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学制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高等职业教育业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生长点,但其在学制方面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了中高职教育的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纵向多层并与普通高等教育横向沟通的确定,固然受经济、科技、人才结构的要求所制约,高职院校办学者和求学者的价值取向也是不能不考虑的重要因素。高职教育学制的理论基础在于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教育市场化理论、人才结构理论,以这些理论为指导,有助于提高我们建立高等职业教育独立体系的自觉性。
     高职教育学制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改革高职教育学制必须具有历史眼光、全球眼光、未来眼光,进行通盘考虑。清末以来,我国学制经历了一个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其改革的致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它既受社会经济状况的制约,又受政治制度和政治环境的左右。目前,我国以专科为最高层次的终结性的高职教育学制直接制约了我国中高职教育的发展,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向更高阶段延伸的态势及其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横向衔接的高职教育学制发展趋势相违背。
     总结我国高职教育学制发展的成败得失,借鉴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高职教育学制的发展经验并使之中国化,笔者认为我国高职教育学制至少应具有以下特点:第一,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应是独立的体系;第二,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应该是和普通高等教育体系相平行的体系;第三,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和普通高等教育体系是相沟通的;第四,高职院校类型和学制灵活多样,有长有短;第五,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各层次教育应易于与成人高等教育结合。
     建设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的我国高职教育学制,需要有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策略:健全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高职院校有必要开展多证制教育并力求多证制教育的有机整合;设置各类教育之间的桥梁课程;建立开放的高职教育体系;以灵活多样的高职教育学制来满足不同地域、不同行业对不同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became the growth point of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but the problems existed in its school system which affect the active development of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confirming between the portrait multilayer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crosswise communication of common higher education, although it is restricted by the requirement of economy, technology and human structure,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school holder and attendee of higher vocational academy should be the important factor that is considered.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chool system is rest with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relationship rule of education, the theory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popularization, the theory of the human capital, the theory of the education marketing, the theory of human structure, we take these theory as guidance, this will help us promote the consciousness to establish the individual system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dinky par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will influence whole, therefore, to reform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chool system; we must have historic, world and future insight to consider it wholly. Since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our school system has experience a produce, develop historic process, the cause of the reform is various, complex, it is not only restricted by the social economic situation, but also affected by the politic system and environment. At present, the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system which take the specialty as its top level, it is directly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it is also breach with the trend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extension to higher stage in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districts, and breach with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crosswise connection with the common higher education for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system.
     To conclude the success and failure experiences of ou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use the higher professional school system in main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districts for reference, and make it adapt to China. The writer of this article regards that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chool system at least possesses with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the first,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should be individual system. The second, the system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should be paralleled with the common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The third, the system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common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The forth, the type and school system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academy is flexible and various, long and short. The fifth, the various level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should be easy to combine with the adult higher education.
     To construct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chool system which possesses with reasonable structure, flexible and open, obvious feature .We must have good policy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That is, to sound the professional credentials system, and to carry out multi-certificate education and strive to the organic integrations of the multi-certificate system education, set up the bridge curriculum of the various education, establish the ope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and make it as a flexible and divers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to satisfy the different districts and profession towards the different level requirement of the application person.
引文
[1]教育部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高等教育法规汇编(上卷)[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34.
    [2]现有高等专科学校、职业大学、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改制为高职院校;审批若干重点中专升格补充高职院校.
    [3]潘懋元.建立高等职业教育独立体系刍议[J].教育研究,2005,(5).
    [1]石伟平.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我国当前高职发展中的问题[J].外国教育资料,1998,(6).
    [1]潘懋元.建立高等职业教育独立体系刍议[J].教育研究,2005,(5).
    [1]陈宝瑜,对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1997,(7).
    [1]刘兰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特色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8.
    [1]樊慧英.“九五”职教科研的成就与特点[J].职教通讯,2001,(5).
    [1]慈溪职高课题组.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河南职技报:职业教育版,2001,(3).
    [2]何锡涛.中日两国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比较研究[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1998,(4).
    [3]潘懋元.建立高等职业教育独立体系刍议[J].教育研究,2005,(5).
    [1]谈松华.从外延扩张到内涵建设:高职教育发展的新选择[J].教育研究,2005,(5).
    [2]潘懋元.建立高等职业教育独立体系刍议[J].教育研究,2005,(5).
    [1]陈宝瑜.对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1997,(7).
    [1]郭杨.什么是高等职业教育.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www.tech.net.cn.
    [1]顾远明主编.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卷)[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401.
    [2]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下卷)[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2030.
    [3]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36.
    [4]薛喜民.什么是高职.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www.tech.net.cn.
    [1]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1430.
    [1]唐以志.挑战、机遇与行动:通向小康社会的职业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02,(34):5.
    [1]注:参见吴清基.技职教育的转型与发展--提升国家竞争力的作法[M].台湾:师大书苑有限公司,1998.
    [1]吕鑫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77.
    [1]杨金土.振兴技术教育是应对国际竞争的一项紧迫任务[J].职教论坛,2001,(3):5.
    [1]朱承平.合理划分教育类别和层次,促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J].教育研究,1993,(8):20.
    [1]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道路的思考之四[N].中国教育报,2003-12-28.
    [1]王明达.关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几个问题[A].高等职业教育理论探索与教改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3.
    [1]李江源.教育制度的现代转型及功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1).
    [1]王瑜琨.2003年高校毕业生总就业率达70%[N].中国教育报,2003-11-12.
    [2]沈杰.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问题与前景[EB/OL].http://www.youth.cn/qsnyj/t20060605_329122.htm.
    [1]李津军.大学生技校回炉说明了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3-3-17(3).
    [1]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2-14.
    [2]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33.
    [1]余祖光.《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与职业教育学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998,(11):41-44.
    [1]马丁·特罗.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J].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99,(1):3.
    [2]齐福荣.发展高职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选择[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4).
    [1]任君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背景和现实地位[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
    [1]马早明.亚洲四小龙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84-85.
    [2]中国台湾“教育部”.中华民国教育统计[Z].民国94年:106.
    [1]孙鸿烈.人--最大的压力、最大的则富[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996.(2).
    [2]钟宇平、陆根书.人力资本与个体及经济增民[J].高等教育研究,1997.(6):22.
    [1]Carnoy M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education 1972,Los Angeles,California.
    [1]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54.
    [1]马树超,郭扬.教育“立交桥”从分离式走向互通式[J].教育与职业,2002,(2):13-16.
    [2][法]亨利勒帕热.我们的弊端在于国家干预太多[J].世界经济,1980,(3):14.
    [1]姜大源.论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驱动模式[J].职教论坛,2002,(3).
    [1]李津军.大学生技校回炉说明了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3年3月17日第3版.
    [1]房剑森.高等教育发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卢双盈,李向东.职业教育学[M].北京:兵器出版社,1998:65.
    [1]肖化移、刘显泽.能力创造机遇[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36.
    [1]董保良、周洪宇.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潮与流派[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88.
    [1]李侃.中国近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4:162.
    [2]吕鑫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81.
    资料来源:刘秀生、杨雨青.中国全史-中国清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86.
    [1]李均.中国高等专科教育发展史[M].学林出版社,2005:104.
    [1]琚鑫圭.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202.
    [2]刘桂林.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153-154.
    [3]田正平.我国二十年代教育改革的回顾与反思[J].教育研究,1989,(1)).
    [1]教育部.大学规程(1929年8月14日)、修正专科学校规程(1931年3月26日)[A].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一)》[Z].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174、181.
    [2]教育部.修正师范学校规程(1935年6月22日)[A].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一)》[Z].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452.
    [3]教育部.修正中学规程》(1935年6月21日)[A].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一)》[Z].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432.
    [1]李向东 卢双盈.职业教育学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5.
    [1]王炳照等.简明中国教育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367.
    [1]黄炎培.职业界之人才问题为教育界所当注意者[M].教育与职业,1917,(2).
    [2]琚鑫圭等.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C].实业教育师范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202.
    [3]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45.362.396.
    [1]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四卷[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238-243.
    [1]教育部.中等技术学校暂行实施办法(1952年7月12日)[Z].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54、156.
    [2]高等教育部.中等专业学校章程(1954年11月24日)[Z].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404.
    [1]《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1951年10月颁布.
    [1]钱俊瑞:《用革命办法办好人民教育--在第一次全国初等教育与师范教育会议上的总结报告》(1951年9月11日),见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113-114页.
    [2]《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1951年10月1日颁布),见(《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第105-107页.
    [3]《教育部关于工农速成中学附设于高等学校的决定》(1951年11月19日,见(《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第127页.
    [4]教育部编:《共和国教育50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06页.
    [1]郭笙 王炳照 苏渭昌.新中国教育40年[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9:171.
    [2]程凯.当代中国教育思想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217.
    [3]有林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通鉴(第一卷)[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495.
    [1]李均.中国高等专科教育发展史[M].学林出版社,2005:173.
    [2]金铁宽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867.
    [3]有林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通鉴(第一卷)[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37.
    [4]毛泽东.给林彪同志的信(五七指示)(1966年5月7日)[Z].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396.
    [1]王明伦.高职教育:世纪之交的回顾与展望[J].世界职业技术教育,1999,(6).
    [1]严雪怡.办好各种学制的高等职业教育[J].机械职业教育,2000,(5).
    [1]赵家俊,李宝柱.借鉴日本短期大学的经验发展我国高职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6):54-55,59.
    [1]慈溪职高课题组.中、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河南职技师院学报,2001,(3):30-35.
    [1]董绿英.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1]崔民初.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供求失衡与对策研究[J].鄂州大学学报,2002.(1).
    [1]董绿英.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1]王式正等.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问题[J].高教探索,2002.1:53.
    [1][美]克拉克·克尔著.王承绪译.高等教育不能迴避历史--21世纪的问题[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80.
    [1]刘启娴.高职发展模式初探[J].教育研究.1998,(7):51-55.
    [2]匡瑛.比较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46.
    [1]李庆章.中美研究生学位教育比较[J].高等农业教育,2007,(3).
    [1]秦春生、戴继天、孙平.中美教育硕士教育比较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5):24.
    [1]王春梅、曾晓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德国大学模式对美国大学的影响[J].职教论坛,1995,(5).
    [1]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66-268.
    [2]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4.
    [1]孙祖福.德国职业技术教育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75.
    [1]刘启娴.高职发展模式初探[J].教育研究,1998.7:52.
    [2]钱建平等.德国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特点及其启示[J].江苏高教,2001,(2):111.
    [1]上海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走向新世纪的职业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178-179.
    [1]上海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上海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17-218,202.
    [1]戴勇.澳大利亚TAFE学院的特点及启示[J].职教通讯,2001,(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点击核心-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引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8.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点击核心-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引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80.
    [2]刘兰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特色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4):72.
    [3]于海静.澳大利亚TAFE的研究及对中国高职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11.
    [4]王玫武.澳大利亚TAFE对我国职业资格证书的启示[J].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5,(3):58.
    [1]俞正元.澳大利亚职教模式对我国职教发展启示初探[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
    [2]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特点.2001,http://www.tech.net.cn.
    [3]董大奎.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建设上海[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69.
    [4]澳大利亚统计局(ABS)官方网站最新公布的澳大利亚年鉴(2006).
    [1]于海静.澳大利亚TAFE的研究及对中国高职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22.
    [1]戴勇.澳大利亚TAFE学院的特点及启示[J].职教通讯,2001,(6).
    [1]北京联大赴台参加2000年海峡两岸高职教育研讨会情况报告.2000年高职教育文件资料汇编[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579.
    [1]陈天志.新世纪技职教育的迷思[Z].技职教育的回顾与前瞻.中国台北“教育部技术及职业教育司”,2000;71.
    [2]杨金土.台湾的技术与职业教育及其改革与发展动向[Z].世纪之交的国际职业教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36.
    [1]陈天志.新世纪技职教育的迷思[Z].技职教育的回顾与前瞻.中国台北“教育部技术及职业教育司”,2000:72.
    [2]陈天志.新世纪技职教育的迷思[Z].技职教育的回顾与前瞻.中国台北“教育部技术及职业教育司”.2000:72
    [1]王超明.试析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学位层次[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19.
    [1]刘兰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特色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62、63、64.
    [1]马振华.发展本科和研究生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1]彭江.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几个特点[J].世界职业技术教育,2003,(3).
    [2]梁忠义.七国职业技术教育[M].吉林教育出版社,1996.
    [1]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2、76.
    [1]杨金土.我国本科教育层次的职业教育类型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3,(1):9.
    [1]郭健.国际职业教育值得借鉴的特色教育.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http://www.tech.net.cn,2004-11-23.
    [2]吕鑫祥.高职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354。
    [1]王劲松.工程教育亟待改革--访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朱高峰院士[N].光明日报,2003-07-03(B1).
    [2]刘春生,张宇.关于完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4,(1):22-24.
    [3]顾建民.培养有竞争力的工程师:德国工程教育改革透视.[J].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1,(2):3-36.
    [1]摘自中英职业资格合作项目办公室崔德立教授在第9次考评员培训会议上的讲话.
    [2]摘自中英职业资格合作项目办公室崔德立教授在第9次考评员培训会议上的讲话.
    [1]《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1993年11月.
    [2]陈宇.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回顾和展望[J].辽宁职业技能鉴定,2004,(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Z].法律出版社.2002:13.
    [1]陈宇.职业资格考试概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8.
    [2]高校学生参加高校学生职业资格鉴定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其等级是高级预备级,相当国家职业资格的三级水平。
    [1]王益宇.论学历与资格并重的高职教育模式[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04,(1).
    [2]俞仲文,吴志柳,刘兰平.资格与学历并重-社会转型中的中国高职教育发展基本策略.http://www.tech.net.cn/research/intro/a/2,doc.
    [2]吴建设.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市场的选择与定位[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
    [3]注:普通车工中级和数控操作中级都是职业资格证书的等级,故“高职学历+普通车工中级+数控操作中级”三证书实际上仍然是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
    [1]陕西经济信息网,http//www.sei,sn,cn/ytsq/zgsx/1je/xxxbl6.htm.
    [2]美国高等教育信息.中国高等教育评估网.http://www.assessment.edu.cn/wp003.htm,2002-05-26.
    [3]LeBaxd,Christine.Reverse Transfers in the Community College.www.ericdigests.org/2000-2/reverse.hrm.
    [1]谢桂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实践及思考[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60.
    [2]吴镇柔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制度[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20.
    [1]冯增俊.当代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的综合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谢桂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实践及思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9.
    [3]吕福源.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加快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2-3):3.
    [1]潘懋元.构建多样化的本科教育系统[N].中国教育报,2005-04-01.
    [1]杨朝祥.台湾技职教育变革与经济发展[EB/OL].ht2tp://202.121.15.143:81/document/20052b/gj051104.htm.
    [1]教育部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高等教育法规汇编(上卷)[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34.
    [2]刘兰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特色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8.
    [3]顾远明主编.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卷)[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401.
    [4]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下卷)[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2030.
    [5]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1430.
    [6]吴清基.技职教育的转型与发展--提升国家竞争力的作法[M].台湾:师大书苑有限公司,1998.
    [7](王明达.关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几个问题[A].高等职业教育理论探索与教改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3)
    [8]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1I].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2-14.
    [9]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33.
    [10]马早明.亚洲四小龙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呻].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84-85页.
    [11]中国台湾“教育部”.中华民国教育统计[Z].民国94年:106.
    [12]房剑森.高等教育发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3]肖化移.审视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与标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1.
    [14]卢双盈李向东.职业教育学[M].北京:兵器出版社,1998.65.
    [15]肖化移刘显泽.能力创造机遇[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36.
    [16]董保良 周洪宇.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潮与流派[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88.
    [17]李侃.中国近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4:162.
    [18]吕鑫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81.
    [19]刘秀生、杨雨青.中国全史-中国清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86.
    [20]周德昌、陈汉才、王建军.中国教育史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34.
    [21]李均.中国高等专科教育发展史[M].学林出版社,2005:104.
    [22]琚鑫圭.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202.
    [23]刘桂林.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153-154.
    [24]教育部.大学规程(1929年8月14日)、修正专科学校规程(1931年3月26日)[A].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一)》[Z].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174、181.
    [25]教育部.修正师范学校规程(1935年6月22日)[A].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一)》[Z].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452.
    [26]教育部.修正中学规程》(1935年6月21日)[A].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 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一)》[Z].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432.
    [27]李向东 卢双盈.职业教育学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5.
    [28]王炳照等.简明中国教育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367.
    [29]琚鑫圭等.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C].实业教育师范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202.
    [30]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45.362.396.
    
    [31]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四卷[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238-243.
    [32]教育部.中等技术学校暂行实施办法(1952年7月12日)[Z].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54、156.
    [33]高等教育部.中等专业学校章程(1954年11月24日)[Z].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404.
    [34]郭笙王炳照苏渭昌.新中国教育40年[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9:171.
    [35]程凯.当代中国教育思想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217.
    [36]有林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通鉴(第一卷)[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495.
    [37]李均.中国高等专科教育发展史[M].学林出版社,2005:173.
    [38]金铁宽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867.
    [39]有林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通鉴(第一卷)[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37.
    [40]毛泽东.给林彪同志的信(五七指示)(1966年5月7日)[Z].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396.
    [41][美]克拉克·克尔著.王承绪译.高等教育不能迴避历史--21世纪的问题[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80.
    [42]匡瑛.比较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46.
    [43]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66-268.
    [44]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4.
    [45]匡瑛.比较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82.
    [46]孙祖福.德国职业技术教育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75.
    [47]上海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走向新世纪的职业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178-179.
    [48]上海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上海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17-218,202.
    [4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点击核心-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引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8.
    [50]董大奎.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建设上海[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69.
    [51]北京联大赴台参加2000年海峡两岸高职教育研讨会情况报告.2000年高职教育文件资料汇编[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579.
    [52]陈天志.新世纪技职教育的迷思[Z].技职教育的回顾与前瞻.中国台北“教育部技术及职业教育司”,2000:71.
    [53]陈天志.新世纪技职教育的迷思[Z].技职教育的回顾与前瞻.中国台北“教育部技术及 职业教育司”。2000:71.
    [54]杨金土.台湾的技术与职业教育及其改革与发展动向[Z].世纪之交的国际职业教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36.
    [55]陈天志.新世纪技职教育的迷思[Z].技职教育的回顾与前瞻.中国台北“教育部技术及职业教育司”,2000:72.
    [56]梁忠义.七国职业技术教育[M].吉林教育出版杜,1996.
    [57]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2、76.
    [58]吕鑫祥.高职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354.
    [59]吴镇柔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制度[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20.
    [60]冯增俊.当代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的综合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61]谢桂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实践及思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9.
    [62]严英龙.中国经济现代化[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8:274.
    [63]刘水瑞.经济教育学论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64]郝克民.当代中国教育结构体系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
    [65]潘懋元 邬大光 张亚群.中国高等教育百年[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6]李剑萍.中国现代教育问题史论[M].人民出版社,2005.
    [67]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M].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8]张家祥 钱景舫.职业技术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9]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0]顾明远、梁忠义.世界教育大系:职业教育卷[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
    [71]周藻.中外职业技术教育比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72]国家教委职教司.国外职业技术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73]孙祖复 金锵.德国职业技术教育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74]薛喜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理论与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75]靳希斌.市场经济大潮下的教育改革[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
    [76]吴岩.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7]王前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
    [78]王前新孙泽文.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论[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
    [79]王前新卢红学.高等职业教育学[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
    [80]刘金桂 史秋衡.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
    [81]谢作栩.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道路的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82]史前贵.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83]潘懋元.建立高等职业教育独立体系刍议[J].教育研究,2005,(5).
    [84]石伟平.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我国当前高职发展中的问题[J].外国教育资料, 1998,(6).
    [85]陈宝瑜,对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1997,(7).
    [86]董步学.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理解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内涵[J].职业教育研究,2005,(5):6.
    [87]樊慧英.“九五”职教科研的成就与特点[J].职教通讯,2001,(5).
    [88]慈溪职高课题组.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河南职技报:职业教育版,2001,(3).
    [89]何锡涛.中日两国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比较研究[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1998,(4).
    [90]谈松华.从外延扩张到内涵建设:高职教育发展的新选择[J].教育研究,2005,(5).
    [91]慕海平.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前景[J].职业教育研究动态,2004,(1).
    [92]杨金土.振兴技术教育是应对国际竞争的一项紧迫任务[J].职教论坛,2001,(3):5.
    [93]李江源.教育制度的现代转型及功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1).
    [94]余祖光.《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与职业教育学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998,(11):41-44.
    [95]马丁特罗.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J].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99,(1):3.
    [96]齐福荣.发展高职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选择[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4).
    [97]任君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背景和现实地位[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
    [98]孙鸿烈.人--最大的压力、最大的则富[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996,(2).
    [99]钟宇平、陆根书.人力资本与个体及经济增民[J].高等教育研究,1997,(6):22.
    [100]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54.
    [101]马树超,郭扬.教育“立交桥”从分离式走向互通式[J].教育与职业,2002,(2):13-16.
    [102][法]亨利勒帕热.我们的弊端在于国家干预太多[J].世界经济,1980,(3):14.
    [103]姜大源.论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驱动模式[J].职教论坛,2002,(3).
    [104]田正平.我国二十年代教育改革的回顾与反思[J].教育研究,1989,(1)
    [105]黄炎培.职业界之人才问题为教育界所当注意者[M].教育与职业,1917,(2).
    [106]王明伦.高职教育:世纪之交的回顾与展望[J].世界职业技术教育,1999,(6).
    [107]严雪怡.办好各种学制的高等职业教育[J].机械职业教育,2000,(5).
    [108]赵家俊,李宝柱.借鉴日本短期大学的经验发展我国高职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16):54-55,59.
    [109]慈溪职高课题组.中、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河南职技师院学报,2001,(3):30-35.
    [110]崔民初.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供求失衡与对策研究[J].鄂州大学学报,2002,(1).
    [111]刘启娴.高职发展模式初探[J].教育研究.1998,(7):51-55.
    [112]李庆章.中美研究生学位教育比较[J].高等农业教育,2007,(3).
    [113]秦春生、戴继天、孙平.中美教育硕士教育比较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5): 24.
    [114]王春梅、曾晓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德国大学模式对美国大学的影响[J].职教论坛,1995,(5).
    [115]刘启娴.高职发展模式初探[J].教育研究,1998.7:52.
    [116]钱建平等.德国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特点及其启示[J]_江苏高教,2001,(2):111.
    [117]戴勇.澳大利亚TAFE学院的特点及启示[J].职教通讯,2001,(6).
    [118]王玫武.澳大利亚TAFE对我国职业资格证书的启示[J].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5,(3):58.
    [119]俞正元.澳大利亚职教模式对我国职教发展启示初探[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
    [120]彭江.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几个特点[J].世界职业技术教育,2003,(3).
    [121]王若梅.比较美德两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J].世界职业技术教育,2002,(4).
    [122]杨金土.我国本科教育层次的职业教育类型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3,(1):9.
    [123]刘春生,张宇.关于完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4,(1):22-24.
    [124]顾建民.培养有竞争力的工程师:德国工程教育改革透视.[J].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1,(2):3-36.
    [125]陈宇.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回顾和展望[J].辽宁职业技能鉴定,2004,(1).
    [126]王益宇.论学历与资格并重的高职教育模式[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04,(1).
    [127]吴建设.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市场的选择与定位[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
    [128]谢桂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实践及思考[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60.
    [129]吕福源.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加快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2-3):3.
    [130]魏后凯.新世纪我国地区工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J].管理世界,2000,(2).
    [131]马建富 沙启仁.中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建构与技术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3.
    [132]赵琳 冯蔚星.中国职业教育制度兴衰的制度主义分析--“市场化”制度变迁的考察[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
    [133]李均 魏书敏.发展本科高职的误区及其校正[J].复旦教育论坛.2003.
    [134]玄成贵 陈明欣.以职业教育为突破口,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J].中国成人教育,2003.
    [135]张振元.论职业学校教育的高延[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3.
    [136]宋官东.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及对我们的启示[J].教育研究,2002.
    [137]贺绍禹.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进展与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2.
    [138]欧阳河.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技术型教学体系[J].职教论坛,2002.
    [139]郭扬 李晓玲.国际上几种普职互通模式及其比较借鉴[J].职业技术教育·教育科学版,2002.
    [140]张海峰.高等职业教育概念的歧见分析与逻辑认证[J].职教通讯,2002.
    [141]夏建国.在通向五年制高职试点成功的路上[J].教育发展研究,2000.
    [142]杨金土等.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几个重要问题的基本认识[J].教育研究,1995,(6).
    [143]黄亚妮.特色建设-高职教育区域化的着力点[J].职教论坛,2003,(19).
    [144]郭红云.英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2).
    [145]赵志群.对职业技术专业教学的理论思考[J].职教通讯,1997,(12).
    [146]吴太胜.高职院校特色创建的类型选择[J].职教论坛,2003,(19).
    [147]孙刚成.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构想[J].教育与职业,2003,(15).
    [148]潘懋元.大众化阶段的精英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3,(6).
    [149]郝克明.构建适应新世纪要求的教育结构体系[J].教育研究,2001,(6).
    [150]苟振芳.论大众化进程中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问题[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1).
    [151]徐佳丽.试论构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J].武汉大学学报,1999,(4).
    [152]董泽芳 李晓波.试析我国高等教育分流中的结构失衡问题[J].教育研究,2003,(10).
    [153]叶春生.在发展中调整高等教育结构[J].江苏高教,2000,(6).
    [154]谈松华.从外延扩张到内涵建设:高职教育发展的新选择[J].教育研究,2005,(5).
    [155]廖其发.论我国的学制改革[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
    [156]廖承琳 吴洪成.近代中国学制演变与职业教育发展[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
    [157]王志勇尚慧文.对高职教育学制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4,(7).
    [158]李迈强 张广良.高等职业教育学制改革的思考[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
    [159]李志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学制模型[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160]胡凤英.试析成人高教发展的机遇与改革趋向[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5(1).
    [161]顾冠华.论高等职业教育及其特色[J].中国高教研究.1995,(5).
    [162]吉多智.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一些认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995,(5).
    [163]杨金土 孟广平.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几个重要问题的基本认识[J].教育研究,1995,(6).
    [164]张勋.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的新发展[J].开放导报.1995,(5).
    [165]张天保.关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几个问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997,(2).
    [166]李建求 唐晓鸣.论深圳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特区理论与实践,1997,(3).
    [167]冯增俊.教育现代化与面向2 1世纪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J].嘉应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3).
    [168]马良生.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实施[J].江苏高教.1998,(3).
    [169]张建中.加大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力度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9,(4).
    [170]吴应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历史概况与现状分析[J].曲靖师专学报,1999,(4).
    [171]苏永勤.论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办学模式[J].现代技能开发,2000,(5).
    [172]王兴昌王建明.技工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十大趋势[J].现代技能开发,2000,(4).
    [173]马树超.“入世”对中国职业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8).
    [174]董绿英.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175]于海静.澳大利亚TAFE的研究及对中国高职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176]马振华.发展本科和研究生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177]路君.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与课程建设-兼谈对我国高职专业与课程改革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178]李均.新中国高等专科教育变革的历史研究与理论探讨[D].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7.
    [179]吴华彪.中国近代高等职业教育思想研究[D].华中师大硕士学位论文,2005.
    [180]王怡然.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招生与就业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181]易元祥.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182]刘坚平.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研究[D].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183]贾岩.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讨[D].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184]邹林斌.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运行机制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185]刘家芬.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D].华中师大硕士学位论文,2005.
    [186]朱植刚.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D].华中师大硕士学位论文,2001.
    [187]钟小林.两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188]蒋海燕.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创新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论文,2003.
    [188]杨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建设市场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189]代祖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构建及其对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2002.
    [190]郭杨.什么是高等职业教育.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www.tcch.net.cn.
    [191]薛喜民.什么是高职.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www.tech.net.cn)
    [192]沈杰.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问题与前景[EB/OL].http://www.youth.cn/qsnyj/t20060605_329122.htm.
    [193]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特点.2001,http://www.tech.net.cn.
    [194]澳大利亚统计局(ABS)官方网站最新公布的澳大利亚年鉴(2006).
    [195]郭健.国际职业教育值得借鉴的特色教育.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http://www.tech.net.cn,2004-11-23.
    [196]俞仲文吴志柳刘兰平.资格与学历并重-社会转型中的中国高职教育发展基本策略.http://www.tech.net.cn/research/intro/a/2.doc.
    [197]美国高等教育信息.中国高等教育评估网.http://www.assessment.edu.cn/wp003.htm,2002-05-26.
    [198]陕西经济信息网,http//www.sei,sn,cn/ytsq/zgsx/lje/xxxb16.htm.
    [199]杨朝祥.台湾技职教育变革与经济发展[EB/OL].http://202.121.15.143:81/document/20052b/gj051104.htm.)
    [200]LeBaxd,Christine.Reverse Transfers in the Community College.www.ericdigests.org/2000-2/reverse.hrm.
    [201]潘懋元.构建多样化的本科教育系统[N].中国教育报,2005-04-01.
    [202]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道路的思考之四[N].中国教育报,2003-12-28.
    [203]王瑜琨.2003年高校毕业生总就业率达70%[N].中国教育报,2003-11-12.
    [204]李津军.大学生技校回炉说明了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3-3-17(3).
    [205]王劲松.工程教育亟待改革--访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朱高峰院士[N].光明日报,2003-07-03(B1).
    [206]Conter.L.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the developed world.A ComparativeStudy,London:Rout Ledge,1989
    [207]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Proceeding of the Regional Seminaron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Published by AsianDevelopment Bank,1991
    [208]Leonard Cantor.The American Community Colleges:A time of reappraisal.Studies inHigher Education,1989,14(3)
    [209]John W.Meyer.Joane Nagel,& Conrad W.Snyder.JR.The Expansion of MassEducation in Botswana:Local & World Society Perspectives,Comparative EducationReview,Nov.37,No.4182
    [210]Jay W.Rojewski.Preparing the Workforce Of Tomorrow:A Conceptual Frameworkfor Career and Technical Education,National Dissemination Center,The Ohio StateUniversity.February,2002
    [211]Bailey,T.Learning to Work:Employer Involvement in School-to-Work TransitionProgram.Washington D.C:The Brookings Instituion,1995
    [212]Jay W.Rojewski(University of Georgia).Preparing the Workforce of Tomorrow:A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Career and Technical Education[J].Journal of VocationalEducation Research,2001,27(1)
    [213]Aii Yildirim,Middle East Technical University.A Qualitative Assessment of theCurriculum Development Process at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in Turkey[J].Hasan Simsek,Middle East Technical University.Source:Journal of Career andTechnical Education.Fall 2001
    [214]Chifang Lu & Larry E.Mille.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Competencies Perceived asNeeded by Vocational Teachers In Ohio And Taiwan[J].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Journa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2003,27(3)
    [215]Alex D.Birkholz Wisconsin Indianhead Technical College.An Investigation of Student,Faculty,and Administration Perceptions of the Application of AcceleratedLeaming Strategies in the Wisconsin Technical College System[J].Journa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2004,29(1)
    [216]Don Adams and Jeanne Boote.Lifelong learning are school students being preparedthrough their vocational training?[J].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Research Conference:13th,Tweed Heads,Australia,2004
    [217]Rice,Ann.The working life ofa TAFE institute manager in Australian and NewZealand[J].Journa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2002,10(1)
    [218]Gene &Tunny.Field of study and employment outcomes:an analysis of TAFEgraduates[J].Australian journal of career development,vol.13,Winter 2004.
    [219]Jocelyn Robson..The voices of vocational teachers in the UK:their perceptions oflhe nature and status of the further education teacher's professional knowledge.[J].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journa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2002,10(2)
    [220]Phillip Toner.The rol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attracting foreigninvestment from multinational companies[J].National Centre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Research,2004
    [221]Frederick T.Evers,James C.Rush,Iris Berdrow(1998) The Bases of Competence:Skill for Lifelong Learning and Employability.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s.
    [222]David Stern and Daniel A.Wagner(Eds.)(1999)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on the School-to-Work Transition.Cresskill:Hampton Press.
    [223]Patrick Ainley and Helen Rainbird(Eds.)(1999) Apprenticeship:Towards anew Paradigm of Learning.London:Kogan Page.
    [224]Curbs R.Finch&John R.Crunkilton(1999)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Planning,Content and Implementation.Boston:Allyn and Bacon.
    [225]R.Harris etc.(1995) 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 and Training:Between aRock and a Whirlpool.South Melbourne:Macmillan Education Australia PTY Ltd.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