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合法性与国有公司治理的“选择性”路径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国有公司普遍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但在实际的公司治理中,国有公司往往并不依照法人治理结构进行,出现了组织结构与运作的明显不一致。学术界已对此予以充分关注,认识到公司治理是中国国有公司发展的关键,并对国有公司治理进行了详细分析。然而,目前对国有公司治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学和法学领域,研究成果明显受到学科视界的限制。人们更多地是从公司治理主体之间关系展开研究,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国有公司治理的外部环境和外部治理机制,对于国有公司治理“得形忘意”的现实逻辑和内在机理缺乏深入探讨。
     本研究在梳理国有公司治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石家庄市的一家国有公司——S公司为个案,沿着组织社会学的新制度主义分析路径,从组织的制度合法性出发,探讨了中国国有公司治理结构与实际运作的关系及其内在机制。本文的研究发现在于:
     1、国有公司普遍建立法人治理结构,主要是在制度环境的压力下,为了追求组织的合法性,采用社会上被广为接受的组织形式和做法,努力符合社会公认的规则,而不管这些做法对企业是否真正适用。国有公司面临的制度环境压力,包括法律规定的强制、政府部门的控制、社会舆论的影响和公司间的示范效应。
     2、国有公司治理表现出选择性,根本原因是公司治理主体的实际权力与其职权设定明显不一致,权力制衡的原则被打破。政府部门在控制股东大会的基础上,进而获得了直接干预国有公司领导层任免的权力,而基于出资者的最终控制权却逐渐丧失;董事会的权力遭到来自政府部门和经理层两方面的侵蚀,人事决定权和决策权都受到抑制;经理层不但具有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信息优势,而且还有长期企业管理中形成的个人影响力,再加上缺乏来自外部市场的竞争压力,其实际权力明显超越了职权范围;监事会受到制度缺陷、缺乏独立性等因素的制约,其监督权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缺少现实基础。
     3、从组织理论层面看,制度化组织的结构与运作的分离,不一定是制度环境合法性要求与技术环境效率要求相矛盾的结果。制度环境的要求与组织内部关系不协调乃至相互冲突,也会使处于制度环境中的组织出现组织结构与实际运作的不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制度环境与技术环境的要求可能是一致的,统一的。为进一步分析制度化组织的非正式运作,本文提出了“选择性运作”的概念。选择性运作与组织成员的互动密切相关,其深层逻辑是组织理性的有限性。
     4、从公司治理理论层面看,公司外部治理十分重要,甚至是公司治理的重点。公司治理结构的选择,可能是在制度环境压力下追求组织合法性的结果。由于公司治理主体的实际权力取决于自己的社会身份、地位、价值观、需要、能力等因素,一部分治理主体通过形成单向的依赖关系,增加个人影响力,实际权力明显超出了职权;而其他治理主体则相应地失去了权力,职权不断虚化,导致公司治理主体之间权力失衡,治理行为出现扭曲。因此,公司治理主体之间权力制衡,需要以外部治理机制为保证。
It is commonplace that state-dominated corporations have set up the structure of corporation governance. However, practically these corporations usually don’t go in agreement with the structure, causing great inconsistency between structure and activity, to which the academe has paid enough attention, by realizing that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is the key to the development of state-dominated corporations in China and performing a detailed examination about it. Nevertheless, the present study on the governance of state-dominated corporations mainly focuses on the fields of economics and law, apparently limited by the subject view. The study is always centered on the relations of governance bodies, neglecting the environment and external governance system of the corporations. There exists a lack of deep exploration of the practical logic and immanent mechanism of those state-dominated corporations, which catch structure but lose substance.
     The study in the article examines the relation between governance structure and practical activity, and the immanent mechanism of state-dominated corporations in China, based on the arrangement of the documents on state-dominated corporation governance, taking a state-dominated corporation in Shijiazhuang for case, starting from the imstitutional legitimacy of the structure along the route of the New Imstitutionalism in Organizational Sociology. The findings of my study are mainly:
     (1) State-dominated corporations have mostly set up governance structure mainly suffering from the pressure of system, reaching after legitimacy of their corporations. They adopt the generally accepted type of organization and practice, trying to conform to the regulations enjoyed by society without considering whether these regulations are fit for corporations. The pressure facing state-dominated corporations comes from being imposed by law, control of government, expectance of the public and exemplary effects of other corporations.
     (2) State-dominated corporations show preference basically because of the obvious disagreement of the practical power and their nominal authority of the bodies in these corporations and breaking the principle of checks and balances of power. The government controls the conference of all shareholders of these state-dominated corporations, obtaining the power of appointment and removal of the leaders of the corporations while the final control power based on the investors disappears gradually. Power of the board is eroded by both government and manager ship, and the power of personnel decision is restrained. Not only does the manager ship holds the access to information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entrusting and deputizing, but also enjoys the personal influence coming from long term management, with which their practical power easily exceeds the limits of their functions and powers because of the lack of competition from the market. The power of the board of supervisors, without basis of reality, only exists theoretically, conditioned by such factors as system defect and dependence.
     (3) Seeing from the theory of organization, the separation of structure and activity of institutionalized organization is not necessarily the result of contradiction between legal demand of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and efficiency demand of technical environment. The lack of coordination or even collision between demands of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and internal relations in organization can also cause disagreement of the organization structure and practical activity in the corporation in institutionalized environment, in which cases, the demands between system environment and technical environment may be consistent and unity. To further analyze the informal activity of institutionalized organization,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optional activity. Optional activity, whose deep logic is the limitation of organization reas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interaction of the organization members.
     (4) Seeing from the theory of governance, option of the governance structure in corporations may be the consequence of pursuing organization legitimacy under the pressure of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In this case, the real power of governance bodies in corporations rests with many factors, such as their social status, standing, values, needs and ability etc. Part of the bodies, whose real power obviously exceeds their position, strengthens their personal influence by forming a one-way relation of dependence. Accordingly, other governance bodies lose power and their authority is becoming nominal, which leads to unbalance of power among governance bodies in corporations, and distortion of governance behavior. Therefore, the external governance of corporations is crucial, even the key point of governance.
引文
①Cochran, Phlip L. & Wartick, Steven L. 1994. Corporate Governance: A literature Review. In Yricher, Robert. I. (ed.). International Corporate Governance: Text, Reading and Cases. Prentice Hall.
    ②哈特:《企业、合同与财务结构》,费方域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7—78页。
    ③倪建林:《公司治理结构:法律与实践》,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①郑若山:《公司制的异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页。
    ①阿尔钦:《产权:一个经典注释》,载于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②法马、詹森:《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载于陈郁编:《所有权、控制权与激励——代理经济学文选》,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③法马:《契约成本与融资决策》,载于陈郁编:《所有权、控制权与激励——代理经济学文选》,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④哈特:《企业、合同与财务结构》,费方域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5页。
    ⑤哈特:《企业、合同与财务结构》,费方域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6页。
    ①杨瑞龙:《论国有经济中的多级委托代理关系》,《管理世界》1997年第1期。
    ②参见孙永祥:《公司治理结构:理论与实证研究》,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4页。
    ③郭金林:《企业产权契约与公司治理结构》,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第127页。
    ①郭金林:《企业产权契约与公司治理结构》,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第127—128页。
    ②郭金林:《企业产权契约与公司治理结构》,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第128页。
    ③郭金林:《企业产权契约与公司治理结构》,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第129—130页。
    ①何玉长:《国有公司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0—66页。
    ②叶祥松:《国有公司产权关系和治理结构》,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版,第209—210页。
    ③黄义志:《关于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再思考》,《经济评论》2002年第4期。
    ①文宗瑜:《建立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权力制衡机制》,《国有资产管理》2002年第9期。
    ②叶祥松:《上市公司国有资本股权结构和主体问题》,《经济管理》2001年第1期。
    ④费方域:《控制内部人控制——国企改革中的治理机制研究》,《经济研究》1996年第6期。
    ⑤何浚:《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1998年第5期。
    ⑥禹来:《国有企业外部人控制问题》,《管理世界》2002年第2期。
    ①叶祥松:《内部人控制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失效》,《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②潘敏、谢献谋:《两权分离的实质与我国股份制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③韩志国:《上市公司必须进行管制革命》,《改革》2001年第3期。
    ④刘银国、杨善林:《国有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研究》,《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7期。
    ⑤冯根福:《关于健全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几个关键问题的思考》,《当代经济科学》2001年第6期。
    ①张维迎:《公有制经济中的委托人—代理人关系:理论分析和政策含义》,《经济研究》1995年第4期。
    ②林毅夫、蔡昉、李周:《充分信息与国有企业改革》,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68—169页。
    ③叶祥松:《内部人控制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失效》,《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④禹来:《国有企业外部人控制问题》,《管理世界》2002年第2期。
    ①欧阳国欣:《论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财经科学》2003年第3期。
    ②刘银国、杨善林:《国有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研究》,《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7期。
    ③冯根福:《关于健全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几个关键问题的思考》,《当代经济科学》2001年第6期。
    ①吴家俊:《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制度创新》,《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1期。
    ②邓荣霖:《国有独资企业产权如何多元化》,《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年第2期。
    ③黄义志:《关于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再思考》,《经济评论》2002年第4期。
    ④高尚全:《在市场竞争中推进公司治理改革》,《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6月8日第11版。
    ⑤叶祥松:《内部人控制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失效》,《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⑥田春生:《“内部人控制”与利益集团》,《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年第5期。
    
    ①禹来:《国有企业外部人控制问题》,《管理世界》2002年第2期。
    ②韩志国:《上市公司必须进行管制革命》,《改革》2001年第3期。
    ③刘银国、杨善林:《国有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研究》,《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7期。
    ①任冷:《公司治理的内部机制和外部机制》,《南开经济研究》1999年第3期。
    ①周雪光:《西方社会学关于中国组织与制度变迁研究状况述评》,《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4期。
    ②郭毅、徐莹、陈欣:《新制度主义:理论评述及其对组织研究的贡献》,《社会》2007第1期。
    ③March James C.and Johan Olsen. 1976. Almost Random Careers: The Wisconsin School Superintendency 1940—1972.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Vol. 22
    ④Nee, Victor. 1995. Sources of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Mary Brinton & Victor Nee(ed.).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Sociology. 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⑤Selznick,Philip. 1949. TVA and the Grass Roots: A Study in the Sociology of Formal Organiza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⑥Lawrence, Paul r. and Lorsch, Jay w. 1967. Organization and Environment: Managing Differentiation and Integration. Boston: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①Meyer,John W. and Brian Rowan.1977.Institutionalized Organizations: Formal Structure as Myth and Ceremony.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 83. No. 2.
    ②Dimaggio,Paul and Walter Powell.1983.The Iron Cage Revisited: Institutional Isomorphsi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 42. No. 2.
    ③Tolbert, Pamela and Zucker, Lynn. 1983. Institutional Sources of Change in the Formal Structure of Organizations: The Diffusion of Civil Service Reform.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y, Vol. 28 No. 1.
    ①Scott,.1991, Unpacking Institutional Arguments. In Powell, Walter W. & DiMaggio, Paul J. (eds.)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③Meyer,John W. and Brian Rowan.1977.Institutionalized Organizations: Formal Structure as Myth and Ceremony.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 83. No. 2.
    ④Meyer, John & Scott, W. R. 1983, Organizational Environments: Ritual and Rationality, Beverly Hills, Calif: Sage Publications, Inc. p.34.
    ⑤斯格特:《组织理论》,黄洋等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28页。
    ①Meyer,John W. and Brian Rowan.1977.Institutionalized Organizations: Formal Structure as Myth and Ceremony.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 83. No. 2.
    ②田凯:《非协调约束与组织运作——中国慈善组织与政府关系的个案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54—56页。
    ③Hirsch, Paul. 1986. From Ambushes to Golden Parachutes: Corporate Takeovers as an Instance of Cultural Framing and Institutional Integr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91. No. 4.
    ④Kondra, Alex Z. & Hinings C. R. 1998. Organizational Diversity and Change in Institutional Theory. Organization Studies. Vol. 19, Issue 5.
    ⑤Meyer,John W. and Brian Rowan.1977.Institutionalized Organizations: Formal Structure as Myth and Ceremony.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 83. No. 2.
    ①Meyer,John W. and Brian Rowan.1977.Institutionalized Organizations: Formal Structure as Myth and Ceremony.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 83. No. 2.
    ①Meyer,John W. and Brian Rowan.1977.Institutionalized Organizations: Formal Structure as Myth and Ceremony.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 83. No. 2.
    ②Tolbert, Pamela and Zucker, Lynn. 1983. Institutional Sources of Change in the Formal Structure of Organizations: The Diffusion of Civil Service Reform.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y, Vol. 28 No. 1.
    ③Shin-Kap Han 1994. Mimetic Isomorphism and It s Effect on the Audit Services Market. Social Forces, v. 73, No. 2.
    ④Fligstein, Neil. 1985. The Spread of the Multidivisional Form Among Large Firms, 1919-1979.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 50 No. 3.
    ⑤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74页。
    ①Dimaggio,Paul and Walter Powell.1983.The Iron Cage Revisited: Institutional Isomorphsi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 42. No. 2.
    ②Haunschild, Pamela R. and Anne. S. Minner. 1997. Interorganizational Imitation: The Effects of Outcome Salience and Uncertainty.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V. 42. No. 3.
    ③Meyer, John & Scott, W. R. 1983, Organizational Environments: Ritual and Rationality, Beverly Hills, Calif: Sage Publications, Inc. p.202.
    ①斯格特:《组织理论》,黄洋等译,华夏出版社202年版,第124页。
    ②Ruef, Martin & Scott, W. R 1998. A Multidimensional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legitimacy: Hospital Survival in Changing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y. Vol. 43 No. 4.
    ①Meyer,John W. and Brian Rowan.1977.Institutionalized Organizations: Formal Structure as Myth and Ceremony.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 83. No. 2.
    ②Scott,.1991, Unpacking Institutional Arguments. In Powell, Walter W. & DiMaggio, Paul J. (eds. )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③Shin-Kap Han 1994. Mimetic Isomorphism and It s Effect on the Audit Services Market. Social Forces, v. 73, No. 2.
    ④田凯:《非协调约束与组织运作——中国慈善组织与政府关系的个案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54页。
    ①邱泽奇:《在工厂化和网络化的背后——组织理论的发展与困境》,《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4期。
    ①郑若山:《公司制的异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页。
    ①黄建文等:《国有企业改革的法律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8—71页。
    ②韦伯:《经济与社会(上)》,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64页。
    ③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刘北成、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62—268页。
    ④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梁向阳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143页。
    ⑤Meyer, John & Scott, W. R. 1983, Organizational Environments: Ritual and Rationality, Beverly Hills, Calif: Sage Publications, Inc. p.168.
    ⑥Suchman, M. C. 1995. Managing Legitimacy: Strategic and Institutional Approch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No. 3(July).
    ①Aldrich,H.E. 1999.Organizations Evolving.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p.230.
    ②梅奥:《霍桑实验》,载于皮尤主编:《组织理论精萃》,彭和平、杨小工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③塞尔兹尼克:《组织理论基础》,载于米尔斯等:《社会学与社会组织》,何维凌、黄晓京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④March James C.and Johan Olsen. 1976. Almost Random Careers: The Wisconsin School Superintendency 1940—1972.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Vol. 22.
    ⑤Meyer,John W. and Brian Rowan.1977.Institutionalized Organizations: Formal Structure as Myth and Ceremony.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 83. No. 2.
    ①Selznick,Philip. 1948. Foundations of the Theory of Organiza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No. 13.
    ②克罗齐埃:《科层现象》,刘汉全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58页。
    ①巴比:《社会研究方法》,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278页。
    ②周雪光:《西方社会学关于中国组织与制度变迁研究状况述评》,《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4期。
    ①费孝通:《江村经济》,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24页。
    ①《中国经济年鉴(1997)》,第680—682页。
    ①沈天鹰:《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畸形化及其矫正对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3页。
    ①杨俊一:《制度变迁与管理创新》,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2页。
    ①段强:《中国国有企业的管制革命》,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7页。
    ①梅慎实:《现代公司机关权力构造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0页。
    ②孙永祥:《公司治理结构:理论与实证研究》,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6页。
    ①参见马德普:《渐进性、自主性与强政府——分析中国改革模式的政治视角》,《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第5期。
    
    ①刘建明:《社会舆论原理》,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13—16页。
    ②刘建明:《社会舆论原理》,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49页。
    ①巴伦、伯恩:《社会心理学》,杨中芳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59—462页。
    ②罗斯:《社会控制》,秦志勇、毛永政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68—71页。
    ①青木昌彦:《对“内部人控制”的控制:转轨经济中公司治理的若干问题》,《改革》1994年第6期。钱颖一:《企业的治理结构改革和融资结构的改革》,《经济研究》1995年第1期。
    ②从中国知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关于“公司治理”的搜索结果就可见一斑:1995—2001年,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章篇数分别是24、42、47、85、141、、232、431,每年基本上是成倍增加。
    ③以报纸为例:在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搜索,2001年,关于“公司治理”文章或报道有260篇。
    ①Dimaggio,Paul and Walter Powell.1983.The Iron Cage Revisited: Institutional Isomorphsi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 42. No. 2.
    ②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编:《股份制企业组建和试点政府汇编》,第25页,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2年。
    ③汪海波:《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进程(1979—2003年)》,《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年第3期。
    ①马奇:《决策是如何产生的》,王元歌、章爱民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第180页。
    ②据《关于S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章程的论证报告》。
    ③郭金林:《企业产权契约与公司治理结构》,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第126页。
    ①梅慎实:《现代公司机关权力构造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1页。
    ②据《S公司章程》。
    ①达夫特:《组织理论与设计》,王风彬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07页。
    ②韦伯:《经济与社会(上)》,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81页。
    ③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梁向阳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148—149页。
    ④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孙非、张黎勤译,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137页。
    ①转引自斯格特:《组织理论》,黄洋等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289页。
    ②克罗齐埃:《科层现象》,刘汉全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71页。
    ③克罗齐埃:《被封锁的社会》,狄玉明、刘培龙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7页。
    ④费埃德伯格:《权力与规则》,张月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09—112页。
    ⑤达夫特:《组织理论与设计》,王风彬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14页。
    ①哈里斯、哈特曼:《组织行为学》,李丽等译,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第111页。
    ①克罗齐耶、费埃德伯格《行动者与系统》,张月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65—70页。
    ②马丁:《权力社会学》,丰子义、张宁译,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102—121页。
    ③普费弗:《用权之道:机构中的权力斗争与影响》,隋丽君译,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156—175页。
    ①谢军:《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透视》,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6页。
    ①李润乾、陈燕:《我国国有企业领导体制亟待改革》,《理论导刊》2000年第3期。
    
    ①严格意义上说,国家与政府也是有区别的。
    ②杨俊一:《制度变迁与管理创新》,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1—42页。
    ③杨瑞龙:《论国有经济中的多级委托代理关系》,《管理世界》1997年第1期。
    ①《中国统计年鉴1996》,第411页;《中国统计年鉴2006》,第505页。
    ②何玉长:《国有公司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09页。
    ①孙永祥:《公司治理结构:理论与实证研究》,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84页。
    ②田志龙:《我国股份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些基本特征研究》,《管理世界》1998年第2期。
    ①费方域:《控制内部人控制——国企改革中的治理机制研究》,《经济研究》1996年第6期。
    ①关于委托—代理关系中非对称信息的详细讨论,参见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②谢军:《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透视》,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4页。
    ③孙永祥:《公司治理结构:理论与实证研究》,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52—254页。
    ②任冷:《公司治理的内部机制和外部机制》,《南开经济研究》1999年第3期。
    ③任冷:《公司治理的内部机制和外部机制》,《南开经济研究》1999年第3期。
    ①郭金林:《企业产权契约与公司治理结构》,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第132—134页。
    ②郭金林:《企业产权契约与公司治理结构》,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第136页。
    ③孙永祥:《公司治理结构:理论与实证研究》,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49页。
    ①杨文:《国有资产的法经济分析》,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版,第584—585页。
    ①郑若山:《公司制的异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3—114页。
    ①费方域:《企业的产权分析》,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60页。
    ①梅奥:《霍桑实验》,载于皮尤主编:《组织理论精萃》,彭和平、杨小工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②塞尔兹尼克:《组织理论基础》,载于米尔斯等:《社会学与社会组织》,何维凌、黄晓京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①克罗齐耶(埃)、费埃德伯格《行动者与系统》,张月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1页。
    ②克罗齐埃:《科层现象》,刘汉全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35—237页。
    ①鲍威尔:《拓展制度分析的范围》,载于鲍威尔、迪马吉奥主编:《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姚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②斯格特:《组织理论》,黄洋等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29页。
    ①赵孟营:《论组织理性》,《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4期。
    ②赵孟营:《论组织理性》,《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4期。
    ③西蒙:《企业组织的理性决策》,载于《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①贾康、文宗瑜、韩晓明、刘微:《中国国有集团公司治理的改革——关于中国国有集团公司治理完善的调研报告》,《经济研究参考》2007第1期。
    阿尔钦:《产权:一个经典注释》,载于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阿尔钦、登姆塞茨:《生产、信息费用与经济组织》,载于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
    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巴比:《社会研究方法》,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鲍威尔:《拓展制度分析的范围》,载于鲍威尔、迪马吉奥主编:《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姚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伯利、米恩斯:《现代公司与私有财产》,甘华鸣、罗锐韧、蔡如海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布莱尔:《所有权与控制:面向21世纪的公司治理探索》,张荣刚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孙非、张黎勤译,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布劳、梅耶:《现代社会中的科层制》,马戎、时宪民、邱泽奇译,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
    达夫特:《组织理论与设计》,王风彬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德(登)姆塞茨:《所有权的结构与企业理论》,载于德姆塞茨:《所有权、控制与企业——论经济活动的组织》,段毅才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邓荣霖:《国有独资企业产权如何多元化》,《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年第2期。
    段强:《中国国有企业的管制革命》,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法马:《契约成本与融资决策》,载于陈郁编:《所有权、控制权与激励——代理经济学文选》,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法马、詹森:《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载于陈郁编:《所有权、控制权与激励——代理经济学文选》,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潘敏、谢献谋:《两权分离的实质与我国股份制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费埃德伯格:《权力与规则》,张月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费方域:《控制内部人控制——国企改革中的治理机制研究》,《经济研究》1996年第6期。
    ——:《企业的产权分析》,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费孝通:《江村经济》,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冯根福:《关于健全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几个关键问题的思考》,《当代经济科学》2001年第6期。
    冯猛、刘玉照:《倡导专业规范,培养研究队伍,打造学术共同体——第二届“组织社会学实证研究工作坊”综述》,《社会》2006年第4期。
    高柏:《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与经济社会学制度学派》,载于鲍威尔、迪马吉奥主编:《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姚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高尚全:《在市场竞争中推进公司治理改革》,《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6月8日第11版。
    郭金林:《企业产权契约与公司治理结构》,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
    郭毅、徐莹、陈欣:《新制度主义:理论评述及其对组织研究的贡献》,《社会》2007第1期。
    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刘北成、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哈里斯、哈特曼:《组织行为学》,李丽等译,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
    哈特:《企业、合同与财务结构》,费方域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韩志国:《上市公司必须进行管制革命》,《改革》2001年第3期。
    何浚:《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1998年第5期。
    何玉长:《国有公司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黄建文等:《国有企业改革的法律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黄义志:《关于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再思考》,《经济评论》2002年第4期。
    贾康、文宗瑜、韩晓明、刘微:《中国国有集团公司治理的改革——关于中国国有集团公司治理完善的调研报告》,《经济研究参考》2007第1期。
    卡罗尔、汉南:《迈克报纸组织群体演化中的密度依赖》,载于张永宏主编:《组织社会学的新制度学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克罗齐埃:《被封锁的社会》,狄玉明、刘培龙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科层现象》,刘汉全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克罗齐耶(埃)、费埃德伯格《行动者与系统》,张月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科斯:《企业的性质》,载于《企业、市场与法律》,盛洪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版。
    ——:《社会成本问题》,载于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李猛、周飞舟、李康:《单位:制度化组织的内部机制》,《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6(秋季卷)。
    李培林、姜晓星、张其仔:《转型中的中国企业》,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李润乾、陈燕:《我国国有企业领导体制亟待改革》,《理论导刊》2000年第3期。
    李友梅、刘玉照:《组织社会学》,载于《新世纪中国社会学:“十五”回顾与“十一五”瞻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林毅夫、蔡昉、李周:《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与国有企业改革方向》,《经济研究》1997年第3期。
    ——:《充分信息与国有企业改革》,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刘伟:《公司(企业)法人产权与治理结构》,《改革》1994年第4期。
    刘银国、杨善林:《国有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研究》,《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7期。
    罗斯:《社会控制》,秦志勇、毛永政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马丁:《权力社会学》,丰子义、张宁译,三联书店1992年版。
    马奇:《决策是如何产生的》,王元歌、章爱民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麦格雷戈:《X理论和Y理论》,载于皮尤主编:《组织理论精萃》,彭和平、杨小工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梅奥:《霍桑实验》,载于皮尤主编:《组织理论精萃》,彭和平、杨小工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梅慎实:《现代公司机关权力构造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梅耶:《市场经济和过渡经济的企业治理结构》,载于《改革中的企业督导机制》,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
    默顿:《经验研究和社会学的理论》,载于米尔斯等:《社会学与社会组织》,何维凌、黄晓京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倪建林:《公司治理结构:法律与实践》,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诺思(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
    ——:《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刘守英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欧阳国欣:《论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财经科学》2003年第3期。
    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梁向阳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
    普费弗:《用权之道:机构中的权力斗争与影响》,隋丽君译,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钱颖一:《企业的治理结构改革和融资结构的改革》,《经济研究》1995年第1期。
    青木昌彦:《对“内部人控制”的控制:转轨经济中公司治理的若干问题》,《改革》1994年第6期。
    邱泽奇:《在工厂化和网络化的背后——组织理论的发展与困境》,《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4期。
    任冷:《公司治理的内部机制和外部机制》,《南开经济研究》1999年第3期。
    塞尔兹尼克:《组织理论基础》,载于米尔斯等:《社会学与社会组织》,何维凌、黄晓京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沈天鹰:《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畸形化及其矫正对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斯格特:《组织理论》,黄洋等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孙永祥:《公司治理结构:理论与实证研究》,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孙永祥、黄祖辉:《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绩效》,《经济研究》1999年第12期。
    田春生:《“内部人控制”与利益集团》,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年第5期。
    田凯:《非协调约束与组织运作——中国慈善组织与政府关系的个案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田志龙:《我国股份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些基本特征研究》,《管理世界》1998年第2期。
    汪海波:《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进程(1979—2003年)》,《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年第3期。
    韦伯:《经济与社会(上)》,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论企业签约与市场签约》,段毅才、王伟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韦斯特法尔、古拉提、肖特尔:《定制还是从众?关于全面质量管理采纳的内容和后果
    的制度和网络解释》,载于张永宏主编:《组织社会学的新制度学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文宗瑜:《建立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权力制衡机制》,《国有资产管理》2002年第9期。
    吴家俊:《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制度创新》,《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1期。
    吴敬琏:《大中型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现代公司与企业改革》,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中国改革的回顾和前瞻》,《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0年第2期。
    西蒙:《管理行为——管理组织决策过程的研究》,杨砾、韩春立、徐立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企业组织的理性决策》,载于《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谢军:《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透视》,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杨俊一:《制度变迁与管理创新》,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杨俊一等:《制度哲学导论——制度变迁与社会发展》,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杨瑞龙:《论国有经济中的多级委托代理关系》,《管理世界》1997年第1期。
    杨文:《国有资产的法经济分析》,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版。
    叶祥松:《国有公司产权关系和治理结构》,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版。
    ——:《上市公司国有资本股权结构和主体问题》,《经济管理》2001年第1期。
    ——:《内部人控制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失效》,《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我国国有公司治理结构的特点及其依据》,《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禹来:《国有企业外部人控制问题》,《管理世界》2002年第2期。
    詹森、梅克林:《企业理论:管理行为、代理成本与所有权结构》,载于陈郁编:《所有
    权、控制权与激励——代理经济学文选》,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张维迎:《公有制经济中的委托人—代理人关系:理论分析和政策含义》,《经济研究》1995年第4期。
    ——:《所有制、治理结构与委托—代理关系》,《经济研究》1996第9期。
    赵孟营:《论组织理性》,《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4期。
    郑若山:《公司制的异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周鹏、张宏志:《利益相关者间的谈判与企业治理结构》,《经济研究》2002第6期。
    周雪光:《西方社会学关于中国组织与制度变迁研究状况述评》,《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4期。
    ——:《组织社会学十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Aldrich,H.E. 1999.Organizations Evolving.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Berger, Peter L. and Luckmann, Thomas. 1967.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New York: Macmillan.
    Cochran, Phlip L. & Wartick, Steven L. 1994. Corporate Governance: A literature Review. In Yricher, Robert. I. (ed.) . International Corporate Governance: Text, Reading and Cases. Prentice Hall.
    Dimaggio,Paul and Walter Powell.1983.The Iron Cage Revisited: Institutional
    Isomorphsi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 42. No. 2.
    Fligstein, Neil. 1985. The Spread of the Multidivisional Form among Large Firms, 1919-1979.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 50 No. 3.
    Freeman, R. E. 1984. Strategic Management: A Stakeholder Approach. Pitman PublishingInc.
    ——. 1994. The politics of stakeholder theory: Some future directions. Business Ethics Quarterly. Vol. 13, Issue 4.
    Gouldner, Alvin W.1954. Pattens of Industrial Bureaucracy. New York: Free Press.
    Haunschild, Pamela R. and Anne. S. Minner. 1997. Interorganizational Imitation: The Effects of Outcome Salience and Uncertainty.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V. 42. No. 3. Hirsch, Paul. 1986. From Ambushes to Golden Parachutes: Corporate Takeovers as an
    Instance of Cultural Framing and Institutional Integr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91. No. 4.
    Kondra, Alex Z. & Hinings C. R. 1998. Organizational Diversity and Change in Institutional Theory. Organization Studies. Vol. 19, Issue 5.
    Lawrence, Paul r. and Lorsch, Jay w. 1967. Organization and Environment: Managing Differentiation and Integration. Boston: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LiKet, Rensis. 1967. The Human Organization: Its Management and Value. New York:Mcgraw-Hill.
    March,James C.1965,Handbook of Organizations.Chicago:Rand McNally.
    March James C.and Johan Olsen. 1976. Almost Random Careers: The Wisconsin School Superintendency 1940—1972.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Vol. 22.
    ——. 1984.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organizational factors in political lif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No. 3.
    Meyer,John W. and Brian Rowan.1977.Institutionalized Organizations: Formal Structure as Myth and Ceremony.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 83. No. 2.
    Meyer, John & Scott, W. R. 1983, Organizational Environments: Ritual and Rationality, Beverly Hills, Calif: Sage Publications, Inc.
    Nee, Victor. 1995. Sources of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Mary Brinton & Victor Nee(ed.).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Sociology. 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Ruef, Martin & Scott, W. R 1998. Multidimensional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legitimacy: Hospital Survival in Changing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y. Vol. 43 No. 4.
    Scott, W. R. 1987. The Adolescence of Institutional Theory.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y. Vol. 32, No. 4.
    ——.1991, Unpacking Institutional Arguments. In Powell, Walter W. & DiMaggio, Paul J. (eds. )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elznick,Philip. 1948. Foundations of the Theory of Organiza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Review. No. 13.
    ——. 1949. TVA and the Grass Roots: A Study in the Sociology of Formal Organiza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Shin-Kap Han 1994. Mimetic Isomorphism and It s Effect on the Audit Services Market. Social Forces, v. 73, No. 2.
    Suchman, M. C. 1995. Managing Legitimacy: Strategic and Institutional Approch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No. 3(July).
    Tolbert, Pamela and Zucker, Lynn. 1983. Institutional Sources of Change in the Formal Structure of Organizations: The Diffusion of Civil Service Reform.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y, Vol. 28 No. 1.
    Zhou. Xueguang. 2005. The Institutional Logic of Occupational Prestige Ranking: Reconceptualization and Reanalys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111. No. 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