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与东盟关系及对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前身是马来亚(现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东盟成立之初对中国采取敌视政策。冷战结束后,由于国际形势的好转和双方共同利益的增多,中国与东盟在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展开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双边关系发展呈现出快速、全方位、制度化和多层次的特点,进入了历史最好时期。本文立足当前,放眼未来,深入地研究了当前国际形势对于中国—东盟关系的影响,论述了中国—东盟关系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前瞻性地预测了中国—东盟关系的未来发展方向。
     本文分四个部分:
     一、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历史与现状
     本部分首先对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从建立、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进行分别阐述。其次对中国与东盟的经济、政治、教育文化和双边的安全合作关系现状进行论述。
     二、中国与东盟关系的重要意义
     发展中国与东盟的关系,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正是这些根本利益,成为促进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建立地区新秩序的过程中,中国与东盟需要互相支持,互为基础,谁也离不开谁,合则双方受益,分则双方受损。中国需要东盟,东盟需要中国。
     三、影响中国同东盟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
     从中国同东盟关系的历史看,双边关系的发展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的。其中既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积极因素是经济利益、双方在亚洲价值、儒家文化上高度认同。消极因素是南中国海问题、台湾问题。
     四、中国发展与东盟关系的对策与前景
     本部分从对中国发展与东盟关系的对策与前景进行了分析,对双方今后在政治、经济、文化和解决领土问题提出了展望。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predecessor is the Southeast Asia alliance that Malaysia, the Philippines and Thailand set up on July 31, 1961 in Bangkok. In August ,1967, Indonesia, Thailand, Singapore, four long the Philippines abroad sums Malaysians vice-premier have held a debate, announced in Bangkok "Bangkok Declaration ", declare that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is founded formally. Since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with the ease of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and the increase of mutual interests, China and ASEAN has been cooperated effectively in political, economic, security fields, and Sino-ASEAN relations are in the best time with traits of grow rapidly, fully, institutionally, and in multilevel. This paper keeps a foothold at present,and take abroad view of the future.It deeply studies the influence of the present international situations toward China-ASEAN’s relations , and discusses the China-ASEAN’s current situations and problems,and predicts the trend of the ASEAN and Chinese relations,and also sets forth my personal opinions on the diplomatic selections of China.
     This passage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First,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ASEAN's history and status
     The first part of the development of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from establishing, developing and mature in three phases were described. This was followed by China and the ASEAN's economic, political, educational and cultural cooperation and bilateral relations between the security status of exposition.
     Second, The significance of 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in line with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both sides, it is thes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promoting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l driving force.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new regional order in the process of China and ASEAN need to support each other, based on each other, no one who can not do without, or the benefit of both, both sub-impaired. China needs ASEAN, ASEAN needs China.
     Third, the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the main factors
     China-ASEAN relations from the history; the development of bilateral relations is subject to the impact of various factors. Among these are positive factors, there are negative factors. Positive factors are economic interests, the two sides in the Asian values, the Confucian culture, a high degree of recognition. Negative factor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issues and the Taiwan issue. Four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ASEAN relations and prospects of countermeasures
     This section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ASEAN relations and prospects of countermeasures were analyzed, the two sides in the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and resolve the territorial issue by the prospect.
引文
①世界知识 2006 年第 21 期
     ① http://www.gxnews.com.cn
     ①东盟秘书长塞夫里诺在东盟驻广州领事馆举办的“东盟论坛”上的演讲词,题为“东盟与中国:竞争着的伙伴关系”,2001 年 5 月 20 日,广州。
    
    ①《中俄关于世界多极化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联合声明》《人民日报》1997 年 4 月 24 日。
    ②时永明《亚太安全环境与地区多边注意》, 《国际问题研究》1996 年第一期。
    ③《中国关于新安全观的立场文件》http://www.fmprc.gov.cn/chn/33224.html.
    ④ I See Wanandi Jusuf.“ASEANS China Strategy: Towards Deeper Engagement”, Survival, Vol.38, Iss.3 (Autumn 1996)
     ①王逸舟.全球政治和中国外交——探寻新的视角与解释[M].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317)
    ①刀书林、尚前宏、翟坤:《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东盟课题组:中国对东盟政策研究报告》,载《现代国际关系》,2002 年第 10 期,第 5 页
    ②冯晓明:《“中国与东盟能够共享繁荣”——访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所长张蕴岭》,载《国际经济评论》,2002 年第 1 期。
    
    ① http://www.gmw.cn
    ②尹承德.东盟外交新走向——兼论中国与东盟关系[J].国际问题研究,2004,(3). (P32)
    ③赵春晓.“中国威胁论”对我国周边环境的影响及有关对策[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1995,(2) (P26)
    ④ 《东盟与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实现》第 26 卷 第 4 期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①作者:王前军 文章来源: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7 年第 1 期
     ①作者:王前军 文章来源: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7 年第 1 期
    ① http://news.xinhuanet.com
    ② 《新华月报》,1995 年第 9 期,第 134 页。
     ① http://news.xinhuanet.com
    [1] 陈乔之《冷战后东盟国家对华政策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2] 卫和世《菲律宾的外交政策及其与中国的东盟关系》[J](《当代亚太》2002 年第 5 期);
    [3] 曹云华《中国与东盟关系:现状和前景》[J](《东南亚研究》2002 年第一期;
    [4]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东盟课题组《中国对东盟政策研究报告》[J](《现代国际关系》2002 年的 10 期);
    [5] 陈长为《新形势下中国西南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战略》[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报》第 17 卷 第3 期 2006 年 8 月);
    [6] 韦红《中国—东盟合作与东亚一体化》[J](《现代国际关系》2005 年第 9 期);
    [7] 马春海《区域制度变迁与中国和东盟的政治合作》[J](《东南亚纵横》2005 年 5 月);
    [8] 李庆四《中国与东盟关系:睦邻外交的范例》[J](《国际论坛》2004 年 3 月第 6 卷第 2 期);
    [9] 马勇《东盟的崛起及其影响》[J](《东南亚》1998 年第四期);
    [10] 郭清水(马来西亚)《中国参与东盟主导的地区机制的利益分析》[J];
    [11] 翟昆《中国——东盟的时代之遇》[J](《世界知识》2006 年第 21 期);
    [12] 韦万春《为了明天更美好》[N](《首届中国——东盟出入境检验检疫合作论坛深论》);
    [13] 周雪春《中国东盟农业合作发展与影响分析》[J](《农业发展与国际借鉴》);
    [14] 马勇《东盟的崛起及其影响》[J](东南亚 1980 年第 4 期);
    [15] 方慧玲 万明旭《成功的“经济外交”》[N](《广西日报》2005 年 01 月 16 日第 001 版);
    [16] 曹卫平《东盟一体化的障碍和趋势》([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7] 唐羽《中国——东盟关系:现实与理解的困境》[J](《太平洋学报》 2005 年第 6 期);
    [18] 尹承德《东盟外交新走向——兼论中国与东盟关系》)[J](《国际问题研究》2004 年第 3 期);
    [19] 曹云华、徐善宝《睦邻外交政策与中国——东盟关系》[J](《当代亚太》2004 年第 2 期);
    [20] 欧阳俊《冷战后中国与东盟组织的双边合作》[J](《东南亚》1997 年第 2 期);
    [21] 邓崇专《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特点及我国涉东盟民商关系法律的价值取向》[J](《河北法学》第25 卷第 1 期);
    [22] 王光厚《浅析东盟在中国国际战略中的地位》[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第 26 卷 第 1 期);
    [23] 陆建人《东盟国家的安全合作及几点看法》[J](《战略与管理》 99.4);
    [24] 陆建人《世纪之交:中国对东盟的外交战略》[J](《太平洋学报》 1998 年第 1 期);
    [25] 蒋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中国—东盟关系的发展》[J](《世界经济与政治》 1997 年第 1 期);
    [26] 陈以定《东盟地区论坛的发展对中国安全环境的影响》[J](《东南亚纵横》2003.4);
    [27] 喻常森《东盟地区论坛的目标及大国的立场》[J](《东南亚研究》200 年第 4 期);
    [28] 李东航《中国—东盟 朋友手牵手一起往前走》[N](《解放军报》2006 年 10 月 30 日第 005 版);
    [29] 樊端成《“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与广西新农业体系基本框架》[J](《广西农业科学》2007年第 38 卷第 1 期);
    [30] 锡镇《中国—东盟关系回顾》[N]《人民日报》2003 年 10 月 9 日;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盟国家领导人联合宣言》[N]《人民日报》2003 年 10 月 10 日;
    [32] 曹云华《论中国与东盟的相互依赖》[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5 年 1 月
    [33] 李晓梅《浅析中国与东盟经贸发展前景》[J] 《世界经济》 1996 年 4 月
    [34] 陈文《合作稳定 推进一体化——东盟积极应对新世纪》[J]《东南亚纵横》2002 年
    [35] 杨鸿玺《从比较分析的角度透视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济关系[J] 》《东南亚 》, 1997 年 3 月
    [36] 吴艳君《 “大东盟”的形成及其影响》[J]《 教学与研究 》 1998 年 9 月
    [37] 文深《大东盟未来走向探析》[J]《东南亚纵横 》 2000 年
    [38] 詹世亮《东盟与中国的合作迈上新台阶》[J]《瞭望 》1996 年
    [39] 陈青松《走向新世纪的东盟》《南洋问题研究 》 1999 年 4 月
    [40] 杨鸿玺《东盟与中国及与西方经济关系比较分析》[J]《南洋问题研究》1997 年 3 月
    [41] 筱商《东盟加强与柬老缅合作》[J]《东南亚南亚信息》1996 年 6 月
    [42] 陈建军,肖晨明《 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贸易互补性比较研究》[J]《 世界经济研究 》2004 年8 月
    [43] 宋将《中国与东盟经济一体化浅析》[J]《价格月刊》 2005 年 1 月
    [44] 邱丹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和平崛起的地缘经济学思考》[J]《 当代亚太》 2005 年1 月
    [45] 贾芳《中国与东盟携手:机遇和挑战》[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 年 3 月
    [46] 梅学惠,卢光盛《地缘经济学及其对中国经济安全的启示——以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为例》[J]《亚太经济》2005 年 1 月
    [47] 王兰芬,林琳 《中国与东盟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分析》[J]《当代财经》 2004 年 12 月
    [48] 郭清水《中国参与东盟主导的地区机制的利益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 年 9 月
    [49] 胡均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趋势与效应分析》[J]《改革与战略》 2005 年 3 月
    [50] 曹云华,朱幼恩《论东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J]《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 2005年 1 月
    [51] “Asia Accuses U. S. and Europe of Paying Lip Service to Free Trade” [J], Straits Times, Oct.8 , 2002;
    [52] John H. Noer ,“Southeast Asian Chokepoints : Keeping Sea Lines of Communication Open” [J], Strategic Forum , No. 98(Dec. 1996) ;
    [53] David C. Kang “,Getting Asia Wrong : The Need for New Analytical Frameworks” [J], International Security , Vol. 27 , No. 4 , Spring 2003;
    [54] Eng Chuan On ,“Anchor East Asian Free Trade in ASEAN” [J],CSIS,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 26 : 2, Spring 2003 ,P59;
    [55] “Forging Closer ASEAN2China Economic Relations in the 21 Century” [N], report submitted by the ASEAN2China Expert Group on Economic Cooperation , Oct . 2001;
    [1] http://www.gxnews.com.cn
    [2] http://news.xinhuanet.com
    [3] http://news.xinhuanet.com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