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哲学视野下的技术教育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从教育的诞生之日起一直到今天,教育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都离不开技术,原因在于:教育和技术的本源都是人类社会的需求,两者都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是为了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技术用于教育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也是如此。教育发展过程中之所以需要技术,或者说技术之所以能够作用于教育,正是因为教育的研究对象与技术存在着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人。
     论文以“人:教育与技术的契合点”为依据,从本体论、价值论和过程论三个维度展开了对“教育中的技术”的思考。我们认为,教育中技术的本质是为了教育的目的而使用的技术,是对教育系统的利人的能动性改造。教育中技术的价值,是教育与技术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关系,但这种关系不是抽象性的而是现实性的关系,即通过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把教育与技术统一起来的,具有直接现实性特点的实践关系。技术教育化就是将技术转化为“教育中的技术”的过程,是技术向教育的性质或状态进行转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育主体运用其智慧作用于技术,使技术具有了教育的某些本质属性,或者说表现为教育的状态。
     在论述技术教育化的过程中,提出了技术教育化的生成论观点。技术教育化的生成论是关于技术在教育中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它考察的是教育中的技术生成过程。技术在教育中的生成意味着技术不能改变教育生而具有的本质,不能强迫教育成为什么样的教育,只能根据教育的本性和可能性来提升教育的境界。
From the beginning of education, every stage of education development can't get away technology.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originate the society's requirement. They are mankind special activity. To human being's development and satisfactory, education need use technology. The reason technology can use for education is that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have the same theme: human being.
     Taking human being conjoining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as the theoretical grounds, the dissertation studies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from ontology, axiology and process philosophy. The essence of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is technology, which use for the educational objective. The value of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presents a spec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alization of technology is a process that technology becomes the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In this process, the subject of education acts on technology with their wisdom and applying external power, and makes the intrinsic power of the subject of education objectified into technology which changes accordingly.
     The dissertation raises the theory of "educationalization of technology generativism". This theory is about how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generates and develops. This theory investigates the generating process of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The generation of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means that technology cannot alter the essence of education but promote realm of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of education.
引文
[1]渠敬东著,现代社会中的人性及教育:以涂尔干社会理论为视角[M],上海:三联书店,2006,3
    [2](美)尼葛洛庞蒂,数字化生存[M],胡泳等译,海南:海南出版社,1996,258
    [3]张宝英,关于人的本质的再思考[J],哲学原理,2001(4):377-383
    [1](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演讲与论文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25
    [1]冯晓英、陈青,新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托尼·贝茨博士访谈录[J],中国远程教育,2007(7):21-24
    [2]郑旭东,技术是答案,但问题是什么--解读伊利的教育技术观[J],电化教育研究,2007(1):12-15
    [1]许良,技术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49
    [2]宋健主编: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5
    [3]转引自:许良,技术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49-51
    [4]赵建军,技术本质特性的批判性阐释[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3):35-38
    [1]赵建军,技术本质特性的批判性阐释[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3):35-38
    [2]也有学者把技术的基本构成分为: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有形的物质的方面和无形的精神活动及方法的方面:硬技术和软技术;自然的和智慧(精神)的;等等。参阅刘美风,教育技术学学科定位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85
    [3]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
    [1]瞿傈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37
    [2]十二院校编: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3
    [3]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341
    [4]渠敬东著·现代社会中的人性及教育:以涂尔干社会理论为视角[M],上海:三联书店,2006,3
    [1]章伟民、曹揆申著,教育技术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5
    [1]在不同研究领域中,“社会”这一概念所涵盖的“功能成分”各异。在“一般社会学”中,“社会”多半在实际上被视为一个无所不包的复合巨系统,而在以特定社会予系统(如政治、经济、文化等)为对象的各种“特殊社会学”中,“社会”则在实际上几无例外地被视为由特定子系统之外的其它所有子系统组成的复合巨系统。严格来讲,这种“社会”已不是“完整社会”,而是“功能成分缺损”的“部分社会”。吴康宁著,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51
    [2]瞿葆奎,教育基本理论之研究(1978-1995)[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105-150
    [1]王希尧,论教育起源十劳动的智化[J],内江帅专学报,1988(1):1-5
    [2]张俐蓉,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关系的反思与重构[D],毕东师范大学,2004,50
    [3]章伟民、曹揆申著,教育技术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0
    [4]参阅: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8;林柱育,教育史上学校起源问题的商榷[J],学术研究,1990(3):74-77;任钟印,关于人类最早的学校产生于何时何地的一点思考[J],教育研究与实验,1985(4):33-36
    [1]牛梦琪,中国古代教育传播媒介与传播技术述论[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30-135
    [2]杨文华,对教育传播发展阶段划分的质疑[J],现代教育技术,2001(3):16-19
    [3]国子监:具有高度代表性的教育机构
    [4]麦克卢汉提出了“知识垄断”的概念以表达占有稀有的科技信息资源并从中牟利的方式。
    [5]牛梦琪,中国古代教育传播媒介与传播技术述论[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30-135
    [6](英)劳伦斯,现代教育的起源和发展[M],纪晓林译,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1
    [1]参阅:邓树增主编,技术学导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7年,107-110
    [1]李俊奎,杨小叫,论文化系统与科学技术的互动[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1(2):77-80
    [2]郑晓松,技术与合理化[D],复旦大学,2005,32
    [1]刘福森,西方文明的危机与发展伦理学[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5,13
    [2]李国俊、张信华,技术理性与现代性的文化嬗变[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110:58-61
    [3](德)彼得·科斯洛火斯基著,后现代文化--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后果[M],毛怡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3-8
    [1]周光迅,高等教育哲学的逻辑起点[J],高等教育研究,2006(12):22-26
    [2]参阅:(法)维多克·埃尔著,晓文译,文化概念[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2-5:文化的起源是“人化”,即人的本质力量或主体性的对象化。文化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化人”,即教化人,或者说是塑造人和熏陶人。文化的本质是“人化”和“化人”的统一,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化和人的创造物的内化的统一,也就是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统一。
    [3]李颖,文化视野中的教育悖谬[J],锦州医学院学报,2002(2),76
    [4]转引自(法)米亚拉雷等,教育科学导论[M],思穗、马兰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30-31
    [5](德)康德,康德论教育[M],瞿菊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30,2
    [6](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24
    [7]王啸,“人是价值的存在”及其教育学意蕴[J],高等教育研究,2001(5):7-11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70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05
    [4]许良,技术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53
    [5]人的本质和人的素质[EB/OL],http://dyc69.laiwunews.cn/archives/2007/200792793755.html,2008-01-24
    [6]吴国盛,技术与人文[J],北京社会科学,2001(2):90-97
    [1]马克思曾经说过:“首先要研究人的一般本性,然后要研究在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这里说的“人的一般的本性”即人的自然属性,“在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即人的社会属性。众所周知,马克思在另外的场合下也说过:“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如果把马克思的这两个说法综合起来,那么人的本质也就是“在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这就是说,“人性”是个大概念,“人的本质”则是一个隶属于“人性”的子概念。转引自:俞吾金,当代哲学关于人的问题的新思考[J],人文杂志,2002(1):10-16。因此,文中论述到的“人性”是指“人的本质”,这一子概念。
    [2]王大洲、关士续,技术哲学、技术实践与技术理性[J],哲学研究,2004(11):55-60
    [3]吴国盛,技术与人文[J],北京社会科学,2001(2),90-97
    [4]王钦峰,古希腊人性的异化及其现代反响[J],外国文学评论,1994(1):78-85
    [5]曹前有,技术:人的内在本质的外在展现[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4):49-52
    [1](德)马克斯·霍克海默,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M],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34
    [2]毛勒堂、董美珍,对“科技批判”的批判[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4):5-7
    [3](德)哈叭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M],李黎,郭官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38
    [4]人的价值世界是相对于人的物质世界、科学世界、技术世界的人的精神世界,它以人的价值理性为核心,以人文精神为指导,以关注人的情感、道德、人格、生命、灵魂为主旨,引导人们在享受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物质文明的同时,更多地关注自己的思想、精神和信仰,更多地照料自己的心灵和魂魄,以实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刘济良,论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与教育对人的价值世界的重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4):12-15
    [5]卡普的“器官投影说”把技术比喻为类似人体器官的客体,视技术为人体器官的一种投影亦即形式和功能的延伸和强化。转引自:王楠、王前,“器官投影说”的现代解说[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2):1-4
    [6]桑新民,呼唤新世纪的教育哲学--人类自身生产探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129
    [1]马克思的社会三形态理论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划分为“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关系”、“人的自由个性全面发展”三个阶段。引自:苏东霞,略论教育异化[J],教育探索,2006(10):40-41
    [2]高伟,论教育世界的异化与救赎[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4):10-14
    [3]高连福,教育是人的教育[J],淄博师专学报,2006(3):36-39
    [4]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下)[M],上海:三联书店,1996,882
    [1]汪建云,科技伦理化呼唤哲学复兴[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4),95-98
    。康德认为只有在实践理性的意义上才能真正理解自由,“德性首先给我们揭示了自由概念”。参见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30页。
    [2]参见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295-298
    [3]高兆明,技术祛魅与道德祛魅--现代生命技术道德合理性限度反思[J],中国社会科学,2003(3):42-52
    [4]龙翔,陈凡,现代技术对人性的消解及人性化技术的重构[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7):69-72
    [1]刘济良,论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与教育对人的价值世界的重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4):12-15
    [2]王啸,“人是价值的存在”及其教育学意蕴[J],高等教育研究,2001(5):7-11
    [3]周毅,21世纪中国两大支柱:科技教育化与教育科技化[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总序,2
    [1]转引自:管晓刚,关十技术本质的哲学释读[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12):18-21
    [2]彭福扬、曾广波,技术应用后果与技术创新的哲学反思[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2):93
    [3]德国学者汉斯·波舍尔(Harts Poser)在讨论技术传播与文化背景的关系时指出,技术传播必须考虑是否为不同地域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环境所接受,因而需要发展一种适当的技术,以适应当地的知识、习俗、社会行为准则、工作方式和自然观等。这种“适当的技术”,实际上正是不同技术文化传统相互作用后经过选择的产物。转引自王前,略论中国近现代技术发展的文化多样性[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2):34-36
    [4]章伟民,曹揆申,教育技术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7
    [1]郑国庆,论教育的二重性[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l(2):74-76
    [2](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演讲与论文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25
    [1]李国俊、张信华,技术理性与现代性的文化嬗变[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11):58-61
    [2]转引自江畅,论价值的基础、内涵和结构[J],江汉论坛,2000(7):55
    [3]美国哲学家培里把价值划分为道德价值、宗教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法律价值和习惯 价值八类:荚国哲学家刘易斯在亚里士多德的基础上进一步把价值划为内在价值、固有价值、工具价值和贡献价值。王玉棵在《价值哲学新探》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了价值存在的形式:普遍价值与特殊价值、自在价值与自为价值、潜在价值与现实价值、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直接价值与间接价值、真实价值与虚假价值、眼前价值与长远价值、局部价值与全局价值。从中不难看出,目的价值与手段价值的分类要比其他的分类更合理。
    [1]查有梁,《系统科学与教育》第三版序,http://www.chuanboxue.net/list.asp?Unid=3394,2008-1-29
    [1]方珊,美学原理网络教程,http://phil.bnu.edu.cn/duomeiti/meixue/c9.html,2008-1-30
    [2](德)马丁·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M],孙周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11,35
    [3]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341
    [4]桑新民,技术-教育-人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学的哲学基础初探[J],电化教育研究,1999(2):3-7
    [1]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319
    [2]教育的基本要素,www.ixtvu.com.cn/ixdd kczy 062/upload/2006 11/06111316394803.doc,2008-1-30
    [3]杨开城,论教育的技术学本质与教育技术学的历史使命[J],中国电化教育,2005(5):15-20
    [4]张明国,“技术-文化”论--一种对技术与文化关系的新阐释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6):15-19
    [1]黄甫全主编,《课程与教学论》电子教材,http://202.116.33.235/kcyjsl/wlkc/curriculum/312.htm,2008-1-31
    [1]赵勇,传统与创新--教育与技术关系漫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前言P8
    [2]陈丽等编译,技术进化与社会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4
    [3]赵勇,传统与创新--教育与技术关系漫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前言P8
    [1]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历史沿革,http://www.crtvu.edu.cn/,http://www.openonline.com.cn,2007-10-25
    [2]李平,张增荣,教育技术相关的三个阶段三种状况及影响因素的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1(11):7-11
    [1](美)罗杰.菲德勒著,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M],明安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7
    [2]Alexander J.Romiszowsiki.How' s the E- learning Baby? Factors Leading to Success or Failure of an Educational Technoloay Innovation[J].Educational Technology,2004,(January-February):8-10.
    [1]张俐蓉,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关系的反思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68
    [2](美)安德鲁·芬伯格著,技术批判理论[M],韩连庆,曹观法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46
    [3]王志伟,技术扩散过程的几类限制性因素[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1):23-27
    [1]赵国栋,关于信息技术与教育关系的理论与实践分析[J],嘉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2(5):75
    [2]赵勇,等.技术的社会性生命:学校技术传播的生态分析[EB/OL].http://www.etc.edu.cn/articledigest36/jishu.htm,2006-10-23:余胜泉.教育信息化生态观与新技术教育应用的科学发展EB/OL].http://www.etc.edu.cn/blog/ysqetc/archives/004289.html,2006-10-26.
    [1]王坤庆,教育哲学--一种哲学价值论视角的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92
    [2]李醒民,价值的定义及其特性[J],哲学动态,2006(1):13-17
    [3]颜士刚,技术教育价值的实现与创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24
    [1]王玉棵,价值哲学新探[M],陕西: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12
    [2]李宏伟,现代技术的人文价值冲突及其整合[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4,37
    [3]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汁划系统,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
    [1]孙迎光著,主体教育理论的哲学思考[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2
    [2]本体论意义上的主体是指属性、关系、状态、运动变化等的基质、载体和承担者,近似于哲学中的“实体”或“本体”概念。转引自张天宝,主体性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7
    [3]可参阅:李晓蕾,对主体性教育有关争论的思考[J],教育理论研究,2005(10)。周燕燕,叶海忠,主体性教育:反思与建构[J],教育探索,2006(1)。蔡春,主体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现代教育研究,1999(2)。工绍文,关于主体性教育的思考[J],吉林教育科学,1998(2)。
    [4]马克思把人的成长过程归结为三种历史形态:“人的依赖关系”形态、“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形态、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基础上的“自由个性”形态。这三个形态从人的主体性的生成,可以看作就是群体主体、个体主体和类主体形态的人。高清海:人就是“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263
    [5]项贤明,走出传统的教育学理论体系--泛教育理论的哲学建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6(2):17-29
    [1]高清海:人就是“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268
    [2]社会主体是指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及其群体如阶级、阶层、集团、民族、国家等。社会主体一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265462.html,2008-2-13
    [3]颜天民,论竞技体育的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J],体育科学,2004(10):17-20
    [4]庞井君,社会价值主体析论[J],天津社会科学,2007(2):33-38
    [1]转引自:门忠民,价值创造的本质和根据[J],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22-27
    [1]王海霞,科学技术的本质、价值基准及其人文价值目标[J],科学管理研究,2005(5):24-26
    [2]李宏伟,技术的价值观[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5):13-17
    [3]王玉操,价值哲学新探[M],陕西: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354
    [4]目的性活动是经过理性设计,并在主体意志控制下指向客体的对象性活动。
    [5]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8
    [1]奥格本的文化滞后理论:“文化滞后是指相互联系的各部分,各自独立的率先变化或滞后。自变量包括技术、经济、政治、意识形态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当变化的时间和程度不平衡引起相互联系的各部分关系紧张,换句话说,相互关系减弱时,我们就称之为文化滞后。文化滞后理论的适应程度要看文化各部分关系是否密切而定。”转引自,马和民,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范式与模型建构[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31-137
    [2][美]安德鲁·芬伯格著,技术批判理论[M],韩连庆,曹观法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46
    [3]参阅:刘美风,教育技术学学科定位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49
    [1]相关论述可参阅:王守纲,价值及其实质[J],山东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张国华,价值:满足主体需要的实践--对价值的一种阐释[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2期
    [2]转引自谢永康,技术批判与马克思--一种实践哲学视野下的重新思考[J],江海学刊2004(5):34-40
    [3]邹诗鹏,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现代性质[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1):64-70
    [4]杜威,于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54
    [1]“技术是工具和人的行为”,这种工具论和人类学的技术规定已经成为通行于世的关于技术的观念。
    [2]参阅:查庆,田方林,构建主客体关系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作用和意义[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46-5l;张国华,价值:满足主体需要的实践--对价值的一种阐释[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2期
    [1]王玉樑,价值哲学新探[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354
    [2]刘文海,技术的政治价值[M],人民出版社,1996,19
    [3]盂建伟,探讨科学的人文价值的意义[J],新视野,2000(3):26-28
    [4]转引自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三联书店,2002,48-49
    [1]王伯鲁,技术运动过程剖析[J],科研管理,2000(4):61-66
    [2]孙宏安,中国古代科学教育史略[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291-292
    [3]《考工记》中提到,制弓要依所用的人的体形、意志、血性气质而异。对长得矮胖,意念宽缓,行动舒迟的人,要为他制强劲急疾的弓,配以柔缓的箭。因为人若宽缓舒迟,再用柔软的箭,箭行速度就快不了,自然不易命中目标,即使射中了也无力深入。而对于刚毅果敢、火气大、行动急疾的人,要为他制作柔软的弓,配以急疾的箭。因为人若果敢急躁,再使用强劲的弓和剽疾的箭,箭的蛇行距离过长,自然也不能稳稳中的。转引自:王前,技术现代化的文化制约[M1,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2,116
    [4]刘明,庄子技术论思想评析[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5(3):35-41
    [5]李丰茂,重建技术化生存的人文主义向度[D],吉林大学,2006,13
    [6]汪建云,科技伦理化呼唤哲学复兴[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4),95-98
    [7](德)冈特·绍伊博尔德,海德格尔分析新时代的技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80-81
    [8]汪建云,科技伦理化呼唤哲学复兴[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4),95-98
    [9]可参阅:张成岗等,技术之路:死亡与拯救--超越论者的技术批判思想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10):20-24
    [10]余良耘,人对技术社会的适应和改造[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3),86-90
    [1]李宏伟,现代技术的人文价值冲突及其整合[J],自然辩证法自然通讯,2004(6),21-26
    [2]张相轮、凌继尧,科学技术之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99
    [3]渠敬东著,现代社会中的人性及教育:以涂尔十社会理论为视角[M],上海三联书店,2006,3
    [4]转引自:齐梅,柳海民,关于教育起源的假想与推断[J],辽宁教育研究,2004(7),17-20
    [1]本文中前人类时期的人类是指:正在进化中的人类或者说是形成中的人类
    [2]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8
    [3]“口传身授”是任何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的经验传承的最常用、最主要的形式。
    [4]孙喜亭,教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3
    [5]葛志毅,今义经学与口说传业--试析古代的讲学传业方式及其文化历史原因[J],历史教学,1994(5):3-6
    [6]牛梦琪,中国古代教育传播媒介与传播技术述论[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30-135
    [7]杨文华,对教育传播发展阶段划分的质疑[J],现代教育技术,2001(3):16-19
    [8]国子监:具有高度代表性的教育机构
    [1]F·拉普,技术哲学导论[M],刘武等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145
    [2]张宝英,关于人的本质的再思考[J],哲学原理,2001(4):377-383
    [1]王啸,教育人学内涵探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23-29
    [2]许良.技术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45
    [3]王海霞,科学技术的本质、价值基准及其人文价值目标[J],科学管理研究,2005(5):24-26
    [1]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3-8
    [1]刘则渊、王海山,论技术发展模式[J],科学学研究,1985(04):10-22
    [2]远德玉,陈昌曙,论技术[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94
    [3]W Bijker ect.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Technological System:New Direction in the Sociology and History of Technology[M],MIT Press,1987.136-145.
    [4]盛世豪,试论技术进化和技术体系的演变[J],科学管理研究,1989(03):44-47
    [5]范颂祥、万君康,技术进步的动力机制研讨[J],科技管理研究,1990(4):9-11
    [1]刘则渊、王海山,论技术发展模式[J],科学学研究,1985(04):10-22
    [2]邓树增,技术学导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7,71
    [3]谢咏梅、邓磊,关于技术进化的个案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09):45-48
    [1](美)乔治·巴萨拉,技术发展简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33
    [2]远德玉、丁云龙,科学技术发展简史[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0,3
    [3](法)让·拉特利尔,科学和技术对文化的挑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45
    [4](德)F·拉普,技术哲学导论[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18
    [5]陈昌曙,技术哲学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55
    [6]王金柱,技术的自组织特征分析[J],系统科学学报,2006(2):84-89
    [1]盛国荣等,论技术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现象--累积效应与技术革命[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07):47-50
    [2](美)乔治·巴萨拉,技术发展简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157-172
    [3]韩小谦,技术的必然与自由--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的技术发展[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12):127-131
    [4]盛世豪,试论技术进化和技术体系的演变[J],科学管理研究,1989(03):44-47
    [5]刘敏,系统科学“整体论”思想进路及意义研究[D],南京大学,2007,61。所谓系统,就是指以相互作用关系联系在一起的若干要素所组成的功能性整体。
    [6]贾风亭,技术系统演化的哲学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17-119
    [1]王金柱,技术自组织演化机制和序参量[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04):47-49
    [2]陈来成,技术系统进化的动力机制初探[J],系统辩证学学报,1995(04):48-50;秦远建,技术发展的自组织过程探讨[J].系统辩证学学报,1997(03):86-88:秦书生、陈凡,技术系统自组织演化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1):34-37:王金柱,技术的自组织特征分析[J],系统科学学报,2006(2):84-89
    [3]F·拉普,近代科学技术为何恰恰在欧洲兴起[J],自然科学哲学问题,1989(2):17-21
    [1]颜士刚、李艺,论教育技术化是技术教育价值的实现和彰显[J],电化教育研究,2007(12):9-12
    [2]董传升,“科技奥运”的困境与消解[D],东北大学博士论文,2004,16-18
    [3]何传启,什么是现代化?[EB/OL]http://www.cas.ac.cn/html/Dir/2002/08/21/4717.htm,2007-9-25
    [4]信息部(2005),信息化概念知识[EB/OL],http://jxic.jiangxi.gov.cn/Html/200574101846-1,html,2007-9-25
    [5]社会化意义[EB/OL],http://course.cua.edu.cn/cugThird/sociologv/chapter04/chapter04-1-2.htm,2007-9-25
    [6]吴康宁著,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52
    [1]朱晓江,教育的技术化倾向及其述评[J1,辽宁教育研究,2000(10):23-26
    [2]参阅:张华夏,张志林,技术解释研究[MJ,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64-66;马会端,陈凡,试论技术客体的二元性[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82-84
    [1]舒红跃,人造物、意向性与生活世界[EB/OL],http://hps.phil.pku.edu.cn/viewarticle.php?sid=2349&st=0 2007-7-3
    [2]魏建国,邹珊刚,技术的系统性特征[J],系统辩证学学报,1996(3):66-69
    [1]世上最早的幻灯片[EB/OL,http://cn.chiculture.net/1504/html/do7/1504d07.html#,2007-12-6
    [2]百度酉科之幻灯机[EB/OL,http://bk,baidu.com/history/id=239-245,2007-12-6
    [3]贾风亭,技术系统演化的哲学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17-119
    [1]刘敏,系统科学“整体论”思想进路及意义研究[D],南京大学,2007,95
    [2]秦书生、陈凡,技术系统自组织演化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1):34-37
    [3]F·拉普.近代科学技术为何恰恰在欧洲兴起[J].自然科学哲学问题,1989(2)
    [4]陈平水,成宁波,教育知识实在化环境因素的理论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7)
    [5]王金柱,技术自组织演化机制和序参量[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04).
    [1]蔡国春:我国教育目的理论的若干实践范畴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10
    [2]刘梓良,关于教育目的的理性反思及价值定位[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6
    [3]方建锋,论教育目的的本真与变异[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3
    [4]参阅:J.S.Brubacher.教育目的的基本理论问题[A].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教育目的[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社.1989.3 19-320
    [1]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156-157
    [2]章伟民,曹揆申,教育技术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4
    [3]Henryk Skolimowski.Extensions of Technology.From Utopia to Reality[J].inLinda Taxis(ed.).Man,Society,Technology,1070,32
    [4]《主客体关系学系统丛书》撰写组,教育是什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序3
    [5]李曙华,系统生成论体系与方法论初探[J],系统科学学报,2007(3):6-11
    [1]刘精明,教育选择方式及其后果[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1):64-70
    [2]田鹏颖,主体选择是社会规律发展作用的内在机制[J],求是学刊,1989(3):6-8
    [3]张华夏,张志林著,技术解释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79
    [1]转引自:陈昌曙,远德玉的技术选择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156
    [2]常立农,李凯,论技术选择的多维性[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1):73-76
    [3]肖峰,论技术的社会选择[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5):18-23
    [4]李宏伟,技术价值系统分析[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3(1):10-15
    [5]饶扬德,企业技术能力成长中技术选择的机制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5):18-22
    [6]杨忠直,张世英,李光泉,技术选择的评价与决策方法研究[J],中国软科学,1997(1):121-124
    [7]傅家骥,宏观技术选择[J],工业技术经济,1987(5):1-5;微观技术选择[J],工业技术经济,1987(6):1-5
    [1]冯晓英、陈青,新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托尼·贝茨博士访谈录[J],中国远程教育,2007(7):21-24
    [2]杨家兴,远程教育情境下的媒体选择与教学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2003(9):20-24
    [3]丁兴富,媒体教学功能分析以及媒体的选择[J],中国远程教育,2000(11):14-18
    [4]褚晓红,刘成新,刍议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设计[J],教育科学,1997(?):25-27;中央电大《远距离教育工艺学》编写组,媒体的选择和组合[J].电大教育,1987(5):45-48:John Carpenter,How to Select Effective Instructional Media[EB/OL],http:lladulted.about.comlcslcoursedesi,qn/aled media.htm 2007-12-21;章伟民,曹揆申,教育技术学[M],北京:人民教科出版社,2000,2005
    [5]Tony Bates,ACTIONS Model,For selecting educational media technology[EB/OL],http://www.ceenet.org/workshops/lectures2000/Merill Oates/Bates-ACTIONS-Model.htm 2007-12-20
    [6]Tony Bates,Effective Teaching with Technology in Higher Education:Foundations for Success[EB/OL],www.tonybates.ca/pdf/OPAS.pdf 2007-12-20
    [7]冯晓英、陈青,新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托尼·贝茨博士访谈录[J],中国远程教育,2007(7):21-24
    [8]南国农,电化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80
    [1]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情况介绍[EB/OL],http://news.xinhuanet.conl/school/2004-12/22/content 2367753.htm,2008-1-9
    [2]刘精明,教育选择方式及其后果[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1304(1):64-70
    [3]希建华、赵国庆,“概念图”解读:背景、理论、实践及发展[J],开放教育研究,2006(1):4-8
    [1]李华,中小学教育媒体的选择与应用探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0(12):12-14
    [2]梁平、武常宏,信息挫术与课程整合的新视点[J].中国成人新畜.2007(5).97-98
    [3][美]Deborah L.Lowther,Marshall G.Jones &Robert T.Plants,准备好应用网络教育的明日教师[EB/OL],丁兴富译,http://cnc.elab.org.cn/home/worldwide/tsdr/tsdrO9.htm,2008-1-31
    [1][美]Deborah L.Lowther,Marshall GRones &Robert T.Plants,准备好应用网络教育的明日教师[EB/OL],丁兴富译,htto://cnc.elab.oro.cn/home/worldwidc/tsdr/tsdr09.htm,2008-1-31
    [1]董光璧,从构成论到生成论--序关洪兄《现代原子论的演变》[J],科学文化评论,2007(4):97-99
    [2]苗东升,有生于微:系统生成论的基本原理[J],系统科学学报,2007(1):1-6
    [1]张岱年,论中国哲学发展的前景[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4(3):9-14
    [2]金吾伦著,生成哲学[M],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186
    [3]马克思,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89
    [4]许恒兵,胡亚军.实践生成论:解读存在的全新境域[J].天府新论,2007(3):17-20
    [5]许恒兵,丁增锋,论马克思哲学的生成论思维方式[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50-53
    [6]邹广义,崔唯航,从现成到生成--论哲学思维方式的现代转换[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1-6
    [1]转引自李文阁,生成性思维:现代哲学的思维方式[J],中国社会科学,2000(06):45-53
    [2]李柿,从“颅成论”到“生成论”--教学观念的重要变革[EB/OL],http://www.etc.edu.cn/articledigest38/congyuchenglun.htm,2008-1-24
    [3]盛国荣等,论技术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现象--累积效应与技术革命[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07):47-50
    [1]孟志国,非对象化刍议[J],社会科学,2002(8):41-44
    [2]颜士刚,技术教育价值的实现与创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108
    [3]邹成效,“技术-环境悖论”与技术自然属性[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1):82-84
    [1]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
    [2]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情况介绍[DB/OL],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info7671.htm,2007-3-5
    [3]郑旭东,技术是答案,但问题是什么--解读伊利的教育技术观[J],电化教育研究,2007(1):12-15
    [4]参阅张广君,本体论视野中的教学演化:一种新的教学史观[J],教育研究,2002/11:56-60
    [1]美国教育技术的定义转引自:王运武,关十美国教育技术概念演化的分析与思考[EB/0L],http://www.edutech.net.cn/viewthread.php?tid=2183,2008-2-4
    [1]王吉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观的重新认识[EB/OL],www.gcsce.org/gccce2001/hig5/peper/paper/c c edu/S006-Wang.doc,2008-2-4
    [2]唐文和、刘向永、徐万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EB/OL],http://www.edu.cn/20030910/309063I.shtml,2008-2-4
    [1]石中英,关于教育哲学研究对象的思考[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3(1):21-25
    [2]曹健,芮国强,论教育哲学研究的问题域[J],江苏社会科学,2005(2):47-50
    [1](奥)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M],贺绍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12
    [2]刘铁芳,教育的沉沦与教育哲学的使命[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1):10-12
    [3]马风岐,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教育问题--谈教育哲学学科的独立性[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4):4-7
    [1]此分类法也可参阅:范国睿,教育哲学与教育科学:历史的观点[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1):13-27
    [2]周浩波,教育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3-7
    [3][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47
    [1]李子运,教育技术学若干问题的反思--兼论开展教育技术哲学研究之必要性[J],电化教育研究,2006(9):8-11
    [2]陈友松,当代西方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28
    [3]范国睿,教育哲学与教育科学:历史的观点[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1):13-27
    [1]桑新民,呼唤新世纪的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3-4
    [2]卡尔·米切姆,技术哲学概论[M],殷登祥,曹南燕译,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39
    [3]曹克,变化和发展中的技术哲学[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6):19-23
    [1]罗伯特·S·梅利尔,技术的研究,载技术与技术哲学[c],北京:知识出版社,1987,197-222
    [2]肖峰,哲学视域中的技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49
    [3]孙正聿,哲学通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143
    [1]转引自:陈文化、沈健、胡桂香,关于技术哲学研究的再思考--从美国哲学界围绕技术问题的一场争论谈起[J],哲学研究,200l(8):60-66
    [2]朱晔,海涅克教育技术观评析[J],外语电化教学,1995(3):48-49
    [1]Donald Ely.Toward a Philosophy of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1970(1):81-94
    [2]Donald P.Ely,Toward a philosophy of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thirty years on[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1999(4).305-310
    [3]李建耀、陈莉,教育技术哲学初探[J],电化教育研究,2002(4):9-13
    [4]郑旭东、孟红娟,走向教育技术的哲学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5(3):14-17
    [5]李世改,李红梅,技术哲学视野下的教育技术哲学[J],电化教育研究,2007(3):22-25
    [1]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129
    1.Micham C:Thinking through Technology:the Path between Engineering and Fhilosophy,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4
    2.Pitt J.Thinking about Technology:Foundations of the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M],New York:Seven Bridges Press,2000.
    3.H J Habakkuk,American and British Technology in the 19th Century[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2
    4.Don Ihde.Technology and Life World[M].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90.
    5.Gary J.Anglin,Instructional Technology--Past,Present,and Future[M],Libraries Unlimited,Inc.1995.
    6.Jerrold E.Kemp,Gary R.Morrison,Steven M.Ross,Designing Effective Instruction[M],Macmillan College Publishing Company,Inc,I994.
    7.M.David Merrill,Instructional Design Theory[M],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Englewood Cliffs,New Jersey 07632,1994.
    8.Robert M.Gagne,Leslie J.Briggs,Walter W.Wager,Principles of Instructional Design[M],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College Publishers,1992.
    9.Larry Cuban,Oversold and Underused-Computers in Classroom[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Massachusetts,London,England,2001.
    10.Peters.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
    11.W Bijker ect.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Technological System:New Direction in the Sociology and History of Technology[M],MITPress,1987
    12.(美)乔治·巴萨拉,技术发展简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13.(法)让·拉特利尔,科学和技术对文化的挑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4.(德)F·拉普,技术哲学导论[M],刘武译,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15.(德)冈特·绍伊博尔德,海德格尔分析新时代的技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6.(美)安德鲁·芬伯格,韩连庆,曹观法译,技术批判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7.(德)马丁·海德格尔,孙周兴泽,演讲与论文集[M],北京:三联书店,2005
    18.(德)马克思,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19.(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海德格尔选集[M],上海:三联书店,1996
    20.(德)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M],李黎,郭官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21.(德)马克斯·霍克海默,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M],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2.(法)米哑拉雷等,教育科学导论[M],思穗、马兰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
    23.(德)康德,康德论教育[M],瞿菊农泽,北京:商务印书馆,1930
    24.(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泽,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5.(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6.(法)维多克·埃尔著,文化概念[M],晓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27.(德)彼得·科斯洛夫斯基著,后现代文化--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后果[M],毛怡红译,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28.(美)罗杰·菲德勒著,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M],明安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29.(英)劳伦斯,纪晓林译,现代教育的起源和发展[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
    30.张华夏,张志林著,技术解释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1.陈昌曙,远德玉,技术选择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
    32.远德玉、丁云龙,科学技术发展简史[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0
    33.陈昌曙,技术哲学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34.远德玉,陈昌曙,论技术[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35.张相轮、凌继尧,科学技术之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36.王前,技术现代化的文化制约[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2
    37.许良,技术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38.田鹏颖,社会技术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9.肖峰,哲学视域中的技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0.宋健主编: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41.邓树增主编,技术学导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7
    42.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三联书店,2002
    43.刘文海,技术的政治价值[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44.王玉樑,价值哲学新探[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45.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6.王坤庆,教育哲学--一种哲学价值论视角的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7.王玉樑,价值哲学新探[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48.李宏伟.现代技术的人文价值冲突及其整合[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4
    49.孙迎光著,主体教育理论的哲学思考[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0.张天宝,主体性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1.高清海,人就是“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
    52.赵勇,传统与创新--教育与技术关系漫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3.陈丽等编译,技术进化与社会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4.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55.金吾伦著,生成哲学[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
    56.南国农,电化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57.《主客体关系学系统丛书》撰写组,教育是什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58.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教育目的[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59.孙喜亭,教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0.孙宏安,中国古代科学教育史略[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
    61.周毅,21世纪中国两大支柱:科技教育化与教育科技化[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62.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
    63.桑新民,呼唤新世纪的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
    6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6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66.袁贵仁,价值学引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67.刘福森,西方文明的危机与发展伦理学[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5
    68.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69.刘美凤,教育技术学学科定位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70.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71.十二院校编: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72.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341
    73.渠敬东著,现代社会中的人性及教育:以涂尔干社会理论为视角[M],上海:三联书店,2006
    74.章伟民、曹揆申著,教育技术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75.吴康宁著,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76.瞿葆奎,教育基本理论之研究(1978-1995)[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77.孙正聿,哲学通论(修订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78.周浩波,教育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