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期铭文石刻新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早期石刻的研究是一个比较沉寂的学术领域,这突出的表现在对早期石刻整体的研究和对其重要组成部分——碑的探究方面,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答。早期石刻整体的研究方面包括宏观的金石演变趋势如何;早期的石刻有哪些,其中有没有特征与规律可寻;在金石发展演变的背景下如何为春秋时期石鼓的形制、内容、功用等重新定位。碑的方面主要是何时产生了无铭碑;其种类、功用如何;无铭碑又是如何发展演变为有铭碑的,其历程如何。这些都是本文要重点论证的问题。
     本文力图在宏观趋势的把握方面和在一些具体的石刻研究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并且利用宏观和微观结合,纵横交织的方法来达到既对石刻发展的大背景有所俯瞰,同时又能对其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加以说明并试图解答的目的。
     本文除绪论外共有六章,其中绪论主要对当前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选题的意义、研究的现状、文章的结构和内容等诸多的问题进行了概述。第六章对文中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一些问题,存在着一些疑问的问题做了进一步的说明和补充,作为余论。
     除了绪论和余论之外,文章的主题部分共有五章,这五章其实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早期的有铭石刻,包括第一章石刻的渊源,第二章先秦时期的有铭石刻,第三章石鼓;第二部分主要论述碑的内容,包括第四章对先秦无铭碑的诸多问题系统而详尽的分析,第五章探讨无铭碑到有铭碑的发展演变史。
     早期石刻部分是鉴于学术界对于石刻的研究多集中于汉唐,而对于早期有铭石刻研究薄弱的现状而作。商周的石刻一直是研究的弱项,对于早期的石刻有哪些、类别如何等这些问题从未有人加以系统的整理;早期的石刻和金器又有何种联系,金石演变有什么规律,则基本上没有人加以总结。在这部分里,主要是对于早期的一些有铭石刻做了汇总,对金石发展演变中金盛石衰的趋势作了分析。商周正是由金器向石器演变的重要过渡期,在这一过程中,石器继承了金器“传文”的功能,而又逐渐抛弃了原先金器“传器”的一些功能,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一些特征。先秦时期的有铭文石刻包括商代的石簋以及一些石磬,春秋战国时期的石刻主要有石鼓、诅楚文、盟书类、守丘刻石等,这些石刻总的特点就是处于金石过渡期,有着这一时期的鲜明特征,就是由“传器兼传文”到“传文”的过渡。
     这部分也对于石鼓做了重点的分析,从其形制和铭文内容方面来看,这一时期的石鼓受到金石过渡阶段规律的制约,必然符合当时的礼制和惯例、风俗,其作为一件和金器功能相同的祭天的礼器,其形制必然为仿真鼓而制成的鼓形。其内容也和秦襄公祭天有关。
     碑的部分对无铭碑何时产生、其种类和功能、无铭碑到有铭碑的发展演变史等问题作了深入的探究,由于资料的奇缺,这一部分前人关注的极少。我们从文献考订和文字训诂,从儒学发展的大趋势,从鲁国故地孔子思想和礼仪文化的保存和传承等诸多方面来尝试着——给出合理的解释。
     无铭碑何时产生的问题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先秦时期是否有无铭碑,然后才是何时有的问题。本文从二《礼》尤其是《仪礼》一书何时产生,内容来源,文字和内容是否可信,《仪礼》一书古文经和今文经关于碑的字形及相关内容的记载是否有异同,《说文》一书对碑字的摹写是否有变化等诸多方面、多个角度来充分的考证,说明无铭碑至少在孔子时期就已经出现是真实可信的。同时如果更进一步前推,从祭祖的礼仪和场所、礼物、礼器等方面来看,则早在商代,最迟在西周就已经有了无铭碑。
     其种类则主要分为宫室之碑和下棺之碑,其中又可以加以细分,功用也随之有所差异。二者产生的顺序则是先有前者,后者是采用了前者的形制。
     无铭碑到有铭碑的发展演变史是和宗周礼仪和儒学的兴衰同步的,宗周时期采用无铭碑,战国、秦代时无铭碑的发展出现了暂时的中断,到了西汉的晚期和新莽时期,无铭碑随着儒家仪礼的大力倡导也出现了复兴,并很快的演变为有铭碑,而这一过程最早是在鲁国故地完成的,因为这里保留了传统的礼仪和文化,更为重要的是保存了孔子所编订的礼仪典籍,这是鲁地碑复兴、演变的前提和基础。
     以上就是本文的结构框架和内容概述,至于较为详细的概述则在绪论部分展开!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early time carved stone's is a quite quiet sphere of learning, this prominent performance to whole early carved stone research and regarding carved stone important part--tablet inquisition aspect, but also many questions need to explain, The research of the whole early carved stone including the macroscopic inscription on stone tablet and bronze evolution tendency, how many of the early carved stone, is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 and the rule may seek, under the inscription on stone tablet and bronze development evolution history's background,how to localization to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ime Shi-Gu carved stone construction,for example the content, the function and so on a series of questions;About the tablet aspect is mainly when the non-inscription tablet is produces, its type, the function, and how does the non-inscription tablet is also evolves to the inscription tablet, how course it is. These are the key proof the question in this article.
     This article tries have the breakthrough and the innovation hard in the macroscopic tendency assurance aspect and in some concrete carved stone research aspect. In macroscopic and microscopic unifies mutually, vertically and horizontally interweaves the method achieves both has a bird's eye view to the carved stone development big background, simultaneously and can explain the goal which to some concrete questions and attempts to give some explain.
     This article structure has six chapters besides the introduction, the introduction mainly to some questions of current research, the significance of selected topic, the research present situation, the article structure and the content and so on many questions. Last chapter is sixth chapter,to avoid with introduction redundant, simultaneously also in view of the fact that still have some questions not to obtain the very good solution in the article yet, some also has some questions, even is the view has the inconsistent place to which indicates in the article, some are may the place which supplemented to the article elaboration, therefore these content put in the sixth chapter of Yu Lun part.
     Besides the introduction and Yu Lun part, the article of subject part has four chapters, actually these four chapters may divide into two major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Previous arranges, is mainly the elaboration early time has the engraved inscription carved stone, including the chapter of carved stone's origin, the second chapter of pre-Qin period has the engraved inscription carved stone, third chapter of stone drum; The second part is the next arranges, mainly elaborates the tablet content, including the fourth chapter to pre-Qin non-inscription tablet many questions systematic and exhaustive analysis, the fifth chapter is discusses the non-inscription tablet to have the inscription tablet development evolution history.
     The previous arranges of the early carved stone is mainly aims at the carved stone research of the academic is mainly concentrates regarding in Han and Tang dynasty, but has the weak research engraved inscription carved stone regarding other time interval early time particularly. the research of Three generation is weak, regarding the early carved stone, how the category is, nobody perform system's reorganization; how The early carved stone relate the gold vessel, and what rules is, nobody summarize these question. In this part, was mainly compiles the engraved inscription early carved stone, to make the analysis the tendency which to the inscription on stone tablet and bronze development evolution history of gold vessel's fade to stone tablet's prosperous. Three generation of times were the important transition period precisely by the gold vessel evolved to the stone implement, the stone implement have inherited the gold vessel "passed on the article" the function in this process, and has abandoned the original gold vessel "passed on" some functions gradually, has formed some characteristics which one were in sole possession. The pre-Qin period has the engraved inscription carved stone including Shang Dynasty's Shi Gui as well as some stone Q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Warring States time carved stone mainly has Shi Gu, zu Chu Wen, the written pledge of sworn brothers class, to defend the earthen mound to carve as well as other carved stone, these carved stone total characteristic is in the inscription on stone tablet and bronze transition-period, has this time distinct characteristic, is he transition in "passes on the concurrently biography article""passes on the article" t.
     This part has also made the key analysis regarding Shi Gu carved stone, looking from its construction and the engraved inscription content aspect, it is restrictioned by the rule of inscription on stone tablet and bronze development, conformed to rituals of state and the convention, the custom inevitably then, its function achievement the sacrificial vessel which same offered sacrifice to heaven with the gold vessel, its construction inevitably the drum shape which made for the simulation drum. Its content also offers sacrifice to heaven with Qin-xiang gong.
     When next arranged the tablet the part is mainly make the thorough inquisition its type and the function, development evolution history of the non-inscription tablet to the non-inscription tablet to has inscription tablet questions,and so on. As a result of material very scarce, few pay attention to this part of predecessors. We from the literature examination and the writing explanations of words in ancient books, from the major tendency of Confucianism development, Thought the etiquette former home grounds of Lu Guoculture's preservation and the inheritance and so on, to give the reasonable explanation.
     To solve when the non-inscription tablet produce, the first question need to solve is whether is inscription tablet in the pre-Qin period, then is when. This article full particularly when "Er-Li" especially'YI-Li'produce, the content originates, whether writing and content is credible,"Yi-li" correlation content record whether i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after with Jinwen after about tablet glyph,"Shuo-wen" to tablet character facsimile whether to have the change and so on,, explaines that the non-inscription tablet already appeared at least in the Kong-Zi time, this is real credible. Before simultaneously if the further pushes, looking from aspects and so on ancestor worship etiquette and place, gift sacrificial vessel, then as early as in the Shang Dynasty, most late already had the non-inscription tablet in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Its type mainly divides into tablet of the royal palace and under tablet of the coffin, may perform to subdivide, the function also has a difference along with it. The two produce the order was first has the former, the latter has used the former's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evolution history of the non-inscription tablet to the inscription tablet is along with Confucianism prosperity and decline synchronization, the ancestor time uses the non-inscription tablet, when the Warring States, Qin the non-inscription tablet's history presented the temporary interrupt, to Western Han Dynasty's later period and the xin dynasty established by Wang-mang time, the non-inscription tablet also presented the revival along with the Confucianist ili's initiative vigorously, and the very quick evolution to have the inscription tablet, but this process is most early completes in the Lu Guo former home grounds, because here retained the traditional etiquette and the culture, has preserved the Kong Zi compile and amend etiquette ancient book more importantly, this is the old Lu tablet revivalWith evolution premise and foundation.
引文
①(清)叶昌炽撰,柯昌泗评《语石语石异同评》,中华书局,1994年4月第1版。
    ②马衡著《凡将斋金石丛稿》,中华书局出版,1977年10月第1版。
    ③陆和九著《中国金石学讲义》,北平大学,1933年印本;《中国金石学讲义》,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10月影印本。
    ④朱剑心著《金石学》,商务印书馆,民国29年(1940)初版;《金石学》,文物出版社,1981年9月新1版。(注:本文所用皆是最新的本子,下面皆同。)
    ⑤容庚《商周彝器通考》(上、下),(燕京学报专号之十七),1941年哈佛燕京学社初印本;《商周彝器通考》(上、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8月新1版。
    ⑤赵超《中国古代石刻概论》,文物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
    ⑥徐自强、吴梦麟《古代石刻通论》,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
    ⑦毛远明《碑刻文献学通论》,中华书局,2009年12月第1版。
    ⑧关于夏代是否存在,学术界尚有争论,“古史辨”学者认为这时没有确切的文字记载,尚处于传说时期。
    ①朱剑心《金石学》,13页。
    ②马衡《凡将斋金石丛稿》,中华书局出版,1977年10月第1版,65页。
    ①(汉)袁康撰《越绝书》15卷。上海涵芬楼影印双栢堂刊本
    ②(宋)沈括《梦溪笔谈》,元大德九年陈仁子东山书院刻本,文物出版社,1975年1版影印本,刘式今《中国考古学小史》,《河北大学学报》,1993年4期。
    ③(西汉)司马迁《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1版,271页。
    ④(清)王先慎撰,钟哲点校《韩非子集解》卷3《十过》第10,中华书局,1998年7月第1版,70-71页。
    ⑤(宋)林希逸撰《考工记解》卷上。《四库》本。
    ⑥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3月第1版,1101-1105页。
    ①(汉)郑氏注, (唐)陆德明音义,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卷41《冬官考工记下·陶人》。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整理本,1326页。
    ②《说器·上》,熊寥,熊微编注《中国陶瓷古籍集成》,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383-398页。
    ③李济《殷墟陶器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177-183页,
    ④陈直撰辑《关中秦汉陶录》(上下),中华书局,2006年2月第1版。
    ⑤(唐)张怀瓘撰《书断》卷上。《四库》本。
    ①(北魏)郦道元注,(民国)杨守敬,熊会疏,段熙仲点校,陈桥驿复校《水经注疏》卷3《河水》,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6月第1版,210、215页。
    ②刘心明《论历史文献中的石刻文献》,《理论学刊》,2006年第3期,89-92页。
    ①施蛰存撰《水经注碑录》目录,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6月第1版。
    ②朱剑心《金石学》,13页。
    ①马衡著《凡将斋金石丛稿》,中华书局出版,1977年10月第1版,65页。
    ②欧斌《何为“金石档案”》,《档案时空》,1990年4期。
    ③(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2篇上《口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0月第1版,56页。
    ①(周)墨翟撰《墨子》卷13《鲁问》第49。《四部丛刊》本。
    ①(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中华书局,1958年,1905页。
    ③(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卷49,(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李学勤主编整理本。1362页。
    ④(清)李遇孙《金石学录》卷1,新文丰出版公司编辑部辑《石刻史料新编》2辑17册,12383页。
    ①分类及各类所包括的各种形制的器物可以参见容庚《商周彝器通考》(1941年)上册《类别》,21-24页;下册所附图,12页, 《金文集成》37册。刘庆柱等主编《金文文献集成》(全46册),线状书局,2005年7月第1版。
    ②(周)墨翟撰《墨子》卷11《耕柱篇》第46, 《四部丛刊》本。
    ①马承源《中国古代青铜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1版,67、24、68、70页。
    ②郭沫若主编《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科学出版社,1957年,第6-10页。
    ③(汉)郑氏注, (唐)陆德明音义,孔颕达疏《礼记正义》卷49《祭统》。李学勤主编整理本,1357-1358页。
    ④马承源《中国古代青铜器》,第80-81、99-100页。
    ①马承源《中国古代青铜器》,92、96、99、120页。
    ②张传玺《契约史买地券研究》下编《买地券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8月第1版。
    ①(晋)杜预注,(唐)陆德明音义,孔颕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34,958-95页9;卷14,391页;卷25,697页。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整理本。
    ①《湖北崇阳出土一件铜鼓》,《文物》,1978年4期。
    ②樋口隆康编集《泉屋博古》,便利堂,1985年,1-2页;转引之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9月1日第1版,327页。
    ③《山西灵石旌介村商墓》,《文物》,1986年11期。
    ④北京大学历史教研室商周组编著《商周考古》,文物出版社,1979年1月第1版。第86页。
    ①于省吾《双剑移吉金图录》,《金文集成》20册,第3-5页;于省吾《双剑移吉金文选》卷一所收为钟,《金文集成》25册。
    ②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金文集成》20册,第165-180、315-324页;秦国钟,《金文集成》20册,第289-291、388-389页。
    ③《金文集成》第108页;《金文集成》第121、128、132、134页。
    ①(晋)杜预注,(唐)陆德明音义,孔颕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5,135页。十三经注疏整理本。
    ②姜涛,王龙正等《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M2008发掘简报》,《文物》,2009年2期。
    ③(西汉)司马迁《史记》卷23《礼书》,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1版,1159页。
    ①以上所举实例参考马承源《中国古代青铜器》,25-28页。
    ②马承源《中国古代青铜器,121-122页。
    ③同上,如虎纹镜、五山纹镜、长信宫灯、龙凤云案、云纹敦,第123、134、135、128、129页;如子禾子釜、商鞅方升,第120、131页;如作为免税凭证的鄂君启节,第129页。
    ④同上,第39页。
    ⑤李学勤《战国题铭概述》(上、中、下),《文物》1959年第7、8、9期。《金文集成》27册,427-430页。
    ①《中国古代石刻概论》,文物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第77-83页
    ①商承祚《石刻篆文编》(考古学专刊乙种第四号),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年9月第1版。第1页。石藏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②李裕群、韩梦如《山西闻喜县发现龙山时期大石磬》,《考古与文物》,1986年2期;高炜、高天麟《关于陶寺墓地的几个问题》;陶福海《山西襄汾大崮堆山发现新时期的时代磬坯》,《考古》,1988年12期。
    ①商承祚《石刻篆文编》,1页。商氏第1石录文为“永中”。
    ②于省吾集《双剑誃古器物图录》(共8册),北京虎坊街大业印刷屋,民国29年11月初版。卷下,第17、20、23、24页。这套丛书还有《甲骨文字释林》,《双剑移吉金文选》,《双剑移古器物图录》,《商周金文录遗》,《泽螺居诗经新证、泽螺居楚辞新证》等。其中有石器,有文字考证,可以参考。
    ③《史记》卷5《秦本纪》,174-175页。
    ①容庚《古石刻零拾》,1934年北京琉璃厂。
    ②姜亮夫《秦诅楚文考释——兼释亚驼、大沈久湫两辞》,《兰州大学学报》,1980年4期。
    ③《诅楚文考释》,见《郭沫若全集》,科学出版社,1982年9月第1版,第295-298。
    ④《秦<诅楚文>所表演的“诅”的巫术》, 杨宽,文学遗产,1995年第5期。
    ①(汉)郑玄注,(唐)陆德明音义,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卷25,658-659页,十三经注疏本。
    ②(宋)王与之《周礼订义》卷43。《四库》本。
    ③(晋)杜预注,(唐)陆德明音义,孔颕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16,451-452页;卷31,898-899页;十三经注疏本。
    ④杨宽《秦<诅楚文>所表演的“诅”的巫术》,《文学遗产》,1995年第5期。
    ①《周礼注疏》卷43,951页,十三经注疏本。
    ②《侯马盟书》,41-43页。
    ③《河南温县东周盟誓遗址一号坎发掘简报》,《文物》1983年第3期。
    ④郭沫若主编《甲骨文合集》14556,宾。中华书局,1979-1982年。
    ⑤《甲骨文合集》12948正,宾。
    ⑥《水经注疏》卷28,第2368页。《晋书·杜预传》云:“预刻二石为碑,纪其功勋,一沈万山之下,一立岘之上。”则说一立山上,一沉水下。与《水经注》所记二碑俱沉水下不同。
    ①赵平安《从“箸者石章”的解释看诅楚文刻石的形制》,(《学术研究》,1992年第1期。
    ②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温县东周盟誓遗址一号坎发掘简报》,《文物》1983年第3期,第78页;唐兰《侯马出土晋国赵嘉之盟载书新释》,《文物》1972年第8期。
    ③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侯马盟书》,文物出版社,1976年12月第1版。
    ④郭沫若《侯马盟书试探》,《文物》1966年第2期,第4页:陈梦家《东周盟誓与出土载书》,《考古》1966年第5期;唐兰《侯马出土晋国赵嘉之盟载书新释》《文物》,1972年第8期,第58页;高明《侯马载书盟主考》《古文字学研究》第1辑,1979年8月,第113页。
    ①《文物》,1983年第3期,第89页。
    ②白光琦《史学月刊》1984年第4期,第47页。
    ③冯时《侯马盟书与温县盟书》,《考古与文物》1987年第3期,第47页;程峰《侯马盟书与温县盟书》,《殷都学刊》2002年第4期,第48页。
    ④《侯马盟书》,11-15页。
    ⑤郝本性《从温县盟书谈中国古代盟誓制度》,《华夏考古》,2002年第2期。
    ⑥《侯马盟书》,35-36页。
    ①《殷都学刊》2002年第4期,第48页。
    ②《侯马盟书》,第11页;第101-103页。
    ①张守中《河北省平山县战国时期中山国墓葬发掘简报》一文说本石是在中山墓附近从村民手中征集而来,《文物》,1979年第1期。
    ②《语石语石异同评》第1-2页,原文见《史料新编》第四编的《石交录》。
    ①王辉、焦南锋、马振智《秦公大墓石磬残铭考释》一文对此有详细考释,见《秦文字集证》,台湾艺文印书馆。
    ②胡小石《考尚氏所藏古夹钟磬》《胡小石论文集》第195页;第197-20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6月第1版。
    ③李学勤《秦怀后磬研究》,《文物》,2001年第1期:徐宝贵《怀后磬年代考》,中国古文字研究会《古文字研究》第24辑,中华书局,2003年6月,第340-344页。
    ④《语石语石异同评》,第1-2页,原文见《史料新编》第4编的《石交录》。
    ⑤诸城县博物馆《山东诸城县齐长城遗址发现一方刻石》,《考古》,1987年第3期,第277-278页。
    ①程章灿《从金到石从廊庙到民间——石刻的兴起与文化背景》,《中国典籍与文化》,1995年第4期;程章灿《汉唐石刻:中国式的纪念与记忆》, 《图书馆杂志》,2012年第2期。
    ①徐宝贵《石鼓文整理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1月第1版。
    ②杨宗兵《石鼓文及其时代研究评述》,《考古与文物》,2006年第3期。
    ③高明《论石鼓文年代》,《考古学报》,2010年第3期。
    ④徐宝贵《石鼓文整理研究》,610页。
    ①同上,606-626页。
    ②马衡《凡将斋金石丛稿》,中华书局,1977年10月第1版,169-174页。
    ①马衡《凡将斋金石丛稿》,中华书局出版,1977年10月第1版,171-172页。
    ②各家观点、引文及出处可以参见《石鼓及十篇诗的命名》,徐宝贵《石鼓文整理研究》,35-46页。
    ③(宋)赵明诚《宋本金石录》,卷13《石鼓文》,240页。据《古逸丛书三编》影印,中华书局,1991年1 月第1版。
    ①罗君惕《秦刻十碣考释》,齐鲁书社,1983年12月第1版,第1-3页。
    ②(元)虞集《石鼓序略》,《丛书集成新编》1515册。
    ③按:泰山刻石是有铭文的,此在《史记》一书中有明确记载,并且在宋代的赵明诚、刘跂等或见过拓本、或亲自摹拓,宋后在明代又有残石出土,说“泰山无字石”并不正确。
    ①(宋)陈思纂辑《宝刻丛编》卷2《秦泰山刻石并二世诏》。光绪14年陆心源刻十万卷楼丛书本。
    ②(宋)欧阳修撰《集古录跋尾》卷2。光绪丁亥十三年朱氏槐庐校刊本。
    ①卢连成、杨满仓《陕西宝鸡县太公庙村发现秦公钟、秦公镈》。《文物》,1978年11期。见台湾编《金文文献集成》22辑,470-471页。
    ②陈梦家《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同上,255页。
    ①《山西灵石旌介村商墓》,《文物》,1986年11期。
    ②北京大学历史教研室商周组编著《商周考古》,文物出版社,1979年1月第1版。第86页。
    ③高炜,李健民《1978-1980年山西襄汾陶寺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83年1期。
    ④容庚《商周彝器通考》下册。
    ①杨天宇《仪礼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171-172页
    ②按:杨天宇先生认为“阼阶之西、西阶之东,各有一建鼓,而吹簜之工立于期间”,笔者认为还值得商榷,“阼阶即东阶,东阶有一建鼓,而西阶的东、西面各有一建鼓,合东、西阶梯共有三建鼓,“簜在建鼓之间”是紧接前面内容叙述西阶的情况,所以此句应解为吹簜者应在西阶东西两建鼓中间,而非东、西阶两建鼓中间。杨天宇《仪礼译注》,171页。
    ③(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注疏》卷17,十三经注疏整理本。
    ①(宋)程大昌撰《雍绿》卷9,《岐阳石鼓文四》。明吴琯校刻《古今逸史》本。
    ②(宋)董逌著《广川书跋》卷2,《石鼓文辩》。光绪13年版。
    ①马衡著《凡将斋金石丛稿》,中华书局出版,1977年10月第1版,65页。
    ②(元)吾丘衍撰《周秦刻石释音》卷1,郑樵《石鼓音序》。四库本。
    ①(宋)程大昌撰《雍绿》卷9《岐阳石鼓文四》。明吴琯校刻《古今逸史》本。
    ①郭沫若《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9卷),科学出版社,1982年9月第1版,37—39页。
    ②《史记》卷5《秦本纪》第5,179页。
    ①黄怀信等编著《逸周书汇校集注》卷4《世俘解》第40,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436-474页。
    ①王辉《秦铜器铭文编年集释》,三秦出版社,1990年7月第1版。1-6页。
    ②李梅《秦郊祀的演进及对后世的影响》,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5期
    ③朱凤瀚、徐勇主编《先秦史研究概要》,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7月第1版。194、570页。
    ④《史记》卷24《书》第2《乐》。1193页。
    ①(汉)蔡邕撰《蔡中郎集》卷5。四库本。另外,《水经注》中也记录了碑、鼎、钺,但是误将碑文记为鼎文,赵一清等人据《蔡中郎集》、《隶释》等加以辨正。可见《水经注疏》卷24《睢水》,2014-2016页。
    ①王晖《秦铜器铭文编年集释》,第13、19页。
    ①马承源《中国古代青铜器》,第108-110页。
    ②马承源《中国古代青铜器》,86-88页。
    ③《史记》卷5《秦本纪》,179页。
    ④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上册),中华书局,2004年4月第1版。415-417页。
    ①徐宝贵《石鼓文整理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1月第1版,653页。
    ②各家观点参见《石鼓的发现地点》,徐宝贵《石鼓文整理研究》,第3-8页。
    ①王辉《散氏盘新解》, 《周秦社会与文化研究——纪念中国先秦史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2年。第673-664页。其中提到以下论著都赞同三畤原这种说法: (日)白川静《金文通释·散氏盘》,《白鹤美术馆志》24辑,昭和43年(1968年);马承源主编《商周青铜器铭文选》(三),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298页;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矢人盘》,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影印本。
    ②《禹贡》第7卷第6、7合期,1937年。见《金文集成》29册,26-28页。
    ③另外尚可参考小川琢治著,汪馥泉译《散盘地名考》,见《学术》第4辑,1940年。见《金文集成》29册,29-32页;张筱衡《散盘考释》(上、下), 《人文杂志》1985年第3、4期,见《金文集成》29册,33-42页。
    ④陈直撰辑《关中秦汉陶录》(下册),中华书局。插图第522-526页,考释第562-563页。
    ⑤申云艳《中国古代瓦当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7月1版。第13-15页。
    ①卢连成、杨满仓《陕西宝鸡县太公庙村发现秦公钟、秦公镈》, 《文物》,1978年11期。
    ②吴镇烽编著《陕西金石文献汇集》,三秦出版社,1989年8月第1版。第1-78页;又见《金文集成》第163-282页。
    ③王辉《秦铜器铭文编年集释》,三秦出版社,1990年7月第1版。第13-18、28-32页。
    ④徐宝贵《石鼓文研究》,第726页。
    ⑤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卷3,中华书局,2006年4月第1版。162页。
    ⑥《仪礼注疏》卷7《大射仪》。十三经注疏整理本。
    ⑦王辉《论秦景公》,《史学月刊》,1989年第3期。
    ①(汉)徐干撰《中论》卷上, 《治学》第1。
    ①官波舟《宝鸡社会科学》,2008年4期,40-41页。
    ②《礼记正义》卷4《曲礼》下。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整理本。
    ③同上卷26,第224页。
    ①(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9篇下《石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2月第1版,450页。
    ②刘熙《释名》卷6,四库本。
    ③陆龟蒙《笠泽丛书》卷4,嘉庆乙卯刊本。
    ①赵超《中国古代石刻概论》,文物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9-10页。
    ②韩伟《凤翔秦公陵园钻探与试掘简报》,《文物》,1983年第7期;韩伟《凤翔秦公陵园第二次钻探简报》,《文物》,1987年第5期;陈伟《凤翔、临潼秦陵壕沟作用试探》,《考古》,1995年第1期。
    ③韩伟、焦南峰《秦都雍城考古发掘研究综述》,《考古与文物》1988年5、6期合刊。
    ①(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卷47,吴树平、李解民校点本,中华书局,1993年。88页。
    ①关于对《仪礼》在汉代的研究情况、注本及注疏本的更详细情况可见以下文章:王锷:《汉代的<仪礼>研究》,《西北师大学报》,2000年第5期;王锷:《武威汉简本<仪礼>》与“十三经”本《<仪礼>比较研究》,《图书与情报》1995年第3期;王锷:《<仪礼注疏>版本考辨》,《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6年第6期。
    ①《四库提要》卷20《仪礼注疏》提要, 《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中华书局,1997年1月第1版,249页。
    ②陈梦家、沈文倬的不同观点可以参见王锷《汉代的<仪礼>研究》,《西北师大学报》,2000年第5期。
    ③《四库提要》卷20《仪礼注疏》提要, 《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249页。
    ①(清)丁宴《佚礼扶微》,《续修四库全书》,110册,《经部·礼类》,影印国家图书馆藏本,608页。
    ①《汉书》卷36《刘歆传》1968-1973页。
    ②《四库提要》卷20《仪礼注疏》提要, 《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249页。
    ③(清)盛世佐撰《仪礼集编》卷首下, 《四库》本。
    ①《汉书》卷30《志》第10《艺文》,1710页。
    ②(清)阎若璩撰《尚书古文疏证》卷8。《知不足斋丛书》本。
    ①《汉书》卷30《志》第10《艺文》,1710页。
    ②(清)江永撰《礼书纲目》卷首上之《朱子乞修三礼札子》,光绪年间广雅书局刊本。
    ③《仪礼注疏》卷1《士冠礼疏》,十三经注疏整理本,2-4页。
    ④(宋)范晔《后汉书》卷60《蔡邕传》,中华书局,1965年5月第1版,1990页。
    ①《礼记正义》序目,十三经注疏整理本,1-2页。
    ②同上。
    ①同上。
    ②各家说法可参考王锷《礼记成书考》,115-117页。
    ③《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20,《经部》20, 《礼类》2,252-253页。
    ①(元)吴澄撰《仪礼逸经》卷1《诸侯迁庙礼》第4,“告迁”条,清嘉庆张海鹏《学津讨原》刊本。
    ②同上卷1《诸侯衅庙礼》第5,“衅郏室”条、“记衅器”条,《学津讨原》刊本。
    ③相关整理研究可见:《武威汉简》,甘肃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1964年文物出版社出版。
    ①贾公彦疏《仪礼注疏原目·汉郑氏目绿》和《仪礼注疏原目考证》,见《仪礼注疏》序目,1-2页。十三经注疏整理本。
    ①马衡《汉石经集存》之2《释文》部分,43-51页。台北:艺文出版社,1976年10月初版。
    ②同上,48-49页。
    ③同上,46页。
    ④马衡《从试验上窥见汉石经之一斑》,《庆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上),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外编第一种,中央研究院,1933年。
    ①(宋)洪适撰《隶释》卷14《石经鲁诗残碑》(熹平四年)条按语。《四部丛刊》本。
    ②许景元《新出熹平石经<尚书>残石考略》,《考古学报》,1981年第2期。
    ③《后汉书》卷35《张曹郑列传》,1207-1208页。
    ④杨天宇《论郑玄<三礼注>》,《文史》第21辑。89页。
    ①(宋)魏了翁撰《仪礼要义》卷1,《四库》本。
    ②(清)李调元《仪礼古今考序》。《续四库》第89册,《仪礼古今考》2卷清李调元撰影印浙江省图书馆藏清乾隆李氏万卷楼刻函海本。
    ③李调元《仪礼古今考》,199、205页。
    ①(清)徐养原撰《仪礼古今文异同》5卷,《续四库》第90册,影印上海辞书出版社图书馆藏清光绪陆氏刻湖州丛书本,330页。
    ②见《菿闇文存》(下),652-668页。
    ①《史记》卷47《世家》第17《孔子》,1945页。
    ②《史记》卷121《列传》第61《儒林》,3117页。
    ③《蓟闇文存》(下),526-527页。
    ④关于这些著作的介绍、疏证特点以及所举的大量的古今文、通假字、异体字、同源字的例子,可以参见邓声国《清代<仪礼>文献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第23-34、388-415页。
    ⑤吴从祥《论汉代今古文之争对汉代今文经学的影响》,《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①王国维《五代两宋监本考》,见《王国维文集》第4册,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5月第1版,224-229页。
    ②(汉)郑玄注;(清)黄丕烈撰校并续校《仪礼十七卷·附校录一卷·附续校一卷》,据《士礼居丛书本》排印。《丛书集成新编》第998-999册。
    ③(清)阮元《仪礼注疏校勘记序》,十三经注疏整理本。
    ④(清)李调元《仪礼古今考序》,《仪礼古今考》卷首。
    ①(汉)郑玄注,黄丕烈校《仪礼》,《士礼居丛书》本。《丛书集成新编》第998册,第647-656页。
    ②(清)徐养原撰《仪礼古今文异同疏证》5卷,光绪辛卯12年广雅书局刻本。《丛书集成续编》65册,667—674页。
    ①葛志毅《今古文经学合流原因新探》,《北方论丛》1995年第1期。
    ①《汉书》卷30《艺文志》,1719页。
    ②沈文倬《<礼>汉简异文释》,见《蓟闇文存》(上),59-61页。
    ③《尚书正义序》孔《疏》引《书赞》。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整理本。
    ①(清)章学诚:《校雠通义》卷1《原道第一》。《粤雅堂丛书》本。
    ②王国维《魏石经考异》,《王国维文集》第4册,第127页。
    ①这里所引《说文》内容皆在《说文解字注》第15卷,756-765页。
    ②刘大钧《今、帛、竹书<周易>与今、古文问题关》,《周易研究》,2005年第2期。
    ③马衡著《凡将斋金石丛稿》,中华书局出版,1977年10月第1版,220-224页。
    ④赵立伟、宁登国的《魏三体石经历代著录考》。《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2期。
    ①《齐鲁大学国学季刊》第1卷第1期,1940年。
    ②王国维:《魏石经考异》,《观堂集林》(外二种),河北教育出版社,479-480页。
    ③商承柞:《石刻篆文编》,中华书局,1996年。
    ④曾宪通:《三体石经古文与<说文>古文合证》,《古文字研究》第7辑,中华书局,1982年。
    ①《尚书正义书序》孔疏引《书赞》。十三经注疏整理本。
    ②上例及所举多个例子见王慧《魏石经古文集释》一文,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6-7页。
    ③商承柞:《石刻篆文编》,中华书局,1996年。
    ④沈文倬《菿闇文存》(下),504-505页。
    ①马衡著《凡将斋金石丛稿》,中华书局出版,1977年10月第1版,220-224页。
    ①(清)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二,中华书局,2008年8月第1版。98页。
    ①沈文倬《略论礼典的实行和<仪礼>书本的撰作》,见《蓟闇文存》(上),48-55页。
    ②(清)江永《礼书纲目序》。四库本。
    ③沈文倬《略论礼典的实行和<仪礼>书本的撰作》,见《菿闇文存》(上),48-55页。
    ①王锷《<礼记>成书考》之《绪论》,中华书局,2007年3月第1版,19页。
    ②(宋)李如圭撰《仪礼集释》卷11《聘礼》,四库本。
    ①(宋)李如圭撰《仪礼释宫》,“堂下至门谓之庭三分庭—在北设碑”条的解释。《四库》本。
    ①《钦定仪礼义疏》卷首下, 《朱子仪礼释宫》(附论)。 《四库》本。
    ②《钦定仪礼义疏》卷首下, 《朱子仪礼释宫》(附论)。 《四库》本。
    ③(唐)李绰《尚书故实》,不分卷, 《四部丛刊》本。
    ①刘源《商周祭祖礼研究》,172-236页。
    ①《钦定周官义疏》卷43《考工记》之4。《四库》本。
    ①《仪礼注疏》卷20《聘礼》,十三经注疏整理本,440页。
    ①《仪礼注疏》卷21《聘礼》,十三经注疏整理本,473-477页。
    ①(宋)杨复《仪礼图》卷8《归宾饔饩图》, 《四库》本。
    ①《仪礼注疏》卷25《公食大夫礼》,十三经注疏整理本,480-481页。
    ①《仪礼注疏》卷25《公食大夫礼》,十三经注疏整理本,481-482页。
    ②《仪礼注疏》卷26《公食大夫礼》,十三经注疏整理本,499-500页。
    ①《仪礼注疏》卷26《公食大夫礼》,十三经注疏整理本,482页。
    ①(元)吴澄撰《仪礼逸经》卷1《诸侯迁庙礼》第4,“右告迁”条。清嘉庆张海鹏《学津讨原》刊本。
    ①同上,《诸侯衅庙礼》第5,“右衅郏室”条。
    ①(清)张惠言《仪礼图》卷4,《续四库》第90册,17页。
    ①《礼记正义》卷47《祭义》,1310页,十三经注疏整理本。
    ①《周礼注疏》卷2《天官冢宰》,48-49页,十三经注疏整理本。
    ②同上,卷12《地官司徒》,311-313页。
    ③同上。
    ④同上。
    ①《礼记正义》卷47《祭义》,1310页,十三经注疏整理本。
    ②(清)任启运撰《天子肆献裸馈食礼》卷上。《四库》本。
    ③《周礼注疏》卷30, 《夏官司马》第4之3,805页,十三经注疏整理本。
    ④(清)范家相撰《诗渖》卷13《信南山》篇, 《四库》本。
    ①(明)冯复京撰《六家诗名物疏》卷42, 《小雅谷风》之《楚茨篇下·祝告》“启毛取膋”条, 《四库》本。
    ①王锷《<礼记>成书考》,66-70页。
    ②沈文倬《略论礼典的实行和<仪礼>书本的撰作》,见《菿闇文存》(上),28-35页;48-53页。
    ①《礼记正义》卷10《檀弓下》,十三经注疏本。296-297页。
    ①(宋)卫湜撰《礼记集说》卷110。民国《嘉业堂丛书》刊本。
    ①《礼记正义》卷44《丧大记》。十三经注疏本。1288-1289页。
    ①《周礼注疏》卷11《小司徒·乡师》,288页,十三经注疏整理本。
    ②(宋)魏了翁《仪礼要义》卷40《既夕礼》三。《四库》本。
    ①(宋)卫湜《礼记集说》卷111,《四库》本。
    ①《礼记正义》卷8《檀弓上》。十三经注疏整理本。
    ①(宋)卫湜撰《礼记集说》卷111,民国嘉业堂丛书刊本。
    ①刘源《商周祭祖礼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年10月第1版,第32-46页。
    ②同上,第47-86页。更为详细的祭祀分类可见李立新《甲骨文中所见祭名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
    ③刘源《商周祭祖礼研究》,表3至8,125-131页;表10至11,第141-142页;第121-122页。
    ①(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卷7《高宗肜日》。中华书局,1986年12月第1版。254-255页。
    ②王晖,贾俊侠《先秦秦汉史料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版,第53页。
    ③《商周祭祖礼研究》,第27-28页。
    ④黄锡全:《甲骨文“(?)”字试探》,《古文字研究》第6辑,中华书局,1981年,195页;唐钰明:《(?)、又考辨》,《古文字研究》第19辑,中华书局,1992年,401页。
    ⑤《甲骨文合集》,28276。中华书局,1979-1982年。
    ⑥同上,33313,历二。
    ⑦同上,34117,历二。
    ①同上,32009,历二。
    ②同上,32329正,历二,刘源《商周祭祖礼研究》,第33页。
    ③同上,6527,宾。
    ④同上,6949,宾。
    ⑤卫斯《从甲骨文材料中看商代的养牛业》,《中原文物》1985年第1期。
    ①《合集》32311,历;32447,无名; 32665,历二; 32054,历二。
    ②《礼记正义》卷12,十三经注疏整理本,371页。
    ③关于常祀中的“四时之祭”,各种典籍中所记载的不同名称及含义,可见刘源《商周祭祖礼研究》,第54-76页。
    ①《逸周书汇校集注》卷4《世俘》第37,436-474页。
    ①《商周祭祖礼研究》,152-155页。
    ②《殷墟书契续编》1.3.1。转引自沈文倬沈文倬《蓟闇文存》(上),第12页。
    ③《殷墟书契后编》上卷19.1,转引自沈文倬《菿闇文存》(上),第12页。
    ①《尚书今古文注疏》卷16《君爽》,441-442页。
    ②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录编31,265页。
    ③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8.44.3,中华书局,1983年12第1版。
    ④《甲骨文合集》1272,宾。
    ①《甲骨文合集》6947正,宾。
    ②《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录编27,《大系》录编39。
    ①见张一兵《明堂制度研究》,中华书局,2005年8月第1版。62-64,66-67页。
    ②同上。
    ③同上。见211-218,242-262页。
    ④沈聿之《西周明堂建筑起源考》, 《自然科学史研究》1995年第4期。
    ⑤曹春平《明堂初探》, 《东南文化》,1994年第6期。
    ①张一兵《明堂制度研究》,318-320,323-333页。
    ②李山、李贵田《<诗>“辟雍”考》,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7月。
    ③(汉)郑玄笺, (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卷20《鲁颂·泮水》,十三经注疏整理本,1396-1397页。
    ④张一兵《明堂制度研究》,93-99页。
    ①《史记》卷33《鲁周公世家》第3,1516-1525页。
    ②(晋)杜预注,(唐)陆德明音义,孔颕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54,1545-1546页,十三经注疏整理本。
    ③王青《礼乐文化擅变中的鲁国祭祀》,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①(汉)郑玄笺, (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鲁颂》卷20《閟宫》,1412-1413,十三经注疏整理本。
    ①(清)胡培晕《仪礼正义》卷1《疏》,清木犀香馆刻本。
    ②沈文倬《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见《菿闇文存》(上),327页。
    ①《史记》卷33《鲁周公世家》,1524页。
    ②《论语注疏》卷17《阳货》,241-242页。十三经注疏整理本。
    ①刘文典撰《淮南鸿烈集解》,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346页。
    ②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279页。
    ①杨朝明《鲁文化史》,齐鲁书社,2001年6月;
    ②周新芳《近年来鲁国史研究概观》, 《山东师大学报》,1999年第2期。
    ①沈文倬《菿闇文存》(上),8页。
    ②同上,8-26页。
    ③同上,259-320页。
    ①邓声国《清代<仪礼>文献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23-34页。
    ②张尔岐撰《仪礼郑注句读》,《四库》本。
    ③王晖《周初改制考》,《中国史研究》,2000年2期。
    ①《孔子研究》2002年第6期。
    ②丁鼎《试论<仪礼>的作者与撰作时代》,《孔子研究》,2002年6期;又见丁鼎《仪礼·丧服》考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84页。
    ③沈文倬《略论礼典的实行和<仪礼>书本的撰作》,见《菿闇文存》(上),商务印书馆,2006年6月第1版。1-58页。
    ④邵懿辰:《礼经通论·论孔子定礼乐》,南菁书院《皇清经解续编》卷1277。
    ①刘雨:《西周金文中的“周礼”》,《燕京学报》,1997年第3期。
    ②刘雨《西周金文中的射礼》,同上。
    ①崔述:《丰镐考信录》卷5,《崔东壁遗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14-216页,
    ②刘沅《仪礼恒解》卷16“总论”,第405页。
    ③刘沅《仪礼恒解》卷11《丧服》“总论”,第444页。
    ④丁鼎《仪礼·丧服》考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84页。
    ①(汉)班固撰,(清)陈立疏证,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中华书局,2007年1月,第444-448页。
    ①沈文倬《菿闇文存》(上),22-25页。
    ①(清)方苞撰《礼记析疑》卷5。《四库》本。
    ②《礼记正义》卷20《文王世子》,十三经注疏整理本。
    ③《礼记正义》卷50《仲尼燕居》,十三经注疏整理本。
    ①《礼记正义》卷20《文王世子》,十三经注疏整理本。
    ①康有为《孔子改制考》,《近代史料丛书汇编》(第1辑),台北,1967年。第267-276页。
    ②同上,347-394、403-412页。
    ①(清)徐乾学撰《读礼通考》卷98《丧具》4《碑》。《四库》本。
    ①(清)顾炎武《金石文字记》卷1对《郎中郑固碑》的考释。借月山房本,清嘉庆张海鹏辑刊本。
    ②(唐)封演撰《封氏闻见记》卷6《碑碣》,清乾隆卢见曾校刊,雅雨堂丛书本。
    ①(晋)韩伯注, (唐)陆德明音义,孔颖达疏《周易注疏》卷12,十三经注疏整理本。
    ①《礼记正义》卷10《檀弓下》,十三经注疏整理本。
    ②《礼记正义》卷12《王制》,十三经注疏整理本。
    ①(五代宋初)郭忠恕撰《汉简》卷中之二《第四》,中华书局,1983年月第1版,26页。
    ①《说文解字注》,450页。
    ②黄锡全《汗简注释》卷4,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年12月第1版,343页。
    ③古文字诂林编纂委员会《古文字诂林》(第8册),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331页。
    ④何琳仪著《战国古文字典:战国文字声系》(全2册),中华书局,1998年9月第1版;白于蓝《简牍帛书通假字字典》,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
    ①(宋)程大昌撰《考古编》卷10。《四库》本。
    ①古文字诂林编纂委员会《古文字诂林》(第8册),329页。
    ②马衡《凡将斋金石丛稿》,67-68页。
    ①《后汉书》卷97, 《祭祀志》光武帝建武32年,3680页。
    ①《水经注疏》卷30《淮水》,第2568页。
    ①《水经注疏》卷39《庐江水》,3267-3268页。
    ②徐森玉《西汉石刻文字初探》,《文物》,1964年第5期。
    ③南阳地区文物工作队: 《唐河汉郁平大尹冯君孺人画像石墓》, 《考古学报》,1980年第2期。
    ④谢国桢《西汉碑刻砖瓦拓本辑录序》, 《晋阳学刊》,1982年第1期。
    ⑤赵超《中国古代石刻概论》,8—9页。
    ①陆增祥《八琼石室金石补正》卷2, 《石刻史料新编》1辑6册,第4033页。
    ②秦进才《西汉群臣上寿刻石新探》, 《中国历史文物》,2008年第3期。
    ③马子云《西汉霍去病墓石刻记》,《文物》,1964年1期。
    ①《汉书》卷6《武帝本纪》,第178页。
    ②《后汉书》卷89《南匈奴列传》,第2486-2487页。
    ③《后汉书》卷23《窦宪传》,第815页。
    ④孙危《内蒙古阿拉善汉边塞碑铭调查记》,《北方文物》,2006年第3期,第20-22页。
    ⑤陆增祥撰,陆继辉校录,刘承干复校《八琼室金石祛伪》卷1, 《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第8册,第2页。
    ①陆增祥《八琼石室金石补正》卷2,《石刻史料新编》1辑6册,第4034页。
    ②孙继民《“赵国易阳南界”石刻的年代及价值》,《中国历史文物》,2004年第1期。
    ③施安昌《关于五凤二年石函》, 《故宫博物院院刊》,1995年第4期。
    ④山东省博物馆《曲阜九龙山汉墓发掘简报》, 《文物》,1972年第5期。
    ⑤程章灿《汉唐石刻:中国式的纪念与记忆》, 《图书馆杂志》,2012年第2期。
    ①《语石语石异同评》,第5-6页。
    ①(清)端方编《陶斋藏石记》卷1, 《石刻史料新编》1辑11册,第7990-7991页。
    ②赵超《中国古代石刻概论》,36-39页。
    ①《淮南鸿烈集解》卷12《道应训》,370页。
    ②顾炎武《金石文字记》卷1《郎中郑固碑》,借月山房本,清嘉庆张海鹏辑刊本。
    ①赵超《中国古代石刻概论》,第86-87页。
    ①范邦瑾《东汉墓碑溯源》, 《华夏考古》1991年第4期。
    ①(汉)刘熙《释名》自序,《四库》本。
    ①程章灿《汉唐石刻:中国式的纪念与记忆》, 《图书馆杂志》,2012年第2期。
    ②[日]永田英正著,周长山译《汉代石刻概说》(上), 《文物春秋》,2002年第5期。高文《汉碑集释》可以与永田英正书参照、互补。河南大学出版社,1985年8月1版。
    ①刘承干《希古楼金石萃编》卷6。民国22年希古楼刊本。
    ②容庚《古石刻零拾》,1934年北京琉璃厂。
    ③《东汉墓碑溯源》, 《华夏考古》1991年第4期。
    ④高文《汉碑集释》,河南大学出版社,1985年8月1版。25页。
    ⑤汤淑君《安阳汉四残石》,《中原文物》,1993年第1期。
    ①范邦瑾《东汉墓碑溯源》,《华夏考古》1991年第4期。
    ②(宋)王谠撰,周勋初点校《唐语林校证》卷8《撰补》,,中华书局1987年7月第1版,700-701页。
    ③顾炎武《金石文字记》卷1《郎中郑固碑》。清嘉庆张海鹏辑,借月山房汇钞本。
    ①同上。
    ②(日)永田英正著,周长山译《汉代石刻概说》(上), 《文物春秋》,2002年第5期。
    ①范邦瑾《东汉墓碑溯源》, 《华夏考古》1991年第4期。
    ②程章灿《作为文本的汉代石刻——读<汉代石刻集成>》, 《古典文献研究》,2008年第11辑。
    ③(清)翁方纲编《两汉金石记》22卷,《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第10册。
    ①赖非《齐鲁碑刻墓志研究》,齐鲁书社,2004年1月第1版,第17页。
    ①《史记》卷47《孔子世家》,1945-1947页。
    ①《史记》卷121《儒林列传》,3115-3130页。
    ①何汉南《石碑的来历》,《文博》,1991年第2期。
    ②毛明远《碑刻文献学通论》,中华书局,2009年12月第1版。第42-43页。
    ③《说文解字注》, 《石部》,第693页。
    ④(清)黄以周《礼书通故》卷49《名物图》2,《续四库》112册,卷452,第562-564、 570页。
    ①(汉)班固撰,(清)陈立疏证,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卷8《瑞贽》,中华书局,2007年1月,第349-351页。
    ①《简牍集成》,第4册,126页、104页。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整理繁体竖排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晋)韩康伯注,(唐)陆德明音义,孔颖达疏《周易注疏》,
    (汉)郑玄注,(唐)陆德明音义,贾公彦疏《周礼注疏》。
    (汉)郑玄注,(唐)陆德明音义,贾公彦疏《仪礼注疏》。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
    (晋)杜预注,(唐)陆德明音义,孔颕达疏《春秋左传注疏》。
    (汉)孔安国传, (唐)孔颖达正义《尚书正义》。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疏《毛诗正义》。
    (魏)何晏注,(宋)邢呙疏《论语注疏》。
    《尚书今古文注疏》,(清)孙星衍,中华书局,1986年2月第1版。
    《春秋左传注》,杨伯峻,中华书局,1981年3月第1版。
    《春秋谷梁传补注》,(清)钟文烝,中华书局,1996年7月第1版。
    《论语正义》,刘宝楠,中华书局,1990年3月第1版。
    《礼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3月第1版。
    《周礼正义》,(清)孙诒让,中华书局,1996年7月第1版。
    (宋)林希逸撰《考工记解》卷上。《四库》本
    (汉)郑玄注,(清)黄丕烈撰校并续校《仪礼十七卷·附校录一卷·附续校一卷》,据士礼居丛书本排印。新文丰出版公司编辑部《丛书集成新编》第998-999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86年1月台1版。
    (宋)魏了翁撰《仪礼要义》,《四库》本。
    (宋)卫湜撰《礼记集说》,民国《嘉业堂丛书》刊本。
    (宋)王与之《周礼订义》,《四库》本。
    (元)吴澄撰《仪礼逸经》,清嘉庆张海鹏《学津讨原》刊本。
    (唐)李绰《尚书故实》,不分卷,《四部丛刊》本。
    (清)胡培晕《仪礼正义》,清木犀香馆刻本。
    (清)盛世佐撰《仪礼集编》,《四库》本。
    (清)张惠言《仪礼图》卷一,《续四库》第90册,清嘉庆十年刻本。
    (清)万斯大《仪礼商》,《四库》本。
    (清)徐乾学撰《读礼通考》,《四库》本。
    (清)任启运撰《天子肆献裸馈食礼》。《四库》本。
    《钦定仪礼义疏》,《四库》本。
    《钦定周官义疏》,《四库》本。
    (清)张尔岐撰《仪礼郑注句读》,《四库》本。
    (清)阎若璩撰《尚书古文疏证》,《知不足斋丛书》本。
    (清)江永撰《礼书纲目》,光绪年间广雅书局刊本。
    (清)丁宴《佚礼扶微》,《续修四库全书》,110册,影印国家图书馆藏本。
    (清)黄以周《礼书通故》,《续修四库全书》112册,影印华东师大图书馆藏清光绪十九年刻黄氏试馆本。
    (清)李调元撰《仪礼古今考》,《续修四库全书》第89册,影印浙江省图书馆藏清乾隆李氏万卷楼刻函海本。
    (清)徐养原撰《仪礼古今文异同》,《续修四库全书》第90册,影印上海辞书出版社图书馆藏清光绪陆氏刻湖州丛书本。
    (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吴树平、李解民校点本,中华书局,1993年。
    《说器·上》,熊寥,熊微编注,《中国陶瓷古籍集成》,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
    (西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1版。
    (东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
    (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5月第1版。
    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中华书局,2006年4月第1版。
    (汉)袁康撰《越绝书》十五卷。上海涵芬楼影印双栢堂刊本。
    黄怀信等编《逸周书汇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
    (北魏)郦道元注,(民国)杨守敬,熊会疏,段熙仲点校,陈桥驿复校,《水经注疏》,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6月第1版。
    (宋)程大昌撰《雍录》。明吴琯校刻《古今逸史》本。
    (宋)王谠撰,周勋初点校《唐语林校证》,中华书局1987年7月第1版,。
    (宋)王应麟撰《汉艺文志考证》,清光绪十一年刊本。
    (清)章学诚:《校雠通义》,《粤雅堂丛书》本。
    《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中华书局,1997年1月第1版。
    (周)墨翟撰《墨子》,《四部丛刊》本。
    (汉)班固撰,(清)陈立疏证,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中华书局,2007年1月第1版。
    (汉)徐干撰《中论》,清咸丰钱培名辑,小万卷楼丛书本。
    (唐)封演撰《封氏闻见记》,清乾隆卢见曾校刊,雅雨堂丛书本。
    (唐)张怀瓘撰《书断》,《四库》本。
    (宋)程大昌撰《考古编》,《四库》本。
    (宋)董逌着《广川书跋》,光绪十三年版。
    (清)王先慎撰,钟哲点校《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7月第1版。
    刘文典撰《淮南鸿烈集解》,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
    (汉)蔡邕撰《蔡中郎集》,清咸丰间聊城杨氏海源阁刊本。
    (唐)陆龟蒙《笠泽丛书》,嘉庆乙卯刊本。
    (宋)李防等编《文苑英华》,清乾隆鲍廷博校《知不足斋丛书》本。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3月第1版。
    (清)崔述《崔东壁遗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12月第1版。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0月第1版。
    (汉)刘熙《释名》,四库本。
    (五代宋初)郭忠恕撰《汉简》,中华书局,1983年月第1版。
    黄锡全《汗简注释》,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年12月第1版。
    (明)冯复京撰《六家诗名物疏》,《四库》本。
    新文丰出版公司编辑部辑《石刻史料新编》,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第一辑,30 册,102种,1982年2月第1版;第二辑,20册,242种,1979年6月初版;第三辑,40册,700多种,1986年7月初版。
    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中华书局,1983年12第1版。
    郭沫若主编《甲骨文合集》,中华书局,1979-1982年。
    郭沫若主编《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科学出版社,1957年。
    王晖《秦铜器铭文编年集释》,三秦出版社,1990年7月第1版。
    (日)白川静《金文通释·散氏盘》,《白鹤美术馆志》24辑,昭和四十三年(1968年)。
    马承源主编《商周青铜器铭文选》(三),文物出版社,1988年。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矢人盘》,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影印本。
    刘庆柱等主编《金文文献集成》(全46册),线状书局,2005年7月第1版。
    于省吾《双剑移吉金图录》,《金文文献集成》20册。
    于省吾《双剑移吉金文选》,《金文文献集成》25册。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金文文献集成》20册。
    容庚《商周彝器通考》,《金文文献集成》37册。
    《禹贡》第7卷第6、7合期,1937年。见《金文文献集成》29册。
    小川琢治著,汪馥泉译《散盘地名考》,见《学术》第4辑,1940年。《金文文献集成》29册。
    (宋)赵明诚《宋本金石录》卷十七,据《古逸丛书三编》影印,中华书局,1991年1月第1版。
    (宋)陈思《宝刻丛编》,光绪十四年陆心源刻十万卷楼丛书本。
    (宋)洪适撰《隶释》,《四部丛刊》本。
    (元)虞集《石鼓序略》,新文丰出版公司编辑部《丛书集成新编》1515册,新文丰出版公司,1986年1月台1版。
    (清)顾炎武《金石文字记》。清嘉庆张海鹏辑,借月山房汇钞本。
    (清)刘承干《希古楼金石萃编》卷6。民国22年希古楼刊本。
    (清)陆增祥《八琼石室金石补正》,景民国十四年希古楼刊本,第1辑6册。
    (清)陆增祥撰,陆继辉校录,刘承干复校《八琼室金石祛伪》,景民国十四年希古楼刊本,第1辑第8册。
    (清)李遇孙《金石学录》,景上虞罗氏石印本,《石刻史料新编》第2辑17册。
    (清)端方编《陶斋藏石记》,景宣统元年石印本,《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11册。
    (清)翁方纲编《两汉金石记》,景翁氏苏斋丛书本,《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第10册。
    王国维《魏石经考异》,《观堂集林》(外二种),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秦刻十碣考释》,齐鲁书社,1983年12月第1版。
    商承祚《石刻篆文编》(考古学专刊乙种第四号),科学出版社,1957年9月第1版。
    于省吾集《双剑移古器物图录》(共8册),北京虎坊街大业印刷屋,民国29年11月初版。
    容庚《古石刻零拾》,1934年北京琉璃厂
    徐宝贵《石鼓文整理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1月第1版。
    施蛰存撰《水经注碑录》目录,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6月第1版。
    马衡《汉石经集存》,台北:艺文出版社,1976年10月初版。
    李济《殷墟陶器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
    陈直撰辑《关中秦汉陶录》(上下),中华书局,2006年2月第1版。
    吴镇烽编着《陕西金石文献汇集》,三秦出版社,1989年8月第1版。
    申云艳《中国古代瓦当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7月1版。
    甘肃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武威汉简》,文物出版社出版,1964年6月第1版。
    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侯马盟书》,文物出版社,1976年12月第1版。(七)近代著作
    杨天宇《仪礼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邓声国《清代<仪礼>文献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
    丁鼎《仪礼·丧服》考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5月第1版。
    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中华书局,2008年8月第1版。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近代史料丛书汇编》(第一辑),台北:大通书局,1969年。
    刘源《商周祭祖礼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年10月第1版。
    张一兵《明堂制度研究》,中华书局,2005年8月第1版。
    勾承益《先秦礼学》,巴蜀书社,2002年8月第1版。
    杨朝明《鲁文化史》,齐鲁书社,2001年6月。
    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中华书局,2004年4月第1版。
    马承源《中国古代青铜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1版。
    张传玺《契约史买地券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8月第1版。
    徐宝贵《怀后磬年代考》,中国古文字研究会《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四辑,中华书局,2003年6月。
    高文《汉碑集释》,河南大学出版社,1985年8月1版。
    赖非《齐鲁碑刻墓志研究》,齐鲁书社,2004年1月第1版。
    王国维《五代两宋监本考》,见《王国维文集》第4册,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5月第1版。
    廖平:《四益馆经学四变记·二变记》,《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廖平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86年。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科学出版社,1982年9月第1版。
    沈文倬《蓟闇文存》,商务印书馆,2006年6月第1版。
    胡小石《胡小石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6月第1版。
    《中国历史研究法》,梁启超,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月。
    朱凤瀚、徐勇主编《先秦史研究概要》,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7月第1版。
    王晖、贾俊侠《先秦秦汉史料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版。
    黄锡全《甲骨文“(?)”字试探》,《古文字研究》第6辑,中华书局,1981年。
    唐钰明《(?)、又考辨》,《古文字研究》第19辑,中华书局,1992年。
    《金石书目》,黄立猷,民国10年活字本。
    《金石书录目》,《“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单刊乙种》之二,容媛著,容庚校,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发行,民国十九年六月初版,。
    《石庐金石书志》,22卷,林钧,民国十二年林氏宝岱阁南昌刊本。
    (清)叶昌炽撰,柯昌泗评《语石语石异同评》,中华书局,1994年4月第1版。
    马衡《凡将斋金石丛稿》,中华书局出版,1977年10月第1版。
    陆和九《中国金石学讲义》,北平大学,1933年印本;《中国金石学讲义》,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10月影印本。
    朱剑心《金石学》,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九年(1940)初版;《金石学》,文物出版社,1981年9月新1版。
    容庚《商周彝器通考》(上、下),(燕京学报专号之十七),1941年哈佛燕京学社初印本;《商周彝器通考》(上、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8月新1版。
    赵超《中国古代石刻概论》,文物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
    徐自强、吴梦麟《古代石刻通论》,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
    毛远明《碑刻文献学通论》,中华书局,2009年12月第1版。
    北京大学历史教研室商周组编著《商周考古》,文物出版社,1979年1月第1版。
    古文字诂林编纂委员会《古文字诂林》(第八册),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战国文字声系》(全二册)(中华书局,1998年9月第1版。
    白于蓝《简牍帛书通假字字典》,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
    钱穆:《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刘向、歆父子年谱》,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李学勤《战国题铭概述》(上、中、下),《文物》1959年第7、8、9期。
    卢连成、杨满仓《陕西宝鸡县太公庙村发现秦公钟、秦公镈》,《文物》,1978年11期。
    《湖北崇阳出土一件铜鼓》,《文物》,1978年4期。
    张筱衡《散盘考释》(上、下),《人文杂志》1985年第3、4期。
    王辉《论秦景公》,《史学月刊》,1989年第3期。
    徐自强《石刻学刍议》,《文物》,1983年第2期。
    《山西灵石旌介村商墓》,《文物》,1986年11期。
    李裕群、韩梦如《山西闻喜县发现龙山时期大石磬》,《考古与文物》,1986年2期。
    吴琦幸《谈石刻学的建立》,《文物》,1986年第3期。
    陶福海《山西襄汾大崮堆山发现新时期的时代磬坯》,《考古》,1988年12期。
    欧斌《何为“金石档案”》,《档案时空》,1990年04期。
    李学勤《秦怀后磬研究》,《文物》,2001年第1期
    刘心明《论历史文献中的石刻文献》,《理论学刊》,2006年第3期。
    许景元《新出熹平石经<尚书>残石考略》,《考古学报》,1981年第2期。
    赵立伟、宁登国的《魏三体石经历代著录考》,《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2期。
    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北定县北庄汉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64年第2期。
    陕西省雍城考古队《陕西凤翔春秋秦国凌阴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78年3期。
    张守中《河北省平山县战国时期中山国墓葬发掘简报》,《文物》,1979年第1期。
    高炜、李健民《1978-1980年山西襄汾陶寺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83年第1期。
    陕西省雍城考古队《凤翔马家庄春秋秦一号建筑遗址第一次发掘简报》,《文物》1985年2期。
    韩伟《凤翔秦公陵园钻探与试掘简报》,《文物》,1983年第7期。
    韩伟、焦南峰《秦都雍城考古发掘研究综述》,《考古与文物》1988年5、6期合刊。
    韩伟《凤翔秦公陵园第二次钻探简报》,《文物》,1987年第5期。
    陈伟《凤翔、临潼秦陵壕沟作用试探》,《考古》,1995年第1期。
    唐兰《侯马出土晋国赵嘉之盟载书新释》,《文物》1972年第8期。
    姜亮夫《秦诅楚文考释——兼释亚驼、大沈久湫两辞》,《兰州大学学报》,1980年4期。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温县东周盟誓遗址一号坎发掘简报》,《文物》1983年第3期。
    卫斯《从甲骨文材料中看商代的养牛业》,《中原文物》1985年第1期。
    冯时的《侯马盟书与温县盟书》,《考古与文物》1987年第3期。
    赵平安《从“箸者石章”的解释看诅楚文刻石的形制》,《学术研究》,1992年第1期。
    杨宽《秦<诅楚文>所表演的“诅”的巫术》,《文学遗产》,1995年第5期。
    程峰的《侯马盟书与温县盟书》,《殷都学刊》2002年第4期。
    郝本性《从温县盟书谈中国古代盟誓制度》,《华夏考古》,2002年第2期。
    马子云《西汉霍去病墓石刻记》,《文物》,1964年1期。
    山东省博物馆《曲阜九龙山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2年第5期。
    南阳地区文物工作队《唐河汉郁平大尹冯君孺人画像石墓》,《考古学报》,1980年第2期。
    谢国桢《西汉碑刻砖瓦拓本辑录序》,《晋阳学刊》,1982年第1期。
    诸城县博物馆《山东诸城县齐长城遗址发现一方刻石》,《考古》,1987年第3期。
    (日)永田英正著,周长山译《汉代石刻概说》(上),《文物春秋》,2002年第5期。
    孙继民《“赵国易阳南界”石刻的年代及价值》,《中国历史文物》,2004年第1期。
    孙危《内蒙古阿拉善汉边塞碑铭调查记》,《北方文物》,2006年第3期。
    杨宗兵《石鼓文及其时代研究评述》,《考古与文物》,2006年第3期。
    秦进才《西汉群臣上寿刻石新探》,《中国历史文物》,2008年第3期。
    高明《论石鼓文年代》,《考古学报》,2010年第3期。
    范邦瑾《东汉墓碑溯源》,《华夏考古》1991年第4期。
    汤淑君《安阳汉四残石》,《中原文物》,1993年第1期。
    何汉南《石碑的来历》,《文博》,1991年第2期。
    施安昌《关于五凤二年石函》,《故宫博物院院刊》,1995年第4期。
    王锷《郑玄(仪礼注〉版本考辨》(《图书与情报》1995年第3期
    葛志毅《今古文经学合流原因新探》,《北方论丛》1995年第1期。
    王锷《<仪礼注疏>版本考辨》,《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6年第6期。
    刘大钧《今、帛、竹书<周易>与今、古文问题关》,《周易研究》,2005年第2期。
    王锷《汉代的<仪礼>研究》,《西北师大学报》,2000年第5期。
    刘雨《西周金文中的“周礼”》,《燕京学报》,1997年第3期。
    丁鼎《试论<仪礼>的作者与撰作时代》,《孔子研究》,2002年第6期
    曹春平《明堂初探》,《东南文化》,1994年第6期。
    杨向奎《<鲁国史>序》,《东岳论丛》,1994年第4期。
    沈聿之《西周明堂建筑起源考》,《自然科学史研究》1995年第4期。
    杨朝明《鲁国礼乐传统研究》,《历史研究》1995年第3期。
    周新芳《近年来鲁国史研究概观》,《山东师大学报》,1999年第2期。
    卢毅《刘歆与经古文学》,《唐都学刊》2000年第3期。
    边家珍《礼制的重建:刘歆争立古文经的再认识》,《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李立新《甲骨文中所见祭名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王慧《魏石经古文集释》,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王青《礼乐文化擅变中的鲁国祭祀》,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王立民《叶昌炽<缘督庐日记>研究》, 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