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的国家堤防事业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依据水利史志、地方志以及其他官私文献,探讨分析黄河支流——沁河堤防自明代到民国初年的修筑情况。通过统计可以发现,清末民初,沁河堤防逐步由民堤转变为官堤,这在经费来源和堤防管理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因沁河所处的特殊位置,另一方面则为民众无力承担巨额工程费用。在此情况下,官府的作用就显得愈益重要。文章认为,清政府在国势衰微之时,对于紧要之地的重要事务,还是予以加强或干预,以维持其统治。全文的基本结构及内容如下:
     绪论部分,说明选题缘由、基本思路,在回顾学术史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立意所在。
     第一章介绍沁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揭示的水文特征。
     第二章总结分析清末民初沁河堤防修筑的基本变化趋势,特别是由民堤向官堤的转变。
     第三章探讨沁河堤防修筑出现上述转变的原因。
     结语部分,总结说明本文的基本观点。
In this paper, based on Water conservation annals, local records, official history books and other history materials, we count and analyze the construction of Qin River's embankment, a branch of Yellow River, from Ming dynasty to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we can get that during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the gradual change of Qin River embankment from the folks to the officials, was mainly reflected on the source of funds and the management of embankment. For this change, one reason is that Qin River is on a special position; the other is that the local people could not afford the much heavier project expenses. In this case, the role of the government wa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this paper, it is thought that as facing the decline, for the crucial events, the Qing government would still strengthen the interfere and governance, in order to maintain its perpetual rule. The basic structure and content of the whole text are as follows:
     Induction: In this part, the reason of selecting the topic and the basic train of thought will be expounded, and through looking back the academic history, the main idea will be proposed.
     ChapterⅠ: Qin River's natural environment will be introduced, and some hydrological features will be revealed, such as containing lots of sands, several sections flowing faster and so on.
     ChapterⅡ: The basic changing of Qin River embankment's construction during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is analyzed, especially the changing from the folk embankment to the official embankment.
     ChapterⅢ: The reason of the changing is discussed. One is that Qin River's geographical position is special and important; the other is that the local people lived a miserable life and could not afford the huge project cost.
     Conclusion: This part concludes and shows the basic viewpoint.
引文
[1]诸如《明史》和《清史稿》的《河渠志》,还有不少私人文集,如潘季驯的《河防一览》,朱之锡的《河政十事》,张鹏翮的《治河书》,靳辅的《治河方略》,万恭的《治水筌蹄》,康基田的《河渠纪闻》,张伯行的《居济一得》,齐召南的《黄河编》与《入河巨川编》,朱锦云的《黄河说》等。
    [2]关于黄河的论著很多,例如: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史述要》编写组:《黄河水利史述要》,水利出版社,1982年。姚汉源:《黄河水利史研究》,黄河水利出版社,2003年。水利电力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治黄研究组:《黄河的治理与开发》,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年。岑仲勉:《黄河变迁史》,中华书局,2004年。张念祖的《中国历代水利述要》、郑肇经的《中国水利史》、张含英的《历代治河方略述要》、成甫隆的《黄河治本论初稿》(均收入《民国丛书》第四编89册)等等。
    [1]胡英杰:《民国初期信阳地区淮河干支流堤防的管理》,《治淮》,1994年第3期。
    [2]鲁西奇、潘晟:《汉水中下游河道变迁与堤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
    [3]魏丕信:《中华帝国晚期国家对水利的管理》和《水利基础设施管理中的国家干预-以中华帝国晚期的湖北省为例》,两文均载于《明清以来长江流域社会发展史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
    [4]张建民:《清代两湖堤垸水利经营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1990年第4期。
    [5]肖启荣:《明清时期汉水下游地区的地理环境与堤防管理制度》,《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8年第1期。
    [6]吴文涛:《历史上永定河筑堤的环境效应初探》,《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年第10期。
    [1]吴文涛:《清代永定河筑堤对北京水环境的影响》,《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2]李嘎:《河患与官方应对:康雍乾时期的山东小清河治理及启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年第3期。
    [3]饶明奇:《论清代防洪工程的责任追究制》,《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4]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5]曹松林等:《雍正朝河政述论》,《江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6]芮锐:《晚清河政研究(公元1840年-1911年)》,安徽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7]陈桦:《清代的河工与财政》,《清史研究》,2005年第3期。
    [1]周魁一:《水利事业发展的自然与社会背景》和《中国传统水利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特点》,两文均载于《中国科学技术史·水利卷》绪论部分,科学出版社,2002年。
    [2]李玉书:《沁河流域致洪暴雨特征》,《山西气象》,1994年第2期。张柏山:《沁河下游畸形河段切滩导流措施探讨》,《人民黄河》,2005年第2期。牛二伟的《沁水河治理成效分析》,《山西水利》,2006年第4期。冯利海,李怀志,张小稳:《沁河堤防等级论证》,《人民黄河》,2002年第11期。史纪安,李国庆,张太禄的《沁河险工坝岸工程老化的评价》,《人民黃河》,1993年第5期。马吉星,葛玮,刑天明,张继宇:《沁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3]葛兆帅等:《历史上的一次溃决洪水-1482年沁河流域大洪水》,《自然灾害学报》,2004年第4期。
    [4]史念海:《黄河流域诸河流的演变与治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
    [5]杨国顺:《沁河下游的淤积与河道演变历史初探》,《人民黄河》,1984年第5期。
    [6]杨国顺:《河南黄沁河变迁》,《黄河史志资料》,1985年第1期。
    [7]钮仲勋、孙仲明:《豫北沁河下游的历史变迁》,《史学月刊》,1981年第5期。
    [1]谢湜:《“利及封邻”-明清豫北的灌溉水利开发和县际关系》,《清史研究》,2007年第5期。
    [2]钮仲勋:《豫北沁河水利灌溉的历史研究》,《史学月刊》,1965年第8期。
    [3]张汝翼:《沁河广利渠工程史略》,河海大学出版社,1993年。
    [4]张汝翼:《从引沁古渠的历史演变看其与河道演变的关系》,《灌溉排水学报》,1984年第3期。
    [5]张汝翼:《沁河广利渠古代水工建筑物初探》,《水利学报》,1984年第12期。
    [6]董在华:《沁河》,《人民黄河》,1956年第8期。
    [7]温小国:《沁河水利辑要》,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年。
    [8]高秀山:《沁河一四八二年特大洪水简介》,《黄河史志资料》,1984年第1期。
    [9]左慧元等:《黄河下游沁河灌区古水利碑刻的认识作用》,《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10]方裕谨:《顺治八年黄河及其支流河工题本》,《历史档案》,1987年第4期。
    [1]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志总编辑室:《黃河志之黄河防洪志》,《自然灾害学报》,2004年第2期。
    [2]王道席:《沁河河川径流近年持续偏枯成因探析》,《人民黄河》,引自网站:http://www.mwr.gov.cn/xwp d/mtjj/20070221073626afa8db.aspx。
    [3]温小国:《沁河水利辑要》,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年。
    [4]道光《武陟县志》卷9《山川志》,第7页上。
    [5]道光《河内县志》卷23《文词》,第16页下。
    [1]《续行水金鉴》卷2《河水·原委》,第53页上。
    [2]张柏山:《沁河下游畸形河段切滩导流措施探讨》,《人民黄河》,2005年第2期。
    [3]张汝翼:《沁河广利渠工程史略》,河海大学出版社,1993年。
    [4]《清代黄河流域洪涝档案史料》,1761年第19条,第234页。
    [5]《豫河续志》卷11《沿革·沁工》,第13页下。
    [1]李玉书:《沁河流域致洪暴雨特征》,《山西气象》,1994年第2期。
    [2]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志总编辑室:《黄河志之黄河防洪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转自《历史上的一次溃决洪水-1482年沁河流域大洪水》,《自然灾害学报》,2004年第2期。
    [3]本文根椐《清代黄河流域洪涝档案史料》中关于沁河的统计得出这一结论。
    [4]道光《武陟县志》卷12《详异》,第12页上。
    [5]道光《武陟县志》卷12《详异这》,第12页下。
    [6]《豫河续志》卷11《沿革》中有关于沁河各条支流的考证,在此就不再赘述。
    [7]水利电力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治黄研究组:《黄河的治理与开发》,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年,第41页。
    [8]《豫河续志)卷19《引沁入卫旧说》,第8页上。
    [9]《清宣宗实录》卷217,道光十二年八月戊子。
    [1]道光《武陟县志》卷14《河防》,第1页上。
    [2]乾隆《怀庆府志》卷6《堤工》,第32页上-下。
    [1]《行水金鉴》卷57《河水》,第841页。
    [2]光绪《大清会典》卷60《工部》。
    [3]《豫河续志》卷11《沁工·沿革》,第41页上。
    [1]《钦定工部则例)卷111《通例十四》。
    [2]河南巡抚裕宽折,光绪十七年二月二十七日,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99辑,中华书局,1996年,第17页。
    [3]《豫河续志》卷10《官制》,第27页上。
    [4]《清高宗实录》卷166,乾隆七年五月戊辰。
    [5]方裕谨:《顺治八年黄河及其支流河工题本》,《历史档案》,1987年第4期。
    [1]《豫河续志》卷21《河防》,第7页下。
    [2]道光《河内县志》卷9《堤工》,第17页上。
    [1]《清德宗实录》卷286,光绪十六年六月辛亥。
    [2]道光《武陟县志》卷14《河防》,第34页下。
    [3]道光《武陟县志》卷14《河防》,第1页下。
    [4]《行水金鉴》卷57,第841页。
    [5]《河防一览》,引自于《行水金鉴》卷32,第464页。
    [1]魏丕信:《中华帝国晚期国家对水利的管理》,收于《明清以来长江流域社会发展史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
    [1]欧阳星:《见闻琐录》,岳麓书社,1986年,第168页。
    [2]《成孚私档》,引自于《再续行水金鉴》,第2039-2040页。
    [3]民国《续武陟县志》卷七《河防志》,第5页上。
    [4]郑景云、郝志新、葛全胜:《黄河中下游地区过去300年降水变化》,《地球科学》,2005年第35期。
    [5]《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351《沁州部汇考》。
    [6]民国《沁源县志》卷2《农田略》及《工商略》,都有不少的记载。
    [1]《清史稿》卷121《志第九十六·食货二》,中华书局,第3547页。
    [2]道光《河内县志》卷21《田赋》,第10页上。
    [3]《豫河续志》卷11《沁工·沿革》,第28页上。
    [4]道光《武陟县志》卷14《河防》,第2页上。
    [1]民国《续武陟县志》卷7《河防志》,第2页上。
    [1]《郑工并沁河漫口各案》,引自于《再续行水金鉴》,第2067页。
    [1]道光《武陟县志》卷14《河防》,第2页下。
    [2]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907《工部》。
    [3]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907《工部》。
    [4]《皇朝经世文编》卷130《工政九·河防八》。
    [1]转引自方潇的《清代救灾法律制度述评》,引自网站:http://economy.guoxue.com/article.PhP/932。
    [2]河南巡抚兼管河工事务张人骏折,光绪三十二年六月初二日。《光绪朝朱批奏折》第80辑,第871页。
    [3]河南巡抚刘树堂折,光绪二十一年十月二十八日。《光绪朝朱批奏折》第99辑,第612页。
    [4]民国《续武陟县志》卷7《河防》,第3页上。
    [5]《豫河续志》卷16《财政》,第31页。
    [1]《户部则例》卷83《蠲免一》。
    [2]民国《续武陟县志》卷7《河防》,第2页下。
    [3]河南巡抚张人骏折,光绪三十二年六月二十四日。《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00辑,第766页。
    [1]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法律出版社,2003年。其中讲到公共工程的时候,瞿同祖认为地方的官吏是有权决定河道和堤坝的的修筑和疏浚,第261页。
    [1]古鸿廷:《清代官制研究》,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5年,第195页。
    [2]萧一山:《清代通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539页。
    [3]《清史稿》卷116《志第九十一·职官三》,中华书局,第3354页。
    [4]《清史稿》卷384《列传第一百七十一·王凤生传》,中华书局,第11666页。
    [5]朱寿朋:《东华续录》卷147,光绪二十四年七月已丑。此据《续修四库全书》第385册影印本。
    [6]《豫河续志》卷11《沁工·设官》,第43页上。
    [1]民国《续武陟县志》卷7《河防志》,第4页下。
    [2]河南巡抚裕宽片,光绪十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光绪朝朱批奏折》第99辑,第280页。
    [3]河南巡抚刘树堂折,光绪二十二年六月二十七日。《光绪朝朱批奏折》第99辑,第709页。
    [4]《豫河续志》卷11《沁工·经费》,第42页上。
    [5]《豫河续志》卷11《沁工·设官》,第43页上-44页上。该文中对沁工的管理机构的沿革进行了论述。
    [6]《六部处分则例》卷51。转引自瞿同祖的《清代地方政府》,法律出版社,2003年。
    [7]河南巡抚刘树堂折,光绪二十四年三月十六日。《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00辑,第86页。
    [1]《清德宗实录》卷247,光绪十三年九月丙辰。
    [2]《清德宗实录》卷250,光绪十三年十二月乙未。
    [3]《清德宗实录》卷272,光绪十五年秋七月辛未。
    [4]《清德宗实录》卷278,光绪十五年十二月甲戌。
    [5]河南巡抚刘树堂折,光绪二十一年九月二十日。《光绪朝朱批奏折》第99辑,第594页。
    [6]《清德宗实录》卷508,光绪二十八年十一月甲申。
    [7]《丰润张氏家藏稿本》,引自于《再续行水金鉴》,第2808页。
    [1]乾隆《续河南通志》卷21《河防》,第4页上。
    [2]《豫河续志》卷14《公牍四》,第47页上。
    [3]《豫河续志》卷19《引沁入卫旧说》,第51页上。
    [4]道光《武陟县志》卷12《详异》,第12页上。
    [5]道光《武陟县志》卷12《详异》,第12页下。
    [6]《清代黄河流域洪涝档案史料》,1759年第2条,第221页。
    [1]《豫河续志》卷19《引沁入卫旧说》,第11页下。
    [2]《续行水金鉴》卷2《河水·章牍》,第124页。
    [3]《续行水金鉴》卷25《河水·章牍十二》,第348页。
    [4]民国《续武陟县志》卷14《文辞志》,第12页上。
    [1]王守春:《黄河下游1566年后和1875年后决溢时空变化研究》,《人民黄河》,1994年第8期。
    [1]钮仲勋、孙仲明:《豫北沁河下游的历史变迁》,《史学月刊》,1981年第5期。
    [2]《豫河续志》卷19《引沁入卫旧说》,第9页下-11页上。
    [3]道光《武陟县志》卷12《祥异》,第6页下。
    [4]道光《武陟县志》卷12《祥异》,第7页上。
    [1]《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卷214《沁河部一》。
    [2]《南河全考》,引自于《行水金鉴》卷32,第464页。
    [3]《河南通志舆地志》之《水系》,第2页下。
    [4]《豫河续志》卷11《沿革·沁工》,第18页上。
    [5]《豫河续志》卷11《沿革·沁工》,第19页上。
    [1]《豫河续志》卷11《沿革·沁工》,第15页上。
    [2]康熙《河内县志》卷2《河渠》。
    [3]《豫河续志》卷11《沿革·沁工》中多有记载。
    [4]道光《武陟县志》卷12《详异》,第8页上。
    [5]《清代黄河流域洪涝档案史料》,1761年第14条,第233页。
    [6]高凯:《试论土壤微量元素变化与历史时期黄淮海平原的文明进程》,《史林》,2006年第3期。
    [7]道光《武陟县志》卷13《田赋志》,第1页上。
    [1]民国《续武陟县志》卷2《纪事沿革表》,第1页下。
    [2]民国《续武陟县志》卷2《纪事沿革表》,第2页下。
    [3]道光《河内县志》卷12《田赋》,第1页上-下。
    [1]《豫河续志》卷7《沿革》,第12页下。
    [2]《清宣宗实录》卷80,道光五年三月癸已。
    [3]河南巡抚李鹤年折,光绪八年六月二十九日。《光绪朝朱批奏折》第98辑,第265页。
    [1]道光《武陟县志》卷13《田赋志》,第2页下。
    [2]民国《续武陟县志》卷6《食货》,第1页下。
    [3]民国《续武陟县志》卷6《食货》,第1页上。
    [4]民国《续武陟县志》卷6《食货》,第4页下。
    [5]民国《续武陟县志》卷6《食货》,第5页上。
    [6]民国《续武陟县志》卷6《食货》,第6页下。
    [7]民国《续武陟县志》卷6《食货》,第8页下。
    [1]民国《续武陟县志》卷6《食货》,第14页上。
    [1]阿思哈.(乾隆)续河南通志[Z].1914年河南教育司印历次补修本.
    [2]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Z].北京:中华书局,1986.
    [3]傅洪泽.行水金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
    [4]顾汧.(康熙)河南通志[M].清康熙三十四年刻本.
    [5]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M].据四部丛刊三编手稿本影印。
    [6]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M].续修四库全书影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7]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M].台北:文海出版社,1972.
    [8]靳治豫.靳文襄公(辅)奏疏[M].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
    [9]孔兆熊.(民国)沁源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影印本,1976.
    [10]库增银.(民国)陵川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影印本,1976.
    [11]赖占期.(同治)阳城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影印本,1976.
    [12]黎世序.续行水金鉴[Z].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
    [13]李橒.(康熙)河内县志[M].清康熙三十二年刊本.
    [14]麟庆.河工器具图说[Z].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
    [15]欧阳星.见闻琐录[Z].长沙:岳麓书社,1986.
    [16]潘季训.河防一览[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65-1985.
    [17]清德宗实录[Z].北京:中华书局,1987.
    [18]清高宗实录[Z].北京:中华书局,1986.
    [19]清穆宗实录[Z].北京:中华书局,1987.
    [20]清仁宗实录[Z].北京:中华书局,1986.
    [21]清世宗实录[Z].北京:中华书局,1985.
    [22]清文宗实录[Z].北京:中华书局,1986.
    [23]史延寿.(民国)武陟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影印本,1976.
    [24]唐侍陛.(乾隆)怀庆府志[M].清乾隆五十四年刻本.
    [25]田文镜.(雍正)河南通志[M].1914年河南教育司印历次补修本.
    [26]万恭.治水筌蹄[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5.
    [27]王荣陛.(道光)武陟县志[M].清道光九年刊本.
    [28]王荣(?).豫河续志[M].1926年河南河务局刻本.
    [29]王先谦.东华续录[M].续修四库全书影印.
    [30]魏源.魏源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6.
    [31]宣统政纪[Z].北京:中华书局,1987.
    [32]袁通.(道光)河内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影印本,1976.
    [33]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4]赵尔巽.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6.
    [35]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光绪朝硃批奏折[Z].北京:中华书局,1996.
    [36]中国水利水电科学院水利史研究室.再续行水金鉴[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
    [37]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勘.明太祖实录[Z].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3.
    [38]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勘.明宣宗实录[Z].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3.
    [39]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勘.明英宗实录[Z].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3.
    [40]纂修人不详.河南通志舆地志[Z].台北:成文出版社影印本,1968.
    [41]蔡冠洛.清代七百名人传[M].北京:中国书店,1984.
    [42]曹松林等.雍正朝河政述论[J].江南大学学报,2007,(2).
    [43]岑仲勉.黄河变迁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44]钞晓鸿.清代汉水上游的水资源环境与社会变迁[J].清史研究,2005,(2).
    [45]陈锋.明清以来长江流域社会发展史论[C].武汉:武汉大学出版.2006.
    [46]陈桦.清代的河工与财政[J].清史研究,2005,(3).
    [47]陈涛.洪水与村落空间结构的演变-江汉平原杨马村的台子的社会学考察[J].古今农业,2007.(2).
    148]成甫隆.黄河治本论初稿(民国丛书(第四编)第89册)[M].上海:上海书店,1992.
    [49]戴鸿钟.浅淡清代永定河的管理[J].北京档案资料,1986,(2).
    [50]董在华.沁河[J].人民黄河,1956,(8).
    [51]方裕谨.顺治八年黄河及其支流河工题本[J].历史档案,1987,(4).
    [52]冯利海等.沁河堤防等级论证[J].人民黄河,2002.(11).
    [53]高凯.试论土壤微量元素变化与历史时期黄淮海平原的文明进程[J].史林,2006,(3).
    [54]葛兆帅等.历史上的一次溃决洪水-1482年沁河流域大洪水[J].自然灾害学报,2004,(4).
    [55]古鸿廷.清代官制研究[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5.
    [56]胡英杰.民国初期信阳地区淮河干支流堤防的管理[J].治淮,1994,(3).
    [57]黄河水利委员会.民国黄河大事记[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4.
    [58]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志总编辑室.黄河志之黄河防洪志[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
    [59]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60]佳宏伟.水资源环境变迁与乡村社会控制-以清代汉中府的堰渠水利为中心[J].史学月刊,2005,(4).
    [61]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62]李辅斌.清代直隶地区的水患和治理[J].中国农史,1994,(4).
    [63]李嘎.河患与官方应对:康雍乾时期的山东小清河治理及启示[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3).
    [64]李玉书.沁河流域致洪暴雨特征[J].山西气象,1994,(2).
    [65]林久贵.清末民初湖北堤防文献述要[J].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2).
    [66]刘志伟.宗族与沙田开发-番禺沙湾何族的个案研究[J].中国农史,1992,(4).
    [67]鲁西奇.汉水中下游河道的变迁与堤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68]马吉星、葛玮、刑天明、张继宇.沁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
    [69]牛二伟.沁水河治理成效分析[J].山西水利,2006,(4).
    [70]钮仲勋、孙仲明.豫北沁河下游的历史变迁[J].史学月刊,1981,(5).
    [71]钮仲勋.豫北沁河水利灌溉的历史研究[J].史学月刊,1965,(8).
    [72]彭卫等.历史学(下册)[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
    [73]饶明奇.论清代防洪工程的责任追究制[J].江西社会科学,2007,(3).
    [74]芮锐.晚清河政研究(公元1840年-1911年)[D].安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75]施正康.宋代两浙水利人工和经费初探[J].中国史研究,1987,(3).
    [76]史纪安等.沁河险工坝岸工程老化的评价[J].人民黄河,1993,(5).
    [77]史念海.黄河流域诸河流的演变与治理[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
    [78]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史述要》编写组编.黄河水利史述要[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82.
    [79]水利电力部管司、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编.清代黄河流域洪涝档案史料[M].北京:中华书局,1993.
    [80]水利电力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治黄研究组.黄河的治理与开发[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
    [81]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册(清时期)[Z].北京:地图出版社,1987.
    [82]王大学.皇权、景观与雍正朝的江南海塘工程[J].史林.2007,(4).
    [83]王守春.黄河下游1566年后和1875年后决溢时空变化研究[J].人民黄河,1994(8).
    [84]温小国.沁河水利辑要[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
    [85]吴文涛.历史上永定河筑堤的环境效应初探[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10).
    [86]吴文涛.清代永定河筑堤对北京水环境的影响[J].北京社会科学,2008,(1).
    [87]吴相湘:江河修防纪要(民国二十四年)[Z].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1.
    [88]萧一山.清代通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89]肖启荣.明清时期汉水下游地区的地理环境与堤防管理制度[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8.(1).
    [90]谢湜.“利及封邻',-明清豫北的灌溉水利开发和县际关系[J].清史研究,2007,(5).
    [91]熊元斌.论清代江浙地区水利经费筹措与劳动力动用方式[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2).
    [92]杨国顺.沁河下游的淤积与河道演变历史初探[J].人民黄河,1984,(5).
    [93]姚汉源.黄河水利史研究[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3.
    [94]袁明全.明代太湖水政初探[J].中国史研究,1987,(3).
    [95]张柏山.沁河下游畸形河段切滩导流措施探讨[J].人民黃河,2005,(2).
    [96]张含英.历代治河方略述要(民国丛书(第四编)第89册)[M].上海:上海书店,1992.
    [97]张建民.清代两湖堤垸经营研究[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0,(4).
    [98]张建民.清代两湖堤垸水利经营研究[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0,(4).
    [99]张建民.试论中国传统社会晚期的农田水利建设-以长江流域为中心[J].中国农史,1994,(2).
    [100]张建民.武汉大学历史学集刊(第二辑)[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101]张念祖.中国历代水利述要(民国丛书(第四编)第89册)[M].上海:上海书店,1992.
    [102]张汝翼.沁河广利渠工程史略[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3年.
    [103]张汝翼.沁河广利渠古代水工建筑物初探[J].水利学报,1984,(12).
    [104]郑景云等.黄河中下游地区过去300年降水变化[J].地球科学,2005,(35).
    [105]郑肇经.中国水利史[M].上海:上海书店,1937.
    [106]郑振满.明清福建沿海农田水利制度与乡族组织[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7,(4).
    [107]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J].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108]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代奏折汇编-农业·环境[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09]中国农业博物馆资料室编.中国农史论文索引目录索引[Z].北京:林业出版社,1992.
    [110]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清史论文索引[Z].北京:中华书局,1984.
    [111]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Z].北京:地图出版社,1981.
    [112]周魁一.中国科学技术史.水利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113]左慧元等.黃河下游沁河灌区古水利碑刻的认识作用[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2.(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