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艺在当代的新声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新文学作家在建国以后(1949年之后)的旧体诗写作为研究对象。新中国成立之后,新文学家写作了为数不少的旧体诗。正是这些旧体诗满足了新文学家们在特定情境下的写作欲望,旧体诗也成为他们宣泄情感、寄托情怀的有效载体。新文学家的旧体诗,已成为研究者了解这些作家精神世界不可或缺的窗口。有鉴于新文学家建国后旧体诗的重要研究意义,本文选择了这一课题作为研究对象。
     在研究视角和方法上,本文注意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前人的研究有所创新和突破:首先,目前已有的现代旧体诗词研究课题或成果,多是从文体的角度,考察旧体诗在现当代的传承、创新和转型,对旧体诗的作者群体关注的面一般较广。本文则专从新文学家作者群体的角度研究现代旧体诗,这是本文与既往现代旧体诗研究的最大不同之处。其次,在新文学家旧体诗的研究方法上,本文既从中国诗歌变迁的这一纵向视角,来观照新文学家的旧体诗,也以新文学为背景,从比较的、共生的横向视角考察新文学语境下的旧体诗写作,力图获得对新文学家旧体诗更为全面的认识。第三,本文又以新文学家的旧体诗为参照系,试图反思和质疑以新文学为中心的文学史观。认为新文学家旧体诗的存在,丰富了文学史,避免了新文学一家独尊的局面。
     本文的主体部分分为四章:
     第一章考察的是新文学家建国后旧体诗的文化语境。五六十年代关于新诗的评价以及发展道路问题的讨论,构成了新文学家建国后旧体诗写作的重要诗学背景。新诗向古典诗歌学习方向的强调,重新确认了旧体诗词的价值。毛泽东诗词的发表,使旧体诗词存在与发展的合法性不证自明,营造了宽松的旧体诗词写作氛围,改变了人们新旧体诗对立的思维模式,并且产生了强烈的示范效应,在客观上鼓励了包括新文学家在内的广大诗人尝试、转向写作旧体诗词。
     第二章梳理的是新文学家的新旧文学观念、新旧文学经验之间的矛盾与互动关系。新文学家的旧式教育,不但培养了他们与旧体诗情感上的亲近,而且深刻地影响了他们对包括旧体诗和新诗在内的汉语诗歌的看法。新文学家的旧体诗创作普遍伴随着一种非常复杂的矛盾心态。他们一方面在特定的时刻和场合写作旧体诗,另一方面又为他们的旧体诗写作感到不安或自责,对自己的旧体诗并不重视或评价不高。新文学家对新旧文学的文体特点、文体功能的区分往往非常明晰,新旧文学有着各自不同的定位。新文学家的新旧体文学创作之间相互影响,写作能力相互迁移。
     第三章简述了新文学家旧体诗在表现内容和表现形式上对传统诗歌的创新、改造和突破。表现对象上,新文学家的旧体诗突破了古典诗歌的题材范围,出现了古典诗歌中未曾表现过的现代题材。如:社会主义工农业建设题材;国际题材等。新文学家的旧体诗在语言和格律方面对传统诗歌都有所创新和突破。在语言方面,吸收了大量鲜活口语、科技名词、政治词语等新词语入诗。在格律方面,打破了“体有定句、句有定字、联有定韵”的成规,表现出了向民歌和新诗靠拢的趋向。
     第四章对新文学家旧体诗的艺术品格和内在价值从几个方面做了评析。新文学家建国后的旧体诗,最真实地记录了中国当代历史的诸多侧面,在许多场合充当了历史的“书记员”。新文学家建国后旧体诗在整体格调上对传统诗词变异最大的无疑是它的谐谑风格。新文学家旧体诗的“谐谑化”,是传统诗词样式向俗文学和新文学靠拢的结果。新文学家的旧体诗中表现了不少非常传统的思想感情,在精神上有与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更为相近的一面。新文学家旧体诗在生产传播方式、社会功能等方面都显现出和传统诗词相近或相通的一面,不应该片面强调新文学家旧体诗的现代性。
     新文学家的旧体诗写作,证明了20世纪并不是许多人眼中的纯粹的新文学的世纪,而是一个新旧文学交替、过渡的世纪。旧体诗在文学史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旧体诗因为先天的优势,承担了新诗、新文学无法承担的某些功能,表现了新文学体裁无法或不便表现的内容。20世纪中国文学的新旧文学在表现对象、文学功能等方面的这种互补性,使得新文学家有了在新旧文学之间腾挪转换的自由空间。
This dissertation is focused on Chinese modern writer's classical form poetrywriting after 1949. Classical form poetry met modern writer's creating desire andserved as an effective channel to express writer's feelings. Classical form poetry now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approach to understand modern writer's spiritual world.Considering the significance of Chinese modern writer's classical form poetry, theauthor chooses it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dissertation tries to surpass former related research both in research anglesand methods. Fist, former modern classical form poetry study mostly focused in thestyle research. The greatest difference between this paper and former research is thatmodern writer as an confining criteria is introduc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is paper.Secondly, this dissertation introduced both historical and synchronic coordinates.Thirdly, this paper also regards modern classical form poetry as a new frame ofreference to reflect existing history of literature narration.
     This dissertation is composed by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focuses on the poetry's environment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China era. The reappraisal on new poetry after 1919 and debates on the road ofChinese poetry constitute the background of writer's classical form poetry. Theemphasis on learning from traditional poetry reaffirmed the value of classical poetryforms. The publication of Mao Zedong's classical form poetry created a relaxedatmosphere for classical form poetry, and it encouraged writers to write classical formpoetry.
     The second part is focused on the contraction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writer'smodern and classical literature training and writing. Classical literature trainingcultivates their favor in classical forms as well as their views on Chinese poetry.Modern writer's classical form poetry writing generally accompanies withcontradictory mentalities. On the one hand, modern writers write classical form poetry;On the other hand, they feel remorse for their classic form poetry and depreciate their writing. Writers distinguish and position their modern literature writing and classicalform writing clearly. Modern writer's writing skills of classical literature and modernliterature are interactive.
     The third part researches the innovation of modern writer's classical form poetrycompared with ancient Chinese poetry. Modern writer's classical form poetryenlarged the subject sphere of traditional poetry. There are many new subjects such asmodern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modern writer's classical formpoetry, which have never appeared in traditional poetry. Modern writer's classicalform poetry used various new words or phrases and it also broke rules and forms ofclassical poem. These changes showed an intimacy with ballad and free verse poem.
     The fourth part appraises the character and value of modern writer's classicalform poetry. Writer's classical form poetry acts as a clerk of history and recordedmany historical events. The furthest transformation modern classical form poetry hasis its humor style. This humor style is the result of approaching ballad and free versepoetry. Modern writer's classical form poetry shows a lot of traditional feelings whichis very close to ancient writers'. Furthermore, it is similar to ancient poetry inwriting、circulation, etc. Researchers should not emphasize its modernity one-sidedly.
     Modern writer's classical form poetry indicates that Chinese literature in 20~(th)century is an era in which modern literature coexists with traditional literature ratherthan a pure modern literature one. Classical form poetry plays an indispensable role inliterature history. It assumes some functions which modern form literature do not have.The complementary situation between traditional literature and modern literaturemakes it possible for writes to switch between these two kinds of literature.
引文
[1] 把新文学家旧体诗纳入叙述范围的文学史著作已见到的至少有17部。它们分别是:1,华中师范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当代文学史稿》,科学出版社,1962年。2,张钟、洪子诚等,《当代文学概观》,北京大学出版社1980年。3,郭志刚、董健等,《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4,二十二院校编写组,《中国当代文学史》(二),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5,吉林省五院校,《中国当代文学史》,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6,华中师范学院中国当代文学编写组,《中国当代文学史》(2),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7,汪华藻、陈远征、曹毓生,《中国当代文学简史》,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8,公仲,《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编》,江西教育出版社,1985年。9,刘文田、周相海、郭文静,《当代中国文学史》,河北大学出版社,1991年。10,曹廷华、胡国强,《中华当代文学新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11,党秀臣,《中国现当代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12,孔范今,《20世纪中国文学史》,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13,张炯等,《中华文学通史·当代文学编》,华艺出版社,1997年。14,陈其光,《中国当代文学史》,暨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15,张炯,《中华文学发展史》(近世史),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16,黄修己,《20世纪中国文学史》(新一版),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17,周晓明、王又平,《现代中国文学》,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2] 参见陈绍伟:《毛泽东诗词词典》,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
    [1] 张桂兴:《代序》,张桂兴:《老舍旧体诗辑注》,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年,第3页。
    [2] 陈思和:《我们的学科还很年轻》,《文学评论》2008年第2期,第156页。
    [3] 丁国成:《“新诗主体论”可以休矣!》,《中华诗词》2008年第3期,第41页。
    [4] 谷莺:《编者的话》,谷莺:《新华日报旧体诗选注》,四川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1页。
    [5] 光明日报文艺部:《<东风>旧体诗词选》,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417页。
    [6] 陈良运:《要重视当代诗词的发展态势》,《中华诗词》2002年第5期,第52页。
    [7] 徐晋如:《20世纪诗词研究的几个问题》,《中山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第10页。
    [8] 孔范今:《20世纪中国文学史》,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1103-1118页。
    [9] 黄修己:《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27-341页。
    [10] 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杨匡汉,刘福春:《中国现代诗论》(上编),花城出版社,1985年,第240页。
    [11] 陈寅恪:《陈寅恪集》,三联书店,2001年,第183页。
    [12] 王瑶:《念闻一多先生》,王瑶:《中国现代文学史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27页。
    [13] 李怡:《十五年来中国现代诗歌研究之断想》,《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5年第1期,第73页。
    [14] 钱理群:《论现代新诗与现代旧体诗的关系》,《诗探索》1999年第2期,第103页。
    [15] 叶嘉莹:《从比较现代的观点看几首中国旧诗》,《迦陵论诗丛稿》,中华书局,1984年,第240页。
    [16] 霍松林:《名家风采各千秋》,《中华诗词》2002年第4期,第6页。
    [17] 王泽龙:《关于新文学家旧体诗的入史问题》,《文学评论》2007年第5期,第92页。
    [1]季羡林:《对新诗的一些看法》,《文学评论》1959年3期,第53页。
    [2]欧外鸥:《也谈诗风的问题》,《诗刊》1958年10月号。
    [3]王瑶:《现代文学的民族风格问题》,《中国现代文学史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03-304页。
    [4]胡适:《逼上梁山》,《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影印版,第14页。
    [5]胡适:《逼上梁山》,《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影印版,第8页。
    [6]梁启超:《梁启超学术论著集》(文学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99页。
    [7]胡适:《谈新诗》,杨匡汉、刘福春:《中国现代诗论》(上编),花城出版社,1985年,第2页。
    [8]冯至:《漫谈如何向古典诗歌学习》,《诗刊》1958年5期,第23页。
    [9]朱光潜:《新诗从旧诗能学习得些什么》,《朱光潜全集》第十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52-53页。
    [10]谢冕:《新世纪的太阳》,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第2页。
    [11]胡乔木:《诗歌的形式问题》,(1959年5月20日),《胡乔木谈文学艺术》,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52-53页。
    [12]臧克家:《在1956年诗歌战线上--序1956年“诗选”》,《诗刊》1957年第3期,第76页。
    [13]成美:《邓拓诗集·后记》,邓拓,《邓拓诗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295-296页。
    [14]陈明远:《诗歌--我生命的翅膀》,《劫后诗存》,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年,第341页。
    [15]老舍:《学一点诗词歌赋》,张桂兴:《老舍旧体诗辑注》,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0年,第432页。
    [1]臧克家:《<诗刊>诞生三件事》,《诗刊》1982年第4期,第54页。
    [2]力小鲲:《听唱新翻杨柳枝--论当代古典诗词走向》,《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第32页。
    [3]陈梦家:《谈后追记》,《诗刊》1957年第6期,第8页。
    [4]诗刊记者:《诗座谈记盛》,《诗刊》1962年第3期,第14页。
    [5]诗刊记者:《诗座谈记盛》,《诗刊》1962年第3期,第12页。
    [6]陈明远:《诗歌--我生命的翅膀》,《劫后诗存》,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年,第342页。
    [7]徐迟:《庆祝<诗刊>二十五周年》,《诗刊》1982年第1期,第15页。
    [8]毛泽东:《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诗刊》1978年1月,第4页。
    [9]毛泽东:《关于诗的一封信》,《诗刊》1957年第1期。
    [10]毛泽东:《关于诗的一封信》,《诗刊》1957年第1期。
    [11]赖海雄:《论对当代诗词文学地位的肯定》,《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第30页。
    [1]臧克家:《自道甘苦学旧诗》,《诗刊》1988年第4期,第49页。
    [2]钱理群:《论现代新诗与现代旧体诗的关系》,《诗探索》1999年第2期,第103页。
    [3]彭燕郊:《“千古文章未尽才”》,罗孚 编:《聂绀弩诗全编》,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526页。
    [4]吴祖光:《自序》,《枕下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4页。
    [5]韦韬、陈小曼:《茅盾的晚年生活》(三),《新文学史料》1995年3期,第77-78页。
    [6]周健强:《聂绀弩谈<三草>》,罗孚 编:《聂绀弩诗全编》,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512-513页。
    [7]聂绀弩:《散宜生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8-9页。
    [8]木示:《俞平伯的晚年生活》,《新文学史料》1990年第4期,第65页。
    [9]沈从文:《沈从文全集》15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279-280页。
    [10]楼适夷:《忆老舍》,《新文学史料》1978年第1辑,第132-133页。
    [11]冯至:《冯至诗文选集·序》,《冯至全集》第二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3页。
    [12]刘士杰:《诗人冯至》,《文艺报》1985年4期,第63页。
    [13]冯至:《谈诗歌创作》,《冯至全集》第五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45页。
    [14]臧克家:《高歌忆向阳》,《学诗断想》,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96-197页。
    [15]陈明远:《追念郭老师》,《新文学史料》1982年4期,第131页。
    [16]钟振振:《旧体诗词的现状与未来》,《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期,第4页。
    [17]胡风,《胡风诗全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332页。
    [1]闻一多:《废旧诗六年矣,复理铅椠,纪以绝句》,《闻一多青少年时代旧体诗文浅注》,群言出版社,2003年,第244页。
    [2]王瑶:《现代文学的民族风格问题》,《中国现代文学史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00页。
    [3]叶圣陶:《俞平伯旧体诗钞·序》,《俞平伯全集》第一卷,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379页。
    [4]郭沫若:《我的作诗的经过》,《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十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第210页。
    [5]汪静之:《六美缘--诗因缘与爱因缘》,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10页。
    [6]吴祖光:《自序》,《枕下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页。
    [7]臧克家,《五十年间学论文--代序》,吴嘉:《克家论诗》,文化艺术出版社,1985年,第2页。
    [8]田海男:《后记》,《田汉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359页。
    [9]廖沫沙:《暴雨飙风总不移》,《田汉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3页。
    [10]黄宾:《关于白话文与文言文的论争的意见》,文振庭:《文艺大众化问题讨论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329页。
    [11]熊召政:《后记》,《闲人诗稿》,四川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215页。
    [12]诗刊记者,《诗座谈记盛》,《诗刊》1962年第3期,第17页。
    [13]朱光潜:《诗论》,北京出版社,2005年,第338页。
    [14]诗刊记者:《诗座谈记盛》,《诗刊》,1962年第3期,第19页。
    [15]郭沫若:《论写旧诗词》,(1950年4月19日),彭放:《郭沫若谈创作》,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62页。
    [16]郭沫若:《谈诗歌问题》(1956年12月),彭放:《郭沫若谈创作》,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68页。
    [17]臧克家:《学诗断想》,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97页。
    [1]彭燕郊:《千古文章未尽才》,《读书》1991年第10期,第12页。
    [2]俞平伯:《槐屋幸草·自记》,《俞平伯全集》第一卷,花山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382页。
    [3]王瑶:《论现代文学与中国古典文学的历史联系》,《中国现代文学史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24页。
    [4]唐弢,《唐弢文集》第三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133页。
    [5]茅盾《桂林春秋--回忆录二十九》,《新文学史料》1985年第4期,第55页。
    [6]舒芜:《一份白卷》,罗孚:《聂绀弩诗全编》,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507页。
    [7]彭燕郊:《千古文章未尽才》,《读书》1991年第10期,第10页。
    [8]韦韬、陈小曼:《茅盾的晚年生活》(三),《新文学史料》1995年第3期,第78页。
    [9]沈霜、陈小曼:《茅盾诗词集·后记》,茅盾:《茅盾诗词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254页。
    [10]郭沫若:《谈诗》,彭放:《郭沫若谈创作》,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84页。
    [11]乐齐、孙玉蓉编:《俞平伯诗全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475页。
    [12]叶公超:《论新诗》,杨匡汉、刘福春:《中国现代诗论》(上编),花城出版社1985年版,第320页。
    [1]康白情:《新诗底我见》,《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第332页。
    [2]聂绀弩:《1982年10月25日致舒芜信》,罗孚:《聂绀弩诗全编》,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487页。
    [3]老舍:《写与读》,《老舍生活与创作自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321页。
    [4]彭燕郊:《“千古文章未尽才”》,《读书》1991年第10期,第20-21页。
    [5]聂绀弩:《致高旅信》,罗孚:《聂绀弩诗全编》,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491页。
    [6]臧克家:《自道甘苦学旧诗》,《诗刊》1988年第4期,第48-49页。
    [7]黄苗子:《老舍之歌--老舍的生平和创作》,《新文学史料》1979年第3辑,第246页。
    [8]罗孚:《聂绀弩诗全编后记》,罗孚:《聂绀弩诗全编》,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621页。
    [9]黄修己:《旧体诗词与现代文学的啼笑因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2期,第95页。
    [10]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杨匡汉、刘福春:《中国现代诗论》(上编),花城出版社,1985年,第242页。
    [11]叶圣陶:《俞平伯旧体诗钞·序》,《俞平伯全集》第一卷,花山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380页。
    [12]吴小如:《序言》,乐齐、孙玉蓉:《俞平伯诗全编》,浙江文艺出版社,第8页。
    [13]胡迎建:《民国旧体诗史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71页。
    [14]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57页。
    [1]聂绀弩:《散宜生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 第246页。
    [2]李遇春:《论茅盾建国后的旧体诗词创作》,《长江学术》,2008年4期,第10页。
    [3]舒乙,《老舍》,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74-175页。
    [1]臧克家:《高歌忆向阳》,《学诗断想》,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98页。
    [2]梁启超:《夏威夷游记》,《饮冰室合集》专集22(合订本第7册),中华书局,1989年,第189页。
    [3]陈良运:《中国诗学批评史》,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603页。
    [4]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第66页。
    [5]郑雪峰:《新词语在旧体诗中的运用》,《文化月刊》(诗词版),2006年第4期,第117页。
    [6]郭沫若:《谈诗歌问题》,《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十七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第68页。
    [7]施蛰存:《“管城三寸尚能雄”》,《文艺百话》,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37-238页。
    [8]郭沫若:《关于诗歌的民族化群众化问题》(1963年5月22日),《诗刊》1963年7月号,第62页。
    [9]胡风:《胡风诗全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332页。
    [10]胡乔木:《胡序》,聂绀弩:《散宜生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2页。
    [1]屠岸:《田汉作为诗人在中国的地位》,《中国戏剧》1998年3期,第9页。
    [2]林书:《说“绀弩体”》,罗孚:《聂绀弩诗全编》,学林出版社,1999年, 第543页。
    [3]罗孚:《聂绀弩诗全编》,学林出版社, 1999年,第114页。
    [4]吴祖光:《自序》,《枕下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3页。
    [5]孙玄常:《序》,陈次园、叶至善、王湜华:《叶圣陶诗词选注》,开明出版社,1991年,第3页。
    [6]陈次园、叶至善、王湜华:《叶圣陶诗词选注》,开明出版社,1991年,第126页。
    [7]韦韬、陈小曼:《茅盾的晚年生活》(二),《新文学史料》1995年2期,第30页。
    [8]张桂兴:《老舍旧体诗辑注》,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0年,第176页。
    [1]林书:《说“绀弩体”》,罗孚:《聂绀弩诗全编》,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543页。
    [2]钱理群:《论现代新诗与现代旧体诗的关系》,《诗探索》,1999年第2期,第105-106页。
    [3]邵燕祥:《邵燕祥诗抄·打油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页。
    [4]朱光潜:《诗论》,北京出版社,2005年,第26页。
    [5]胡适:《白话文学史》,《胡适文集》第8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60页。
    [6]钱理群:《论现代新诗与现代旧体诗的关系》,《诗探索》,1999年第2期,第105-106页。
    [7]邵燕祥:《邵燕祥诗抄·打油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页。
    [8]聂绀弩:《散宜生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244页。
    [9]聂绀弩:《致高旅信》(1961年3月15日),罗孚:《聂绀弩诗全编》,学 林出版社,1999年,第494页。
    [10]胡乔木:《胡序》,聂绀弩:《散宜生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2页。
    [11]施蛰存:《旧体诗中的谐趣》,《晋阳学刊》1994年第6期,第75页。
    [12]朱光潜:《诗论》,北京出版社,2005年,第35页。
    [13]舒芜:《记聂绀弩谈诗遗札》,罗孚:《聂绀弩诗全编》,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502页。
    [14]邵燕祥:《邵燕祥诗抄·打油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2页。
    [15]舒芜:《记聂绀弩谈诗遗札》,罗孚:《聂绀弩诗全编》,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500页。
    [16]朱光潜:《诗论》,北京出版社,2005年,第32页。
    [17]周兴陆:《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总论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第185页。
    [1]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74页。
    [2]李庆立:《透视:方兴未艾的旧体诗潮》,《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4期,第108页。
    [3]王泽龙:《关于新文学家旧体诗的入史问题》,《文学评论》2007年第5期,第89页。
    [4]陈晓明:《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6页。
    [5]王建平:《文学史不该缺漏的一章--论20世纪旧体诗词创作的历史地位》,《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第95页。
    [6]沈霜、陈小曼:《茅盾诗词集·后记》,茅盾:《茅盾诗词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253页。
    [7]刘纳:《旧形式的诱惑--郭沫若抗战时期的旧体诗》,《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1年3期,第197页。
    [1]吴小如:《序言》,乐齐、孙玉蓉:《俞平伯诗全编》,浙江文艺出版社,第3页。
    [2]洪子诚、静矣:《五六十年代文学的意义》,《北京文学》1998年第7期,第54页。
    [3]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三联书店,2002年,第206页。
    [4]荒芜:《跟何其芳同志谈诗》,《纸壁斋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2页。
    [5]丁芒:《论当代诗词创作的目的与心态》,《中华诗词》,2003年第11期,第139页。
    [6]黄修己:《新文学家旧体诗应入文学史说》,《粤海风》,2001年第3期,第3页。
    安旗:《新诗民族化群众化问题初探》,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63年
    艾青:《诗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
    常文昌:《中国现代诗歌理论批评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陈良运:《中国诗学批评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
    程光炜:《中国当代诗歌史》,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冯至:《诗与遗产》,北京:作家出版社,1963年
    高皋、严家其:《“文化大革命”十年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
    何文焕:《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洪子诚:《中国当代新诗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洪子诚:《问题与方法》,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黄修己:《20世纪中国文学史》,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
    老舍:《老舍生活与创作自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
    李汝伦:《旧瓶·新酒·辩护词》,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
    李怡:《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林庚:《问路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
    六大白:《旧诗新话》,中国书店,1983年
    刘梦芙:《二十世纪名家词述评》,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6年
    刘士林:《20世纪学人之诗研究》,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
    刘增人、刘泉:《臧克家论稿》,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刘志荣:《潜在写作:1949-19769,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龙榆生:《唐宋词格律》,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龙榆生:《词曲概论》,北京出版社,2004年
    路丁:《轰动全国的“伪造毛主席诗词”冤案》,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
    彭放:《郭沫若谈创作》,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
    钱理群:《反观与重构--文学史的研究与写作》,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钱仲联:《当代学者自选文库·钱仲联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
    《诗刊》编辑部:《新诗歌的发展问题》(1-4集),北京:作家出版社,1959-1961年
    施蛰存:《文艺百话》,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孙志军:《现代旧体诗的文化认同与写作空间》,华中师范大学2004届博士学位论文
    天鹰:《一九五八年中国民歌运动》,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
    王国维、腾咸惠:《人间词话新注》,济南:齐鲁书社,1986年
    王继权、姚国华、徐培均:《郭沫若旧体诗词系年注释》(上),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
    王继权、姚国华、徐培均:《郭沫若旧体诗词系年注释》(下),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
    王家平:《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王珂:《百年新诗诗体建设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
    王力:《汉语诗律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
    王力:《诗词格律》,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王瑶:《中国现代文学史论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文振庭:《文艺大众化问题讨论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
    吴梅:《词学通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吴世昌:《词林新话》(增订本),北京出版社,2000年
    奚密:《从边缘出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
    谢桃坊:《中国词学史》,成都:巴蜀书社,2002年
    许霆:《旋转飞升的陀螺--百年中国现代诗体流变史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杨健:中国知青文学史》,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
    杨景龙:《古典诗词曲与现当代新诗》,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04年
    杨匡汉、刘福春:《中国现代诗论》(上),广州:花城出版社,1985年
    杨匡汉、刘福春:《中国现代诗论》(下),广州:花城出版社,1986年
    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叶嘉莹:《中国古典诗歌评论集》,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
    叶嘉莹:《迦陵论词丛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叶维廉:《中国诗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於可训:《当代诗学》,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臧克家:《学诗断想》,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
    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张中行:《诗词读写丛话》,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
    周兴陆:《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总论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
    周振甫:《诗词例话》,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62年
    朱光潜:《诗论》,北京出版社,2005年
    朱文华:《风骚余韵论--中国现代文学背景下的旧体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
    朱自清:《新诗杂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匈)阿格尼丝·赫勒:《现代性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美)哈罗德·布鲁姆:《影响的焦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