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及其逻辑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以教育和知识立国的今天,高等教育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已经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高等教育应当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人民群众受教育的需求。高等教育布局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及其功能的发挥,从而影响到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影响高等教育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程度。
     高等教育布局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高等教育资源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结构,是高等教育宏观结构的一种表现形式。依据结构功能主义的观点,高等教育布局结构是高等教育系统与环境关系的集中表现,社会历史环境往往直接通过社会结构影响和制约高等教育的布局结构。当环境对高等教育系统提出新的功能期待之时,高等教育功能的变化又会促进高等教育布局结构的调整。高等教育的诸功能之间既具有融合性,又存在竞争性,这种竞争性对高等教育布局结构有着直接的影响。影响高等教育布局结构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人口、地理状况和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逻辑。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分战略性调整和适应性调整,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国家往往采取不同的思路、方法、策略对高等教育布局进行相应的调整。
     自清末洋务学堂发端至21世纪初,我国高等教育走过了精英阶段百余年的沧桑历史。晚清以降,洋务学堂从沿海“登陆”,开启了我国近代高等教育新的篇章。民国时期,分区设置高校的重要设想和大学区制的试行初步奠定了我国高等教育布局的基本格局。抗日烽火中,国民政府对于高校内迁重组与复校回迁的规划与调整,使得西北西南地区的教育落后状况大为改观。上世纪50年代的院系调整是建国初期高等教育布局调整中涉及面最广、影响最深远的事件,改革的结果至今仍在发挥着影响作用。“大跃进”后的大调整结束了高等教育无序膨胀的混乱局面,之后的“三线建设”加强了内地和中小城市高校的建设,改善了高等教育的布局。“文革”时期提倡“搬迁就是革命”、“分散就是路线”,高校“越办越大,越办越下”,高校迁往农村以及一系列的迁停并转,我国高等教育布局调整陷入有史以来最混乱最荒唐的状态。“文革”结束后,高等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在从沿海到内陆梯度推进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的指引下,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形成了东强西弱、从沿海到内地差距逐渐拉大的态势。精英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布局调整是在社会重大转型时期所进行的有破有立、以立为主的战略性调整,其着眼点在于通过建立新的结构秩序来代替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旧的结构秩序。总体说来,其具体的调整行为是典型的“国家模式”,即通过政治变革和政治动员,以国家意志和政府行为为主导,自上而下推动实施的,具有强烈的国家主义、功利主义的特征。在改革开放以前,高等教育是实现国家目标的直接工具,国家对高等教育的布局很少考虑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及需要,各地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性很低。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行业经济向区域经济的转型,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逐渐加强。
     世纪之交,我国高等教育发生了巨大而又深刻的变化,突出表现为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张和大众化。以高校数、每万人口中在校生数等指标,从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等角度,于规模、层次和新的办学形式等方面来分析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在大众化早期的变化与特征,实证研究表明:从横向上看,大众化早期我国高等教育布局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优化和改善,朝着相对均衡的方向发展,但加强中西部和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紧迫性也日益凸显;部分省区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未能适应和满足其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不同地区本专科结构的趋同性日益严重,这说明高等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不协调现象。从纵向上看,随着大众化的快速推进,高等教育地方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我国高等教育的重心进一步下移,地市州域高等教育在数量上迅速增长,在办学层次上逐步提升,已经成为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批新的地方高等教育亚中心发展起来了,地市州域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改变了高等院校过分集中在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布局状况;高等教育由省会城市向地市州延伸的速度具有区域差异,不仅体现了区域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和制约,也因此未能有效促进高等教育在省际间的均衡布局。地市州域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不仅意味着高等教育布局结构的调整,而且意味着高等教育功能的下移和拓新,使得高等教育更贴近民间,能更有力地服务于各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大众化早期我国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是高等教育系统自成体系的适应性调整,其着眼点在于通过自我调整维持布局结构间的合理比例关系,以适应规模的持续增长。与精英阶段相比,大众化早期高等教育布局的变化及其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制约大众化早期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高等教育原有的布局结构特征、国家的政策调控和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以及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相对滞后等因素,也在影响着大众化早期高等教育布局结构的发展变化。
     未来的20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加速演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高等教育大众化深入推进等基本环境和主要任务,这对于高等教育布局结构的合理调整提出了要求,也提供了契机。从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来看,大众化中后期我国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应以追求均衡发展和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为目标,并要处理好非均衡发展的手段与均衡发展的目标、整体优化与自成体系、增量调控与存量盘活、集中布局与分散布局等四种关系。为此,必须重塑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关系,优化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模式;重构公共教育权力体制,科学区分各级政府的责任与权限;加强制度建设,巩固布局结构调整的效益;实行积极差别政策,加强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继续推进高等教育地方化,大力发展地市州域高等教育。
In the modern society based on education and knowledge, higher education has been closely linked to the fate of the country and the people. Higher education should be adap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and society, meet the people's demands for education. The scientificity of the distribution structure of higher education (DSHE)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efficiency of resources,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its functions, thus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and society, impacting the degree of people's needs to higher education.
     As a macrostructure of higher education, DSHE refers to the distribu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recourses in different places.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structural functionalism, DSHE is a symbol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Usually, a special period of history will directly affect DSHE by social structure. When the environment looks forward to new func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changes of its functions will promote the adjustment of DSHE. The func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have the tendency of integration and of competition that affects DSHE directly.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DSHE include politics, econom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pulation, geographical features of a country and the logics of higher education. There are two kinds of the adjustment of DSHE: the strategic one and the adaptive one. Different counties will employ different kinds of adjustment in different period.
     From Westernization College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to the early 21st century, our higher education had gone through over a hundred of years of elite higher education. Westernization Colleges embarked from the coast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creating a new situation for modern higher education. The conception about establishi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zonally in Republic of China had initiated a basic pattern for higher education.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the reconstruction and rehabilit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ade the backward state of higher education in a vastly different situation in northwest and southwest districts. The Colleges-Departments Adjustment during 1950's was the most extensive and far-reaching events in the early days of P.R.C., and DSHE formed in that time is still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nowadays. After the "Great Leap Forward", China readjusted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chaos of the expansion of higher education ended. Then, "Three-Fronts Construction" strengthened the establish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hinterland,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ies, and improved DSHE.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tenet of "to remove means revolution, to scatter is a route" was advocat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ere relocated to the rural areas and a series of movement made DSHE fall into the most chaotic and absurd state in the history. Higher education entered a new period after Cultural Revolution, with the deepening of market-oriented economic reforms, affected by non-balanced strategy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higher education had formed a non-equilibrium situation of strength in the east and weakness in the west. In the phase of elite higher education, the adjustment of DSHE was strategic in the period of significant transition in society, and its focus was to replace the old distribution structure, which no longer met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with a new one. In short, it was a typically national mode, and the result of national will and governmental actions, and characteristic of nationalism and utilitarianism. Befor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higher education was a tool to achieve the national goals directly, and its distribution structure didn't take the level and needs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to consideration.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with economic system transformed from planned economy to market economy and from the economy of industry sector to regional economy as well as the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reformed in depth, the impact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on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strengthened gradually.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great changes have happened in higher education, which highlight the rapid expansion of its scale and its massification. Based on the amount of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and on the enrolled students of every ten thousand populat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absolute and relative difference and the aspect of scale, level and new forms of higher education, we analyzed the chang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SHE in the early period of higher education massification. Empirical research shows that, from the horizontal point of view, DSHE has been improved, but the urgency of strengthening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and undeveloped areas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at the developmental level of higher education in some provincial areas fails to adapt and satisfy the needs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ts economy, and the structure of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in different regions becomes more similar, which show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s not coordinated with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Empirical research also shows that, from the vertical point of view,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massification, the loc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has achieved a breakthrough.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non-provincial capital cities has become the vital part of higher education, which has increasing quantity and progressively upgraded level. A new group of sub-centers of local higher education has grown up,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non-provincial capital cities has changed the situation tha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densely set up in the capital cities and municipalitie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non-provincial cities not only means the adjustment of DSHE but also the down-shift and creation of the func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early period of higher education massification, the adjustment of DSHE is adaptive one, whose focus is to adapt to the continuous growth of higher education's scale by self-adjustment. Compared with the phase of elite higher education, the chang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SHE in this period are greatly affected by the level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However, the level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not the only factor that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is period. The original features of DSHE, the policies of central government, the system innovation of local governments and the laggard reforms in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also have an effect on it.
     In the future 20 years, our country's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s faced with such environment and tasks which include rapid advance of knowledge-based economy and economic globalization, building a well-off and harmonious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propelling the higher education massification and so on. This not only brings about requirements but also opportunities for the adjustment of DSHE. In the late period of higher education massification, the adjustment of DSHE should be based on the pursuit of balanced development and regional coordination with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Besides, it must cope with four kinds of relationship: the means of non-balanced development and the aim of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verall optimization and self-systematism, adjusting DSHE by establishing new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by restructuring prese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entralized distribution structure and scattered one. Therefore, we must reshap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ket mechanism and the regulation by government, and optimize the model of higher education massification; reconstruct the system of powers in public education, and distinguish scientifically between responsibility and authority of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strengthen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consolidate the benefits of adjustment of DSHE; implement the positive discrimination policy, and strengthen the supporting level for the undeveloped regions; continue to promote the loc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vigorously develop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non-provincial capital cities.
引文
[1] 谢维和,文雯,李乐夫.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结构分析--1998-2004年的实证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3.
    [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2.240.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22.
    [1] [美]约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义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49.
    [2] [英]F·A·哈耶克.致命的自负[M].冯克利,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28.
    [3] [德]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M].杨富斌.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34.
    [4] 杨平.论高等教育的功能效应与服务特性[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3):45.
    [1] [美]奈勒.世界教育概览[M].吕千飞,张曼真,等.北京:知识出版社,1980.101.
    [2] 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6.
    [3] 薛天祥.高等教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6-57.
    [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高等教育会议.世界高等教育宣言[J].教育参考资料,1999,(3):1.
    [5]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重新定义第三级教育[M].谢维和,等.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4.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11.
    [2] 赵文华.高等教育系统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63.
    [3] 赵文华.高等教育系统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65.
    [1] [英]J·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M].陈体芳.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1.
    [2] [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王承绪,徐辉,郑继伟,等.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05-106.
    [1] [美]弗里蒙特·E·卡斯特,詹姆斯·E·罗森茨韦克.组织与管理[M].李柱流,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662.
    [1] 谢安邦,赵文华.高等教育空间布局的系统观[J].上海高教研究,1998,(2):20-21;赵文华.高等教育系统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63-266.
    [2] 李平.高等院校布局的理论与实践[J].上海高教研究,1998,(S1):17.
    [3] 罗守贵.高校布局的区位条件分析[J].江苏高教,2000,(1):97-99.
    [1] 刘惠林.简论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空间配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3):1.
    [2] 薛天祥.高等教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9.
    [3] 曲绍卫,杨玉春,田汉族.经济视野中的高等教育[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133-134.
    [4] 胡建华,陈列,周川,等.高等教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315.
    [5] 潘懋元,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72.
    [6] 谢维和,文雯,李乐夫.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结构分析--1998-2004年的实证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5.
    [1] 谢安邦,赵文华.高等教育空间布局的系统观[J].上海高教研究,1998,(2):21-23.
    [2] 迟万昌.教育发展区域配置的理论思考[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1998,14(5):131-133.
    [3] 罗守贵.高校布局的区位条件分析[J].江苏高教,2000,(1):97-99.
    [4] 刘惠林.简论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空间配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3):2-3.
    [1] 许士荣.我国高等教育空间布局的现实选择[J].煤炭高等教育,2002,(4):17-18.
    [2] 阎光才.城市社会中的高校群落现象透视--兼析美国城市高校分布格局的人文生态[J].教育研究,2003,(5):51-53.
    [3] 刘娟.高校空间布局结构调整的国际趋势及其启示[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2):17-18.
    [4] 朱雪文.中国高等教育区域分布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2.
    [1] 黄栋.中国高等院校区位问题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5.
    [2] 徐小洲,等.高等教育论:跨学科的观点[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264-265.
    [3] 潘懋元,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72.
    [1] 杨光富.美国赠地学院发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2] 杨颖东.社区学院: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值得努力的一个方向[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3] 郝有隽.美国社区学院的发展历程与启示[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3.
    [4] 何晋秋,方惠坚,柏杰,等.高校合理布局与推进地区协调发展和城镇化[J].理工高教研究,2003,21(3):7-8.
    [5] 何屹.日本专门学校教育初探[D].保定:河北大学,2004.
    [6] 许云.日本高等专门学校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04.
    [1] 王伟军.日本“地方时代”初探[J].世界经济研究,1985,(3):33-36.
    [2] 谢作栩.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道路的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103-104.
    [3] 朴正龙.韩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历程及其启示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郭丽.韩国现代高等教育分析与思考[D].扬州:扬州大学,2006.
    [4] 张男星.论俄罗斯高等教育的地区差异[J].俄罗斯研究,2003,(4):65-69,91.
    [5] 王恩华.俄罗斯现行高等教育结构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3,(4):76-78.
    [6] 方勇.论11-15世纪欧洲大学的兴起[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
    [1] 宋文红.欧洲中世纪大学:历史描述与分析[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5.
    [2] 刘惠林.简论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空间配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3):1-2.
    [3] 谢秀英.论市场化进程中高等学校的区位指向[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8(4):158-159.
    [4] 王保华,张婕,刘振天,等.高等学校设置理论与实践[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 刘晓莉.南京国民政府初期高等教育发展述论[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3.
    [2] 张燕,胡崇芝.抗战时期的高校内迁对中国高校地域性发展的影响[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7(6):117-120.
    [3] 侯德础.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高校内迁史略[M].西安: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李挺.抗战时期中国高等院校内迁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0;党彦虹.抗战时期高校内迁与陕西高等教育的发展[D].西安:西北大学,2004;王峻.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高等教育的方针与措施[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2.
    [4] 田正平,张建中.近代西北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探析--以1927至1949年为中心[J].高等教育研究,2007,28(1):91-97.
    [1] 胡建华.关于建国头17年高等教育改革的若干理论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55-62;胡建华.现代中国大学制度的原点:50年代初期的大学改革[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巫春华.略论我国50年代的院系调整[J].中国高教研究,2001,(4):81-82.
    [3] 别敦荣,郝进仕.论我国高等教育地方化和地方高等教育发展战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1):54-60.
    [4] 别敦荣,郑利霞.我国高等教育亚中心及其发展逻辑[J].高等教育工程研究,2008,(5):57-61.
    [1] 刘惠林.简论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空间配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3):2.
    [2] 王浒.对我国高校布局的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1998,(3):16-18.
    [3] 李若建.高等教育布局与区域发展研究[J].未来与发展,1994,(2):49-52.
    [1] 康宁.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J].教育研究,2000,(10):9-14.
    [2] 黄启兵.我国高校设置变迁的制度分析[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3] 朱雪文.中国高等教育区域分布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2.
    [4] 黄栋.中国高等院校区位问题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5.
    [1] 高等教育区划问题是研究高等教育布局结构的重要基础工作。目前,常用的划分方法主要有五种:一是三区法。即以东、中、西三大地带作为分析的单元。二是四区法。根据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的总体情况将全国划分为北京、上海、天津等一类地区,辽宁、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等二类地区,河北、山西、黑龙江、吉林、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河南、四川、陕西等三类地区,内蒙、宁夏、云南、广西、贵州、新疆、青海、甘肃、西藏、海南等四类地区。由于采用指标和计量方法的不同,有的研究虽然也是四区法,但具体省区归属有所不同,大体上还是比较一致的。三是五区法。根据人均GNP将全国划分为五类地区,第一类地区为直辖市地区,包括北京、上海、天津;第二类地区为较高收入地区,包括4个省区;第三类地区为中上等收入地区,包括5个省区:第四类地区为中下等收入地区,包括8个省区;第五类地区为较低收入地区,包括9个省区。四是六区法。即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等六大行政区。五是以31个省市区作为分析的单元。
    [2] 贺祖斌.高等教育生态论[M].桂林:广西帅范大学出版社,2005.91-126;黄家泉,邵国良,吴开俊,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研究: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对教育的影响[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81-97.
    [3] 朱雪文.中国高等教育区域分布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2.123-127.
    [4] 夏鲁惠.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41-130;夏鲁惠.我国东、中、西部高等教育办学类型及其规模宏观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07,19(5):51-55.
    [5] 潘璐璐,张炜,赵红星,等.我国东西部高等教育布局结构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5,35(11):92-98.
    [1] 米红,王德林.20世纪90年代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变化的实证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2003,4(2):11-17.
    [2] 沈百福.简评普通高等教育规模的地区差异[J].教育与现代化,2003,(4):63-68.
    [3] 马陆亭.制度保障下的高等学校为地方发展服务[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7,4(4):8-12.
    [4] 谢维和,文雯,李乐夫.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结构分析--1998-2004年的实证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90-137.
    [5] 杜育红.教育发展不平衡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44-58.
    [6] 刘见芳.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地区差异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04.18-49.
    [1] 潘海生.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区域差异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5.4-12.
    [2] 陈中原.中国教育平等初探[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3] 赵文华.高等教育系统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77-282.
    [4] 黄栋.中国高等院校区位问题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5.26-33.
    [5] 郭嫄.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状况、类型及问题分析[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3-7.
    [6] 汤智,陈煜.教育政策学视野中的高等教育区域问题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5):15-18.
    [7] 刘精明.扩招时期高等教育机会的地区差异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5(4):142-155.
    [8] 沈鸿敏,刘求实.我国高校地区分布非均衡问题及其影响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8,(1):16-20.
    [9] 薛颖慧,薛澜.试析我国高等教育的空间分布特点[J].高等教育研究,2002,23(4):44-49.
    [1] 梁志.关于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布局调整的思考[J].教育与经济,2000,(S1):67-73;梁志,曾冬梅.从经济和人口的区域分布看我国高等教育的布局调整[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2(5):50-57.
    [2] 杜育红.教育发展不平衡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59-133.
    [3] 黄家泉.邵国良,吴开俊,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研究: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对教育的影响[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103-138.
    [4] 刘见芳.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地区差异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04.50-74.
    [5] 何敏.中国高等教育区域发展差异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02.37-43.
    [6] 潘海生.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区域差异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5.13-32.
    [7] 席鸿建.我国东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差距的实证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7,(3):147-149.
    [8] 张阳.我国高等教育的区域问题研究及其发展简述[J].江苏高教,2002,(3):29-31.
    [1] 赵文华.高等教育系统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77-288.
    [2] 朱雪文.中国高等教育区域分布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2.
    [3] 彭泽平.我国东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区域失衡的决策根源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2,23(2):46-49.
    [4] 彭世华.发展区域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03-217.
    [5] 温习勇.影响我国教育均衡化发展的原因与矫治对策[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4-87.
    [6] 朱雪文.中国高等教育区域分布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2.137-161.
    [7] 席鸿建.中国高等教育均衡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166-180.
    [8] 所(此夕)晓虹.区域高等教育空间布局与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地理学视角下的思考[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5.15-24.
    [1] 庞丽娟.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J].教育研究,2004,(4):15-16.
    [2] 刘精明.扩招时期高等教育机会的地区差异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5(4):142-155.
    [3] 潘海生.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区域差异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5.33-46.
    [4] 谢作栩.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道路的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219-224.
    [5] 胡建华,陈列,周川,等.高等教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362-369.
    [6] 高峰.我国高等教育布局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03,(6):85-86.
    [7] 赵文华.高等教育系统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83-288.
    [8] 许士荣.我国高等教育空间布局的现实选择[J].煤炭高等教育,2002,(4):17-18.
    [1] 《2020高教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迈向2020--全国和辽宁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之三)[J].辽宁教育研究,2007,(9):4-16.
    [2] 邓晓春.关于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与结构布局的思考[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7,(3):19-23;邓晓春.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和布局结构的研究(下)[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9,(5):12-15.
    [3] 袁桂林.建设文化教育型小城市的可行性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102-108.
    [4] 薛颖慧,薛渊.试析我国高等教育的空间分布特点[J].高等教育研究,2002,23(4):44-49.
    [5] 全国高校设置与布局结构调整研究[A].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智力开发研究所.新时期中国教育发展研究(1983-2005)[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439-462.
    [6] 王保华,张婕.加快城镇化建设:实施地级城市高教发展的差别化战略[J].辽宁教育研究,2003,(12):21-25;王保华,张昱琨.论发展地级城市高等教育[J].教育研究,2003,(4):64-68;王保华,张婕.高等教育地方化--地级城市发展高等教育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7] 申培轩.农村现代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发展[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2.105-142.
    [1] 张清华.中国的大学办得不是地方[J].粤海风,2001,(4).
    [2] 黄栋.中国高等院校区位问题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5.39-43.
    [3] 郭锋.改革高校布局结构与适时发展农村地区高等教育[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8,14(6):57-66.
    [4] 宋华明.高等教育通向农村与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J].农村经济,2006,(1):106-109.
    [5] 夏鲁惠.农村社区学院发展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7):215-219.
    [6] 杜育红.教育发展不平衡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41-153.
    [7] 何敏.中国高等教育区域发展差异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02.44-47.
    [8] 陈上仁.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失衡及其解决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5,(3):38-41.
    [1] [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M].李猛,李康.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214.
    [1] [美]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邱泽奇,等.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8-19.
    [2] 侯定凯.高等教育社会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8.
    [1] [美]罗伯特·金·墨顿.论理论社会学[M].何凡兴,等.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138-139.
    [2] 赵文华.高等教育系统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4.
    [1] 展立新.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对立统一及其对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4):71-72.
    [2] 谢维和,文雯,李乐夫.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结构分析--1998-2004年的实证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37.
    [1] [日]青井和夫.社会学原理[M].刘振英.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94.
    [2] [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四版)[M].赵旭东,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 [加]约翰·范德格拉夫,等.学术权力--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M].王承绪,张维平,徐辉,等.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07-218.
    [4] [加]约翰·范德格拉夫,等.学术权力--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M].王承绪,张维平,徐辉,等.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13-214.
    [5] [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王承绪,徐辉,郑继伟,等.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49.
    [6] 许纪霖.智者的尊严--知识分子与近代文化[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1.239.
    [7] [德]卡尔·雅斯贝斯.人的历史[A].田汝康,金重远.现代西方史学流派文选[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42.
    [1] 谢作栩.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道路的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12.
    [1] 谢维和,文雯,李乐夫.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结构分析--1998-2004年的实证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38-39.
    [2] 谢作栩.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道路的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37-38.
    [1] Nisbet, J., & Watt, J. Case Study. Aberdeen, UK: University of Aberdeen, 1978.5.
    [1] 《辞海》编辑部.辞海(中)[Z].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3058.
    [2] 谢维和,文雯,李乐夫.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结构分析--1998-2004年的实证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0.
    [1] 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47.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438.
    [2] 鲁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611.
    [3] 薛天祥.高等教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9.
    [4] 王亚朴.高等教育十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80.
    [5] 徐小洲,等.高等教育论:跨学科的观点[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1.
    [1] 魏宏森,曾国屏.系统论:系统科学哲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290.
    [1] [加]约翰·范德格拉夫,等.学术权力--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M].王承绪,张维平,徐辉,等.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8.
    [2] 赵文华.高等教育系统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7.
    [3] [美]伯·顷·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王承绪,徐辉,郑继伟,等.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4.
    [1] 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400-413.
    [1] 康健.“威斯康星思想”与当今高等教育改革[J].外国教育,1988,(4):21-25;Barnes, S. V. England's Civic University and the Triumph of The Oxbridge Ideal. History of Education, 1996, 36: 293.
    [2] 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西洋教育思想(下)[M].台北:伟文图书出版社有限公司,1979.908.
    [3] Hutchins, R. M. Education for Freedom. Baton Rouge, La.: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43.23-24.
    [1] 陈桂生.教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202-203.
    [2] [美]约翰·S·布鲁贝克.商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郑继伟,张维平,等.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4.
    [3] 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2.
    [1] [日]天野郁夫.社会选拔与教育[A].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155.
    [2] 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53.
    [3] 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406-411.
    [1] [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郑继伟,张维平,等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3-18.
    [1] 刘琅,桂苓.大学的精神[C].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4.103.
    [2] [英]约翰·亨利·纽曼.大学教育的主要目的[J].新华文摘,2001,(1).
    [3] [英]约翰·亨利·纽曼.大学教育的主要目的[J].新华文摘,2001,(1).
    [1] 朱国仁.西方大学职能观演变之历史考察[J].国外社会科学,1995,(3):17.
    [2] [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郑继伟,张维平,等.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5.
    [3] 康健.“威斯康星思想”与当今高等教育改革[J].外国教育,1988,(4):21-25.
    [1] 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24.
    [2] [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王承绪,等.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154-162.
    [3] [美]克拉克·克尔.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21世纪的问题[M].王承绪.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5.
    [4] [英]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滕大春,滕大生.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139-140.
    [5] 涂又光.文明本土化与大学[J].高等教育研究,1998,(6):7.
    [1] [美]克拉克·克尔.大学的功用[M].陈学飞,陈恢钦,周京,等.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74.
    [2] 胡建华,陈列,周川,等.高等教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67.
    [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06.
    [2] 章柳泉.中国书院史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33.
    [1] 阎光才.城市社会中的高校群落现象透视--兼析英国城市高校分布格局的人文生态[J].教育研究,2003,(5):54.
    [2] 贺国庆.德国和美国大学发达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3.
    [1] 黄栋.中国高等院校区位问题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5.34.
    [2] 贺国庆,王保星,朱文富,等.外国高等教育史(第二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36-37.
    [1] [美]艾萨克·康德尔.教育的新时代--比较研究[M].王承绪,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7.
    [2] 阎光才.城市社会中的高校群落现象透视--兼析英国城市高校分布格局的人文生态[J].教育研究,2003,(5):53.
    [1] 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82.
    [2] 朱雪文.中国高等教育区域分布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2.25-26.
    [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07.
    [2] 胡建华,陈列,周川,等.高等教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70.
    [3] 赵文华.高等教育系统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62-164.
    [1] [英]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滕大春,滕大生.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3.12-13.
    [1] 刘惠林.简论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空间配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3):1.
    [1] [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书写历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41.
    [2] [法]爱弥尔·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M].李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导言.
    [3] [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郑继伟,张维平,等.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3.
    [4] [美]克拉克·克尔.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21世纪的问题[M].王承绪.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5.
    [5] 此种观点可参看:熊明安.中国高等教育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3;高奇.中国高等教育思想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涂又光在其《中国高等教育史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中甚至认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始于传说中的五帝,以此算之,我国高等教育则不止四千年史。
    [1] 黄启兵.我国高校设置变迁的制度分析[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12.
    [2] 李鸿章.医院创立学堂折[A].李文忠公全书·奏稿(卷七十八)[C].台湾文海出版社,1980.31-32.
    [3] 盛怀宣.拟设天津中西学堂禀[A].麦仲华.皇朝经世文新编(第六册)[Z].26.转引自:董宝良.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11.
    [4] 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37.
    [5] 梁启超.梁启超全集[C].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20.
    [1] 黄启兵.我国高校设置变迁的制度分析[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22.
    [2] 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328.
    [3] 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532-550.
    [4] 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415.
    [1] 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丙编·教育概况)[Z].上海:开明书店,1935.145.
    [2] 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下册)[Z].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221.
    [3] 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下册)[Z].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468.
    [4] 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下册)[Z].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469-473.
    [5] 学部通行各省御史乔树枬奏请各省添设法政学堂文[A].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下册)[Z].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475.
    [6] 张之洞:创立存古学堂折(1907年7月9日)[A].潘懋元,刘海峰.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235-238.
    [1] 庄俞:论各省可不设存古学堂(1911年6月)[A].潘懋元,刘海峰.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261-265.
    [2] 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丙编·教育概况)[Z].上海:开明书店,1935.144.
    [3] [加]许美德.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M].许洁英.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308.
    [4] [加]许美德.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M].许洁英.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65.
    [5] [加]许美德.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M].许洁英.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308.
    [1] 杜元载.革命文献(第56辑·抗战前之高等教育)[Z].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1.167.
    [1] [加]许美德.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M].许洁英.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72.
    [2] 潘懋元,刘海峰.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855.
    [3] 划分大学区议案[A].《民国丛书》编辑委员会.民国丛书(第二编第99册)[C].上海:上海书店,1990.182-183.
    [1] 临时教育会议日记[A].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309.
    [2] 临时教育会议日记[A].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307.
    [3] 临时教育会议日记[A].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308.
    [4] 陈青之.中国教育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675.
    [5]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Z].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44.
    [6]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Z].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42.
    [7] 陈青之.中国教育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671.
    [8] 陈青之.中国教育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671.
    [9] 李友芝,等.中国近现代师范教育史资料(第4册)[Z].内部印行,1566-1577.转引自:黄启兵.我国高校设置变迁的制度分析[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55-56.
    [1] 霍益萍.近代中国的高等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04.
    [2] 由于1912-1913年颁行的“壬子·癸丑学制”规定“高等师范学校定为国立,由教育总长通计全国,规定地点及校数分别设立”,在应设地点之高师被逐一接收归教育部直辖,其余各省的高师则限于原有学生毕业后停办。清末的31所优级师范学堂,经过民国初年的师范改制后,至1920年只剩下6所。
    [3] 舒新城.中国新教育概况[C].上海:中华书局,1928.135.
    [4] 因资料所限,此处未能引证民国前期(1927年以前)的数据。
    [1] 文化与教育旬刊,1934,(26):39-44.转引自:刘海燕.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高等教育述评[J].江苏高教,2000,(6):123.
    [2] 中华民国宪法草案[EB/OL].http://www.scuhr.com/Article_Show.aso?ArticleID=494
    [3] 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二编·教育行政)[Z].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53.
    [4] [日]石岛纪之.中国抗日战争史[M].郑玉纯,纪宏.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61.
    [5] 董宝良.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153.
    [6] 陈立夫.战时教育方针[A].杜元载.革命文献(第58辑·抗战时期教育)[Z].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2.23.
    [7] 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一编·综述)[Z].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9.
    [1] 熊明安.中华民国教育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296.
    [2] 欧元怀.战后两年来的中国大学教育[J].中华教育界,1948,新2(1):4.
    [3] 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43.
    [1] 通常认为,相关系数(r值)大于0.80,表明两个变量之间具有非常高(强)相关;r值在0.60-0.80之间,表示高度(强)相关;r值在0.40-0.60之间,表示中等相关;r值在0.20-0.40之间,表示低(弱)相关;r值小于0.20,表示非常低(弱)相关。
    [2] 沈鸿敏,刘求实.我国高校地区分布非均衡问题及其影响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8,(1):18.
    [3]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Z].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232.
    [1]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Z].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220-221.
    [2] 新华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EB/OL].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5-01/05/content_2419375.htm
    [3]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Z].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221.
    [4]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Z].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231-232.
    [5] 刘一凡.中国当代高等教育史略[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1.44.
    [1]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965-966.
    [2] 新华网.中共中央批转中央文教小组《关于一九六一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文化教育工作安排的报告》[EB/OL].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5-01/24/content_2501262.htm
    [1]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Z].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382.
    [1] 杨东平.艰难的日出:中国现代教育的20世纪[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209.
    [2] 在批判旧世界中建设新世界[N].人民日报,1976-02-14.
    [1] 周全华.“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212.
    [2] 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594.
    [3] 农业部党组关于全国高中等农业教育会议的报告[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0册)[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348.
    [1]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Z].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385.
    [2] 黄启兵.我国高校设置变迁的制度分析[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143-145.
    [3]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Z].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437.
    [4]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Z].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437.
    [5] 中国教育年鉴·地方教育(1949-1984)[Z].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32,669,656.
    [6] 周全华.“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323-324.
    [7] 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6卷(第2版)[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182.
    [8] 国家民委、教育部关于民族学院工作的基本总结和今后方针任务的报告[A].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76-1990)[Z].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1734.
    [9] 崔相录.东方教育的崛起:毛泽东教育思想与中国教育70年[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440.
    [1]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Z].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445.
    [2]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Z].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449.
    [3]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Z].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464.
    [4] [美]古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M].比较现代化课题组.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549.
    [5] 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83.
    [1] 普通高校数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2)[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计划建设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88)[Z].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89。1992年之前的校均规模数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2)中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出。1992年后的校均规模数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校均规模[EB/OL].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96/info33496.htm
    [2] 刘英杰.中国教育大事典:1949-1990(上)[Z].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799.
    [3]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三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6.
    [1] 教育部、国家计委关于加速发展高等教育的报告[A].国家教育委员会政策法规司.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教育文献选编[Z].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123.
    [2]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A].国家教育委员会政策法规司.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教育文献选编[Z].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187.
    [3] 杨东平.艰难的日出:中国现代教育的20世纪[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296.
    [4]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邓小平理论指引下的中国教育二十年[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450-457.
    [5] 谢作栩.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道路的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152.
    [1] 未然.社会力量办学:明天会更好[N].中国教育报,2000-03-06(3).
    [1] [加]许美德.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M].许洁英.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62-164.
    [2] 刘昶.人心中的历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155.
    [3] [美]卡扎米亚斯,[美]马西亚拉斯.教育的传统与变革[M].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系,等.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
    [1] 关晓红.晚清学部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365.
    [2] 其实早在1904年的《奏定大学堂章程》中就提到:“泰西各国国内大学甚多。日本亦有东京、西京二大学,现尚欲增设东北、西南二大学,筹议末定。”参见: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340.
    [3] 第三次中国教育年鉴(第二编第四章)[Z].台北:正中书局,1957.103.
    [4] 黄启兵.我国高校设置变迁的制度分析[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178.
    [1] [美]埃德尔.比较教育方法论[A].赵中建,顾建民.比较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国外比较教育文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34.
    [2] 梁启超.梁启超全集[C].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19.
    [3] 张元济.最近三十五年之中国教育[A].第三次中国教育年鉴(第一编)[Z].台北:正中书局,1957.77.转引自:方增泉.近代中国大学(1898-1937)与社会现代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7.
    [4] 陈启天.利用庚子赔款兴学的主旨[A].周太玄.庚子赔款与教育(上册)[C].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
    [5]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一)[Z].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5.
    [6] [美]菲利普·G·阿特巴赫.比较高等教育[M].符娟明,陈树清.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5.90-91.
    [1] 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一编·综述)[Z].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9.
    [2]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育(一)[Z].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124.
    [3] 第三次中国教育年鉴(第二编第四章)[Z].台北:正中书局,1957.103.
    [4] 熊明安.中华民国教育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296.
    [1] 郝维谦,龙正中.高等教育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95.
    [1] 赵存存,柳春元.五十年代初山西高等教育的“院系调整”及其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02,(3).
    [1] 陈辉.1952年中国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以苏联为师”的后果[J].当代中国研究,2003,(3).
    [1] 马叙伦.关于全国工学院调整方案的报告[A].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Z].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131.
    [2] 胡建华.现代中国大学制度的原点:50年代初期的大学改革[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8.
    [3] 马叙伦.关于全国工学院调整方案的报告[A].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Z].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131.
    [1] 苏渭昌.五十年代的院系调整[J].高等教育学报,1989,(4):10.
    [2] 做好院系调整工作 有效地培养国家建设干部[J].新华月报,1952,(9):197.
    [3] 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6卷(第2版)[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65.
    [4] 高等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院系调整计划、修改高等学校领导关系和加强高等学校及中等技术学校学生生产实习工作的报告[A].上海市高等教育局研究室,华东师范大学高校干部进修班,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高等教育重要文献选编(上)[Z].1979.38-39.
    [5]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Z].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78.
    [1] 余立.中国高等教育史(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39-41.
    [2] 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6卷(第2版)[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68.
    [3]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Z].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134.
    [4]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Z].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134.
    [5] 刘一凡.中国当代高等教育史略[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1.22.
    [1] 当代教育发展的重大课题[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127.转引自:胡建华.现代中国大学制度的原点:50年代初期的大学改革[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64.
    [1] [加]许美德.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M].许洁英.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11.
    [2] 朱雪文.中国高等教育区域分布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2.104.
    [1] 关于第一次全国师范教育会议的报告[A].《当代中国》丛书教育卷编辑室.当代中国高等师范教育资料选(上)[Z].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17-18.
    [2] 张奚若.关于全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基本情况和今后方针、任务的报告[A].《当代中国》丛书教育卷编辑室.当代中国高等师范教育资料选(上)[Z].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29-33.
    [3] 黄启兵.我国高校改置变迁的制度分析[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123.
    [4] 毛泽东.关于大量吸收和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指示[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39.
    [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52.
    [2] 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选集出版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5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5.
    [3] 李富春.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节录)[A].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中共党史参考资料(八)[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44-164.
    [4] 周恩来.在全国高等教育会议上的讲话[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273.
    [5] 进一步学习苏联的先进教育经验--迎接中苏友好月[A].上海市高等教育局研究室,华东师范大学高校干部进修班,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高等教育重要文献选编(上)[Z].1979.23.
    [6] 做好院系调整工作 有效地培养国家建改干部[J].新华月报,1952,(9):197.
    [7] 马叙伦.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开幕词[J],人民教育,1950,1(3).
    [1] 李清泉.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0.21.
    [2] 列宁.论欧洲联邦[A].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选集(第2卷)[C].北:人民出版社.1972.709.
    [3]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321.
    [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六册)[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311.
    [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三册)[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448-449.
    [1] 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Z].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7.
    [2] 苏联专家阿尔辛杰夫同志在高等教育会议上的讲话[Z].教育部档案,1950年长期卷,卷4.转引自:胡建华.现代中国大学制度的原点:50年代初期的大学改革[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4-85.
    [3] 福民.苏联高等教育的改革[J].人民教育,1952,(9):10-11.
    [1] 马叙伦.五年来新中国的高等教育[J].人民教育,1954,(10).
    [2] 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Z].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771.
    [3] 王久长.五十年代院系调整的得与失[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5,(2).
    [4] 熊明安.我国高等学校几次重大调整的回顾与评价[J].高等教育研究,1995,(4).
    [1] [加]许美德.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M].许洁英.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20.
    [2] 马叙伦.关于综合大学的方针和任务的报告[A].上海市高等教育局研究室,华东师范大学高校干部进修班,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高等教育重要文献选编(上)[Z].1979,104.
    [1] 全国教育事业“十五”计划和2015年发展规划[EB/OL].http://www.ggedu.gov.cn/web/2004-02/6921.htm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14/info4814.htm
    [1] 薛颖慧,薛澜.试析我国高等教育的空间分布特点[J].高等教育研究,2002,23(4):44-49.
    [1] 参见:胡鞍钢,邹平.社会与发展--中国社会发展地区差距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2] 六分法是指东北、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东南、西南和西北等六大经济区:七分法是指东北、西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和西南等七大经济区;八分法是指东北、环渤海、黄河中游、长三角、长江中游、东南、西南和西北等八大经济区,或者东北、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黄河中游、长江中游、西南和大西北等八大社会经济区域。
    [1] 邬大光.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内涵与价值--与马丁·特罗教授的对话[J].高等教育研究,2003,24(6):7.
    [1] 杜育红.教育发展不平衡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46-47.
    [1] 杜育红.教育发展不平衡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46.
    [1] 谢维和,文雯,李乐夫.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结构分析--1998-2004年的实证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28-138.
    [2]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民办普通高校名单.(截至2007年5月18日)[EB/OL].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72/info28372.htm.
    [1] 葛耀良.中国民办普通高等教育发展研究(2007)[A].2007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组委会.2007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一)[C].内部印行,2007.92.
    [1] 鲍威.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生成机制和区域发展模式[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4(4):149-159.
    [1] 别敦荣,郑利霞.我国高等教育亚中心及其发展逻辑[J].高等教育工程研究,2008,(5):57-61.
    [1] 珠海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hi.baidu.com/0756home/blog/item/80b89db367fc9ba3d8335aa2.html
    [1] 别敦荣,郝进仕.论我国高等教育地方化和地方高等教育发展战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1):55.
    [1] 别敦荣,郝进仕.论我国高等教育地方化和地方高等教育发展战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1):56.
    [1] 肖金成,杨洁,袁朱.打造中心城市--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159.
    [2] 行政区划网.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EB/OL].http://www.xzqh.org/quhua/01yg/y07.htm.
    [1] 薛泽海.中国区域增长极增长问题研究--基于对地级城市定位与发展问题的思考[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7.114.
    [2] 李宝元.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8.
    [3] 张振助.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37.
    [1] 薛泽海.中国区域增长极增长问题研究--基于对地级城市定位与发展问题的思考[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7.114.
    [2] 别敦荣,郝进仕.论我国高等教育地方化和地方高等教育发展战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1):54-55.
    [1] 别敦荣,杨德广.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30年[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199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info948.htm.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8年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名单(截至2008年4月8日)[EB/OL].http://www.moe.gov.cn/edoas/website18/16/info1207793967789616.htm.
    [2] 别敦荣,郝进仕.论我国高等教育地方化和地方高等教育发展战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1):57-58;别敦荣.我国地方大学的使命与发展战略[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83-84.
    [1] [南斯拉夫]德拉高尔朱布·纳伊曼.世界高等教育的探讨[M].令华,严南德.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146.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17.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Z].2006-02-09.
    [1]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智力开发研究所.新时期中国教育发展研究(1983-2005)[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82.
    [2]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智力开发研究所.新时期中国教育发展研究(1983-2005)[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5-16.
    [3]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7)中的数据计算而得。
    [4] 周采.公共经济学视野中的高等教育公平[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75.
    [5]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7)中的数据计算而得。
    [6] 向春玲.关于西部地区全面建改小康社会的几点思考[J].理论前沿,2003,(7).
    [1] 根据相关年份《中国统计年鉴》中的数据计算而得。
    [2]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智力开发研究所.新时期中国教育发展研究(1983-2005)[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8;World Bank.Sharing Rising Incomes:Disparities in China.Washington D.C.:World Bank,1997.7-8.
    [1] 跨入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之路怎么走?[N].中国教育报,2003-12-28(3).
    [2] 中共教育部党组.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 开创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EB/OL].http://www.moe.gov.cn/edoas/website18/08/info7708.htm
    [1] 中新网.周济:2020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力争达到40%[EB/OL].http://news.china.com/zh_cn/news100/11038989/20051016/12751847.html
    [2]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98-114.
    [3]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14.
    [1] 戴井冈,邱国华,杜瑛,等.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布局结构分析与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5,(5):5.
    [1] 阳荣威.高等教育大众化路径错位问题与政策选择[J].大学教育科学,2005,(4):24.
    [2] 潘懋元.大众化阶段的精英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3,24(6):2.
    [3] 安双宏.印度高等教育规模快速扩充的后果及其启示[J].教育研究,2000,(8):76.
    [4] 潘懋元.大众化阶段的精英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3,24(6):3.
    [5]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智力开发研究所.全国高校改置与布局结构调整研究[A].新时期中国教育发展研究(1983-2005)[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451-452.
    [1] [英]阿玛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38-39.
    [2] Rae, D. Equalitie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110-112.
    [3] Rae, D. Equalitie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9.112.
    [4] 刘勤勇,唐安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战略性的抉择[J].高等教育研究,1999,(1):37.
    [1] 胡鞍钢.地区与发展:西部开发新战略[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6-7.
    [1] 转引自:陶文达.发展经济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91.
    [1] 昝廷全.系统经济:新经济的本质[J].中国工业经济,2003,(9):23-29.
    [1] [加]约翰·范德格拉夫,等.学术权力--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M].王承绪,张维平,徐辉,等.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82.
    [2] 反对大学区制宣言[J].教育杂志,第二十一卷第四号:139.转引自:黄启兵.我国高校设置变迁的制度分析[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80.
    [3]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一)[Z].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235.
    [4] 张国兵.高教结构调整与教育政策的权力限度[J].教育发展研究,2006,(6A):26.
    [1] 黄启兵.我国高校改置变迁的制度分析[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174.
    [1] 康小明.从结构性约束看大众化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公共政策的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07,28(2):12-13.
    [1] 根据《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1996)中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出。
    [2] 根据《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05)第32-33页的数据计算得出。
    [3] 康小明.从结构性约束看大众化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公共政策的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07,28(2):14.
    [4] 袁连生.我国居民高等教育支付能力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3):162-169.
    [5] 康小明.从结构性约束看大众化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公共政策的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07,28(2):14.
    [6] 潘懋元,罗丹.多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比较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7,28(3):1-8.
    [7] 北京师范大学外国研究所.欧洲七国第三级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高等学校干部进修班印,1983.23.
    [8] 教育统计指标之国际比较[EB/OL].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STATIS-TICS/EDU7220001/indicator/2006
    [1] 张振助,吴晓郁,董业军,等.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3,30(4):35-36.
    [2] 张振助,吴晓郁,董业军,等.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3,30(4):36-37.
    [3] 冯增俊,卢晓中.战后东盟教育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393.
    [4] 张振助,吴晓郁,董业军,等.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3,30(4):37;潘懋元,罗丹.多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比较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7,28(3):5.
    [5] 王留栓.亚非拉十国高等教育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50-51.
    [6] 根据广岛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数据计算得出,数据来自http://en.rihe.hiroshima-u-ac.jp/
    [7] 张振助,吴晓郁,董业军,等.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3,30(4):35.
    [8] UNESCO Statistical Yearbook (1979). Paris/Lanham, Md.: UNESCO Publishing/Bernan Press, 1980.198.
    [9] UNESCO Statistical Yearbook (1989). Paris/Lanham, Md.: UNESCO Publishing/Bernan Press, 1990.58.
    [1] 谢作栩.美、英、日、韩四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道路的比较[A].陈学飞,秦惠民.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精论集--135位专家学者论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校扩招[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282.
    [2] Altbach,P. G The Logic of Mass Higher Education.Tertiary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1999,5(2):107-124.
    [3]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1.
    [1]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辑要[J].高等教育研究,2003,24(3):7.
    [2] 胡瑞文,杜晓利.未来15年我国教育资源供求矛盾与政策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2005,(6):5.
    [3] 胡瑞文,杜晓利.未来15年我国教育资源供求矛盾与政策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2005,(6):5.
    [4] [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王承绪,徐辉,郑继伟,等.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92.
    [5] [加]约翰·范德格拉夫,等.学术权力--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M].王承绪,张维平,徐辉,等.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25.
    [1]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80.
    [2] 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世界中的政府[M].蔡秋生,等.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3-4.
    [3] 曾祥志.1978年后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发展的比较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13.
    [4] 参见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5] 詹国彬.治理视野中的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41-45.
    [1] 世界银行.世界银行认为“地方化”是21世纪新的主导趋势[EB/OL].http://go.worldbank.org/DBDE6HT4N0
    [2]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82.
    [1] 王绍光.分权的底限[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7.
    [1] Platt, J. B., Hernandez, R. A., & Long, D. The California Master Plan for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Seventies and Beyond. Report to the Coordinating Council for Higher Education, 1972.
    [2] 万秀兰.美国社区学院的改革与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5-26.
    [3] 万秀兰.美国社区学院的改革与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9,27.
    [1] Judge, H. California: Plan or Plot? Oxford Review of Education, 1994,20(1).
    [2] Kerr, C., Gade, M. L., & Kawaoka, Maureen.Higher Education Cannot Escape History: Issues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4.123-124.
    [3] 潘懋元.一流大学不能跟着“排名榜”转[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24(3):10.
    [1] 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二编第四章)[Z].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103.
    [2] 黄启兵.我国高校设置变迁的制度分析[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172.
    [1] 郝克明,汪永铨.中国高等教育结构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21.
    [2] [法]爱弥尔·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M].李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20.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1990年以来高校合并情况(截止到2006年5月15日)(EB/OL].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58/info19558.htm
    [4] 中国教育与大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83.
    [1] [美]杰西·格·卢茨.中国教会大学史(1850-1950)[M].曾钜生.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76.
    [2] 杨莹.英国的教育优先区方案之实施与检讨[A].教育优先区的理念与规划研讨会手册[C].台湾: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研究中心,1995.5-8.
    [1] 李青,叶裕民,王青云.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的区域经济管理模式[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34.
    [2] Wang,Shaoguang.The Institutional Roots of Central Local Rivalry: China,1980-1996.A Paper Presented a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RC Tomorrow",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Kaohsiung,Taiwan,June 8-9,1996.
    [1] 彭世华.发展区域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335-336.
    [1] 王保华,张婕,刘振天,等.高等学校设置理论与实践[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46-147.
    [2] [日]黑羽亮一.战后大学政策的展开[M].日本:玉川大学出版部,1993.106-107.
    [1] 谢作栩.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道路的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103-106.
    [2] 新华网.对口支援助西部高校跨越式发展 受援高校达36所[EB/OL].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8-12/08/content_10470662.htm
    [1] 美国当时并非文化荒漠和教育荒地,因为当时人口40倍于美国的欧洲大约也只有60所大学。
    [2] 符娟明.比较高等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17.
    [3] 易红郡.美国州立大学的产生及发展[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9,(5):122-126.
    [4] 强连庆.中美日三国高等教育比较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21.
    [5] 王延芳.美国高等教育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158.
    [6] 在美国高等教育中,“社区学院”这一名称的确立与广泛应用,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在这以前,这类两年制的高等学校称为初级学院。现在,社区学院与初级学院这两种名称在美国同时使用,社区学院用于公立的两年制学院,初级学院用于私人社团或由教会创办的两年制学院。
    [7] Cohen,A.M.,& Brawer,F.B.The American Community College.3~(rd) ed.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1996.3-4.
    [8] Cohen,A.M.,& Brewer,F.B.The American Community College.3~(rd) ed.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1996.15.
    [1] Cohen,A.M.,& Brawer,F.B.The American Community College.3~(rd) ed.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1996.46.
    [2] 杨颖东.社区学院: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值得努力的一个方向[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5.
    [3] Koos,L.V.Local Versus Regional Junior College.School Review,November,1944:525-531.
    [4] Medsker,L.L.The Junior college: Progress and Prospect.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Inc,1966.21.
    [5]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第五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21.
    [1] 杨汉清,韩骅.比较高等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54.
    [2] 房剑森.高等教育发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49.
    [3] 根据1992年英国的《高等教育法》,多科披术学院全部升格为大学,“这不仅提高了多科性技术学院的地位,也结束了高等教育领域长期以来受人指责的双轨制”。参见:张泰金.英国的高等教育:历史·现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124.
    [4] 谢作栩.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道路的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103.
    [5] 王保华,张婕,刘振天,等.高等学校设置理论与实践[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46-147.
    [6] 王伟军.日本“地方时代”初探[J].世界经济研究,1985,(3):35.
    [1] [日]市川昭午.大学大众化の构造[M].日本:玉川大学出版部,1995.161-163.
    [2] 谢作栩.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道路的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104-106.
    [3]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1年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国教育政策年度分析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56.
    [4] 朱小玉,等.法国教育发展趋势[J].教育参考资料,1995,(9):16.
    [5] 黄志成.拉丁美洲高等教育大众化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2,23(1):101.
    [6] [加]许美德.中国大学198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M].许洁英.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20.
    [1] [加]许美德.中国大学198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M].许洁英.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309.
    [1] 根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4)中的相关数据计算而得。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协委员:加强农村职业教育造就社会主义新农民[EB/OL].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06/inf025606.htm
    [3] [德]奥古斯特.勒施.经济空间秩序:经济财货与地理间的关系[M].王守礼.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273.
    [4]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0年中国教育绿皮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23.
    [5] 方惠坚.缩小差距 高等教育要合理布局[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04-10.
    [1] [南斯拉夫]德拉高尔朱布·纳伊曼.世界高等教育的探讨[M].令华,严南德.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177.
    [2] 闫亚林.高等教育层次和科类结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88-99.
    [3] [美]克拉克·克尔.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21世纪的问题[M].王承绪.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05.
    [1] 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2:知识经济与现代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07.
    [2] 范成中.我国近期教育发展中几个问题的研究[J].教育研究信息,1999,(4).
    [3] 邓志伟.教育多元化办学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外国教育资料,1999,(6):64.
    [4] 邓晓春.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和布局结构的研究(下)[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9,(5):15.
    [1] 邓晓春.关于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与结构布局的思考[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7,(3):21.
    [2] 洛特斯·D·科夫曼.州立大学:作用和问题[M].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出版社,1934.205.转引自:[美]德里克·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徐小洲,陈军.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70-71.
    [3] [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郑继伟,张维平,等.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1-22.
    [1] Wright,S.W.Community Colleges: Not Just an American Thing Anymore.Black Issues in Higher Education,2000,17(13):46-53.
    [2] [美]菲利普·G·阿特巴赫.比较高等教育[M].符娟明,陈树清.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5.108.
    [1] 李建荣.美国社区学院演进与发展若干问题探讨[D].天津:天津大学,2005.9.
    [1] [美]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思.好社会:人道的记事本[M].胡利平.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
    [1] [德]汉斯格特·派泽特,格茜尔德·弗拉姆汉.联邦德国的高等教育:结构与发展[M].陈洪捷, 马清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2] [德]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M].杨富斌.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3] [法]爱弥尔·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M].李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4] [法]坡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M].李猛,李康.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5] [法]雅克·韦尔热.中世纪大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6] [加]格兰·琼斯.加拿大高等教育--不同体系与不同视角(扩展版)[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7] [加]许美德.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M].许洁英.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8] [加]约翰·范德格拉夫,等.学术权力--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M].王承绪,张维平,徐辉,等.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9] [美]T·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M].梁向阳.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10][美]艾萨克·康德尔.教育的新时代--比较研究[M].王承绪,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11] [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王承绪,徐辉,郑继伟,等.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2][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M].王浦劬.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13] [美]德里克·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徐小洲,陈军.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4] [美]菲利普·G·阿特巴赫,[日]马越彻.亚洲的大学:历史与未来[C].邓红风.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
    [15] [美]菲利普·G·阿特巴赫.比较高等教育[M].符娟明,陈树清.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5.
    [16] [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M].比较现代化课题组.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
    [17] [美]杰西·格·卢茨.中国教会大学史(1850-1950)[M].曾钜生.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
    [18] [美]卡扎米亚斯,[美]马西亚拉斯.教育的传统与变革[M].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系,等.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
    [19] [美]克拉克·克尔.大学的功用[M].陈学飞,陈恢钦,周京,等.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
    [20] [美]克拉克·克尔.高等教育不能同避历史--21世纪的问题[M].王承绪.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1] [美]劳伦斯·A·克雷明.美国教育史:城市化时期的历程(1876-1980)[M].朱旭尔,等.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2] [美]罗伯特·M·赫饮斯.关国高等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3] [美]罗伯特·金·墨顿.论理论社会学[M].何凡兴,等.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24] [美]罗伯特·金·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M].唐少杰,齐心.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25] [美]奈勒.世界教育概览[M].吕千飞,张曼真,等.北京:知识出版社,1980.
    [26] [美]欧文.拉兹洛.系统哲学引论--一种当代思想的新范式[M].钱兆华,熊继宁,刘俊生.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27] [美]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6版)[M].邱泽奇,等.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8] [美]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9] [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郑继伟,张维平,等.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30] [美]约翰·奥伯利·道格拉斯.加利福尼亚思想与美国高等教育:1850-1960年的总体规划[M].周作宇,等.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1] [美]约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49.
    [32] [美]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思.好社会:人道的记事本[M].胡利平.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
    [33] [美]詹姆斯·杜德斯达.21世纪的大学[M].刘彤,屈书杰,刘向荣.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4] [南斯拉夫]德拉高尔朱布·纳伊曼.世界高等教育的探讨[M].令华,严南德.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146.
    [35] [日]大冢丰.现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形成tM].黄福涛.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6] [日]黑羽亮一.战后大学政策的展开[M].日本:玉川大学出版部,1993.106-107.
    [37] [日]青井和夫.社会学原理[M].刘振英.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38] [日]石岛纪之.中国抗日战争史[M].郑玉纯,纪宏.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61.
    [39] [日]市川昭午.大学大众化の构造[M].日本:玉川大学出版部,1995.161-163.
    [40] [日]天野郁夫.高等教育的日本模式[M].陈武元.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41] [英]阿玛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38-39.
    [42] [英]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滕大春,滕大生.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43] [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M].李康,李猛.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44] [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四版)[M].赵旭东,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5] [英]迈克尔·夏托克.高等教育的结构与管理[M].王义端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46] 别敦荣,杨德广.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30年[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47] 查有梁.系统科学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48] 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9] 陈景磐.中国近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50] 陈列.市场经济与高等教育--一个世界性的课题[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51] 陈平原.中国大学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52] 陈青之.中国教育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53]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54] 陈学飞,秦惠民.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精论集--135位专家学者论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校扩招[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55] 陈学飞.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9.
    [56] 陈元晖.中国现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57] 陈中原.中国教育平等初探[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58] 程晋宽.“教育革命”的历史考察:1966-1976[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59] 崔相录.东方教育的崛起:毛泽东教育思想与中国教育70年[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
    [60] 单中惠.外国大学教育问题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
    [61] 董宝良.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62] 董纯才.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
    [63] 董云川.论中国大学与政府和社会的关系[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64] 杜育红.教育发展不平衡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65] 方增泉.近代中国大学(1898-1937)与社会现代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6] 房剑森.高等教育发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7] 冯增俊,卢晓中.战后东盟教育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68] 符娟明.比较高等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69] 傅维利.教育功能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
    [70] 高奇.中国高等教育思想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71] 高奇.中国现代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72] 高耀明.高等教育通向农村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73] 葛守勤,周式中.美国州立大学与地方经济发展[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
    [74] 关晓红.晚清学部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365.
    [75]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4年中国教育绿皮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76]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第1-5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1994
    [77] 郝克明,汪永铨.中国高等教育结构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78] 郝克明.当代中国教育结构体系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
    [79] 郝维谦,龙正中.高等教育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
    [80] 贺国庆,王保星,朱文富,等.外国高等教育史(第二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81] 贺国庆.德国和美国大学发达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82] 贺祖斌.高等教育生态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83] 侯德础.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高校内迁史略[M].西安: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
    [84] 侯定凯.高等教育社会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85] 胡鞍钢,王绍光,康晓光.中国地区差距报告[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
    [86] 胡鞍钢,邹平.社会与发展--中国社会发展地区差距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87] 胡鞍钢.地区与发展:西部开发新战略[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88] 胡建华,陈列,周川,等.高等教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89] 胡建华,王建华,王全林,等.大学制度改革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90] 胡建华.现代中国大学制度的原点:50年代初期的大学改革[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91] 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92] 黄家泉,邵国良,吴开俊,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研究: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对教育的影响[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
    [93] 黄藤.学校教育基本功能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94] 霍益萍.近代中国的高等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95] 季啸风.中国高等学校变迁[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96] 金一鸣.中国教育类别和结构的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97] 金以林.近代中国大学研究:1895-1949[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98]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重新定义第三级教育[M].谢维和,等.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99] 康宁.中国经济转型中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制度创新[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100] 康晓光.权力的转移--转型时期中国权力格局的变迁[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101] 雷鸣强.教育功效观:一个教育原理的新视角[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02] 刘一凡.中国当代高等教育史略[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1.
    [103] 鲁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104] 马骥雄.战后美国教育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
    [105] 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1-6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106] 毛澹然.美国社区学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107] 潘懋元,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108] 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109] 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百年[C].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10] 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111] 彭世华.发展区域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12] 齐亮祖,刘敬发.高等教育结构学[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6.
    [113] 强连庆.中美日三国高等教育比较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114] 乔玉全.21世纪美国高等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15] 秦国柱.中国新大学运动:广东中心城市新办院校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
    [116] 秦国柱.中心城市与大学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117] 曲士培.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高等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18] 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19]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智力开发研究所.新时期中国教育发展研究(1983-2005)[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120] 沈百福,雷春,许剑.高等教育发展与高等教育投资[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
    [121] 舒新城.中国新教育概况[C].上海:中华书局,1928.
    [122] 苏云峰.中国新教育的萌芽与成长(1860.1928)[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23] 孙启林.战后韩国教育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5.
    [124] 谈松华.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区域发展[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
    [125] 唐玉光.高等教育改革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26] 滕大春.外国教育通史(1-6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
    [127] 万秀兰.美国社区学院的改革与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28] 王保华,张婕,刘振天,等.高等学校设置理论与实践[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29] 王保华,张婕.高等教育地方化--地级城市发展高等教育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130] 王承绪,徐辉.战后英国教育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
    [131] 王留栓.亚非拉十国高等教育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50-51.
    [132] 王瑞琦.百年来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国家、学术、市场之三角演变[M].台北:台湾国立政治大学、中国大陆研究中心,2007.
    [133] 王绍光,胡鞍钢.中国:不平衡发展的政治经济学[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134] 王绍光.分权的底限[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7.
    [135] 王廷芳.美国高等教育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136] 王晓阳.大学社会功能比较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37] 王英杰.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138] 吴光辉.转型与建构--日本高等教育近代化研究[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
    [139] 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140] 谢维和,文雯,李乐夫.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结构分析--1998-2004年的实证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141] 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142] 谢雪峰.从全面学苏到自主选择:中国高等教育与苏联模式[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143] 谢作栩.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道路的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144] 邢克超.共性与个性--国际高等教育改革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145] 熊明安.中国高等教育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3.
    [146] 熊明安.中华民国教育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147] 徐同文.区域大学的使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148] 徐小洲,等.当代韩国高等教育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149] 徐小洲,等.高等教育论:跨学科的观点[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150] 许明.英国高等教育发展研究[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151] 许庆豫,葛学敏.国别高等教育制度研究[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
    [152] 薛天祥.高等教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53] 颜泽贤,张铁明.教育系统论[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1.
    [154] 颜泽贤.复杂系统演化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55] 杨东平.艰难的日出:中国现代教育的20世纪[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
    [156] 杨东平.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57] 杨汉清,韩骅.比较高等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158] 余立.中国高等教育史(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159] 袁韶莹.当代日本高等教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
    [160] 张彬.从浙江看中国教育近代化[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
    [161] 张泰金.英国的高等教育:历史·现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162] 张应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反思与建构[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
    [163] 张应强.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64] 张振助.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65] 赵文华.高等教育系统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66] 郑登云.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167] 郑谦.被“革命”的教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168]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69] 中国现代化报告课题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1[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70] 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2:知识经济与现代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71] 周全华.“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172] 周绍森.中国地方高等教育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173] 周太玄.庚子赔款与教育(上册)[C].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
    [174] 周予同.中国现代教育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175] 朱国仁.高等学校职能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
    [176] 朱国仁.西学东渐与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6.
    [177] 庄俞,贺圣鼐.最近三十五年之中国教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
    [1] 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大事记[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
    [2] 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下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1987.
    [3] 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Z].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
    [4] 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Z].台北:正中书局,1957.
    [5] 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Z].上海:开明书店,1935.
    [6] 杜元载.革命文献(第56辑·抗战前之高等教育)[Z].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1.
    [7] 杜元载.革命文献(第58辑·抗战时期教育)[Z].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2.
    [8] 国家教育委员会政策法规司.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教育文献选编[Z].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9] 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Z].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
    [10] 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76-1990)[Z].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
    [11] 季啸风,李文博.教育史资料之一(特辑)[Z].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
    [12] 刘英杰.中国教育大事典:1949-1990(上、下)[Z].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13] 潘懋元,刘海峰.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14] 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15] 上海市高等教育局研究室,华东师范大学高校干部进修班,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高等教育重要文献选编(上、下)[Z].
    [16] 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中、下)[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
    [17] 宋恩荣,章成.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1912-1949)[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18] 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1-8册)[Z].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980.
    [1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20册)[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1998.
    [20]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1-5辑·教育)[Z].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1997.
    [21] 中国教育成就(1949-1983)[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22] 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
    [23] 中国教育年鉴(1988年后历年)[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4] 中国教育年鉴·地方教育(1949-1984)[Z].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
    [25] 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历年)[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6] 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2000年后历年)[Z].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7] 中国统计年鉴(历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8]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Z].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9] 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Z].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1993.
    [1] 方勇.论11-15世纪欧洲大学的兴起[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
    [2] 郭丽.韩国现代高等教育分析与思考[D].扬州:扬州大学,2006.
    [3] 郭螈.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状况、类型及问题分析[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4] 郝有隽.美国社区学院的发展历程与启示[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3.
    [5] 何敏.中国高等教育区域发展差异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02.37-43.
    [6] 何屹.日本专门学校教育初探[D].保定:河北大学,2004.
    [7] 黄栋.中国高等院校区位问题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5.
    [8] 黄启兵.我国高校设置变迁的制度分析[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9] 李建荣.美国社区学院演进与发展若干问题探讨[D].天津:天津大学,2005.
    [10] 李挺.抗战时期中国高等院校内迁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0.
    [11] 刘见芳.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地区差异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04.
    [12] 潘海生.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区域差异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5。
    [13] 朴正龙.韩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历程及其启示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14] 申培轩.农村现代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发展[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2.
    [15] 宋文红.欧洲中世纪大学:历史描述与分析[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5.
    [16] 席鸿建.中国高等教育均衡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
    [17] 夏鲁惠.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
    [18] 许云.日本高等专门学校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04.
    [19] 薛泽海.中国区域增长极增长问题研究--基于对地级城市定位与发展问题的思考[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7.
    [20] 杨光富.美国赠地学院发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21] 杨颖东.社区学院: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值得努力的一个方向[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22] 朱雪文.中国高等教育区域分布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2.
    [1] 安双宏.印度高等教育规模快速扩充的后果及其启示[J].教育研究,2000,(8).
    [2] 鲍威.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生成机制和区域发展模式[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4(4).
    [3] 别敦荣,郝进仕.论我国高等教育地方化和地方高等教育发展战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1).
    [4] 别敦荣,郑利霞.我国高等教育亚中心及其发展逻辑[J].高等教育工程研究,2008,(5).
    [5] 别敦荣,朱晓刚.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道路上的公平问题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3).
    [6] 别敦荣.从高等教育角度简评教育功能论争[J].中国电力教育,1995,(2).
    [7] 别敦荣.高等教育大国的忧虑--兼论加快发展民办高等教育[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民办教育研究专号),1999,(3).
    [8] 别敦荣.论高等学校发展战略及其制定[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2).
    [9] 别敦荣.我国地方大学的使命与发展战略[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10] 曹东.都市大学:美国高等教育的一种新模式[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8,(4).
    [11] 陈彬.教育地方化:成就、问题与前瞻[J].教育与经济,1996,(1).
    [12] 陈辉.1952年中国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以苏联为师”的后果[J].当代中国研究,2003,(3).
    [13] 陈上仁.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失衡及其解决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5,(3).
    [14] 陈武元,洪真裁.建国后17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评价与启示[J].东南学术,2007,(3).
    [15] 程方平.发展西部地方社区大学[J].教育研究,2003,(1).
    [16] 程斯辉.简论大学与地方发展[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7,(1).
    [17] 迟万昌.教育发展区域配置的理论思考[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1998,14(5).
    [18] 代蕊华,沈玉顺.高等学校的空间布局与教育的公平和效率[J].高等教育研究,1998(4).
    [19] 戴井冈,邱国华,杜瑛,等.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布局结构分析与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5,(5):5.
    [20] 邓晓春.关于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与结构布局的思考[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7,(3).
    [21] 邓志伟.教育多元化办学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外国教育资料,1999,(6).
    [22] 董云川.中国高等教育政治化基因浅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2,(11).
    [23] 董泽芳,柯佑祥.高等教育区域化研究[J].江苏高教,2000,(5).
    [24] 费翔.规模扩张的背后--分层的高等教育和断裂的社会[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9).
    [25] 冯向东.高等教育结构:博弈中的建构[J].高等教育研究.2005,(5).
    [26] 付八军.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的相关性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5,(3).
    [27] 高峰.我国高等教育布局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03,(6).
    [28] 郭锋.改革高校布局结构与适时发展农村地区高等教育[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8,14(6).
    [29] 何晋秋,方惠坚,柏杰,等.高校合理布局与推进地区协调发展和城镇化[J].理工高教研究,2003,21(3).
    [30] 贺小飞.高等教育区域服务职能刍议[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6).
    [31] 胡建华.关于建国头17年高等教育改革的若干理论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32] 胡瑞文,杜晓利.未来15年我国教育资源供求矛盾与政策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2005,(6).
    [33] 黄建如.适时调整高等教育结构以应社会发展之需--东南亚国家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经验[J].外国教育研究,2002,(7).
    [34] 黄志成.拉丁美洲高等教育大众化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2,23(1).
    [35] 景杰.高等教育: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具--兼论社会流动中高等教育的功能限制[J].江苏高教,2005,(6).
    [36] 康宁.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J].教育研究,2000,(10).
    [37] 康小明.从结构性约束看大众化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公共政策的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07,28(2).
    [38] 匡英.英国城市技术学院述评[J].全球教育展望,2001,(1).
    [39] 李江源.“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与我国大学制度的变迁[J].中国高教研究,2003,(5).
    [40] 李平.高等院校布局的理论与实践[J].上海高教研究,1998,(S1).
    [41] 李若建.高等教育布局与区域发展研究[J].未来与发展,1994,(2).
    [42] 李杨.五十年代的院系调整与社会变迁--院系调整研究之一[J].开放时代,2004,(5).
    [43] 梁志,曾冬梅.从经济和人口的区域分布看我国高等教育的布局调整[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2(5).
    [44] 刘国瑞.大众化进程中的社会形势、矛盾关系与变革力量浅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3,(8).
    [45] 刘惠林.简论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空间配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3).
    [46] 刘精明.扩招时期高等教育机会的地区差异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5(4).
    [47] 刘娟.高校空间布局结构调整的国际趋势及其启示[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2).
    [48] 刘勤勇,唐安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战略性的抉择[J].高等教育研究,1999,(1).
    [49] 罗守贵.高校布局的区位条件分析[J].江苏高教,2000,(1).
    [50] 马丁·特罗.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J].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99,(1).
    [51] 马凤歧,等.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问题及解决策略[J].国际高等教育研究,2001,(1).
    [52] 马陆亭.论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J].教育研究,2005,(10).
    [53] 马陆亭.制度保障下的高等学校为地方发展服务[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7,4(4).
    [54] 马扬,张玉璐.高等教育收益率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1,(9).
    [55] 米红,王德林.20世纪90年代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变化的实证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2003,4(2).
    [56] 欧元怀.战后两年来的中国大学教育[J].中华教育界,1948,新2(1).
    [57] 潘璐璐,张炜,赵红星,等.我国东西部高等教育布局结构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5,35(11).
    [58] 潘懋元,罗丹.多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比较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7,28(3).
    [59] 潘懋元,邬大广.关于中国高等教育地方化的理论探讨[J].福建高教研究,1990,(2).
    [60] 潘懋元,肖海涛.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结构与体系变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8,(5).
    [61] 潘懋元,谢作栩.试论从精英到大众高等教育的“过渡阶段”[J].高等教育研究,2001,(2).
    [62] 潘懋元.大众化阶段的精英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3,24(6).
    [63] 潘懋元.公平与效率:高等教育决策的依据[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
    [64] 庞丽娟.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J].教育研究,2004,(4).
    [65] 彭泽平.我国东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区域失衡的决策根源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2,23(2).
    [66] 钱伟长.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几个原则问题[J].新建设,1950,2(8).
    [67] 秦国柱.八十年代广东中心城市新兴大学崛起的历史背景及其启示[J].嘉应大学学报,1996,(5).
    [68] 秦国柱.从中心城市办学的实践谈高校的校址与效益[J].教育与经济,1998,(2).
    [69] 秦玉友.社会阶层变迁背景下教育结构调整的宏观思路[J].教育发展研究,2005,(4).
    [70] 申仲英.系统中的结构与功能[J].哲学研究,1983,(8).
    [71] 沈百福.简评普通高等教育规模的地区差异[J].教育与现代化,2003,(4).
    [72] 沈鸿敏,刘求实.我国高校地区分布非均衡问题及其影响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8,(1).
    [73] 宋华明.高等教育通向农村与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J].农村经济,2006,(1).
    [74] 苏渭昌.五十年代的院系调整[J].高等教育学报,1989,(4).
    [75] 田以麟,[韩]姜一圭.韩国高等教育的总体规模及结构性特征分析--兼谈韩国高校的改革动向[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
    [76] 田正平,张建中.近代西北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探析--以1927至1949年为中心[J].高等教育研究,2007,28(1).
    [77] 王保华,张婕.加快城镇化建设:实施地级城市高教发展的差别化战略[J].辽宁教育研究,2003,(12).
    [78] 王保华,张昱琨.论发展地级城市高等教育[J].教育研究,2003,(4).
    [79] 王恩华.俄罗斯现行高等教育结构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3,(4).
    [80] 王浒.对我国高校布局的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1998,(3).
    [81] 王冀生.谈谈“中心城市办学”问题[J].高教探索,1997,(2).
    [82] 王久长.五十年代院系调整的得与失[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5,(2).
    [83] 王伟军.日本“地方时代”初探[J].世界经济研究,1985,(3).
    [84] 温正胞.价值冲突:当前高等教育政策领域不可回避的问题[J].江苏高教,2004,(1).
    [85] 文雯,李乐夫,谢维和.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初期的层次结构变化[J].中国高等教育,2007,(9).
    [86] 邬大光.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内涵与价值--与马丁·特罗教授的对话[J].高等教育研究,2003,24(6).
    [87] 邬大光.我国高等教育应走外延式发展道路[J].求是,2003,(10).
    [88] 巫春华.略论我国50年代的院系调整[J].中国高教研究,2001,(4).
    [89] 吴康宁.教育的社会功能新论[J].高等教育研究,1996,(3).
    [90] 吴康宁.教育的社会功能形成问题再审思--兼答赵婷婷同志[J].高等教育研究,1997,(6).
    [91] 吴康宁.教育的社会功能诸论述评[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
    [92] 席鸿建.我国东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差距的实证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7,(3).
    [93] 夏鲁惠.农村社区学院发展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7).
    [94] 夏鲁惠.我国东、中、西部高等教育办学类型及其规模宏观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07,19(5).
    [95] 项贤明,葛岳静,李艳玲.大众化过程中高等教育结构的变迁--美国的经验与我国的发展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2001,(2).
    [96] 谢安邦,赵文华.高等教育空间布局的系统观[J].上海高教研究,1998,(2).
    [97] 谢维和.论高等教育对现代社会的适应[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4).
    [98] 谢秀英.论市场化进程中高等学校的区位指向[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8(4).
    [99] 谢作栩.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区域发展问题初探[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2).
    [100] 刑元敏.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化问题的思考[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8,(1)..
    [101] 熊明安.我国高等学校几次重大凋整的回顾与评价[J].高等教育研究,1995,(4).
    [102] 徐辉.发展“社区学院”:高教办学体制改革的新思路[J].高等教育研究,1996,(4).
    [103] 许长青,马玉女.高等教育发展的经济地理学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5,(1).
    [104] 许士荣.我国高等教育空间布局的现实选择[J].煤炭高等教育,2002,(4).
    [105] 薛颖慧,薛澜.试析我国高等教育的空间分布特点[J].高等教育研究,2002,23(4).
    [106] 阎凤桥,卓晓辉,余舰.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与普通高等教育系统的变化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8).
    [107] 阎光才.城市社会中的高校群落现象透视--兼析美国城市高校分布格局的人文生态[J].教育研究,2003,(5).
    [108] 颜丙峰.知识社会:高等教育功能的重新审视[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5).
    [109] 阳荣威.高等教育大众化路径错位问题与政策选择[J].大学教育科学,2005,(4).
    [110] 杨东平.教育公平是一个独立的发展目标--辨析教育的公平与效率[J].教育研究,2004,(7).
    [111] 袁桂林.建设文化教育型小城市的可行性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
    [112] 张国兵.高教结构调整与教育政策的权力限度[J].教育发展研究,2006,(6A).
    [113] 张国祥.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的发展[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
    [114] 张鸿雁.论中国21世纪初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优先战略选择--与发达国家及地区城市化比较中国应采取的战略与对策[J].南京社会科学,2000,(10).
    [115] 张建奇.对我国地方城市新办大学发展趋势的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2).
    [116] 张力,刘亚荣.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的系统特征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4).
    [117] 张丽.浅论“城市大学”的创立及对英国高等教育的变革性影响[J].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97,(3).
    [118] 张男星.论俄罗斯高等教育的地区差异[J].俄罗斯研究,2003,(4).
    [119] 张清华.中国的大学办得不是地方[J].粤海风,2001,(4).
    [120] 张彤.“在公平与效率之间”:中国高等教育体系和结构的未来走向[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04,(1).
    [121] 张燕,胡崇芝.抗战时期的高校内迁对中国高校地域性发展的影响[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7(6).
    [122] 张阳.我国高等教育的区域问题研究及其发展简述[J].江苏高教,2002,(3).
    [123] 张振刚,杨建梅,司聚民.中美高等教育机构分类、布局和规模的比较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1).
    [124] 张振助,吴晓郁,董业军,等.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3,30(4).
    [125] 赵存存,柳春元.五十年代初山西高等教育的“院系调整”及其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02,(3).
    [126] 钟禾.对我国高等教育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的思考[J].上海高教研究,1998,(2).
    [127] 钟明.20世纪社会科学中的系统理论[J].国外社会科学,1997,(3).
    [128] 周采.公共经济学视野中的高等教育公平[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129] 周奉年.简论广东区域高等院校兴办的客观规律性[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
    [130] 朱小玉,等.法国教育发展趋势[J].教育参考资料,1995,(9).
    [131] 朱晓刚,别敦荣.毛入学率20%将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J].辽宁教育,2002,(6).
    [1] Altbach,P.G.The Logic of Mass Higher Education.Tertiary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1999,5(2).
    [2] Bailey,P.Reform the People: Changing Attitudes Towards Popular Education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China.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1990.
    [3] Bastid,M.Educational Reform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China.Ann Arbor: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1988.
    [4] Bok,D.Beyond the Ivory Tower: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Modern Universities.Cambridge,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2.
    [5] Chen,T.H.Chinese Education Since 1949: Academic and Revolutionary Models.New York: Pergamon Press,1981.
    [6] Cheng,Yinghong,& Manning,P.Revolution in Education: China and Cuba in Global context,1957-76.Journal of World History,2003,14(3).
    [7] Chiu-san,T.Society,Schools,and Progress.London: Pergamon Press,1968.
    [8] Cobban,A.B.Universities in the Middle Ages.Liverpool: Livepool University Press,1990.
    [9] Cohen,A.M.,& Brawer,F.B.The American Community College.3~(rd) ed.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1996.
    [10] Cressy,E.H.Christian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A Study for the Year 1925-1926.Shanghai: China Christian Educational Association,1928.
    [11] Hawkins,H.The Emerging University and Industrial America.Lexington,Mass.: Heath,1970.
    [12] Jacob,W.J.Marketization,Demarketization,and Remarketization: The Impact of the Economic Market on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Ann Arbor,Mich.: UMI,2004.
    [13] Judge,H.California: Plan or Plot? Oxford Review of Education,1994,20(1).
    [14] Kerr,C.,Gade,M.L.,& Kawaoka,Maureen.Higher Education Cannot Escape History: Issues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Albany,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4.
    [15] Koos,L.V.Local Versus Regional Junior College.School Review,November,1944.
    [16] Kwong,J.Chinese Education in Transition: Prelude to the Cultural Revolution.Montreal: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1982.
    [17] Lingenfelter,P.E.The State and Higher Education: An Essential Partnership.New Directions For Higher Education,2004,(127).
    [18] Lutz,J.G.China and the Christian College: 1850-1950.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71.
    [19] Martindale,D.The Nature and Types of Sociological Theory.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1981.
    [20] Mauch,J.E.,& Sabloff,P.L.W.Reform and Change in Higher Educational: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New York: Garland Publishing,Inc.,1995.
    [21] Medsker,L.L.The Junior college: Progress and Prospect.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Inc,1966.
    [22] Mok,Ka-Ho.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al Restructuring: University Merging and Changing Governance in China.Higher Education: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Educational Planning,2005,50(1).
    [23] Orleans,Leo A.Professional Manpower and Education in Communist China.Washington: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1960.
    [24] Passin,H.Society and Education in Japan.N.Y.: Teachers College,Columbia University,1965.
    [25] Pepper,S.China's Education Reform in the 1980s: Politics,Issues 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s.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1990.
    [26] Phillippe,K.A.,& Patton,M.National Profile of Community Colleges: Trends & Statistics.3~(rd) ed.Washington,D.C.: Community College Press,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mmunity Colleges,2000.
    [27] Piper,D.W.Performance Related Resource Allocation in Universities.Journal of Tertiary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1995,17(2).
    [28] Platt,J.B.,Hernandez,R.A.,& Long,D.The California Master Plan for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Seventies and Beyond.Report to the Coordinating Council for Higher Education,1972.
    [29] Rae,D.Equalities.Cambridge,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9.
    [30] Schultz,T.The Economic Value of Education.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3.
    [31] Scott,P.The Meaning of Mass Higher Education.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1995.
    [32] Shi,Minghu,& Seifman,E.Toward a New World Outlook: A Documentary History of Education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1949-1976.New York: Ams Press,Inc.,1976.
    [33] Smart,J.C.,& Tierney,W.G.Higher Education: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New York: Agatom Press,2000.
    [34] Stiffler,D.A.Building Socialism at Chinese People's University: Chinese Cadres and Soviet Expert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1949-57.San Dieg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2002.
    [35] Thomas,H.Power in Resource Allocation Process: the Impact on Rational Systems.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and Management,2000,22(2).
    [36] Trow,M.Problems in the Transformation form Elite to Mass Higher Education.Conference on Future Structures of Post-secondary Education,Paris: 26~(th)-29~(th) June,1973.
    [37] Valadez,J.R.Transformation of the Community Colleges for the 21~(st) Century.Educational Researcher,Mar 2002.
    [38] Wang,Shaoguang.The Institutional Roots of Central Local Rivalry: China,1980-1996.a paper presented a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RC Tomorrow",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Kaohsiung,Taiwan,June 8-9,1996.
    [39] Windolf,P.Expansion and Structural Change: Higher Education in Germany,the United States,and Japan,1870-1990.Boulder,Colo.: Westview Press,1997.
    [40] World Bank.Sharing Rising Incomes: Disparities in China.Washington D.C.: World Bank,1997.
    [41] Wright,S.W.Community Colleges: Not Just an American Thing Anymore.Black Issues in Higher Education,2000,17(13).
    [42] Wusten,Herman van der.The Urban University and its Identity: Routs,Locations,Roles.Netherland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Group,1997.
    [43] Yang,R.Tensions Between the Global and the Local: A Comparative Illustration of the Reorganization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1950s and 1990s.Higher Education,2000,39(3).
    [44] Zhan,Aiping.A study of recent developments of institutional planning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Three case studies.(Ed.D).Toronto,Ontario,Canada: University of Toronto,200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