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2000年:昌耀诗歌创作综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近些年来,诗人昌耀得到学术界越来越多的认可,对其诗歌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由于文本变动、资料不准等各方面原因,引起一些研究者的误解,以至于出现不当的评价和明显的误读。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以昌耀(1953-2000年)整体创作为研究对象,从文本出发,分阶段考察昌耀一生的创作,分析其诗歌创作的独特风格,初步探究其诗歌艺术魅力形成的原因。
     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
     引言部分主要介绍当前学术界对昌耀诗歌的研究现状,以及本篇论文的出发点和研究方法。
     论文的主体部分共分四章。前三章以昌耀的人生际遇和生存处境的变化为时序,把昌耀诗歌创作分为三个时段,分别考察各个时段创作的变化及特点。在此研究基础上,第四章主要探求昌耀诗歌艺术风格的独特性及成因。
     一、1953-1967年:时代洪流中的放歌。在这一部分,与其他研究者不同之处在于,本文是以50年代在期刊杂志上公开发表的作品而不是昌耀诗集中的文本为研究依据,然后对比分析昌耀在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初重新发表的“旧作”与被昌耀改写后收入诗集中的“旧作”之间的差异,重新考察昌耀最初的精神路向和诗歌理想以及诗歌的艺术成就。通过对昌耀此阶段的歌创作的考察和分析,可以证实当前文学史和学术界对昌耀早期诗作的价值和成就存在着过高评价的不恰切之处。资料证明,昌耀早期的写作与他同时代的诗人并无不同,都是顺应时代主流的“颂歌”,此阶段的作品在艺术探索方面并未取得高于同时代诗人的成就。
     二、1978-1985年:新的意象和主题的锻造。本章主要从昌耀锻造“高原”意象和表达多重主题的方法入手,通过考察昌耀人生经历与他的诗歌创作之间的关系,展现昌耀诗歌创作的艺术魅力及独特价值。昌耀诗歌中的“高原”意象是由众多的自然、历史、人文意象共同构筑的总体“意象”,这一意象既是诗歌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铺展诗歌主题的必要背景,这是由“诗人”与“高原”之间独特而复杂的关系所决定的。昌耀此时的诗歌主题具有多重性,既有对新时代的热烈赞颂,也有对历史的深刻反思,还有个人抱负的强烈表达,这既是昌耀在新时期实践努力其诗歌理想的表现,也是诗人个体深层的价值目标和精神取向的体现。此阶段,昌耀的诗歌逐渐摆脱早期写作的基调,而表现出富有时代特色的浪漫主义特征,诗歌艺术达到一个自由、高远的境界。
     三、1986-2000年:焦虑时期。本章主要从昌耀在1980年代后期为了坚守诗歌理想、挑战现实处境和写作困境时采取的写作策略入手,考察昌耀此阶段诗歌转向的原因和转向后的特征。此阶段,昌耀遭遇到的生活、经济、事业和感情等方面的多种困扰,对其写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反映在作品里就表现为一种病态的审美取向和焦虑情绪。此阶段的作品,从诗歌外在的语言、形式到内在的情绪和审美,与前两个阶段的写作相比都有极大的变化。这既与诗人的现实处境与诗歌理想之间的冲突有关,也是诗人自身局限与时代需求之间的矛盾的体现,此时的作品普遍带有深沉、郁结、悲凉的美学特征,投射出一种理想追求、生命价值、历史意识与哲学精神相互纠结的焦虑诗绪。
     四、对昌耀创作分阶段的考察之后,在这一章中,从诗歌语言、意象的选择和组合、形式特征及诗人的艺术渊源等方面集中探究昌耀诗歌的艺术形式特点及风格形成的原因。
     结语部分在正文基础之上,对昌耀诗歌创作内容和精神流变进行分类和总结,分析“诗人”与“诗歌”之间的关系,进而强调在作家作品研究中不应忽视作家创作与文化动力、时代氛围、文学史之间的复杂关系,并纠正当下对昌耀诗歌研究的不当之处。
     昌耀的诗歌,是诗人以生命写就。因此本文在论述的过程中,力求将“诗”和“人”结合起来,通过对诗人的理解来考察其诗歌创作的发展和流变轨迹。
The last decade, poet Changyao has got more and more recognition of the academia ,and study of his poetry has been made some achievements. However, due to changes in the texts, and inaccurate materials and other reasons,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some researchers has arisen, so impropriety evalutions as often happen. In response, I would utilize the whole works of Changyao’s poetry as research materials, start from the original texts, study phased his works, analyse unique style and explore reasons for artistic charming of his poetry.
     Thesis is made of introduction, body and conclusion.
     Introduction part mainly explain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academic reasearch of Changyao’s works and the aims of this thesis.
     Body part includes four chapters. First three chapters are divided the poetry into three parts by Changyao’s life experience and life situation, and investigating chang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reation during various periods. In the fourth chapter, seeking the reasons of unique of Changyao’s poetry.
     1. 1953-1967: Singing in era torrent. In this section, I study Changyao’s works of early period on basis of the texts that pubished in 1950s, no like other researchers those who study by the texts of Changyao’s collections of poems. Then, to anlyse the different with the“old works”of that published in the latter of 1970s to the early of 1980s and the rewritten“old works”in his collections, and to renewly inspect Changyao initial spirit and poetry ideal and achievement of poetry. I can confirm that there has been some inappropriate and inaccurate evaluations of Changyao’s early poems in the field of literature academia by reviewing and analysing of Changyao’s works in this period. The fact is that Changyao’s early writings and contemporaries were no different from the mainstream of all the times, also were "Carol", and he didn’t more outstanding than other poets of that times.
     2. 1978-1985: New images and themes of the forging. In the part, I mainly study the means of shaping of“Plateau”image and multiple themes and inspect the relationship of life experiences and writing, to show art and value of Changyao’s poetry. At this stage, Changyao forged a unique "plateau" image, which is composed of many natur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images, they are together to build the overall "image", which made by the complex and special relationship between“poet”and“plateau”. It’s an integral part of poetry and the background of poetry. Changyao’s poetry has multiple themes, includes the tribute to the new era, the reflection on history, and the expression of personal ambition, which is the embodiment that Changyao had been putting his ideal of poetry and sense of value into practice. At this stage, Changyao extricated himself from the mood of early period writing, instead of emboding the romanticism characteristics, so he scored brilliant achievements in art.
     3. 1986-2000: Anxiety period. In the part, I mainly study the reasons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style by analysing writting tactics that changyao employed to chanllage the predicament of reality and writing when he standed fast his poetic ideal from the latter of 1980s. In the period, Changyao suffered a variety of difficulties, these problems originated from life, economy, career and emotion and so on. Reflected in the works, it was a morbid aesthetic orientation and anxiety. The poems written in this period, comparing to the works of the early two period, there was a clear change from language and style to mood and aesthetic standard. The reason was that Changyao couldn’t conciliat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reality and ideal, which a contradictory expression between individul limitions and demands of times. So aesthetic features of works that written in this period were with deep, blues, sadness, and reflected an anxious mood that getting entangled by ideal and value and philosophical sense.
     4. In the chapter, from language, selection and combination of image, style and form of poem, and origins of the poet, focusing on the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style of works.
     In Conclusion part, to classify Changyao’s poetry and summarize his spirit, analys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f "poet" and the "poetry". Further stressed that researchers should not ignore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among the writers’creation ,cultural power, times, and literary history in the study field of writers and works, also correct the impropriety study of Changyao’s works in current research.
     Due to Changyao's poetry written with his heart, so, in the discussion process, trying to jion "Poetry" and "individual" together, looking into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tracks of poetry by understanding poet.
引文
①肖涛:《常态生存中的焦虑与灵魂烘烤——论昌耀1986年后的诗歌创作》,《塔里木大学学报》, 2007年第03期。肖涛:《试论昌耀早期的诗歌创作》,《唐都学刊》,2005年01期。
    ②王昌忠:《赶路:生命内力的深度领悟--论昌耀1980年代中期以后的诗歌精神特质》,《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06期。王昌忠:《生命孕育的呈示:情的铸型——浅论昌耀诗歌的情感特质》,《中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03期。
    ③李春艳:《昌耀后期诗歌中的焦虑体验》,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①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p288,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②洪子诚、刘登瀚:《中国当代新诗史》(修订本),p142,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①马嘉:《在冷寂的思绪中张扬生命强力——论昌耀诗歌<峨日朵雪峰之侧>》,《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4(6)。
    ②肖涛:《试论昌耀早期的诗歌创作》,《唐都学刊》,2005年01期。
    ③刘星星:《浅析藏族文化对昌耀诗歌创作的影响》,《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第11期。
    ①写于1960年的文学史这评价诗人未央,“未央,青年诗人,从1953年起才开始发表作品,但他的个诗集‘祖国,我回来了’,刚一问世,立即就赢得广大读者的热烈喜爱。”“诗人未央善于用简短有力的句子,把激动人心的场面和感情表达出来。”参看《1949-1957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册,山东大学中文系中国当代文学史编写组编著,山东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②未央:《祖国,我回来了》,见《中国新文艺大系.诗集》(1949-1966)第84页,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1990年6月北京第1版。
    ③昌耀:《一份“业务自传”》,见《诗探索》,1997年第1期。
    ④《1949-1957中国当代文学史》,山东大学中文系中国当代文学史编写组编著,山东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①《1949-1957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册,山东大学中文系中国当代文学史编写组编著,山东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②许霆:《旋转飞升的陀螺——百年中国现代诗体史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①昌耀:《一份“业务自传”》,见《诗探索》1997年第1辑。《花儿与少年》1957年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署名“王歌行、刘文泰”编。
    ②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p288,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③韩秋夫:(1932-),撒拉族,原名赫美德,青海循化人。1957年,因为对当时诗歌的片面化的政治抒情的不满意,写下评论《论诗的感化作用及其特征》,发表于1957年《青海湖》第3期,在反右斗争中遭到批判,《青海湖》第4期和第10期对他进行了激烈的抨击。
    ④在这个编者按里这样写道:“这两首诗,反映出作者的恶毒性阴暗情绪,编辑部的绝大多数同志,认为它是毒草。鉴于在反右斗争中,毒草亦可起肥田的作用;因而把它发表出来,以便张开争鸣。”见《青海湖》,1957年第10期第8页。
    ①有署名“秀山”的《斥反动诗——林中试笛》两首,“斥”完之后,还有一个附注说昌耀出身恶霸地主家庭,这样就把读者的注意力从诗歌本身转向了诗人被定性的“出身”上,紧接着就是署名“裴然”的《折断这支毒箭——批判“林中试笛”》和署名“杨生俊”的《“林中试笛”试的是反社会主义的“笛”》,见1957年第10期的《青海湖》
    ②昌耀:《昌耀的诗·后记》,《昌耀诗文总集》,青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①许霆:《旋转飞升的陀螺——百年中国现代诗体史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①昌耀:《沉重的命题——致×××先生》,见《诗刊》1996年第9期。
    ①南文渊:《藏族生态伦理》,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①王建民:《昌耀·奇崛而广厚的塬体》,见《青海湖》,1991.4。
    ②德·斯太尔夫人:《德国的文学和艺术》,见《外国,名家谈诗》,薛菲编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①身处西部的昌耀、杨牧、周涛、章德意、马丽华等人在80年代早期的创作曾被称为“新边塞诗”,虽然昌耀并不赞同这种划分,但是他们常常被当时的学者放在一起评论。可参看杨景龙:《古典诗词曲与现当代新诗》,河南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②钱理群:《乡之子的漂泊与困守》,《世纪末的沉思》,p192,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①张志忠:《文化良知、仪式感、诗性语言及其他——余秋雨散文艺术研究》,见《山西大学学报》,2008年7月,第31卷第4期。
    ②安东尼·吉登斯,克里斯多弗·皮尔森:《现代续——吉登斯访谈录》,p105,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转自张志忠《文化良知、仪式感、诗性语言及其他——余秋雨散文艺术研究》。
    ③燎原:《高地的奴隶与圣者》,《昌耀诗文总集》,p25,青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①昌耀写给邵燕祥的信(1995.2.5),见昌耀:《昌耀诗文总集》,p798,青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②谢冕:《诗歌理想的转换》,见《郑州大学学报》31卷1期,1998年1月。
    ①昌耀:《以适度的沉默,以更大的耐心》,见《诗刊》1988年第5期。
    ①耿占春:《作为传记的昌耀诗歌》,见耿占春:《叙事与抒情》,p197-19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②见《星星诗刊》,p25,1992年第6期。
    ③见《人民文学》:“昌耀近作(诗与随笔)”中的“前记”,1996年第6期。
    ①燎原:《昌耀评传》,p414,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②见《星星诗刊》上昌耀致编者的信,p25,1992年第6期。
    [1]昌耀:《昌耀抒情诗集》,青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昌耀:《命运之书》,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昌耀:《昌耀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4]昌耀:《昌耀诗文总集》,青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志——青海省志》,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黄河水利出版社,2000年版。
    [6]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7]陈思和:《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耿占春:《叙事与抒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9]黄开晋等编:《象征主义·意象派》,中国人民的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0]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1]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李新宇:《中国当代诗歌艺术演变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3]李野光:《惠特曼评传》,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14]燎原:《昌耀评传》,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
    [15]刘恪:《词语诗学·复眼》,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6]刘思谦等著:《文学研究:理论方法与实践》,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7]刘志荣:《潜在写作1949-1976》,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8]南文渊:《藏族生态伦理》,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19]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0]《诗刊》编辑部主编:《中国诗歌百年精华》,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21]孙先科:《叙述的意味》,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
    [22]王瑾:《互文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3]王力:《汉语诗律学》,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24]许霆编:《中国现代诗歌理论经典》,苏州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5]许霆:《旋转飞升的陀螺——百年中国现代诗体史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26]薛菲编译:《外国,名家谈诗》,,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7]杨景龙:《古典诗词曲与现当代新诗》,河南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28]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9]张先飞:《形而上的困惑与追问——现代中国文学的思想寻踪》,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0]张先飞:《“人”的发现——“五四”文学现代人道主义思潮源流》,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
    [31]赵毅恒编选:《新批评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32]亚里士多德:《诗学》,罗念生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33] (俄)勃洛克:《勃洛克诗歌精选》,丁人译,北岳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34] (美)Clenth Brooks and Robert Penn Warren: Understanding of Peotry,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4。
    [35] (美)克林斯·布鲁克斯:《精致的瓮》,郭乙瑶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8.1。
    [36] (法)蒂费纳·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邵炜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7] (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引论》,高觉敷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84年版。
    [38] (美)惠特曼:《草叶集》,楚图南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版。
    [39] (美)惠特曼:《草叶集》,赵萝蕤译,重庆出版社,2008年版。
    [40] (俄)莱蒙托夫:《莱蒙托夫诗歌精选》,余振编,北岳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41] (西)洛尔迦:《洛尔迦诗歌精选》,马岱良、董继平译,重庆出版社,2004年版。
    [42] (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杨淑华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3] (智)聂鲁达:《聂鲁达诗选》,邹绛、蔡其矫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44] (美)特伦斯·霍克斯:《论隐喻》,高丙中译,昆仑出版社,1992年版。
    [45] (俄)瓦·叶·哈利泽夫:《文学学导论》,周启超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骆一禾、张玞:《太阳说:来,朝前走》,《西藏文学》,1985年第5期。
    [2]刘湛秋:《他在荒原上默默闪光》,昌耀:《昌耀抒情诗集》(增订本),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版。
    [3]王建民:《昌耀·奇崛而广厚的塬体》,《青海湖》,1991年第4期。
    [4]叶橹:《杜鹃啼血与精卫填海》,昌耀:《命运之书》,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5]叶橹《<慈航>解读》,昌耀:《命运之书》,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6]李万庆:《内陆高迥——论昌耀诗歌的悲剧精神》,昌耀:《命运之书》,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7]耕雨:《有感于昌耀自救诗集》,《唯实》,1995,(07)。
    [8]韩作荣:《诗人中的诗人》,昌耀《昌耀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9]白绍兴:《致昌耀函》,《青海日报》,1998-08-30(3)。
    [10]陈祖君:《昌耀论》,《青海湖》,1999年第10期。
    [11]燎原:《天路上的苦行僧与圣徒》.《青海广播电视报》,2000-02-01(16)。
    [12]冯国寅:《诗人啊,请一路走好,——在昌耀遗体告别仪式上的讲话》,《青海湖》2000,(5)封三。
    [13]敬文东:《对一个口吃者的精神分析——诗人昌耀论》,《南方文坛》,2000,(04)。
    [14]耿林莽:《我观昌耀的诗》,《理论与创作》,2000,(05)。
    [15]宋执群:《祁连山,你可记得他幼年的飘发》,《青海日报》,2000年4月30日。
    [16]张大伟:《昌耀诗歌创作中的生命意识》,《飞天》,2001年第12期。
    [17]孙冰红、孙强:《试论昌耀诗歌抒情风格》,《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18]马海音,马丁:《昌耀诗歌研究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01期。
    [19]武国荣:《昌耀诗歌创作简论》,《甘肃高师学报》,2002年04期
    [20]向卫国:《极地徘徊:论昌耀早期诗歌的意义》,《当代文坛》,2002,(03)。
    [21]于贵锋,:《诗歌自身的效力——试论昌耀的诗歌形象》,《青海湖》,2002年第08期。
    [22]洪子诚:《推荐〈昌耀的诗〉》,《语文建设》,2003,(07)。
    [23]金元浦:《神的故乡鹰在言语》,《诗探索》,2003,(Z2)。
    [24]储双月:《理解苦难:昌耀诗作的精神内核》,《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3,(4)。
    [25]马嘉:《在冷寂的思绪中张扬生命强力——论昌耀诗歌<峨日朵雪峰之侧>》,《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26]赖振寅:《解读昌耀》,《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5)。
    [27]王昌忠:《赶路:生命内力的深度领悟——论昌耀1980年代中期以后的诗歌精神特质》,《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28]李云鹏:《回答昌耀的天问(组诗)》,《绿风》,2005,(02)。
    [29]肖黛:《诗人残泪如血》,《绿风》,2005,(02)。
    [30]王昌忠:《生命孕育的呈示:情的铸型——浅论昌耀诗歌的情感特质》,《中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03期。
    [31]肖涛:《试论昌耀早期的诗歌创作》,《唐都学刊》,2005年第01期。
    [32]胡芳:《西部高原的礼赞——论昌耀的诗歌创作》,《青海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33]张玉玲:《论昌耀的精神救赎之路》,《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01期。
    [34]杨柳:《高原之魂的哭泣与诉说——对昌耀诗歌话语方式的阐释》,《理论与创作》,2006,(03)。
    [35]肖涛:《常态生存中的焦虑与灵魂烘烤——论昌耀1986年后的诗歌创作》,《塔里木大学学报》,2007年第03期。
    [36]朱再枝:《论昌耀诗歌中的“爱”》,《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37]李仲凡:《昌耀的陌生化诗学特征》,《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02期。
    [38]刘星星:《浅析藏族文化对昌耀诗歌创作的影响》,《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第11期。
    [39]雷庆锐:《昌耀与惠特曼诗歌创作相似性解读》,青海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1]《辞源》(修订本)商务印刷馆出版,1983年12月修订第1版。
    [2]《古代汉语辞典》,《古代汉语辞典》编写组编,商务印刷馆出版,2008年5月第3次印刷.
    [3]《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辞典》,佘树森,牛云清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4]《中国新诗鉴赏大辞典》,吴奔星主编,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