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岭南盆景的艺术风格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盆景艺术历史悠久,因为它再现了大自然的美景,使人们不下厅堂就可以览胜,所以很受欢迎。中国岭南盆景艺术是中国盆景艺术的一个重要流派,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一直吸引着国内外盆景爱好者。近些年来,岭南盆景发展迅猛,取得了很大成就,对这一流派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本文从中国岭南盆景艺术的起源入手,进而阐述岭南盆景的萌发条件及发展过程。岭南盆景艺术的风格包括创作风格和岭南盆景的作品风格。在岭南盆景创作中树种的选择尤为重要,是岭南盆景创作的首要条件;其次,岭南盆景的“截枝蓄干”创作技法独特,创作的作品自然野趣。枝法讲究疏密得当,有争有让,突出表现了岭南盆景的近树型特点;岭南盆景的树型多种多样,体现着创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
     岭南盆景艺术的辉煌与岭南盆景大师们的卓越贡献是分不开的,孔泰初、素仁和尚以及莫珉府等等大师们所创作的作品苍劲有力、飘逸自然、野趣横生,其审美价值突出,造就了目前岭南盆景在全国盆景艺术中的重要地位。本文从岭南盆景创作的艺术特点、作品展现的独特艺术风格以及岭南盆景的审美价值等方面进行了较详尽的分析研究,对岭南盆景艺术风格的研究更加科学。
China has a long history of Penjing art. It is very popular because it depicts the beauty of nature, and people can go sightseeing without going out of their rooms. I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branches in china's Penjing art. The unique artistic style of it has attracted enthusiasts both of people at home and abroad.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t, great achievements have made so that the research of this branch is becoming more depth.
     Based on the original of Penjing art in China, the paper expounds the germination conditions an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Lingnan Penjing; The style of Lingnan Penjing art include style of invent and style of production.Choice of tree in the Lingnan Penjing is very inportance. The trees of Lingnan Penjing is Jiulixiang, Quemei, Rongshu and Zhizi. They are strong. The skill of Lingnan penjing is alone.Modle of trees is all of kinds.
     This paper tries to give an analysis between Lingnan Penjing and other artistic styles.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three levels of artistic creation, products and critical appreciation, investigates a comprehensive and thorough study, and anticipates to exert the modest strength for the further innovation of Lingnan Penjing in the future. The article finally compares objectively Lingnan branch of Chinese Penjing art to other school features, and affirms the important position of Lingnan Penjing in all kinds of the schools of China.
引文
1参考李伟钊:《广东盆景》,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年版,第8页——第10页
    2参考王文通、舒浩光:《岭南盆景一本通》,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年版,第6页——第8页
    3参考刘仲明、刘小翎:《岭南盆景艺术与技术》,广州出版社1998年版,第9页
    4参考吴德培:《中国岭南盆景》,广东科技出版社1995年版,第204页——第207页
    5《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第295页
    6此图选自胡一民:《徽派盆景》,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年版第52页
    7此图选自吴德培:《中国岭南盆景》,广东科技出版社1995年版,第41页
    8《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22页
    9杨恩寰、梅宝树:《艺术学》,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22页
    10此图选自吴德培:《中国岭南盆景》,广东科技出版社1995年版,第175页
    11此图选自余晖、谢荣耀:《岭南盆景佳作赏析》,广东科技出版社1998年版,第79页
    12此图选自余晖、谢荣耀:《岭南盆景佳作赏析》,广东科技出版社1998年版,第35页
    13此图选自陈金璞、刘仲明:《岭南盆景传世珍品》,广东科技出版社1998年版,第21页
    14参见本文第3章素仁作品图
    15陈金璞、刘仲明:《岭南盆景传世珍品》,广东科技出版社1998年版,第83页
    16陈金璞、刘仲明:《岭南盆景传世珍品》,广东科技出版社1998年版,第83页
    17此图选自陈金璞、刘仲明:《岭南盆景传世珍品》,广东科技出版社1998年版,第17页
    18陈金璞、刘仲明:《岭南盆景传世珍品》,广东科技出版社1998年版,第91页
    19吴德培:《中国岭南盆景》,广东科技出版社1995年版,第257页
    20此图选自陈金璞、刘仲明:《岭南盆景传世珍品》,广东科技出版社1998年版,第10页
    21此图选自陈金璞、刘仲明:《岭南盆景传世珍品》,广东科技出版社1998年版,第23页
    22此图选自吴培德:《中国岭南盆景》,广东科技出版社1995年版,第75页
    23陈金璞、刘仲明:《岭南盆景传世珍品》,广东科技出版社1998年版,第85页
    24此图选自吴培德:《中国岭南盆景》,广东科技出版社1995年版,第67页
    25此图选自余晖、谢荣耀:《岭南盆景佳作赏析》,广东科技出版社1998年版,第27页
    27此图选自陈金璞、刘仲明:《岭南盆景传世珍品》,广东科技出版社1998年版,第30页
    28陈金璞、刘仲明:《岭南盆景传世珍品》,广东科技出版社1998年版,第85页
    29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34页——第35页
    30郎绍君、水中天编:《二十世纪中国美术文选》之《我的现代绘画观》,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年版,第518页,
    31此图选自余晖、谢荣耀:《岭南盆景佳作赏析》,广东科技出版社1998年版,第9页
    32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0页
    33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9页
    34此图选自吴德培:《中国岭南盆景》,广东科技出版社1995年版,第51页
    35丹纳:《艺术哲学》,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18页
    36此图选自《中国岭南盆景》,广东科技出版社1995年版,第13页
    37资料来源于吴德培:《中国岭南盆景》,广东科技出版社1995年版,第14页
    38此图选自吴德培:《中国岭南盆景》,广东科技出版社1995年版,第15页
    [1]丹纳.艺术哲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2]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3]H·G·布洛克.现代艺术哲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4]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5]滕守尧.艺术社会学描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6]杨恩寰、梅宝树.艺术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7]杨恩寰.美学引论[M].辽宁:辽宁大学出版社,2002
    [8]苏本一.苏本一谈盆景艺术[M].安徽: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9]彭春生、李淑萍.盆景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10]凡一.树桩盆景美学浅说[M].江苏: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
    [11]赵正达.中国花卉盆景全书[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
    [12]赵庆泉.中国盆景:造型艺术分析[M].同济大学出版社,1989
    [13]高德举.中国盆景[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14]张衍泽.盆景欣赏与制作技艺[M].湖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15]邵忠.中国盆景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16]李真、魏耘.盆景技艺入门[M].安徽: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17]马文其、魏文富.中国盆景创作与欣赏[M].天津:金盾出版社,1995
    [18]沈镇昭.中外盆景名家作品赏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19]邵忠.中国盆景技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20]马文其.山水盆景制作与欣赏[M].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
    [21]胡一民.徽派盆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
    [22]马文其.盆景制作与养护[M].天津:金盾出版社,2001
    [23]拙园、任世杰.中国盆景美学[M].安徽美术出版社,1991
    [24]李伟钊.广东盆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25]吴培德.中国岭南盆景[M].广东:广东科技出版社,1995
    [26]刘仲明、刘晓翎.岭南盆景艺术与技术[M]广东:广州出版社,2000
    [27]余晖、谢荣耀.岭南盆景佳作赏析[M].广东:广东科技出版社,1998
    [28]贾祥云、李峰、贾曼.中国盆景起源研究[J].中国园林.2004.(5).
    [29]石万钦.给盆景艺术注入时尚元素[J].中国花卉园艺.2004.(15).
    [30]王珏、彭春生、梅红.魏晋南北朝的美学思想和盆景艺术[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3.(3).
    [31]葛才江,罗震宇.谢赫六法与盆景艺术[J].绿化与生活.2001.(6).
    [32]谢荣耀.浅谈香港盆景的艺术特色[J].广东园林.1998.(3).
    [33]黄昊.浅谈盆景艺术之意境[J].江苏绿化.1998.(2).
    [34]周武忠.中国盆景艺术鉴赏[J].中国园林.1997.(5).
    [35]惠幼林.盆景艺术应走多样化之路[J].花木盆景.2005.(2).
    [36]石万钦.“中国气派”的盆景[J].花木盆景.2005.(9).
    [37]胡乐国.盆景是艺术[J].花木盆景.2005.(11).
    [38]彭建.第六届中国盆景展中看到的喜和忧[J].中国花卉盆景.2005.(7).
    [39]夏著华.何为中国盆景?艺术创作使命何在[J].中国花卉盆景.2005.(7).
    [40]陈洪奎.“大树与高山的双重表现”是一种失误[J].中国花卉盆景.2005.(7).
    [41]柯孝仁.不是意外的惊喜[J].中国花卉盆景.2005.(9).
    [42]郎绍君、水中天.二十世纪中国美术文选:我的现代绘画观[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