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访制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教育信访制度是我国信访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从性质上来说是一种行政信访。教育信访制度是指教职工、学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采取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方式,向各级教育部门(包括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高等学校、中小学和幼儿园)或其他信访工作机构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建议和要求,并由有关教育部门予以处理的活动。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教育信访制度扮演着对教育权益救济的角色,同时近年来我国教育信访的相应统计数据则表明我国教育行政部门正面临着较大教育信访压力。当信访制度之存废面临着时代的抉择时,教育信访制度又将面临着怎样的选择呢?
     教育信访制度目前所面临的困境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人治化的运作与法治的背离。从教育信访制度的运行过程来看,在其运行之初筛选机制的运用使得教育信访制度与法治的公正要义相背离;人治化的运作使教育信访制度成为“权力装置”,这与作为“权利装置”的法治相背离;对教育信访问题处理的非规范性使得教育信访制度的运行结果具有极强的不确定性,这与法治的程序正义之要旨相背离。二是异向目标的互动——制度良性运作基本要求的违背。教育信访人的目标主要指向教育权利的救济与保障,而教育信访部门的工作目标则指向的是教育领域的安全与稳定,对教育权利的救济与保障仅仅是教育信访部门在追求前述目标下的一种可能结果。由于教育信访人与教育信访部门的目标相异,因此各方追求各自目标的过程就是双方进行博弈的过程,并进而将教育信访制度撕扯得面目全非、并使其异化。三是功能扩张与虚置。教育信访制度的基本功能,无论是三功能说还是四功能说,在现实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压抑与虚置,与此同时教育信访制度突破原有功能的界说而表现出扩张的一面,扩张后的功能可概称为维稳功能。维稳功能从静态渗透与动态运作两个方面支配与左右着现行教育信访制度,使教育信访工作从理性变为非理性,并极易游离于法治之外。
     造成上述教育信访制度困境的原因是复杂的。最基本的原因有三个:1.教育信访制度法制化改造的不彻底性,使得名义上由行政法规《信访条例》所规范与调整的制度,实质上却不具有法律制度的基本属性——法律制度的确定性与由法律规范调整的属性。既然不是法律制度,自然难以自觉遵循法律的基本原则与制度;既然不是法律制度,则难免会不知不觉沿袭人治作风;既然不是法律制度,在教育信访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治作风就可能消解国家司法机关的权威之现代社会治理的基础。因此,教育信访制度法制化改造的不彻底性,使得该制度实质上提供的是一个在法律之外解决教育信访问题的途径。2.教育部门自上而下的科层管理体制,实际上是一种控制——压力型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上级教育部门大多掌管着下级教育部门的至少一、两个命门,使下级总要听命于上级。因此,对于教育信访问题的解决,主要并非依据现有的规范(规则、制度等)进行,而是基于这种“控制——压力”的力度;同时在这种上下级教育信访部门之间所形成的类似于闭合性的系统内,对教育信访问题的解决更显得无章法可循。3.教育权利救济机制不完善为教育信访制度的功能扩张提供了可能与空间,所谓使教育信访制度“乘虚而入”。正是教育权利救济机制的不振使教育信访制度才有了补阙的可能。
     教育信访制度如何走出困境呢?恐怕要根据其所面临的困境,不仅要对其自身进行相应的改造,而且还要对教育法制进行相应的完善。具体来说,教育信访制度走出困境的基本思路是:首先,从教育信访制度本身的完善入手,进行内部改良,即明确教育信访制度的功能与进行法制化改造。其次,完善教育权利救济机制,以避免教育信访制度功能的扩张与虚置。最后,完善我国的教育法制,为依法行政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
Educational petition system, as one part of the petition system in China, is one administrative petition by nature.Educational petition system is that teachers and other staff members in school, students, citizenery, corporations and the other organizations reflect,present opinion, proposal or request to the all levels educational departments (includ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at all level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iddle schools, primary schools and children gardens) or other petition organezations and the actives that should be dealt with by the relevant educational department. Quite a long period, educational petition system role for the rights remedy,and in recent years the corresponding figures of educational petition show that th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is facing greater pressure. When the educational petition system is in the face of the choice in the new era, how does it to choose?
     The predicament that the educational petition system is now facing can be summed up in three aspects:1.its function ruled by man deviates from the rule of law.In the running darly of its function course, the use of the filtering mechanism makes the educational petition system deviate from the justice of rule of law.The function ruled by man makes it a device of power that deviate from the rule of law as a device of rights.lt handles the petitions by nonnormal way, that makes the petitions resolves is uncertain that deviates form the procedural justice.2.There are different aims for the parties that violates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the system's benign function.The educational petitioner's aim is the remedy for educational rights, and the educational petition departments'aim is the safety and stability in the educational field.Because the aims of the parties is different, the course of the persuit for the aims for the parties is the course of game that make the system be torn down.3.Function expansion and nominal.The educational petition system's basic functions, either three functions or four functions, are enduring different degree depression and nominal.At the same time, the educational petition system expand above the basic functions, and the expansive function is to maintain the stability.The function to maintain the stability control the courrent educational petition system in two ways by statics and dynamics, that make the petition work into irrational and be isolated in the rule of law.
     The causes of the educational petition system's predicament are complex, and there are three basic causes:1. The educational petition system reconstructed by law is halfway. The educational petition system, namely regulated by the administrative law The Petition Code,in essence does not have legal system's basic properties.2. Supervisory-pressur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system, actually a top-down division management system, makes the educational petition department be in the strict sense of independence. The upper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controls one or two vitaports of lower department, that forms a closed system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3. Because the educational rights remedy system is not perfect, the educational petition system has the possibility of expansing its function.
     How the educational petition system goes out of the predicament? Maybe we should not only reconstruct itself but also perfect the educational laws. Specifically, the basic train of thought isthat:1. Perfect the educational petition system, that is to definite its function and reconstruct by law.2. Perfect the educational rights remedy system in order to avoid the educational petition system's functions' expansion and nominal.3. Perfect the educational law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precondition for the administration by law.
引文
①应星.作为特殊行政救济的信访救济[J].法学研究,2004,(3).
    ②二表是根据教育部网站及《中国教育年鉴》(2000-2010)有关2000-2010年教育部教育信访工作总结报告中所公布的数据基础上制作。表1的数据是根据教育部2000-2007年历年所公布的较为完整数据的两项进行统计制作,但由于教育部所公布数据的范围所限,此表并无2003与2008-2010年的数据。表2中的总件(人、个)数包括来信件数、来访人数及电话信访个数。由于教育部所公布的数据有的稍有出入,如2007年所公布的数据中,在与2006年作相应对比时所参考的数据与其2006年所公布的数据略有不同,故表1所采用的数据以教育部当年所公布的数据为准,其作阴影处理的数据,是根据教育部当年所公布数据计算所得。
    ①教育部.教育部积极开展直属高校信访积案化解工作[J].《教育部简报》,2010,(12).
    ②鲁鹏.制度与发展关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43.
    ③表3也是根据教育部网站及《中国教育年鉴》(2000-2010)有关教育部教育信访工作总结报告进行的统计与制作。
    ①参见李慕洁.应用信访学[M].北京:华龄出版社,1991:2;《信访工作基本知识》编写组.信访工作基本知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4.
    ②谢欣.试论我国的信访制度[D].吉林大学法律硕士论文,2009:4.
    ③李微.涉诉信访制度研究[D].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论文,2008:7.
    ④参见朱应平.行政信访若干问题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37-139.
    ⑤参见朱颖.我国政府推进电子信访进行中的问题与对策[D].吉林大学行政管理硕士论文,2005:2-3.
    ⑥参见李宏勃.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民信访[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7-28.
    ⑦李宏勃.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民信访[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9.
    ①朱应平.行政信访若干问题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8.
    ②于建嵘.“信访悖论”及其出路[J].人民论坛,2009,(8).
    ③参见王晓莹.法治进程中的信访制度困境及其出路[D].黑龙江大学法学理论硕士论文,2006:8.
    ④赵明日.当代中国法治进程中信访的困境与现实选择[Dl.黑龙江大学法学理论硕士论文,2008:18.
    ⑤参见李秋学.中国信访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378-387.
    ①于建嵘.对信访制度改革争论的反思[J].中国政党干部论坛,2005,(5).
    ②参见郑文靖.信访制度与信访实践再思考——着眼和谐社会的政策回应渠道建设[J].理论探索,2006,(5).
    ③熊云辉,胡小芳.信访中的主题词[J].井冈山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7,(5).
    ④参见王晓莹.法治进程中的信访制度困境及其出路[D].黑龙江大学法学理论硕士论文,2006:6-7.
    ⑤赵凌.中国信访制度实行50多年走到制度变迁关口[N].南方周末,2004-11-4.
    ①参见李秋学.中国信访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216-233.
    ②参见朱应平.行政信访若干问题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9.
    ③参见董鑫.从信访的权利性质看其制度定位[J].理论学刊,2006,(6).
    ④李宏勃.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民信访[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5.
    ⑤何凯.信访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法律硕士论文,2005:43.
    ⑥柳杨.论我国信访制度的完善与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政治学理论硕士论文,2009:3-4.
    ①参见颜娟.法律信任建立的社会基础探析——以当代中国转型时期信访制度的演进为例[D].西南政法大学法理学硕士论文,2006:18-21.
    ②梁科.从信访困境论我国民意表达机制的完善[D].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论文,2008:25-27.
    ③赵明日.当代中国法治进程中信访的困境与现实选择fD].黑龙江大学法学理论硕士论文,2008:31-35.
    ④李文飞.论我国信访制度的改革[D].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硕士论文,2007:23-25.
    ⑤陈广胜.将信访纳入法治的轨道——转型期信访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D].浙江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2005:16-21.
    ⑥冯毅.信访改革研究[D].四川大学法律硕士学位论文,2007:1.
    ⑦王晓莹.法治进程中的信访制度困境及其出路[D].黑龙江大学法学理论硕士论文,2006:43.
    ⑧邓玮.信访的困境与出路[J].求实,2005,(3).
    ①赵明日.当代中国法治进程中信访的困境与现实选择[D].黑龙江大学法学理论硕士论文,2008:36-37.
    ②程宇虹.社会转型背景下中国信访制度的完善研究[D].西北大学行政管理硕士论文,2008:23-27.
    ③王进寿.我国信访制度的法律问题探析[D].湘潭大学法律硕士学位论文,2006:12-14.
    ④应星.新中国信访制度的历史[J].瞭望东方周刊,2003,(4).
    ⑤孔维凤.从孙法武事件看信访工作的制度缺失[J].河南社会科学,2009,(5).
    ⑥实践中还有将信访人送到精神病院、劳动教养、强制办学习班等,以直接剥夺信访群众的人身自由,或者迫使其写下保证书,保证自己不再上访与告状等。
    ①于建嵘.对信访制度改革争论的反思[J].中国政党干部论坛,2005,(5).
    ②赵东辉.信访的体制瓶颈亟待突破:让民意顺畅上达[J].瞭望东方周刊,2003,(10).
    ③赵凌.信访改革引发争议[N].南方周末,2004-11-18.
    ④参见孔维凤.从孙法武事件看信访工作的制度缺失[Jl.河南社会科学,2009,(5).
    ⑤于建嵘.对信访制度改革争论的反思[Jl.中国政党干部论坛,2005,(5).
    ⑥朱最新,朱孔武.权利的迷思:法秩序中的信访制度[J].法商研究,2006,(2).
    ⑦胡小林.论中国信访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D].湘潭大学行政管理硕士论文,2006:28-31.
    ①谭波.论我国中央与地方行政信访分权体制的完善[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0,(1).
    ②参见谢良文.建立信访新秩序[J].人民信访,2004,(11).
    ③参见姚占伟.涉法信访与司法权威的确立[D].郑州大学法律硕士学位论文,2006:29-44.
    ④参见毛寿龙.有效开展政府绩效评估[J].人大研究,2005,(2).
    ⑤李严昌.文化整合视角下的信访治理——转型期信访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D].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位论文,2006:30-32.
    ⑥林莉红.论信访的制度定位——从纠纷解决机制系统化角度的思考[J].学习与探索,2006,(1).
    ⑦参见朱应平.行政信访若干问题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9-14.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G].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801.
    ②蒋爱红.论我国信访制度的完善[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律硕士学位论文,2006:20.
    ①有陈诉、上诉、申诉(仲诉)、哭诉、涕诉、泣诉、号诉、哀诉、争诉、竞诉、遮诉、趋诉、嗟诉、辩诉、屡诉、累诉、奔诉、潜诉、讥诉、毁诉、污诉、妄诉、仇诉、私诉、控诉、披诉、列诉、论诉、往诉、赴诉、走诉、越诉、自诉、通诉、牒诉、抱牌诉、呈诉、客诉、断诉、词诉(辞诉)等。(参见胡中才.古代“信访”史话[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370-400.)
    ①朱颖.我国政府推进电子信访进行中的问题与对策[D].吉林大学行政管理硕士论文,2005:2-3.
    ①教育部简报,2010,(12).
    ①参见刁杰成.人民信访史略[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
    ②参见赵凌.国内首份信访报告获高层重视[N].南方周末,2004-11-4.
    ③参见刁杰成.人民信访史略[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20-23.
    ①高教部,即高等教育部,于1951年11月15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19次会议通过决议成立。在当时,高等教育部主管全国高等师范学校、民族院校以外的高等学校,师范学校以外的中等专业学校,工农速成中学及有关留学生派遣、接受和回国等事项;其余有关教育事项等则由教育部主管。但在之后高等教育部和教育部所主管事项又发生过几次变化。1958年2月1日高等教育部和教育部合并成为教育部。但在1963年10月23日教育部又再次分设为教育部和高等教育部,1964年3月,两部正式分开办公。1966年7月23日两部又合并为教育部,但之后教育部几乎已处于瘫痪状态,1970年6月22日成立国务院科教组专管教育工作,直至1975年1月17日第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决定成立教育部,国务院科教组却予以撤销。1985年6月18日设立国家教育委员会,教育部即予撤销,1998年3月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又更名为教育部。(参见李国钧,王炳照主编:《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八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38-183页。)
    ②参见刁杰成.人民信访史略f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75.
    ③刁杰成.人民信访史略[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80.
    ④参见刁杰成.人民信访史略[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118.
    ⑤参见刁杰成.人民信访史略[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117-150.
    ①参见刁杰成.人民信访史略[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98-99.
    ②参见刁杰成.人民信访史略[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82.
    ③李晓燕.教育法学(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63.
    ①《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1982-1984)[G].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351.
    ①南通市教育局.2005-2007年全市教育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目标管理考评细则[EB]. http://www.jsrgjy.net/Item/ 1639.aspx最后访问时间2010年12月6日.
    ②参见教育部办公厅.新时期教育信访工作探索[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6.
    ③参见教育部办公厅.新时期教育信访工作探索[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9.
    ④李宏勃.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民信访[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88.
    ①参见刁杰成.人民信访史略[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60.
    ②参见刁杰成.人民信访史略[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13.
    ①夏勇认为,法治应有以下十大规诫。1.有普遍的法律。2.法律为公众知晓。3.法律可预期。4.法律明确。5.法律无内在矛盾。6.法律可循。7.法律稳定。8.法律高于政府。9.司法权威。10.司法公正。(参见夏勇.法治是什么——渊源、规诫与价值[J].中国检察官,2006,(2).)
    ②北京社会与科技发展研究所.牛津法律大辞典(中译本)[G].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842.
    ①转引自崔卓兰,季洪涛.行政程序法原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16.
    ①教育部办公厅.新时期教育信访工作探索[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8.
    ②参见朝格图.湖北房县民办教师接连上访被政府封闭培训法[EB]. http://new.sina.com.cn/sd/2009-02-26/10391 7293500.s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0年12月7日.
    ①李政,殷婷婷.教师为编制集体上访被关押数百名学生停课声援[EB]. http://www.shm.com.cn/newscenter/2010-10/26/content 3244283.htm2010年12月7日.
    ②教育部办公厅.新时期教育信访工作探索[Cl.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5.
    ③教育部.教育部积极开展直属高校信访积案化解工作[Jl.教育部简报,2010,12.
    ④教育部办公厅.新时期教育信访工作探索[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2,83-84.
    ①参见赵凌.国内首份信访报告获高层重视[N].南方周末,2001-11-4.
    ②按照蒂利的说法,“抗争性聚集”是指十人以上作为某个群体的代表,聚集在政府门外表达诉求的一种方式。(参见Tilly, C. From Mobilization to Revolution. Mass:Addison-Wesley,1978, p275.)
    ③如江西省教育厅设学校安全稳定工作处,重庆市教育委员会设安全稳定办公室等.
    ①参见尹利民.信访的政治:民众表达与国家治理[D].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189-222.
    ①林喆.权力腐败与权力制约[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70.
    ①[美]斯蒂芬·L·埃尔金,爱德华·索乌坦.宪政新论[M].周叶谦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106.
    ②参见崔卓兰,季洪涛.行政程序法原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58-65.
    ①参见上海市教委.上海市教委创新机制积极推进信访积案化解工作[J].教育部简报,2011,(73).
    ②参见洛阳市教育局.切实做好教育信访工作[EB]. http://xfc.haedu.gov.cn/Html/197.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1年6月28日.
    ①参见教育部.教育部积极开展直属高校信访积案化解工作[J].教育部简报,2010,(12).参见教育部.2010年教育信访工作基本情况[J].教育部简报,2011,(12).
    ①王江雨.当代中国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结构与未来发展展望[J].东亚论文,2010,(8).
    ②刘卫兵.以改革创新精神扎实做好新时期信访工作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EB]. http://www.china court.org/html/article/200910/17/377784.s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1年7月27日.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办公厅编.新时期教育信访工作探索[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
    ④吉林省教育厅.吉林省教育厅(高校工委)信访工作八项制度[EB]. http://www.ccnews.gov.cn/jy/jyxz/dfzcfg/20071 0/t20071012_164299.htm最后访问日期2011年7月27日.
    ①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教育厅务实创新抓重点努力开创信访工作新局面[J].教育部简报,2011,(79).
    ①郭秀晶,马乐,王霁霞.北京教育法律救济的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6,(1).
    ①参见王锰.江某诉北京某大学人事争议案[J].工会博览,2005,(23).
    ②戈尔丁.法律哲学[M].齐海滨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232.
    ①如《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申诉制度》规定:省高校申诉委认为必要时也可以通知相关人员到会说明,或举行听证会公开审查.(黑龙江省教育厅网站,http://www.hlje.net/class zcfg/view.cfm?acid=86A3DB80733A2 1B60F4D712&time=20090508.)《重庆市学生申诉办法》规定:申诉审理原则上实行书面审查,申诉处理委员会认为必要时也可以通知相关人员到会说明,或者举行听证.(重庆市教育网站,http://www.cqje.gov.cn/site/ht Ml/cqjwportal/chongqsdfxjyfg/2009-01-21/Detail_114.htm.)
    ②参见林莉红.中国行政救济理论与实务[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274.
    ③徐向前.我国人事争议仲裁制度浅析[J].法学评论,2004,(5)
    ①朱应平.教师权益法律救济研究[J].行政法学研究,2000,(4)
    ②郭秀晶,马乐,王霁霞.北京教育法律救济的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研究[C].中国教育法制评论(第4辑).北京:中国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277-278.
    ③吴开华,张铁明.民办学校教师权益现状的调查与思考——以广东中山市为例[J].中小学管理,2009,(11):38.
    ④此数据是在云南省网上信访件办理情况查询页面上搜索与统计而得,具体网址是http://xfservice.yn.gov.cn/xinfa ng/xfjcx.do最后访问时间是2011年4月30日.
    ①陈新民.行政法学总论[M].台北:三民书局,1997:13.转引自蔡乐渭.服务行政的基本问题研究[J].江淮论坛,2009,(3).
    ②参见[英]卡罗尔·哈洛,理查德·罗斯林.法律与行政[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55.
    ①[法]狄骥.公法的变迁[M].郑戈译.沈阳:辽海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50-53.转引自蔡乐渭.服务行政的基本问题研究[J].江淮论坛,2009,(3).
    ②参见沈荣华,王扩建.我国服务型政府研究览析[J].行政论坛,2010,(4).
    ③徐友邦.社会变迁与政府行政模式转型[J].浙江学刊,1999,(5).转引自沈荣华,王扩建.我国服务型政府研究览析[J].行政论坛,2010,(4).
    ④温家宝.加强政府建设,推进管理创新[EB].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09/07/content_5062506.htm.最后访问时间2011年4月6日.
    ⑤参见莫于川,郭庆珠.论现代服务行政与服务行政法——以我国服务行政法律体系建构为重点[J].法学杂志,2007,(3).
    ①广东省教育厅.关于教育行政机关定期组织干部下访的实施办法[EB]. http://www.gdhed.edu.cn/main/www/276/ 2010-05/115439.html.最后访问时间2011年4月7日.
    ②蔡乐渭.服务行政的基本问题研究[J].江淮论坛,2009,(3).
    ③蔡乐渭.服务行政的基本问题研究[J].江淮论坛,2009,(3).
    ④劳凯声认为,教育产品应当是非垄断性的公共物品。(劳凯声.中国教育法制评论(第1辑)[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6.)
    ①江必新,刘新少.服务行政与自由法治之辩[J].民主与法制,2011,(1).
    ①目前也有些学者提议制定《信访法》,理由是《信访条例》法律层级太低,且不能成为政府系统以外的信访工作依据,如人大、党委、司法、军队、事业单位等,不利于大信访格局的构建;通过立法层次的提高,改变我国信访机构的层次不一、权力不一的弊端等。(参见.李俊.论我国信访制度的完善[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律硕士学位论文,2006:28-29;彭峻.论我国信访制度的完善[D].苏州大学公共管理硕士论文,2009:33.)
    ①[英]洛克.政府论(下篇)[M].瞿菊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85,86.
    ②转引自[英]罗杰·科特威尔.法律社会学导论[M].潘大松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184.
    ③转引自[英]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M].王明毅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73.
    ④转引自崔卓兰,季洪涛.行政程序法原理[M].法律出版社,2007:21.
    ⑤[英]威廉·韦德.行政法[M].楚建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25.
    ⑥崔卓兰,季洪涛.行政程序法原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22.
    ①我国学者在对Ombudsman进行翻译时,译法有些不一致,分别将其译成如行政监察专员、议会监察专员、议会司法专员、申诉专员等。本文采“行政监察专员”的译法。
    ②对于行政监察专员制度产生的背景,林莉红论述道:“这一时期(指二十世纪中期),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导致世界经济迅猛发展,经济的发展使所谓‘福利国’的兴起成为可能和现实,从而导致社会关系的复杂化,出现各种利益的对立和冲突。在这种对立和冲突中,与行政权的行使关系最为密切的是人们既要求行政机关提供积极、有效的服务和良好的福利,又要求对行政权力扩大进行有效的监督,以及对行政权力侵犯公民权利实施完备的法律救济。而一个简单的道理是,监督、救济的途径必须与被监督、被救济的行为相适应,行政行为和行政管理手段的多元化和复杂化必然要求和导致多途径、多方面地实施监督与救济。因此,这一时期,行政法发展的一个显著的特征是司法单轨制的危机和行政救济途径的多样化。Ombudsman制度在各国各地的建立也正是适应了这一时代背景的需要。”(林莉红.香港申诉专员制度介评[J].比较法研究,1998,(2).)
    ③参见[英]卡罗尔·哈洛,理查德·罗林斯.法律与行政[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744.
    ①[美]约翰·V·奥尔特.正当法律程序简史[M].杨明成,陈霜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法学译丛》出版理念.
    ②又称槟城、槟州,是马来西亚十三个联邦州之一,是马来西亚重要港口。1786年时被英国殖民政府开发为远东最早的商业中心。
    ①[美]罗斯科·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M].沈宗灵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3.
    ②关于英国学校招生录取申诉制度的介绍,主要参考英国School Admission Appeals Code。
    ①在英国,行政裁判所有不同的称谓,最常用的有委员会(Commission, Committee)、专员(Commissioner)、局(Board)和裁判所等。
    ②1955年,英国政府任命以弗兰克斯为首的委员会调查行政裁判所和公开调查问题。委员会于1957年提出报告,对行政裁判所的改进提出一些建议,这些建议大部分被英国政府所采纳,并直接导致了1958年《行政裁判所和调查法》的颁布,这是英国行政裁判所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③宋华琳.英国的行政裁判所制度[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4,(5).
    ④转引自郑磊,沈开举.英国行政裁判所最新改革及启示[J].行政法学研究,2009,(3).
    ⑤如英国1946年已经设立了租金裁判所,受理没有家具的出租房争端,1965年通过《租金法》时又设立了一个租金评议委员会,以解决有家具的租金争端,而不是扩大原来租金裁判所的管辖权(这两种裁判所直到1980年才合并)。
    ⑥宋华琳.英国的行政裁判所制度[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4,(5).
    ⑦在2007年行政裁判所改革之前,英国曾设立过一些对教育权利予以行政救济的裁判所,但在裁判所不断发生的整合过程中,特别是随着英国教育权利专项救济制度的跟进,得以保留下来的教育行政裁判所已不多,如特殊教育需求及残障裁判所(the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and Disability Tribunal,简称SENDIST)、学校裁判所(the School Adjudicator)等。
    ⑧例如全国有许多精神病审查裁判所、许多租金评议委员会等,分布各地,彼此独立。
    ⑨郑磊,沈开举.英国行政裁判所最新改革及启示[J].行政法学研究,2009,(3).
    ①本部分内容主要参考秦梦群.美国教育法与判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罗朝猛.教师申诉制度:美国的实践与我国的现状[J].比较教育研究,2007,(7);张少华.美国高校教师申诉机制探索——密歇根大学迪尔伯恩分校个案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7,(2).
    ①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后,各州逐步立法要求各学区实施标准成就测验(standardized proficiency test),以评定学生的学习成效。其目的主要有三:(1)评鉴各学校的办学绩效,测验平均理想者,列为优先观察名单;(2)作为高中生取得毕业证书的依据;(3)作为学生补救教育的依据。因成就测验引发的诉讼主要是因成就测验采用标准化大规模实施的形式,且作为授予文凭的依据。(参见秦梦群.美国教育法与判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57.)
    ②如1976年2月,位于纽约州的Island Trees学区董事会,召集教育局长与校长开会,以非正式的命令,将部分家长认为不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搬走。学生Pico与其同学反对教委会的决定,而向纽约州东部联邦地区法院提起上诉,认为教委员书籍从图书馆搬走,并且禁止在课堂上使用,只因其触犯了教委会成员在社会、政治、道德止的主张,而非因为缺乏教育的价值,因此其行为是违宪的。(参见秦梦群书:61-62.)
    ③即在教育过程中依学生的特性进行分类,如性别、年龄、能力、母语、居留身份等,由于形式各异,故所引起的争议各有不同,但几乎均在是否“平等保护”的大帽子下争论。不但分类学生会吃上官司,有时不分类也会被诉,其中又以特殊教育领域最常发生。(参见秦梦群书:65-67.)
    ④教育失职的案例最早多为父母指挥学校,使其子女连最基本的读写算水准都未达成,其后则多牵涉到特殊学生诊治的失误,使其被错置于不恰当的教育环境中而引起后遗症。(参见秦梦群书:75.)
    ⑤对美国大学录取政策中的积极行动所提起的诉讼。积极行动(Affirmative Action),指由美国联邦政府推行的旨在消除就业和教育领域中对少数族裔、妇女、残疾人、退伍军人等弱势群体的歧视的各种政策和措施的总称。积极行动的产生与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民权运动密切相关,1965年约翰逊总统签署了11246号行政命令,通过行政命令的手段强力推行积极行动。随后,美国传统上存在严重种族和性别歧视的高等院校开始在录取政策中引入积极行动,即在录取决定中考虑申请人种族、民族或性别因素并给予少数族裔和妇女以优先对待。但从1974年的德夫尼斯案开始,质疑积极学生录取政策的诉讼案件从未停止,美国迄今为止的教育判例中共涉及四种比较著名的积极行政类型,分别是配额制、双轨制、加分制和附加审核制。(参见申素萍.美国高等教育积极行动纠纷的司法审查与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7,(9).)
    ⑥教师的校外结社行为若牵涉到意识形态的不同,学校是否可加以限制,常引起极大争辩。法院的基本立场是对教师行动自由的限制必须只在角色的扮演上,只要对工作效率没有影响,并且不造成任何社区生活的困扰,教师仍旧保有其充分的行动权。(参见秦梦群书:126-129.)
    ⑦教师的隐私权范围包括两部分:一是选择自我喜爱的生活方式,而不受干扰;二是确保自我与拥有的财产不被无理搜查。(参见秦梦群书:137.)
    ①秦梦群.美国教育法与判例f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44.
    ②秦梦群.美国教育法与判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44.
    ①参见《2005学年度国立中兴大学学生申诉评议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记录》(2005年10月24日中午12时)。
    ①一种观点认为,行政救济是指对行政行为侵犯公民权利所造成的权利缺损所实施的救济,这种观点又分广义与狄义两种,狭义上的行政救济的主体只限于行政机关,强调的是主体;广义上的行政救济的主体并不限于行政机关,强调的是客体,即行政救济是对行政的救济。另一种观点认为,行政救济是指有关国家机关依法审查行政行为是否合法、合理,并对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予以消灭或变更的一种法律补救机制。此种观点将行政救济看作是对行政行为的矫正制度,既包括权力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出于主动或依当事人申请而直接地纠正行政违法、不当行为,也包括通过对违法、不当行政行为不予适用、不予执行而间接地矫正行政行为,其实质止是将行政救济看作是监督行政。(参见林莉红.行政救济基本理论问题研究[J].中国法学,1999,(1).)
    ②由于对行政救济涵义的理解不尽一致,因此关于我国行政救济制度具体包括哪些也有不同的观点。如林莉红认为我国现有的行政救济途径主要是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仲裁和信访(林莉红.行政救济基本理论问题研究[J].中国法学,1999,(1).);仇永胜认为,行政救济制度主要包括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行政赔偿(仇永胜.关于行政救济制度的法律检讨[J].学术探索,2002,(9).)。
    ③朱应平.教师权益法律救济研究[J].行政法学研究,2000,(4).
    ④在《英国招生录取申诉规章》中规定,行政失当包括诸如没有遵循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听证或者听证没有做到公正与独立。
    ⑤参见秦梦群.美国教育法与判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63-165.
    ①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229-230.
    ①[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344.
    ①在有些国家的教育立法中就是采取这种做法的, 如美国《高等教育法》第440条第1款规定,“凡明知故犯地滥用、盗用、偷窃或用欺诈、撒谎或伪造签字等手法得到本法规定或担保的任何教育经费、资产或财产者,应处以一万美元以下的罚款或处以五年以下的徒刑,或并科之。但是,如果被滥用、盗用、偷窃或用欺诈、撒谎或伪造签字等手法窃取的金额未超过二百美元者,则应处以一千美元以下的罚款,或处以一年以下的徒刑,或并举之。”忻福良.试论高等教育法律责任[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3,(1).
    ②劳凯声.教育法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26-27.
    1.鲁鹏.制度与发展关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袁振国.教育政策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3.胡中才.古代“信访”史话[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4.王亚新.社会变革中的民事诉讼[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5.徐听.迈向社会和谐的纠纷解决[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
    6.李宏勃.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民信访[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7.朱应平.行政信访若干问题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8.刁杰成.人民信访史略[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
    9.《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1982-1984)[G].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
    10.教育部办公厅.新时期教育信访工作探索[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1.林莉红.中国行政救济理论与实务[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12.陈新民.行政法学总论[M].台北:三民书局,1997.
    13.[英]卡罗尔·哈洛,理查德·罗斯林.法律与行政[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4.[法]狄骥.公法的变迁[M].郑戈译.沈阳:辽海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
    15.王学军.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信访工作的意见》百题解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6.劳凯声.中国教育法制评论(第1辑)[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17.[美]约翰·V·奥尔特.正当法律程序简史[M].杨明成,陈霜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8.[美]罗斯科·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M].沈宗灵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19.秦梦群.美国教育法与判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0.王名扬.英国行政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1.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M].上海:三联书店,2001.
    22.李秋学.中国信访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3.张永和,张炜.临潼信访:中国基层信访问题研究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4.李微.涉诉信访:成因及解决[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
    25.汪永清.信访条例释义[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
    26.周汉华.行政复议司法化:理论、实践与改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7.许崇德.宪法[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8.[瑞典]维斯兰德尔.瑞典的议会监察专员[M].程洁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9.金国华,汤啸天.信访制度改革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30.凯尔森.国家与法的一般理论[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31.[英]卡罗尔·哈洛,理查德·罗林斯.法律与行政[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2.[新西兰]迈克尔塔格特.行政法的范围[M].金自宁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3.龚祥瑞.比较宪法与行政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34.苏力.道路通向城市——转型中国的法治[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35.梁治平.法治在中国:制度、话语与实践[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36.张正钊,韩大元.比较行政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37.盐野宏.行政法[M].杨建顺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38.毕可志.论行政救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9.北京社会与科技发展研究所.牛津法律大辞典(中译本)[G].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
    40.崔卓兰,季洪涛.行政程序法原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41.林喆.权力腐败与权力制约[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
    42.[美]斯蒂芬·L·埃尔金,爱德华·索乌坦.宪政新论[M].周叶谦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
    43.戈尔丁.法律哲学[M].齐海滨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
    44.[英]洛克.政府论(下篇)[M].瞿菊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45.[英]罗杰·科特威尔.法律社会学导论[M].潘大松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46.[英]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M].王明毅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47.[英]威廉·韦德.行政法[M].楚建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
    48.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49.[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50.李晓燕.教育法学(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1.劳凯声.教育法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
    1.应星.作为特殊行政救济的信访救济[J].法学研究,2004,(3).
    2.李昌凤.转型时期农民涉法信访问题探析[J].社会纵横,2005,(4).
    3.于建嵘.中国信访制度批判[J].中国改革,2005,(4).
    4.郭秀品,马乐,王霁霞.北京教育法律救济的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6,(1).
    5.王锰.江某诉北京某大学人事争议案[J].工会博览,2005,(23).
    6.徐向前.我国人事争议仲裁制度浅析[J].法学评论,2004,(5).
    7.朱应平.教师权益法律救济研究[J].行政法学研究,2000,(4).
    8.吴开华,张铁明.民办学校教师权益现状的调查与思考——以广东中山市为例[J].中小学管理,2009,(11).
    9.蔡乐渭.服务行政的基本问题研究[J].江淮论坛,2009,(3).
    10.沈荣华,王扩建.我国服务型政府研究览析[J].行政论坛,2010,(4).
    11.莫于川,郭庆珠.论现代服务行政与服务行政法——以我国服务行政法律关系建构为重点[J].法学杂志,2007,(3).
    12.江必新,刘新少.服务行政与自由法治之辩[J].民主与法制,2011,(1).
    13.林莉红.香港申诉专员制度介评[J].比较法研究,1998,(2).
    14.宋华琳.英国的行政裁判所制度[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4,(5).
    15.郑磊,沈开举.英国行政裁判所最新改革及启示[J].行政法学研究,2009,(3).
    16.罗朝猛.教师申诉制度:美国的实践与我国的现状[J].比较教育研究,2007,(7).
    17.张少华.美国高校教师申诉机制探索——密歇根大学迪尔伯恩分校个案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7,(2).
    18.申素萍.美国高等教育积极行动纠纷的司法审查与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7,(9).
    19.钟晓渝.大陆、香港的行政申诉制度比较[J].现代法学,1996,(1).
    20.尹晓敏.台湾地区学生申诉制度及其启示[J].现代教育论丛,2005,(5).
    21.陈久奎,蔺全丽.台湾学生申诉制度述评[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
    22.林莉红.行政救济基本理论问题研究[J].中国法学,1999,(1).
    23.仇永胜.关于行政救济制度的法律检讨[J].学术探索,2002,(9).
    24.谢莉.2000年全国行政复议案件情况分析[J].行政与法制,2001,(6)
    25.[荷兰]L Tkka Rautin.合法性监督及议会监察专员的作用[J].张美常译.行政法学研究,2000,(3)
    26.于建嵘.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主要类型及其基本特征[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9,(6).
    27.于建嵘.底层社会的权利逻辑[J].双周刊,2008,(5)
    28.于建嵘.对信访制度改革争论的反思[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5)
    29.于建嵘.信访的制度性缺失及其政治后果[J].凤凰周刊,2004,(32)
    30.于建嵘.化解信访困境需要制度改革[J].检察风云,2009,(23).
    31.林莉红.论信访的制度定位——从纠纷解决机制系统化角度的思考[J].学习与探索,2006,(1)
    32.王亚新.民事审判监督制度整体的程序设计——以《民事诉讼法修正案》为出发点[J].中国法学,2007,(5)
    33.李俊.欧洲监察专员制度对我国信访制度改革的启示[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5).
    34.姜明安.公法学研究的几个问题[J].法商研究,2005,(3).
    35.贺海仁.上访救济的功能转化及其命运[J].法律适用,2006,(6)
    36.夏勇.舍法求法与媒体正义[J].环球法律评论,2005,(1)
    37.林莉红.行政救济的原则[J].法律与社会发展,1999,(4)
    38.周永坤.信访潮与中国纠纷解决机制的路径选择[J].暨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1).
    39.朱应平.扩大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两条新路径[J].政治与法律,2008,(5)
    40.卢学英.信访制度之进退[J].当代法学,2006,(5)
    41.王莉.社会变迁、行政法的变革与监察专员制度的发展[J].浙江学刊,2007,(6).
    42.陈宏彩.国外行政监察专员制度的形成及其启示(上)[J].党政论坛,2006,(8).
    43.陈宏彩.国外行政监察专员制度的形成及其启示(下)[J].党政论坛,2006,(9).
    44.夏勇.法治是什么——渊源、规诫与价值[J].中国检察官,2006,(2).
    45.教育部.教育部简报[J].2001,(12);2011,(79);2010,(12).
    46.忻福良.试论高等教育法律责任[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3,(1).
    1.曲静.行政信访制度初探[D].山西大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硕士论文,2006.
    2.朱颖.我国政府推进电子信访进行中的问题与对策[D].吉林大学行政管理硕士论文,2005.
    3.付文慧.涉法信访——我国法治面临的一大困境及其克服[D].黑龙江大学法律硕士论文,2005.
    4.尹利民.信访的政治:民众表达与国家治理[D].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5.张炜.公民的权利表达及其机制建构——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信访状况研究报告[D].西南政法大学法学理论博士论文,2008.
    6.叶笑芸.平衡视阈下的当代中国信访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中外政治制度博士论文,2008.
    7.李微.涉诉信访制度研究[D].中南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论文,2008.
    8.张修成.1978年以来中国信访工作研究——以山东威海为个案[D].中共中央学校中共党史博士论文,2007.
    9.李俊.论我国信访制度的完善[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律硕士学位论文,2006.
    10.彭峻.论我国信访制度的完善[D].苏州大学公共管理硕士论文,2009.
    1.赵凌.国内首份信访报告获高层重视[N].南方周末,2004-11-4.
    2.胡贲.“领导批示”:微妙技巧与传阅逻辑[N].南方周末,2010-7-1.
    3.黄秀丽,杨佳瑜,赵一丹.政府为截访,法令用乱了——上访就是“聚众扰乱公共秩序”?[N].南方周末,2010-2-17.
    4.张鸣.大学的超衙门风格[N].南方都市报,2011-3-29.
    5.赵凌.中国信访制度实行50多年走在制度变迁关口[N].南方周末,2004-11-4.
    6.赵凌.信访改革必引争议[N].南方周末,2004-11-18.
    7.姜明安.信访制度及其解决争议的机制应该创新[N].法制日报,2004-2-12.
    8.孙立平.利益时代的冲突与和谐[N].南方周末,2004-2-12.
    9.季卫东.社会治理机制多头重构[N].全球财经观察,2005-1-1.
    10.顾瑞珍,俞俭.法制化、规范化是信访的必由之路[N].人民日报,2005-8-3.
    1.《信访条例》(2005年5月1日起实施).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信访工作的意见》(中发[2007]5号).
    3.教育部办公厅:
    (1)《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教育信访工作的几点意见》(教办厅[2007]5号)
    (2)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教育信访督察督办工作的若干意见》(教办厅[2006]16号)
    (3)《关于前一阶段教育系统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工作情况的通报及做好下阶段教育信访工作的意见》(教厅信[2005]2号)
    (4)《教育信访工作规定》(教办[2004]15号)
    4.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国家信访局《<信访条例>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中“上一级行政机关”的含义及<信访条例>适用问题的解释》(国法函[2005]253号).
    5.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2011年治理教育乱收费规范教育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教监[2011]8号).
    6.2009年4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的意见》、《关于中央和国家机关定期组织干部下访的意见》、《关于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制度化的意见》.
    7.《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做好2009年人民法庭工作的通知》(法[2009]94号).
    8.香港《行政申诉专员条例》
    9.台湾地区:
    (1)教育部《教师申诉评议委员会组织及评议准则》
    (2)台湾《教师法》
    (3)台湾《2010教育部中央教师申诉评议委员会评议书选辑》
    (4)台湾教育部《大学及专科学校学生申诉案件处理原则》
    (5)台湾教育部《教师辅导与管教学生办法》
    (6)高雄市立楠梓国民中学学生申诉案件处理办法
    (7)高雄市正兴国民中学处理学生申诉案件处理要点
    (8)国立成功大学学生申诉申评会设置与申诉处理办法
    (9)国立阳明大学学生申评会设置办法
    (10)国立中兴大学学生申评会2005年会议记录
    (11)私立徐汇中学学生申诉处理实施要点
    (12)台北县私立东海高级中学学生申诉制度实施办法
    (13)台北市国民中小学学生申诉案件处理办法
    (14)台北市立成渊高级中学学生申诉处理实施要点
    (15)台北市怀生国民中学学生申诉评议委员会设置要点
    (16)台北市立兰雅国民中学学生申诉案件处理要点
    (17)台湾清云大学学生申诉评议委员会设置要点
    (18)新竹市世界高级中学学生申诉评议委员会组织实施计划
    (19)阳明高级中学学生申诉案件处理办法
    (20)逢甲大学教师申诉评议委员会组织及评议办法
    (21)高苑科技大学教师申诉评议委员会组织及评议要点
    (22)国立东华大学教师申诉评议委员会组织及评议要点
    (23)国立联合大学教师申诉评议委员会组成及规则
    (24)国立清华大学教师申诉评议委员会设置要点
    (25)国立台东专科学校教师申诉评议委员会组织及评议要点
    (26)国立台湾海洋大学教师申诉评议委员会设置要点
    (27)国立中山大学教师评议委员会组织及评议要点
    (28)国立中兴大学教师申诉评议委员会组织及评议要点
    (29)国立台湾大学教师申诉评议委员会组织及评议要点
    (30)国立中央大学教师申诉评议委员会组织及评议要点
    (31)海军军官学校教师申诉评议委员会设置要点
    (32)嘉义大学教师申诉评议委员会组织及评议要点
    (33)建国科技大学教师申诉评议委员会组织及评议要点
    (34)元培科技大学教师申诉评议委员会组织及评议要点
    (35)中原大学教师申诉评议委员会组织及评议要点.
    1.教育部网站,www.moe.edun.cn.
    2.广东河源教育网,www.hyedu.gov.cn.
    3.甘肃金塔县政府信息公开网,http://jtx.jqzfxxgk.cn/index.asp.
    4.湖北省南漳县峡口中学网站,http://mzxk.30edu.com.
    5.北京市顺义区教育委员会网站,www.shyedu.gov.cn.
    6.绍兴教育网,www.sxsedu.net.
    7.河南商丘教育局网站,www.sqedu.gov.cn.
    1. The School Admission Appeals Code 2007 of UK.
    2. The Annual Report of EAB (1999-2000,2001~2010).
    3.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How to appeal(Special Education Needs and Disability Tribunal, September 2002)
    4. Michael Adler, Tribunal Reform:Proportionate Dispute Resolution and the Pursuit of Administrative Justice, Modern Law Review, Volume 69 Issue 6.
    5. The Tribunals, Courts and Enforcement Act 2007 of UK.
    6. The Tribunal Procedure (First-tier Tribunal)(Health, Education and Social Care Chamber) Rules 2008 of UK.
    7. The Tribunals, Courts and Enforcement Act 2007 (Miscellaneous Provisions) Order 2010 of UK.
    8. EAB:Appeal Hearings:Information and Guidance.
    9. The Apprenticeships, Skills, Children and Learning Act 2009.
    1. www.sendist.gov.uk.
    2. www.Ofqual.gov.uk.
    3. www.theeab.gov.uk.
    4. www.lgo.org.uk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