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等职业学校图书馆发展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等职业学校的图书馆是中职学校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以服务为宗旨,以技能为导向”的背景下,图书馆的大力投资后,中等职业中学图书馆究竟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发展水平?能在多大程度上融入并推动职业教育的改革呢?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图书馆在当前的整体发展水平又如何?又将面临怎样的挑战?作为一个基层教育工作者,笔者结合多年的运用图书馆的经验,通过运用比较法、观察法、调查法和文献法等各种研究方法,针对上述问题,对昆山市三所中等职业中学的图书馆基本情况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与分析,根据当前图书馆发展的形势和现有的现代化管理手段,阐明了图书馆发展滞后的原因和不良影响,同时,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推动中等职业中学图书馆发展的若干举措。
     论文的内容主要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问题的提出;第二部分:昆山市中等职业学校图书馆的发展现状;第三部分:昆山市中等职业中学图书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部分:昆山市中等职业中学图书馆发展滞后的不良影响;第五部分:昆山市中等职业中学图书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六部分:中等职业中学的若干对策;第七部分:结论和讨论。
The school library is the medium occupation school education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ystem. Library vigorously investment, in the " service for the purpose, skill oriented" background, secondary occupation middle school library is in a kind of what kind of development? The extent to which can integrate and promote the occupation education reform? The medium occupation school library in the current overall level of development how? And what challenges? As a grassroots educators, combining years of experience using the library, through the use of the comparative method, observation method, questionnaire and literature method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aiming at these problems, on the Kunshan City three secondary occupation secondary library basic situation of the extensive and in-depth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the existing library of modern means of management, expounds the library to develop the reason of lag and adverse effects, at the same time,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the region, put forward to promote the medium occupation school library development measures.
     The contents of the paper mainly includes six parts : the first part: the medium occupation school library on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the second part: three Kunshan city medium occupation school library development; part third: Kunshan City three secondary occupation secondary school library in the main problem of current presence; part fourth: Kunshan City three secondary occupation middle school library development lag of adverse effects; the fifth part: Kunshan City three secondary occupation secondary school library existence question reason analysis; part sixth: Kunshan City three secondary occupation secondary countermeasures; part seventh: conclusion and discussion.
引文
1.文庭孝,邱均平,侯经川.图书馆定义断想〔J〕.图书馆学研究,2003(4).
    2.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决定》.
    3.《教育部等七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4.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R],2007—3—5.
    5.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J〕.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
    6.胡东芳.呼唤图书馆意识〔J〕.福建教育,2000(7).
    7.吴刚平.课程资源理论和构想〔J〕.教育研究,2001(9).
    8.杭永宝.与时俱进—服务教改论新形势下常州市中小学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J〕.对策中小学图书馆情报世界,2003 (1).
    9.杨志东新课程标准与图书选题开发〔J〕.图书发行研究,2002(7)
    10.郑金洲.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J〕.上饶师专学报,1994(2)
    11.吴建中.21世纪图书馆员的使命〔J〕.图书馆杂志,1999(3)
    12.李钟善.挑战与对策:跨入新时代的中国高等教育发展[J].辽宁教育研究2003(7)
    13.于清敏.论21世纪的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存在问题及对策[J].图书馆论坛,2009(1).
    14.周慧芳.论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的创新[J].图书馆,2008(2).
    15.吕宜秋.试论以读者为中心的读者工作思想[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1999(1).
    16.陈静荣.试论新时期“以读者为中心”的办馆理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
    17.徐晖.高校图书馆开展个性化读者服务的思考[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2007(1).
    18.孙春花.图书馆以读者为中心,以人为本推广个性化信息服务[J].科技信息,2009(10).
    19.殷占兵.主动服务——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新策略[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5).
    20.简红华.构建以读者为中心的高校图书馆文化[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8(6).
    21.夏侯云.浅论主动、和谐的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7(4).
    22.郑和.基于优秀教师特点的自主成长模式[J].教育研究,2005(2).
    23.熊俊超.新课程:蕴含其中—论学校图书馆在课程改革和教师阅读中担当的角色[J].珠海教育学院学报,2003(2).
    24.吴慰慈,邵巍.图书馆学概论[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
    25.阮冈纳赞著,夏云等合译.图书馆学五定律[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
    26.沈继武.藏书建设与读者工作[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
    27.程亚男.图书馆工作概论[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
    28.张建国.从图书馆的沿革看图书馆员角色的嬗变与素质的重构[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03(4).
    29.唐畅.浅析转型期图书馆传统服务和现代服务的关系[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2).
    30.王霞.我国图书馆管理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27).
    31.马昀.高校图书馆管理现状及其对策[J].晋图学刊,2011(1).
    32.冯奕奕.新世纪高校图书馆的现状与对策[J].人力资源管理,2009(11).
    33.徐凤英.论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模式的转变[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2010(2).
    34.杨海燕.论高校图书馆管理的柔性化发展趋势[J].学术界,2009(4).
    35.刘乃熙.图书馆业务工作知识手册[M].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36.柯平.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37.吴建中.战略思考:图书馆管理的10个热门话题[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
    38.贺燕.图书馆馆藏组织与管理研究[M].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
    39.林运卓,林翠贤.图书馆利用技能与实务[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
    40.高红,朱硕峰.世界各国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精要[M].海洋出版社,2010.
    41.缪其浩.图书馆员职业精神与核心能力[M].理论学术年刊,2006.
    42.中国农业大学高等农业教育研究室.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M].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
    43.王居平.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的理论与实践[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
    44.吴丽妹.图书馆应倡导“四不规范”[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学刊,1996(2).
    45.赵丽.浅谈高校图书馆如何提高使用效益[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5).
    46.郑建明,万里鹏,陈雅.动摇根基的变革:准市场、竞争与图书馆[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2).
    47.王贵选,苏彦朝.我国图书馆学专业教育低落的原因与对策[J].职业时空,2007(18).
    48.陈秀英.Google数字图书馆计划对图书馆的影响与对策[J].现代情报,2008(6).
    49.康清香.提高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探讨[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50.柯平.21世纪前半叶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3).
    51.程焕文.图书馆联盟—21世纪图书馆发展的大趋势〔J〕.图书情报工作,2004(7).
    52.王宗义.数字化环境下图书馆地位与职能的思考—从历史与社会的视角探索图书馆带来的未来〔J〕.图书情报工作,2002(1).
    1柯平.21世纪前半叶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3):162—165。
    2程焕文.图书馆联盟—21世纪图书馆发展的大趋势〔J〕.图书情报工作,2004(7):44—48。
    3王宗义.数字化环境下图书馆地位与职能的思考—从历史与社会的视角探索图书馆带来的未来〔J〕.图书情报工作,2002(1):29—32。
    1文庭孝,邱均平,侯经川.图书馆定义断想〔J〕.图书馆学研究,2003(4):13。
    
    1霍国庆.现代图书学理论〔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151。
    1湘成.信息科学与人文视野〔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121。
    1托马斯·巴克霍尔兹著,黄瑾等译.开启后信息时代的钥匙〔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110。
    2林岳生,叶新德,刘春峰.图书发行学基础知识〔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92:13。
    
    1程亚男.图书馆与社会〔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3:139—141。
    
    1徐学俊,周冬祥.教师校本研修及其区域协作机制探索〔J〕.教育研究,2004(12):42—43。
    1吴大同.中国图书馆资源配置中的“盆桶现象〔J〕.教学与管理,2000(11):24
    
    1吴大同.苏霍姆林斯基“大图书馆”教育观的启示〔J〕.资料与设备管理,2001(11):152-15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