建》2008年第11期。
    [39]李慎明:《关于民主与普世民主的相关思考》,《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6期。
    [40]蔡亚志:《从列宁对“一般民主”的批判看“普世价值”》,《政治学研究》2010年第5期。
    [41]肖黎朔:《关于“民主”、“普世价值”与“普世民主”的思考》,《高校理论战线》2009年第4期。
    [42]侯惠勤:《我们为什么必须批判“普世价值观”——以真理打破幻想》,《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3月31日。
    [43]文平:《“普世价值“辨析》,《红旗文稿》2009年第5期。
    [44]周新城:《关于“普世价值”问题需要搞清楚的几个观点》,《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第3期。
    [45]冯虞章:《怎样认识“普世价值》,《政治学研究》2008年第5期。
    [46]蒋旭东、孟令梅:《“普世价值”问题学术研讨会综述》,《政治学研究》2008年第5期。
    [47]徐伟民:《浅论群众监督的地位和当前价值》,《理论月刊》2010年第2期。
    [48]陈伯礼、徐信贵:《网络表达的民主考量》,《现代法学》2009年第7期。
    [49]张富营:《网络对执政党执政的新挑战及其应对》,《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50]何威:《略论民意的形成》,《当代传播》2003年第4期。
    [51]茅亚萍:《浅析网络的匿名传播》,《当代传播》2003年第6期。
    [52]董瑞丰、杨桃源:《网上议政催生民意生产力》,《瞭望新闻周刊》2006年第11期。
    [53]张莲芳:《网络传播与民间舆论》,《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1期。
    [54]马慧茹:《试析网络民意的表面强度与真实强度》,《山东视听(山东省广播电视学校学报)》,2005年第8期。
    [55]付银生:《网络舆情挑战官员智慧》,《人民论坛》2010年第22期。
    [56]汪建昌:《网络群体性事件:舆论生成与政府决策》,《中州学刊》2009年第6期。
    [57]晏荣:《网络公共领域的健康发展与政治软实力提升》,《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5期。
    [58]顾丽梅:《网络参与与政府治理创新之思考》,《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第7期。
    [59]杨文华:《网络文化的意识形态渗透及其应对》,《中国青年研究》2010年第11期。
    [60]陈炳、贝静红:《网络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与调控策略——基于浙江省高校的问卷调查》,《中国青年研究》2010年第11期。
    [61]朱云生:《良性互动: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新趋势——基于“躲猫猫”等典型网络事件的分析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10年第1期。
    [62]何畏:《试论主导意识形态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区别》,《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63]李苏楠:《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应对》,《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0年第4期。
    [64]王怡:《网络民意与“程序正义”》,《新闻周刊》2004年第3期。
    [65]王艳玲、杨静:《网络舆论真能实现广泛的民意表达吗?》,《新闻知识》2006年第4期。
    [66]陈彤旭、邓理峰:《BBS议题的形成与衰变——对人民网强国论坛的个案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年第1期。
    [67]梁旭日:《网络民意的政治学思考》,《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2期。
    [68]罗海林:《论网络对政治发展的影响》,《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69]宁小银:《论互联网络的政治负荷性》,《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70]李琳:《从网络的发展看舆论监督的本位回归》,《今传媒》2005年第6期。
    [71]刘丹鹤:《网络空间与公共领域实践》,《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72]严小庆:《透视网络民主的有限性》,《长白学刊》2002年第2期。
    [73]林喜庆、陆俊:《论网络对国家政治安全的威胁与对策》,《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74]杜欣、张彬:《尊重网络民意:政府决策的一个有益弥合》,《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年第5期。
    [75]李赫然:《博客参政的效果及局限性》,《当代传播》2008年第2期。
    [76]张淑华:《网络对媒介民意表达结构的变革》,《当代传播》2009年第1期。
    [77]于建嵘:《中国的社会泄愤事件与管治困境》,《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第1期。
    [78]李安宁:《互联网对我国政府管理的双重效应》,《党政干部学刊》2008年第12期。
    [79]郑保章、王爱玲、柴玥:《网络民意的失控及其舆论传播影响分析》,《大连 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80]解迎春:《网络民意表达的现状与发展——由“躲猫猫”事件引发的思考》,《东南传播》2009年第4期。
    [81]王启梁:《网络时代的民意与法律应有之品性——从“躲猫猫”事件切入》,《法商研究》2009年第4期。
    [82]安云初:《刍论网络政治参与对执政安全的负面影响》,《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83]鄞益奋:《网络治理:公共管理的新框架》,《公共管理学报》2007年第1期。
    [84]陈绚:《网际网络——第五种权力?》,《国际新闻界》1999年第5期。
    [85]匡文波:《论Web2. 0时代网络舆论的管理》,《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12期。
    [86]王海稳:《论网络民意表达的政治价值考量及其限度》,《甘肃理论学刊》2009年第3期。
    [87]杨武:《互联网:中国公共领域的曙光》,《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S2)。
    [88]李果仁、李菡:《西方政党建设和利用网络的特点及启示》,《上海党史与党建》2010年1月。
    [89]张海林:《面对期望的地方政府网站》,《瞭望东方周刊》2011年第11期。
    [90]江胜尧:《网络问政考验官员的执政“生产力”》,《学习时报》2011年3月9日。
    [91]沈宝祥、高新民、党国英、周静:《互联网政治:中国政治生态环境的新变化》,《北京日报》2007年6月18日。
    [92]周建国:《网络监督: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社会观察》2009第2期。
    [93]陈奇星、罗峰:《略论西方国家的行政监督机制》,《政治与法律》2000年第3期。
    [94]曹羊婷:《网络时代的政府监督机制创新研究》,《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6期。
    [95]齐冬梅:《服务型政府监督机制构建》,《唯实》2009第4期。
    [96]贵静:《浅谈“第三方调查”》,《法制与社会》2010第3期。
    [97]张生龙:《论舆论监督下的排除滥用职权标准的证明——由第三方调查引发的思考》,《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年第4期。
    [98]刘召成:《网络舆论监督的异化与人格权保护》,载《信息网络安全》2008年第7期。
    [99]李俊彦:《网络媒体的有效舆论监督》,载《新闻知识》2005年3月。
    [100]姜岭君:《对完善网络舆论监督的理性探讨》,载《青年记者》2008年第23期。
    [101]方军:《试论信息化时代的网络舆论监督》,载《理论与当代》2007年第11期。
    [102]袁世杰:《网络舆论监督的问题及对策》,载《记者摇篮》2007年第8期。
    [103]程少华、傅丁根:《网络监督:蓬勃中呼唤规范》,载《人民日报》2009年2月3日第8版。
    [104]傅丁根:《舆论监督的广阔平台(观察时评)》,载《人民日报》2009年2月3日第8版。
    [105]董娇蕊、段闪:《网络媒体舆论监督的优势与负效应规避——以徐州“—夫二妻”区委书记事件为例》,载《东南传播》2009年第3期。
    [106]刘召成:《网络舆论监督的异化与人格权保护》,载《信息网络安全》2008年第7期。
    [107]郑玥:《试比较网络与传统媒体舆论监督》,载《第四媒体》2002年第1期。
    [108]何源:《网络中的舆论监督》,载《当代传播》2002年第6期。
    [109]官建文、廖玒、陈智霞:《利用网络实现快捷有效的舆论监督——人民网对网上批评的探索》,载《新闻战线》2002年第1期。
    [110]方玉:《网络媒体在舆论监督中的作用》,载《新闻采编》2001年第6期。
    [111]李琳:《从网络的发展看舆论监督的本位回归》,载《今传媒》2005年第6期。
    [112]李国民:《网络舆论监督的六大优势》,载《检察日报》2009年4月8日 第5版。
    [113]孙英华:《析我国网络媒体舆论监督的走向——以北航广西招生黑幕事件为例》,载《新闻天地》2005年第1期。
    [114]陈玉霞:《从“李信事件”看网络舆论监督》,载《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115]巢立明:《舆论监督中的网络优势与趋势——以<如此让人恶心的三亚>事件为例》,载《新闻爱好者》2007年第8期。
    [116]王佳:《网络舆论监督特性分析》,载《青年记者》2008年第23期。
    [117]钟克勋、邹万明:《从汶川地震看社会化网络媒体舆论监督的力量》,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8期。
    [118]郭光华:《论网络舆论主体的群体“极化”倾向》,载《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6期。
    [119]王艳玲、杨静:《网络舆论真能实现广泛的民意表达吗》,载《新闻知识》2006年第4期。
    [120]金霞:《论网络传播的舆论监督》,载《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121]潘慧芳:《浅析网络舆论的监督和引导》,载《消费导刊》2008年第6期。
    [122]袁世杰:《网络舆论监督的问题及对策》,载《记者摇篮》2007年第8期。
    [123]陈明、杨国炜、陈樵哥:《中国网络舆论现状及舆论引导》,载《瞭望新闻周刊》2004年第35期。
    [124]钟克勋、邹万明:《从汶川地震看社会化网络媒体舆论监督的力量》,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8期。
    [125]权辉蓉:《网络舆论监督与网络暴力的平衡点》,载《青年记者》2007年第20期。
    [126]王军:《从“铜须事件”透视我国网络舆论管理中的问题》(引自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编:《新闻传播学前沿2006》,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第270页。)
    [127]孟威:《网络互动:意义诠释与规则探讨》,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第211页。
    [128]刘锐:《“人肉搜索”与舆论监督、网络暴力之辨》,载《新闻记者》2008年9期。
    [129]李正华:《网络舆论监督的临界问题及相关法律责任舆论监督》,载《信息网络安全》2006年第4期。
    [130]潘慧芳:《浅析网络舆论的监督和引导》,载《消费导刊》2008年第6期。
    [131]姜岭君:《对完善网络舆论监督的理性探讨》,载《青年记者》2008年第23期。
    [132]方军:《试论信息化时代的网络舆论监督》,载《理论与当代》2007年第11期。
    [133]袁世杰:《网络舆论监督的问题及对策》,载《记者摇篮》2007年第8期。
    [134]雷柯:《应最大限度发挥网络舆论监督的作用》,载《光明日报》2009年3月2日第6版。
    [135]孙晓东:《网络传播与舆论监督》,载《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136]范凌子:《在和谐舆论环境中构建主流舆论——浅议我国网络媒体的舆论监督》,载《新闻爱好者》2008年第11期。
    [137]张丽红:试析网络舆情对网络民主的影响,《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138]安云初:《当论网络政治参与对执政安全的负面影响》,《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8月。
    [139]朱宇:《主流舆论的构建》,《网络传播》2007年第3期。
    [140]张世浩:《网络评论的导向调控》,《中华新闻报》2007年4月n日版。
    [141]沙勇忠:《网络伦理的社会调控机制》,《情报科学》2007年第01期。
    [142]曾德保:《网络舆论的特性及其规律》,《政工研究动态》2007年第16期。
    [143]张志彬、王战平:《论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引导的方法》,《情报探索》2007年第期。
    [144]赵志立:《网络媒体如何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光明日报》2007年2月4日版。
    [145]周道华:《构建和谐社会与网络舆论的引导》,《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8期。
    [146]毕宏音:《网络舆情形成与变动中的群体影响分析》,《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5月。
    [147]王磺、陈正辉:《略论网络舆论及其引导》,《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03期。
    [148]张雨林:《对网络言论监管之法律思考》,《信息网络安全》年2007年第10期。
    [149]彭鹏:《网络舆论的功能及调控策略》,《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150]杜涛:《网络舆论的演变特征分析》,《新闻爱好者》2005年第1期。
    [151]陈明、杨国炜、陈樵哥:《中国网络舆论现状及引导方略》,《燎望》2004年第35期。
    [152]谢新洲:《“沉默的螺旋假说”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实证研究》,《现代传播》2003年。
    [153]谭伟:《网络舆论概念及特征》,《湖南社会科学》2003年5月。
    [154]程少华、傅丁根:《网络监督:蓬勃中呼唤规范》,人民日报,2009-02-03.
    [155]杨彦:《如何面对网络舆论:“绥德事件”启示什么——从“负面事件”快速解决看政府与网络舆论如何互动》,《人民日报》2008年1月9日。
    [156]祝华新、胡江春、孙文涛:《2007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今传媒》2008年2月1日。
    [157]程少华、傅丁根:《网络监督——蓬勃中呼唤规范》,《人民日报》2009-02-03.
    [158]黄冲:《不信腐败不除,95.8%的网友愿与腐败持久战》,《中国青年报》2009-10-27.
    [159]汪守军:《论网络革命与政党理念的更新》,《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160]王守光:《论网络环境下政党的执政文化建设》,《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第4期。
    [161]张婷:《网络化信息技术对政党建设的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年第11期。
    [162]郭旭:《网络政治沟通与政党能力建设研究》,《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163]马利:《对互联网与执政党建设的思考——网络给执政党建设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新闻战线》2009年第9期。
    [164]吴礼芹:《网络环境下政治参与及民主监督促进作用》,《集体经济》2009年第10期(上)。
    [165]丁未:《网络空间的民主和自由》,现代传播2000年第6期。
    [1]崔剑仑:《论当代中国行政监督》,吉林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
    [2]陈红梅:《网络传播与公众表达》,复旦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3]张衍前:《网络时代执政党意识形态危机及对策研究》,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4]刘文:《信息网络化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5]王贤卿:《网络传播环境下的道德建设——大学生网络行为道德的研究》,复旦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6]李春:《网络政治参与在我国的兴起:条件、形态与前景》,复旦大学2005 年博士学位论文。
    [7]冯务中:《网络环境下虚拟与现实关系研究》,清华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8]叶战备:《权力制约视角下的舆论监督》,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9]张淑华:《权利与权力双重视角下的网络民意与公共决策》,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
    [10]陈奕《“媒介事件”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
    [11]曾白凌:《网络政治表达的法律规制——兼论网络政治表达中的匿名权》,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
    [12]淦家辉:《中国网络政治沟通研究》,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
    [13]程玉红:《网络时代的政治参与和政党变革研究》,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
    [14]朱丽峰:《论网络民意与政府回应》,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博士论文。
    [15]黄惟勤:《论网络表达自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博士论文。
    [16]李秘:《中间权力网络与台湾的民主进程》,复旦大学2010年博士论文。
    [17]马荔:《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治理研究》,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博士论文。
    [18]隋淑贵:《论新形势下的公共权力监督》,东北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19]郑杨:《网络传播的舆论调控研究》,武汉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20]李明慧:《BBS舆论传播的形态、限度与调控》,山东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21]谭萍:《中国网络舆论现状及引导方略》,郑州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22]郑杨:《网络传播的舆论调控研究》,武汉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23]杨梅:《网络舆论的发展与社会控制》,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24]颜开云:《网络舆论监督及其影响》,暨南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25]刘昊:《网络舆论的形成机制与调控策略研究》,四川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26]黄佳鹏:《网络舆论监督对司法过程的影响》,黑龙江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 论文。
    [27]黄佳鹏:《网络舆论监督对司法过程的影响》,黑龙江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28]马静:《中国网络舆论监督的现状和对策》,中南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29]袁丽:《多数暴政理论视阈下的网络民意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30]张帅:《论网络舆论监督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山东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31]魏风茂:《论公民权对行政权的网络监督——一个权利与权力博弈的视角》,烟台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32]李植:《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监督思想及其在中国的运用研究》,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33]陈斌:《我国公民网络监督公务员机制探析》,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34]李玲茵:《网络政治参与及其监管模式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35]方娟:《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情对行政决策的影响研究——以厦门“PT”事件为例》,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36]阮敏尔:《突发事件与政府应对机制的完善》,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37]李佳:《网络传播环境下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策略研究》,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38]秦娟:《网络政治参与对我国政治现代化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西安工业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39]张慧婧:《网络民意对政府管理的挑战与对策》,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40]章婷:《和谐社会和民主政府视野下网络舆情回应机制研究》,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41]熊剑芬:《网络时代我国政府的危机信息管理研究》,南昌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1]Tichenor, P. J. Mass Communication and differential Growth in Knowledge.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Summer.1970,:158-170
    [2]Katz Elihu, and Lazarsfeld Paul F. Personal Influence.Glencoe, Illinois:The Free Press,1955
    [3]Verstraen, Hans. The Media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J].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1996, Vol 11
    [4]Social Impact of the 'Digital Divide' in a Central-Eastern European Country".http://www. ideal ibrery. com4.
    [5]Keane, John. Public and Late Capitalism. To warda Socialist Theory of Democracy.Cambridge, UK:1984
    [6]The Legal Challenge to the Child Online Protection Act. June 29 2004.
    [7]Yaman Akdeniz. Internet content regulation.Computer Law&Security Report,2001,17 (5):305
    [8]A study of the issue of the liability of content circulating on the Internet.httpa/strategis.ic.gc.ca/epic/Internet/insmt-gst.nsf/en/h_sf03117e.html.July9,2003
    [9]Strategy on Illegal and Offensive Content on the Internet:Promoting Safe,Wiseand Responsible Internet Use.http://cyberwise.gc.ca/pdf/illegal content-e. pdf 1.
    [10]Yaman Akdeniz. Internet content regulation.Computer Law&Security Report,2001,17 (5):305
    [11]Ashcroft v. ACLU II, Supreme Court revisits ban on censorship law. httpa/www.aclu.org/Privacy/Privacy.cfm?ID=15079&c=130. June 29,2004
    [12]History of Internet Regulatory Proposals/Activity in Australia.httpa/www.efa.org.au/Issues/Censor/censhistory.html. January,2002
    [13]Coser L C. The functions of social conflict.New York:Free Press, 1956
    [14]Robert Weller. Alternate Civilities:Democracy and Culture in China and Taiwan. Boulder, Colo:Westview Press,1999
    [15]Anthony Smith. The Politics of Information:Problems of Policy in Modern Media.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78
    [16]Jugen Habermas.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An Inquiry into a Category of Bourgeois Society.Cambridge, Mass: MIT Press,1989,:p 136
    [17]Jurgen Habermas, Trans. T. Burger, F. Lawrence.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Cambridge:M. I. T.Press,1989.
    [18]Arthur F. Bentley, The Process of Government:A Study of Social Pressures.Transaction Publishers,1984
    [19]Dan Nimmo.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and public Opinion in America[M].Goodyear Publishing Company, Inc,1978.
    [20]Herman, Edward S, Chomsky, Noam. Manufacturing Consent: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Mass Media.New York:Pantheon,1988
    [21]James Stanyer. Modern political Communication:Mediated Politics in Uncertain Times.Polity Press,2007,:p1
    [22]Jane Mansbridge. Beyond Adversary Democracy.New York:Basic Book, 1980.
    [23]Keith Faulks. Political Sociology:A Critical Introduction.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1999
    [24]Kevin A. Hill, John E. Hughes. Cyberpolitics:Citizen Activism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 Lanham: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1988
    [25]Lang,G.E,K.Lang. The Battle for Public Opinion:The President, the Press, and the Polls During Watergate.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3
    [26]Frank Parkin. The Social Analysis of Class Structure London[M]. Tavistock Publication,1974,:3
    [27]Susan Rose-Ackerman. Corruption and Government:Causes, Consequences, and Refor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p 22
    [28]Miller. Tell Me Lies:Propaganda and Media.London:Pluto,2004
    [29]Hauben, Michael,Ronda Hauben. Netizens.Los Alamitos, CA:IEEE Computer Society Press,1997,:p.ix
    [30]Camp J,Chien, Y. T. The Internet as Public Space:Concept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in Public Policy. Computers and Society,2000, (9)
    [31]Carl, Friedrich..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and Democracy:Theory and Practice. Boston:Ginn and Company,1950
    [32]Brennan, Sage. "Wireless firms to cash in on new year, BBS still rules in the Net". http://www. matketwatch. com. n. Feb.19,2007
    [33]Davos.A Declaration of the Independent of Cyberspace[J]. Davas Switverlind,9. Feb,1996.
    [34]Joseph S. Nye Jr, William A. Owens. America's Infor-mation Edge [J], Foreign Affairs,Vol.75,No.2,March,1996.
    [35]《人大传播学教授陈力丹、律师陈际红谈整治网络暴力》,http://www.people.com.cn/GB/32306/54155/57487/7820336.html
    [36]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 cn/html/Dir/2009/07/15/5637.htm 2009-07-15.
    [37]2009年7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38]廖玒:《网络舆情》杂志发刊词,人民网,2009-01-07.
    [39]李舒、季明:《新媒体冲撞:“话语权”和“干预力”不断增强》,人民网,2009-02-16.
    [40]程梁:《简析互联网的舆论监督功能》,http://www.cnki.net,2009.
    [41]陈进:《全民传播:网络媒体如何闯出新天地》,南方日报网,2009-04-22.
    [42]曹羊婷:《网络时代的政府监督机制创新研究》,《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2期。
    [43]《阻碍举报的因素有哪些?》[EB/OL].http://www.jxcn.cn/525/2009-3-17/30107@491382.htm,2009-0 7-19.
    [44]《你根据什么发表评论》[EB/OL].www.sohu.com/news/04/29056.htm,2009-01-19.
    [45]邵道生:《方兴未艾的“网络监督”与“网络反腐”:三论“网络民主”在中国的发展》,光明网2009-03-30.
    [46]纪委监控网络反腐信息[EB/OL].http://news.qq.com/a/20090518/000014-1.htm,2009-07-17
    [47]湖南株洲市纪委,市监察局·关于建立网络反腐倡廉工作机制的暂行办法[EB/OL].http://ww
    [48]w.zznews.gov.cn/news/zzlzw/,2009-05-0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