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规训下的电影批评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政治规训特性是1949-1979年期间中国电影批评的最重要特征,不仅表现为频繁的政治运动对电影批评往往具有决定性影响,还表现为意识形态要求和政治权力对电影批评的全面介入,政治标准既是评价电影思想内容的终极尺度,也是进行电影本体批评必不可少的规范。随着政治语境的不断变化,政治规训下的电影批评经历了从“左”倾到极“左”的变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电影批评对电影创作的影响极大,并体现出执政党通过文化霸权/文化领导权、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政治逻辑。论文选择了从电影论争和电影批判的维度对这三十年的中国电影批评进行集中论述。
     论文分为五部分:一、政治权力对电影批评的强力介入。电影《武训传》批评运动开启了电影政治批评大幕,这一批评运动对后来的电影创作与批评影响极大。它看似突然,实则有严谨的政治和思想逻辑。之后,频繁的政治运动开启了电影批评的动员-改造模式,相继出现“为什么好的国产片这样少”、“艺术性纪录片”、“拔白旗”等电影批评运动。通过一系列电影批评,执政党完全控制了文化意识形态领导权,确立“左”倾思潮在电影批评中的霸权地位。二、为使电影更好地服务于新政权,更好地完成意识形态宣教任务,以电影管理者和电影从业者为主体的电影批评家在政治使命感的驱使下展开电影创作讨论。在讨论中基于电影本体发展的内在要求,电影批评客观上呈现出向自身回归的趋势,主要表现为批评家针对电影剧作、导演职责以及电影形式等展开了讨论。这些带有论争性质的电影本体批评虽然都以政治规训为旨归,但客观上具有促进中国电影艺术发展、丰富中国电影理论的作用。三、与美、苏先后交恶使得中国国际政治语境趋于封闭,政治规训下的中国电影批评选择从本土文化角度观照电影,体现出对政治使命的遵从,并形成本土化电影批评。电影批评家注意到电影与本土文化对接的可能性,并就此展开讨论与论争。主要包括蒙太奇的本土化阐释、从传统文艺中寻求电影资源的探讨、关于电影样式的论争等批评。这些争论和批评促进电影艺术向中国本土文化的发掘、对中国电影理论的积累具有一定积极意义。四、1963年后,政治语境持续“左”转,电影批评政治工具作用凸显并被迅速推向极致。“文革”爆发前,极“左”思潮主导下的电影批评先后发起针对“毒草”影片的三次批判,政治标准成为惟一尺度,电影本体诉求几乎得不到体现。“文革”爆发后,电影批评彻底沦为政治工具,极“左”派发起政治目的极为明显的电影批判。尽管方法简单、逻辑混乱,但符合极“左”政治逻辑。同时,“三突出”等激进批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样板戏电影”和“反走资派电影”的批评文本。五、“文革”结束至1979年,电影批评经历了从政治批判向观照自身的艰难尝试。“文革”刚结束时,“左”倾思潮犹存,尽管电影批评对象发生反转,但“文革”思维及其批评方式依然有效,并在揭批“黑线专政”论、“三突出”原则以及揭批“阴谋电影”的电影批评中继续发挥作用。但是,电影批评表现出挣脱政治规训的努力。
The political discipline is the most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of the Chinese filmcriticism between1949and1979, not only for frequent political movement havingdecisive influence on film criticism, but also for political power and ideology of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of film criticism. The political standard is not only theultimate scale of evaluation of the content of the film, but also the essential criterionof the film ontology criticism. With the constant changes of the political contexts, thefilm criticism disciplined by politic experiences the change from the “left” toextremely “left”. In this process, the film criticism makes a difference to filmcreation greatly, and reflects the political logic of the ruling party realizing thenational modernization with cultural hegemony/cultural leadership. The dissertationis focused on the Chinese film criticism of the thirty years from the dimension of thefilm controversies and film animadversions. The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fiveparts. The first, the political power gets involved in the film criticism strongly. Thefilm "Wu Xun Zhuan" criticism movement is the beginning of film political criticism,and this criticism movement takes a great on the film creation and film criticism later.It seems all of a sudden, but a precise political and ideological logic. Then, frequentpolitical movement starts a mobilization-transformation model of film criticismsuch as “why are there so few good national films in China”,“Artistry documentary”,and “white flag discharge”. After a series of film criticism, the ruling party iscompletely established in film critics. The second, in order to make the film servicein the new regime better, to complete the task of the ideology education better, thefilm critics composed by managers and movie practitioners launch cinema creationdiscussion with the political mission. In the discussion,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the inherent requirements of Film Ontology, film criticism has a trend of regressionto itself, mainly for the movie scripts, director duties and film forms are discussed bycritics. Although the debates on the character of ontology criticism consider politicaldiscipline as the aim, in fact the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film local art, and enrich Chinese film theories. The third, because China become enemies of theUnited States and The Soviet,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context of China tends to beclosed, and the Chinese film criticism disciplined by politic begins to perceive thefilm from the local culture angle, and shows its complying with the political mission,which is the localization of film criticism. Film critics note the possibility ofintegration between the movie and the native culture, and discuss or debate thetopics. The topics are involved in the localized explanation of montage, seeking themovie resources from traditional literature, the debates of film style and so on. Thesecontroversies and criticism have such positive significance as promoting the furtherintegration of movie art and the Chinese native culture, enriching the Chinese filmconcept and Chinese film theory. The fourth, after1963, the political contextcontinues to turn into the “left”, the film criticism’s function as political tool ishighlighted and is quickly pushed to the extreme. Before the outbreak of “CulturalRevolution”, film criticism guided by extremely "left" thoughts has launched threefilm animadversions on “poisonous weeds" films, political standards become theonly yardstick, the film ontology appeal hardly to be reflected. After the “CulturalRevolution” breaks out, film criticism completely turns into a political tool,extremely "left" has launches film criticism with the obvious political aim. Althoughthe method is simple with confusing logic, the film criticism complies with thepolitical logic of the extremely “left” thoughts. At the same time,“three prominent”and other radical criticism method are widely applied in the film criticism to “modelopera films” and "anti-capitalist roader films". The fifth, from the end of "CulturalRevolution" to1979, the film criticism experiences a tough change from politicalanimadversions to contemplating itself. When "Cultural Revolution" has just ended,"left" thoughts still exist. Although the film criticism object is reversal, the “CulturalRevolution” thinking and criticism are still valid, and continue to play a role inanimadverting on the "black dictatorship" theory,"three prominent" principle andcriticizing the "conspiracy movie". However, film criticism makes an effort to be faraway from political discipline.
引文
1具体可见孟犁野的《新中国电影艺术1949-1959》,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9月版,第5页。
    2胡爱玲:《意识形态、领导权与知识分子:葛兰西实践哲学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5页。
    3胡爱玲:《意识形态、领导权与知识分子:葛兰西实践哲学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3页
    4蔡翔:《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版,第87页。原引自弗朗科·里沃尔西著《葛兰西与左翼的政治文化》,收入萨尔沃·马斯泰罗内主编《一个未完成的政治思索:葛兰西的<狱中札记>》,第113页,黄华光、徐力源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5马占稳:《毛泽东与中国现代化》,红旗出版社,2011年10月版,第21页。原引自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2页。
    6马占稳:《毛泽东与中国现代化》,红旗出版社,2011年10月版,第68页。原引自《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720-721页。
    7《社会主义教育课程的阅读文献汇编》(第一编)上册,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65页。
    8吉尔伯特·罗兹曼(美)主编:《中国的现代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7月版,第1页。
    9胡菊彬:《新中国电影意识形态史(1949-1976)》,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
    10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第164页。
    11李泽厚:《新版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第241页。
    12李泽厚:《新版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第242页。
    13李泽厚:《新版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第241-242页
    14胡克:《中国电影理论史评》,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12月版,第127页。
    15胡克:《中国电影理论史评》,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12月版,第127页。
    16胡克:《中国电影理论史评》,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12月版,第129页
    17汤晓丹:《我们需要“突击”》,《扫荡报》1943年9月12日。见《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庆电影(1937-1945)》,第222、223页。
    18列宁:《列宁全集》第二版(42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94页。
    19列宁:《列宁全集》第二版(40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7页。
    20王宜文:《世界电影艺术发展史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版,第163页。
    21路易·阿尔都塞著,李迅译,译自《列宁与哲学》(纽约:每月评论出版社,1971年),引自吴小丽、林少雄编选的《影视理论文献》,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版,第314页。
    22具体可参见斯拉沃热·齐泽克与泰奥德·阿多尔诺所著的《图绘意识形态》,方杰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版,第109-113页。
    23福柯(法):《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9年版,第193-194页。
    24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853页。
    25钱理群、温如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版,第460页。
    26胡风:《置身在为民主的斗争里面》,选自《胡风评论集》(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3月版,第21页。
    27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5-870页。
    28胡菊彬:《新中国电影意识形态史》(1949——1976),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12月版,第125页。
    29孟犁野:《新中国电影艺术1949-1959》,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9月版,第5页。
    30黄钢:《加强电影批评的严肃性、战斗性和群众性》,载于《文艺报》1951年11月10日。
    31朱寨:《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17页。
    32钱理群、温如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版,第462页。
    33该文最早发表于苏联《红旗》杂志,1952年第12期,后《人民日报》转载,1953年1月11日。
    34孙瑜:《影片<武训传>前前后后》,载于1986年11月29日,12月6日、13日的《中国电影时报》。
    35陈世英、陈美娟:《再论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文中赞语转引自《武训和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36戴知贤:《文坛三公案》,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6月版第1页、第2页。
    37陈世英、陈美娟:《再论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文中赞语转引自《武训和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38戴知贤:《文坛三公案》,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6月版第1页、第3页。
    39该文载于《文艺报》1951年4月25日,而较早对《武训传》进行否定评价的是晴簃的《武训不是我们的好传统》,载《进步日报》1951年2月27日(另一说为3月25日)。
    40杨耳:《陶行知先生表扬武训精神有积极作用吗?》,最初发表于文艺报第4期第2卷,后载于《人民日报》1951年5月16日。
    41毛泽东:《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人民日报》,1951年5月20日。
    42毛泽东:《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人民日报》,1951年5月20日。
    43毛泽东早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就告诫全党,革命的胜利“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并提醒全党“要警惕骄傲自满、以功臣自居的情绪的滋长和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具体可参见《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8-1439页。另见王桧林、郭大钧:《中国现代史》(第二版),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1月版,第449页。
    44《人民日报》编辑部:《共产党员应当参加关于<武训传>的批判》,1951年5月20日。
    45胡克:《中国电影理论史评》,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第189页。
    46王晓路等:《文化批评关键词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版,第89页。
    47关于权力更详细的解释可参见[美]丹尼斯·朗的《权力论》,陆震译纶、郑明哲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48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版,第168页。
    49《严肃地展开关于<武训传>的批判》,《天津日报》,1951年5月22日。
    50丁曼公:《武训的真面目——评<武训传>影片、武训以及孙瑜先生的检讨》,《人民日报》1951年5月29日。
    51李一氓:《清除武训一类的错误教育思想》,《人民日报》1951年6月2日。
    52胡绳:《为什么歌颂武训是资产阶级反动思想的表现?》,《人民日报》1951年6月7日。
    53陈波儿:《从<武训传>谈到电影创作上的几个问题》,《新电影》1951年第1卷第7期。
    54桑夫:《赵丹和武训》,《人民日报》1951年6月5日。
    55陈波儿:《从<武训传>谈到电影创作上的几个问题》,《新电影》1951年第1卷第7期。
    56郭沫若:《读<武训历史调查记>》,《人民日报》1951年8月4日。
    57该文发表于1951年8月8日的《人民日报》,本段文字引文均来自该文。
    58弃名:《武训不是历史罪人》,《人民日报》1951年6月1日。
    59解其渡:《我心里还存在着几个问题》,《人民日报》1951年6月1日。
    60叶鲁:《对武训应有一定的评价》,《人民日报》1951年6月1日。
    61野痴:《武训与义学,意非不正》,《人民日报》,1951年6月1日。
    62萧奏:《电影<武训传>还是有一定的价值——和杨耳、贾霁两同志讨论》,《人民日报》,1951年6月6日。
    63《武训传》主创人员虽做了书面检讨,却并未受到组织处分。这明显不同于后来的政治大批判。
    64朱寨:《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88页。
    65陈涌:《萧也牧创作的一些倾向》,《人民日报》,1951年6月10日。
    66参见《文艺报》第4卷第8期,1951年8月10日出版。
    67朱寨:《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89页。
    68钟子芒:《读影评有感——从关连长论战谈起》,《新民报》晚刊,1951年4月18日版。
    69张学星整理:《评<关连长>》,《文艺报》第4卷第5期,1951年6月20日。
    70参见《文艺报》第4卷第8期,1951年8月10日出版。
    71中央文学研究所通讯小组:《评<关连长>》,《文艺报》第4卷第5期,1951年6月25日出版。
    72冯征:《应该正确地塑造人民解放军的英雄现象》,《人民日报》,1951年6月17日。
    73具体可参见《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1页。
    74蔡翔在《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形象(1949-1966)》一书中认为上世纪50-60年代中国当代小说出现了一种动员-改造的叙事结构,我以为用以描述艺术世界的“动员-改造“结构恰好可以描述50-60年代的社会政治结构——此伏彼起的政治运动。
    75(美)詹姆斯·R.汤森(James R.Townsend)、布兰特利·沃马克(Brantly Womack):《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16页。
    76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10页。
    77《文汇报》短评:《为什么好的国产片这样少》,《文汇报》,1956年11月14日。
    78白沉:《典型和唯成分论必须分清》,《文汇报》,1956年11月19日。
    79艾明之:《从题材的选择谈起》,《文汇报》,1956年11月22日。
    80见唐振常的《改进审稿制度》,《文汇报》,1956年11月17日。
    81徐苏灵:《导演应该有创作上的主动》,《文汇报》,1956年11月19日。
    82陈鲤庭:《导演应该是影片生产的重心环节》,《文汇报》,1956年11月23日。
    83孙瑜:《尊重电影的艺术传统》,《文汇报》,1956年11月29日。
    84石挥:《重视中国电影的传统》,《文汇报》,12月3日。
    85孙瑜:《尊重电影的艺术传统》,《文汇报》,1956年11月29日。
    86汪巩:《电影事业走过一段弯路》,《文汇报》,1956年11月28日。
    87石方禹:《需要合乎艺术规律的领导》,《文汇报》,1956年11月17日。
    88《文汇报》社论:《电影讨论中的几个问题》,《文汇报》,1956年12月24日。
    89瞿白音:《放手及其他》,《文汇报》,1956年12月22日。
    90该文原载《文艺报》1956年第23期,1956年12月21日《文汇报》转载。
    91子布(夏衍):《“关心”与干涉——关于电影的杂感之三》,《人民日报》,1957年1月14日。
    92袁文殊:《从影片的票房价值说起》,《文汇报》,1957年1月29日。
    93陈其通、陈亚丁、马寒冰、鲁勒:《我们队目前文艺工作的几点意见》,《人民日报》,1957年1月7日。
    94吴迪:《中国电影研究资料(1949-1979)》(中),2006年6月版,文化艺术出版社,第103-112页。这是毛泽东在1957年3月8日和3月10日同文艺界代表谈话内容的一部分,原载中央档案馆保存的谈话记录稿。
    95该讲话在会后经过整理做了重要的补充和修订,于1957年6月19日在《人民日报》公开发表。
    96王桧林郭大钧编:《中国现代史》(第二版)(下),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1月版,第119页。
    97罗学蓬:《钟惦棐和<电影的锣鼓>》,《炎黄春秋》,2001年第12期。
    98陈乔山:《<文汇报>北京办事处在电影界干了些什么》,《中国电影》,1957年第7期。
    99蔡楚生:《保卫社会主义的电影事业,声讨资产阶级右派分子》,《中国电影》,1957年第7期。
    100选自《捍卫党对电影事业的领导》前言,中国电影出版社,1957年12月版。
    101陈荒煤:《从“密信”看钟惦棐向党的第二次进攻》,《人民日报》,1957年9月17日。
    102《大众电影》编辑部:(陈荒煤发言整理)《坚决捍卫社会主义的电影事业——彻底粉碎右派分子钟惦棐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阴谋》,《大众电影》,1957年19期。
    103《文汇报》消息:《电影事业辉煌不容抹煞》,《文汇报》,1957年7月1日。
    104石方禹:《谈文汇报的“电影讨论”》,《文汇报》,1957年7月30日。
    105《大众电影》编辑部(根据王阑西发言整理):《坚决捍卫社会主义的电影事业——彻底粉碎右派分子钟惦棐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阴谋》,《大众电影》,1957年第19期。
    106《大众电影》编辑部(根据陈荒煤发言整理):《坚决捍卫社会主义的电影事业——彻底粉碎右派分子钟惦棐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阴谋》,《大众电影》,1957年第19期。
    107柯蓝:《不要工农兵又要什么?(上)》,《文汇报》,1957年8月4日。
    108《人民日报》消息:《戏剧界不要右派作家吴祖光、电影界不要右派导演吴祖光》,《人民日报》,1957年8月4日。
    109艾明之:《陈仁炳在“上影”导演了什么右派“名剧”》,《人民日报》,1957年7月19日。
    110当时的三大国营电影厂都遭受严重的损失。上海电影界错划“右派”59人,石挥沉江自尽。长影揪出了所谓的“沙蒙、郭维、吕班右派反动集团”,电影艺术家王震之、齐兴家、方化等52人被划为“右派”。在北京,“北影”的项堃、李景波、郭允泰等被错划为“右派”,当时在北京电影学院的学生吴贻弓、许还山等也被划成“右派”,被毛泽东点名批评的钟惦棐不仅成为“右派”的典型,还为之召开了15次批判大会。以上资料来自孟犁野的《新中国电影艺术史稿1949-1959》,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9月版,第278-279页。具体还可参见肖尹宪:《昔日的礼花》,《电影艺术》,1999年第5期。
    111社论说,有些人害了右倾保守的毛病,像蜗牛一样爬行得很慢,他们不了解在农业合作化以后,我们就有条件也有必要在生产战线上来一个大跃进。
    112王阑西:《电影事业也要来个大跃进》,《光明日报》,1958年2月28日。
    113周扬:《上影打破常规带头跃进》,《解放日报》,1958年2月24日。
    114吴迪:《中国电影研究资料(1949-1979)》(中),2006年6月版,文化艺术出版社,第185页。
    115吴迪:《中国电影研究资料(1949-1979)》(中),2006年6月版,文化艺术出版社,第119页。转引自长春电影制片厂存档资料。
    116夏衍:《为了新闻纪录片的更大跃进》,发表于《电影艺术》,1960年第7期。后收入夏衍的《电影论文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版。
    117孟犁野:《新中国电影艺术1949-1959》,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9月版,第287页。
    118鲁韧:《纪录性艺术片追求什么——“钢人铁马”的导演札记片段》,《中国电影》,1958年第12期。
    119袁文殊:《新的生活要求新的表现形式——试谈纪录性艺术片的创作》,《论纪录性艺术片》,中国电影出版社,1959年版。
    120朱寨主编:《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5月版,第348页。
    121陈伟:《从新艺术片看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的结合》,《中国电影》,1958年第12期。
    122陈伟:《从新艺术片看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的结合》,《中国电影》,1958年第12期。
    123陈荒煤:《向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前进的开始》,《论纪录性艺术片》,中国电影出版社,1959年版,第6页。
    124《为了新闻记录片的更大跃进》,转引自《党论电影》,时代出版社,1951年7月版,第50页。
    125周扬:《文艺战线上的一场大辩论》,《人民日报》,1958年2月28日。
    126周扬:《文艺战线上的一场大辩论》,《人民日报》,1958年2月28日。
    127孟犁野:《新中国电影艺术1949-1959》,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9月版,第281页。
    128康生:《在制片厂厂长座谈会上的谈话纪要——1958年5月在长春召开的三厂电影跃进会材料之二》,选自长春电影制片厂存档资料。引自吴迪主编的《中国电影研究资料(1949-1979)》(中),2006年6月版,文化艺术出版社,第191页。
    129孟犁野:《新中国电影艺术1949-1959》,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9月版,第283页。
    130顾仲彝:《一部有恶劣倾向的影片——评<球场风波>》,《中国电影》,1958年第5期。
    131鲁思:《没有风波的<球场风波>》,《中国电影》,1958年第5期。
    132姚文元:《不健康的趣味——评“球场风波”》,《中国电影》,1958年第5期。
    133鲁思:《没有风波的<球场风波>》,《中国电影》,1958年第5期。
    134瞿白音:《对影片“球场风波”的分析——在上海创作思想跃进大会上的发言》,《中国电影》,1958年第7期。
    135黄钢:《“球场风波”影片的出现说明了什么问题?》,《人民日报》,1958年5月21日。
    136姚文元:《不健康的趣味——评“球场风波”》,《中国电影》,1958年第5期。
    137对《五更寒》大规模的批判性批评发生在1969年9-11月。
    138宁干:《谈影片<五更寒>》,《人民日报》,1958年3月24日。
    139陈默:《看了“五更寒”以后》,《中国电影》,1958年第2期。
    140曹欣:《成就和不足》,《中国电影》,1958年第2期。
    141宁干:《谈巧凤——与陈播、曹欣同志商榷》,《中国电影》,1958年第5期。
    142安宁:《也谈“巧凤”及其它——与陈播、陈默、曹欣、下川、宁干诸同志讨论》,《中国电影》,1958年第7期。
    143陈荒煤:《坚决拔掉银幕上的白旗——1957年电影艺术片中错误思想的批判》,《人民日报》,1958年12月2日。
    144二人的讨论详见《对1957年一些影片的评价问题》,《人民日报》,1959年3月4日。
    145引自蔡翔的《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版,第340页;原文出自尤卡·格罗瑙:《趣味社会学》,向建华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146如《黄宝妹》的结尾,黄宝妹和姐妹们跳舞被设计为七仙女跳舞的浪漫场景。
    147毛浩然、徐赳赳:《话语、权力及其操纵——<话语与权力>评述》,《外国语》,2009年第5期。
    148蔡翔认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的组织面临科层化的危险,其历史语境在于,1950年代的新中国在实践其工业化或者现代化的梦想时,或主动或被动地利用现代性的形式,大到现代民族—国家的组织形态,小到科层制的吓呆管理模式。而这一所谓现代形式的基本特征,正是它的专业主义倾向。具体见其著作《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版,第86页。
    149(美)格伦斯基编《社会分层》(第2版),2005年版,第717页-723页。
    150陈荒煤:《当代中国电影》(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7-28页。
    151吴迪:《中国电影研究资料1949-1979》(上),2006年6月版,文化艺术出版社,第81页。
    152袁文殊:《1953年电影剧作中的几个问题》,《电影求索录》,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版,第83页。也可查阅吴迪编的《中国电影研究资料》,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6月版,第372-374页,原文摘自《电影剧作通讯》(14),中央电影局剧本创作所编辑部编。
    153陈荒煤:《论正面人物形象的创造——在中央电影局电影创作讲习会上的发言》,《解放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94页;该文最早发表于《解放军文艺》1955年第2期。
    154蔡楚生:《对1954年电影创作工作的补充发言——在故事片编、导、演创作会议上的报告》,引自吴迪编的《中国电影研究资料》,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6月版,第372-374页,原载《业务通讯》(九),文化部电影事业管理局办公室编印。
    155该文刊于《文艺报》1955年第24期。
    156陈荒煤:《当代中国电影》(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22页。
    157姚芳藻:《改进电影事业的重大措施》,《文汇报》,1956年12月23日。
    158陈荒煤:《当代中国电影》(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23页。
    159羽山:《要不要电影文学》,《文汇报》,1957年5月25日。
    160如林朴晔等的《评羽山“要不要电影文学”》,《解放日报》,1957年11月15日;羽山的《也谈电影文学的文学性和编导关系》,《光明日报》,1962年7月10日;柯灵的《电影剧本的特点》,《中国电影》,1959年第1期;吴天的《再谈电影剧本的银幕形象化——答柯灵同志》,《电影艺术》,1962年第3期;胡慧玲的《电影剧本的文学性与银幕感》,《电影剧作》,1964年第1期。
    161丘陵:《从“要不要电影文学”谈起》,《中国电影》,1957年第6期。
    162张骏祥:《关于电影的特殊表现手段——根据在上海电影剧本创作所座谈会上的发言整理》,《中国电影》,1956年第1、2期。
    165于敏:《本末——文学创作的共同性和电影文学的特殊性》,《电影艺术》,1962年第3期。
    167胡克:《中国电影理论史评》,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12月版,第194页。
    168当时提倡电影性的文章,如吴天的《电影形象初探(兼谈电影特性)——在长春电影制片厂首届电影剧作讲习班的发言》,该文发表于《电影艺术》1961年第1期,以及阮潜的《略谈电影编剧的业务范围》,发表于《中国电影》1956年第3期。
    169《柯灵谈电影剧本的要求》,《文汇报》,1962年7月18日。
    170干惜分:《论孙谦的电影创作》,《中国电影》,1957年第5期。
    171袁文殊:《把剧本写得更好一些》,《文艺月报》,1959年第1期,后该文收入作者编著《谈谈戏剧、电影剧本的写作》一书,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版。
    172艾明:《谈谈电影剧本的情节结构》,《中国电影》,1959年第5期。
    173该文收录于袁文殊、顾仲彝的《谈谈戏剧、电影剧本的写作》一书,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版。
    174陈播:《电影剧本首先要写好人物》,《电影艺术》,1959年第2期。
    175贾寿禄:《杂谈电影剧本中的次要人物》,《电影文学》,1962年第3期。
    176主要有夏衍的《杂谈改编》,刊于《中国电影》1958年第11期,以及《电影创作》1959年第1期;夏衍的《漫谈改编——在八一厂全军电影剧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刊于《电影创作》1960年第2期;李健吾的《舞台剧本改编为电影剧本(两个外行人的漫谈录)》,刊于《电影艺术》1960年第4期;柯灵的《怎样认识改编》,刊于《电影文学》,1960年第2期。
    177罗艺军:《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437页。
    179恩格斯对文艺之现实主义的论述集中在他写给敏娜·考茨基和玛·哈克奈斯的信中,具体见《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与艺术》(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86-187页。
    180陈荒煤:《关于加强生产领导的若干问题——在七月份厂长会议上的总结发言》,原载于《业务通讯》1954年第3期。
    181汪巩:《电影事业走过的一段弯路》,《文汇报》,1956年11月28日。
    182钟惦棐:《论电影指导思想中的几个问题》,原载钟惦棐的《陆沉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年版。
    183国际上,苏联文艺开始出现解冻思潮,国内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多方影响促成“双百方针”的形成。
    184徐苏灵:《导演应该有创作上的主动》,《文汇报》,1956年11月19日。
    185陈鲤庭:《导演应该是影片生产的中心环节》,《文汇报》,1956年11月23日。
    186孙瑜:《尊重电影的艺术传统》,《文汇报》,1956年11月29日。
    187孙瑜、杨小仲、应云卫、吴永刚、陶金、蒋君超、徐苏灵:《我们对导演为影片创作和生产的中心环节的看法》,《中国电影》,1957年第1期。
    188胡菊斌:《新中国电影意识形态史》(1949-1976),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12月版,第8页。
    189石挥:《我对“谁是中心”的看法》,《大众电影》,1957年第1期。
    190黄尘:《中心在哪里?》,《中国电影》,1957年第1期。
    192陈荒煤:《当代中国电影》(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07页。
    193袁文殊:《1953年电影剧作中的几个问题》,选自吴迪编的《中国电影研究资料1949-1979》(上),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6月版;原引自《电影剧作通讯》(14),中央电影局剧本创作所编辑部编。
    194陈荒煤:《关于电影剧本创作问题——在华东作家协会的发言》(1954年6月15日),选自吴迪编的《中国电影研究资料1949-1979》(上),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6月版;原引自《电影剧作通讯》(15),中央电影局本创作所编辑部编。
    195史东山:《关于我们的创作的几点意见——在分镜头剧本座谈会上的发言》(1954年8月25日),选自吴迪编的《中国电影研究资料1949-1979》(上),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6月版;原载《业务通讯》(三)1954年8月,文化部电影事业管理局办公室编印。
    196白沉:《编剧导演应该亲密合作》,《文汇报》,1956年12月25日。
    197柯灵:《编剧导演之间》,《电影文学丛谈》,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版,第91-93页。本文是作者在1956年一次编剧会议上的讲话。
    198徐韬:《珠联璧合——谈电影的编导关系》,《电影艺术》,1960年第2期。
    199袁文殊:《电影的编导合作问题》,《文汇报》,1962年5月8日。
    200严寄洲:《学习导演技巧的体会》,《电影艺术》,1959年第4期。
    201严寄洲:《学习导演技巧的体会》,《电影艺术》,1959年第4期。
    202石没羽:《关于导演阐述及导演的创作工作》,《电影文学》,1959年第3期。
    203成荫:《不是经验》,《电影艺术》,1959年第6期。
    204成荫:《谈谈选择演员的问题》,《中国电影》,1957年第5期。
    205苏里:《我们怎样选择儿童演员》,《大众电影》,1956年第10期。2061956年5月21日,《中国电影》邀请一些演员举行座谈会,出席的演员有石美芬、莎莉、李孟亮、李唐、凌元、凌之浩、赵子岳、陈天国、张莹、莽一平、郭允泰、黄玲、杨静、温锡莹、黎铿等人。会后演员发言被整理为文,题为《听听演员的心底话》,发表于《中国电影》1957年第6期。
    207张骏祥:《人物的动作和镜头的动作——电影导演的剧本语言》,《电影艺术》,1959年第6期。
    208该文题为《关于电影场面调度》,作者是叶明,发表于《电影艺术》1963年第1期。
    209石没羽:《关于导演阐述及导演的创作工作》,《电影文学》,1959年第3期。
    210汪岁寒:《突破“动作轴线”》,《电影艺术》,1962年第2期。
    211钟惦棐:《一个真正的战士——初谈影片<>董存瑞》,《文艺报》,1956年第4期;后收录于钟惦棐的《陆沉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年版。
    212汪流:《谈配角》,《电影艺术》,1961年第4期。
    213段斌、郭艺文:《谈谈配角》,《电影文学》,1961年第11期。
    214海涅在评论歌德时曾说过,歌德的长篇小说和戏剧,对每一个人物都是精心处理的。他们无论在什么地方出现,总像是主角。在荷马和莎士比亚的作品里也是如此。在一切伟大作家作品根本无所谓配角,每一个人物在他的地位上都是主角。具体内容可参考《世界文学》,1951年4月号67页补白。
    215廖震龙:《每一个人都是配角》,《人民日报》,1961年6月28日。
    216李梦尧:《扮演反面人物浅触》,《电影艺术》,1962年第4期。
    217范阳:《演员如何塑造反面人物?——记演员关于表演反面人物问题的座谈会》,《电影艺术》,1962年第5期。
    218李梦尧:《扮演反面人物浅触》,《电影艺术》,1962年第4期。
    219陈强、石羽、刘季云所谈反面人物的塑造均引自范阳的《演员如何塑造反面人物?——记演员关于表演反面人物问题的座谈会》,载于《电影艺术》1962年第5期。
    220《林则徐形象的创造》刊于《电影艺术》1961年第5期,;《聂耳形象的创造及其它》刊于《电影艺术》,1963年第3期;《鲁迅形象初探》刊于《中国青年报》1961年第21期。
    221赵丹:《林则徐形象的创造》,《电影艺术,》1961年第5期。
    222赵丹:《林则徐形象的创造》,《电影艺术》,1961年第5期。
    223赵丹:《聂耳形象的创造及其它》,《电影艺术》,1963年第3期
    224孙道临:《电影演员创作的两个问题》,《中国电影杂志》,1959年第6期。
    225吕骥:《漫谈电影音乐的创作》,《中国电影》,1959年第1期。
    226王云阶:《音乐在电影综合艺术中的作用》,《电影艺术》,1963年第3期。
    227王云阶:《音乐在电影综合艺术中的作用》,《电影艺术》,1963年第3期。
    228赵枫:《从电影音乐的特点谈起》,《电影艺术》,1964年第1期。
    229吕骥:《漫谈电影音乐的创作》,《中国电影》,1959年第1期。
    230王晋:《电影音乐不能有民族风格么?——电影音乐会听后感》,《文艺报》,1956年第8期。
    231吕骥:《漫谈电影音乐的创作》,《中国电影》,1959年第1期。
    232黄准:《对电影音乐民族化的探索》,《电影艺术》,1962年第12期。
    233王云阶:《电影音乐的乐器使用问题》,《中国电影》,1957年第7期。
    234赵枫:《从电影音乐的特点谈起》,《电影艺术》,1964年第1期。
    235张棣昌:《对电影音乐民族化、群众化的一些体会》,《电影文学》,1961年第8期。
    236王云阶:《民歌与电影音乐》,《中国电影》,1957年第7期。
    237吴印咸:《关于塑造摄影艺术形象》,《中国摄影》,1961年第4期。
    238朱今明:《杂谈彩色电影摄影艺术》,《电影艺术》,1959年第4期。
    239孟渊:《电影彩色浅见》,《电影艺术》,1962年第4期。
    240朱静:《摄影风格漫谈》,《电影艺术》,1962年第4期。
    241韩尚义:《特性风格真实——电影美术问题探讨》,《电影艺术》,1963年第2期。
    242韩尚义:《漫谈电影布景的虚与实》,《人民日报》,1961年5月10日。
    243韩尚义:《电影美工的创作问题》,《中国电影》,1957年第5期。
    244这些观点摘自《电影美术的特点》一文,作者李居山,刊于《电影艺术》1964年第1期。
    245姜今:《论形式美——电影美术设计的探索之一》,《电影艺术》,1963年第3期。
    246姜今:《动作中心——电影美术设计的探索之二》,《电影艺术》,1963年第5期
    247汪晖:《死火重温》,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243页。
    248戴维·斯沃茨(美)著、陶东风(译),《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2年5月第1版,第256页。
    249戴维·斯沃茨(美)著、陶东风(译),《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2年5月第1版,第257页。
    251如黄子布(夏衍)、习耐芳(郑伯奇)、柯灵、苏凤联名发表在1933年3月9日《晨报》的文章《<城市之夜>评》就用到montage概念。
    252郑君里:《再论演技》,原载于《联华画报》,1935年第5卷第9期——第6卷第5期;另见罗艺军主编的《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第193页。
    253后来对Continuity的理解大体相当于安德烈·巴赞在《电影是什么?》一书中的观点,即无声片时期的“察觉不到的”蒙太奇和有声片时期的“分解式的”或“戏剧式的”剪辑方法,具体详见崔君衍译:《电影是什么》,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11月版。
    254史东山:《电影艺术在表现形式上的几个特点》,中国电影出版社,1958年9月版。
    255史东山:《电影艺术在表现形式上的几个特点》,中国电影出版社,1958年9月版,第44页-45页。
    256张骏祥对蒙太奇的看法主要见于其文章《关于电影的特殊表现手段——根据在上海电影剧本创作所座谈会上的发言整理》,该文最早发表于《中国电影》1956年第1、2期。后收录于张骏祥的论文合集《关于电影的特殊表现手段》,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257夏衍关于蒙太奇的观点和论述主要见于其文章《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该文最早发表于1958年第9-12期《中国电影》,1959年第2期《中国电影》,后又发表于1978年第4-5期《人民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单行本(1959年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单行本(1978年出版)。后此文又先后收录于《电影论文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版)、《夏衍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中国电影理论文
    选(1920-1989)》(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以及夏衍的论文合集《影评与剧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版)。
    258洪宏在所著《苏联影响与中国“十七年”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9月版)一书中,认为张骏祥将蒙太奇分为五类
    259张骏祥:《关于电影的特殊表现手段——根据在上海电影剧本创作所座谈会上的发言整理》,该文最早发表于《中国电影》1956年第1、2期。后收录于张骏祥的论文合集《关于电影的特殊表现手段》,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260柯灵:《电影剧本的特点》,《中国电影》,1958年第2期。
    261郑君里:《再论演技》,见罗艺军主编《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180页。
    262陈鲤庭:《电影规范》,见罗艺军主编《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281页。
    263弗雷里赫(苏):《银幕的剧作》,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版,第27页。
    264赫依费茨(苏):《电影剧作的表现手段》(下),《电影艺术论丛》,1957年第1期。。
    267夏衍:《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中国电影》,1958年第9-12期,1959年第2期。
    268张骏祥:《关于电影的特殊表现手段——根据在上海电影剧本创作所座谈会上的发言整理》,该文最早发表于《中国电影》1956年第1、2期。后收录于张骏祥的论文合集《关于电影的特殊表现手段》,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269史东山:《电影艺术在表现形式上的几个特点》,中国电影出版社,1958年9月版,第46页。
    270夏衍:《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中国电影》,1958年第9-12期,1959年第2期。
    271陈犀禾:《中国电影美学的再认识——评<影戏剧本作法>》,《当代电影》,1986年第1期。
    272根据罗艺军《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周剑云、王煦昌的《影戏概论》大约成书于1924年7月至1925年6月间,侯曜的《影戏剧本作法》出版于1926年,徐葆炎的《活动影戏之戏剧的研究》载于《神州特刊》1926年第3期。
    273根据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木兰从军>佳评集》发表于《新华日报》第4卷第3期,1939年3月;白薇的《进步的电影——<八百壮士>及<孤岛天堂>的观感》发表于《中国电影》第1卷第2期,1941年2月1日;向锦江的《论电影的民族形式》连载发表于1941年6月8日、15日、22日的《国民公报》。
    274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版,第244页。
    275赵丹:《银幕形象创造》,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年版。
    276郑君里:《画外音》,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版,第85-87页。
    277郑君里:《画外音》,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版,第137-138页
    278郑君里:《歌颂新人、新农村的一次尝试——<枯木逢春>创作得失初探》,《画外音》,1979年版,第197页。
    279郑君里:《歌颂新人、新农村的一次尝试——<枯木逢春>创作得失初探》,《画外音》,1979年版,第203页。
    280袁文殊:《<画外音>序——并悼君里逝世十周年》,《画外音》,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版,第5页。
    281该文连载于《电影艺术》1962年第1、2、4、5期,《新华月报》1962年第10、11期转载,1983年12月修订后,收录于《徐昌霖文集》(徐昌霖著,余之、徐常青主编,文汇出版社,2010年7月版)
    283该文刊于《中国电影》1957年第1期。
    284陈犀禾、吴小丽:《影视批评理论和实践》,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版,第98页。
    285参见邵牧君著《西方电影史概论》,中国电影出版社,1984年版。
    286罗艺军:《电影样式的多样化》,《电影艺术》,1961年第6期。
    289蓝翎:《混世者的本相——关于影片<新局长到来之前>》,《人民日报》,1956年8月29日。
    290何坪:《评喜剧片<不拘小节的人>》,《大众电影》,1957年第12期。
    292周诚:《试论喜剧》,《文汇报》,1960年11月16日。
    293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是否废除讽刺?不是的,讽刺是永远需要的。但是有几种讽刺:有对付敌人的,有对付同盟者的,有对付自己队伍的,态度各有不同。我们并不一般地反对讽刺,但是必须废除讽刺的乱用”。具体论述参见《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72页。
    294秋文:《从“笑”谈起》,《文汇报》,1960年12月14日。
    295艺军:《试论社会主义的电影喜剧》,《电影艺术》,1961年第2期。
    296陈瘦竹:《关于喜剧问题》,《文汇报》,1961年3月2日。
    297胡锡涛:《也论喜剧》,《文汇报》,1960年11月28日。
    298季洛:《也谈喜剧的分类问题》,《上海戏剧》,1961年第2期。
    299周诚:《试论喜剧》,《文汇报》,1960年11月16日。
    300《<今天我休息>座谈会》,《电影艺术》,1960年第6期。
    301顾仲彝:《漫谈喜剧的矛盾冲突》,《文汇报》,1960年11月21日。
    302范华群:《略论新喜剧的矛盾冲突》,《文汇报》,1960年12月26日。
    303顾仲彝:《再谈喜剧的矛盾冲突问题》,《文学评论》,1961年第2期。
    304秋文:《从“笑”谈起》,《文汇报》,1960年12月14日。
    305姚蒙:《喜剧的正面形象问题》,《文汇报》,1961年1月18日。
    307李成城:《试就<五朵金花>和<今天我休息>谈电影喜剧的几个问题》,《电影文学》,1961年第8期。
    308颜可风:《喜剧电影讨论中的一个问题》,《电影艺术》,1961年第6期。
    309章柏青、贾磊磊:《中国当代电影发展史》(上),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11月版,第327页。
    310王逸:《谈舞台纪录电影》,原载《光明日报》,1954年12月18日。后收录于《论戏曲电影》一书,中国电影出版社,1958年版。
    311张骏祥:《舞台艺术纪录片向什么方向发展?》,《文艺报》,1956年5月。
    312阮潜:《关于舞台艺术纪录片》,《文艺报》,1956年6月。
    313徐苏灵:《谈谈戏曲艺术片的一些问题》,《中国电影》,1956年11期。
    314桑弧:《谈谈戏曲片的剧本问题》,《中国电影》,1957年第4期。
    315徐苏灵:《试谈戏曲艺术片的一些问题》,《中国电影》,1956年第2期。
    316韩尚义:《戏曲影片的布景形式》,《中国电影》,1956年第S2期。
    317屠岸:《对两部戏曲影片的一些浅见》,《人民日报》,1957年4月3日。
    318陈白尘:《互相学习、彼此影响》,《中国电影》,1959年第6期。
    319景孤血:《要考虑“门当户对,年貌相当”》,《中国电影》,1956年第6期。
    320何海生:《“载歌载舞”必须保持》,《中国电影》,1959年第6期。
    321老舍:《要真钻,也要大胆创造》,《中国电影》,1959年第6期。
    322陈白尘:《互相学习、彼此影响》,《中国电影》,1959年第6期。
    323张庚:《电影的特点是否就是真实》,《中国电影》,1959年第6期。
    324金紫光:《决不能因噎废食》,《中国电影》,1959年第6期。
    325罗合如:《路子走得对头》,《中国电影》,1959年第6期。
    326何海生:《“载歌载舞”必须保持》,《中国电影》,1959年第6期。
    327景孤血:《要考虑“门当户对,年貌相当”》,《中国电影》,1959年第6期。
    328丘扬:《求同存异》,《中国电影》,1956年第9期。
    329根据郦苏元所编《崔嵬与电影·代序》(奥林匹克出版社,1995年版),夏衍在1989年2月27日举行的崔嵬艺术创作研讨会开幕式上讲话提到,周恩来总理对《杨门女将》非常喜欢。
    330崔嵬:《拍摄戏曲电影的体会》,载于《崔嵬的艺术世界》一书,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
    331辛夷:《试论惊险样式的情节和人物》,《中国电影》1959年第3期。
    332钟惦棐:《影片<智取华山>的惊险样式和它的表演艺术》,《戏剧报》,1954年第1期。
    333贾霁:《惊险样式的一朵新花——<51号兵站>观后》,《人民日报》,1961年12月6日。
    334吴荫循:《关于惊险片》,《电影文学》,1963年第12期。
    335白景晟:《惊险影片中情节和人物的二三问题》,《电影艺术》,1961年第6期。
    336羽山:《惊险影片中的人物形象塑造》,《电影艺术》,1962年第1期。
    337吴荫循:《关于惊险片》,《电影文学》,1963年第12期。
    338辛夷:《试论惊险样式的情节和人物》,《中国电影》,1959年第3期。
    339布尔迪厄把学术界视为“文化的掌管者”(the curators of culture)与“文化的创造者”(the creators ofculture)之间的对抗。具体论述见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2年5月版,第144-149页。
    340金丹元:《影像审美与文化阐释》,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7页。
    341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之交生产喜剧电影约十几部,较有影响的有《五朵金花》、《今天我休息》、《魔术师的奇遇》、《大李、小李和老李》、《锦上添花》、《球迷》、《哥俩好》、《女理发师》、《抓壮丁》;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摄制完成了40多部戏曲电影,著名的有《野猪林》、《红楼梦》、《杨门女将》、《天仙配》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摄制完成的惊险样式约二十部左右,有代表性的有《智取华山》、《山间铃响马帮来》、《国庆十点钟》、《羊城暗哨》、《徐秋影案件》、《永不消逝的电波》、《野火春风斗古城》、《51号兵站》等。
    342毛泽东:《对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公报稿的批语和修改》,《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十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196-197页。
    345毛泽东:《关于文学艺术的两个批示》,《毛泽东论文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年7月第1版,第226页;另见《北京周报》,1967年第23期第8页。
    346马林:《千里塞外编江南——看电影<北国江南>》,《人民日报》,1964年7月19日。
    347秦臻:《喜看北国变江南——看影片<北国江南>》,《光明日报》,1964年7月23日。
    348《不可忘记阶级斗争》,《大众电影》,1964年第6期。
    349汪岁寒、黄式宪:《应当认真地来评论影片<北国江南>》,《人民日报》,1964年7月30日。
    350策后:《<北国江南>和周谷城的美学理论》,《人民日报》,1964年9月6日。
    351王洛、田羽:《<北国江南>是“中间人物”论的标本》,《人民日报》,1964年9月8日。
    352陈荒煤:《当代中国电影》(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96页。
    353景文师:《<早春二月>要把人们引到哪儿去?》,《人民日报》,1964年9月15日。
    354《人民日报》:《各地报纸对影片<早春二月>展开讨论》,《人民日报》,1964年9月22日。
    355《人民日报》:《各地报刊继续讨论影片<早春二月>》,《人民日报》,1964年11月8日。
    356张小怿:《评<早春二月>的矛盾观》,《电影艺术》,1964年第Z1(5、6)期。
    357黄尘珠:《深刻的主题魅人的艺术——谈电影<早春二月>》,《羊城晚报》,1964年10月12日版。
    358宋敏:《启示·鼓舞·力量》,《北京日报》,1964年9月15日。
    359刘沂:《影片<早春二月>不能完全否定》,《北京日报》,1964年9月17日。
    360胡可:《电影<林家铺子>宣传了什么》,《人民日报》,1965年6月13日。
    361干惜分:《论林老板这个性格——看电影<林家铺子>所想到的》,《文艺报》,1959年第22期。
    362方永耀:《寿生是个什么样的人》,《山东文学》,1965年第6期。
    363青峰:《影片<林家铺子>是一株毒草》,《电影艺术》,1965年第3期。
    364周山:《谈影片<林家铺子>的几个问题》,《人民日报》,1965年6月9日。
    365方永耀:《寿生是个什么样的人》,《山东文学》,1965年第6期。
    366丁学雷:《“人性论”的艺术标本——影片<不夜城>批判》,《学术月刊》,1965年第7期。
    367彭嘉锡:《影片<不夜城>是美化资产阶级的毒草》,《电影文学》,1965年第7期。
    368艺军:《<不夜城>宣扬资产阶级生活方式》,《人民日报》,1965年6月30日。
    369阎东宾:《宣传阶级调和主义的影片<不夜城>》,《人民日报》,1965年8月15日。
    370蔡翔:《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版,第328页。
    371东锋:《“三十年代”电影的借尸还魂——评影片<舞台姐妹>》,《人民日报》,1966年5月16日。
    372《不容许美化敌人——部队文艺工作者座谈<兵临城下>》,《人民日报》,1966年4月15日。
    373高炬:《影片<兵临城下>是一棵宣扬修正主义思想的毒草》,《人民日报》,1966年4月24日。
    374高炬:《影片<兵临城下>是一棵宣扬修正主义思想的毒草》,《人民日报》,1966年4月24日。
    375(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16页。
    376窦敏昌(郑州市汽车修配厂工人、郑州市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逆风千里>是给阶级敌人招魂的坏影片》,《奔流(戏剧专刊)》,1966年第15期。
    377省军区部队干部、战士批判影片《兵临城下》座谈纪要:《<兵临城下>是污蔑人民革命战争的毒草》,《江西文艺》,1966年第6期。
    378闻一柯:《彻底清除影片<兵临城下>所散布的修正主义毒素》,《边疆文艺》,1966年第5-6期。
    379高炬:《影片<兵临城下>是一棵宣扬修正主义思想的毒草》,《人民日报》,1966年4月24日。
    380《以工农兵为主力军猛攻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坏影片——影片<兵临城下><抓壮丁><舞台姐妹><红日>批判综述》,《学术月刊》,1966年第6期。
    381姚文元:《论林彪反党集团的社会基础》,《思想战线》,1975年第2期。
    382罗艺军:《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第485页。
    383该文原载于1966年6月16日《解放日报》、《文汇报》,后被多家刊物转载,如《新华月报》、《电影文学》、《大众电影》、《萌芽》等。
    384立尼:《中国电影的战斗道路和革命传统——<中国电影发展史>(初稿)读后》,《电影艺术》,1963年第2期。
    385田星:《破除对三十年代电影的迷信——评<中国电影发展史>》,《人民日报》,1966年4月19日。
    386吴荫循:《电影创新的两条道路——斥瞿白音<关于电影创新问题的独白>》,《电影艺术》,1964年Z1期。
    387田星:《破除对三十年代电影的迷信——评<中国电影发展史>》,《人民日报》,1966年4月19日。
    388田星:《破除对三十年代电影的迷信——评<中国电影发展史>》,《人民日报》,1966年4月19日。
    389吴荫循:《电影创新的两条道路——斥瞿白音<关于电影创新问题的独白>》,《电影艺术》,1964年Z1期。
    390许南明:《读夏衍同志<电影论文集>》、《电影艺术》,1964年第3期。
    391《电影艺术编辑部》:《批判夏衍同志的资产阶级文艺路线》,《电影艺术》,1966年第3期。
    392王春元:《评夏衍同志的<电影论文集>》,《文艺报》,1966年第3期。《电影文学》1966年第4期亦登载。
    393张广明:《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65年第3期。
    396《人民日报》编辑部:《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愤怒声讨文艺界黑帮头子周扬》,《人民日报》,1966年7月29日。
    397红代会北京电影学院:《把电影界一小撮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揪出来示众》,原载《红卫兵文艺》专刊
    (第10期),红代会北京电影学院1968年编。转引自吴迪编《中国电影研究资料1949-1979》(下卷),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86-194页。
    399姚文元:《评反革命两面派周扬》,《红旗》,1967年第1期。
    400《反人民、反历史的思想和反现实主义的艺术》刊于1951年8月8日《人民日报》,《文艺战线上的一场大辩论》刊于1958年2月28日《人民日报》和1958年第4期《文艺报》,《为最伟大的人民群众服务——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二十周年》刊于1962年5月23日《人民日报》,《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做又会劳动又会创作的文艺战士》,刊于《红旗》杂志1966年第1期。
    401《人民日报》编辑部:《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愤怒声讨文艺界黑帮头子周扬》,《人民日报》,1966年7月
    404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第1版,中国电影出版社,第359页。
    406文章如果改用“症候分析”方法,可能会更有说服力。
    407材料来源可参见祁晓萍编著的《香花毒草——红色年代的电影命运》一书,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版,第28-30页。
    408祁晓萍:《香花毒草——红色年代的电影命运》,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版,第33页。
    409中国电影批评界针对影片《兵临城下》的批判高潮有两次。第一次发生于1966年4-5月份。第二次发生在1967年年底。
    410吉林省军区激扬文、长影联委东方红:《中国赫鲁晓夫利用文艺反党的铁证——评反动话剧和影片<兵临城下>的出笼》,《解放军文艺》,1967年第19期。
    411红代会北京电影学院:《把电影界一小撮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揪出来示众!》,原载《红卫兵文艺》专刊
    (第10期),红代会北京电影学院1968年编。
    412上海革命大批判写作小组:《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红旗》,1969年第6-7期。
    413该文最早刊载于《红旗》1976年第3期。
    4141973年,邓小平复出主持中央工作,毛泽东曾要求他给“文革”做一个正面总结(七分成绩,三分错误),被邓小平拒绝。具体可参见秦九凤的《1973年,毛泽东的“三多一少”为啥不能实现?》一文,载于《福建党史月刊》2011年第5期。
    415《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发表于《人民日报》1967年5月29日第1、
    2版。
    416黑八论主要包括文学创作方面的七条理论:“写真实”论、“现实主义广阔道路”论、“现实主义深化”论、反“题材决定”论、“中间人物”论、反“火药味”论、“时代精神汇合”论,以及电影方面的“离经叛道”论。
    418于会泳:《让文艺舞台永远成为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阵地》,《文汇报》,1968年5月23日版;
    419周星:《中国电影艺术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0页。
    420以群主编:《文学的基本原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200页。该版本基本保留了1964年版本原貌。
    421北京电影制片厂《智取威虎山》摄制组:《还原舞台高于舞台——我们是怎样把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搬上银幕的?》,《红旗》,1971年第3期。
    422宋戈:《文艺革命的崭新成果批林批孔的锐利武器——欢呼革命现代京剧<平原作战><杜鹃山>彩色影片上映》,《解放军文艺》,1974年第6期。
    423姜思慎:《警惕,走资派还在走!——从不肯悔改的走资派攻击<春苗>谈起》,《朝霞》,1976年第3期。
    424初澜:《一部歌颂文化大革命的好影片——评<春苗>》,《红旗》,1976年第1期;《新华月报》,1976年第2期。
    425刘忠信:《努力使主题具有“较大的思想深度”——彩色故事影<春苗>的创作启示》,《解放军文艺》,1976年第3期。
    426刘忠信:《努力使主题具有“较大的思想深度”——彩色故事影片<春苗>的创作启示》,《解放军文艺》,1976年第3期。
    427初澜:《一部歌颂文化大革命的好影片——评<春苗>》,《红旗》,1976年第1期。《新华月报》,1976年第2期。
    428凌岳、武戈:《教育革命的生动教材——彩色故事影片<决裂>观后》,《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6年第1期。
    429初澜:《无产阶级教育革命的战歌——评彩色故事影片<决裂>》,《人民日报》,1976年1月7日。
    430夏树人:《努力塑造少年儿童的英雄形象——学习影片<闪闪的红星>札记》,《四川文艺》,1975年第1期。
    431田增:《畅抒无产阶级的革命激情——谈电影<闪闪的红星>思想艺术成就的一个重要方面》,《山东文艺》,1975年第2期。
    432夏树人:《努力塑造少年儿童的英雄形象——学习影片<闪闪的红星>札记》,《四川文艺》,1975年第1期。
    433方泽生:《一部细致动人的好电影——谈影片<闪闪的红星>的艺术成就》,《朝霞》,1974年第11期。
    434陆柱国:《从<闪闪的红星>谈谈电影化》,《人民电影》,1976年第1期。
    435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2年5月版,第269页。
    436曲春景:《艺术主体与表达》,学林出版社,2010年9月版,第126页。
    437何西来:《评初澜的一篇黑文》,《人民电影》,1977年第4期。
    438文化部电影局批判组:《一场捍卫毛主席革命路线的伟大斗争——批判“四人帮”的“文艺黑线专政”论》,《红旗》,1978年第1期。
    441文化部批判组:《评“三突出”》,《人民日报》,1977年5月18日;《新华月报》1977年第5期转载。
    442乔山、俞起:《“三突出”是反马克思主义的文艺主张》,《光明日报》,1977年2月15日。
    443武汉大学中文系评论组:《“三突出”是反革命修正主义的创作谬论》,《人民戏剧》,1977年第4期。
    444乔山、俞起:《“三突出”是反马克思主义的文艺主张》,《光明日报》,1977年2月15日。
    445牧骑:《坚决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兼批“四人帮”的所谓“三突出”的创作原则》,《实践》,1977年第5期。
    446乔山、俞起:《“三突出”是反马克思主义的文艺主张》,《光明日报》,1977年2月15日。
    447林彪曾经提出过“天才论”。
    448文化部批判组:《评“三突出”》,《人民日报》,1977年5月18日;《新华月报》1977年第5期转载。
    449齐方、陈聪:《评“三突出”》,《人民电影》,1977年第2-3期。
    450根据张骏祥、丁峤的《清算“四人帮”搞阴谋电影的政治阴谋》(刊于《人民电影》1978年第8期)一文,极“左”派拍摄的阴谋电影大约有六十部,在这六十部影片中,竟有21个基层领导是“走资派”,
    12个县委书记是“走资派”,9个中央部长、省委书记是“走资派”,1个副总理是“走资派”。
    451上海电影制片厂《欢腾的小凉河》摄制组:《为“四人帮”篡党夺权制造反革命舆论的代表作——影片<欢腾的小凉河>炮制出笼经过》,《文汇报》,1976年11月24日。
    452上海电影制片厂批判组:《为篡党夺权大造舆论的黑标本——揭穿“四人帮”炮制<欢腾的小凉河>的阴谋》,《人民电影》,1976年第8期。
    453上海电影制片厂唐乃祥:《从<春苗>的出笼看“四人帮”篡党夺权的阴谋》,《人民电影》,1977年第7期。
    454杨志杰、朱兵:《反革命狂想曲的幻灭》,《人民日报》,1977年1月12日。
    455上海电影制片厂《欢腾的小凉河》摄制组:《为“四人帮”篡党夺权制造反革命舆论的代表作——影片<欢腾的小凉河>炮制出笼经过》,《文汇报》,1976年11月24日。
    456杨志杰、朱兵:《反革命狂想曲的幻灭》,《人民日报》,1977年1月12日。
    457张骏祥、丁峤:《清算“四人帮”搞阴谋电影的政治阴谋》,《人民电影》,1978年第8期。
    458永明:《“四人帮”篡党夺权的一出反革命丑剧——评反动电影剧本<盛大的节日>炮制的前前后后》,《解放日报》,1976年12月15日。
    459上海电影制片厂批判组:《揭批“四人帮”在上海炮制四部阴谋电影的罪行》,《“四人帮”是电影事业的死敌——文化部电影系统揭批“四人帮”罪行大会发言汇编》,中国电影出版社,1978年版,第81页。
    460《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光明日报》,1978年5月11日。
    461王桧林、郭大钧:《中国现代史》(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1月版,第307页。
    462李泽厚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称为“以学术出现的政治命题”。具体论述见其《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一书,三联书店出版,2008年6月版,第211页。
    464陈西禾:《谈电影中声音的运用》,《电影艺术》,1979年第1期。
    466苏叔阳:《电影文学剧本写作杂谈》,《人民电影》,1978年第10、11合期。
    467该文是夏衍在其1958年、1963年写的两篇文章之基础上加以改写而成,发表于《人民电影》1978年第4期、第5期。两篇文章分别是《杂谈改编》(原载《中国电影》1958年第1期)、《对改编问题答客问》
    (原载《电影剧作》1963年第6期),这两篇文章后都收录于夏衍的《电影论文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版)一书。
    468白景晟:《关于电影艺术的特性——从电影艺术发展史的角度谈起》,《人民电影》,1978年2、3合期。
    469白景晟:《谈谈蒙太奇的发展》,《电影艺术》,1979年第1期。
    470张暖忻、李陀:《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电影艺术》,1979年第3期。
    471该文载于《电影艺术参考资料》,1979年第1期。
    472罗艺军:《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下),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473张暖忻、李陀:《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电影艺术》,1979年第3期。
    474引用美国电影理论家布里安·汉德逊于1976年出版的《电影与方法》一书的观点。
    475罗艺军:《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下),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第9页。
    476黄健中:《电影应该电影化》,《电影艺术》,1979年第5期。
    477该文发表于《电影艺术》1979年第5期。
    478郑雪来:《电影美学问题论辨》,《电影艺术》,1980年第9期。
    479具体见《电影艺术》1980年第12期刊载的《本刊继续召开电影语言问题座谈会》。
    4801979年中国大陆地区观影人数达到最高水平的290亿人次,按照当时全国总人口近10亿人计算,全年人均观影30人次。
    481特里·伊格尔顿(英),《审美意识形态》,王杰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482韦勒克和沃伦宣称:“在文学‘本体’的研究范围内,对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三者加以区别显然是最重要的”。具体见韦勒克、奥斯丁·沃伦所著《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4-7页。
    483具体见罗伯特·C·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著,李迅译的《电影史:理论与实践》,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5月版,第4-7页。
    484李道新著的《中国电影批评史1897-2000》有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是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出版,第二个版本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
    485李建强、章柏青主编:《中国电影批评2000-2006》,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86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1897-2000》,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第526页。
    487郦苏元的《中国现代电影理论史(1921-1949)》,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版;胡克的《中国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
    489罗伯特·C·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美):《电影史:理论与实践》,李迅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5月版,第17页。
    490罗伯特·C·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美):《电影史:理论与实践》,李迅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5月版,第25页。
    492史可扬:《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电影批评》,《渤海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493章柏青:《中国电影批评的困境与突围》,《当代电影》,2011年第2期。
    【1】茅盾等,《中国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纪念文集》,北京:新华书店,1950年版。
    【2】夏衍,《电影论文集》,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版。
    【3】夏衍,《影评与剧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夏衍,《劫后影谈》,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年版。
    【5】夏衍,《懒寻旧梦录》,上海:三联书店,1985年版。
    【6】周扬,《周扬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
    【7】陈荒煤等,《论纪录性艺术片》,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59年版。
    【8】陈荒煤,《解放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9】陈荒煤,《攀登集》,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
    【10】黄钢等,《在电影工作岗位上》,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2年版。
    【11】钟惦棐,《电影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6月。
    【12】钟惦棐,《起搏书》,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
    【13】钟惦棐,《陆沉集》,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年版。
    【14】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年版。
    【15】中国戏剧家协会编,《梅兰芳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2年版。
    【16】史东山,《电影艺术在表现形式上的几个特点》,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58年版。
    【17】袁文殊,《电影求索录》,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版。
    【18】袁文殊,《影坛风云录》,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4年版。
    【19】袁文殊,《电影中的人物性格和情节》,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59年版。
    【20】袁文殊、顾仲彝,《谈谈戏剧、电影剧本的写作》,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版。
    【21】崔嵬,《崔嵬的艺术世界》,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
    【22】郑君里,《画外音》,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版。
    【23】田汉,《影事追怀录》,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
    【24】吴永刚,《我的探索和追求》,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
    【25】孙瑜,《银海泛舟——回忆我的一生》,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26】洪深,《洪深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年版。
    【27】阳翰笙,《阳翰笙选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8】蔡楚生,《蔡楚生文集》(四卷本),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
    【29】顾也鲁,《艺海沧桑五十年》,上海:学林出版社,1989年版。
    【30】柯灵,《柯灵电影文存》,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版。
    【31】徐昌霖,《徐昌霖文集》,上海:文汇出版社,2010年版。
    【32】李天济等,《喜剧电影讨论集》,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版。
    【33】《“四人帮”是电影事业的死敌——文化部电影系统揭批“四人帮”罪行大会发言汇编》,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8年版。
    【34】邵牧君等编译,《电影理论文选》,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年版。
    【35】罗艺军主编,《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
    【36】吴迪主编,《中国电影研究资料》1949-1979,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
    【37】丁亚平主编,《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
    【38】胡克,《当代电影理论文选》,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39】章柏青、陈庐山,《中国大众影评长编》,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版。
    【40】章柏青、陆弘石,《电影锣鼓之世纪回声》,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年版。
    【41】陈景亮主编,单万里、张震钦副主编,《回顾与展望:中国电影100周年国际论坛文集》,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年版。
    【1】程季华、李少白、邢祖文,《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一卷,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版。
    【2】程季华、李少白、邢祖文,《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二卷,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版;
    【3】张骏祥,《导演术基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版。
    【4】张骏祥、桑弧,《论戏曲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59年版。
    【5】赵丹,《银幕形象的创造》,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年版。
    【6】郑君里,《角色的诞生》,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
    【7】于伶,《戏剧电影散论》,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版
    【8】陈荒煤,《当代中国电影》(上,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9】李少白,《影史榷略——电影历史及理论续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
    【10】胡克,《中国电影理论史评》,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
    【11】章柏青、贾磊磊,《中国当代电影发展史》(上、下),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
    【12】钟大丰、舒晓鸣,《中国电影史》,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
    【13】郦苏元,《中国现代电影理论史》,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14】郦苏元、胡克、杨远婴,《新中国电影50年》,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15】陆弘石、舒晓鸣,《中国电影史》,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
    【16】陆弘石,《中国电影:描述与阐释》,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
    【17】陆弘石,《中国电影史1905-1949》,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18】尹鸿、凌燕,《新中国电影史》,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19】丁亚平,《影像时代——中国电影简史》,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版。
    【20】王迪、王志敏,《中国电影与意境》,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版。
    【21】杨远婴,《电影学笔记》,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22】陈犀禾、吴小丽,《影视批评:理论和实践》,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3】陈犀禾、聂伟,《当代话语电影的文化美学与工业》,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4】金丹元,《影像审美与文化阐释》,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5】曲春景,《艺术主体与表达》,上海:学林出版社,2010年版。
    【26】吴小丽、林少雄,《影视理论文献》,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7】李亦中,《银海拾贝》(老上海电影丛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8】戴知贤,《文坛三公案》,河南人民出版社,郑州:1989年版。
    【29】胡菊斌,《新中国电影意识形态史》,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
    【30】翟建农,《红色往事:1966-1976年的中国电影》,北京:台海出版社,2001年版。
    【31】孟犁野,《新中国电影艺术史稿(1949-1959)》,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
    【32】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1897-2000》(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3】李道新,《中国电影史研究专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4】李道新,《影视批评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5】李建强、章柏青,《中国电影批评2000-2006》,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6】游飞、蔡卫,《世界电影理论思潮》,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
    【37】祁晓萍,《香花毒草:红色年代的电影命运》,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月版。
    【38】沈国芳,《观念与范式:类型电影研究》,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
    【39】吴琼,《中国电影的类型研究》,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
    【40】陈国富,《百年电影与江苏》,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
    【41】洪宏,《苏联影响与中国“十七年”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版。
    【42】余世存,《非常道:1840-1999的中国话语》,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43】以群,《文学的基本原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44】艾晓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5】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6】汪晖,《死火重温》,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47】马良春、张大明主编,《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48】王晓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上、下)(修订版),上海:东方出版中心,第二版,2005年版。
    【49】杨春忠,《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理论史论》,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12月年版。
    【50】朱寨,《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51】蒲震元,《中国艺术意境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52】桂青山,《中国当代文艺思潮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版。
    【53】冯友兰,《中国现代哲学史》,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4】李石岑,《哲学十讲》,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9年版。
    【55】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
    【56】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57】李泽厚,《新版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58】胡风,《胡风评论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59】陈来,《中国近世思想史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版。
    【60】葛兆光,《思想史的写法——中国思想史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1】顾肃、张凤阳,《西方现代社会思潮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62】[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63】[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966-1982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64】吕思勉,《中国文化史》,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8年版。
    【65】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66】朱学勤,《风声雨声读书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67】高瑞泉,《中国思潮评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68】朱立元、陆扬、张德兴,《西方美学思想史》(上,中,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69】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上、下)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2003年版。
    【70】张英进,《影像中国:当代中国电影的批评重构及跨国想象》,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
    【71】张英进,《审视中国:从学科史的角度观察中国电影与文学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2】张英进,《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空间、时间与性别构形》,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73】[美]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
    【74】[美]李欧梵,《未完成的现代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5】[美]罗伯特·C·艾伦,《电影史: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版。
    【76】姜丰,《Docu-realism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Fil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77】胡爱玲,《意识形态知识分子与领导权:葛兰西实践哲学研究》,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78】马占稳,《毛泽东与中国现代化》,北京:红旗出版社,2011年版。
    【79】莫里斯·迈斯纳:《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与乌托邦主义》,张宁、陈铭康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0】程光炜,《当代文学的历史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81】蔡翔,《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82】张意,《文化与符号权力:布尔迪厄的文化社会学导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83】[美]韦勒克、奥斯丁·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84】[美]罗伯特.C·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电影史:理论与实践》,李迅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版。
    【85】[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86】[英]特里·伊格尔顿,《理论之后》,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87】[英]特里·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王杰、弗德根、麦永雄译,柏敬泽校,[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8】[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黄平校,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
    【89】[德]于尔根·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
    【90】[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91】斯拉沃热·齐泽克、泰奥德·阿多尔诺等,《图绘意识形态》,南京:方杰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2】[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93】[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94】[美]路易斯·贾内梯,《认识电影》,焦雄屏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年版。
    【95】[法]皮埃尔·布迪厄,《遏止野火》,河清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6】[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2年版。
    【97】[法]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与结构》,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
    【98】[法]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1】《人民日报》
    【2】《光明日报》
    【3】《文汇报》
    【4】《文艺报》
    【5】《解放日报》
    【6】《北京日报》
    【7】《天津日报》
    【8】《戏剧报》
    【9】《影剧艺术》
    【10】《业务通讯》
    【11】《电影剧作》
    【12】《电影艺术参考资料》
    【13】《大众电影》
    【14】《人民电影》
    【15】《黑龙江文艺》
    【16】《新华月报》
    【17】《电影艺术》(《中国电影》)
    【18】《解放军文艺》
    【19】《红旗》
    【20】《新民晚报》
    【21】《中国电影时报》
    【22】《时事新报》
    【23】《新闻报》
    【24】全国报刊电影文章目录索引(1949-1979),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年版。
    【25】《新电影》
    【26】《青春电影》
    【27】《文艺争鸣》
    【28】《炎黄春秋》
    【29】《电影文学》
    【30】《中国摄影》
    【31】《新闻摄影》
    【32】《文学评论》
    【33】《羊城晚报》
    【34】《山东文学》
    【35】《学术月刊》
    【36】《戏剧专刊》
    【37】《江西文艺》
    【38】《边疆文艺》
    【39】《思想战线》
    【40】《朝霞》
    【41】《四川文艺》
    【42】《山东文艺》
    【43】《人民戏剧》
    【44】《实践》
    【45】《电影艺术参考资料》
    【46】《当代电影》
    【47】《渤海大学学报》
    【48】《华北电力大学学报》
    【49】《武汉大学学报》
    【50】《东北师范大学学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