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萧条影响下的中资银行业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1929年发端于美国的经济危机迅速波及了世界各国,作为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一部分,中国也未能避免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所带来的严重性后果。当时中国是一个以白银作为一国货币体系基础的国家,大萧条期间国际银价的剧烈波动严重破坏了中国的货币体系,并且动摇了中国的经济。在这一过程中,作为最重要的现代金融机构—中资银行业,更是和货币供给直接相关,自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
     1929-1931年,由于国际银价下跌,白银大量流入中国,银行存银激增,资本充裕,信贷扩张,中资银行业出现了繁荣的局面。1931年后随着世界各国相继放弃金本位、贬值本币来应对危机,国际银价上涨,白银开始外流,但由于农村经济的破产,农村和城市之间贸易的不平衡,白银从农村大量流向城市,城市中资银行业的白银储备量继续上涨,这虽然进一步加重了农村的萧条,但却在某种程度上缓和了银价上涨对中资银行业的不利影响。随着1934年美国“白银法案”的实施,国际银价进一步暴涨,大量白银流出中国,中国陷入了严重的通货紧缩之中,很多银行发生了白银挤兑现象,银行银根紧缩,资金极端匮乏,金融危机爆发。
     为了应对危机,政府、银行业同业组织和中资银行业自身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面对陷入困境的中资银行业,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改组措施以便为银行业注入资金,以缓解银行业的危机。为了从根本上克服危机,稳定金融,政府改革了中国的货币体系,控制通货。1935年的币制改革改变了中资银行业的发展情景,币制改革后,货币供应量稳步增加,中资银行业快速发展,但同时国民政府也收回了商业银行的纸币发行权,政府对银行业的控制加强了。
     同时,在国内工商业衰败的情形下,中资银行业也适时改变了自身的投资和放款。一方面,在高收益的刺激下,中资银行业将大量的资金投向政府债券和房地产,并从中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另一方面,尽管由于工业萧条的影响,银行的贷款一时无法收回,银行业受到了牵连和损失,但中资银行业还是加大了对企业尤其是工业企业的放款和投资,二者的联系加强了。在银行资金的支持下,大多数企业的经营状况开始好转,而银行在获得收益的同时,其自身的资金安全也获得了一定的保障。另外,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银行业同业公会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它一方面组织银行业积极进行自救,另一方面代表银行业寻求政府救济。银行业同业公会在挽救市面、应对经济萧条的过程中也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发挥了重大作用。
     大萧条对中资银行业的影响是深远的。大萧条过后,中资银行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取得了主导性的地位,但同时国家资本在全国中资银行业中也占据了绝对的支配地位,国家银行和金融垄断资本形成。大萧条时期中资银行应对萧条的措施及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这些或许能为当今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The economic crisis origina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in1929quickly spread to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As part of the world economic system, China has alsofailed to avoid the severe consequences of the world economic crisis in1929. At thattime, China’s monetary system was based on silver. During the Great Depression thevolatility of the international price of silver severely undermined China's monetarysystem, and shook China's economy. In this process, as the most important modernfinancial institutions, Chinese-funded banking, wa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moneysupply, and will be inevitably affected naturally.
     During1929-1931, due to the falling international price of silver, silver largelyflowed into China. Bank deposits surged, capital was adequate, credit expanded, andthe Chinese-funded banks appeared prosperity. After1931as countries have toabandon the gold standard to deal with the crisis, the international price of silver rose,and silver began to drain from the countries. But with the bankruptcy of the ruraleconomy and the trade imbalance between country and city, silver shifted fromcountry to city, and the silver reserves of the city Chinese-funded banking continuedto rise, which further aggravated the depression of the country, but to some extentwhich eased the adverse effects of the rising of silver price to Chinese-fundedbanking.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ilver Act in U.S. in1934, the internationalprice of silver rose further, and large amounts of silver flowed out of China. Chinafell into serious deflation. Many banks appeared the running of silver. The monetaryof banks tightened. The funds were extremely deficient. And financial crisis brokeout.
     In response to the depression, the government, the banking trade organizationsand domestic banking took corresponding measures. Facing the banking in trouble,the government carried out a series of restructuring measures in order to inject thecapital to the banking and to ease the banking crisis. To overcome the crisisfundamentally and stabilize the finance, the government reformed China's currency system to control inflation. The currency reform in1935changed the scene ofChinese-funded banking. After the currency reform, money supply increased steadilyand the Chinese-funded banking developed rapidly.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 Nanjingnational government withdrew the commercial banks’ distribution rights of notes,and the government strengthened the control of the banking.
     Meanwhile, in the case of domestic commercial and industrial decline, theChinese-funded banking also timely changed the investment and lending. On the onehand, under the stimulation of high-yield, the Chinese-funded banking invested a lotof money to government bonds and real estate, and gained a huge profit. On theother hand, despite of the effects of the industrial depression, banks’ loan wastemporarily unable to recover, and the banking suffered from involvement and losses.But the Chinese-funded banks increased the loans and investments to enterprises,especially industrial enterprises, and strengthened the links between them. In supportof the bank funds, most of the business situation of enterprises began to improve.And banks not only gained benefit, but also the safety of its own funds obtained acertain degree of protection. In addition, in response to the crisis, the role of theBanking Trade Association can not be ignored. On the one hand it organized thebanking to actively help themselves, on the other hand it represented the banking toseek the assistance of the government. The Banking Trade Association also madetheir own efforts and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saving the marketand coping with the recession.
     The Great Depression had a far-reaching impact on Chinese-funded banks.After the Great Depressi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funded banking entered anew phase, which obtained a dominant position in the whole financial system. But atthe same time the state capital also occupied the absolute dominance innation-owned banking, and the National Bank and financial monopoly capitalformed. We should learn the measures and experience that Chinese-funded bankingdealt with the recession in the Great Depression, which might be able to providesome references for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today.
引文
①李飞等主编:《中国金融通史》,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版。
    ②杜恂诚:《上海金融的制度、功能与变迁(1897-1997)》,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③洪葭管:《中国金融史》,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④叶世昌、潘连贵:《中国古近代金融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⑤中国近代金融史编写组编:《中国近代金融史》,中国金融出版社,1985年版。
    ⑥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⑦汪敬虞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⑧吴承禧:《中国的银行》,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三年版。
    ⑨杨阴溥:《中国金融论》,黎明书局,民国十九年版。
    ⑩张郁兰:《中国银行业发展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①黄鉴晖:《中国银行业史》,山西经济出版社,1994年版。
    ②姚会元:《中国货币银行(1840-1952)》,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③钟思远、刘基荣:《民国私营银行史(1911-1949)》,四川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④朱荫贵:《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中国银行业》,《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⑤刘克祥:《1927-1937年中资银行再统计》,《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1期。
    ⑥姚会元:《江浙金融财团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⑦吴景平主编:《上海金融业与国民政府关系研究(1927-1937)》,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⑧吴景平:《从银行立法看30年代国民政府与沪银行业关系》,《史学月刊》,2001年第2期。
    ⑨邓先宏:《试论中国银行与北洋政府的矛盾》,《历史研究》,1986年第4期。
    ⑩李一翔:《近代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银行与企业关系》,《改革》,1998年第3期。
    11李一翔:《银行资本与中国近代工业化》,《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6年第1期。
    12王小宝:《试析中国近代银行业与产业的互动(1927-1937)》,《黑龙江史志》,2010年第15期。
    ①杜恂诚:《北洋时期中国新式银行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历史研究》,1991年第3期。
    ②(日)城山智子:《大萧条时期的中国:市场、国家与世界经济(1929-1937)》,孟凡礼、尚国敏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③(美)帕克斯·M·小科布尔:《江浙财阀与国民政府(1927-1937)》,蔡静仪译,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④(美)阿瑟·恩·杨格:《1927-1937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陈泽宪、陈霞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年版。
    ①刘克祥、吴太昌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1927-1937)》,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②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1840-1937)》,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③吴景平主编:《上海金融业与国民政府关系研究(1927-1937)》,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④侯桂芳:《上海银钱界与1935年白银风潮》,《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⑤李一翔:《论30年代中国银行业对棉纺织业的直接经营》,《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3期。
    ①吴景平主编:《上海金融业与国民政府关系研究(1927-1937)》,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②杜恂诚:《货币、货币化与萧条时期的货币供给—20世纪30年代中国经济走出困局回顾》,《财经研究》,2009年第3期。
    ③王晶:《上海银行公会研究(1927-1937)》,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④郑成林:《上海银行公会与近代中国币制改革述评》,《史学月刊》,2005年第2期。
    ①企云:《远东之银》,《钱业月报》第九卷第六号,1929年6月。戴建兵:《白银与近代中国经济(1890-1935)》,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9页。
    ②(美)阿瑟恩杨格:《1927-1937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陈泽宪、陈霞飞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53页。
    ①《银价决定在何处》,《北平晨报》,1932年9月17日。参见戴建兵:《白银与近代中国经济(1890-1935)》,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4页。
    ②(日)城山智子:《大萧条时期的中国:市场、国家与世界经济(1929-1937)》,孟凡礼、尚国敏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8页。
    ①马寅初:《通货新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页。
    ②金银比价的变化来源于《全国银行年鉴》(1937年),第19章,第139页,金银比价指同量纯金与同量纯银价格的比较,其中金1=白银若干。
    ①刘巍:《对近代中国的银价、汇率与进出口关系之实证分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4期,第23页。
    ①(日)城山智子:《大萧条时期的中国:市场、国家与世界经济(1929-1937)》,孟凡礼、尚国敏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9页。另外,关于汇率与中国白银流动的关系,林维英曾用“现金输送点”理论进行过分析,他通过中国银元的汇率对银价的比率来计算白银输送点,他认为,在1929年前的伦敦市场上和1931年前的纽约市场上,中国银元的汇率对国际银价的比率始终高于输入点,使中国进口白银有利可图。另一方面,从1934年起,中国银元的汇率对国际银价的比率又低于输出点,从中国输出白银有利可图。参见Lin, W. Y., the New Monetary System of China. Kelly and Walsh, Limited, Shanghai,1936, pp.30-31.
    ②(日)城山智子:《大萧条时期的中国:市场、国家与世界经济(1929-1937)》,孟凡礼、尚国敏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45页。
    ③贺水金:《论中国近代金银的国际流动》,《中国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2期,第43页。
    ①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8页表2-14。
    ②刘巍、郝雁:《对罗斯基估算的1910-1936年中国货币供给量之检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8年5月,第16页。
    ①白英:《世界经济恐慌下之中国经济》,《申报月刊》,1932年11月,第65页。
    ②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页。
    ③虽然1929年从美国开始的经济萧条产生的根源是有效需求不足,这也直接影响到了中国的对外贸易,造成中国出口的减少,但货币因素在经济危机的传导中起了更重要的作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更为深刻。
    ④Brian R. Mitchell, International historical statistics: Europe,1750-1993(Basingstoke: Macmillan,1998), pp.
    307,422.
    ①Sir Arthur Salter, China and the Depression: Impressions of a Three Month Visit (Shanghai: National EconomicCouncil,1934), p.7.
    ①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张富强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0页。
    ②刘巍:《对近代中国的银价、汇率与进出口关系之实证分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4期,第23-25页。
    ③郝雁计算出口贸易的汇率弹性仅为0.35,出口贸易变动对银汇价变动不敏感。郝雁:《近代中国出口贸易变动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1870-1936)》,《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2期,第79-85页。
    ④刘巍、刘丽伟:《1927-1936年中国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初探》,《求是学刊》,1998年第3期,第53页。
    ①久保亨对章长基15种产品工业生产指数进行了修正,文中采用的是修正后的指数。参见(日)久保亨:《关于民国时期工业生产总值的几个问题》,《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第30-40页。
    ②路易士、王廉:《江苏武进之农村物价》,《经济统计》第2期,1936年10月,第87页。
    ①工商部工商访问局:《关于银价波动的报告》,1930年,第1-36页。参见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编:《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二辑(1924-194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6页。
    ②工商部工商访问局:《关于银价波动的报告》,1930年,第1-36页。参见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编:《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二辑(1924-194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6页。
    ①巫宝三:《<中国国民所得,1933>修正》,《社会科学杂志》,第9卷第2期,1947年12月,第92-153页。
    ②(英)麦迪森:《世界经济二百年回顾》,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表B-10a。
    ③林维英:《中国之新货币制度》,朱羲析译,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第14页。
    ①Hsiao-tung Fei, Peasant Life in China: A Field Study of Country Life in the Yangtze Valley (London: Routledgeand Kegan Paul,1939), p.282.
    ②David Faure,“The Plight of the Farmers: A Study of the Rural Economy of Jiangnan and the Pearl River Delta,1870-1937”, Modern China11.1(January1985):26-31.
    ③(美)帕克斯·M·小科布尔:《江浙财阀与国民政府(1927-1937)》,蔡静仪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99页。
    ④巫宝三:《<中国国民所得,1933>修正》,《社会科学杂志》,第9卷第2期,1947年12月,第92-153页。
    ⑤巫宝三:《<中国国民所得,1933>修正》,《社会科学杂志》,第9卷第2期,1947年12月,第92-153页。
    ⑥Chang, John K.,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Pre-Communist China: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Chicago,1969,p.103.
    ①中国银行:《中国银行1933年度营业报告》,汉文正楷印书局,1934年版,第40-48页。
    ②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荣家企业史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卷,第350-377页。
    ③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荣家企业史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卷,第555页。
    ④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9页。
    ⑤刘克祥、吴太昌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1927-1937)》,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39-40页。
    ⑥Chang, John K.,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Pre-Communist China: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Chicago,1969,p.119.
    ⑦严中平等:《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第130页。
    ①(日)久保亨:《关于民国时期工业生产总值的几个问题》,《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第30-40页。
    ②《民国日报》,1930年9月28日。
    ③《申报》,1930年11月15日。
    ④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第9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40页。
    ⑤《申报》,1936年3月6日。
    ①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金融研究室编:《中国第一家银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09页。
    ②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金融研究室编:《中国第一家银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16页。
    ③李一翔:《中国早期银行资本与产业资本关系初探》,《南开经济研究》,1994年第2期,第71页。
    ④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1840-1937)》,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附录第501-503页。
    ①唐传泗、黄汉民:《试论1927年以前的中国银行业》,《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资料》第四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第63页。
    ②陈真、姚洛合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55-56页。
    ③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1840-1937)》,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附录第286-477页。
    ②黄鉴晖:《中国银行业史》,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4年版,第138页。
    ①另根据唐传泗、黄汉民的统计,从1912-1925年,中资银行业的实收资本额从1912年的27,136,000元上升到1925年的169,140,000元,上升了142,004,000元,增长了六倍多,其中在1912-1920年,年平均增长率为15.9%,在1920-1925年间稍有下降,为13.9%,但仍比实存银行数目的增长速度快。参见唐传泗、黄汉民:《试论1927年以前的中国银行业》,《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资料》第四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附录第89页。
    ②李一翔:《近代中国银行与企业的关系(1897-1945)》,台湾: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7年版,第54页。
    ③中国银行总管理处经济研究室编:《中国重要银行最近十年营业概况研究》,1933年版,第178页。
    ④钟思远、刘基荣:《明国私营银行史(1911-1949)》,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2页。
    ⑤中国银行总管理处经济研究室编:《中国重要银行最近十年营业概况研究》,1933年版,第150页。
    ①唐传泗、黄汉民:《试论1927年的中国银行业》,《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资料》第4辑,附录第89页,其中平均每家实收资本额为笔者计算:平均每家实收资本额=当期实收资本总额/当期实存总家数。
    ②唐传泗、黄汉民:《试论1927年的中国银行业》,《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资料》第4辑,第81页。
    ①(美)阿瑟恩杨格:《1927-1937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陈泽宪、陈霞飞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51页。
    ②刘克祥:《1927-1937年中资银行再统计》,《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1期,第59页,根据表中的数字计算所得。
    ①B.Y.Lee,“How the Business Depression Affects China”, China Weekly Review10February1934.
    ②财政部币制研究委员会:《中国白银问题》(致美国来华经济考察团备忘录,译英文原稿),1935年,第
    14页。
    ③林维英:《中国之新货币制度》,朱羲析译,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第65页。
    ④中国经济统计研究所:《经济统计月志》(1936年)第四卷第九期;第三卷第三期,第11页。
    ①刘克祥、吴太昌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1927-1937)》,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892页。
    ①刘克祥、吴太昌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1927-1937)》,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897-1898页,根据表中数据整理所得。
    ①唐传泗、黄汉民:《试论1927年以前的中国银行业》,《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资料》第四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第58-59页。
    ②燕红忠:《近代中国金融发展水平研究》,《经济研究》,2009年第5期,第144页。
    ①王玉茹、燕红忠、付红:《近代中国新式银行业的发展与实力变化》,《金融研究》,2009年第9期,第185页。
    ②章乃器:《金融业之惩前毖后》,《银行周报》,1932年第16卷第19期,第4页。
    ③郑亦芳:《上海钱庄(1843-1937)—中国传统金融业的蜕变》,中央研究院三民主义研究所丛刊(7),1981年版,第81页。
    ①吴承明:《帝国主义在旧中国的投资》,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40页。
    ②刘克祥、吴太昌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1927-1937)》,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833页。
    ③洪葭管:《中国金融通史》第四卷—国民政府时期(1927-1949年),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年版,第241页。
    ④吴承明:《帝国主义在旧中国的投资》,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52页。
    ⑤唐传泗、黄汉民:《试论1927年以前的中国银行业》,《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资料》第四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第84页。
    ⑥吴承禧:《中国的银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107页脚注。
    ①《全国银行年鉴》(1935年),第9章,第84页。
    ②《全国银行年鉴》(1936年),第22章,第6页。
    ③宫下忠雄:《支那货币制度论》,第45页。参见久保亨:《币制改革以后的中国经济》,《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资料》第五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第58页。
    ④姚会元:《中国货币银行(1840-1952)》,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87页。
    ⑤姚会元:《中国货币银行(1840-1952)》,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88页。
    ⑥《外行发行钞票概数》,载江西省政府秘书处统计室编:《经济旬刊》,1935年2月25日,第4卷第6期,经济要闻,第11页。参见刘克祥、吴太昌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1927-1937)》,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841页。
    ⑦(美)阿瑟·恩·杨格:《1927-1937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陈泽宪、陈霞飞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00页。
    ⑧朱荫贵:《抗战爆发前的外国在华银行—以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为中心》,《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4期,第8页。
    ①说明:1926年的“利润总额”、“每家平均利润”、“资本利润率”均为1925年的数字。参见王业键:《中国近代货币与银行的演进(1644-1937)》,台北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1981年版,第67页。
    ①若是按王业键的统计,利润总额下降的幅度为86.1%,但平均利润则减少的更多,约减少了75%。
    ②若是按王业键的统计,资本利润率到1936年为3.5%,还不及1926年24.1%的零头。
    ③王业键:《中国近代货币与银行的演进(1644-1937)》,台北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1981年版,第67页。
    ④当时上海银行存款利率约为年利7厘,放款利率为1分—1.2分(参见吴承禧:《中国的银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28、57-58页)。
    ⑤《全国银行年鉴》(1937年),第1章,第42页。
    ⑥王玉茹、燕红忠、付红:《近代中国新式银行业的发展与实力变化》,《金融研究》,2009年第9期,第186页。
    ①(美)雷麦:《外人在华投资》,蒋学楷、赵康节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38页。
    ②贺水金:《论中国近代金银的国际流动》,《中国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2期,第34-44页。
    ③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9-40页。
    ①中国银行总管理处经济研究室编:《中国重要银行最近十年营业概况研究》,1933年刊本,第314、315、
    326页。
    ①例如在东北,除了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主要由于东北的沦陷,使得豆类及其产品出口大幅度下降。赫伯特·比克斯(Herbert Bix)认为,世界市场上大豆价格的下跌和大豆出口贸易的下降,减少了北部地区的农民收入,大豆业不景气的结果使农民的收入从1927年的170元减少到1931年的81元,1933年进一步降为57元。参见Herbert Bix,“Japanese Imperialism and the Manchurian Economy,1900-1931”, ChinaQuarterly51(1972):430.
    ①这里的农产品主要包括五谷及其产品、豆及豆类产品、种子及子饼类、植物油类、有壳果及果仁、茶叶类、烟草类、棉花类、麻类、丝类、毛鬃类、蛋及蛋品类、牲畜及肉类等。参见《社会经济月报》,1937年7月,第4卷第7期,第68页,原统计以1930年为基期,这里以1928年为基期。
    ②刘克祥、吴太昌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1927-1937)》,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488页表2-7。
    ③林维英:《中国之新货币制度》,朱羲析译,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第36页。
    ④(美)小科布尔著:《上海资本家与国民政府1927-1937》,杨希孟、武莲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66页。
    ①(日)城山智子:《大萧条时期的中国:市场、国家与世界经济(1929-1937)》,孟凡礼、尚国敏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99页。
    ①中国海关:《中国对外贸易》,1932年,第一部分,第27页。参见(日)城山智子:《大萧条时期的中国:市场、国家与世界经济(1929-1937)》,孟凡礼、尚国敏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52页。
    ②郑林宽:《福建华侨汇款》,1940年版,第97页,参见陈争平:《1895-1936年中国国际收支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9页。
    ①(日)城山智子:《大萧条时期的中国:市场、国家与世界经济(1929-1937)》,孟凡礼、尚国敏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04页。
    ①常南:《英国汇丰银行的经济略夺》,《天津文史资料选辑》,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参见戴建兵:《白银与近代中国经济(1890-1935)》,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6页。
    ②张郁兰:《中国银行业发展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66页。
    ③吴承禧:《中国的银行》,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三年版,第31页。
    ①A. B. Lewis, Lien Wang:“江苏武进农村价格”,载《经济实情》(Economic Facts)第2卷第2号(1936年10月),第91页。
    ②张东刚:《近代中国农业投资的估算与分析》,《南开经济研究》,1996年第5期,第71-77页。
    ③刘克祥:《1927-1937年农业生产与收成、产量研究》,《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5期,第59-112页。
    ④张嘉璈:《中国经济目前之病态及今后之治疗》,《中行月刊》,第5卷第3号,1932年9月,第1-5页。
    ⑤杜恂诚:《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农村新式金融》,《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第134页。
    ⑥杜恂诚:《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农村新式金融》,《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第135页。
    ①(日)城山智子:《大萧条时期的中国:市场、国家与世界经济(1929-1937)》,孟凡礼、尚国敏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11页、第218-219页。
    ②江苏省农民银行:《江苏省农民银行第8次业务会议汇编》(1932年7月),第3页。
    ③彭学沛:《农村复兴运动之鸟瞰》,《东方杂志》,第32卷第1号,1935年1月,第1-14页。
    ④王文钧:《商业银行在农村之动态》,《银行周报》,第19卷第48号,1935年12月10日,第24页。
    ⑤王文钧:《商业银行在农村之动态》,《银行周报》,第19卷第48号,1935年12月10日,第24-27页。
    ⑥(日)城山智子:《大萧条时期的中国:市场、国家与世界经济(1929-1937)》,孟凡礼、尚国敏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11页、第221页。
    ①江苏省农民银行:《江苏省农民银行第8次业务会议汇编》(1932年7月),第100页。
    ②(日)城山智子:《大萧条时期的中国:市场、国家与世界经济(1929-1937)》,孟凡礼、尚国敏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11页、第222页。
    ③杜恂诚:《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农村新式金融》,《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第133页。
    ①Michael A. Bernstein, The Great Depression: Delayed Recovery and Economic Change in America,1929-1939(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pp.2-3.
    ②Brian R. Mitchell, International historical statistics: The Americas,1750-1993(Basingstoke: Macmillan,1998), pp.307,766.
    ①Pittman, Key. Silver in Our Monetary System, Proceedings of the Academy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16, No.1,Money and Credit in the Recovery Program (Apr.,1934), pp.27-36.
    ②石毓符:《中国货币金融史略》,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66页。
    ③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编:《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二辑(1924-194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2页。
    ①石毓符:《中国货币金融史略》,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67-268页。
    ②相当于每盎司49.96美分,1盎司=0.999金衡盎司。
    ③钟祥财:《试析美国白银政策及其对中国近代经济的影响》,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第128页。
    ④钟祥财:《试析美国白银政策及其对中国近代经济的影响》,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第128页。
    ①戴建兵:《白银与近代中国经济(1890-1935)》,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5页。
    ①戴建兵:《白银与近代中国经济(1890-1935)》,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6页。
    ②(美)小科布尔著:《上海资本家与国民政府1927-1937》,杨希孟、武莲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71页。
    ①戴建兵:《白银与近代中国经济(1890-1935)》,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2页。
    ②《上周银洋进出概况》,《银行周报》,1935年第19卷第11期,1935年3月26日,第34页。
    ③秦庆均:《民国时期广东财政史料》,《广东文史资料选辑》第二十九辑,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5页。参见戴建兵:《白银与近代中国经济(1890-1935)》,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4页。
    ①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编:《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二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
    142页。
    ②(日)城山智子:《大萧条时期的中国:市场、国家与世界经济(1929-1937)》,孟凡礼、尚国敏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61页。
    ③谢菊曾:《1935年上海白银风潮概述》,《历史研究》,1956年第2期。
    ④吴景平主编:《上海金融业与国民政府关系研究(1927-1937)》,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62页。
    ⑤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编:《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二辑(1924-194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3页。
    ⑥郑友揆:《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工业发展(1840-1948)—史实的综合分析》,程麟荪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年版,第343页。按照1关两=1.558元折算。
    ①戴建兵:《白银与近代中国经济(1890-1935)》,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8页。
    ②郑会欣:《试论1935年白银风潮的原因及其后果》,《历史档案》,1984年第2期,第113-119页。
    ③《大公报》,1935年2月3日,2月8日。
    ④(日)城山智子:《大萧条时期的中国:市场、国家与世界经济(1929-1937)》,孟凡礼、尚国敏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63-164页。
    ⑤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4),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607-609页。
    ①(美)阿瑟恩杨格:《1927-1937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陈泽宪、陈霞飞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47页。
    ②王晶:《上海银行公会研究(1927-1937)》,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9页。
    ①《财部实力援助钱业》,《银行周报》,1935年第19卷第21期,1935年6月4日,第31页。
    ②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4),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622-623页。
    ③(日)城山智子:《大萧条时期的中国:市场、国家与世界经济(1929-1937)》,孟凡礼、尚国敏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66页。
    ④《金融与商业》,第25卷第23号,1935年6月5日,第641页。
    ⑤允恭:《金融恐慌和金融公债》,《东方杂志》,1935年4月16日,第32卷第8期,第2页。
    ⑥吴承禧:《民国二十四年度的中国银行界》,《东方杂志》,1936年4月1日,第33卷第7期,第82页。
    ⑦《申报》,1935年7月4日。
    ⑧(日)城山智子:《大萧条时期的中国:市场、国家与世界经济(1929-1937)》,孟凡礼、尚国敏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71页。
    ①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编:《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二辑(1924-194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79页。
    ①林维英:《中国之新货币制度》,朱羲析译,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第58页。
    ②《全国银行年鉴》(1937年),第19章,第143页。
    ①吴景平主编:《上海金融业与国民政府关系研究(1927-1937)》,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32页。
    ②张郁兰:《中国银行业发展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19页。
    ③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金融研究室编:《金城银行史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48页。
    ④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金融研究室编:《金城银行史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32-241页。
    ①吴景平主编:《上海金融业与国民政府关系研究(1927-1937)》,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33页。
    ②唐传泗、黄汉民:《试论1927年以前的中国银行业》,《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资料》第四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第65页。
    ③(美)帕克斯·M·小科布尔:《江浙财阀与国民政府(1927-1937)》,蔡静仪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40-141页。
    ①刘克祥、吴太昌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1927-1937)》,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931-1932页。
    ①(美)帕克斯·M·小科布尔:《江浙财阀与国民政府(1927-1937)》,蔡静仪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41页。
    ①(日)城山智子:《大萧条时期的中国:市场、国家与世界经济(1929-1937)》,孟凡礼、尚国敏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48-149页。
    ②银行的投资,除了公债与地产外,还有很过别的途径,如买卖公司股票、自营货栈以及对标金的投机等等,但这种投资方式很不普遍,且其数量在银行投资的总额中也无足轻重,所以不在我们考虑的范围之内。参见吴承禧:《中国的银行》,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三年版,第68页注释。
    ①林维英:《中国之新货币制度》,朱羲析译,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第47-48页。
    ②(美)帕克斯·M·小科布尔:《江浙财阀与国民政府(1927-1937)》,蔡静仪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5页。
    ③林维英:《中国之新货币制度》,朱羲析译,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第49页。
    ①丁洪范:《中国的银行和政府的财政及工业》,《南开社会和经济季刊》,第8期,1935年10月,第596页。
    ②吴承禧认为银行投资的有价证券中有2/3是政府债券(参见吴承禧:《中国的银行》,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三年版,第71-73页),而章乃器却认为实际上有80%是政府债券(参见章乃器:《中国货币金融问题》,第68-69页)。
    ③吴承禧:《中国的银行》,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三年版,第71-73页。
    ④吴承禧:《中国的银行》,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三年版,第73页。
    ⑤卞寿孙:《银行运用资金之我见》,《中行月刊》,1931年第2卷第11期,第10-11页。
    ⑥李紫翔:《中国的银行之特质》,《东方杂志》,1933年11月1日,第35-36页。
    ①吴承禧:《中国的银行》,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三年版,第76-77页。
    ①(美)帕克斯·M·小科布尔:《江浙财阀与国民政府(1927-1937)》,蔡静仪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9页。
    ②徐矛等主编:《中国十银行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57页。
    ③(美)帕克斯·M·小科布尔:《江浙财阀与国民政府(1927-1937)》,蔡静仪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16页。
    ④吴承禧:《中国的银行》,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三年版,第79页。
    ①《中国评论周报》,1934年1月11日,第35页。
    ②崔敬伯:《<中国的内债>书评》,《国闻周报》,1934年1月29日。参见(美)帕克斯·M·小科布尔:《江浙财阀与国民政府(1927-1937)》,蔡静仪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19页。
    ③吴承禧:《中国的银行》,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三年版,第73-74页。
    ④章乃器:《中国货币金融问题》,第68-69页,参见(美)帕克斯·M·小科布尔:《江浙财阀与国民政府
    (1927-1937)》,蔡静仪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6页。
    ①林维英:《中国之新货币制度》,朱羲析译,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第71页。
    ②钟思远、刘基荣:《明国私营银行史(1911-1949)》,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0页。
    ①张辉:《上海市地价研究》,正中书局,1935年版,第71-74页。
    ①(日)城山智子:《大萧条时期的中国:市场、国家与世界经济(1929-1937)》,孟凡礼、尚国敏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49页。
    ②章乃器:《金融业之惩前毖后》,《银行周报》,1932年第16卷第19期,第4页。
    ③谢菊曾:《1935年上海白银风潮概述》,《历史研究》,1956年第2期。
    ①徐寄庼编:《最近上海金融史(1881-1928)》,大东图书公司,1978年,第259-296页。
    ②黎霞:《商办四明银行兴衰述略(1908-1937年)》,载吴景平、马长林主编:《上海金融的现代化与国际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257-258页。
    ③《银行周报》,第685期(1931年2月10日),参见(日)城山智子:《大萧条时期的中国:市场、国家与世界经济(1929-1937)》,孟凡礼、尚国敏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49页。
    ④吴承禧:《中国的银行》,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三年版,第88页。
    ①The Shanghai Times,1943年1月23日,参见林维英:《中国之新货币制度》,朱羲析译,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第69页。
    ②黎霞:《商办四明银行兴衰述略(1908-1937年)》,载吴景平、马长林主编:《上海金融的现代化与国际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258页。
    ③吴承禧:《中国的银行》,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三年版,第10页。
    ④(日)城山智子:《大萧条时期的中国:市场、国家与世界经济(1929-1937)》,孟凡礼、尚国敏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56页。
    ①张嘉璈:《内地与上海》,《银行周报》,第18卷第14号,1934年4月,第13-15页。
    ②林维英:《中国之新货币制度》,朱羲析译,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第69页。
    ③刘克祥、吴太昌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1927-1937)》,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881页。
    ④《中央银行月报》调查报告,第5卷第1号,1936年1月。参见杜恂诚:《货币、货币化与萧条时期的货币供给—20世纪30年代中国经济走出困局回顾》,《财经研究》,2009年第3期,第51-52页。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59页。
    ②张嘉璈:《内地与上海》,《银行周报》,第18卷第14号,1934年4月,第13-15页。
    ③景复郎:《汇丰银行史》,第三卷,第409页。参见(日)城山智子:《大萧条时期的中国:市场、国家与世界经济(1929-1937)》,孟凡礼、尚国敏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62页。
    ④中国银行1931年报告书,第45页。参见吴承禧:《中国的银行》,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三年版,第88页。
    ①(日)城山智子:《大萧条时期的中国:市场、国家与世界经济(1929-1937)》,孟凡礼、尚国敏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63页。
    ②(美)帕克斯·M·小科布尔:《江浙财阀与国民政府(1927-1937)》,蔡静仪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02页。
    ①林维英:《中国之新货币制度》,朱羲析译,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第54-55页。
    ①章乃器:《金融业之惩前毖后》,《银行周报》,1932年第16卷第19期,第6-7页。
    ②吴承禧:《中国的银行》,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三年版,第45页。
    ③(日)城山智子:《大萧条时期的中国:市场、国家与世界经济(1929-1937)》,孟凡礼、尚国敏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71页。
    ④徐新吾:《中国近代缫丝工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47页。
    ①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8-139页。
    ②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第244-245页。
    ③林维英:《中国之新货币制度》,朱羲析译,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第45页。
    ①(澳)蒂姆赖特:《应付世界经济萧条:国民政府同中国工商业的关系(1932-1936)》,慈鸿飞译,《近代中国》,第六辑,1996年,第88页。
    ②李一翔:《近代中国银行与企业的关系(1897-1945)》,台湾: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7年版,第64-65页。
    ③中国银行总行、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合编:《中国银行行史资料汇编》上编(1912-1949年)(三),档案出版社,1991年版,第2055-2056页。
    ①杜恂诚:《货币、货币化与萧条时期的货币供给—20世纪30年代中国经济走出困局回顾》,《财经研究》,2009年第3期,第52页。
    ②中国银行总行、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合编:《中国银行行史资料汇编》上编(1912-1949年)(三),档案出版社,1991年版,第2161-2174页。
    ③交通银行总行、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合编:《交通银行史料》第一卷(1907-1949年)上册,中国金融出版社,1995年版,第289页。
    ④吴景平主编:《上海金融业与国民政府关系研究(1927-1937)》,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74页。
    ①吴景平主编:《上海金融业与国民政府关系研究(1927-1937)》,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76页。
    ②中国银行总行、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合编:《中国银行行史资料汇编》上编(1912-1949年)(一),档案出版社,1991年版,第621-624页。
    ①李一翔:《近代中国银行与企业的关系(1897-1945)》,台湾: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7年版,第83页。
    ①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金融研究所编:《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史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08-509、694页。
    ①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金融研究所编:《金城银行史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48页。
    ②洪葭管:《中国金融通史》第四卷—国民政府时期(1927-1949年),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年版,第113页。
    ③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金融研究所编:《金城银行史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68页。
    ④洪葭管:《中国金融通史》第四卷—国民政府时期(1927-1949年),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年版,第115-116页。
    ①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刘鸿生企业史料》,中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0、92-104页;参见李一翔:《近代中国银行与企业的关系(1897-1945)》,台湾: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7年版,第91页。
    ②中国社科院上海经济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恒丰纱厂的发生发展与改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44、56页。
    ③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金融研究所编:《金城银行史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56、
    367页。
    ①李一翔:《近代中国银行与企业的关系(1897-1945)》,台湾: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7年版,第146页。
    ②中国银行北京分行、北京市档案馆合编:《北京的中国银行(1914-1949)》,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89年版,第248页。
    ③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第245-246页。
    ①李紫翔:《恐慌深化中之中国棉纺业》,《申报月刊》,第3卷第9号,1934年9月,第40页。
    ②李一翔:《近代中国银行与企业的关系(1897-1945)》,台湾: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7年版,第68页。
    ③《中国金融之组织:战前与战后》,《经济研究》,第二卷,第八期,1941年4月,第39页。参见李一翔:《近代中国银行与企业的关系(1897-1945)》,台湾: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7年版,第150-151页。
    ④(日)富泽芳亚:《对1930年代中国纺织业的金融资本的认识》,载吴景平、马长林主编:《上海金融的现代化与国际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475-476页。
    ①严中平:《中国棉业之发展》,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43年版,第208-218页。
    ②王宗培:《中国金融业之新动态及其批评》,《申报月刊》,第三卷第七号,1934年7月15日,第22页。
    ③汪诸君译:《中国金融界之现势》,《中国经济》,第三卷第十二期,1935年12月,第5页。
    ④李一翔:《近代中国银行与企业的关系(1897-1945)》,台湾: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7年版,第144页。
    ①《纺织时报》,第1222期,第4288页;第954期,第2085页;第1302期,第4936页;第1277期,第4736页。参见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第245-247页。
    ②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第247页。
    ①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第247页。
    ②李一翔:《近代中国银行与企业的关系(1897-1945)》,台湾: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7年版,第152页。
    ③(日)城山智子:《大萧条时期的中国:市场、国家与世界经济(1929-1937)》,孟凡礼、尚国敏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35页。
    ①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荣家企业史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卷,第406页。
    ②李一翔:《近代中国银行与企业的关系(1897-1945)》,台湾: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7年版,第157页。
    ③(日)富泽芳亚:《对1930年代中国纺织业的金融资本的认识》,载吴景平、马长林主编:《上海金融的现代化与国际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476页。
    ④《恒丰纱厂的发生发展与改造》,第59-60页;参见李一翔:《近代中国银行与企业的关系(1897-1945)》,台湾: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7年版,第158页。
    ⑤(日)富泽芳亚:《对1930年代中国纺织业的金融资本的认识》,载吴景平、马长林主编:《上海金融的现代化与国际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476页。
    ①王宜昌:《中国金融资本之研究》,《中国经济》,第四卷第十期,1936年10月,第12页。
    ②李一翔:《近代中国银行与企业的关系(1897-1945)》,台湾: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7年版,第162页。
    ①林维英:《中国之新货币制度》,朱羲析译,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第61页。
    ①吴承禧:《中国的银行》,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三年版,第58页。
    ②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金融研究所编:《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史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1页。
    ③吴承禧:《中国的银行》,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三年版,第57页。
    ④李一翔:《近代中国银行与企业的关系(1897-1945)》,台湾: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7年版,第179-180页。
    ⑤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金融研究所编:《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史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①王子健、王镇中:《七省华商纱厂调查报告》,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220页。
    ②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荣家企业史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卷,第399-400页。
    ③徐光:《对于金融业减低利息之另一关键》,《经济评论》,第三卷第四号,1936年4月30日,第1-3页。参见李一翔:《近代中国银行与企业的关系(1897-1945)》,台湾: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7年版,第184页。
    ①《上海银行界电美总统商白银政策》,《银行周报》,第18卷第7期,1934年2月27日,第47页。
    ②《上海银行界电美总统商白银政策》,《银行周报》,第18卷第7期,1934年2月27日,第47页。
    ③(美)阿瑟恩杨格:《1927-1937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陈泽宪、陈霞飞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38页。
    ④《申报》,1934年10月15日。
    ①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编:《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二辑(1924-194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1-152页。
    ②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编:《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二辑(1924-194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2页。
    ①实业部国际贸易编辑:《工商半月刊》,第7卷第8号“救济工商业与金融问题”特辑,1935年4月15日。
    ②“上海市银行业同业公会第64次执行及62次常务执行委员会”,1935年3月14日,上海银行公会档案S173-1-70。参见王晶:《上海银行公会研究(1927-1937)》,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3页。
    ③《大公报》,1935年3月17日。
    ④吴景平主编:《上海金融业与国民政府关系研究(1927-1937)》,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69-270页。
    ①(澳)蒂姆赖特:《应付世界经济萧条:国民政府同中国工商业的关系(1932-1936)》,慈鸿飞译,《近代中国》,第六辑,1996年,第90页。
    ②王晶:《上海银行公会研究(1927-1937)》,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4-165页。
    ③吴景平主编:《上海金融业与国民政府关系研究(1927-1937)》,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76页。
    ①王晶:《上海银行公会研究(1927-1937)》,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5-166页。
    ②上海市档案馆藏上海银行公会档案,档号S173-2-105。参见吴景平主编:《上海金融业与国民政府关系研
    究(1927-1937)》,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70页。
    ③吴景平主编:《上海金融业与国民政府关系研究(1927-1937)》,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87页。
    ①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编:《上海钱庄史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35页。
    ②《财部实力援助钱业》,《银行周报》,1935年第19卷第21期,1935年6月4日,第31页。
    ③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编:《上海钱庄史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36页。
    ④王晶:《上海银行公会研究(1927-1937)》,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9页。
    ⑤《申报》,1935年6月6日。
    ①该委员会推定中国、交通、浙江兴业、浙江实业、盐业、大陆、中南、金城、上海等九家银行,各推一名代表参加,并由票据交换所经理朱博泉主持该委员会开展研究。参见吴景平主编:《上海金融业与国民政府关系研究(1927-1937)》,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00页。
    ②吴景平主编:《上海金融业与国民政府关系研究(1927-1937)》,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03页。
    ③(美)帕克斯·M·小科布尔:《江浙财阀与国民政府(1927-1937)》,蔡静仪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35-136页。
    ①侯桂芳:《上海银钱界与1935年白银风潮》,《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第52页。
    ②杨汝梅、章乃器、张肖梅:《工商业金融问题研究报告书》,《中行月刊》,第10卷第3号,1935年3月。
    ③杨荫溥:《上海金融组织概要》,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第386页。
    ④王晶:《上海银行公会研究(1927-1937)》,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4页。
    ①吴景平主编:《上海金融业与国民政府关系研究(1927-1937)》,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72页。
    ②沈祖杭:《论银行票据承兑所》,《银行周报》,第20卷第13号,1936年4月7日。
    ③吴景平主编:《上海金融业与国民政府关系研究(1927-1937)》,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72页。
    ④王晶:《上海银行公会研究(1927-1937)》,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6页。
    ⑤沈祖杭:《论银行票据承兑所》,《银行周报》,第20卷第13号,1936年4月7日。
    ①魏友棐:《银行承兑汇票与票据贴现》,《钱业月报》,第15卷第8期,1935年8月15日。
    ②洪葭管、张继风:《近代上海金融市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88页。
    ③吴景平主编:《上海金融业与国民政府关系研究(1927-1937)》,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11页。
    ④《国闻周报》,第6卷第21期,1929年6月2日。参见郑成林:《上海银行公会与近代中国币制改革述评》,《史学月刊》,2005年第2期,第40页。
    ①郑成林:《上海银行公会与近代中国币制改革述评》,《史学月刊》,2005年第2期,第41页。
    ②《孔财长召集银行界会商金融》,《银行周报》,1935年第19卷第43期,1935年11月5日,第39页。
    ③《孔财长召集银行界会商金融》,《银行周报》,1935年第19卷第43期,1935年11月5日,第39页。
    ④上海市档案馆藏上海银行公会档案,档号S173-1-87。参见吴景平主编:《上海金融业与国民政府关系研
    究(1927-1937)》,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24页。
    ⑤《新货币政策实行以后》,《银行周报》,1935年第19卷第45期,1935年11月19日,第48页。
    ①郑成林:《上海银行公会与近代中国币制改革述评》,《史学月刊》,2005年第2期,第41页。
    ②《新货币政策实行以后》,《银行周报》,1935年第19卷第45期,1935年11月19日,第48页。
    ③陈志远:《汉口之金融恐慌及其归趋》,《中国经济评论》,第2卷第7号,1935年7月。
    ①李一翔:《近代中国银行与钱庄关系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203页。
    ②李一翔:《近代中国银行与钱庄关系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204页。
    ③《天津益世报》,金融证券,第958页。
    ①李一翔:《近代中国银行与钱庄关系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205页。
    ②《金融业之合作与救济》,《中行月刊》,第12卷第1、2期合刊,1936年2月。
    [1]陈真,姚洛合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三、四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1.
    [2]陈争平.1895-1936年中国国际收支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3]戴建兵.白银与近代中国经济(1890-1935).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4]戴建兵.中国近代银两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5]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1840-1937).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
    [6]杜恂诚.上海金融的制度、功能与变迁(1897-1997).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7]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8]龚关.近代天津金融业研究(1861-1936).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9]洪葭管.在金融史园地里漫步.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0.
    [10]洪葭管.中国金融史.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3.
    [11]洪葭管.中国金融通史(第四卷)—国民政府时期(1927-1949年).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12]洪葭管,张继风.近代上海金融市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13]胡代光,厉以宁,袁东明.凯恩斯主义的发展和演变.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4]黄鉴晖.中国银行业史.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4.
    [15]黄逸平,虞宝棠主编.北洋政府时期经济.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
    [16]孔敏主编.南开经济指数资料汇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17]李飞等主编.中国金融通史(六卷本).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18]李一翔.近代中国银行与企业的关系(1897-1945).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7.
    [19]李一翔.近代中国银行与钱庄关系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
    [20]林维英.中国之新货币制度.朱羲析译.商务印书馆,1939
    [21]刘佛丁.对20世纪前期中国经济发展的重新估计—评罗斯基著《战前中国经济增长》.近代中国(第三辑),1993.224~240.
    [22]刘佛丁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3]刘佛丁、王玉茹.中国近代的市场发育与经济增长.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4]刘大钧.中国工业调查报告.经济统计研究所,1937.
    [25]刘克祥,吴太昌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1927-1937).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6]刘兰兮主编.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企业发展.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27]刘巍.经济发展中的货币需求.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
    [28]马寅初.通货新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9]千家驹.旧中国公债史资料:1894-1949.北京:财政经济出版社,1955.
    [30]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荣家企业史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31]石毓符.中国货币金融史略.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
    [32]唐传泗,黄汉民.试论1927年以前的中国银行业,载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资料(第四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57~89.
    [33]王方中.1927-1937年间的中国对外贸易.近代中国(第三辑),1993.100~128
    [34]王晶.上海银行公会研究(1927-1937).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35]王玉茹,燕红忠.世界市场价格变动与近代中国产业结构模式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6]汪敬虞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7]吴承明.帝国主义在旧中国的投资.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
    [38]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39]吴承禧.中国的银行.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三年版.
    [40]吴冈.旧中国通货膨胀史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
    [41]吴景平主编.上海金融业与国民政府关系研究(1927-1937).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42]吴景平,马长林主编.上海金融的现代化与国际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43]巫宝三等.中国国民所得(1933).北京:中华书局,1947.
    [44]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第9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45]徐寄庼编.最近上海金融史(1881-1928).香港:大东图书公司,1978.
    [46]徐建生.民国时期经济政策的沿袭与变异(1912-1937).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47]徐矛等主编.中国十银行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48]徐新吾主编.中国近代缫丝工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49]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0]严中平.中国棉业之发展.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43.
    [51]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
    [52]严中平等.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
    [53]杨荫溥.上海金融组织概要.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
    [54]杨荫溥.民国财政史.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5.
    [55]姚会元.中国货币银行(1840-1952).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
    [56]姚会元.江浙金融财团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
    [57]姚遂.中国金融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8]叶世昌,潘连贵.中国古近代金融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59]张郁兰.中国银行业发展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60]张仲礼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论著选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
    [61]张东刚.总需求的变动趋势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62]张东刚.消费需求的变动与近代中日经济增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63]张东刚.中日经济发展的总需求比较研究:1886-1936.北京:三联书店,2005.
    [64]赵津.中国城市房地产业史论(1840-1949),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
    [65]郑亦芳.上海钱庄(1843-1937)—中国传统金融业的蜕变.中央研究院三民主义研究所丛刊(7),1981.
    [66]郑友揆.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工业发展(1840-1948)—史实的综合分析.程麟荪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
    [67]钟思远,刘基荣.明国私营银行史(1911-1949).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9.
    [68]周立.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1978-2000).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69]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5)、(6)、(7)、(8).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
    [70]中国近代金融史编写组编.中国近代金融史.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85.
    [7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分行合编.卞白眉日记(第二卷).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
    [72]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编.上海钱庄史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0.
    [73]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金融研究室编.交通银行简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
    [74]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金融研究室编.金城银行史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75]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金融研究所编.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史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76]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金融研究室编:中国第一家银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77]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编.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二辑1924-194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78]中国银行总行、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合编.中国银行行史资料汇编(上编1912-1949)(三),档案出版社,1991.
    [79]中国银行总管理处经济研究室编.中国重要银行最近十年营业概况研究.1933.
    [80]中国银行总管理处经济研究室编.全国银行年鉴(1934).汉文正楷印书局,1934.
    [81]中国银行总管理处经济研究室编.全国银行年鉴(1935).汉文正楷印书局,1935.
    [82]中国银行总管理处经济研究室编.全国银行年鉴(1936).汉文正楷印书局,1936.
    [83]中国银行总管理处经济研究室编.全国银行年鉴(1937).汉文正楷印书局,1937.
    [84](美)阿瑟·恩·杨格.1927-1937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陈泽宪、陈霞飞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85](美)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罗伯特·Z·阿利伯.疯狂、惊恐和崩溃—金融危机史.朱隽,叶翔,李伟杰译.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
    [86](美)拉斯·特维德.逃不开的经济周期.董裕平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
    [87](美)雷麦.外人在华投资.蒋学楷、赵康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88](美)罗斯巴德.美国大萧条.谢华育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
    [89](美)米尔顿·弗里德曼,安娜·雅各布森·施瓦茨.大衰退:1929-1933.雨柯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
    [90](美)帕克斯·M·小科布尔.江浙财阀与国民政府(1927-1937).蔡静仪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
    [91](美)彭慕兰.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史建云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92](美)托马斯·罗斯基.战前中国经济的增长.唐巧天、毛立坤、姜修宪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93](美)易劳逸.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流产的革命.陈谦平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
    [94](德)安德烈·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刘北成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95](日)城山智子.大萧条时期的中国:市场、国家与世界经济(1929-1937).孟凡礼、尚国敏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96](日)久保亨.走向自立之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中国的关税通货政策和经济发展.王小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97](法)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张富强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98](英)麦迪森著.世界经济二百年回顾.李德伟、盖建玲译.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
    [99](澳)蒂姆赖特.应付世界经济萧条:国民政府同中国工商业的关系(1932-1936).慈鸿飞译.近代中国(第六辑),1996.77~102.
    [100]陈从阳.全球化与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爆发.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1):74~79.
    [101]邓先宏.试论中国银行与北洋政府的矛盾.历史研究,1986(4):65~80.
    [102]杜恂诚.近代中国政府财政与银行业的相互关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89(1):146~153.
    [103]杜恂诚.北洋时期中国新式银行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历史研究,1991(3):120~133.
    [104]杜恂诚.20世纪30年代的华资银行与中国实业.中国金融半月刊,2003(3):57.
    [105]杜恂诚.北洋政府时期华资银行业内部关系三个层面的考察.上海经济研究,1999(5):66~70.
    [106]杜恂诚.收入、游资与近代上海房地产价格.财经研究,2006(1):31~39.
    [107]杜恂诚.货币、货币化与萧条时期的货币供给—20世纪30年代中国经济走出困局回顾.财经研究,2009(3):46~56.
    [108]杜恂诚.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农村新式金融.社会科学,2010(6):133~191.
    [109]符长泉.三十年代中国农业危机及其影响.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3(2):89~97.
    [110]高海燕.外国在华洋行、银行与中国钱庄的近代化.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15~21.
    [111]高玮.近代银行与实业金融制度研究.金融教学与研究,2011(1):74~77.
    [112]高玮.近代上海中资银行效率实证研究(1918-1936).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12.
    [113]管汉晖.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中的中国宏观经济.经济研究,2007(2):16~26.
    [114]郭吴新.30年代大危机:历史回顾与思考.世界经济,1999(5):10~15.
    [115]郝雁.近代中国出口贸易变动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1870-1936).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7(2):79~85.
    [116]贺水金.论中国近代金银的国际流动.中国经济史研究,2002(2):34~44.
    [117]贺水金.论近代中国银本位制下的汇率变动.社会科学,2006(6):100~111.
    [118]何益忠.变革社会中的传统与现代—1897-1937年的上海钱庄与华资银行.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65~70.
    [119]侯桂芳.上海银钱界与1935年白银风潮.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47~55.
    [120]黄余送,裴平.民国政府的货币改革.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6(4):81~87.
    [121]姜虹.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改组中国银行原因探析.安徽史学,2002(3):73~89.
    [122]金卫星.1929-1933年大萧条与伦敦世界经济会议.史学集刊,2003(4):69~76.
    [123]兰日旭.近代中国银行业资金运作变迁及其绩效探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68~72.
    [124]李爱.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对国民政府白银货币政策影响分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191~195.
    [125]李霞.美国的白银购买与中国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9~11.
    [126]李培德.略论世界大萧条与1930年代中国经济.史林,2010(5):156~159.
    [127]李平生.世界经济大危机与中国蚕丝业.中国经济史研究,1989(4):128~142.
    [128]李一翔.中国早期银行资本与产业资本关系初探.南开经济研究,1994(2):70~75.
    [129]李一翔.银行资本与中国近代工业化.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6(1):16~24.
    [130]李一翔.近代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银行与企业关系.改革,1998(3):46~48.
    [131]李一翔.论30年代中国银行业对棉纺织业的直接经营.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3):84~93.
    [132]李一翔.传统与现代的柔性博弈—中国经济转型中的银行与钱庄关系.上海经济研究,2003(1):73~79.
    [133]李一翔.论影响近代中国银行资本产业化趋势发展之因素.史林,1998(2):90~97.
    [134]刘佛丁,王利华,王玉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期的中国经济—评美国学者近年来关于美国白银政策对中国经济影响的讨论.南开经济研究,1995(2):73~80.
    [135]刘克祥.1927-1937年农业生产与收成、产量研究.近代史研究,2001(5):59~112.
    [136]刘克祥.1927-1937年中资银行再统计.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1):48~59.
    [137]刘巍,刘丽伟.1927-1936年中国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初探.求是学刊,1998(3):50~53.
    [138]刘巍.对近代中国的银价、汇率与进出口关系之实证分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4(4):22~26.
    [139]刘巍,郝雁.对罗斯基估算的1910-1936年中国货币供给量之检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8(5):13~17.
    [140]刘巍,王若阳.银根紧缩、银根放松与放而不松—大萧条前后中美货币政策效果比较研究.阅江学刊,2009(1):30~37.
    [141]马德钫.三十年代前期美国白银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财经研究,1989(5):52~54.
    [142]任东来.1934-1936年间中美关系中的白银外交.历史研究,2000(3):103~115.
    [143]王亮亮,苗永旺.全球金融危机与国际贸易保护:兼与1929-1933年大萧条的比较.当代财经,2009(7):87~91.
    [144]王小宝.试析中国近代银行业与产业的互动(1927-1937).黑龙江史志,2010(15):69~71.
    [145]汪效驷.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农村的影响.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353-358.
    [146]王玉茹.论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史研究,1987(2):97~109.
    [147]王玉茹.中国近代物价总水平变动趋势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2):50~63.
    [148]王玉茹,燕红忠,付红.近代中国新式银行业的发展与实力变化.金融研究,2009(9):175~191.
    [149]王正华.1927年蒋介石与上海金融界的关系.近代史研究,2002(4):76~112.
    [150]魏忠.近代上海标金期货市场的实证分析—基于上海标金期货市场与伦敦白银市场之关系的视角.财经研究,2008(10):39~49.
    [151]吴承明.中国经济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中国经济史研究,1992(1):1~21.
    [152]吴景平.从银行立法看30年代国民政府与沪银行业关系.史学月刊,2001(2):78~87.
    [153]吴景平.评上海银钱业之间关于废两改元的争辩.近代史研究,2001(5):113~143.
    [154]吴景平.江苏兼上海财政委员会述论.近代史研究,2000(1):20~49.
    [155]吴景平,王晶.“九·一八”事变至“一·二八”事变期间的上海银行公会.近代史研究,2002(3):121~145.
    [156]谢菊曾.1935年上海白银风潮概述.历史研究,1965(2):90~92.
    [157]徐畅.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对中国农村经济影响散论.江海学刊,2003(4):138~145.
    [158]徐鼎新.旧中国上海银行的经营管理.学术月刊,1981(9):23~28.
    [159]薛念文.1927-1937年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农贷活动.民国档案,2003(1):39~43.
    [160]燕红忠.近代中国金融发展水平研究.经济研究,2009(5):1~14.
    [161]杨天宏.钱庄票号与银行并存的近代中国金融业—基于部分“自开商埠”所作分析.中华文化论坛,2002(1):60~65.
    [162]杨泽伟.世界整体发展与30年代经济危机的爆发.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4):87~93.
    [163]姚会元.论法币改革.学术月刊,1997(5):55~61.
    [164]姚会元.银行业推动近代上海市场经济发展.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9(2):93~99.
    [165]姚先国,武鑫.中国的金融制度转型—基于经济危机中的观察.经济学动态,2010(11):54~59.
    [166]张东刚.近代中国农业投资的估算与分析.南开经济研究,1996(5):71~77.
    [167]张九洲.论近代中国的银汇波动与对外贸易.史学月刊,1997(3):34~38.
    [168]张士杰.中国货币金融问题与国际经济关系—20世纪30年代币制改革的历史考察.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7(1):23~27.
    [169]张士伟.美国政府关于收购中国白银问题的争论(1934.10-1936.5).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3):104~108.
    [170]张秀莉,张帆.中国银行与南京国民政府早期关系.史学月刊,2001(3):72~77.
    [171]张忠民,朱婷.略论南京政府抗战前的国有经济政策(1927-1937).社会科学,2005(8):91~99.
    [172]赵德馨,班耀波.世界经济大危机与湖北农产品商品化的变化.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1(5):112~118.
    [173]赵津,李健英.金城银行与“永久黄”团体的银企关系.历史教学,2011(6):10~15.
    [174]郑成林.上海银行公会与近代中国币制改革述评.史学月刊,2005(2):37~42.
    [175]郑大希.三十年代中国民族工业破产与半破产原因浅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4(2):78~85.
    [176]郑会欣.试论1935年白银风潮的原因及其后果.历史档案,1984(2):113~119.
    [177]朱荫贵.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中国银行业.中国社会科学,2002(6):174~189.
    [178]朱荫贵.抗战爆发前的外国在华银行—以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为中心.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4):3~12.
    [179]钟祥财.试析美国白银政策及其对中国近代经济的影响.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6(1):128~133.
    [180]朱静.金城银行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小本贷款述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5(3):77~83.
    [181](日)久保亨.关于民国时期工业生产总值的几个问题.历史研究,2001(5):30~40.
    [182]大公报、申报、天津益世报、新中华、东方杂志、钱业月报、银行月刊、银行周报、工商半月刊、中央经济月报、中行月刊、大陆银行季刊、大陆银行月刊、历年海关贸易年刊(1927-1936)等等。
    [183]Bernanke, Ben S., Nonmonetary Effects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in the Propagation of theGreat Depression,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73, No.3(Jun.,1983), pp.257-276.
    [184]Berridge, William A., Some Facts Bearing on the Silver Program, The Review of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Vol.16, No.11(Nov.15,1934), pp.231-236.
    [185]Bloch, K., The Last of China's Currency Silver, Far Eastern Survey, Vol.7, No.3(Feb.2,1938), pp.30-31.
    [186]Carothers, Neil, Silver: A Senate Racket, The North American Review, Vol.233, No.1(Jan.,1932), pp.4-15.
    [187]Dallin, David J., Politics and World-Economy in the Great Depression of1929-1934, TheReview of Politics, Vol.7, No.1(Jan.,1945), pp.15-28.
    [188]Dobbin, Frank R.,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the Great Depression: Industrial Policyduring the1930s in the United States, Britain, and France, Theory and Society, Vol.22, No.1(Feb.,1993), pp.1-56.
    [189]Friedman, Milton, Franklin D. Roosevelt, Silver, and China,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Economy, Vol.100, No.1(Feb.,1992), pp.62-83.
    [190]Friedman, Milton, and Schwartz, Anna J., Money and Business Cycles, The Review of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Vol.45, No.1, Part2, Supplement (Feb.,1963), pp.32-64.
    [191]Gupta, Bishnupriya, The International Tea Cartel during the Great Depression,1929-1933,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Vol.61, No.1(Mar.,2001), pp.144-159.
    [192]Hartley, James E., and Sheffrin, Steven M., Reform During Crisis: The Transformation ofCalifornia's Fiscal System During the Great Depression,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Vol.56, No.3(Sep.,1996), pp.657-678.
    [193]Kemmerer, E. W., The Recent Rise in the Price of Silver and Some of Its MonetaryConsequences,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26, No.2(Feb.,1912), pp.215-274.
    [194]Kreps, T. J., The Price of Silver and Chinese Purchasing Power,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Economics, Vol.48, No.2(Feb.,1934), pp.245-287.
    [195]Horne, Robert, Silver, International Affairs (Roy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1931-1939), Vol.11, No.1(Jan.,1932), pp.55-75.
    [196]Leavens, Dickson H., The Silver Clause in China,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26, No.4(Dec.,1936), pp.650-659.
    [197]Lewis, A. B., Silver and Chinese Economic Problems, Pacific Affairs, Vol.8, No.1(Mar.,1935), pp.48-55.
    [198]Li Choh-Ming,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Under Silver Exchange, The QuarterlyJournal of Economics, Vol.53, No.4(Aug.,1939), pp.491-521.
    [199]Madsen, Jakob B., Trade Barriers and the Collapse of World Trade during the GreatDepression, 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 Vol.67, No.4(Apr.,2001), pp.848-868.
    [200]Mayer, Thomas, Consumption in the Great Depression,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86, No.1(Feb.,1978), pp.139-145.
    [201]Metzler, Mark, American Pressure for Financial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Japan on the Eve ofthe Great Depression, Journal of Japanese Studies, Vol.28, No.2(summer,2002), pp.277-300.
    [202]Pittman, Key, Silver in Our Monetary System, Proceedings of the Academy of PoliticalScience, Vol.16, No.1, Money and Credit in the Recovery Program (Apr.,1934), pp.27-36.
    [203]Roberts, George B., The Silver Purchase Program and Its Consequences, Proceedings ofthe Academy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17, No.1, Economic Recovery and MonetaryStabilization (May,1936), pp.18-25.
    [204]Romer, Christina D., The Great Crash and the Onset of the Great Depression, The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105, No.3(Aug.,1990), pp.597-624.
    [205]Romer, Christina D., What Ended the Great Depression?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Vol.52, No.4(Dec.,1992), pp.757-784.
    [206]Stone, Edward, Memorandum on Silver-Conflicting American and Chinese Interests,Memorandum (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 American Council), Vol.3, No.21/22(Oct.26,1934).
    [207]Vernon, J. R., World War II Fiscal Policies and the End of the Great Depression, The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Vol.54, No.4(Dec.,1994), pp.850-868.
    [208]Wright, Tim, Distant Thunder: The Regional Economies of Southwest China and theImpact of the Great Depression, Modern Asian Studies, Vol.34, No.3(Jul.,2000), pp.697-73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