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共合作的历史考察与现实思考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次国共合作与第二次国共合作分别发生在上个世纪的二十年代和三四十年代。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背景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面临着帝国主义与地方军阀勾结下的残酷剥削和压榨。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历史背景是中国深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在近代中国两次面临国家灭亡、种族灭亡的危机时刻,中国政治舞台上的两大政党在巨大的共同外来压力面前需要团结一致,致力于挽救水火之中的中国。具体来说,在上世纪二十年代需要结束军事割据实现国家的统一,在三、四十年代必须抵御外来的侵略,挽救民族的危亡,完成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的一大历史任务——求得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在两次国共合作的过程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无疑是两次民族命运转折的关键因素。而中国人民对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的追求是国共合作的推动因素。共同的民族利益及其它各方面利益的契合是政见不一的两党走在一起的根本因素,当民族利益的威胁被解除时,两党的利益取向的分歧甚至对立则随之突显,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的巨大分歧也必然导致两党走向分裂,合作失败。在两次合作的过程中,对于两党合作方式的选择是在两党的政治力量较量之后所做出的必然选择。分别在两次合作过程中作为共同纲领或起着共同纲领作用的“新三民主义”、“抗日纲领”相当于合作集体的群体规范,其压力和作用是合作过程中解决两党冲突与加强两党合作的内在因素。对两次合作中建立的统一战线的维系能力与政党的成熟度密切相关,在第二次合作中,透过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有力维系,我们明显看到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熟。对两次合作的过程,苏俄、美国、英国等国际因素也有不同程度的干涉与影响,通过考察这些国家行为背后的因素,可以发现利益是决定国际行为的最大诱因。本论文通过对两次合作的可能性、必然性,已及合作的最大行为动机,对合作的整个过程进行分析,总结了一些经验与教训。这些经验与教训对因国共两党历史上的纷争而遗留的大陆与台湾问题,对两个政党在新时期关系的发展及这种发展对解决两岸关系问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影响的思考具有现实的启迪作用。另一方面,立足于历史上两党的恩怨与现实上两党各自的发展及社会背景的变迁,我们也应看到两党在现实中有继承传统,重塑关系的可能性、必要性。同时,我们更应正视现实,对于国共关系重塑的平台、方式等都应做出相应的变革,在当前经济交流这一强大平台的基础之上,更多地去开拓与推进其它平台,采取两岸都能接受的途径和方法。民族的利益直接推进了历史上国共的两次合作,新时期,国家的统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样也是民族的利益,更是民族的长远利益,我们希望在这一利益的推动下能实现两个政党的再度合作,早日实现国家统一。
In the histor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first KMT-CPC cooperation and the second KMT-CPC cooperation occurred in the20's and30's-40's of the last century. The first KMT-CPC cooperation occurred under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that semi-colonial and semi-feudal society of China was facing the cruel exploitation and press from the imperialism and the local warlords. The second KMT-CPC cooperation occurred under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that China was deeply encroached by Japan. In Chinese modern history, China ever faced the crisis of the destruction of nation twice. At the moment, the two major political parties faced the huge common external pressure at the Chinese political stage was forced to draw together as one and committed to save China from the destruction. In the details:at the20s of the last century, they had to end the military regime and achieve the reunification of the country. At the30's-40's of the last century, they had to resist foreign aggression and achieve national salvation, complete a major historic task of the semi-colonial and semi-feudal society of China-winning national independence and liberation of the people. In the process of the twice KMT-CPC cooperation, with patriotism as the core of the national spirit was a key factor of the twice turning of the national destiny. And the Chinese people pursuing the unity of country and independence was the promoting factor of the Kuomintang-Communist cooperation. The common national interest and the fitting of other various aspects of interests were the fundamental factors of the unify of the two political parties which had different political views. When the national interest was not threatened, the difference and opposite of both parties' interests appeared apparently. Under the difference, both parties' unify would necessarily break up and the cooperation would failed. In the process of the twice cooperation, the choices for the modes of twice cooperation were decided by the result of the struggles of bipartisan political power. In the process of twice cooperation, as a common program or playing the role of common program," Three Principles of the People" and " the program of Anti-Japanese" were equal to the norms of a collective. The pressure and effects from the norms were the inner factor of solving the conflict between two parties and strengthen the bipartisan cooperation. The ability of sustaining the united fronts which were founder in the process of the twice cooperation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gree of a party's maturity. In the process of the second cooperative, through the CPC holding the united fronts strongly we could clearly see the maturity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In the process of twice cooperation, the United States, Russia, Britain and other international factors also interfered and influenced the twice cooperation at different degrees.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factors which were behind these countries' behavioral, we can discover that the factor of interest is the biggest cause of determining international behavior. Through analysing of the possibility, necessity, the greatest motivation and the process of the twice cooperation in the paper, we summarized a lot of experience and lessons. And when we think about the question of mainland and Taiwan that was due to the history of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Kuomintang and the Communist Party, and when we think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bipartisan relation in the modern time and how the development influence about improving of cross-straits'relation and realizing the long-term interests of the Chinese nation, we also received practical enlightenment from these experience and lessons. On the other hand, based on the history of bipartisan friendship and grudges and the reality of the two parties' own development and the changes of social background, we should also see the both had the possibility and necessity of inheriting the tradition and remodeling in relationship. At the same time, we also should face up to the reality and make the corresponding change about the platform of remodeling in relationship and pattern and so on. Based on the current powerful platform of economic exchanges, we should explore and promote others platforms more and more and take the ways and methods that can be accepted by cross-straits. In the new period, the unification of the country and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are also the national interests and the national long-term interests. We also hope under the interest promoting the two parties' can cooperate again and achieve national reunification early.
引文
①陈任远.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矛盾因素新论.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2(4):59。
    ①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58页。
    ①邹鲁.《中国国民党史稿》,北京:商务印书馆,1938年.第338页。
    ①林代昭,潘国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从影响的传入到传播》(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241页。
    ①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第93-94页。
    ①《国文周刊》,第13卷,第28期。
    ②《中央党务月刊》,第96期。
    ①东孙.谁能救中国.东方杂志,第20卷,第12号。
    ①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第252页。
    ①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0).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第562页。
    ①《救国时报》,1936-1-29。
    ②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编.《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7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26页。
    ③张秀章编著.《蒋介石日记揭秘》(下).北京:团结出版社,2006年版.第500页。
    ④张秀章编著.《蒋介石日记揭秘》(下).北京:团结出版社,2006年版.第540页。
    ①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第161页。
    ②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52页。
    ③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88页。
    ④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659页。
    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文献资料选辑》(1917-1925).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第469页。
    ①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研究室等合编.《孙中山全集》第7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6页。
    ②上海《民国日报》,1923-12-7。
    ③秦孝仪.《革命文献》第8辑.台北: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1年.第70页。
    ④宋庆龄.《宋庆龄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09页。
    ①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第19页。
    ②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507页。
    ③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资料室编.《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1).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21页。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94页。
    ①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0).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年.第21页。
    ②《大公报》,1935-8-11。
    ③李良志、王顺生.《国共合作历史与展望》,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75页。
    ①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室编.《共产主义运动国际章程汇编》.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90页。
    ②李嘉谷.《中苏关系(1917-1926)》.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第43-47页。
    ①珍尼·德拉格斯.《共产国际文件》第2卷.北京:东方出版社,1986年.第8页。
    ②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研究室等合编.《孙中山全集》第7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52页。
    ③李云汉.《从溶共到清共》.台北:台北中国学术奖助委员会(北京图书馆藏),1966年.第226页。
    ①社科院马列所、近代史研究所编著.《马林与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第100-101、62、75页。
    ②王功安、陈奇文、曾宪林主编.《国共两党关系概论》.湖北:武汉出版社,1997年.第172页。
    ①鲍格莫洛夫致苏联外交人民委员部的电报(1935年10月19日).《近代史资料》第79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219-222页。
    ②苏联副外交人民委员致鲍格莫洛夫的电报(1935年12月14日).《近代史资料》第79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229页。
    ①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编著.《中国国民党史文献选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1985年.第225页。
    ②中央档案馆编著.《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598页。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301页。
    ①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译.《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第423页。
    ②苗建寅.《中国国民党史》.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28页。
    ①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译.《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6-1927)》(上).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第44页。
    ①邓中夏.《邓中夏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626页。
    ②王功安、陈奇文、曾宪林.《国共两党关系概论》.湖北:武汉出版社,1996年.第63页。
    ③王功安、陈奇文、曾宪林.《国共两党关系概论》.湖北:武汉出版社,1996年.第63页。
    ④王功安、陈奇文、曾宪林.《国共两党关系概论》.湖北:武汉出版社,1996年.第3页。
    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译.《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运动(1920-1925)》.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第226页。
    ①刘志青.《恩怨历经后的反思》.济南:黄河出版社,1998年.第153-154页。
    ②王功安、陈奇文、曾宪林.《国共两党关系概论》.湖北:武汉出版社,1996年.第33页。
    ③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文献资料选辑(1917-1925).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第469页。
    ④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文献资料选辑(1917-1925).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第469页。
    ①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文献资料选辑(1917-1925)》.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第352-353页。
    ②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网址:http://news.sina.com.cn\c\上网时间:2005年10月14日16占
    ①王功安、陈奇文、曾宪林.《国共两党关系概论》.湖北:武汉出版社,1996年.第62页。
    ②王功安、陈奇文、曾宪林.《国共两党关系概论》.湖北:武汉出版社,1996年.第63页。
    ③季米特洛夫.《季米特洛夫日记》.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07页。
    ④徐则浩编著.《王稼祥年谱(1906-1974)》.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190、296-297页。
    ⑤ Russian Center for the Preservation and Study of Documents on Modern History (RPSDMH),495/74/29.
    ⑥季米特洛夫.《季米特洛夫日记》.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07页。
    ①王功安、陈奇文、曾宪林.《国共两党关系概论》.湖北:武汉出版社,1996年.第33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编.《刘少奇年谱》(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173页。
    ②沈志华主编.《中苏关系史纲(1917-1991)》.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35页。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史研究室编.《马林在中国的有关资料》.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1页。
    ②张国焘.《我的回忆》第1册.东方出版社,1998年.第288页。
    ③张国焘.《我的回忆》第1册.东方出版社,1998年.第288页。
    ①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译.《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2).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第260页。
    ②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译.《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2).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第261页。
    ③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译.《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运动》(1920-1925).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第344页。
    ①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室部编.《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文献资料选辑》(1917-1925).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第324-325页。
    ①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研究室等合编.《孙中山全集》第9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25-126页。
    ②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第183页。
    ①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研究室等合编.《孙中山全集》第9卷.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6年.第542页。
    ②《冯自由致孙中山先生函稿》.《档案与历史》.上海:上海市档案局,1986年第1期。
    ③戴季陶.《<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导言》.广州:广州平社,1928年.第1页。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38页。
    ①曾友豪.《中国外交史》.台北:文海出版社,1980年.第554页。
    ②中共中央书记处编.《六大以来》(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022页。
    ①中共中央书记处编.《六大以来》(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022页。
    ②日本产经新闻连载.《蒋总统秘录》第11册.台北:中央日报出版社,1978年.第92-94页。
    ①刘金祥,孟庆春.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兼论无产阶级政党成熟标准的基本要素.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94(03):64。
    ①中央档案馆编.《中共党史报告选编》.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82年.第47页。
    ②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第183页。
    ③张国焘.《我的回忆》第2册.上海:东方出版社,1998年.第66-67页。
    ①张国焘.《我的回忆》第2册.上海:东方出版社,1998年.第99页。
    ②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主办.《政治周报》第14期,1926-6-9。
    ③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周恩来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24页。
    ④中央档案馆编.《中共党史报告选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第111页。
    ①中共中央书记处编.《六大以来》(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013页。
    ②中共中央书记处编.《六大以来》(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022页。
    ①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列宁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64-165页。
    ②沈志华主编.《中苏关系史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10页。
    ①沈志华主编.《中苏关系史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10-11页。
    ②李嘉谷.《中苏关系(1917-1926))).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第43-47页。
    ①上海《民国日报》,1920-4-14。
    ①社科院马列所近代史研究所编.《马林与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第70-71页。
    ②社科院马列所近代史研究所编.《马林与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第100-101、62、75页。
    ③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研究室等合编.《孙中山全集》(第七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51-52页。
    ①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译.《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运动》(1920-1925).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第344页。
    ②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8年.第537-539页。
    ①万仁元、方庆秋主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蒋介石年谱初稿》.北京:档案出版社,1992年.第167页。
    ①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译.《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苏维埃运动》(1931-1937.15).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年.第231页。
    ②沈志华主编.《中苏关系史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69页。
    ③向青.《苏俄与中国革命》.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年.第501页。
    ④奥托.布莱恩.《中国记事(1932-1939)》.李逵云等译.北京:现代史料编刊社,1980年.第286页。
    ⑤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Diplomatic papers (FRUS),1944, Vol.6, Washington, D. C:U. 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65, pp.504-505.
    ①中国社科院“近代史资料”编辑组编.《近代史资料》第84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121-127页。
    ②国际条约集编辑部.《国际条约集(1934-1944)》.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年.第304页。
    ①陈任远.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矛盾因素新论.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2(4):59。
    ①伊利奥·罗斯福.《罗斯福见闻录》.北京:新群出版社,1950年.第152页。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99页。
    ②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文献资料选辑(1926-1927)》(下).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第420页。
    ①沈钧儒智辩大法官.共产党员,2010(13):64。
    ①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文献资料选辑(1926-1927)》(下).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第420页。
    ①毛泽东.《毛泽东军事文选》第2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401页。
    ①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党史教研室编.《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7册.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党史教研室出版,1979年.第461页。
    ①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74页。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81页。
    ①《一个中国论述史料汇编史料文件》(1).台北“国史馆”印行,2000年版.第445-446页。
    ②中共中央台办.《中国台湾问题》.北京:九州图书出版社,1998年.第63页。
    ③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19页。
    ④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70页。
    ①王功安、毛磊.《台湾政治转型与两岸关系》.湖北:武汉出版社,1999年版.第36页。
    ②理查德·尼克松.《1999,不战而胜》.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287页。
    ①李加利.两岸贸易与巨额顺差.《香港商报》,2005-05-04(6)。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思想年谱》.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203-294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598页。
    ①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1页。
    ①张克山.《台湾问题大事记》.北京:华文出版社,1980年.第106-107页。
    ①蒋中正.《苏俄在中国》.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5年.第193页、199页。
    ②《中国时报》,1979-1-4。
    ③一个中国论述史料汇编编辑小组编.《一个中国论述史料汇编史料文件》(1).台北:“国史馆”印行,2000年.第440页。
    ①《联合报》,2005-4-17。
    ②《吕秀莲:马英九应研究国共合作失败教训》.台湾“中央社”:http://www.cna.com.tw/. 2008-01-13。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2]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第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3]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1-7)卷.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社,1985年版。
    [4]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8-11)卷.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社,1986年版。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7]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8]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9]毛泽东.《毛泽东军事文集》第1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
    [10]邓小平.《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年).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11]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13]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思想年谱》.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14]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刘少奇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5]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
    [1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
    [17]王桧林,郭大钧.《中国现代史》.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18](美)施拉姆.《毛泽东》.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外研究毛泽东思想资料选辑》编辑组编译,北京:红旗出版社,1987年。
    [19](美)施拉姆.《毛泽东的思想》.田松年,杨德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20](美)特里尔.《毛泽东传》.刘路新等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
    [21](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年》.刘尊棋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
    [22](英)迪克·威尔逊.《毛泽东》.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外研究毛泽东思想资料选辑》编辑组编译,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
    [23]邹鲁.《中国国民党史稿》.北京:商务印书馆,1938年。
    [24]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7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25]张秀章编著.《蒋介石日记揭秘》(上).北京:团结出版社,2006年版。
    [26]张秀章编著.《蒋介石日记揭秘》(下).北京:团结出版社,2006年版。
    [27]宋庆龄.《宋庆龄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
    [28]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编注.《李大钊文集》(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9]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一).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30]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31]李良志、王顺生合著.《国共合作历史与展望》.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32]珍尼.德拉格斯.《共产国际文件》第二卷.北京:东方出版社,1986年版。
    [33]王功安、陈奇文、曾宪林主编.《国共两党关系概论》.湖北:武汉出版社,1997年版。
    [34]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室编.《中国国民党史文献选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年版。
    [35]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36]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译.《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1).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
    [37]苗建寅.《中国国民党史》.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38]邓中夏.《邓中夏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39]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文献资料选辑(1917-1925).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
    [40]刘志青.《恩怨历经后的反思—中苏关系七十年》.山东:黄河出版社,1998年版。
    [41]张国焘.《我的回忆》(上).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
    [42]中共中央书记处编.《六大以来》(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43]蔡和森.《党的机会主义史》.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
    [44]李玉贞.《马林与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
    [45]向青.《苏俄与中国革命》.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年版。
    [46]李义彬.《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通史:卷6(从内战到抗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7]中共中央台办编.《中国台湾问题》.北京:九州图书出版社,1998年版。
    [48]王功安、毛磊著.《台湾政治转型与两岸关系》.湖北:武汉出版社,1999年版。
    [49]理查德·尼克松.《1999,不战而胜》.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50]张克山.《台湾问题大事记》.北京:华文出版社,1980年版。
    [51]蒋中正.《苏俄在中国》.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5年版。
    [52]沈志华.《中苏关系史纲(1917-199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53]牛军.《从赫尔利到马歇(美国调处国共矛盾始末)》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1]刘少奇.关于大革命历史教训中的一个问题.党史研究资料,1980,(5)。
    [2]刘金祥.孟庆春.兼论无产阶级政党成熟标准的基本要素.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94,(03)。
    [3]陈任远.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矛盾因素新论.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2,(4)。
    [4]何平,徐小青.孙中山中华民族主义观与国情观的转换.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5]傅强.宋庆龄与统一战线.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院,2008,(6)。
    [6]蒋玉珉,刘振宏.孙中山合作主义研究.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
    [7]黄万求.论共产国际促进首次国共合作的实力思想和苏联利益中心思想.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2,(2)。
    [8]路爱林.第一次国共合作方式形成原因新探.长白学刊,2002,(3)。
    [9]包爱芹.国共“党内合作”方式探析.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5)。
    [10]张德志.共产国际力主国共两党实行“党内合作”的原因.平原大学学报,1999,(1)。
    [11]吴九占.再论国共党内合作的维持与破裂.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6)。
    [12]肖莉.中共“三大”历史经验与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4)。
    [13]余满红.试论中国共产党与第一次国共合作方式的确立.历史研究,2010(4)。
    [14]仓林忠.浅析国共党内合作和大革命的失败.黑龙江史志,2008,(24)。
    [15]黄宇.论孙中山建党思想与实践对早期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前沿,2008,(12)。
    [16]胡晓阳.李大钊民族主义思想的转变及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河北学刊,2010,(7)。
    [17]李明照.浅析维经斯基有关国共合作的策略思想.传承,2010,(6)。
    [18]金浩顶.浅析中国革命统一战线.中国校外教育,2010,(6)。
    [19]董海鹏.苏俄与孙中山国民党的合作、矛盾及其对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影响.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4)。
    [20]唐金培.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共党员队伍曲折发展原因探析.史事探析,2010,(4)。
    [21]黄领霞,强文学.共产国际和苏俄对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影响.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1,(4)。
    [22]赫坚.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三民主义认识变化原因探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23]吴克辉.中共“三大”对国共合作宣传工作的探索与实践.社科纵横,2009,(10)。
    [24]高伟.浅析皖南事变后国民政府对美外交.传承,2010(4)。
    [25]姚卿善.第二次国共合作与“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3)。
    [26]徐玉凤.共产国际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与维持.理论学刊,2010,(3)。
    [27]拓宏伟,任学岭.国民党政府对日政策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广西社会科学,2002,(4)。
    [28]展春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策略的演变与发展.理论界,2009,(10)。
    [29]闫兴德.国共两党关系的历史启示.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10)。
    [30]闫兴德.试析抗战胜利前后苏联对华政策对国共两党关系转折的影响.世纪桥,2009,(10)。
    [31]李乐军.台海两岸与美国互动关系的发展及其消解.柳州师专学报,2009,(4)。
    [32]杜焕英,苏瑞珍.孙中山关于国共合作的心理场结构及其对最终走向的影响.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7)。
    [33]张汝.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对资产阶级的认识.毛泽东思想研究,2009,(4)。
    [34]黄爱军.近年来抗日战争研究若干创新观点综述.党史研究与教学,2009,(3)。
    [35]H·JI·玛玛耶娃著,李旭译,李玉贞校.中日战争时期的苏联、美国和国共“统一战线”社会科学研究,2010,(4)。
    [36]胡卓群.统战工作要坚持求同存异的辩证法.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9,(1)。
    [37]王矞锋.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社科纵横,2009,(3)。
    [38]崔珏.第三党成立问题探源.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1)。
    [39]王真.皖南事变与苏联对华政策.中共党史研究,2009,(1)。
    [40]钟汝贤,何静.中共从党外合作到党内合作的转变及原因.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8,(5)。
    [41]张春季.孙中山、陈独秀对国共合作认识的歧异.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42]李和平.周恩来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贡献.世纪桥,2009,(2)。
    [43]郭绪印.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历史经验.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4)。
    [44]潘宏波.试述三民主义与国共第二次合作.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45]韩宇.新民主主义统一战线的马克思中国化的理论应用--浅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成功.世纪桥,2010,(11)。
    [46]陶季邑.孙中山和邓演达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及其启示.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9,(1)。
    [47]罗艳梅.试析中国国民党右派与顽固派.统战史话,2009,(4)。
    [48]李恩田,夏曦.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论蒋介石.湘潮(下半月),2010,(8)。
    [49]李萍,齐欣.论抗战初期中间党派在国民参政会上的合作及其影响.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8)。
    [50]许国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党史博采,2008,(12)。
    [51]李东芝.论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影响.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52]李立菊.论抗日战争时期战略防御阶段的国共合作.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53]王贵书.两次国共合作与统一战线中独立自主原则研究.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54]刘畅然.政治理念的求同存异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55]梁爽.抗日战争进入全面抗战后国共关系的变化.云梦学刊,2008,(7)。
    [56]刘蓉宝.对国共合作的历史考察.文史博览(理论),2008,(12)。
    [57]黄元全.从两岸关系发展史看第三次国共合作.大理学院学报,2010,(3)。
    [58]陈孔立.“第三次国共合作”解读.台湾研究集刊,2008,(4)。
    [59]杨东海,李雪灵.也谈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式.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8,(4)。
    [60]张春英.中共对台经贸政策30年发展演变.党史研究与教学,2008,(6)。
    [61]包雅玮.国共关系的演变与中国革命的规律.长沙大学学报,2008,(4)。
    [62]傅玉能,胡国胜.国共合作发展的新空间—试析马英九上台后的国共两党关系走向.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63]黎雪军.毛泽东关于和平解放台湾的设想.湘朝,2007,(2)。
    [64]彭天慧.国共合作的历史、现状及走势.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3)。
    [65]熊吕茂,建红英.从两次国共合作看党的统一战线策略的新发展.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2)。
    [66]莫江平.从国际制约视角看国共合作的发展轨迹.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1)。
    [67]周萍.政党交流在推进两岸关系中的发展与角色.探索争鸣,2010,(3)。
    [68]王爱冬,柏祖国.新时期国共关系展望.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69]Russian Center for the Preservation and Study of Documents on Modern History (RPSDMH),495/74/291.
    [70]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Diplomatic papers (FRUS),1944, Vol.6, Washington, D. C:U. 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 ice, 1965, pp.504-505.
    [71]《共产党月刊》,1921年6月7日。
    [72]《国文周刊》,第13卷,第28期。
    [73]《中央党务月刊》,第96期。
    [74]东孙,谁能救中国,《东方杂志》,第20卷,第12号。
    [75]《救国时报》,1936年1月29日。
    [76]上海《民国日报》,1923年12月7日。
    [77]《大公报》,1935年8月11日。
    [78]《政治周报》,第14期,1926年6月9日。
    [79]上海《民国日报》,1920年4月14日。
    [80]李加利,两岸贸易与巨额顺差,《香港商报》,2005-05-04(6)。
    [81]《中国时报》,1979年,1月4日。
    [82]《联合报》,2005年4月17日。
    [83]吕秀莲:马英九应研究国共合作失败教训,台湾“中央社”,2008年1月13日。
    [1]杨旭晖.《陈独秀与第一次国共合作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重庆.西南大学,2011年。
    [2]罗春梅.《国民党左派与第二次国共合作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重庆.西南大学,2011年。
    [3]王振华.《抗战时期国共合作中的美国因素之初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重庆.西南大学,2011年。
    [4]李冬华.《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关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