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身份构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陕西关中西部眉县县城镇西关村为田野点,通过对该村某常姓村民家族史的记述,来讨论中国近代以来,特别是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身份构建的过程,也即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大背景出发,结合对中国城、乡与城乡关系演变,以及中国县城镇的行政农村化的论述,对作为社会身份的农民范畴的出现,到作为社会制度的农民身份的锁定/固化,再到当下农民身份制度的松动与变化这一过程加以整体观照和分析。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取了参与观察、深度访谈、个案研究与文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地域性的田野作业。在研究视角上,本文将农民置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结合前现代社会的农民文化、农民心态和农民人格,通过重点考察现代以来,特别是新中国以来行政安排下的制度构建、话语构建以及合法性构建,以观照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身份构建,并进而从国家与农民之间关系互动的角度对农民的个体身份认同(建构-解构-重构)进行了考察与分析。
     本文主要由绪论、正文和结语构成,其中正文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共分六章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包括正文第一、第二章,主要采用了史志材料与田野材料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参与观察法和深度访谈法进行了相关资料收集,从历时性研究的视角对本文所选取常姓家族当地社会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常姓家族从19世纪中后期以来至今近150年的家族历史的介绍;其中,家族史部分又具体从家庭发展史、生产情况与经济生活发展史,以及社会身份与户籍变化情况等三方面做了重点记述与分析,为观察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身份构建提供了整体性的个案与背景资料。
     第二部分包括正文第三、第四和第五章,主要通过文献资料的方式,部分辅以田野资料,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现代化进程中的城、乡与城乡关系、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农村与农民及其身份构建进行了论述,并得出以下几点认识:1)“城”的概念在中国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有很大的区别,城乡二元结构也并非前现代的遗留,而是近现代的制度产物;2)中国现代的行政农村也不同于传统乡土社会中的村落,县城镇及其市镇的“农村化”更是20世纪中期才出现的现象;3)现代的中国农民也不同于传统社会中的宗法农民,它是一种有差别的、“世袭”的社会身份,是现代化进程中制度建构的产物,并在不同阶段随现代制度的变换而强化或淡化。
     第三部分为正文第六章,主要通过文献资料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部分辅以田野资料,以现代化进程中国家与农民的互动与博弈为切入点,对农民在不同阶段对其身份的不同认识与不同的工具化利用进行了论述。
     农民问题是个长期性的问题,又是个世界性的问题,而中国农民问题又是个具有“中国制造”意义的问题。唯其放在前现代社会中去加以溯源式的对比,才能发现现代社会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唯其放在世界现代化大背景和世界体系当中,才能了解它为何会发生这些变化;而唯其放在中国的具体现代化进程中,才能知道它是如何发生这些变化的。有别于传统现代化理论对农村、农民的边缘化,本文正是把农民身份的现代构建置于现代化进程中,从现代知识生产、阶级生产、制度生产和话语生产的角度对其加以论述。这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所在。
This dissertation takes the Xiguan Village, Meixian County in the western part of Central Shaanxi Plain as the fieldwork site and traces villager Chang's family history to find out how the "peasant status" has been built in modern China, particularly during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In other words, the whole process from the emergence of the concept "peasant" as a social status to its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then to the change of the peasant institution is analyzed based on the exposition on the evolution of China's urban areas, rural areas and urban-rural relations as well as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county towns into administrative villages in the context of modernization.
     In terms of research approach, observations, in-depth interviews, case studies and study of literature are all used in the regional fieldwork. As for the perspective of research, peasants are studied in the context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The focus of research is on the building of institutions, discourse and legitimacy under administrative arrangements since the beginning of modern times, particularly since1949, while the culture and mentality of peasants in pre-modern times are also considered. The purpose is to find out how the peasant status is built during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and to analyze the the individual identity of peasants (construction-deconstruction-reconstru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ate and peasants.
     This dissertation is composed of introduction, main body and conclusions. The main body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or six chapters.
     The first part includes Chapter1and Chapter2where both historical records and fieldwork documents are referred to for the research. Observations and in-depth interviews are used to collect related data and a diachronic approach is taken in the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and cultural traditions of the local society where the Changs'reside as well as the nearly150history of the family from the mid-19th century until today. In describing the family history, the focus is put on three aspects includ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amily, the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conditions, and social status and change of household register, which provides a complete case and background information for the research into the building of peasant status during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The second part includes Chapter3, Chapter4and Chapter5where research mainly relies on literature and fieldwork documents are complementary. China's modernization as well as urban areas, rural areas and the urban-rural relations, rural China, peasants and the building of their status during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 are discussed and a couple of conclusions are reached. First, the concept of "city" in modern China differs greatly from the traditional idea. The dual urban-rural structure is not a pre-modern legacy but rather an outcome of modern institution. Second, the administrative villages in modern China are also not the same as traditional on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unty towns into villages did not start until mid-20th century. Third, modern Chinese peasants are different from the patriarchal peasants in traditional society. Today,"peasant" is a different,"hereditary" social status, an outcome of i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 during modernization. It is either reinforced or lightened with the change of modern institutions at different stages.
     The third part is Chapter6where literature study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are combined and fieldwork documents are complementary. Based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tate and peasants during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 th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and utilization of peasants at different stages are discussed.
     The peasant issue is by no means new and confronts countries all over the world while the issue of Chinese peasants is "made in China". Therefore, only by finding out what the situation was in the pre-modern society, can we see clearly wh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modern society; only by addressing the issue in the context of world modernization and the world system, can we understand why the changes have occurred; only by discussing it in the context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can we find how the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Unlike traditional modernization theories where rural areas and peasants are marginalized, this dissertation deals with the building of peasant status in modern times in the context of modernization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production of modern knowledge, social classes, institutions and discourse, which is an innovation.
引文
1经纪,就是过去市场不发达时,在交易活动中居间议价、定价的中间人。
    1(美)布莱克(Black, C.E.)著,景跃进、张静译:《现代化的动力——一个比较史的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第6页
    2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第17页
    3同上,第9-17页
    1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第27页
    2同上,第28-29页
    3库马著,蔡伸章译:《社会的剧变——从工业社会迈向后工业社会》,台北版,1984,第217、375页
    1亨廷顿:《社会变迁理论的演变:现代化、发展与政治》,见(美)西里尔·E·布莱克编,杨豫、陈祖洲译:《比较现代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第71页
    2(美)雷迅马(Latham, Michael E.)著,牛可译:《作为意识形态的现代化:社会科学与美国对第三世界政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第6页
    3参见Tipps, "Modemation Theory"; Nisbet, "Social Change and History";亨廷顿(Samuel P. Huntington), "Political Development and Political Decay":转引自(美)雷迅马(Michael E. Latham)著,牛可译:《作为意识形态的现代化:社会科学与美国对第三世界政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第7页
    1参见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第40页
    1参见韩德(Michael H. Hunt), "Long Crisis in U.S. Diplomatic History",118-119; "Ideology and U.S. Foreign Policy",2-8;安德斯·史蒂芬森(Anders Stephanson), "Ideology and Neorealist Mirrors",285; "Kennan and the Art of Foreign Policy"
    2参见(美)雷迅马(Michael E. Latham)著,牛可译:《作为意识形态的现代化:社会科学与美国对第三世界政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第6页
    3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第41页
    1胡适:《建国问题引论》,见《独立评论》第77号,1933年:转引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序言,第3页
    2蒋廷黻:《论国力的元素》,《蒋廷黻选集》第四卷,台北,1978,第648页
    3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第3-4页
    1这11位学者分别是:陆学艺、于建嵘、徐勇、张晓山、程同顺、党英国、贺雪峰、张鸣、许耀桐、吴理财和竹立家。相关报道参见网络报道:《学者热议谁是农民,网议有放大歧视农民之嫌?》,2011-05-24.http://opinion.nfdaily.cn/content/2011-05/24/content 24511307.htm
    2《辞源》编写组:《辞源(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第3045页
    1在线辞海“农民”条目。
    2《辞源》编写组:《辞源(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第3045页
    3原文这些词都使用的是汉语拼音,分别为:nongfu, nongding, nongjia, zhuanghu, amd zhuangjiahan,此处笔者为行文方便,均转为汉字。
    4孔麦隆(Myron L. Cohen). Culture and Political Invention in Modern China: The Case of the Chinese "Peasant", Daedal us: China in Transformation. Spring 1993, pp.167, note 10.
    1孔麦隆(Myron L. Cohen). Culture and Political Invention in Modem China: The Case of the Chinese "Peasant", Daedal us: China in Transformation. Spring 1993, pp.167; also see Charles W. Hayford, To the People: James Yen and Village China,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0; Richard Curt Kraus, Class Conflict in Chinese Socialis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1.
    2 Raymond Williams. Kev Words: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 pp. 60-69
    2(美)阿尔文·古尔德纳(Gouldner,A.W.)著,杜维真、罗永生、黄蕙瑜译:《新阶级与知识分子的未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序言第8页
    1参见Harry E. Vanden. Marxism and the Peasantry in Latin America: Marginalization or Mobilization? Latin American Perspectives, Vol.9, No.4,1982, pp.74-98
    2对农民、工人和城市居民之间区别的起源和社会意涵的集中分析,可参见Sulamith Heins Potter and Jack M. Potter. China's Peasants: The Anthropology of a Revolu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pp.296-312
    3郭书田、刘纯彬等:《失衡的中国——城市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第一部)》,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第7-8页;柏骏:《农民身份——一个社会学研究的视角》,《唯实》,2003(12):90-93:陈祥福:《关于我国农民身份的思考》,《长白学刊》,2005(06):57-61
    4艾君:《职业农民、身份农民与终身制农民》,参见艾君博客,2005-12-04.http://www.blogchina.com/name/songaijun&pageNo=15
    5同上
    1赵旭东:《文化认同的危机与身份界定的政治学——乡村文化复兴的二律背反》,《社会科学》,2007(1):54-62
    2孔麦隆(Myron L. Cohen). Culture and Political Invention in Modem China: The Case of the Chinese "Peasant", Daedal us: China in Transformation. Spring 1993, pp.151-170,参见赵旭东:《文化认同的危机与身份界定的政治学——乡村文化复兴的二律背反》,《社会科学》,2007(1):57
    3赵旭东:《文化认同的危机与身份界定的政治学——乡村文化复兴的二律背反》,《社会科学》,2007(1):57
    1张鸣:《乡土心路八十年: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农民意识的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7;秦晖:《“离土不离乡”:中国现代化的独特模式》,《东方》,1994(1)、《“农民”和“农业者”》,《中国农民》,1996(3);温铁军:《新世纪的“三农”问题》,中国宏观经济网,2001年1月:宋静:《对我国农民身份的思考》,《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02):17-20:佚名:《地缘政治与历史拔根——中国当代文学视域中的农民身份危机问题》,来源:中国作家网,转自: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1/2011-04-02/95864.html:(美)苏黛瑞(Dorothy J. Solinger)著,王春光、单丽卿译:《在中国城市中争取公民权》,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
    2赵兴罗、孙兴全:《我国农民身份制度的经济学分析》,《商业经济》,2004(9):3-5;王伟:《当代中国农民身份制度论》,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6-02-02,转自http://www.studa.net/nongcun/060203/16364447.html;宋静:《从新制度主义观点看中国农民身份制度的变迁》,《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8(2):73-75、《从制度主义看中国的农民身份制度建构历程》,《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0-32
    3阎德民:《农民工的身份认同》,来源: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信息中心,2008-06,转自:http://www.mingong123.com/news/l/shrd/200806/42992a5b0d266cc0.html:赵烨琴:《农民工:日常生活中的身份建构与空间型构》,来源:人文与社会,2009-03-07,转自:http://www.wvzxsx.com/Article/Class19/200903/72973.html;程士华、郭奔胜、王恒志:《新生代农民工:对农民身份普遍不认同》,来源:经济参考报,2009-10-19,转自:http://jjckb.xinhuanet.com/gnyw/2009-10/19/content_185930.htm;《无地农民数量初具规模对农民身份普遍不认同》,来源:同上,转自:http://www.huizhou.cn/house/fc fckx/200910/t20091019 273532.htm;张青、李贺:《论失地农民的身份认同危机及其根源》,《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2):33-35:《大学生民工调查:论知识是大学生,讲身份是农民工》,等。来源:半月谈网,2011-02-14,转自:http://news.xinhuanet.com/2011-02/14/c 121072571.htm
    4施峰:《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实现农民身份的战略转移》,《经济研究参考》,2005(41):18-23:陈祥福:《当代中国农民身份转换的政治学思考》,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身份变革:百万农民成居民》,来源: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2005-01-24,转自:http://business.sohu.com/20050124/n224078412.shtml;吴鹏、华建伟:《社保体系:农民身份转换后的隐忧》,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07-08-03,转自:http://www.p5w.net/money/bxlc/bxzx/200708/t1129403.htm;《农民身份转换制度如何嫁接现实?》,来源:时代信报,2007-09-27,转自:http://www.cq.xinhuanet.com/2007/2007-09/27/content 11272996.htm;陈林、刘国君、董登新:《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建设中制度缺失的思考——基于农民身份不断转换的视角》,《河西学院学报》,2008(1):73-75:《学者谈“农民变市民”:身份认同需重点构建》,来源:光明日报,2010-01-13,转自:http://www.chinanews.com/gn/2011/01-13/2785528.shtml
    5朱选功:《农民身份的变迁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55-57;李培文:《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身份转化与政治发展》,西安: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0;闻新国:《权利归位须先于农民身份转变》,《中国改革报》,2005-05-17;杜刚:《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身份转化》,《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52-154;苏小勇:《中国农民身份与契约关系的互动和协调——从一起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案件说起》,《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114-116:刘云生:《农民身份注塑及其制度刚性——以农村地权构建为中心》,《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3):52-58
    6孙达人:《中国农民变迁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
    7牟成文:《中国农民意识形态的变迁——以鄂东鸡鸣河村为个案》,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王道勇:《国家与农民关系的现代性变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郑起东:《近代中国国家与农民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01-11
    1张鸣:《乡土心路八十年(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农民意识的变迁)》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黄英伟:《农民身份》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
    1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序言,第5页
    1[元]骆天骧撰,黄永年点校:《类编长安志》,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第198页
    2转引自刘庆柱辑注:《关中记辑注》,见《三秦记辑注·关中记辑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第1页
    3同注1,第254页
    4[晋]佚名撰,[清]张澍辑,陈晓捷注:《三辅故事》,见《三辅决录·三辅故事·三辅旧事》,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第68页
    5转引自[元]骆天骧撰,黄永年点校:《类编长安志》,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第199-200页
    1刘庆柱辑注:《三秦记辑注》,见《三秦记辑注·关中记辑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第72页
    2参见秦中行、李自智:《褒斜栈道调查记》,《考古与文物》,1980(4),转引自刘庆柱辑注:《三秦记辑注》,见《三秦记辑注·关中记辑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第73页
    3同注1,第2页
    1何清谷校注:《三辅黄图校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卷一第6页
    2同上,卷一第5页
    3此处所称的“山东”通常指的是崤山或华山以东,与当时所谓的“关东”,即关中以东之含义大抵相当。参见何清谷校注:《三辅黄图校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卷一第6页。
    4同注1
    5同上,卷一第8页
    6同上,卷一第7-8页
    7何清谷校注:《三辅黄图校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卷一第1页
    8同上,卷一第2页
    1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第15页
    2魏全瑞主编:《长安史蹟丛刊》,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史念海总序,第1页
    1何清谷校注:《三辅黄图校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卷一第6页
    1晋文:《商鞅变法与秦国田租的征课——兼论秦汉“纳粟拜爵”与“更赋”的起源》,《秦文化论丛》,2003(0):72-76
    2刘景纯:《简论秦对关中的经营和开发》,《唐都学刊》,2010(3):1-3
    1刘景纯:《简论秦对关中的经营和开发》,《唐都学刊》,2010(3):4
    2何清谷校注:《三辅黄图校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第115页
    3同上,第110-112页
    4同上,第115-116页
    5四川新繁出土的东汉市井砖,市的中央有五脊重儋市楼一座,可供参考。
    6同注1,第113-114页
    1周振甫:《诗经译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10,第441页
    1转自[清]李带双:《酃县志》(清乾隆43年刻本)
    2转自中国人民政协陕西省眉县委员会编:《史海遗珍——眉县历史文化遗存》(眉县文史资料第14辑),内部发行,2010,插图,图2是在1999年11月由西岭遗址采集而来,图3是在1992年11月由赵家庄遗址征集而来。
    3《眉县秦汉瓦当遗珍》,中国人民政协陕西省眉县委员会编;《史海遗珍——眉县历史文化遗存》(眉县文史资料第14辑),内部发行,2010,第110页
    1《眉县秦汉瓦当遗珍》,中国人民政协陕西省眉县委员会编:《史海遗珍——眉县历史文化遗存》(眉县文史资料第14辑),内部发行,2010,第110-111页
    2《“眉邑’字瓦当的文化意义》,中国人民政协陕西省眉县委员会编:《史海遗珍——眉县历史文化遗存》(眉县文史资料第14辑),内部发行,2010,第115-117页
    3同上,第124页
    4何清谷校注:《三辅黄图校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第1-5页
    5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眉县志》(陕西地方志丛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概述,第1页
    6同上,第11页
    1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眉县志》(陕西地方志丛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概述,第1页
    2转自[清]李带双:《郿县志》(乾隆43年刻本)
    3转自卢文远、王新秦主编:《关西重镇—眉县齐镇》,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第27页
    1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眉县志》(陕西地方志丛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第2页
    2转自何清谷校注:《三辅黄图校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卷一第21页
    3何清谷校注;《三辅黄图校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卷一第14页
    4引自《续汉书·郡国志》中“左冯翊”注,转引自何清谷校注:《三辅黄图校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卷一第20页
    1[清1李带双:《郿县志》(乾隆43年刻本)
    2渭惠渠由民国年间水利专家李仪祉倡导修筑,是继泾惠渠建成之后“关中八惠”中的第二个较大工程,自眉县魏家堡引渭水,灌溉眉县、扶风、武功、兴平、咸阳诸县。民国22年(1933)由黄河水利委员会设导渭工程处,勘定眉县魏家堡渭河大坝基址,经省主席邵力子商由西安银行团贷款150万元为工程款,以长安县营业税和泾惠渠水费为担保:于民国24年(1935)春设渭惠渠工程处,李仪祉兼任处长,着手兴工,1937年冬完工。全工程分两期进行,第一期民国24年(1935)4月至民国25年(1936)12月,主要完成上段渠首枢纽、漆水河渡槽、引水干渠等工程,可灌田17万亩:第二期民国26年(1937)12月全部完成,主要完成下段干支斗渠及分水闸等工程,同第一期共计划灌溉眉县、扶风、武功、兴平、咸阳5县农田60万亩。
    3胡朴安编:《中华全国风俗志》,上篇卷七:陕西,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据1936年大达图书供应社本影印),第3页
    4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眉县志》(陕西地方志丛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序言、概述,第152-153页
    1参见辛怡华:《眉县东李村蠡尊组器再研究》,《文博》,2003(2);杨掌乾、杨拴录:《孤品瑰宝“金马驹”发现记》,中国人民政协陕西省眉县委员会编:《史海遗珍——眉县历史文化遗存》(眉县文史资料第14辑),内部发行,2010,第3-4页:刘怀君:《“金马驹”铭文考释》,同前,第5-8页
    2参见佘玉怀:《唐宋钱币窖藏》,中国人民政协陕西省眉县委员会编:《史海遗珍——眉县历史文化遗存》(眉县文史资料第14辑),内部发行,2010,第260-262页
    3参何清谷校注:《三辅黄图校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卷一第38页
    1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44页
    2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观堂集林》(卷十,史林二),北京:中华书局,1959,第453页
    3同注1,第45页
    1参见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274页
    1朱鸿:《关中是中国的院子》,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第190页
    2胡武功:《昨天:我的人文关中》,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第216页
    1[清]李带双:《郿县志》(清乾隆43年刻本),图中“常家祖屋”为笔者后加内容,大致标出了常家祖屋的位置和范围。
    1麦李沟是在今高店镇以南至渭河河滩一带的一条沟,多种麦李,俗称麦李沟,据眉县城近30里。当地人把收麦时节成熟的青李子叫麦李,圆形,和鹌鹑蛋大小相近。
    2经纪,为买卖双方说价并从中获取手续费。据访谈者介绍,以粮食集麦子交易为例,粮食集的经纪视卖家麦子的成色好坏来定价,比方说定一斗麦子30个大板,经买卖双方同意,卖家量出一平斗麦子,买家付给卖家30个大板,交易已定;而麦子交付买家前,经纪则用“刮斗”(一种专用的板子)从上面刮走一些,作为议价说合的实物手续费,买家拿走刮过斗的麦子,交易完成。
    3胡武功:《昨天:我的人文关中》,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第216-217页,图并文字。
    1其中有2间铺子在常家名下,转租了出去,分别经营布料和杂货,位于今县城镇首善街西段眉县药材总公司城关分公司批发部处;还有1、2间是与人共有,记在对方邓家名下,位于今眉县齐镇街道。
    1约合80斤毛粮。当时是用磨盘手工碾磨,损耗也比较多,80斤毛粮磨成粗面能出70来斤,磨细面就要少得多,大概50斤上下。
    2民国保甲制度中保一级的长。据访谈对象说,当地的保长相当于现在的村长、村书记,但管辖范围稍大,大多相当于两个村及以上。按县志(P303),当时的“保”也可能与当地在民国5年(1916)成立的商会下分设的四个商保(齐家寨、首善、槐芽、渭北)的范围有关。
    3访谈资料。访谈对象:常二婆,访谈人:张文博,访谈地点:常二婆家里,访谈时间:2011年10月9日上午。
    1访谈资料。访谈对象:常大姑,访谈人:张文博,访谈时间:2011年10月8日上午,访谈地点:常三爹家里。
    1访谈资料。访谈对象:常大姑,访谈人:张文博,访谈时间:2011年10月8日上午,访谈地点:常三爹家里。
    2常大爷家人丁稀薄,土改后慢慢另立门户。本文此处从跟着常二太婆过在一处的常二爷一支做重点记述,但人名排序依旧按常三代的整体排序走。
    2访谈资料。访谈对象:常二婆、常二爹、常三爹,访谈人:张文博,访谈时间:2011年10月9日上午,访谈地点:常二婆房间。
    1(美)布莱克(C. E. Black)著,景跃进、张静译:《现代化的动力——一个比较史的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第5页
    1《中国现代化报告2003》,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60208/14562326211.shtml
    2(美)布莱克(C.E.Black)著,景跃进、张静译:《现代化的动力——个比较史的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第6页
    3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第125页
    4同上
    1马克思:《资本论》第3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372、993页: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11页注①,转引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第135页
    2M.霍尔明:《政治发展的速度与代价》,转引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第136页
    3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第138页
    4同上,第137页
    5同上
    1霍布斯鲍姆:《革命时代,1789-1848》,转引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第141页
    2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第142-143页
    1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第144-145页
    2参见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第148-149页
    1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第9-17页
    1汤姆·肯普著,许邦兴、王恩光译:《现代工业化模式——苏、日及发展中国家》,中国展望出版社,1985,第13页:另参见格尔申克隆(A. Gerschenkron):《经济落后的历史透视》(Economic Backwardness in History Perspective, A Book of Essays,1962):转引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第12页
    2凯尔等著:《工业主义与工业人》,转引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第12页
    3(美)布莱克《日本和俄国的现代化》,转引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一世界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第14页
    4杨国枢:《现代化的心理适应》,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78,第24页
    1罗伯特·贝拉:《意义与现代化》,载《宗教研究》第4卷(1968),第37-45页,转引自亚历克斯·英格尔斯:《现代人的模型:理论和方法问题》,载布莱克编《比较现代化》,第469页
    2马克斯·韦伯(Max Weber)著,姚曾广译:《世界经济通史》,1981,第301页:转引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第15页
    3塔尔科特·帕森斯(Talcott Parsons)著:《社会行动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ocial Action),1987,第752页;转引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第15页
    4(美)西里尔·E·布莱克编,杨豫、陈祖洲译:《比较现代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第66页
    1参见(美)英格尔斯(Alex Inkeles)著:《人的现代化》,导论、第一章:转引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第16页
    2参见韩德(Michael H. Hunt),"Long Crisis in U.S. Diplomatic History",118-119; "Ideology and U.S. Foreign Policy",2-8;安德斯·史蒂芬森(Anders Stephanson), "Ideology and Neorealist Mirrors",285; "Kennan and the Art of Foreign Policy"
    1参见(美)雷迅马(Latham, Michael E.)著,牛可译:《作为意识形态的现代化:社会科学与美国对第三世界政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第6页
    2《中国现代化报告2010》,转引自何传启:《世界现代化研究的三次浪潮》,《中国科学院院刊》,2003(3)
    3何传启:《世界现代化研究的三次浪潮》,《中国科学院院刊》,2003(3)
    1张玉法:《中国现代化的动向》,1980,转引自姜义华:《港台及海外学者论传统文化与现代化》,重庆:重庆出版社,1998,第347-350页
    2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化》,北京:时代出版社,1988,第132-138页
    1(美)西里尔·E·布莱克编,杨豫、陈祖洲译:《比较现代化》,上海:上海泽文出版社-1996,第4447页
    2同上,第4142页
    3杨国枢:《现代化的心理适应》,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78,第24页
    1(美)雷迅马(Latham, Michael E.)著,牛可译:《作为意识形态的现代化:社会科学与美国对第三世界政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第6页
    2(美)殷根哈特(R. Inglehart), Modernization and Postmodemizatic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7.转引自何传启:《世界现代化研究的三次浪潮》,《中国科学院院刊》,2003(3)
    3何传启:《世界现代化研究的三次浪潮》,《中国科学院院刊》,2003(3)
    1参见Tipps, "Modernotion Theory"; Nisbet, "Social Change and History";亨廷顿(Samuel P. Huntington), "Political Development and Political Decay":转引自(美)雷迅马(Latham, Michael E.)著,牛可译:《作为意识形态的现代化:社会科学与美国对第三世界政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第7页
    2参见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第40页
    3郭嵩焘:《光绪四年二曰二日日记(1878年3月5日)》,载《郭嵩焘日记》(第三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第438439页:转引自潘光哲:《从<作为意识形态的现代化)谈起》,《二十一世纪》网络版,2005(7):http://www.cuhk.edu.hk/ics/21 c/supplem/essav/0403100g.htm
    1潘光哲:《从<作为意识形态的现代化)谈起》,《二十一世纪》网络版,2005(7):http://www.cuhk.edu.hk/ics/21 c/supplem/essav/0403100g.htm
    1何传启:《世界现代化研究的三次浪潮》,《中国科学院院刊》,2003(3)
    2利奥塔尔著,车槿山译:《后现代状态》,北京:三联书店,1997,第1页
    3(美)丹尼尔·贝尔著:《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第14页,转引自何传启:《世界现代化研究的三次浪潮》,《中国科学院院刊》,2003(3)
    4转引自何传启:《世界现代化研究的三次浪潮》,《中国科学院院刊》,2003(3)
    5(美)丹尼尔·贝尔著:《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第14页,转引自何传启:《世界现代化研究的三次浪潮》,《中国科学院院刊》,2003(3)
    1转引自《后现代化理论》,《中国财经报》,2002.07.05
    1乌尔里希·贝克、安东尼·吉登斯、斯科特·拉什著,赵文书译:《自反性现代化:现代社会秩序中的政治、传统和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第143页
    1参见王俊杰:《自反性现代化理论考察》,《理论探索》,2007(2):18
    1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中国的现代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第4页
    1梁启超:《新大陆游记》节录,《饮冰室合集·专集》第5册,转引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第49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第462页,转引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第50页
    3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第50页
    1张千帆:《中国宪政文化与制度建构的反思》,《法制与社会发展》,2009(6):20-34
    2同上
    1张千帆:《中国宪政文化与制度建构的反思》,《法制与社会发展》,2009(6):20-34
    Max Weber, The Religion of China,1951, pp.167-9,转引自张千帆:《中国宪政文化与制度建构的反思》,《法制与社会发展》,2009(6):20-34
    2同注1
    3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第363页
    1(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中国的现代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第44页
    2同上,第46页
    3同上
    4同上
    5同上,第47-48页
    6转引自(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中国的现代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第48页
    1 (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中国的现代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第54页
    2同上,第61页
    3同上,第61、63页
    4这一概念借自罗荣渠。
    1胡适:《建国问题引论》,见《独立评论》第77号,1933年;转引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序言,第3页
    1蒋廷黻:《论国力的元素》,《蒋廷黻选集》第四卷,台北,1978,第648页
    1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独秀文存》,上海:亚东图书馆,1933年,第54页,转引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第334页
    2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第334页
    3参见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第378页
    4同上,第380页
    1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第389页
    2梁漱溟:《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自觉》,中华书局,1933,转引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第392页
    3同注1,第9页
    1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第136页
    2同上,第412-413页
    1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邓小平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第82-83页,转引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第10页
    1温铁军:“告别百年激进”(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与传播前沿讲座第11讲),思与文,2011-1-26:http://www.chinese-thought.org/shll/008853.htm
    1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第4页
    2费孝通著、惠海鸣译:《中国绅士》,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第72页
    3同注1,第7-10页
    4同注2,第72-73页
    1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第1页
    2见《吴越春秋》,转引自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第4页
    3转引自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第4页
    4同注1,第4页
    5同上,第3-4页
    1参见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第7-9、14-15页
    2费孝通著、惠海鸣译:《中国绅士》,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第63页
    3夏征农、陈至立主编:《辞海》(第六版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第2070页,“乡遂”条目下。
    4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眉县志》(陕西地方志丛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第19页
    1戴均良:《中国市制》,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00,第3页
    2参见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第13页
    3同上,第18页
    4夏征农、陈至立主编:《辞海》(第六版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第2070页,“乡遂”条目下。
    1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眉县志》(陕西地方志丛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第19页
    2参见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眉县志》(陕西地方志丛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第19-20页
    3何成濬序,见闻钧天:《中国保甲制度》,直学轩,1933,序,序第4页
    4转引自闻钧天:《中国保甲制度》,直学轩,1933,自序,第154页
    5参见维基百科“保甲制度”条:http://zh.wikipedia.oro/wiki/%E4%BF%9D%E7%94%B2%E6%B3%95
    1(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中国的现代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第143页
    1 (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中国的现代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第143页
    2戴均良:《中国市制》,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00,第4-5页
    3侯宜节:《晚清地方自治的尝试》,《南方周末》,2011-12-22:http://www.infzm.com/content/66847
    4同上
    5杨宇振:《权力,资本与空间:中国城市化1908-2008——写在(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颁布百年》,《城市规划学刊》,2009(1):63
    1侯宜节:《晚清地方自治的尝试》,《南方周末》,2011-12-22:hhtp://wwww.infzm.com/content/66847
    2戴均良:《中国市制》,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00,第1页
    3同上,第10-11页
    1《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录自《大清法规大全》(宪政部第七卷·地方自治),第143-155页,转引自王建学编:《近代中国地方自治法重述》,第31-32页
    2戴均良:《中国市制》,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00,第13-14页
    3闻钧天:《中国保甲制度》,直学轩,1933,自序,第8-9页
    4同上
    5同注2,第2页
    1龚心湛、朱深:《县自治法》,1919年(民国八年)9月7日颁布,录自《中华民国现行地方自治法令》,转引自王建学编:《近代中国地方自治法重述》,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第102-107页:靳雲鹏、齐耀珊:《市自治制》,1921年(民国十年)7月3日颁布,同前,第114-121页;靳雲鹏、齐耀珊:《乡自治制》,1921年(民国十年)7月3日颁布,同前,第121-123页
    2《县组织法》,1929年(民国十八年)6月5日公布,1930年7月7日修正,初订法案原文参见立法院秘书处:《立法专刊》(第一辑),民智书局,1929年9月,修订内容根据郭卫编校:《中华民国地方自治法规汇编》,上海会文堂新记书局,1933,转引自王建学编:《近代中国地方自治法重述》,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第136。137页,第六条、第七条、第十条
    3《市组织法》,1930年(民国十九年)5月20日国民政府公布,录自郭卫编校:《中华民国地方自治法规汇编》,上海会文堂新记书局,1933,第53-86页,转引自王建学编:《近代中国地方自治法重述》,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第222-223页
    4《县保卫团法》,1929年(民国十八年)7月13日公布,录自郭卫编校:《中华民国地方自治法规汇编》,上海会文堂新记书局,1933,第207-214页,转引自王建学编:《近代中国地方自治法重述》,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第195-196页
    1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712279.htm
    2维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F%9D%E7%94%B2
    3闻钧天:《中国保甲制度》,直学轩,1933,第2-3页
    1四川省政府民政厅编印:《县各级组织纲要》,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9月26日行政院公布,出版年不详,第1-9页,转引自王建学编:《近代中国地方自治法重述》,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第283-287页
    2《市组织暂行条例》,1941年(民国三十年)7月4日国民政府公布,1941年11月20日修正公布,立法院秘书处:《立法专刊》(第二辑),民智书局,1943,第15-19页,转引自王建学编:《近代中国地方自治法重述》,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第288页
    3闻钧天:《中国保甲制度》,直学轩,1933,第520-521页
    4同上,自序,第8-9页
    5梁启超(沧江):《城镇乡自治章程质疑》,《国风报》第一年(1909年)第5号,第39-45页,“沧江”为梁启超发表此文时所用笔名,转引自王建学编:《近代中国地方自治法重述》,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第40-41页。 梁启超主要有三点质疑,其中涉及自治单位的两个问题是:1)城镇乡三者能同适用一种之章程乎?2)城镇乡之名称及其分类果适当否乎?
    1邓初民:《自治单位问题与其实施之初步》,录自《东方杂志》1921年第18卷第2期,第99-102页,转引自王建学编:《近代中国地方自治法重述》,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第124页
    2金鸣盛:《县市自治组织问题》,录自《东方杂志》1934年第31卷第8期,第45-52页,转引自王建学编:《近代中国地方自治法重述》,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第240-244页
    1(美)巴林顿·摩尔著,拓夫、张东东译:《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第368页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1426-1427、1428页
    3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第17页
    4 R.J.R. Kirkby, Urbanization in China: Town and Country in a Developing Economy,1949-2000 A.D., London: Routledge,1988, p.8
    4毛泽东:《再克洛阳后给洛阳前线指挥部的电报》,《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1323页
    1 See Harry E. Vanden, Marxism and the Peasantry in Latin America: Marginalization or Mobilization? In Latin American Perspectives, Vol.9, No.4,1982, pp.74-98
    2Kau Ying-mao:Urban and Rural Strategies in the Chinese Communist Revolution, In J. W. Lewis ed.:Peasant Rebellion and Communist Revolution in Asi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4, pp.253-70, see R.J.R. Kirkby, Urbanization in China:Town and Country in a Developing Economy,1949-2000 A.D., London: Routledge,1988, p.8
    3 R.j.R. Kirkby, Urbanization in China: Town and Country in a Developing Economy,1949-2000 A.D., London: Routledge,1988, p.8
    4关于这一点,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下简称《共同纲领》)临时宪法到此后的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五四宪法、七五宪法、七八宪法、八二宪法)都在第一章第一条有所规定,但前后表述有所变化。1949年9月29日通过的《共同纲领》表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1954年9月20日通过五四宪法表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1975年1月17日通过七五宪法表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七八宪法同七五宪法:1982年12月4日通过、2004年3月14日修正的八二宪法表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但是“工人阶级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这一点始终未变。
    5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1427-1428页
    1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1430页
    2同上,第1427-1428页
    3毛泽东:《把军队变成工作队》,《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1405-1406页
    4同注1,第1428页
    1柯云路:《极端十年——中国文化大革命全过程分析》,香港:明镜出版社,2007
    1柯云路:《极端十年——中国文化大革命全过程分析》,香港:明镜出版社,2007
    2同上
    3同上
    4同上
    1柯云路:《极端十年——中国文化大革命全过程分析》,香港:明镜出版社,2007,第28页
    1中央文献研究室科研部图书馆:《刘少奇人生纪实》,南京:风凰出版社,2011,第461页
    1中央文献研究室科研部图书馆:《刘少奇人生纪实》,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第461页
    2同上,第462页
    3同上,第465页
    4同上,第466页
    1刘少奇:《国家的工业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手稿原标题为《关于中国工业化的问题》),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二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第2-4页
    1中央文献研究室科研部图书馆:《刘少奇人生纪实》,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469-470
    1刘少奇:《国家的工业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手稿原标题为《关于中国工业化的问题》),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二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第4-5页
    2中央文献研究室科研部图书馆:《刘少奇人生纪实》,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470
    21951年12月5日,邓子恢在就中南局扩大会议向中共中央所做综合报告中指出。
    3同注2
    5对于“均产化”的提法,有些学者认为具体而言就是“中农化”,但也有学者认为更确切来讲是“均贫化”,笔者倾向于后者,也就是“均贫化”的说法。此处仅简单记述为“均产化”。
    1中央文献研究室科研部图书馆:《刘少奇人生纪实》,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561
    1央文献研究室科研部图书馆:《刘少奇人生纪实》,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第472页,应该是1948年12月华北财经委员会所做《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方针》讲话。
    2同上
    3柯云路:《极端十年——中国文化大革命全过程分析》,香港:明镜出版社,2007
    4同上
    1柯云路:《极端十年——中国文化大革命全过程分析》,香港:明镜出版社,2007
    2同上
    1戴均良:《中国市制》,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00,第21-22页
    2温铁军:《告别百年激进》(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与传播前沿讲座第11讲),思与文,2011-1-26:http://www.chinese-thought.org/shll/008853.htm
    1温铁军:《告别百年激进》(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与传播前沿讲座第11讲),思与文,2011-1-26:http://www.chinese-thought.org/shll/008853.htm
    2谢文蕙、邓卫编著:《城市经济学》(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第63-67页
    3姜爱林:《中国城镇化理论研究回顾与述评》,《城市规划汇刊》,2002(3):44-49
    1辜胜阻:《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第108页
    2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1428页
    3实际上最终落实的有150项,其中在“一五”期间开工147项,在“二五”期间开工3项,因官方正式公布之初宣布的是“156项”,所以从项目名称上仍采用156之说。
    4王放:《论中国城市化——兼论现行城市发展方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9,第12页,参见注2-7
    1谢文蕙、邓卫编著:《城市经济学》(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第63-67页
    2托马斯·伯恩斯坦(Thomas P. Bernstein), Up to the Mountains and Down to the Villages: The Transfer of Youth from Urban to Rural China,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77;田方等编:《中国人口迁移》,北京:知识出版社,1986;杜鸿林:《风潮荡落(1955-1979),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史》,海天出版社,1993;顾洪章、马克森等:《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末》,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定宜庄:《中国知青史,初澜(1953-1968)》,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刘小萌:《中国知青史,大潮(1968-1980)》,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法)潘鸣啸(Michel Bonnin)著、欧阳因(Annie Au-Yeung)译:失落的一代:中国的上山下乡运动(1968-1980)》,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
    3姜爱林:《中国城镇化理论研究回顾与述评》,《城市规划汇刊》,2002(3):44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第81-82页
    1张平:《中国重启城市化:决战中部、降低成本》,新浪空间下载资料
    2 Ma, Laurence J. C., Anti-urbanism in China, Proceeding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1976(8), pp.114-18; Cell C. P., De-urbanization in China: The Urban-Rural Contradiction, Bulletin,1979, Concerned Asian Scholars.11(1), pp.62-72; C. L. Salter, Chinese Experiments in Urban Space: The Quest for an Agropolitan China, Habitat, vol.1, no.1,1976, pp.19-35; M. B. Farina, Urbanization, deurbanization and class struggle in China 1949-79,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vol.IV,1980(12), pp.487-501; R. Murphey, Chinese Urbanisation under Mao, Urbanization and Counter-Urbanization, vol.11,1976, pp.311-28. Also see in R.J.R. Kirkby, Urbanization in China: Town and Country in a Developing Economy,1949-2000 A.D., London: Routledge,1988
    3 R.J.R. Kirkby, Urbanization in China: Town and Country in a Developing Economy,1949-2000 A.D., London: Routledge,1988, p.4
    1 R.J.R. Kirkby, Urbanization in China: Town and Country in a Developing Economy,1949-2000 A.D., London: Routledge,1988, pp.4-5
    2 Gavin W. Jones and Pravin Visaria ed., Urbanization in Large Developing Countries: China, Indonesia, Brazil and India,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Oxford,1997
    3 Gavin W. Jones and Pravin Visaria, Urbanization of the Third World Giants, in Gavin W. Jones and Pravin Visaria ed., Urbanization in Large Developing Countries: China, Indonesia, Brazil and India,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Oxford, 1997, pp 1, note 1, "Examples of attitudes favouring a rural rather than an urban lifestyle are too numerous..."
    4 Lin You Su, Introduction, in Gavin W. Jones and Pravin Visaria ed., Urbanization in Large Developing Countries: China, Indonesia, Brazil and India,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Oxford,1997, pp 29
    1 Ira S. Lowry, World Urbanization in Perspective, paper presented at Conference in Human Demography and Natural Resources, Hoover and Morrison Institutes, Stanford University, Feb.1989, see Gavin W. Jones and Pravin Visaria, Urbanization of the Third World Giants, in Gavin W. Jones and Pravin Visaria ed., Urbanization in Large Developing Countries:China, Indonesia, Brazil and India,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Oxford,1997, pp 1, note 1
    2王放:《论中国城市化——兼论现行城市发展方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查瑞传教授,1999,第11页
    3 R.J.R. Kirkby, Urbanization in China: Town and Country in a Developing Economy,1949-2000 A.D., London: Routledge,1988, pp.4-5
    4 Ibid., pp.6,18
    1 See Kau Ying-mao, Urban and Rural Strategies in Chinese Communist Revolution, in J. W. Lewis ed., Peasant Rebellion and Communist Revolution in Asi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4, pp.253-70
    2 R.J.R. Kirkby, Urbanization in China: Town and Country in a Developing Economy,1949-2000 A.D., London: Routledge,1988, pp.6-10
    1 R.J.R. Kirkby, Urbanization in China: Town and Country in a Developing Economy,1949-2000 A.D., London: Routledge,1988, pp.10-14
    2参见(法)潘鸣啸(Michel Bonnin)著、欧阳因(Annie Au-Yeung)译:《失落的一代:中国的上山下乡运动(1968-1980)》,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
    3 Ibid, note 1, p.18
    4顾朝林:《论中国建制镇发展、地域差异及空问演化——兼与“中国反城市化论”者商榷》,《地理科学》,1995(3):208-216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第480页:转引自谢文蕙、邓卫编著:《城市经济学》(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第27页
    1毛泽东:《把军队变成工作队》,《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1405页
    2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1430页
    3周恩来:《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报告》(第二部分),1949年4月22日,转引自聂华林、李泉编著:《中国西部城乡关系概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第20页
    4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科学出版社,1996,第18页,转引自聂华林、李泉编著:《中国西部城乡关系概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第20页
    5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6,第419页,转引自聂华林、李泉编著:《中国西部城乡关系概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第20页
    6参见刘少奇:《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方针与问题》,中央文献研究室科研部图书馆:《刘少奇人生纪实》,南京:风凰出版社,2011,第469-470页:《国家的工业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手稿原标题为《关于中国工业化的问题》),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二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第4-5页:《中国共产党三十年》,中央文献研究室科研部图书馆:《刘少奇人生纪实》,南京:风凰出版社,2011,第470页
    1刘应杰:《中国城乡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当代中国史研究》,1992(2):1-10
    2聂华林、李泉编著:《中国西部城乡关系概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第39页
    3同上,第38-39页
    1章乃器:《五年来粮食工作情况——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发言》,1954年9月,转引自杨继绳:《统购统销的历史回顾》,《炎黄春秋》,2008(12):48-54
    2杨继绳:《统购统销的历史回顾》,《炎黄春秋》,2008(12):48,笔者在内容上增加了粮食产量年增长率一栏。
    3参见:交通大学研究所调查报告:《解放前洋麦进口情况》,1954
    1 《政务院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见《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第212页
    1杨继绳:《统购统销的历史回顾》,《炎黄春秋》,2008(12):50
    2同上,第52页
    3同上,第53页
    4崔晓黎:《中国大陆城乡关系的经济基础与城市化问题研究基础报告(大陆四十五年城乡关系史分析)》,经济全球化与两岸经贸关系学术研讨会·政治大学两岸政经研究中心,2007.06.23
    5转引自程源:《国内统购统销研究综述》,《法制与社会》,2010(2)
    1聂华林、李泉编著:《中国西部城乡关系概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第2页
    1郭书田、刘纯彬:《失衡的中国——城市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第一部)》,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第7页。
    2张力:《中国的户籍制度和城乡人口迁移》,见杨汝万:《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城乡与区域发展》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1999:转引自谢志强、姜典航:《城乡关系演变:历史轨迹及其基本特点》,《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4)
    1陈伯达:《在毛泽东同志的旗帜下》,《红旗》,1958(4)
    1聂华林、李泉编著:《中国西部城乡关系概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第2-3页
    1《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转引自刘捷:《农村人民公社研究综述》,《消费导刊》,2007(11):237
    2《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文献选编:上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25[-1],318[-2]
    3谢志强、姜典航:《城乡关系演变:历史轨迹及其基本特点》,《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4)
    1杨继绳:《统购统销的历史回顾》,《炎黄春秋》,2008(12):54
    2聂华林、李泉编著:《中国西部城乡关系概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第46页
    3谢志强、姜典航:《城乡关系演变:历史轨迹及其基本特点》,《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4)
    4同上
    5李忠峰:《户籍制度“变法”:户口不能和福利待遇划等号》,《市场报》,2007年4月6日,转引自:http://news.qq.com/a/20070406/000933_1.htm
    1百度百科:户籍条,http://baike.baidu.com/view/71305.htm
    2谢志强、姜典航:《城乡关系演变:历史轨迹及其基本特点》,《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4)
    1戴均良:《中国市制》,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00,第3页
    1 (法)H·孟德拉斯著,李培林译:《农民的终结》,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1参见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第40页
    2(德)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第291页
    1 (德)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第284-287页
    1辜胜阻:《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第9页
    2 (德)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第295-296页
    1(美)埃里克·欧林·赖特(Erik Olin Wright)著,刘磊、吕梁山译:《阶级》,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第8页
    1 Raymond Williams, Key Words: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 pp. 60-69
    1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中国的现代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第84页
    2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17页
    1戴均良:《中国市制》,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00,第10-11页
    1百度百科,“农会”条:http://baike.baidu.com/view/4045467.htm,参见世界农业WORLD AGRICULTURE 2004No.11 P.30-32
    2同上
    3同上
    4同上
    5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14页
    6同注1
    1百度百科,“农会”条:http://baike.baidu.com/view/4045467.htm
    2《县保卫团法》,1929年(民国十八年)7月13日公布,录自郭卫编校:《中华民国地方自治法规汇编》,上海会文堂新记书局,1933,第207-214页,转引自王建学编:《近代中国地方自治法重述》,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第195-196页
    1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眉县志》(陕西地方志丛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第127-128页
    2同上,第127-129页
    1参见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眉县志》(陕西地方志丛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第19-20页
    1参见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眉县志》(陕西地方志丛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第21-22页
    2[清]魏光焘编:《陕西省舆地图》,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转引自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眉县志》(陕西地方志丛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第23页
    3同注1,第23页
    4同上
    5同注1,第127页
    6同注1,第25-26页
    1中国人民政协陕西省眉县委员会编:《新史漫忆——眉县建国后重要历史事件记述》(眉县文史资料第15辑),内部发行,2011
    2此后不久,恢复县制时划入的安乐公社重归岐山县,实际上是12个公社。
    3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眉县志》(陕西地方志丛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第127页
    1孙文:《地方自治开始实行法》,原载《建设》,1920(2),转引自王建学编:《近代中国地方自治法重述》,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第127页
    2邓初民:《自治单位问题与其实施之初步》,原载《东方杂志》,1921(2):99-102,参见工建学编:《近代中国地方自治法重述》,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第124-126页
    3G.塔德:《未来史片段》,1896,转引自(法)H·孟德拉斯著,李培林译:《农民的终结》,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1参见秦晖、金雁:《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北京:语文出版社,2010,第20-22页
    1秦晖、金雁:《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北京:语文出版社,2010,第15页
    1有些农民也去外地承包土地经营,但这种人总体较少,在笔者所在的田野点也只是个例,大面积承包经营的专业农民基本上不出一县,甚至一乡(镇)的范围。
    1(美)弗兰克·艾利思(Frank Ellis)著,胡景北译:《农民经济学:农民家庭农业和农业发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第5、8页
    2同上,第14-15页
    1袁伟时:《我的学术经历和思想》,2010年8月24日:http://www.doudan.com/group/topic/13582909/
    2参见赵旭东:《文化认同的危机与身份界定的政治学——乡村文化复兴的二律背反》,《社会科学》,2007(1):54-62
    1原文这些词都使用的是汉语拼音,分别为:nongfu, nongding, nongjia, zhuanghu, amd zhuangjiahan,此处笔者为行文方便,均转为汉字。
    2孔麦隆(Myron L. Cohen). Culture and Political Invention in Modern China: The Case of the Chinese "Peasant", Daedal us: China in Transformation. Spring 1993, pp.167, note 10.
    1参见Harry E. Vanden. Marxism and the Peasantry in Latin America: Marginalization or Mobilization? Latin American Perspectives, Vol.9, No.4,1982, pp.74-98.
    2对农民、工人和城市居民之间区别的起源和社会意涵的集中分析,可参见Sulamith Heins Potter and Jack M. Potter. China's Peasants: The Anthropology of a Revolu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pp.296-312
    3(美)雷迅马(Michael E. Latham)著,牛可译:《作为意识形态的现代化:社会科学与美国对第三世界政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中文版序,第4页
    4加迪斯,序,参见(美)雷迅马(Michael E. Latham)著,牛可译:《作为意识形态的现代化:社会科学与美国对第三世界政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中文版序,第7页
    1房宁:《马克思主义:科学还是价值》,博客:http://blog.voc.com.cn/blog_showone_type_blog_id_40099_p_l.html
    1赵旭东:《文化认同的危机与身份界定的政治学——乡村文化复兴的二律背反》,《社会科学》,2007(1):54-62
    2孔麦隆(Myron L. Cohen). Culture and Political Invention in Modem China: The Case of the Chinese "Peasant", Daedal us: China in Transformation. Spring 1993, pp.151-170,参见赵旭东:《文化认同的危机与身份界定的政治学一—乡村文化复兴的二律背反》,《社会科学》,2007(1):57
    1孔麦隆(Myron L. Cohen). Culture and Political Invention in Modem China: The Case of the Chinese "Peasant", Daedal us: China in Transformation. Spring 1993; also see Charles W. Hayford, To the People: James Yen and Village China,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0; Richard Curt Kraus, Class Conflict in Chinese Socialis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1.
    2赵旭东:《文化认同的危机与身份界定的政治学——乡村文化复兴的二律背反》,《社会科学》,2007(1):57
    1柯云路:《极端十年——中国文化大革命全过程分析》,香港:明镜出版社,2007
    2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历史》,转引自柯云路:《极端十年——中国文化大革命全过程分析》,香港:明镜出版社,2007
    3同注1
    1温铁军:《告别百年激进》(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与传播前沿讲座第11讲),思与文,2011-1-26:http://www.chinese-thought.org/shll/008853.htm
    Max Weber, The Religion of China,1951,pp 167-9:转引自张千帆:“中国宪政文化与制度建构的反思”,《法制与社会发展》,2009(6):24
    1参见郭书田、刘纯彬:《失衡的中国——城市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第一部)》,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苏黛瑞:《在中国城市中争取公民权》,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等。
    2谢志强、姜典航:《城乡关系演变:历史轨迹及其基本特点》,《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4)
    3同上
    1张平:《中国重启城市化:决战中部、降低成本》,新浪共享空间下载资料
    1 (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第176-177页
    1参见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第43页
    2梁启超:《新大陆游记》,《饮冰室合集·专集》,第五册,转引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第49页
    3李劲:《关于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演变趋势的思考》,《福州党校学报》,2007(6):53
    1李劲:《关于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演变趋势的思考》,《福州党校学报》,2007(6):53
    2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第35-36页,转引自李劲:《关于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演变趋势的思考》,《福州党校学报》,2007(6):53
    1(美)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著、曹荣湘编译:《市场社会主义与新古典经济学》,《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1(3):48-55
    1李劲:《关于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演变趋势的思考》,《福州党校学报》,2007(6):54
    2王南湜:《社会哲学—现实实践哲学视野中的社会生活》,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第282页,转引自李劲:《关于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演变趋势的思考》,《福州党校学报》,2007(6):54
    3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第9页
    1李劲:《关于中国国家和社会关系演变趋势的思考》,《福州党校学报》,2007(6):55
    2同上,第55-56页
    3同上,第56页
    1温铁军:《告别百年激进》(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与传播前沿讲座第11讲),思与文,2011-1-26:http://www.chinese-thought.org/shll/008853.htm
    2关于朝鲜战争与苏联模式对中国制度演变的论述,可参见温铁军:《告别百年激进》(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与传播前沿讲座第11讲),思与文,2011-1-26:http://www.chinese-thought.org/shll/008853.htm
    3同注1
    4同上
    1温铁军:《告别百年激进》(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与传播前沿讲座第11讲),思与文,2011-1-26:http://www.chinese-thought.org/shll/008853.htm
    2参见徐勇:《现代国家、乡土社会与制度建构》,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9.第272页
    1 (美)卡尔·魏特夫著,徐式谷、邹如山等译:《东方专制主义——对于极权力量的比较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1徐勇:《论农民劳动的国家性建构及其成效——国家整合视角下农民劳动的变换》,《山西大学学报》,2008(3)
    1马洪、陆百甫(1998)、林毅夫(1999)、温铁军(2011)。
    2温铁军:《告别百年激进》(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与传播前沿讲座第11讲),思与文,2011-1-26:http://www.chinese-thought.org/shll/008853.htm
    3同上
    1详见(美)苏黛瑞(Solinger, Dorothy J.)著,王春光、单丽卿译:《在中国城市中争取公民权》,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
    2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第31页
    1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第31页
    2晋文:《商鞅变法与秦国田租的征课——兼论秦汉“纳粟拜爵”与“更赋”的起源》,《秦文化论丛》,2003(0):72-76
    1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眉县志》(陕西地方志丛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第145页
    2国家经租即由国家进行统一租赁、统一分配使用和修缮维护,并根据不同对象,给房主以合理利润:公私合营即对原有的私营房产公司和某些大的房屋占有者组织统一的公私合营房产公司。两种方式以国家经租为主。
    3该司法解释直到2007年底才被国家最高人民法院废除。
    1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眉县志》(陕西地方志丛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第146页
    1秦晖、金雁:《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北京:语文出版社,2010,第95页
    2陆震:《中国传统社会心态》,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第14页,转引自黄琳:《现代性视中的农民主体性》,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第89页
    3同注1,第99页
    1黄琳:《现代性视阂中的农民主体性》,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第93-94页
    2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转引自黄琳:《现代性视阂中的农民主体性》,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第117页
    3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第79-80、259页,转引自黄琳:《现代性视阂中的农民主体性》,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第105、106页
    4秦晖、金雁:《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北京:语文出版社,2010,第128页
    1黄琳:《现代性视阈中的农民主体性》,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第25、31页
    2同上,第31-32页
    3参见黄琳:《现代性视阂中的农民主体性》,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第33-34页
    4同注1,第86页
    1“跨共同体意识”的说法借自黄琳,参见黄琳:《现代性视阈中的农民主体性》,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第50-51页
    1在笔者看来,这种“痞子精神”的消极意义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到土改,它用一种非理性的批判消解了中国国民长期的奴性,但却陷入了一种“没有最痞,只有更痞”的恶性循环,以至丧失人性,这在文化大革命中有着直接的体现。
    2黄琳:《现代性视阈中的农民主体性》,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第52页
    1访谈资料。访谈对象:常三爹,访谈者:张文博,访谈地点:访谈对象家中,时间:2011年2月23日。
    1眉县年鉴编纂委员会:《眉县年鉴(2005-2008)》,内部资料,2009,第127-128页
    2具体记录详见附录四。
    1访谈资料。访谈对象:常三爹,访谈者:张文博,访谈地点:常三爹家,访谈时间:2012年2月12日晚上。
    2黄琳:《现代性视阈中的农民主体性》,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第60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56页,转引自黄琳:《现代性视阂中的农民主体性》,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第61页
    1杨宜音:《人际关系的建立与保持:农村人情消费分析》,《社会心理研究》,1998年第4期,第5-15页
    2这里的亲戚还应包括“干亲”。因为在当地人眼中,拜了干亲之后,两家关系同血亲,即使两家本无血缘关系。一般而言,当地人选择在亲属、邻里中拜干亲,还有一些因迷信思想而拜的干亲。
    3两工即农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从1998年8月1日常三爹与西关村签订的《耕地承包合同》看,乙方(常三爹)承担任务之一便有两工,具体规定为:“每劳年承担农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共计不超过30个标准工日,按乡人代会通过的用工计划安排使用”。
    1黄琳:《现代性视阈中的农民主体性》,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第57页
    2同上,第64页
    1秦晖、金雁:《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北京:语文出版社,2010,第297页
    1秦晖、金雁:《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北京:语文出版社,2010,第299页
    2同上,第293页
    3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I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第256-257页
    4同注1,第293页
    5同上
    1秦晖、金雁:《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北京:语文出版社,2010,第291页
    1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眉县志》(陕西地方志丛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第146页
    2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新青年》,1916年第2卷第4号,转引自袁伟时:《我的学术经历和思想》, 转引自: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3582909/.2010年8月24日
    1袁伟时:《我的学术经历和思想》,转引自: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3582909/,2010年8月24日
    1周其仁:《改革土地制度促进城乡协调》,社会学人类学中国网,2008-12-8:http://www.sachina.edu.cn/Htmldata/news/2008/12/4544.html
    1秦晖、金雁:《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北京:语文出版社,2010,第293页
    2同上
    3同上
    1徐勇:《现代国家、乡土社会与制度建构》,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9,第88-89页
    1赵旭东:《文化认同的危机与身份界定的政治学—-乡村文化复兴的二律背反》,《社会科学》,2007(1):57
    1参见张立伟(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特约撰稿人):《中国进步中的西方因素》,FT中文网,2012年5月9日:http://www.ftchinese.com/storv/001044458
    1李劲:《关于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演变趋势的思考》,《福州党校学报》,2007(6):54
    1 (美)巴林顿·摩尔著,拓夫、张东东译:《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第368页
    2《列宁选集》第四卷,第691页,转引自秦晖、金雁:《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北京:语文出版社,2010,第4页
    3参见本·杰南、包禅寿主编:《柬埔寨农民与政治:1942-1981年》,伦敦,1982,转引自秦晖、金雁:《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北京:语文出版社,2010,第4页
    1参见L.普特曼:《农民、集体化与选择:经济理论与坦桑尼亚农村》,康涅狄格州格林威治,1986,转引自秦晖、金雁:《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北京:语文出版社,2010,第4页
    2秦晖、金雁:《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北京:语文出版社,2010,第3-4页
    艾君:“职业农民、身份农民与终身制农民”,参见艾君博客,2005-12-04:http://www.blogchina.com/name/songaijun&pageNo=15(美)戴维·阿普特(Apter, David E.)著,陈尧译:《现代化的政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Bernstein, Thomas. Up to the Mountains and Down to the Villages: The Transfer of Youth from Urban to Rural China,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7
    乌尔里希·贝克、安东尼·吉登斯、斯科特·拉什著,赵文书译:《自反性现代化:现代社会秩序中的政治、传统和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美)布莱克(Black, C. E.)著,景跃进、张静译:《现代化的动力——一个比较史的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美)西里尔·E·布莱克编,杨豫、陈祖洲译:《比较现代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柏骏:“农民身份——一个社会学研究的视角”,《唯实》,2003(12):90-93
    (法)潘鸣啸(Bonnin, Michel)著、欧阳因(Au-Yeung, Annie)译:《失落的一代:中国的上山下乡运动(1968-1980)》,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
    Cell, C. P.. De-urbanization in China:The Urban-Rural Contradiction, Bulletin,1979, Concerned Asian Scholars.11(1), pp.62-72
    陈祥福:“关于我国农民身份的思考”,《长白学刊》,2005(6):57-61
    《辞源》编写组:《辞源》(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Cohen, Myron L(孔麦隆)Culture and Political Invention in Modern China:The Case of the Chinese "Peasant", Daedal us:China in Transformation. Spring 1993, pp.167
    崔晓黎:“中国大陆城乡关系的经济基础与城市化问题研究基础报告(大陆四十五年城乡关系史分析)”,经济全球化与两岸经贸关系学术研讨会·政治大学两岸政经研究中心,2007.06.23
    戴均良:《中国市制》,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00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杜刚:“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身份转化”,《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52-154
    (美)杜赞奇著,王福明译:《文化、权利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库马著,蔡伸章译:《社会的剧变——从工业社会迈向后工业社会》,台北版,1984,
    (美)弗兰克·艾利思(Ellis, Frank)著,胡景北译:《农民经济学:农民家庭农业 和农业发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Farina, M. B. Urbanization, deurbanization and class struggle in China 1949-79,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vol.Ⅳ,1980(12), pp.487-501
    费孝通著、惠海鸣译:《中国绅士》,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美)阿尔文·古尔德纳(Gouldner,A.W.)著,杜维真、罗永生、黄蕙瑜译:《新阶级与知识分子的未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顾朝林:“论中国建制镇发展、地域差异及空间演化——兼与‘中国反城市化论’者商榷”,《地理科学》,1995(3):208-216
    辜胜阻:《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
    郭书田、刘纯彬:《失衡的中国——城市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第一部)》,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
    国土资源规划司:《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制度和政策研究》,北京:地质出版社,2002
    Han, Xiaorong. Chinese Discourses on the Peasant, 1900-1949. 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5
    (德)尤尔根·哈贝巴斯(Jurgen Habermas)著,刘北成、曹卫东译:《合法化危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Hayford, Charles W. To the People: James Yen and Village China,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0
    何传启:“世界现代化研究的三次浪潮”,《中国科学院院刊》,2003(3)
    何军:《20世纪50年代初关中农村的土地改革》,新浪共享空间下载资料
    何清谷校注:《三辅黄图校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贺雪峰:《地权的逻辑——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向何处去》,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
    胡朴安编:《中华全国风俗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据1936年大达图书供应社本影印)
    胡武功:《昨天:我的人文关中》,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
    黄琳:《现代性视阈中的农民主体性》,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
    黄英伟:《农民身份》,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
    姜爱林:“中国城镇化理论研究回顾与述评”,《城市规划汇刊》,2002(3):44-49
    姜义华:《港台及海外学者论传统文化与现代化》,重庆:重庆出版社,1998
    晋文:“商鞅变法与秦国田租的征课——兼论秦汉‘纳粟拜爵’与‘更赋’的起源”,《秦文化论丛》,2003(0):72-76
    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化》,北京:时代出版社,1988
    Jones, Gavin W. & Visaria, Pravin ed. Urbanization in Large Developing Countries: China, Indonesia, Brazil and India, Oxford:Clarendon Press·Oxford, 1997
    Kau Ying-mao:Urban and Rural Strategies in the Chinese Communist Revolution, in J. W. Lewis ed.:Peasant Rebellion and Communist Revolution in Asia,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4, pp.253-70
    柯云路:《极端十年——中国文化大革命全过程分析》,香港:明镜出版社,2007
    汤姆·肯普著,许邦兴、王恩光译:《现代工业化模式——苏、日及发展中国家》,中国展望出版社,1985
    Kirkby, R.J.R., Urbanization in China: Town and Country in a Developing Economy,1949-2000 A.D., London: Routledge,1988
    Kraus, Richard Curt. Class Conflict in Chinese Socialism,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1
    (美)雷迅马(Latham, Michael E.)著,牛可译:《作为意识形态的现代化:社会科学与美国对第三世界政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清]李带双:《郿县志》(清乾隆43年刻本)
    (美)李丹著,张天虹、张洪云、张胜波译:《理解农民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的案例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李劲:《关于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演变趋势的思考》,《福州党校学报》,2007(6):53
    李培文:《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身份转化与政治发展》,西安: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0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
    林耀华著,庄孔韶、林宗成译:《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林蕴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二卷:向社会主义过渡——中国经济与社会的转型(1953-1955)》,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9
    林蕴晖、顾训中:《人民公社狂想曲》,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
    刘景纯:“简论秦对关中的经营和开发”,《唐都学刊》,2010(3):1-3
    刘庆柱辑注:《三秦记辑注·关中记辑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美)威廉·阿瑟·刘易斯著,施炜、谢兵、苏玉宏译:《二元经济论》,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刘应杰:“中国城乡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当代中国史研究》,1996(2):1-10
    刘云生:“农民身份注塑及其制度刚性——以农村地权构建为中心”,《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3):52-58
    卢文远、王新秦主编:《关西重镇——眉县齐镇》,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
    罗平汉:“1957年的统购统销‘大辩论’”,《晋阳学刊》,2009(6)—— “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共产风’及其初步纠正”,《九江学院学报》,2007(5)——《农村人民公社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中国的现代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元]骆天骧撰,黄永年点校:《类编长安志》,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Ma, Laurence J. C. Anti-urbanism in China, Proceeding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1976(8), pp.114-18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刘继译:《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美)马若孟著,史建云译:《中国农民经济:河北和山东的农业发展1890-1949》,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眉县志》(陕西地方志丛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
    眉县年鉴编纂委员会:《眉县年鉴(2005-2008)》,内部资料,2009
    (法)H·孟德拉斯著,李培林译:《农民的终结》,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美)巴林顿·摩尔著,拓夫、张东东译:《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牟成文:《中国农民意识形态的变迁——以鄂东鸡鸣河村为个案》,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爱尔兰)瑞雪·墨菲(Murphy, Rachel)著、黄涛、王静译:《农民工改变中国农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
    Murphey, R.. Chinese Urbanisation under Mao, Urbanization and Counter-Urbanization, vol.11,1976, pp.311-28.
    聂华林、李泉编著:《中国西部城乡关系概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潘光哲:“从《作为意识形态的现代化》谈起”,《二十一世纪》网络版,2005(7):http://www.cuhk.edu.hk/ics/21 c/supplem/essay/04031 OOg.htm
    潘毅、卢晖临、严海蓉、陈佩华、萧裕均、蔡禾:《农民工:未完成的无产阶级化》,《开放时代》,2009(6)
    潘逸阳:《农民主体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Potter, Sulamith Heins & Potter, Jack. China's Peasants: The Anthropology of a Revolution,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秦晖:“‘离土不离乡’:中国现代化的独特模式”,《东方》,1994(1)——“‘农民’和‘农业者’”,《中国农民》,1996(3)
    秦晖、金雁:《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北京:语文出版社,2010
    (美)施坚雅著,史建云、徐秀丽译:《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美)苏黛瑞(Solinger, Dorothy J.)著,王春光、单丽卿译:《在中国城市中争取公民权》,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
    宋静:“从新制度主义观点看中国农民身份制度的变迁”,《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8(2):73-75——“从制度主义看中国的农民身份制度建构历程”,《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0-32
    宋静:“对我国农民身份的思考”,《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02):17-20
    宋连生:《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始末》,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苏小勇:“中国农民身份与契约关系的互动和协调——从一起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案件说起”,《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114-116
    孙达人:《中国农民变迁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
    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孙寿慧:《中国农民阶级也是无产阶级及这一认识的意义》,马克思主义评论网,2009年11月1日
    Vanden, Harry. Marxism and the Peasantry in Latin America:Marginalization or Mobilization? Latin American Perspectives, Vol.9, No.4,1982, pp.74-98
    王春光:《农村社会分化与农民负担》,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城市化与社会结构变迁”,《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王道勇:《国家与农民关系的现代性变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王放:《论中国城市化——兼论现行城市发展方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9
    王国维:《观堂集林》,北京:中华书局,1959
    汪晖:《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制度研究——以浙江省为例》,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
    王俊杰:“自反性现代化理论考察”,《理论探索》,2007(2):18
    闻钧天:《中国保甲制度》,直学轩,1933
    (美)卡尔·魏特夫著,徐式谷、邹如山等译:《东方专制主义——对于极权力量的比较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魏全瑞主编:《长安史蹟丛刊》,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美)埃里克·欧林·赖特(Erik Olin Wright)著,刘磊、吕梁山译:《阶级》,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温铁军:“告别百年激进”(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与传播前沿讲座第11讲),思与文,2011-1-26: http://www.chinese-thought.org/shll/008853.htm
    温铁军:“新世纪的‘三农’问题”,《中国宏观经济网》,2001年1月
    闻新国:“权利归位须先于农民身份转变”,《中国改革报》,2005年5月17日
    Williams, Raymond. Key Words: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 pp.60-69.
    夏征农、陈至立主编:《辞海》(第六版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谢文蕙、邓卫编著:《城市经济学》(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谢志强、姜典航:“城乡关系演变:历史轨迹及其基本特点”,《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4)
    徐勇:《现代国家、乡土社会与制度建构》,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9——“论农民劳动的国家性建构及其成效——国家整合视角下农民劳动的变换”,《山西大学学报》,2008(3)
    杨国枢:《现代化的心理适应》,台北: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78
    杨继绳:“统购统销的历史回顾”,《炎黄春秋》,2008(12):48-54
    杨宜音:“人际关系的建立与保持:农村人情消费分析”,《社会心理研究》,1998(4):5-15
    杨宇振:“权力,资本与空间:中国城市化1908-2008——写在《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颁布百年”,《城市规划学刊》,2009(1):63
    佚名:《地缘政治与历史拔根——中国当代文学视域中的农民身份危机问题》,中国作家网: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1/2011-04-02/95864.html
    袁伟时:《我的学术经历和思想》,2010年8月24日: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3582909/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张立伟(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特约撰稿人):《中国进步中的西方因素》,FT中文网,2012年5月9日: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44458
    张林江:《围绕农村土地的权力博弈——不确定产权的一种经验分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3
    张鸣:《乡土心路八十年: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农民意识的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7
    张平:《中国重启城市化:决战中部、降低成本》,新浪共享空间下载资源
    张千帆:“中国宪政文化与制度建构的反思”,《法制与社会发展》,2009(6):20-34
    赵德起、汪洋:“中国农村地权的市场配置——契约与产权视角”,《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1)
    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中国传统农村的地权分配》,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汉]赵岐等撰,[清]张澍辑,陈晓捷注:《三辅决录·三辅故事·三辅旧事》,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赵兴罗、孙兴全:“我国农民身份制度的经济学分析”,《商业经济》,2004(9):3-5
    赵旭东:“文化认同的危机与身份界定的政治学——乡村文化复兴的二律背反”,《社会科学》,2007(1):54-62
    郑起东:“近代中国国家与农民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01-1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文献选编:上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25[-1],318[-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二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中国人民政协陕西省眉县委员会编:《史海遗珍——眉县历史文化遗存》(眉县文史资料第14辑),内部发行,2010
    中国人民政协陕西省眉县委员会编:《新史漫忆——眉县建国后重要历史事件记述》(眉县文史资料第15辑),内部发行,2011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3》,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60208/14562326211.shtml
    中央文献研究室科研部图书馆:《刘少奇人生纪实》,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
    周其仁:《改革土地制度促进城乡协调》,社会学人类学中国网,2008-12-8:http://www.sachina.edu.cn/Htmldata/news/2008/12/4544.html
    周振甫:《诗经译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10
    朱鸿:《关中是中国的院子》,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
    朱选功:“农民身份的变迁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55-57
    维基百科:“保甲制度”条,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F%9D%E7%94%B2%E6%B3%95
    百度百科:“户籍”条,http://baike.baidu.com/view/71305.htm
    百度百科:“居住证制度”条,http://baike.soso.com/v9308030.htm
    百度百科,“农会”条:http://baike.baidu.com/view/4045467.htm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