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机动车的产生和普及犹如一柄“双刃剑”,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交通事故。这些交通事故不仅造成巨大的人身财产损失,也严重影响社会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特别是当受害人的损失因责任人损害赔偿能力欠缺而得不到有效填补时,交通事故就从特定个体之间的侵权损害赔偿事由演变为严峻的社会问题。
     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是以保障交通事故受害第三人得到及时、有效救助为政策性目标,以被保险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强制性商业保险,具有填补交通事故受害第三人损失、转移被保险人交通事故责任、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等制度优势,是运用市场化机制、商业保险模式解决社会问题的典范。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法律制度逐步健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理论储备的不足和实践经验的匮乏,我国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法律制度在条款内容和制度设计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不利于更好地保护交通事故受害第三人利益。
     本文以交通事故受害第三人利益为中心,运用概念分析、比较研究、历史考察、实证研究等方法,在阐述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理论构造的基础上,通过剖析发达国家和地区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立法模式,指出我国现行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围绕及时、有效填补受害第三人损失这一立法目标加以详细论述并提出完善建议。
     具体而言,本文的结构和大致内容如下:
     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在总结我国交通事故特点的基础上,阐述加强保护交通事故受害人的必要性。通过分析侵权赔偿机制和社会保障机制的现状与不足,论证责任保险机制在保护交通事故受害人利益方面的制度优势。
     第一章全面剖析了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的理论构造。首先,简要介绍强制责任保险的理论渊源和主要内容,并阐明其法理依据。其次,重点研究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的含义、特质、属性、价值以及内在法律关系等基本理论。最后,运用伦理学、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多角度论证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系统考察了具有代表性的海外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法律制度。在详细介绍并研究德国、日本、美国、法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的基础上,指出立法模式的不同是导致制度设计各异的根本原因,进而分析和比较不同立法模式的特点和效用。同时,探讨了上述国家和地区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给我国带来的理念启示和制度收获。
     第三章通过对我国现行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的实证研究,指出对交通事故受害第三人利益保护不力的症结所在。首先,系统回顾了我国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制度的历史演进与发展脉络,总结相关的经验和教训。其次,详细介绍了我国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制度的立法成就和主要内容,全景勾画出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法律体系的架构。最后,深入剖析我国现行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法律制度在条款内容与制度设计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四章详尽阐述了我国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的完善途径。针对第三章所提出的问题,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改进对策。一是立法模式的选择。结合实际国情和经济社会现状论述立法模式选择的标准,在对不同立法模式进行适用性分析的基础上,阐明中国特色的立法模式。二是保险给付制度的健全。针对现行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给付制度在性质、要件、范围以及责任限额、除外责任、平衡机制等六个方面存在的问题,以交通事故受害第三人利益为中心进行剖析并提出解决方案。三是受害第三人保护制度的强化。通过被保险人范围的厘定、受害第三人范围的扩张、受害第三人直接请求权的赋予,克服现行规定在保障对象范围和请求权基础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强化对交通事故受害第三人利益的保护。四是社会救助基金制度的重构。从职能定位、基本原则、本质属性、平衡机制以及救助的要件、对象、范围等方面入手重构现行社会救助基金制度,以破解交通事故受害第三人面临的“同命不同救助”困境。最后,针对现行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法律体系提出具体的修正建议,以期能为健全我国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法律制度提供参考。
     本文在逻辑思路上采取从基础理论界定到具体立法建议提出的论述方式。第一章详细论述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的基本理论,为保护交通事故受害第三人利益打牢理论之基。第二章系统研究海外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法律制度,为保护交通事故受害第三人利益提供他山之石。第三章深入剖析现行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指出交通事故受害第三人利益保护面临的现实之困。第四章详尽阐明我国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的完善途径,为保护交通事故受害第三人利益提供应对之策。
     本文力求在以下几方面有所创新:
     1.明确责任限额范围内的侵权责任
     现行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法律制度没有对责任限额范围内被保险人的交通事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做出明确规定。这一关键内容的缺失,不仅违背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的基本原理,也引起了针对立法模式、保险性质等问题的激烈争论,造成了实务中的混乱。笔者认为,被保险人在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应承担危险责任,只有交通事故损失系受害第三人故意造成,其损害赔偿责任才得以免除。
     2.重新界定被保险人的范围
     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以被保险人交通事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因此,只有是被保险人造成的交通事故损失,才属于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的承保范围,受害第三人才有权请求保险给付。现行规定和学界观点都以是否取得投保人授权以及具有合法驾驶资格作为界定被保险人范围的依据。笔者认为,这一判断标准造成被保险人范围过小,不利于保护交通事故受害第三人利益。建议以肇事车辆是否为被保险机动车作为界定被保险人范围的依据,即被保险人的范围应包括所有因被保险机动车交通事故而对受害第三人负有损害赔偿责任的人。同时,赋予保险人在向受害第三人承担保险给付责任后,对具有主观恶意的被保险人享有代位求偿权。
     3.采取单一限额制的责任限额模式
     我国现行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的责任限额采取分项限额模式,其弊病在于各单项限额的保险金不能相互补充,无法有效填补交通事故受害第三人的实际损失。以受害第三人急需的医疗费为例,在分项限额模式下,当医疗费用限额不足以满足受害第三人抢救所需时,不能用其他分项限额予以补充,只能由交通事故责任人或受害第三人承担。如果交通事故责任人损害赔偿能力不足,则难以保证受害第三人的生命健康。因此,我国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的责任限额模式应采取单一限额制,根据每一起交通事故中的每一位受害第三人设定最高限额,在保险金额内不再进行具体分项,由受害第三人自行决定填补哪一项损失,以便更好地保护其利益。
The cre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motor vehicles is like a double-blade sword which brings in large amount of traffic accidents along with the promo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long with sever personal injury and property losses, traffic accidents also destroy the stability of normal production and life order. Especially when the victims' losses cannot be compensated effectively because the responsible party lacks of ability to compensate, the nature of traffic accident has developed from infringement damage compensation between individuals into a serious social problem which influences the stability and harmony of the society.
     Motor vehicle compulsory liability insurance is a compulsory commercial insurance which holds the policy aim of guaranteeing the timely and effective compensation for the third party victim in traffic accident and takes the traffic accident compensation liability for damages caused by the insured motor vehicle as insurance object. It possesses systemic advantages including protecting the interest of the third party victim in traffic accidents, transferring traffic accident loss, and preventing traffic accident occurrence, and etc. It is the model of solving social problems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marketing mechanism and commercial insurance mode.
     After years of hardworking, the legal system of Chinese motor vehicle compulsory insurance is becoming better and better with considerable achievement. However, due to the insufficiency of theoretical foundation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s, there are intolerable problems in the contents of the terms, logic system, system design and others which are not good for the legislative goal of ensuring timely and effective compensation for third party victims in traffic accidents.
     Oriented in the interest of the third party victim in traffic accident,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shortage in the current motor vehicle compulsory liability insurance system and discusses about the legislative goal of providing timely and effective compensation for the losses of the third party victims and proposes detailed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explanation of the fundamental theories of motor vehicle compulsory liability insurance system through methodologies including conceptual analysis, history investigation, comparative study and empirical study. It also tries to provide legislation suggestion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is system through concluding the major contents and legislative mode of the motor vehicle compulsory liability insurance system of developed countries.
     Specifically,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parts:
     The introduction part mainly present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of this paper. It demonstrates the necessity of strengthening the protection of traffic accident victims through the demonstration of the traffic accidents features in China. It probes into the status quo and limitations of existing infringement compensation system and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nd elaborates the systemic advantages of liability insurance system in protecting the interest of third party victim in traffic accidents.
     Chapter one elaborates the theoretical structure of motor vehicle compulsory liability insurance legal system comprehensively. First, it briefly introduces the theoretical origin and main content of compulsory liability insurance and testifies its legal grounds. Second, this chapter probes into the basic theories including its meaning, features, nature, value and internal legal relationship of motor vehicle compulsory liability insurance. Finally,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motor vehicle compulsory liability insurance system is demonstrated through different angles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of ethics, sociology, and economics.
     Chapter two systematically studies the major content of representative foreign motor vehicle compulsory insurance system. On the basis of the introduc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specific contents of motor vehicle compulsory liability insurance system in Germany, Japan, America, France, and China Taiwan, it points out that the legislative models’differences are the fundamental reasons that cause the differences in system design and operation mode. And further analyzes and compares the features and effects of different legislative modes. Concurrently, the above discussion about the motor vehicle compulsory liability insurance system of the above countries and districts brings the theoretical enlightenment and systemic gains to China.
     Chapter three points out what causes the failure in effective protection of the interest of the third party victims through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motor vehicle compulsory liability insurance system in China. First, it systematically reviews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traits of Chinese motor vehicle compulsory liability insurance system, and concludes related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Second, it systemically introduces the legislative achievements and major contents of the current motor vehicle compulsory liability insurance system in detail, pictur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entire motor vehicle compulsory liability insurance legal system. Finally,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urgent problems in the content of the terms and the systemic design of the current motor vehicle compulsory liability insurance system in China.
     Chapter four depicts the methods to improve Chinese motor vehicle compulsory liability insurance legal system in detail. Targeting the problems proposed in chapter three, it provides improving suggestions for Chinese motor vehicle compulsory liability insurance system from four angles. First, it is the selection of legislative model. It combines Chinese real situation and current status of economy and carries out feasibility analysis of different legislative models, presenting the legislative model of motor vehicle compulsory liability insurance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econd, it is the promotion of insurance payment system. Targeting at the problems in six aspects (i.e., the nature of insurance payment, premise, liability limits, excusatio, and balancing system) of the current motor vehicle compulsory liability insurance system, this paper orients in the interest of the third party victim and makes modifications through thorough analysis. Third, it is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protection system of the third party victim. The protection of the interest of the third party victim in traffic accident, as well as the overcoming of insufficiency in aspects like the range of ensured objects and basics of right of claim, is strengthened through the defining of the range of the insured, the expansion of the range of the third party victim, and the endowment of direct right to claim to the third party victim. Fourth, it is the reconstruction of social assistance funds. The predicament of possessing the same life but different assistance of the third party victims should be broken through the reconstruction of social assistance funds from aspects including function orientation, basic principles and natures, balancing mechanism and the essential conditions and objects and range of assistance. Finally, this paper proposes specific legislation modification suggestions for the current Chinese motor vehicle compulsory liability insurance legal system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improvement in Chinese motor vehicle compulsory liability insurance system.
     In the logic of this paper, the discussing method of starting from basic theory defining to legislative proposal is applied. Chapter one describes the basic theories of motor vehicle compulsory liability insurance legal system in detail and provides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interest of the third party victim in traffic accident. Chapter two systematically studies oversea motor vehicle compulsory liability insurance legal system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interest of the third party victim in traffic accident. Chapter three probes into the major contents of the current motor vehicle compulsory liability insurance legal system, pointing out the difficulties we face in protecting the interest of the third party victim in traffic accident in China .Chapter four further testifies methods to improve Chinese motor vehicle compulsory liability insurance legal system, and proposes suggestions for solutions to protect the third party victim’s interest.
     This paper obtains innovation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1. The clarification of tortious liability in the range of liability limits There is no specific stipulation on the tortious liability in the range of liability limits in the current motor vehicle compulsory liability insurance legal system, which not only violate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motor vehicle compulsory liability insurance, but also induces heat argument on problems of legislative model and insurance nature and leads to disorder in insurance practice. The writer holds that in the range of liability limits of motor vehicle compulsory liability insurance, the insured should afford the risk responsibility within the range of liability limits, and the liability for damages of the insured can only be exempted when the loss of victim is caused by the victim himself or herself.
     2. Redefine the range of the insured
     Motor vehicle compulsory liability insurance takes the liability for damages and infringement of the insured in traffic accidents as insurance object. Therefore,only when the insured caused the traffic accident that does it belong to the insurance coverage of motor vehicle compulsory liability insurance, thus the third party victim would have the right to apply payments. The current stipulations and academic community both hold whether the legal driving license is issued and possessed as the definition to target the range of the insured. The wither holds that this kind of judgment makes the range of the insured too narrow and is not beneficial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interests of the third party victims. It is suggested to judge by whether the accident causing vehicle is the insurance object, i.e., the range of the insured include all the people who cause traffic accident with (driving the insured) vehicle thus leading to liability for damages for the third party victims. Concurrently, after the entrustment of insurance benefit responsibility to the insured for third party victims, the right of subrogation for the insured who possess subjective spite would be exerted.
     3. Adoption of liability limits model of single limit
     The current Chinese motor vehicle compulsory liability insurance adopts subentry liability limit model whose malady is that the amount of each limit amount cannot supplement each other and cannot compensate the actual losses of the third party victim in traffic accident. For example with the medical technician of the third party victims,under the subentry liability limit model, when the medical expenses are not sufficient to rescue the victim, the limit amounts of other sub-items cannot be used to supplement this amount, leaving only the person responsible for the third party victim to afford. If the person responsible is of insufficient solvency margin, life and health of the victim cannot be guaranteed. Hence, Chinese motor vehicle compulsory liability insurance system should adopt combined single limit, i.e., a maximum limit for each third party victim in each traffic accident would be set without detailed sub-division in the insurance, and the third party victim would decide which type of loss would be covered, thus providing better protection.
引文
①谷志杰、从国权主编:《交通事故处理及其预防》,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2页。
    ②汽车贸促会:《1950—1979年民用汽车拥有量》,“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网站”,http:// www.auto-ccpit.org/news/html/?29.html,2010年7月1日。
    ③孟利民等:《机动车事故受害人救济机制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第1版,第33页。
    ①刘锐:《机动车交通事故侵权责任与强制保险》,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226页。
    ①牛爱民、李煦:《北京29种交通事故“私了”解读》,“新华网”,http://www.bj.xinhuanet.com/jdwt/jiaotong,2010年7月1日。
    ②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Ceremonies to Mark World Day of Remembrance for Road Traffic Victims,“世界卫生组织网站”,http://www.who.int/mediacentre/news/notes/2007/np34/en/index.html,2010年7月28日。
    ③李志勇:《珍视生命:交通事故死亡更多的不是天灾而是人祸》,“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auto/ 2007-04/13/content_5969182.htm,2010年7月1日。
    ④李志勇:《珍视生命:交通事故死亡更多的不是天灾而是人祸》,“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auto/ 2007-04/13/content_5969182.htm,2010年7月1日。
    ⑤周婷玉、宋云霄:《51年中我国机动车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上升120倍》,“东北新闻网”,http://news.nen.com. cn/72340194296070144/20071003/2321370.shtml,2010年7月3日。
    ⑥林燕:《行人要自我保护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中行人约占26%》,“新民网”,http://news.xinmin.cn/rollnews/2 009/08/12/2367001.html,2009年7月12日。
    ①罗振军、佟瑞鹏:《中国道路交通安全与机动车保险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保险研究》2008年第5期,第39页。
    ②罗振军、佟瑞鹏:《中国道路交通安全与机动车保险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保险研究》2008年第5期,第39页。
    ①Mock Cadny,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Injury and Resulting Family Coping Strategies in Ghana, 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35(2003),p.81-90.
    ②胡晓义:《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析论》,《新华文摘》2010年第2期,第12页。
    ①[美]迈克尔·D·贝勒斯:《法律的原则:一个规范的分析》,张文显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第1版,第326页。
    ②王利明:《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受害人救济机制》,《中国法学》2009年第4期,第151页。
    ①王乐羊:《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政府需要承担更多责任》,“搜狐网”,http://health.sohu.com/ 20060302/n242105304.shtml,2010年7月26日。
    ②姜涛:《三者险“捆绑销售”症结何在?》,《中国保险报》2004年9月1日,第1版。
    ①王胜明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第1版,第7页。
    ②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山东审判》2005年第2期,第32-33页。
    ③陈忠五等:《法国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法的发展趋势—民法学术研究会第35次学术研讨会》,《法学丛刊》2004年第4期,第10页。
    ④郭明瑞:《民事责任论》,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25页。
    ①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六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281页。
    ②吴定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释义》,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第1版,第156页。
    ③樊启荣编著:《责任保险与索赔理赔》,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17页。
    ④郑功成主编:《财产保险》,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第2版,第423页。
    ⑤陈云中:《保险学》,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8年第4版,第504页。
    ⑥徐卫东主编:《保险法学》,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2版,第260页。
    ①王利明:《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受害人救济机制》,《中国法学》2009年第4期,第148页。
    ②李艳、王伟:《责任保险法理学三论》,载胡晓珂、陈飞主编:《保险法律评论(2010年第1集)》,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1版,第126页。
    ③翁阳:《2009年保险公司总资产突破四万亿》,“和讯网”,http://insurance.hexun.com/2010-01-21/122439585 .html,2010年7月30日。
     ①王利明:《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受害人救济机制》,《中国法学》2009年第4期,第153页。
    ①胡海滨:《逐步扩大强制保险范围的必要性探讨》,《保险研究》2007年第3期,第23页。
    ①方乐华:《保险与保险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版,第27页。
    ②许谨良主编:《保险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版,第39页。
    ③王家福主编:《经济法律大辞典》,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年第1版,第462页。
    ④郭鸣:《强制缔约制度基本问题》,载廖益新主编:《厦门大学法律评论(第14辑)》,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第40页。
    ⑤邹海林:《保险法》,人民法院出版社1997年第1版,第35页。
    
    ①郭锋等:《强制保险立法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第1版,第9页。
    ②徐卫东等:《保险法》,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版,第66页。
    
    
    ①郭锋等:《强制保险立法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第1版,第6页。
    ②郭锋、胡晓珂:《强制责任保险研究》,《法学杂志》2009年第5期,第45页。
    ①郭振华:《责任保险市场的政府干预及应该注意的问题》,《国际商务研究》2007年第3期,第19页。
    ②丁凤楚:《保险法—理论·实务·案例》,立信会计出版社2008年第1版,第3页。
    ③郭振华:《责任保险市场的政府干预及应该注意的问题》,《国际商务研究》2007年第3期,第18页。
    ④[美]乔治斯·迪翁、斯科特·E·哈林顿编:《保险经济学》,王国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版,第336页。
    ①郭振华:《责任保险:市场失灵、立法强制与道德风险管理》,《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2期,第73页。
    ②王卫国:《过错责任原则:第三次勃兴》,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286页。
    ①Steven M. Shavell, The Judgment Proof Problem,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Law and Economics 6(1986),p. 53.
    ②徐卫东主编:《保险法学》,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2版,第18—19页。
    ③郭振华:《责任保险:市场失灵、立法强制与道德风险管理》,《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2期,第73页。
    
    ①邹海林:《责任保险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69—70页。
    ②胡海滨:《逐步扩大强制保险范围的必要性探讨》,《保险研究》2007年第3期,第25页。
    
    ①邹海林:《责任保险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72页。
    ②郭锋、胡晓珂:《强制责任保险研究》,《法学杂志》2009年第5期,第50页。
    ③郭锋、胡晓珂:《强制责任保险研究》,《法学杂志》2009年第5期,第45页。
    ①李青武:《机动车责任强制保险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1版,第12页。
    ②黎泽国:《第三者强制责任险制度实务的几点看法》,“中国民商法律网”,http://www.civillaw.com.cn/article/ default.asp?id=19297,2010年9月10日。
    ③方乐华:《保险与保险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版,第27页。
    ①毛磊:《国务院法制办、保监会就<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险条例>答记者问》,“人民网”,http://finance. people.com.cn/GB/1047/4247207.html,2010年7月20日。
    
    
    ①刘炤等:《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監仗趵鸵濉罚沙霭嫔?2006年第1版,第17页。
    ②刘锐等:《中国机动车强制保险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1版,第118页。
    ③邹海林:《责任保险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63页。
    ①王建敏:《我国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完善》,载王保树主编:《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版,第708页。
    ②李寿双、郭文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制度研究》,《保险研究》2005年第8期,第72页。
    ③郑功成:《社会保险制度建设与社会保险立法(上)》,《光明日报》2008年1月7日,第9版。
    ①张小红:《对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实施中问题的思考》,《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第43页。
    ②温世扬主编:《保险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16页。
    ③孔德立:《政策性保险业务对寿险公司经营的影响》,《中国保险报》2007年1月23日,第6版。
    ④张妍:《从博弈角度分析我国政策性保险》,《保险职业学院学报(双月刊)》2009年第6期,第11页。
    ⑤郭锋等:《强制保险立法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第1版,第10页。
    ①江朝国:《强制汽车责任保险》,智胜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年第1版,第30页。
    ②邹海林:《我国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制度评析》,载李劲夫主编:《保险法评论(第一卷)》,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第1版,第192页。
    ③张新宝、陈飞:《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理解与适用》,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18页。
    ①刘炤等:《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監仗趵鸵濉罚沙霭嫔?2006年第1版,第20页。
    ②刘锐等:《中国机动车强制保险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1版,第115页。
    ③邹海林:《我国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制度评析》,载李劲夫主编:《保险法评论(第一卷)》,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第1版,第193页。
    ①陈忠五:《强制汽车责任保险法立法目的之检讨》,《台湾本土法学》2005年第70期,第70页。
     ①陈忠五:《强制汽车责任保险法立法目的之检讨》,《台湾本土法学》2005年第70期,第84页。
    
    ①刘锐等:《中国机动车强制保险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1版,第102页。
    ②刘锐等:《中国机动车强制保险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1版,第103页。
    ①赵明昕:《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利益衡平问题研究》,《现代法学》2005年第4期,第156页。
    
    ①龙翼飞:《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险的制度价值》,《人民法院报》2008年2月14日,第5版。
    ②丁凤楚:《机动车交通事故侵权责任强制保险制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第59页。
    
    ①丁凤楚:《保险法——理论·实务·案例》,立信会计出版社2008年第1版,第63页。
    ②赵明昕:《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利益衡平问题研究》,《现代法学》2005年第4期,第156页。
     ①刘锐:《机动车交通事故侵权责任与强制保险》,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75页。
    ①刘金章等:《责任保险》,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第107页。
    ②江朝国:《强制汽车责任保险法》,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第2版,第178页。
    ③李青武:《机动车责任强制保险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1版,第185页。
    ①邹海林:《责任保险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123页。
    ②贾林青:《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中交通事故受害人的地位和权利》,《法制日报》2005年8月3日,第10版。
    ③徐卫东主编:《保险法学》,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2版,第93页。
    ①原宗丽:《试析亚里士多德分配正义理论及其启示》,《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第92页。
    ②[英]威廉·大卫·罗斯:《亚里士多德》,王路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版,第230页。
    ③徐爱国:《亚里士多德法律正义论的思想史探索》,《中外法学》2004年第4期,第485页。
    ①[澳]C·G·维拉曼特:《法律导引》,张智仁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252—253页。
    ②薛虹:《演变中的侵权责任和人身伤亡事故问题的解决》,载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五卷)》,法律出版社1996年第1版,第714页。
    ③丁凤楚:《机动车交通事故侵权责任强制保险制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第47页。
    ①丁凤楚:《机动车交通事故侵权责任强制保险制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第47页。
    ②原宗丽:《试析亚里士多德分配正义理论及其启示》,《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第93页。
    ③参见王福友、刘雪松:《论作为侵权行为法价值基础的矫正正义》,《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第2页。杨占栋:《侵权责任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与功能》,《滨州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第67页。
    ①David A.Fischer and Robert H.Jerry,II,Teaching Torts without Insurance:A Second-Best Solution,Law Journal of 45 St.Louis Universty 81 (2001),p. 857,867.
    ②周林彬:《法律经济学论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132页。
    ③邓纲:《侵权之诉还是政府干预—经济法与民法视野中的外部性矫正问题》,《现代法学》2001年第1期,第80页。
    ①魏健、黄少安:《经济外部性与法律》,“山东大学法学院网站”,http://www.law.sdu.edu.cn/fali/jiaofu/fajing jixue/8.doc,2010年9月10日。
    ②邹海林:《责任保险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63页。
    ①魏健、黄少安:《经济外部性与法律》,“山东大学法学院网站”,http://www.law.sdu.edu.cn/fali/jiaofu/fajing jixue/8.doc,2010年9月10日。
    ②胡元聪:《法与经济学视野中的外部性及其解决方法分析》,《现代法学》2007年第6期,第129页。
    ③沈满洪、何灵巧:《外部性的分类及外部性理论的演化》,《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第158页。
    ④罗士俐:《外部性立论的困境及其出路》,《当代经济研究》2009年第10期,第28页。
    ①郭振华:《责任保险市场的政府干预及应该注意的问题》,《国际商务研究》2007年第3期,第21页。
    ①李薇:《日本机动车事故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1版,第25页。
    ①郭左践主编:《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制度比较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第1版,第79页。
    ②刘锐:《机动车交通事故侵权责任与强制保险》,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316页。
    ③丁凤楚:《机动车交通事故侵权责任强制保险制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第135—136页。
    
    ①刘锐等:《中国机动车强制保险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1版,第18页。
    ②刘锐等:《中国机动车强制保险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1版,第18页。
    
    ①郭左践主编:《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制度比较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第1版,第77页。
    ②江朝国:《强制汽车责任保险法》,台湾智胜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年第1版,第358页。
    ③郭左践主编:《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制度比较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第1版,第82页。
    
    ①张新宝、陈飞:《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理解与适用》,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20页。
    ②张新宝、陈飞:《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研究报告》,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1版,第99页。
    ③李薇:《日本机动车事故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1版,第91—92页。
    
    ①郭左践主编:《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制度比较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第1版,第187页。
    ②郭左践主编:《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制度比较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第1版,第187页。
    ③郭左践主编:《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制度比较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第1版,第193页。
    
    ①刘锐等:《中国机动车强制保险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1版,第43页。
    ②五十岚逸郎:《日本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赔偿保障制度》,《中国金融》2005年第9期,第69页。
    ③李青武:《机动车责任强制保险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1版,第44页。
    ①郭左践主编:《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制度比较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第1版,第198页。
    ②William R. Vance, Handbook of the Law of Insurance,West Publishing co., 1951,pp.135.
    ③郭左践主编:《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制度比较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第1版,第135页。
    ④Ehren Zweig ,“Full Aid”Insurance for the Traffic Victim-A Voluntary Compersation Plan,California Law Review 18(1955),p.43.
    ①施文森、林建智:《强制汽车保险》,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第1版,第263页。
    
    
    ①刘锐等:《中国机动车强制保险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1版,第30页。
    ②施文森、林建智:《强制汽车保险》,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第1版,第37页。
    ①施文森、林建智:《强制汽车保险》,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第1版,第288页。
    ②Jeffrey O'Connell,Operation of No-Fault Auto Laws:A Survey of the Surveys,Nebraska Law Review56(1977), p.23.
    ③Jeffrey O'Connell and Janet Beck,An update of the Surveys on the Operation of No-Fault Auto Law ,Insurance Law Journal 129(1979),p.674.
    
    ①施文森、林建智:《强制汽车保险》,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第1版,第373页。
    ②周延礼主编:《机动车辆保险理论与实务》,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412页。
    ①陈忠五:《法国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法的发展趋势—以1985年7月5日法律的改革为中心》,《台大法学论丛》2004年第1期,第133页。
    ②陈忠五:《法国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法的发展趋势—以1985年7月5日法律的改革为中心》,《台大法学论丛》2004年第1期,第121页。
    ③郭左践主编:《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制度比较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第1版,第89页。
    ①梁慧星:《民法学说判例与立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338页。
    ②郭左践主编:《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制度比较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第1版,第90页。
    ③郭左践主编:《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制度比较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第1版,第92页。
    ①梁慧星:《民法学说判例与立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342页。
    ②[德]克雷斯蒂安·冯·巴尔:《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下)》,焦美华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467页。
    ③郭左践主编:《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制度比较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第1版,第93页。
    ①施文森:《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之研究》,台湾地区“行政院”研究发展考核委员会编印1983年第1版,第47页。
    ②张民安:《现代法国侵权责任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243页。
    ③郭左践主编:《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制度比较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第1版,第97页。
    ④陈继尧:《汽车保险理论与实务》,智胜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6年第2版,第47页。
    ①林勋发:《<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评析》,载胡晓珂、陈飞主编:《保险法律评论(2010年第1集)》,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1版,第72页。
    ①郭左践主编:《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制度比较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第1版,第220页。
    ②江朝国:《强制汽车责任保险法》,智胜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年第1版,第406页。
    ③郭左践主编:《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制度比较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第1版,第218—219页。
    ④施文森、林建智:《强制汽车保险》,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第1版,第111页。
    ①江朝国:《强制汽车责任保险法》,智胜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年第1版,第10页。
    ②邹海林:《责任保险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30页。
    ③刘宗荣:《新保险法:保险契约法的理论与实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版,第346页。
    ①陈忠五:《法国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法的发展趋势——以1985年7月5日法律的改革为中心》,《台大法学论丛》2004年第1期,第129页。
    ②汪信君:《论强制汽车责任保险法修正条文—补偿与赔偿之再省思》,《台湾本土法学》2005年第68期,第106页。
    ①陈忠五:《法国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法的发展趋势——以1985年7月5日法律的改革为中心》,《台大法学论丛》2004年第1期,第129页。
    ②施文森、林建智:《强制汽车保险》,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第1版,第364页。
     ①叶启洲:《保险法专题研究(一)》,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第1版,第293—294页。
    ①邹海林:《责任保险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31—32页。
    ②江朝国:《强制汽车责任保险之保障范围》,《月旦法学教室》2004年第25期,第108页。
    ③郁光华:《走向交通人身伤亡事故处理的完全性无过失保险机制(下)》,“中国民商法律网”,http://www.civ illaw.com.cn/article/default.asp?id=9052,2010年9月9日。
    ①张民安:《现代法国侵权责任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215页。
    ②陈忠五等:《法国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法的发展趋势—民法研究会第三十五次学术研讨会》,《法学丛刊》2004年第4期,第137页。
    ③陈忠五:《法国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法的发展趋势—以1985年7月5日法律的改革为中心》,《台大法学论丛》2004年第1期,第135页。
    ①陈忠五:《法国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法的发展趋势—以1985年7月5日法律的改革为中心》,《台大法学论丛》2004年第1期,第148页。
    ②王泽鉴:《侵权行为法(第一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29页。
    ③江朝国:《强制汽车责任保险法》,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第2版,第123页。
    ④江朝国:《强制汽车责任保险法》,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第2版,第118页。
    ①郭左践主编:《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制度比较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第1版,第32页。
     ①郭左践主编:《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制度比较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第1版,第37页。
    ①林勋发:《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评析》,载胡晓珂、陈飞主编:《保险法律评论(2010年第1集)》,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1版,第75页。
    ①李青武:《机动车责任强制保险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1版,第259页。
    ②邱瑞利:《汽车集团收购特别补偿基金制度之运作及检讨》,《月旦法学杂志》2001年第78期,第47页。
    ①周延礼主编:《机动车辆保险理论与实务》,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21页。
    ①梁军主编:《汽车保险和理赔》,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年第1版,第37页。
    ②张新宝、陈飞:《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研究报告》,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1版,第5页。
     ①施文森、林建智:《强制汽车保险》,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第1版,第121页。
    ①马志毅:《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操作法律实务》,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102页。
    ②刘锐等:《中国机动车强制保险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1版,第81页。
    ③郭永刚:《交强险办法制定层层转托是否合适?》,“和讯网”,http://forex.money.hexun.com/2193153.shtml, 2010年7月9日。
     ①刘锐等:《中国机动车强制保险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1版,第177页。
    ①刘锐:《机动车交通事故侵权责任与强制保险》,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258页。
    ①刘锐等:《中国机动车强制保险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1版,第122页。
    ②刘炤等:《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監仗趵鸵濉罚沙霭嫔?2006年第1版,第6页。
    ③刘锐:《机动车交通事故侵权责任与强制保险》,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32页。
    ①孟利民等:《机动车事故受害人救济机制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第1版,第159页。
    ①施天涛:《商法学》,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748页。
    ②刘炤等:《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監仗趵鸵濉罚沙霭嫔?2006年第1版,第16页。
    ③毛磊:《国务院法制办、保监会就<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险条例>答记者问》,“人民网”,http://finance .people.com.cn/GB/1047/4247207.html,2010年7月20日。
    ④刘炤等:《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監仗趵鸵濉罚沙霭嫔?2006年第1版,第20页。
    ①刘炤等:《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監仗趵鸵濉罚沙霭嫔?2006年第1版,第54页。
    ②张景勇、邹声文:《聚焦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四大热点——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王胜明谈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改》,“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07-12/29/content_9456596.htm,2010年7月18日。
    ①张新宝、明俊:《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的侵权责任解读》,《人民法院报》2003年11月7日,第3版。
    ②参见温世扬:《道路交通事故中保险公司‘无责赔付’之我见》,《中国金融》2005年第9期,第67页。张颖:《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之归责原则》,《宁夏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第172页。
    ③参见张新宝、明俊:《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的侵权责任解读》,《人民法院报》2003年11月7日,第3版。童琳:《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若干法律问题》,《中国人大》2005年第21期,第54页。薛兵、刘洋:《论我国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之立法完善》,《法律适用》2008年第9期,第43页。
    ④邹海林:《我国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制度评析》,载李劲夫主编:《保险法评论(第一卷)》,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第1版,第199页。
    ⑤刘锐:《机动车交通事故侵权责任与强制保险》,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359页。
    ①刘锐:《机动车交通事故侵权责任与强制保险》,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365页。
    ②李祝用、徐首良:《论〈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立法缺陷》,《保险研究》2005年第3期,第80页。
    ③邹海林:《我国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制度评析》,载李劲夫主编:《保险法评论(第一卷)》,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第1版,第196页。
    ④李晓东:《论机动车事故受害人对保险公司的直接请求权》,“北大法律信息网”,http://article.chinalawinfo. com/Article_Detail.asp?ArticleID=28833&Type=mod,2010年7月18日。
    ⑤张新宝:《道路交通事故中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法学家》2005年第1期,第12页。
    ⑥孟利民等:《机动车事故受害人救济机制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第1版,第102页。
    ①毛磊:《国务院法制办、保监会就<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险条例>答记者问》,“人民网”,http://finance. people.com.cn/GB/1047/4247207.html,2010年7月20日。
    ②林勋发:《〈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评析》,载胡晓珂、陈飞主编:《保险法律评论(2010年第1集)》,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1版,第91页。
    ①张新宝、陈飞:《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理解与适用》,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323页。
    ②张新宝、陈飞:《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理解与适用》,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323页。
    ③丁凤楚:《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第162页。
    ①马志毅:《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操作法律实务》,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125页。
    ②刘锐等:《中国机动车强制保险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1版,第156页。
    ③张新宝、陈飞:《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理解与适用》,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173页。
    ①刘炤等:《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監仗趵鸵濉罚沙霭嫔?2006年第1版,第63页。
    ①李青武:《机动车责任强制保险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1版,第150页。
    ②罗雪燕:《交强险限额低应提高》,《深圳特区报》2010年1月16日,第4版。
    ③师安宁:《交强险法律解析》,《人民法院报》2006年8月9日,第5版。
    ①刘炤等:《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監仗趵鸵濉罚沙霭嫔?2006年第1版,第63页。
    ②林勋发:《〈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评析》,载胡晓珂、陈飞主编:《保险法律评论(2010年第1集)》,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1版,第87页。
    ①陈飞:《我国交强险制度中救助基金垫付义务的不足及完善》,载胡晓珂、陈飞主编:《保险法律评论(2010年第1集)》,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1版,第106页。
    ②李理:《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立法的若干问题》,《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第94页。
    ①公安部交通管理局:《2009年全国机动车和驾驶人数量增长迅猛》,“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网站”,http://www.bjjtgl.gov.cn/publish/portal0/tab63/info16248.htm,2010年9月6日。
    ②中国保险行业协会:《2009年度交强险业务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网站”,http://www.gov.cn/j rzg/2010-08/20/content_1684625.htm,2010年9月6日。
    ①陈飞:《我国交强险制度中救助基金垫付义务的不足及完善》,载胡晓珂、陈飞主编:《保险法律评论(2010年第1集)》,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1版,第109页。
    ①李青武:《透视‘同命不同救助’之病灶——析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试行办法〉》,“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网”,http://www.cnlsslaw.com/list.asp?unid=6303,2010年9月8日。
    ①孟利民等:《机动车事故受害人救济机制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第1版,第133页。
    ②刘锐:《机动车交通事故侵权责任与强制保险》,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359—361页。
    ③刘锐:《机动车交通事故侵权责任与强制保险》,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365页。
    ④刘锐:《机动车交通事故侵权责任与强制保险》,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361页。
    ①梁慧星:《关于中国道路交通事故赔偿的法律制度》,《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6期,第40页。
    ②郁光华:《走向交通人身伤亡事故处理的完全性无过失保险机制(下)》,“中国民商法律网”,http://www.c 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asp?id=9052,2010年8月21日。
    ①施文森、林建智:《强制汽车保险》,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第1版,第325页。
    
    ①孟利民等:《机动车事故受害人救济机制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第1版,第11页。
    ②施文森、林建智:《强制汽车保险》,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第1版,第363页。
    ③郭左践主编:《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制度比较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第1版,第157页。
    
    ①江朝国:《强制汽车责任保险法》,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第2版,第134页。
    ②刘锐等:《中国机动车强制保险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1版,第106页。
    ③张新宝:《中国侵权行为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2版,第9页。
    ①郭左践主编:《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制度比较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第1版,第158页。
    ②Harvey Rosenfield, Auto Insurance: Crisis and Reform, University of Memphis Law Review 29(1998), P.90-91.
    ③江朝国:《强制汽车责任保险之保障范围》,《月旦法学教室》2005年第25期,第109页。
    ④Stephen D.Sugarman,Quebec's Comprehensive Auto No-Fault Scheme and the Failure of Any of the United States to Follow,“伯克利大学法学院网站”,http://www.law.berkeley.edu/faculty/sugarmans/Quebec% 20Revised.doc,2010年8月20日。
    ①Gary T. Schwartz,Auto No-Fault and First-Party Insurance:Advantages and Problems,Southern California Law Review 73(2000),p.668.
    ②Toby Handfield and Nozick, Prohibition and No-Fault Motor Insurance, Journal of Applied Philosophy 2 (2003), p.206.
    ③施文森、林建智:《强制汽车保险》,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第1版,第378页。
    ①郭左践主编:《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制度比较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第1版,第213页。
    ②郭左践主编:《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制度比较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第1版,第85页。
    ③郭左践主编:《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制度比较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第1版,第213页。
    ④汪信君:《论强制汽车责任保险法修正条文》,《台湾本土法学》2005年第68期,第106页。
    ①陈忠五:《法国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法的发展趋势——以1985年7月5日法律的改革为中心》,《台大法学论丛》2004年第1期,第131—132页。
    ①杨立新主编:《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研究》,法律出版社2009年第1版,第31页。
    ②邹海林:《责任保险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23页。
    ③邹海林:《〈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引发的疑惑》,“中国民商法律网”,http://www.civillaw.com.cn/Arti cle/default.asp?id=22126,2010年8月24日。
    ①朱铭来等:《我国交强险首年运营存在的主要问题》,载江生忠主编:《中国保险业发展报告(2008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第1版,第136页。
    ②温世扬:《道路交通事故中保险公司‘无责赔付’之我见》,《中国金融》2005年第9期,第67页。
    ③李青武:《机动车责任强制保险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1版,第147页。
    ①邹海林:《〈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引发的疑惑》,“中国民商法律网”,http://www.civillaw.com.cn/Arti cle/default.asp?id=22126,2010年8月24日。
    ②温世扬:《道路交通事故中保险公司‘无责赔付’之我见》,《中国金融》2005年第9期,第67页。
    ③李青武:《机动车责任强制保险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1版,第136页。
    ①王胜明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第1版,第8页。
    ②张新宝:《道路交通事故责任归责原则的演进与〈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法学论坛》2006年第2期,第117页。
    ③江朝国:《强制汽车责任保险法第五条于适用上之难题与解决》,《月旦法学教室》2003年第7期,第74页。
    
    ①张新宝:《侵权责任法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版,第35页。
    ②丁凤楚:《机动车交通事故侵权责任强制保险制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第76页。
    ③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二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150页。
     ①杨立新:《从〈民法通则〉到〈侵权责任法〉》,《国际商报》2009年12月8日,第12版。
    ①张新宝:《侵权责任法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版,第33页。
    ②于敏:《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与过失相抵—法律公平的本质及其实现过程》,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1版,第227页。
    ①梁慧星:《论制定机动车交通事故赔偿法》,《法学研究》1991年第2期。转引自丁凤楚:《机动车交通事故侵权责任强制保险制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第118页。
    ②范利平:《侵权行为法中的因果关系—理论与实践》,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版,第247页。
    ①张新宝:《侵权责任法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版,第55—57页。
    ②李青武:《机动车责任强制保险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1版,第154页。
    ③王建敏:《我国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完善》,载王保树主编:《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版,第707页。
    ④张新宝、陈飞:《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理解与适用》,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149页。
    ①张新宝、陈飞:《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研究报告》,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1版,第120—121页。
    ②翁艳玲:《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中保险公司的赔付责任》,《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第10期。转引自张新宝、陈飞:《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理解与适用》,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148页。
    ③文杰、尹娜:《论完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第71页。
    ①郭左践主编:《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制度比较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第1版,第36页。
    ②刘锐等:《中国机动车强制保险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1版,第150页。
    ③陈恒才:《交强险“快处快赔”下月施行》,《中山日报》2009年11月18日,第3版。
    ④丁凤楚:《机动车交通事故侵权责任强制保险制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第160页。
    ①孟利民等:《机动车事故受害人救济机制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第1版,第164—165页。
    
    ①李青武:《机动车责任强制保险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1版,第156页。
    ②李青武:《机动车责任强制保险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1版,第157页。
    ①张新宝、陈飞:《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研究报告》,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1版,第39页。
    ①樊大彧:《交强险:私家车该为运营车买单吗?》,《北京青年报》2010年8月21日,第4版。
    ②刘炤等:《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監仗趵鸵濉罚沙霭嫔?2006年第1版,第27页。
    ③张新宝、陈飞:《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理解与适用》,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202页。
    ①李青武:《机动车责任强制保险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1版,第160页。
    ②丁凤楚:《机动车交通事故侵权责任强制保险制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第161页。
    ③刘锐等:《中国机动车强制保险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1版,第151页。
    ①广义的保险代位权包括权利代位和物上代位两种。物上代位是指保险人在赔偿被保险人财产的全部损失后,有直接取得保险标的物的所有权的行为。狭义的保险代位权仅指权利代位即代位求偿权。本文仅围绕权利代位的法律问题展开讨论。
    ②覃有土、樊启荣:《保险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238页。
    ①江朝国:《保险法论文集(三)》,瑞兴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第1版,第75页。
    ②朱铭来、曹燕:《浅析保险代位求偿权》,载杨柏华总编:《保险业法制年度报告(2006)》,法律出版社2007年第1版,第339页。
    ③江朝国:《保险法论文集(一)》,瑞兴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第1版,第444页。
    ①丁凤楚:《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第177—178页。
    ②覃有土、樊启荣:《保险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239页。
    ①徐卫东主编:《保险法学》,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2版,第63页。
    ②覃有土、樊启荣:《保险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68页。
    ③徐卫东主编:《保险法学》,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2版,第63页。
    ④吴荣清:《财产保险概要》,三民书局1992年第1版,第225页。
    ①丁凤楚:《机动车交通事故侵权责任强制保险制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第135页。
    ②刘金章等:《责任保险》,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第104页。
    ③江朝国:《强制汽车责任保险法》,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第2版,第167页。
    
    ①江朝国:《强制汽车责任保险法》,智胜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年第1版,第148页。
    ②李薇:《日本机动车事故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1版,第113页。
    ③李青武:《机动车责任强制保险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1版,第187页。
    ①覃有土、樊启荣:《保险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263页。
    ②刘炤等:《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監仗趵鸵濉罚沙霭嫔?2006年第1版,第10页。
    ③李薇:《日本机动车事故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1版,第99页。
    ④江朝国:《强制汽车责任保险法》,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第2版,第182页。
    ①邹海林:《我国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制度评析》,载李劲夫主编:《保险法评论(第一卷)》,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第1版,第208页。
    ②郭锋等:《强制保险立法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第1版,第15页。
    ③施文森、林建智:《强制汽车保险》,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第1版,第139页。
    ①郭锋等:《强制保险立法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第1版,第15页。
    ②张俊岩主编:《保险法热点问题讲座》,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第1版,第117页。
    ③覃有土、樊启荣:《保险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268页。
    ④李薇:《日本机动车事故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1版,第244—245页。
    ⑤邹海林:《责任保险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245页。
    
    ①覃有土、樊启荣:《保险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264—265页。
    ②邹海林:《责任保险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246页。
    ③江朝国:《强制汽车责任保险法》,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第2版,第145页。
    ①李青武:《机动车责任强制保险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1版,第216页。
    ②李薇:《日本机动车事故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1版,第247页。
    ③邹海林:《责任保险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248页。
    ①江朝国:《强制汽车责任保险法》,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第2版,第145页。
    ②王利明:《合同法研究(第一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108页。
    ③贾林青:《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中交通事故受害人的地位和权利》,《法制日报》2005年8月3日,第10版。
    
    
    ①江朝国:《强制汽车责任保险法》,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第2版,第146页。
    ②江朝国:《强制汽车责任保险法》,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第2版,第146页。
    ①李薇:《日本机动车事故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1版,第241页。
    ①邹海林:《责任保险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245—246页。
    ②刘锐等:《中国机动车强制保险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1版,第157页。
    ③江朝国:《强制汽车责任保险法》,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第2版,第446页。
    ④江朝国:《强制汽车责任保险法》,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第2版,第451页。
    ①江朝国:《强制汽车责任保险法》,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第2版,第446页。
    ②丁凤楚:《机动车交通事故侵权责任强制保险制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第204页。
    
    ①李青武:《机动车责任强制保险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1版,第234页。
    ②刘锐等:《中国机动车强制保险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1版,第177页。
    ③江朝国:《强制汽车责任保险法》,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第2版,第545页。
    
    ①李青武:《机动车责任强制保险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1版,第238页。
    ②江朝国:《强制汽车责任保险法》,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第2版,第489页。
    ①江朝国:《强制汽车责任保险法》,智胜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年第1版,第351页。
    
    
    ①孟利民等:《机动车事故受害人救济机制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第1版,第206页。
    ②江朝国:《强制汽车责任保险法》,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第2版,第488页。
    ③江朝国:《强制汽车责任保险法》,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第2版,第488页。
    ①中国保险行业协会:《2009年度交强险业务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网站”,http://www.gov.cn/ jrzg/2010-08/20/content_1684625.htm,2010年9月6日。
    ②李理:《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立法的若干问题》,《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第94页。
    ③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有关负责人就交强险业务情况答记者问》,“中国保险业协会网站”,http://www.iachina.cn/IC/Index/attention/8293_3.html,2010年9月7日。
    ①李理:《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立法的若干问题》,《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第93页。
    ②张新宝、陈飞:《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理解与适用》,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221页。
    ①李青武:《透视‘同命不同救助’之病灶——析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试行办法〉》,“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网”,http://www.cnlsslaw.com/list.asp?unid=6303,2010年9月8日。
    ②江朝国:《强制汽车责任保险法》,智胜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年第1版,第355—356页。
    ③郭超:《北京机动车保有量超过450万辆》,“新浪网”,http://news.sina.com.cn/c/2010-09-08/022221058119. shtml,2010年9月8日。
    ①丁凤楚:《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第219页。
    
    ①樊大彧:《交强险:私家车该为运营车买单吗?》,《北京青年报》2010年8月21日,第4版。
    ②李理:《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立法的若干问题》,《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第95页。
    ①李青武:《机动车责任强制保险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1版,第254页。
    1.徐卫东.保险法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徐卫东.保险法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3.邹海林.责任保险论[M] .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4.邹海林.保险法[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8.
    5.温世扬.保险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6.于敏.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与过失相抵[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7.方乐华.保险与保险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8.杨立新.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9.李薇.日本机动车事故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
    10.郭锋、杨柏华、胡晓珂、陈飞.强制责任保险立法研究[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
    11.刘锐.机动车交通事故侵权责任与强制保险[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
    12.丁凤楚.机动车交通事故侵权责任强制保险制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
    13.郭左践.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14.覃有土、樊启荣.保险法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5.樊启荣.责任保险与索赔理赔[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
    16.孟利民、刘锐、王揆鹏.机动车事故受害人救济机制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17.刘金章、刘连生、张晔.责任保险[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18.张新宝、陈飞.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研究报告[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19.王胜明.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解读[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
    20.张新宝.侵权责任法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1.杨柏华.保险业法制年度报告(2006)[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22.吴定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释义[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23.张新宝、陈飞.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理解与适用[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24.刘炤、杨柏华、郭左践.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释义[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25.李青武.机动车责任强制保险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26.刘锐、李祝用、曹顺明.中国机动车强制保险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27.江生忠.中国保险业发展报告(2008)[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28.刘宗荣.新保险法:保险契约法的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9.张俊岩.保险法热点问题讲座[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
    30.胡晓珂、陈飞.保险法律评论(2010年第1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31.丁凤楚.保险法—理论?实务?案例[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8.
    32.王保树.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3.王保树.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4.陈云中.保险学[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8.
    35.汪信君、廖世昌.保险法理论与实务[M].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6.
    36.吴荣清.财产保险概要[M].台北:三民书局,1993.
    37.江朝国.强制汽车责任保险法[M].台北:智胜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
    38.江朝国.强制汽车责任保险法[M].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6.
    39.叶启洲.保险法专题研究(一)[M].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7.
    40.施文森、林建智.强制汽车保险[M].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9.
    41. [美]迈克尔·D·贝勒斯.法律的原则——一个规范的分析[M].张文显、宋金娜、朱卫国、黄文艺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42. [美]乔治斯?迪翁、斯科特?E?哈林顿.保险经济学[M].王国军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3. [英]威廉?大卫?罗斯.亚里士多德[M].王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4. [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渠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45. [加]欧内斯特·J·温里布.私法的理念[M].徐爱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王利明.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受害人救济机制[J].中国法学.2009(4).
    2.郭锋,胡晓珂.强制责任保险研究[J].法学杂志.2009(5).
    3.赵明昕.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利益衡平问题研究[J].现代法学.2005(4).
    4.徐爱国.亚里士多德法律正义论的思想史探索[J].中外法学.2004(4).
    5.赵迅,严颂.弱势群体保护的法哲学诠释—以社会连带为视角[J].法学杂志.2006(5).
    6.邓纲.侵权之诉还是政府干预—经济法与民法视野中的外部性矫正问题[J].现代法学.2001(1).
    7.胡元聪.法与经济学视野中的外部性及其解决方法分析[J].现代法学.2007(6).
    8.于敏.海峡两岸强制汽车责任保险法律制度比较研究—从国际趋势和受害人保护看两岸措施统合之必要[J].中国法学.2007(5).
    9.李明发,王俊超.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险与民事赔偿关系研究[J].法学家.2007(5).
    10.杨立新.修正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的进展及审判对策[J].法律适用.2008(3).
    11.罗振军,佟瑞鹏.中国道路交通安全与机动车保险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保险研究. 2008(5).
    12.胡海滨.逐步扩大强制保险范围的必要性探讨[J].保险研究.2007(3).
    13.李祝用,徐首良.论<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立法缺陷[J].保险研究.2005(3).
    14.刘锐.强制责任保险与无过失保险可否兼容?—台湾的经验与大陆的教训[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7).
    15.刘锐.机动车事故责任的严格化及其正当性[J].西北师大学报.2006(4).
    16.王伟.论机动车三者险的制度体系[J].保险研究. 2005(5).
    17.郭鸣.强制缔约制度基本问题[M].//廖益新主编.厦门大学法律评论(第14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
    18.邹海林.我国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制度评析[M].//李劲夫主编.保险法评论(第一卷),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
    19.张小红.对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实施中问题的思考[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1).
    20.李理.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立法的若干问题[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3).
    21.王泽鉴.特殊侵权行为(八)——动力车辆驾驶人责任与强制汽车责任保险制度[J].台湾本土法学.2005(73).
    22.陈忠五.法国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法的发展趋势—以1985年7月5日法律的改革为中心[J].台大法学论丛.2004(1).
    23.陈忠五.强制汽车责任保险法立法目的之检讨[J].台湾本土法学.2005(70).
    24.陈定辉.政策性保险法制化过程重要原则初探[J].台湾本土法学.2005(68).
    25.江朝国.強制汽车责任保险法修正新法评析─以受益人之修正为中心[J].台湾本土法学.2005(69).
    26.汪信君.论强制汽车责任保险法修正条文─补偿与赔偿之再省思[J].台湾本土法学.2005(68).
    27.陈俊元.两岸保险代位法制之比较研究[J].法令月刊.2004(11).
    28.叶启洲.强制汽车责任保险之除外危险与代位——兼评新强制汽车责任保险法第二十九条之妥当性[J].法学丛刊.2005(2).
    29.叶启洲.强制汽车责任保险之复保险撤销权与法定保险金额制——新强制汽车责任保险法第二十二条评析[J].法学丛刊. 2007(2).
    30.陈忠五.法国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法的发展趋势—民法学术研究会第35次学术研讨会[J].法学丛刊.2004(4).
    31.卢世宁.强制汽车保险有关垂直求偿与交叉求偿制度之比较[J].万国法律.2002(122).
    32.江朝国.強制汽车责任保险修正条文评析——修正条文第十四条消灭时效与第二十八条保险人免责规定之检讨[J].月旦法学杂志.2005(123).
    33.江朝国.强制汽车责任保险法给付制度之特殊性与给付请求权之继承[J].月旦法学杂志.2006(137).
    34.江朝国.论强制汽车责任保险法被保险人之范围[J].月旦法学杂志.2004(111).
    35.林建智.强制汽车责任保险之争议解析[J].风险与保险.2007(14).
    36.林勋发.强制汽车责任保险法主要争议与修正条文评述[J].台湾本土法学.2005(69).
    37.龙翼飞.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险的制度价值[N].人民法院报,2008-2-14(5).
    38.师安宁.交强险法律解析[N].人民法院报,2006-8-9(5).
    39.贾林青.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中交通事故受害人的地位和权利[N].法制日报,2005-8-3(10).
    40.贾林青.如何理解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的强制性[N].检察日报,2005-3-17(9).
    41.贾林青.《道路交通法》第76条的修改建议——兼谈交强险的有效适用[N].中国保险报,2007-11-21(G01).
    42.贾林青.从交强险讨论看政府公信力[N].法制日报,2007-7-13(003).
    43.李青武.交强险的角色与担当[N].中国保险报, 2010-8-25(2).
    44.王莹.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险的法律关系分析[N].人民法院报,2008-2-14(5).
    45. Steven M. Shavell, The Judgment Proof Problem[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Law and Economics, 6(1986).
    46. Ehren Zweig,“Full Aid”Insurance for the Traffic Victim-A Voluntary Compersation Plan[J].California Law Review ,18(1955).
    47. Jeffrey O'Connell, Operation of No-Fault Auto Laws:A Survey of the Surveys [J].Nebraska Law Review ,56(1977).
    48. Mark Greene, The Automobile Accident Insurance Act of Saskatchewan[J]. Chitty’s Law Journal, 38(1952).
    49. Alma Cohen and Rajeev Dehejia,The Effect of Automobile Insurance and Accident Liability Laws on Traffic Fatalities[J]. The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47 (2004).
    50. Harvey Rosenfield, Auto Insurance: Crisis and Reform[J].University of Memphis Law Review, 29(1998).
    51. Gary T. Schwartz, Auto No-Fault and First-Party Insurance:Advantages and Problems[J].Southern California Law Review, 73(2000).
    52. Toby Handfield and Nozick, Prohibition and No-Fault Motor Insurance[J].Journalof Applied Philosophy, 2 (2003).
    53. Jeffrey O'Connell and Janet Beck, An Update of the Surveys on the Operation of No-Fault Auto Law[J].Insurance Law Journal, 129(1979).
    54. Robert E. Keeton and Jeffrey O'Connell, Basic Protection Automobile Insurance [J].University of Illinois Law Forum, 10(196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