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济南府作家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明代济南府作家为考察对象,力求通过对此地域内的作家生平、交游、著述及文学创作的全面研究,为明代文学研究的再深入提供有用的资料,也为地域文学研究提供一个探索性的范本。通过对诗文总集、别集、府志、诸家杂记等各种文献资料的考索,共检得明代济南府作家一百六十三人,现存著述一百五十四部,构成了本文的文献基础。
     第一章为“绪论”,除了交待本课题的若干说明外,包括“地域视角中的明代济南文学”、“文献综述”、“济南的历史沿革”、“明代济南府的教育、文化状况”。自第二章起以历时性为线索介绍济南作家。
     第二章为明前期的济南作家。元末天下大乱,北方山河破碎,人民流离;明初山东又经历“靖难之役”,因此明前期的济南府民生凋敝,迫切需要发展生产、恢复民生,而文教之兴则要待民生恢复之后了。故而明前期济南文学不振,自洪武至成化仅寥寥数人。
     第三章为明代中前期的济南作家。经过一百多年的休养生息,整个北方文学开始恢复生机,而此时文坛上“南学”的弊病也显露无疑,因此,李梦阳振臂一呼,“北学”开始振兴,明代文坛拉开了复古运动的大幕。伴随着复古运动第一个高潮和低谷,济南府各有人才涌出,如边贡、刘天民、孙重光、李开先等人。
     第四章专门介绍“前七子”之一的边贡。从其生平、著述、文学思想与文学创作四个方面入手,全面考察边贡的文学成就和文学地位。
     第五章专门介绍“嘉靖八才子”之一的李开先。在详细论述其生平、著述的基础上,考察其文学思想与复古派和唐宋派的离合关系,之后详论其文学创作,尤其是戏曲成就。最后简要考察以李开先为中心在济南章丘形成的章丘词会。
     第六章为明代中后期的济南作家。在复古运动经历第一个低谷之后,济南历城人李攀龙再次擎起复古运动的大旗,复古运动迎来第二个高潮,这也是济南文学在明代的顶峰。自嘉靖中期开始,济南诗人大量涌现,其中不乏名家作手。当李攀龙主盟文坛时,许邦才、殷士儋左提右揳,以为羽翼,而海丰杨巍不循时习,独标清音。当李子殁后,公安、竟陵迭起时,临邑邢侗、新城王象春能够继承齐气,与之鼎足而三。
     第七章专门介绍“后七子”之首李攀龙。考其生平、著述,分析其身后屡遭抨击之原因,辨其文学复古之思想,最后评价其文学创作成就。
     第八章是明晚期的济南作家。明代晚期北方流寇四起,加之满洲铁骑的不时掳掠,社会环境已无复先时的安定,此期济南再无名家作手出现。但是,明清鼎革后济南的遗民诗人却是一个亮点,徐夜、张光启、张实居等人承袭明代余绪,继续对诗歌的探索,对清初“神韵”诗论的形成有着不小的影响。
     第九章介绍明代济南府的家族作家。自明代中期开始,济南府的文学世家开始崛起,其子弟进可为庙堂显宦,退可为地方士绅,优裕的生活提供给他们创作的条件。这些家族在明清鼎革时大多衰落败亡了,因此前代人的风流多没有保存下来。存者大多是至清代依然声望卓著的世家,本文取了新城王氏、淄川王氏、德平葛氏、德州程氏和卢氏五个有代表性的世家进行介绍,以窥明代济南府文学世家之一斑。
     本文以文献资料为基础,以作家文献资料的考索与整理为重点,考论结合,既清楚明代文学的发展大势,又注重对地域文学的关照,将作家的个人创作与地域风貌结合起来考察,并力争能够理清楚明代济南府的文学发展概貌。
The thesis is based on the writers in the city Jinan in Ming dynasty for object. It will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 to the further research in the Ming dynasty literature, and an exploratory template to the regional literature research, through studying writers’live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works and literary creations comprehensively. There are 163 writers in Jinan in Ming dynasty and 154 works of theirs saved to now, through accumulate form various references, such as poem collections, local chorography, and writers’miscellanea. That’s the foundation of this thesi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In addition to some explains about the subject, it includes Regional Views about the Literature in Jinan in
     Ming Dynasty, Introduction about References,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Jinan City, and Education and Cultural Conditions in Jinan in Ming Dynasty.
     From the second chapter, we will introduce writers in Jinan according to the time sequence. The second chapter is writers in the prophase of Ming dynasty. In the late of Yuan dynasty, the northern society was ruined in unrest. In the early Ming dynasty, there happened the battle named Jing Nan in Shandong province. So, people in Jinan City were very poor. The first thing in this area was to resume the production. Culture education in this period was not attention. Thus, the literature in Jinan in this period was poor, too. From Hong Wu era to Cheng Hua era, there were only several writers.
     The third chapter is writers in the early medium-term of Ming dynasty. After a hundred years of recovery, the northern literature began to revive. At that time, the southern ethos in the literature field was very ill. So, Li Mengyang, a famous writer, committed to advocate the northern ethos in the literature field. The literature in Ming dynasty began to enter the classical period. With the high and the low of the classical movement, there were many famous writers in Jinan, such as Bian Gong, Liu Tianmin, Sun Chongguang, and Li Kaixian.
     The fourth chapter is to introduce the writer Bian Gong specially. His life, works, literary views, and literary creations will be talked to discuss his achievements and status in literature history.
     The fifth chapter is to introduce the writer Li Kaixian specially. After describing his life and works, we will talk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m and people in the Classical Genre or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y Genre. Then, his literary creations, special his creations in drama, will be discussed in detail. The playwright group in Zhangqiu, a region of Jinan, which Li Kaixian was as the centre of, will be also mentioned.
     The sixth chapter is the writers in the late medium-term of Ming dynasty. After Li Mengyang, Li Panlong, another famous writer who was born in Jinan, began to advocate the classical style once again. The classical movement entered the second climax. This period was also the summit of the Jinan literature in Ming dynasty. From the mid-term of the Jia Jing era, there were large amount of writers in Jinan, many of whom were very famous. When Li Panlong was the leader of the literature filed, Yin Shidan and Xu Bangcai were condered as Li’s right-hand men. Meanwhile, Yang Wei in Haifeng, another region of Jinan, insisted his own style. After Li’s death, Xing Tong and Wang Xiangchun can inherit traditional style in Shandong province. At the time, their creations can compete with writers’in Gong’an Genre and Jingling Genre.
     The seventh chapter is to introduce the writer Li Panlong specially. We wil talk his life and works, analysis the reason why he was blamed strongly after his death, clear his literary views, and evaluate his achievements in literature.
     The eighth chapter is the writers in the late of Ming dynasty. The northern society was unrest again. The army of Qing dynasty often plundered the Shandong province. So, the number of writers in this period was smaller than the period before. Those writers were from Ming dynasty to Qing dynasty were stars in this period. The writers, such as Xu Ye, Zhang Guangqi, and Zhang Shiju, inherited the literary style of Ming dynasty, and continued to explore the poem creation, whose exploration influenced the poem theory named Verve in the early of Qing dynasty.
     The ninth chapter is the family writers in Jinan in Ming dynasty. From the mid-term of Ming dynasty, many literary families began to prosper. The excellent ones in those families can become advanced officials. Even the mediocre ones can also become millionaires in their hometown. The rich lives helped them to engage in literature creations. To the time of Qing dynasty, many of those families decayed. The records about their lives also disappeared. The reserved families were still prosperous in Qing dynasty. In this chpter, we will talk four families, Wang’s family in Xincheng (a region of Jinan), Wang’s family in Zichuan, Ge’s family in Deping, and Cheng’s family and Lu’s family in Dezhou.
     Based on references, the thesis focuses on seeking and tiding the information about the writers. Aiming to clea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iterature in Ming dynasty, and insisting on the regional views, the writers’creations and regional style will be together. By combining with describing and commen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iterature in Jinan City in Ming dynasty will be outlined clearly.
引文
①魏征《隋书》卷七十六,文学传序,北京:中华书局1973,第1730页。
    ②费锡璜《国朝诗的序》,《国朝诗的》,《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157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
    ①李时人《论古代文学的“地域研究”与“流派研究”——兼评邱昌员〈历代江西词人论稿〉》,《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①曾大兴《中国历代文学家之分布》,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第562页。
    ①朱活《从山东出土的齐刀币看齐国的商业与交通》,《文物》1972年第5期。
    ②司马迁《高帝本纪》,《史记》,北京:中华书局2005,第269至270页。
    ①刘昫《旧唐书》卷三十八《地理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5,第1384页。
    ②房玄龄《晋书·载记十》卷一百二十七《慕容德载记》,北京:中华书局1974,第3166页。
    ③欧阳修《新唐书》卷五十一《食货一》,北京:中华书局1975,第1346页。
    ①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九十五“嘉祐六年九月丙子”条,北京:中华书局1985,第4721页。
    ②岳珂《愧郯录》卷八“升建府镇”条,北京:中华书局1985,第65页。
    ③刘攽《回齐州通判某启》,《彭城集》卷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5,第399页。
    ④赵善璙:《自警编》卷八“政事类”,明嘉靖十九年冯时雍薇园精舍刻本,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藏。
    ⑤脱脱《金史》卷一百二十,列传第四十,《蒙古纲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第2256页。
    ⑥宋濂《元史》卷九十九,志第四十七,《兵二·镇戍》,北京:中华书局1976,第2538页。
    ⑦元代大运河自北而南分别由通惠河、白河、御河、会通河、扬州运河和镇江运河组成。
    ①谷应泰《明史记事本末》卷十四“开国规模”条,北京:中华书局1985,第72页。
    ②此处闵子书院和下面的奎山书院在《中国古代书院发展史》中未收,根据朱亚非主编的《济南通史·明清卷》补入。
    ①王培荀《乡园忆旧录》卷三,“洪武试案”条,济南:齐鲁书社1993,第131页。(下同不注版本)
    ①张绅《法书通释·篇段第四》,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②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甲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第116页。(下同不注版本)。
    ③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四,黄君坦点校《静志居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第103页。(下同不注版本)
    ④宋弼《山左明诗钞》卷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济南:齐鲁书社1997,第8页。(下同不注版本)
    ①宋弼《山左明诗钞》卷一,第8页。
    ②《道光济南府志》卷五十,人物六。
    ③陈田《明诗纪事》甲签卷四,第118页。
    ④事见陈田《明诗纪事》甲签卷一上,第3页。诗见《明诗纪事》甲签卷四,第120页。
    ①陈田《明诗纪事》称其为吴人。此处据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所载。
    ②陈田《明诗纪事》甲签卷六,第159页。
    ③陈田《明诗纪事》甲签卷六,第159页。
    ①焦竑《玉堂丛语》卷五《识鉴》,历代史料笔记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97,第153页。
    ②同上。
    ③陈田《明诗纪事》乙签卷十八,第863页。
    ①《道光济南府志》卷四十九,人物五。
    ②于慎行《榖山笔麈》卷十五《杂闻》,历代史料笔记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97,第173页。
    ③陈田《明诗纪事》乙签卷十八,第863页。
    ④宋弼《山左明诗钞》卷二,第20页。
    ⑤宋弼《山左明诗钞》卷二,第20页。
    ⑥《道光济南府志》卷五十二,人物八。
    ①《道光济南府志》卷五十一,人物七。
    ②宋弼《山左明诗钞》卷二,第12页。
    ①宋弼《山左明诗钞》卷二,第16页。
    ②宋弼《山左明诗钞》卷二,第16页。
    ③无名氏《录鬼簿续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二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第292页。
    ①浦汉明《〈录鬼簿续编〉作者贾仲明生平交游考略》,《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四期。
    ②无名氏《录鬼簿续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二册,第277至278页。
    ③如游国恩、王起等先生所著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便直接用“贾仲明《录鬼簿续编》”的字样。
    ④无名氏《录鬼簿续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二册,第277页。
    ⑤如张志合先生的《〈录鬼簿续编〉作者考辨》(《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六期),《贾仲明及其增补本〈录鬼簿〉考论》(《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一期);洪克夷先生的《有关贾仲明与天一阁本〈录鬼簿〉〈录鬼簿续编〉的异议》(《杭州大学学报》,1984年6月)等。
    ①姚玉光《论〈录鬼簿续编〉的作者并非贾仲明》,《中国典籍与文化》2003年第三期。
    ②浦汉明《天一阁明蓝格钞本〈录鬼簿〉及〈续编〉作者刍议》,《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二期。
    ③浦汉明《天一阁明蓝格钞本〈录鬼簿〉及〈续编〉作者刍议》,《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二期。
    ④同上。
    ①刘孔伏《〈录鬼簿续编〉作者及成书年代考》,《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0年第一期。
    ②《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二册,第202页。
    ③《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二册,第195页。
    ④在《挽赵子祥》《挽张国宝》《挽花李郎》《挽汪泽民》《挽赵明道》等篇亦有类似的表述。
    ⑤《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二册,第204页。
    ⑥《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二册,第252页。
    ①《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二册,第151页。
    ②《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二册,第167页。
    ③《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二册,第173页。
    ④他在挽郑光祖的曲辞中称赞其“乾坤膏馥润饥膚,锦绣文章满肺腑,笔端写出惊人句”,但在小传中又批评郑“惜乎所作,贪于俳谐,未免多于斧凿”。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二册,119页。
    ⑤《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二册,第166页。
    ⑥《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二册,第173页。
    ①《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二册,第286页。
    ②以《录鬼簿续编》而论的话,其作者对周德清的评语中有“德清之韵,不但中原,乃天下之正音也”之句,可知贾仲明在音韵问题上是同意周德清的见解的。
    ③《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二册,第195页。
    ④《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二册,第232页。
    ⑤《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二册,第195页。
    ⑥钟嗣成在《录鬼簿》“李寿卿”条的《辜负吕无双》下注“与《远波亭》关目同”。
    ⑦贾仲明《挽陈宁甫》,《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二册,第201页。
    ⑧贾仲明《挽郑廷玉》,《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二册,第160页。
    ⑨贾仲明《挽武汉臣》,《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二册,第175页。
    ⑩贾仲明《挽费唐臣》,《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二册,第187页。11贾仲明《挽王伯成》,《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二册,第193页。12贾仲明《挽姚守中》,《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二册,第188页。13贾仲明《挽孟汉卿》,《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二册,第199页。14《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二册,第202页。
    ①《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二册,第255页。
    ②《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三册,第23页。
    ①陈田《明诗纪事》丙签序,第931页。
    ②陈田《明诗纪事》戊签序,第1395页。
    ①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丙集,第364页。
    ②《道光济南府志》卷四十九,人物五。
    ①王士禛《带经堂诗话》卷六“题识类”第四十一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第152页。(下同不注版本)
    ②王士禛《带经堂诗话》卷四“纂辑类”第六条,第100页。
    ③陈田《明诗纪事》戊签卷十二,第1584页。
    ④《函山集提要》,永瑢《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七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65,第1575页。(下同不注版本)
    ①宋弼《山左明诗钞》卷七,第64页。
    ②程先贞《诗搜》,转引自宋弼《山左明诗钞》卷八,第73页。
    ③宋弼《山左明诗钞》卷八,第73页。
    ④同上。
    ①宋弼《山左明诗钞》卷四,第19页。
    ①此据宋弼《山左明诗钞》,《乾隆德州志》载其官商城县知县。因未查商城县县志,故未知孰是,姑存于此。
    ②宋弼《山左明诗钞》卷六,第59页。
    ③宋弼《山左明诗钞》卷六,第59页。
    ④《道光济南府志》卷五十一,人物七。
    ①宋弼《山左明诗钞》卷九,第88页。
    ②宋弼《山左明诗钞》卷十一,第113页。
    ①李开先《闲居集》卷九,卜键笺校《李开先全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第730页。(下同不注版本)
    ②见“袁崇冕”条。
    ③李开先《闲居集》卷二,卜键笺校《李开先全集》,第125页。
    ①王士禛《华泉先生集选四卷附录一卷·华泉先生诗选序》,《四库存目丛书·集部》第49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第1页。
    ②李梦阳《明故奉訓大夫代州知州边公合葬墓志铭》,《空同子集》卷四十六,明万历三十年邓云霄长洲刊本,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藏。
    ③边贡《华泉集》卷十四《东山春兴卷引》云:“《东山春兴卷》者,边生贡为其师月庵先生作也。月庵先生姓陈氏,和州人,居于金陵。成化末,边生从王父游金陵,尝受学焉。当是时,边生方九岁,在诸生中年最少也。”
    ④李廷相《资政大夫南京户部尚书华泉边公神道碑铭》,边贡《边华泉集》,台北:伟文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76,第488页。(下同不注版本)
    ①《道光济南府志》卷四十九,人物五。
    ②王士禛《池北偶谈》卷九《谈献五》“边尚书”条,北京:中华书局1982,第201页。(下同不注版本)
    ③李廷相《资政大夫南京户部尚书华泉边公神道碑铭》,边贡《边华泉集》,第489页。
    ④边贡《哭同年范副使渊兼悼亡友徐博士祯卿同空同李子作》,《边华泉集》卷六,第355页。
    ⑤李廷相《资政大夫南京户部尚书华泉边公神道碑铭》,边贡《边华泉集》,第489页。
    ①李廷相《资政大夫南京户部尚书华泉边公神道碑铭》,边贡《边华泉集》,第489页。
    ②李廷相《资政大夫南京户部尚书华泉边公神道碑铭》,边贡《边华泉集》,第490页。
    ③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丙集,第315页。
    ④边贡《自感一首次类菴韵》,《边华泉集》卷五,第256页。
    ⑤王士禛《带经堂诗话》卷四“纂集类”第六条,第100页。
    ⑥王士禛《池北偶谈》卷九《谈献五》“边尚书”条,第201页。
    ①陈田《明诗纪事·戊签序》,第829页。
    ③廖可斌《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研究》中将复古派分为以李梦阳为首的开封作家群,以何景明为首的信阳作家群,以康海、王九思为首的关中作家群和以顾璘为首的南京作家群四个群落。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第85页。
    ④李梦阳《章园饯会诗引》,《空同先生集》卷五十五。
    ⑤边贡《华泉集》卷十四,四库全书本。
    ①李梦阳《答周子书》,《空同子集》卷六十二。
    ②严羽《沧浪诗话·诗释》第五条,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第27页。
    ③边贡《刻岑诗成题其后》,《华泉集》卷十四,四库全书本。
    ①边贡《华泉集》卷十四,四库全书本。
    ②刘勰《文心雕龙·定势》,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第531页。
    ③边贡《送杨氏子入武学序》,《华泉集》卷九,四库全书本。
    ④边贡《华泉集》卷十四,四库全书本。
    ①李梦阳《空同子集》卷五十九。
    ②陈子龙《皇明诗选》卷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第168页。(下同不注版本)
    ③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丙集,第315页。
    ④宋弼《山左明诗抄》卷三,第24页。
    ⑤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二十六,历代史料笔记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97,第234页。
    ⑥李开先《边华泉诗集序》,《闲居集》卷六,卜键校《李开先全集》,第510页。
    ⑦《华泉集提要》,永瑢《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七十一,第1497页。
    ⑧《华泉集提要》,永瑢《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七十一,第1498页。此处陈子龙语实为宋征舆所言,《四库全书总目》有误。
    ①胡应麟《诗藪》续编卷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第347页。
    ②《华泉集提要》,永瑢《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七十一,第1498页。
    ③陈田《明诗纪事》丁签卷二,第1157页。
    ④陈子龙《皇明诗选》卷三,第168页。
    ⑤陈田《明诗纪事》丁签卷二,第1157页。
    ⑥陈子龙《皇明诗选》卷八,第474页。
    ⑦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十,黄君坦点校《静志居诗话》,第265页。
    ⑧宋弼《山左明诗钞》卷三,第29页。
    ①王士禛《带经堂诗话》卷十一“合作类”第十五条,第274页。
    ②朱彝尊《明诗综》录此诗如《西园二首》,今从宋弼《山左明诗钞》。
    ③朱彝尊《明诗综》卷三十一,北京:中华书局2007,第1569页。(下同不注版本)
    ④朱彝尊《明诗综》卷三十一,第1569至1570页。
    ⑤李开先《边华泉诗集序》,《闲居集》卷六,卜键校《李开先全集》,第510页。
    ⑥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五,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第82页。(下同不注版本)
    ①朱彝尊《明诗综》卷三十一,第1563页。
    ②朱彝尊《明诗综》卷三十一,第1563页。
    ③朱彝尊《明诗综》卷三十一,第1564页。
    ④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六,第100页。
    ①陈子龙《皇明诗选》卷十,第712页。
    ②沈德潜《明诗别裁集》卷五,第58页。
    ①曹寅《全唐诗》卷五百六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79,第6576页。
    ①王世贞《明诗评》卷一“边尚书贡”,丛书集成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第20页。
    ②王士禛《带经堂诗话》卷十二“佳句类”第八条,第288页。
    ③王士禛《带经堂诗话》卷四“纂辑类”第六条,第100页。
    ①《边仲子诗提要》,永瑢《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七十七,第1580页。
    ②此是依据卜键先生笺校的《李开先全集》所言。
    ③李开先《闲居集》卷八《大中大夫太仆寺卿愚谷李公合葬墓志铭》云:“李氏出自嬴姓……十一代李耳字伯阳者,住《道德经》,子孙繁衍,有居陇西者,有居赵郡者。余祖自陇徙长城岭,再徙于章丘绿原村。”卜键笺校《李开先全集》,第639页。
    ④李开先《家堂秋祭文》,《闲居集》卷十二,卜键笺校《李开先全集》,第888页。
    ⑤《道光济南府志》卷四十九,人物五。
    ①李开先《〈塞上曲〉序》,《闲居集》卷五,卜键笺校《李开先全集》,第447页。
    ②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上,第376页。
    ③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上,第376页。
    ④《道光济南府志》卷四十九,人物五。
    ⑤殷士儋《中宪大夫翰林院提督四夷馆太常寺少卿李公墓志铭》,《金舆山房稿》卷九,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⑥《李开先全集》前言转引《李氏族谱》首卷《敕命》,卜键笺校《李开先全集》,第3页。
    ⑦殷士儋《中宪大夫翰林院提督四夷馆太常寺少卿李公墓志铭》,《金舆山房稿》卷九,四库存目丛书本。
    ⑧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签上,第376页。
    ⑨李开先《亡妻张宜人散传》,《闲居集》卷九,卜键笺校《李开先全集》,第717页。
    ①李开先《闲居集》卷三,卜键笺校《李开先全集》,第221页。
    ②李开先《亡妻张宜人散传》,《闲居集》卷九,卜键笺校《李开先全集》,第717页。
    ③《李开先全集·前言》,卜键笺校《李开先全集》,第8页。
    ④李开先《晒书》,《闲居集》卷二,卜键笺校《李开先全集》,第170页。
    ⑤张廷玉《明史》卷二百八十七,列传第一百七十五,文苑三,北京:中华书局1974,第7371页。
    ①朱彝尊《明诗综》卷四十一,第1993页。
    ③《中麓画品提要》,永瑢《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一十四,第975页。
    ④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卷二,《笔记小说大观》第12册,广陵: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6,第120页。
    ②殷士儋《中宪大夫翰林院提督四夷馆太常寺少卿李公墓志铭》,《金舆山房稿》卷九,四库存目丛书本。
    ③李开先《闲居集》卷五,卜键笺校《李开先全集》,第445页。
    ④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上,第373页。
    ⑤同上,第374页。
    ⑥李开先《李崆峒传》,《闲居集》卷十,卜键笺校《李开先全集》,第772页。
    ⑦卜键笺校《李开先全集》,第391页。
    ①唐顺之《荆川集》卷七,四库全书本。
    ②李开先《遵岩王参政传》,《闲居集》卷十,卜键笺校《李开先全集》,第782页。
    ③同上,第783页。
    ④李开先《遵岩王参政传》,《闲居集》卷十,卜键笺校《李开先全集》,第786页。
    ⑤李梦阳《梅月先生诗序》,《空同子集》卷五十。
    ⑥徐祯卿《谈艺录》,曹溶《学海类编》第五十八册,上海涵芬楼影印本1920。
    ⑦李开先《对山康修撰传》,《闲居集》卷十,卜键笺校《李开先全集》,第759页。
    ⑧李开先《〈咏雪诗〉序》,《闲居集》卷六,卜键笺校《李开先全集》,第480页。
    ⑨李开先《李崆峒传》,《闲居集》卷十,卜键笺校《李开先全集》,第772页。
    ⑩李开先《市井艳词又序》,《闲居集》卷六,卜键笺校《李开先全集》,第471页。
    ①李开先《市井艳词序》,《闲居集》卷六,卜键笺校《李开先全集》,第496页。
    ②巍守忠《〈田间四时行乐诗〉跋》转述李开先语,卜键笺校《李开先全集·附录》,第1853页。
    ③李开先《闲居集序》,卜键笺校《李开先全集》,第39页。
    ④李开先《塞上曲后序》,《闲居集》卷五,卜键笺校《李开先全集》,第447页。
    ⑤李开先《续对后序》,《闲居集》卷六,卜键笺校《李开先全集》,第498页。
    ⑥李开先《荆川唐都御史传》,《闲居集》卷十,卜键笺校《李开先全集》,第793页。
    ⑦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上,第377页。
    ⑧朱彝尊《明诗综》卷四十一,第1993页。
    ①《闲居集提要》,永瑢《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七十七,第1585页。
    ②《道光济南府志》卷四十九,人物五。
    ①李开先《闲居集》卷一,卜键笺校《李开先全集》,第83页。
    ①李开先《濬渠私说》,《闲居集》卷十二,卜键笺校《李开先全集》,第862页。
    ②同上。
    ③李开先《闲居集》卷十,卜键笺校《李开先全集》,第776页。
    ①李开先《闲居集》卷十,卜键笺校《李开先全集》,第759页。
    ②李开先《闲居集》卷十,卜键笺校《李开先全集》,第787页。
    ③李开先《资善大夫太常寺卿兼翰林院五经博士西桥刘公墓志铭》,《闲居集》卷七,卜键笺校《李开先全集》,第549页。
    ④李开先《闲居集》卷十一,卜键笺校《李开先全集》,第849页。
    ⑤李开先《闲居集》卷十一,卜键笺校《李开先全集》,第851页。
    ①李开先《闲居集》卷十一,卜键笺校《李开先全集》,第835页。
    ②同上。
    ③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上,第376页。
    ④吴梅《顾曲塵谈》第四章《谈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第106页。
    ⑤吕天成《曲品》卷上,吴书荫校注《曲品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第13页。
    ⑥《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四册,第36页。
    ⑦王骥德《曲律·杂论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四册,第180页。
    ①张琦《衡曲塵谈·作家偶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四册,第269页。
    ②沈德符《顾曲杂言·南北散套》,《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四册,第203页。
    ①高应玘《〈卧病江皋〉序》,卜键笺校《李开先全集》,第1169页。
    ②王阶《〈卧病江皋〉后序》,卜键笺校《李开先全集》,第1183页。
    ①李开先《〈中麓小令〉引》,卜键笺校《李开先全集》,第1189页。
    ②同上。
    ①沈德符《顾曲杂言·填词有他意》,《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四册,第207页。
    ②李开先《〈宝剑记〉序》,卜键笺校《李开先全集》,第928页。
    ③徐渭《南词续录》,李复波、熊澄宇注释《〈南词叙录〉注释》,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第52页。
    ①吕天成《曲品》卷上,吴书荫校注《曲品校注》,第189页。
    ②赵景深、张增元编《方志著录元明清曲家传略》,北京:中华书局1987,第47页。
    ①李开先《〈东村乐府〉序》,《闲居集》卷五,卜键笺校《李开先全集》,第397页。
    ①据逯希闵《〈田间四时行乐诗〉跋》知其为词社成员。见卜键笺校《李开先全集》,第1853页。
    ②据《〈醉乡小稿〉序》知其为词社成员。见李开先《闲居集》卷五,卜键笺校《李开先全集》,第418页。
    ③据《东皋魏省祭合葬墓志铭》知其为词社成员。见李开先《闲居集》卷七,卜键笺校《李开先全集》,第608页。
    ④据《奉议大夫衡府右长史乐盘袁公合葬墓志铭》知其为词社成员。见李开先《闲居集》卷八,卜键笺校《李开先全集》,第617页。
    ⑤据《儒林郎代州同知悔庵张君墓志铭》知其为词社成员。见李开先《闲居集》卷八,卜键笺校《李开先全集》,第680页。
    ⑥据《通奉大夫云南右布政使脉泉李公合葬墓志铭》与《祭脉泉李方伯文》知其为词社成员。见李开先《闲居集》卷八、卷十二,卜键笺校《李开先全集》,第646、902页。
    ①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上,第376页。
    ②王士禛《池北偶谈》卷十四《谈艺四》“袁崇冕”条,第336至337页。。
    ③卜键笺校《李开先全集》,第1272页。
    ④李开先《词谑》“讥作词失韵”条,卜键笺校《李开先全集》,第1264页。
    ②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上,第392页。
    ③《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四册,第241页。
    ④王世贞《曲藻》,《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四册,第36页。
    ⑤李开先《词谑》“谷少岱词韵”条,卜键笺校《李开先全集》,第1264页。
    ⑥王士禛《池北偶谈》卷十四《谈艺四》“袁崇冕”条所附“高应玘”,第337页。
    ①李开先《龙溪乔公合葬墓志铭》,《闲居集》卷七,卜键笺校《李开先全集》,第555页。
    ②李开先《乔龙溪词序》,《闲居集》卷五,卜键笺校《李开先全集》,第436页。
    ③李开先《〈东村乐府〉序》,《闲居集》卷五,卜键笺校《李开先全集》,第397页。
    ①陈田《明诗纪事》己签序,第1867页。
    ①上三条引自李攀龙《许母张太孺人序》,包敬第点校《沧溟先生集》卷十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444页。(下同不注版本)
    ②李攀龙《与许殿卿》,包敬第点校《沧溟先生集》卷二十九,第679页。
    ①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上,第434页。
    ②王士禛《带经堂诗话》卷六“题识类”第四十一条,第152页。
    ③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十四,黄君坦点校《静志居诗话》,第406页。
    ④陈子龙《皇明诗选》卷十三,第938页。
    ①同上。
    ②李攀龙《与许殿卿》,包敬第点校《沧溟先生集》卷二十九,第673页。
    ③上两条引自田雯《黔书》,《乾隆历城县志》卷十四。
    ④张廷玉《明史》卷一百九十三,列传第八十一,第5125页。
    ①李攀龙《送殷正甫并引》,包敬第点校《沧溟先生集》卷八,第192页。
    ②李伯齐点校《李攀龙集》附录,济南:齐鲁书社1993,第685页。
    ③于慎行《殷公行状》,《谷城山馆文集》卷二十八,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④于慎行《太保殷文庄公文集序》,《谷城山馆文集》卷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⑤朱彝尊《明诗综》卷四十三,第2138页。
    ⑥《金舆山房稿提要》,《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七十七,第1595页。
    ①宙槙《刻〈明农轩乐府〉小序》,谢伯阳《全明散曲》,济南:齐鲁书社1994,第2346页。
    ②同上,第2347页。
    ③宙槙《刻〈明农轩乐府〉小序》,谢伯阳《全明散曲》,第2346页。
    ④许邦才《重刻〈明农轩乐府〉序》,谢伯阳《全明散曲》,第2347页。
    ①许邦才《重刻〈明农轩乐府〉序》,谢伯阳《全明散曲》,第2348页。
    ①王士禛《池北偶谈》卷十四《谈艺四》“袭勖华鳌”条,第335至336页。
    ②李攀龙《报袭克懋》,包敬第点校《沧溟先生集》卷二十六,第604页。
    ③王世贞《弇州四部稿》卷一百二十九,四库全书本。
    ④王士禛《池北偶谈》卷十四《谈艺四》“袭勖华鳌”条,第336页。
    ①王士禛《带经堂诗话》卷十二“佳句类”第十三条,第290页。
    ②王士禛《池北偶谈》卷十四《谈艺四》“袭勖华鳌”条,第336页。
    ③王士禛《池北偶谈》卷十四中记此诗题为《送吕中甫山人》。
    ①张廷玉《明史》卷二百二十五,列传第一百一十三,第5917页。
    ②同上,第5918页。
    ③按《弘正诗钞》乃今人考证为杨巍编辑,原书题名“杨二山”。详细论证见陆林《明代〈弘正诗钞〉辑者考》,《中国典籍与文化》,2002年第1期。
    ④杨巍《〈存家诗稿〉跋》,四库全书本。
    ⑤王士禛《带经堂诗话》卷四“纂集类”第十六条,第106页。
    ⑥《宏正诗钞提要》,永瑢《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九十二,第1746页。
    ①王士禛《池北偶谈》卷十二《谈艺二》“王奉常论诗语”条,第273页。
    ②王士禛《带经堂诗话》卷十二“佳句类”第十二条,第289页。
    ③《存家诗稿提要》,永瑢《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七十二,第1509页。
    ④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十三,黄君坦点校《静志居诗话》,第358页。
    ⑤上两条引自朱彝尊《明诗综》卷四十三,第2139页。
    ⑥陈田《明诗纪事》戊签卷四,第1444页。
    ①上三条引自朱彝尊《明诗综》卷四十三,第2139至2140页。
    ②陈田《明诗纪事》戊签卷四,第1445页。
    ③王士禛《带经堂诗话》卷十二“赋物类”第九条,第309页。
    ④杨巍《〈存家诗稿〉跋》,四库全书本。
    ②《康熙畿辅通志》卷二十二,引自赵景深、张增元《方志著录元明清曲家传略》,第452页。
    ③《康熙畿辅通志》卷二十二,引自赵景深、张增元《方志著录元明清曲家传略》,第452页。
    ④陈田《明诗纪事》己签卷十,第2035至2036页。
    ⑤朱彝尊《明诗综》卷四十四,第2163页。
    ⑥陈田《明诗纪事》己签卷十,第2035页。
    ①王兆林《皇明词林人物考》卷十,万历刻本。
    ②转引自陈田《明诗纪事》己签卷十,第2035页。
    ③朱彝尊《明诗综》卷四十四,第2163页。
    ④刘芳躅《词臠序》,谢伯阳《全明散曲》,第2326页。
    ①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上海:上海书店1984,第293页。
    ①任讷《曲谐》卷一,《散曲丛刻另本》第十五种,上海:中华书局1931。
    ②王骥德《曲律·论巧体第二十九》,《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四册,第136页。
    ③任讷《散曲概论》,《散曲丛刊十五种》卷五十五,上海:中华书局1931。
    ④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十三,黄君坦点校《静志居诗话》,第361页。
    ①王士禛《池北偶谈》卷七《谈献三》“邢太仆”条,第162页。
    ①张廷玉《明史》卷二百八十八,列传第一百七十六,文苑传四,第7397页。
    ②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下,第617页。
    ③周之士《游鹤堂墨薮》,转引自刘丽颖《邢侗书法研究》,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5月,第68页。
    ④引自《佩文斋书画谱》卷四十四《书家传二十三》,倪涛《六艺之一录》卷三百七十一《历朝书谱六十一》同载。
    ①邢侗《与王子廓中丞》,《来禽馆集》卷二十七。
    ②王澍《书法良模》,转引自刘丽颖《邢侗书法研究》,首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07年5月,第60页。
    ③李维桢《邢子愿小集序》,《大泌山房集》卷十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④邢侗《来禽馆集》前。
    ⑤陈田《明诗纪事》庚签卷七上,第2331页。
    ①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十五,黄君坦点校《静志居诗话》,第444页。
    ②《来禽馆集提要》,永瑢《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七十九,第1613页。
    ③宋弼《山左明诗钞》卷三十二,第331页。
    ①王士禛《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三十二首》,《渔洋山人精华录》卷五,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②《邢氏家乘·内传》,转引自党月异《邢慈静与李清照之比较》,《电影评介》2009年第6期。
    ③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闰集,第747页。
    ④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闰集,第747页。
    ⑤李衍孙《武定明诗钞》卷四,山东省图书馆藏稿本。
    ①转引自孙建功《书画奇葩邢慈静》,《山东审计》2002年第4期。
    ②转引自郭兆昆、卢亦木《晚明女文学家、书画家邢慈静述略》,《德州师专学报》1997年第13卷第3期。
    ③张廷玉《明史》卷二百八十八,列传第一百七十六,文苑传四,第7397页。
    ④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闰集,第747页。
    ①转引自郭兆昆、卢亦木《晚明文学家、书画家邢慈静述略》,《德州师专学报》1997年第13卷第3期。
    ②王士禛《池北偶谈》卷十二《谈艺二》“闺秀画”条,第283页。
    ③转引自宋弼《山左明诗钞》卷三十五,第362页。
    ④上三条均转引自夏青《静扫前尘拈发针,翰墨清气满乾坤——试谈邢慈静生平及其艺术成就》,《北方美术》2010年第一期。
    ①转引自党月异《邢慈静与李清照之比较》,《电影评介》2009年第6期。
    ②王士禛《池北偶谈》卷十六《谈艺六》“考功诗”条,第380页。
    ①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下,第653页。
    ②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下,第653页。
    ③钟惺《问山亭诗序》,《隐秀轩集》卷十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254至255页。
    ①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下,第653页。
    ②王象春序,公鼒《浮来先生诗集》,四库禁毁丛刊本,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下同不注版本)
    ③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下,第653页。
    ④王士禛《带经堂诗话》卷七“家学类”第一条,第165页。
    ①沈德潜《明诗别裁集》卷十,第133页。
    ②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十七,黄君坦点校《静志居诗话》,第504页。
    ③钱谦益《王贻上诗集序》,《牧斋有学集》卷十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第765页。
    ①王士禛《带经堂诗话》卷二十六,“韵事类下”第十五条,第736页。
    ②转引自宋弼《山左明诗钞》卷二十一,第205页。
    ③朱彝尊《明诗综》载沈渊著有《中秘稿》,于诸家未见,故录此存疑。
    ①于慎行《谷城山馆文集》卷二十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②王士禛《池北偶谈》卷九《谈献五》“王秋澄”条,第209页。
    ③《道光济南府志》卷五十,人物六。
    ④上两条转引自宋弼《山左明诗钞》卷二十一,第210页。
    ①《道光济南府志》卷五十二,人物八。
    ②王象春《李季重四品稿叙》,李若讷《四品稿》,四库禁毁书丛刊本。
    ③王象春《公浮来小东园诗序》,公鼒《浮来先生诗集》,四库禁毁书丛刊本。
    ④朱之蕃《李季重四品稿叙》,李若讷《四品稿》,四库禁毁书丛刊本。
    ⑤宋弼《山左明诗钞》卷二十八,第280页。
    ①《道光济南府志》卷五十,人物六。
    ②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十五,黄君坦点校《静志居诗话》,第451页。
    ①《道光济南府志》卷五十,人物六。
    ②王士禛《池北偶谈》卷二十一《谈异二》“毕尚书”条,第503页。
    ③《道光济南府志》卷五十,人物六。
    ①《道光济南府志》卷五十二,人物八。
    ②《蟋蟀轩草提要》,永瑢《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七十九,第1621页。
    ③李若讷《刘太史公遗稿序》,刘士骥《蟋蟀轩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①李攀龙《与殷正夫祭张先生潭文》,包敬第点校《沧溟先生集》卷二十三,第548页。
    ②殷士儋《三山张先生墓表》,《金舆山房稿》卷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③李攀龙《许母张太孺人序》,包敬第点校《沧溟先生集》卷十八,第443页。
    ①王世贞《弇州四部稿》卷八十三,四库全书本,亦见《国朝征献录》卷九十二。
    ②王世贞《李于鳞先生传》,同上。
    ③殷士儋《诰赠中宪大夫顺德知府李公合葬墓志铭》,李伯齐点校《李攀龙集》附录,第68页。
    ④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上,第428页。
    ⑤廖可斌《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研究》,第205至207页。
    ⑥李攀龙《送王元美序》,包敬第点校《沧溟先生集》卷六,第394页。
    ①欧大任《祭文》,李伯齐点校《李攀龙集》附录,第712页。
    ②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七,第117页。
    ③吴国伦《甔甀洞稿》卷十八,明代论著丛刊,台北:伟文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76,第966页。
    ④王世贞《李于鳞先生传》,《弇州四部稿》卷八十三,四库全书本。
    ⑤李攀龙《送宁津县训导张伯寿序》,包敬第点校《沧溟先生集》卷十七,第419页。
    ⑥李攀龙《与吴明卿书》,包敬第点校《沧溟先生集》卷二十九,第667页。
    ①殷士儋《李公墓志铭》,李伯齐点校《李攀龙集》附录,第685页。
    ②王士禛《带经堂诗话》卷二十五“轶闻类”第十三条,第714页。
    ③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上,第428页。
    ④王士禛《带经堂诗话》卷十四“遗迹类下”第十七条,第361页。
    ⑤蒋庆第《拟重修白雪楼记》,《续修历城县志》卷十七《古迹考》。
    ⑥翁方纲《复初斋诗集》,转引自《续修历城县志》卷十七《古迹考》。
    ⑦王世贞《李于鳞先生传》,《弇州四部稿》卷八十三,四库全书本。
    ①王士禛《带经堂诗话》卷二十五“轶闻类”第十三条,第714页。
    ②王士禛《池北偶谈》卷十二《谈艺二》“沧溟蔡姬”条,第272页。
    ③张廷玉《明史》卷二百八十七,列传第一百七十五,文苑传三,第7378页。
    ①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十三,黄君坦点校《静志居诗话》,第381页。
    ②钟惺《问山亭诗序》,《隐秀轩集》卷十七,第254页。
    ③陈田《明诗纪事》己签卷一,第1874页。
    ④王士禛《带经堂诗话》卷二十五“俗砭类”第十一条,第759页。
    ⑤郑仲夔《玉塵新谭》清言卷十《忿狷》,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第152页。
    ①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八,第127页。
    ②王世贞《弇州山人续稿》卷五十一,四库全书本。
    ①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上,第428至430页。
    ②沈德潜序,沈德潜《明诗别裁集》序(三)。
    ③《沧溟集提要》,永瑢《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七十二,第1507页。
    ④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四,第54页。
    ①包敬第点校《沧溟先生集》卷一,第1页。
    ①宋濂《答章秀才论诗书》,蔡景庄编选《明代文论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第9至10页。
    ②鲁迅《集外集·选本》,《鲁迅全集》第七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第135页。
    ③《唐诗选提要》,永瑢《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九十二,第1749页。
    ①此数据是据《四库全书》本的《古今诗删》的唐诗部分统计出的。
    ②顾炎武《济南》,王蘧常辑注《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第584页。
    ③以上两条皆引自王世贞《〈古今诗删〉序》,《弇州四部稿》卷六十七,四库全书本。
    ①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四,第53页。
    ②以上俱引自朱彝尊《明诗综》卷四十六,第2290、2291至2292页。
    ①转引自陈田《明诗纪事》己签卷一,第1871页。
    ②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十三,黄君坦点校《静志居诗话》,第381页。
    ①陈子龙《皇明诗选》卷十三,第904页。
    ②沈德潜《明诗别裁集》卷八,第102页。
    ③陈子龙《皇明诗选》卷十三,第920页。
    ①陈子龙《皇明诗选》卷十三,第921页。
    ①钱钟书《谈艺录》(补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84,第605页。
    ①汪端《明三十家诗选》初集卷六,道光二年刻本。
    ②刘凤《李于鳞诔》,《刘子威集》卷二十七,明万历刻本。
    ③沈明臣《挽李于鳞按察》,《丰对楼诗选》卷三十二,明万历二十四年陈大科、陈尧佐刻本。
    ①包敬第点校《沧溟先生集》卷二十八,第647页。
    ②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一,第3页。
    ③李攀龙《报刘子威》,包敬第点校《沧溟先生集》卷二十六,第599页。
    ④左丘明《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李梦生注释《左传今注》,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第505页。
    ①上所引皆出自李攀龙《送袭懋卿序》,包敬第点校《沧溟先生集》卷十八,第430页。
    ②房玄龄《晋书》卷三十四,列传第四,《羊祜传》,第1020页。
    ③房玄龄《晋书》卷三十四,列传第四,《杜预传》,第1031页。
    ④上两条皆引自李攀龙《刘公乐岘亭记》,包敬第点校《沧溟先生集》卷十九,第461页。
    ①李攀龙《明封文林郎山东道监察御史马公神道碑》,包敬第点检《沧溟先生集》卷二十三,第539页。
    ②李攀龙《送汝南太守徐子与序》,包敬第点校《沧溟先生集》卷十六,第400页。
    ③李攀龙《大方伯亢公太夫人序》,包敬第点校《沧溟先生集》卷十八,第442页。
    ④李攀龙《天中书院碑颂》,包敬第点校《沧溟先生集》卷十五,第369页。
    ①李攀龙《与吴明卿书》,包敬第点校《沧溟先生集》卷二十九,第668页。
    ②左丘明《左传·宣公十四年》,李梦生注释《左传今注》,第280页。
    ③严羽《沧浪诗话·诗辨》第一条,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第1页。
    ①王士禛《徐诗序》,武润婷、徐承翊校注《徐夜诗集校注》,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第1页。
    ②同上。
    ③严迪昌《清诗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第71页。
    ①王士禛《带经堂诗话》卷五“序论类”第一条,第114页。
    ②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卷二,周骏富辑《清代传记丛刊·学林类28》,台北:明文书局1985,第161页。
    ③陈田《明诗纪事》辛签卷十六,第3178页。
    ①上两条俱引自武润婷、徐承翊校注《徐夜诗集校注》,第58页。
    ①郝毓春《徐东痴先生诗序》,武润婷、徐承翊校注《徐夜诗集校注》,第7页。
    ②王士禛《带经堂诗话》卷二十一“葸逸类”第三十条,第457页。
    ③陈济生《天启崇祯两朝遗诗小传》,周骏富辑《明代传记丛刊·学林类10》,台北:明文书,1985,第168页。
    ①王士禛《刘孔和王遵坦传》,《王士禛全集·诗文集之八·渔洋文集卷五》,济南:齐鲁书社2007,第1588页。
    ②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十九,黄君坦点校《静志居诗话》,第592页。
    ③王士禛《带经堂诗话》卷十一“合作类”第二十八条,第280页。
    ④王士禛《带经堂诗话》卷十一“合作类”第二十八条,第280页。
    ⑤宋弼《山左明诗钞》作《题赵吴兴调琴啜茗图》,且第一手起句“秋风”作“秋宫”,今从王士禛《渔洋诗话》所录。
    ①宋弼《山左明诗钞》作《过访幼量书圃二首》其一,且首句为“阶前修竹绿成林,侍子清朝拊素琴”,今从王士禛《渔洋诗话》所录。
    ①《栖云阁诗提要》,永瑢《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八十一,第1634页。
    ②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卷六,第667页。
    ③宋弼《山左明诗钞》卷二十三,第231页。
    ①《道光济南府志》卷五十,人物六。
    ②钱仲联主编《清诗纪事(一)·明遗民卷》,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第431页。
    ③同上。
    ④《蒿庵集提要》,永瑢《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八十一,第1636页。
    ①张尔岐《蒿庵先生手书遗嘱》,《蒿庵集》卷三,张翰勋整理《蒿庵集、蒿庵集捃逸、蒿庵闲话》,济南:齐鲁书社1991,第150页。
    ②王士禛《带经堂诗话》卷十九“栖隐类”第八条,第543页。
    ③钱仲联《清诗纪事(二)·明遗民卷》,第1025页。
    ④上两条引自张穆编《顾亭林先生年谱》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5,第35页。
    ⑤《道光济南府志》卷五十,人物六。
    ①王启涑《刻萧亭诗选后记》,王忠修、郭连贻选注《萧亭诗选》,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第258页。
    ②邓之诚《清时纪事初编》卷二,第161页。
    ③王士禛《萧亭诗序》,转引自钱仲联《清诗纪事(二)·明遗民卷》,第1107页。
    ④孙元衡《萧亭诗集序》,王忠修、郭连贻选注《萧亭诗选》,第256页。
    ⑤郭连贻、王忠修选注《萧亭诗选》,第2页。
    ①方文《题王阮亭仪部像》,《嵞山集·嵞山续集》卷二,上?荷虾9偶霭嫔?979,第954页。
    ②王士禛《渔洋山人自撰年谱》卷上,孙言诚点校《王士禛年谱(附王士禄年谱)》,北京:中华书局1992,第1页。
    ①王士禛《渔洋山人自撰年谱》卷上,孙言诚点校《王士禛年谱(附王士禄年谱)》,第1页。
    ①王士禛《池北偶谈》卷五《谈献一》“先忠勤公家训”条,第108页。
    ②王培荀《乡园忆旧录》卷一,第4页。
    ③王培荀《乡园忆旧录》卷一,第4页。
    ④邢侗《来禽馆集》卷十七,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⑤王培荀《乡园忆旧录》卷一,第4页。
    ⑥焦竑《少司农王公传》,《澹园集》卷二十五,李剑雄点校《澹园集》,北京:中华书局1999,第354页。
    ①王士禛《渔洋山人自撰年谱》卷上,孙言诚点校《王士禛年谱(附王士禄年谱)》,第8页。
    ②王士禛《王考功年谱》,孙言诚点校《王士禛年谱(附王士禄年谱)》,第94页。
    ①六世王象春乃新城王家明代诗文最著者,前章已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②王士禛《池北偶谈》卷六《谈献二》“忠勤公黔志列传”条,第130页。
    ①王士禛《池北偶谈》卷六《谈献二》“门户”条,第140页。
    ①王士禛《池北偶谈》卷六《谈献二》“亓韩”条,第141页。
    ②王士禛《池北偶谈》卷五《谈献一》“方伯公答人诗”条,第114页。
    ③此四首诗亦见宋弼《山左明诗钞》。
    ①王士禛《带经堂诗话》卷七“家学类”第一条,第164页。
    ②上两条引自朱彝尊《明诗综》卷六十二,第3117页。
    ③宋弼《山左明诗钞》卷三十一,第314页。
    ①《道光济南府志》卷五十一,人物七。
    ②王士禛《池北偶谈》卷七《谈献三》“毕孺人”条,第144页。
    ③王士禛《带经堂诗话》卷七“家学类”第一条,第163页。
    ④同上,第164页。
    ⑤同上,第165页。宋弼《山左明诗钞》将“细雨”与“水净”二诗并为一首,亦阙题,今从王士禛。
    ⑥《道光济南府志》作“王与允”,宋弼《山左明诗钞》作“王与孕”,又云其原名“避”。今从朱彝尊《明诗综》。
    ⑦转引自宋弼《山左明诗钞》卷三十二,第328页。
    ①王士禛《池北偶谈》卷五《谈献一》“侍御公殉节”条,第115页。
    ②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二十,黄君坦点校《静志居诗话》,第620页。
    ③朱彝尊《明诗综》卷七十二,第3607页。
    ④王士禛《带经堂诗话》卷七“家学类”第二条,第165页。
    ⑤王士禛《带经堂诗话》卷七“家学类”第二条亦引此诗,首句作“繁英”,末句作“春风”,今从宋弼《山左明诗钞》。
    ⑥王士禛《带经堂诗话》卷七“家学类”第二条,第166页。
    ①转引自宋弼《山左明诗钞》卷三十二,第328页。
    ②转引自宋弼《山左明诗钞》卷三十二,第328至329页。
    ③王士禛《带经堂诗话》卷七“家学类”第三条,第166页。
    ①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二十,黄君坦点校《静志居诗话》,第620页。
    ①王培荀《乡园忆旧录》卷一,第6页。
    ②王培荀《乡园忆旧录》卷二,第128页。
    ①转引自宋弼《山左明诗钞》卷二十一,第212页。
    ②王培荀《乡园忆旧录》卷一,第6页。
    ③王培荀《乡园忆旧录》卷二,第128页。
    ④宋弼《山左明诗钞》与王培荀《乡园忆旧录》同选其七律《夏日卧病》二首,但是题同诗不同,想来王睹以此题作诗四首或更多亦未可知。
    ①转引自宋弼《山左明诗钞》卷十九,第186页。
    ②王培荀《乡园忆旧录》卷一,第4页。
    ③王培荀《乡园忆旧录》卷一,第12页。
    ①王培荀《乡园忆旧录》卷一,第3页。
    ②同上。
    ③《德平县志》卷一“风俗”,光绪十九年刊本。
    ①葛守礼《德滋堂记》,《葛端肃公文集》卷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①《集玉山房稿提要》,永瑢《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七十二,第1516页。
    ②葛昕《翰林院检讨亡弟仲明行述》,《集玉山房稿》卷五,四库全书本。
    ③《葛太史集提要》,永瑢《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七十九,第1616页。
    ④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上编)》,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第10页。
    ①转引自宋弼《山左明诗钞》卷十二,第117页。
    ②田同之《安德明诗选遗》,转引自陈田《明诗纪事》戊签卷十八,第1751页。
    ①卢世潅序,程先贞《海右陈人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第4页。(下同不注版本)
    ②陈钟英序,程先贞《海右陈人集》,第9页。
    ③冯廷櫆序,程先贞《海右陈人集》,第20页。
    ④陈忠英序,程先贞《海右陈人集》,第7至8页。
    ⑤王士禛《带经堂诗话》卷十一“指数类下”第二十四条,第256页。
    ⑥钱谦益序,程先贞《海右陈人集》,第1页。
    ①转引自宋弼《山左明诗钞》卷十二,第120页。
    ①转引自宋弼《山左明诗钞》卷三十,第303页。
    ②转引自宋弼《山左明诗钞》卷三十,第308页。
    ③转引自宋弼《山左明诗钞》卷三十,第308页。
    ①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卷六,第697页。
    ②卢世潅《还山春事题辞》,程先贞《海右陈人集》,第5至6页。
    ③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卷六,第697页。
    1、(明)陈子龙、李雯等《皇明诗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2、(明)臧晋叔《元曲选》,北京:中华书局1958
    3、(明)沈明臣《丰对楼诗选》,明万历二十四年陈大科、陈尧佐刻本
    4、(清)朱彝尊《明诗综》,北京:中华书局2007
    5、(清)沈德潜《明诗别裁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
    6、(清)陈田《明诗纪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7、(清)陈济生《天启崇祯两朝遗诗》,北京:中华书局1958
    8、(清)陶煊、张璨《国朝诗的》,四库禁毁丛刊本,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
    9、、(清)卓尔堪《明遗民诗》,北京:中华书局1961
    10、(清)宋弼《山左明诗钞》,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济南:齐鲁书社1997
    11、(清)曹寅等《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79
    12、(清)李衍孙《武定明诗钞》,山东省图书馆藏稿本
    13、(清)汪端《明三十家诗选》,道光二年刻本
    14、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周骏富辑《清代传记丛刊》,台北:明文书局1985
    15、钱仲联《清诗纪事》,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
    16、蔡景庄《明代文论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
    17、谢伯阳《全明散曲》,济南:齐鲁书社1994
    18、尤振中、尤以丁《明词纪事汇评》,合肥:黄山书社1995
    1、(明)张绅《法书通释》,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济南:齐鲁书社1997
    2、(明)李梦阳《空同子集》,明万历三十年邓云霄长洲刊本,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藏
    3、(明)边贡《边华泉集》,明代论著丛刊本,台北:伟文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76
    4、(明)刘天民《函山先生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济南:齐鲁书社1997
    5、(明)边习《睡足轩诗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济南:齐鲁书社1997
    6、(明)李开先撰、卜键笺校《李开先全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7、(明)李攀龙撰、包敬第点校《沧溟先生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8、(明)李攀龙撰、李伯齐点校《李攀龙集》,济南:齐鲁书社1993
    9、(明)王世贞《弇州四部稿》,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0、(明)王世贞《弇州山人续稿》,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1、(明)吴国伦《甔甀洞稿》,明代论著丛刊本,台北:伟文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76
    12、(明)杨巍《梦山存家诗稿》,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3、(明)殷士儋《金舆山房稿》,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济南:齐鲁书社1997
    14、(明)焦竑《澹园集》,北京:中华书局1995
    15、(明)刘凤《刘子威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济南:齐鲁书社1997
    16、(明)葛守礼《葛端肃公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济南:齐鲁书社1997
    17、(明)于慎行《谷城山馆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济南:齐鲁书社1997
    18、(明)王与胤《陇首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济南:齐鲁书社1997
    19、(明)邢侗《来禽馆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济南:齐鲁书社1997
    20、(明)王象春《问山亭遗诗》,喜咏轩丛书本,武进:武进陶氏涉园1927
    21、(明)公鼒《浮来先生诗集》,四库禁毁丛刊本,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
    22、(明)李若讷《四品稿》,四库禁毁书丛刊本,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
    23、(明)李维桢《大泌山房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济南:齐鲁书社1997
    24、(明)刘鸿训《四素山房集》,四库未收书辑刊本,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
    25、(明)刘士骥《蟋蟀轩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济南:齐鲁书社1997
    26、(明)葛曦《葛太史公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济南:齐鲁书社1997
    27、(明)葛昕《集玉山房稿》,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8、(明)钟惺《隐秀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29、(明)徐夜撰、武润婷、徐承翊校注《徐夜诗集校注》,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
    30、(明)顾炎武撰、王蘧常辑注《顾亭林诗集汇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31、(明)张实居撰、王忠修、郭连贻选注《萧亭诗选》,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
    32、(清)张尔岐撰、张翰勋整理《蒿庵集、蒿庵集捃逸、蒿庵闲话》,济南:齐鲁书社1991
    33、(清)卢世潅《尊水园集略》,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34、(清)程先贞《海右陈人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5、(清)钱谦益《牧斋有学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36、(清)方文《嵞山集》,上?荷虾9偶霭嫔?979
    37、(清)王士禛《渔洋山人精华录》,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济南:齐鲁书社1997
    38、(清)王士禛《华泉先生集选四卷附录一卷》,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济南:齐鲁书社1997
    39、(清)王士禛《王士禛全集》,济南:齐鲁书社2007
    40、鲁迅《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1、(梁)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2、(宋)严羽撰、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
    3、(元)钟嗣成《录鬼簿》,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4、(明)无名氏《录鬼簿续编》,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5、(明)王骥德《曲律》,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6、(明)王世贞《曲藻》,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7、(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
    8、(明)王世贞《明诗评》,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
    9、(明)张琦《衡曲塵谈》,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10、(明)沈德符《顾曲杂言》,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11、(明)胡应麟《诗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12、(明)吕天成撰、吴书荫校注《曲品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
    13、(明)徐祯卿《谈艺录》,曹溶《学海类编》,上海:涵芬楼影印本1920
    14、(明)徐渭撰、李复波、熊澄宇注释《〈南词续录〉注释》,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
    15、(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6、(清)陈济生《天启崇祯两朝遗诗小传》,周骏富辑《明代传记丛刊》,台北:明文书局1985
    17、(清)朱彝尊撰、黄君坦点校《静志居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
    18、(清)王士禛《带经堂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19、(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1965
    20、(清)吴梅《顾曲塵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21、钱钟书《谈艺录》(补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84
    1、(春秋)左丘明撰、李梦生注释《左传今注》,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
    2、(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2005
    3、(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
    4、(唐)魏征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
    5、(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
    6、(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
    7、(宋)岳珂《愧郯录》,北京:中华书局1985
    8、(宋)刘攽《彭城集》,北京:中华书局1985
    9、(元)脱脱等《金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
    10、(明)宋濂等《元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
    11、(明)焦竑《玉堂丛语》,历代史料笔记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97
    12、(明)于慎行《榖山笔麈》,历代史料笔记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97
    13、(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历代史料笔记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97
    14、(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笔记小说大观》,广陵: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6
    15、(明)王兆林《皇明词林人物考》,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济南:齐鲁书社1997
    16、(明)郑仲夔《玉塵新谭》,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
    17、(清)谷应泰《明史记事本末》,北京:中华书局1985
    18、(清)留云居士《明季稗史初编》,上海:上海书店1988
    19、(清)王士禛撰、孙言诚点校《王士禛年谱(附王士禄年谱)》,北京:中华书局1992
    20、(清)王士禛《池北偶谈》,北京:中华书局1982
    21、(清)张廷玉《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
    22、(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济南:齐鲁书社1993
    23、(清)冷烜、成瓘纂,王镇、王赠芳修《道光济南府志》,道光二十年刻本
    24、(清)李敬熙《德平县志》,光绪十九年刊本
    25、(清)毛承霖《续修历城县志》,民国十五年铅本
    26、(清)李文藻等纂,胡德琳修《乾隆历城县志》,乾隆三十八年刻本
    27、(清)张廷采等纂,张鸣铎修《宣统淄川县志》,民国九年石印本
    28、(清)钟运泰、高崇岩纂修《康熙章丘县志》,康熙十三年刻本
    29、(清)张庆源纂,王道亨修《乾隆德州志》,乾隆五十三年刻本
    30、上海图书馆编《上海图书馆地方志目录》,上海:上海图书馆1979
    31、张穆《顾亭林先生年谱》,北京:中华书局1985
    32、台湾中央图书馆编《明人传记资料索引》,北京:中华书局1987
    33、赵景深、张增元编《方志著录元明清曲家传略》,北京:中华书局1987
    34、[美]牟复礼、[英]崔瑞德《剑桥中国明代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35、王绍曾主编《山东文献书目》,济南:齐鲁书社1993
    36、张华松、秦永洲、张熙惟、朱亚非主编《济南通史》,济南:齐鲁书社2008
    37、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
    38、孟森《明史讲义》,北京:中华书局2009
    1、任讷《曲谐》,《散曲丛刻另本》,上海:中华书局1931
    2、任讷《散曲概论》,《散曲丛刊十五种》,上海:中华书局1931
    3、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上海:上海书店1984
    4、许建昆《李攀龙文学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
    5、白新良《中国古代书院发展史》,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5
    6、曾大兴《中国历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7、陈书录《明代诗文的演变》,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8、周群《儒释道与晚明文学思潮》,上海:上海书店2000
    9、严迪昌《清诗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
    10、乔力、李少群主编《山东文学通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
    11、熊礼汇《明清散文流派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12、李伯齐《山东文学史论》,济南:齐鲁书社2003
    13、方志远《明代城市与市民文学》,北京:中华书局2004
    14、李伯齐、许金榜、王琳、王恒展等主编《山东分体文学史》,济南:齐鲁书社2005
    15、冯小禄《明代诗文论争研究》,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
    16、梅新林《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17、廖可斌《明代复古运动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18、蒋鹏举《复古与求真:李攀龙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1、傅衣凌《明代经济史上的山东与河南》,《社会科学战线》1984年第3期
    2、金克木《文艺的地域学研究设想》,《读书》1986年第4期
    3、齐秀荣《山东古代私家藏书简述》,《山东图书馆季刊》1987年第2期
    4、王绍曾《略谈山东刻书及其在文化史上的作用》,《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1993年1月
    5、徐北文《济南诗风的演变与神韵派诗人王苹》,《济南大学学报》1997年第7卷第1期
    6、朋星《论明清山东诗派》,《岱宗学刊》1999年第2期
    7、陆林《明代前期元剧研究论略》,《河北学刊》2000年1月
    8、周帆《地域文学的二重性》,《文学评论》2000年第4期
    9、乔力《地域文学史研究刍议暨山东文学流变研究例试》,《东岳论丛》2001年11月第26卷第6期
    10、李伯齐《地域文化与文学小议》,《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11、王弢《明清时期南北大运河山东段沿岸的城市》,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6月
    12、曾大兴《中国历代文学家的地理分布——兼谈文学的地域性》,《学术月刊》2003年9月
    13、秦海滢《明代山东妇女与社会教化》,《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3月第27卷第2期
    14、秦海滢《明代山东教化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5月
    15、陈文新《文学流派的成立标准新论——以明代的文学现象为例》,《学习论坛》2004年7月第20卷第7期
    16、刘靖渊《论“本朝诗人,山左为盛”》,《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8月第3卷第8期
    17、张达《元明散曲在山东》,《理论学刊》2004年11月第11期,总第129期
    18、李时人《论古代文学的“地域研究”与“流派研究”——兼评邱昌员〈历代江西词人论稿〉》,《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2月第1期
    19、周潇《“齐风”与“齐气”——万历朝山东诗坛》,《管子学刊》2006年第1期
    20、周潇、裴世俊《晚明山东文坛宗尚》,《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1卷第1期(总第204期)
    21、周潇《明代山东作家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4月
    22、刘英波《明代山东散曲家及其创作内容简论》,《岱宗学刊》2006年6月第10卷第2期
    23、乔力、武卫华《论地域文学史学的研究方法》,《理论学刊》2006年12月第12期,总第154期
    24、陈公水、徐文明《元明清山东曲论摭谈》,《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2卷第5期,总第214期
    25、王晓慧《山东运河沿岸卫所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5月
    26、张晓媛《济南诗派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5月
    27、陈文新《论中国文学史上的九种流派命名方式》,《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7月第60卷第4期
    28、张晓媛《浅论“济南诗派”》,《文学前沿》2008年第2期
    29、宫泉久《清初山左诗歌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4月
    30、李德强《清初山左诗坛与赵执信》,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4月
    31、尹奎英《清代山东诗文集作者研究》,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5月
    32、张勇《“济南诗派”研究》,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5月
    33、赵毅、秦海滢《明清时期淄川士人的社会交往与空间转换》,《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9月第31卷第5期
    34、王云《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的书院和科举》,《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35、朱凤云《标举“齐风”以振世——万历前期“山左三家”诗论概观》,《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7月第25卷第4期
    36、李仲凡《地域文学作为二级学科的可能性》,《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11期
    37、朱凤云《山左三家诗论对晚明山左诗风的影响》,《贺州学院学报》2010年2月第26卷第1期
    38、朱凤云《齐鲁文化视野下的“山左三家”诗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3月第10卷第1期
    39、朱凤云《山左三家与公安派文学主张的异同》,《柳州师专学报》2010年4月第25卷第2期
    40、季桂起《德州地域文化研究刍议》,《德州学院学报》2010年6月第26卷第3期
    1、陈永标《明前七子文学主张及李、何之争》,《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3期
    2、陈书录《明代前后七子的审美情感论——从“因情立格”到“发抒性灵”的流动性结构》,《学术月刊》1988年第3期
    3、金启华《明代文坛的复古与宗派》,《盐城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2期
    4、陈书录《“宏襟宇而发其才情”——明代前后七子自赎性反思散点的聚焦》,《学术月刊》1989年第9期
    5、徐朔方《论前七子》,《杭州大学学报》1990年3月第20卷第1期
    6、石麟《明代诗坛的复古倾向与复古派中坚李梦阳》,《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1年第2期
    7、李庆立《“七子派中的第四次争论——李攀龙与吴国伦之争”考辨——与陈书录同志商榷》,《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1期
    8、郭英德《明代文人结社说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
    9、马美信《阳明心学与文学复古运动》,《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6期
    10、李庆立《“后七子”内部分化的一桩著名公案——李、谢之争考论》,《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
    11、饶龙隼《明代隆庆、万历间文风的转变》,《文学评论》1996年第1期
    12、王承丹《浅论后七子的内部纷争及其影响》,《临沂师专学报》1996年2月第18卷第1期
    13、王承丹《前七子衰微的内部原因探析》,《南都学坛(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6卷第2期
    14、李庆立《明“后七子”结社始末考》,《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
    15、乔力《明诗正变论:有关衍展进程的描述及文化特质之剖析》,《东岳论丛》1998年第3期
    16、史小军《论“末五子”对“前后七子”格调理论的发展与突破》,《学术研究》1998年第11期
    17、钟尚钧《明代诗文概说》,《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5月第1期
    18、史小军《试论明代七子派的诗歌格调理论》,《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6月第28卷第2期
    19、黄卓越《论明中期文权的外移——弘治朝文学振兴活动考略》,《中国文化研究》2000年夏之卷(总第28期)
    20、姚正武《试论明代复古与反复古运动的一体化倾向》,《学术研究》2000年7月
    21、李圣华《晚明诗歌研究》,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4月
    22、段宗社《明代“七子派”诗学思想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年5月
    23、史小军《“偏狭”:明代七子派文学复古运动的致命伤》,《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西安)》2001年6月第18卷第2期
    24、郦波《论王世贞诗文主张的形成集后七子的结盟》,《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9月第27卷第3期
    25、黄卓越《明弘正间审美主义倾向之流布》,《中国文化研究》2002年春之卷
    26、史小军《复古思潮与文体意识——唐代古文运动与明代七子派文学复古运动的文体学省察》,《人文杂志》2002年第3期
    27、章伟《文论往来高义伸——论明七子的文学复古运动》,《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3卷第1期,总第181期
    28、董迎春、李清宇《明中期文坛上的“宗杜”和“抑杜”》,《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4月第24卷第2期
    29、林启柱《再论明代复古文学的几个问题》,《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双月刊)》2003年4月第20卷第2期
    30、史小军《试论明代中期士人的标榜习气及其影响——对儒林与文苑的双向考察》,《学术研究》2003年第4期
    31、黄卓越《前七子乐府诗制作与明中期的民间化运动》,《中国文化研究》2003年秋之卷
    32、谢旭《七子派文学理论与阳明心学关系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5月
    33、雷震《试论前后七子与“公安派”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对立》,《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6月第18卷第2期
    34、周潇《明中叶“前七子”文学复古运动与阳明心学之关系》,《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7月第33卷第4期
    35、邓新跃《前七子的诗学思想及其批评史意义》,《船山学刊》2005年第2期,复总第56期
    36、刘化兵《明代成化至正德前期士人与诗派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4月
    37、王小舒《明清主流诗学的转移——论王渔洋对明代七子派的继承》,《文史哲》2005年第5期(总第290期)
    38、史小军《论明代前七子的关学品性》,《文艺研究》2005年第6期
    39、史小军《论明代前七子之儒士化》,《文学评论》2006年第3期
    40、林冬梅《明代格调派诗学理论辨析》,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5月
    41、周潇《李先芳与“后七子”公案辩诬》,《齐鲁学刊》2006年第5期,总第194期
    42、周潇《谢榛与李攀龙“绝交”始末辨析》,《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12月第23卷第4期
    43、赵红艳《明代前七子复古运动的酝酿及形成》,《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44、王泓《明代诗学“体制为先”观念之内涵及其流变》,《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5月
    45、邓新跃、黄细梅《王夫之对明代复古派诗学思想的批判》,《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1月第10卷第6期
    46、雷磊《前七子派的兴起及发展的阶段性》,《求索》2007年12月
    47、孙海洋《论前后“七子”的辞赋复古》,《中国文学研究》2008年第2期
    48、王顺贵《明代格调派诗学所遗留的矛盾与问题辨析》,《齐鲁学刊》2008年第3期,总第204期
    49、张燕波《论明代金陵六朝派的发端与发展》,《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50、高宏洲《以李梦阳、何景明为典型的前七子复古诗学的文化阐释》,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4月
    51、朱丽霞《齐气、楚风与吴习——明清的诗坛格局及清初诗坛走向》,《学术月刊》2009年3月第41卷3月号
    52、叶晔《明代中央文官制度与文学》,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4月
    53、张德建《学术分裂与明代复古文学的“道”论》,《中国文化研究》2009年秋之卷
    1、赵永纪《清初遗民诗概观》,《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1期
    2、王利民《王士祯的家世和家学渊源考》,《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6月第13卷第2期
    3、张兵《清初山左遗民诗群地分布态势与创作特征》,《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5月第38卷第3期
    4、何成《明清新城王氏家族教育探析》,《学海》2002年1月
    5、何成《明清新城王氏家族兴盛原因述论》,《山东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双月刊)2002年3月第2期
    6、于瑞桓《明末清初新城王氏婚姻简论》,《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4月第15卷第2期
    7、李圣华《王士禛与明遗民交游事迹考论》,《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第28卷,总第126期
    8、范建华《清初山东的遗民诗人》,《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双月刊)2007年7月第23卷第4期
    9、徐泳《稿本〈般上旧闻〉所记德平葛氏著述考索》,《山东图书馆季刊》2008年第4期
    10、卢忠帅《明清时期山东科宦家族的发家之道》,《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1月第26卷第1期
    11、赵克生《家礼与家族整合:明代东山葛氏的个案分析》,《求是学刊》2009年3月第36卷第2期
    12、马翠《明清山东望族初探》,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4月
    13、朱亚非《明清山东仕宦家族与家族文化》,《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4卷第6期,总第227期
    14、丁修振、赵晓明、王聿发、丁玉《新城王氏家族对明清山东文学的影响》,《淄博师专学报》2010年第2期,总第20期
    1、洪克夷《有关贾仲明与天一阁本〈录鬼簿〉、〈录鬼簿续编〉的异议》,《杭州大学学报》1984年6月第14卷第2期
    2、浦汉明《天一阁明蓝格抄本〈录鬼簿〉及〈续编〉作者刍议》,《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2期
    3、张志合《〈录鬼簿续编〉作者考辨》,《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6期
    4、刘孔伏《〈录鬼簿续编〉作者及成书年代考》,《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0年第1期
    5、浦汉明《〈录鬼簿续编〉作者贾仲明生平交游考略》,《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4期
    6、张志合《贾仲明及其增补本〈录鬼簿〉考论》,《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11卷第1期
    7、何绵山《诗论贾仲明〈凌波仙〉吊词》,《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2期
    8、李昕《〈玉壶春〉作者考》,《济南大学学学报》1992年第3期
    9、张云生《论贾仲明及其剧作〈玉壶春〉》,《冀东学刊》1994年第3期
    10、孔繁信《贾仲明和他的戏曲活动》,《东岳论丛》2001年1月第22卷第1期
    11、滕先森《贾仲明增补〈录鬼簿〉挽词摭谈》,《齐鲁学刊》2001年第4期,总第163期
    12、姚玉光《论〈录鬼簿续编〉的作者并非贾仲明》,《中国典籍与文化》2003年3月
    13、张进德《简论钟嗣成与贾仲明的[凌波仙]吊词》,《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11月第10卷第6期
    14、陈志《从〈录鬼簿〉看钟嗣成、贾仲明戏曲思想之异同》,《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月第46卷第1期
    1、徐扶明《李开先和他的“林冲宝剑记”》,《文史哲》1957年第10期
    2、郑传寅《李开先及其曲论》,《上海戏剧》1981年第2期
    3、王永健《一本别具一格的水浒戏——浅谈李开先的〈宝剑记〉》,《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3期
    4、宁茂昌《李开先及其文学主张》,《山东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4期
    5、曾远闻《论李开先与唐宋派》,《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
    6、卜键《关于李开先生平几个史实的考辨——兼与宁茂昌同志商榷》,《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2期
    7、卜键《李开先妻王氏墓志铭考引》,《戏曲艺术》1985年第3期
    8、卜键《新发现的李开先敕命三则考引》,《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第3期
    9、卜键《李开先及其〈宝剑记〉的再认识》,《汉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1期
    10、卜键《李开先著述一览表》,《汉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1期
    11、卜键《李开先疑事考(上)》,《戏曲艺术》1986年第4期
    12、卜键《李开先疑事考(下)》,《戏曲艺术》1987年第1期
    13、卜键、朱建新《〈宝剑记〉论略》,《艺术百家》1987年第2期
    14、谢柏良《李开先及其同仁的戏剧理论——嘉靖隆庆五十年的剧论走向》,《齐鲁学刊》1990年第2期
    15、卜键《所见明刻本李开先〈闲居集〉及其他》,《文献季刊》1991年第4期
    16、黄洽《李开先文学创作新议》,《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4年第2期
    17、任远《试论李开先的散文创作》,《济南大学学学报》1995年第5卷第1期
    18、黄洽《李开先文学思想嬗变管窥》,《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4期
    19、李献芳《李开先和他的杂剧创作》,《山东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总第61期
    20、祝肇年《〈宝剑记〉述评》,《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
    21、李献芳《简论李开先思想的变化与文艺观的创新》,《齐鲁学刊》1997年第5期
    22、黄洽《李开先与通俗文学》,《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3期
    23、李永祥《〈宝剑记〉三题》,《济南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24、解玉峰《读南图馆藏李开先〈改定元贤传奇〉》,《文献季刊》2001年4月第2期
    25、梁海柱《李开先与嘉靖八才子交往考论》,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年5月
    26、吴书荫《〈词谑〉的作者献疑》,《艺术百家》2002年第2期
    27、李献芳《李开先的〈宝剑记〉与明中叶社会思潮》,《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7月第21卷第4期
    28、甘子超《〈宝剑记〉结构管见》,《红河学院学报》2004年6月第2卷第3期
    29、黄仕忠《〈词谑〉作者确为李开先——与吴书荫先生商榷》,《艺术百家》2005年第1期,总第81期
    30、王卓《文体选择与李开先的文学思想》,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5月
    31、陈浩《李开先行实考二则》,《山东图书馆季刊》2006年第3期
    32、王国彬《李开先戏曲研究》,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5月
    33、郑利华《“嘉靖八才子”与明代正、嘉之际文坛的复古取向》,《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3月第24卷第2期
    34、甄炜旎《〈元刊杂剧三十种〉与李开先旧藏之关系》,《中国典籍与文化》2008年第1期,总第64期
    35、李盟盟《论李开先〈中麓画品〉的成因》,《北方美术》2008年2月
    36、王博雅《李开先戏曲创作研究》,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5月
    37、何宗美《北曲南歌,悠游词会——李开先与章丘词社考论》,《文艺研究》2008年第12期
    38、李克和《论李开先的曲学贡献》,《戏剧文学》2009年第1期,总第308期
    39、刘恒《李开先〈词谑〉述评》,《戏剧文学》2009年第2期,总第309期
    40、时红明《明清水浒戏与小说〈水浒传〉》,《四川戏剧》2009年第2期,总第128期
    41、刘恒《李开先曲论之贡献》,《齐鲁学刊》2009年第6期,总第213期
    1、朱易安《明人选唐三部曲——从〈唐诗品汇〉〈唐诗选〉〈唐诗归〉看明人的崇唐文化心态》,《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
    2、朱易安《后七子和明末文人的唐诗观——明代唐诗批评史研究之二》,《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3期
    3、李伯齐《李攀龙及其诗歌简论》,《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5期
    4、陈国球《简论唐诗选本与明代复古诗说》,《文学评论》1993年第2期
    5、罗仲鼎《混成之美的追求——从一个口号的争论谈起》,《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1期
    6、唐嗣德《登临览胜,一骋思情——李攀龙〈杪秋登太华山绝顶〉赏析》,《修辞学习》1999年第1期,总第91期
    7、吴微《李攀龙诗歌艺术散论》,《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8月第27卷第3期
    8、陈卓《试论李攀龙绝句的艺术特色》,《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9月第27卷第5期
    9、毕伟玉《李攀龙唐诗选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5月
    10、蒋鹏举《李攀龙简谱》,《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11、张广绍《在文学复古之外——李颀、李攀龙两首七律的比较》,《古典文学知识》2005年第1期
    12、蒋鹏举《李攀龙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4月
    13、景献力《李攀龙〈古今诗删〉删诗标准与其理论主张的偏离》,《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总第76期
    14、王相宾《一面文学复古运动的帅旗——评明代李攀龙〈唐诗选〉》,《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6卷第4期
    15、蒋鹏举《李攀龙诗歌意象研究——以“风尘”意象为中心》,《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16、蒋鹏举《李攀龙佚文一则》,《文献季刊》2007年1月第1期
    17、谢国旺《论李攀龙〈古今诗删〉的诗学取向》,《天中学刊》2007年2月第22卷第1期
    18、王秋朋《李攀龙年谱稿》,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5月
    19、谢国旺《明代古诗选本研究》,河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5月
    20、蒋鹏举《理想与现实的背离——论李攀龙边塞诗的创作》,《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西安)》2007年12月第24卷第4期
    21、蒋鹏举《评杜、选杜与学杜——明代李攀龙对杜诗的传承》,《青海社会科学》2008年1月第1期
    22、孙学堂《李李攀龙与初盛唐诗》,《中国诗歌研究》2008年第5辑
    23、陈昌云《李攀龙“视古修辞,宁失诸理”说的历史解读——兼论七子派的散文文体观》,《宿州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24、郭妍《失意定格的窘境——李攀龙七律对李颀的“拟议”与“变化”》,《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6月第30卷第3期
    25、冯小禄《李攀龙受批判原因探论》,《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总第156期
    26、曹春茹《朝鲜文人对李攀龙诗文的接受与批评》,《昆明学院学报》2009年9月第5期
    27、付琼《顺应与反动:明清宗派语境中诗歌选本的衍生机制》,《社会科学家》2010年1月第1期,总第153期
    1、许金榜《边贡的文学成就》,《济南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
    2、纪锐利《边贡年谱简编》,《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3、纪锐利《边贡的诗学理论与创作》,《东岳论丛》2001年9月第22卷第5期
    4、王春晓《边贡及其诗歌探析》,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4月
    5、李德强《边贡对王士禛诗歌创作的影响》,《柳州师专学报》2009年6月第24卷第3期
    6、贺晓艳《浅论边贡的诗学理论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11月第24卷第11期
    1、韩伟《刘效祖散曲〈无题〉赏析》,《名作欣赏》1989年第1期
    2、刘英波《刘效祖及其散曲浅论》,《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3、刘英波、刘虎《试论刘效祖散曲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泰安师专学报》2002年7月第24卷第4期
    4、刘英波、张凤英《刘效祖及其散曲的“俗”》,《滨州师专学报》2003年3月第19卷第1期
    5、刘英波《活泼率真、旷放清丽的刘效祖散曲》,《古典文学知识》2003年第6期
    6、刘英波《明代四位散曲家补正》,《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2月第26卷第1期
    1、宋家庚《王象春和他的〈齐音〉》,《济南大学学学报》1993年第2期
    2、李圣华《王象春论》,《泰安师专学报》2002年1月第24卷第1期
    3、张永刚《大雅久不作,古风起三齐——东林党冯琦、公鼐、王象春创作考述》,《德州学院学报》2009年2月第25卷第1期
    4、李婷婷《王象春王初桐济南竹枝词语言对比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4月
    5、李婷婷《王象春〈北庙〉中的民俗词释读》,《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年第5期
    1、商松石《明代女诗人邢慈静》,《东岳论丛》1990年第2期
    2、郭兆昆、卢亦木《晚明女文学家、书画家邢慈静述略》,《德州师专学报》1997年第13卷第3期
    3、孙建功《书画奇葩邢慈静》,《山东审计》2002年4月
    4、党月异《邢慈静与李清照之比较》,《电影评介》2009年第6期
    5、夏青《静扫前尘拈发针,翰墨清气满乾坤——试谈邢慈静生平及其艺术成就》,《北方美术》2010年1月
    1、李崇葵《民族忧愤心绪的外观化——徐夜及其咏怀诗简论》,《滨州师专学报》1994年3月第10卷第1期
    2、邱文山《徐夜研究的一部开拓之作——〈徐夜诗选注〉评介》,《淄博师专学报》1994年第3期
    3、张光兴《徐夜与顾炎武》,《齐鲁学刊》1994年第5期
    4、赵俪生《东痴·渔洋·秋谷——十七、八世纪淄博地区三大诗人之比较》,《齐鲁学刊》1995年第2期
    5、李崇葵《有关徐夜生平中几个关节问题的考辨》,《淄博师专学报》1997年第2期
    6、李崇葵《关于徐夜生卒年的考订》,《文献季刊》1997年第4期
    7、王兆本《关于爱国诗人徐夜》,《胜利论坛》1999年第4期,总第53期
    8、宫泉久《齐风大出歌诗后——论清初山左隐逸诗人徐夜的侠诗》,《理论学刊》2008年2月第2期,总第168期
    9、陈潇《清初遗民诗人徐夜诗歌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5月
    1、赵俪生《顾炎武与张尔岐》,《东岳论丛》1985年第5期
    2、陆林《明代〈弘正诗钞〉辑者考》,《中国典籍与文化》2002年第1期
    3、刘丽颖《邢侗书法研究》,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5月
    4、刘昆《由“北邢南董”到身后寂寥——试析邢侗书史地位变迁的原因》,《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5、王秀文《高珩与〈栖云阁诗〉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5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