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论语》诠释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翻阅中国学术史,就可以看到在历代儒者和注家迁延不绝、蔚为大观的诠释话语之下,孔子和《论语》已然成为一个博大精深、立体多维、色彩斑斓的世界。古代学者认为“论语者,五经之錧辖,六艺之喉衿也。”“经学之要,皆在论语之中。”“论语者,六经之总义也。”从《论语》入门,既为治经之初始,亦可领悟群经之要义。对历代《论语》诠释著作的考证梳理、建构重塑已然成为中国经学史、中国学术史研究的必要课题。
     本论文属于《论语》论释史的断代研究,其研究范围大致界定在1368-1644年明代社会约276年的时间内,重点研究明儒以《论语》或《论语》篇目命名的《论语》诠释著作。为此,本文主要运用以下三种研究方法:一、微观考辨,既要详细研读明代《论语》研究的注家和著作,以便从其著作内容中析取、汇整出有关《论语》的论述材料,又要针对不同诠释主体的《论语》阐述进行内容意涵的分析与诠释观点的探讨;二、对照比较,结合明代社会政治、文化背景,在时空关系上纵横比较,考证源流,互参比勘,我们不仅要在对照比较中挖掘其相同点,更要发现其特殊性,这正是对照比较研究方法的真正价值之所在;三、系统建构,即《明代<论语>诠释研究》是本篇论文的主体部分,大体分为“程朱理学视野下的《论语》诠释”、“陆王心学视野下的《论语》诠释”和“整合会通视野下的《论语》诠释”这三大板块展开立论,构建出一个新的关于明代《论语》诠释著作及其诠释者的丰富的意义世界。笔者力图通过以上三大方法的灵活运用,梳理出明代《论语》学的内在脉络,揭示其规律、总结其特征,注重通过分析诠释主体的感受、体认、探寻,从而把握其内在的与外在的统一性、联系性,形成主客体相融合、多样性与和谐性相结合的《明代<论语>诠释研究》。
     第一章以程朱理学由“独占—修正—回归实学”的地位变迁为视角,从为程朱理学视野下诠释《论语》新时代的到来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文献储备的朱熹《论语集注》说起,重点选取胡广、蔡清、吕柟、高拱、张居正作为《论语》诠释个案。无论是胡广的“集成前儒、小有增删”,还是蔡清的“毫分缕析、钩深括奥”,亦或是吕柟的“至公至仁、笃实躬行”,都可以看到程朱理学二派学者渴望自己的学说能够赞化育、参天地,为建立理想社会提供某种参照。正是他们的努力诠释,才使其学说大大接近了朱学本身的文化意义。尤其是在形成于明代中后期社会结构变化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的经世实学思潮背景下,高拱的“问答诘辨、通达求实”与张居正的“帝师宣讲、明白务实”所体现出的实学思想,成为二人经邦济世的理论纲领,而且在实践上直接服务于他们的改革活动。
     第二章以陆王心学的发展流变为视角,重点选取王阳明、王艮、罗汝芳、周汝登、焦竑、李贽、林兆恩、袁宗道、张岱作为《论语》诠释个案。首先,王阳’明《传习录》在诠释《论语》时,经常以其既有的“心学”思想对《论语》内容进行通贯性、一致性的义理诠释,其诠释的可贵之处恰恰在于所显露出的当代的人文关怀与生命关怀,形成了“以心为本、传习良知”的诠释特色。其次,作为泰州学派的创始人,王艮在其《语录》中通过“口传心授”得以接续孔子之学、传承“大成之学”,不仅恢复了原始儒家鲜活的人生智慧,而且也在自身的理论建构中携带了一种时代精神,反映了新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和新兴市民阶层的社会诉求,代表了一种新的社会存在,其“以身为本、志孔学孔”的诠释特色也为身后的泰州学派树立了必要的学术典范。再次,作为阳明后学之泰州学派的突出代表,罗汝芳与周汝登二人继续沿着由王阳明、王艮两位心学大师开辟的学术路径深入开拓,无论是罗汝芳的“求仁于己,能己复礼”还是周汝登的“己心为准,返归自身”,都证明了二人在陆王心学视野下推崇孔门仁学、“以身为本”的诠释视域。作为泰州学派的中坚人物,焦竑与李贽二人在《论语》诠释方面特征对比鲜明,一个心学阐发最显著,一个文学阐扬最自觉。最后,在“三教合一”思潮与阳明心学风潮高涨并兴的情势下,以林兆恩的《论语正义》、袁宗道的《读论语》和张岱的《论语遇》为典型代表的晚明“新心学”《论语》学著作,著述态度上持反对朱学之立场,并以阳明心学取代程朱理学作为诠释《论语》时的思想基础;在研究方法上则自由解释大兴,充满着自由学风与解放精神;在著作内容上,最主要的特色为呈现三教融和乃至儒佛合流的倾向。可以看到,陆王心学一派学者注重解经者的主观精神体验,无论是泰州学派还是“新心学”《论语》学都在诠解经典的过程中鲜明渗入了自己的精神旨趣。
     第三章以整合会通为视角,重点选取顾宪成、刘宗周、陈士元、郝敬、顾梦麟、智旭、利玛窦作为《论语》诠释个案。作为东林学派的开创者和领导者,顾宪成的《语孟说略》体现为“超越王学、复兴朱学”与作为蕺山学派的创立者刘宗周的《论语学案》体现为“慎独为宗、心理攸同”,二人皆是由阳明会通程朱,试图以朱学救正王学之失,属于王学修正视角下的《论语》诠释。不论是陈士元《论语类考》的“博引旧说、详加折衷”,还是郝敬《论语详解》的“会通篇章、疏通证明”,亦或是顾梦麟《论语说约》的“会通诸家、间出己见”,三人皆是折衷会通眼光下的《论语》诠释。至于智旭的“以佛说儒、藉儒显佛”与利玛窦的“以耶释儒、援儒证耶”,都是出于本门教派的传教需要而对《论语》文本进行的诠解,皆应属于佛学西学观照下的《论语》诠释。他们或为王学修正,或为折衷会通,亦或为佛学西学之观照,无一不体现了此一时期朱学、心学、汉学、西学、佛学等参乎错杂、斑驳陆离的独特学术景观。
     以上三大板块之间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交相辉映、互为参照。就其诠释路径而言,无论是程朱理学一路,还是陆王心学一路,亦或是整合会通一路,虽有六经注我、我注六经以及以经注经之不同,但其终极的目标都是为了通经致用,此其理一;其分殊只是因其侧重点、契入点及视阈范围等方面存在差别所造成。尤其有一点是共通的,即明代士人对经典文本的现场感、当下感有很强的领悟力。在他们看来,重要的是如何诠解当下的生活,而不是往世经典本身。通过对明代《论语》诠释著作的系统考察,也证明他们的经典视阈与诠释主张也确实有效地表达了他们的精神旨趣。而且明代《论语》诠释整体上表现为由程朱理学向陆王心学、由经学走向文学这两大诠释特征,其中以敏锐透彻的文学审美眼光看待经学文本最突出的代表莫过于冯梦龙的《论语指月》。最后,笔者受某些明儒诠解《论语》观点的启迪,获得三点启示:回归当下、回归生活;回归原典、回归自身;勇于建构、重塑儒学。
Looking at the Chinese academic history, Confucian Analects has become a profound and multi-dimensional world under the ancient Confucian's splendid interpretation of discourse. Ancient scholars thought that the essence of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was all in Confucian Analects, and Confucian Analects i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Six Lections.The Confucian Analects can be understood as the entry. The interpretation of works on Confucian Analects has become the necessary task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cademic research.
     This paper belongs to the Confucian Analects'study the release history by period, broadly defined in1368-1644, the Ming Dynasty about276years' time.lt focuses on the research of the Confucian Analects'table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fucian Analects'works in the Ming Dynasty. Therefore, this paper mainly use the following three methods:firstly, micro investigation, which is used not only to read the the Confucian Analects'works compiled in this material, but also to discuss the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according to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of the Confucian Analects'content-implications of view. Secondly, compared with the social, polit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comparison not only needs to tap the same point in comparison, more to find its particularity. Thirdly, systematic construction, which constructs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the rich world of meaning systematically about the Confucian Analects'works in the Ming Dynasty. The Discussion of Explanatory Notes on the Confucian Analects in the Ming Dynasty is the main part of this paper.It is divided into three plates of the argument, such as the Confucian Analects'interpret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eng Zhu Neo Confucianism, the Confucian Analects'interpret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u Wang Xinxue and the Confucian Analects'interpret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gration. Through flexible use of the above three methods, the author is ready to tease out the venation of Explanatoiy Notes on the Confucian Analects in the Ming Dynasty, reveal the law, summarizes its characteristics, pay attention to the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feelings, in order to grasp its internal and external unity carrying diversity and harmony coming from The Discussion of Explanatory Notes on the Confucian Analects in the Ming Dynasty.
     The first chapter selects Hu Guang, Cai Qing, Lv Ran, Gao Gong, Zhang Juzheng as the Confucian Analects'interpretation of the case, from the angle of Cheng Zhu Neo Confucianism's status change. Both Hu Guang's Integration of Confucianism&Fill in the Gaps, or Cai Qing's Analyze Minutely&Hook Deeply, or Lv Ran's The Public&One Learned, can be seen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an ideal society by neo-Confucianism scholar's theory. It makes the theory greatly close Zhu Xue's cultural significance. Especially in the critical period of social structure formed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change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the practical thought background, Gao Gong's Ask Recognition&Access to Realistic and Zhang Juzheng's Emperor of Preaching&Understand the Pragmatic reflect the thoughts, and serve the theory program, which provides direct services to their reform activities.
     The second chapter selects Wang Yangming, Wang Gen, Luo Rufang Zhou Rudeng, Jiao Hong, LiZhi, Lin Zhao en, Yuan Zongdao, Zhang Dai as the Confucian Analects'interpretation of the ca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and of Wang Xinxue. First of all, Wang Yangming's Chuanxi Record often has the existing characteristics as Functioning for a Mind&Chuanxi Conscience, which is coherent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fucian Analects.It has consistent interpretation revealing contemporary humanistic care. Secondly, as the founder of Taizhou school, Wang Gen not only restores the restoration of the original Confucian vivid life wisdom, but also carries a spirit of the times in the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of its own in the Recorded Utterance, reflecting the social demands of bud of capitalism and the behalf of the existence of a new society.His annotation features also set up the academic model necessary for the Taizhou school behind. As the outstanding representative of Taizhou School, Luo Rufang and Zhou Rudeng continue along the academic path blazed by Wang Yangming and Wang Gen.Whether Luo Rufang's Ask the Kernel to Oneself&Have the Return to Propriety or Zhou Rudeng's Heart shall Prevail&Returning to Themselves, all that two people 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fucian benevolence horizon of interpretation.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Taizhou school, Jiao Hong and Li Zhi is in sharp contrast, a psychology analysis most significantly, a literary play the most conscious. Finally, Lin Zhaoen, Yuan Zongdao and Zhang Dai are typical representatives of the Confucian Analects of the New Mind in the new situation.Their writing attitudes and characteristics are tend to integration and convergence. The above scholars focus on the solution of the subjective spirit experience and their interpretation process has their distinct spiritual purport.
     The third chapter selects Gu Xiancheng, Liu Zongzhou, Chen Shiyuan, Hao Jing, Gu Menglin, Matteo Ricci, Zhi Xu as the Confucian Analects'interpretation of the case. As the Donglin school pioneer and leader, Gu Xiancheng's Beyond the Wang School&Revive the Zhu School trying to understand thoroughly Wang Yangming and Zhu Xi, and the like Liu Zongzhou. Whether Chen Shiyuan or Hao Jing or Gu Menglin, these three people is a compromise. The Zhixu and Matteo Ricci is out of the church missionary to the Confucian Analects text interpretation. The above scholars all reflect the unique and variegated academic landscape in this period.
     There are similarities and personalities between the above three plates of the argument. The interpretive paradigm has the same ultimate goal of learning for practice. The difference is only due to the existence of the emphasis point and threshold range. In particular, they have one thing in common, that is the scholars have the sense of feeling strong perception to the classic texts. In their view, the important thing is how to interpret the present life, and not to the classic texts. Their interpretation of Confucian Analects' works, also proved that their spirits are really effectively expressed by the classical perspective and interpretation. The explanatory notes on the Confucian Analects in the Ming Dynasty reflect an overall feature by Cheng Zhu to Lu Wang and by the classics to literature. The most prominent representative is Feng Menglong who has a sharp aesthetic vision. Finally, the author put forward three enlightenment, such as returning to the present&returning to life, returning to the original books&returning to ourselves, and having the courage to construct&remolding confucianism.
引文
①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34页。
    ② 转引自徐英《论语会笺·导言六论语旨要》,正中书局1948年版,25页。
    ③ 陈澧《东塾读书记》卷二,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9页。
    ④ 徐英《论语会笺·导言六论语旨要》,正中书局1948年版,27页。
    ⑤ 同上,25页。
    ① 钱穆《论语要略》,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16页。
    ②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9年版,37页。
    ③ 崔曙庭《论语本文到底是多少字》,《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① 甄洪永《洪武政治对中国经学的重构》,《社会科学家》2009年第3期。郭素红《论明初经学的特点》,《求索》2009年第5期。郭素红《明太祖的经学政策》,《北方论丛》2009年第4期。
    ② 闫春《<四书大全>的编纂与传播研究》(博士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③ 张岩《<四书大全>研究》(硕士论文),中南民族大学2009年。
    ④ 河北大学《四书评》研究小组《一部具有重要意义的法家著作——读李贽的<四书评>》,《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5年第1期。崔文印《<四书评>不是李贽著作的考证》,《哲学研究》1980年第4期。刘建国《也谈李贽<四书评>的真伪问题》,《贵州社会科学》1983年第3期。任冠文《<四书评>辨析》,《文献》1999年第1期。
    ① 唐明贵《刘宗周<论语学案>探微》,《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② 周群《阳明学与袁宗道的“四书”诠释》,《孔子研究》2004年第4期。周群《以佛诠儒返本归儒——论袁宗道对“四书”的诠释》,《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③ 赵良宇《明代考据学的学术成就与缺失》,《图书与情报》2007年第2期。赵良宇《明代考据学的学术特点及其学术地位》,《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④ 唐明贵《陈士元<论语类考>探微》,《齐鲁文化研究》2010年第1期。
    ⑤ 刘体胜《陈士元的<语><孟>学》,《江汉论坛》2009年第7期。
    ⑥ 黄俊杰《如何导引“儒门道脉同归佛海”?——蕅益智旭对<论语>的解释》,《现代哲学》2006年第5期。
    ⑦ 李新德《耶稣会十对<四书>的翻译与阐释》,《孔子研究》2011年第1期。杨平《评西方传教士<论语>翻译的基督教化倾向》,《人文杂志》2008年第2期。杨平《西方传教士论语>翻译的基督教化评析》,《中国文化研究》2010年第4期。曹威《儒家经典翻译的诠释学理论前提——以英译<论语>为例》,《外语学刊》2010年第6期。
    ① 唐明贵《中国学者近半个世纪以来的<论语>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年第2期。
    ① 张廷玉《明史》(第24册),中华书局1974年版,7221页。
    ② 张廷玉《明史》(第6册),中华书局1974年版,1711页。
    ③ 张廷玉《明史》(第12册),中华书局1974年版,3790页。
    ① 张廷玉《明史》(第5册),中华书局1974年版,1296页。
    ② 张廷玉《明史》(第13册),中华书局1974年版,3933页。
    ③ 《明实录·太祖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三”,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
    ④ 《明实录·太祖实录》“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十”,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
    ⑤ 张廷玉《明史》(第13册),中华书局1974年版,3955页。
    ⑥ 黄宗羲《明儒学案》,中华书局1985年版,179页。
    ① 朱彝尊《经义考》,《四库备要》第12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1112页。
    ① 统计结果据朱熹《论语集注》,齐鲁书社1992年版。
    ① 张廷玉《明史》(第14册),中华书局1974年版,4116页。
    ② 同上,4125-4126页。
    ③ 《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314页。
    ① 《四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251页。
    ② 胡广《四书大全·凡例》,《四库全书》影印本第20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6页。
    ③ 《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301页。
    ① 胡广《四书大全》,《四库全书》第20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144145页。
    ② 倪士毅《四四书辑释》,《续修四库全书》第160册,一上海古籍出出版社2002年版,173页。
    ③ 胡广《四书大全》,《四四库全书》第20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145页。
    ① 《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307页。
    ① 倪士毅《四书辑释》,《续修四库全书》第16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258259页。
    ② 胡广《四书大全》,《四四库全书》第20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311页。
    ① 倪士毅《四书辑释》,《续修四库全书》第16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256页。
    ② 胡广《四四书大全》,《四库全书》第20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307-308页。
    ③ 胡广《四书大全》,《四四库全书》第20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309页。
    ① 胡广《四四书大全》,《四库全书》第20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248页。
    ② 宋濂《元史》(第14册),中华书局1976年版,4314页。
    ③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391-392页。
    ④ 宋濂《元史》(第14册),中华书局1976年版,4321页。
    ① 《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318页。
    ② 同上,318页。
    ③ 同上,319页。
    ④ 同上,320页。
    ⑤ 钱穆《论语新解·序》,三联书店2002年版,1页。
    ① 沈佳《明儒言行录》,《四库全书》第45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595-596页。
    ② 傅小凡、卓克华《闽南理学的源流与发展》,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69页。
    ③ 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四库全书》第46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382页。
    ④ 朱彝尊《经义考》,《四四库备要》第12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1291页。
    ① 杨自平《明代学术论集》,台湾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版,75页。
    ② 同上,74页。
    ③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2册,齐鲁书社1997年版,633页。
    ④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版,5页。
    ⑤ 沈佳《明儒言行录》,《四库全书》第45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807页。
    ⑥ 朱熹《论语集注》,齐鲁书社1992年版,9页。
    ① 蔡清《四书蒙引》,《四四库全书》第20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168-169页。
    ② 朱熹《论语集注》,齐鲁书社1992年版,68页。
    ① 蔡清《四书蒙引》,《四库全书》第20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229页
    ② 朱熹《论语集注》,齐鲁书社1992年版,26页。
    ① 蔡清《四书蒙引》,《四库全书》第20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188-189页。
    ① 《四库全书存目从书·集部》第42册,齐鲁书社1997年版,583页。
    ② 蔡清《四四书蒙引》,《四库全书》第20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186页。
    ① 蔡清《四书蒙引》,《四库全书》第20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174页。
    ② 上,203页。
    ③ 同上,197-198页。
    ④ 黎靖德《朱子语类》(第1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150页。
    ① 朱熹《论语集注》,齐鲁书社1992年版,170页。
    ② 蔡清《四书蒙引》,《四库全书》第20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361页。
    ③ 朱熹《论语集注》,齐鲁书社1992年版,170页。
    ④ 蔡清《四四书蒙引》,《四四库全书》第20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362页。
    ⑤ 朱熹《论语集注》,齐鲁书社1992年版,21页。
    ① 蔡清《四书蒙引》,《四四库全书》第20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181页。
    ② 朱熹《论语集注》,齐鲁书社1992年版,43页。
    ③ 蔡清《四书蒙引》,《四库全书》第206册,L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205页。
    ④ 同上,223页。
    ⑤ 《四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302页。
    ⑥ 高令印、陈其芳《福建朱子学·前言》,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① 张廷玉《明史》(第24册),中华书局1974年版,7244页。
    ② 冯从吾《关学编》,中华书局1987年版,44页。
    ③ 黄宗羲《明儒学案》,中华书局1985年版,138页。
    ④ 张廷玉《明史》(第24册),中华书局1974年版,7244页。
    ⑤ 《四库全书总日》,中华书局1965年版,792页。
    ① 吕柟《泾野了内篇·序三》,中华书局1992年版,13页。
    ② 同上,67页。
    ③ 同上,202页。
    ④ 同上,167页。
    ⑤ 同上,55页。
    ⑥ 同上,190页。
    ⑦ 同上,145页。
    ⑧ 同上,145页。
    ⑨ 同上,145页。
    ⑩ 同上,282页。
    11 同上,167页。
    12 同上,282页。
    ① 吕柟《泾野子内篇》,中华书局1992年版,185页。
    ② 四上,90页。
    ③ 同上,282页。
    ④ 同上,282页。
    ⑤ 同上,293页。
    ⑥ 同上,83页。
    ⑦ 同上,231页。
    ⑧ 同上,87页。
    ① 吕梢《泾野子内篇》,中华书局1992年版,147页。
    ② 同上,236页。
    ③ 张廷玉《明史》(第24册),中华书局1974年版,7229页。
    ① 黄宗羲《明儒学案》,中华书局1985年版,138页。
    ② 吕梢《泾野子内篇》,中华书局1992年版,162页。
    ③ 同上,172页。
    ① 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宋明理学史》(下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134页。
    ① 高拱《高拱论著四种》,中华书局1993年版,225页。
    ② 《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302页。
    ① 高拱《问辨录》,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1页。
    ② 龙连荣《语录体·对话体·专题议论文——先秦诸子哲理散文文体嬗变轨迹试论》,《凯里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① 高拱《问辨录》,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1页。
    ① 高拱《问辨录》,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212页。
    ② 嵇文甫《张居正的学倡与政敌——高拱的学术》,《嵇文甫文集(中)》,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420页。
    ③ 同上,434页。
    ① 高拱《问辨录》,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175页。
    ② 同上,163-164页。
    ③ 同上,1页。
    ④ 嵇文甫《张居正的学侣与政敌——高拱的学术》,《嵇文甫文集(中)》,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422页。
    ⑤ 岳金西、岳天雷编校《高拱全集》(下),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1246页。
    ① 岳金西、岳天雷编校《高拱全集》(下),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1245页。
    ② 高拱《问辨录》,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148-150页。
    ③ 嵇文甫《论高拱的学术思想》,《嵇文甫文集(下)》,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454页。
    ① 高拱《问辨录》,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67页。
    ② 同上,69页。
    ③ 同上,75页。
    ④ 同上,85页。
    ⑤ 同上,106页。
    ⑥ 同上,120页。
    ⑦ 同上,123页。
    ⑧ 同上,127页。
    ① 高拱《问辨录》,中州古籍出出版社1998年版,130页。
    ② 同上,168页。
    ③ 同上,170页。
    ④ 同上,171页。
    ⑤ 同上,174页。
    ⑥ 同上,193页。
    ⑦ 同上,198页。
    ⑧ 同上,202页。
    ⑨ 同上,215页。
    ① 高拱《问辨录》,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217页。
    ② 高拱《高拱论著四种》,中华书局1993年版,287页。
    ③ 高拱《问辨录》,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170页。
    ④ 同上,69页。
    ⑤ 同上,76页。
    ⑥ 同上,118页。
    ① 陈生玺《张居王讲评<论语>皇家读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19页。
    ① 陈生玺《张居正讲评<论语>皇家读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24页。
    ② 同上,40页。
    ③ 同上,40页。
    ④ 同上,313-314页。
    ① 陈生玺《张居正讲评<论语>皇家读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34页。
    ② 朱东润《张居正大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85页。
    ① 陈生玺《张居正讲评<论语>皇家读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1页。
    ② 同上,2页。
    ③ 同上,3-4页。
    ④ 同上,5页。
    ⑤ 同上,6页。
    ⑥ 同上,9页。
    ⑦ 同上,12-13页。
    ⑧ 同上,14页。
    ① 陈生玺《张居正讲评<论语>皇家读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19页。
    ② 同上,20页。
    ③ 同上,26页。
    ④ 同上,10页。
    ⑤ 同上,13页。
    ⑦ 同上,16页。
    ⑧ 同上,16页。
    ⑨ 同上,18页。
    ⑩ 同上,20页。
    11 同上,23页。
    ① 陈生玺《张居正讲评<论语>皇家读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36页。
    ② 同上,278页。
    ③ 同上,281页。
    ④ 同上,285页。
    ⑤ 同上,307页。
    ⑥ 同上,311页。
    ⑦ 同上,206页。
    ⑧ 同上,96页。
    ① 陈生玺《张居正讲评<论语>皇家读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4页。
    ② 张廷玉《明史》(第19册),中华书局1974年版,5653页。
    ③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中华书局2006年版,87页。
    ① 张廷玉《明史》(第24册),中华书局1974年版,7222页。
    ② 黄宗羲《明儒学案》,中华书局1985年版,78页。
    ③ 张廷玉《明史》(第24册),中华书局1974年版,7262页。
    ① 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1页。
    ② 黄宗羲《明儒学案》,中华书局1985年版,181页。
    ① 一般认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和“四句教”虽然叫法不同,但其思想实质是一致的。
    ② 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概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1页。
    ③ 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1585页。
    ④ 同上,1588页。
    ① 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79页。
    ② 同上,219页。
    ① 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24页。
    ① 陈荣捷《工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188-189页。
    ② 同上,111页。
    ③ 同上,201页。
    ① 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190页。
    ② 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191页。
    ① 同上,148页。
    ② 同上,67-68页。
    ③ 同上,79-80页。
    ④ 同上,185页。
    ① 王艮逝世以后,他的学生张峯初刻《遗录》于江浦(今属江苏),继刻于义阳书院。《遗录》收有《年谱》、《语录》、《遗文》、《祭文》等,其中对《年谱》用力最多,但所收《语录》还不够详备;学生董燧、吴标、聂静、王汝贞等人重刻《年谱语录》,此次校勘十分认真,聂静《重刻先生<语录>序》说:“又将《语录》,三复雌校,正讹去谬,与《年谱》并刻,而是《录》为完书也”。后王栋三刻《遗录》十姜堰,扬州府推官吴一拭、泰州知府陈仁四刻《谱录》于海陵,耿定力等五刻《全集》于海陵,焦竑、周汝登等据五刻本校订编成《心斋王先生全集》,是为明代的六刻本。但明代的六种刻本,后来逐渐散佚。清嘉庆年间(1796—1820),王艮后裔搜集工艮遗集,与其族弟王栋、次子上襞的遗集合编为《淮南王氏三贤全书》。清宣统二年(1910),东台袁承业在《淮南王氏三贤全书》的基础上,订正补遗,编成今本《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并于民国元年(1912)11月出版。这是一个目前比较完备的、通行的版本。该书卷一为《语录》,共147段。今据《语录》,选自《工心斋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以下所引《语录》皆依此本,不再注明版本。
    ① 《王心斋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53页。
    ② 黄宗羲《明儒学案》中华书局1985年版,703页。
    ③ 《王心斋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4页。
    ④ 同上,4页。
    ⑤ 同上,7页。
    ⑥ 同上,11页。
    ⑦ 《王心斋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12页。
    ① 同上,12页。
    ② 同上,12页。
    ③ 同上,17页。
    ④ 同上,52页。
    ⑤ 同上,16页。
    ⑥ 同上,7页。
    ⑦ 同上,8页。
    ⑧ 同上,5页。
    ⑨ 同上,6页。
    ⑩ 同上,17页。
    ① 《工心斋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20页。
    ② 同上,7页。
    ③ 同上,15页。
    ④ 同上,11页。
    ⑤ 同上,21页。
    ① 《王心斋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13页。
    ② 同上,34页。
    ③ 同上,34页。
    ④ 同上,7页。
    ⑤ 同上,10页。
    ⑥ 同上,12页。
    ⑦ 同上,14页。
    ① 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上)》,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248-249页。
    ② 《王心斋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1页。
    ③ 黄宣民《明代泰州学派的平民儒学特征——<王艮与泰州学派>序》,《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9年第1期。
    ④ 《王心斋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4页。
    ⑤ 《王心斋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17页。
    ① 同上,8页。
    ② 同上,7页。
    ③ 同上,12页。
    ④ 同上,10页。
    ⑤ 同上,10页。
    ⑥ 同上,11页。
    ⑦ 同上,8页。
    ⑧ 同上,8页。
    ⑨ 林子秋、马伯良《王艮与泰州学派·序》,四四川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
    ⑩ 《王心斋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18页。
    ① 单德成、孔令挥《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泰州历代名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82页。
    ② 钱穆《国史大纲(下)》,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611-612页。
    ③ 《王心斋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10页。
    ① 黄宗羲《明儒学案》中华书局1985年版,762页。
    ② 罗汝芳《盱坛直诠》,台北广文书局,1967年版,202页。
    ③ 陈淳《北溪字义》,中华书局1983年版,25页。
    ④ 罗汝芳《吁坛直诠》,台北广文书局,1967年版,2页。
    ⑤ 罗汝芳《盱坛直诠》,台北广文书局,1967年版,3页。
    ⑥ 同上,10页。
    ① 同上,18页。
    ② 同上,18页。
    ③ 同上,24页。
    ④ 同上,32页。
    ⑤ 同上,37页。
    ⑥ 同上,38页。
    ⑦ 同上,43页。
    ⑧ 同上,45页。
    ⑨ 同上,57页。
    ⑩ 同上,71页。
    11 同上,122页。
    12 同上,143页。
    13 同上,188页。
    14 同上,221页。
    15 同上,244页。
    ① 朱熹《论语集注》,齐鲁书社1992年版,115页。
    ② 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55页。
    ① 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57页。
    ② 同上,87页。
    ③ 罗汝芳《盱坛直诠》,台北广文书局,1967年版,187页。
    ① 罗汝芳《盱坛直诠》,台北广文书局,1967年版,18-19页。
    ② 同上,44-46页。
    ① 罗汝芳《盱坛直诠》,台北广文书局,1967年版,43-44页。
    ① 周汝登指明《四书》的微妙处、切实处、直截处:视《大学》《中庸》为孔门传道之书,认为《论语》包含《六经》之要,并赞扬《孟子》载有旷绝千古之识。以上依序见于周汝登:《东越证学录》页302304,483,265,281。
    ② 周汝登《东越证学录》,(台湾)文海出版社1970年版,265页。
    ③ 钱穆:“孔子与弟子论行己处世之道,最重‘仁’字。”又“盖孔子一面既重视内心之情感,而一面又重视外部之规范。孔子每每即事以论心,即心以推事,本末内外,一以贯之,并无倚轻倚重之见。……至于孔子专论外部之规范者,则口‘礼’。故曰深明孔子论人群相处之道者,不可不究孔子之论礼。”见钱穆《四书释义》(台湾学生书局1986年版,76、99页。)
    ① 周汝登《四书宗旨》,台北:中国子学名著集成编印基金会1978年版,283页。
    ② 同上,456页。
    ③ 同上,371页。
    ④ 同上,484页。
    ⑤ 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227页。
    ① 周汝登《四书宗旨》,台北:中国子学名著集成编印基金会1978年版,513514页。
    ② 周汝登《东越证学录》,(台湾)文海出版社1970年版,178页。
    ③ 周汝登《四书宗旨》,台北:中国了学名著集成编印基金会1978年版,387页。
    ④ 同上,359页。
    ① 周汝登《东越证学录》,(台湾)文海出版社1970年版,313-314页。
    ② 周汝登《四书宗旨》,台北:中国子学名著集成编印基金会1978年版,404-406页。
    ① 《四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1077页。
    ② 焦竑《澹园集》,中华书局1999年版,1183页。
    ③ 同上,1244贞。
    ④ 万明《晚明社会变迁问题与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570页。
    ① 焦竑《澹同集》,中华书局1999年版,245页。
    ② 黄宗羲《明儒学案》,中华书局1985年版,829页。
    ③ 张廷玉《明史》(第24册),中华书局1974年版,7393页。
    ④ 《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1247页。
    ⑤ 黄宗羲《明儒学案》,中华书局1985年版,179页。
    ① 焦竑《焦氏四书讲录》,《续修四四库全书》第16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105页。
    ② 同上,6364页。
    ③ 同上,184页。
    ① 焦竑《焦氏四书讲录》,《续修四库全书》第16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64页。
    ② 同上,107页。
    ③ 同上,70页。
    ④ 同上,79页。
    ⑤ 同上,94页。
    ① 焦竑《焦氏四书讲录》,《续修四库全书》第16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109页。
    ② 同上,82页。
    ③ 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968页。
    ④ 焦竑《焦氏四书讲录》,《续修四库全书》第16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107页。⑤ 同上,58页。
    ① 焦竑《焦氏四书讲录》,《续修四库全书》第16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59页。
    ① 周汝昌《古籍的笺注与评点》,《编辑之友》1995年第1期。
    ② 李春强《朱熹<论语集注>文学观简论》,《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① 陆深《周礼训隽》,《四四库全书存目从书》,第82册。
    ② 郭正域《批点考工记》,《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82册。
    ③ 王黎《震泽长语》,《四库全书存目从书》,第867册。
    ① 李贽《四四书评序》,《续修四库全书》第161册,105页。
    ① “心学”是指以人的主观精神“心”为宇宙本源或以追求心体的体悟为主的思想学说。一般学者所谓的“心学”之义近于此,但又多强调“心学”为陆九渊所创、王阳明发扬光大,所以“心学”亦称“陆王心学”。晚明形成的“心 学”思想,较“陆王心学”涵盖面更为广阔,也更具时代特色与风貌,在此姑且名之曰“新心学”。
    ① 林兆恩《林兆恩三教正宗统论》(四四库禁毁书从刊子部),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660-661页。
    ② 同上,665页。
    ① 郑志明《明代三一教主研究》,台北学生书局1988年版,156-157页。
    ② 林兆恩《林兆恩三教正宗统论》,《四四库禁毁书从刊·子部》,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662页。
    ③ 同上,671页。
    ④ 同上,655页。
    ① 林兆恩《林兆恩三教正宗统论》,《四库禁毁书从刊·子部》,,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397-398负。
    ② 同上,676-677页。
    ③ 同上,660页。
    ④ 何善蒙《三一教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160页。
    ⑤ 林兆恩《林兆恩三教正宗统论》,《四四库禁毁书从刊·子部》,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662页。
    ① 林兆恩《林兆恩三教正宗统论》,《四库禁毁书从刊·子部》,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644页。
    ② 同上,647页。
    ③ 同上,648页。
    ④ 同上,651页。
    ① 林兆恩《林兆恩三教正宗统论》,《四库禁毁书丛刊·了部》,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647页。
    ② 袁宗道《白苏斋类集·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6页。
    ③ 袁宗道《白苏斋类集·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④ 黄宗羲《黄宗羲全集·宋元学案(二)》,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613页。
    ⑤ 同上,614页。
    ① 黄宗羲《黄宗羲全集·宋元学案(二)》,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179页。
    ② 黎靖德《朱子语类》(第5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3316页。
    ③ 脱脱《宋史》(第33册),中华书局1974年版,11579页。
    ④ 袁宗道《白苏斋类集·说书类》卷17,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245页。
    ⑤ 同上,251页。
    ① 袁宗道《白苏斋类集·说书类》卷17,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248页。
    ② 同上,248249页。
    ③ 同上,249页。
    ④ 同上,242页。
    ⑤ 同上,244页。
    ① 袁宗道《白苏斋类集·说书类》卷17,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250页。
    ② 同上,250页。
    ③ 同上,237页。
    ④ 同上,251页。
    ① 袁宗道《白苏斋类集·说书类》卷17,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243页。
    ② 同上,255页。
    ③ 同上,247-248页。
    ④ 同上,246页。
    ⑤ 同上,246页。
    ⑥ 同上,252页。
    ① 袁宗道《白苏斋类集·说书类》卷17,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249页。
    ② 张岱《四书遇·自序》,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1页。
    ③ 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宋明理学史》,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414-415页
    ① 张岱《四书遇》,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1页。
    ② 同上,75页。
    ③ 同上,170页。
    ④ 同上 181页。
    ⑤ 同上,166页。
    ⑥ 同上,89页。
    ⑦ 同上,85页。
    ⑧ 同上,343页。
    ① 张岱《四书遇》,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69页。
    ② 同上,70页。
    ③ 同上, 84页。
    ④ 同上,160页。
    ⑤ 同上,174页。
    ⑥ 同上,211页。
    ⑦ 同上,366页。
    ⑧ 同上,195页。
    ⑨ 同上,196页。
    ⑩ 同上,203页。
    11 同上,152页。
    12 同上,255页。
    ① 张岱《四书遇》,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165页。
    ② 同上,186页。
    ③ 同上,358页。
    ④ 同上,224页。
    ⑤ 同上,265页。
    ① 张岱《四书遇》,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5页。
    ② 同上,118页。
    ③ 同上,79页。
    ④ 同上,71页。
    ⑤ 同上,153页。
    ⑥ 同上,92页。
    ① 张岱《四书遇》,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208页。
    ② 同上366页。
    ③ 张岱《四书遇·题记》,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④ 张岱《四书遇》,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198页。
    ⑤ 同上,90页。
    ⑥ 同上,181页。
    ⑦ 同上,124页。
    ① 张岱《四书遇》,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203页。
    ② 同上,283页。
    ③ 同上,25页。
    ④ 同上,40页。
    ①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44页。
    ② 顾宪成《小心斋札记》卷七,庄严文化事业公司1995年版,295页。
    ③ 《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303页。
    ④ 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101页。
    ⑤ 《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313页。
    ⑥ 同上,313页。
    ⑦ 同上,818页。
    ⑧ 同上,31页。
    ⑨ 同上,534页。
    ⑩ 同上,302页。
    ① 黄宗羲《明儒学案》,中华书局1985年版,1314页。
    ② 印光《<四书蕅益解>重刻序》,见智旭《四书蕅益解》,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年版,4页。
    ③ (法)伊萨贝尔·微席叶《<耶稣会土书简>的由来和现状》,《中国史研究动态》1980年第6期。
    ④ 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1页。
    ① 张廷玉《明史》(第24册),中华书局1974年版,7222页。
    ② 高令印、乐爱国《王廷相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299页。
    ③ 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80页。
    ④ 张廷玉《明史》(第20册),中华书局1974年版,6032页。
    ⑤ 顾沐《顾端文公年谱》,《续修四库全书》第55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359页。
    ① 顾宪成《顾端文公遗书》,《续修四库全书》第94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168页。
    ② 同上,168页。
    ③ 何俊《西学与晚明思想的裂变》,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48页。
    ④ 顾宪成《语孟说略》,《续修四四库全书》第16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437页。
    ① 顾宪成《语孟说略》,《续修四库全书》第16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444页。
    ② 同上,435-436页。
    ③ 同上,443页。
    ④ 同上,444页。
    ⑤ 同上,455页。
    ① 顾宪成《顾端文公遗书》,《续修四库全书》第94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202页。
    ② 同上,216页。
    ③ 同上,194页。
    ④ 顾宪成《语孟说略》,《续修四库全书》第16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447页。
    ⑤ 顾炎武《(?)知录》,甘肃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339页。
    ⑥ 顾宪成《语孟说略》,《续修四四库全书》第16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436页。
    ⑦ 同上,443页。
    ⑧ 同上,447页。
    ① 顾宪成《语孟说略》,《续修四库全书》第16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449页。
    ② 同上,472页。
    ③ 同上,447-448页。
    ④ (日)沟口雄三《中国前近代思想的演变》,中华书局1997年版,352-353页。
    ⑤ 顾宪成《泾皋藏稿》,《四库全书》第129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144-145页。
    ① 顾宪成《语孟说略》,《续修四库全书》第16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464页。
    ② 同上,435页。
    ③ 同上,454页。
    ① 顾宪成《语孟说略》,《续修四库全书》第16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454-455页。
    ② 同上,457-458页。
    ③ 同上,455页。
    ④ 同上,446页。
    ⑤ 同上,468页。
    ① 顾宪成《语孟说略》,《续修四库全书》第16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451页。
    ② 同上,459页。
    ① 顾宪成《语孟说略》,《续修四库全书》第16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435页。
    ② 同上,474页。
    ③ 同上,453页。
    ④ 同上,453页。
    ⑤ 黄宗羲《明儒学案》,中华书局1985年版,1375页。
    ⑥ 同上,1375页。
    ① 顾宪成《语孟说略》,《续修四库全书》第16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441页。
    ② 刘宗周《刘子全书(1-6)》,(台湾)华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出版1968年版,3522页。
    ③ 同上,3522页。
    ① 刘宗周《刘子全书(1-6)》,(台湾)华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出版1968年版,2285页。
    ② 同上,2469页。
    ③ 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101页。
    ④ 陈祖武《清代学术拾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32页。
    ① 李振纲《证人之境》,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158页。
    ② 《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303页。
    ③ 罗素《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5页。
    ④ 陈寒鸣《刘宗周与晚明儒学》,《中华文化论坛》2000年第3期。
    ⑤ 黄宗羲《明儒学案》,中华书局1985年版,976页。
    ⑥ 戴琏璋、吴光《刘宗周全集(第3册)》,台湾“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6年版,354页。
    ① 朱熹《四书集注》,岳麓书社2004年版,10页。
    ② 同上,21页。
    ③ 李学勤《礼记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1422页。
    ④ 冯契《哲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版,669页。
    ⑤ 朱熹《四四书集注》,岳麓书社2004年版,10页。
    ① 刘宗周《刘子全书(1-6)》,(台湾)华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出版1968年版,521页。
    ② 黄宗羲《明儒学案》,中华书局1985年版,1512页。
    ③ 刘宗周《刘子全书(16)》,(台湾)华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出版1968年版,164页。
    ④ 同上,3363页。
    ⑤ 同上,712页。
    ⑥ 同上,720页。
    ⑦ 同上,2297页。
    ⑧ 同上,23572358页。
    ⑨ 戴琏璋、吴光《刘宗周全集(第3册)》,台湾“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6年版,830页。
    ① 刘宗周《刘子全书(1-6)》,(台湾)华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出版1968年版,2567页。
    ② 戴琏璋、吴光《刘宗周全集(第3册)》,台湾“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6年版,23页。
    ③ 刘宗周《刘子全书(16)》,(台湾)华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出版1968年版,2389-2390页。
    ④ 同上,2432页。
    ⑤ 同上,2432页。
    ⑥ 同上,2552页。
    ① 刘宗周《刘了全书(1-6)》,(台湾)华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出版1968年版,2509-2510页。
    ② 司上,2776页。
    ③ 同上,2432页。
    ④ 同上,2612页。
    ⑤ 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227228页。
    ① 黎靖德《朱了语类》(第5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2011页。
    ② 同上,1487页。
    ③ 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24页。
    ④ 同上,189页。
    ⑤ 刘宗周《刘子全书(1-6)》,(台湾)华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出版1968年版,2352页。
    ⑥ 同上,2298页。
    ⑦ 同上,2775-2776页。
    ⑧ 孙奇逢《夏峰语录》,“中央文物供应社”1954年版,23页。
    ① 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144页。
    ② 张居正《滦州志·序》,转引自胡鸣盛著《陈士元先生年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版,613页。
    ① 陈士元《论语类考二十卷》,《四库全书》第20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98-99页。
    ① 陈士元《论语类考二十卷》,《四库全书》第20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164页。
    ② 同上, 212页。
    ③ 同上,229页。
    ④ 周中孚《郑堂读书记》,《续修四库全书》第92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165页。
    ① 陈士元《论语类考二十卷》,《四库全书》第20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136页。
    ② 同上,184页。
    ① 陈士元《论语类考二十卷》,《四库全书》第20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218页。
    ② 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156页。
    ① 周裕锴《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342页。
    ② 张廷玉《明史》(第24册),中华书局1974年版,7386页。
    ③ 黄宗羲《明儒学案》,中华书局,1985年版,1314页。
    ④ 见《光绪京山县志·儒林列传》卷13,清光绪八年雕本,2页。
    ⑤ 黄宗羲《明儒学案》,中华书局,1985年版,1314页。
    ⑥ 《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77页。
    ① 郝敬《时习新知》卷二,《四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齐鲁书社1997年版,21页。
    ② 郝敬《论语详解》,《续修四库全书》第15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56-57页。
    ③ 同上,56页。
    ④ 同上,58页。
    ⑤ 同上,61页。
    ⑥ 同上,61页。
    ⑦ 同上,77页。
    ⑧ 同上,94页。
    ⑨ 同上,123页。
    ⑩ 同上,136页。
    ① 郝敬《论语详解》,《续修四库全书》第15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158页。
    ② 同上,181页。
    ③ 同上,203页。
    ④ 同上,220页。
    ⑤ 同上,244页。
    ⑥ 同上,268页。
    ⑦ 同上,287页。
    ⑧ 同上,306页。
    ⑨ 同上,321页。
    ⑩ 同上,348页。
    11 同上,371页。
    12 同上,382页。
    13 同上,411页。
    14 同上,430页。
    15 同上,443页。
    ① 郝敬《论语详解》,《续修四库全书》第15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449页。
    ② 同上,59页。
    ③ 同上,64页。
    ④ 同上,65页。
    ⑤ 同上,66页。
    ⑥ 同上,104页。
    ⑦ 同上,108页。
    ⑧ 同上,123页。
    ⑨ 同上,123页。
    ⑩ 同上,126页。
    11 同上,287页。
    ① 郝敬《论语详解》,《续修四库全书》第15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7778页。
    ① 郝敬《论语详解》,《续修四库全书》第15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60页。
    ② 程树德《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604-605页。
    ③ 郝敬《论语详解》,《续修四库全书》第15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233页。
    ④ 同上,69页。
    ⑤ 同上,166页。
    ① 郝敬《论语详解》,《续修四库全书》第15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85页。
    ① 黄宗羲《南雷文定》,《四四库全书存目从书·集部》第205册,齐鲁书社1997年版,394页。
    ② 顾梦麟《四书说约》,《四四库未收书辑刊》第5辑3册,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3页。
    ③ 同上,9页。
    ④ 同上,12页。
    ⑤ 同上,14-15页。
    ⑥ 同上,17页。
    ⑦ 同上,195页。
    ① 顾梦麟《四书说约》,《四四库未收书辑刊》第5辑3册,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195页。
    ② 同上,215页。
    ③ 同上,244-245页。
    ① 顾梦麟《四书说约》,《四库未收书辑刊》第5辑3册,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401页。
    ② 同上,18页。
    ③ 同上,216页。
    ① 顾梦麟《四书说约》,《四库未收书辑刊》第5辑3册,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196页。
    ② 同上,223页。
    ③ 同上,204页。
    ① 顾梦麟《四书说约》,《四库未收书辑刊》第5辑3册,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176-178页。
    ② 同上,181页。
    ① 智旭《周易·四书禅解》,团结出版社1996年版,315页。
    ② 黎靖德《朱子语类》(第1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249页。
    ③ 同上,250页。
    ④ 蕅益大师《灵峰宗论》,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版,461页。
    ⑤ 同上,465页。
    ⑥ 同上,94页。
    ⑦ 智旭《周易·四书禅解》,团结出版社1996年版,373页。
    ① 智旭《周易·四书禅解》,团结出版社1996年版,399页。
    ② 同上,435页。
    ③ 同上,415页。
    ④ 同上,331页。
    ⑤ 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111页。
    ① 蕅益大师《灵峰宗论》,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版,393页。
    ② 同上,128页。
    ③ 同上,330页。
    ④ 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解》,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151页。
    ⑤ 智旭《周易·四书禅解》,团结出版社1996年版,324贞。
    ① 智旭《周易·四书禅解》,团结出版社1996年版,332页。
    ② 同上,349页。
    ③ 同上,382页。
    ④ 同上,400页。
    ⑤ 蕅益大师《灵峰宗论》,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版,128-129页。
    ⑥ 智旭《周易·四书禅解》,团结出版社1996年版,332页。
    ① 智旭《周易·四书禅解》,团结出版社1996年版,444页。
    ② 同上,315页。
    ③ 同上,314-315页。
    ① 智旭《周易·四书禅解》,团结出版社1996年版,376页。
    ② 同上,375页。
    ③ 同上,368页。
    ④ 同上,336-337页。
    ⑤ 同上,315页。
    ① 智旭《周易·四书禅解》,团结出版社1996年版,406-407页。
    ② 江谦《论语点睛补注序》,见智旭《四书蕅益解》,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年版,52页。
    ① 孔子去世后,其弟了编辑了《论语》;苏格拉底去世后,柏拉图写出了《辩白》;耶稣升天后,门徒撰写了《福音书》。
    ② 金良年《论语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2页。
    ③ 顾犇《关于诺贝尔与孔夫了的一些说明》,《中国文化研究》2002年第4期。
    ④ 郭素红《20世纪中国论语文献学研究同顾与展望》,《兰州学刊》2006年第6期。
    ⑤ 梅谦立《<论语>在西方的第一个译本(1687年)》,《中国哲学史》2011年第4期。
    ⑥ 利玛窦著、罗渔译《利玛窦书信集》,台北光启出版社1986年版,143页。
    ⑥ 范存忠《中国文化在启蒙时期的英国》,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10页。
    ① 方豪《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中华书局1988年版,72页。
    ② (意)利玛窦,(比)金尼阁著,何高济,王遵仲,李申译《利玛窦中国札记》(上、下),中华书局1983年版,31-32页。
    ③ 同上,35页。
    ① 朱维铮《利玛窦中文著译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116页。
    ② 同上,107页。
    ③ 同上,108页。
    ④ 同上,109页。
    ⑤ 同上,110页。
    ⑥ 同上,111页。
    ⑦ 同上,112页。
    ① 朱维铮《利玛窦中文著译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114页。
    ② 同上,114页。
    ③ 同上,115页。
    ④ 同上,97-98页。
    ① 李贽《续焚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35页。
    ② 裴化行《利玛窦神父传》,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277页。
    ③ 朱维铮《利玛窦中文著译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21页。
    ④ 同上,33-34页。
    ① 朱维铮《利玛窦中文著译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77页。
    ② 同上,79页。
    ③ 同上,80页。
    ① 朱维铮《利玛窦中文著译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81页。
    ② 同上,78-79灭。
    ③ 同上,39-40页。
    孙尚杨《基督教与明末儒学》,东方出版社1994年版,73页。
    ① 张廷玉《明史》(第24册),中华书局1974年版,7222页。
    ② 顾炎武《日知录》,甘肃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830页。
    ③ 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1959年版,283页。
    ④ 马宗霍《中国经学史》,上海书店出版社1987年版,134页。
    ① 张廷玉《明史》(第24册),中华书局1974年版,7222页。
    ② 黄宗羲《明儒学案》,中华书局1985年版,1080页。
    ③ 《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302页。
    ④ 顾炎武《日知录》,甘肃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806页。
    ⑤ 朱彝尊《经义考》,《四库备要》(第12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1300页。
    ⑥ 《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314页。
    ⑦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中华书局1993年版,943页。
    ⑧ 《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313页。
    ⑨ 同上,313页。
    ⑩ 同上,307页。
    11 黄宗羲《明儒学案》,中华书局1985年版,14页。
    ① 黄宗羲《明儒学案》,中华书局1985年版,109页。
    ② 同上,1044页。
    ③ 朱彝尊《经义考》,《四库备要》第12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1127页。
    ④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中华书局1993年版,940页。
    ⑤ 同上,940页。
    ⑥ 朱彝尊《经义考》,《四四库备要》第12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1302页。
    ⑦ 同上,1303页。
    ⑧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中华书局1993年版,938页。
    ⑨ 同上,942页。
    ⑩ 同上,939页。
    11 《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302页。
    12 同上,312页。
    13 同上,313页。
    14 黄宗羲《明儒学案》,中华书局1985年版,1078页。
    15 王樵《方麓集》,《四库全书》第128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138页。
    ① 《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302页。
    ② 朱彝尊《经义考》,《四库备要》第12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1292页。
    ③ 同上,1294页。
    ④ 陈宝良《悄悄散去的幕纱——明代文化历程新说》,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1-2页。
    ⑤ 陈荣捷《工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148页。
    ① 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14页。
    ② 顾炎武《日知录》,甘肃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826页。
    ③ 《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311页。
    ④ 同上,303页。
    ⑤ 同上,311页。
    ⑥ 同上,312页。
    ⑦ 同上,312页。
    ⑧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中华书局1993年版,943页。
    ① 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226页。
    ① 学位论文,37页。
    ② 同上,43页。
    ③ 同上,50页。
    ④ 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1页。
    ⑤ 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1959年版,283页。
    《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824页。
    ① 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227-228页。
    ① 转引自陈宝良:《明代儒佛道的合流及其世俗化》,《浙江学刊》2002年第2期,154页。
    ② 《四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1124页。
    ① 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248页。
    ② 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205页。
    ③ 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1986年版,30页。
    ④ 刘毓庆《从经学到文学——明代诗经学史论》,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301页。
    ⑤ 同上,5页。
    ① 钱穆《朱子新学案》,巴蜀书社1986年版,1697页。
    ② 李春强《朱熹<论语集注>文学观简论》,《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③ 柳宏《<论语>文学研究60年》,《文学评论》2009年第6期。
    ④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161页。
    ① 学位论文,38页。
    ① 学位论文,37页。
    ① 学位论文,72页。
    ② 同上,146页。
    ③ 钱穆《两汉经学今古文平义》,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4-5页。
    ④ 余英时《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三联书店2004年版,266-267页。
    ① 余英时《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三联书店2004年版,255页。
    ② 夏乃儒《儒学的现代重构——夏乃儒在文庙“与孔子对话”学术讲堂上的讲演》,2014年3月10日《文汇报》,第12版。
    1. 《四库全书》(经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2. 《钦定四库全书荟要》(经部),吉林出版社,2005年
    3. 《续修四库全书》(经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4.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经部),齐鲁书社,1997年
    5. 《四库禁毁书丛刊》(经部),北京出版社,1997年
    6. 《四库未收书辑刊》(经部),北京出版社,1997年
    7. 《四部要籍注疏丛刊·论语》,中华书局,1998年
    8. 《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
    9.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经部》,中华书局,1993年
    10.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目录索引》,齐鲁书社,1997年
    11.江庆柏:《四库全书荟要总目提要》,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
    12.黄虞稷:《千顷堂书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13.朱彝尊:《经义考》,《四部备要》(第12册),中华书局,1989年
    14.朱熹:《朱子语类》(全六册),中华书局,1986年
    15.朱熹:《四书集注》,岳麓书社,2004年
    16.朱熹:《论语集注》,齐鲁书社,1992年
    17.谈迁:《国榷》,中华书局,1958年
    18.黄宗羲:《明儒学案》,中华书局,1985年
    19.黄宗羲:《宋元学案》(全四册),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
    20.顾炎武:《日知录》,甘肃民族出版社,1997年
    21.朱彝尊:《经义考》,中华书局,1998年
    22.张廷玉:《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
    23.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2008年
    24.刘宝楠:《论语正义》,中华书局,1990年
    25.程树德:《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
    26.杨树达:《论语疏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27.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9年
    28.钱穆:《论语新解》,三联书店,2002年
    29.钱穆:《孔子传》,三联出版社,2007年
    30.钱穆:《朱子学提纲》,三联出版社,2007年
    31.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
    32.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
    33.李泽厚:《论语今读》,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
    34.张立文:《中国学术通史》(宋元明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
    35.尹继佐:《中国学术思潮兴衰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
    36.李幼蒸:《儒学解释学》(上、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37.李源澄:《经学通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38.边家珍:《经学传统与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形态》,人民出版社,2010年
    39.吴雁南:《中国经学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
    40.柳宏:《清代<论语>诠释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4].唐明贵:《论语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42.匡亚明:《孔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43.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44. (美)牟复礼、(英)崔瑞德:《剑桥中国明代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45.吴晗:《明朝三百年》,春风文艺出版社,2010年46.孟森:《明史讲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47.高阳:《明朝的皇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48.陈梧桐:《明史十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49.陈宝良:《明代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50.陈江:《明代中后期的江南社会与社会生活》,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51.徐林:《明代中晚期江南士人社会交往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52.樊树志:《晚明史:1573-1644年》,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53.何晓明:《世界眼光与本土特色: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
    54.赵靖:《中国经济思想史》(明代至前清),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55.赵子富:《明代学校与科举制度研究》,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年
    56.陈时龙:《明代中晚期讲学运动:1522-1626》,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57.张慧剑:《明清江苏文人年表》,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
    58.商传:《明代文化史》,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
    59.陈宝良:《明代文化历程新说》,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
    60.南炳文:《明代文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
    61.容肇祖:《明代思想史》,齐鲁书社,1992年
    62.张学智:《明代哲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63.宗志罡:《明代思想与中国文化》,安徽人民出版社,1994年
    64.张立文、祁润兴:《中国学术通史》(宋元明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
    65.史小军:《复古与新变——明代文人心态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66.夏咸淳:《情与理的碰撞——明代士林心史》,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
    67.罗宗强:《明代后期士人心态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
    68.陈清华:《毕竟是书生——晚明知识分子的思想苦旅》,崇文书局,2009年
    69.李兴源:《晚明心学思潮与士风变异研究》,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9年
    70.赵伟:《晚明狂禅思潮与文学思想研究》,巴蜀书社,2007年
    71.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96年
    72.刘毓庆:《从经学到文学——明代诗经学史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
    73.费振刚、钱华:《明代反传统的诗经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1993年
    74.傅丽英:《明代诗经学》,语文出版社,1996年
    75.黄冕堂、刘锋:《朱元璋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76.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中华书局,2006年
    77.刘志琴:《张居正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78.朱东润:《张居正大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
    79.韦庆远:《张居正和明代中后期政局》,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80.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81.余怀彦:《王阳明的五百年——中国与世界的王阳明》,贵州教育出版社,2009年
    82.钱明:《王阳明及其学派论考》,人民出版社,2009年
    83.钱明:《阳明学的形成与发展》,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
    84.沈善洪、王凤贤:《王阳明哲学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
    85.张锡勤、霍方雷:《阳明心学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
    86.方尔加:《王阳明心学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
    87.邓艾民:《朱熹王守仁哲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88.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人民出版社,1991年
    89.方国根:《王阳明评传》,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90.张祥浩:《王守仁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91.杨国荣:《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三联书店,1997年
    92.左东岭:《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93. (日)冈田武彦:《王阳明与明木儒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94.吴光:《阳明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95.邓志峰:《王学与晚明的师道复兴运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96.杨国荣:《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97.嵇文甫:《左派王学》,上海书店,1990年
    98.宣朝庆:《泰州学派的精神世界与乡村建设》,中华书局,2010年
    99.杨天石:《泰州学派》,中华书局,1980年
    100.胡维定:《泰州学派的主体精神》,南京出版社,2001年
    101.季芳桐:《泰州学派新论》,巴蜀书社,2005年
    102.蔡文锦、杨呈胜:《泰州学派通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103.蔡桂如等:《泰州学派》,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
    104.胡学春:《真:泰州学派美学范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105.姚文放:《泰州学派美学思想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106.林子秋、马伯良、胡维定:《王艮与泰州学派》,四川辞书出版社,2000年
    ]07.龚杰:《王艮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108.吴震:《罗汝芳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09.方祖猷、梁一群、李庆龙:《罗汝芳集》,凤凰出版社,2007年
    110.李剑雄:《焦竑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111.容肇祖:《李贽年谱》,三联书店,1957年
    1112.许苏民:《李贽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13.许苏民:《李贽的真与奇》,南京出版社,1998年
    1].4.左东岭:《李贽与晚明文学思想》,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115.林海权:《李贽年谱考略》,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
    116.许建平:《李贽思想演变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
    117.傅秋涛:《李卓吾传》,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
    118.傅小凡:《李贽哲学思想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
    1]9.王均江:《冲突与和谐——李贽思想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
    120.秦学智:《李贽大学明德精神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
    121.张建业:《李贽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122.李剑雄:《焦竑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123.林国平:《林兆恩与三一教》,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
    124.周群:《袁宏道评传(附袁宗道袁中道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125.胡益民:《张岱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126.李霞:《圆融之思——儒道佛及其关系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年
    127.林庆彰:《明代考据学研究》,台湾学生书局,1986年
    128.陈鼎:《东林列传》,广陵书社,2007年
    129.朱文杰:《东林书院与东林党》,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
    130.步近智、张安奇:《顾宪成、高攀龙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131.陈永革:《儒学名臣——刘宗周传》,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132.东方朔:《刘宗周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133.黄敏浩:《刘宗周及其慎独哲学》,台湾学生书局,2001年
    134.李振纲:《证人之境:刘宗周哲学的宗旨》,人民出版社,2000年
    135.龚晓康:《融会与贯通:蕅益智旭思想研究》,巴蜀书社,2009年
    136.陈玉女:《明代的佛教与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137.江灿腾:《晚明佛教改革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38.周齐:《明代佛教与政治文化》,人民出版社,2008年
    139.程曦:《明代儒佛融通思想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年
    140. (意)利玛窦,(比)金尼阁著,何高济,王遵仲,李申译:《利玛窦中国札记》(上、下),中华书局,1983年
    141.朱维铮:《利玛窦中文著译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142. (日)平川祐弘:《利玛窦传》,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
    143.孙尚杨:《基督教与明末儒学》,东方出版社,1994年
    144.林金水:《利玛窦与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145.何俊:《西学与晚明思想的裂变》,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146.张国刚:《明清传教士与欧洲汉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147.朱谦之:《中国哲学对于欧洲的影响》,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148.蔡德贵:《孔子VS基督》,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
    149.林金水:《利玛窦与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150.林雄:《东土西儒:沟通中西文化第一人利玛窦》,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年
    151.刘恩铭:《中西文化天使:利玛窦》,河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
    152.朱维铮:《利玛窦中文著译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153.潘德荣:《文字·诠释·传统——中国诠释传统的现代转化》.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
    154.周裕锴:《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155.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人民出版社,2001年
    156. (德)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
    157.(德)海德格尔:《存在和时间》,三联书店,1987年
    158.唐明贵:《中国学者近半个世纪以来的<论语>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年第2期
    159.甄洪永:《洪武政治对中国经学的重构》,《社会科学家》2009年第3期
    160.王宇:《人心道心之辨与后朱熹时代朱子学方法的奠定》,《哲学研究》2011年第3期
    161.郭素红:《论明初经学的特点》,《求索》2009年第5期
    162.郭素红:《明太祖的经学政策》,《北方论丛》2009年第4期
    163.陈谷嘉:《朱元璋与明初理学》,《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164.宋野草:《蔡清易学思想考论》,《东南学术》2011年第3期
    165.林振礼:《蔡清生卒年考》,《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166.向世陵:《蔡清对朱熹<本义>的折中修正——以“保合太和”与“继善成性”的注解为例》,《周易研究》2009年第2期
    167.王美凤、米文科:《从吕柟思想看关学对河东之学的发展》,《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168.萧无陂:《论吕柟的为学工夫》,《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169.周书灿:《高拱的经学贡献》,《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70.陈寒鸣:《高拱儒学思想漫议》,《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171.刘岐梅:《论张居正禁讲学》,《孔子研究》2004年第5期
    172.岳天雷:《由保守到改革:明代隆庆政局的走向——以徐阶、高拱、张居正为中心的考察》,《广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173.刘建明:《张居正秉政时期的文风建设及诗文畸变》,《文学评论》2012年第2期
    174.钱明:《王家衰落的过程及其成因——王阳明家事辨考》,《浙江学刊》2007年第6期
    175.焦佩锋:《王阳明“心即理”命题内涵与意义考》,《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176.肖剑平:《王阳明“知行合一”本体论解读》,《求索》20]0年第4期
    177.马智:《王阳明“致良知”探微》,《社会科学家》2012年第6期
    178.潘起造:《从“心外无理”看阳明心学对儒学的革命意义及启示》,《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7期
    179.潘起造:《论阳明心学对儒学理论形态的转型及其启示》,《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第12期
    180.陈寒鸣:《试论王守仁对儒学的革新》,《河北学刊》1996年第5期
    ]81.姚才刚:《王阳明心学的理论缺失及其对中晚明儒学发展的影响》,《哲学研究》2010年第12期
    182.陈立胜:《“身不自身”罗近溪身体论发微》,《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183.周群:《从阳明到卓吾的中介——论罗近溪思想的定位》,《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184.张沛:《四书五经融通视域下的罗汝芳心学易学》,《东岳论丛》2012年第6期
    185.季芳桐:《论罗近溪仁学思想与道德修养论》,《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186.陈慧麒:《晚明顿悟渐修并重论的兴起——以阳明后学周汝登为例》,《船山学刊》2012年第4期
    187.彭国翔:《周海门学派归属辨》,《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188.龙晓英:《焦竑生卒年及其它》,《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189.黄熹:《试论晚明儒学转向说的理论缺陷——以焦竑思想为中心》,《孔子研究》2011年第2期
    190.赵树廷:《心学的绝唱,实学的序曲——焦竑学术递嬗的个案探析》,《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191.崔文印:《<四书评>不是李贽著作的考证》,《哲学研究》1980年第4期
    192.刘建国:《也谈李贽<四书评>的真伪问题》,《贵州社会科学》1983年第3期
    193.任冠文:《<四书评>辨析》,《文献》1999年第1期
    194.何善蒙:《林兆恩“三教合一”的宗教思想浅析》,《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195.赵伟:《林兆恩与明末三教合一论比较》,《东方论坛》2009年第2期
    196.易闻晓:《儒学的禅学虚化——袁宗道的心学诠释》,《学术探索》2003年第5期
    197.周群:《阳明学与袁宗道的“四书”诠释》,《孔子研究》2004年第4期
    198.朱宏达:《张岱<四书遇>的发现及其价值》,《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1期
    199.姚才刚:《道德理性精神的重建——论顾宪成对王学的修正》,《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200.方尔加:《试论顾宪成的理学思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9年第6期
    201.马涛:《试论顾宪成融合朱陆两派及其意义》,《哲学研究》1988年第12期
    202.陈寒鸣:《刘宗周与晚明儒学》,《中华文化论坛》2000年第3期
    203.李振纲:《论蕺山之学的定性与定位》,《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204.唐明贵:《刘宗周<论语学案>探微》,《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205.赵良宇:《明代考据学的学术成就与缺失》,《图书与情报》2007年第2期
    206.赵良宇:《明代考据学的学术特点及其学术地位》,《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207.唐明贵:《陈士元<论语类考>探微》,《齐鲁文化研究》2010年第1期
    208.刘体胜:《陈士元的<语><孟>学》,《江汉论坛》2009年第7期
    209.董玲:《郝敬思想述论》,《中国哲学史》2006年第2期
    210.马晓辉、唐明贵:《郝敬<论语详解>的注释特色》,《兰台世界》2012年第18期
    211.黄俊杰:《如何导引“儒门道脉同归佛海”?——蕅益智旭对<论语>的解释》,《现代哲学》2006年第5期
    212.李新德:《耶稣会士对<四书>的翻译与阐释》,《孔子研究》2011年第1期
    213.杨平:《评西方传教士<论语>翻译的基督教化倾向》,《人文杂志》2008年第2期
    214.杨平:《西方传教士<论语>翻译的基督教化评析》,《中国文化研究》2010年第4期
    215.曹威:《儒家经典翻译的诠释学理论前提——以英译<论语>为例》,《外语学刊》20]0年第6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